立足于有效沟通,让课堂活起来论文

2024-06-21

立足于有效沟通,让课堂活起来论文(共10篇)

篇1:立足于有效沟通,让课堂活起来论文

立足于有效沟通,让课堂活起来论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一个个新鲜的理念、思想注入到课堂教学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也步入一个新的阶段,思想品德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入新的时期以来,教学改革跨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但由于新的教育思想、方法的运用得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每一名一线教师沉下心来,细心总结、体会,目前政治课教学现状与其应有的作用和地位远不相称,活跃的课堂是每名思想品德课教师所努力追求的。今昔对比,我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谈谈对政治课怎样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效率。

旧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常常教师独占课堂,从导入新课、讲授、启发、引导到测试,一讲到底,而把学生放在被动地位。如何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局面、提高学习效率呢呢?

第一,我认为,教师要从改变自身做起,学会“蹲下来”看学生,与学生同感、共鸣,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看过这样一个报道:在某动物园里,一个游客说“这真是不可思议!猴子竟然和狮子关在同一个笼子里,它们是如何共处的呢?”动物园管理员说:“大部分的时候都能相安无事,一旦发生争执,猴子死了,我们就换一只新的猴子进来。”

仔细想想,每当学生和我们意见不同时,我们总会找出各种理由让学生最终屈服于我们的“权威”,学生可能也会觉得我们像只凶猛的狮子,而他们的心灵则有如那“被杀”的猴子一般。对我们而言,一个学生根本不算什么,就像那只被换的猴子。

抱着这样想法的我们,每当一个学习阶段结束以后,总能归纳出很多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比如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大力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尽可能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最大的收获;及时地组织学生复习,做到温故而知新等等,却很少在自己这方面下功夫、想一想。自古就有“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警世良言,所以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从课堂上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做起。

如果我们能够说话轻柔一些,态度上尽量温和些,讲话慢一点,也就是当我们变得比较柔和亲切时,自然会使学生认为老师是很亲切的,感到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学生就会亲近我们,主动与我们交流、学习,会很放心地跟我们讲他们的感受;教师自己要充分投入,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以此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思维和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这些都必然会极大地推进我们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其实很多时候,学生出了问题,其根源在于我们教师。有的时候观念的不正确,例如认为学生必须听我们的话而强迫他们服从;有时不会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些都能导致错误。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我们应尽量多地了解学生,用心去体会他们的需要和心情。如果我们能够不再居高临下,能够真正用心聆听他们的.心声,学生就能够看出来,我们脸上的表情、眼神以及听完后所提出的问题,都能流露出我们的态度,学生获得肯定和激励,教学氛围就会融洽,教育就更加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在与学生交流时,要力争做到不催促、不打岔、不敷衍、不在同时间做别的事。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些,学生们会觉得自己的确是老师心目中最重要的人,这样沟通起来会更加顺畅和愉快。只有当我们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正常或者良好,我们才有可能对他们进行指导,才有可能培养出健全的人格,这也必然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恰当地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在教法上要注重教与学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由以掌握知识为目的的知识型向应用和深化知识的能力型发展。比如,我们要使学生认识到看书、阅读的重要性。阅读中要讲求方法,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学习中,有些学生懒于动脑,不愿自己获得劳动成果,只盼教师将现成答案公布出来。这只能使学习流于浅表而不能真正有所获。因此,每次布置阅读内容后,我们要引导学生提出阅读提纲并指导学生读,使学生有所感、有所悟,把握好重难点,较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

除了课本上的事例外,补充一些同学感兴趣的例子,可针对一些热点问题,要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提问,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促进深入思考。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充分激发其兴趣,树立其学习信心。而对一些疑点、难点问题,或与实际联系紧密的理论问题,可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组织学生看录像、听录音,进行直观形象教学。在投影、幻灯、录像、VCD影碟等多媒体协助下,课堂上同学们随时都可以通过明晰的画面、优美的音乐感受美的形象,把握美的真谛,在美的情境中净化纯真的心灵,在美的氛围里升华质朴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通过电教手段展现鲜明形象,把教学引向开放,营造审美意境,学生一方面深入地掌握课本知识,增强德育功能,另一方面在审美过程中提高了审美情趣、增强他们美感领悟能力。

引导学生做好课后的归纳总结。教师在对看书认真、提问大胆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要善于做好归纳和总结工作。每节课结束后,要引导学生构建当堂课的知识框架,以便学生对照检查,学有所得,为接下来的进一步的思考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家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恰当采用课堂教学策略能使课堂奇迹般地发生变化,政治课堂上的活跃将不再遥不可及。每名政治课教师都应深入领会学习新课程标准,向这一目标努力。

篇2:立足于有效沟通,让课堂活起来论文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活起来,以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为什么我们的科学探究活动激发不起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一部分原因也得归于老师在设计活动时没有照顾到全体学生,应该说没有顾及到不出彩学生的特点和他们的探究能力和态度。我们一旦擅自拔高了他们原有的知识和探究能力,那探究活动就不能顺利进行。所以说,我们在设计科学活动时,首要考虑的就是我们学生的兴趣和接受度的考量,毕竟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是探究的实践者,设计出与他们实际能力相符的活动方案,在很大程度上能保证科学探究活动地顺利开展。

1、引导学生寻找感兴趣的问题。

所谓“科学探究”就是一种学习方式,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一个创设的情境中,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针对某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学生亲历探究的全过程,从而解决问题。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如浙江省著名的科学教师邵锋星在教学《水和水蒸气》时,离上课还有三分钟时,老师走上讲台,问学生当地有什么名胜古迹,随后请小朋友选择一个景点,用湿巾把名称写在黑板上,向大家介绍。上课了,“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刚才写在黑板上的字,大家有什么发现?”学生亲眼目睹了用湿巾写的字

由清晰逐渐淡去,直至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全过程,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一个简单的课前热身,一个常见的生活现象,了无痕迹地激活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挖掘生活情境,善于利用情意需求,让学生在源于生活,指导生活的全新知识体系中形成乐于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研究的科学素养,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当然,有些时候,学生可能对探究对象在启始阶段并没有很强的兴趣,对这种情况,采用竞赛的方式进行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观察记录是一种有效方式,让学生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别人看,让别人来欣赏,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同学间的认同和肯定,获得成功感,能够进一步激励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2、帮助学生选择有价值的问题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阶段,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研究前,首先应该对学生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筛选,从中选出比较容易完成的、确有价值的问题,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

人是天生的探究者。我们的科学探究正是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的,科学性的问题最好是学生身边所熟悉的现象或事物引发的,并且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科学性问题,是有效科学探究的前奏。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老师执教《空气》一课时是这样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这位老师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空气的了解,然后给学生一个保鲜袋,再让学生玩玩空气,通过玩,再发现空气的特点,并且大家交流自己的发现。大部分的老师在这个时候往往会提问:关于空气,你们还想研究什

么?这样一引导,学生的思维很散,他们会提出一些比较肤浅而且不值得或是根本不需要探究的问题来,那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一环节上时间浪费了不少,可是真正想让他们探究的问题没有提出来,出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这位老师在大家交流了对空气的发现后,又拿出一个汽球吹给学生看,这时候学生的注意力被集中了起来,然后又拿出一个饮料瓶,把汽球放进瓶子里,并且套在瓶口上再吹,但老师没有马上吹,而是问学生能不能吹大,大部分学生都说能吹大,然后老师请学生上来吹,结果与学生的猜测不一样,这个时候这位老师便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是什么原因呢?一个有价值的科学问题便产生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由此开始。

二、让学生进行充足的有效的探究。

比如在教学《饮食与健康》一课,我引导学生在组内、班内分两个层次来统计喜欢吃的食物,观察统计结果,思考、讨论是否最喜欢吃的食物就含有所有的营养,促使学生意识到:“没有哪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食物要均衡、全面,不挑食,不偏食”。统计中的每一食物又可以为分类作准备,分类就可以分析每一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因此,这一环节我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静心统计,仔细观察,充分讨论,正确分析,深刻体会,这样铺展开来,挖掘下去,充分展现了这一活动的价值。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产生了很多思维火花,有了很多的收获:知识上、方法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动手做的充足时间。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要从多方面去尝试,还要尝试错误,其间,学生的思维在逐渐地发展,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有时会产生顿悟。这一过程需要时间,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的时间,设计探究活动的时间,如果设计得恰到好处,教师就没必要“快点”之声叠起,扰乱学生的思维,影响探究的实效性。

三、对学生的探究进行有效的指导。

学生探究时,教师必须俯下身子,参与到学生的探究中,及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指导、点拨,不能完全等待学生自己去发现,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在探究中“学有所思,思有所为,为有所获,”才能保证教学的高效性。

现在的科学课堂经常会出现“一动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教学现象。组织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支点”,是使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组织教学的好坏,不仅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而且与学生思想、情感、智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项融科学与艺术于一体的富于创造性的工作。我们在学生探究时,可以用适当的评价来吸引学生,也可以采用口令,树榜样,呈现新鲜材料方式来调控课堂,也可以用时间来调控。记得看章鼎儿老师在上《橘子》一课录像课时,学生在剥桔子,数橘瓣,挤桔汁,尝橘水后,已经兴奋到停不下来的程度,这是,只见章老师不慌不忙的拎起一盏自制的点燃的小橘灯,静静地伫立在同学面前,慢慢地同学们都被章老师的小橘灯吸引过来,教师不用一句话,控制了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了老师的教学功力和智慧。除了调控,教师在学生活动中的指导也影响着探究的有效性。学生探究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排查最佳的方法,择清思路,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于不同的指导,甚至手把手的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不能完全等待学生自己去发现。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实效性。这样做并不违背自主性的原则,小学生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只要付出了努力,获得了成功,期间不论教师给予多大的帮助,多数学生认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都会非常喜悦。如果教师没有参与到学生的探究中去,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加上认知水平有限,缺少教师适度合理的指导,学生的科学探究就会变得探究目的不明确,甚至偏

离方向,导致探究失败,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探究失去信心。所以,教师必须蹲下身子,参与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合理指导,帮助学生把握探究的方向,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教师的有效调控和指导,让学生获得终身受益的“金手指”,确保探究活动有序、高效的展开,使课堂充满智慧,才不会和新课程理念“形似而神离”。正如有人所说:“知识,只是能让人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却能让人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在探究性的科学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它们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计划,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开展课外探究活动。当然作为小学生,尤其作为刚学习科学的小学生来说,刚开始进行课外探究时,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教师大量帮助,这就要求教师要重新定位探究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此时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可以依托的协助者。

篇3:立足于有效沟通,让课堂活起来论文

一、创设情境,增强课堂趣味性

所谓创设情境开展教学,就是重现历史情景,增强学生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很多,例如,历史情景剧的表演,多媒体视频和图片的播放,名言名段的朗诵等。这些都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卓尔不群的雅典”时,我就采用了让学生表演历史情景剧的方式,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中的公民参政情况,我让学生表演了历史情景剧《雅典人帕帕迪的政治生活》。通过扮演雅典公民帕帕迪,在其行使公民权利时的见闻和遭遇,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民主权利的概念和轮番而治的体现,同时也能让学生体味到雅典民主的局限性,大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讲“商鞅变法”时,我又让学生表演了《南门立木》和《商鞅舌战群雄》的情景剧,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体会到了商鞅变法成功的秘诀和坚定的决心,让学生“穿越”到了战国时期秦国欲变法图强的时代。然后提出问题:“如果我们生活在秦国,是反对还是拥护商鞅变法?为什么?”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内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想清楚答案,这有利于对知识点的掌握。历史课中像这样的历史情景剧很多,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表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兴趣,真正做到了让课堂“回归”历史,同时还完成了知识的传授,何乐而不为呢?

二、开展互动教学,实现教学相长

当今教育已不再也不可能是教师单纯地“教”和学生单纯地“学”的结合,教师不再是教书匠,学生也不再是一味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满堂灌”的教育模式显然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实现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根本转变,确立新型师生平等关系,转换师生角色,开展互动教学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新课程强调,互动教学是指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结果,交流彼此的情感,师生处于一个教与学的共同体中。那么如何转换师生角色开展互动教学呢?笔者认为,一是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高中历史教学由历史老师一人唱主角变为大家都来唱主角,老师更多地要营造民主、和谐、热烈、开放、有效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心智都在教学过程中能得到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成才。二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提倡教师积极引导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景、收集资料、课堂模拟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求、体验历史过程,使教学过程的信息传递由“教师→学生”的单一途径变为“教师→学生”“学生→教师”“学生→学生”等多元途径,真正使历史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的新天地,实现教学相长。

三、运用新模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作为在一线工作多年的历史教师,我经常听到我的同事在上完课以后的“抱怨”:课堂上学生太“闷”了,一点活力都没有,课上得没劲。我也有过这种感觉,有时想想觉得很为自己不值,辛辛苦苦准备了一节课,结果没有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教学效果不明显。为此我曾经苦恼了很长时间,一直在寻找解决的办法。通过近几年的思考,我终于明白,高中历史课堂之所以“死气沉沉”,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极大的关系。教师一味地“满堂灌”,唱“独角戏”,忽视学生的感受,课堂气氛自然是凝固的,更别谈什么教学效果了。所以,课堂上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力求“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想学”。这就需要教师组织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能针对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和加强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平等、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必须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高中的历史课堂采取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而且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四、与现实相联系,扩大知识容量

历史是已往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和现实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学习历史应该不仅局限在课堂上的历史知识,而应该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让学生“走出”课堂,用历史的方法阐释分析现实问题。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可见历史对现实具有指示功能和对未来的导向功能。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培养他们用历史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扩大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就学生而言,他们知识面广,思想活跃,对当今的国内外大事比较关心,因此,历史教师应对他们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学会运用历史知识阐释现实问题。

最近几年的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表明,其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越来越重视,时代参与性越来越强。在热点、焦点问题方面,考查的知识点很多。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把历史的教学过程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统一起来,在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对学生增强应试能力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善于挖掘,那么,我们的历史课堂将不再孤单,不再寂寞。

最后,我想引用美国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中》的一段话:“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历史教师任重而道远。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始终秉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历史精神,迎难而上,只争朝夕,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疑难困惑中探求对策。通过大家的努力让高中历史课堂不再沉寂,迸发出青春的活力和时代的魅力。

摘要:让历史课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历史的课堂“活”起来,散发课堂魅力,促进学生成才。

篇4:有效质疑,让历史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质疑;历史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章编号:1992-7711(2014)11-0023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动”起来。阜阳四中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逐渐形成了“5+30+10”的学案导航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预习——交流——展示——点评——质疑——整理归纳”,在自主学习中构建自身的知识能力体系。而在这一系列环节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有效的质疑,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课改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營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1.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为学生的积极质疑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这就要求教师要用爱心、耐心、细心尽可能地创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课下做他们的朋友,课堂上也要淡化教师的权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当学生对导学案进行点评、质疑时,教师要多用微笑、点头、注视等方式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真诚的表扬或善意的点评,让教师的评价成为学生美好的期待,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例如,在学习选修1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大融合》一课时,学生提出质疑认为书上的插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插图是错误的,学生一片哗然:“书上的怎么会错?”笔者当时也是一惊,进而问到:“这个问题老师也没有发现,能说说你的理由吗?”这位学生指出了云冈石窟主要洞窟,大多完成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佛像的体貌应该表现少数民族的特征像厚唇、高鼻、宽肩,而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由于孝文帝迁都后,大力推行汉化,此时的雕像应该更多都带有明显的汉族文化的特征。所以书上的插图和解说文字应该是反的,他的观点不仅得到了笔者的认可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笔者建议大家对他致以雷鸣般的掌声,并予以充分的肯定和赞扬。(笔者在课下通过查阅资料也认为人教版新版教材在这一方面是存在问题的。)

2. 建立互动合作的生生关系

小组活动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交流,进而形成疑问具有显著的优势。笔者所在学校的课改尤其重视小组活动,每个学生由于发展水平、个人家庭背景及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课前5分钟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通过互动讨论可以彼此取长补短,通过小组的交流合作解决小的浅显的疑问,从而形成共同的疑问,小组交流与合作也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惧怕说错的心理压力大大减轻,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质疑

要学生能质疑,教师首先需要设好“疑”。教师必须重视对问题的设计,只有问题设计好了,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学生才能“活”起来。

1. 课前精心设计导学案

在课前,学校就要求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精心设计导学案中的问题,使学生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形成探索意识。例如笔者在设计必修2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导学案时,先展示了荣氏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的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思考假如你是荣氏兄弟,请分析在不同时期影响自己企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进而提出问题:根据荣氏家族的兴衰分析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从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通过导学案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带动其积极思考,积极质疑。

2. 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质疑,活跃学生的思维。如何具体操作呢?笔者的做法如下:例如,在学习必修1《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时,先放了一段奥巴马的就职演讲视频,然后提出了问题:(1)奥巴马是如何当上总统的?(2)美国总统有哪些权力?(3)这一事件为什么引起国际广泛的关注……高中生对时政热点非常有兴趣,也非常关注。通过结合时事热点,巧妙地创设历史问题情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传授方法——让学生学会质疑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不知从何处下手提问题,有的即使提出问题也不一定就能问得有深度、有价值,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点拨诱导,教给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

1. 鼓励学生课前仔细阅读教材和导学案并初步提出疑问

教材中有许多值得学生思考的问题,教学中笔者首先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质疑,如历史事件要多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历史人物要多问他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要注意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等等,对于导学案中设计的题目要求学生要注意答题思路和方法的总结,我为什么这样答题,有什么规律和方法,做到举一反三,并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的疑点记录下来。

2. 鼓励学生向教师及课堂点评员发问,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害怕学生提问,一怕干扰课堂教学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二怕自己一时回答不了,影响自己的形象。这直接扼杀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而我们学校自形成了“5+30+10”学案导航课堂教学模式以来,教学的主体是学生,由学生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展示、点评、质疑,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把预习中、小组交流中及临时生成的问题提出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应支持、鼓励学生凡事多问为什么,引导他们善于提出问题。

3. 鼓励学生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

历史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是现实的镜子,现实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把历史与现实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积极质疑。例如:学习了必修1第9课学生提出问题:在今天法国和德国的政体有没有发生变化?学习了必修3第18课学生提出问题集:习近平的“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学习苏联改革的失败学生质疑中国今天的改革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决定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等等。这使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掌握了质疑的方法,逐步形成了质疑的能力。

四、建立竞争机制——让学生积极质疑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由于自身性格、能力等各方面的原因很难融入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很少质疑。而随着知识容量的增多与学习难度的加大,原本活跃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质疑的积极性也逐渐降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实践中逐步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鼓励学生积极质疑并对质疑的学生赋分,根据学生的分值授予相应的军衔(士官、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大校、少将、中将、上将),张贴在班级醒目的位置,这样就形成了你追我赶相、互竞争的氛围,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学生在竞争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实现了自我价值,从而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

总之,通过笔者所在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逐步把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到主动探究中来,在自主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质疑,在质疑中成长,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真正让历史课堂“活”起来。

篇5:有效参与, 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透过这位老师的反思, 我们能看出, 高效课堂必须摒弃知识本位的价值导向, 树立高效育人的价值观。

那么, 既然要回归到育人的角度, 认识到课堂是一个双边活动, 我们就必须关注学生主体的意见。以下是学生的见解:真正的高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兴趣, 注意不同学生的需要, 保证每一位个体都有收获。高效课堂就是学生没有一刻会闲下来打瞌睡, 会集中所有的注意力来听讲。在课堂开始的几分钟内要尽量通过事例引起学生的兴趣, 这样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实现高效就要让人有兴趣。

看了学生关于高效课堂的见解, 反思一下我们上过的无数节令人窒息沉闷的课, 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呢?教师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片面追求升学率, 加上自身道德素质的欠缺, 教育观念落后, 对待学习不好或表现较差的学生, 往往采用简单甚至粗暴的教育方式, 最终导致事与愿违, 容易形成情绪对立, 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只能一味地接受, 背离了最基本的教育心理学原则。

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成为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因材施教, 解决有效参与的梯度问题

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但我们首先应该明确的一点是个体是存在差异的。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的学科性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兴趣需要,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精神,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探究生成。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 必须采用“因材施教, 梯度推进”的教学策略, 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切入点, 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新知识形成有效建构, 形成自己的兴奋点, 提高课堂参与的有效性。教师的作用就是微观指导, 宏观提升, 逐步缩短学生之间在认知领域方面的差异,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自己的水平线上得到较好的发展。

由于学生智力水平存在差异, 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便有方式和深度上的不同。在数学教学中采取梯度推进的方法, 既要保证总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又要有方式方法上的变通, 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参与。每个学生所处的“最近发展区”是不同的, 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 摘桃子”, 设计“练”时要有所侧重, 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练习, 避免“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

二、有效导入, 提高学生参与的深度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绝对不可忽视。导入是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 教师引导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行为的一种教学技能。好的导入能在课堂的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 并自觉地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探究实践。如果教师能恰当地运用好导入, 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能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育教学目标, 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上课伊始简短的几句话, 会使学生迅速认识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学习的重点和探究的思路,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如果能在导入上做足文章, 学生便能很快进入情境, 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导入的方法很多, 用何种方法关键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特点, 以及课题的特点进行灵活运用。

1. 有疑问, 就是参与的开始

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 恰当地设置问题情境, 制造认知冲突, 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 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因此在课堂上, 教师如果能够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 巧妙地设置悬念, 以疑激学, 调动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 一定能将课堂引而入深。疑问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 具有强烈的诱惑力, 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 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深度。

2. 利用故事, 让学生参与体验

运用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 这就是故事导入法。故事导入法, 是深受低年级学生欢迎的导入方法之一。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的形式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数学问题。在故事导入中, 贴近生活的故事可以唤起学生的现实经验, 从中提取出数学知识。

3. 挖掘新旧知识的联系, 有效建构学生的知识体系

温固而知新, 这是古人留给我们关于学习的宝贵思想。具体到数学课, 就是将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应用中引起思维冲突, 经过努力的思考和探索, 自然获得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设置一些有梯度的题目, 层层引入, 运用变式, 在复习知识时, 适当添加新知识。让学生在做题中, 发现新问题, 发现与自己已有知识体系不相符的问题, 从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挑战困难的本性。

三、积极体验, 让学生真正地参与

学生能否参与到课堂之中, 关键是自己是否被关注, 特别是自己的独特体验受到尊重。受尊重的学习个体, 才会全身心、全方位、真正地参与课堂教学, 体验到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这就需要我们要认真履行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一原则。首先我们不能回避。当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时, 要认真地听取, 积极地评价,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当然我们面对学生的各种独特体验, 要树立正确的原则, 对现象的分析要透彻, 不能不予置评, 对错误的观念要及时纠正,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篇6:有效预习,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一、放任自流或要求过死,导致学而无趣。放任自流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预习不作任何要求。要求过死则主要表现为对学生的预习要求千篇一律。结果是学生没有任何“自主”可言,只有做预习练习的“不自主”。

二、指导不到位,导致学生学而无法。表现为虽然要求学生预习,却不教给学生怎样去预习,学生也不懂得预习的方法。

三、检查不到位,导致学而无果。其表现为预习布置归布置,检查却经常没有。想起来就查一查抄写情况,想不起来就作罢。至于读书,那是软作业,学生读没读,老师难知道,一般也就不查了。甚至有不少老师干脆从不检查。

针对上述预习环节中出现的陋习,我认为要想让预习达到有效甚至高效,就要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增强学生的三种学习意识——主动学习意识、自主学习意识、成功学习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也正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预习是通行的教学步骤,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下面谈谈具体做法,以供商榷:

一、激发欲望,教给可行的方法。预习习惯养成之初,教师要启发学生明确预习的意义,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给予悉心的指导;还应教给学生切实可行的预习方法,按时检查预习作业,逐步使学生的学习行为由控制性调节转化成自觉性调节,使语文预习成为一种习惯。

二、成果展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预习成果展示是巩固已得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必要的知识反馈过程。我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依据学情和课标的要求,将预习成果展示不仅仅定义为互相交流,更定义为培养学生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我坚持的原则是“方法指导要到位,文本阅读要到位,知识掌握要扎实,学生参与要全员”。在整个交流活动中,老师一方面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活动中,与生互动;另一方面要捕捉学生在交流中出现的共性或代表性的问题,特别是在“检查”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以形成新的教学资源,做好具体的反馈。

三、质疑问难,注重“我”的解读。“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经过成果展示环节,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解决了文本中一些基本问题;再经过互相启发,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在基本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发其对文本更深入的思考,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而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这样逐渐让学生养成“阅读文本多思考,解决不了多请教”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并逐步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在整个预习过程中,既给学生提供了阅读文本的无限空间,又给学生进行了宏观的方法指导和调控;既注重了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融汇整合,又注重了对文本的领悟和创新性的阅读;既关注了学生的群体发展,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预习的每一个环节真正落实了新课标中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篇7:立足于有效沟通,让课堂活起来论文

“倾心让学生动起来, 着力让课堂活起来”这一理念, 符合了某些教育理论以及新课程的理念。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识起源于活动, 认识是从活动开始的。”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提出“在做中学”的教学理论, 强调尊重个人的能力和性格, 让学生在做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新课程准标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 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现在各地在推行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 都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了一些新的课堂模式, 这些模式与“倾心让学生动起来, 着力让课堂活起来”的教学理念异曲同工。山东杜郎口中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只讲10分钟, 学生课堂的活动量不少于35分钟。山东诸城一中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因材施教上大做文章, 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这些做法都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因此,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要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开展丰富的活动, 让学生来理解和体会知识。那么, 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课堂活动, 真正做到“倾心让学生动起来, 着力让课堂活起来”呢?

1. 根据教学的需要, 充分挖掘教材的特点

课堂开展什么样的活动, 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教学的内容来确定。课堂开展活动是为教学服务的。在教学中, 开展各种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重点知识, 能帮助学生化解难点。我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有的教师对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费尽心思解释, 但学生却收效甚微。如果组织学生开展一个活动来代替, 难点就很容易被解决。

例如在上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四Unit 1的Reading部分时, 可根据这节课的特点, 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演讲比赛。第一个小组讨论话题“作为一名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志愿者, 你愿意做些什么?” (As a volunteer, what do you like to do in London Olympics in 2012?) 。第二个小组的话题是“你认为2060年奥运会会是什么模样?” (What do you think the Olympic Games will be like in 2060?) 因为两个小组竞赛, 学生为了自己团队的荣誉, 争先恐后地上台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有些发言突破了常规, 非常有创新性, 出乎我的意料。比如有的学生说2012年奥运会会办在“方舟”上, 这个想法来源于描述世界末日的电影《2012》;有的学生说2012年奥运会的志愿者都是机器人;有的学生说2060年奥运会会在火星上举行, 因为科学家如今正在研究火星的可居住性;有的学生甚至说2060年奥运会会在我们连云港举办, 有些奥运建筑会建在海上或海底……形形色色、新鲜奇特的答案层出不穷, 引人遐想。

开展活动固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但是如果教学内容简单浅显、通俗易懂, 就没有必要开展活动了。教师课堂开展活动的时间要控制好, 不要拖拖拉拉, 不用的时间要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探究。有的教师在上课时, 只注重形式, 不顾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内容, 一味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课堂气氛确实活跃了, 但是教学效果却得不到保证。

2. 抓住学生的特点,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 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 情感体验强烈, 情绪内容广泛, 对活动有热情, 知识面、能力进一步增强。因此, 教师进行活动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中心, 根据学生的特点,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同时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生易于接受的活动方式, 精心设计活动程序, 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

例如牛津初中英语模块二Unit 4 Food的What we eat and how we live一课, 可根据初中学生好奇、热情的特点, 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 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让他们分组进行讨论:

(1) What do you have for breakfast/lunch/supper?

(2) What is your favourite food/drink/fruit?

(3) Do you often have sweet snacks?

(4) Do you have a healthy diet?

(5) Do you often exercise?

(6) What can we do to keep healthy?

先讨论自己的日常饮食方式和最喜爱的食品, 然后再讨论如何健康饮食, 最后引出运动的重要性, 这样紧扣了初中生的特点和生活实际, 循序渐进, 课堂效果很好。

3. 根据教学目标, 科学地创设情境

活动开展的效果与是否能科学地创设情境是密切相关的。活动的情境是学生进入活动角色的背景和环境, 如果我们能正确、合理地创设情境, 就能让学生真正愉悦地投入活动, 就能正确地将活动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下去, 实现我们课堂活动应有的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优良的活动环境, 是一门教学艺术。

我在教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四Unit 3 Tomorrow's world的Reading部分时, 结合单元主题, 在课堂开始时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在连云港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设想连云港将来的图景, 并在每组的小黑板上画出来。这让学生与听课的教师耳目一新, 大家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关注和思考家乡的未来和建设上来, 学生也能充满兴趣地进入这种情境, 人人参与, 用双手描绘家乡的未来。因此, 学生参与思考和行动, 充分发挥了想象力, 从而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 也自然地达到了教学的三维目标。

4. 勇于探索, 不落俗套

教师要想使课堂活起来, 使学生动起来, 还要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我们常说:教无定法, 教学有法。教师只有勇于探索, 才能找到灵感, 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 也才能不断成长。

篇8:有效教学,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有效教学;激发学习兴趣;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7-0230-106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7.160

课堂是落实教育教学任务的主阵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数学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如何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很多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所谓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指要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方法并行,在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学习数学、学会思考数学,并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相应的发展。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佳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呢?我认为数学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采取灵活多变的举措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进而学会学习。下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做法。

一、课堂中让学生“说”起来

数学学习的活动从本质上说是数学思维的活动,而数学语言是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科思维的重要工具,学生学会表达事实上能够深化学生对于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思维认知。因此说数学课不仅是计算等思维能力的培养,完全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缜密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诱导学生“自己说”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使学生习惯了听,按教师说的做这种被动学习的模式,很多学生不习惯上课自己说而是希望教师讲,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是非常不利的。另一方面,很多学生也担心说错了,可能会受到教师的批评、同学们的嘲笑而心存顾虑,这既不利于学生参与课堂,更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学习效果较差。

既然课堂属于学生,那么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来说,首先,挖掘“想说”潜能。人的最高需要是表现自我,表现自我的认知,这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次,要给学生说的话题,不要都完全围绕着“知识”角度展开,可以安排学生能够表达的话题,如可以就本节数学课谈学习感受、联系实践说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鼓励学生上课“敢说”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对于很多问题有自己的认知和见解。所以教师要营造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中,我们应创设机会,尽可能让学生在各种实践中大胆地“说”起来。

二、坚持数学课堂走向生活化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和学生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要重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能够使学生们应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学以致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仅仅是就知识说知识,导致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学习起来难度增大,事实上如果把相关的知识和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既能够增加知识的趣味性,也降低了学生学习、思维的难度。

(一)在生活实例中理解数学概念

当学生基本掌握概念含义后,为了丰富知识的外延促进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一些具体的生活实例,通过比较、分析、概括、综合等思维活动和手段,帮助学生构建正确、清晰的知识框架。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出示一大堆实物,让学生找出哪些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再想一想,在我们周围或家里有哪些是长方体或正方体。这样,通过多种实例,学生获得的感性材料就充分,形成的表象就鲜明,对于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和概括也更明朗。

(二)在课堂上加强实践活动,体会数学生活的乐趣

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抽象概括水平极低,主要还停留在“直观形象水平”上。那么就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试一试,对实际事物进行实践操作。

(三)让学生走向现实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每到一个新的知识,教师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入实际生活,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数学缜密的思维打基础

数学学科必须要思维缜密,做事有条有理。而这必须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久而久之,才能达到目的要求。

(一)待学生做好准备后再上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就像打仗一样首先要准备充分,才能够保证胜利的胜率的提升,教学也是一样。从学生学习数学第一课开始,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养成学习数学的习惯,如何预习、如何听课、遇到问题应该怎样做等,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适应数学学科的学习。

(二)榜样力量,用积极的话引导学生

训练学生的沉稳、不慌乱。比如,看到很多学生不能管住自己时,我都会这样说:“某某坐得真端正,老师真喜欢!”其他学生一听,马上也会坐好。还比如“某某读得真响亮、听得真认真,真仔细、写得真漂亮、说得真完整等”等,由于学生都有一种攀比心理,这种话说出来提醒学生,他们会很自觉,这种自觉就是一种行为习惯。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有效地组织教学,真正使学生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数学学科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会增强数学学科学习的兴趣,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良性的互动,进而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实现较高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林鹏程.以“有效教学”优化数学课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

[2] 陈学武.营造快乐数学课堂引领学生有效参与[J].教育科研论坛,2009(4).

篇9:立足于有效沟通,让课堂活起来论文

一、寻根溯源———感悟汉字生命之美

寻根溯源, 即追寻字义形成的渊源, 搞清字形的来历, 以加深学生对字形、字义的印象。如“篮球”的“篮”字, 为什么是“篮”, 而不是“蓝”呢?篮球虽然不是蓝色的, 可也不是竹子做的, 为什么用“竹”字头?原来篮球运动始于美国, 起初并无篮板和篮圈, 而是在树上挂着一只竹篮, 把球往竹篮里投。就这样, 随着篮球运动传入我国, “篮球”一词也进入了汉语, 沿用至今。学生了解了这一历史以后, 就不致于把“篮球”写成“蓝球”了。

还有一尘不染的“染”字, 学生经常会把右上角的“九”多加一点写成丸。那“染”字为什么上面是个“九”而不是“丸”呢?教学时不妨跟学生讲讲“染”的故事, 和学生一起分析三个偏旁各自代表的意思。染, 三点水, 表示和水有关;木, 这里指草木染料;九, 表示次数多。然后再把三个偏旁的意思贯穿起来, 就是“染”字的本意:将草木染料连同布帛放在水里浸煮多次。学生探讨了染字的构字来历, 就不会把右上角表示次数多的“九”写成“丸”了。

由此可见, 利用汉字本身蕴含的资源———字形, 引导学生追本溯源, 不但能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思维能力, 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还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增强对祖先造字智慧的感悟。

二、音形结合———品味汉字形意之美

汉字在经过两千多年的传衍、演变, 很多汉字与最初的表音、达意的那个字有很大的区别, 有些甚至不能通过字形看出所包含的意义。如“耳”, 解释它的字形与意思的联系, 老师总觉得语言表达不能穷尽其义, 学生听得也是不明就里。如何使汉字的表音、表意、形态一目了然, 让学生看到汉字的形态演变过程, 从而增强兴趣、加深印象呢?

长期的教学实践, 我们深知, 给学生一点空间, 他会带给你一份惊喜;还学生一点自由, 他会给你创造无限奇迹。所以, 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应该注意挖掘汉字本身携带的知识、趣闻、故事、历史、文化, 促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外在转向内在, 从对外部奖赏的追逐转为对知识本身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从汉字学习不断发现的本身产生自我奖赏的效果, 逐渐形成崇尚知识、发现真理、探索未来的人文精神。如我校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几对汉字宝宝的对话”这一教学环节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旦对但说:“大哥, 天亮了, 还请什么保镖啊?”

弯对湾说:“几天不见, 你敢下水游泳啦?”

快对块说:“老兄, 你的左手提着大土块, 怎么跑得过我啊?”

在体会每一位汉字都是充满情感的小精灵后, 教师顺势引发学生思考:“孩子们, 你们还知道哪些生字宝宝也有长得跟他们相似的兄弟姐妹?想一想, 他们之间又会有怎样的对话呢?”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打开了生字表, 经过一番合作讨论, 创作出了精彩纷呈的作品。

从上例可以看出, 汉字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和丰盈无垠的灵性, 记录下中华民族睿智的观察、细腻的体验、卓越的思考、恢宏的想象、精确的表现。所以引导学生学习汉字的过程就是学生认识世界、感悟文化、辨明哲理、促进思维、丰富情感、提高综合素养的过程。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都能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 将汉字承载的厚重文化意蕴有机地融入其中, 何愁识字教学的价值不会发挥得淋漓尽致?

篇10:立足于有效沟通,让课堂活起来论文

关键词:个性张扬;数学意识;合作交流 下面是我对教与学两方面的评价所做的一些尝试:

一、对教师教的评价

1.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师应当把设计教学程序当作一个创造性的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充分考虑当时当地的教学资源,确定恰当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方可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是否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一堂好的数学课,应当有宽松的学习气氛,这样学生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才能够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3.是否能为学生创设体验数学学习过程的机会。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体验数学知识形成的机会。

4.是否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分层设计问题。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针对差异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问题,保护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求。

5.是否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开放式教学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给张扬个性提供一个展示的小舞台。将学生吸引到主动参与的场景中,是张扬个性的核心。

6.是否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学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思考,实现由“不会→会→不会”的学习流程,则是学习最佳状态。教师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与学则会“语休而意犹未尽”。

二、对学生学的过程评价

1.是否有积极学习的情感

积极学习的情感是学生乐学的前提,也是自主探究、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保障。如在教学一年级“统计”时,我说:“今天,欣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朋友,你们想见见它们吗?”画面上飞过许多圆、正方形、小三角。“你们想知道圆、正方形、小三角各有多少个吗?”——这是对学习情感的检测。它分为积极、一般、消极三个等级给予评定。

2.是否有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

在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中,由于受知识和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学生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也就有了对待困难的不同表现。如在“统计”教学中,要求一年级的小学生统计飞过的圆、正方形、小三角各有多少个,困难还是很大的。这时就有学生提出要求:“老师,能不能放慢一些呀?”“当然可以。”有的画圆、正方形和小三角来统计,教师给予的评价是:“你真是个不怕困难的学生。”后来有的学生用画许多个“1”的方法来统计,老师说:“你是个很爱动脑筋的孩子。”这时,老师组织学生分组探究,有几个学生不等老师提问他,就站起来说:“我找到好办法啦!我在圆、正方形和小三角的符号下面用画‘正的方法来统计。”老师的评价是:“你想出的这个方法真棒!”

3.是否有良好的数学意识

良好的数学意识是能够将生活问题数学化。学生将圆、正方形、小三角转变成符号来,用画“正”的方法来统计,正说明他们具有较强的数学意识。

4.是否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统计”教学中,学生通过探究、讨论,想出很多方法。教师的评价是:“你们能想出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

5.是否能与同学开展合作与交流

许多好的解法是在交流中找到的,许多数学学习能力是在合作中提高的。如我在教学“表面积的计算”时,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用一块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铁片做一个高为5厘米的无盖的长方体铁盒,怎样做?在讨论中,有的说:在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分米的小正方形,可做成长20厘米、宽10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铁盒。我让每个小组的学生用长方形纸来试做,并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时有一个小组向大家汇报:“我们将左边剪下的两个小正方形拼到右边的中间,可做成长25厘米、宽10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铁盒。”这样,在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中,解决问题的方案得到了优化。

6.是否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学习的重要目的是为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学生获得新知后,教师不仅要通过练习评价学生掌握了什么知识,还应注重评价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我在教学体积计算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想要知道一个灯泡的体积是多少,你有办法吗?教师评价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鼓励学生努力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为学生奠定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上一篇: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标准下一篇: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目标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