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课程“1245”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2024-06-22

计算机课程“1245”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探讨(共10篇)

篇1:计算机课程“1245”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计算机课程“1245”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摘 要:“1245”项目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来自企业一线的案例作为案例项目和实训项目,让学生在项目完成中学到知识,培养了素质,拓展了能力。而任务情景、必备知识、任务实施、任务扩展4步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相互衔接,过渡自然。4步教学方法还融入了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任务情景中的任务驱动法、必备知识中的讲解法和案例法、任务实施中的演示法和角色扮演法、任务扩展中的引导法都能有效激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学生乐于动手,教师利于实施。学生实训五步走以软件工程学科为规范,使学习在工作环境中进行,实现学习与工作一体化,体现了全过程的工学结合。

关键词:“1245”项目式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 工学结合

我院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高端技能性专业人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模式改革一直是重中之中,学院一直强调实施项目式教学。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提出并完善了“1245”项目式教学模式,并在《企业级应用开发技术》、《网页制作原理与实现》、《VB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课程教学中广泛应用。该模式特别适合计算机专业实践性学科的教学,下面我们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

什么是“1245”项目式教学模式呢?1即理实一体;2即2类项目(案例项目、实训项目);4即4步教学步骤(任务情境、必备知识、任务实施、任务扩展);5即5步实训过程(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代码编写→测试→运行)。

1、“1”――即理实一体

我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目前是完全分开的。任课教师在多媒体教室讲理论,学生在下次上机课时做操作,这样将会导致教师在上理论课讲案例项目演练时,基本上是教师一个人的表演,学生能理解记忆住的内容就相对较少,从而造成学生在机房实践的时候,忘了相关理论知识,也记不起教师的操作步骤。一个班有几十人,在加上多个实训项目,就算教师有心要一一辅导,也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既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对于理论与实训结合的课程,就要打破传统的学科式、理论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做到教学做一体;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学习项目与工作项目一致;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素质养成和实际工作内容一体;实训项目与就业岗位工作项目一体;课内课外一体。这样就能做到良好的教学互动,教师在操作的同时学生亦跟随教师操作,能将知识快速的转化为自身的能力;教师课堂实时发送的实训项目既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堂巩固学习,又有利于学生掌握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从而实现将知识、技能转化为岗位工作能力。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从而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2”――即2类项目

每一堂课都通过2类相关难度适中、紧切知识点和岗位实际需求的项目组织实施教学和学生实训。

1)案例项目:选择一个项目为载体,老师课内采用“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教学先示范,然后学生模仿试做,让学生掌握必备知识的同时,熟悉开发的操作流程,为独立完成相类似的实训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训项目:在案例项目基础上,给学生布置两至三个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参考案例项目自主完成开发过程,达到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的目的。

通过一次次两类实训项目的实施,既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为今后进入工作岗位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奠定了基础。

3、“4”――即课程教学4步走

教师的课堂教学在综合应用各种有效教学方法之后通过以下4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1)任务情境:通过来自企业或岗位一线的真实项目作为任务驱动,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最终将要实现的功能。

2)必备知识:根据任务情境,教师讲解任务的重点难点,和同学们一起分析任务需要的理论知识及解决方案。

3)任务实施:教师进行案例分析、进行任务项目操作示范。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实时对学生提出问题或解答同学们的提问,使他们有效参与整个过程,养成他们良好的操作规范和职业态度。

4)任务扩展:展示任务实施结果,实现项目任务。和学生一起再次分析该任务是否可以扩展功能,可以扩展哪些功能,让学生试着完善扩展项目功能。

4、“5”――即实训过程5步走

“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代码编写→测试→运行”是软件开发的五个步骤,学生在完成每个实践项目时都要严格按照这五个步骤来实施实训项目并完成学习,使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合一。

下面是以《企业级应用开发技术(JAVA)》中的一堂课的形式,来具体谈谈该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施。

1、本堂课是学习“图形用户界面设计”,以实现类似QQ登录窗口作为任务驱动。QQ目前已成为人们通讯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这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图形界面设计,在以前的学习中全是控制台应用程序设计,大家看到的只是黑底白字,该任务一出来,学生一看到最终效果,一下就来兴趣了,终于可以学习设计生活中常见那种窗口的程序了。

在激发了学生兴趣后,教师、学生积极讨论,共同分析本项目应该具备哪些功能?所要用到的哪些知识?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项目开发中所要用到的必备知识。本项目主要需要学习下面的相关知识点:

3、学生掌握了必备知识后由教师演示设计,学生模仿试做。然后运行调试。

4、程序运行发现一个大的问题:怎么界面和任务界面不同,组件乱七八糟摆放着?点击按钮也没有功能实现?

在所出现的问题上,进一步扩展任务,初步讲解布局管理器和事件相关知识点,并且引出下堂课内容。

5、任务演示结束后,下发“猜数游戏”实训项目。学生角色扮演,教师指导,按照软件开发的五步完成项目内容。

结束语:

“1245”项目式教学模式符合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除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外,全过程体现了“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达到了以岗位能力培养对接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高职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一位一线教师,就是要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上不断创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春燕.项目式教学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教育,2007(8)

篇2:计算机课程“1245”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文章针对目前热议的`案例式教学与项目法教学,探讨其在内涵本质上的不同、在教育过程中作用范围不同.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学提出了两种教学法适应性,并指明在两种教育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教师承担的角色与对策.

作 者:郭琦  作者单位: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泉州,36 刊 名:福建电脑 英文刊名:FUJIAN COMPUTER 年,卷(期): 25(3) 分类号:G71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项目法教学   教学改革   计算机教学   工作过程教育  

篇3:计算机课程“1245”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项目式教学的必要性

项目式教学强调以学习为中心, 通过具有合作性, 开放性的任务, 使得整个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的活跃与开放。在整个项目的完成过程也是计算机理论学习和技能掌握的过程, 相当于学生在整个完成项目的过程中, 已经达到了对某些计算机技能的实际应用。另外, 在教学中项目所具有的自主性特征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能够得到较大的锻炼, 学生通过充分利用自己的计算机知识来完成项目, 从而实现对计算机实际技能的掌握。

项目式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精心设计教学项目

教学目标是指在某一教学活动开始之前, 对教学所能达到的效果进行预期地评估, 简而言之, 就是通过这一次的教学过程, 学生应该达到什么的样预期状态。为了更好的确定教学目标, 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仔细研究教学在知识结构上的编排规律, 同时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 从而找到教学起点与教学终点之间的差距, 并针对这一差距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 并不意味着教学准备工作就结束了, 教师要将教学目标具体化到教学中, 也就是说, 要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过程实施方案以及具体的目标。只有这些具体目标得到事先确认之后并让学生在教学开始之前心中有数, 才能凭借教学条件引发与强化预期的行为, 才能够保证教师在教学中严格贯彻教学意图, 随时调控教学活动。在《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了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了解,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一些常用的办公软件, 并且能熟练的运用计算机处理学习、生活以及工作所遇到的一些常见的问题。由此可见, 在计算机项目式教学法中, 教师应该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同时, 精心设计教学任务, 将教学任务贯穿于课堂教学内容之中,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 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对教学项目进行分析

项目式教学之所以能够取得传统教学所不能取得的教学效果, 其原因是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对教学任务进行解读, 运用自己以及整合他人的相关知识来解决情境中所遇到的问题, 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能力。通过问题的情境创设, 引导学生对教学任务进行分析是任务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在项目式教学中, 教师要对学生提出预先设计好的问题, 从而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对教学任务进行分析。当然, 问题的设置也并不是漫无目的的天方夜潭, 而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的。

例如, 在学习Word时, 通过引入学生毕业后求职过程中制作简历这一任务, 作为职高生, 其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走向工作岗位, 制作简历是他们毕业后求职过程必然面临一个问题, 而且一份设计新颖的简历对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因而这一任务所体现的问题这与学生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 因此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同时也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结束语

篇4:计算机课程“1245”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高职 计算机平面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1.4-4

近几年,本人在《计算机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引入了项目式教学法。与传统的授课方法相比较,“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将传统授课方法中,老师主讲变成学生主动学习、思考,老师指导答疑。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一、 项目式教学法介绍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展示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更大幅度的提高。具体包括:

(1)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来进行教学活动。

(2)学生在教师的主持下以小组合作工作形式,自行组织完成项目。

(3)工作要主动,学习过程是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

二、 项目式教学法在《计算机平面设计》应用

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不但具有专业知识,更要具有适应的职业技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具体的工作分解为若干个小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有独立思考和创作作品的空间,以培养学生的工作和设计思路,同时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1、项目设计

项目的确立是项目式教学法成功的关键。从平面设计课的教学目的来看,现在高职学生需要的内容更注重实效性,项目的选择要重在满足学生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可由教师提出项目任务设想,经同学们参与讨论,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通过讨论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亦可让教师了解、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师在项目的选择及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选题要与实践相结合,选择实用的、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例如在课程开始前先让学生看一组产品宣传海报效果图,这样,学生会被作品的效果吸引住。这时向学生说明本学期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类似效果图的制作。学生对任务能够产生形象直观的认识并加以联想,有助于项目的开展。

(2)选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难度适中为宜。难度过小,没有挑战性,学生不爱做,起不到锻炼的效果;而难度太大,学生经过多方努力完成不了,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2、项目实施

教学是在学生上机操作实践中完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创新性地学习,能举一反三地应用知识进行研究项目实践,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项目教学中,老师必须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觉计算机设计软件的能力,学生必须通过彼此间的交流、讨论学习,灵活的掌握各种工具的作用和应用技巧。

(2)通过项目实施,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进行时,学生肯定会遇到很多不同的问题,此时,老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同学间的討论、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充分发挥老师在项目式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项目任务进行时,老师应当随时掌控任务进度,发现学生在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纠正,让学生思路明确。项目任务完成后进行项目评价,引导学生总结、固化操作技能,提升技术水平。

3、应用项目式教学法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实践应用发现,在开展项目式教学法时需要注意和解决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重视项目的完成,但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让让学生建构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知识框架。

(2)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不能认为教师的任务就减轻了。其实教师的职责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还加重了。因为教师不但要对任教科目融会贯通,随时回答各类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且还要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景、培养协作学习的气氛、审核项目的选取等。

(3)因学生作品多,教师很难在有限时间内对所有作品进行评价,在这种情况下,可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详细点评,在此基础上给出评价的标准,然后让学生进行互评。

三、小结

项目式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填鸭”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相信结合此方法进行教学会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邹华,周游.Photoshop平面设计教学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22).

[2]姜海燕等.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运用[J].职教论坛,2004.

[3]罗建新.学习德国项目教学法的理性思考[j]机械管理开发,2008(3).

篇5:计算机课程“1245”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关键词:项目导向,高职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

高职教育[1]是职业教育中的高层次教育,同普通高等教育构成了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后者是培养研究型的科技创新人才,而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直接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基于高职的教育特点和理念,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所有科系必选的一门应用基础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熟练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几年,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和要求,希望高职培养的人才实践能力强,能够更好地快速适应其专业岗位。因此,构建什么样的课程教学体系才能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需求成为了高职院校教师一直在探索和思考的话题。

1 项目导向式教学

项目导向[2]是以项目为向导,完成项目为目的,项目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过程始终。项目导向式教学是一种开放的教学形式,将项目导向引入教学中,实现了真正的理论联系实践,改变常规的传统授课方式,以“项目为主线,教师做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授课模式开展课堂教学。关于项目导向式教学的概念,弗瑞[3]的定义是:“在项目导向式教学法中,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在某个内容范围内进行工作、实施一个项目。小组成员自己计划并执行他们的工作,通常在结束时有一个可见产品 (如装置、仪器、文件、演出等) 。在项目教学法中,关键不在于其最后的产品本身,而是这个产品的制造过程是以学员自主构建的方式进行的。”因此,项目导向式教学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4],即以项目为主线,通过项目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学方式。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完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是以现代企业的职业行为为目标,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作全面培养的教学方式。

所以,项目导向式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从实际项目中运用自己具备的专业知识,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项目导向式教学在计算机基础课课堂教学中变得非常重要,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是高职类院校学生就业实现零距离上岗的一条非常好的学习途径。

2 计算机基础课程项目导向式教学实践

计算机基础是高等职业教育中所有专业的通用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其中主要包含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内容。计算机硬件方面,培养学生识别计算机基本硬件,能够独立组装一台普通计算机。计算机软件方面,培养学生学习软件的基础知识,能够独立安装常用的操作系统,能够熟练使用常用办公软件。

鉴于计算机基础的课程要求,实施项目导向式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其教学目标,由此,在计算机基础的实际授课过程中,采取了如下的项目设计:

2.1 项目模块的划分

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3个大项目。

2.1.1 组装个人电脑

项目结束时,要求学生能够独立组装机器。

2.1.2 安装常用操作系统

以Win7为例。项目结束时,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安装个人电脑常用的操作系统Win7。

2.1.3 熟练操作常用办公软件

以Office2007为例。此项目需要继续划分为3个子项目,其中,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数据统计软件,Powerpoint分别构成一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完成后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个软件,并能完成相关的软件实例。

2.2 项目的具体实施

以熟练掌握办公软件Office中文字处理软件Word子项目为例。本着实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选择真正合适的项目。

2.2.1 项目制定

根据工作实践中对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需求,并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兴趣为主线的原则确定此软件的项目,例如完成一版校报的编辑和排版,此阶段具体阐述本项目的目标需要完成什么样的效果,让学生对项目和任务有整体的了解。

2.2.2 项目人员分组

教师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动手能力的优劣,对学生合理分组,每组3~4人,其中组长一名,组长起到项目经理的作用,根据组员的能力差别分配相应的任务。

2.2.3 项目分析

项目的主要任务确定后,在项目实施前,首先分析项目,围绕项目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出发,由简单到复杂地对完成本项目需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向学生做统一讲解,明确完成本项目的任务应该掌握和达到的相关技能要求,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此环节中,可以跟学生互动,学生可以对不清楚的知识点提问,也可以就自己理解的内容提出项目实施总体方案,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分析总结,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订项目计划。

2.2.4 项目具体实现

项目分析结束后,各个小组由组长牵头自行讨论本组的项目执行计划[4],并就计划分配任务,确定任务后,开始分头实现相应的任务。项目实现过程中,鼓励小组成员遇到问题积极讨论,体验和享受战胜困难的乐趣,并且项目人员在保证自己任务进度的情况下,也可以帮助其他成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能动地发挥自己的力量,在团队合作中体会理论知识在实践项目中的具体应用。

2.2.5 教师辅助

项目任务初始时,需要教师对项目的整体任务做统一讲解,特别是任务中涉及的重点和难点。项目实施中,教师根据各个项目组的进度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和相应的指导和巡视,以保证项目进度和帮助解决各项目组出现的问题,如发现多项目组的共性问题,需要做统一讲解和分析。

2.2.6 项目结束

各组按要求完成项目后,需要对本组整个任务完成过程做全面总结,组员之间进行交流,共同讨论项目的优缺点。让每个项目组组长做代表进行效果展示,组员可以进行补充。效果展示中,可讲解本组项目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及此项目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如果项目还需继续完善,还需要做哪些调整和更新。这样,通过每个项目组的自我评价让学生有一个充分展示的舞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2.3 项目总结

首先,项目设计[5]必须是实用性强的项目,让学生真正感到学有所用,注重项目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其次,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能动性直接决定项目导向式教学效果。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互助,让学生真正感受体会企业的工作氛围。另外,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每个项目组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要求教师最好是双师型教师,在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

3 结束语

经过反复的实践论证,从可借鉴的几种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模式中发现,项目导向式教学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际课堂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效果显著。以此构建的课程内容体系[5],使基础课程的教学实现了项目导向,教学主线清晰,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目标也日渐明确,从而实现学生对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掌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具备了在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系统工作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基于项目导向式的教学,包含了教师岗位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同时,有效地实践了高等职业教育中以技能实践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更好地实现了教学和工作岗位之间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王冀生.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与创新[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1) :5-10.

[2]吴献文.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项目驱动教学改革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 :42-44.

[3]张志俊.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联合运用[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3) :114-116.

[4]蔡绍基.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大学计算机基础[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篇6:计算机课程“1245”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摘 要:在中职院校中,计算机基础课程并不是专业课,不受学生重视,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成为教学的关键,项目式教学方法应用于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计算机的理论知识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中职院校;计算机课程

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覆盖了社会各个领域,令我们的生活有了全新的改变,因此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现代人的基本素养,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逐年上升,对各行各业来说,计算机水平成为必备技能。中职院校肩负着培养专业型人才的使命,不仅是专业技术的培养,还有对人才全方位的培养,使一个专业型人才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全能型人才。

中职院校中,计算机基础课程不是学生的专业课,却是每一个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基础课,学生对基础课的兴趣往往没有专业课的兴趣浓,因此,教师要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科目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具备灵活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项目式教学法

项目式教学是指结合事实项目理论与实践同时进行的教学,在完成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运用理论知识完成项目,在此过程中能够深刻地理解计算机理论知识。项目式教学可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学习。

项目式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那么如何将项目式教学法有效地应用到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呢?这需要教师去探索和研究。

二、项目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主要分为确定项目任务、项目具体实施、项目总结评价三个部分。

1.如何选择合适的项目来实施教学

项目教学法应用到计算机基础课程中,选择适合课程需要的项目是很重要的,那么对项目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具体化原则。上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取既能达到教学目的,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项目,避免难度过大的项目,影响教学的应用效果。

(2)应用性原则。保证学生学会理论知识的同时,又掌握了该项目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流程。

(3)项目的实施性强。项目具有实际应用意义,训练学生的开发能力。在具体的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制订详细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更容易实现。项目教学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要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享受学习的乐趣,对学习有一种主观需求。

(4)在项目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过程的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索发现,利用计算机基础知识实施项目。

2.项目教学的具体实施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Word教学是目前计算机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以Word课程为例,阐述项目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

(1)项目教学的准备。教师首先要确定这一章节的教学目标,并对word办公软件的具体应用和主要功进行讲解,使学生对word办公软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对这一章节的项目教学的过程把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项目教学的实施。首先,教师对于word的功能进行分析,详细分析和介绍其主要功能,使学生能够明确word在项目中的总体地位和作用。其次,把学生分为10人左右的小组,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项目的实现方式,小组交流发现不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查阅资料(包括课本、网络等),以完成所需素材的收集。最后,学生利用word软件,在项目中对word的功能进行重现,加固知识的掌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去各个小组巡视,发现学生的不足和错误并及时纠正。

(3)项目式教学的总结。完成项目式教学的实施之后,教师要对每一个小组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汇总和评价,还要对其中存在的错误进行修改,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完善。每个小组在做好自己的项目之后,首先要对自己学会了哪些word功能进行总结,还要对自己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做出说明。其次,小组之间要进行互评,对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的同时也是对自我的提高,吸收借鉴其他学生的经验和技巧。

综上所述,项目式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能改善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在运用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晔.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2(6):112-113.

[2]陈忠坚.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3,14(7):322-324.

[3]黄琳.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8).

篇7:大学计算机基础项目式教学探讨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内容主要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大部分, 理论知识部分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网络通信基础、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和数据库基础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实践操作部分包括计算机基础操作、Word文档制作、Excel电子表格制作、Power Point演示文稿制作、Front Page网页制作和Access数据库应用等软件的具体操作。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不仅能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Office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 还应该初步具备利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更好地使用计算机及相关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或生活中的问题奠定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在实现职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1) 计算机不仅为解决专业领域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还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 (2) 计算机和互联网有极其丰富的信息和知识资源, 为终身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它是一种比较好的学习工具; (3) 善于使用互联网和办公软件是学生未来进入工作的重要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不仅承载着优化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使命, 也是培养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载体。

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 其教学方式多种多样, 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是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应用性很强, 需要学生转变学习方法, 以提升自己的操作技能为主。该门课程要求学生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熟练运用所学的技能。但是,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比较多, 什么样的方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总体思想, 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一直是高职院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研究课题之一。而项目式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既要独立自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还要与其他同学合作学习, 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完全符合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通过梳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使用项目式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结合实际教学情况, 分析教学所需的环境, 设定更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任务, 调整教学过程, 构建适合现代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方法和模式,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操作实践部分由6个项目组成, 每个项目又由若干个小项目组成, 以项目二——Word文档制作为例, 它分别由板报排版、毕业论文排版和传真文档制作3个项目案例组成。每个项目案例包含若干个知识点, 让学生在完成项目案例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知识。每个项目案例都是按照“学习目标→学习案例→学习任务→学习知识→学习小结→自我练习”的线路逐步开展的。

在实际项目案例设计中, 要求项目案例的制订具有适应性、开放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 要保证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任务。同时, 在此过程中也要考虑学习的渐进性和延伸性, 要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知识起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强化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以能够构建自身的知识技能体系为最终目的。

以Word教学为例, 设计此项任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提高自己对Word问题的处理能力和排版能力, 使用Word的相关技巧等, 逐步提高学生对Word的操作技能, 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在实际的任务设计过程中, 把Word内容设计为一个项目案例, 然后再将项目分解为一个个小任务, 由学生逐步完成。

3 以“板报排版”为例

3.1 学习目标

掌握字体、段落、页面、分栏、边框和底纹等设置;掌握文本框、艺术字、自选图形等的插入和设置;掌握图文混排的编辑处理;掌握Word表格的创建和使用。

3.2 学习案例

2012-04-22是第43个“世界地球日”, 在其到来之前, 江苏商学院信息学院的宣传干事小王接到了学院分团委布置的一项任务, 即制作一期有关环境保护的电子板报, 以配合“世界地球日”这一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 要求主题突出, 图文并茂, 布局美观、大方。

3.3 学习任务

该任务主要包括以下4个小任务: (1) 设计整体布局。该任务要求设计电子板报的整体布局, 利用页面设置功能将纸张大小设置为宽42 cm、高29.7 cm, 上边距设置为1.5 cm、下边距设置为1 cm、左右边距均设置为1 cm;再利用分栏命令将页面设置为等宽的两栏, 即将页面分成左右两个部分。 (2) 设计报头。该任务要求先插入一个刊首图片文件, 然后再将电子板报的名称设计为“环保园地”, 并设置字体, 接着利用文本框编辑出版单位或出版人、刊号、出版日期等, 最后在报头下方加1条横线, 用来分隔报头和报刊正文。 (3) 设计左侧版面。在设计时, 可以利用文本框布局, 使整个版面整洁、文字排列整齐, 还要用艺术字和图片美化版面。在该任务中, 要求插入艺术字、横排文本框、竖排文本框、图片和云形标注, 可以参考范文对各对象进行格式设置。 (4) 设计右侧版面。在设计时, 仍然使用文本框布局, 然后在其中插入相应的正文。在该任务中, 要求设置文字的中文版式、插入竖排艺术字, 并利用首字下沉、边框和底纹等美化版面, 最后再加上一些表格数据, 设置表格格式并简单处理表格中的数据。

3.4 学习知识

在这项任务中, 学生要学的知识点包括:认识Word 2003窗口、文本录入、选择文本的方法、字体的设置、字号的设置、字形的设置、使用字体对话框对字符排版、字体的几种设置方式、报刊常见的排版方式和文本框的链接等。

学生通过对此案例的学习, 既掌握了学习目标中所列的知识点, 同时也完成了1个板报排版作品, 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学习。

4 总结

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 釆用项目式任务驱动教学法, 能够明显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是我院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通过分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授课现状, 提出了以项目式任务驱动教学的设计, 并以板报排版为例介绍了项目式教学的设计。

篇8:计算机课程“1245”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关键词]工作过程;程序设计;项目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363-02

引言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经验,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促进课程体系改革,改革传统学科体系建设的课程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图1中正显示出了二者的差异。

高职项目课程一般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而现在要转变成为把工作任务作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组织课程内容时将工作任务作为中心,使学生完成项目的具体过程的部分理论知识,促进职业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将项目和典型产品作为学习项目的载体,以任务为中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形式,充分发展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的过程评价和结果的综合评价方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职业能力评价。在本文中,据高职院校程序设计课来探讨它的教学模式。

1 此教学模式的目标

根据软件产业和软件服务外包业务的需要,程序设计课程应该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软件项目和项目经验的方案设计过程中,体会到的岗位能力的需求,学习程序设计相关的技术,如果不从真实的实战项目来讲,就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本软件企业很难让学生直接与他们接触真正的代码和一些软件项目,对于提高学生质量和他们自身的素质培养是一个瓶颈。许多专家也困惑,积极探索项目,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教学环境和教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推进方面比较慢。

结合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对于毕业生的岗位,培养出的是编程岗位的初、中级编码程序员、测试员、以及运行维护人员,如图2所示。因此,程序设计教学鼓励教师承担企业横向项目,鼓励研究和开发项目,指导学生进行如见创新的相关的训练的项目,注重吸收先进的,开放源码软件项目的成功模式,以四个实际项目为教学内容,真正实现软件产业的特点,工作过程教学指导,使学生真正体验软件过程,软件岗位的标准和软件的关键技术。关键是采用标准软件培训实践,软件标准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化培训的学生一年编程经验的准职业人的教学目标。

2 具体实施方案

主线为能力培养,以行动作为导向,将工作任务作为载体,构建“451”课程体系。课程上,建立四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平台,下设五个专业方向,培养过程——主要通过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上使用的“0.5+1.5+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前五学期,主要依托校园软件培训基地,第一学期进行部分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课程,第二、三、四学期主要为职业培养核心能力课程,第五学期,个专业方向的职业训练和毕业设计,第六学期,在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教、学、做”始终如一的实行,分阶段分步骤,实现“零距离就业(图3)。

(1)职业能力课程学习平台:根据工作内容的分析,在第一学期主要开设一些职业类的基本课程,如信息技术基础,基本的语言(如Vb、C#或Java等)、开发工具(如Dreamwever、Visual Studio或Eclipse等),专业英语,通过这些学习,对于软件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增加对未来发展方向的一些理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这是专业入门的阶段。

(2)职业能力课程学习平台内容分析:在2,3和4学期有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如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ColDraw等),网页设计方面,还有数据库(Sql Server或Oracle等),动态网页设计(ASP.NET、Java EE等),动画设计(如Flash),软件工程,软件测试。通过这些学习,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软件方向需要深刻理解已经掌握的知识。

(3)职业培训和毕业设计平台:经过了四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个大型软件的能力,但仍相对分散。因此在第五学期需要一个综合训练。为了有针对性,根据岗位组班和学生的专项技能分类综合训练。这可以分为平面设计培训,数据库管理,以及程序设计方面的综合培训,系统的开发与设计,软件测试培训,操作维修培训。根据学生的选择方向,毕业设计,促进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设计方面的能力。通过这种特殊的训练,并最终基本上能满足企业需求。

(4)职业能力岗位对接的平台:第六学期,学生直接进入企业从事相关工作,在一个真正的学习、工作环境,加强学校的学习成果,真正的接触工作岗位。

3 此教学模式如何测评

教学效果评价中,将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其基本思想是将综合实践技能的考核作为主线,建立一个全程化、开放式的考核体系。本课程应注重实用性,创造性和实用技能培训的要求,全面改革”期末一张卷”的传统的评估方法,实施能力为中心的开放,综合评价。包括四个方面:一个是有足够的基本知识,适应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二是实践能力,突破有限技能考试,提高创新能力和沟通技巧加项目团队合作能力。三是全面实施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项目齐全,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绩效综合评价,都被计入自己的成绩中,增加日常考察的比例。考试不仅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手段,也成为学生学习和培训的一部分。第四是,要在内容中加入国际认证试题,与国际认证接轨。

学生不仅要上传并显示个人总结项目成果,还设计和使用“学生反馈评价表”,其中包括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描述和解决方案,学习情况(包括掌握知识和技能,经验和自我评价),领导评价,教师评价项目,教师和学生发展的在线评价系统,这些主要用于学习成果评估,还通过组织学生个人或团体代表交流发言,反映学生的评价,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4 总结

高职院校要注重“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科学设置教学指标,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教学过程的互动与对话,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逐渐改变了以往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的精神,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孙英,王萍,浅谈高职高专软件专业课程设置的教学改革[J]科技资讯,2007,10:130

[3]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Z],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篇9:计算机课程“1245”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关键词:项目模块,计算机电路课程,培养创新

1 项目式模块化教学的特点

随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 打破原学科体系教学模式, 如何进行课程内容定向、课程内容选择和课程内容传授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尝试重组职教课程内容, 以项目为支撑的模块化教学, 已成为课程与教学领域的一个热点。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 它是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出发, 以典型案例作为教学的主题, 以实践为前提, 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方式, 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和教学内容的更新,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技能学习的全过程, 独立自主地制定计划并付诸实施, 运用新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解决碰到的问题, 培养学生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外的能力, 培养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所必需的技术更新、产品更新的创新能力。计算机电路是一门操作能力比较强的课程, 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是本课程的中心任务之一, 所以采用项目模块式教学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式。

2 项目式模块化教学的应用与实施

开展项目式模块化教学要根据课程的要求, 对课程进行项目式模块化设计, 学习模块分为基础知识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综合能力模块三部分, 根据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 着重于基本素质能力培养, 作一定的整合, 把原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与技能紧密的相关、实用性强的知识, 分解、提炼、整合到技能实训中去, 由学生自主命题开展社会实践调查, 并将调查报告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点面结合”的教学模式, 提倡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训练单元进行自主设计的“点”上创新活动。项目模块式教学是将工作任务设计为若干个教学项目, 再根据各项目需用到的知识点, 按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教学分析, 组合成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 使学生在完成某一特定项目的同时, 灵活应用相关的知识模块, 在教师的引导下,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要进行项目式模块化教学, 总的原则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层次、专业特点等因素来考虑

找出实现创作的方法.应该先做什么, 后做什么。什么内容能一起做, 什么内容需要拆开来做, 每个步骤都用什么方法来实现。师生一起学习, 一起探索, 一起研究, 一起解决问题。学生能学以致用, 迅速提高操作能力, 牢固掌握操作技能。合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采用多样性的实践教学环节, 实现“教、学、赏、作、创”一体化, 强化技能的培养。学生为了完成“项目”, 就会想方设法读教材、查资料, 互相交流。任务完成后, 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 同时体会到创意的艰辛与成功的乐趣。学生的制作水平不断提高, 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加强。用这种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 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强。

3 项目教学实例

以“数字钟”制作这一项目为例来说明项目式模块化教学的应用与实施, 这一项目制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 教师根据项目中用到的知识点, 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 比如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逻辑功能, 时序电路的定义、分类, 计数器工作原理等;然后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按照自愿结合的原则, 选出一个组长, 带领本组同学进行讨论, 资料查阅, 老师参与讨论, 提出关键性的问题, 比如进制之间的进位, 复位等问题, 不断引导学生, 由简单到复杂, 由浅到深慢慢提出问题, 一步步解决问题。

第二, 利用仿真软件Multisim进行设计, 在实验室电脑上进行安装激活软件, 应用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仿真, 数字钟包括60秒, 60分, 24小时, 主要用到有六进制, 十进制, 二十四进制计数器的设计。十进制的设计是只用一片74LS160, 把CLR、LDENT、ENP、CLK接到电源, 脉冲接地就可以实现。其中RCO是进位跳到10会产生个高电平, 从而与下级相级联就形成两位数的任意数字。再用一个74LS160芯片, 根据其结构把输出端的0110 (十进制为6) 用一个与非门74LS00引到CLR端置0, 实现了六进制计数。24小时计时电路与分、秒计时电路相比, 其计时范围为0-23。当时个位U11计数为4, 十位U12计数为2时, 两片74LS160用一个与非门74LS00引到CLR端同时复零, 从而构成24进制计数, 如下图所示。

第三, 在硬件实验室进行电路的接线, 根据仿真理论, 进一步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自行排除故障, 碰到问题可查阅资料, 小组内部讨论等。教师对设计结果进行检查, 是否达到性能指标和稳定性的要求。

第四, 考核评比, 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考核评比, 挑选一二个做重点讲解, 学生之前可以互查, 碰到的问题进行总结。

4 结语

篇10:计算机课程“1245”项目式教学模式的探讨

关键词:项目驱动法 本科实训 工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a)-0174-01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IT产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多数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却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在2009年经济危机时,这个问题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是这些专业毕业的学生上岗后,用人单位还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岗前培训,从而造成资源浪费[1]。从高等学校教学的作用来看,高等教育的作用除了授受知识,还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及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才能等[2]。从学生的自身情况来看,对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比较扎实,但是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比较欠缺。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1 目前本科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本科教学中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众多资料显示,目前,项目驱动法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高职高专类的课程中,而本科学习过程中,大多数的课程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总是被动学习,教师以讲授为主,缺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结果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随着教学难度的增加,教学质量与效率也越来越低。(2)所谓的“项目驱动法”并非真正意义的项目驱动法教学。各高校已经认识到目前学生就业压力过大,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欠缺,因此,陆续开设了很多相关的实践性课程,但在实践教学中,并没有真正体现“项目教学”,所谓的“项目”就是一些独立的知识点,和平时课程教学中的实验没有太大区别,没有将知识点贯穿起来,缺乏一个综合性的教学项目。

2 项目驱动法的教学理念

项目驱动法教学模式在国外已实施多年,在国内,项目驱动法教学主要应用于高职高专院校,项目驱动式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新方法[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项目驱动”教学法能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创新、探索的精神。就项目驱动法而言,主要分为项目设计,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三个阶段[4]。

3 项目驱动法的实施过程

3.1 “项目驱动法”中项目选择,设计的合理性

“项目驱动法”中,项目选择的好坏,难易,是否能够突出所学知识点是项目选择的关键。总之,“项目”设计时要符合學生的专业特点;“项目”设计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项目”设计目标明确,要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项目”设计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和欲;“项目”设计要注意个别学习、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统一协调。就本次的Java实训课程而言,主要针对软件及计算机类本科毕业生,所选项目为学生感兴趣的“局域网QQ聊天程序”,其中需要用到Java编程中的基础知识及面向对象,数据库,网络等多门课程的内容。

3.2 “项目驱动法”的教程和教学设计的选择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程的选择多注重对基础理论的讲解,而“项目驱动法”教学中,所选教材及教学过程中不再过分强调基础知识的讲解,应该能够体现工程的思想,分开来看应该是一个一个的小任务,小任务贯穿起来可形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本次实训课程中设计到Java中相关的知识点,如Java编程基本知识,I/O流,socket,多线程及JDBC等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这些知识点设置了专门的小任务,小任务也是对综合项目的分解,通过完成小任务,最终能够完成整个项目。

3.3 “项目驱动法”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

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较差,而本实训课程中的“项目驱动法”教学模式极大的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授课,学生携带笔记本电脑,在实训过程中,可参考大屏幕的内容,讲完一个知识点,学生去完成一个小任务,边讲边做,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动,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基础比较弱的学生,可和能力比较强的学生结成团队,共同协作,体现了团队协作的精神。

4 教学评价

传统本科教学模式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课程结课考试作为评价标准,“项目驱动法”实训教学中再以最终考试成绩作为评定是不科学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如本次实训课程中采用“小任务+程序+报告”的考核形式。在平时课堂上的小任务的训练中,对每一个小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最后根据报告的写作情况及最终程序的完成情况给出学生综合性的评价,每个学生都有对知识掌握中的亮点,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做到科学的评价。

5 结语

项目驱动法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来加强学生对大学的专业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次实训课的对象为本科计算机及软件专业的30名学生,六周的实训结果显示,参加项目驱动法实训的学生,他们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增强了学生就业的信心。就教师而言,该方法的引入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项目研发能力。因此,项目驱动法的教学研究可有利于专业的发展和改革。

参考文献

[1]周卫,赵静.项目驱动式教学在软件课程设计中的实践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0,9(20):71-80.

[2]吴宝瑞.高等教育学[M].河北人民出版社,2011.

[3]王永锋,何克抗,王以宁.从“建构性学习”到“学生有效参与”——论课堂教育技术之正业[J].开放教育研究,2007(4):50-58.

上一篇:关于守候作文小学下一篇: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