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具备的学生观

2024-06-26

教师应该具备的学生观(共9篇)

篇1:教师应该具备的学生观

教师应该具备的学生观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做最好的老师》、《最好的班主任》

有感 王占梅

假期很长,应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而作为老师,最有意义的事情莫过于抓住一切时间给自己充电。于是就在网上购买了李镇西老师的三本书。

看完三本书的最初感觉是,这三本书中都贯穿这一种精髓力量,那就是李镇西老师的学生观。虽然书的名字不同,呈现给读者的方式不同,或重视实例的叙述,或偏重于理论的阐述,亦或重视对教育一线案例的分析,他都离不开自己早已确立的根深蒂固的学生观——教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人”的发展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历程。在教学中,让语文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在班级建设与管理方面,要解放班主任和班主任的自我解放,把班主任的权威转化为学生的集体权威,实现班级管理的由“人治”变为“法治”。

我不禁反思自己的教师之路。在毕业的九年中,我一直担任中学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工作,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对班主任工作的经验积累,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可以说是一名成熟的人民教师了。

但当我读完李老师的三本书后,我脸红了。自己哪里是成熟了,连最起码的做人民教师的位置还没有摆正,再通俗一点讲,就是教师是什么?这一基本概念还没弄懂。由此,九年来自己的工作目的一直很模糊,自己在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做一系列问题都回答不了。所以就年来的最深体会就是累,或者说很累,总觉得被一种神秘的力量牵着走,它往东,我就东,它往西,我就西。而此时学生的一切行动都是跟随我而前进的。想想,我一个人要把几十号人甚至上百人拉着走,我经常这样来取笑,还带着点怨气地对学生说:你们真是想把我累死,我就是一头老牛拉上你们,你们还不懂。在这过程中,由于我的霸权,强求所有学生改变自己的意志,顺从我。这样的一个人,叫他老师合适,还是称作封建社会的帝王更合适呢?

曾经很多时候也这样提醒自己:你面对的是人,人就有个体的差异性。个体差异的表现就是他们的意志。这是客观存在的,是不随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是那句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样一看,我累的活该,因为我做的是唯心主义的事情。这样看来,老师的工作也就做到头了,学生改变不了,教育又从何谈起呢?

改变是要发生的,即使没有教育,学生的自身发展过程也在改变。那我们作为教育者,读了那么多教育理论的书籍,就改变不了学生了吗?

在几千年前,孔老夫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观念。我们做教师的都会说,也能解释他的含义,但又有谁真正做到了呢?能够做到的人就对学生实施了成功的教育,就改变的学生。

而这句话就告诉我们改变发生的前提条件,在我看来,至少有二:一是尊重自然规律,我们要尊重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又要看到个体差异的规律;而是民主平等的思想理念。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就应该有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的思想,不能嫌贫济富,同时教师应该有和学生平等对话,即民主的思想,只有这样才可以洞察学生的细微变化,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抓住教育对象的特点。简单点说这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前提。

对这句话的深刻理解也是源于李老师这三本书的启迪。比如:在李老师的书中有这样一些提法: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终身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都无从谈起。

他对教育的阐释: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但这种教育,不应该是教师的居高临下与学生的俯首帖耳,而应该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再明确一点说,就是民主的教育,就是教师在向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育学生。

他的学生观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互助,教师帮助学生完成人格的发展,同时实现自我的超越。完全实现民主教育,在平等中培养平等。人做对了,一切都会顺理成章。

李老师的书中给我们阐释了具体的做法: 1.作为教师,要始终保持一颗童心。

2.对待让人头疼的孩子用“科研的眼光”来看,会增加很多科研课题,从而获得乐趣。3.做教师要有四心:奉献之心------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理解之心------我们要懂的儿童;平等之心------拜小孩为老师;责任之心-------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4.让阅读和写作成为教师的习惯,提高自身的素质

读了李老师的书,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不觉发现自己在做舍本逐末的事情,所以今后的教育工作应该尽量扭转南辕北辙的态势,以实现民主教育为最终的奋斗目标。

篇2:教师应该具备的学生观

好教师的眼睛是会笑的。无声的语言里充满了关爱,充满了赏识,充满了热情。它要每天微笑着面对孩子,面对自己,面对生活每一天!一个老师如果在课堂上能尊重和理解孩子,每天微笑着面对孩子,孩子就会消除学习中的紧张感,消除对知识的恐惧感,消除对老师的距离感。同样,老师能勇于面对自己,就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以良好的心态来勤奋工作,这样,每天就能感受工作生活中的乐趣和获得新的生活体验。

二、老师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有人说得好:如今我们身上的全部长处都是以前老师曾经夸奖过的地方,我们身上的大部分缺点也是当年老师曾经批评过的地方,我们至今还没有涉足的领域,也是当年我们初次涉猎,遭遇失败被他人抱怨或者嘲笑的地方。所以一个老师,就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要学会赏识孩子。在评价孩子中,你要能保持鼓励性的倾向,使孩子时刻感到自信,能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孩子犯错时,能给孩子一个台阶下,当孩子取得成绩时;别忘了给孩子送上一片掌声;孩子有疑难时,老师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和真诚的朋友;当孩子大胆表现自己时,老师是最好的欣赏者。教师潜在的人格魅力会深深地感染孩子,真诚的赞美、友善的态度中时刻不忘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

三、老师要营造一个富有诗意的课堂。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好教师应能充分相信孩子的潜能,挖掘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发展孩子的个性。“让每个孩子追求成功”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目标。一个好老师一定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富有诗意的课堂,使教学成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注重塑造幼儿完整健全的人格。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是民主的、平等的,知识是师生互动生成的,孩子成绩的评价是全方位的。

篇3:论教师的学生观应该是开放的

开学的第一天, 与学生第一次见面, 我发现班上有一名学生有些“与众不同”, 他的坐姿、他的一举一动都比较显眼。点名时我知道了他的名字:郑宇轩。一天除草任务结束, 班内总结后, 我说了一句:“郑宇轩, 好漂亮的名字, 我记住了!”我又看了他一眼, 发现他有一些不好意思。我意识到这准是个“刺头”, 后来与主任一打听, 才知道确实是一个纪律上不怎么样的学生, 而且在七八年级时很不听话, 甚至和班主任打过架, 与老师也有对立的情绪。不过从开学上课后, 他并不像我了解到的那样, 几天下来, 比较规规矩矩的, 我没有发现他的“特殊”。

因此, 我开始研究如何与之相处, 并决定先转变他与老师的关系。我从了解学生情况入手, 与他一次次的谈心, 并在班上表示老师不会以以前的行为来看待每一位学生, 老师只看九年级之后与老师共处时的表现。我发现他与我交谈时戒备心不强了, 也感觉出他对我不反感, 因此通过开学初的几次谈话, 我尽量让他感觉出老师对他的真诚, 给他希望, 让他觉出老师对他有期望。一段时间下来, 我发现他比较相信我了。之后我有意识地交给他一些力所能及的班上的事, 一是看他的能力, 同时也让他感受到老师的重视。这样一个月下来, 他没犯一次错。我对他在纪律上的进步大加表扬, 同时又委婉地说我想看到他在学习上的进步。从那以后, 我发现他变了, 学习也刻苦了。

一直到后来他上了春季招生, 在班内他始终是一个纪律上很优秀的学生。在上学前的一次谈话, 他说起了自己, 说以前一直是老师很讨厌的学生, 到了九年级, 第一次除草他就表现不好, 其实是故意的, 想看看我怎样对他, 结果我并没有训斥他。因此他就不好意思捣乱了, 想好好的表现, 后来又觉出我是真正关心他, 不看不起他, 因此痛下决心, 改掉坏毛病。这使我认识到“爱”是多么重要, 它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一把神奇的钥匙。可是后来我又细细思考, 我也感到了一丝后怕, 如果当初要是我被偏见左右, 错过这难得的机遇, 这孩子后来会怎样, 我还不得而知。

篇4: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

人们常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名师出高徒”,这都强调了“强将”“名师”是先决条件。“师者,人之模范也。”(汉代杨雄)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过硬及其示范作用,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重要条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努力,狠下功夫。

首先是教学语言的功夫。语文教师的口头表达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坚持说普通话,力求吐字清晰,发音准确,语速适中,语调优美。讲述语言应条理清楚,流畅形象,逻辑性强,富有感染力。应改掉一些不自觉的语病,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有时还需语言幽默诙谐,开句玩笑,或说个笑话,既可活跃气氛,又可使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从而增强对该门课程的兴趣。 

其次是写的功夫。包括两个方面:写字的功夫和写文章的功夫。字有“三字”,即粉笔字、钢笔字和毛笔字。字,可以说是一个人的“门面”,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个人的气质和形象。美观潇洒的字体,清晰的笔画,合理的结构,无疑是学生模仿、学习的榜样。所以在写字时(特别是板书字),应时时注意做到笔画清楚,笔顺连贯、间架结构合理,字体美观大方,行款整洁。凡是要求学生写的文章,教师应尽量写“下水文,”然后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写作。经常练笔,可使才思敏捷,语言有序,反过来促进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如果能将自己发表的文章读给学生听,说说如何选题,如何收集资料,如何构思布局,如何修改,则效果更佳。

再次,要有端庄大方的教态。教师的仪表、神态,包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时时受着学生监督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除了平时严以律己、为人师表外,上课时一进教室就应该衣着整洁得体,亮出端庄稳重、自然大方和平易近人的教态。要心到神随精神饱满,并辅之以必要的手势和动作,力求以“完人”的形象出现在讲台上,用形象和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

第四,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语文教材涉及面很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典章制度,小到民俗民情,可以说古今中外,无所不包。而且科技在发展,社会在变革,新事物新知识层出不穷。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丰富和更新知识。“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形象地说明了学生的知识与教师的学识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马卡连柯)知识广博,教课就可以左右逢源,随手拈来而毫不费力,学生也感到輕松愉快,获益匪浅。同时在无意之中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启示他们从课内走向课外,主动自觉地阅读书籍,积累知识,提高读写能力。

二、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生活中常有“爱屋及乌”,教学中也有此类现象。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循循善诱,以理服人,学生就会由喜欢你这个人而喜欢你教的这门课。反之,如果你把学生纯粹看作管教对象,对学生这也看不惯,那也不顺眼,整天板着面孔,动辄训斥,甚至讽刺,体罚,学生就会怕你、恨你,或敬而远之,或唯恐避之不及,哪还有心思学你教的课。青少年学生好奇、好动,课堂上常育说话的、搞小动作的,甚至恶作剧,顶撞老师。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冷静对待,或以目示意或不指名地提醒一两句,或善意地批评几句。对于严重违纪者进行制止后主要应放在课后处理,进行耐心细微的思想教育。千万不可头脑发胀,大发雷霆,没完没了地训斥。否则,学生就会认为你

凶狠、无能,由对你这个人反感而讨厌你教的课。

三、采用灵活教法,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篇5: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特征

教师在社会中有着重要作用及其不可替代性。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要严肃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工作,从教育目标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教师的角色也相应的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要在教学中扮演很多的重要角色。所以优秀的教师应严肃认真对待在教学中自己各种的角色。

在教学中,每个班的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都有很大的差异,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耐心的对待那些班级里认知发展水平落后的学生。以及当对他们提出问题的时候,在叫学生的名字之前,先问问题,在学生思考的时候,耐心等候,不要急着叫其他人的名字。当学生犯错的时候不要急着教训。而是耐心的了解他们,问清楚原因再耐心的教育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且理解学生们的心理,以及他们的学习进度。

很多的教学要求具有灵活性,而不是照本宣科,需要因材施教。对于教学,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和那些有着不同学习风格、个性和学习速度的学生一起工作。教师需要把听觉的、视觉的和实用的教学技巧综合运用。对于某些特殊课程,可以按照类似的弱点和技能差距把学生分成各个小组。例如多米诺的遵从性和独立性的实验,相互作用的不同分风格对学生成就动机的不同影响。因此优秀的教师要能灵活的解决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否则会很容易陷在固守经验、照搬老方法的巢穴里不能自拔。

 好的素养+关怀助人

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而不是只是的传授者。任何时候教师的指导和促进作用都是不能否定的。必要的讲解和指点,特别是对低年级而言,是永远不可缺少的。所谓促进者是指教师要从过去作为单纯灌输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中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元化,教师已不再是学生的唯一知识源。教师不能简单的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着、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着,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育人和促进学生“学习”上,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只是体系。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好的素养。素养包括:专业素养、心理素养和道德素养。

专业素养,是作为老师最起码要具有的看家本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知识的掌握,应该给学生带来愉悦和充实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爱知识的首要源泉就是教师高度的知识素养。”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做到知识渊博,要能够做到“讲得出,讲得好”。教师的知识丰富才能让学生信服。

心里素养,著名的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曾指出过: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导致学生的心理疾病,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治病,如果遇到一位好的教师,学生由于家境等造成的不健康心理可以得到改变。一些实验同样表明:“教师性格优良可以带出性格优良的学生,而性格不良的教师,可能带出性格不良的学生。”心理健康,这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因为教师的心理问题,不仅仅影响自身的健康,更重要的是他可能“造就”一大批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甚至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可以说,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决不亚于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

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重的人,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直接控制着学生在学校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成长。学生的大量时间是在班级中度过的。学校中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和操纵者,学生的情绪常随着教师的喜怒哀乐而变化。教师的说话方式、一举一动都为学生营造了成长的心理环境。健康的成长环境能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如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理解需要等,对学生的身心有积极影响。当学生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他们就会发展高层次需要,如认知、审美需要等,容易形成优秀的品质,发展远大的理想。如果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学生往往会用不正常的方式满足,会表现出心

理问题,个性、品德向不良方向发展,如自私、狭隘、无理想等。时间长了,学生在心理上会形成过强的防御机制,这会限制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

道德素养,熟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识,还要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很久以前听过这样一个故事:美国有一个小学的校长,为了激励孩子读书,竟然爬着去上班。原来校长再一次学校师生的机会上和学生们打赌说:“如果你们在11月9日之前读完15万页书,我就在当如爬到学校去上班。”此后学生们果然发奋读书,在11月9日果然达到了15万页书。于是大家等看校长的笑话,很多人认为,作为一笑之长,不可能做出如此不体面的举动。然而校长遵守了他的承诺,在磨破了五副手套的情况下,终于到达学校,为此整个学校都疯狂沸腾了。大家不是在嘲笑校长的行为,而是为校长的诚实守信而感动。这位校长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给学生什么是诚信。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老师的一些小小的善良举动就能改变学生很多习惯,而老师的一次粗鄙的行为就可能使你在学生心目中形象大打折扣。谭千秋用生命演绎了什么是无私奉献,范跑跑用行动演绎什么是自私自利。在我们身边道德高尚的老师学生从心底尊敬,道德低下的老师让人所不齿。

 高期望+对学生很友好+公正诚实+一致把学生看成许多个人

教师的期望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诺言,因为学生的成绩最终反映了这种期望,这一现象成为教师期望效应。教师如果根据对某一学生的了解而形成一定的期望,就会使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发生符合这一期望的变化。所以这要求老师友好、公正诚实、一视同仁的对待不同成绩的学生,因为教师在对待这两部分学生(分数高和分数低的学生)的态度上,无意中有细微的区别,那么对学生也会有影响的。如果某个同学,成绩差,纪律也不好,如果老师对其放任不管,或者是以无可救药的眼光去看他,那么这个学生将会继续堕落下去,如果老师对他像对其他的好学生般平等对待他,并常常鼓励他,友好的如朋友般与其交谈进行教导,并且对他赋予期望,那么这个学生也会努力的向前进步,有所改变。

 热情喜欢教学+在学科上知识渊博

如果你对教学满怀激情,那就展现出来吧!让学习变得有趣。你对教学的热情将影响你学生的学习动机。热情是会传染的,它将帮助你在课堂之外,建立一种团队精神。并且了解并跟上你专业领域的变化。如果你教幼儿园,就要订阅一本早期儿童教育杂志。如果你教化学,可以参加当地大学的讨论会。不论这是你教学的第1年,还是你的第30年,你都要努力跟上你专业领域的变化趋势。

 善于组织+默感

篇6: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上小学时,总会有人问:“长大了你想干什么?”,自己总会不假思索地说:“我要当老师”。如今,踏上三尺讲台身为人师已经将近八年,对于教师这份职业,我仍然充满敬畏。这次学校组织“爱校兴校,以德树人”师德师风学习活动,我更深深的感到,一个优秀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春雨润无声式的影响,甚至可以使他们终身都感到受益匪浅。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仅只是课讲得好,更需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强烈的责任心和发自肺腑的爱心。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灵。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教育是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感动另一个心灵。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教师的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因此,就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来讲,学识、权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远不如道德重要。由此可知,作为教师,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这样学生才愿意和你接近,才能对学生施加大的影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本身是一个培养人才的事业,是帮助孩子们实现梦想的一场接力赛,是有良知的接力赛。当看到孩子们那股求知的欲望,那份学习的拼劲,以及那向往的眼神,谁的良知不会受到触动?这份责任重于山,教师应该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来追求,满腔热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实实的干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古语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既然为“父”,就要遵循“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当学生犯了错,应主动承担起责任。每堂课45分钟,时间是宝贵的,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一定会有效利用每一分钟,无论在学校里、家庭中或是社会上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不会把这种事所造成的不良情绪转移到课堂上。钱包在上班的路上被人偷了,昨晚同家人吵架了,或者职称职务没有顺利提升,由此产生了气愤、懊恼、悲伤和烦躁,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当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时,你的角色就要转移到教师这里来,而不能停留在马路、家庭和领导者那里。做到这点很不容易,但是众多的优秀教师却做到了。比如最美藏族乡村教师宋玉刚老师自己的孩子正生病,发着高烧,但是他却寸步不离地守在孩子们身边,直到把所有的孩子顺利地送进中学。因为他了解到这里的父母根本不重视教育,当孩子小学毕业了,家长们总希望孩子结束学业,回家帮忙干活,所以不能让一个孩子辍学的强烈愿望一直在心中呼唤着他。教师固执的责任心又一次让自己的女儿失望了,但是我相信他的女儿长大后一定能理解他。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懂得教育孩子。”,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要求。教师应把和蔼可亲的微笑撒向每一位学生,用真诚炽热的爱去感化每一位学生,去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让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态去敞开自己的心扉,乐意听从教师的教诲,圆满完成他们的学业。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情感,态度冷漠,则必然会成为教育的障碍。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如果我们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天堂,相反,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地狱。据有关调查表明,喜欢渊博知识型老师的学生占31%;而喜欢具有师爱型的学生达到53%,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由此可见,在学生们的心中,一个富于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具老师的魅力。

篇7:一个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对中学教师进行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有引领和导向作用。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一项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在各个维度下,确立了四至六个不等的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下,又提出了三至六项不等的基本要求。其中,“专业能力”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这六个领域又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这些能力和要求的提出是结合当前的信息化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提出来的。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是生物科学迅猛发展的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相当快。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再学习,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掌握更多教书育人的新技能,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潮流。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当代的高中生物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1、徳能为先。

“德智体美劳”是对一个人终身发展的要求。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人格和价值观的树立。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做人,然后才是成才。因此,教师自身必须有高尚的人格,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典范。

2、终身学习能力。不仅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

现代的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很快,教师要不断学习,储备知识能源,使自己具备渊博的学识,广阔的知识面。俗话说的话“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一个合格的生物教师不仅要掌握比课程深得多的生物科学知识和生物学基本技术,而且要理解课程内容的体系和深度。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在课堂上有的放矢,深入浅出地组织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理念可以指导我们更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课堂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按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本领。是教师能力结构中的核心要素。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前要认真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准备教学资料;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课堂教学之后要随时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不断进步。

4、教学评价能力。

“一个人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甚至更多。”正确的评价可使学生受到激励,从此杨帆远航。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鼓励。尤其是“后进生”,要善于挖掘其闪光点,及时赞赏,会让他们树立自信,不断进步。

5、教育科研能力。

“要成为优秀教师,就必须走教育科研之路。”教师不但要学习教育理论,还要付诸于实际,并不断反思、总结,从而构建新的、适合自己特点的、适合学生的新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促进自己的进一步成长。

6、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

篇8:论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一、教师应该具备一种境界, 用这种境界提升人

作为教师要从自身的认识上把握教育, 对教育要有一个高层次的认识, 这样才能教书育人, 才不至于在教育这个浩瀚的系统工程中迷失方向。这些思想上的认识是:教师所从事的是“事业”, 不是“职业”, 他们的工作是雕塑一代心灵, 塑造一个时代的伟大工程;教育是帮助孩子成人成才, 帮助孩子首先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其后才是学习和工作;教学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让不学的学, 让不爱学的爱学, 让不会学的会学, 让会学的学好;只有转化为自我教育的教育, 才算是真正成功的教育。

二、教师应该具备一种责任, 用这种责任感召人

教育部部长周济认为教师至少面临三项责任:一是岗位责任, 就是要爱岗敬业,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这是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二是社会责任, 人民群众把子女送到学校, 就是把家庭美好的希望寄托给了学校, 我们教师有责任把学生教好、保护好、培养好, 有责任让家长放心满意, 有责任促进教育公平, 促进构建和谐社会;三是国家责任, 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 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要求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 这个转化工作主要依靠教育来承担, 这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民族、对未来所肩负的重要责任。

三、教师应该具备一种能力, 用这种能力影响人

㈠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修养, 是教师必备的条件。语言是人类思想情感的一种载体, 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性, 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需要一定的语言造诣和文化修养。教师要想运用好语言, 掌握语言艺术, 就必须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在日常平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积累, 从大量的语言现象中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法则, 研究不同领域的语言, 研究不同教育对象的语言。在研究中, 要采集大量的语言素材, 根据教学的需要, 灵活恰当的运用, 增强教学效果。

㈡教学设计能力良好的教学设计是开发学生智慧和能力的重要保证。一位优秀的教师, 必须具有精湛的教学素质、独特的教学个性和教学特色, 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积极实行启发式、探索式和讨论式富有感染力的教学, 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合作等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为实现这一要求, 教师应当认真学习课标、钻研教材, 正确把握和处理教材的设计和实施, 给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

㈢沟通交往能力教师不仅要善于和周围其他老师交往沟通, 善于和同行合作共事、善于学习他人, 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求得提高, 而且要善于和学生沟通, 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及学习动态, 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 采取有效措施, 以朋友的身份帮助学生步入正常的学习轨道。

㈣革新创造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改革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为此在深化课程改革中, 教师要具有不断探索的精神, 敢于标新立异、异想天开, 敢于向前人得出的结论提出自己独到见解, 在教材实施上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从教学内容的扩展、学习材料的选择与创新、教学形式方法的改革上, 不断增强学生的信息量, 拓宽学生视野, 启迪学生思维。

㈤自觉学习能力勤于学习, 充实自我, 这是当今做好一名教师的基础。作为一个教师, 跟其他专家不一样, 需要各方面的知识, 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的感召。孩子年龄越小, 他们对教师的期望就越高, 他就越把教师当成是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 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 他们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师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做一个知识渊博型的教师。如今是现代教育时代, 我们要不断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成为能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师。

四、教师应该具备一种知识, 用这种知识滋润人

教师要有学而不厌、追求真知的精神和善于吸收新知识、获取新认识的能力, 做到博学厚积、博采众长, 读书、积累、思考、总结、交流、实践, 积极拓宽理论视野, 关注学科发展动态和教学改革动向, 不断给自己“充水”、“充电”, 将自己纳入“终身教育”的轨道。

㈠掌握足够的专业技术知识作为现代教师应该是科研型教师, 应该及时了解教育科研发展动态, 捕捉教育科研信息, 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方法, 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精深的专业知识, 善于用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分析研究自己的工作和各种教育现象。

㈡掌握必要现代信息技术知识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21世纪教育改革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更是运载信息量大, 图、文、声、像、动等综合表现能力强, 在教学中能够很好地帮助激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为实施以创造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五、教师应该具备一种习惯, 用这种习惯成就人

篇9:钢琴伴奏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关键词:钢琴伴奏 基本素养 音乐修养

一、钢琴伴奏的作用

钢琴被称为“乐器之王”,有优美的音色、宽广的音域和能够代替乐队伴奏的特点,因其强大功能所涉及的艺术领域和范围也日益扩大,声乐、器乐、舞蹈……都体现了它的作用和魅力。其功能性在声乐伴奏中,更显出它独有的艺术价值。

在声乐钢琴伴奏中,钢琴伴奏者应该用精准的演奏技能、敏锐的音乐感受和较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与演唱者共同把作品的风格和意境表现出来。

人们因此也常常将声乐演唱中的钢琴伴奏比喻为水,将演唱者的歌声比喻为船:歌声漂浮在钢琴伴奏的琴声之上,犹如水托着船一般。而真正好的钢琴伴奏,不仅可以深化艺术歌曲的思想内涵,赋予它们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还可以使指导伴奏与歌曲演唱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它不但为歌唱者准确把握音准节奏,激发歌唱者全身心地沉浸在乐曲中,表达作品的内涵意味,还极易引起歌唱者感情上的共鸣并使之获得细致入微的情感体验。特别是在有些难以用文字表达清楚的关键时刻,钢琴伴奏常能及时弥补这一缺憾。例如在歌曲前奏的引导,间奏的过渡和尾声结束处,通过伴奏者以其娴熟的技巧所营造出的优美意境和丰满的织体音响,让歌唱者不断产生丰富的联想并在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

二、声乐专业钢琴伴奏的能力调查

笔者于 2011年 11 月,通过对五所师范院校高师声乐专业的 116 名师生的随机调查,其中教师 21 名,学生95 名,调查结果显示,100%的被调查者认为高师声乐教学设置钢琴伴奏课很有必要;82%认为自己的钢琴伴奏能力比较差;87%认为不能与演唱者进行默契的配合;69%不知道如何设计或者选择伴奏音型;43%认为在声乐教学中,对教学计划内所有声乐作品的弹奏不够完整;81%认为自己对主修声乐学生的考试,没有承担过钢琴伴奏;歌唱学习不能按原谱弹伴奏的有 73%。有的只能简单地弹奏旋律,也有不少学生抱怨:“平时就缺少这方面的训练,仅靠考前几次匆匆忙忙的合伴奏,到考场上不乱套才怪呢!”一些毕业生遗憾地说:“高师声乐教育毕竟也是高等教育,可上了四年大学连一次真正意义上合伴奏都没有过。”的确,作为主修声乐的高师学生,上了四年大学却很少有或干脆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合伴奏,这既是学生的终身遗憾,也是高师声乐教学的一大缺憾。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高师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中有着各自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但缺少相应的钢琴技能,在学生歌唱时不能按原谱弹伴奏,只是简单的弹旋律,有的甚至连旋律也弹不好,在遇到难度较大的伴奏时,则常常以嘴代琴来进行声乐教学伴奏。高师主修声乐学生的考试大多是找主修钢琴专业的学生来为自己弹伴奏,而由于钢琴专业的学生也在忙于自己的考试,并不能把主要精力放于钢琴伴奏上,加上两者之间和伴奏的次数不多,导致歌唱者不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演唱水平,有时还会有失平时的演唱水准。

三、钢琴伴奏教师的技术素养

(一)即兴创编钢琴伴奏的能力

1.为简谱旋律即兴编配伴奏的能力

在舞蹈的钢琴伴奏中,伴奏者能自如地为简谱旋律编配伴奏是非常重要的。有些舞蹈是没有现成的伴奏谱的,伴奏谱上往往只有一个简谱旋律,这就需要演奏者的即兴演奏。在中国民间舞课堂上没有伴奏谱的情况较多,在为这些民族性较强的舞蹈编配伴奏时,需要伴奏者根据不同民族舞蹈的音乐风格,选用不同的和声语言,而不是简单的和弦与音型的组合。如:汉族舞蹈的和声语言与维吾尔族舞蹈的和声语言是不同的,朝鲜族舞蹈音乐与藏族舞蹈音乐的典型音型也是不同的……伴奏者在选择和弦与伴奏音型时要考虑到以上这些因素。否则,不但会出现“风马牛不相及”的笑话,也会大大影响舞蹈的表现力。

2.为简谱旋律即兴转调的能力

所谓转调至少要涉及两个不同的调,从原来调性中经过几个和弦而改变成新的调性,它包括渐进转调和突然转调。在舞蹈伴奏实践中,根据舞者动作和情绪的需要,常常要求伴奏有步骤地、有计划地从任何一种调转入另一种调(转调)。这就要求伴奏者必须有很好的和声基础及熟练的键盘和声能力,了解七和弦在转调中的重要性;能够根据舞蹈情绪的需要,在键盘上快速即兴完成各种转调。

3.为乐曲旋律长音或休止即兴填充的能力

旋律的节奏变化是多样的,有长有短,有紧有松。当旋律出现长音或休止时,伴奏者巧妙地给予补充,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构思整体作品的能力

前奏、间奏、后奏,也称为引子、过门、尾声,准确安排是整个乐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歌曲、舞蹈伴奏时,要尽量使用旋律提供的现成条件,快速发挥再创造的编配能力。

1.前奏(引子),是在歌曲(舞蹈)的主题出现之前,由乐器奏出,向听众预示歌曲(舞蹈)的性质、音乐情绪和风格特征,帮助演唱者(舞蹈者)做好速度、调式、音准、节奏等准备。一般歌曲(舞曲)都应配置前奏,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①用歌曲(舞曲)的结束句做前奏,是歌曲伴奏(舞蹈伴奏)最常见的。重复强调结束句的旋律,会给人以坚定、有力的调式调性。

②用歌曲(舞曲)的第一句作前奏,也是一种普通的前奏构成手法。其特点是直接进入主题,使音乐形象更加丰富,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③用歌曲的中间乐句做前奏,常常选择高潮乐句。这种用法既突出了乐曲的特色,又增强了乐曲的艺术感染力。

2.间奏(过门),它是歌曲(舞曲)中连接、过渡的部分,即前乐句或前乐段与后乐句或后乐段的衔接部分。大型的艺术歌曲(舞剧音乐片段)的音乐形象十分丰富,段落间往往需要做调式、调性的转换,变换节奏、速度和情绪。间奏具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最常见的有:

①重复前一句旋律。②加花模仿,是在过渡句的落音—旋律长音上“填空”,补充符合逻辑的旋律音。

3.后奏(尾声),是歌曲结束时的器乐补充部分。它是作品余意的补充,是歌曲结束感的加强。不是所有的歌曲都有后奏,有些歌曲结束得不完满时,则需要后奏。用法如下:

①将前奏作为后奏,使歌曲前后呼应。②用结束句作后奏,在结束句的长音处加入快速音阶或伴奏音型。这是钢琴即兴伴奏的常用手法。

四、钢琴伴奏教师的艺术素养

作为一名优秀的钢琴伴奏者,不仅要具备过硬的技术素养,同时也要拥有良好的音乐修养和文化艺术内涵,这是提高钢琴伴奏水平的重要保障和有效途径。这里所说的音乐修养,其内涵相当丰富,包括熟练的音乐理论、和声、曲式、复调知识和底蕴深厚的音乐艺术以外的文学、历史、戏剧、诗歌,甚至舞蹈、美术等姊妹艺术知识。这些知识的获得都需要长时间孜孜不倦的学习和积累。

1.钢琴伴奏的音乐修养

笔者从事声乐伴奏多年,从多年的实践经验中得出了一个朴素的结论:钢琴伴奏不是单纯和演唱者进行相互配合,和独奏一样,钢琴伴奏也需要对作品的认真研究,这样才会更好表现作品的真正意图,才能使钢琴伴奏成为声乐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可有可无或者可以取代的“装饰品”。

在每一次演奏声乐作品伴奏之前,笔者会像演唱者一样对作品的创作背景、演奏技法及作者的创作风格做细致的研究和考察,想象作者在创作歌曲时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力图准确把握作品的时代风貌以及作品表现的情境。以许多歌者演唱过的舒伯特的作品《鳟鱼》为例,由于这部作品旋律优美,充满明朗亮丽的光泽,洋溢着生命的无限活力,因此,有欣赏者及演奏者将作品定位为表现欢快及愉悦的渔夫。详细了解舒伯特个人经历后我们可以知道,他写作《鳟鱼》的时期,正处在人生的彷徨时期。当时,20 岁的舒伯特对反动统治极为不满,为了追求自由,他辞去了小学的工作,移居维也纳。在《鳟鱼》这部作品中,代表舒伯特内心的不是渔夫,而是鳟鱼的悲惨命运。因此钢琴伴奏者在处理作品的时候,需要注重的是通过突出作品前段的欢快简洁的节奏来突出小鳟鱼的欢乐,通过突出旋律中部较为密集和起伏的节奏和较为特别的和弦,表现带有憎恨甚至唾骂的叙述,通过突出作品尾端的强烈节奏来表现鳟鱼被捉,叙述其中蕴含的希望破灭后的愤怒情绪。因此,作品演奏时联想的主体应该放在鳟鱼的角色上,而非渔夫捕鱼的兴奋与激烈,在作品从理解到表演这个二度创作过程之中选择不同的联想对象,对作品情绪风格的准确把握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2.钢琴伴奏的合作意识

钢琴伴奏与器乐或声乐的演奏者,必须在进行演奏前进行足够的沟通,树立正确的合作意识。演出的过程就是相互协作和互相配合的过程。在完成作品的二度创作——表演的过程中,双方需要对速度、感情、力度等方面的艺术处理达到共识。钢琴伴奏必须明确自己在演奏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倘若是已经具有固定的乐谱,伴奏者依照谱面进行演奏活动,同时依据作品的风格斟酌作品的情绪,还需要兼顾到所伴奏者的音量、音色等方面的特点。倘若是进行即兴的钢琴伴奏,则需要伴奏者选用适当的和声方式和伴奏的音型,使之能够符合作品的风格以及表演主体的特质。

合作也是互动的过程,在与器乐和声乐进行配合的时候,经验丰富的钢琴伴奏者还能够引导演唱者的情绪,比如用钢琴的明暗变化暗示声乐演唱者适当改变自己声音的强弱,用伴奏音型的改变提示声乐表演者进行情绪的转变等。因此,钢琴伴奏还能够起到渲染气氛,引导和提示表演者的作用。优秀的伴奏者无疑能够给表演者增添精神魅力,这种魅力就来自于二者的良好互动和各自良好的音乐感知力。

参考文献:

[1] 竺乐乐.浅析钢琴伴奏者与演唱者的合作步骤[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10).

[2] 任音.论钢琴独奏者进行声乐钢琴伴奏的技术转换[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06).

[3] 冯毅.论钢琴伴奏中的合作意识[J] 艺海,2009(05).

[4] 金北凤.论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之合作[J]. 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2007(06).

[5] 王卉. 谈声乐套曲《诗人之恋》的钢琴伴奏[J]. 黄河之声,2008(06).

[6] 竺乐乐.论舒曼声乐套曲《诗人之恋》钢琴伴奏的演奏方法[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08).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

上一篇:成本管理会计期末试卷下一篇:人生有极限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