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山老师讲座感想--李海龙老师

2024-06-07

听王山老师讲座感想--李海龙老师(精选2篇)

篇1:听王山老师讲座感想--李海龙老师

第十届“幸福人生”公益讲座有感

2015年10月24日,第十届“幸福人生”公益讲座在聚龙外国语学校梯形教室上演了一场深刻且意义非凡的视觉听觉及思想转变的巨大盛宴。早上王山老师以自身的经历为出发点,结合学习传统文化及凤仪思想的感悟。给我们讲述了“领妻行道,助夫行德”之夫妻道,“活着不孝,死了乱叫”“出必告,反必面”“在家孝父母,何必远烧香”之孝道,还有家庭亲人中各名字的称呼的意义即“名者命也”都让我受益匪浅,我结合自身觉得自己还有好多地方做的不够好,也深深地反省了自己的所作所为。

在家我是父母的儿子,但我有时还是不够体谅父母,生气时还会跟父母顶嘴,想想母亲十月怀胎是多么的辛苦挺着大肚子行走都困难,我出生时母亲承受了男人们都无法承受的疼痛,更是一把屎一把尿的把我拉扯大,我尿床了母亲自己睡湿的我总是在干处睡,母亲的胳膊成了我温暖舒适的枕头。想想父亲在我出生的那一刻是多么的欣喜若狂,父亲的脖子成了我整天晃动的摇篮,他那强壮的臂膀时常托起我在空中飞舞,他更是为了家庭的生活焦头烂额宁可自己受委屈也不让我有一丝的不安。想到这些,如今的自己还做得是多么的不好,还让他们为我担心为我牵挂。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好好体谅父母孝敬父母,做一个称职的好儿子。

最后感谢学校举办了这场讲座,使我从中受益良多懂得了更多的传统文化的内涵。(泉州聚龙外国语学校李海龙)

篇2:听王山老师讲座感想--李海龙老师

2012年5月24日至5月27日,我有幸和其他14位教师在李文雄副校长的带领下,到玉溪师院听了教育家李镇西和他的两位徒弟郭文红和李青青的讲座。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他们每个都是有故事的班主任。在两天的讲座中,每个老师都款款而谈,他们谈的不是其他,是她们和孩子们之间的故事,和家长之间的故事。在这些故事后面,我们看到了他们走进了学生,对孩子们有无尽的爱。

一、郭文红老师的主题是《留下一抹温馨的记忆》,她的教育理论之一是让学生体会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做人。

1、放飞心灵,享受快乐。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每天做了课堂作业有课外作业,做了课外作业又有家庭作业,做完了家庭作业又有各种各样的学习,一天下来,孩子已感到疲惫不堪,还有什么快乐呢?在这种压力之下,一个孩子在三分钟之内写下了一首题为《妈妈,我的压力好大》的诗。这首诗诠释了现代孩子的心声。作为班主任,我们无力改变课程,更无法改变现在的教育制度,但我们可以尽我所能,在班上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为孩子们创造尽可能多的快乐。

2、牵手家长,快乐成长。

作为家长,他们本身就是教育中的资源,班主任和家长的关系,不是敷衍、敌对的关系,而应该是同盟关系。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就是要善于挖掘并合理利用这种资源,让家长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郭老 1

师就很好的运用了这一教育资源,在他们班,每周都开展一次家长讲座,每次论一个家长,家长可以讲一讲他们的工作,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等等。还让家长给学生颁奖。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综合能力,又能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加深家校间的相互信任。

3、提供舞台,上演精彩。

每一个生命都是精彩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和赏识每一个生命,使每一个人的天性和与身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发展,充满人性的教育就是应该是帮助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知识可以灌输,但能力不可以。做为班主任,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提供一个舞台,发挥他们在班级教育中的主体作用。郭老师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在他们班,每周会举办一次学生讲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张、喜好开展一个讲座。他们班的孩子会给大家讲论文,给大家讲“龙”这个字的160多种写法,会给大家讲解牛奶盒里的经济学等等。

4、记录生命,班级日记。

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和积累,比如班级日记的灵活应用,比如学生平时照片的积攒归类,在一定时间后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更能激发大家对集体的热爱。

5、善于等待,创作故事。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多给孩子一点宽容和等待,教会他们欣赏别人,当孩子互相欣赏的时候,他的眼中看到的都是美好。当一个孩子学会欣赏别人的时候,他心中的嫉妒和仇恨便会慢慢消失,变得善良。

二、李青青老师给我们讲的主题是:《和孩子共成长》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相应的也越来越难教,为了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让孩子怕我们,我们往往会不自主的用刻薄的语言、咄咄逼人的气势去对待学生,把自己主观的意见强压给学生。殊不知,这样反而失去了孩子的信任,剥夺了孩子的快乐,筑起了我们与孩子间的铜墙铁壁。班主任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我们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一句话可能会伤了学生,甚至会了断学生的一生,所以,李老师给我们讲了她的做法:

(一)爱在班级:温馨、宽容、责任、原则

温馨:用自己的双手装扮自己的天地

大家一起准备丰富的生活用品

在家(教室)可以畅所欲言

宽容: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倾听孩子的声音。

追随孩子的脚步,学会换位思考。

参与孩子的活动,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

挑战性格极限,做一名温柔的“母亲”。

责任:从小事着手,从关爱同学做起

因势利导,激发孩子们自己的荣辱观。

原则:制定自己的班规

例如:我今天开心的上学了吗?

我今天发型合格了吗?

我今天的作业认真做了吗?满意吗?

......(二)爱在学生:信任、鼓励、独立

(三)反思:勇于面对教师自己的问题

勇于面对学生的问题

勇于面对班级的问题

(四)班级自主管理

以公民意识来引领学生的成长

规则意识:“摒弃”校规,用孩子们的语言讲道理。

责任意识:弱化班主任权威,“怂恿”孩子们参与班级建设。公德意识:站在纪律之外,思考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

上一篇:半日活动计划(小班)下一篇:规划设计研究所工会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