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优秀的老师听讲座心得

2024-06-17

做优秀的老师听讲座心得(精选8篇)

篇1:做优秀的老师听讲座心得

做优秀的老师

——听张校长讲座有感

在今年暑假全镇教师培训大会上,我有幸聆听了上海市万航渡路小学张雪龙校长的精彩讲座。张雪龙校长曾获上海市小学十佳青年校长、全国科研校长等称号,主持研究的两个课题均获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还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校长,出版过《文化办学:造就有灵魂的教育》、《学会参与走向未来》等著作。张校长是教学实践者,是教育研究者,是真正的教育专家。台上的张校长形象儒雅,有着学者的风范,透着上海人的精致。讲座时他用温和亲切的声音,把对教育的思考和感悟娓娓到来,我由衷地觉得听讲座的三个小时是多么愉快和幸福。听讲座后当我得知张校长今年已经65岁,更是被他的敬业精神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深深感动。

张校长今天讲座的主题是《让自己优秀起来——在改进教学中改变自己》,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自身发展,二是课堂教学。这两个方面的讲得非常好,让我深受启发,学到了很多。比如讲教师的自身发展,张校长从身边同事们的成长例子讲起,告诉大家如何从一般教师走向优秀教师。我把这些策略概括成“三三三”。第一个三是三成:成事、成人、成这问。第二个三是三更:追求更好、坚持更久、目光更远。第三个三是三要:深入实践要占70%、广泛交流要占20%、虚心学习要占10%。在课堂教学方面,张校长浓墨重彩地进行了梳理和指导,让我收获特别大。他从六个方面讲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指导,首先是如何设计教案,然后是如何驾驭课堂,接着是如何有效反思、如何布置作业、如何进行辅导,最后是如何组织考核。张校长讲课堂教学方面特别实在,好像他讲的这些现象在我们身边真的是经常发生,而他说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谓是匠心独具,听后让我恍然大悟,觉得受益匪浅。比如他说的备课时要目中有人、心中有谱、教中有度,先自己备课,然后参考别人的教案。这个我们平时做的就是先参考别人的教案,让别人的观点先入为主了,所以应该先自己备课才是最贴近本班学生学情,也更能培养教师解读教材和设计教学的能力。讲到作业,张校长不主张不交作业,作业的积极意义不能视而不见。但要防止作而不业、批而不改、订而不正的现象。这十二个字可以说对当前作业有些现象的一种写实。

张校长短短三个小时的讲座凝集了他几十年来的教育智慧,我们听了收获了,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真正地像张校长所说:让教学理念成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让专业发展成为教师的现实追求、让日常教学成为教师的成长载体、让实践研究成为教师的工作状态。那么,我们一定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老师。

篇2:做优秀的老师听讲座心得

讲座有感:如何做幸福的小老师

《再次见到杨老师格外亲切。这是我第二次听杨老师的讲座。第一次是13年我在洛阳参加国培时,杨老师给我们讲了《做幸福的班主任》。时隔两年缘分让我们再次相聚,26日下午杨韬老师给我们开发区全体教师带来了她的另一个专题《做幸福的小老师》。

杨老师的脸上依然写满了幸福,语言依然幽默风趣饱含激情。因为讲座在下午2:30就开始了,正是人最困的时候,所以杨老师开始便说:“最近流行一个词语‘饭醉’,吃饭的饭,喝醉的醉。不仅喝酒会醉,吃饭也是能吃醉的,特别是中午。老师们,你‘饭醉’了吗?”被杨老师这样一问,大家都笑了起来。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杨老师的问好方式也很有意思,她说:“老师们好!”然后要求我们大声回应:“好!很好!非常好!”这样煽动性的问好方式,是不是让大家困意全无了呢?讲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了。

优秀教师孙维刚说:“一个孩子的进步与徘徊,常常维系着一个家庭的进步与痛苦。”是啊,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特别多,更是如此。每一个孩子都牵动着一个家庭的命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说:“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叫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可见教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一个幸福、阳光、积极向上的老师也一定可以带出一群乐观勤奋的孩子。

接着杨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给大家讲了许多事例。讲到了形形色色的家长,讲到了一些可气又可怜的学生,讲到了作为教师来自工作、家庭、社会各方面的舆论和压力。讲到了今天孩子的特点:头脑聪明、心灵脆弱。人际不良,极端自我。讲到了现在的很多孩子并不缺少爱,很多孩子都是在家长的溺爱中长大的,快要被淹死了。讲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会觉得你给他的一切都是本分,不给他的一切都是亏欠。其实,要让他明白给他的一切都是情分,如果不给他才是本分。

杨老师在漯河市实验小学工作,那是一所位于市中心的学校,她接触到的大多是泡在蜜罐里,在家里呼风唤雨的小皇帝。而我们开发区的很多学校都在农村,当然被家长溺爱着的孩子也不在少数,但是也有一部分孩子是缺少爱的,有父母在外打工常年不归的,也有虽然父母在家却早出晚归根本顾不上管孩子的。有单亲家庭的孩子,也有父母健全却家庭困难的孩子。他们都是缺少关爱的孩子,需要老师格外关注的。下面我们来看杨老师给出的建议和具体实施的方略。

杨老师给老师的几点建议是:1.树立明确的班级目标。2.师德比成绩重要,耐心比急躁重要。3.让惩罚蘸满爱意和智慧。4.做搜集、整理、保存资料的有心人。5.处理好几个关心,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杨老师出示的两个词语我记忆非常深刻:理直气柔、义正词婉。杨老师风趣地说“义正词严、理直气壮”是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而我们老师面对的是学生,孩子是在不断的犯错中成长的,要让对学生的惩罚蘸满爱意和智慧。

杨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她的方略:1.用爱、鼓励、信任走进孩子的心灵。2.群星璀璨。任何一个优秀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缺点,任何一个最蹩脚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3.影响家长。让家长成为老师的朋友和助手,创立统一战线。4.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增强活力班级凝聚力。5.小组合作,小组竞争,团结互助,爆发潜能。6.倾心打造书香班级。7.引领孩子学会交朋友。8.不遗余力培养孩子习惯,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

杨老师的讲座结束后,张老师上台作总结时说杨老师的讲座非常接地气。是的,杨老师的讲座没有多么高深的理论,只有具体的做法和事例。而且每个故事杨老师都讲得生动有趣,会场上笑声阵阵,但笑过之后带给我们的却是更多的思考。

篇3:如何做一名优秀的英语老师

我最喜欢的小学老师是一名叫丁美涛的女老师,她辫子很长很长,脸上时时带着微笑,从她的眼睛里可以看到她的关爱,下课后她和我们做游戏,我们围着她,我最喜欢玩她的辫子,她从来显得厌烦过。每每站在讲台上,我就想起她的音容笑貌,努力让自己向她学习,最初是在学习和培养那种阳光心态,后来慢慢成了阳光习惯,只要进了教室,我就会自然而然地展示给学生亲切的笑容,我会把自己想象成为学生的阳光,努力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温暖和明媚。

课下,学生经常和我说很喜欢我的微笑,事实上,当我看到同学们那一张张纯真可爱,渴求知识的笑脸时,我就会发自内心地微笑。上课成了我最快乐的事情,生活中难免有苦恼和郁闷,可是只要微笑着快乐着上一节课,我就会忘记所有的愁苦,心情会变得充实愉悦。有好多次下课后走在楼道里,我都忍不住哼起了小曲。我经常在下课前真诚地感激学生说:“Thank you for your listening to me so attentively and thank you for bring me so much happiness and laughter!” 在那时候,我会从心底说:当老师真好!

二、做一名魅力教师,使课堂更精彩

美丽,使你引起别人的注意;睿智,使你得到别人的赏识;而魅力,却使你难以被人忘记。我至今仍能记起我初中的语文老师霍宝玉讲过的精彩教学片段,霍老师在讲解语文语法时,旁征博引,谈古论今,让我们在欣赏故事和开阔眼界的同时学会了顶真,回文,双关,重叠,同感等较难的修辞手法。我真心佩服霍老师的渊博,被他在课堂上所展示出的无穷魅力深深地吸引。

从教以来,我不敢有一丝倦怠,为了让自己与时俱进,充实而自信,为了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了能让我的学生感受到我的魅力,我经常浏览群书,有英语专业的,有教育理论的,也有业余方面的,努力从语言,行为,知识,形象,能力等各个方面来塑造自己,争取做一名学生喜欢的魅力老师。

学习无处不在,平时多留心多积累,以便以后可以随时汲取,信手拈来。比如说:教师平时积累一些幽默故事,在学生疲倦时逗乐他们;在讲到人物传记或者名胜古迹时,搜集关于此人或此地的趣事,讲给学生;留意国内外大事,课前师生热身交流时,可以讨论新闻焦点;可以偶尔为学生唱首英语歌曲,跳段劲舞,或者有什么拿手本领都可以向学生展示。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展示教师魅力,让学生感觉老师真行,学生会更加乐意去学习。有一次看了一个娱乐性的游戏节目《萝卜蹲》,我发现可以用在课堂上来活跃气氛,就留心记了一下,结果在一次课堂上我设计用上了那个游戏,那节课上,气氛热烈,笑声洋溢,效果很好。

做个魅力教师,让自己以及自己的课难以被学生忘记,只要用心、留心,就不难做到!

三、做一名明智的教师,让学生做主人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活”起来,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我的英语成绩是从高中开始才突出的,这主要归功于我高中的英语老师贾福所。贾老师和我们说,他教我们之前种果园,所以难免忘记了一些知识,他让我们和他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我记得每次上英语课时,班上气氛热烈,同学们一有疑问马上提出,然后经常出现争辩不休的情形。贾老师让我们自己查词典或者资料,然后让我们去教室前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有时候全班会因为一个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他自己每天不管是上課还是自习都带着很厚的词典和参考书,和我们一起查阅讨论,最后得出结果。因为总担心老师的知识不够完善或者不够准确,我们班的学生学习英语尤其认真,结果是我们班的英语成绩一直保持全校第一。

从这个事件中我总结出,在学生面前,教师该谦虚时就要谦虚,该“犯错”时就要“犯错”,该“不会”时就要“不会”,让学生偶尔感觉到老师的健忘,糊涂,和粗心,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聪明细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他的期待和赏识,告诉学生“你能行!”教师在学生讨论问题的时候,发现需要纠正的地方,要用商量的口吻提出,让学生铸造属于自己的自信,让学生做课堂的真正主人。

在复习语法专题形容词时,多个形容词修饰名词的习惯性规则,我让同学们自己编造顺口溜,学生兴致高昂,用心编写,然后把自己的成果和别人分享。每次做题时,同学们都会很骄傲地用上自己便编造的顺口溜。同学们都说:自己用心思考和总结过的知识记忆很深刻。因此,我们要不断地为学生创造自己当家做主人的机会。

四、做一名永不满足的教师,让自己不断进步成长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成为优秀教师容易,可保持一直是优秀教师很难,这就需要教师经常性地进修学习。说起这点,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当年忻州师专我的班主任张眉所老师。张眉所老师原在范亭中学任教,在此期间,考上北京外国语学院读研,毕业后,在忻州师专任教,但他没有停止进修的脚步,曾先后两次去新加坡学习。他曾教育我们:永不满足,就会一直进取!

篇4:做优秀的老师听讲座心得

——观李强讲座心得体会

感谢公司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一个学习的机会,听了李强老师的演讲,给我的思想带来一次强烈的冲击和心灵的启迪。那一句句充满激情的话语,一个个鲜明的事例,一次次拨动我已逐渐颓废的心弦,再一次唤醒了我已渐渐沉沦的灵魂,再一次点燃我已熄灭的激情,再一次激发我拼搏向上的斗志。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自从我们踏入学校那一刻开始,这句话就一直伴随着我们,在此之前,我对它的理解就是,学习好课本知识,每天都有学习到新的知识。但是听了这个讲做之后,我对这句话有了新的认识,“好好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书本的知识,还要学习如何做事做人。就如李强老师给我们说的“人生四堂课”——读书万卷、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开悟。这些都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天天向上”是要每天都有上进心,每天都要更进一步,人不怕穷,就怕没有上进心。有理想有目标,每天朝着理想目标去努力,总会是越来越好,总会有实现理想的一天。“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不上进就会被淘汰,就会被遗忘。“无知就导致愚昧,愚昧的结果就是贫穷”。

“张嘴三分利,不给也保本”。这是句话让我感受深刻,在老师讲的时候,我都会回想自己的行为,两者做出对比。“想要就问”,多么简单的一个词,但在生活中却有很多人做不到,我就没有做到,因为害怕被拒绝。国人都是很好面子的,被拒绝,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因而有时候畏畏缩缩,不敢说出自己的需要。反过来说,你说出你的需求,就有可能得到,就算没有得到,也没什么损失,面子一文不值,换不来你想要的东西。但是不说出需求,就不可能得到,没人知道你要什么。

“没有借口,完美执行”。李强老师在讲座中反复提到西点军校的校训“没有借口,完美执行”,也就是说完美的执行是需要任何借口的,不要用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或搪塞。作为一名公司职员来说,对待工作,不能找任何的借口,必须要不择不扣的执行,企业的一切的成效都是靠执行来支撑,所以要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执行力,“听到,想到,马上做到这是最好的时间管理,是最好的执行力”。

“人之初,性本懒”。懒惰是人类乃至低级动物的天性,只有克服懒惰,付诸行动,并积极主动去创造,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只改变思维模式,不改变行为模式,是改变不了最终的结果的”。

篇5:听老师讲座心得体会

高金英老师说:“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人情味,人情味就是阳光的味道,师爱就是师魂。”她引入一则寓言:北风和太阳比赛,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下来。北风使出浑身的力气,刮得天地间飞沙走石,一片昏暗,但风越大,越是寒冷,行人的大衣裹得越紧,结果它失败了。而太阳它不声不响地将阳光洒向大地,使天地间温暖而明亮,行人渐渐感到热了,就解开了大衣的扣子……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个多么伟大的称呼啊,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教师身上的担子和背负的责任是多么重!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你是想让他们流光溢彩,还是让他们黯然失色,这就要看你这位灵魂的工程师怎样为他们着色。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造成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一个对学生没有爱的教师,我们怎么能期待他雕琢出高尚的灵魂来。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既然人家能把宝贝交给你,我们有什么理由

不好好地去关心他们,去呵护他们呢。一句忠言,一个善举,都能在孩子的生命里烙下深深的印记。我折服于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育人智慧,感动于这位朴实的教育家那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尊重和宽容孩子的广阔胸怀;更崇拜魏巍笔下那位“教鞭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美丽教师。我们不是万能的上帝,但不妨把自己当成上帝派来爱每一个孩子的天使,让每一个生命都体验到自身成长的喜悦和价值,这也是教育最平凡也最神奇的感召力吧。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你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有时就会给学生贴上了好与坏的标签,甚至会让他们用这个标签去塑造自己。所以,当我们在面对学生时,说话一定要慎之又慎,要知道老师的话对学生的皮格马力翁效应是多大,对待问题学生,首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

听高老师的讲座,更折服于她的语言艺术,几个多小时的讲座,高老师很少看演讲稿,但却旁征博引,侃侃而谈,那诙谐的话语,让人觉得亲切轻松;小故事,笑话,顺口溜,信手拈来,让我不得不佩服她的知识储备。

篇6:听赵谦翔老师讲座的心得体会

2016年2月25日,开学第一天,我有幸听了清华大学附中赵谦翔老师的讲座《敬业·创业·乐业——我的成长之路》,感觉受益颇多。讲座不仅体现了赵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渊博的知识,独特的教学方式,而且整堂课至始至终贯穿了“绿色语文”教育的理念,也是一堂绿色文言的教学课,这其中包括他的教学生涯,还包括他个人的生活经历,这些都让我感觉到赵谦翔老师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教育者。我的体会如下:

坚守自我,完善自我。因历史和家庭的原因,赵老师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但他却从未放弃过学习。在生产队时,别人吹牛打牌,他读外语背古诗文;当代课教师,别人只图换工分儿挣钱,他却一门心思为了学生,备课、上课、家访,忙得不亦乐乎。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非凡的成绩,赵老师由代课教师一步一步成为了全国十杰名师。

不甘寂寞,耐住寂寞:赵老师说,他从步入杏坛到成为名师,是一步步熬出来的,可见其中的辛苦与磨难有多少。我们认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努力到底。

坚守教学个性:赵老师教语文,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别人搞题海战,为升学率而忙乎,他关注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进行拓展式语文教学,丰富学生社会知识,努力实现升学与素养双赢。他的“绿色语文”让学生才思敏捷、文采飞扬,学生吟诗赋词、才华横溢,真是让人叹服,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赵谦翔老师的“扩展式语文教学实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古典诗文鉴赏课、现代文学精品课、班会感悟课、“东方时空”课。

首先,是将唐诗宋词这一绿色阅读注入学生血脉,以达诗化育人的教学目标。古代中国十分注重以诗育人的教育理念,比如中国的第一部诗歌集《诗经》就是历朝历代的标准教材。十年“文革”造成了我国诗歌文化传承的一个断层,诗歌文化在现代语文教育的地位被大大地削弱,赵谦翔老师顶住层层压力还原古典诗词歌赋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让学生得以通过学习诗歌完善人格,诗意地栖居于生活中,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赵谦翔老师可以说是很好地传承了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

其次,赵谦翔老师不仅让学生学习古典诗词歌赋,还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一些现代文学的精品。

赵谦翔老师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其拓展式语文教学实验的重头戏就是绿色作文。赵谦翔老师实施绿色作文的战略主要是以班会课和“东方时空”课作为教学媒介,让学生有感而发,有事可言,有理可辩。班会感悟课是赵老师的高招之一,也就是针对班上的热点、难点话题,老师演讲后,学生写感悟,之后,课堂上再次评讲学生的感悟,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再次感悟,并写下心得。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东方时空课”是赵老师的高招之二,也就是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东方时空”栏目的节目时,全班一同观看,然后写作文(观后感),感悟“东方时空”。接着,课堂上老师把同一体裁的作文,放在一起逐一讲评:好在哪儿,不好在哪儿。把范文讲透彻,学生听评后再改。学生会以“东方之子”中的优秀人物为榜样,树立高大的理想。如学生语录:“以前东方之子我追随你,现在东方之子我学习你,将来东方之子我成为你。”这也成为了赵老师班级的座右铭,东方之子时时刻刻激励着学生们前行,为之奋斗。

赵谦翔老师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些是因为赵老师的心中有儒家文化长久以来所强调的君子精神。他刻苦求学的经历极好地诠释了《易经》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在清贫中能够依然感到快乐的精神力量来源于孔子的学生颜回,他在面对各种风言风语的时候能够以君子的胸怀坦荡去面对,他在能够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君子独立精神直面语文教改实验中的各种质疑,赵谦翔老师可谓是一个真君子!

在整个讲座过程中,我受到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理念的洗礼,认识了“绿色语文教育”的内涵,但更吸引我的是赵老师在讲座过程中,侃侃而谈的生动风趣,出口成章的潇洒自如,深深打动了我,有些许豁达乐观,有些许雄心满怀;有精神的寄托,更有生活的气息。赵老师在讲述自身教育经历的同时,也作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向大家表述了科学人才观,在我们而言,应该说是成功秘诀,摘录下来,与大家共勉:德才兼优,是精品;德才兼备,是成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德才兼无,是报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

赵谦翔老师的讲座,犹如一道视觉盛宴,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三个多小时,对一个上午来说不算短,但对浓缩了一个有追求、有思想的教育专家漫长教育轨迹的报告来说,这三个多小时远远不够,报告结束了,会场上响起持久的掌声诉说着老师们的意犹未尽。

赵谦翔老师今天的成功,得益于他昨天的刻苦自学,得益于他的博览群书,得益于他的勤奋练笔,得益于他的独特备课法,得益于他对学生无限的爱,得益于他对语文教学的不断探究与进取,更得益于他的“敬业、创业、乐业。”

篇7:如何做一名优秀的舞蹈老师

关键词:优秀;舞蹈教师;要求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9-0145-02

学生的茁壮成长,是我们教师不可推御的责任。学生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这是我们每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灭一个学生。成长中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关心、鼓励和激发。给学生一点阳光,他们就会灿烂,而对学生动辄斥之以“笨猪、蠢才、孺子不可教”等责骂之语,会严重刺伤学生稚嫩的心,使其在惶恐和不安中逐渐丧失信心,迷失自我,沦为后进生。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对处在困境中的学生进行关心、鼓励、帮助、引导,时常对他们报以“你真行,你真棒”的暗示,这犹如涓涓细流,流淌在学生心灵之间,让他们享受到教育的温暖,激发起求知的欲望。

作为一名好的舞蹈教师,优秀的舞蹈教师,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石。对于舞蹈教师来说,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就是忠诚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有人说,教师工作是一个“无底洞”,有看不见的深度,摸不着的广度。这就要求,作为一个有志于教育的现代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就必须具有坚定的献身精神。作为一名舞蹈教师,我亲身体会到了教师工作的酸甜苦辣,认识了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自己的理念和境界逐渐升华。现在,我不仅把教师工作作为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更将它视为自己的事业、生活的目的和意义,并准备一直把教书育人作为一种人生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而孜孜不倦地奋斗和追求。我认为,一个好老师只有达到了这种境界才能谈得上热爱教师工作,也才能谈得上具有高尚的师德。作为一名优秀的舞蹈老师要品格优秀,谦虚、好学、热情、开朗,更要有民主、公正、耐心、宽容、幽默、尊敬他人和良好的与人合作的精神品质,做到对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作为一名好的舞蹈教师要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时代在发展,其教学能力和水平也需要不断地提高。你要在熟练掌握教材后,根据教材的要求不断地创新,成为既能教学又能编创的舞蹈工作者。你可以带着孩子们参加到各种比赛或表演的活动,给孩子们创造更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你会因为经常更新学习内容而与时俱进,走在时代的最前沿;你会因为不断的学习和提高,充实你的教学内容,提高你的教学水平。

作为一名好的舞蹈教师还需要美的形象。你的仪态、风度、容貌、服饰、言谈举止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所以,你的着装要干净、简洁,适合舞蹈教学运动的需要,服装的色彩应以暖色调为主;不要佩带过多的饰品,不要佩戴夸张的耳环(小耳钉除外);脸部化妆要淡雅,讲话语速为中速,语言要准确,音量要适中;举手投足切忌慌乱,时刻给孩子镇定自若的状态。你的形象和状态影响着孩子对你的尊重和喜爱程度,直接作用于你的课堂指挥效能,直接影响课堂秩序和教学质量。

作为一名好的舞蹈教师要知道怎样释放你的激情。舞蹈教学需要激情和全身心投入到舞蹈的氛围中。用自己感染他们,把他们引入到情境中。要开发孩子的个性,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引导他们用舞蹈动作来表现自我和表现音乐,而不是随着音乐机械地动作。你不要坐在椅子上跷着二郎腿光动嘴;你不要让课堂沉闷得像大雨即将来的天气;你不要让课堂听不到孩子银铃般悦耳的笑声;更不要看到孩子无奈的表情。你要坚信,你的魅力和能力可以让孩子们充满激情地舞蹈。你的感染力就是体现你教学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好的舞蹈教师更重要的是要激励孩子,孩子应获得赏识和赞扬,只有这样,指导性的批评才不至于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需要肯定,不要吝啬你的鼓励,你的赏识会演变成孩子学习热情的巨大推动力。你要赞美他漂亮的动作、优秀的记忆力;你要赞美他花一般动人的表情;你要赞美他们队型的准确和整齐;你还要赞美他们准确的节奏感。总之,你赞美什么,他们就会表现得超乎你的想象,因为,你的赞美就是最好的要求。让孩子们带着一种成就感离开课堂,并准备在下一次课堂上再次得到满足。

在教育事业上也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真心实意,关心爱护学生,体贴与理解学生;②对待学生讲原则,一视同仁,不歧视后进生;③平易近人,有亲和力、号召力和凝聚力;④经常地鼓励学生,不讽刺、挖苦、体罚学生;⑤能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减轻学生心理负担;⑥为人师表,给学生树立榜样,不一味地给学生讲大道理;⑦能接受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⑧讲课语言生动、形象、有启发性,有幽默感;⑨珍惜学生时间,不在课堂上做与教学无关的事;⑩不以考试成绩高低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

作一名舞蹈教师,或许我永远也没有万众瞩目、鲜花簇拥的时刻;或许我会永远平凡而清贫,但是我却每天被孩子们簇拥在中间,远离世俗的喧嚣,享受孩子们的欢笑,面对无数张纯真的笑脸,面对一双双纯洁无邪、充满信任的目光,无论再苦,我也心甘情愿地付出与承受。教师,人是平凡的,但事业却是伟大的,因为他们所从事的事业是默默的奉献和无私的牺牲。所以从事多年的幼教工作,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用我的真心,换回孩子们的爱心,用真善美哺育了那一颗颗水晶般的童心。“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是何等高的教育境界!俗话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母亲都会做的事,但是像母亲一样爱别人的孩子,却是圣人的行为。”老师不是圣人,但特殊的职业却要求我们像母亲一样爱每一个孩子,因为他们都是每个家庭的宝贝,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我想这种爱已经超越了责任,它更是为人师者的一种幸福的奉献。做一名好教师,要有一颗爱心和永不老的童心,在孩子面前展开一片想象的天地,打开知识的大门,给孩子们的童年抹上七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始终与无数颗稚嫩的童心一起跳动,直到永远。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才能使教育得到最大发挥。我坚信只要我们在教育这块热土上洒下满满的爱,舞蹈老师们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教师!

How to Make One Outstanding Dance Teach

Yao Haitao

Abstract: Dancing master’s criterion is the loyal own education. But must be an outstanding dancing master to have many kinds of qualities, how to make an outstanding dancing master issue to discuss several spot individual view, only supplies the reference.

篇8:听清华附小王君老师讲座心得

(2010-03-27 23:45:06)转载▼ 标签: 分类: 教育小语

教育

这次听了第十届在广州举办的班主任工作论坛中龚雄飞和王君两位教育专家的精彩报告。其中清华附小高级教师、中央教科所班主任专家讲师团成员王君老师以朴实的语言,敬业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听众。从她身上我们真正学到了班主任工作的实质,那就是创意、勤奋、坚守。她认为作为一个班主任工作就是过日子,幸福就是普通日子里的点点滴滴。

在这次讲座中擅长记录与孩子们一起成长故事的王君老师着重讲了她是如何用笔和相机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的。动人的故事,海量的照片及录像,把我们带回到她和学生们度过的一个个精彩的瞬间,渗透着王老师的汗水和智慧。她的班主任工作“五步曲”。她依据她总结出来的这“五步曲”管理好班级:1.目标就是方向;2.思路创新出路;

3、班会净化心灵;4.细节决定成败;5.定位提升品位。

其中目标就是方向和班会净化心灵是体会最深刻的:

一.目标就是方向。班主任的工作就像搭梯子,是给孩子们搭梯子,每年搭一级,到了六年级就搭六层。学生的学习之路是漫长的,小学的梯子最重要,它是地基,只有地基牢固了,学生的学习路才会越走越长越走越好。介于我们班主任的工作性质,我们就要打好地基。每学年都要设计班级建设的总目标。“让每个孩子享受优质教育,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做最好的自己,创最优的集体”、“在学校做好学生,在家庭做好孩子,在社会做好公民”等。这些总体目标有助于班级整体面貌的改变。在制定总目标后她分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去认真达成,定的阶段目标要小而实,如“抓两头带中间”、“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心往一处想,话往一处说,劲往一处使”,从而全面提高班级的教育教学质量。每个人也要有长远的目标。只有每个人都有了目标,有了努力的方向,才有实现目标的动力。长目标要有梯度,一个年级抓好一个重点。一年级小幼衔接自助化,二年级一日常规自立化,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一日生活规范化,四年级着重培养学习生活自律化,五年级开展班级网络系统化,六年级达标测试整体化,也叫摘果子。她这样系统科学地安排工作起来就有了方向,不致于整日也不知忙些啥。给班级制定好目标后,从细节抓起,从头开始。

二、班会净化心灵。要管理好班级,净化学生心灵是十分重要的。王老师适时抓住一些机会开展素质教育,王君老师的班会一般是即兴班会,比如让学生体验值周的辛苦,举行了《值周快乐》;学生要转学举行了《难舍难分》;评选三好学生时举行了《三好学生竞选》;学生过生日举行了《祝你生日快乐》;感恩节、母亲节到了就举行《自发过个感恩节》、《解读母亲》班会„„她举了一系列例子,如:三八妇女节向母亲表达爱(向妈妈说:我爱你),把所有学科教师请到班内读学生写给老师的感恩信等,她说任科老师感到孩子学会感恩、心中有他,他教起来更起劲,而通过活动孩子对老师的表达更真挚,更认真听老师上课。

她每个学期都面向全体家长开放一节主题班队会。例如四年级《十岁的祝福》、《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五年级《爱就是给予》、《学会感恩》,六年级《让书流动起来》、《放心去飞》等,每一个活动她都用心去准备,活动过程中用照相机、摄相机捕捉每一个美好的镜头,留下永远的记忆,记下孩子们成长的每一个故事。全身心地热爱和关心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为每个孩子搭建成功的学习的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培养了得力的班队干部,净化学生心灵。她还会充分利用优秀教育资源和家长资源,带孩子们去参观大学校园、图书馆、试验室等,充分地挖掘和整合所有的教育资源,为学生的教育教学服务。

她带领集体营造书香班级——因为德育教育要润物细无声,用文学的魅力,陶冶学生情操,书香树人。她倡导三个时间段读书的方法(早诵读——由班长带读;午悦读——谈读书体会;晚亲子共读——让家长也参与进来)。

王老师说班主任许多工作都是自找的,即兴班会最能看到老师最智慧、最闪光的一面,通过班会把教育的内涵升华。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王君老师的〈〈记录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故事〉〉告诉我们工作一定要有记录,因为幸福感来自翻看孩子的照片的时候,从照片中看到孩子的点滴成长。王君老师这份始终坚守着神圣的职业,正是基于她对孩子的爱和对教育的更高境界的追求。王君老师的精彩之处正像她说的那样,“认真做事才能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工作经验是可以累积,也可以借鉴的。王老师的经验之谈是她在行动中的精彩回顾,她坚守对职业的热爱,工作有的放矢,从细节抓起;有创意,及时用文字和镜头记录。正如她说的:“如果你拿孩子没有办法,那就请你记录下他们的成长过程,在毕业的时候送给他。” 这是一种很感性的教育,但能沁入心灵,孩子能真实感受。

听了这次讲座让我如沐春风,是一次思想的洗礼!

王君:语文课的青春气息很不够

王君:36岁,重庆外国语学校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中国教师报:语文教学纷争由来已久,教学目标就是争议的一个焦点。您认为初中语文课应该给学生什么? 王君:语文课自然应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即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同时初中阶段是学生生命意识形成的初级阶段,是一个启蒙阶段,语文教师应该在完成传授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对生命有一种健康的认识,对人生有一种最初的规划,对青春理想有一种最初的描模。在这三年时间里,在语文教育中,要给学生树立一个成人意识。要让他们意识到,初中与小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他们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要对自己的青春生命负责,要让学生对生命具有一种神圣感,一种责任感。

可能有人会说这是思品课不是语文课,其实不然。一个好的语文课是没有办法把这些东西隔开的。对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一直争议很大,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回归,强调语文是工具,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一堂语文课,一个语文教师只教工具绝对不行,成不了好的语文教学。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必须投入感情,必须把生命的意识、美的意识投入到语文教学当中。哪怕是初三高三的学习,也不能只落实工具性。两者事实上是不能分开的。

中国教师报:你认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王君: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没有语文味,或者说语文的个性不够;二是语文教学中青春的气息不够,非常死板,非常缺乏活力,没有找到突破自己瓶颈的途径。

现在语文课经常受到质疑:这是语文课还是思品课。原因在于,语文学科的本体位置确认太模糊。语文说是核心学科,事实上也可以说是边缘学科。语文课到底要给学生什么,什么形式的教学才是语文教学,语文味怎么界定,对这些问题语文老师都很困惑。语文课不像其他学科的味纯真,一线教师越来越模糊,自然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教。

第二个问题,青春气息不够。课改多年,想了很多办法想搅动语文课堂。现在有人说语文课堂太花哨,要回归,其实这是不了解一线教学,特别是对农村学校不了解。花哨主要是在公开课上,一线的语文教学,特别是农村的语文课堂总体上来说还是非常非常沉闷,形式特别特别单一。如果公开课上那些丰富多彩的方法有一小部分能够进入家常课,语文课就会有很大的改观。一线常规的语文课堂教学还是围绕着考试、分数在转,题海战术没有根本改变。

中国教师报:你在教学生涯中遇到过的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王君:用朋友的话说,我们是一群耕“天”的人,对语文教育有一种狂热、痴迷,总是希望能在语文教育中获得独特的生命体验。不管在课改前后,农村还是城市,我走的都是现在课改的道路。我的教学能力不算差,教学效果一直也比较好。我感觉到,要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先要改变学生对语文教学的认识。现在的学生比我还功利。我用我的办法带了他们两年多,语文成绩也一直都名列前茅。现在到了初三,我鼓励他们要挺住,不要被题海淹没,不要成为考试的奴隶,不要成为考生要成为学生。还是有学生提出:老师,我们这样行吗?失败了怎么办?有抵触心理。当你撞到这种现实的教育背景的时候,当你看到学生决心丢弃诗意的东西,当你感受学生那种成为功利的学习者的强烈欲望,你会非常难过。这对我是最大的打击。课堂教学对我一直是挑战,要把语文课上好太不容易了,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是永远适用的,没有任何一种教学形式是永远适用的。语文教师需要像一个生命的魔术师,不断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掘语文的潜能。我从教16年,上了无数的课,也获得了很多的奖,但也经常有手足无措的时候。每天晚上总是想,这课文明天用什么方式去教?这个教学思路是最恰当最科学最优美最艺术的吗?每次走进课堂,往好处说,我都有一种神圣感;往坏处说,有如履薄冰的感觉。对我来说,每堂课都是新的,我从不觉得自己已经驾轻就熟,重复自己是很无聊的事。

现在,我的困惑和质疑主要是来自于内心,来自于对自己教育教学生命的反省。我经常感觉到需要反思、需要提高、需要学习,有时这种感觉会来得非常猛烈,好像重新回到了一个生手的状态,进入了教学的盲点。

可能对于一个有教育理想的教师,这种盲点会不断出现。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即将形成我们自己的语文教学哲学、教育哲学的瓶颈阶段。我想,不是每个人都有力量成功地突破瓶颈的。但是,如果形不成,进一步的教学实践就完全可能沦为对过往教学的炒冷饭式的重复。很可悲。

中国教师报:你对现在的语文教材满意吗?

王君:我对教材是满意的。语文教学效果如何与语文教材好与不好,关系不大。各地教材那么多,面目基本相似。现在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没解决,即语文学科的知识系列没有建立。没有这个教材怎么编?所以现在的教材,删一篇,加一篇,无所谓,高中课文拿到初中上也没啥。在这种背景下,教材编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错了。更重要的还是教师素质本身。

中国教师报:你如何评价这些年的语文教改?

王君: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教改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没有教改会更糟糕,更加死气沉沉。因为教改,我们知道了原来还有那么多新理念,新追求。教改为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为我们提供了反思的范本。现在质疑教改的声音越来越多,我觉得不能完全否定教改。教改理念是正确的,很多问题不是教育自身能够解决的。教改反思不能矫枉过正。

语文教学反思及对策

反思目前的语文教学主要有以下问题:

1.教学目标游离。不是说没有目标,而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教学内容面面俱到,不分重点和难点,这样反而使学生难与正确把握目标。

2.教学手段单一。在课堂教学中,基本上仍以“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为主,未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中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学生却听得头昏脑胀,这样的教学,从表面上看,占满了课堂教学的所有时间,教师也感到尽心尽力了,但从学生学习的效能来看,这样的教学恰恰是低效教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活动占绝大部分时间,教师的活动代替了学生的活动、教师的思考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

4.师生交流与沟通还不够。由于受时间和环境的影响,与学生之间的课余交流较少,对于学生的内心世界还不够了解,对于学生的兴趣、情绪变化等了解不够。相应学生对于教师同样也不够了解。这样使得语文课堂效率低下,众所周知。那么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呢?

一、教师必须有清晰的教学思路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就有了鲜明的实践性的特点。它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而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思路清晰,语文课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教师的个人思维品质集中地体现在教学思路上,又以非常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二、教师讲授需把握分寸

实际上作为我们老师都知道,要让学生从始至终精神高度集中听完45分钟的一堂课,基本很难。当然这也不仅仅是我们语文课存在的问题。那么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当中,这也要求我们老师具备十八般武艺。

①教师的讲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应把握分寸,恰当的讲。在教学的某个环节,恰当的讲解分析课文的某些句段,对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是极为重要的。恰当的讲,才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其鉴赏水平。蜻蜓点水或过深过透地讲都无助于学生的文化积累和思维锻炼。教师若面面俱到,讲的太多太泛,学生听课时的思维会处于“休眠”状态;教师若引经考据,讲得太深奥,学生听课时的思维会处于“茫然”状态。“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他们的年龄与心理力量所许可”,即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强调因材施教,因“班”施教,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在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充分展示才华。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恰当的讲”的引导下,渐入课文的佳境,渐入学习的佳境。

②适当的在课堂上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延伸扩展。有些老师担心这样教可能会完不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实际上这不但不会影响你的教学,反而提升学生的兴趣,无形中让可能在一分钟前还在走神的学生重新回到课堂。比如我在上《金岳霖先生》的时候,穿插了一个女人与三个男人的故事和一个男人与三个女人的故事。可能有些老师认为,这样不是本末倒置了吗?我倒不这么认为,因为课文本身比较简单,学生一看基本就能明白,穿插这些知识一个可以让我们学生更多的了解一些知名人士,另外,学生感兴趣了之后,自然会对语文课产生一种期盼。我记得曾经有学生说,上语文课是一种享受。那么,你已经达到了“教就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了。

三、教师应善于设计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提问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能帮助我们探索并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熟悉教材和学生,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另外,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问题的解答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使课堂交流呈现多向性。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多向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任务相去甚远,教师应珍视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的思考成果,真正的语文教学是应摒弃某种狭隘功利的。

四、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程度

叶圣陶曾说:“教师所务,惟在启发诱导。”这就是说教师应当启发诱导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地去想、去分析、去研究、去开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我在上《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时带去一个红富士苹果,很多学生马上被这苹果吸引住了,都在猜今天老师怎么会带苹果上课,都带着一种好奇兴奋。实际上,这无形中已经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已经为语文课的开展打好了基础。一上课我就问学生,“这是红富士苹果,为什么叫’红富士”呢?学生们七嘴八舌展开讨论,“对,这个品种经过了日本人的改良。上个世纪前五十年亚洲最好的苹果产自我们中国的山东烟台和陕西白水。二三十年代的日本教师拿着我们的苹果跟学生说:“想吃吗?这是世界上最好的苹果!想吃就去中国,占领了中国,我们就能敞开怀吃这样的苹果!”同学们,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军国主义教育!借口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唆使青年充当战争炮灰。日本军国主义是向哪个国家学的?自然过渡到德国。这个导入不仅使学生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本质,而且无形中也给现在的中学生上了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学生喜欢,效果也好,何乐而不为呢?有专家指出:“考察语文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在一堂课上,如果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当代教学理论认为:尽管教学是教与学统一的过程,但是如果以为教师教的过程同时一定也是学生学的过程,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事实上,教师教的过程,学生未必在学,即使在学,很可能是被动地学,低效甚至无效地学。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依靠教师单方面的积极性,不争取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是无论如何难以实现有效教学的。学生可以参与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质疑解惑、与他人合作和教学评价等教学的全过程。这样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教师向学生“奉送真理”的状况,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从而做到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言“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五、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即是典型代表。他不仅班级管理依靠民主,讨论问题发扬民主,就连每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跟学生共同商量。这种民主作风将教师的意愿不知不觉化作了学生自己的意愿,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与生机,大大提高了学习时间的利用率。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让我们真正走进新课程,树立为学生多方面主动发展服务的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语文进入新课改后的困惑及对策

默认分类 2009-10-26 14:53 阅读104 评论0 字号: 大 中 小

她:教育界的一朵鲜丽奇葩特级教师 王君

上传: 邓井英

更新时间:2013-1-10 13:09:05

她:教育界的一朵鲜丽奇葩 ——记重庆外国语学校特级教师 王君

龚春燕

王 君,35岁。

1992年毕业于重庆教育学院。在綦江县东溪中学、綦江中学任教五年。后调入重庆外国语学校任教高初中语文。她是重庆市最年轻的中学特级教师之一,全国中语会优秀教师,全国中语会教改新星,四川省优秀班级班主任,重庆市“红岩好班级”班主任(全市十个),重庆市骨干教师,重庆市2007年“五四青年奖章”提名奖获得者(教育部门唯一代表)。

那么她有什么惊人之举,她成功的背后又有多少感人的事迹?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

蓓蕾初绽:重庆市优质课大赛第一名

如果说王君老师是教育界的一朵鲜丽奇葩,那么从小对语文的偏好和执著就是这花朵绽放的根芽!

王君是在重庆綦江这个小县城平民聚居的一条街上长大的,父母都是破产小厂的工人。这种家庭背景下,周围的文化氛围自然十分浅淡,自小的玩伴少有热爱学习的。学生时代的王君,也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虽然铆足了劲儿认真地学,数理化却只是平平。但比较幸运——阅读、写作、演讲等方面的爱好使王君的语文成绩一直不错。1989年高考落榜,在姨妈的资助下她得以复读。虽然一年破釜沉舟的拼搏换来的却是数学成绩比第一年分数还低,但是她终于进入了大学,虽然只是专科,虽然只是一所最普通的院校。但从此王君就是中文系的学生了,她觉得自己终于走进可以让自己自由翔舞的语文的天地了。

一路走来,从乡镇中学到县中再到市级直属重点中学,王君老师读本科攻研究生,参加县区市全国赛课,写论文撰书稿,躬身课堂笔耕不辍。“佛在心中,何愁十万八千路;卷成灯下,不老华夏秋冬人。”这是西安大雁塔的一副对联,王君老师很喜欢这副对联,她说:“它警示我在每一次选择面前坚守自己的理想,而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

东溪中学是綦江一所很普通的中学,92年的冬天,全国德育检查团下乡视导来到东溪中学,检查团要求要听一节课,学校一班人认真讨论,把重任交给了王君,当时的王老师才只有三个多月教龄,但这堂课得到了检查团一行很高的评价。正因为这一次的成绩,綦江县推荐王老师参加重庆市语文优质课大赛,由于她的执着与准备,评委们对她参赛的课给出了高分——重庆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的第一名!

这一年,她22岁。正是蓓蕾初绽,春光扮靓了人生花园的好时节!

爱随花开:全国中语会优秀教师

由蓓蕾初绽于枝头到繁花开满山间,是一个巨大的飞越!春的羞涩逐渐变成夏的火热,这个过程需要春风的力量——爱!

是的,22岁那年王君老师就获得了重庆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但她并未因年轻岁月的一次成功而醉心于春光中不愿醒来,她始终清醒地看待自己,并把自己对教育的热忱化为不断探索的行动,使自己对教育对语文教学对学生的爱,随着时光的流逝,持续不断地开成了语文教坛里鲜艳的花朵!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国语文教学的大反思刚刚拉开序幕,中学课堂还相当沉寂。王老师初涉教坛,并没有任何教学理念的支撑,只是凭着一种直觉,不甘心于按部就班地传授知识,不满足于亦步亦趋面对应试。于是她拼命的读书,《教育与美好生活》、《教育漫话》、《中国教育的人学路问》、《素质教育深呼吸》、《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西方当代教育理论》、《爱的艺术》,……,重读苏霍姆林斯基、布卢姆;然后再看于漪、钱梦龙、魏书生,借鉴程翔、韩军、……,这些鲜活的榜样,教会她去研究学生、去感受教学,去反思语文。于是她的课堂变了,上蒲松龄的《狼》的时候,她以两幅错误的“屠夫杀狼图”,让学生辨图改错,使文言文的学习变成了有趣的游戏。在上《驿路梨花》的时候,她以问号中的小茅屋提挈起了整堂课的速读比赛,课堂讨论便意趣横生精彩迭出;学习《济南的冬天》时班上同学竞选济南的形象代表;《中国石拱桥》则举行了桥梁设计师的竞标夺标……。2002年,我主持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项目“创新学习研究与实验”,年底,在重庆召开了“创新学习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或地区及国内数千名代表听了王君老师执教的《纸船》,她让学生去“改诗”……。

课堂改变了,还要反思,于是每节课后她都认真安下心来写反思笔记,一月、两月……,一年、两年……,有了很多的原始素材,开始了论文的撰写。十多年来,她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150多篇,其中有70多篇是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有7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这是中学教师中少有的奇迹。王君老师同时被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通讯》(全国中语会会刊)2005年第九期确定为“封面人物”和教育部《教育文摘周报》2007年10月17日“头版人物”。她还先后作客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建设》“新课程新课改专栏”、北京《新课程报》、《学语文》的“名师专栏”。国际互联网上多家著名语文网站的名师栏目均设有“王君专题”。“语文潮”网站将她列为西部地区有影响的六位语文名师之一。山东师范大学的“语文名师智慧研究”课题将她作为“新时期以来卓有成就的教学一线的35位名师”之一进行专题研究。正因为她的勤奋与执著,她先后获得市级一等奖以上的表彰四十多项。其中先后七次参加全国和重庆市的课堂教学大赛、教师基本功大赛、说课大赛、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演讲比赛,六次获得全市一等奖、两次获得全国一、二等奖。她坚持撰写教育教学手记一百多万字,已经正式出版两部专著《青春之语文——语文创新教学探索手记》、《教育与幸福生活——王君班主任工作手记》。《王君讲语文》今年十月即将由教育部北京语文出版社推出(全国20位名师入选该名师出版工程)。她多次承担国家级公开课,应邀在全国各地讲学三十多(场)次。主研参研了多项国家级、市级科研课题,主编参编了教育教学类书籍二十多本。2007年,王君老师还应邀担任了教育部全国“杏星杯”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中学组)评委和重庆市优质课大赛评委。2008年10月,广西省南宁市为王君老师举行了“全国青年名师王君青春之语文”教学研讨会。

蓦然回首,王君老师所走的教学之路,已掩映于一片繁花之中。花开艳美,沁人心脾,回望来处,浇灌一路鲜花的,是王君老师对事业的执著,对学生的关爱,对语文教学的一片痴情!爱随花开,作为全国中语会的优秀教师,王君老师的“青春语文”正逐渐香飘四海!

花香四溢:“青春之语文”的教学观

“青春之语文,是坚信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青春之语文,是矢志满头飞雪而童心不泯,是让生活永远荡漾着童真童趣的欢乐!青春之语文,是恪守最不完美的创新也比最完美的守成伟大一百倍之信条!

青春之语文,是崇尚“张扬”,是力践“聪动”,是舞真善美之彩练,是蹈春之声的圆舞!青春之语文,是铅华洗净后以秋水望穿的心情守望文学,拣拾文字。

青春之语文,是激情不灭的梦想,坎坷岁月里的干将莫邪,平凡人生里脚踏实地的浪漫。青春之语文,是爱之始,是爱之终,是爱之无悔!” 这是王君老师对青春之语文的描述。

青春之语文,反对语文教师陷身于琐碎事务,心灵老化,无所作为,呼唤语文教师终生保持专注与创新,热爱生活,积极有为。

青春之语文,反对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坐井观天,盲从附和,呼唤学生投身语文壮美天地,借语文之东风,舒展健康俊朗的青春个性。

青春之语文,反对语文教学功利世俗,单一沉闷,呼唤以充满瑰丽想象的脚踏实地的实践提升语文青春品味。

我们多次在境内境外、国内国外的学术研讨会中,听了她多次现场课,听了她的学术报告,课堂充满激情,课堂充满灵气。灵气来自于出其不意的课堂教学设计、灵气来自于灵活扎实的语言品味、灵气来自于诚恳机智的学情应变。教学形式的灵活,语言品味的灵动,学情应变的灵敏相互呼应相互渗透,便氤氲出了课堂教学和语文教师的青春灵气。听她的《喂——出来》一课,真是激情与灵气同在,学生如同参与演唱了一首激情的战歌。《喂——出来》是日本现代小说家星新一的微型小说,王君老师抓住小说的线索“洞”,先让学生开放性地以“洞”字组词,再引出小说叙述的“洞现——探洞——填洞——洞变”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品读人们对“洞”的肆意与疯狂的行为,然后再让学生思考“洞变”会出现怎样的情形,之后讨论是“谁之罪”,小说中各色人等“谁是罪魁祸首”,大家分析出社会的每一个都有责任,王君老师在屏幕上打出了一个大大的“你”,唤起每一个学生对小说警世意旨的思考,最后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小说家批判的对象:一群病态的人,一个病态的社会!然后以沈从文、鲁迅的名言启示学生,小说具有讽世和唤起人们良知的功用,让学生思考现代社会人性的丢失,文化的丢失,人们精神家园的贫瘠,内心漏洞的产生……整堂课激情与哲思同在,趣味与思考相融,灵气贯穿全过程,深深地吸住了课堂的每一颗心!

听了这节课,激情、灵气是最大的特点,或这就是青春之语文的内核。全国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博士说:王君老师正是怀着对朴素而简单的幸福生活的愿望,朴实而平凡地过着每一天的教育生活。王君老师普通而鲜活的生命在讲坛上欢快地流淌:上课、备课、谈心、读书、反思、写作……一切都是那么平淡,但决不平庸。她把自己的生命从容不迫地融进了课堂,更融进学生的生命,学生的生命因此而获得生长的力量,王老师的生命因此而永远青春勃发。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教育专家余映潮先生评价中写道:从王君身上可以得到这样的感悟:热爱心中的语文教育事业,扎扎实实地做一点学问,练一点本领。这将是一个长期废寝忘食的过程,一个“面壁十年”的过程,同时这也是出名师的过程;细水长流,深刻思考,勤奋探究,一定能够让一位脚踏实地的奋斗者“化蛹为蝶”、“脱颖而出”。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语文教学》编委会主任史有为老师这样说:这些年来熟悉了一大批活跃在教改最前沿的语文教学高手,王君老师乃是其中印象最深的几个人之一。与王老师未曾谋面,但我可以想像得出,这是个功力深厚、才气横溢的语文老师,是个自己会读书也知道怎样带领学生去读书的语文老师,是个思维缜密而富于创意和追求的语文老师……。

我和王老师同在深圳讲课,她在一个会场,我在一个会场,后来听一位朱老师这样评价:王君一整天,就是那样站着,连续上了两节课(一课两上的示范),作了两场专题报告。青春的王君!激情的王君!美丽的王君!

语文教学高手如云,王君老师凭借智慧与努力,形成了自己的流派,是少有的,是成功的。她在《十年岂能磨一剑》中这样写到:

大片《英雄》中如此阐述剑道:第一层境界是剑在手中,剑也在心中。第二层境界是人剑合一。第三层境界是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教学何尝不是如此?

教学的最高层次依旧是天人合一,以任何一个切入点进入文本,都能游刃有余,挥洒自如。最好的教法乃是无教法,乃是教者痕迹不露的自由点拨便让学生与文字亲密相拥了。语文教学之妙更多的时候是属于“回眸一笑”与“蓦然回首”的。一如大音稀声,大像无形,一如拈花能为剑,折草能作刀,如果文本、教师、学生都同时回归最本真的状态而课堂依旧春意盎然,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了。

王君像一阵春风,吹皱了一池春水;她更像点燃了大家的青春之火,激起了人们对教育的无限热忱。王君是基础教育界新生派的代表,是一个不平庸的平凡人。王君的可敬,在于她向大家昭示,一个普通的教师也可以有精彩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说,王君还是教育界的一朵鲜丽奇葩,她的“青春之语文”,香气沉醉了所有关注教育的人们!

(龚春燕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特级教师,西南大学教授,全国学习科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转帖:王君“青春之语文”

王君,重庆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优秀教师,全国中语教改新星,重庆市骨干教师。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在国家级报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 150 多篇,近10 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语文教学通讯》《教育文摘周报》等多家报刊推荐为封面人物、头版人物。曾应邀在全国各地作学术报告 30 多场。在全国首倡“青春之语文”教学理念。著有《青春之语文——语文创新教学探索手记》《教育与幸福生活》等。现任人大附中语文教师。

诗意地创新孕育青春之语文

我初上讲台时是1992年。那时中国语文教学的大反思还刚刚拉开序幕,中学课堂还比较沉寂。师专毕业在一所乡镇中学任教的我,并没有任何教学理念的支撑,只是凭着一种直觉,不甘心于按部就班地传授知识,不满足于亦步亦趋面对应试。我沉迷于课堂上不期而遇的一种美:那由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倾情交流而形成的神思飞扬鲜花烂漫。我不相信这种美于我仅仅是邂逅。于是探寻这种美成了我最初的并不明晰的努力方向。

那是一段充满了奇思妙想的时光:我兴致盎然地不断打破语文课常规的授课状态,而总以新颖的构思,勇敢的尝试让学生被语文课堂深深吸引而欲罢不能。

例如,在上蒲松龄的《狼》的时候,我以两幅错误的“屠夫杀狼图”,让学生辨图改错,使文言文的学习变成了有趣的游戏。在上《驿路梨花》的时候,我以问号中的小茅屋提挈起了整堂课的速读比赛,课堂讨论便意趣横生精彩迭出;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我们竞选济南的形象代表;学习《中国石拱桥》则举行了桥梁设计师的竞标夺标„„

在十年以前,在山城重庆,这些上法确如春风吹皱了一池春水,让我在一次又一次扣人心弦的教学比赛中获得了成功。

虽然现在我已经超越了这样的追求,但我仍将永远怀念当年的探索和实践。我至今认为,经历了这个阶段的青年教师是值得自豪的:因为惟有不安于平凡极富理想的心灵才催生得出一个又一个让人拍案叫绝的创意。也许这些创意还显得幼稚和张扬,但是那种忘我地追求教学艺术的精神却会让每一个青年教师尽情地享受到语文教学的浪漫之美。

而且,这种美,不仅初步形成了我的职业信念,而且成为了一种力量,它促使我在课堂教学之外的更加广阔的天地去寻找和创造更加激动人心的美。

而使这种美得以明晰使我的追求得以进一步深化的是在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创新学习”课题试验之后。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创新学习”是一面高高飘摇的旗帜。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作为课程改革突破传统走向卓越的重要途径,创新学习从一开始就成为了教育改革的排头兵。在对其理论的学习中,我渐渐意识到我以前“争取把每一堂课上出新意”的追求虽然已经初步具备了创新学习的动机,但这毕竟只是对创新学习的一个很小的切入。如果没有认识到创新学习的深层意义,就不能打开思路,让自己的教育行为和创新真正接轨,从而全方位提升创新的品味,实现创新的终极目标。参与创新学习的课题试验,在两个方面对我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课题的研究让我把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探索不断推向深入

作为语文教师,结合语文教育和创新学习的理论,我对语文创新学习的认识和实践经历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在新颖独特的课堂设计中创新。

我认为创新的课堂是充满了奇思妙想的课堂。这种语文课打破了传统的授课状态,不走寻常路,而是总以新颖的构思,大胆的尝试带给学生惊喜,让语文学习在一种愉悦活泼的状态中进行,让学生被语文课堂深深吸引从而欲罢不能。这种创新,来源于教师对语文和对生活的热爱,它是教师对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元素的巧妙应用,她实质上是生命激情的一种表达,她来自于一种信念:我要把我的语文课上得与众不同,上得充满瑰丽的想象与青春的激情。

这一层次的创新语文课的优点是热情活泼,丰富多彩,课堂时尚极富动感,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易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但是,这种课的弱点也是明显的:一是教学有过于活动化的倾向,极易造成对语言文字的架空。二是创新的形式也很有限,不外乎是画、演、辩、情景教学等等。随着学生心智的逐渐成熟这些形式的魅力也将渐减,因为学生对语文的热情不能仅仅寄托在感性的形式上。

青年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必然会提出如此追问:如何让学生既能享受到显性的语文之美,又能享受到隐性的语文之美呢?这时候,淡化形式,回归语言本质会成为青年教师必然的自觉的追求。

第二个层次:在灵活扎实的语言品味中创新。

陈钟梁老师说:“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语文课,应该踏踏实实地回归文本,聚焦于语言文字本身,凸现语文课堂的本色,着力于学生的语言“内力”。

这也就是说,语文课必须要遵循从语言开始,最后再回到语言文字的原则。课堂教学的生动活泼,兴趣激发都应该以语言为基础。语文课要拒绝被异化为政治课、故事课、活动课、常识课。不管老师讲得多么有声有色,不管学生的发言多么踊跃积极,不管讨论如何紧张激烈,如果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方面收获不大,这样的语文课的繁荣就仅仅只是“虚假繁荣”罢了。

对语文而言,较高层次的创新就是要突破传统的语文课上解读语言时“昏昏欲睡”的局面。

那么如何“创新”呢?我认为:老师先要对文字有独到的感悟和发现,尽可能地要能为学生寻找一个最好的切入点,搭建一个富有匠心的语言领悟的平台,供学生曲径通幽。总之,老师要以语言解篇章,以语言绘形象,以语言激情感,以语言开智慧。

这种课堂创新,首先来自于教师自己对语言的充满创新的感悟。这个过程是教师自我修炼基本功的过程。文本就像是大海,老师真的就像海滩上捡拾贝壳的孩子,要想捡到珍珠,必须要有阅尽沧海的勇气。但是这又并不是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只要我们善于钻研,善于积累,你就会发觉自己对语言的感觉越来越敏锐独到。

第三个层次:在真诚机智的学情应变中创新。

第二层次创新的优点是语文课回归了本源,有了浓厚的语文味儿,语文学习有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内在动力。其缺点是教师之悟在前,学生之悟在后,教师带路,学生走路。课堂的起点是教师预设的,整个课堂教学实质上还是由教师生成的。表面上是“导”,其内核还是“套”。

这种现象促使我重新思考了“循循善诱”这个词语。在多数人的词典中,“循循善诱”从来都是一个褒义词,但是,课堂上高度控制的导读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单向思维的死胡同,难以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和意识。老师那“不无启发”的循循善诱,往往反而会禁锢了学生的“自由思想”,成为了“课堂杀手”。创新还应该有更高的境界。这更高的境界就是在诚恳机智的学情应变中创新。

这一类创新语文课的共同点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初始对话一定要在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之前。教师不给学生以有意暗示,让学生的独立体验成为课堂教学的起点,并以此生成问题生成课堂,教师再由此参与教学,帮助学生达到自己能够达到的较高目标。

在这样的创新教学中,推进课堂进程的原动力是学生的认知,教师只是课堂讨论的首席。教师和学生彼此独立而又追求和谐。

在这样的创新课堂上,教师智慧和学生智慧进行着交锋、碰撞、融合与升华。教师是否具有批判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是否善于对教材进行反思,是否真正地具有平等意识,是否在不断地反省中彻底告别“思想霸权主义”,把切实地研究帮助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第一位将决定创新学习的质量。

当然,这三个创新的层次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呼应相互渗透的。总之:教学形式的灵活,语言品味的灵动,学情应变的灵敏三方面的合力,就共同形成了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魅力。

二、课题的研究让我对语文创新教学的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

在不断地思考中,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创新学习,绝不仅仅只是上好几堂课,搞出几次标新立异的课外活动,更不仅仅是在日常生活中实施一些创新的点缀,我们只有站在“创新学习”创造“创新之人”的角度上进行认识,才会真正深入创新的内核,把握创新的内涵。

创新学习不是一种技巧,它是一种追求卓越教育的理想。它与和谐教育、愉快教育、主体性教育、成功教育、个性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等在实质上是密切相关的。它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几种创造的方法,而是通过对个性的深度尊重,全力开发师生的自我潜能,培养师生的创新人格,促进师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让教学进入以人为本、弘扬人性的至高境界。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的目光便得以穿破单篇教学新颖化的狭隘范畴,我开始尝试着以俯瞰的姿态思考整个语文教学,思考语文教学中人的发展的问题。

我高度关注着在课题改革试验中教师、学生的精神变化:

(一).语文的创新,致力于语文教师青春活力的保持。

语文天生浪漫!语文的创新是诗意的创新。经历了创新学习的语文教师更能够内化语文的精髓?走进创新的语文,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比任何学科都更为激动人心的生命画卷:我们看到良好的人生态度和艺术化的生活方式造就的那么多自我关怀和关怀他人的强健灵魂,造就的那么多从容优游、专注好奇、情趣丰富的生活艺术家,造就的具有独立意识、独立价值判断能力的公民,造就的不忧不惧、乐观大度的自足的君子,造就的能够把握自我、超越自我进而改造环境的现代人。这,才是有着创新精神的语文教师的形象。日日洗礼于语文的语文教师,更应该通过创新教学成为这样的一种人:他博览群书,学识广博;他人性丰满,精神强健;他兴趣广泛,热爱生活;在他看来,教育的终极目标不仅仅是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有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让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同时都保持人性的纯真和完满。创新于语文教师,应该成为一道进入高尚生活保持青春活力的“不二法门”。

(二).语文的创新,致力于学生青春热情的激发。

青春生命的内部本就涌动着一股不可扼止的强烈的自我感,一股主宰自己的思想、意志、情感并趋向完全实现自我的生命冲动。创新的语文课堂,就是要让这生命之潮不息地涌动,成为语文学习的主弦律。语文的创新学习赠以学生的第一份礼物是:她比任何学科都能更加迅速更加真诚地回到教育学的原点:尊重人、关怀人,让每一个学生的基本人性在创新的课堂上得到保护和释放。

创新的语文教师用海纳百川的胸襟和独特新颖的教学视角创造出的创新课堂也必定创造出青春之学生。在这个绽放着民主、开放、激情的创新花园里,学生的心灵将得到抚慰,学生的心智将被解放,学生的个性将被发扬,学生面对缤纷多彩的大千世界一定会焕发出一种活泼泼的生命活力,经历了创新语文学习的学生一定更有能力凭借语文的浮力而畅游青春的无边海洋。

语文的创新学习,创造出了青春的课堂,这青春的课堂又孕育出了青春的教师和青春的学生。我称这在创新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语文教学为青春之语文。

青春之美,美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美在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美在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美在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青春语文的课堂,应该襟怀坦荡灵感迸发,应该自然天成激情洋溢。青春的语文课堂,教师将在其间获得专业发展的满足和事业成功的自豪,学生将在其中赢得思想开放的辉煌和青春成长的欢畅。

青春之语文,是坚定地将师生的语文学习生涯规划为生命状态中最精华的部分,通过对语文化生活的情趣关注,使学生与教师的生命得到同步开拓升华。这种对生命青春本质化的体验与生成将不断铸造与时俱进的灵魂,让语文教育焕发青春活力,并无限延伸学生与教师的青春期。

这种教学观,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在创新学习的实践中生成的,以建构师生成长的最佳人文环境、提升师生生命素质为目的的教学观。她是语文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青春之语文,是恪守最不完美的创新也比最完美的守成伟大一百倍之信条!——青春之语文,是坚信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青春之语文,是矢志满头飞雪而童心不泯,是让生活永远荡漾着童真童趣的欢乐!——青春之语文,是崇尚“张扬”,力践“聪动”,是舞真善美之彩练,是蹈春之声的圆舞!——青春之语文,是铅华洗净后以秋水望穿的心情守望文学,拣拾文字。

——青春之语文,是激情不灭的梦想,坎坷岁月里的干将莫邪,平凡人生里脚踏实地的浪漫。——青春之语文,是爱之始,是爱之终,是爱之无悔!

唯愿:在创新学习的大潮中,以青春之心灵,携青春之少年,唱青春之语文。

活在语文课中

王 君

在许多时候,我发觉自己是一个工作和生活不能完全分开的人。

朋友说,这不是最好的状态。最好的状态应该是工作归工作,生活归生活。但是,作教师的日子越久,我越发觉自己好像是生活在工作中。其突出表现为:每一天的语文课“严重”地影响着甚至支配着我的心情,夸张一些说,是影响着我的生存状态。

如果今天的课有意思,我就会感觉生活是阳光明媚的。反之,如果今天的语文课比较失败,那么,我就会觉得生活是必须及时调整改善的。每一天的语文课的质量,成了衡量我生活质量的一把重要标尺。

我并非一个工作狂。除了喜欢上语文课,我还痴迷很多其他事情:我喜欢体育锻炼,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长跑;我喜欢时装,学生们还曾经专门研究过“昭君”牌服装;我爱好交谊舞,碰上好搭档也能臭美几下子;我喜欢写作,总乐此不彼地像打扮自己一样涂抹与教学有关或者无关的文字„„但是,这些爱好给予我的乐趣,似乎都不如上了一节好课那样纯粹和持久。我很难想象,如果有一天我告别讲台了,我还能在哪里去寻找像上好一节语文课那样稳定简单可持续的快乐之源。

细细想想,我对语文课的依赖似乎也来得很正常。

我在重庆綦江这个小县城平民聚居的一条街上长大,父母都是破产小厂的工人。家庭背景让我们这帮孩子少有热爱学习的。但我还算幸运——看小说讲故事等爱好使我的语文成绩还算不错。但我绝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虽然我铆足了劲儿认真地学,但数理化还是只能学得平平。中学时代几乎方方面面都乏善可陈的丑小鸭一般的我,在进入了中文系之后,在作了语文老师之后,却突然全身充满了破蛹为蝶的勇气和力量。

毫不夸张地说,是语文课,把我引领进了生活的大门并且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平凡女孩儿生命的尊严和快乐。

这种尊严和快乐的获得是从一堂堂的公开课开始的。朋友们戏称我为“赛课专业户”、“得奖专业户”、“公开课专业户”。有一段时间,在舆论的左右下,我也反思过怀疑过公开课的价值。时至今日,当我站在青春的尾巴上,护送着更青春的同仁们走上公开课的讲台时,我依旧常常百感交集。因为,我已有足够的自信这样为公开课定位了:它们让你在不知觉中签署了自己的教学生命的一份“质量保证书”。如果你曾经登上过教学艺术的高峰,曾经享受过教学艺术的高峰体验,那么,你的追求就会恒久地定位于高峰。在公开课上,你所成就的,不仅仅是几节“代表作”,而是成就你追求卓越的习惯,这习惯会使你终身孜孜不倦、兴趣盎然地去追求“家常课”的厚重和精彩,于是,你也就有了成就自己人生的厚重与精彩的更大空间。对教师而言,人即是课,课即是人,人创造了课,课也完善着人!上课,从优秀的公开课到厚重的家常课,于我自己而言,收获的不仅仅是荣誉,更是素养、学识、经历的磨练、砥砺及至关重要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我的青春,变成了一堂堂活色生香的语文课;而一堂堂活色生香的语文课,也演绎见证了我多彩灵动的青春。语文课上的一问一答,一颦一笑,真诚互动,在我不算太短的人生旅程中,铺筑的都是纯净华美庄严肃穆的生命的红地毯。

正是这无数节难忘的语文课,催生出了我的“青春语文”的教学理念。

提出“青春语文”,来源于我对现实语文教学状况的切肤之痛。语文是最应该充满青春活力的学科,中学生更理所当然是青春的代名词,语文教师作为语文和学生之间的桥梁,理应更加生活得富有诗意和更充盈激情。但是,现实的状况却恰恰相反。在应试教育的重轭下,语文教学很难借助新课改的春风实现真正的突围。本该青春的语文已然暮气沉沉,最应青春的学生却老态龙钟。而语文教师,更是成为了教师中的弱势群体,没有发言权,难有行动力,心灵额头白发苍苍。

语文教学呼唤活力!莘莘学子呼唤青春!

我的青春语文,其本质就是提倡通过激活汉语言文字本身的生命力、激活师生语文生活感受等手段使语文教学过程保持一种生命如新的青春状态,进而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保持、享受教育人生饱满的青春状态(即幸福人生)奠基。“青春语文”教育思想,基础是“生存”,特色是“诗意”;核心是“生命”,本质是张扬青春与生命的活力;其价值是“生长”,其追求是“朝气蓬勃”和“可持续发展”。总之,“青春语文”以重构健康蓬勃的生命状态为目的,以青春的标尺青春的实践重建师生的语文生活,让语文课程成为师生共同享受青春活力,完成青春状态体验,实现青春生命价值的过程。“青春之语文”立志熔铸永远充满青春活力的灵魂并成就永远不竭创新的幸福人生,让语文教育焕发青春活力,延长学生与教师的青春期,为学生的幸福奠基。

青春之语文的理念提出之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不舍的追求中,我先后被评为全国中语教改新星,全国中语优秀教师,四川省优秀班主任,重庆市骨干教师。并在2007年被评为重庆市最年轻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我先后获得国家级、市级一等奖以上表彰四十多项。在国家级报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160多篇,9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了《青春之语文——语文创新教学探索手记》、《教育与幸福生活》、《王君讲语文》三本专著。应邀在香港、新加坡、北京、深圳等地讲学三十多场。成为《语文教学通讯》、《教育文摘周报》、《语文建设》等多家报刊封面人物、头版人物、专栏人物。

直到今日,每天清晨到来的时候,我依旧热切地期盼着在语文课上与青春热情相拥;而每个深夜,我也仍然习惯性地为当天语文课中的某个成功或者失败的细节击节感叹辗转难眠。那一堂一堂的青春的语文课,早已经融进了我的血液,沉淀为我坚定的信仰和生命的信念。那一个一个和语文课有关的故事,也开掘了我的人生智慧,铸炼了我的生命品格,使我成为了一个无怨无悔地“活”在语文课中的人。岁月匆忙,时光流转,我相信我的语文课将会比我的生命更加长久。它们像那行一望无际的忠贞的行道树,繁茂着我的工作和生活,成为我教学的注脚和我生命的主题。

王君青春语文教学创新四层次的意义 10月11日有幸聆听了重庆市特级教师王君老师的报告《我的青春语文观――我的语文教学探索之路》。报告中,王老师讲述了十几年来的语文探索经历,详细阐述了自己语文教学创新的四个层次。

王老师语文教学创新的四个层次是这样的:

1、在新颖独特的课堂设计中创新。

2、在灵活扎实的语文味中创新。

3、在诚恳机智的学情应变中创新。

4、在把握语文学习规律和健全语文学习制度中创新。从她讲述的内容中,我窥探出,这所谓四层次,其实包含着她走过的语文教学的四个阶段。一是对教材钻研的课堂设计阶段,二是以语文训练为主的导学阶段,三是学生为主体的以学论教阶段,四是建立语文学习规范的自主学习阶段。这四个阶段,就是王老师探索语文教学的主要思想历程。

王老师第一个阶段的重点在教材钻研上。她总是在对教材深入细致研读的基础上,着力于巧妙的课堂教学设计。要么寻找到巧妙的突破口,要么设计出新奇的板书,要么思考出富有创意的处理方式。如《沁园春雪》根据理解设计诗词TV,《题湖阴先生壁》把湖阴先生家的情景画出来,《苏州园林》四张园林图片四个导游解说,《木兰辞》设计木兰明星档案,《俭以养德》填充“靶子图”,《珍珠鸟》设计小鸟宝贝成长日记、人鸟对话,《济南的冬天》你选谁当济南的形象代表,《羚羊木雕》请你给同情的对象写一封信,《石壕吏》课本剧改编和表演,《落棋有声》辩论“如果你是厂长,你选谁当车间主任”,《中国石拱桥》作石拱桥的设计师重现赵州桥卢沟桥的形象„„

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一个青年教师打下坚实基础的过程,这个过程王老师经历了整整五年时间。对教材的研读,是一个语文教师最基本的基本功。没有对教材的钻研,就没有对教材的处理,教材钻研得越深,教材的处理就会越浅易,所谓“深入浅出”就是这个道理。一个教师如果不经过这样一番历练,不能养成深入研读文本的习惯,那么他的教学之路必然是浅薄而空虚的。

王老师的第二个阶段重点是放在学生学习的引导上。如果说前一阶段王老师更着眼于从篇章的角度去设计教学,那么这个阶段则更加重视文本,重视语言的深层挖掘。她遵循陈钟梁老师的话“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开始踏踏实实地回归文本,聚焦于语言文字本身,凸现语文课堂的本色,引导学生苦练语言“内力”。

为此,她总是从文本内核中去寻找能牵一发动全身的词句,引导学生沿着语言去探求文本的真意。如她抓一“痴”字教学《湖心亭看雪》,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选择一些虚词、标点符号等文本元素强化对文章的理解,通过朗读完成对语言的品味,等等等等。

这是一个语文教学的回归阶段。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文字。语文学科的特殊使命就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通过语言各元素的探究,走入文本。这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走过的阶段。没有经历这个阶段的语文教师,不能叫真正的语文教师,最多只能算个假洋鬼子。在每年的教师应聘过程中,这样的假洋鬼子还多着呢。

王老师的第三个阶段重点已经由教师的导走向了学生的学。她开始反思自己导学的利弊:“在多数人的词典中,循循善诱从来都是一个褒义词,但是,课堂上高度控制的导读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单向思维的死胡同,难以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和意识。老师那不无启发的循循善诱,往往反而会禁锢了学生的自由思想,成为了课堂杀手。”

于是,她走上了以学论教的道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初始对话一定要在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之前。教师不给学生以有意暗示,让学生的独立体验成为课堂教学的起点,教师再由此帮助学生达到自己能够达到的目标。这样的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推进课堂进程的原动力是学生的认知,教师只是课堂讨论的首席。教师和学生彼此独立而又追求和谐。”其结果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依循常规,而是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别出心裁,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意图、新途径、新方法„„”

这是一个思想突变的阶段,由教师主体走向学生主体,这个思想过程容易,但要转变为教学行为,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不少教师也认识到了学生主体的重要性,但是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这之中,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当我们许多的老师仍然停留在思想层面的时候,王老师已经在行动上走出了很远。

王老师的第四个阶段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语文学习的规范,使语文学习变成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关于这一点,王老师是这样阐述的:“语文的最佳状态是:主动地探索语文知识的序列,摸索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规律,使语文学习从零敲碎打似的单项突破走向整合性、制度性、自主性。具体做法是:着力建设一个非常明确的语文学习的制度,让玄妙的语文教学有章可循,让以前在学生心目中可有可无的语文学习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轨道上运行,使学生学得到还看得到,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自己必需做什么心中有数。让班级的学习秩序化、规范化、规律化。明确了宏观和微观的学习制度,就有可能使班级的语文学习逐步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让语文的教与学既生机盎然,又脚踏实地。” 为了让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习惯,为了让语文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王老师在班上建立了许多语文学习的制度,如日记制度,日记评讲制度,作文互批互改制度,错别字整理和修改制度,课前演讲制度,班级图书馆不闭馆制度,读书汇报制度,清晨积累制度,积累考试制度,五分钟微型课制度,班级“百家讲坛”制度,口语考试制度,班级生活语文化制度,专题活动写作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去规范学生语文学习活动,通过活动把这些语文学习行为变成一种日常习惯。

当学生的语文学习变成一种自觉自主的行为,当学生的语文学习渗透到他们的生命里去了,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达到了它的最终目的。这,应该说是我们语文教学追求的最高目标。这,就是王君老师青春语文教学创新四层次的全部意义所在。

写在王君老师教学观摩课及讲座后的话

2009-03-07 09:19:59| 分类: 闲话随笔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王君老师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迷,却不如她上课“于勒之迷”易解:一个喜欢“臭美”的青春靓丽的红粉佳人怎么会耐得住世事的纷扰而如此专注于语文课堂教学;一个有着8岁小孩的母亲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潜心学术研究;一个看上去与我等无二的脑袋怎么会有如此之多的古里精怪却又让人叹为观止的奇思妙想;一个如此年青的女教师怎么会受到我国众多语文核心期刊的青睐,会在同一个月在多个刊物上出现同样一个“王君”……带着众多的迷,我千辛万苦终于把她挖了出来,还挖到了我们广州上课讲学!如果大家还不清楚,看看她的《王君讲语文》,看看她的“青春之语文——王君教育博客”,看看她的《昭君永远18岁》,看看她的《美丽从三十五岁开始》,看看她的…………

王君老师外号昭君,很多朋友也叫她“昭君”,但我总觉得昭君是一个凄美的故事,所以我并不喜欢叫王君为昭君,昭君是北去的,王君是南来的,所以我希望王君老师的广州之行能给她留下美好的回忆。

王君老师提倡的是“青春语文”,我们看到的王君老师也是青春的,我理解的“青春语文”其实就是“常教常新”,很多人说上语文课有三种境界:一曰“无我”之境,二曰“有我”之境,三曰“文中有我,我中有文”之境,我想王君老师就完全融入了她的语文世界,建立了她的一个语文精神家园,寻找到了她的语文乐土。

王君老师是渊博的,渊博得有些超出她的年龄的承载;王君老师是睿智的,睿智得有些让人怀疑她的真实的阅历;王君老师是勤奋的,勤奋得让人探秘经常熬夜的人竟然能保持如此靓丽的窍门;王君老师是青春的,青春得让我们坚信她的“青春语文”必将有旺盛的生命力!但王君老师又是平常的,平常就如日常见到的普通江南女子无异,只是这平常下涌动的是她对语文教育执着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

来广州前五天,王君老师就重感冒了,已是连续打了五天吊针。3月6日5:30送王君老师到花都后,又陪王君老师到花都区中医院看医生,可怜的王老师又被打了三瓶的吊针(花都区中医院的医生也是真黑,看到有“帅哥”在旁边买单,一下子开了200多元的药!真是晕死偶了!只是王君老师的坚持,偶没有买成单!),在吊针的过程中,可怜的王老师竟然睡着了,睡得那么可爱!那么惹人怜爱!为了不打扰她,就悄悄的离开了,招呼也没有打一个!

3月6日晚7:30回到家很困,竟然倒在沙发上睡着了,晚饭也没有吃,睡到10点多,被冻醒,凉也没有冲,再睡到凌晨3点,醒了,冲个凉,点上一支烟,整理了王君老师的材料,发给老师们。想到她还要在花都的邝维煜中学站一天,早上发了个短信给王君:天冷!穿多件衣服,青春是要展示,但也要保持青春的温度!回信竟然是:向明是个好兄弟!释然,很多朋友这样说过我,但女子,王君是第一个!

个人不太喜欢现在的继续教育模式,于是就想自己如果有机会弄继续教育的话,决不能自娱自乐,自我陶醉,决不能让老师们骂娘,一定要让老师们有所得,否则就干脆不要搞!从大家反馈回来的情况来看,本次活动还是可以自我表扬一下的,还有不少老师还专门发了短信给我,说是在白云区是“空前绝后的成功”……偶是希望空前,但不想它绝后,能为大家做点实事,虽然偶是辛苦了点,但也值了!

我不想从理论的角度去评论王君老师的课,也不能去对“名师”评头品足,只是个人认为王老师的第一堂课《我的叔叔于勒》还是不错的,虽然里面有程红兵老师的影子,但也有她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跳出了条条框框的束缚,跳出了传统的影子;第二堂作文课基本上没有唤起学生的“悲悯”,收场也是草草,想想也是:广外外校的学生们哪里会有对艰辛生活深刻的体验!看来是选题出现了问题,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估计不

足!

很多时候觉得自己还算是一个尽心尽力的人,但和王君老师相比还是差了很远很远,繁杂的琐事让我不能有时间去思考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世俗的纷扰又让日程表上的计划一次次落空,实是惭愧!

没有听到下午王君老师“青春语文观”讲座的“去向不明”的白云区的少数老师们,我只能对你说“遗憾”!我不想评价任何一个人,只是觉得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比一个不善于学习的人在自己的事业发展上会走得更远!当然我不能强求每一个老师都去主动的学习,只是觉得你抛弃了你的职业,你的职业也会抛弃你!对别人的尊重就是对自己的尊重!

向坚守到最后的老师们致敬!

上一篇:高一下册物理单元复习检测题下一篇:工商局局长民主生活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