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江苏优秀作文:忧与爱

2024-06-27

2022高考江苏优秀作文:忧与爱(共11篇)

篇1:2022高考江苏优秀作文:忧与爱

茶与水的相遇,实在是一种前世今生的缘分。

我拂开茶叶盒的`盖子,用指腹撮了一把茶叶撒进圆滚滚的茶壶,细长干硬的茶叶撞击白瓷的壶底,如碎玉落进深涧。滚烫的开水大口呼吸着涌进茶壶,仿佛迫不及待去拥抱一个早已注定的誓言。茶叶以近乎疯狂的姿态旋围、舞动,一瞬间充斥了茶壶中的天地。

爱茶,不仅仅是喝茶。新茶,老茶,看似神圣虔诚无比的茶道,关于茶的一切。

爱茶,大概源于茶的普适性。黝黑粗壮的汉子大碗喝茶,爽口解渴;相知多年的朋友聚在一起,共饮一壶,那些自不必说的情分或人生感怀,都沏进小小的杯里;与世无争的雅士,禅居深寺的老道,品茶,自得其味,一杯清茶,便氤氲了天地人。

我小心地挪开茶壶的盖子,茶叶已完全舒展,清绿的水面上浮着泡沫。一切归于寂静,我仿佛听到了一声细细的叹息。

谁在叹息?谁在手捧着温热的茶杯,满怀忧愁地叹息?

既爱,又怎能不忧?

不论是中国的茶道还是日本的茶道,都讲究四个字:和、静、清、寂。只是在穿越了千百年古道茶韵的今天,谁又能褪去铅华,闭门喧嚣,再为自己沏一盏茶。

他们互相炫耀,自己茶叶的尊贵,茶具的精美。他们从冰箱里取出装在塑料瓶子里冒冷气的茶饮料。不由得担忧,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将如何保持其充满古意的纯粹?

想起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所写:“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酒不求洌而樽亦不空,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纵难希遇羲皇,亦可匹俦秘阮。”真的,“茶不求精”,只要“壶亦不燥”即可,品茶即是品人生,又怎能不令人担忧,虚夸和浮华污染了那一壶清茶,最终遮蔽了曾经向往的真实的人生。

爱茶,却也忧茶。那份清澈澄明的热爱永远不变,那种沉甸甸的忧愁也真实存在。忧与爱不论如何交错,最终无言,就都化进杯中,啜饮,细品茶中的苦与甜。

我端起桌上的茶杯,茶已凉了,有半卷的茶叶半沉半浮在中间,像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沉沉的空气中冻结,露着一半热爱,卷着一半忧愁。

篇2:2022高考江苏优秀作文:忧与爱

五岁时

天好蓝,云好白,你嘴里含着棉花糖,与爸爸妈妈在草地上奔跑。手中的细线牵制着另一头高高飞翔的风筝,风儿擦着耳朵而过,伴随着的还有爸爸妈妈的“哈哈,慢点儿,脚下……”关切声。

八岁时

过马路时,你悄悄松开了小时候一直渴望的妈妈温柔的大手。不高兴地撅着小嘴。“哎呀,过马路怎么还牵着我的手,我又不是小孩子了”,“妈,你怎么还叫我的乳名啊,同学都在呢,丢死人了……”

十三岁时

漆黑的夜空,泛白的灯光下,书桌旁,你埋头于一道很难攻克的习题,一只手抓挠着头发,一只手握着笔在草稿纸上涂、画。心里像那看不懂的函数一样,烦、乱。这时,母亲轻轻地推开了身后的门,“吱呀”一声,声音虽小,却也让你更烦。怒气冲冲地回头,吼道:“你烦不烦,不见我在写作业么?!”看到母亲手中冒着热气的牛奶,“我不喝!你拿走!真烦!”母亲无视你的怒吼,将那杯牛奶放在你书桌上,又安静地退出。“吱呀”一声……

十八岁时

“妈,我紧张。”你紧锁着眉头。“有什么好紧张的,没出息。像平时一样,放松。你就是考了专科也一定不给你复读!”妈妈将一条巧克力放进你的书包,轻快地说。“自信一些,我在家中备好你爱吃的橙子!”

三十岁时

“你瞧你那样,还像个三十岁的大男人么?怎么,这么点小挫折你就受不了了?不就是被炒了,咋了,再找个工作不就完事了?!你瞧瞧你那样儿……”父亲坐在对面的沙发,吐着烟圈,为你干着急。这算什么呢?

四十五岁时

“妈,我在这边儿好着呢,嗯,不用担心。哦,对了,上次给您带去的水果啊,你和爸要想着吃。还有那盒西洋人参,不要舍不得吃,反正是花了钱的东西,不能退。对,不能退,搁的时间长了会坏的……”电话这头你焦虑地叮咛,电话那头母亲安静地听着。

五十五岁时

丁零零……“哎呀,妈,不是让你不要忙着接电话嘛,你和爸都这把年纪了,要是摔着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我下次拨两遍,第一遍您慢慢走,第二遍您再接。还有,让我爸不要忘记下星期的高血糖的复查;那药要按时吃,不要心疼钱,您身体不好,儿子我心疼呐!”

篇3:2015年江苏高考作文

作文 (70分)

根据以下材料 ,选取角度 , 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 一种境界……

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解题】

此题作文材料以哲理性材料命题,这是一道关于悟性、灵感、灵性、才华的蕴含哲理意味的命题。 材料第一句,点出与“智慧”相关的三个方面:“经验”,多指经历或体验;“能力”,是经验的展示; “境界”,则是人的精神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状况。最后的省略号提示考生:还应做多方面的、深层次的思考。材料第二句,是一种比方,提示考生:“智慧”的面貌如同大自然景象一样,种类繁复,形态各异。

智慧,是心理对事物的巧妙的态度,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联系到特定情境,“智慧”应该有限定的道德前提,传递的是一种正能量。“智慧”的出发点是“善”, 与“奸诈”“狡猾 ”等相对立 。 “智慧”的归宿点是“妙”,包含了四两拨千斤的“巧”、令人神往的圆满 (圆通、圆融)、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妙不可言的美。两者的连结点是“活”,体现的是一种灵气、悟性、敏锐、创新。总之, “智慧”是独特的,是自由精神、 独立意志的产物,它有别于一般的智力,是由能力、经验、推理、记忆等升 华而成的 “ 智 ” “ 情 ” “意”等精神素养的综合体。

审题时,要抓住三个字:善, 活,妙。这是“智慧”的特质。作文,不可仅仅停留在“经验”“能力”“境界”“景象”上,必须关注与之 相关的 “ 智慧 ”。 因为 , “智慧”是这则材料的第一关键词。

写作时,务请注意:1对“智慧”的界定要恰当。“智慧”是个宽泛的概念,对其界定应建立在精神层面。因此,所写内容应能体现 “智慧”的特质,如灵气、悟性、才华;灵动、包容、创新;成功、 圆满、通达等。如果全文没有关于 “智慧”精神特质的描述或诠释, 则界定失当。2写议论文时,要重点对“智慧”的特质进行分析和论证,能做到言之成理或自圆其说。 凡是能紧扣“智慧”特质展开理性的分析和论证,由一般经验而灵动地上升或升华到美妙,结构严密, 表述清楚的,应视为见解独到和深刻,判为一类卷。3写记叙文时, 所描述的人、事、物应具备“智慧”的特质。凡能扣住“智慧”的特质,展开形象的叙述和描写的, 均可视为切题。

【范文】

中国,咱们慢慢来

中国古代戏曲中“水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水词”便是废话, 《西厢记》 中“开言有语叫张生”,“开言有语 ”便是水词,没了水词,音韵不谐,听着也就不美。汪曾祺曾经提出将水词编写整理成册,以供研究。

中国人的骨子里蕴藏着一种不紧不慢的智慧。从舜至成汤以来,强大的民族经验赋予了华夏子孙细细思考的能力,濡养出如同老者一样耐心的智慧。

从前啊,女孩子会小心翼翼地聚拢起花瓣,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将其磨成细腻香甜的胭脂 ; 母亲手中的青红翠绿金丝黑线细细缠绕,打出梅花结或是菱形络子;工匠们会为桃木的窗户、衣边的滚子设计上百种图案,只为保证一宅、人、物的美。

对美的执着乃至苛刻的追求, 使以往的中国人从不缺乏耐心的智慧。中华的文化亦是一脉相承, 不似意大利,他们从罗马的废墟上建设了自己的家园,而语言文化却与罗马毫无关联,所以当他们自称为“罗马人”时,拉封丹的驴子笑了。

可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当下的人们对那些细致且耐心的景象视而不见。木心先生在酒馆看见伙计往黄酒中加糖,便感叹江南不在。旧时黄酒是不加糖的,如今的人们已无耐心去细细品味酒中的苦涩和香甜了。若是有一天, 我们只得称那些一笔一画勾勒出百子图和年画的人为“他们”时, 又有何证据来告诉世人我们是华夏子孙?

西塞罗说:“我喜欢青年人有老人的智慧,正如老人有青年人的智慧。”

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华夏的大地上洋溢着蓬勃的朝气。而值此发展腾飞之际,我不禁要善意地提醒:中国,咱们慢慢来。

时下中国 ,百年来的自 卑 、 自尊、憧憬与焦灼使人们迫不及待地去迎接那似乎必将到来的一派歌舞升平。我们似乎渐渐失去耐心,失去沉稳,只因一些同胞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记忆。轮船、 高铁、飞机,科技的进步使天涯比邻,经济的签约日益频繁,而谁又能保证,那些“合同”比孔子木车上的典籍更使人信赖?

我们是否还有耐心,冷静地对待发展,放缓“席不暇暖”的脚步,盘点古典文化,重拾耐心的智慧?如果不能,来年祭扫时, 牌位上就会出现一个和蔼的老人, 笑问:“你是谁?你从哪儿来?”

篇4:高考作文“忧与爱”

对江苏高考作文命题来说,一般的概念不能随便命题,否则,又走上习惯“玩概念”的老路上去了;一般的判断不能随意命题,这价值多元的时代还有哪一个判断经得起推敲呢?命题人只能自立“不说‘但是’,没有‘也许’”的高标,选择一个关系命题。关系命题也有可能被猜中,唯一的办法只能在“关系之间再发生关系”,虽不是标新立异,至少也是别出心裁,能保证谁也没有想到,更不要说猜到。“忧与爱”就是如此,当然“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也很难会被猜到。

正如何永康教授所说:“忧的对立面是乐、爱的对立面是恨,但这道题却错位了,巧妙的排列组合将题目复杂化。”“错位”,在命题人看来是“巧妙”了;“复杂化”,在语文、作文专家的眼里是“很可爱”了,“最文艺”了;可在普通高中生那里,大多成了不知所云,概念不明,关系暧昧,前后矛盾,议论文的写作尤其突出。当然,极少数优秀的江苏考生肯定例外,因为,对于他们而言,无论面对什么题目,也能写出令人拍案叫绝的好文。

十多天的高考阅卷,大多不是享受,而是揪心。揪心之余,不免乱想,何以如此呢?

细一想,何教授的话真的非常有道理。本来“忧”与“乐”是一组相对(稳定)的关系,“爱”与“恨”又是一组相对(稳定)的关系。现在的情形是,从两组关系中分别抽取其中之一组合成新的关系,肯定会出人意料之外。而考试作文题这样换搭的结果就不那么美妙了,因为,每一位考生都必须直接面对,不能旁观,无法逃避。能把“忧与爱”搭一起,同理,也可以把“乐与恨”搭一起。如果今年的作文题真的是“乐与恨”,我猜想,这“舆情”肯定不会如现在这么“和谐”。而究其思维本质来说与“忧与爱”是一脉相承的。以此类推开来,“臭”与“香”相对,“咸”与“淡”也相对,如果把“臭与淡”搭一块,“咸与香”组一起,你会有何感受?如此排列组合,错位交叉,作文命题难的事是有了新出路,会被押题的尴尬似乎也可以避免,可考生写作到哪里去找“北”呢?

当然有人会说,你看提供的材料,孟郊、艾青、罗曼·罗兰等等,不都是把“忧与爱”演绎得淋漓尽致么?为什么考生就不能呢?是啊,“忧与爱”之类的关系命题,在文学家那里不是问题,在哲学家那里也不是问题,可现在的对象是高中生啊!当然,有人会这样说,只要有文学家的情怀,有哲学家的忧思,同样可以“摆平”这样复杂的关系。可是,在应试文化如此盛行的教育背景下的高中生有如此情怀与忧思的能有几人呢?即使从媒体上发表的为数不多的优秀作文观之,人们多半也会感到,江苏高考优秀作文的风景似乎难比当年啊!眼睛经常盯着几篇优秀作文,很容易患“虚高症”,真不能把高中生都想象成韩志君,一出手就能写出《篱笆·女人·狗》那样的大作。

其实,“忧与爱”就是艾青的诗句。因为高考作文命题的指挥棒功能实在是太大,我担心,接下来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和名目繁多的模拟考试会换搭出一组组让人难以想象的关系来。最后被坑的是我们的孩子们和教着孩子们的语文老师们。

说完了“乱想”,再来说一说“目睹”。

首先,今年高考作文一个普遍现象是,绝大多数考生面对这一复杂关系的命题,放弃了议论文体的选择,干脆去编写一个亲情故事,仅从媒体上公布的40篇左右的优秀作文来看,绝大多数也是记叙类文章,议论文的比例相当少。从阅卷中记叙与议论出现的频率来看,议论类文章大概占三成左右,七成左右都是记叙文。个人以为,这不是一个好的导向,高中生写作还是应该以走向理性思辨为主,而不是相反,至少,记叙、议论应大致相当,而不能偏向某一方。纵观世界各国的高考作文题,应该说,感性的、记叙的文题有,但肯定不多。且放下这一点不说,单从这七成左右的记叙文来说,多半还是简单记叙文,故事俗套,没有曲折,缺少生活细节,人物形象不鲜明,即使是作为优秀作文推荐出来的少数文章,也只是在某些技巧或构思上有那么一点亮色,用何永康教授的话说是“萤火虫”的屁股。而三成左右写议论的文章更是糟糕,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高中议论文写作的反复训练已经深入骨髓,除了模式化的写作,他们已经不会写其他文体的文章了,属于迫不得已一类。少数有理性思辨的考生,不甘心自己的写作强项不能表现,于是迎难而上,极少数还是成功了,获得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分值,但更多的情形就如某娱乐类挑战节目一样,纷纷落水。

其次,从大量的考场议论文写作来看,能把关系讲得合情合理的实在是难得见到的景观。即使媒体推荐的优秀议论文,从严格意义上说,每篇中都有议论说理经不起推敲的地方。同学们自己阅读时,应该小心分辨。这里再列举一二给大家阅读分析,目的是通过这些关系说理的反例能得到一些教训,进而矫正我们今后的议论文写作。

有一种爱叫担忧,有一种担忧是继续的爱。这种关系好似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忧与爱总是那么密不可分,又相互包容。

提示: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竟然还是密不可分相互包容的关系?

忧与爱是并存的,它发生在你身边的每一个角落,有忧的地方,必定也有爱的存在。忧使你垂头丧气,爱使你信心倍增,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因为有爱,才会有担忧。

忧与爱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在担忧中体验爱,在担忧中寻找到爱的价值,寻找到爱的难能可贵。让忧与爱在我们的生命中徘徊,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吧!

提示:忧与爱是并列的存在么,难道不能交叉与渗透?有忧的地方,必定也有爱的存在么?杞人忧天的“忧”也如此么,忧只会使你垂头丧气么?欧阳修不是说“忧劳可以兴国”么,因为有爱,才会有担忧。是因果还是条件关系,“相辅相成”是什么关系,与“并存”是一回事么?

爱是一个中性词,适度的爱于人于社会是有利的,而一旦超过了这个度,便会产生隐忧,酿成悲剧。

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忧与爱”的关系在这其中都展示得尤为明显。

提示:连“爱”都是中性词,什么是褒义词和贬义词呢?“在这其中都展示得尤为明显”,实在让人越读越不明白。用“但”转折后,是说“忧与爱”的关系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还是说更是一个溺爱的话题,还是说“忧与爱”的关系如同说“溺爱”一样呢?

“忧”与“爱”是一母同生的连心婴孩。忧的年龄大些,力量强些,又牵挂着自己的小兄弟。因此,总是跟随其后,张开羽翼,庇护着他。就算爱寄居在某个人身上,忧也携手并进,不与分离。

提示:连心的婴孩,岂不是生而疾残之人,用来喻之多么可怕!既是同生,怎么有一个年龄大些一个年龄又小些的呢?如此比喻,是不懂比喻,还是不懂喻证,还是“忧与爱”之关系就是同生而不同岁且又连心的怪胎呢?令人费解。

忧,让我们的精神不佳,让我们身心疲劳。但,爱的光芒一直照射大地,为我们赶走忧的“乌云”。

忧,是一种挂念,但爱更是一种奉献。

忧,是一种愁思,但爱更是一种无私奉献。

忧,是一种担心,但爱更是一种超脱尘世的决心。

提示:爱是光芒,忧是乌云。当然应该取光芒而舍乌云。如此,一取一舍,“忧与爱”还有关系么?这样的文章还是在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么?换言之,爱真的都是光芒,忧真的都是乌云?说“忧”是“挂念”,是“愁思”,是“担心”,真的在理,为何说到“爱”时,就是“奉献”“无私奉献”,甚至“超脱尘世”呢?

当然,同学们一定很是着急,这样下去,到底怎样才能写好高考作文,特别是关系类高考作文呢?其实,这种随意换搭的关系命题的思维方式不改变,都当考生是作家、诗人、美学家、哲学家去命题,实在难以有应对的高招。

袁卫星老师有一段关系类写作的指导文字,在这送给大家:

(1) 并列共存关系

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如“和而不同”,理解为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同”,意即“既要善于调和矛盾,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要有独立见解”。

(2) 是非取舍关系

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为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如“偏见与关爱”:我们只能理解为“要消除偏见,勇于关爱”,若作其他理解则是不科学的。而对“自信·自满·自负”,我们应理解为“要自信,不能自满,更不能自负”。

(3) 辩证关系

所谓辩证关系类作文,是指话题的概念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关系,写作时要抓住其中一面,写清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如“感情亲疏”与“认知的正误”之间,就有着复杂的辩证关系,可以分为:①正影响——感情越亲,对事物的认知就越准确;②负影响——感情越亲,对事物的认知就越不准确;③零影响——写一个人秉公办事,不以感情左右对事物的认知;④“反影响”——认知的正误反过来影响感情的亲疏。

(4) 对立统一关系

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如“自由与纪律”这个话题,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没有“自由”就没有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二者对立统一。当然,根据这种关系可变通理解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约束。

(5) 并非绝对关系

指构成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如“痛苦与成功”可理解为“成功来自痛苦的磨砺”,但痛苦之后不全是成功,成功也并非全部源自痛苦。

(6) 主客关系

所谓主客关系,是指话题的两个概念中有一个是主体(往往是人),一个是客体(往往是物),写作这类文章时,要学会以主体来驾驭客体,可以记叙,可以议论,还可以说明。或想象自己如何驾驭客体的行为,或谈自己对客体的认识,目的是写清主体与客体的内容关系。如“人与路”“我与奥运”,这些是主客关系的话题。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写清“我”(主体)与文章内容(客体)的关联。

(7) 因果关系

指概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联系。我们可由因推到果;由果溯因。如上海市1988年高考作文“清流与活源”,这实际上是一个因果关系类的话题作文,朱熹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可以说清流是果,活源是因,只要把握住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挖掘“流”与“源”的含义,进而联系实际,进行议论。

(8) 喻意关系

篇5:2022高考江苏优秀作文:忧与爱

我常常想,为什么中华文化总是被总结为饱含忧伤的,却又不存在真正意义上伤感破碎的悲剧?思考过后,我觉得这正是我们民族性格的体现,是我们民族情感的共同表达。

因为爱,所以忧。

首先便是屈原。屈原走出了《诗经》温润的共同声音,表达了一种强大而脆弱的自我。这其中,包含了他对祖国的深爱。正因为这份爱,他不得不比别人多出那些忧虑。他担心国君的昏聩,担心国家的灭亡,担心自己香草美人的抱负落空……最后,他在深深的忧与爱中,留下了属于内心的文学和诗,塑造了我们最初的性格。

接下来走出了一个司马迁,他几乎为其后两千多年的历史留下了一种母本。因为内心对历史,对人物,对家国的深爱,他的文字同样包含着忧虑。每一句“太史公曰”,都是他在史书上留下的自己的思考,担忧和祝福。因为爱,所以忧,所以他不仅牵动了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历史,也牵动了我们的眼泪。

如果说,屈原更多的是忧国,那么杜甫,这位伟大的大唐诗人,则是用深深的忧民来完整了我们的民族性格。

杜甫的忧并不完全来自他伟大的个人情怀,还来自整个大唐磅礴文化的的氤氲。那样的环境下,杜甫对国家的深爱,化作了一个文人能有的全部的悲悯情怀,字里行间流露着心痛和不舍。穷也兼济天下,是对杜甫忧民之情的最好概括。这份牵连他一生的忧民之情,也许只是源自他对普通百姓的爱,对诗歌创作的爱,对整个民族的爱。

在近代,这种情感又一次地被鲁迅先生所诠释。在那个动荡而慌乱的年代,先生用愤懑犀利的文字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对国民性格的忧虑,对民族未来的忧虑;而这一切看似残酷的文字批判和讥讽背后,饱含了先生对于我们这个国家和人民难以言说的深爱。也正是这份爱,让他至死没有放弃为了国家和人民而用笔战斗。

······

这样的文人墨客太多太多。席慕容曾在诗中写过,“让我们并肩走过荒凉的河岸仰望星空——生命的狂喜与刺痛,都在这顷刻,宛若烟火。”看来这短暂的欢乐与忧伤,都是会在深爱中化为永恒的。正如文人圣贤们的爱,帮助他们把内心短暂而偶然的忧伤化作了一篇篇文字,化作了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化作了我们永恒的性格和内涵;而不是选择长久地抽噎,写出那无法挽回的真正的悲剧。

因为爱,民族性格。

篇6:江苏卷高考作文题:忧与爱

20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

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是《忧与爱》。有三个相关材料:唐代诗人孟郊的`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艾青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还有一个是罗曼・罗兰自传中关于忧愁的论述。

篇7:2022高考江苏优秀作文:忧与爱

编写:卞建容审阅:王高春2012-6-9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写作指导】

江苏高考作文命题没有在审题上设置障碍,主要考察考生的写作能力。为了帮助考生打开思路,前几年江苏卷的命题者们常常要在题目前加上一段提示语,但提示语也是个双刃剑,提示语框死了或是提示得不周密,反而弄巧成拙。有人因提示语而打开了思路,有人也因提示语而误入歧途。

今年的高考作文的命题者打破常规,没有费尽心思拟什么提示语,而是在文题前提供了三则材料,这三则材料很有代表性,有中有外,有古有今;既有家庭人伦的忧与爱,也有国家民族的忧与爱,更有广泛意义上的忧与爱,给了考生诸多提示与启发。这种材料加命题的方式不知是不是将来转为材料作文的一个过渡,反正江苏的命题模式也应该有所改变,总是命题作文,命题者也会有江郎才尽的一天的。

文题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能引发考生对“忧”与“爱”的深层次的思考,而且这种关系型的作文题更有利于考查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忧”或“爱”的对象是什么?应该是同一的。忧是一种社会责任,历史使命,有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生活、家庭、社会就会充满爱。“忧”中要有“爱”,“爱”中又要有“忧”,忧国与爱国,要写出忧与爱的逻辑联系,先有忧后有爱,爱从忧中来。这是对学子们水平与智慧以及人性与品德的综合大考验,任何一个方面的肤浅与缺失,都或多或少影响着精彩作品的诞生。

同时,文题的发散性又很强,既可写小忧小爱,对亲人、对同胞,体现亲人、同学、师生、邻里之间的关心和爱护,对生命个体的忧与爱,也可写大忧大爱,写对祖国、对民族命运忧与爱,不同层次的考生也都有话可说。人们常说“居安思危”,实际上就含有“忧与爱”的意思,有了忧患意识,忧患的最终是为了爱,这样文章选材比较广阔,自然就会有深度。在文体的选择上还是比较公平的,考生无论选择哪种文体都可成文。写记叙文,你可以叙写生活中的点滴片断;写议论文,你可以纵论“忧”与“爱”的内在联系和辩证关系。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议论文,都要扣住两点写,如果阅卷老师能从你的文章中感觉到你的“忧”是因爱而生的,而你的“爱”又因为“忧”而显得更加浓烈,那你的文章就一定能获得高分!金陵中学特级教师、语文教学专家喻旭初认为,这个题目也对中小学的教学有一些启示。他认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了解生活,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生活,增强公民意识。喻旭初认为,现在社会欠缺公民意识,对很多事情都麻木了。而有了忧患意识,就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也会促进生活中一些不良现象的改变。

南京一中特级教师孙芳铭如果考生在考场上不是胡编乱造,不是像往年一样靠引用古人、死人过日子的话,好好去写这个题目,写作过程就会是一次灵魂的洗涤。据我了解,今年考生中很多都是从大的方面来写,写忧国忧民的不少;也有一部分从小的方面来写,写忧父母,比如忧父母年龄大、责任重等,我觉得这些都可以写。但是这样写很可能写出来的就是“大路货”。考生写自己有真切体验的“忧与爱”会更好。例如一高二的学生作文《吃饭》,写的是他爸爸在一个大饭店请人吃饭,结果人一个也没来,他爸爸就打电话给他爷爷奶奶,谁知爷爷奶奶开心地一路跟别人说。直到回家后还在讲儿子今天请我吃饭。结果小作者看到爸爸回家后痛哭流涕,感触很深。这种文章就很好。如果考生能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写一点真切的体验,就能写出动人的文章来。

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尉天骄认为这个题目很多学生都有话说,写得好却不太容易。因为很多学生很容易走到套路上,拿屈原、文天祥等等来举例。这个题目要写好,怎么写呢?比如抓住孟郊的诗,是母亲对儿子的爱,可以反过来写儿子对母亲的爱;也可以取自己熟悉的入手,比如农村学生可以写河流的污染、土地的减少,比如“我为什么忧患河流污染呢?因为我太爱我门前这条小河了。这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所以看到河流污染忧心忡忡。”城市学生可以写因为居住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亲情淡化。但很多学生想不到这些,容易写到套路上。我还担心一个问题,这个题目可能有的学生会把忧和爱写分离了。只写爱不写忧、只写忧不写爱,或者将两者写脱离了都是属于跑题了。

【素材推荐】

“忧”者?为何?无非是“爱之深”也!故乃“忧之切”便成了情理之中的事。犹记得耳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摄人心魄的感慨,那是诗人杜甫心系祖国、眷怀家人时感情的喷发;“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那是一个母亲对子女永不消逝的关爱与牵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那是江水隔不断的友情的涟漪在幽幽地荡漾;“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那是词人李清照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思夫心切时暗自忧愁的无言心声。正所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没有爱,便没有忧虑凄清的眼神,没有“云中谁寄锦书来”的热切盼望,更没有“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忧思悲伤。忧与爱,常常是形影不离的伙伴,在人生的凄风苦雨中,相伴相行。直至“国泰民安”、“有情人终成了眷属”,“子成龙、女成风”,“报得三春晖”,“左手握着右手的温暖”,所有的眉宇间的惆怅才会凝成那束迷人满足的微笑。

汶川地震中那个感天动地的母亲。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去多时。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在灾难来临的那一刻,这位伟大的母亲根本无暇思考自己的安危,本能地用自己的身体全力护住自己的孩子,那深深扎根在心底的母爱,换做那一个无与伦比的母爱的姿势,还有那充满爱意和担忧以及祝福的短信。谁能说这不是世界上最动人的忧与爱?

杭州司机“平民英雄”吴斌,驾驶大客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在面对对向车道上突然飞来的铁块造成肝脏多处碎裂、多根肋骨骨折、肺、肠挫伤的危急时刻,强忍剧烈的疼痛将车辆缓缓停下,拉上手刹、开启双闪灯,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之后,他又以惊人的毅力,从驾驶室艰难地站起来告知车上旅客注意安全,然后打开车门,安全疏散旅客。当做完这些以后,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的他,瘫坐在座位上。24名旅客安然无恙,但年仅48岁的他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毫无疑问,吴斌在生命遭遇重创的关键时刻,脑海中第一忧的是24个乘客的安危。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大忧大爱,才造成他今日的大义之举。以致让无数人为之动容,让我在想象他深受重伤依然从容不迫地停车画面时,心疼得眼泪簌簌地跌落。

“忧”是这世界上最朴素最本真的思考,“爱”是这世界上最美好最动人的语言。只要这个

世界多一些忧与爱,生活处处皆是春天。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身边的忧与爱,无时无刻不在感动、亦震撼着我们日益淡漠的心灵。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还是陌生人之间的情谊,都是那么弥足珍贵而令人难忘,令人敬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世界是如此美好,因为有那么一些心怀大忧大爱真挚善良的最可爱的人。

【类文赏析】

忧与爱

老井

老张披一件夹克坐在村头小河边。不远处一座化工厂正散发着臭鸡蛋的味道,脚下的小河漂流着大块大块的泡沫。虽是秋收季节,可老张的眼前竟是荒烟漫草。“村人撂荒得太久了!”老张愤愤地将还有半寸长的烟头踩灭。

老张是刚和老婆红梅吵了一架才出来散步的。“要回来你一个人回来,我可不想再回到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这句话,老张已记不清红梅跟他说过多少次了。

当初老张还是小张的时候,村里的日子确实不好过。那时老张带着新婚不久的红梅南下,老张有一手好瓦工活,老张做大工,红梅做小工。慢慢地他们有了自己的建筑队,有了自己的房产公司。可老张不管生意做得有多大,有一个习惯几十年来不改,抽烟只抽一个牌子——五元一包的红梅。

早年忙于生计,对家乡关心不够。后来听说村里有外乡人来办了个化工厂。老张想:村里人也能半工半农了,好!后来听说村头小河的水黑了,臭了,老张心理咯噔了一下;再后来他回村里的次数多了,不为别的,就为奔丧。哪一次不是伤心的回,揪心的去?村里的亲戚本家中,老的小的死因都是肝癌。

那次到二叔家奔丧,他坐在二叔的灵柩旁一宿没睡,一夜整整抽了两包红梅。

早晨,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三叔。三叔说“大侄啊,你爱村里人,你为村里人担忧,叔理解。可村里三年换了五个村主任,村里有点本事的早走了。”

中午,他打电话给南方的朋友。朋友说“你爱你的故乡,你想为村里人分忧,我理解。可那是一笔不小的无回报的投资,请三思。”

晚上,他把想法告诉红梅,红梅说“要回来你一个人回来,我可不想回到这兔子不拉屎的地方。”

……

老张点燃一支红梅,缓缓地站起,前面不远处河水较浅,那是他儿时与小伙伴戏水的地方。那时的水多清啊,她分明是上苍赐予村里人的从九天上涌下的银河之水。那时只觉得《上甘岭》中的插曲《一条大河》的词作者,分明是看到了这条小河才写成的。跟他差不多年纪的,谁没在这河里捞过鱼摸过虾;村里的女人,有谁没在这河里洗过衣服、淘过米。就这小河边,又留下了他跟红梅的多少足迹。河边的小树又偷听了他与红梅的多少悄悄话。

那时,这河水灌溉着岸边的一片绿油油的禾苗。就在这脚下的田地里,他跟红梅比过插秧。可眼下哪有庄稼啊,荒草长得比人还高。

望着眼前的荒草,远眺村里稀稀落落的炊烟,老张的眼睛有点湿了。

老张掏出手机,坚定的拨了个号码。

篇8:2022高考江苏优秀作文:忧与爱

【关键词】高考作文题 评点 忧与爱 借鉴

每年高考,作文题目都是社会关注目的焦点。评点各地的作文题,成为了“后高考”时代一道独特的风景。笔者也不免俗,谈谈我对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的忧与爱。

爱之一:审题无障碍

审题无障碍,不在审题上为难学生,让学生人人都有话可说,这是高考作文的总体趋势,也是对考生人文关怀的必然体现。试想,哪位作家的杰作是煞费苦心审题之后写出来的呢?实际上,高考考场上,考生至多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写作文,如果在审题上浪费过多的时间,尤其是浪费了时间还审不出个子午卯酉来,岂不是在无谓地受折磨和摧残!令人爱的是,今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不少题目平白朴素,几乎没有审题障碍。比如:

天津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天津作文题不需要审题,抓住“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材料后的引导语直接就可写作。题目平易,难度适中,符合学生实际,符合作文写作的基本原则,能让大多数考生有内容、有兴趣写,考生是能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体会写出好的作文来的。

爱之二:考题来自生活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考题从学生生活中来学生才会感到亲切,才会有话说。事实上,日常生活中蕴藏着生命最奇崛的波澜。人生的千姿百态,都在日常时光里光怪陆离。困惑、迷惘、坚忍、刚强,都在日常生活中点滴汇聚。生活中的故事,生活中的感喟,能使文字绝不雷同,呈现出万千气象。比如:

大纲卷题(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河北、广西):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子,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个作文题来自学生生活,既没有“寓言类”题目的造作之嫌,也没有“政治类”题目的空泛之嫌,学生感到亲切,容易引发思考,引起共鸣,相信能够写出好文章来。

爱之三:思辨类题目走俏

2011年美国高考作文题:Do people truly benefit from hardship and misfortune?(我们真的能从苦难和不幸中获益吗?)可以看出,美国作文题使学生需要表现的不仅仅是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也不仅仅是对历史掌故的熟悉,很重要的一点、或者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反映出学生个体的思辨色彩。命题者希望考生可以开发出与众不同的智力思维,希望考生可以对看似普通,看似平常的话题有自己独特的,全面的深刻的理解,这应该是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向。江苏高考作文题体现了这一特点:

江苏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这是一道典型的思辨类题目,也是江苏高考自主命题以来继“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凤头·猪肚·豹尾”和“人与路”之后,第四次考查此类的作文。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这样一道思辨类题目都应该不会感到陌生。这类题目能够真正与语文、生活和考生的生命与心灵深度对接,引导中学生关心现实、思考现实、改变现实,有一种充满热情的拥抱现实的人文精神情怀,理应走俏,已经走俏,必然走俏。

爱之愈深,忧之愈切。高考作文题分值高,对考生成绩和前途影响大,作为一个语文人,尤其是那些担负着来年出高考作文题目的语文要人,更应该为之忧,为之解困,这是我们的良心所在,职责所在。

忧之一:考题大无边

这类题目与政治挂钩,与道德相连,文以载道的功利倾向表现得过了头,题目不像是作文题,像是政治考题,它政治性倾向太强,主题先行,范围太大,导致学生说空话、说假话。比如山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山东题大而无边,显得空泛,脱离学生实际。一个发达的现代社会,绝不只有一个声音。学生独特的个性化的生命体验,是构成好文章的主要基础。全体考生都去歌功颂德,都去极力表现思想高尚,实质上不是作文的行为,而是政治行为。

忧之二:诗歌靠边站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在中小学教材中数量也不少,诗歌对学生的灵魂滋养是其它文学体裁所无法替代的,然而高考作文却把诗歌体裁排除在外。我们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的材料部分就选用了古今中外三首诗句,为什么却偏偏不让我们的学生用诗歌写作。一个缺乏诗歌的国度是可怕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才应该是高考的正确方向,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尽快到来。

忧之三:读写考分离

社会人不读书,校园内也难见读书的。学生忙于做题不读书,老师忙于编题,也不读书。即使有读的,上网读书似乎很时髦,然后是一些薄薄的杂志,像《读者》,仅此而已。长此以往,恐怕国人要先天性地“缺钙”了。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可怕的。读书,读不同类型的书,读厚书,高考作文这个指挥棒要有所作为。现在的作文题,不读书或者读书少,对作文分数影响不大,学生自然不去读了。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素养,提升民族素养,引导学生读书是必然选择。高考作文题要走在前面。如何命题,需要研究。

篇9:2022高考江苏优秀作文:忧与爱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江苏2012高考作文《忧与爱》解析

江苏卷:《忧与爱》。题目很大,需要落地:忧什么?爱什么?切忌忧与爱的对象大而空。就题目本身而论,是一个典型的关系型作文。关系型作文最关键的,就是不能舍弃一方,单写一方。如果考生的题目只在开头或结尾提“忧”,中间主要写“爱”,那么文章一定会跌倒三类。反之亦然。当然,关系型作文,从忧或爱中更看重一方也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结合着对方行文。比如,如果观点是“重爱贬忧”(让我想到最近当评委的一个辩题:爱国主义应该强调自豪感还是危机感),也要在写“爱”重要的同时写“忧”的问题,切忌扔到一方。当然,深入地探讨“忧”与“爱”的关系,会推动立意更深刻。最后,如果我们略微较真一点的话:为什么这个题目把“忧”放在了前面,把“爱”放在后面?由“忧”及“爱”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样一种关系能够作用于哪些方面?除了比较容易想到的“忧国忧民”到“爱国主义”之外,“忧”到“爱”是否也是一种感情认知的通式?简言之,这个题目伸缩性很强,很验功力。(刘纯)

风格相承,思路有变

——2012江苏高考作文随谈

2012江苏高考作文题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今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目,与往年相比,可谓整体风格一脉相承,具体思路稍有变化。纵观近十年来的江苏自主命题作文题目,基本上是沿着一条大气、空灵的路在走,有时诗意一点(如04、05、07、09、10年),有时平实一点(如06、08、11年),今年的作文题依然大气而空灵。题目表现形式是平实的,但导语却是诗意的。

但从微观上来推敲,今年的题目还是有很大变化的。

这种变化主要是由它的外在结构方式引起的,它摒弃了近5年的主谓、动宾、偏正结构方式,重新回到了06年前的并列结构模式。这种结构方式的改变,势必影响我们审题、构

思时对具体内容的敲定。

从08年到11年,五年的作文题目结构方式,基本上是一种“大偏正”形式,我们在审题时,只要将其中一个重点词语审透审准(如“天空”“时尚”“绿色”“平庸”,),写作时立足于此,另外一个词语适当顾及,就万事大吉了。

而今年的作文,却是个并列式结构题目,而这和04年到06年的并列式结构题目,要求还不一样。04、05年分别是两并列与三并列,但它在写作时是可以割裂的,它是允许你选一个方面单独写的,这样操作起来就相对简单些。06年的“人与路”看上去是并列式结构,但在实际操作时,却并不需要也无法按照并列式关系型方式去写。

今年的“忧与爱”,是个地道的并列式关系型题目,我们在审题时,“忧”与“爱”,必须统筹兼顾,写作时两者也必须并重,当然在操作过程中,两者在篇幅上完全可以有主次之分。另外,在审题时,我们还要注意这道题目,“忧”与“爱”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矛盾对立关系,而是一种相辅相撑关系。

事前大家都在猜测今年可能是骆冬青命题,据说他对美学很有研究,所以题目可能会很诗意,或如04、05,或如07、10。没想到是这样一个平实但又不缺乏诗意的题目。大家都没有猜到,大家都觉得不难写,大家也都觉得不容易写好。

所以,我觉得这题目出的不错!

附录:江苏自主命题的作文题目:

04水的灵动,山的沉稳,;

05凤头、猪肚、豹尾;

06人与路

07怀想天空、08好奇心、09品味时尚

10绿色生活、11拒绝平庸忧与爱

略看今年江苏高考作文,有以下几点想法: 1.从审题上来看,此命题必须快速搜索令己或令人既忧又爱的东西,然后构思成文,不然开始容易懵了;2.从立意上来看,忧是因为爱,爱则必然忧,于国于家,于人于物,皆然;3.从命题形式来看,这是关系型命题,写作时就要二者兼顾,否则难免偏题。4.从文体选择上来看,既然是关系型作文,不管你写什么文体,你写什么内容,都要把这关系说清楚,只是说的方式不一样而已,写“于国于家”方面,议论文较适宜,写“于人于物”方面,记叙文较适宜。

提示语中暗示很多,紧密联系当前社会现状。

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

提示考生从忧患中体现爱,爱,不仅只是赞美,付出,还有为之忧虑,为之悲伤,为之批评。

位卑未敢忘忧国,是忧爱关系的最朴实最崇高的境界。

知名作家、学者点评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忧与爱》

2012高考作文点评——蔡肇基:可能更适合成年人写

就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忧与爱》,记者第一时间约请了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蔡肇基对此进行点评。以下为蔡老师的点评:

要说“忧”与“爱”,首先得看到,二者并非对立关系。“忧”,对立的词语是“乐”,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是如此;“爱”,对立的词语是“憎”,所谓“爱憎分明”就是这样。“忧”与“爱”,自然也非同义关系。现在的作文题是“忧与爱”,这就要想想“忧”与“爱”为什么能联系到一起。原来,“忧”是源于“爱”,“爱”得越切,也就“忧”得越深。“忧”得越深,就显示“爱”得越切。提示语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儿行千里母担忧,就表现了“忧”与“爱”的这种关系。就此题作文,得在审题上下点功夫,不审题不行,而审题的难度也并不很大。从这个角度看,这道作文题是比较理想的。“忧”或“爱”的对象是什么?应该是同一的,同一也比较好写。按我的看法,最好不要写成“忧甲爱乙”,除非确实能把二者有机联系起来,且能有一点发人深思的东西在里面,难度不小。“忧”或“爱”的对象,可以是人或物,相识或不相识,上对下或下对上,家人亲友或整个炎黄同胞。要问今天谈“忧与爱”有没有现实意义,应该说是有的,人们常说“居安思危”,实际上就含有“忧与爱”的意思,选材天地比较广阔。从这个角度看,这道作文题也是比较理想的。

写“忧与爱”,可能重点应该在“忧”字上,“忧”中见“爱”。如果重点在“爱”,“爱”中有“忧”,那就不太好了。

蔡老师说:比较而言,这道题可能更适合成年人写,因为成年人“忧与爱”的情感经历及由此而形成的人生感悟可能远比青少年多。青少年“忧与爱”,自然也是有的,较之于成年人肯定要少一点,这或许是这道题的不足之处。青少年当然也可体谅成年人的“忧与爱”,那可见功力了。

人物简介:蔡肇基,南京市第一中学教师,南京市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南京市及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曾两次荣获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2012高考作文点评——朱大可:《忧与爱》太装逼

著名文化学者、批评家和随笔作家朱大可

主持人:你怎么看2012年江苏作文《忧与爱》高考题目?

朱大可(著名文化学者、批评家和随笔作家):《忧与爱》很像余秋雨的风格,过于老成,有点装逼;像之前网传的全国卷题目《细节决定成败》,这样的题目是一个简单的定论,给考生自由发挥得空间太小。

推荐阅读:

2012年江苏作文题《忧与爱》命题太空泛

比如江苏题目《忧与爱》,再比如福建题目《人生赛跑》。此类命题真的是太空泛了,貌似立意深远格调高雅,其实仔细破题起来让人不知所云。在紧张有限的时间里,让考生就如此空洞的命题进行个人表达,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最炫民族风》与高考作文题

05年「山的沉稳,水的灵动」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绵绵的青山脚下花正开,弯弯的河水从天上来。

06年「人与路」一路边走边唱才是最自在。

07年「怀想天空」永远的唱着最炫的民族风,是整片天空最美的姿态。

08年「好奇心 」什么样的节奏是最呀最摇摆?什么样的歌声才是最开怀?

09年「绿色生活」我听见你心中那动人的天籁,就忽如一夜春风袭来满面桃花开。10年「品味时尚」火辣辣的歌谣是我们的最爱。

11年「拒绝平庸」我们要唱就要唱得最痛快。

12年「忧与爱」忧忧地唱着最炫的民族风,让爱卷走左右的尘埃„„

江苏高考作文点评:命题作文以来第二个好题

人民网江苏视窗南京6月7日电(唐璐璐)7日上午,2012年高考(微博)正式开始,高考第一科是语文。历年来,作文都被社会高度关注。2012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目是《忧与爱》,多位学生都反映今年作文题目比较简单,很好写。专家对此题目也予以高度评价,称是“江苏高考命题作文以来第二个好题。”

金陵中学特级教师、语文教学专家喻旭初说,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忧与爱》“出得很好”,仅次于2004年的高考作文“水的灵动,山的沉稳”。喻旭初说,虽然2004年的高考作文比较难写,但是个好题目。

喻旭初认为2012年的江苏高考作文让大家有话好说。“如果说很多人没什么可说的,这个题目就不好。”此外,喻旭初分析,这一题目可写的东西也很多,可以写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也可以写现实,还可以写历史。第三,这个题目可以引导学生不仅要热爱生活,也要思考生活。“这主要体现在‘忧’字,忧是一种社会责任,历史使命,有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生活、家庭、社会就会充满爱。有了忧患意识,忧患的最终是为了爱,这样文章就会有深度。”

喻旭初认为,这个题目也对中小学的教学有一些启示。他认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了解生活,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生活,增强公民意识。喻旭初认为,现在社会欠缺公民意识,对很多事情都麻木了。而有了忧患意识,就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也会促进生活中一些不良现象的改变。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苏省写作学会会长凌焕新也向人民网江苏视窗解析,《忧与爱》这样的题目主要是反映人性方面的寓意,选取感情的角度,比较感性一些,贴近学生,“比较好写,也不容易跑题。”凌教授说,这个题目要把“忧”与“爱”结合起来写,“忧”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与身边同学的事,家庭的事,甚至国家的事,“爱”则侧重爱心。凌教授分析,“有些时候忧就是爱的体现,忧是爱的原因,每个人都为了爱有所忧虑。”因此,写作的时候可以把两方面结合。

不过凌教授也指出,这个题目人人都能写,但要写得生动、漂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还是不容易做到的。他说,关键在于选取的事例能否打动读者。

点评江苏高考作文题:立意中庸 易写难攻

常州武进网讯(记者 镇晓丹)6月7日上午12点,随着考试结束铃声的响起,2012年高考的第一门考试科目——语文宣告顺利结束。陆续走出考场的考生们神色平静,一考生表示,“考卷难度适中,答下来感觉还可以。”

而一直以来广受社会关注和议论的高考语文作文题,也随之新鲜出炉,今年的江苏高考作文的题目为“忧与爱”。

为了防止考生在三天考试期间因为听到一些有关已考科目的评论,而产生不良的负面情绪,所以今年,从区招生办到各所学校,都纷纷向老师下达了不在考生中间评论试卷难易的要求。

当然,茶余饭后,语文老师们总也免不了在自己办公室小小议论一番,而表达的观点则是出奇的一致,“这是一个关系型的题目,立意很一般,主旨基本不会偏离‘因为爱所以担忧’,切入面则很窄,无非是忧国爱民或父母因爱而忧之类的题材,类似的典故很多,但却容易造成大面积空洞的情感泛滥,总而言之,上手容易,想要写的出彩比较困难。”

就如老师们说的一般,在采访一位考生时,该考生就表示这个作文题目不难理解,自己就是将主旨上升到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来写这篇作文的。

2012江苏卷高考作文教师下水作文

江苏省丁沟中学陈庆德

忧与爱

严寒的冷冬,漫天的飞雪。我突然接到一个不常联系的电话:

“是天籁吗?我是白雪的家人,她突遇车祸,在某某医院,你能否来一下吗?” 我的家人极力阻止我去,担心我会做彭宇。

我心忧如焚,在漫天飞舞的大雪里,跨上我的摩托,奔向那家医院。

雪白的墙,飘舞的白大褂,雪白而转蜡黄的脸。

“很唐突,我们不知你和白雪的关系,她也很少提及你,但是,在她入院来偶然的一次语言中,她几次念叨‘天籁’,所以我们翻看她的手机通讯录,查到了你的电话。能否问一下,你们什么关系?”

“什么关系?陌生的朋友吧。”

我们的结识是在三年前„„

那个中午,我骑摩托给快递送货,冷不防地撞上了急速穿行斑马线的一个骑车姑娘。急刹车,我摔倒,她也摔倒。我的货物飞舞,她的车轮扭秧歌,好在我扶起她时,看到双方还都无大碍。她帮我拾起散落的货物,我帮她扛车到修车铺。师傅在有点扭曲的车轮上一阵乱踩,5分钟不到,收我50块。我要带她去医院检查,她阻止,说,就手上一点皮肤擦破,没必要小题大做。我把身上仅剩下的150元拿给她,算是陪她摔坏的眼镜。又写下我的身份证信息和我的电话号码给她,算是如果有问题,我依然负责。但是在临分别时,那150元她又回塞给了我。

以后我曾经担心她打我的电话,始终没有。

一年后的一次送货中,我被车撞。醒来后见到的居然是她。她坐朋友的车,拐弯处朋友一个喷嚏冷不防撞上了我。观察三天后我要回家,姐姐要和对方讲赔偿,我告诉她去年的事,她也作罢了。

以后就不断接到她的电话和短信,我告诉她不必担忧,短信里我回复道:“人穷命硬,无需担心。”

想不到造化弄人,今年,今天,在医院再次见到她„„

临走的时候,我掏出200元表示心意,被她的家人拒绝。她的家人想说什么,最终没有说,我知道。作别的时候,我告诉他们,我会经常来的,也希望他们及时给我短信或电话,以解我的担忧。

篇10:2022高考江苏优秀作文:忧与爱

忧与爱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陈祥书

五更时分,夜色朦胧。心烦意乱,忧心忡忡;A辗转反侧,颇难入眠。他满眼都是父亲的病态,满脑都是父亲的病情;他为父亲的病态忧愁不已,为父亲的病情焦急万分。因为父亲半昏半醒,病症仍没有好转;时昏时醒,病况仍没有改善。而且,病症能否好转,尚属未知;病况可否改善,实属难料。

突然,A闻到了一股臭味,心里一惊:不好,又失禁了!他赶紧披上衣服,跳将下来。来到父亲床边,掀开被子一看,果然又失禁了。他先帮父亲脱去睡裤,移动身子,清除大便,清理脏物;然后倒来开水,配成热水,擦洗屁股,换上内裤;再打开龙头,清洗脏物,走出病房,晾晒衣物;最后,打扫地面,清除垃圾,推开窗户,换换空气。看看窗外,没有一点亮色,好比脑中黑夜;仍是漆黑一片,如同心头乌云。父亲大小便失禁,犹如一块巨石压在A的`心头,让他忧得喘不过气,愁得迈不动步。忧心如焚,A仰望苍天,发出询问:父亲的半昏何时能清醒?失禁何时能解除?可苍天无言,仍旧黑暗。面对上苍,A双手并拢,真诚祈求:让父亲迅速清醒,不再失禁。可上苍不应,仍然如故。万般无奈,A心头一热,不禁热泪盈眶,潸然而下。他赶紧掏出手纸,擦干泪水。A是刚强汉子,从未激动失态过,对潸潸流泪颇为不解:堂堂男子汉,究竟是怎么啦?追根溯源,顿有所悟:泪来自忧,忧源自爱;或者说,因爱生忧,因忧生泪。

东方发白,天色发亮。冲来开水,配成热水,A先为父亲清洗脸面,擦洗身子;然后脱去脏衣,换上新装;再搓洗脏衣,挂出晾晒。忙乎一阵,不知不觉,已到了早饭时间。A急忙打来早饭,配上咸菜,摇高病床,让父亲坐起;拉起餐桌,端起饭碗,拿起汤匙,准备喂早饭。可医生突然走过来,发出禁令:糖尿病人,必须禁食,不能吃早饭。如同晴天霹雳,把A给炸晕了;他顿时傻了眼,僵在那里,饭碗迟迟不肯放下,汤匙始终拿在手上。看着父亲渴望的神情,A真是心肝俱碎;望着父亲无奈的表情,A真想大哭一场。他命令自己坚持着,强忍着;可眼圈已经发红,似乎就要哭出来。他不想让父亲看到,就急忙放下饭碗,丢下汤匙,快速走出病房,来到走廊尽头。他用左手掩着脸面,失声哽咽;用手绢捂住嘴唇,小声抽噎。他为父亲必须禁食而忧心,为父亲不能进食而愁苦。他不理解,也不明白:从懂事以来,自己从未哭过,可今天是怎么啦!其实,不用深思,也会清楚:爱之深,则忧之切;忧之切,则哭之多。

大约十点钟,医生前来查房,发现父亲因小疝气引起了肠梗阻。拍片检查之后,医生拿着片子,建议进行手术。“手术”,A脑中“轰”了一下,霎时一脸愁云。虽说是个极小极小的手术,可父亲已经80多岁,又有高血压、心脏病,还有糖尿病,能经得起折腾吗?万一下不了手术台,怎么办?走出病房,A遥望苍天,发出征询:是手术,还是暂避?是开刀,还是保守?可老天依旧,不置可否。回到病房,坐在床边,A心绪不宁,闷闷不乐;为手术而忧,为开刀而愁。到了晚上,A躺在床上,彻夜难眠:如果不手术,也许还能多活几年;如果开了刀,说不定就下不来。神情恍惚,精神不佳,A忧得头部发疼,愁得心口发痛:只好斜着头颅,弓着身子;一手压着头部,一手捂着胸口。就是个小手术,怎么这么让人头疼,这么让人心痛?如果是A自己小手术,也许就只是一句话的事情,哪里会忧得这么头疼,愁得这么心痛?为什么会这样忧心?这样愁苦?无须揣摩,自然明白:越是深爱,就越是忧愁;越是忧愁,就越是疼痛。

太阳升起,天色转晴。经过半月治疗,父亲终于清醒起来,恢复了健康。A搀扶着父亲,拎着东西,乘上电梯,走出了医院。回望医院,A回想以往,颇有感悟:父子情深,注定会忧;父子深爱,必定会愁。忧爱内生,因爱生忧;忧爱正比,爱深忧切;忧爱转化,化爱升忧。(215101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篇11:2022高考江苏优秀作文:忧与爱

高考一结束,大家除了关心如何填报志愿外,最关心的当然是今年的高考满分作文与零分作文了,有优美的语句,连贯的思维,独特的创意将获得阅卷老师们的亲睐,当然这应该是当之无愧的满分作文了。然而,哪些网络的语句,充满了对世俗的愤怒,这样的作文无论从题材、内容来说都会让老师毫不留情的划下一个“蛋”,也正所谓的零分了。2012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目让大家都耳目一新:“忧与爱”,这应该如何下笔呢?从作文题目出来微博上就有许多的恶搞,甚至是说将题目直接颠覆为“性与爱”,这样的恶搞也让考生们不知如何是好。今天,零分作为就此诞生,让我们一起看看2012年江苏省的零分作文是如何的。

“零分作文”

——忧与爱

初看这个题目,我的直觉是出题老师脑子进水了。因为“忧”与“爱”既不相近也不相反,不存在明确的辩证关系。如换**与恨”、或者“喜与忧”,那都是叫得出口、拿得出手的好题目。而“忧与爱”这三个字代表着什么?让我一头雾水。

当我急得抓耳挠腮、凝视着这三个字沉思了一两分钟后,我突然眼前一亮。此刻,我的眼里饱含着泪水,因为我终于明白了出题老师的苦心。尼玛,原来是个超隐晦的高手:这分明是“性与爱”么。当今社会,隐晦成了我们在网络界生存的不二法则,就像我们为了在中吴网发帖子,不得不把都督的姓改成“不厚”一样。

其实这话题没什么好说的,有道是“饱暖思淫欲”,老师你倒吃得饱饱的,可我还饿着肚子呢。按理说今天高考,不该不吃早饭。可是当今这世道,越是重要的日

子越要注意安全,为了顺利考完试,我觉得还是饿着肚子比较安全。因为吃饭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情。

别看这几天流行看《舌尖上的中国》,好像中国人很有口福似的。其实中国人都知道,电视节目跟现实世界是反着的。君不见,果冻是皮鞋做的、老酸奶是皮鞋做的、胶囊还是皮鞋做的。尼玛,我要是吃了早饭来考试,别说考出成绩了,能不能看到试卷还是个问题。

哎呀,写着写着,我终于写到老师您的题目上来了。忧与爱?对呀,咱就是有忧有爱。咱们爱美食,可是还没来得及爱,就先忧染色馒头、忧地沟油、忧瘦肉精、忧皮鞋。我终于发现,原来忧与爱是不对等的,付出一辈子的忧,未必能勇敢地爱一秒钟。怪不得老师没说“爱与忧”,非要把“忧”放在前面。老师你真是太有才了,您不只是隐晦高手,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爱而爱的好老师。

有人要反对了,说你怎么就不能阳光点?就在这几天,不是出了一个最美司机叫吴斌的么?他用爱支撑着做完了一整套点刹、空档、手刹的动作,拯救了一车乘客的生命。这不是生活中的美好事情么?要说我对吴斌还真的很敬佩,可是吴斌这次事故告诉我们,开车上路还是要忧一忧的,忧对面会不会飞来一只轮毂。真心期盼着哪一天我们不用再为飞来轮毂而忧,那样吴斌就不必付出这么惨重的爱。

上一篇:长沙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实施办法下一篇:政府办人事科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