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外作业开展自主性学习的探讨

2024-06-04

利用课外作业开展自主性学习的探讨(精选7篇)

篇1:利用课外作业开展自主性学习的探讨

利用课外作业开展自主性学习的探讨

商丘市梁园区王楼二中 黄本青

简介: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能激起学生自主作业的热情。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亲自参与作业设计,作业质量也大大提升,几乎再也找不到拖欠作业的,学生完完全全地成了学习的小主人。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指点。体验成功是一种乐观向上,体现强烈主体意识和积极心态。让学生体验成功,不仅能让其积极主动地完成课外作业,还能促进他们良好学习习惯.态度以及坚定信念.美好人格的养成。

关键词:自主学习的热情,自由的天空,实践能力,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常态,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功。

一.拓宽思路,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1、设计多元化作业,让学生竞展风采。作业形式的多样化,能激起学生自主作业的热情。鼓励学生以看、演、说、问和想象多种手段学习知识、探讨学问、自主完成生动活泼的、精彩纷呈的作业。

例如,教《桂林山水》《海上日出》等写景文时,我让学生用画画.诗歌.乐曲等形式来表现这些散文所描写的美丽景象。学生兴致高昂,有的画水彩画,有的做成贴纸画,有的带来了剪纸,有的写出了童趣盎然的儿童诗,还有的自己录制了古典乐曲给课文配乐等,收到了出乎意料的好效果。

2、鼓励自选作业,给学生自由的天空。在教学实践中,我还让学生亲自参与作业设计。学完一篇课文后,学生可以几个人或小组合作,设计一份作业,参与全班的优秀作业设计评选,学生们更是兴趣盎然。一份份经过精心思考的作业设计纷纷呈现,这些作业不仅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而且都是孩子们易完成又感兴趣的作业。有的学生甚至还设计出出了不同层次的作业供同学自由挑选。如:《迷人的张家界》学完后,有个小组的学生设计了如下作业:(1)朗读全文,背诵其中一个自然段,摘抄优美词语(适用于“潜能生”)。(2)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其中两个自然段,摘抄文中好词佳句;选一个景点画下了(适用于“中等生”)。(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文;当当小导游,为“张家界”写一篇导游词,并向亲朋好友介绍(适用于“优秀生”)。这样的作业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欢迎,每个学生都选择了适合自己做而又乐意做的作业。完成作业的热情非常高,作业质量也大大提升,几乎再也找不到拖欠作业的,学生完完全全地成了学习的小主人。

3、布置开放式作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例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后,让学生通过“亲眼看一看,张口问一问”等方式调查家乡的环境污染情况,把它反映给当地的社区或街道管理人员,也可以把一些治理对策写信给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调查访问和开放性作业的操作,学生不仅深刻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更在无形中培养了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孩子们在完成这一系列事情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锻炼了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鱼人合作,搜集信息.学以致用等多种综合能力。

二、及时指点,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常态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及时给予指点。这种帮助应该是方法

策略的指点。如布置收集信息资料类作业前,就可以适当介绍资料来源.出处以及资料分类等方法。也可以是背景知识的提供.信息源的提供等。比如,让学生选择熟悉的旋律配唱古诗词《忆江南》《渔歌子》,为使学生正确把握古诗词的情感,选准相宜的曲调,课上教师就要简介诗人生平,帮助学生领会诗句所寓。又如布置采访调查类作业时,应先向学生说明采访调查的内容,提问的技巧,记录的方法.调查报告的撰写格式等。特别是在完成开放式作业时,学生由于阅历、年龄等原因,有时会下手无门。如果这时老师不给予适当的帮助和鼓励,学生就会无从下手,知难而退了。久而久之,学生对完成此类作业就再无兴趣可言。

三、不断激励,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成功

体验成功是一种乐观向上,体现强烈主体意识和积极心态。让学生体验成功,不仅能让其积极主动地完成课外作业,还能促进他们良好学习习惯、态度以及坚定信念、美好人格的养成。教师要树立“只有差异,没有差作”的观念,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善于发现并欣赏每个学生的创新活动。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1、除单一,看多元。课外作业的完成好坏不仅要看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评价非智力因素,评价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兴趣和习惯,在作业过程中的创造意识的体现,创造水平的提高和创新习惯的养成等。

2、少批评,多激励。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尽量捕捉作业中的亮点,给予每一个学生适当是激励。教师或口头表扬,或画红旗、星星、笑脸、小花,或发精美贴画,或给予“进步明星”“作业能手”等称号。不仅如此,教师还要不断创造机会,通过介绍、交流、传阅、发表、广播等形式,展现学生的作业成果,让学生体验到作业的乐趣与价值。

3、轻结果,重过程。不在于看学生课外作业获得的答案是否标准,而在于看他的思维过程。也就是不在于看学生答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他为什么这样说。说的有没有道理,有没有独特是思维方法和理解角度。

篇2:利用课外作业开展自主性学习的探讨

[内容摘要] 通过对当今小学语文作业现状的分析,从作业设计的题型上来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性 作业设计

“老师,今天有作业吗?”“老师,今天做什么作业?”“老师,今天作业多不多呀?”校园里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布置作业似乎成了教师一人的事,学生成为旁观者,成为了教师作业设计过程中的代言人。实施“减负”以后,一年级不留书面课外作业,学生和家长便无所适从。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想就这个问题换一个角度进行深入思考。

自古以来,学生都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正是因为这种习以为常,见惯不惊,在学生作业这个板块,很少进行反思与研究,使之成为了影响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小学语文学科也不例外,经过相关观察和调察分析,学生作业在关注作业的主体——学生自主参与这个问题上,存在以下一些不足:

作业理念上讲,“只见作业不见人”。于是大量存在“学生作业,教师主宰”的现象。在教师心目中,布置作业是自己的事,与学生无关,我布置什么,你就做什么;我布置多少,你就做多少;我怎样要求,你就怎样完成。学生成了装作业的容器,成了完成作业的工具。教师的作业命令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不管你愿不愿做,不管你能否完成,都得达到教师要求的结果。

作业方式上看,“我不相信你能自主”。于是多数安排“抄抄写写,机械重复”的练习。大多数教师认为,我不布置,你能做什么呢?动手动口等操作的作业,教师看不见,就不放心学生会去完成,所以不如布置书面 的抄抄写写,做了就做了,没做就没做,一目了然,谁也逃不过教师的检查;没什么作业可布置的,哪怕重复几次,也要学生去完成。学生作业中,过量抄字词,抄课文,抄卷子,抄作文的不在少数。

作业内容上说,“拿什么来自主学习”。于是主要遵循“拿来主义,毫无变化”的模式。教师自己设计作业的并不多,据调查显示,学生做教师自编的练习的,只占7%;选做练习册等资料上的题目的,占68%;常常做整张试卷的占4%;另外,操作型、活动型作业占21%。由此可见,多数教师毫无变化地采取“拿来主义”,不针对自己教学和学生实际设计作业。

作业评价上论,“你做主了我就难改”。于是批改步入“精疲力竭,费时低效”的困境。如果让你做主,作业交来五花八门,这对教师批阅无疑有相当大的难度。与其这样,不如一刀切,交来的作业方便批改。就是这样,某些作业教师一人批改就要一两天,如阅读题、小练笔之类作业。不少语文教师对此总是苦不堪言。

提出小学语文自主性作业设计,主要是基于以下理论。

一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是从语文学科特点上对语文学习提出的要求,强调了语文学习离不开学生听说读写书等真实的语文实践活动,即要遵循“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语文学习规律。这讲明了学生也应该是语文作业的主体,学生应主动去完成作业,做自己喜欢的作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作业。这表明了,通过作业方式的变革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二是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获取知识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因此,学生的语文学习重在具体语言环境下在他人协助下进行自主建构,学生的语文作业也只能是在自己的知识经验背景下用自己的方式去完成,教师或他人只能提供语文情境、对话交流等帮助。

三是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关于智力及其性质和结构的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框架中相对独立地存在着九种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

多元智力理论一经提出,即对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即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这样的学生观一旦形成,就使得教师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报以积极、热切期望,并乐于从多角度来的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同的学生就会对不同的作业内容感兴趣,不同的学生就会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不同的学生通过作业就会取得不同层次的发展。

基于以上理论,因此设计小学语文自主性作业,必须找到一定的策略,即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作业设计操作方法。笔者从作业的基本类型来谈谈自己粗略的看法。

(1)从培养学生语文的自学能力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当能力‘软弱无力’,不能为知识‘提供服务’的时候,知识就变成了一种沉重的、不能胜任的负担。”小学生通过自主性作业,锻炼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形成语文自学的能力,从而学得更为轻松有效。因此,从形成语文能力的角度可以将自主性作业进行分类。

①积累型作业:即以记诵或积累知识为主的作业。这一类作业主要有诵读、背诵、抄读等。背诵应该只限于文言文、诗词、好文章的精彩片段 或全文,而且要尽可能把单纯的背诵变为以加深理解为目的的“背读”。抄读要讲究方法,应以“句”为单位,看一句抄一句。较长的句子,要按逻辑顿歇来分割。要把抄读变成一种有明确目的的工作,例如从课文中分类抄录精彩片段、格言、警句,累积成册,以供习作时参考。这些看得见的效益,可以提高抄读的兴趣。

②消化型作业:即以消化知识为主的作业,“消化知识”指的是理解和吸收知识,而不仅仅“记住”知识。课文后的大部分思考题、训练题都是这一类作业。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也可以另行设计训练题。设计这一类作业,应该考虑含有一定的思维训练内容。有时也可以结合课文进行,例如学完《虎门硝烟》后,让学生写写站在林则徐的塑像前你有什么感受和想到了什么。

③应用型作业:应用的过程也就是“迁移”的过程,用我们传统的方法,叫做“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这类作业可以是小型的、分解的,也可以是大型的、综合的。要考虑大、小型作业适当的配合或间隔。重要的是,作业无论大小,都必须为学生创设灵活应用知识的情境。例如学了《九寨沟》之后,学生积累了许多四字组成的词语:。可设置一个新语境,让学生正确地使用本课学到的词语:

④评价型作业:评价能力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读写能力。评价能力本身也有不同的层次。对文章中一个有特色的词或句子的认识,是一种评价;就课文里精彩的片段、有特色的词句谈点体会,也是一种评价,等等。学生能写这样的文字,标志着他们的读写能力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如学了《鸟语》一文后,可设计这样一个作业让学生谈认识,写体会。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你更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a、我想成为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b、我多想成为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2)从重视学生自主实践的角度分。

①搜集整理型作业: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如学了《惊弓之鸟》后,让学生搜集成语或成语故事,并按字数整理搜集到的成语。②艺术渗透型作业:主要是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感受艺术、欣赏艺术。如学了《月光曲》之后,让学生亲耳聆听一下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等等。

③操作表演型作业:主要是引导学生在作业中培养自己动手实践的能力。正像一位教育家说过的那样:“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绘画、制作、剪集、广告设计等方式,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使学生对知识掌握更为深刻。例如,在学习了《五彩池》一课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为当地旅游开发公司设计一则广告语,使更多的人了解“五彩池”,喜欢“五彩池”,到“五彩池”来观光游览。

④调查研究型作业:主要是让学生实地参观、访问、调查等,最后用图片或写调查报告的方式呈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如学生学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后,可让学生调查自己家乡的环境污染情况,并做一份调查记录。

(3)从作业设计的主体参与程度分。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参与作业内容的设计,自己布置作业。教师重在帮助学生学会内容整理,逐步在题型与内容上建立联系,从分工合作编制向个体独立完成过渡。每次编题后,教师取样讲评,再到学生互评,再重新改编,然后自由交换答题,教师答疑和协调,评选最佳编题和答题。

①主体选择型作业:这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作业。教师针对学生差异,设计多梯级作业,即教师提供多项听、说、读、写与动手操作的作业,让学生选其一二完成。其选择可与家长商量,完成过程家长也可参与。具体到一篇课文学完后的作业,则可以分层设计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如学了古诗《小池》后,教师设计了以下三类作业,让学生自选。A、背诵、默写古诗《小池》;B、《小池》描写了怎样一幅画面?发挥想象写一段话;C、学习了作者杨万里的另一首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比较两首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的异同。

②合作设计型作业:这是一种多向互动的作业。一个班可以根据不同的方式,分为若干小组,小组内合作完成作业设计和作答。如学完《惊弓之鸟》一文后,教师可让小组内的同学分别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去设计作业,设计完后并交换作答;或者,小组内,一部分同学负责设计作业,另一部分同学完成答题,然后组内同学一起进行自评。

③独立设计型作业:这是一种独立创新的作业。学完一定内容后,让学生独立设计自己喜欢的作业;然后在班上展评,看谁设计的作业新颖有趣,能让同学喜欢做,动脑子去做;最后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业让全体同学练习。

从以上对小学语文自主性作业设计的初步探讨来看,主要呈现了以下几个观点:一是从关注人的发展来讲,要让小学语文作业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而不是让学生成为作业的工具。二是让小学生参与语文作业设计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以逐步实现的。三是小学语文自主性作业设计,从过去单纯考虑题型的变化走向了寻求理论的支撑,让自主性作业更具科学和规范。四是提出了自主设计、自主解答、自主评价的作业设计总体思路,优化学生自主作业的整个过程,并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体现不同程度的自主。

搁下笔来,才发现“小学语文自主性作业设计”此话题的沉重,我犹如一脚踏进了一片沼泽地,眼前一片茫茫。我对语文作业设计的理论探讨还是肤浅的。我对作业设计操作层面的建构还很不成熟。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对语文作业的需求我深刻了解吗?等等。这些问题都还未得到一个比较圆满的答案。还有待于不断地学习、探究。

参考文献

篇3:利用课外作业开展自主性学习的探讨

一、积极培育旅游专业学生课外阅读的自主性

积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自主性, 就要让学生做到自主阅读、独立阅读、选择阅读、和创造阅读。

(一) 自觉阅读。

强迫学生阅读是没有用处的,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享、知识链接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 某个章节的知识在生活中出现在很多杂志、媒体、书籍上。比如, 著名的旅游景点凤凰的风貌和风土人情早就在大文豪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学生由于好奇心, 自己愿意去进行课外阅读。这种阅读使读者有积极的情绪和愉快的心情, 当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课外阅读得到印证时, 阅读会让他们内心有喜悦和满足的感觉, 这种喜悦之情又更能激发他的积极阅读的热情和兴趣兴趣。

(二) 选择性阅读。

课外阅读, 是学生根据不同的目的、兴趣、爱好、需要, 自愿地学习自己愿意读的书, 自由自主地进行学习, 学生根据主体意识进行选择的权利教师应尊重。再比如关于凤凰的风土人情, 学生可以选择《边城》进行学习, 他同时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阅读凤凰的风光碟片、杂志资料。作为教师, 应该鼓励学生的正当阅读, 更可以引导学生们将不同的阅读资料进行交流和分享。

(三) 独立阅读。

学生独立进行阅读的自主行为被称为课外阅读, 学生独立选择、独立阅读、独立获取其中的知识内容、独立进行思考, 阅读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形成独立性格的重要因素。

二、课外阅读与旅游专业课堂教学相结合

旅游专业学生在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过程中, 如何利用好课外时间, 教师应该注意引导, 使学生逐步建立课外阅读的习惯, 指引学生的课外阅读主要是根据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来进行。

一般来讲, 课外阅读是教师教学过程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为了牢固地记住课堂上讲的公式、结论、规律和其他的结论。学生必须学习和考虑许多不需要记住的资料, 阅读应当与学习紧密联合起来。这种阅读被叫做建立学习和记住材料所必需的“智力底子”。教育实践证明, 在课外学习到的知识, 可以引起青少年对学习的功课的智力兴趣。如果学生有广泛的课外阅读经验, 就会用更大的兴趣去探讨课堂教学的内容, 课堂上的新内容就会有一种“奇特的吸引力”。当丰富的课外阅读体验与课堂上的新概念融合时, 学生大脑中已形成的概念会显得更加清楚, 使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种种疑问得到解决。所以,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应做到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备课, 遴选资料, 准备引导学生的阅读链接和推荐阅读书目, 也可以把这称为“两套教学资料”。教师在传授给学生课堂教学知识即学生必须熟悉和记在头脑里的材料的同时, 都应具备另一套课外阅读和其它的资料来由。这就要求旅游专业教师在备课时, 要充分联系实践、联系热点, 并阅读大量辅助资料, 知道相关资料在哪些书籍报刊中。例如, 在旅游课程中, 导游法规是相对难以掌握的学科之一。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能尽量想办法让课外阅读和所学的每堂课密切配合, 理论联系实际。比如, 《旅游法》对旅游社资质的要求, 是非常抽象的, 容易记, 也容易忘。又如旅行社为什么要交旅游质量保证金?前者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看看旅行社经营方面的书籍, 后者可以从台湾游近年来出的事故着手, 看看事故的处理程序。读了这些材料, 学生就理解了为什么法律会对旅行社有这么严格的资质要求, 也理解了质量保证金的缴纳对维护旅游秩序方面的重要意义,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不仅理解了课本, 也联系了实际。这样, 他们在阅读的基础上, 好像脑子里已经有了已经熟悉的实体场景。

三、利用课外阅读探索课堂任务

利用课外阅读, 教师可以很好地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教师可以利用高校旅游专业学生课外时间富余的特点, 将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讨论交流的问题事先布置给学生, 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 先了解下次课堂需要解决的问题, 并先形成自己的观点, 不仅利于课堂问题的解决, 也增加了相关知识的了解。如:在进行“旅游线路的设计”课程的讲授前, 就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任务, 分组让学生自己在课外查阅资料, 设计一条针对特定对象的旅游线路, 例如三八节某单位妇女二日游的设计。在课外设计的过程中, 学生自己会查阅大量的资料、解决设计线路中所涉及的衣食住行等各项具体问题, 并发掘出更多不懂不会的地方, 这就促进学生更加利用各种方法找到答案。对于实在难以解决的问题, 学生们也更加期待上课得到答案。当学生们带着各组不同的方案来交流、比较时, 学生不仅可以进行对比, 也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 更利于教师发现学生们的学习需求 (见图1) 。

四、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阅读技能

苏霍姆斯基说过:“书本对少年而言, 是内心体验的来源, 并不是所谓的真理的仓库”。学生对书的思考越全面, 他理解掌握东西也越多, 继而他发觉自己不理解的东西也越多, 所以, 他的思想就会得以开动, 求知欲望也会变得越来越强烈。此后, 阅读和钻研书本内容会逐渐地成为一种智力活动的需求。相反地, 愿意在阅读中思考的人做起事情来显得更快、更顺手, 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 并没有“读死书”的现象。

旅游专业学生总是抱怨专业识记量大, 记不住、记不牢。那么, 怎么让这些旅游专业的学生思考着读, 学会“很好地阅读”, 不仅让学生记住书本的知识, 也让阅读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教师可以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能, 学生掌握了技能, 就能事半功倍地进行阅读。课外阅读的范围广博, 课外阅读总的方法是:粗、快和细、深相地结合。粗、快是要求学生学会选择材料、快速浏览;细、深则是要求学生学会细致、深刻地消化选择好的材料。做到这两点, 就保证了阅读的广度和深度。“粗”, 要善于快速吸收众多的信息。训练学生学会阅读标题, 既快速地了解了大量信息的关键词, 又能准确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快”, 使每个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得到升华, 做到一眼下去就可以完整地掌握长句的意思, 一个句子没有读完就能够猜出其余一部分的大致意思, 以及思考的时候, 再向后面的部分传授的复杂的技巧和能力。怎样做到快速阅读呢?一是要把重点放在文章开头的第一、二段, 二是要注意略去文中赘述部分, 切忌一字不漏。“细”, 细致, 仔细进行阅读, 不漏掉、不毛躁, 静下心来认真阅读, 这里强调的是静心细心;“深”, 即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 善于边想边读和边读边想, 这里强调的是逻辑思维的运用, 达到理解、运用和举一反三的效果。实际上, 高校的旅游专业教学过程中, 学生在课堂上也有阅读的时间, 教师就要抓住这些课堂阅读时间, 积极地教会并训练好学生的阅读技能 (见图1) 。

五、积极引导旅游专业学生利用图书馆

旅游专业的学生性格活泼、爱好广泛、敢于想象, 对于课外阅读的需求也是非常广泛的, 图书馆是一个能满足他们各种阅读需求的高效场所。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 告知如何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图书。一是要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阅读专业书籍。例如, 旅游管理专业在很多高校被列入经济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旅游经济、旅游营销等旅游产业方面的书籍就要查找F开头的, F590~592之间的书籍。而旅游学科涉及的内容并非仅仅是旅游产业, 还包含了很多地理、人文、历史、汉语言的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检索图书类别, 找到需要的分类。二是图书馆配备众多的期刊杂志, 单是旅游时尚资讯杂志方面的期刊就有《旅游》、《旅游者》、《旅游时尚》等十几种, 旅游地理方面有权威期刊《国家地理》, 旅游环境方面有《生态旅游》。报纸方面, 《中国旅游报》作为旅游业界最权威、政策发布最新的、资讯最丰富、评论最全面的专业报纸, 应鼓励学生们多看。期刊杂志拥有比书籍更新、更快、更生活化的知识信息。三是电子阅览是图书馆的另一项开展课外阅读的好途径。随着手机、电脑和wifi、互联网的普及, 电子阅览已经成为学生们的主要阅览方式, 学生们在其手机和电脑上一样可以进行电子阅览 (见图1) 。但是, 大专院校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一般向学生开放免费的《中国期刊网》, 这是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学术交流的极其有利平台, 在学生学习写专业论文方面更能提供有效帮助。

六、结语

教师通过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 还促进了学生进行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和熟练运用知识的灵活性。旅游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不是存在学生头脑中的僵硬的东西, 单纯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 而是让学生成功地运用所学知识为游客服务。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 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证明, 知识可以进行思考和劳动, 使学生的知识在课外阅读中丰富起来, 因为阅读, 知识得以进入到流通领域, 作为劳动工具而获得应用。继而, 学生才能够真正接受旅游行业知识, 才会开始感受到自己是旅游行业知识的主人, 是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王敏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手段[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2

[2]华建新.自主性学习过程中的素质教育[J].远程教育, 2004, 2

篇4:利用课外作业开展自主性学习的探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完成一次作业时,其主观能动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能使学生情绪高昂,乐于思考,带着好的心情作业,思维更活跃,反应更灵活,从而感受到作业的乐趣。如学了初二第十单元的The Swedish rock band, 我布置学生写一篇主题是他们熟悉的短文,如My Favorite Kind of Music或者My Favorite Pop Singer/Basketball Player/Actor/Actress ... 这些学生本来就熟悉的话题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这样的作业完成的质量自然是比较高的。

极具趣味性的课后作业,会使学生感觉不到课业负担的压力,使学生创新意识大大增强,思维空间不再闭锁,而是大幅度敞开。课下自觉地用英语进行交谈,用英语做游戏,甚至自己创造小游戏。在知识的反馈中,我发现,孩子们的记忆力增强了,想象力丰富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

二、 英语课外作业应注重开放性

传统的封闭题在发展学生思维方面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因此,必须增强作业的开放性,联系社会热点、焦点问题,适当合理的设计一些开放题来充实作业题,有意识地鼓励、引导学生广泛吸纳多种新知识、新信息,关注现实,学会运用。英语新教材选材广泛,内容更趋交际化,更具开放性,增补了学生关心的话题,为学生开放式的运用语言提供了条件。

设计开放性作业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多向思维能力。如初一英语有一课是一篇谈论旅游的对话。我在上完这一课时,除了设计问题“How do you travel?” 之外,还设计了另一个话题: If you have got a chance to travel abroad, which country or city will you choose? And why? 让同学们课后讨论并查资料,作为当天的课外作业。第二节课检查时有的说去Australia, 因为那里环境优美、环保工作做得好;有的说去America, 因为美国经济发达,高楼林立;也有的说去Venice领略一下这座水上城市的风采。还有的同学说不到国外去,就在国内旅游,因为我们中国有许多名胜古迹,不仅可以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还可以领略各地的独特风俗习惯和文化风韵,而且可以节省许多钱。学到初二有一篇迷路这篇文章时,我设计了下面两个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 1. Who usually gets lost when a child is travelling with his or her parent? 2. In what conditions can the parent get lost? 思考后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新奇而言之有理的见解,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不断发现并超越自己观念的局限,气氛非常活跃。再如:学了Mr More (He is very rich, but he isn’t happy.) Mr. Little (He is very poor, but he is very happy.) 这个故事后,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准备一个辩论赛,辩论Who do you want to be? Why? 正反两派各选三名辩手进行辩论。准备这样的辩论赛,学生始终处于兴奋、激昂的状态下,作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辩论不但为学生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而且养成他们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锻炼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和推理的紧密性。

通过类似的练习,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记忆,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既促进了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化,也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 设置英语课外作业还应考虑多样性

形式单一的作业,学生一会儿就会感到乏味,会把直接教学时激发出来的学习兴趣淹没,使已兴奋的神经受到压抑,从而影响作业的效果。可见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十分必要,英语课外作业就其形式而言有以下几种:复习、预习、阅读课外书籍、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践活动作业等。在调查中发现不少教师特别重视书面作业,对于其他形式的课外作业不够重视,甚至大加排斥。这样设置英语课外作业,学生有可能在应试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但是对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却没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应设法避免设置形式单一、内容重复的练习,要考虑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精心研究和设计,注意不同形式的作业搭配,要有利于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不能厚此薄彼。乌申斯基指出:“复习是学习之母。”英语课外作业中的复习,主要是要求学生巩固当天所学的新知识,检查纠正记忆中的错误,使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预习是让学生课前自学新内容,以便带着问题听课的一种形式。经常布置会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奠定基础。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在课外时间阅读有关书籍,包括一些相关的中文书籍,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培养阅读习惯。书面作业是英语课外作业最主要的形式,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能太多,要注意典型性和代表性。口头作业是让学生口头表达问题的一种作业形式。例如,角色表演、朗读、背诵、复述等,它能很好处理动口与动脑的关系,能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得到训练,是一种非常好的作业形式。总之,练习形式的多变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有利于各种形式的作业相互补充。

四、 优化中学英语课外作业的实践效果

篇5:利用课外作业开展自主性学习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物理

自主学习 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41-02

信息技术在二十一世纪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现代教育教学领域也实现了快速的普及应用,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教师应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物理课程的学习内容,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地探索发现,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教学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做好课前自主预习

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形式,也是高效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前提和基础。如今,网络设施的迅速普及可以随时随地连接网络、查询信息,为初中生在课前完成物理课程的预习提供了条件。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借助网络平台,自主地完成课前预习,为物理课堂教学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课时,考虑到初中学生对“噪声”有了初步的认知,因此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方式来展开教学。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为了增加学生对噪声的感性认知,笔者布置了预习任务,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查询一些关于噪音的现象、噪音的危害等信息,并且进行记录整理,了解防止噪音危害的措施和方法。初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查询信息的操作方法,且对于“噪声”的知识也比较感兴趣,所以,课前自主预习效果较佳。学生们列举出了很多噪声的例子,包括各种机动车辆发出的噪声,其中以公共汽车、载重汽车制造的噪声较大;火车、飞机等发出的噪声,生活中一些高音喇叭、音响设备发出的噪声等。学生们也充分认识了噪声对人们的日常工作、身心健康的危害,并结合自己的思考提出可行的预防措施。

通过上例可以看出,网络平台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主要形式,包含着大量的物理学习资源,可以快捷地查询各种信息。学生在进行物理课程的预习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搜集资料,丰富学习物理知识的信息,提高了预习效果。

二、应用信息技术巧妙设疑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有疑而问是任何学习活动的开端,也是引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动力。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大量有用信息,并通过多媒体设备呈现一些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深入思考分析,进而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激发寻找问题答案的主观意愿,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提高物理课程自主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透镜》一课时,教师为了丰富学生对生活中有关透镜的信息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展示了照相机的构造,让学生清楚地了解相机的哪一部分是透镜,理解相机中透镜的功能。初中生本身对相机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相机中的镜头是最常见的透镜。那么,透镜是怎样成像的呢?此时,教师又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两个微视频,其一是相机的快门与采光,其二是光圈与景深,让学生了解照相的过程中如何调节光圈和景深与镜头的关系。学生在观看了这些生动直观的学习资料后,对透镜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切地想要学习更多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很好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为接下来的自主学习做好了准备。

三、借助信息技术明确目标引导自主学习行为

尽管初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完全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物理课程学习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所以,在学生自主学习物理课程时,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任务和目标,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促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开展物理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学《温度与温度计》一课时,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各种温度计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初步认识温度计。在学生获得了一些感性信息的基础上,教师又通过多媒体清晰地展示出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即了解温度计的使用过程;观察温度计的构造,了解温度计的设计原理,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正确地读数。在展示了这些学习任务之后,教师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看温度计实物,并亲自动手操作,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准确读数,了解读数时的注意事项;同时,进一步分析温度计的原理,遇到问题时向教师请教。最后,教师总结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回顾自主学习的过程,并且借助多媒体设备概括性地展示自主学习的步骤:探究温度计的使用——发现规律和原理——运用知识测量温度。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通过上例可以发现,学生自主学习物理课程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完全放手,教师还应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开展物理自主学习,检查自主学习成效,梳理知识体系,总结自主学习的步骤和方法,增强自主学习的效果。

四、运用信息技术发布知识要点巩固自主学习成果

信息技术手段呈现信息的形式多样且灵活,数量庞大且互动性强。在学生完成初中物理自主学习之后,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并呈现多种形式的练习题目,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并且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交流的平台,发布各种学习资源,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巩固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效果,分享自主学习的经验和感受,强化自主学习行为。

例如,在教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课后,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效果,在建立了学生的微信群平台之后,通过平台发布了平面镜成像的实验的视频,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观看,进一步理解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原理(即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此外,教师也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一些相关的知识点,包括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大小相同,物像与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成像是虚像,成像是正立的,垂直于平面镜的底边。实像与虚像的异同点:相同点是实像与虚像都可以通过眼睛看到,也就是说实像、虚像都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中;不同点是实像在光屏上,是光线真实会聚形成的,虚像则是由光线反射或折射而形成的,所成的虚像是在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通过运用这样的平台发布信息,让学生牢固地掌握这部分的内容。

通过上例可以说明,利用信息技术覆盖面广、信息传播快的优势,根据初中物理课程的学习目标,设计不同形式的学习资源,借助信息技术平台发布,既巩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也带动了学生的交流,推动了自主学习的深入开展。

篇6:利用课外作业开展自主性学习的探讨

【关键词】高职生 课外学习 网络资源 引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112-03

在高职教育中,通常情况下,课外学习时间往往可以占到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一半甚至更多,课外学习构成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与课内学习形成不可分割、互为补充的关系。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化电脑、手机等联网信息工具广泛使用,占据了高职生越来越多的课外时间,日益改变和影响着学生课外学习的习惯、方法、效果。作为高职院校教师,要善于适应发展,掌握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课外学习的方法,以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业,达到促进学生自觉学习、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效。本文试分析高职生课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帮助高职生进行课外学习的途径。

一、高职生课外学习中面临的问题

(一)网络化信息工具及其带来丰富的信息内容,但这些内容在课外学习中的作用远远未能发挥出来

网络化工具及其信息内容由于时新性、丰富性、变化性等特点,容易让年轻人产生强烈兴趣,吸引其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由此,课外时间玩手机、玩电脑、玩游戏的学生日益增多,到图书馆、教室等处自习自学的学生日益减少,上图书馆借书阅读学习的学生日渐减少。有的学生平时学风散漫,除了勉勉强强上些课,象征性做些作业,期末应付一下考试,其他时间往往不肯学习,或不知学习,或得不到正确引导去学习,却沉迷于网络化虚拟世界中,成为网迷、“手机控”。如笔者在近期对近百名高职生的抽样调查发现:这些高职生中,课外时间用于自学不足30%的占到77%,说明其课外学习投入少已成为较普遍问题;其中,课外时间“玩手机、用电脑最多”的占到接近60%,说明手机、电脑占据这些学生课外时间之多;课外时间“看书最多”的,仅占5%,可见看书对于多数学生已不是主要课外选项。

与此同时,联网电脑、手机在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中的正面作用,还远未能发挥出来。如何因势利导,让现代信息工具成为学生便捷的学习助手,尚须加强探索和引导。

(二)传统的纸质书籍和作业方式,对许多学生的吸引力日益减弱,需要有合适的网络资源与工具进行替代

由于许多图书馆、书店中的纸质图书存在不够时新、更新不及时、数量有限、不便寻找或携带等问题,远不如网络资源库、电子书等在线资源更时新、丰富、方便、快捷。而许多学校图书馆的功能仍主要停留在纸质藏书阶段,电子书与在线阅读资源却仍然缺乏,难以再吸引师生经常光临。进入信息化网络化时代,连教师都已经越来越多转向从网络信息渠道获得知识更新与教学素材,自己已经较少借、买、看纸质书籍,也就难以再指导学生去从纸质书籍中自学、阅读、获取更多知识营养。有的课程除了一本教材,其他可学习可参考内容贫乏,不利于学生深入学习或拓展知识,甚至导致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脱节。在笔者对高职生的抽查中:在课外学习工具的选择使用上,“更多用书本”的占12%,“更多用网络”的约占38%,“有时用书本,有时用网络”的近50%;而在完成课外作业用得最多的办法或工具选择上,“网络搜索相关资料”的达到88%以上,远高于选择“课本教材”仅9.4%、“图书馆借阅书籍”仅1%的比例;对于“课外利用网络化资源自学”,觉得是“大势所趋,日益重要,不然跟不上形势”的近68%,觉得“没有什么必要”的只有3%。由此说明多数学生已经意识到并在实际中倾向利用网络进行课外学习了。

同时,与专业学习相关知识、信息的网络资源与传递渠道,总体仍缺乏,或在一些院校、社会网站中虽有建设,但仍在探索丰富完善之中。由于网络资源与信息工具更时新便捷并对多数学生更具吸引力,发展前景广阔。

(三)课外学习中的师生交流方式,日益面临由当面式、书面式、时限式,向跨时空、在线式、多媒体式转变的需要

社会上的即时信息联通方式越来越便捷多样,而在许多学校教学中,真正的师生间课外在线交流,还缺乏有效的常态化平台。如不少教师在课外与学生联系交流,只能通过电话、QQ、微信等常见通信网络社交工具进行,而这些通信网络社交工具并非特别为教学需要而设计推出的,功能作用受到限制。因此,需要寻找或提供合适的信息平台,增加深受学生欢迎的在线互动交流渠道。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已努力建立一定的专业学习网络资源库,由于条件、水平、管理等限制,容易出现重建设、轻利用,或重发布、轻交流的问题,如不少网上精品课程、专业学习资源网站中,缺乏在线互动交流功能,降低了师生即时交流的机会与积极性。

(四)一些学校和教师为学生提供的网络资源内容粗浅,形式单调,渠道不畅,影响实际应用效果

有的学校只是“跟风”搞了一些网络资源库建设,但由于内容设计、联网效果、交流功能、管理改进跟不上,缺乏实际应用价值,变成对师生都缺乏吸引力的“面子工程”。有的教师付出很多辛勤劳动进行教研活动,制作了精良的精品课程、一体化课程教学项目作品,却缺乏有效的网络渠道,难以将成果传递给学生或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甚至找不到让其与学生见面、以充分用于帮助学生课外学习的网络平台,无从发挥实际作用。如笔者抽查的高职生中,对于所在学校提供的网上学习资源(或网上数据库),“听说并使用过”、“听说但没有用过”的各占37.5%,而“没听说也没有用过”加上“不知道有这回事”的有26%,反映实际没用过学校网上学习资源的达到63%,利用率仍很低;而在“是否希望学校提供更多网络化学习资源”的调查问题上,表示“非常希望”的占到近65%,说明应当重视多数学生的愿望,加强网络资源建设,并应当把已有的、在建的网络资源向学生多做宣传,鼓励引导学生利用。

(五)许多学生对网络上的资源应用程度不高

许多学生面临庞杂的网络内容不会选择,或无所适从,使在线学习低效无效;不少学生想学习却不会从网上寻找和利用资源,需要进行方法指导和内容推介,特别是许多专业性的、深入性的网络学习资源,需要教师帮助寻找、选择、推介、提供。在笔者抽查的高职生中,对于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学习上,希望“有教师指导如何利用和学习”的54%,“完全靠自己自学”的近10%,“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加“在网上找人帮助”的有近36%,说明多数学生仍希望此方面得到学校教师或其他人的专门指导。而不少教师除了上课,对学生课外学习不太关心,缺少指导,或是忽视网络资源在帮助学生学习中的作用,缺乏合理有效的指导途径。这种状况需要改变。

(六)学生从网上资料中进行的学习容易流于“浅阅读”,缺乏深度

有的学生虽然会自己上网寻找学习资源,但许多网络资源由于缺乏系统性的规划、设计、组织、整理、配置,或是来源复杂,或是内容太繁杂,或是缺乏教师、专业人员的在线指导,学生只凭兴趣走马观花,容易眼花缭乱,或浅尝辄止,难以达到系统性深入学习效果,需要教师结合专业培养与课程教学加强指导,以深化学习程度。

(七)部分学生容易陷入网络抄袭,影响学习效果

由于一些网络资源材料来得容易,如果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课外作业等应付了事,往往容易出现网络抄袭现象。教师应重视把关和引导,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更多地去做好知识、信息、经验、成果的“加工者与创新者”,而不是仅仅做网络资料的“下载者与搬运工”。

二、加强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帮助高职生课外学习的途径

高职院校教师与教学管理部门的观念、能力、作用、地位,日益需要适应转变,才能在信息网络化时代,为学生提供更新式更有效的课内外教学与指导作用。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强:

(一)改变观念,重视发挥网络资源在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学习中的作用

教师在平时应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建设、利用网络资源,要能经常上网汲取知识与信息营养,并积极向网络中添加自己的创造成果,以此作为一种新时代需要的职业素养。自己会做会用,才能指导学生去做去用。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日益重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于课外学习。然而现实中也有不少教师还是停留在非网络化阶段,仅满足于将黑板、粉笔、教科书、教案转成PPT课件而已,课内外很少见到网络资源的应用,这会导致其教育理念与方法日渐跟不上形势发展,甚至得不到新生代学生的认同,需要转变态度和认识。学校管理部门观念转变了,真正重视了,在加强网络资源库的规划、投入、建设、管理、利用方面才会采取更多积极行动。

(二)教育引导学生更多地将网络资源应用在课外学习中

针对许多学生成为“手机控”、网迷的问题,教育引导学生增强自我约束、自我引导、自我控制能力,从无谓的时间精力消耗中摆脱出来,学会合理适当地利用联网电脑、手机等于课外学习。必要时可利用课外任务带动、课外作业驱动、考试压力要求等,促使学生不得不从网上闲聊、娱乐、社交、购物、流浪等,更多地转向设法利用网络进行课外学习。

(三)教师要积极主动掌握一批有用的综合性网络资源信息

教师要积极了解校内外、国内外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动态,掌握一批有代表性的各层面综合性教育资源网站信息。目前为止,虽然专门应用于教育的网络资源仍有诸多欠缺,但经多年的实践,国内外还是产生与积累了大量的网络教育资源。其中有的综合性网站,信息资料丰富,值得教师搜集了解、掌握利用,例如,百度网的“百度百科”、“百度词典”,新浪网的“爱问共享资料”,以及“360doc图书馆”、“网易云课堂”、“知乎网”等网站。经常有选择地进入一些相关网站,搜集教学素材,或参与提供共享资源,进而推荐、介绍给学生,帮助其在线学习。

(四)教师应注意搜集利用专业性网络资源

教师可结合自己的专业教学内容与研究方向,搜集一批相关专业性强的网站或含有相关专业知识的网络资源,既积累教学素材,也可为学生推荐提供网上专业学习材料。目前不少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已开展校内专业网络资源库建设;国内教育管理部门也开设有一些专门网站,组织各地院校建设并上传精品课程等网络资源,如:“国家精品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MOOC学院”、“学堂在线网”、“爱课程”,以及各种专门的行业性教育培训、经验交流网站,等等,包括许多已经建设有一定规模或正在建设的在线学习资源库网站。其中有不少宝贵的专业资源,可供跨校际跨地域公开共享、交流。作为专业教师,应肯花时间和功夫,善于找到这样的专业网络资源,供自己和学生利用。由此,可以克服传统纸质图书、教科书、教辅材料的局限与不足,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

(五)教师应积极利用合适网络平台进行资源库建设,并引导学生加强在线交流

教师可在具备条件时,依托学校提供的数字化校园资源库等网络平台,或是自己寻找到合适的由教育管理部门、社会网站提供的网络空间平台,进行网络资源库建设,推荐提供给学生;并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的在线交流渠道,与学生多作互动交流,帮助学生培养课外在线学习的兴趣与习惯。如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已在尝试开设新的校内网络资源库,动员和吸引教师参与;还有一些教师尝试利用“精品课程网”、“百度传课”、“易班网”等提供的空间和功能,通过注册为会员、用户入网,并引导学生加入,开辟出自己的专业课程资源库与在线学习交流园地。这样有助于有针对地解决好网络学习资源内容粗浅、形式单调、交流不畅、实用性不足等问题。

(六)教师应向学生传授有效网络在线学习方法,推介有用网络资源信息

教师和学校应有责任、有意识地向学生宣传利用网络资源于课外学习的作用、意义,传授方法经验,有针对性地提供网络学习资源信息。同时,结合教学需要,教师在布置学生课外学习任务时,注意指导学生自己搜寻、发现、积累、利用网络资料。在指导学生开展网上泛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结合专业与课程学习,克服网络阅读容易出现的“浅泛”、“漂流”问题,增加学习深度。学校一方面加强专业教学网络资源库与渠道建设,一方面向学生大力宣传推介,鼓励使用。这样,经过教师和学校的专门指导和强调要求,帮助学生更好地养成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素养。

(七)教育学生端正态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实在学习

平时要教育学生重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实实在在的课外学习,加强自我修养约束,预防网络抄袭问题,并对学生作业等进行一定的把关,以达到正常学习效果。重要的作业如毕业论文与设计等,有条件的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利用专门网络软件,进行网上内容重复率即抄袭率的核查把关;一般的作业,也可以直接利用网络搜索工具等,进行重复性内容比对,对抄袭现象进行批评教育,甚至惩罚,以儆效尤,端正学风。

【参考文献】

[1]颜忠诚,田至美. 通识教育背景下课外学习平台的构建及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2015(6)

[2]郭福春.泛在学习视阈下我国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10)

[3]魏忠,涂子佩.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二)新时代、新技术、新趋势,教育发展已经进入窗口期[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ef173010163nt.html

【基金项目】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改项目“学生课外学习网络化资源库建设研究”(2016JYJGB01)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韦生源,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行政管理学、教育学。

篇7:利用课外作业开展自主性学习的探讨

关键词:线性代数;自主性学习;教学方法

一、线性代数课程的现状

线性代数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的数学基础课程。它的特点是理论性强,比较抽象,对逻辑思维的要求比较高,使很多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而且,线性代数中概念和定理特别多,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教师在讲后面的内容时,好多学生已经把前面所学的知识忘得差不多了,也因此,使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

二、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途径

线性代数的学时是32学时,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与信心非常重要,因此,促进学生的自主性的学习显得尤其迫切。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

1.改变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学生容易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加上线性代数课程本来理论性就强,非常抽象,这样很容易打击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与信心。因此,要改变这种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差异性,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情感发展。有的学生观察能力强,有的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强,有的学生数学逻辑表达能力强,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高低,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分类。对于线性代数,可以采用大班讲授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形成“分层——协作”的学习方式和“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小组研讨的教学模式。该模式要求教师对某个知识点设计一系列难度不一的多层次的讨论主题,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个性特点组成讨论小组自由选题,这就需要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通过学生课前的资料收集,课堂的讨论和小结来完成。教师在概念讲完之后,可以拿出对应的讨论主题,让学生自由讨论,通过一系列不同问题的讨论以及提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让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教师应该从日常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的现象出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归纳出一个数学模型,比如,在讲矩阵特征值的问题时,可以选取与生活相关的例子。例如:假设在一个大城市中的总人口数是固定的,人口的分布因为居民在市区和郊区之间的迁徙而变化,每年会有10%的市区居民搬到郊区去住,而有20%的郊区居民搬到市区,若开始有30%住在市区,70%的居民住在郊区,问随着时间的增加,市区和郊区人口之比最终是否会趋向一个“稳定状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例子,让学生明白线性代数不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有明确的实际意义,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线性代数的兴趣。在线性代数的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对比联想的方法来解决比较抽象的内容,比如当a取何值的时候,方程组(a+2)x1+4x2+x3=0

-4x1+(a-3)x2+4x3=0

-x1+4x2+(a+4)x3=0有非零解?首先可以通过行的初等变换将齐次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化成行的阶梯型矩阵,因为方程组有非零解,所以系数矩阵的秩小于未知量的个数3,由此可以得出a的值。此种类型的方程组的未知量的个数与方程的个数相等,我们也可以通过克拉默法則来做,当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时候,则它的系数矩阵的行列式等于零,由此可以求出a的值,通过对比联想的方法,学生们便于掌握抽象难懂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兴趣。

3.积极利用网络资源

现代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为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如网络教学平台、精品课程资源中心、电子图书馆、教学参考资源平台、求索学堂等教学系统。教师在线性代数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去查阅相关资料,并掌握分析、归纳、概括等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敦促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及时整理、复习,在每一章的内容讲完之后,要求学生自主复习,绘制一张本章知识的脉络图,尤其是平时学习中掌握不太好的定理以及例题,也可以上网进行检索并自主学习。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线性代数,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三、总结

在线性代数的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其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线性代数课程中抽象、枯燥、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具体、生动,贴近自己的实际生活,使更多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进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成功。

参考文献:

[1]罗从文.线性代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王跃恒,李应求.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线性代数教学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8).

上一篇:玫瑰情人节暧昧的祝福语下一篇:项目管理软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