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会计岗位职责

2024-06-01

销售会计岗位职责(共14篇)

篇1:销售会计岗位职责

1、配合事业处审款,拨款,案号建立,出货价格维护等系统操作;

2、复核事业处市场人员(销售人员)奖金计算;

3、进行应收模块账务处理;

4、复核经销商客户季度返点计算;

5、进行收入成本费用表的编制。

篇2:销售会计岗位职责

2、负责应收账款对账,及时确认客户货款到账情况,并及时催收客户欠款;

3、负责开具,保管以及购买;

4、审核业务人员事务费用、提成,核对业务人员业绩量,年度业绩考核统计表;

5、统计核算工程项目决算;

6、按时提交相关应收账款销售报表和台账;

篇3:销售会计岗位职责

关键词:会计准则,税法,视同销售

在会计课堂上讲解增值税的账务处理时, 学生认为只要分录中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 那么就有“主营业务收入”或者“其他业务收入”与之对应。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误区, 是因为学生对会计上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条件与税法上视同销售的规定没有深刻理解。

一、会计准则对收入的具体确认

1、收入的定义。

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对收入的定义规定为: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

(1)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 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 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3)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 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 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在具体进行账务处理时, 判断是否要确认为一笔销售商品收入, 要紧扣以上5个条件;否则, 只要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 就不能确认为收入。

二、税法对视同销售的确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 应将以下行为视同销售: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2、销售代销货物;3、非同一县 (市) 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4、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货物作为投资, 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7、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在针对以上8种情况具体核算时我们要视同销售, 计算销项税额。

三、实例分析

对于税法上视同销售的这8种情况, 会计是否均可以确认为收入, 关键要考虑每种视同销售的业务是否满足会计准则规定的5个条件。下面我们通过实例对各种税法上的视同销售业务做一分析。

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

这种业务又分为两种具体的方式, 一是视同买断;二是收取手续费。但不管哪种方式会计都要确认为收入, 原因是符合5个确认条件。

例1:甲公司以视同买断方式委托乙公司代销A商品100件, 每件商品的协议价格为100元, 成本60元。乙公司实际对外销售的价格120元∕件。且甲、乙公司均为一般纳税人。即当委托方甲公司收到受托方乙公司开给的代销清单时, 甲公司确认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11, 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 700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6, 000

贷:发出商品6, 000

例2:甲公司以收取手续费方式委托乙公司代销A商品100件, 每件商品的成本60元。合同约定乙公司应按每件100元对外销售, 甲公司按售价的10%向乙公司支付手续费。且甲、乙公司均为一般纳税人。即当委托方甲公司收到受托方乙公司开给的代销清单时, 甲公司确认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11, 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 700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6, 000

贷:发出商品6, 000

计算手续费:

借:销售费用1, 000

贷:应收账款1, 000

2、销售代销货物

(1) 视同买断方式, 会计确认收入。

承例1:受托方乙公司实际销售商品时:

借:银行存款14040

贷:主营业务收入1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2, 040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10, 000

贷:受托代销商品10, 000

(2) 收取手续费方式, 会计不确认收入。

承例2:受托方乙公司实际销售商品时:借:银行存款11, 700

贷:应付账款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 700

同时:

借:受托代销商品款10, 000

贷:受托代销商品10, 000

3、自产、委托加工或购入货物交换其他货物。符合会计收入5个确认条件的则应确认为收入。

例3:甲公司以其使用的一项固定资产换入乙公司生产的一批钢材, 钢材的成本为8, 000元, 固定资产和钢材的公允价值均为10, 000元, 且乙公司为一般纳税人, 增值税率17%。则乙公司确认收入时:

借:固定资产11, 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 700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8, 000

贷:库存商品8, 000

4、自产或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如将自产的产品用于本企业的在建工程, 会计不确认收入。原因是不符合确认条件, 所有权没有转移, 而且可继续对该商品进行管理和控制, 所以不确认收入。

例4:甲公司领用一批库存商品用于在建工程, 该批商品的成本2, 000元, 计税价格3, 000元, 且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人, 增值税率17%。则甲公司账务处理:

借:在建工程2, 510

贷:库存商品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510

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货物作为投资, 会计核算要确认收入, 同时结转成本。

例5:甲公司以其生产的一批库存商品对乙公司进行投资, 投资比例为5%, 该批商品的成本5, 000元, 计税价格8, 000元, 且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人, 增值税率17%。则甲公司确认收入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9, 360

贷:主营业务收入8,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 360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5, 000

贷:库存商品5, 000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会计核算要确认收入, 同时结转成本。

例6:甲公司以其生产的一批库存商品作为股利对其股东进行发放, 该批商品的成本20万元, 计税价格30万元。且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人, 增值税率17%。则甲公司确认收入时:

借:应付股利351,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51, 000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200, 000

贷:库存商品200, 000

7、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会计核算要确认收入, 同时结转成本。

例7:甲公司以其生产的一批库存商品作为福利对其员工进行发放, 该批商品的成本10万元, 计税价格20万元。且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人, 增值税率17%, 则甲公司确认收入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234,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34, 000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100, 000

贷:库存商品100, 000

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会计不确认收入。因无偿赠送是没有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 所以不能同时满足5个确认条件, 故不确认收入。

例8:甲公司将其一批库存商品对外无偿捐赠, 该批商品的成本3, 000元, 计税价格5, 000元, 且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人, 增值税率17%。则甲公司账务处理:

借:营业外支出3, 850

贷:库存商品3,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850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全国会计专业资格考试教材《中级会计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篇4:浅谈粮食销售会计处理

【关键词】粮食销售;会计处理;公允价值;收入确认

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是企业经营运作的最大驱动力。而收入又是企业利润的源泉。因此,获取尽可能多的收入以补偿为此而发生的支出就成为企业的主要任务。在会计上探讨收入。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对收入金额的确认。以前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收入应按企业与购货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金额或双方接受的金额确定”;而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金额,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可见,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在收入确认上对原《企业会计准则》作出了修改,表现在公允价值与现值的引入,体现出我国会计行业的与时俱进和国际接轨。

1.公允价值在粮食销售会计处理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所谓公允价值,主要是指在买卖双方都熟悉市场情况的基础之上确定一定的价格,然后再进行公平交易,或者是无买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情况下一项资产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被清偿的成交价格。而公允价值会计主要指的是将市场价值或者公允价值当作资产和负债的一种会计模式,截止到目前,国际上新出的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准则已经超过10个。近年来,无论是相关理论知识还是实际操作,公允价值都得到了非常显著的发展。然而在中国,公允价值的操作性相对较难,没有相关的理论制度来参考,使得其发展并不是很理想,以致于公允价值曾经有段时间停滞不前。然而我们并不能够从表面上来看公允价值,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即是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使公允价值在我国持续有效的发展,那么就需要给公允价值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同时,为了能够保证公允价值具有易操纵性,可以是中介部门等各个企业单位建立健全的监督体系,来制约市场经济的恶性发展,使其充分发挥其作用5。为了保证公允价值的公允性,使会计信息具有客观公正性,那么可以制定一个比较严格的过错责任制。由此看来,在市场经济的收入中引入公允价值,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公允价值的作用,可操纵性极强。

在粮食企业中,采用公允价值能够合理并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提高信息质量的必然条件,其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

(1)公允价值的运用是反映着企业的眼前交易以及未来交易,它能够合理科学的反映企业财务部门的真实情况,使得管理者能够详细的对其做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采用公允价值能够有效的帮助企业管理者选择正确的方案,做出正确的决定。一般来说,无买卖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情况下确定的公允价值和企业中的各种合同是相类似的,但是,合同的款额有些是通过递延的方式来进行收取,那么此时,我们就不能够将其与公允价值相类比,因为合同采用递延方式的本质是一种融资行为。如果我们将合同款额的公允价值当作是企业收入金额,然后将实收的金额与公允价值相差的金额利用利率法来进行核算,这就是合同期间企业的盈亏情况。

我国在粮食购销的时候通常是采用“按质论价政策”,也就是说,在销售或者购买粮食的时候是根据粮食的质量来决定的,由于在收购粮食的过程中,如果粮食是经过加工处理的,那么就需要将各种因素扣除掉之后再核算粮食的纯重量,最后再记入账目中;而在销售粮食的过程中,也是同样根据粮食的纯重量来出库销售的。但是在日常工作当中,有些企业在收购粮食时采用纯重量来进行记账,而销售粮食时却按照粮食的净重来计算,这就使得企业的收入与成本不平衡。所以在粮食企业中,采用公允价值来进行会计处理是可行的。

2.粮食销售会计处理中现值概念的及时引入

在收入确认中.如果公允价值与合同或协议价款相同,无论按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公允价值确认收入,还是按以前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认收入.其结果是一致的,公允价值没有得到明显的体现.当公允价值与合同或协议价款不一致时,现行《企业会计准则》按公允价值确认收入而《企业会计准则》按合同或协议价款确认收入,公允价值的作用就明显地体现出来了,由于公允价值与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差异主要在递延收款和分期收款中产生,因此,公允价值在收入确认中的实际运用领域也就是递延收款和分期收款。

3.某粮库销售实例中的收入确认计算方法

某粮库销售一车水稻(不考虑黄粒米及谷外糙米等指标),净重为10吨,账面成本价为1450元/吨(不含税,下同),销售单价1750元/吨(净重,含税,下同),水稻化验指标为:出糙率为80%,整精米率为60%,水分为20.4%,杂质为1.9%。则其收入与成本结转如下:

首先计算水分和杂质扣量(因其收购时已扣完,本次销售时要进行还原)。计算方法如下:

3.1水分扣量数量:

(1)手工计算=10吨×1000公斤/吨×(20%-14.5%)÷0.5%×0.75%=825公斤。

(2)Excel计算=10×1000×INT[(20.4%-14.5%)/0.5%]×0.75%=825公斤。

3.2杂质扣重数量:

(1)手工计算=10吨×1000公斤/吨×(1.5%-1%)÷0.5%×0.75%=75公斤。

(注:以国家标准规定的杂质指标1%为基础,每高0.5个百分点,扣量0.75%,低或高不足0.5个百分点不扣量,本次是1.9-1.5=0.4不足0.5所以不扣量)。

(2)Excel计算=10×1000×INT[(1.9%-1%)/0.5%]×0.75%=75公斤

其次结转收入与成本。

(1)按净重出库,记录收入给对方开发票数量10吨,单价1750元/吨,根据增值税法规定,粮食产品的适用税率为13%。

含增值税收入=10×1750=17500元销项税额=10×[1750÷(1+13%)×13%]=2013.27元不含税销售收入=10×[1750÷(1+13%)]-15486.73元。

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等科目)17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5486.73

主营业务收入0(-0.9吨)

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2013.27

(2)按纯重入账,结转销售成本入库纯重=10-0.825-0.075=10-0.9=9.1吨。 (下转第125页)

(上接第114页)主营业务成本=9.1x1450=13195元。

结转原材料成本=10×1450=14500元。

结转原材料扣量差=-0.9×1450=-1305元

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13195

贷:原材料一水稻一采购成本(某囤)14500

原材料一水稻一采购成本(某围)-1305

4.总结

粮食问题一直是我国人民关注的重点问题,它直接影响到我国十几亿人口的温饱,粮食企业的正常运转才能够保证我国解决温饱问题,所以这就需要粮食企业在工作中真实、客观的反映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恰好能够满足粮食企业的基本要求,并且有助于使粮食企业和国际接轨,保证粮食企业的正常运行。 [科]

【参考文献】

[1]王爱萍.研究和开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比较及看法[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6(11).

[2]安素京.事业单位增值税会计处理之我见[J].绿色财会,2006(12).

篇5:销售会计岗位职责

2、登记面辅料购买发放给每个厂的情况,外加工的需要核实物料的使用情况,每月核实布行货款,

3、费用核算

4、核对每天销售、采购单据

篇6:销售会计岗位职责

根据销售公司上报的资料进行收入确认,登记合同执行情况台帐;负责部门电脑硬件、软件维护工作,保证销售财务电算化系统正常运行。

☆ 主要工作内容:

一、根据当月入库、出库水泥,结合销售合同确认当月收入,进行帐务处理,登记销售合同明细台帐。

二、根据确认的收入,正确计提销项税金和营业税金及附加,合理结转销售成本。

三、每月30日前提供销售水泥报表,包括销售合同号、合同价、供应数量及金额,已开票及已作销售处理等内容;

四、每月3日前结转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及其他损益类会计科目。

五、负责销售财务系统的会计分工和权限管理,包括新增客户编码、新增二级会计科目等;

六、负责整个集团财务系统数据备份,负责年末帐务结转工作;

七、编制本完成合同盈亏情况表,每月对收入及销售毛利情况及时进行分析。

八、负责财务部计算机软件、硬件维护,负责财务软件用户授权及管理工作,负责日常数据备份及系统安全。

九、税务会计不在时,负责销售及建安发票的开具。

十、每月及时和应收帐款管理会计核对相关帐务。

十一、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负责公司煤炭销售的会计核算工作,协调筛选厂的煤炭收、发、存业务,参与制定销售计划和销售管理规定;

2.全面负责有关销售往来结算的明细核算、帐款核对并监督有关部门及时办理货款清算;

3.定期向领导汇报应收帐款占用情况和货款回笼情况,为责任制考核提供考核依据;

4.依照税法规定,正确计提各项税金和税金的核算工作,按时填报税务各种报表,及时办理各种税金的缴纳工作;

5.做好各种发票的领、发、存业务,确保发票的安全和完整;

6.负责指导各种税务发票的正确填写以及采购发票的审核工作;

7.指导初级会计人员的会计业务技术,帮助会计人员提高业务技术水平;

8.协助记帐凭证的二次录入工作;

篇7:销售会计的岗位职责

1. 负责公司销售往来的核算工作。

2.负责销售发票的开具工作。

3.负责销售发货通知单的开具工作。严格遵守“先款后货”的销售原则,按照产品调拨审批手续开具发货通知单。

4.严格管理和及时记录销售业务的应收、应付款项。5.定期与客户进行往来款项的核对,保证销售往来的准确无误。

6.定期与销售统计核对发货明细。

7.月终向公司管理层报送当月销售明细及客户往来余额表。

8.协助主管会计结算各项运费,按时完成主管会计交办的其他工作。

9.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一、认真执行上级下达的指示与各项工作任务,负责生产车间物料的“领、退、管”等工作,协助车间生产拉长做好流水线开拉前的物料准备工作,保证生产额顺利进行。

二、每天提前10分钟到工作岗位,检查车将物料区摆放是否整齐、标识是否清晰、状态是否明确、数量是否准确、检查确认当日生产任务,材料是否准备就绪,当物料出现异常时要及时的向拉长反映,并把物料异常情况及时向车间主管报告。

三、按生产排程提前到仓库核对物料配套情况,在生产前4小时把各相关物料领的生产车间,并做好标识,放到指定的区域,对特殊的物料或特殊用的物料,要及时把相关信息在第一时间告诉拉长。

四、在仓库领料时要先确认物料是否当前待生产订单所用,物料名称规格型号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当场清点数量,确认无误后河仓管当面双方签名确认。

五、对未领齐的物料及时告知生产拉长,并说明欠料情况,及时跟进欠料数量,在第二天早上以欠料单的形式把欠料明细上报办公室。

六、在生产线等拉长通知投产时,物料员须配合拉长把材料分发给相应的工位,对有凝问的物料必须在查清原因的情况下方可使用。

七、生产线的不良品要及时的整理退仓,来料不良和生产作业造成的不良要分开单据退仓,物料员按原包装整理好,经品质qc检验后方可退仓,物料员需跟进退不良品数量并及时的补回车间,便于车间的清尾工作。

八、当批量订单生产完成后,及时收起多余的物料,清点数量,良品、不良品送品质检验后开单退仓来料不良与生产不良严格分开,便于车间每月的生产损耗统计汇总工作。

九、体腔整理好当天单据,上交到各不明,按公司流程准时上交,不得因为个人原因延迟交单时间。

篇8:销售会计岗位职责

一、销售时能合理估计退货的可能性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企业根据以往的经验能够合理估计退货的可能性且确认与退货相关负债的, 通常应当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与退货相关的负债应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为“其他应付款”。

[例1]甲公司2008年2月10日向乙公司销售A商品1000件, 单位销售价格为100元, 单位成本为80元, 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100000元, 增值税额为17000元, 产品已经发出。协议规定, 乙公司应于3月10日之前付款, 在销售后3个月内因质量问题乙公司有权退货。假定甲公司根据以往的经验, 估计乙公司退货率为10%。乙公司于2月18日支付货款。由于产品质量问题, 乙公司于3月20日退回A商品20件, 4月20日退回80件, 甲公司已收到退回商品, 并退回了相应款项,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1) 2008年2月10日发出商品, 确认收入

(2) 2008年2月18日收到款项

(3) 2008年2月29日资产负债表日确认估计的销售退回

(4) 2008年3月20日退回A商品20件

(5) 4月20日退回A商品80件

(6) 2008年5月10日, 退货期满

由于实际退回数量和估计销售退回数量一致, 无需再作会计处理。

[例2]沿用例1资料, 假定乙公司4月20日退回60件, 其他资料相同。

(1) 甲公司4月20日收到退回A商品60件的会计处理:

(2) 2008年5月10日, 退货期满会计处理:

由于估计退货数量为100件, 实际退货数量为80件 (20+60) , 未发生退货20件应调回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 转销确认的其他应付款。

[例3]沿用例1资料, 假定乙公司4月20日退回100件, 其他资料相同。

甲公司有关会计处理:

二、销售时不能合理估计退货的可能性

企业不能合理估计退货可能性的, 通常应在售出商品退货期满时确认收入。

[例4]甲公司2008年2月10日向乙公司销售A商品1000件, 单位销售价格为100元, 单位成本为80元, 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100000元, 增值税额为17000元, 产品已经发出。协议规定, 乙公司应于3月10日之前付款, 在销售后3个月内因质量问题乙公司有权退货。甲公司无法估计乙公司退货的可能性。假定A商品发出时有关纳税义务已经发生, 不考虑其他因素。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1) 2008年2月10日向乙公司销售A商品1000件

(2) 2008年5月10日, 退货期满, 确认收入

参考文献

[1]蒋艳珠、江玉:《销售退回中增值税对所得税影响的处理》, 《财会通讯 (综合版) 》2005年第5期。[1]蒋艳珠、江玉:《销售退回中增值税对所得税影响的处理》, 《财会通讯 (综合版) 》2005年第5期。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篇9:浅析货物视同销售业务会计处理

【关键词】 视同销售会计处理会计准则税法

视同销售是指在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而在税收上作为销售,确认收入计缴税金的商品或劳务的转移行为。由于货物(指有形动产,下同)视同销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都有明确规定,而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只有是否确认为收入的问题,对视同销售无明确规定;同时又由于税法中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与企业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下的视同销售的规定并不完全一致,因此,货物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令许多会计人员伤透脑筋。本文拟通过对税法与会计准则的详细解读,对如何做好货物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作一探讨。

一、理清增值税关于视同销售的相关规定

1、认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将货物交付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代销;销售代销货物;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2、计税销售额确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纳税人有本细则第四条所列视同销售货物行为而无销售额者,按下列顺序确定销售额:按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按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确定;按组成计税价格确定。组成计税价格的公式为: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属于应征消费税的货物,其组成计税价格中应加计消费税额。公式中的成本是指销售自产货物的为实际生产成本,销售外购货物的为实际采购成本。公式中的成本利润率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二、理清企业所得税关于视同销售的相关规定

1、认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第二条规定,企业将资产移送他人的下列情形,因资产所有权属已发生改变而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应按规定视同销售确定收入:用于市场推广或销售;用于交际应酬;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用于股息分配;用于对外捐赠;其他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用途。

2、计税销售额确定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处置资产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28号)第三条规定,企业发生本通知第二条规定情形时,属于企业自制的资产,应按企业同类资产同期对外销售价格确定销售收入;属于外购的资产,可按购入时的价格确定销售收入。

三、理清企业会计准则关于销售收入确认的相关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中规定了销售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四、理清两税间视同销售规定的异同

由上可见,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与企业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下的视同销售的规定并不完全相同。

1、认定依据不一致

判断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主要考虑货物的所有权属。现行企业所得税法采用的是法人所得税的模式,对于货物在统一法人实体内部之间的转移,没有改变资产所有权属的,不需要视同销售,比如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门、分公司等不再作为销售处理,除此之外须作为所得税的视同销售处理。

而判断增值税视同销售主要考虑货物货物是自产、委托加工的还是外购的。假如将自产或者委托加工收回的货物用于在建工程、职工福利、个人消费等非生产性用途,为视同销售行;但货物若是外购货物,则是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行为,需要将进项税额转出。假如将货物用于投资、捐赠、利润分配等,则无论货物是自产、委托加工的还是外购的,均为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行为。

由此可见,增值税的视同销售并不必然导致企业所得税的视同销售,有时两税关于视同销售的认定是一致的,而有时增值税认定为视同销售行为的企业所得税却不认定为视同销售,有时增值税不认定为视同销售行为的而企业所得税却认定是视同销售,需要认真区分。

2、计税销售额确定依据不一致

对于货物视同销售的计税价格,企业所得税中区分了自制与外购两种情况,而增值税不论自制与外购,计税价格的确定方法一样。企业所得税中自制的商品按企业同类资产同期对外销售价格确定销售收入,此规定与增值税基本一致,但不如增值税的具体,在实际操作时,自制商品视同销售,应参照增值税的计税价格,以保持二者税基上计量的一致性。

五、依税法与会计准则的销售收入认定差异进行会计处理

对照《企业会计准则》销售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本文就常见的货物视同销售业务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作如下分析。

第一,将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職工个人消费、交际应酬消费、投资和分配给股东或者投资者的,此类业务因能产生可准确计量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且货物所有权属发生转移,所以在会计、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上均应作为视同销售货物处理,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收入+销项税额)

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收入+销项税额)

长期股权投资等(收入+销项税额)

应付股利(收入+销项税额)

贷: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同类不含增值税价格或组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类不含增值税价格或组价×增值税税率)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或其他业务成本(账面成本)

贷:库存商品或原材料等(账面成本)

例:某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2011年9月将一批自制产品以福利形式分给本企业职工,该批产品账面成本150000元,同类市场价格200000元(不含税),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则企业的会计分录处理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150000

贷:库存商品 150000

第二,将自产、委托加工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用于职工集体福利,此类业务因货物所有权属没有发生转移,所以在会计和企业所得税上均不作为视同销售货物处理,但在增值税上应作为视同销售货物处理,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成本+销项税额)

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成本+销项税额)

贷:库存商品等(账面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銷项税额)(同类不含增值税价格或组价×增值税率)

例:某钢材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2011年9月将一批自制产品用于本企业厂房建设,该批产品账面成本800000元,同类市场价格1000000元(不含税),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则企业的会计分录处理为:

借:在建工程——XX厂房工程917000

贷:库存商品8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0

第三,将自产、委托加工、外购货物无偿赠送他人(与企业经营无关),此类业务货物所有权属发生转移,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上均作为视同销售货物处理,但因相关经济利益不能流入企业,在会计上不确认收入,会计分录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成本+销项税额)

贷: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同类不含增值税价格或组价×增值税率)

同时,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申报时要确认该笔业务视同销售收入、视同销售成本及按税法确认的捐赠支出额(收入+销项税额)。

例:某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2011年9月将一批自制产品通过希望工程基金会捐赠给某学校,该批产品账面成本20000元,同类市场价格30000元(不含税),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则企业的会计分录处理为:

借:营业外支出——捐赠支出 25100

贷:库存商品 2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

同时,进行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申报时要确认该笔业务视同销售收入30000元、视同销售成本20000元及按税法确认的捐赠支出额35100元。

第四,将外购货物用于职工个人消费,此类业务虽货物所有权属发生转移,但未增加企业所有者权益,所以在会计和增值税上不确认视同销售,但企业所得税上应作为视同销售货物处理,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成本+进项税额转出)

贷:库存商品或原材料等(账面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同时,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申报时要按其购入时价格确认该笔业务视同销售收入、视同销售成本。

第五,将外购货物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如自产产品用于在建工程),此类业务因货物所有权属没有发生转移,在会计、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上均不作为视同销售货物处理,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或原材料等(账面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总之,从以上视同销售业务会计处理方法可以看出,企业会计人员要做好货物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就必须对企业会计准则、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三者对视同销售认定存在差异进行仔细区分。

【参考文献】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 全国注册税务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编写组:税务代理实务[M].中国税务出版社,2010.

[3] 苏春林:纳税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 盖地:企业所得税纳税实务指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5]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篇10:企业销售会计职责

2、收集齐相关海外信息的资料并且维护好,根据其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3、根据内部销售合同的确认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4、根据开好的发票,正确处理账务

5、月初完成增值税的申报及出口退税申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出口退税的税款到账.

6、每周的应收账龄的分析发送

篇11:销售公司会计职责

2、按要求及时准备完成公司财税数据报表等相关工作;

3、财务相关文件的整理、归档和保管;

4、及时了解财税正常变化,定期思考总结汇报上级;

篇12:企业销售会计职责

2、客户对账、开票及追踪回款;

3、销售出库过账及回单追踪;

4、固定资产管理、盘点、清理;

篇13:销售会计岗位职责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第二章第八条的规定, 企业已经确认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的,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销售折让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销售折让,是指企业因售出商品的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予的减让。

例1: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800 000元, 增值税税额为136 000元。乙公司在验收过程中发现商品质量不合格,要求在价格上给予5%的折让。假定甲公司已确认销售收入,款项尚未收到,已取得税务机关开具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销售实现时:

发生销售折让时:

笔者认为上述的例解过于笼统,无法很好地指导实务。首先要说明的是, 例解中注明已取得税务机关开具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这是不符合实务的。从上述例题可知,甲公司是一般纳税人, 红字增值税发票是甲公司履行红字增值税发票开具的程序后自己开具的。对于上述问题,应该分情况进行处理。

(一)发票未开 ,当月销售当月折让

上例中,如果甲公司销售时还未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乙公司收到货物后要求折让, 甲公司直接按扣除折让后的金额开票即可,甲公司直接按折让后的金额进行会计处理。

(二)发票已开 ,当月销售当月折让

上例中,如果甲公司销售时已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乙公司在收到发票的当月提出要求给予5%的折让, 甲公司同意给予相应折让, 那么乙公司应当把收到发票退还给甲公司,甲公司在收回这份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全部联次后,将此份发票直接作废后, 再按折让后的金额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甲公司按重新开具的发票金额(折让后的金额)进行账务处理,具体同上。

(三 )发票已开 ,隔月要求折让且不属于资产负债日后事项

上例中,如果甲公司销售时已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乙公司在收到发票的次月提出要求给予5%的折让, 甲公司同意给予相应折让, 那么应当由乙公司 (也可以是甲公司)开具红字增值税发票申请单,但乙公司需加盖公章,然后由甲公司带好申请单及相关证件到甲公司所在地国税局换开具红字增值税发票通知单, 甲公司根据红字发票通知单开具红字增值税发票(简称红冲发票)。甲公司的账务处理才是如注会教材所讲的,销售时先确认收入,开具红字增值税发票后再冲减折让当月的收入。

(四)发票已开,隔月要求折让且属于资产负债日后事项

上例中,如果甲公司销售时已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乙公司在收到发票的次月提出要求给予5%折让, 甲公司同意给予折让。此种情况下,甲公司按照上述第三种情况开具红字增值税发票。但由于该事项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是指资产负债表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根据该准则,如果折让发生在财务报告报出日之前, 该折让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甲公司应作如下的会计处理:

二、销售商品涉及到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企业已经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的, 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销售退回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销售退回,是指企业售出的商品由于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注会教材是通过以下例题来讲解的。

例2:甲公司在20×7年12月18日向乙公司销售一批商品, 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50 000元,增值税税额为8 500元。该批商品成本为26 000元。为及早收回货款, 甲公司和乙公司约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乙公司在12月27日支付货款。20×8年4月5日,该批商品因质量问题被乙公司退回,甲公司当日支付款项。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假定销售退回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20×7年12月18日销售实现 , 按销售总价确认收入时:

在20×7年12月27日收到货款时,按销售总价50 000元的2%享受现金折扣1 000元(50 000×2%),实际收款57 500元(58 500-1 000)。

20×8年4月5日发生销售退回时:

销售商品涉及到退货的, 实际上也要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处理。

(一)发票未开 ,当月销售当月退回

如上例中, 甲公司12月销售时还未向乙公司开具发票,乙公司就要求退货。乙公司只需把货退回即可。实务中,发票未开具,公司一般不会进行账务处理。甲公司收到退货只需要办理好入库手续即可。

(二)发票已开 ,当月销售当月退回

上例中,如果甲公司销售时已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乙公司在收到发票的当月要求退货。那么乙公司需要将发票和货物一起退还给甲公司。甲公司收回发票的全部联次直接作废此张发票。甲公司无需进行账务处理。

(三)发票已开 ,隔月要求退货 (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上例中,如果甲公司销售时已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乙公司在收到发票的次月提出退货。应当由乙公司(也可以是甲公司)开具红字增值税发票申请单,但乙公司需加盖公章, 然后由甲公司带好申请单及相关证件到甲公司所在地国税局换开具红冲增值税发票通知单, 甲公司根据红冲发票通知单开具红冲发票。甲公司的账务处理才是如注会教材所讲的,销售时先确认收入,开具红字增值税发票后再冲当月的收入和成本。

( 四 ) 发票已开 , 隔月要求折让 且属于资 产负债表 日后事项

上例中,如果甲公司销售时已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乙公司在收到发票的隔月提出退货。甲公司也需要开红冲发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根据该准则,如果退货发生在财务报告报出日之前, 该折让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摘要:销售商品收入的核算是会计教材中重点内容之一,其中销售折让与销售退回的会计核算是诸多教材的必讲内容,也是各级别会计考试的必考内容。但综观众多会计处理,笔者认为销售折让与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过于笼统,不太符合实务。笔者结合实务对这两类问题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了详细解析。

篇14:浅析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会计核算

摘 要 本文首先对分期收款销售商品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新、旧版《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分期收款商品会计核算应坚持的原则,并以某公司的销售为例,对有关会计核算具体的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分期收款 分期商品 商品销售

一、引言

所谓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就是指那些虽然已经销售出去,但是货款却采用分期进行收回的一种销售方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分期付款商品。分期收款是现代企业促销方式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一般会应用于那些收款时间长、金额大、款项回收风险较高的商品交易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分析收款销售就相当于销售方给购买方提供了一笔贷款用于购买商品。新的会计准则中,将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商品的销售金额较小,款项回收期一般小于三年的分期收款商品,所收取的货款不具备融资性质。另一类是商品的销售金额较大,款项的回收时间一般大于三年的分期收款商品,所收取的货款在本质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融资性质。

二、对旧版《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分期收款商品内容的分析

(一)对分期收款商品的有关规定

在旧版《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分期收款商品是这样规定的:在分期收款的銷售方式下,销售方应该按照有关协议和合同中的有关规定对收入进行分期确认,并根据商品的全部销售成本以及当期的收入所占比重的乘积对本期应结转的销售成本进行计算。而在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则对分期收款商品进行了如下描述:分期收款商品在本质上是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根据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来对收入金额进行确定,在协议和合同期间内,应当按照应收款项的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来进行摊销,冲减财务费用。也就是说,企业应该按照协议和合同中约定的价款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并按照折现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最终根据两者的差额来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二)合理性分析

首先,旧版《准则》中的有关处理方式无疑更加符合“收入”的确定条件,根据我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对于分期收款销售的商品,尽管其所有权里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在商品交付的过程中已经完成了转移,但是从商品交付开始到协议或合同所约定的结款日期这段时间内,销售方的财务状况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可以说,款项回收的不确定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因此,在收款期较长的情况下,销售方在售出商品后,是无法保证在未来的一个或几个收款期内是否能够满足“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一条件的。如果付款方能够按照协议或合同的约定如期支付款项,那么就可以按照正常的程序来对收入进行确认并结转成本;如果付款方在结算日期到来时,因为种种原因承诺支付却又无力支付时,收款方可将其计入应收账款,并根据具体情况计提坏账准备;如果付款方的财务状况严重恶化,就会使款项收回的可能性大幅下降,那么收款方也就无法对其进行会计处理,只能将该其成本置于发出商品的账户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再根据付款方的实际情况进行稳健性处理;如果付款方的确是无力支付,就会使长期应收款到期无法回收,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计提坏账准备,新版《企业会计准则》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这样就会使得收款方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状态。

所以,笔者认为旧版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按照合同的规定分期来确定收入、结转成本相对于新版的《企业会计准则》来说能够更好的确定是否满足“收入”确定的条件,因此更加灵活,也更加谨慎。

(三)会计方法分析

旧版《企业会计准则》中,所使用的根据协议或合同中所约定的付款时间分期来进行确认收入和结转成本使收款方财务报表中的利润显得更加真实可信,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收款企业对会计利润进行人为虚增。一般来说,进行分期收款销售的商品都是金额较大的贵重物品,因此随着收款期限的延长而商品的金额会增加,无法收回款项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大,一旦因某种原因无法顺利回收款项,就会对收款方造成极大的影响。所以,旧版《企业会计准则》中根据协议或合同所约定的付款时间分期来进行确认收入和结转成本,让收款方对是否满足“收入”条件的判定显得更加准确,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利润也可以分期实现,比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方法更加符合配比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和权责发生制的记账规则。避免了销售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加大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比例,最终获得虚假“繁荣”情况的发生。

(四)局限性分析

虽然旧版《企业会计准则》中在对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会计处理上有一定的优点,但是它也是存在着一定缺陷的。例如,旧版《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没有充分认识到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是与一般的商品买卖存在着一定差异的,与传统的赊销也是具有明显的不同。传统的赊销方式,期限一般较短,所涉及金额也较小,货币的时间价值也相对较低,所以收款方不需要去考虑应收款项的时间价值。而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销售方式所涉及的销售金额和付款期限则更长,货币的时间价值也更大,收款方是无法将其忽略不计的。

三、分期收款商品会计核算应坚持的原则

对分期收款销售商品进行会计核算应遵循的会计原则是实质重于形式,销售方所销售出去的分期收款商品,即便是在商品交付后,款项能够按期收回,那么时间也一般在3年以上,这样就会让销售方大量的货币资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购货方所占用,因为资金有时间价值,销售方往往会要求购货方在每一期的回款金额中根据所占用资金的大小作为本金来支付一定比例的利息来作为补偿,这样一来,购销双方在协议或合同中所约定的价款就往往会高于商品销售时的公允价值,所以说,从本质上来看,这部分延期收取的货款是具有一定的融资性质的,当销售方向购货方提供免息的信贷时,销售方应该根据协议或合同中相应的公允价值来对收入金额进行确定,而不是根据与购货方所签订的协议或合同中的价款来确认收入。

不带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会计核算方式,就应该按照正常的市场销售价格来对应收款项进行确定,在交付商品时,应按照协议或合同中所约定的价款来对收入进行确认,并结转相关成本。而具有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会计核算方式,则应该根据协议和合同中应收价款的公允价值部分来确定收入金额。对于公允价值的确定通常根据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或者商品目前的市场销售价格来进行计算和确定。销售方应收的协议或合同中所约定的价款与商品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该在协议和合同期内,根据应收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进行计算和确定所得出的金额进行摊销,冲减财务费用。这里所说的实际利率指的是具有类似信用等级的企业发行类似工具的现时利率,或者将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折现为商品现销价格时的折现率。而协议和合同中所约定的应收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如果根据实际利率法摊销后与直线法摊销结果相差不大的,也可以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

四、对于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会计核算实例

例如:2006年1月1日,乙公司从甲公司处购买了一套设备,双方在合同中所约定的设备销售价格为2000万元人民币,分5次于每年的12月31日等额收取。

这套设备的成本价为1560万元,在现销的方式下,其销售价格为1600万元,假设甲公司在交付商品时所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所注明的增值税额为340万元,并于交付当天收到了340万元,那么甲公司应该确认该设备的收入金额为1600万元。

根据“未来5年所收款项的现值=现销模式下应收款项的金额”,我们可知:4000000×(P/A,r,5)+3400000=19400000。

通过插值法,得出折现率r为7.93%。

那么每期应该计入财务费用的金额就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2006年未实现的融资收益摊销=(2000-400)×7.93%=126.88万元;2007年未实现的融资收益摊销=(2000-400-400-126.88)×7.93%=105.22万元;2008年未实现的融资收益摊销=(2000-400-400)×(400-126.88-105.22)×7.93%=81.85万元;2009年未实现的融资收益摊销=(2000-400-400-400-400-126.88-105.22-81.85)×7.93%=56.52万元;2010年未實现的融资收益摊销=400-126.88-105.22-81.85-56.62=29.43万元

由上面的计算结果,甲公司每一期的会计分录如下:

(1)2006年1月1日销售实现:

借:长期应收款2000万元

银行存款 340万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l600万元

应交税费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340万元,

未实现融资收益 400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1560万元

贷:库存商品 1560万元

(2)2006年12月31日收取款项后:

借:银行存款 400万元

贷:长期应收款400万元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126.88万元

贷:财务费用 126.88万元

(3)2007年12月31日收取款项后:

借:银行存款 400万元

贷:长期应收款400万元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105.22万元

贷:财务费用 105.22万元

(4)2008年12月31日收取款项后:

借:银行存款 400万元

贷:长期应收款400万元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81.85万元

贷:财务费用 81.85万元

(5)2009年12月31日收取款项后:

借:银行存款 400万元

贷:长期应收款400万元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56.62万元

贷:财务费用 56.62万元

(6)2010年12月31日收取款项后:

借:银行存款 400万元

贷:长期应收款400万元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29.43万元

贷:财务费用 29.43万元

五、结语

通过上面的论述,笔者认为,可以对新、旧《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优点进行融合,对分期收款销售商品的会计核算方式进行完善,也就是说,可以根据应收的协议或合同中约定价款的公允价值及收款分期来确定收入,并根据收入比例结转成本。应收协议或合同价款与商品公允值之间的差额,应该在协议或合同期内,根据应收款项的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计算所得的金额进行摊销,冲减财务费用。这样,不仅解决了前面提到的问题,也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相一致,具备足够的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赵世军,杨卉,高前善.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7.

[2]李明.采购与付款及销售与收款控制实务与案例分析.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5.

[3]王礼红.企业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涉税会计处理探讨.财会通讯:综合版.2010(10):58-59.

[4]聂素娟.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收入确认及纳税处理.财会通讯:综合版.2010(6):78-79.

[5]成瑗,王文莲.对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核算的探讨.江苏商业会计.2010(2):46-48.

[6]翟云岭.分期付款买卖中的买受人利益保护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2,

[7]纪宏奎.分期收款销售方式的财税处理差异,税收征纳,2010(1):25-26.

[8]张云.新税法下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收入的处理.财务与会计:综合版.2008(12):52-54.

[9]方亚玲.小议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会计核算.现代商业.2008(30):243-243,242.

上一篇:《雷锋日记》读后感小学下一篇:乡镇党委政府致离退休干部的春节慰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