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政策法规

2024-07-03

政府采购政策法规(精选8篇)

篇1:政府采购政策法规

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政策法规

关于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办库﹝2008﹞24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党中央有关部门办公厅(室),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办公厅(室),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局,全国政协办公厅机关事务管理局,高法院办公厅,高检院办公厅,有关人民团体办公厅(室):财政部于2007年12月印发了《政府采购进口产品管理办法》(财库[2007]119号)。该办法印发后,各地采取措施贯彻落实,对规范政府部门采购进口产品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反映了一些具体操作性问题,经与海关总署研究,现就进口产品采购中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一、关于办法适用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规定,财库[2007]119号文件的适用范围为,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的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进口产品。

二、关于关境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产品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的规定,我国现行关境是指适用海关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管辖区域,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金马等单独关境地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方配套区、综合保税区等区域,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这些区域仅在关税待遇及贸易管制方面实施不同于我国关境内其他地区的特殊政策,但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区域,由海关按照海关法实施监管.因此,凡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生产或加工(包括从境外进口料件)销往境内其他地区的产品,不作为政府采购项下进口产品。对从境外进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再经办理报关手续后从海关特殊监管区进入境内其他地区的产品,应当认定为进口产品。

三、关于已在境内多次流转进口产品认定

对经过多次流转、无法提供报关单证的产品,应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查证:

(一)通过正常渠道进口的产品,无论在境内流转多少次,尽管中间商业环节没有保留进口报关单证,但通过层层倒推,最终可以找到进口代理商或者进口收货人,从而可以向海关查询进口报关记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生产设备、机械、汽车等大宗商品。

(二)通过走私违法方式进口的产品,由于未进行进口申报,不存在进口报关记录,因此,应当通过商品或者其包装上的原产地标识等其他证据来间接证明其为境外生产的产品。

四、关于行业主管部门意见

财库[2007]119号文件规定的国家限制进口产品,是指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部门制订的相关目录。采购人采购产品属于国家限制进口产品时,除需要向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以下简称财政部门)出具专家论证意见外,还要同时出具产品所属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其中,产品属于国家限制进口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重大产业技术的,应当出具发展改革委的意见;属于国家限制进口的重大科学仪器和装备的,应当出具科技部的意见。当采购人的行政主管部门也是采购产品所属行业主管部门时,以产品所属行业主管部门出具意见。当采购人的行政主管部门与采购产品所属行业主管部门不一致时,仍以产品所属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意见为有效意见。

五、关于采购执行问题

采购人采购进口产品时,必须在采购活动开始前向财政部门提出申请并获得财政部门审

核同意后,才能开展采购活动。在采购活动开始前没有获得财政部门同意而开展采购活动的,视同为拒绝采购进口产品,应当在采购文件中明确作出不允许进口产品参加的规定。未在采购文件中明确规定不允许进口产品参加的,也视为拒绝进口产品参加。采购活动组织开始后才报经财政部门审核同意的采购活动,属于违规行为。

财政部门审核同意购买进口产品的,应当在采购文件中明确规定可以采购进口产品,但如果因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仍有满足需求的国内产品要求参与采购竞争的,采购人及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不得对其加以限制,应当按照公平竞争原则实施采购。

六、关于政府集中采购执行

对于实行协议供货的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产品,集中采购机构在组织采购时,可以不限制进口产品入围,但采购人在采购入围进口产品前,需要报经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对于非协议供货的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产品,采购人没有出具财政部门同意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意见的,集中采购机构一律不得为其组织采购进口产品。

对于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内的、采购量小且采购次数多的经常性产品,可以实行批量审核,即采购人向财政部门提出一揽子采购进口产品清单的申请、所需证明材料和采购计划,经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在本年内随时按规定组织购买,无需再逐一申请报批。

七、关于论证专家问题

进口产品专家论证意见原则上由采购人自行组织,其论证专家应当是熟悉该产品,并且与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没有经济和行政隶属等关系。因进口产品论证与采购文件评审不同,进口产品论证专家可以不从财政部门建立的专家库中抽取专家作为进口产品论证专家,凡从财政部门专家库中抽取的专家,应当告知被抽取专家其论证内容和相应的责任。财政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论证专家考核标准和监督办法,加强对论证专家的管理,确保论证意见科学准确,原则上不得承担或组织其专家论证工作。

八、关于资金支付问题

采购人向财政部门申请支付政府采购进口产品资金时,应当提供财政部门审核同意文件、采购合同和产品报关单等材料,以确保所采购的产品规格、数量金额等与审批或采购文件规定的一致,否则不予支付。

九、关于文件执行时间衔接

财库[2007]119号文件规定,自2007年12月27日印发之日起施行。对于在该日期前已经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确定采购货物涉及进口产品的,在该日期前采购程序已经启动或启动后采购项目经财政部门批准需重新招标或采用其他采购方式的,不需要办理进口产品审核手续。

主题词:政府采购进口通知

篇2:政府采购政策法规

在市、区县两级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中,国产设备及产品的采购比例一般不得低于总价值的60%;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采购中关村的自主创新产品。资料由中国公共采购网提供。采购的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包括已列入国家或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产品、重大技术装备以及国家需要研究开发的重大创新产品、技术。

市有关部门对采用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的政府投资项目,优先安排环保、交通、能源评估,加快审批,优先安排财政预算,确保资金额度。对中关村企业研发的重大创新药物、疫苗等,优先进入医保目录或纳入政府储备。

同时,市有关部门在预算中要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支持力度,对提供自主创新产品的中关村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优先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对执行情况较好的采购单位或项目业主单位,其列入下一实施计划的采用自主创新产品政府投资项目及财政预算,市有关部门给予优先安排。

政策解读

一、政府采购创新试点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发挥政府采购调控功能和公共财政职能的重要措施。中关村作为我国科教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区域和新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首都创新型城市的龙头,围绕国家战略、首都发展和民生需要,大力开展自主创新,不断创造出技术领先的新产品,转化了大批重大科技成果。本着先行先试的原则,通过政府采购,推进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在首都发展建设中的广泛应用。

二、自主创新产品采购范围有哪些?

参加试点的范围,是使用市区两级财政性资金采购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统称采购单位)、市区两级财政性资金全额投资或部分投资项目的出资、建设和管理单位(以下统称项目业主单位)以及研发并提供自主创新产品的中关村企业、大学、科研单位(以下统称供应单位)。采购的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包括已列入国家或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产品;重大技术装备;以及国家需要研究开发的重大创新产品、技术。

三、采购的自主创新产品适用于哪些领域?

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适用领域,从政府行政类办公扩展到市政设施、建筑、节水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交通管理、公共安全、医疗卫生、技术改造、科技研发、工程养护等使用市区两级财政性资金全额投资或部分投资的项目。

四、政府采购中关村自主创新产品的方式有哪些?

本次试点主要在首购、订购、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和示范项目、推广应用等四个方面探索政府采购的新方式。

五、什么是首购方式?

首购是指由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采购单位对首购产品进行首先采购的行为。首购产品是指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技术发展方向并首次投向市场,虽尚未具备市场竞争力,但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需要重点扶持的产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购买的首购产品须已纳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企业购买的首购产品须已纳入《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采购单位采购的产品属于首购产品类别的,采购单位应当购买目录中的首购产品。

六、什么是订购方式?

订购,是由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采购单位对国家和本市需要研究开发的重大创新技术和产品等确定自主创新产品供应单位的行为。订购产品应属于国家或本市需要研究开发的重大创新产品或技术,但目前尚未投入生产和使用,尚未列入国家及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产品权益状况明确,研究开发完成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程度高,涉及产品生产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或者应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方面对原有产品有根本性改进,能显著提高产品性能,或者能在国内外率先提出技术标准;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和较大的市场前景或能替代进口产品。采购单位应当通过公开招标确定订购产品供应单位,并与其签订订购产品采购合同,确保充分竞争。

七、什么是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和示范项目方式?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试验和示范项目,是指由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采购单位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优先采购的行为。其中:试验项目是指项目业主单位所采用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在国际上首次应用;示范项目是指项目业主单位所采用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在国内首次应用。

重大技术装备是指对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建设有重要影响,对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显著效果,对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有积极带动作用的装备产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是指集机、电、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运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或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具有显著的节能和低(零)排放的特征,但尚未取得市场业绩的成套装备或单机设备。

项目业主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的规定,招标确定拟采购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和研制单位。招标方式可以是公开招标,也可经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批准后采取有限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在招标过程中,需考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因素,并视情况合理设置自主创新、节能环保评标因子或权重。

八、什么是推广应用方式?

推广应用是由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采购单位或项目业主单位对已经生产并投放市场、质量可靠、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技术水平、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且已列入国家或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自主创新产品,在政府储备或政府投资项目中优先应用的采购行为。

采购单位或项目业主单位应通过招投标优先采购推广应用的自主创新产品。在招投标过程中,应当考虑自主创新因素,在项目评审方法和标准中设置一定比例的价格扣除或总分值加分等优惠条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采用最低评标价法评标的项目,对自主创新产品可以在评审时对其投标价格给予5%至10%幅度不等的价格扣除;采用综合评分法评标的项目,在满足基本技术条件的前提下,在价格评标项中,可以对自主创新产品给予价格评标总分值的4%至8%幅度不等的加分,在技术评标项中,可以对自主创新产品给予技术评标总分值的4%至8%幅度不等的加分。

九、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都建立了哪些有效激励机制?

(一)在政府投资项目中,市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应将项目业主单位承诺采购自主创新产品作为申报立项的条件,并明确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具体要求。在市、区县两级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中,国产设备及产品的采购比例一般不得低于总价值的60%;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采购中关村的自主创新产品。

篇3:论从紧货币政策下的政府采购政策

一、政府采购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关联性分析

从稳健的财政政策来看,在政府采购制度日臻完善的情况下,作为财政支出构成的政府采购的绝对规模不可能呈现总量上的增加,不可能通过扩大规模来适应上述宏观经济政策的需求。采购政策功能的发挥只能随总的财政政策进行结构性调整,也就是说,应通过改善其购买支出的结构,达到适应稳健的财政政策目的。比如,在财政预算规模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减少某些公共投资(比如政府建筑),减少政府生产性支出,加大节能减排、社会福利性的采购政策来配合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减少投资性(主要表现经济建设支出)的购买支出改善需求结构,进而改善供给结构,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从从紧的货币政策来看,紧缩的货币政策最容易导致的负面效应是投资减少,就业率下降。因此,促进就业历来是从紧的货币政策条件下首要考虑的问题,特别是我国目前人民币汇率呈现单边升值、出口减少、外资投资减少或撤离、成本推动型的通胀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条件下,就业问题就有可能会变得十分突出。正如前述,稳健的财政政策不可能通过大规模扩大预算来绝对地增加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或者只能对劳动力的需求的增长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但就业问题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必须予以解决,这就客观要求通过内生性的就业需求来解决,或者说,通过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部效应来解决。

二、从紧货币政策下的政府采购政策的具体措施

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政府采购政策应以稳定就业为主要目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 部门预算编制与审核应更多考虑政府采购政策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包含政府采购预算在内的“两上两下”的部门预算管理体制。从预算的角度来讲,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严谨性和权威性,但从政府采购预算的角度来看,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采购人(预算编制单位)按照规定编制部门预算时,往往只考虑本部门的利益和实际需要,很少考虑宏观政策需求;二是政府采购预算的项目很难在预算支出科目准确反映;三是由于采购商品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导致采购预算的标准难以确定,反映到预算科目中就导致其准确性存在问题。

一方面,从部门预算的角度来看,政府支出应适应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各级预算部门应扩大社保、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的预算规模,减少其他预算支出。另一方面,采购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预算单位的指导,鼓励和支持符合宏观经济和社会政策的采购预算编制,要增强采购的计划性,采购单位也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开展采购活动,不得擅自改变资金用途,也不得超标准采购。

2. 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采购力度

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产品采购力度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就业。由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或服务)物化了较多的活劳动,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采购,本质上就是对就业的支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建立有关中小企业劳动力就业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情况的数据库。数据库的建立,不仅是当前宏观经济的需要,也是今后采购政策随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的需要。第二,改革评审办法和采购方式。可以借鉴美国采购法律规定,“所有预算不超过1万美元并属于小额购买的政府采购或服务合同都必须留给小企业”,对会议采购、环境绿化采购、家具、印刷、桶装饮用水等采购,可以考虑实行定向采购,允许采购部门向该类企业直接采购。第三,鼓励大型采购项目中标企业向该类企业进行分包。在制定这类政策时,应借鉴美国的做法,在采购合同金额达到一定规模时,合同条款中一定要有“最大努力条款”,说明承包商在签约时,已经最大限度地将合同的分包部分授予了它认为具备履约能力的小企业。

3. 充分发挥政府采购杠杆作用,推动社会生产成本降低

目前,我国的通胀主要表现为输入型和成本推动型的通胀,某种意义上讲,从紧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不会太明显。政府采购表现为对社会最终产品的需求,利用成本传导的反向作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通胀的加速上升。一方面,可以通过限制产品构成主要以进口原料为主要成本的产品采购,促使企业提高工艺水平,采用国内替代产品。另一方面,减少对生产性支出的采购需求,加大对消费型产品的采购需求。生产性支出的扩大采购,会直接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加大对消费型产品的需求,会有利于企业资金周转,降低生产成本。

4. 继续深化政府节能采购政策

政府是能源的最大消耗者之一,政府机关公务用车、日光照明、办公设施用电用水、建筑能耗(包括建筑装饰能耗、建筑机电设备能耗)、供暖供气能耗已占全国能源总消耗的5%以上。在政府采购中,全面深入推行节能采购,对我国节约能源,规避能源造成的通胀和经济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7年政府采购节能清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向环保节能产品进行倾斜政策的实现,但是,政府采购还需要更进一步地发挥其主观能动的作用。这主要包括加强对政府采购产品的节能综合研究;利用政府采购平台,推动全社会节能;强化政府采购节能标准等具体方面。

参考文献

[1]戴步斌.发挥政府采购宏观调控作用[N].人民日报(理论版),2004-05-25.

[2]戴步斌.政府采购应有更大作为[N].中国财经报,2005-07-20.

篇4:如何实现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

政府集中采购所发挥的作用在社会上得到了普遍肯定,但这种肯定大部分还仅仅停留在其节约资金、制止腐败的层面上,而《采购法》所提到的“应当有助于实现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和有效发挥。在国际上,发达国家更加注重将政府采购作为管理公共资金、控制支出的重要手段,并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有效措施。随着我国政府采购事业的发展,政府采购具有的政策调控功能,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在新的发展时期将其作为促进科技创新、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重要手段。因此,政府采购不能只停留在节约资金和防止腐败上,而应该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其政策功能的发挥。

推动政府采购宏观经济调控作用的发挥,目前面临着许多困难,主要有:一是体制不顺。有的集中采购机构无主管部门、有主管部门的也各不相同;有的地方有集中采购机构,有的地方没有,还有的成立了又撤销了。各地对集中采购有各自的理解,各自的做法,各不相同。这种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严重制约着政府采购的健康发展和政策功能的有效发挥;二是职责不清。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和执行机构的职责不清,不仅造成监管缺位,而且制造了许多矛盾,使政府集中采购难以发展,更谈不上政策功能的发挥。三是采购规模分散。尽管这几年政府采购规模有所增加,但原本由政府集中采购的项目,正在向各部门成立的采购机构和社会招标机构分散,集中采购机构的业务量增长缓慢,有的地方还出现萎缩。而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招标机构的业务,无论从增长速度,还是总量上都超过了集中采购机构,这更不利于政策功能的发挥。四是政策不明。通过政府采购来鼓励、扶持的产业或产品的政策不够明确具体,而缺乏政策的有力支持的政府采购活动也会因为无据可依而无所作为;五是标准不一。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所需的物品和服务没有统一标准,各部门在货物、服务的选择上,随意性过大,采购活动可能因为没有满足采购人的要求使委托协议或采购合同无法签订。这种约束力不强的政府采购,造成一些高配制的办公用品功能长期闲置和财政资金的浪费。

要实现政府采购政策调控功能,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理顺体制、明确职能。目前急迫需要解决的是体制问题,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必须有统一的主管部门。不能使政府成立的集中采购机构游离于政府之外,成为“无根草”;也不能每个地方主管部门各不相同,各行其是。否则政府集中采购机构所遇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会因为无处诉求,而无法解决;或者由于主管部门不同,使中央的政策不能顺畅贯彻。因此,理顺体制是实现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前提。谁应成为政府集中采购机构的主管部门,我认为财政部门首当其选,因为“政府采购制度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一项有效措施。”部门预算和采购计划的编制是实现政府采购的前提,国库直接支付是政府采购的结束,政府集中采购只是其中间的一个环节。将政府采购从财政割裂出来,造成许多摩擦和矛盾,不利于政府采购事业的发展。

只要理顺了政府采购管理体制,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和执行机构的职能就会迎刃而解。

二、扩大采购规模,加强集中采购。一方面,政府采购规模要不断扩大,没有规模就谈不上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政府采购必须以集中采购为主,部门采购和社会招标机构为辅。将集中采购机构和社会招标机构等同对待,甚至让其相互竞争,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两者有着本质区别:执行政府采购政策、发挥政策调控功能是集中采购机构的职责;营利才是社会招标机构的目的。把大量政府采购业务委托给社会招标机构,会增加财政支出,不利于监督、容易发生腐败,更不利于政府采购政策功能的实现。因此,应从编制《政府采购目录》着手,扩大政府集中采购项目,在执行中加强管理,严格监督,确保落实。

三、制定扶持政策,统一配制标准。主管部门要按照中央、国务院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制定扶持和鼓励发展产业、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政策的制定要明确、具体、便于操作;确定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办公所需物品与服务的统一配备的标准,这项工作应从行政机关、从车辆、电脑、办公桌椅等通用商品开始,逐步深入到科研和其他单位。采购人,要从大局出发,丢掉只为本部门、本单位利益着想的做法,根据政府采购统一配制标准,申报和委托政府采购项目、物品和服务,积极支持政府采购事业的发展。

篇5: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最新政策法规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文)的定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由地方政府或其部门、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作为中国特殊的财政和政府融资体制下的产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伴随中国经济特别是基础建设事业的发展,经历了2000年前的蹒跚起步阶段、2009年前的缓慢上升阶段、2009年开始的迅猛增长阶段、2013年进入的调整发展阶段,最终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文)后不可避免的迎来了淡出转型阶段。

编者梳理了近年来相关的政策文件,供读者参考。

说明:

1、汇编文件截止于2014年12月10日;

2、限于水平,疏漏难免,望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3、编者力求但无法保证汇编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因此本汇编仅供参考,请读者甄别使用;

4、本汇编欢迎转发,请保留作者署名,谢谢!

一、国务院发布:

1、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10〕19号)及答记者问、解读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3〕107号)

3、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

4、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

二、部委联合行文:

1、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相关事项的通知》(财预〔2010〕412号)

2、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土地储备与融资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162号)

3、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12〕463号)

4、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银发〔2014〕127号)

三、发改委发布:

1、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企业债券管理工作的通知》(发改财金〔2004〕1134号)

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简化发行审核程序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财金〔2008〕7号)

3、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发行债券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0〕2881号)

4、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1〕1388号)

5、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债券存续期监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1〕1765号)

6、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加强企业发债过程中信用建设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2〕2804号)

7、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企业债券风险防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2〕3451号)

8、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保障房项目企业债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检查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3〕742号)

9、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进企业债券发行审核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3〕957号)

10、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企业债券发行申请部分企业进行专项核查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3〕1177号)

11、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进企业债券发行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3〕1890号)

12、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棚户区改造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3〕2050号)

13、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创新企业债券融资方式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4〕1047号)

1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2014〕2724号)

四、银监会发布:

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信托公司信政合作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09〕155号)

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关于加强当前重点风险防范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0〕98号)

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关于规范中长期贷款还款方式的通知》(银监发〔2010〕103号)

4、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管理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0〕110号)

5、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做好下一阶段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清查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0〕309号)

6、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关于进一步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11〕7号)

7、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非银部《关于做好信托公司净资本监管、银信合作业务转表及信托产品营销等有关事项的通知》(非银发〔2011〕14号)

8、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非银部《关于进一步落实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查工作的通知》(非银发〔2011〕15号)

9、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11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1〕34号)

10、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监管有关问题的说明通知》(银监办发〔2011〕91号)

1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据报送的通知》(银监办发〔2011〕190号)

1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监管有关问题的说明》(银监办发〔2011〕191号)

13、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于加强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关(银监发〔2012〕12号)

14、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规范同业代付业务管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12〕237号)

15、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银监发〔2013〕8号)

16、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2013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3〕10号)

17、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全口径统计的通知》(银监办发〔2013〕175号)

18、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2014年银行理财业务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办发〔2014〕39号)

19、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银监办发〔2014〕99号)

20、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治理的通知》(银监办发〔2014〕140号)

2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同业新规执行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银监办发〔2014〕250号)

五、财政部发布:

1、财政部《关于坚决制止财政违规担保向社会公众集资行为的通知》(财预〔2009〕388 号)

2、财政部《关于印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公益性项目债务核算暂行办法>的通知》(财会〔2010〕22号)

3、财政部《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4〕76号)

4、财政部《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14〕112号)

5、财政部《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实行)的通知》(财金〔2014〕113号)

6、财政部《关于印发<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的通知》(财预〔2014〕351号)

六、其他部门:

1、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加强企业债券回购风险管理相关措施的通知》(中国结算发字〔2014〕149号)

七、待明确文号或出处的发文:

1、《关于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政策有关问题的说明》

2、《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工作会议强调深化整改缓释风险 推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清理规范工作》

3、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关于规范平台公司发行企业券有关审核标准的工作指引(初稿)》

4、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金司《关于实行全面加强企业债风险防范的若干意见的函》

5、《整改为一般公司类贷款的有关要求》

6、《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暂行办法》

7、《关于99号文的执行细则》

8、《企业债券审核工作手册》

篇6: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问答

1、什么是政府采购?

答: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它是以合同方式有偿取得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包括购买、租赁、委托、雇用等。

2、什么是政府集中采购?

答:是指由政府设立的集中采购机构(政府采购中心)依据政府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受采购人的委托,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采购原则,以及必须采取的市场竞争机制和一系列专门操作规程进行的统一采购。它是政府采购的主要形式。

3、什么是部门集中采购?

答:是指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实施纳入部门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货物、工程、服务的采购活动。

4、什么是分散采购?

答:是指采购人自行组织实施采购活动,分散采购的主体是采购人。分散采购是相对于集中采购而言,也是政府采购的一种组织实施形式。

5、什么是政府采购当事人?

答:是指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各类主体,包括采购人、供应商和采购代理机构等。

6、什么是政府采购预算?

答:是指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内所有政府采购项目及资金的计划,是部门预算的组成部分。

7、什么是集中采购目录?

答:是指将要求实行集中采购的采购项目单独制定一个清单,即集中采购目录,包括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部门集中采购目录。凡是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采购项目必须委托政府采购中心集中采购或采购代理机构采购。

8、什么是政府采购限额标准?

答:是界定采购项目是否纳入政府采购法调整范围的金额标准,是界定采购项目是否适用政府采购法的依据。

9、什么是政府采购指定媒体?

答:是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指定的集中面向社会发布政府采购信息的媒体。目前指定媒体主要

有:中国财经报、中国政府采购杂志、中国政府采购网。

10、什么是政府采购信息网?

答:是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建立的专门用于向社会公开发布政府采购信息的网络平台。中国政府采购网网址:;

11、什么是政府采购信息公告?

答:是指将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规定应当公开的政府采购信息在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向社会公开发布。

12、什么是采管分离?

答:采管分离就是政府采购监管与执行职能相分离,财政部门作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履行政府采购的计划、管理与监督职能,政府采购中心作为集中采购机构,负责政府采购计划的实施与执行。

13、什么是法律责任?

答:是指行为人对其违法行为所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在政府采购法中规定严格的法律责任,对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法律得以正确实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4、什么是公开招标?

答:是指招标采购单位依法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供应商参加投标。

15、什么是邀请招标?

答:是指招标采购单位依法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中随机邀请三家以上供应商,并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其参加投标。

16、什么是竞争性谈判?

答:是指由谈判小组通过与多家供应商进行谈判,最后从中确定成交供应商的一种采购方式。

17、什么是单一来源采购?

答:是指由于所采购项目的来源渠道单一,或者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以及必须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且添购资金总额不大等特殊情况,只能从一家供应商采购的采购方式,因为它是一种没有充分竞争的采购方式,所以使用受到严格限制。

18、什么是询价采购?

答: 是指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向有关供应商发出询价单让其报价,然后由询价小组在报价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并确定成交供应商的一种采购方式。

19、什么是协议供货?

答:协议供货是指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定产品、定价格、定服务、定期限,实行一次招标,分批供货,并以财政部门的文件形式将协议供货内容告知采购人,采购人按规定直接与协议供应商联系采购的一种采购方式。这种方式能简化采购程序、降低采购成本、缩短采购周期、便于财务结算、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我市已实行协议供货的项目有: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空调、办公用纸、车辆维修、车辆保险、汽车轮胎、部分车型的公务车采购等。

20、什么是综合评标法?

答:是指在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前提下,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因素(如:价格、技术、财务、状况、信誉、业绩、服务等)进行综合评审后,以评标总得分最高的投标人作为中标候选供应商或者中标供应商的评标方法。

21、什么是性价比法?

答:是指按照要求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后,计算出每个有效投标人除价格因素以外的其他各项评分因素(包括技术、财务状况、信誉、业绩、服务、对招标文件的响应程度等)的汇总得分,并除以该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以商数(评标总得分)最高的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供应商或者中标供应商的评标方法。

22、什么是最低评标价法?

答:是指以价格为主要因素确定中标候选供应商的评标方法,即在全部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前提下,依据统一的价格要素评定最低报价的投标人作为中标候选供应商或者中标供应商的评标方法。

23、什么是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询问?

答:是供应商对政府采购活动事项有疑问而向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提出口头咨询,并要求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及时作出答复的一种行为。是供应商维护自身知情权的一种方式。

24、什么是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质疑?

答:是供应商认为采购文件、采购过程和中标、成交结果使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以书面、实名形式向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提出的质询和疑问。《政府采购法》第52条规定:供应商的质疑可以在知道或者应知其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提出,质疑是供应商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法定权利。

25、什么是政府采购活动中的投诉?

答:是指质疑供应商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答复不满意或者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未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答复,而向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的书面陈述。《政府采购法》

第55条规定:供应商的投诉可以在质疑答复期满后十五个工作日内提出。

26、公开招标(邀请招标)采购程序?

答:(1)受理采购委托;(2)编制招标文件;(3)发布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函);(4)资格预审、发售招标文件;(5)组织招标文件答疑;(6)确定评标委员会组成人员;(7)制定评标办法;(8)组织开标、评标,确定中标供应商;(9)发布中标公告、签发中标通知书;

(10)签订采购合同;(11)合同验收、付款。

27、竞争性谈判采购程序?

答:(1)受理采购委托;(2)编制谈判文件;(3)发布谈判采购公告;

(4)发售谈判文件;(5)成立谈判小组;(6)组织谈判,确定成交供应商;(7)发布成交公告、签发成交通知书;(8)签订采购合同;(9)合同验收、付款。

28、询价采购程序?

答:(1)受理采购委托;(2)编制询价文件;(3)发布询价采购公告;(4)发放询价文件;

(5)成立询价小组;(6)组织评估比较,确定成交供应商;(7)发布成交公告、签发成交通知书、;(8)签订采购合同;(9)合同验收、付款。

29、单一来源采购程序?

答:(1)受理采购委托;(2)编制采购文件;(3)发放采购文件;(4)组织谈判小组与单一来源供应商进行洽谈;(5)签发成交通知书;(6)签订采购合同;(7)合同验收、付款。

30、国家对自主创新产品的采购有哪些规定?

答:(1)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2)改进政府采购评审方法,给予自主创新产品优先待遇;(3)建立自主创新的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4)建立本国货物认定制度和购买外国产品审核制度;(5)发挥国防采购扶持自主创新的作用。

31、政府采购怎样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答:政府采购可以将政府采购形成的商业机会尤其是中央单位的政府采购向这些地区倾斜,在竞争的前提下,将采购合同优先授予相对有实力的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供应商,支持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从而达到培育财源的目的,促进企业发展与财源增长的良性循环,逐步改变不发达的状况。

32、政府采购怎样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答: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中小企业因规模小,竞争力不强,处于弱势地位,所以,通常难以拿到相应的采购合同。但是,中小企业也是纳税人,有权利享受到政府采购带来的商机。同时,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对维护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当给予必要的扶持。因此,政府采购应当将一定限额以下的或适合中小企业承担的采购项目,适度向中小企业倾斜,甚至可以规定政府采购总额的一定比例留给小企业,以此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33、国家对节能产品的采购有哪些规定?

答: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财库[2004]185号)文件指出:“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应当优先采购节能产品,逐步淘汰低能效产品。”并规定:“2005年在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预算单位实行,2006年扩大到中央二级预算单位和地市一级预算单位实行,2007年全面实行。”

34、国家对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产品的采购有哪些规定?

答: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信息产业部《关于印发无线局域网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的通知》(财库[2005]366号)文件规定:“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用财政性资金采购无线局域网产品和含有无线局域网功能的计算机、通信设备、打印机、复印机、投影仪等产品的,应当优先采购符合国家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GB 15629.11/1102)并通过国家产品认证的产品(以下简称认证产品)。其中,国家有特殊信息安全要求的项目必须采购认证产品。”

35、国家对计算机预装操作系统的有关规定?

篇7:拜登政府对华政策

特朗普政府是中国政府的战术级对手,拜登政府 是中国政府的战略级对手,归根到底都是肢解中国。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一、拜登政府处理对华关系上可能有这么几个改变:

第一、不碰特别敏感的问题。在涉及中国主权的问题,如台湾、香港、南海、东海方面,态度会比特朗普收敛一点。

第二、经贸压力还是会有但会缓和。

第三、人权问题批评的力度会加大,话说得可能比特朗普更重。

第四、美国会回到很多多边机制当中,中美接触平台增多,会在多边平台中既有竞争也有合作。特朗普停掉的中美双边对话机制也会部分恢复。

因为美国整个精英层对华都有看法,拜登上台后对华竞争为主的总体基调不会变,但处理问题的方法会改变,用的职员会比较专业、“正常”一些。

二、拜登如果上台后面临怎样的局面,他会在哪些方面破局?1、从国内层面来看,主要是三件事,第一控制住疫情,尽早拿出疫苗;第二,恢复经济;第三,让美国国内的分裂得到一定程度的弥合。2、从国际层面上讲,特朗普这种“退群”退到腿软的情况,拜登肯定会迅速改变。因为在民主党和拜登看来,这是他们与特朗普截然不同的地方。在竞选中间,拜登也已经鲜明表态,“退群”是把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主导权和影响力拱手让出去,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决定。

三、拜登其实很有人格魅力,他与特朗普相比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

第一、拜登对人有同情心,因为他从童年开始就生活在一个并不富裕的环境,跟广泛的人群有接触。而在大学毕业之后,他更愿意利用自己学到的法律知识,为普通的民众服务。

特朗普则完全不同,他从小就生活在富人家庭,而且很快就成为一个有钱的地产商,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他嘲笑黑人或其他族裔,以及那些社会底层人士。

第二、拜登很年轻就成了参议员,在美国的政治圈子里摸爬滚打,有着非常好的人缘,这是因为他善于妥协,善于与别人通过努力找到共识,这体现了他的灵活性。

而特朗普则是典型的商人思维,各种举动和思考都是从交易性出发。要从他那里得到什么,你必须付出比之更高的代价。这算是商人的精明,也显然透着狡诈。

第三、拜登个人在成长经历中遭遇了多次非常痛苦的打击,但是他很坚毅,一直坚持努力地实现自己的目标,没有被困难打倒。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拜登是讲原则的,做派是非常正的。

篇8:政府采购,政策牵动众人心

千呼万唤始出来

今年以来,自主品牌已经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352.34万辆,同比下降1.03%,市场占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06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比亚迪、长安下滑均超过10%,三大集团上汽、东风、一汽的自主品牌业务也纷纷下滑。上汽自主品牌车型荣威550销量下滑幅度超过50%,一汽奔腾B70车型的销量也下滑了40%。预计随着日本地震影响的减弱和日系车销量的恢复,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将继续下滑。

9月2日,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表示,自主品牌面临原材料成本上涨、竞争力下降等新压力,要让自主品牌发展起来,没有保护措施根本不行。不同于欧美、日韩市场由本土品牌主导,国内70%的市场被合资品牌占据。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出台保护自主品牌的措施,最好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给予适度支持。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坦言,“该扶持的都扶持了,大家平等的竞争了,你怎么扶持?汽车工业已经市场化了,所谓的市场化就是少靠政策,多靠自己,多靠市场的竞争。”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表示,汽车产业总依靠国家政策补贴发展是没有希望的。中国汽车产业更重要的是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应该大力发展自主品牌汽车,走完全市场化的道路。如何支持自主品牌发展,在众多的议论和争执中,中央两办新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下称《办法》)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新“办法”明确提出,公务车采购价格18万和排量上1.8L,以及“党政机关应配备使用国产汽车。对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的新能源汽车,可以实行政府优先采购。”财政部也立即出台《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预算决算管理办法》,凸显了政府集中采购的政策导向功能。据预测,2012年政府采购中的汽车采购金额高达千亿,根据自主品牌汽车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的要求,这意味着千亿采购蛋糕50%倾向自主品牌。2010年6月,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在“关于2009-2010年度中央国家机关汽车协议供货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申明,各单位新配备、更新汽车“自主品牌汽车比例应达到50%”。同时公布的“2009-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汽车协议供货汽车厂商名单”共38家,其中自主品牌车企21家,自主品牌车型达到60多款,包括上汽的名爵、荣威,一汽奔腾,长安悦翔、志翔、杰勋,比亚迪F3、F3D M以及吉利的金刚、远景,奇瑞的A5、A3、旗云、东方之子,长城炫丽、酷熊等。

自主品牌车企要的不仅仅是公务车市场的大蛋糕,更重要的是“官车”形象的带动作用。政府采购汽车的使用者是官员,自主品牌一旦中标,即意味着自己的品牌成为“官车”。这意味着政府对其品牌与品质的双重认可,在中国社会,“官车”对于普通消费者有很强的示范意义。自主品牌如果能在政府公务车市场站稳脚跟,依靠政府公务车的良好口碑与形象,再开拓私人消费市场也就顺利得多。

众车企各有打算

政府采购对于消费市场的示范作用外加上庞大的需求总量和金额,公务用车采购规则的任何细微变化,都拨动着汽车厂商敏感的神经。奇瑞副总金弋波称,“目前正是各地政府采购集中招标的阶段,我们也在积极参与各地政府的招标。”为此,奇瑞对旗下的不同产品进行了相应的市场细分。东方之子、瑞虎侧重工商、公安等执法部门用车,A5侧重一般政府部门用车,新推出的高端产品瑞麒G5、G6则作为省市领导用车。江淮汽车将政府公务车作为今年市场开拓的战略重点。江淮乘用车公司内部将宾悦定位为地级市、乡镇级别政府领导用车,同悦的重点是基层政府一般用车,还专门开展了针对性的展示活动。上汽荣威推出大客户专享系列活动。长安汽车总裁助理兼市场部部长王俊表示,为加大政府采购的开拓力度,长安汽车专门成立大客户部,在大客户部下面单独设立公务车采购分部,“今年大客户部的销量目标是12万辆,其中政府采购占大头。”比亚迪更是雄心勃勃,“今年是比亚迪的品牌年,我们将会推出5款10万元以上的新车,这对我们开拓公务车市场非常有利。”

奥迪一直是国内高端公务用车的主角,“官车”形象仍然深入人心。对于公务用车采购标准修改一事,一汽大众奥迪事业部负责人胸有成竹地称,奥迪的发展重心早已向私人购车用户转移,新标准对于奥迪在中国的发展不会造成不利影响。根据新规定,一般公务车排量1.8L,价格要在18万元的标准,20万元~25万元的中高级车生产企业如一汽丰田、广汽本田、广汽丰田、长安福特等众多合资企业将是“高危”群体。而自主品牌无疑将是“游戏规则”修改的最大受益者。自主品牌在公务车采购中所占比例将上升至50%以上,这对自主品牌是个大利好。早在今年两会时,长城汽车公司总裁王凤英、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就纷纷提出“政府采购应优先考虑自主品牌”的议案。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更直白地说:“对于自主品牌采购,政府要有一个固定的量。自主品牌已经占了全国汽车销量的三分之一,政府采购应有三分之一向自主品牌倾斜,做不到三分之一,哪怕做到20%也好,这样才能有保证。”尽管自主品牌得到明显关照,但合资品牌,尤其是高档合资品牌的动向仍旧备受关注。2009-2010年度中央国家机关汽车协议供货名单中,华晨宝马和北京奔驰赫然在目,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2009年6月9日《扬子晚报》报道,“宝马汽车南京宁宝/南京凡德总经理唐小熊表示,宝马进入政府采购是在全国区域内展开的,以他们店为例,近期已接到7宗政府订单,购买方包括财政部门、税务机关、医院、教育系统等单位。”北京奔驰方面也表示,他们已接到不少政府订单。消息一出,立即引来舆论围攻。有媒体称:“身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将奔驰、宝马等豪华车列入政府采购目录,这不是反差,是反讽;不是黑色幽默,是低级错误。”有网友质疑,劳斯莱斯也很有“竞争性”,而且劳斯莱斯更体面,为何不干脆把劳斯莱斯也列入采购名单?有消息说,将来国产悍马有望降至30万元左右,将越野性能出色的悍马配给边远山区的干部,是否更有利于其上山下乡体察民情呢?更有人著文分析:奔驰、宝马成为“官车”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甚至会带来危害。奔驰、宝马是世界公认的豪华车甚至是奢侈品牌,将来干部都开着奔驰、宝马谈勤俭节约、艰苦朴素那岂不是笑话?干部乘“豪车”不能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会拉开与百姓的距离,挫伤民意。面对汹汹舆论,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有关负责人通过《人民日报》作出解释:“这次采购共有38家汽车厂家生产的834款车型中标,奇瑞、江淮、奥迪等品牌都进入了协议供货目录,华晨宝马、北京奔驰有9款车型中标,均为国内生产,并非进口产品。汽车品牌进入协议供货目录,只是一种供货资格,并不意味着采购单位就将实际采购该类车型。”“中央国家机关目前没有采购华晨宝马和北京奔驰车的计划”。这才澄清了多日来的传闻,也让国内的一些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偷偷地松了一口气。奇瑞汽车发展部部长刘志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国家对自主创新和具有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在政策层面的支持力度很大,各个部委对奇瑞公司的支持也非常大,尤其在政府采购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这将对未来自主品牌的发展起到很大促进作用。”对奇瑞而言,东方之子车型进入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名单已有近四年的时间。早在2005年,国管局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便与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签订了中央国家机关汽车政府采购协议。但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实际采购奇瑞的数量并不多,只有110辆,到2007年、2008年,中央国家机关采购奇瑞东方之子的数量便开始大幅上升。

应该看到,政府采购扶持自主品牌,既是扶持国产品牌,同时也是促进自主品牌在品质上进一步提高。从政府采购的角度来看,中标产品必须满足以下各个方面的条件。第一,要求产品具有过硬的品质和很好的安全性,尤其是军队、海关、公安等国家机关,对车辆的安全性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第二,需要有端庄稳重的外观,能够与政府形象相称;第三,要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第四,在报价方面低于市场平均价,给政府采购优惠的价格。对于自主品牌车企而言,政府的支持既是机会也是压力,把握机会方能行得顺风船。

品牌身份惹争议

这次惹起争议的根子是,华晨宝马和北京奔驰到底是国货还是洋货?对此,相关部门一直没有出台相关的界定标准。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是宝马集团和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在中国共同组建的生产和销售宝马汽车的合资公司。而北京奔驰是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与戴姆勒股份公司、戴姆勒东北亚投资有限公司于2005年8月8日共同组建的合资企业——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宝马和奔驰两个洋品牌在中国土地上生产,如同混血儿,虽然有了中国名字,但其基因还是“洋货”。但毕竟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出生,合资企业也要为其争名分,更何况这牵涉到市场,关系到利益,以至于有人专门写出文章,脸红脖子粗地争论道“北京奔驰招谁惹谁了?”也有人尖锐地讽刺“合资自主就是西服外面套马甲,是伪自主”。其实自主品牌也好,合资自主也好,争去争来的就是争市场。名分之争就是利益之争,试想,如果国家采购新政没有“自主品牌不得低于50%的份额”,合资企业还会屑于与自主品牌去争吗?国家新的采购办法出台,要求自主品牌份额不得低于50%,就是名正言顺地支持自主品牌发展,但如果不将身份辨别的标准尽快拿出来,这类争执仍难以评定。由于利益的引诱,新的“合资自主”品牌仍在不断冒出来,如“传祺”、“启辰”,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争议就没完。其实,界定是否为“自主”,并不复杂,复杂在国内的大汽车企业如一汽、上汽、二汽、广汽都是合资身份,否定合资自主,意味着这些国有大企业将失去大片市场,除了合资的外方利益受损外,国家利益也会受损。自主品牌、合资企业,干儿子、亲儿子,“老子”站在中间左右为难。

政策的尴尬说明,“没有自主品牌的明确定义,有详细的比例也难以落实。”其实,早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2009年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之时就已经正式开展2009年自主创新产品的相关认定工作。《通知》要求,各省、地区科技部门须会同本级发展改革委和财政厅(局)组织产品申报,经过申报、初审与推荐、认定评审、审定与发布等4阶段的产品认定程序后,3部委将最终审定和发布《国家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以下简称《产品目录》),并向全社会公告。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在《产品目录》的基础上确定《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并实行动态管理。进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产品可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受政策扶持。

《通知》的下发,得到了政府采购业界的一致肯定。他们认为,这将打破政府采购扶持国家自主创新产品政策有制度无目录的尴尬局面。但时至今日,两年多过去了,“但听楼梯响,未见人下来”,这一《产品目录》却始终未能出台,个中原因让人玩味。

让政策尴尬的还不止于品牌身份的界定,品牌比例的界定也让人担忧。政府采购资金50%的比例如何界定?是按照金额还是按照数量?在每年的政府公务车采购中,虽然轿车占大头,但也有不少数量的工程用车、皮卡、MPV、微车等车型。如果不分车型,只是总量笼统规定不低于50%,那很可能自主品牌轿车在政府采购中没有多大提升余地。如果规定中央和地方政府采购的轿车、S U V、M P V等乘用车产品采购自主品牌金额均不低于50%,才有可能保证自主品牌得到实惠。如果按照数量分配,一辆奥迪的价款几乎抵得上3辆吉利帝豪。其结果车辆数量看起来相等,但金额的大部分仍旧被合资品牌拿走了。自主品牌车企关心的是:“目前关于自主品牌所占50%的比例没有具体说明,是占数量的50%还是占金额的50%,现在没人说得清楚,是否分车型也不清楚。希望尽快有明确的规定。”

阳光政策,还需要公众监督

好的政策还需要在执行上下功夫,历年来,政府采购中“猫腻”事件屡见报端,这说明,政府采购的监督机制尚需完备。完备机制的最好办法是将整个采购过程放到公众监督的“阳光”下。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实践说明,“阳光”不到,就容易导致腐败滋生。要刹住政府采购中的“歪风”,必须在制度和程序上“阳光普照”,尽快出台“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条例”除了保证审计、监察机关应对政府采购过程实行全程监督外,还要以条文的形式明确公众与媒体参与监督的机制,形成“公众(媒体)监督+财政审批”的监督模式。从采购部门招标到财政部门预算都要公示,避免在“招投标”中暗箱操作。尤其是要将政府采购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向社会公示,以有效规避滥用职权行为,同时要建立严厉的惩戒机制,使政府采购成为无人敢碰的“高压线”。

链接:政策摘要

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预算决算管理办法(摘要)

第一章总则

第二条,各级党政机关及其所属行政单位的公务用车预算决算管理适用本办法。各级党政机关包括各级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等。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公务用车预算决算管理, 是指为了保证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的配备更新和正常使用, 对所安排的公务用车购置费用和运行费用实施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编制等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公务用车, 是指党政机关用于履行公务的机动车辆,分为一般公务用车、领导干部用车、执法执勤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其他用车。一般公务用车是指用于办理公务、机要通信等公务活动的机动车辆。领导干部用车是指用于领导干部公务活动的机动车辆。执法执勤用车是指用于办案、监察、稽查、税务征管等执法执勤公务的专用机动车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是指加装特殊专业设备,用于通讯指挥、技术侦查、刑事勘查、抢险救灾、检验检疫、环境监测、救护、工程技术等的机动车辆。其他用车是指上述四种用车之外的机动车辆,如大中型载客车辆、载货车辆等。

第五条,党政机关配备更新公务用车应当严格执行中央有关文件规定的配备标准。

第六条,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实行编制管理。车辆编制按照中央有关文件规定,根据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和工作需要等因素确定。

第七条,各有关部门根据公务用车的配备更新标准、编制数量和现状,在编制部门预算之前,编制年度公务用车配备更新计划,作为财政部门安排公务用车预算的重要依据。

第八条,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一般公务用车和部级干部用车配备更新计划, 分别归口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机关事务管理局、全国政协办公厅机关事务管理局 (以下简称四个管理局) 负责编制。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执法执勤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其他用车配备更新计划,由各部门负责编制。

第九条,中央垂直管理部门所属单位的一般公务用车、执法执勤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其他用车配备更新计划,由各主管部门负责编制。

第十条,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更新计划,由地方各有关部门负责编制。

第十三条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一般公务用车和部级干部用车购置费用,分别归口列入四个管理局的部门预算。中央和国家机关本级执法执勤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其他用车购置费用,列入各部门的部门预算。

第十四条中央垂直管理部门所属单位的一般公务用车、执法执勤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其他用车购置费用,列入各主管部门的部门预算。

第十五条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购置费用,按照地方部门预算管理有关规定,列入地方各有关部门的部门预算。

第十六条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党政机关公务用车购置费用列《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基本建设支出”类或者“其他资本性支出”类下的“公务用车购置”款级科目。预算编制没有细化到经济分类的,应当将“公务用车购置”预算单独列示。

第十七条公务用车运行费用包括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保险费、过路过桥费、停车费和其他相关支出。

第二十条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党政机关公务用车运行费用列《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商品和服务支出”类下的“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款级科目。预算编制没有细化到经济分类的,应当将“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预算单独列示。

2011年3月

政府采购本国产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摘要)财政部商务部、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限制本国产品自由进入本地区和本行业的政府采购市场,不得以不合理条件对本国产品实行差别或者歧视待遇。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政府采购本国产品的监督管理。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与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有关的监督管理职责。

第六条本办法所称本国产品是指在中国关境内生产,且国内生产成本比例超过50%的最终产品。

第七条本办法所称国内生产成本比例按下列公式计算:

国内生产成本比例=(最终产品生产成本-非中国原产材料价值)/最终产品生产成本×100%。

第八条本办法所称最终产品生产成本,是指供应商履行政府采购合同的最终产品的生产成本。

第九条本办法所称非中国原产材料是指进口直接用于制造或装配最终产品的原料或零部件。无法明确来源的原料或零部件,视为非中国原产材料。

第十条非中国原产材料价值是指非中国原产材料的到岸价(CIF)。

第十一条最终产品生产成本和非中国原产材料价值,应按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予以核算。

第十二条采购人应当要求供应商提供本国产品参加政府采购活动。

第十五条本国产品在中国关境内无法获取或者无法以合理的商业条件获取的,采购人应当优先采购在中国关境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并在采购合同签订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将合同副本报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政府采购本国产品的监督检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政府采购负有行政监督职责的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政府采购本国产品的监督。

第十七条采购人在验收时,应当要求供应商确认本国产品国内生产成本比例。

2010年5月26日

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文件(摘要)

国机采字[2009]13号

中央国家机关各单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央预算单位2009-2010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的通知》(国办发[2008]129号)要求及有关文件规定,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采购中心)通过竞争性谈判的方式确定了2009-2010年度中央国家机关汽车协议供货厂商和车型,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实施范围及有效期

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及其所属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包括京内和京外单位,以下统称各单位)采购单价5万元以上的轿车、越野车、面包车、大客车等各类汽车时,应严格按本通知规定执行。

各单位单次采购车辆金额500万元以下的,按本通知规定的协议供货采购程序组织实施,因特殊原因需采购协议供货外车型的,须报财政部国库司审批同意后,采用网上竞价等其他方式组织实施。单次采购车辆金额超过500万元(含)的,采购单位需将具体需求(包括数量、技术指标、服务要求等,但不得指定品牌)报送采购中心,由采购中心组织公开招标采购。

本期协议供货有效期自发文之日起至2010年4月30日止。在此期间,各供应商将按照采购合同的承诺,向各单位提供服务。《2009-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汽车协议供货采购合同》(以下简称采购合同,附件1)、协议供货汽车厂商名单(以下统称供应商,附件2)、汽车品牌、型号、配置、市场零售价格、供货期限、服务承诺、订货及服务监督联系方式等信息详见中央政府采购网(网址:www.zycg.cn,以下简称采购网)“汽车协议供货”专栏。

上一篇:2010年春季学校工作计划下一篇:白玉盅(林清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