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心得体会

2024-04-30

有效课堂心得体会(精选10篇)

篇1:有效课堂心得体会

有效课堂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我校《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使我心里对课堂有了全新的认识。深刻体会到要上好一堂高效的课,就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备课和讲课两个环节特别重视。经过学习,我应该在这两个环节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效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和前提,不备课就不能走进课堂。什么是备课?顾名思义,备课就是教师在讲课前准备讲课内容。但是,怎么备,备什么,却是大有讲究的。有效的备课应该做到:三标、三点、二实际、一联系。

二、有效的讲课方式。

我认为有效的讲课是把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牢牢吸引住,让学生学起来觉得最有趣,最富魅力。

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种愉悦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注意讲课的艺术。讲课的艺术可以概括为五个字:讲、写、作、画、演。

1、“讲”。讲的艺术技巧主要有:

(1)讲好课的三个前提:一是精神面貌。二是感情投入,三是激发兴趣,就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讲课的语言要求:讲课主要靠教师的语言。教学语言的的基本要求应用12个字来概括:“确切、明白、简洁、通俗、优美、形象”。

2、“写”。“写”就是板书,上课要善于应用板书,“字如其人”,同时也体现教师的教学态度乃至性格。

3、“作”。所谓“作”,顾名思义是指动作,动作集中体现在教态上,表现在眼、手、身的动作上。

4、“画”指的是在讲课的过程中,应及时画出图表、状物,这是按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提供具体形象的材料。

5、“演”,即演示,实验。数学的课堂教学需要使用直观教具是“演”。

所以,一节好课应该做到:饱满的激情、殷切的希冀、热情的关注、亲切的语言、丰富的体语、出神入化的演示、深入浅出的讲授、恰到好处的点拨、游刃有余的教材驾驭、收放得体的课堂调控、紧张有序地分层递进等形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要做到这些方方面面,还需要多努力、多学习。

篇2:有效课堂心得体会

2012年3月15日,我们凤凰中学七年级的部分老师到了蒙山的新圩中学,学习他们有关“有效课堂”的先进理念。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让我有幸对“有效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有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展最大化的教学。那么,作为昭平县比较偏远的乡村中学——凤凰中学,我们应该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首先要精心备课。切实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作为乡下学生,他们在很多方面,诸如知识、能力方面都不如城里学生。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从学情方面来进行考虑如何创建与之相应的学习环境。让课堂里充满欢乐、微笑、轻松、和谐、合作和互动。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尊重、温暖、理解的师生关系。

其次,要重视课堂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比如,我在上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时,其中一组在讲解这一题:这首词的题目是《雪》,那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这一组的组员讨论的结果是前三句。当组员发问:“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时,马上就有其他组的同学有问题。他们认为这道题的答案应该是上阕。这样,两组同学就各拿出自己的说服证据。这场辩论无形中就让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其他刚开始不在意的同学这时也注意到上面来

了。我们先不论他们谁对谁错,但最起码他们有胆量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了。这就是有效课堂带给我们的惊喜。面对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同样也要扮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

再次,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有效的语文教学,不仅在于成功老师精心的备课,学生娴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新课程下的语文练习应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从而实现语文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熏陶,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得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练,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篇3:对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体会

一、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

教师是用自身魅力影响学生灵魂与人格的职业, 提升自身的人格修养, 让学生喜欢自己, 是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保障。教师需努力追求上进, 完善自我, 提升人格修养, 以获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还要面向全体学生, 放下教师的架子, 积极走进学生的心灵, 给他们以信心、关怀;不偏爱优胜, 不歧视学困生, 尽力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建立健康的师生关系。健康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思维活跃, 专心听讲, 取得更好的听课效果。

二、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要做好高效的课堂, 教师一定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只有充分备课, 对教材与学生进行充分认识, 才能从容不迫、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对于课前备课, 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第一, 教师个人备课阶段, 需要仔细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 以便让自己能够熟练讲出所要讲授的知识点, 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第二是本组教师集体备课阶段, 能够将教师的集体智慧呈现出来, 突破重难点, 对课堂进行预设, 最后一起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案。

三、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 细心导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课堂教学导入能带动学生的情绪。引入新课程的时候, 教师要能够使用生动的语言或提出具有启迪性的疑问, 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解《基因突变》这堂课时, 教师展示了几张巨大的南瓜照片, 引发了学生的强烈兴趣, 一下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

(二) 对于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应该尽量采用直观教具, 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方法的优化一定要在教学中得到体现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较为抽象的知识点, 我们应该积极采用各种教具比如多媒体技术, 让枯燥的问题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 让学生具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学生喜欢在宽松的气氛下学习, 容易掌握必要的知识点。比如, 在分析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 教学难点之一就是如何理解涉及到的转录和翻译等环节。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 细胞内的生命过程可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 这样会使枯燥的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便于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经过演示文稿的展示, 学生会产生很高的兴致, 以积极的心态掌握重点及难点, 从而提高课堂的整体教学水平。

(三) 优化教学语言, 解除学生的疑点

教师能够把抽象的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既取决于教师对内容的把握和理解, 又取决于其对语言的优化。一, 表达的思路要非常清晰;二, 语言要简洁、明了, 不要拖泥带水, 不要含糊不清;三语言生动、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 会让学生的学习活动由难变易, 化乏味为有趣。比如在讲解细胞时, 我把细胞比作了一个工厂, 工厂的外墙是细胞壁;工厂的保镖是细胞膜, 督促着厂里厂外人士与物品的进出;各样的细胞器像工厂内设备相异的车间;线粒体像动力车间;对动物的细胞而言高尔基体是装饰车间, 叶绿体为食料制作车间;而细胞核就像厂里的行政监管机构, 掌控着整个厂的生产活动。这样的比喻, 就把知识讲得更深透了。

(四) 练习到位是实现生物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有力保证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习题。选题的原则之一是少而精, 有明确的练习目标;原则之二是难易适中, 不选难题、偏题、怪题等。教学活动离不开习题, 当堂检测能够有力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确保生物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五) 善于总结

在每节课终, 都要善于做最后的总结, 让学生把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重新整理一遍, 在整理的过程中, 可能还会发现新的问题, 将问题解决掉才算完成了一节完美的课。所以, 细心规划概括这一教学环节, 对优良教课成果的稳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每一堂课的最后5—8分钟, 我都会把这堂课的知识重点以提问回答的方式进行强化。教师要协助学生做好知识疏通, 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规则, 提升生物学习本领。

(六) 重视课后阶段, 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巩固

对于上课时间教授的知识点, 我们应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有效巩固。为了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点, 一方面, 应该布置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题;另一方面, 应该在课后给学生找一些和生活相联系的开放式题目。像学习了《生长素的发现》后, 让学生设计并且培育茎杆为“S”状的盆景;学习了《生态系统之能量流动》后, 让学生下课后统计蔬菜和肉品的单价, 并且说明两种单价不同的原因;通过学习《经神经系统的调节》, 让学生写小文章《怎样让记忆更加持久》等, 学生都很感兴趣, 出乎意料地完成了作业。这些问题旨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七) 有效进行教学反思, 积累教学经验

教师的成长, 离不开反思。反思可以促进一个教师更快地成长。因此, 教学后, 我都会认真回顾, 从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了, 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处理, 学生学习的状态, 学生参与和掌握的程度等方面进行反思, 总结利弊得失。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教师自身教学水平与综合能力的提升, 保证教学效率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丁雪芬, 吴寿生.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析[J].中学生物教学, 2012 (12) .

篇4: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体会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整合 实效 改变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1-0073-02

在人民版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1(以下简称必修1)教学中,教师们普遍感到三多二少:内容多、头绪多、涉及面多,课时少,参考资料少。再加上必修1教学本身难度就大,要求也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一学期下来,教师的感觉是:很多时候都在赶课;学生的感觉是:历史内容不仅多,而且学完以后,知识难成系统,支离破碎,比我想象中的历史要难学多了。但是,仔细斟酌,新课程并没有传说中那么难以操作,只要用心研读课标和教材,化繁为简,大胆取舍,就能达到减量增效的目的。现笔者结合必修1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作的一些尝试总结如下,敬请指正。

一、教学内容要精整合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其中能收入教科书的只是其中极少的部分。由于新课程打破了以往通史编排体例,而是完全以“归同纳宗”的专题形式呈现,这不仅是给学生的一种挑战,更是对教师的巨大考验。必修1展现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历程,在课本内容编排上,呈现出多而杂、抽象而系统性缺乏等特点。在备课过程中,必须结合新课标要求,仔细研读教材,将教材内容言简意赅化、提纲挈领化。加上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要大胆取舍,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收手时就收手”。整合教材内容的基本要求是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突出主干,减少枝叶,该杨弃的要大胆杨弃,有时甚至要敢于动大手术、作大整合,包括教学目的的重新设计和教学内容的重新调整等。这虽然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但却是历史新课程教学所必须为之的。

如《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我整合后的教学内容是:

(一)大国穷变,面临变化复杂的国际环境

(二)独立自主,从容步入国际外交舞台

1.基本方针:“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新中国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

3.新中国外交成熟的重要标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4.新中国外交形象的展示:

——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日内瓦会议;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万隆会议(“求同存异”)

教学内容的整合还包括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的整合。

以《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为例,人民版,岳麓版、人教版、大象版等,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抗战的一些史实,都是从抗日战争纵向发展过程的单一视角来编排史实内容的,不能体现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这一主题,要解决这一缺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比较不同版本的内容,结合图片和课件等,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精整合,生成能体现全民族抗战的知识结构。

二、教学活动要重实效

这里所说的教学活动,主要是指历史常规课教学中(不同于独立探究活动课)外显的行为活动,用时少,又能很快吸引学生眼球,具有可操作性,就是所谓教学要注重和学生互动,以此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认识历史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水平,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存,培养学生形成探究学习的意识和兴趣。

如在《卓尔不群的雅典》一课中,我设计了自导自演的情景短剧《雅典公民帕帕提的一天》:

情境一:帕帕提是生活在公元前399年雅典郊区的一位农民,今年三十岁,是家中的男主人。今天天气晴朗,艳阳高照,他要去雅典参加公民大会。——问题1,公民大会每十天就召开一次,严重影响帕帕提干农活,但他还是很愿意去,这是为什么?

情境二:帕帕提的妻子也想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帕帕提拗不过她,只有带着她一起去。到了会场门口,妻子被门口的保安拦了下来,不准她进入,她只好回去了。——问题2,帕帕提的妻子为什么不能参加公民大会?

情境三:会场里像往常一样热闹,今天他们要投票选出民主的妨碍者。帕帕提不识字,只好让旁边的一个人代他在陶片上写,至于那个人写的是谁的名字,帕帕提不知道。最后贵族李维高票当选,他的种种危害城邦的行为被大家唾骂。——问题3,这种投票方式叫什么?

情境四:公民大会结束后,帕帕提通过抽签很幸运的成为陪审法庭的一名法官,今天他们要审判的是苏格拉底。哲学家苏格拉底在法庭上据理力争,他的强硬态度惹恼了众人,大大纷纷谴责,最后法庭以“误导青年”等荒唐的罪名判处苏格拉底死刑。——问题4,这个例子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哪些缺陷?

这个情景剧在实际教学中是承上启下的环节,问题1到问题3学生都能快速地回答,问题4则涉及下一步的教学内容,并且通过教师表演的方式展现出来,不需学生花过多时间排练,在课堂教学中可经常用到,又能使课堂氛围达到一个高潮,具有可操作性。教师的风趣幽默让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当他们由被动学转为主动学,热情参与课堂,进行思考、讨论、探索的时候,历史学科的有效教学才能得到保证。教师还可以适时设置悬念,巧用音乐、诗歌、图片、历史片断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只要能达到实效、高效

的作用,何乐而不为?

三、教学要贴近现实

学历史不应该只是学“历史”。不管是老课程的历史课堂,还是新课程的历史课堂,都应关注时事,用时代鲜活的故事和语言去诠释历史精彩的瞬间。如在和学生一起探讨《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课时,我列举了2010年英国大选一例来方便学生掌握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的权力构成:

英国首相布朗12日在最后一次前往议会 接受议员提问之后,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正式递交辞呈,从而宣告结束自己3年的首相生涯。英国执政党保守党新任领袖卡梅伦12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手中接受御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卡梅伦取代布朗上台组阁,那么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在诸多条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再如,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一)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二)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

(三)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只要问题设置难易程度适中,学生的注意力就能充分集中起来去认真思考,教学效果较好,也能体现历史为现实和未来社会服务的功能。

依史之框,缀史之魂。很多人认为新课改就是换汤不换药的形式主义,但我们为何不突破常规思维、另辟蹊径呢?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组成一个在黑夜里走路的人。我们是眼睛,学生是手脚。眼睛要在黑暗里寻找光明,同时手脚也要摸索道路,不断前进。期间难免遭遇困难,但我们要用智慧去化解所有问题。借着新课改的东风,让我们勇敢尝试和探索!

篇5:有效课堂心得体会

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和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恰当地提出问题并巧妙引导学生作答,自然而然地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提问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有目的地恰当地应用课堂提问这一手段可以收到促进教学的良好效果。

其次,创设情景、表演等艺术融入政治课堂提高其有效性

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以后,成绩自然提高很快,在学习中也体验到了快乐!这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肯定是很有好处的,到高中的许多学生的反映已经证明了这点!这就是我的观点:政治的教学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快乐!课堂情景表演只是政治教学和提高政治课堂效率、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小尝试,还很不成熟。但是,开展“课堂情景表演”活动对于推动社会课教学的发展,赋予政治课教学新鲜活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意义。对政治教学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因为它切实做到了理论与实际联系、知识向能力转化,值得我们继续改进和不断探索,使它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时政、增进知识、锻炼能力、交流思想、提高觉悟的舞台。面临升学压力的高中生,如何最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又不成为学生的负担,不占用学生的太多时间,的确是个两难选择。如何让学生在政治学习中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乐趣,与如何让政治老师在政治教学中获得成长的同时获得快乐应该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

最后,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巧借他山之石来攻玉。

篇6:有效课堂心得体会

一、教学语言要有效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语言是上好数学课的基本保证,老师只有通过教学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才能使学生坚定学习的自信心。老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形象的语言,能将“死”知识变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活”知识;具有情感的语言,能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生动的语言,能吸引学生,振奋学生的精神,让学生听了便于工作“入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使教材化难为易,使学生得到解决美的享受,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语言应该是科学和严密的。有的教师教学语言不够科学,也不够严密。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时,当教师让学生回答长方体有几条棱时,说:“长方体有几条棱长?”这是不严密的,从而会导致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无从下手,乱说一气,我认为这样说才是正确的:“长方体有几条棱?”

又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这节课中,让学生回答他见过的人民币,当学生说见过十元人民币时,教师问“十元人民币有多大呀?”这个问题的意思不明确,是说十元人民币面积有多大呢?还是十元钱有多大?当时孩子没有回答上来。教师又补充说明之后,学生才知道老师问的是十元人民币相对而言于其它面值的人民币的面积的大小。所以课堂教学语言的科学与严密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二、教学组织要有效

有效的课堂组织教学,是建立良好教学秩序,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首先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直接影响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我们常说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可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在教学新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碰碰壁”,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和矛盾来激发好奇心,为学习新知提供“心理需要”的准备。学生们皱眉凝思,积极思考,于是在急迫想知道“究竟”的心理下进入探究学习阶段,求知欲望非常强烈。

其次课堂结构的组织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允许学生尝试;出差错,然后自行解决错误。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始终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放手让学生展开讨论、尝试,最后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思维的表现。这就显示了自主学习的优点,如果教师加以因势利导,则必然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激发学生思维动机要有效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更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有力保障。

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教师能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这一内容时,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这一知识的目的:在平均分不合理的情况下,就产生了按比例分配这种新的分配方法。教学时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一个车间把生产20xx个零件的任务交给了王师傅和李师傅,完成任务后要把5000元的加工费分给他们。结果王师傅加工了1200个零件,李师傅加工了800个零件。这时把5000元的加工费平均分给他们合理吗?从而引发出学生探求合理的分配方法的思维动机。这样设计教学既渗透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数学理念,又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了,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之中。

四、多媒体课件运用和板书设计书写要有效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由于其直观性、能动性、交互性等在教学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认知主体的发挥,在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辅助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更新了教学观念,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已逐渐地进入数学课堂。好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能够为数学教学锦上添花。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对于学生学习数学起到画龙点睛之举,实现了学生对数学知识从感性理解到理性理解的质的飞跃。

当前,由于多媒体的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教师忽略了板书书写。实际上,板书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好的数学板书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浓缩,板书的内容往往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内容,也便于学生掌握方法和课后复习.因此,适时的多媒体课件运用和适当的板书书写也是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必要途径之一。

篇7:有效课堂心得体会

1、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所学内容的本质,及时捕捉适当的学习时机,提前对相关的内容、思想、方法进行有意识的渗透,以达到强化学习重点,减缓学习坡度,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

2、在强化学习的同时,要及时综合,没有及时综合学生就得不到及时巩固,没有及时综合学生就不会灵活运用,没有及时综合学生就没有能力有效提高,学到哪里就及时综合到哪里。

3、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鼓励和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抓住问题的实质,努力从不同角度寻求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聚敛思维。

4、练习是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内容吸收、巩固、提升的必要渠道,练习题的内容必须精远巧编,安保证课本中的基本题型,形式要灵活多变,不拘泥于课本的习题,深入研究,努力编写一些有创意的新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目标是行动的开始,有了目标才会有行动的思路,才会有迈开行动的步子。上好一节课,要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是什么,注意分步组织落实,将教学内容化整为零,加深学生课堂学习的层次感,强化学生课堂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信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实际内容出发,找到合适的起点,围绕重点组织教学,用重点统帅教学,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

二、要民主对待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在一定师生关系的基础上生成的,有什么样的关系就会生成什么样的态度,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一般都出于主导地位,具有一定的主动性。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都要有一份爱心,真心热爱每一个孩子,对学生不苛求、不埋怨、不指责;有一份虚荣心,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和学生共同学习,提高。

2、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所具有的潜能,敢于让学生在课堂让自主参与,解放学生的思想,指导学生,并激励学生。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评价,评价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要正确的认识事物,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正确的评价有利于人的自我完善;评价是一种交流方式,真诚评价有利于人的合作互动,在实施激励评价的同时,教师必须保证评价对学生是正确和真诚的。

篇8: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尝试与体会

一、以学生为主体, 增强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性

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 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 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然而, 在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中, 大多数的演示实验都是由老师一人独自完成, 而学生只是坐在下面观察。例如, 在讲解金属的化学性质时, 在第一个班上时我选择由我亲自演示, 结果有的学生目光飘移, 思绪乱飞, 不知所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于是在另一个班上我尝试将演示实验由学生来完成。当时, 学生们一听顿时兴奋不已, 个个踊跃的举手, 课堂一下子沸腾了。

学生上讲台做实验, 面对众多带着挑剔的眼光能够在讲台上从容地完成实验, 对学生的自信心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是锻炼学生意志品格的一个好机会。同时, 其他学生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愿望:我也要去动手试一下, 并且做得可能比同学还要棒。这样不仅让许多学生表现很积极, 提高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获得的效果也很好。

二、巧妙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如我在平行班讲“物质的量”一节时, 采用下面的教学模式:课前自学→查阅资料→课堂交流讨论→师生共同研究→得出结论, 结果这节课失败了, 因为大多数学生没有课前自学, 更没有人去查资料, 课堂当然讨论不起来。又如我在讲《乙醇》一节课时, 设计以下几项预习目标: (1) 饮用酒是由什么制作的; (2) 喝酒对人体的好处和危害; (3) 可否用工业酒精做饮用酒。因问题设置在内容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使学生感到有话可说,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争着发言。

以上两招, 一败一成。事后反思, 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发挥其自主研究的积极性, 关键是教师如何真正做到“巧设”问题。问题设置的科学合理, 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开拓他们的思路, 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三、增加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 让学生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在分组讨论中, 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投入, 学生成了学习的主角。组内成员相互合作, 小组之间相互竞争,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 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例如在上《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这节时, 我提前布置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资源的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废旧用品的回收”三个课题开展活动, 学生将调查结果写成小论文、实物展示、调查报告等。课堂上, “参赛选手”代表小组将成果向同学们展示, 参加小组间的交流和评价。教师只充当主持人角色, 在必要时加以点拔, 把讲台让给学生, 让学生在讲台上表现、展示交流和享受成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在不知不觉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四、改进评价方式, 让师生在收获中共同进步

坚持正面激励、让学生体验成功, 这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但是, 教学中评价简单化的现象却不容忽视。如果教师还用“你真棒!”“你真行!”之类的语言充斥课堂, 它不仅不大适合高中生的年龄特征, 而且也是一种指代不明的评价。通过课余对新课改的理论学习和收集别人的成功案例, 于是一份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就新鲜出炉了。在上课时, 我让学生在即将下课前的一两分钟完成填写, 对学生自己以及本小组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 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或者我会让学生谈谈自己这节课的收获与体会, 使我更清楚地了解教学情况并及时处理, 同时也促使我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加以改进, 为我的成长提供足够的课堂依据。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 也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主要途径, 愿我们老师发挥教育智慧, 大胆尝试改变课堂面貌,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真正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高中化学有效性探究》.

篇9: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的体会

体会一:要注重阅读指导,提升理解能力

课本是学生学习、阅读的根本,是考试题目答案的依据。高中政治教材中又选用了大量的文字材料,有许多政治名词、概念,表面看好像很复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培养学生阅读课本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从中理解课本知识内容所在,全面地让学生加以理解,从而迅速、准确地掌握知识。

如高一政治第一课的重点名词“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1)主干成分:“商品是劳动产品”。简单地说,商品就是劳动产品。这种“化繁为简”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商品”这个经济学名词概念的要义。(2)第一修饰词:“交换的”。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也就是说,商品是有条件的,并不是任何“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只有那些“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这样,我们就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商品”这个哲学名词概念的内涵。

体会二:要重视自主学习,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标的课堂教学中,倡导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其共同目标是把时间和能力还给学生。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

如在高中的《经济常识》“市场经济的缺陷”教学中,由于学生年纪比较大,很多问题学生都会自主分析,老师可以列举身边的经济现象,如“药厂假药事件”,通过真实的、惨痛的教训,首先在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1.你认为造成惨重后果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造成这样的结局,根本原因是什么? 3.我们该怎样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这样从时事热点的直观中感知到了问题的缘由,然后通过师生、生生合作对话,探究出了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措施。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让许多知识在学生合作对话、相互交流中完成,让学生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的知识比较全面的理解。

体会三:要联系时事热点,强化政治理论

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如何让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的概念、原理、理论体系?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为时事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要联系时事热点,列举现实事例显得尤其重要。只有让学生回到生活实践中去,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让学生关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社会热点透视”“实话实说”等节目,对当今社会热点、现实困惑,进行相关理论分析。比如,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 年12 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 个百分点。这样一则重要的经济新闻,既可由政治教师介绍给高中生,也可由学生自行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渠道去搜集,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从中进行深入分析,可以联系课本经济常识中的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及投资与消费等知识作出自己的分析。学生对此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有的查阅资料,有的咨询老师,最后形成下列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提供哪些启示?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盘活了内容,又训练了学生透视政治、经济现象的能力。

体会四:关注习题讲评,把握解题实效

教师课堂教学为了完善知识结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对习题讲评是必不可少的。在习题讲评中,教师不能简单地校对答案或纠正错误,而应从方法步骤着眼,从解题思路入手,引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弄清要求和条件及其关系,从而理会解题的关键,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案。

例(2008全国文综卷I38)材料一:2007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30多个国家由此发生民众的抗议和骚乱,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抢购大米等食物的风潮,粮食危机有向世界蔓延之势。

材料二:在过去五年中,我国政府从加强农业基础入手,把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储备充足。

为了防止粮食危机蔓延到我国,造成粮食价格大幅度上升,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

篇10:有效课堂心得体会

单甲乡中心完小 陈新华 这段时间我通过学习《有效教学》,深有感触。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芽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

我觉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切实作到有效两个字应该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除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还应该考虑到教材的重组与延伸

2、仔细推敲教学方法。随着网络的的普及,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是越来越多了,教师交流教学方法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广,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练习。学生吸收知识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 1要,而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听说读写各式练习情况往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后练习的正确率。

4、制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心态更加有利于学生投入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具体还应从一下几个方面开始抓:

1、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对学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有的学生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教师要幽默

2有的课堂过于死板,气氛过于沉闷,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他更不会去学了。学生很喜欢幽默的教师

5、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 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6、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题 这段时间我通过学习《有效教学》,深有感触。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芽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

我觉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切实作到有效两个字应该至少要 3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除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还应该考虑到教材的重组与延伸

2、仔细推敲教学方法。随着网络的的普及,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是越来越多了,教师交流教学方法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广,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练习。学生吸收知识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听说读写各式练习情况往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后练习的正确率。

4、制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心态更加有利于学生投入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具体还应从一下几个方面开始抓:

1、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对学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 4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有的学生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教师要幽默

有的课堂过于死板,气氛过于沉闷,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他更不会去学了。学生很喜欢幽默的教师

5、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 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6、教师做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题,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 5篇二: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核心的理念之一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然而现今,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使得很多学生讨厌学习,不善学习。一谈起学习就焦虑不安。特别是应考这根指挥棒在牵着教师与学生的鼻子走。使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以致教师与学生在精神层面都得不到那种学习快乐的享受。但现实总归是现实,这种现实目前还不是我们教师个人所能改变的,那唯有的,我们只有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轻松,令人最满意,工作更有效.通过对《有效教学》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是一个有效教师?“有效教师”总是那些学生感到“值得信赖”的教师。“可信任感”有助于创造一种轻松的、安全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相信教师能够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教师们通过坦率、诚实的师生交往建立可信任感,而不是通过教师的地位或学历证明,这些只有在学生认识到时才有用。”

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而是传播人生的信念。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而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三个品质:热情;期望;可信任感。有效老师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 1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对于奋斗在一线的教师来说,无论是旧的,还是新的教育理念与模式,都是通过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而表现出来。所以通过《有效教学》的学习,我的心得一是认清我们真正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理念非常重要。可能在讲话中,我们会流利地运用着“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但在实际教学中继续着早已习惯的应试教育,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行为。通过学习,教师的这种积极性与创造性被激活了,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具体化为教师可以理解并付诸于实施的行为。

通过对《有效教学》的学习,我知道了书中有很多直接关注教师如何有效地备课、讲授、提问、激励等日常教学行为。书中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提问、如何有效地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主动学习,尤其努力叙说。这些策略使教师不再需要用物质刺激和奖惩的办法迫使学生去学习,教室变为所有人积极向上的学习场所,完全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达到轻而易举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知识之中,这是无价之宝,并且不断地形成他们的人生观,并且培养出最美好的人生,这些策略使我们的教学并没有脱离学校的日常安排,反而使课堂呈现出全新的活跃气氛。我是惟一的,我的学生也是惟一的。学校、老师是孩子成长的桥梁,培养自尊,有自信,朝气蓬勃,助人为乐,敏于合作,勇于进取,不怕失败,迎接挑战的新一代人材,愿我们把一切有效的革命学习到底。篇三:打造高效课堂心得体会.1 打造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本学期学校教导处组织我们学习了《如何才能打造高效课堂》。经过学习,我认识到了高校课堂的重要性,也懂得了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同时对如何打造自己的高效课堂有了些许的认识和体会。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现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备受青睐。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是在训练习作中的升华认识,在一节课的时间里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

高效课堂的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因此,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呢?我觉得具体的是:

一、精心备好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精心备课,分四步。

第一步是在备课前泛读,我们一定要经过大量的阅读和准备,不单是写写教案那么简单,自己必须广泛深入地阅读,随时充电充实自己,打下深厚的知识基础,作好充足的教学准备。比如科学课中有许多知识和技能必须老师先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能给学生去上课,否则你不可能让学生透彻地掌握正确的科学知识与技能;自己如果都是迷迷糊糊的,那学生肯定更是云里雾里的。这哪谈得上高效呢?只会令学生生厌而已,久而久之就是误人子弟了。所以,我每次备课前都进行大量的阅读。翻阅各种资料,上网查询各种疑难问题。所以,本期我自己阅读学习的教学资料形成了厚厚的一本,远远超过了备课本的厚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我是深有体会了。总之,我认为一个负责任的老师绝不能把自己都不懂的东西去教学生。第二步是备课时自读,不参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参考书,完全是自读自思自解。

第三步是针对自读时的难点疑点,参照别人的备课,看看哪些是别人想到而自己没有思考到的,想想别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吸纳别人的智慧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

第四步是在上课后,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这样的备课能促进我们教师独立思考,使能力不断提高。我觉得写教学反思与教学后记或教学日记绝不是应付上级检查的事情,而是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所以,本期我写了一些随笔与反思,来随时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由于时间精力有限,我的反思与日记还是写的不够。所以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成为真正的高效课堂,以后我要坚持写教学随笔与日记,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步是既要站在教师的角度去备课,同时也要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读教材,并提出疑问。因为对同一教材的内容,师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都有巨大的差异,必然对教材内容的实际解读相差巨大。因此我们要站在学生认知的角度,站在文本整体的高度,体察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具备的方法,分析应该落实的知识、训练重点,找到三维目标的交汇点,在心里和学生先期对话,彻底吃透教材,能够对教材内容举一反三,变式练习层层递进。然后再统筹安排在教学中应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样学?但无论事先如何备,都不会与事实上的发生的一模一样,必然有很多出入。这就需要课后进行反思,进行整理,小结得失,及时进行调理,扬长避短,以求下节课上得更好。不仅是知识方面的小结,还是思维方法等方面的小结。教材的编排一般有两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一条是明线,即知识的联系;另一条是暗线,即掩藏在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这条暗线一般不被重视。但经历上课实践后,教师一般都有感觉,只要勤于总结,及时运用到课堂中去,必将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例如,教师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此外,通过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拿它和本节知识做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安排学生能对本节课的知识牢固掌握、灵活掌握,也就是能够举一反三,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运用新观念,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新课程背景下,老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对高效课堂关注的重点也要改变。新课程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活动,学生的情绪状态要关注,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另外,课堂上要善于换位思考、转变老师与学生的角色,例如:上新课之前,布置学生预习,或布置有趣可行的实验作业。这样做的目的是学生以后在课堂学习时能够学中有思,思中有学。在课堂上还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要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就必须适时开放课堂,让课堂活起来。这“活”,首先是方法灵活,学生思维活跃,师生灵动,课堂开放。其次是适度控制,使课堂又活又实,活而不乱,不“跑野马”,该止时坚决止,该落实的知识、方法、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能落实。这一点我觉得是最难做到的。课堂上要做到收放自如真的很困难。学生喜欢活跃的课堂,但是你稍一放开,可能局面就难以控制。特别像六年级这样人数较多,男生也比较多的班级就更觉得不好控制。这一直是我想探讨的问题,希望可以和同仁们多多切磋。第三是切入点要新,更吸引人,有更多探讨的价值,出其不意,与众不同,环节奇特。第四是注重价值,即真正把问题“弄清”,不做花架子,不探讨与本学科无关的问题,做到知识清、方法清、思路清、环节清、渗透点清,一节课学到了什么,师生心里清清楚楚。

三、落实好作业,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上一篇:家长学校流程下一篇:花厅小学乡村少年宫呼啦圈组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