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林木种苗站工作汇报

2024-06-20

邵阳市林木种苗站工作汇报(精选10篇)

篇1:邵阳市林木种苗站工作汇报

邵阳市林木种苗站工作汇报

种苗工作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的工作,其中心任务是管好种子。近年来,我站在不断抓队伍建设的同时,重点抓了以下几件工作:

一、贯彻宣传《种子法》,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广大林农和林木种子经营者知法、懂法、维法、守法,不断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同时加强对种苗市场规范化管理,打击不法经营者,使种苗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二、林木育苗。在大力发展优良乡土树种的同时,根据省厅关于“主要造林树种必须使用良种育苗”的要求,抓良种的推广工作。为避免不良种子进入而影响良种的推广,我市坚持统一计划,统一调拨。自80年代以来,累计使用良种达43000公斤,其中马尾松5000公斤,杉木15000公斤,湿地松23000公斤,产合格苗6亿余株,为我市林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国有苗圃建设。我市九个国有苗圃,大多始建于五、六十年代,经营面积8778亩,人口472人。国有苗圃为指导乡村集体育苗起到了示范、样板作用,为林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由于国有苗圃设施陈旧,人员多、债务重,严重阻碍了自身的发展,一时成为各县林业局的包袱。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国家对林业投入的增大,特别是九大林业工程的实施,我市的隆回、新邵、邵阳、洞口四县国有苗圃被列入国债建设项目,国家一次性累计投入资金达450万元,为我市国有苗圃再次腾飞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良种基地建设。良种基地建设工作在我市起步比较早,七十年代初,由市县两级联营建立了隆回颜公和绥宁武阳300亩初级种子园。八十年代,由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共同投资,在城步林科所建立1200亩杉木和马尾松一代种子园,以及市林科所湿地松高产脂种子园,所生产的种子全部由省林业厅统一销售。

近几年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良种基地建设的力度,我市绥宁黄双阔叶树采种基地、城步马尾松二代种子园及邵阳市林科所湿地松二代种子园工程总投资376万元,目前工程建设已全面启动。其工程建成投产后,我市的树种比例更加合理,良种使用率、苗木合格率都将大大提高,为我市林业增产增效再上新台阶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种 苗 站 二00四年九月二日

篇2:邵阳市林木种苗站工作汇报

一年来,我站在局党委的领导下,以及省种苗管理站关心指导下,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大力发展种苗产业,促进育苗结构调整

今年,各县(市、区)共计完成育苗3073亩(不含留床苗和绿化大苗),按树种分:湿地松224亩、马尾松131亩、杉木160亩、柏木225亩、枫香241亩、重阳木35亩、栾树76亩、南酸枣33亩、红豆杉80亩、其它阔叶苗木813亩、经济林苗木1055亩。今年林木育苗的特点:一是良种使用率高,良种水平全市平均达76%以上。二是育苗品种多,品种达35个。针阔树种苗比例更趋合理,满足了工程造林用苗的需要。三是田间管理及时,一、二级合格苗比例较往年有较大提高,全市合格苗出圃率达90%以上。

二、加大了种苗工程的建设力度

今年上半年完成了邵阳县、洞口县、新邵县中心苗圃的竣工验收工作。市局湿地松二代种子园建设正加紧进行,目前已完成 打水井一口、炼山整地200余亩、修林班道2000余米、挖穴1万多个等工作,今冬明春完成栽植任务。另外,我站还争取上报“邵阳市珍稀树种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项目一个,省林业厅已上报国家林业局待批准实施。

三、坚持以法治种,强化行业管理

今年,在宣传学习贯彻《种子法》的基础上,坚持依法治种,强化种苗行业管理。一是做好《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和《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及良种质量合格证、苗木质量合格证的发放管理工作,有效地规范了林木种子生产、经营的市场秩序。二是加大种苗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全市各县(市、区)都能依照《种子法》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依法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行为,如城步县一个体种子经营户,从湘西自治州凤凰县调进一批劣质马掛木种子,造成一百余亩地未发一株苗木。县林业局及时协调处理,为育苗户挽回损失5万余元,切实保护了林农的合法权益,市场秩序大有好转,逐步走上依法治种的轨道上来。

四、深化苗圃体制改革,搞活苗圃经济 目前,全市9个国有苗圃经济状况差距大,发展不平衡,我们配合各县(市、区)林业局做了一些工作。重点帮助各国有苗圃深化体制改革,强化经营管理,完善各种责任制,坚持“以圃制宜,一圃多制,宜统则统,宜分则分,宜包则包”的原则,逐步完善生产管理责任制,并把发展职工家庭经济作为深化国有苗圃改革的重点,经济状况开始向好的方向转变。

五、存在问题

一年来,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种苗执法机构不完善,行政管理人员少,市局种苗站仅一人,各县(市、区)均没有种苗站,只确定了一名种苗专干,根本无法履行好《种子法》赋予的职责,更无力对种苗市场依法管理。二是无检验设备,无法鉴定种子质量的好坏。三是种苗经费严重不足,种苗站一年经费仅几千元,根本无法应付正常的工作运转,严重制约了种苗工作的开展。

邵阳市林木种苗站

篇3: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初探

关键词: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问题,对策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逐步加强, 城市绿化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林木种苗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其中对于林木种苗的管理工作更是制约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林木种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绿化的效果和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为了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共建美好家园, 更应该做好林木种苗的行政执法工作, 加强对林木种苗管理工作的监管和把控力度, 致力于提高林木种苗的质量, 为建设绿色家园做贡献。

2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近年来,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林木种苗领域出台并完善了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 国家也加大了对《种子法》等相关制度的宣教力度, 但是在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人员中仍然存在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 对《种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认识模糊, 对于工作职责及其重要性没有概念, 在执法工作中不按照规定要求办事等, 给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带来了困难。

尤其是一线执法工作的人员大多专业不对口, 林木种苗专业技术不够, 有些人员甚至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虽然入职后有相关的培训, 但是仍然有执法工作人员对法律法规和政策学习不深入, 理解不透彻, 导致在执法过程中出现问题, 具体表现在执法程序不规范、执法过程中主观性过强。执法文书表述不清, 没有按照法律规定表述, 凭经验执法, 人为简化省略执法步骤的情况严重。

2.2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缺乏资金支持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资金财政由上级全额拨款。这样的情况导致了当前资金缺乏的局面。一方面林业主管部门的财政支持本就不足, 另一方面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又不被重视, 拨款更是不足。再由于林业部门盈利情况较差, 加强林木种苗行政执法管理的同时相应的管理工作费用却没有提供, 使得行政执法工作不能更好地展开, 更使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工作动力不足, 主观上对工作重视不够。

2.3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没有地方配套法规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必须是拥有行政执法权力的机关单位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框架内进行。为了使当地的林木种苗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制定有针对性的地方相关法规十分重要, 但当前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大多没有地方配套法规的约束, 工作随意性大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对于林木种苗的检查和生产经营监督环节, 设置于林业局底下的木材检查站、植物检疫站、种苗站均有此权利, 没有明确的权利和职责划分, 对于如何开展基层检查工作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致使各部门间权责不清, 遇到问题互相推诿。

3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的有效对策

3.1 加强培训教育以提高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团队工作水平

明确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是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的基础, 所以应该加强对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人员进行林木种苗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教育培训, 以提高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团队工作水平。这样在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中, 各执法人员严格按照《种子法》等相关规定进行工作, 保证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按照工作流程, 在明确事实根据的前提下行使处罚措施。

3.2 加大对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的经费投入

为了保证基层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 国家及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当地情况, 加大对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的经费投入, 配齐工作所必须的设备, 改善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 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保障林木种苗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扫清障碍, 提供必备的物质基础。

3.3 建立并完善林木种苗行政执法的地方配套法规

(1) 维护林木种苗产业秩序, 加大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力度。为了保证林木种苗的质量, 维护林木种苗市场秩序, 全面执行“两证一签”制度, 对于无证经营的生产者依法进行处罚, 加大对种子和出圃苗的质量检验, 并对林木种苗生产、运输、使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管。

(2) 成立针对林木种苗工作重点的专项检查小组。抓好林木种苗质量的源头工作, 成立针对林木种苗工作重点的专项检查小组, 针对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者的资质检查和经营范围等具体项目进行重点检查, 严厉打击贩卖、出售虚假和劣质种苗的行为。对于林业重点工程中所要使用的林木种苗进行苗木检疫, 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并对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单位及时进行整改, 以完善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流程和规范。

(3) 学习并运用动态管理等先进的监管手段对林木种苗产业进行全方位的监管。为了保证林木种苗的质量, 不仅要对林木种苗的交易过程进行监管, 更要放宽监管范围, 加大监管力度, 运用动态管理等先进的监管手段, 充分发挥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的引导作用, 积极推行名牌林木种苗认定机制, 帮助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者树立品牌形象, 并鼓励有特色的生产经营者进行商标注册。另外, 要积极学习先进的理念, 推广优良林木种苗的生产经营。

4 结语

在全球化的今天,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 在这种新形势下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像林木种苗的第三方监管、网络交易等问题也不能用老观念和老方法来解决,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工作人员需要与时俱进, 用发展的眼光和富有创造性的精神,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坚持疏堵结合, 做好严格执法, 为我国林木种苗的健康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唐建宁.宁夏苗木生产管理体制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30) .

[2]唐建宁.宁夏林木种苗行政执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绿色科技, 2013 (9) .

[3]刘红.国家林业局林木种苗行政执法检查工作方案[J].中国林业, 2013 (4) .

篇4:洛阳市林木种苗发展现状及对策

王亚玲尹晖康林

林木种苗是林业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林业发展的保证。近年来,随着各项林业工程的实施,林木种苗的基础地位和保障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一方面要不断满足林业和生态建设对林木种苗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对林木种苗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改善种苗生产经营环境,提高种苗的综合生产能力,加快种苗产业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林木种苗的发展现状及特点近几年,随着林业的快速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稳步推进,洛阳市林木种苗业发展迅速,目前的基本情况为:全市共有苗圃880个,其中国有苗圃10个,面积2169亩:集体苗圃3个,面积469亩;非公有制苗圃867个,面积24313亩。洛阳市育苗总面积47099亩,其中造林树种育苗面积26951亩,园林绿化及花卉类树种育苗面积20148亩,大田育苗主要以杨树速生系列、刺槐、侧柏等用材树种及荒山造林树种为主;花卉苗木以雪松、蜀桧、女贞、国槐、红叶李、百日红、榆叶梅、碧桃等树种为主。总产苗量可达2亿株。其发展现状及特点如下:1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种苗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多年来,我市在引种、良种选育和育苗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组培育苗、全光照喷雾嫩枝扦插育苗、容器育苗、保护设施育苗、ABT生根粉育苗、单芽嫁接育苗、水培花卉等新技术在生产中能够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使我市种苗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2林木种苗需求量急剧增加,林木种苗品种规格多样化。随着建设林业生态市工程的实施,洛阳市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洛阳市生态林业工程建设期5年,需要优质苗木6,85亿株。在林业生态工程全面实施的同时,城市绿化美化加速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对林木种苗生产提出了多样化需求,由荒山造林树种为主,向荒山造林、风沙治理、退耕还林、绿色通道、城市绿化美化等多品种、多规格、多色调、多品味发展,对抗逆性强的生态型苗木、材质好的速生用材林苗木以及绿化苗木、花卉、各类名特优新经济林种苗需求增加。3林木种苗向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随着林木种苗的需求量急剧增加,社会投资的、农民自发创建的大小规模的苗圃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国有育苗、集体育苗、个人育苗、股份制育苗等经营形式灵活多样,非公有制性质育苗是育苗产业的一支主力军,极大地推动了林木种苗向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二、林木种苗发展存在的问题1良种繁育基地少,基地供种率和良种使用率不离。截至目前,洛阳市建有林木良种基地5处,除日本落叶松、核桃、杜仲、刺槐等少数几个树种外,其他大多数树种特别是一些乡土树种和经济林树种都未建立良繁基地。良种苗木繁育、生产、供应滞后,影响了林业建设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另外,原有良种基地树种单一,不能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难以抵御市场风险,急需进行结构调整。2育苗标准化管理差,病虫害严重。洛阳市绝大多数苗圃育苗密度为每100平方米750株以上(国家造林苗木技术标准规定杨树育苗密度每100平方米450株),降低了优质苗出圃率,而且有的苗圃种条春季扦插时间较迟,苗木生长较小、较弱。苗圃地由于多年连作,苗木溃疡病、缩叶病严重,达不到次年造林苗标准,影响造林成活率。另外多年连作的苗圃地没有进行杀菌消毒,新苗潜藏着较大的带病隐患。3种苗市场不规范,苗未生产、经营监管力度亟待完善。目前我市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管理还仅停留在发放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上,因监管措施跟不上,致使市场上苗木品种鱼龙混杂,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现象屡有发生,严重损害了林农利益;洛阳市苗圃中以农民为主体的个体苗圃占绝大多数,且规模小而散,苗圃基础设施薄弱,技术含量低,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开发受到制约,也给苗圃地的规范管理带来一定困难。部分集体和个人苗圃地引进没有经过本地鉴定的新品种,并大量引种繁殖,更没有经过试验就推广到农户,造成种苗的品种混杂,制约着良种化苗木的推广。4法制建设不健全,依法治种力度不够。目前除了国家制定的(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办法》外,我省尚没有关于种苗方面的具体细则;林业主管部门与工商、税务等部门还没有形成合力,种苗流通渠道不畅,市场建设不规范;种苗质量监督检验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种苗管理机制和约束手段,社会上无证生产和经营的现象仍相当严重,无证生产经营和假冒伪劣种苗案件时有发生。三、林木种苗发展对策1加强和完善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林木良种壮苗是科技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高,贡献大。良种繁育基地是良种工程的基础和出发点。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要在保护、利用好现有良种资源的前提下,建设新的良种繁育基地,重点抓好优良资源的收集、繁殖和推广,提高种苗对林业的贡献率。对现有林果良种繁育基地要实行分类指导,在完善功能和提高效益上下功夫。要加大改革力度,调整结构,扩大规模,继续贯彻“多树种、多品种、多功能、高效益”的方针,努力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具有高效特色的林木种苗花卉生产基地。按照“盯住市场,以优取胜”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繁殖和推广力度。实现林木良种引进和选育的突破,应用高新技术高效快繁林木良种苗木和良种推广的突破。培育出“放心苗”,培育出优良无病害苗木,为造林绿化提供优良种苗,提高造林绿化成果。2优化树种结构。培育乡土树种。随着林业的跨越式发展,由于造林树种单一,品种单纯,导致危险性病害大面积发生,严重阻碍着洛阳市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市林业部门以“放心苗”苗圃和市级示范苗圃为示范,积极推广培育适宜本地栽植的乡土树种。3加强依法治种,强化种苗质量管理。严格执行有关林木种苗法律法规,继续实行“两证一签”制度,坚决禁止不合格苗木上山。加大种苗执法力度,依法整顿种苗市场,严厉惩治经营伪劣种苗、坑害国家和林农的违法行为,使洛阳市种苗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4加大种苗花卉产业建设投资力度。提高投资使用效果。种苗生产是林业建设的基础,是影响林业建设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根本因素。因此,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和支持林木种苗工作,在政策上给予扶持、资金投入上给予倾斜。要建立林木种苗发展基金制度,投资的重点是林木、果树、花卉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现代化示范苗圃建设,良种的引进和种苗质量监督检验体系的建设,使有限的种苗投资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苗木市场建立起来后,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要通过电视、广播及召开专门推介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同时要培养一批苗木经纪人,让他们得到实惠,自觉地参与到苗木产业中来。林业部门要加强生产调查和市场研究,及时把发展动态和市场信息通报给苗农,一方面避免其盲目扩大生产,另一方面让苗农及时了解市场动态,促进产品的销售。

篇5:邵阳市林木种苗站工作汇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自2000年12月1日实施二年多以来。我们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贯彻实施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宣传、学习、贯彻《种子法》的基本情况

(一)、广泛宣传,领导重视声势大。

《种子法》是我国种子产业史上的第一部法律,是林业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颁布是林业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为此,我市各级党委、人大、政府高度重视《种子法》的宣传。林业主管部门把宣传《种子法》做为一项重要的中心工作来抓,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一是在正式实施前,我们于2000年9月20日,转发了省林业厅的“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有关事项的通知”,并印发了“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实施方案。二是我局与各县、市、区林业局都成立了学习、宣传、贯彻《种子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检查督促等日常工作;局领导从紧张的经费中解决近万元的宣传活动经费。三是《种子法》出台后,市委副书记肖刚强同志,在2000年1月30日的《邵阳日报》上,发表”学习《种子法》促进种子产业健康发展“的署名文章;市人大副主任银醇祥同志,在邵阳市电视台作了“ 贯彻落实《种子法》,加速种子产业化进程”的电视讲话。四是我局与各县、市、区利

苗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县、市、区林业局长、种苗(营林)站长、计财股长和国有苗圃主任,主要是全面贯彻全国与全省林木种苗工作会议精神和进一步动员宣传学习,贯彻落实《种子法》等有关种苗工作。四是全市各县、市、区林业局都举办了《种子法》培训班。培训对象是各乡、镇林业站长、国有林场场长、国有苗圃主任,种苗生产和经营大户等有关人员。通过多层次的培训,使林业行政人员、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对《种子法》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加深,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

(三)、积极实施,强化管理力度大。

在广泛宣传,认真学习《种子法》的同时。我们更注重积极实施《种子法》,强化种苗行业管理,切实加强林木种苗行政执法。

1、认真做好《林木种子生产许可证》和《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发放管理工作。我们按照《种子法》,严格实行种子生产和经营许可证制度;对林木种苗生产和经营的单位及个人都进行严格审核,符合条件的才发证;全市共发放“两证”197份,其中生产许可证86份,经营许可证111份。有效地规范了林木种子生产、经营的市场秩序。

2、加大种苗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我市各县、市、区林业行政主管部门都能依照《种子法》的规定,认真 履行职责,依法管理行政区域内的林木种子工作,并加大种苗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行为,林木种苗市场秩序

山区还存在一些“死角”;宣传与学习不到位,少数人还不知道有《种子法》。

2、林木种苗质量检测监督执法机构不完善,队伍弱,设备差。各级林业行政部门是法律赋予职责的林木种子行政执法主体。但我市大多数县、市、区无种苗管理机构,一般只确定了一名种苗专干,无力对种苗市场依法管理。同时,无检验检测设备,无法鉴别种子质量的好坏;既使有一点种检设备,也是陈旧的“废铜烂铁“。

3、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的制度还不够完善。种子生产、经营尚未完全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乱采种和外来人员乱收购林木种子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4、林木种苗行政执法无专项经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经费严重不足,必要的种子检测设备都无钱购置。

5、林木种苗投入资金严重不足。种苗在发展现代林业中具有重要地位,而种苗又是特殊的生产资料,其生产经营受自然因素的影响,风险较大。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总体来说对种苗产业的投入严重不足,无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良种选育和推广。

三、今后工作的打算与建议

篇6:市林木种苗站事迹材料

市林木种苗管理站自成立至今,在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种子法》和《甘肃省林木种苗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认真履行职能职责,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特别是近年来,紧扣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生态安全战略和特色林果产业发展思路,不断加强林木种苗行业管理,整顿和规范林木种苗市场秩序,加大林木种苗基础建设和科技投入,全面提高林木种苗质量,使全市林木种苗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现将工作和事迹情况汇报如下:

一、整顿种苗市场秩序,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一是加大了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力度。近年来,在全市林木种苗管理单位和林业执法支队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林木种苗“两证”的核发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无序到有序。截止目前,全市共核发林木种苗生产许可证96份,经营许可证 93份。持证生产经营率达到90%以上。二是转变工作方式,依法整顿和规范种苗市场。在种苗生产经营和市场管理上,联合市森林公安局、林政稽查队加大了执法检查力度,对种苗生产、经营秩序进行整顿,有效杜绝了无证生产、经营种苗现象的发生,依法保护了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近年来共查处非法调运苗木案件20余起,销毁假劣苗木5万余万株。

二、加强种苗质量监督,确保种苗生产安全

为切实加强林木种苗质量监督管理,提高种苗质量,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大林木种苗质量的监管力度,完善“证、签”制度。在种苗调拔和出圃前,对造林使用苗木进行重点抽查,按照标准核发“苗木质量检验证书”、“种苗标签”后出圃使用和销售。近年来,共抽检各类苗木近10万株,代表总量5000万株;种子样品60多份,代表总量50万公斤,全市累计核发质量检验证书1600余份,标签2800余份。二是加强林木种苗质检员队伍培训。积极组织市、县、区种苗管理人员,参加国家和省上组织的质检员培训班,使全市持证种苗质检员人数达到20人。

三、完善种苗基础设施,提升种苗建设水平

近年来,在省林木种苗管理总站的大力支持下,重点启动了“林木种苗质量检验站”、“林木良种繁育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强种苗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启动建设“林木种苗质量检验站”项目,根据《林木种子检验规程》、《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标准》等法规、标准,编制了《林木种苗质量管理手册》、《林木种苗质量检验实施细则》,规范了林木种苗质量检验工作,同时,更新了必需的检测仪器、设备,增强检验能力,保证了全市种苗质量抽检工作的顺利开展。2006年春季启动建设的“林木良种繁育中心”项目,建设面积600亩。截止目前,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良繁中心年可 产各类良种苗木50万株,种条、接穗等100万根以上。为确保项目建设质量,邀请省总站、甘农大林学院的领导、专家对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指导,同时加强了对种苗工程项目实施的检查督促和指导,强化对工程建设资金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通过项目建设,有力地提高了我市林木种苗生产供应能力和种苗质量,为引进、选育、繁育和推广林木优良品种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营造依法治种环境,加大法规宣传力度

近年来,市种苗站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积极宣传和组织学习《种子法》、《甘肃省林木种苗管理条例》、《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主要林木品种审定办法》等种苗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种苗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的法律意识,使依法治种逐步深入人心。一是利用各种会议大造宣传舆论。将《种子法》等法律法规列入宣传的重要内容,先后10余次利用各种会议和学习机会组织市、县(区)林木种苗管理人员认真学习,使其率先做到学法、知法、懂法。二是充分利用发放宣传材料、参加法律考试、知识竞赛等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扩大宣传效果和范围,大造依法治种声势。三是培训技术骨干。先后多次组织市、县区种苗管理人员参加各类种苗法律法规和技术培训班,参训人员30人次,通过对管理人员的培训,起到了良好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四是编印宣传学习资料。市林 木种苗站先后编印宣传材料3万份,发至各级种苗管理人员、各乡镇林果站以及种苗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体户,通过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自觉守法意识,不断提高了林木种苗生产者与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形成了依法生产、经营、使用的良好法制氛围。

五、加大种苗科技投入,提高种苗科技含量

篇7:市林木种苗生产管理情况汇报材料

一、强化种苗执法工作,规范林木种苗市场秩序

1、强化宣传工作,大力营造依法治种氛围。《种子法》颁布以后,我市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积极宣传和组织学习《种子法》、《//省林木种子管理条例》等种苗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种苗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的法律意识,使依法治种逐步深入人心。一是利用各种会议大造宣传舆论。市局将《种子法》列入林业宣传的重要内容,先后3次利用各种会议的机会组织各级林业部门有关领导和林木种苗行政管理人员认真学习《种子法》,使其率先做到学法、知法、懂法。二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碑牌、墙报、法律考试、知识竞赛、咨询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扩大宣传效果和范围,大造依法治种声势。三是培训骨干。市里先后举办了3期林木种苗法律法规和技术培训班,对种苗管理人员和重点种苗生产、经营户进行普法学习和培训,参训人员150人次。通过抓重点户的培训,起到了良好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四是编印宣传学习资料。市林木种苗站先后编印了2期《林木种苗法律法规选编》,共1000余册,发至各级林业部门领导、种苗管理人员、各乡镇林管站以及种苗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体户。通过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增强自觉守法意识。

2、实行准入制度,大力整顿种苗市场秩序。一是加大了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力度。在全面掌握全市林木种苗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种子法》、《省林木种子管理条例》和《//省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我市制定了《//市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对生产、经营林木种苗的办证条件、申领程序、核发管理作出了详细规定。根据“种子质量要管严,苗木市场要搞活”的要求,主要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由市局审批发证;苗木生产、经营许可证由各县(市、区)林业局审批发证,报市局备案。全市现已发放《许可证》138本,其中种子生产许可证14本,种子经营许可证15本,苗木生产许可证55本,苗木经营许可证54本。二是建立了林木种苗执法机构和队伍。市局委托市林木种苗站行使种苗行政执法权,办理了委托执法书,并向市政府申办了4本林木种苗执法证。各县(市、区)林业局有的以专门机构,有的以综合执法的形式都成立了种苗执法队伍,开展执法检查和监督,杜绝伪劣种苗进入市场。

篇8:县林木种苗优秀工作总结

一、种苗生产基地形成规模。

近年来,随着林业生态建设任务的逐年扩大,我县实施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首都水资源治理工程,任务量大,种苗需求量大,给种苗生产带来了极好的机遇。全县在种苗生产基地建设上,继续巩固发展国有苗圃育苗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发展社会育苗,初步形成了以国有苗圃为主体,社会育苗为补充的苗木生产体系。目前全县育苗基在面积发展到4000亩,其中:国有育苗面积达到1800亩,社会育苗发展到2200亩。20xx年新育苗面积达到1800亩,年产苗量达到2100万株,基本满足了全县工程用苗,为造林绿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科技兴种,加大种苗科技含量。

实行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提高种苗的科技含量,是种苗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证。近年来,我们在种苗生产过程中,加大了种苗生产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先后推广了地膜覆盖育苗,营养钵育苗,ABT生根粉,根宝等育苗技术,同时还加大新品种的引种示范工作,先后从中国林科院、辽宁杨树所引进辽育1号、2号、3号、抗虫榆等十多个新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示范工作,逐步培育出适宜当地的良种壮苗,为林业生态建设搞好技术服务工作。在抓好现有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同时,20xx年国有苗圃又与中国林科院联合开展种苗科研攻关项目,重点研究课题为难生根优良树种的繁育。

三、依法治种,种苗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通过认真贯彻落实《种子法》,初步形成了依法开展种苗生产、经营的良好氛围。一是实行种苗生产“一签两证”制度,严把种苗质量关,严禁不合格苗木到重点工程,从根本上保障了林业建设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二是实行种苗供应招投标制,禁止使用“人情苗”、“关系苗”,将合格苗、优质苗用在工程上,保证了工程造林的质量。压滤机滤布三是实行种苗价格听证制,坚决制止垄断种苗市场、哄抬种苗价格的行为。通过听取各方意见,确定合理的苗木价格,有效地维护了用苗单位的利益,保障了苗木生产者和合法权益。

四、夯实基础,全力实施种苗工程项目。

2000年以来,我县先后实施种苗工程项目四项,涉及三家育苗生产单位,工程总投资438万元,其中国债323万元,地方配套115万元,按照省厅制定的《林木种苗工程管理办法》和“慎用钱、质为优”的要求,严格执行建设程序和审批规定,认真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监理制,确保了资金的专款专用、安全运行和工程建设质量。20xx年上述工程都已全部完工,并通过了检查验收。

五、深化国有苗圃改革,增强发展后劲。

国有苗圃是林木种苗行业的骨干力量,对促进全县林业种苗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02年,我们对两国有苗圃进行了内部整合,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实行了整合资源,合作发展,统一规划,分组管理的体制。规模的扩大,规划的合理,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国有苗圃的快速发展。苗圃内部组建了“四组一队”,即育苗一组、育苗二组、科研组、营销组、绿化队。内部实行了严格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国有一苗圃,以地理位置的优势,重点以引种、试验、示范新品种和园林绿化树种为主,成为北方林木良种的展示窗口;国有二苗圃,以土地面积大的优势,作为商品苗木的主要产区。同时以国有苗圃技术、信息、市场的优势,与分散的育苗户结成利益共同体,探索了“苗圃+农户”的联合发展路子,实行了集团式发展,低成本扩张,带动了社会发展育苗的积极性。另外,近年来我们在抓好种苗生产供应的同时,拓宽苗圃服务领域,重点在种苗市场营销、营林绿化施工上做了一定的工作,这无疑给苗圃的发展又增添了活力和后劲。一是在种苗市场营销方面,随着种苗基地规模的扩大,加之与河北、河南、内蒙、陕西几家大的种苗基地的经济合作,借助我们的地理位置优势,也正是东西部的一个结合部,我们围绕当前林业生态建设“滤布大工程、大苗木、大市场”的形势,组建了北方林木种苗科技市场,建立了一支营销队伍,有效地解决了地区性种苗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的问题。二是营林绿化施工方面,随着近年来造林绿化任务大,时间紧的特点,作为林业部门的一个服务单位,技术力量雄厚,苗木品种全,施工设施齐备,2003年组建了一支百人造林专业队,投身到全县的林业生态建设中去,在营林绿化施工中,本着“诚信服务,质量第一”的准则,施工质量达到业主满意为止,在社会中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20xx年林木种苗工作计划

面对目前我县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形势,20xx年我县林木种苗工作总体思路是:以建设绿色应县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大执法力度,强化行业管理,优化生产结构,选育推广优良品种,努力推进全县林木种苗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全县林业生态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20xx年全县育苗面积达到5000亩,其中:新育苗面积达到2500亩,为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提供合格苗木3000万株,良种使用率达到80%,基地供种率达到60%,一级苗供种率达到85%,林木种苗产值达到500万元。

篇9:邵阳市林木种苗站工作汇报

去年秋季以来,阳新县围绕日元贷款造林、速生丰产林、长防林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用苗,狠抓林木种苗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据最近统计,全县育苗面积1570亩,预计今秋明春可出圃苗木1238万株,其中用材林苗木966亩,639万株;经济林苗木134亩,152万株;绿化苗470亩,397万株;容器育苗50万袋。育苗树种有油茶、杨树、香樟和吴茱萸等20多个,可满足全县林业工程建设用苗。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苗木树种结构。我们不仅立足本地社会市场和本县项目需求,大量培育杨树、油茶、吴茱萸、竹子和香樟等主导树种苗木,而且还着眼于县外市场,积极繁育含笑、马褂木、红继木、玉兰和桂花等走俏树种苗木。据摸底,林业系统三家骨干苗圃场培育油茶、杨树、香樟、竹子、吴茱萸等五大主导树种苗木达500万余株,基本可以供应县内项目造林。同时,宝塔湖苗圃场还定植含笑、马褂木、红继木、玉兰和桂花等苗木20余万株;县林科所苗圃定植大香樟苗5万株。县经济林示范场引进冬枣、梨枣、柿和桃等树种,育苗量达10万余株,个体育苗户根据本地实际培育了各地所需小宗树种苗木,形成了良好的苗木供求结构。

二、以林业国有苗圃为龙头,带动个体育苗。为了保质保量供应各工程建设用苗,我们始终坚持“二个不动摇”。

一是坚持国有苗圃的主体育苗地位不动摇。县林业局宝塔湖苗圃场是国家级示范苗圃,也是全县十佳骨干苗圃,其育苗历史、面积规模、设施设备、流动资金和繁育技术都是全县一流的,我们抓住其示范、骨干和龙头作用,引导和指导全县育苗工作,确保育苗质量。二是坚持个体育苗为补充的作法不动摇。我们在充分发挥国有苗圃的主导作用,培育大宗树种的同时,还积极发挥个体育苗的灵活性,让其根据本地实际需求而自主地培育小宗品种苗木,并且,通过国有苗圃的龙头作用,指导个体育苗,个体苗木通过国有苗圃调拔,二者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协调运行。

三、以科技为支撑,提高种苗质量。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我们在抓苗木数量的同时,更注重苗木规格的达标,坚持把科学育苗、规范育苗放在首位。坚决实行不是良种不引,不是好地不播,不是规范育苗不批,不是达标苗木不出。鼓励基地对口育苗、合同育苗。推广冬播早播、稀播条播、容器育苗和嫁接育苗等先进技术。在每一个生产环节,县林业局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并派遣工程技术人员深入苗圃场进行实地指导和检查督办,使之及时完成播种、除革、间苗、抹芽、施肥、打药和嫁接等各道工序,确保苗木适时达标。一年来,我们共实行油茶、湿地松容器育苗50万袋,实行油茶、吴茱萸、杉木、马尾松、湿地松和竹子等合同育苗120万株。技术培训8期,培训1018人次,其中会议培

训3期,376人次;实地培训5期,642人次,大大提高了种苗生产科技含量。

四、以统一调拔为主,辅以自主调剂。在苗木销售环节,除实行严格的“三证一鉴”管理制度以外,我们还实行“统一调拔为主,自主调剂为辅”的营销方针,对用材林苗木实行全县统一调拔,对部分经济林苗木和竹子实行自筹种苗。自我调剂。并对苗木进行验收定级,按质论价,限定价格,统一结算,这样不光解决了部分种苗短缺的问题,而且还缓解了林业部门担保苗木资金的压力,实现了种苗经营上统 与分 的有机统一。

阳新县林业局

柯伟

篇10:邵阳市林木种苗站工作汇报

【发布文号】国办发〔2012〕58号 【发布日期】2012-12-26 【生效日期】2012-12-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12〕5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林木种苗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我国林木种苗事业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良种选育推广、种苗生产供应、市场监管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为保障林产品供给、推动生态建设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开展林木良种选育推广,推进种苗生产供应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行政执法,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健全管理体系,强化社会化服务,全面提升林木种苗生产供应能力和良种化水平,为实现绿色增长,促进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二)基本原则。坚持科技兴种,强化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科学组织种苗生产。坚持机制创新,促进生产专业化、经营主体多元化、质量标准化和“育繁销一体化”。坚持依法治种,严格执法及质量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完成全国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建成一批种质资源保存库,林木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选育推广一批适应性强、增产明显的林木良种,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提高到75%以上。建设一批生产规模化、管理精细化、设备现代化、人员专业化的种苗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示范作用明显的种苗生产龙头企业。健全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林木种苗管理体系和优质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林业发展提供数量充足、品种对路、质量优良的林木种苗。

二、重点任务

(四)加强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积极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保存,重点建设国家和区域性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逐步形成就地保存、异地保存、设施保存相结合的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建立林木种质资源数据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公布林木种质资源重点保护名录,建立动态监测体系。完善林木种质资源出口审批制度,在有效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引进国外优良林木种质资源。

(五)强化林木良种基地建设。科学制定良种基地发展规划,完善重点良种基地管理机制,充分挖掘生产潜力,提高良种生产能力。加强林木遗传测定,加快良种换代步伐,重点建设高生产力种子园、采穗圃,加强珍贵树种母树林培育,不断提高良种品质。

(六)完善生产供应体系。加强林木良种采收、加工、检验、贮藏管理,建立由省级林木种苗管理机构统一调剂的供应机制。积极采用轻基质容器育苗、组培育苗等新技术,提高林木种苗繁育技术和装备水平。建设保障性苗圃,满足重点工程和林农造林需求。

(七)促进特色种苗产业发展。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绿化苗木、木本油料、中药材和竹藤花卉等特色种苗产业,打造优势品牌,形成种苗生产、交易、流通和售后服务产业链。加大对种苗生产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农户发展设施生产和规模种植。加快区域性交易市场建设,拓展互联网交易平台,创新流通方式。

(八)提高种苗质量与市场监管水平。严格执行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检验检疫、标签、档案等管理制度。加强质量监管,及时发布种苗质量检验信息,依法打击制售假、劣种苗和植物新品种侵权等行为,健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整顿和规范种苗市场秩序,打破地方保护,促进公平、有序竞争,为种苗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九)强化科技支撑。将主要造林树种良种选育纳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重点开展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分子生物技术等基础性、前沿性研究以及高生产力种子园和采穗圃建设技术、种子生产加工和检验技术、品种改良技术、无性系材料选育等应用技术研究。制定主要用材树种、经济树种、能源树种以及观赏树种的长期育种计划,建立良种选育区域协作机制,坚持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加快良种选育进程。推进林木良种科技领域国际合作交流。

(十)加大品种审定、推广与保护力度。进一步完善林木品种审定制度,公布国家和省级主要林木目录,规范林木良种区域试验和跨区引种行为。加强林木良种宣传和推广使用,国家投资的造林项目应当使用林木良种。完善林木新品种保护制度,维护新品种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十一)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林木种苗生产供应预测预报和余缺调剂,引导种苗生产有序进行。支持林木种苗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充分发挥其协调、服务、维权、自律作用。

三、政策措施

(十二)完善林木良种补贴政策。在现有林木良种补贴试点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范围,逐步完善国家、省级林木良种补贴制度,鼓励建立市、县级林木良种补贴制度。制定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十三)建立林木种子贮备制度。制定林木种子贮备管理办法,加强种子收购、检验、储存、更新及管理。建立国家主要造林树种种子贮备库。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根据林木种子结实丰歉规律及造林绿化任务,开展相应的林木种子贮备。支持企业建立专门的林木种子贮备库。

(十四)加大资金投入。各级财政要建立对种质资源调查及收集保存、良种选育、林木种子贮备等长期稳定的投资渠道。地方政府要将属于公共服务范围的种苗管理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加大对重点良种基地、保障性苗圃、种质资源库、种子贮备库的基本建设投入,加强种苗管理机构能力建设。探索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和各类社会资金参与林木种苗产业发展。

(十五)完善种苗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研究完善相关税收支持政策,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种苗生产与经营,加大对种苗产业的政策扶持。研究开展种苗生产保险试点,提高种苗生产抗风险能力。继续免征林木种子种源进口环节增值税。

四、保障措施

(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林木种苗工作的领导,完善发展规划,加强统筹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各级林业、发展改革、科技、财政、农业、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共同做好林木种苗管理工作。强化各级林业部门的林木种苗管理职能,明确管理机构,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种苗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

(十七)完善法律法规。适时研究修订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制定和完善林木良种选育、生产和推广使用管理办法。加快制(修)订林木良种选育、苗木生产等标准。

(十八)创新发展机制。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种苗生产、经营和管理体制机制。鼓励有条件的良种生产基地开展苗木生产经营,形成良种选育、生产以及苗木繁育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加大国有苗圃改革力度,通过联合、兼并、股份制改造等形式,引入社会资本,实现规模经营。支持有条件的苗圃发挥自身优势,建设保障性苗圃。

国务院办公厅 2012年12月26日

上一篇:建设幸福中国征文,讲故事比赛下一篇:关于电信实战营销经验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