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存货管理

2024-04-29

加强存货管理(共6篇)

篇1:加强存货管理

加强存货管理的措施

为了降低企业的存货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强存货的管理和控制。

(一)完善存货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存货采用归口分级管理责任制。根据历史指标数据,结合本期实际情况,制定分解存货资金指标给各关部门进行管理。各部门分管的指标层层分解下达到所属单位和个人,实行存货的分级管理。

(二)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健全、有效、合理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确保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内部控制的合理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1.建立岗位责任制控制

首先,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存货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如采购、验收与付款;保管与清查;销售与收款;存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等。其次,授权批准控制,明确审批人对存货业务授权批准方式、程序和相关控制措施的权限责任,不得越权审批;明确经办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对于超越权限的业务有权拒绝办理,并向上级报告;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人员办理存货业务。再次,制定存货业务流程,明确存货的取得、验收与入库、仓储与保管、领用发出与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做好相应的记录与凭证保管。

2.加强采购、验收与入库的控制 材料采购在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加强其内部控制与管理的必要性。一是采购部门要按程序进行招投标采购,通过对3家以上供应商比价、议价方式确定材料供货渠道,签订采购合同,外购存货应符合内部《采购与付款》的有关规定。二是抵顶债务及其他原因入库的存货应有有关部门、人员的审批,其价值与质量状况应符合双方协议。三是严格验收制度,重点是对取得存货的品种、数量、规格、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设置存货明细账,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四是验收环节必须建立验收与入库责任追究制度,明确物资保管部门、材料分析检验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各岗位的工作,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3.加强仓储与保管控制

一是根据销售计划、生产采购资金筹措等制订仓储计划,合理确定库存存量的结构和数量。二是加强日常管理,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存货。三是建立库存存货分类管理制度,对企业全部存货以其重要程度、价值高低、耗用量大小和订购难度等为标准,划分出ABC类,分别管理;对贵重物品、生产用关键备件、精密仪器、危险品等重要存货采取特别控制措施。四是建立健全存货的防火、防潮、防盗和防霉变措施。五是建立清查盘点制度,如有盘亏和盘盈,应分清责任,报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4.加强领用、处置与消耗控制

一是建立领用审批制度。二是处置时应明确范围、标准、审批权限和责任。三是存货取得、验收、保管、领用发出、处置各环节凭证资料需妥善保管。四是加强物资消耗管理。材料消耗定额是指针对一定条件所规定的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合理消耗材料的标准数量。先进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是考虑到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和管理经验等因素制定的,因而它的执行不仅能降低材料消耗、提高材料利用率,而且能够推动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健全材料消耗定额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对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定额完成情况进行奖惩兑现。

5.强化存货预算管理,压缩库存储备

实施存货管理,预算管理是关键。材料预算管理主要包括:预算、月(季)度材料采购预算、超库存储备预算。预算根据销售规模等情况编制,上报决策层审批,同意后及时对预算进行分解。月(季)材料采购预算由采购部门根据各单位项目需求及对外签订的销售合同,结合单位现有的材料库存情况,拟订月(季)度材料采购预算。超库存储备预算即临时采购预算,主要是针对市场预测,对价格可能上涨的大宗材料进行临时材料储备。对临时采购预算需慎重决策,必须在对市场变化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以免因超储备而影响资金周转

6.加强存货回收复用控制

积极推进材料回收复用。在生产中所消耗的材料并不构成产品实体,并且很多材料并不是在生产中一次消耗掉,因此还存在部分材料可以回收复用。如果材料消耗管理得好就可以做到多次重复利用。推进材料的回收复用主要是广泛开展综合利用、节约代用、回收复用、修旧利废等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是回收复用和修旧利废。

7.监督与检查

一是定期检查存货业务的相关岗位和人员的设置情况。二是定期检查存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三是定期检查存货收发、保管制度的执行情况。四是定期检查存货处置制度的执行情况。五是定期检查存货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

(三)依托集团公司的存货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适合我公司自身发展需要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根公司发展需要,建立、健全适用的存货管理系统,以便可以实时、动态了解企业的存货信息,提高存货运营效率。按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算,对存货的核算应及时、准确和完整。

总之,通过加强存货管理,可以达到降低综合成本的目标,有效地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正常进行,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基本法则,寻求生存并求得长足发展,就必须苦练内功,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篇2:加强存货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利用存货平衡表加强商业企业存货信息管理 作者:丁淑芹

来源:《财会通讯》2006年第03期

篇3:浅析企业如何加强存货管理

一、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存货管理不仅有助于企业加强成本控制, 实施低成本战略, 还可以实现下列目标, 并在企业生产与存货循环中发挥其重要作用。一是降低存货成本, 获得预期利润。存货的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利短缺成本, 任何一项成本控制的成效与缺失, 都会影响企业利润的实现。加强存货在采购、验收、领用、仓储、发运环节的成本控制, 特别是采购与领用环节的内部控制, 才可以减少贪污、挪用、盗窃的不法行为,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获得利润。二是防止存货业务的加工成本增加, 杜绝舞弊行为的发生, 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在实际工作中, 尤其是加工制造企业, 存货需求量大, 对于主材虽可大批量采购, 分批次投放到生产车间, 但因其单位价值较高, 如果剩余主材堆放到货场, 易生锈, 要经过打磨处理后, 才能再次投放到生产车间, 使加工成本增加。而对于辅助材料的需求, 因其品种繁多, 采购批次多、收料频繁, 小批量领用等特点, 容易产生自然损耗, 或者因管理不善而导致贪污、偷窃现象, 造成存货盘盈、盘亏和毁损。我们应加强存货管理, 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三是确保存货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准确。上市公司每年都要接受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 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存货的存在认定、计价认定、权利和义务认定是否公允时, 其中必须实施的一项程序便是存货的监盘。注册会计师通过监盘程序, 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才能形成审计结论, 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因此, 在会计核算中, 应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对存货的购进、发出、盘存选用恰当的会计计价方法, 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 确保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准确。

二、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存货采购不经济, 没有计划性。在采购环节中没有考虑到现有的库存状况, 常出现闲置存货长时间未使用又重复订货现象。对主要零部件没有予以重点关注, 因采购不及时而影响生产, 这样就会造成因为存货挤压和短缺而增加存货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同时有限的仓位或场地被积压存货占地, 还可能影响其他存货的分散存放, 从而使存货计量、保管产生困难。二是存货的验收、储存、保管的管理机制不健全。存货的验收是存货入库前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工作中, 企业对存货的质量验收疏忽, 在材料投放后, 才发现质量问题无法使用而退货, 一方面延误生产, 另一方面使短缺成本增加。其次, 生产现场的存货, 当天使用后, 一般都有剩余的存货。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 当大剩余的存货由于存放在各生产车间, 往往忽视管理, 给企业经济带来损失。对保质期的存货, 无专人管理, 如不注意, 时间过长就会变质, 因无法使用而毁损财产。另外, 一些原材料, 在由库房办理收料、发料手续后, 在生产现场直接消耗, 到月末结算时, 生产车间都会有剩余物资, 如果忽视了这部分物资管理而形成一部分账外物资, 就会造成物资流失, 给企业带来损失。三是存货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废料, 仅在对外销售环节称重, 在生产现场不计量, 单环节确定回收品数量, 容易出现计量差错, 存货被盗。因内部控制薄弱, 给企业经济带来损失。四是库存资金不实, 存货验收入库时, 依据供应商开具的发票入账, 而没有按照实际到货数量入账, 由于供应商原因造成到货数量不足、到货质量差等原因, 从而形成账、卡、物不符, 虚增资产问题。五是存货资金占用控制指标的制定基本上是估算, 缺乏科学依据。部分存货储备存在大量不合理资金占用的前提下, 仍未超出资金占用控制指标, 造成资金短缺。

三、采取的应对措施

1、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

存货的采购业务流程主要包括编制采购计划、填写采购申请单、确定采购价格、签定采购合同等环节。一是建立采购计划管理制度。每年初, 公司组织各部门制订全年预算, 以销定产, 确定全年采购需求量, 并由公司财务部门负责筹集采购资金。计划采购是合理运用资金的保证。严禁计划外采购, 一方面, 易造成公司采购资金不足, 另一方面, 过量采购造成存货积压, 特别是季性生产加工业, 将使存货占用资金加大, 因此, 我们应将采购支出严格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二是建立采购申请制度, 采购申请的责任部门是生产部门。生产部门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 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 确定不同批次的材料耗用量、设备维修零部件, 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 以备生产。对于临时性的设备维修部件申请, 由生产部门及时做出增减变动申请, 报相关部门、人员审批后填写采购申请单。并为下一年度预算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参考;三是建立严格授权审批制度。在现有的市场体系下, 以销定产是企业的发展模式。公司采购一方面占用的资金大, 另一方面, 采购决策失误会导致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因此, 在销售部门签订销售合同后, 生产计划部下达生产计划, 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提出材料采购申请, 采购部门根据库存情况, 提出采购计划, 并根据采购的规模、采购的数量、采购的性质, 报相关部门, 由公司管理层授权审批。特殊性质的采购, 应进行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审批后执行;四是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确定采购价格管理制度。在我们的采购过程中, 从采购部门提出申请, 相关管理部门应组织评标小组, 其中参与评标人员应有公司管理层、合同管理员、技术人员、财务人员、采购员等, 多方面收集信息, 多渠道进行询价, 核定产品性价比。并采取公开招投标、现场评标、定标等一系列措施, 科学合理地确定供应商, 制定产品的采购价格。

2、存货发运环节的内部控制

篇4:论企业如何加强存货管理

摘要我们知道,存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存货管理的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首要标准。另外,存货是企业生产经营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影响着企业中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且占用的资金相对大。我国的绝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着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其原因很多,但企业的存货资金过高是一个主要原因。经调查显示,企业存货需要的资金占流动资产总额的将近一半。要使企业资金的利用率提高,企业采用的存货的管理方法是否科学是至关重要的,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竞争力的加剧,现有的企业存货管理手段不论是在模式还是管理效果上都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市场经济的要求,为了提高企业的最终经济效益,掌握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是必不可少且尤为关键。

关键词存货存货积压有效管理

一、研究意义

一个企业要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保持持续,大多需要有计划地配备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存货。而企业想获得较高的盈利,就应该倍加重视存货的管理。众所周知,存货管理水平的参差使得企业的资金占有率是相当不同的。不当的存货管理不但使企业不能最大程度的获利,而且会让企业承担风险。

由此看来,企业陈旧的存货管理措施已无法追赶越来越严峻的市场竞争的要求,本论文试图通过对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部分问题的探讨,找出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办法,旨在加强企业的存货管理,从而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二、研究内容

本论文重点探讨关于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措施和方法。其一,会介绍存货的定义,阐明在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相关管理中,其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其二,找出并说明企业存货管理中可能存在和已经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探讨并给出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存货管理的目的及其重要性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生产耗用而储备的物品,它是企业流动资产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个项目。存货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1.为生产耗用的需要而提供物资储备,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和低值消耗品等。2.自制半成品和尚未加工完成的在制品。3.已产出但尚未销售的产成品及外购商品。存货既能给企业带来收益,又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和成本。存货能带来收益是因为:一定量的存货有利于企业维持正常的生产,正常的生产需要占用一定的存货;增加原材料存货有利于排除原材料供应不稳定而对企业生产秩序的干扰;增加产成品存货有利于在市场需求上升时满足需求,扩大销售。但存货的增加,一方面需要企业追加投资,另一方面当市场变化时也会使存货贬值的风险增加。

存货也是企业的一类资产,它拥有资产所具备的特点。而且,除了这些,它还有自身的特征。首先,它作为储存成本存在,是一项有形的资产。再有,它具备较大的流动性,又是一种流动资产。存货决策涉及到四个方面:决定进货项目、选择供应单位、决定进货批量和决定进货时间。而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则是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进货时间,以保证存货的总成本最低。因此,存货的决策实质上决定了存货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存货经营管理的目的就是降低存货占用的成本和风险,提高存货的收益能力。

(二)存货经营管理常出现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内部管理面临严峻的考验,而存货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的诸多问题,不但影响着企业的竞争优势,更是对企业内部资产的流动能力的考验。从长远角度来看,现今企业的存货管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業健康和谐的发展。目前企业存货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三)存货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存货管理制度不完善,虽然企业都制定相应的存货管理制度,但其不健全和执行力不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有些企业把原材料的购买和成品的销售作为存货管理的重点,没有重视存货的成本和资金占用情况,也没有采用存货的限额责任管理。企业的任何部门都可以随时申报采购,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内部控制,或者根据企业的需求情况采购。有资料显示,多数企业会出现采购频繁的情况,一般的申购程序相对简单,缺乏监督,只要使用者提出申请,报经某个部门或人员批准后,采购员就可以采购。而这样的存货形式却不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计划来存在的,而单单是觉得原材料不够就去买一批回来放着,至于这一批应该采购多少,多久需要采购一次完全是凭感觉办的,有的企业在需要时发现没有存货,就马上通知采购去买等等的情况时有发

生。因而,存货管理的不完善以及内部控制的不当是存货管理的薄弱环节。

(四)存货的积压

多数企业由于缺乏科学的对物资管理的处理,而有积压的现象。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存货的积压已经给众多企业形成了直接的损失。存货的形式要么缺乏控制,要么控制的不合理,原材料的采购和保管不衔接,相关人员对工作流程和职责也没有充分的重视。很多企业的员工单单是将其作为一项简单的购买和分发,并忽略了与存货管理之间的联系和复杂性,结果更容易造成库存积压和资金使用的混乱。一项调查显示:有些企业的存货储备已经占到流动资金总额的五分之三以上,使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往往从最初忽略了存货的管理,对库存到底占用了多少资金是忽视的,逐步发展到企业的存货大量积压,流动资金严重短缺,这无疑就把企业大量的资金积压住,给企业的周转带来困难,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道路。因此,超储积压存货储备量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要从根本上解决存货积压便成为重中之重。

(五)存货管理的信息弱化

存货管理信息不能很好的利用,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作和效率。不同的企业内部都存在着存货管理的种种问题,因为企业存货拥有的种类繁多,核算的工作量都会非常大,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并加大企业财务部门的核算工作量。因此便产生下列对企业不利的局面:第一,会影响到财务报表是否能真实地反映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第二,如果企业的财务部门对账不够及时,就不能及时发现相关问题,致使内部管理的落后,这样,信息的滞后或不准确,都不同程度地约束企业存货管理的进行和发展。另外,根据不同行业的性质和特点,不同企业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会交替存在着存货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如:内制和外购的选择不恰当,内控不严格,由于人员素质不同而带来的腐败问题等等。

(六)加强企业存货管理的措施

存货管理至关重要,降低存货成本已经是成本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最终趋势。而正确的存货管理方式恰是降低存货成本的最有效的途径。既然企业存货管理存在如此众多的问题,我们借此用以下方面来探讨存货管理的相关对策和措施。

1.完善存货管理制度

企业应该积极贯彻财务制度,对存货管理按规定严格把关。实行对生产物资供应计划的编制,确定在一定时期内,为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所需的各种物资。而且,要明确“质”、“量”和“时间”等方面的要求。编制物资供应计划的关键是科学合理的确定物资消耗方面的问题。另

外,加强帐和物的相符的管理也是必要的。利用财务管理软件加强存货等一系列问题。企业更应建立的是科学高效的存货管理制度,并能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

2.强化有效并科学的库存储备

①在存货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有费效观念,既要保证生产的需要,又要防止过量储备,要综合考虑存储费用、订购费用、采购单价、缺货损失、机会成本及隐含费用等。而这些费用,最主要的就是存货费用和订购费用。

②库存的控制方法比较多,主要考虑的是定期控制,而定期控制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确定订货间隔期,二是计算订货数量。另外,定量控制也很关键,它涉及到订货点和订货批量的问题。

③存货在库房的科学有效的管理可以减少存货积压的问题。对库房需要采取定位管理、及时盘点库存、注意存放与领取的便利、做好非就物资的回收利用工作等控制生产准备耗费和储存成本。选择几个可靠的供应商,且与他们建立长期的订购关系,采购业务仅通过传真或电话的方式进行,从而大量缩减采购费用。选定信誉较好的供应商,要求他们能按时、按量及按质将材料运到,因此企业的库存可以压到最低,由此贮存成本也降低到最低水平。还有,在生产规划、销售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制定库存水平,减少库存积压,加强库存存货实物、质量的管理等建议。

④要求采购部门要严格按程序采购,入库的存货应该通过有关部门及人员的审核和批示,并严格对存货的品种、数量、规格、质量和其他有关内容进行验收;设置存货明细账,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明确企业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对日后可能出现的异常问题,做到有责可究。

⑤适时存货管理至关重要,其主要有三个含义:其一,库存是企业的缓冲器,可以适时的调节生产;其二,库存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储存起来的生产能力;其三,库存必不可少但应尽量减少。

3.建立适时的存货管理信息系统

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使生产耗时减短,使耗费大大降低;建立适合本企业的存货管理系统,这样,可以随时掌握企业存货的动态情况、发现存货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并实时改进,大大增进生产进程,使企业运营顺畅,利益最大化。利用有效的管理系统进行信息的整合,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节约成本。

三、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的企业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企业内部看,存货管理是企业具有活力的细胞,只有通过加强存货管理,才能使企业具备源源不断的生机而赢得繁荣和发展!

篇5:加强存货管理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1-09-02 09:31:00 ]作者:孙丽艳

关键词:企业 采购业务 内部控制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企业生产循环中重要的一环,而采购是存货业务流程诸多环节中的重点环节之一。采购业务流程主要包括编制需求和采购计划、采购申请、供应商的选择、制定采购价格、采购合同的签订、验收入库、结算付款等环节。采购是企业生产经营的起点,既是企业“实物流”的重要部分,又与企业”资金流“密切相关。企业采购的物资和商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而企业应建立采购业务的授权制度和审核批准制度,对存货进行集中采购,实行物归一口原则,建立健全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加强采购业务的管理。

一、编制需求和采购计划

需求部门应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向采购部门提出物资需求计划,采购部门根据需求计划归类汇总平衡现有库存物资后,统筹安排采购计划,并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后执行。需求部门在提出需求计划时,不能指定或变相指定供应商。采购计划是企业生产经营计划的一部分,企业应当根据发展目标的实际需要,结合库存和在途情况,科学安排采购计划,防止采购过高或过低。采购计划应纳入采购预算管理,经相关负责人审批后,严格执行。

二、建立健全采购申请制度

企业应建立采购申请制度,生产经营部门根据采购计划和实际需要,提出采购申请。依据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的类型,确定归口管理部门,授予相应的请购权,明确相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请购程序。具有请购权的部门对于预算内采购项目,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办理请购手续,并根据市场变化提出合理采购申请。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目,应先履行预算调整程序,由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审批后,再办理采购申请手续。具备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应严格审批采购申请。

三、供应商选择制度

选择供应商是企业采购业务流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供应商选择不当,可能导致采购物资质次价高,甚至出现舞弊行为。企业应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对供应商资质信誉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确定合格的供应商清单,健全企业统一的供应商网络。采购部门应当按照公平、公正和竞争的原则,择优确定供应商,在切实防范舞弊风险的基础上,与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

四、采购合同管理

企业应根据采购需要、确定的供应商、采购方式、采购价格等情况与供应商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采购合同,该合同对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情况作出明确规定。对大宗商品的采购应当采用招投标方式并签订合同协议,一般商品的采购可以采用询价或定向采购方式并签订合同协议。双方协商签订的合同条款,应符合国家和企业的相关规定。

五、采购价格管理

企业应制定科学的采购定价机制,采取协议采购、招标采购、询比价采购、动态竞价采购等多种方式,科学合理地确定采购价格。采购价格应遵循“三同三比”的原则,即同名称、型号规格比质量,同质量比价格,同价格的比费用,分别采取询价、招标、专家会审、最高限价等形式确定采购价格。

六、验收入库制度

企业应制定明确的采购验收标准,各级验收部门或人员、采购部门、请购部门应当根据规定的验收制度和批准的合同订单、合同协议等采购文件,对采购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等相关内容进行严格验收,以确保其符合合同相关规定或产品质量要求。对验收合格的物资,填制入库凭证,加盖物资“收讫章”,登记实物账,及时将入库凭证传递给财务部门。对于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相关机构应当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给企业造成损失的,采购部门要按照合同约定向有关单位进行索赔。

七、结算付款

指企业在对采购预算、合同、相关单据凭证、审批程序等内容审核无误后,按照采购合同规定及时向供应商办理支付款项的过程。财务部门应当参与对供应商付款条件的商定。在办理付款业务时,应严格按合同协议的约定审核付款条件以及采购发票、结算凭证、验收证明等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及合规性。财务部门依据合同协议、发票、入库手续等对付款进行复核后,提交有关领导审批,选择合理的付款方式付款。企业应当加强采购付款的管理,完善付款流程,防止企业资金损失或信用受损。

篇6:存货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述

第1条 目的。为了使存货具有合理库存,减少存货损失,提高存货质量,规范存货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2条

采购计划提出及实施。外购时,首先由用料部门提出用料计划,由分管领导和公司负责人审批,供应部门负责实施采购。第3条 验收管理制度

1.质量管理部门和相关使用部门对所购货物或劳务等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证明。

2.验收人员对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当立即向采购部或有关部门报告,采购部或有关部门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3.货物的验收由质量管理部门主导,会同仓储部门、使用部门和采购部共同验收,对收到货物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检验。第4条 收货准备。

1.货物验收人员在采购部门转来已核准的“订购单”时,按供应商、货物交货日期分别依序排列,并于交货前安排存放的库位以方便收货作业。2.对于需要按重量、长度、体积等方面计量的物资,应借助称重仪器、检测工具、容器等进行试测验收,不得虚估。

第5条 待验货物处理。已经到货、等待验收的货物,必须在商品的外包装上贴上货物标签并详细注明货号、品名、规格、数量及到货日期,并且应与已验收的货物分开储存,并规划出“待验区”以示区分。第6条 实施验收。

1.货物到货后,货物验收人员应会同使用部门根据“装箱单”、“订购单”、“合同”等采购文件核对货物名称、规格并清点数量或过磅、测量重量,并将到货日期及实收数量填入“订购单”。同时,验收人员填写验收报告单并在上面签字。

2.质量管理部门应当使用按顺序编号的验收报告,对那些没有对应采购申请的商品或劳务,一律不得签收。

3.质量管理部门验收完毕后,对验收合格的商品或劳务应当编制一式多联、预先编号的验收证明,内容包括供应商名称、收货日期、货物名称、数量和质量以及运货人名称、原购货订单编号等,作为验收商品或劳务的依据,并及时报告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

4.验收过程中如发现所载的货物与“装箱单”、“订购单”或合同所载内容不符,应通知办理采购的人员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5.验收过程发现货物有倾覆、破损、变质、受潮等异常情况而且达到一定程度时,验收人员应及时通知采购人员联络公证处前来公证或通知供应商前来处理,并尽可能维持其状态以利于公证作业。

6.公证单位或供应商确认后,验收人员开立“索赔处理单”呈部门负责人核实后,送财务部门及采购部门办理。第7条 超交处理。

1.交货数量超过订购量的部分应退回供货商。

2.属于自然溢余的,由物料管理部门在收货时在备注栏注明自然溢余数量或重量,经请购部门主管同意后进行收货,并通知采购人员。第8条 短交处理。

交货数量末达到订购数量,以要求补足为原则,由验收人员通知采购部门联络供应商进行处理。第9条 急用品验收。

紧急货物到货后,若尚未收到“请购单”。验收人员应先与采购部核对,确认无误后,按收货作业办理。第10条 货物验收规范。

质量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货物的重要性及特性等,适时召集使用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所需货物制定“货物验收规范”作为采购及验收的依据。第11条 货物检验结果处理。

根据不同检验结果可做以下两个方面处理。

1.检验合格的货物,检验人员于外包装上贴上合格标签,仓库人员再将合格品入库定位。

2.验收不合标准的货物,检验人员应贴上不合格标签,并于“材料检验报告单”上注明不合格原因,经负责人核实后通知采购部门送回货物,办理退货。第12条 退换货作业。

1.检验不合格的货物退货时,采购员应开立“货物交运单”并附有关“货物检验报告单”呈采购经理签字确认后办理退货。

2.货物需要更换的要与供方协商解决,需要增减货款的要在付款前或有效承付期内通知财务部门。

3.对于已付款但货物在保修期或保质期出现质量问题的要负责联系维修或索赔,索赔收入连同赔偿物品清单及赔偿原因说明等全部上缴财务部门。第二章 入库管理

第1条 购进原材料等存货,入库前必须办理入库手续。1.核对实物规格、型号,生产单位与采购合同一致。2.观察包装完好程度,并清点实物数量。3.进行实物质量检查。4.填制“入库单”一式三份。

第2条 存货入库按实收数量计算,并在实物账卡上进行记录。

第3条 仓库工作人员对所有入库货物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和控制。

第4条 仓库工作人员全面掌握仓库所有货物的贮存环境,堆层、搬运等注意事项,以及货品配置(包括礼品等)、性能和一些故障及排除方法。

第5条 对于已售产品退货的入库,仓储部应根据销售部填写的产品退货凭证办理入库手续,经批准后,对拟入库的商品进行验收。因产品质量问题发生的退货,应分清责任,妥善处理。对于劣质产品,可以采取修理、报废等处理措施。

第6条 搬运人员在货物搬运完毕后,不得在仓库逗留。

第7条 同类型的货物,不同批次入库要注意分开摆放。

第8条 贮存在仓库的货物,按照货物的品牌、型号、规格、颜色等分区归类整洁摆放,在货架上作相应的标识,并制作《仓库货物摆放平面图》,张贴在仓库入口处。

第9条 入库储存商品、材料、物资等应按指定的货位(地点)分类、分品种堆放,并标明品名、规格、型号、款式、尺码、数量、质量(等级)、产地、单位,要求堆放整齐,便于清查、取货。第10条 存货的存放和管理应指定专人负责并进行分类编目,严格限制其他无关人员接触存货,入库存货应及时记入收、发、存登记簿或存货卡片,并详细标明存放地点。

第11条 仓库工作人员根据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出入库情况、包装方式等规划所需库位及其面积,以有效利用库位空间。

第12条 库位配置应配合仓库内设备(例如消防设施、通风设备、电源等)及所使用的储运工具规划运输通道。

第13条 根据销售类别(如成品储存区与退货区)、原材料类别对仓库存货进行分区存放,收发频繁的成品需在进出便捷的库位存放。

第14条 将各类存货依品名、规格、批号划定库位,标明于“库位配置图”上,并随时显示库存动态。相同规格品名的存货不能放在两个仓库内。

第15条 存货堆放根据不同存货的包装形态及质量要求设定堆放方式及堆积层数,以避免存货受挤压而影响质量,存放高度不能超过×米。

第16条 存货应于每一库位设置货卡标示牌,标示其品名、规格、单位包装量、库位数量。每次进出货,及时更改存量,做到卡账货相符。依配置情况绘制“库位标示图”,悬挂于仓库明显处。

第17条 对不良品设专区摆放整齐,每箱装有清单,载明产品数量、名称、收回原因及经办人,待销售部批准后予以处置。

第18条 仓库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所有入库人员均需按照规定履行审批程序,必须在仓库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进出仓库,并遵守仓库管理制度。

第19条 所有人员不得携带能够容装手机或配件的包装物品(如手提包、纸袋等)进入仓库,确需带入的,须允许仓库工作人员进行检查。第20条 库房设施必须符合防火、防盗、防潮、防尘标准,货架应达到安全要求。

第21条 仓库工作人员应定期或随时检查存货的防水、防火、防盗安全设施。检查时,发现易燃、易爆危险存货,应立即采取措施,存放到安全场所,予以隔离。

第22条 保持仓库环境卫生和过道畅通,并做好防火、防潮、防盗等安全防范的工作,学会使用灭火器等工具,每天下班前须检查各种电器电源等安全情况。

第23条 任何人员不得在仓库内吸烟、用餐,不得将水杯、饭盒、零食等带入到仓库。

第24条 严格遵照存货对仓库的贮存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等)进行贮存保管,定时对存货进行清洁和整理。

第25条 仓库工作人员按照财务要求及时记录所有货物进出仓账目情况,每天做好盘点对数工作,保证账目和实物一致。

第26条 仓库工作人员不得挪用、转送仓库内的任何物品,其他人员需要到仓库借用货物的,必须经本部门负责人批准。

第27条 仓库、贵重物品的钥匙由仓库工作人员专人保管,不得转借、转交他人保管和使用,更不得随意配制。

第28条 仓库物资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存放,每种存货应挂卡片,标明品名、规格、型号、产地、单位等,并标明现存数量。

第29条 保管员应随时检查存储的存货是否过期变质、残损、超储积压、短缺、包装破损,如有发现,保管员应及时报告主管人员,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第30条 存货账目的范围包括入库单、出库单、存货明细账以及台账等。第31条 所有出入库物资,均需按品种登记入库单和出库单,并将收、发数量登记后结出余额,随时与实存数量进行核对,并做到卡实相符。如有不符,应查明原因,及时纠正处理。

第32条 仓储部对入库存货建立存货明细账,详细登记存货类别、编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计量单位等内容,并定期与财务部就存货品种、数量、金额等进行核对。

第33条 存货明细账记录应有合法依据,凭证必须完整无缺,记账时应遵守以下记账规则。

1.入库单记“收入”,出库单记“发出”,相关资料作为其附件,分别顺序编号,作为记账索引号,按月装订成册,以便日后查询。

2.账页不准撕毁,遇有改错,可以划红线加盖私章订正。账面记录,严禁挖、补、刮、擦和使用涂改液。

3.账面记录采用“永续盘存制”,每次发生增减变动,及时计算结存余额。4.启用账簿,应在账簿封面载明企业名称、年度,在启用页内载明账簿名称、启用日期,由记账人员签名或盖章,并加盖公章。

5.调换记账人员时,应注明交接日期,并由移交人、交接人签名或盖章。第34条 存货明细账是记录实物的收入、发出、结存情况的重要账册,必须按品种、规格登记,妥善保管,年终装订成册,至少保存五年。

第35条 存货明细账不得随意修改,如确需修改存货明细账,应当经有效授权批准方可进行。第36条 仓库工作人员应每日及时登记台账,并于次日11:30前将库存日报表交财务等相关部门。

第37条 仓库工作人员每月定期同财务部会计核对出、入库单和明细账、台账,确保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1.商品入库前应做好准备工作,例如安排货位、准备苫垫用品和搬运工具、检验度量衡器具,组织好收货人力等,还要准备好商品标签。

2.按实际质量认真填写《入库单》,对《入库单》的外购地、入库时间、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价、金额、交货人、承包人和验收入库等应逐一填写,不得漏项。

3.对于外购物资数量短缺、品种质量不符合要求者,由采购人员负责更换。4.拟入库的自制存货,生产部门应组织专人对其进行检验,只有检验合格的产成品才可以作为存货办理入库手续。

5.由生产车间发出至客户、实物不入库的产成品,以及采购后实物不入库而直接发至使用现场的外购存货,应当采取适当方法办理出、入库手续。

6.对于已售商品退货的入库,仓库部门应根据销售部门填写的产品退货凭证办理入库手续,经批准后,对拟入库的商品进行验收。因产品质量问题发生的退货,应分清责任,妥善处理劣质产品,可以选择修复、报废等措施。

7.保管员应设置各种存货保管明细账,并根据出入库单进行账簿登记,经常与财务核对账目,实地盘点实物,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物资要堆放整齐,标签清楚,存放安全,保管员对存货的安全和完整负责。

第三章 存货领用管理制度

第1条 为了对存货领用过程进行规范和控制,特制定本制度。第2条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各类原材料和辅助材料仓库存货的领用管理。第3条 企业材料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所需材料的领用。

第4条 生产部等材料使用部门领用材料,须填写领料申请单并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并凭借经过审批的领料申请单到仓库领料。超出存货领料限额的,应当经过特别授权。

第5条 领料申请单应填明材料名称、规格、型号、领料数量、图号、零件名称或材料用途,并经车间负责人签字。属计划内的材料应有材料计划,属限额供料的材料应符合限额供料制度,属于必须审批的材料应有审批人签字。

第6条 仓库工作人员对领料申请单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材料的用途、领用部门、数量以及相关的审批签字信息等,审核无误后,才能发料。

第7条 领用材料时,领料人必须同发料仓库工作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当面点交清楚,并在领料申请单上签字。

第8条 材料仓库按“先进先出,按规定供应”的原则发放材料。发料应坚持核对单据、监督领料、汇总剩余材料库存量的原则。对由于违规发放材料造成材料失效、霉变、大料小用、优料劣用以及差错等损失,仓库工作人员除承担全部经济损失外,还要接受行政处分。

第9条 材料仓库工作人员根据材料领用情况,编制材料出库单,并在出库单上加盖“材料发讫”印章,同时需由仓库库管员签章。

第10条 仓库工作人员应妥善保管所有发料凭证,避免丢失。第11条 仓库工作人员及时将材料领用的单据交财务部。

第四章 存货发放管理制度

第1条 为了规范存货发放管理,确保存货发放秩序和授权审批流程的执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成品仓存货的发放管理。

第3条 成品仓库工作人员在接到销售部开列、财务部确认并加盖财务印章的出货单或调拨单后,首先明确产品规格、型号、等级、数量等客户对产品的要求,凭出货单或调拨单到仓库核对产品是否齐全,是否符合发货要求,确认无误后方可组织发货。

第4条 成品仓库工作人员根据调拨单、领料单等发货指令发出存货之前,必须填制出库单,出库单是报告仓库已按发货指令将存货发出,并办妥交接签字手续的程序性凭据。凡未办理出库单手续者,一律不得发货。

第5条 出库单的运作程序 1.本单一式四份。

2.完成出库单全部内容,确属不必填的内容,需盖章确认。3.发货并经清点完毕,应及时加盖“存货已全部发出”章。4.仓库内所有存货,没有调拨指令,均不准出库,禁止以白条抵库。第6条 数量不确定产品的发放

1.若客户要求出货数量以实际装车数量为准,由销售部开具无产品数量项目的《出货通知单》,并由销售部经理签字确认,仓库工作人员接到《出货通知单》后组织发货。

2.产品全部装车完毕后,仓库工作人员签字确认并填写装车数目,交由销售部开《发货单》。

第7条 成品仓工作人员需现场跟踪存货的发放过程,严格按照出货单或调拨单发货,严禁仓库工作人员随意改变产品的型号、编号、等级等不符合客户要求的信息,严禁不符合质量、包装等要求的产品装车发出。

第8条 产品装车时,成品仓工作人员必须协同客户对产品数目、质量清点确认,核准后应经两名发货人员与客户同时签字确认。

第9条 成品仓工作人员在装车过程中应尽力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产品损失,对于确已发生的损失,由责任人按出厂价照价赔偿。

第10条 由于客户领货人员工作不当造成的产品损失,由仓库工作人员通知销售部由责任人或客户照价赔偿。

第11条 在产品发货过程中,若因破损数量多需要生产车间补充产品数量时,必须由成品车间主任签字后方可予以补损。

第12条 若客户因特殊原因进行“先开单,后提货”,提货有效期为7个工作日。但提货不得跨月进行。每月26日结账日成品仓工作人员应及时与销售部联系并提请客户注意《发货单》的时效。

第13条 禁止非成品仓库人员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进入成品库翻拿成品,成品库内所有在库成品需办理出库手续后方可发出;否则,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责任人自行负担。

第14条 成品仓工作人员对存货发放过程进行记录,及时将出库单等表单送交财务部,并于次月5日前汇总交到财务部,并抄送销售部。

第五章 仓库调拨管理规定

第1条 为了规范企业总仓和各分仓之间的存货调拨业务,确保调拨有序、合理,节约调拨成本,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 本规定适用于企业所辖不同成品仓库之间存货的调拨管理。第3条 分仓库必须从总仓调货,不得直接从其他供货单位采购商品,分仓与分仓之间不得直接调货,分仓与分仓之间调货必须要有总仓调货指令方可进行。

第4条 企业统一拟订调拨申请单格式,分仓库根据商品库存量及市场销售形势,填写调拨申请单(一式两联),一联由分仓库保存,一联传真到商务。

第5条 分仓库调入商品时应及时清点并办理入库手续,在调拨单上签字确认。每隔一星期与总仓库核销调拨清单。

第6条 分仓库销售商品时手工填写销售预算清单和出库单,每星期汇总出库单和销售发票,报企业仓储部和财务部记账,滞后上报出库单、销售发票,造成仓库管理混乱的,企业将予以处罚。

第7条 企业总仓库根据分仓库提供的销售出库单补输销售订单,并关联生成发货单和出库单,报企业财务部入账。

第8条 各分仓库应严格按照要求及时、准确记录库存商品账。第9条 分仓库每日应盘点库存商品并向总仓库报送库存日报表。第10条 总仓库不定期对各分仓库进行抽查盘点,账实不符的予以通报处理。

第六章 存货盘点。

第1条 目的

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及时掌握企业存货、财务及财产的准确数量,保证企业各项资产的安全、完整,同时也使盘点工作规范化,特制定本制度。第2条 原则

1.真实:盘点所有的点数、资料必须是真实的,不允许作弊或弄虚作假,掩盖漏洞和失误。2.准确:盘点的过程要求准确无误,无论是资料的输入、陈列的核查、盘点的数目,都必须准确。

3.完整:所有盘点过程的流程,包括区域的规划、盘点的原始资料、盘点点数等,都必须完整,不要遗漏区域、遗漏商品。

4.清楚:盘点过程属于流水作业,不同的人员负责不同的工作,所以所有资料必须清楚,人员的书写必须清楚,货物的整理必须清楚,才能使盘点顺利进行。

5.团队精神:盘点是企业全体人员都参加的核查货物的过程,为缩短盘点时间,企业各个部门都必须有良好的协调配合意识,保证盘点工作的顺利进行。第3条 职责划分

1.总盘人:由总裁或仓库部经理担任,负责盘点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督查盘点工作的有效进行及盘点异常事项的处理。

2.主盘人:由仓库部经理或主管担任,负责盘点工作的推动及实施。3.盘点人:由仓库部门人员担任,负责盘点工作。4.会点人:由财务部门指派专人担任,负责盘点记录工作。5.协点人:由经营部门担任,负责盘点材料物品的搬运及整理工作。6.监点人:由总裁室派人担任,亦可根据实际情况由总盘人授权专人担任,监督盘点工作。

7.协调人:为配合盘点工作的有效进行,各有关部门应指派专人负责盘点工作,盘点工作结束后,其职责自然消失。第4条 存货盘点

存货盘点主要指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的清查核点。第5条 盘点的方式

存货盘点一般包括四种盘点方式,具体如下表所示。

盘点方式一览表

盘点方式

相关说明

主要是指在月末、年中、年底的固定日期盘点,它能够对库存的货物进行全面的盘点,盘定期盘

点准确性高,但是盘点时必须停止仓库作业。从时间上划点

根据所采用的盘点工具不同,可以分为:盘点分

单盘点法、盘点签盘点法、货架签盘点法等

临时盘点 全面盘从工作需要点 上划分 部分盘点

第6条 年中、年终盘点

1.年终、年中盘点原则上应采取全面盘点方式,如因特殊原因无法全面盘点时,应呈报总裁核准后,可改变其他方式进行。

2.盘点期间原则上暂停收发物料,对于各生产单位在盘点期间所需用料的领料,经相关领导批准后,可以做特殊处理。

3.盘点应按顺序进行,采取科学的计量方法,每项财物数量应于确认后再

对有关商品的库存进行盘点 对柜组全部商品逐一盘点 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随时进行 进行下一项盘点,盘点后不得更改。

4.盘点物品时,会点人应依据盘点实际数量作详实记录。盘点人应按事先确定的方法进行盘点,协点人应大力配合盘点工作,监点人要做好监察工作。5.盘点结果必须经各有关人员签名确认,一经确认不得更改。

6.盘点完毕,盘点人应将《盘点统计表》汇总并编制《盘存表》,《盘存表》一式两联,第一联由经管部门自存,第二联送财务部门,供核算盘点盈亏金额。第7条 月末盘点

对月末的存货,由经管部门及财务部门实施盘点。第8条 临时盘点

1.临时盘点由总裁视实际需要,随时指派人员抽点。

2.临时盘点原则上不应事先通知经营部门,组织工作可适当简化。3.盘点的技术要求同年终、年中盘点。

4.抽查盘点工作结束后,盘点小分队应出具抽查盘点报告,同时对盘点中注意事项的内容和库存管理中存在的其他问题及隐患进行文字阐述。5.盘点小组的报告经分部财务部审阅后,根据盘点报告反映问题的重要程度分别采取上报总部领导审批、自行组织调整或账务处理。第9条 盘点时应将相应的记录填在盘点单据上。

第10条 盘点票面不得随意更改涂写,更改需用红笔在更改处签名。第11条 初盘完成后,将初盘数量记录于《盘点表》上,将盘点表转交给复盘人员。

第12条 复盘时由初盘人员带复盘人员到盘点地点,复盘人员不应受到初盘的影响。第13条 复盘与初盘有差异者,应与初盘人员一起寻找差异原因,确认后记入《盘点表》。

第14条 抽盘时可根据盘点表随机抽盘或随地抽盘。

第15条 盘点工作必须统一领导,事先制订计划,做好组织工作。第16条 负责盘点的有关人员在进行盘点前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及工作任务,事先做好准备。

第17条 盘点工作要连续进行,原则上负责盘点各有关人员不准请假,若有事需离开,应事先请假,获准后方可离开,各有关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第18条 所有盘点事项都以静态盘点为原则。

第19条 盘点应精确计量,避免用主观的目测方式,应于确定每种商品的数量后再继续进行下一项,盘点后不得随意更改。

第20条 盘点使用报表内所有栏目若有修改处,须经盘点有关人员签认后生效,否则应追究其责任。

第21条 盘点数据必须真实、可靠,盘点方法必须科学,程序必须规范。第22条 盘点开始至工作结束期间,各组盘点人员均受盘点负责人指挥监督。

第23条 盘点过程中发现问题或遇到困难,需及时汇报。

第24条 盘点时,会点人均应依据盘点人实际盘点数,详实记录于《盘点统计表》,并于该表上互相签名确认无误,对于差异较大的商品必须进行复盘;盘点完毕,盘点人应将《盘点统计表》进行系统录入。

第25条 盘点结束后由各组负责人向主盘人报告,经核准后才能离开岗位。第26条 盘点报告必须及时完成。第27条 在盘点各项工作结束后,相关部门需打印出《盘点盈亏报告表》一式三联,并填写数额差异原因的说明及对策后,呈报总裁签核,第一联送财务,第二联呈报总裁室,第三联相关部门自存作为库存调整的依据。

第28条 在盘点过程中,盘点人员应忠于职守,切实履行严格的盘点程序,表现优秀者予以奖励。

第29条 在盘点过程中,对玩忽职守、隐瞒事实、不遵从盘点程序、表现恶劣者予以惩罚。

第30条 资料整理。将盘点表全部收回,并加以汇总。第31条 计算盘点结果。报表中应计算出盘盈、盘亏数量。第32条 根据盘点结果找出问题点,并提出改善对策。

第33条 财务部会计参与每年不少于两次的实地盘点,并做好记录。对于盘盈的存货及盘亏或毁损的存货应分清责任,及时向企业财务部做出书面请示,批复后按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第34条 仓库负责人根据批准处理的盘点报表进行调账,实现账物一致。

第七章 存货盘点报告

第1条、盘点基准日 年 月 日。第2条、盘点时间 年 月 日。第3条、抽点时间 年 月 日。第4条、盘点范围 公司的所有存货。第5条、盘点实施情况

(一)盘点人员

1.总盘人:由采购部门负责人担任,负责盘点工作总指挥,督导盘点工作的进行及异常事项的裁决。

2.主盘人:由各经管部门主管担任,负责实际盘点工作的推动及实施。3.复盘人:由总盘人视需要指派及各经管部门的主管,负盘点监督之责。4.盘点人:由各经管部门指派,负责点计数量。

5.会点人:由财务部门指派(人员不足时,间接部门支援),负责会点并记录,与盘点人分段核对、确实数据工作。

6.监点人:由总经理派员担任。

(二)盘点方式 全面盘点。

(三)盘点结果

账面数额与此次初盘的实际数量存在差异。1.初盘结果: 略。2.账面数额:略。

第6条、盘点差异分析及处理

(一)盘点差异分析

1.盘点中商品编码记录有误,造成漏盘、误盘等。2.盘点时计量、记录出现错误。3.盘点结果录入时出现差错。

(二)盘点差异处理

第7条 财务部已组织人员对出现差异的部门进行复盘,最终盘点结果将于近期得出。

第八章 废料分类管理 第1条 加工造成的废料管理。

1.有关车间、班组负责对加工废料的日常收集工作,按不同品种做好标识,分类存放。

2.严格禁止将废料重新混入产品中,造成物料脏化。

3.生产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各车间废料进行盘点,并组织移交工作,交由物资管理部入库。

4.废料的交接手续按物资管理部相关规定办理。

5.生产部负责对可回收利用的废料根据不同情况做出安排回收。对于实在无法利用的废料由生产部、仓库、由管理部出售,财务部审核、收款。6.各生产车间要积极配合对废料进行回收,回收费用由生产安全部、财务部进行核算,在核算中核减车间总成本。

7.车间、相关部门及个人均无权对废料进行私自处理。

第2条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加强日常管理,严防物料流失,减少企业资产损失。

第3条 企业员工应提高认识,监督本制度的执行,积极参加技术革新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减少废、次品的产生,做好废次品的综合回收利用。

第4条 有关车间、班组负责对金属废料、次品的日常收集工作,按不同品种做好标识,分类存放。

第5条 严格禁止将废料、次品(如地面料等)重新混入产品中,造成物料脏化或产品品质降低。

第6条 生产安全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各车间废料、次品进行盘点,并组织移交工作,交由物资管理部入库。第7条 车间、班组是收集废料的基本环节,应安排专(兼)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废料移交前的库存管理工作由车间或各相关班组负责。

第8条 生产安全部负责对可回收利用的废料、次品根据不同情况做出安排回收。对于实在无法利用的废次品由生产安全部、物资管理部、技术研发部商讨,由物资管理部出售,财务部审核、收款。

第9条 各生产车间要积极配合对废料、次品进行回收,回收费用由生产安全部、财务部进行核算,在经济责任制中核减车间总成本。

第10条 车间、相关部门及个人均无权对废料、次品进行私自处理。第11条 奖励制度。

1.对回收、管理、利用废旧物资提出改进意见,并取得显著效果者,企业视具体情况给予奖励。

2.对提出技术革新或合理化建议,确实减少废料产出的员工,企业视具体情况给予奖励。

3.对于举报车间或个人私自处理废旧物品,并经查实的员工,企业视具体情况给予奖励。

第12条 惩罚制度。

1.对部门随意乱堆、乱放废旧物品,且私藏、私卖废料物资现象,若发现,按价值的2倍给予处罚,每次罚款金额最低不得少于100元。

2.各部门在运送废旧物资过程中若随意丢弃废旧物资,视物品价值,每次给予200元的处罚。

3.保卫组在门卫放行执勤过程中必须认真检查,严格按企业物资出门管理相关规定执行,凡可以外卖的废旧物资绝对杜绝无手续或手续不齐出门;如发现有与购买方联合舞弊者,视情节轻重,将分别给予责任人200 元的罚款,情节严重者,按盗窃处理。

第九章 退货管理制度

第1条 目的。

明确退货条件、退货手续、货物出库、退货回收等规定,及时收回退货款项。第2条 退货条件。

验收人员应该严格按照企业的验收标准进行验收,不符合企业验收标准的货物视为不合格货物。不合格货物应办理退货。

1.对于数量上的短缺,采购员应该与供应商联系,要求供应商予以补足,或价款上予以扣减。

2.对于质量上的问题,采购员应该首先通知使用部门不能使用该批货物,然后与使用部门、质量管理部门、相关管理部门联系,决定是退货还是要求供应商给予适当的折扣。

3.经采购部经理审阅、财务总监审核、总裁审批后与供应商联系退货事宜。第3条 退货手续。

检验人员应在检验不合格的货物上贴“不合格”标签,并在“货物检收报告”上注明不合格的原因,经负责人审核后转给采购部门处理,同时通知请购单位。第4条 货物出库。

当决定退货时,采购员编制退货通知单,并授权运输部门将货物退回,同时,将退货通知单副本寄给供应商。运输部门应于货物退回后,通知采购部和财务部。

第5条 退货款项回收。1.采购员在货物退回后编制借项凭单,其内容包括退货的数量、价格、日期、供应商名称以及贷款金额等。

2.采购部经理审批借项凭单后,交财务部相关人员审核,由财务总监或总裁按权限审批。

3.财务部应根据借项凭单调整应付账款或办理退货货款的回收手续。第6条 折扣事宜。

1.采购员因对购货质量不满意而向供应商提出的折扣,需要同供应商谈判来最终确定。

上一篇:老柿树的秋天作文下一篇:《鹬蚌相争》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