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进校园活动总结

2024-05-16

京剧进校园活动总结(共8篇)

篇1:京剧进校园活动总结

京剧进校园,师生共谱梨园春色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汇报的题目是《京剧进校园,师生共谱梨园春色》。2008年3月,我们文登市第二实验小学作为京剧进校园的试点学校,最初的感受却是迷茫多于喜悦,因为京剧到底该不该进校园,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声音。而京剧进校园又该如何操作,却没有成型的经验。于迷茫处探寻一条道路,又怎一个难字了得?但想到我们是文登教育的窗口学校,又一直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领跑者,这项试点工作则是责无旁贷的,必须勇敢地承担并智慧地走下去。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人生治学的三境界,回顾两年来的尝试,我们的京剧进校园也经历了三个境界。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至今已有将近200年的历史,令许多国外友人为之赞叹。但作为中华文化的精粹,京剧对于一群7到11岁的小孩子而言,他们能喜欢京剧吗?能懂京剧吗?为此,//我们召集所有学科的教研组长和音乐组的全体教师进行教研,在不断的研讨和碰撞中,我们理清一条思路,即京剧进校园的意义在于普及京剧知识,培养审美情趣;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全面发展;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在这条思路的引领下,我们找到一个突破口——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小学生年龄小,只有兴趣才是他们学习一切知识的动力。要让孩子们爱上京剧,先得让他们了解京剧。于是我们采取了// “一看,二听,三讲”的途径让孩子们和京剧零距离

接触。

//

1、看

我们利用教室里的“班班通”和学校的电视播放系统,精选了一些曲目利用班会时间放给孩子们看,花花绿绿的衣服,刀枪棍棒的挥舞,跌宕起伏的音乐,让习惯了流行音乐的孩子们惊叹中也充满了好奇。

//2008年4月我们邀请到裘派花脸创始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裘盛戎的小女儿——裘芸和裘门优秀再传弟子、天津市京剧团主演、国家一级演员,邓沐玮来到我校。以往电视上才能看到的形象就站在自己身边,孩子们欣喜地看着、摸着、问着„„当与裘芸老师同来的一个小男孩为孩子们表演了一段京剧时,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有个五年级的孩子当晚在日记中写道:

//我从来没有近距离接触京剧,只知道它是我国的国粹,只知道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只听说它在当今时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戏迷越来越少,学习它的人越来越少,可今天,我有了一次机会,看到京剧,更感受到它的魅力,我也思索着它的需要„„

//

2、听

为充分发挥我校 “小螺号”广播的宣传媒介作用,我们也进行了一项新尝试:中午和下午播放二十分钟的“名家名段”,像《贵妃醉酒》、《苏三起解》、《智取威虎山》等,广播入耳,润心有声,渐渐地,孩子们对这些原本陌生的唱段倒也耳熟能详了。//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在每周三的“小螺号”播音中我们加进了“京剧入门”的版块,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同学们讲解一些关于京剧的知识,渐渐地,学生们对京剧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原本遥不可及的东西变得真切可感了。

//

3、讲

讲就是讲故事。孩子都爱听故事,像《打龙袍》选段《报灯名》,老师先把每一个灯名的故事讲给孩子听,从“一团和气灯”到“十面埋伏灯”,每个故事都栩栩如生,听故事的同时孩子们学习了很多历史典故,知晓了许多历史人物,寓教于故事中。

//

二、山南山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

应该说通过一看二听三讲,校园已营造出浓浓的京剧味,孩子们对京剧的热情也大增,此时,如何趁热打铁,将兴趣引向深入?//我们的做法是一主一辅多结合。即以活动队为主,音乐课堂为辅,语文、美术等多学科进行结合的模式。

//

1、活动队为主

我们成立了“幼芽京剧社”,聘请了我市艺术团知名演员李小叶老师为专业辅导老师,活动队的成员采取自愿报名和老师挑选双向结合的方式组成。活动队成立后,我们定时间、定地点、定辅导老师、定活动内容,每周课余训练5次。训练内容包括京剧唱腔、身段、化妆、服饰等。他们的做、打功夫有模有样,唱、念更是有板有眼。每天放学后,排练室里都会有不少的学生进行排练。“奶奶,您听我说——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小铁梅”高举红灯,“李玉和”视死如归,“李奶奶”痛说革命家史。虽然声音稚嫩,但韵味十足。

//

2、音乐课堂为辅

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京剧进课堂来说,师资成为一个瓶颈。为此,我们的音乐教师前期进行强化培训,在强化培训之后更多的需要自学。课堂上,圆场、踢腿、台步、云步、乌龙绕柱,这些颇为专业的术语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熟悉,一起练习。在提高个人专业素养的同时,她们还需要对京剧课进行备课设计。//每学期每人都要执教一节关于京剧的研讨课,既是交流研讨也是比赛,最后的得分都计入教师千分考核中。

//

3、多学科结合

京剧本身就是一种集文学、舞蹈、歌唱、说白、音乐、美术等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为了更好地体会、品味京剧的魅力,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我们从学唱为起点,与美术、德育、语文等学科结合,语文课上,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为京剧唱词作文字赏析。美术课上,孩子们描绘着精美的脸谱,并根据各年级段的特点,设计京剧小故事比赛、京剧脸谱制作比赛、京剧小知识竞赛、我看京剧进课堂征文等活动。

//

三、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从京剧进校园这两年来,我们走过的路并不太长,却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为了激发孩子们的表演兴趣,我们组织他们走进敬老院,为老人们做专场演出,孩子们俊美的扮相、优雅的唱腔让老人们欢喜不已。我们还组织活动队成员走进军营,走上广场,进行多场演出,每一次演出都成为孩子们展示才华的舞台。//我们编排的《梨园春

色》荣获文登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优秀节目并参加了2009年的文登市教师节晚会演出。更可喜的是,“京剧进校园”让学生接受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受到传统美德的熏陶和感染,对孩子们的心智成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国粹艺术的魅力犹如春风化雨一般,不知不觉中浸润着他们的心灵。

各位领导,以上是我们的点滴探索和做法,我们深知,由于师资水平、认知水平等的差异,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篇2:京剧进校园活动总结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展现国粹精华,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请来了栾城区戏曲协会的艺术家们为我们进行专场演出。在此,我谨代表我校领导和全校师生,对出席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和各位艺术家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校文化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京剧是我国的国剧,优美动听的唱腔,丰富多彩的造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戏曲进校园”活动对增强校园的文化氛围、塑造健全人格、培养高尚情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不仅是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平台,也是增加学生舞台艺术实践的宝贵机会。通过更深入的文化传播活动,让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得到进一步传承与弘扬。

我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发展,今天,栾城区戏曲协会的艺术家们又专程来我校为广大师生倾情演出,这必将对进一步传承民族艺术、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同学们,让我们伴随着艺术家们的精彩演出,一起鉴赏京剧经典,感悟艺术魅力吧!

篇3:京剧进校园活动总结

然而, 这一举措在社会各界的反响不一, 人们的争议大致是围绕以下几个问题:

一、该不该进校园

一种观点认为, 将京剧这一传统文化的标志纳入教育体系, 标志着民族文化的自觉, 因此, 京剧进校园不失为一件大好事。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大师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就非常支持京剧向全国中小学生普及的举措。他建议今后应该以京剧为主, 地方戏为辅的方式推广戏曲。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也非常赞成京剧进校园, 他在作客中国日报网站时就指出:“京剧进校园, 不是为了培养多少京剧演员, 而是让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教育。”[1]周和平还认为, 京剧也是一种音乐, 让青少年了解中华民族优美的音乐、表演中华民族的艺术, 非常有意义。但是, 另一种观点认为, 规定京剧必须进校园, 无异于强迫学生接受他们不喜欢的东西, 很可能会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错误。对于这一点, 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就表示:“如果将来小学、中学都学京剧, 我认为是愚蠢的”[1], 他表示:不要全国都学京剧, 这样就又进入样板戏年代了。这两种观点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京剧进校园”这一问题的, 而笔者认为, 首先, 对于京剧进校园这种形式, 应该允许它尝试。但不能把它当作任务和硬性要求交给学校, 而是要在校园内营造一个适宜京剧艺术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让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得到京剧艺术的熏陶, 从而产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愿意主动去学习它, 而不是把学习京剧当成一个负担。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相武就说过:“适当的教育是培养兴趣的前提, 而培养兴趣, 也是在培养比较稳定的观众群体。”[1]他举例, 台湾地区中青年戏曲观众较多, 其直接原因就是中小学教育里边长期以来就有戏曲教育环节。在这种自然而然, 久而久之的环境里, 学生就很容易去接触它、接受它, 从而喜爱它。所以, 对于这个问题, 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京剧艺术应该要进校园, 但要注意形式和方法, 要把握好度。

二、什么样的京剧进校园

京剧进校园的另外一个主要的争论焦点是:在入选的15首京剧教学曲目中, 有超过半数的“样板戏”京剧唱段入选, 这遭到一些人的质疑。这就涉及到什么样的京剧应该进校园, 什么样的京剧又不应该进校园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 中国京剧院一级演员孙萍指出, 青少年学习京剧的出发点, 是让他们在童年阶段接触、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 传统剧目保存的内容更多些。在两会期间, 全国政协委员梅葆玖与关牧村、郁钧剑等42位政协委员也联名提交了《中小学生京剧义务教育内容要慎之更慎》的提案。梅葆玖等人认为, 京剧的精华在于传统剧目, 包括表现爱国主义的《穆桂英挂帅》、表现反腐倡廉的《铡美案》以及表现个人才智情感的《空城计》、《霸王别姬》等传统经典名段。而“样板戏”毕竟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产生的戏, 比重不应该占这么大。也有很多人对此看法不同。京剧教材的编写者之一、中国京剧院院长吴江称, “由于是第一次在中小学开设京剧课, 我们特别强调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特点, 目的就是为了老师好教, 学生好学。比如说, 我们最初选了昆曲中的经典唱段《林冲夜奔》, 但后来觉得内容深了些, 中小学生难以理解。相对而言, 《红灯记》更脍炙人口。我们先保证趣味性、知识性, 再强调艺术性和思想性。”[2]京剧表演艺术家王蓉蓉态度更干脆:“不管是‘样板戏’还是‘传统剧’, 不管用哪种教学方法, 只要孩子们对京剧产生了兴趣, 目的就达到了。”[2]但笔者认为, 学习传统京剧艺术不单是学一段唱腔或唱词, 而更是要体会那个时代渲染下的一种精神状态。而样板戏产生于一个特殊的年代, 歌颂的大都是如神般的英雄革命人物, 内容、情节夸大, 鼓吹非理性的个人崇拜, 具有严重的政治倾向性。让中小学生盲目地练唱这些无益于身心健康与审美需要的曲调, 应该说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然之举。那么, 什么样的京剧才能进校园呢?笔者认为, 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 要选取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曲目。各个民族、各地区应该整理出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艺术内容, 由教育部门专家与家长们选定, 方可以某种形式进入孩子们课堂或课余教材。而对于那些成人化的传统经典戏剧内容, 并不适合当代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艺术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应为孩子创作或改编既有传统韵味又适合中小学生心理的曲目, 演唱时应尽量与表演相结合, 使孩子获得真实的艺术情境体验。其次, 要选取对青少年有教育意义的曲目。艺术是手段而非目的, 只有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才是教育的终极追求与目的。所以, 让孩子们通过学京剧受到传统优良品德和民族精神的教育, 才是教育的真意。再次, 要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阶段选取适宜的曲目。湖北省京剧院院长, 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朱世慧就说过:“我觉得有些曲目非常好, 既有传统的, 也有现代的, 既有唱的也有念的, 而且我发现低年级的以现代剧为主, 离时代不远, 而且琅琅上口、不难学习。比如一年级的《报灯名》, 可能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种亲切感, 年级越高, 曲目就偏向复杂和传统。这种安排很适当。”[3]

三、怎样进校园

京剧进校园后, 由什么人采取什么方式让学生学习京剧, 是这一举措面临的又一重大问题。摆在这一问题面前的至少有这么几个难题:其一, 现今的音乐教师能否担此重任?京剧表演艺术家耿其昌就表示:“音乐老师大多是声乐或器乐专业的人员, 他们能否表达出京剧特有的韵味呢?”[2]其二, 京剧进校园会不会成为学业压力大的学生的新增负担?学校音乐教育功利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很多学校都只重视学生的“特长”培养, 因为这是与升学直接挂钩的。因此, 京剧进校园, 更多的可能是变成特长生加分的“法宝”, 而很难得到普及, 这对于其他普通学生来说无疑只会成为一个新的负担。笔者认为, 对于第一个问题, 可以让各地优秀民间艺术家、艺术传人、剧院剧团的艺术家成为学校艺术辅导员, 定期或不定期进入学校艺术课堂, 让这些专业或民间艺术家成为学校艺术团体的指导教师;还可以委托当地京剧院团, 选出一批优秀演员对老师进行培训, 至少让每个艺术教师能开口唱京剧。对于第二个问题, 教师要充分挖掘京剧艺术的文化内涵, 让学生接受到传统艺术文化的熏陶, 了解京剧文化。而不要将京剧当成技能技巧课来传授, 毕竟大多数中小学生是不需要掌握复杂的技能技巧的, 注重技能的教学只会激起他们对京剧艺术的反感。所以, 要以培养学生对京剧产生兴趣为出发点, 在

立于音乐艺术之林

——中国歌剧发展观窥

杨嘉悦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本文将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西洋歌剧在中国的传播谈起, 简述“歌剧”传入中国后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让读者更好的了解中国歌剧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西洋歌剧中国歌剧诞生发展

“五四”以来西洋歌剧在中国的传播:

中国歌剧产生的背景是1919年“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学、话剧运动、特别是新音乐运动为歌剧在中国的产生准备了条件。随着西方新思潮的涌入, 西洋歌剧开始进人中国, 因此中国歌剧是始于“五四”以后, 随着“新音乐”运动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20世纪初, 以学堂乐歌为主的中国新音乐文化 (不同于此前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进入启蒙教育阶段。在留学回国的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等的不懈努力下, 通过乐歌的传唱和乐歌为主的学校音乐教育, 向中国大众尤其是学生开始系统地输入西方音乐知识.“这一时期西洋歌剧传播以歌剧著作的翻译、介绍以及二十世纪20、30年代外国歌剧在华频繁传播活动为主, 比较早地向国内读者介绍欧洲歌剧发展概况的是欧阳予倩。他于20年代初期, 在民众戏剧社编的《戏剧》杂志上发表《英吉利之歌剧》和《俄罗斯之歌剧》等编译文章。西方的一些西洋歌剧团也开始光顾中国并给我们带来西洋歌剧名作, 仅1925年、1927年、1929年意大利歌剧团就三次来沪, 在夏令配克 (今新华电影院) 和兰心大戏院上演了《阿依达》、《弄臣》、《茶花女》、《游吟诗人》、《蝴蝶夫人》等几部意大利歌剧。《卡门》、《浮士德》等50多个剧目, 更由俄国歌剧团几度在沪上演。1931年6月, 商

文化性、趣味性上多下功夫, 才能走出技能化的怪圈。另外, 京剧进校园的方式应多样化, 不应仅局限于进课堂一种手段, 比如校园演出、举办讲座、邀请学生进团看戏, 等等, 这些真实的现场体验都是学生在课堂上无法获得的。

四、是不是只有京剧才能进校园

因为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剧种不仅仅是京剧, 所以京剧进校园活动也引发了人们对其他剧种的关注。苏州市评弹团团长助理盛小云就指出, 要肯定京剧进课堂的积极意义, 但推广传统文化不该独尊京剧。她建议采取“1+N”的因地制宜的模式, “京剧为主, 地方戏为辅”, 开设戏曲课, 向全国中小学推广。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则在本次两会上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传统艺术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建议》, 建议指出, 在浙江, 越剧有几十万爱好者, 在长三角地区有上千万爱好者。相反, 杭州的公园、社区里, 很少有人唱京剧, 浙江的民间京剧团数量几乎是零。因此, 江浙地区的课堂里应教授越剧, 而不是京剧。如果只把京剧送进校园, 就会削弱其他地方剧种的发展, 文化保护需要本土化, 因地制宜。著名粤剧大师红线女前辈的弟子之一、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粤剧文武生欧凯明也说:“中国戏曲文化博大精深, 又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为什么要局限于京剧这一个剧种呢?在我看来, 最好的做法是结合地方特色, 双管齐下, 既介绍京剧, 也介绍地方剧种。如果到时候各地的孩子只知道京剧, 而不懂地方戏, 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来说, 岂不也是悲哀?”[4]但据报道, 教育部表示, 目前只试点推广京剧, 并不考虑其他剧种。对于这一点, 笔者认为, 京剧进校园活动还在刚刚试行当中, 很多面临的问题都没来得及解决, 在这个时候, 教育部、学校和教师都没有其他的精力来推行其他剧种, 所以在目前怎么解决好京剧进校园这个问题应该是当务之急。当然, 这务印书馆出版了叶遇春的《西洋歌剧考略》, 系统地向中国观众介绍西洋歌剧的艺术和西洋歌剧发展的历史, 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西洋歌剧名作的故事梗概。使中国观众进一步的了解西洋歌

20世纪中国歌剧诞生前的发展

中国歌剧的诞生, 一般认为是20世纪20年代黎锦辉创作的儿童歌舞剧为开始的, 他自1920年开始创编并逐渐形成儿童歌舞剧这一体裁。黎锦晖创作的这类作品, 虽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歌剧, 但是它己经具备了歌剧的一些主要特征:有故事情节、有布景、有抒情性的独唱、对唱, 有载歌载舞的场面, 还有个人内心独白的场面等。黎锦晖在8年间先后创作了《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共12部儿童歌舞剧, 儿童歌舞剧创作采用了一定的西洋戏剧手段和配器方法, 这个时期也被认为是中国歌剧的雏形期。还有阿隆·阿甫夏洛穆夫, 1925年他在中国民间音乐素材的基础上, 根据中国广为流传的观世音菩萨的故事和传统, 戏曲音调创作了歌剧《观音》。这部歌剧的音乐和唱腔是按照西洋歌剧的形式进行结构的, 而演员的服装则是中国的传统戏装, 此剧在北京上演后, 他又将其带到美国波特兰演出, 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功。歌剧《观音》较多地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模式。可以说, 它是西洋歌剧的完整形式在中国的最早探索。[2]

样做并不意味着只有京剧才能进校园, 全国有300多种地方戏, 其中有很多也和京剧一样进入了文化遗产名录, 对这些有丰富地方剧种的地区而言, 只推广京剧显然是不适合的。另外, 对于少数民族的孩子, 还应该让他们本民族的歌舞进校园, 比如蒙古族的孩子就应该多学习蒙古长调, 才能让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和继承。这些都是在下一阶段应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 教育部推动京剧进入中小学校园, 体现了对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视和保护, 就大方向而言是值得肯定的。近些年来,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整个社会中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无论是文化, 还是教育, 强调学习西方者多, 而重视弘扬传统者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能将传统文化中的标志性艺术——作为国粹的京剧纳入教育体系之中, 本身就标志着民族文化的自觉。京剧进校园, 无疑能使青少年在精神成长过程中, 接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和教育, 从而避免出现疏离民族传统文化甚至民族情感淡漠的现象, 从这个意义上说, 的确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大好事。至于京剧进校园所引发的争议和讨论, 我们更应该抱以积极应对的态度, 因为这正是人们对于这一举措重视和关注的体现。我们相信,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 我们的传统艺术文化一定能在新的时期绽放新的异彩!

参考文献

[1]摘自:《2008两会热点之京剧进校园》, 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网。

[2]摘自:《京剧进校园, 仅仅是个‘开始’》, 中国青年报网络版。

[3]摘自:《京剧应该姓“京”——黎园、朱世慧对话录》, 京华论坛。

篇4:让什么样的京剧进校园?

戏曲的唱腔流派,魅力就在于各自不同的韵味,这是最深刻的文化积淀与结晶。但这些并没有为“样板戏”所继承

今年2月,教育部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这份以教育部办公室名义下发的通知说,有关部门在已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并确定了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各年级音乐课的教学内容。

将京剧纳入中小学音乐课程,对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基础教育对民族艺术应有的关注,也是社会在整体上对传统艺术更多尊重和敬意的表现,是京剧界人士长期以来呼吁的结果。

大部分国家的美育都包含戏剧、音乐、美术三大门类,我国基础教育中奇怪地排斥了以戏剧为主的表演艺术课程,美育只关注音乐和美术。戏剧第一次被加入到中小学艺术教育之中,改变了艺术教育原有的格局。

在青少年精神成长过程中,接受传统艺术的教育非常重要。艺术教育归根到底是情感教育,一个青少年若不能通过接受传统艺术教育,学会用本民族的方式表达与交流感情,那么民族文化的衰落甚至断裂就会不期而至。在此之前,我们从小学到中学的艺术教育课程基本以西方艺术为主,或者是一些仿照西方的艺术思维方式创造的所谓“民族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这正是一代代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疏离民族传统文化甚至民族情感淡漠的根本原因之一。传统艺术教育其实是最直接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比那种表面化的、空洞的说教方式要重要和有效得多。

所以,教育部推动京剧进入中小学课程,体现了社会整体价值观的根本转变,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包括戏曲在内的民族艺术认识的根本变化。就大方向而言,它当然值得肯定。

如果在短时期内无法改变戏剧课程缺失的状况,那么,把中国戏曲的一些经典唱段加入音乐课,就有双重的意义。中国的民族音乐成就最高和最丰富的表现形态就是戏曲音乐。中国音乐由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两部分组成,宫廷音乐传统从清代以后就中断了,但是各地方的民间音乐依然活跃,它们大量地存在于各地方的戏曲剧种里。兼之宫廷艺术的影响,清代以来,戏曲音乐成为中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的结晶,在声乐和器乐两方面都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因此,让青少年从小就接触民族音乐之精华,足以改变学生们只片面接受西方音乐教育的窘境。

然而,京剧进校园引发了许多批评和质疑,尤其是在京剧界、戏曲界同样引发了激烈批评和强烈质疑。其中的焦点,最集中地表现在15首京剧经典唱段里,有三分之二是“样板戏”的唱段。

30年来,我们对待样板戏的成就或者失误,都还缺少深刻的、准确的、全面的认识。仍有相当多的人简单地把样板戏当作政治的附庸,也有人简单地说样板戏代表了京剧现代创作的最高成就。

而样板戏的问题,不仅仅在于它曾经被当成政治斗争的工具,更在于它有意识地通过对中国现代史的改写鼓噪非理性的个人崇拜,以及它相关的社会关系——对阶级斗争的描述,都是破坏性远多于建设性的。然而,包括教育部门在内的很多人依然认为,这些艺术作品可以当作对青少年进行革命理想主义教育的教材。这种只看到“样板戏”在艺术上的精致,忽视它在艺术思维与价值取向上背离京剧文化传统的倾向,是无法准确地评价与认识“样板戏”的。

就音乐创作而言,样板戏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音乐思维的影响,更偏重于通过西方音乐技术手段改造京剧原有的旋律,因此样板戏的音乐创作思维不是注重京剧流派,是注重技术而忽视了文化。表面上看,作曲、配器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在提高,可内在的人文意蕴与内涵却在消退。

无论是谭鑫培、余叔岩还是梅兰芳、程砚秋,他们都不是在京剧音乐的技术表面上下功夫,而是在韵味上下功夫,去探索用音乐表现特定人物情感内涵的多种可能性。戏曲的唱腔流派,魅力就在于各自不同的韵味,这是最深刻的文化积淀与结晶。但这样的努力,并没有为“样板戏”所继承。

恰恰因为放弃了在文化与情感的深度体验方面的追求,“样板戏”在音乐上浅显易懂,也因此易学好唱。从这个方面讲,它们当然比传统京剧更适宜于中小学音乐课,它好像是一条捷径。但悲剧就在于,它恰恰把京剧里最核心的、最具有艺术价值的东西给舍弃了——没有流派韵味的京剧还是京剧吗?

所以,无论政治还是艺术方面,让“样板戏”唱段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都是欠考虑的。诚然,教文化底蕴更深厚的传统戏比起教更接近于西方音乐的样板戏,确实有更大的难度,对师资要求也更高,然而,也才可能真正让学生们从艺术教育的启蒙阶段,切身感受到民族艺术的真正魅力。

篇5:京剧进课堂报道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于10月开始开展京剧进课堂工作。旨在以“京剧进课堂”为载体,了解京剧相关知识,在“唱、念、做、打”的实践中,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爱好,传承民族文化,提高艺术审美素质,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了扎实有效的开展好这项工作,学校做了充分的准备,一是下发了“致家长一封信”,广泛征求家长意见。二是聘请京剧团的专业演员,面向全体师生进行了京剧知识的专题讲座,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京剧兴趣、愿望。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我们组建了男团、女团,并起名小梅花京剧社。由于京剧进课堂处于实验阶段,因此我们在聘请专业教师授课的同时,要求所有音乐教师都参与学习,并制定培训计划、建立培训效果评价制度,为今后京剧进课堂在我校全面铺开奠定基础。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做到了“三定”,既定地点,学校新建两个京剧专用教室;定时间,每周三、四下午2:30----4:00为活动时间;定内容,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及内容(包括京剧唱腔、身段、化妆、服饰)等相关知识,确保京剧进课堂科学合理的推进。

虽然京剧进课堂开展时间不长,但从孩子们的一招一式上已经看到变化。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有领导的重视,有专家的指导,有学生浓厚的兴趣,有我们不断的努力,京剧进课堂一定能在我校结出丰硕的成果。

篇6:京剧进课堂之我见

近日,将京剧纳入中、小学音乐课程的争论沸沸扬扬,除了对应该进课堂的民族戏曲是否仅仅京剧外,也对在选定剧目中包括了太多的“样板戏”提出了异议,甚至有戏曲界的代表在“两会”上向教育部的负责同志提出了质疑。

我认为这样生动活泼的争论是大好事,可以更好地促进我们的美育教育。

首先,应该肯定将京剧引进学校的提议者是出自一片好心,他们见今日社会上低俗的“西风”、“流风”泛滥,担忧今后我国的青少年们会将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忘记,因此方才提出将京剧作为学校音乐教材的。可是,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疆域宽广的国家,全国仅地方戏曲就有数百种,比京剧历史更悠久、艺术更精致、群众基础更深厚的剧种尚多,作为国家的文化教育部门为何仅仅垂青于京剧,难道其他剧种就不能代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另外,京剧以及众多的民族戏曲尽管都悠扬动听,但它们都不仅仅是音乐,而是丰富多彩的戏剧,人民欣赏戏曲除了听其优美的唱腔之外,还要观看其生动的表演艺术,讲究的是唱、念、做、打(舞)俱佳,若真心要提倡民族戏曲,不如在校中开设比较全面的戏曲课,而不必将其仅仅附属于音乐课程之内。

其实,一个艺术品种在群众中的广泛流传往往不仅在于政府或学校的提倡推荐,例如,国家的文化教育领导部门从来没有正式提倡过流行音乐,可是为什么它竟能以“铺天盖地”之势于改革开放之初就传遍了神州大地,甚至有专业音乐、戏曲工作者竟一度弄起了“摇滚京剧”,有的戏曲演员也试搞“戏歌”呢?今天看来,上述的尝试都未能真正得到群众的承认,只好偃旗息鼓回归传统了。

至于“样板戏”,不过是我国戏曲改革或是革命题材音乐、戏剧创作的一部分成果,被江青等“窃取钦定”并加以利用而已,它们的艺术成就有高有低,老一辈文艺家如巴金曾写过即使“文革”已经结束,一听“样板戏”还是心惊肉跳之类的话,其实,许多和巴金在“文革”有过同样遭遇的人们都有过类似的感受,这板子只能打到“四人帮”及其在文艺界的帮凶们身上,“样板戏”本身及其当年的创作和表演者们除了其中沦为“四人帮”帮凶的少数人外,是无法为这样的后果负责的。而且,当初最早参加这些现代题材京剧的创作、表演人员当中,也有人在后来的“文革”风云中还曾惨遭“四人帮”的迫害,例如阿甲和赵燕侠等等。实际上,在“文革”后的今天,人民已经对这些作品做出了选择,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京剧《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等,由于比较准确地反映了革命的历史和塑造了人物形象,艺术上也比较精致、完整,就能够留存至今并能以全剧或选场的形式经常演出。而当初也曾经被“四人帮”大吹大擂的芭蕾舞剧《白毛女》却已经悄然无声,尽管它比据以改编的歌剧原著更“革命”。另一部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指导下创作的京剧《海港》也不见了踪影……今天,我们如果将这些作品中的一些精粹和传统戏曲中的精粹同等看待,将它们作为“教材”让青少年们传唱并无过错,关键是要比例适当。更重要的是,从传承和发展民族戏曲艺术的角度来看,国家的文化、宣传领导部门应当在社会文化生活中更加努力提倡和传播戏曲艺术,形成人民中广泛、深厚的“戏曲生活”,例如,更有力地支持、资助戏曲剧团创作新剧目和改革传统剧目,对他们深入群众的演出给予更多地支持和鼓励,在电视、广播中要有更多、水平更高、内容更广泛全面的戏曲节目和戏曲知识的栏目,这样的支持、帮助要远比仅仅在学校中安排课程有效得多,当孩子们从社会、家庭以至各种传媒中都能够接受到优秀戏曲节目的影响,而不仅仅只听到或看到什么“超女”、“快男”等等流行的歌舞时,他们的欣赏趣味也就会与现在不同了。多年以前,我曾为《天津日报》写过一篇名为《近朱者赤》的短文,是说如何让儿童多多接触高雅音乐以抵制低俗的流行音乐,其实,这道理和规律同样也适用与对待戏曲等民族传统艺术与流行音乐的关系。当然,也要求各文化、宣传领导部门花更大的力气,让更精美的音乐、戏曲来滋润我们少年儿童们饥渴的心灵!

浅析京剧进课堂

教育部确定在义务教育阶段一至九年级音乐课程中增加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家长,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京剧进课堂的主导思想:

增加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并非在中小学另外增加一门课程,也不会增加音乐课学时,也不进行考试,更不会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任何负担。所以,在音乐课中开展京剧演唱活动只是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通过接触经典作品、让孩子们了解京剧常识、引导学生有欣赏戏曲的兴趣,体验戏曲艺术的魅力,感受京剧表演的神韵,引导学生进一步热爱、继承和发展民族的艺术文化,树立民族精神。为此,我认为坚决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教师不能简单满足于演唱技巧的教授,而应将曲目背后的故事,如何理解京剧这种传统艺术形式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二、京剧进课堂的师资:

京剧不仅仅是音乐,而且还是丰富多彩的戏剧,人们欣赏戏曲除了听其优美的唱腔之外,还要观看其生动的表演艺术。京剧讲究的是唱、念、做、打(舞)俱佳,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很高的专业水平。

1、要进行教师培训。教师培训采取多种方式,分级进行。首先,选派优秀的音乐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其次,所有试点学校的音乐教师参加市级培训,提高教师对京剧艺术的认识,丰富教师的京剧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京剧演唱技能。同时,各区县还要组织开展相关的区级培训,主要结合京剧唱段的教学实际,指导教师深入了解京剧艺术的传承方式,有目的、有依据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有关教研部门还应探索班级授课形式下的京剧教学模式,研究开发有关戏曲教育的校本课程。

2、让戏曲院校学京剧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充实到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去,不仅可以解决京剧进校园师资力量短缺的矛盾,同时也可以提高专业教学质量,这是解决戏曲院校毕业生就业的新起点。

3、从传承和发展民族戏曲艺术的角度来看,国家的文化、宣传领导部门应当在社会文化生活中更加努力提倡和传播戏曲艺术,形成人民中广泛、深厚的“戏曲生活”,例如,更有力地支持、资助戏曲剧团创作新剧目和改革传统剧目,对他们深入群众的演出给予更多地支持和鼓励,在电视、广播中要有更多、水平更高、内容更广泛全面的戏曲节目和戏曲知识的栏目,这样的支持、帮助要远比仅仅在学校中安排课程有效得多,当孩子们从社会、家庭以至各种传媒中都能够接受到优秀戏曲节目的影响,而不仅仅只听到或看到什么“超女”、“快男”等等流行的歌舞时,他们的欣赏趣味也就会与现在不同了。当然,也要求各文化、宣传领导部门花更大的力气,让更精美的音乐、戏曲来滋润我们少年儿童们饥渴的心灵!

三、京剧进课堂的教学重点:

1、激发孩子对传统艺术的兴趣

在推广京剧课的时候,很多家长担心,绝大多数中小学生既不懂也不感兴趣,而且现在的孩子为了应付小升初、中考、高考,已是精疲力竭,再增加课程,肯定吃不消。我觉得兴趣是关键,作为艺术,他不应该是强迫的教育,虽然京剧在一定程度上很美,但是每一个人的观点都是不同的,这样才构成了我们今天这样丰富多采的世界。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要讲“京剧很美”,那样只能显示出“假”。强迫不可能出现“美”。同样的,学习京剧更要通过兴趣,如果某位学生通过了解京剧,对其很感兴趣,那么这个时候的教育才会显示出他的需求。对于被动的学习,这一部分人只会将他作为应付而过的项目,心中无剧,讲再多有什么用?艺术是从兴趣培养起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爱好,例如有人喜欢rap,有人喜欢古典……如果艺术也加以强制,全国统一格调,那是怎样呢?

作为一个中国人,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非常有必要。但是让他们坐在那里看一节课的戏,他们肯定做不到,因为节奏太慢了,唱腔也听不懂,更不知道故事情节。于是老师们应从讲历史故事入手,先让学生了解音乐背景,再简单介绍京剧各角,最后才欣赏或学习京剧。

2、提高京剧音乐审美能力

我认为“京剧进课堂”不是培养专业演员,而是让更多的人从小接触、了解传统文化艺术。重点不是看孩子们会唱几个曲目,而要看他们在这个课堂上学到了什么知识,思想上有无提升。说到底,“京剧进课堂”的根本目的是要教会孩子们欣赏、比较。

据调查,采访中大多数家长赞成“京剧进课堂”,他们认为有很多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有效传承,而基础教育无疑担负着重任。他们对自己的孩子能够哼唱和赏析京剧也颇感欣慰。但有一位学生的家长说,现在有的学校为了打造出自己的办学特色,努力在某个艺术或体育项目上创造成绩,艺术教学变成了学校的“名片”,繁忙的排练日程挤占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孩子似乎成了表演的工具。当然,这样的“京剧进课堂”就变味了。

3、面向全体但要注重个性发展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唱好京剧的。首先我们从小学生现在的课程负担来看,在课程中加入京剧,对于本已经有7-8科的小学生来讲已经是十分的辛苦了,在中国现在的教育状况下,课程对应着考试。没错,作为艺术,关键点在于自身的条件,京剧并不像通俗唱法,它对于人的要求是有一定门槛的,先暂且不提京剧,对于通俗唱法也会有很多的人都没有办法唱好,何况京剧呢?所以老师在教学中不要求孩子们人人会唱,但个别有天赋的孩子可重点培养,为我国培养一些艺术人才。

篇7:京剧进课堂的喜与忧

中国戏曲是世界最古老的三大戏剧之一,它博大精深,是艺术的海洋,是蕴含着传统文化精髓的东方瑰宝,理应发扬光大,代代传承。但是,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在物质至上的时代,影视、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对戏曲艺术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冲击,戏曲艺术面临不可否认的危机,青年观众不愿接受,演出上座率低,甚至有人认为戏曲是不合时宜的过时艺术,断言它的衰亡。戏曲艺术的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而对于戏曲的传承,我们应该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文化背景下进行思考。戏曲的兴衰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的命运,对戏曲的命运给予密切关注,并为戏曲的普及作出贡献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戏曲的振兴,需要继承和创新发展。任何文化艺术,只要不是当下流行的,要想让它有丰厚的土壤,认为它有价值,需要被保护和传承,都需要教育来完成。对于戏曲来说,戏曲演员的日渐匮乏,戏曲观众的日渐减少,仅仅依靠舞台和剧场来维系它的生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当它真正进入人的生活,进入学校教育,戏曲教育从少年儿童抓起,随着戏曲知识的普及,使人们懂得戏曲、接受戏曲,进而欣赏戏曲,戏曲的传承、振兴才有希望,这不仅是在培养潜在的观众,对于戏曲人才的选拔、培养也水到渠成。京剧作为国粹有着辉煌的历史,它的艺术魅力甚至得到国外艺术界的承认,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在中国与世界沟通时,京剧能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京剧作为中国戏曲的代表剧种进人中小学生课堂,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国家文化形象的确立。因此,有志于振兴戏曲的政协委员提出将京剧纳入基础教育,教育部也正是为了传承戏曲艺术,让“京剧走进课堂”,使它成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内容。

戏曲的普及是素质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又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戏曲是世界戏剧的一种代表形态,戏剧是以演员的扮演角色为手段来表现生活的综合艺术,它能以直观有效的方式对人施加政治、道德、审美等各方面的影响,从而产生教育作用。各国的戏剧理论家都曾论述过戏剧的教育作用。比如,莱辛认为戏剧是教育大众的最有效的办法;夏衍说:“戏剧是人生的缩影,在舞台上表现出来的正应该是压缩了的精练的人生。”教育部制定的《艺术课程标准》把戏剧列入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艺术课程规划中,使之与音乐舞蹈并列,并指出,艺术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的价值”。戏剧教育和其他的美育形式一样,目的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个全面发展的人。戏剧是人类性情的天籁,是人类形象的影子,与潜移默化地提高人的修养的音乐、美术相比,戏剧对人的影响更直接、更具体、鲜明,是一条便捷适当的人文素质教育途径。戏剧无论作为艺术形式或是作为教学手段,都会促进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少年儿童的认知、社会性和情感等各个心理发展维度都能发挥其特有的价值,具有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立体的教育价值。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戏剧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戏曲进入中小学生课堂,不违背孩子的天性,不违背教育规律,它会促进教育向素质教育迈进,是符合世界艺术教育综合化方向的举措。

篇8:由“京剧进课堂”所想到的

在支持与反对的两大PK中, 我作为一名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师, 也深有一些感触……

首先, 很高兴看到教育部提升民间音乐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 这起码是一个信号, 体现了国家对发扬传统文化重视。所以, 支持是肯定的。

在平日教学过程中, 我深深感到现在的高校生, 甚至音乐专业的高校生, 竟然在民间音乐方面是一片空白, 更有甚者称之为“过时音乐”、“老土音乐”……我想试问这些学生, 在国外享有中国“第二国歌”美誉的《茉莉花》过时了吗?没有。为香港主权回归而作的交响曲《1997天·地·人》中童声合唱便是《茉莉花》。2002年, 张艺谋执导的2010年上海申博短片也是以《茉莉花》为线索将无数精彩镜头串联, 人们称赞它“美的令人窒息”。还有, 周杰伦、王力宏等流行最前沿的歌手作品频繁的用以昆曲、京剧等古老戏曲为素材, 这难道过时了吗?也没有。再有, 2000年, 中国农历除夕夜, 著名古琴演奏家龚一携着一架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宋琴, 带着一曲《流水》走进了西方艺术之都维也纳金色大厅;《流水》还被录入美国“航天者”号太空船上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发射到太空, 向宇宙星球外的高级生物传道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信息。难道《流水》过时了吗?更没有。那为什么这么美的音乐, 我们的学生却感觉不到呢?原因来自方方面面, 但我觉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过去我国中小学民间音乐教育长期以来得不到重视。

伟大的音乐家巴托克·贝拉和柯达伊·佐尔坦在采风中认识到民歌“不仅是原始的残余, 而且也是在成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得以成熟、得以精练的一种艺术, 一种富有价值的、完美的艺术”“如果我们以严肃的态度去追求一种有机的音乐文化, 就必须使它们尽快地为全民占有。”而“通过音乐教育是通向民歌最短的一条道路”。匈牙利人民认识到了这一点, 不但将民间音乐从被淹没中抢救出来, 而且得到发扬光大。所以, 国家通过教育的途径在“提高中小学生民间音乐鉴赏能力”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上是可行的, 但是如何教育, 本人觉得不是靠推行“京剧进课堂”就能解决的问题, 况且“京剧进课堂”这一举措在具体做法上有多处有失偏颇, 值得商榷。

首先, 发扬传统戏剧不应京剧一枝独秀,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陶思炎说:“中国文化本来就是多元的, 推广传统文化就不能单一化。”如果让广东学生学粤剧, 苏州学生学昆曲, 我们安徽学生学黄梅戏……岂不也是一件好事。我觉得推广传统戏曲要结合当地特色, 这样才能传统戏曲百花齐放, 而不是京剧“一枝独秀”, 其它地方戏“百花凋零”。

其次, 从教育部规定的曲目来看, 大多数是样板戏, 所表现的都是成人内容。我觉得艺术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应为孩子创作既有传统韵味又适合儿童心理的新曲目, 演唱时应与表演、内容相结合, 使孩子获得艺术情境体验。等孩子产生兴趣后, 才真正能使孩子们得到享受, 从而既陶冶性情, 达到美育效果, 又传承了民族文化。

然而, “京剧进课堂”决非是民族音乐文化的救命稻草。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现在情况虽有好转, 但是民间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仍然无足轻重。如我国全日制小学试用课本第九册 (五年级用) 中共有八首歌曲, 其中没有一首是中国民歌, 两首补充歌曲中有一首民歌, 却是奥地利民歌, 只在五首“欣赏歌曲”中, 有两首中国民歌。用这样的教材对孩子们进行音乐教育, 民族音乐遗产如何能传承下去?我们的民族音乐又如何能为“全民占有”?反之, 如果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民歌的比重能占到全部内容的50%以上, 相信广大青少年不会对民族音乐遗产像今天这样陌生吧!因而, 我们可以有选择的借鉴匈牙利的中小学民间音乐教育经验。

在匈牙利有一千多所中小学每周上四节音乐课, 内容以唱歌为主, 此外还有乐理、音乐常识和欣赏。教材中匈牙利民歌占有很大比重, 如小学五年级课本中共有110首歌曲, 其中民歌有30首, 占总数27%。中学三年级课本中共有32首歌曲, 其中民歌17首, 占53%。正因为教材中以民歌为主, 从小培养了孩子们对民歌的感情, 每个人对民歌都十分熟悉。有位中学外语教师曾说她会唱五、六百首民歌, 大半是上小学和中学时学的。所以, 我们的教材首先要加大民间音乐的比重。

此外, 匈牙利许多中小学还特聘了民间歌手做校外辅导员。

由于编入教材的民歌毕竟有限, 更不能囊括全国各地区各民族所有的优秀民歌。所以除了课堂教学外, 有的学校还特聘民间艺人任校外辅导员, 用师傅带徒弟的方法, 采取口传心授的方式给一些爱好民间音乐而又有才能的孩子教民族乐器和民歌。这一点我们也可以效仿。如果每个民歌手能带两三个徒弟, 许多优秀的民歌就不至于失传。但是这种校外辅导课, 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最好不要使用乐谱, 而是要求学生先把歌词背下来, 然后由民歌手一句句地教唱。因为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迅速改变着的今天, 只有用这种办法, 民歌才能原原本本地代代传承下去, 从而得到“本源的保存”。此外, 我们也可以适当的请一些专家到学校讲座, 介绍民间音乐及他们本人研究成果。也可以和当地民歌手合作, 讲唱结合, 气氛一定生动活泼, 受学生欢迎。

柯达伊说过:“民间传统的使命不在于为人民的音乐生活提供一个内容……它含有一个伟大的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和形态。”必须“使这一文化得以开展并日益完善, ……这样我们方才可能成为一个民族。”为了使民间音乐作为具有民族意义的一项财富世代传承下去, 匈牙利音乐学家积极干预中小学音乐教育和实践。他们认为, 如果广大青少年对民间音乐没有正确概念, 如果孩子们不能按其真正的实质去接受它, 新一代人“将会像飘蓬断梗一样地在世界文化中漂泊, 或者不可挽救地消失在国际的半文化中。

这一点对中国来说不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吗?我国中小学民间音乐教育是一件大事, 只要我们每个人为其普及和发展真正付出努力, 民族音乐何愁不能振兴, 民族神韵何愁不能长存!

参考文献

[1]廖乃雄, 兴万生译.论匈牙利民间音乐.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4.

上一篇:心理游戏尽显团结力量下一篇:说明文如何上出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