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中国京剧

2024-06-21

音乐教案中国京剧(共8篇)

篇1:音乐教案中国京剧

【教学设计理念】

按新课程标准,教学中已降低音乐教学知识性的难度,但重要的基础知识不能丢,应突出音乐的本质教学。即通过旋律、节奏、音程、力度、速度、调式等表现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会学习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着眼于将来的可持续发展。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渗透的教,顺带着学”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材分析】

课名《走近京剧》,是人教版小学艺术新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课《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为基点,加入创新的一篇课文。这一课选取了最为重要的京剧的形式和发展,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形式为切口做浅近的介绍,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主要学习内容是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

【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12岁左右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情绪体验,对人、对事非常敏感,又缺乏自我分析、自我宽慰的能力。

2.学生在学习能力中开始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渴望教师放开进行教学。

3.学生通过欣赏教学,使学生初步领略戏曲的艺术风貌,感受不同戏曲的音乐特色。

4.学生缺少对传统戏曲的了解,本课拟增加一课时,以京剧为切入口,介绍戏剧的一般常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戏曲的音乐特色。从而为学生学习音乐与戏剧的关系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京剧文化艺术中的行当和表演动作的程式,以及京剧的伴奏乐器有所了解,感受京剧艺术的发展;

2.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听唱、模仿来体验和感受京剧的表演形式,提高评价与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2.在情境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体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

2.通过听唱、模仿来体验和感受京剧的表演形式,提高评价与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

钢琴、教学PPT、课本,印好的拓展阅读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随京剧武场音乐进教室导入新课。

1.师:这段音乐是我国哪一种戏曲的音乐声?

生:京剧。

2.师:对了。我们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那么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呢?我想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有关京剧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京剧。

3.生回答京剧的有关知识,当学生回答到相关的主题时教师马上加以详细的说明介绍。例如:到动作时,教师抓住机会介绍京剧动作中的虚拟性,并请生一起模仿喝酒、开门、关门、骑马、摇船等;到服装时,媒体出示头饰、靴子、服饰等图片;讲到脸谱时,媒体出示脸谱的同时,教师讲解脸谱所代表的人物个性;讲到票友时,教师说说慈禧太后作为票友,专门为看戏而搭的7米高的戏台。

设计意图:通过利用音像,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产生疑问,进行引导,进而达到激情导入新课的目的,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这堂课的任务。

(二)讲授新课,任务驱动

1、总结:刚才大家讲到了非常多的内容,使我们对京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谁能说说“京剧”中的“京”代表什么意思?

生答:“京”代表京剧在北京形成。

2.师:剧的真正源头却是安徽,让我们来看看京剧是怎样形成的,(媒体出示图片或文字,教师口头讲解)

设计意图:边看画面,边听教师的介绍,了解京剧的起源及形成。并请学生上台演示,来激励学生。通过提问的方式,抓住了学生的探究心理,直观的画面和简要的文字,明确了知识点。

(三)、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

1.媒体演示。

师: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生”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的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当名,比如:画面上的这个叫老生,而这个年轻的叫小生,另外还有武生。“旦”是指女性角色,如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的叫花旦,“净”则是指“花脸”,就是我们刚才我们介绍的有脸谱的角色。“丑”则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就象画面上的这位水浒传中的石迁一样。

2.请学生表演。

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我们就要请出我们班里的四大名角来为我们演出,请同学们来做票友,如果他表演得好,就给他喝彩鼓掌,好不好?

3.师拿出京锣伴奏,四位学生分别着生、旦、净、丑的服装依次出场表演、造型。

4.请学生分辨角色,教师还可以为生角加上假胡须,以分辨老生与小生。

设计意图:通过剧照使学生对各行当有了直观的认识,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力求完美的求学态度。利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和表现的欲望。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和领悟,利用音像,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注意力。

(四)介绍四大功夫,即京剧的表演形式。。

1.讲解。

师:京剧不仅在角色上内容丰富多彩,并且还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四大功夫,那就是唱、念、做、打(媒体出示。)你们谁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唱:演唱

念:念白,具有音乐性,象唱歌。

做:只表演,不出声,有节奏性,象舞蹈。

打:打斗时的表演动作。

3.欣赏《华容道》片段,请生分辨四大功夫。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很精彩的故事《华容道》,在这个片段里就包括了这四大功夫,我们一边来欣赏演员的精彩演出,一边分辨这四大功夫,(简单介绍《华容道》)。生观看录象,并请生做票友,在精彩的地方鼓掌、喝彩。

教师做适当的旁白介绍。

4.学一学打斗的动作,形式多样的参与。

师:在这场戏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打斗表演,人 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的精彩表演,都是在台下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我们虽然不能做到那么专业,但是我们班里也一定有许多这方面的`好手,我们请大家都来露一手,如何?

1)请一生出来,并用京剧的旁白邀请另一位同学,其他的学生还是做票友,营造气氛。

2)女生出来表演花旦。

3)请生表演翻跟斗,侧手翻、耍大旗等动作。

4)请多位同学表演跑龙套的动作,教师京锣伴奏。

5.旦角的唱腔,并能分辨花旦与老旦的区别。

师:看了许多生角和净角的戏,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花旦的优美唱腔,在京剧的唱腔中,也有很多的讲究和流派。象刚才曹操的唱腔是诙谐滑稽,有时又是锵铿有力,我们现在来感受一下花旦那清新动听的声音,请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师:从录象中我们看到演员不仅唱得好,而且从脸部表情到动作都很到位,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模仿一下。(师请一女生,请她用京剧旁白邀请其他同学一起来。)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花旦的优美唱腔,请大家一起来模仿这段唱腔。

师:老旦的唱腔与花旦是不同的,我们来欣赏一上李奶奶的一段《血债要用血来偿》,体会一下两种不同的声音。(花旦:细、娇柔。老旦:粗、厚实。)

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提供一个舞台师生共同参与京剧的表演,让学生唱得开心,演得投入。在轻松愉快热闹的课堂气氛中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创造能力。

(五)介绍京剧的发展,激发学生对京剧的自豪感。

师:京剧虽然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在现代,京剧除了古装的传统戏以外,还编了许多现代戏,象著名的《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等,但它们的唱腔并没有变。因此京剧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还有的被改编成歌曲的演唱形式,很受大家欢迎,象《唱脸谱》、《我是中国人》等,已传唱大江南北。在座的同学如有兴趣,可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宏扬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出一份力。

设计意图:通过选取了最为重要的京剧的形式和发展,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形式为切口做浅近的介绍,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激发了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兴趣和自豪之情,在发展学生技能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

(六)总结本课。

1.体出示板书。

2.以提问的方式总结。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对本课进行一个总结回顾,从而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技能有一个归纳总结。

(七)下课。

1.京剧念白作师生告别。

2.京剧武场音乐做跑龙套动作出教室。

设计意图:此环节自然结束,意犹未尽。

篇2:音乐教案中国京剧

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艺术》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小小旅行家》。其实它不是一个独立的课题,是课题《古老的北京》内容之一。北京不仅有美丽的名胜古迹、特有的民俗文化,悠久的历史,更有精美绝伦、令人赞叹的京剧艺术。约在二百年前,徽调与汉调在北京吸收昆曲、梆子诸腔之长,形成京剧。

作为国粹艺术,京剧博大精深、美伦美奂。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将京剧艺术发扬光大。让学生走近京剧,了解京剧,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并热爱京剧,本着这样的想法,我将这一内容重新挖掘整合、深入拓展。以点辐射出京剧的行当介绍、京剧表演的唱念做打、锣鼓经的演奏,多方面、多层次地呈现京剧艺术的丰富多彩。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我国的戏曲知识及了解相当匮乏,在以往的教材中也没有出现过相关介绍,所以孩子也许根本不了解、不知道。如何合理利用教材、开发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起孩子学习戏曲的兴趣与热情,教师在孩子和戏曲中做个引路人,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也为孩子今后的艺术学习铺路。

三年级的孩子喜欢在模仿中学习,有―定的表现欲望和表演能力,让孩子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师和孩子在课堂上既是学习共同体,又是参与表演者,我把整堂课设计成“欣赏、识辨”(行当介绍)、“唱唱、做做”(京剧表演)、“奏奏、演演”(锣鼓经)三个主题步骤。

教学设计:

艺术的美从来都不是孤立的,所以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教学,如何真正体现艺术的综合性,我个人觉得不仅仅停留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应是――种思维的综合,如何以形式和内容上进行跨跃,如戏曲与文学、色彩与表现、表演与技能、肢体语言与文字浯言的表述等等。创设和谐、平等、快乐的氛围,让学生渐入“融会贯通”的艺术佳境,那才是艺术课所追求的境界。在整个艺术学习过程中,师生都是学习者和表演者,从视觉、听觉的感性认识、到学唱学做的京剧表现,内心体验逐步深刻、丰盈,并有自己创造性的表演。感知和把握现实与想象中的美,将成为艺术学习的重要目标,教师的作用就是将学生内在的潜能最大化地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想像和创造。奥尔夫曾说:原始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紧结合在―起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孩子这些最深层的灵性唤醒,而不是机械地将其组合。本课题确定以下三个目标:

1.欣赏京剧片段,了解脸谱艺术,激起孩子的学习欲望与热情。

2.唱唱做做,学习京剧表演,体验京剧艺术丰富而细致的内涵。

3.学习京剧锣鼓,体验打击乐器在戏曲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1.相关的京剧资料与磁带。

2.打击乐器锣、鼓、钹。

教学流程:

在京调中开始上课。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光种类就多达三百六十多种。而在其中独树一帜,被称为国粹艺术的是――

生:京剧。

师:京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吸收了昆曲、梆子诸腔后形成,流传至今。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了解丰富多彩的京剧。

二、欣赏、识辨

师:小时候,老师常被京剧舞台上眼花缭乱的人物搞糊涂。后来才明白:原来如此纷繁的人物都有自己的行当角色。现在,我把这秘密告诉小朋友:京剧中有四大行当,我们来认识一下。

师生同欣赏。(出示课件)

师:一般男性角色在京剧中叫“生”。年长的男子叫“老生”,年幼的男孩叫――

生:“小生”。

师:一般女性角色叫“旦”。年老的叫――

生:“老旦”,年青的叫“花旦”。,

师: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最擅长演“花旦”,男扮女装,形似神似,难度之大,不言而喁。(观看梅兰芳先生的剧照和生活照),

师:这些花脸怎么分辨呢?这些男性角色性格粗犷,被称为“净”,亦称花脸c在《三国演义》中出现了很多这样的花脸分别是谁?

生:聆听《脸谱歌》。(听后回答)

师:脸谱色彩与人物性格有关。

师:白鼻子花脸叫“丑”。他们一般在舞台上的扮相滑稽可爱或是反面的小丑,烘托一种舞台效果。

生:观看。(众笑)

师:(小结)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展现多彩的京剧。

三、唱唱、做做

师:同学们,“唱京剧、唱京剧”,说来说去离不开一个“唱字”,你会唱一两句吗?

生:……(鼓掌)

师:老师也来试试……

时代在变,京剧演唱也注入了许多新的元素,如京调、京歌。京调《脸谱歌》中有几句特别有韵味儿,我们不妨来学唱一下。

师生学唱:……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场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对联写法出示)

师:你觉得和平时所唱的歌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

师小结:字的拖腔;气息饱满;咬字清晰,讲究宇正腔圆……。

师生:合作再唱,体验唱腔的韵味……

师:京剧表演除了“唱”,还有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观看这位花旦在干什么?

师生同欣赏《战宛城》片断。

生:(回答)

师:原来京剧中的台词分“京白”和“韵白”,刚才我们听到的是“韵白”,说话像唱歌,我们来“念一念”――(用韵白)

师生练习:学念台词:“看今日春光明媚,暖风旭日,真可谓良辰美景……”

生:练习“念”,注意韵律美。

师:这就是京剧表演中的“念”。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个片断,她又在做什么呢?

生:观看后回答。(花旦在赏花、摘花、戴花)

师:演员是怎样表现这一连串的动作?边说边慢慢地示范。(注意表演时的眼神、肢体动作与音乐的吻合)

师:将生活中的动作美化、提升、舞蹈化,如此令人赏心悦目,这就是京剧表演“做”。我们也来模仿一下,体会表演的美感。

师生练习表演“做”。

师:京剧演员具有深厚的表演功底,还有一身硬朗的真功夫。我们来欣赏片断……(展现个人技巧和绝活;激烈的武打场面)

生:鼓掌……

师:同学们,这就是京剧表演“打”,看来我们是学不了了,这非一日之功。真可谓

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师:我觉得做一名京剧演员真了不起,“唱念做打”,样样了得,“十年磨一剑”用在他们身上一点都不为过。

四、奏奏、演演

师:欣赏完精彩的武戏,不知同学有没有听出紧张、激励的气氛,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烘托的?

生:回答。(锣、鼓、钹……)

师:出示锣鼓经节奏谱。(课件)

2/4仓才七才|仓才七才|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仓才|仓0 ‖

(亮相)

生:学习念锣鼓经。小组尝试用打击乐器合作演奏,聆听效果。集体合作演奏。(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口念、拍手、拍腿等方式,配合锣鼓节奏最后作京剧中的亮相动作。)

小结:同学们,京剧艺术博大精深,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尽显百态人生;京剧表演――唱、念、做、打,展示绝美京剧。今天我们了解的.只是京剧的“冰山一角”,京剧以它特有的魅力征服了许多人的心,很多外国人开始不远万里来中国学唱京剧。多姿多彩的脸谱、色彩缤纷的服饰、变化无穷的道具、精彩分呈的唱腔流派,京剧不愧为戏曲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有责任、有能力、有信心将京剧艺术发扬光大!

让我们一起唱响京剧。(在京剧声中结束课业。)

课后反思:在整个备课和上课过程中,让我体会最深的一点是:老师和孩子是学习的共同体,一起亲历学习的快乐过程,课堂生成的精彩是师生共同构筑而成的。在准备的过程中,说实话,我自己对选择这样一个课题而担心和害怕。第一,京剧艺术真的是古老悠远而博大精深,挖掘得太深,怕孩子没有学习兴趣,产生距离感,因为毕竟与孩子的生活与学习比较久远;而“蜻蜓点水”般的肤浅,又觉得心有不舍,作为国粹艺术的京剧,只有让孩子领略和体验其魅力,才能让孩子爱上京剧。其次,是自己底气不足,对这一课题没有足够的把握和信心。在反反复复的思考中,我决定迎难而上,突破点就是自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给自己补上京剧课。我买来经典剧目自己观看琢磨;翻阅相关资料;搜索图片;找准三年级孩子学习艺术的切入点,在“兴趣”和“体验”上下功夫。在学习准备过程中,我自己的体会也越来越深刻:由一开始的“并不喜欢”――一听京剧,感觉地球停止了转动;到“渐渐喜欢”――有那么些意思;再到现在的“非常喜欢”――原来京剧如此赏心悦目!!我的内心被这些东西奉盈充实着,以致我迫切地希望着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事实上,孩子们在课堂上那凝神专注的神情,那咿咿呀呀的学唱声,那一阵阵欢呼喝彩声,那种迫不及待的模仿……真的让我欣喜不已。孩子不停地问我:老师,我想知道那些人物在演什么?这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老师,你唱几句给我们听听……在孩子们的要求下,本不太自信的我那天唱得特别好,孩子们都情不自禁为我鼓掌。课堂上呈现别样的快乐和精彩,这精彩来自对京剧艺术的欣赏和折服,师生在浓浓的戏曲声中陶醉。

篇3:音乐教案中国京剧

东北师大附中净月实验学校是东北师范大学为探索基础教育体制改革而创办的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艺术特长教育于一体的学校。以体验教育为核心, 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教学原点, 以激发学习兴趣, 落实学生主体, 培养思维品质, 促进生命发展为教学原则。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造、校本课程精品化发展、实践课程社会化体验为课程策略, 构建由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和生本课程三位一体的学校课程体系。打造以人文、科学、艺术、体育为核心, 以高端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多元特色课程组块为重点的校本课程。坚持在工作中研究, 在研究中工作的思路, 构建课题来自于问题, 认识来源于研究, 成果反哺于实践校本教研模式。在我校教学方针的指引下, 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们, 充分有效的发挥了艺术教育特有的教学方式, 把“京剧进校园”的课题通过学生不同角度的体验与接受, 进行对学生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普及教育。我们通过对京剧文化的传播、京剧艺术的渗透和弘扬, 让学生近距离接受、体验京剧所带来的中国艺术文化的魅力。

一、京剧艺术的传播——加强学生对京剧的认同感

“京剧进课堂”这种京剧走进中小学的教育方式, 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从小了解京剧艺术、了解京剧文化、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了解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 让学生知道作为中华民族儿女要了解中国经典戏曲剧种, 让学生形象的知道, 他们就像京剧一样是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培育发展起来的。京剧艺术不仅是老年人的爱好与特长, 京剧艺术走近新世纪培养下的青年是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必要形式。

我们在京剧文化的传播方面, 主要以京剧主题团体操的形式展开。我们把“京韵流芳”京剧主题团体操这个活动规划成比赛模式, 活动对象针对于初中一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从准备到比赛时间共20天。通过一对二、二对十、十对五十的教授方式, 让全体初中一年级的同学在短时间内有效的学习京剧乐段的演唱。为发挥学生的创作思维、为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 各班由音乐感悟强、创新思维好的同学组织, 进行每个班京剧主题团体操的队形编排和演唱训练。通过20天的教唱与排练, 每个班级分别在京剧脸谱、京剧行当、京剧表现手法方面进行了不同形式、不同表演方式的编排。在比赛当天, 由我校艺术教研室的老师们担任评委, 分别在队形编排新颖多变、动作整齐标准、演唱声音洪亮、脸谱绘制精致、服装符合角色身份等方面进行评判, 最后通过11个班级的表演, 评出队形创意奖、动人舞姿奖、整齐整容奖、饱满精神奖、化妆创意奖五个奖项。

此次活动的实施与目的, 就在于培养学生对京剧的认知, 让他们通过切身的参与了解京剧艺术的内容, 为“京剧进课堂”课题更多的活动和学习没有陌生感, 并且可以认同接受。

二、京剧艺术的渗透——增加学生对京剧的体验感

京剧艺术沉淀了中华民族审美习惯和传统音乐文化艺术瑰宝, 作为炎黄子孙也更换不掉体内的血脉。京剧这种以写意为主的程式性艺术, 通过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来展示生、旦、净、丑各角色的人物性格和表达内容。对于这种文化的传承, 从娃娃抓起是最有效的方式方法。对于中学阶段学生, 通过对他们接受能力和中国文化了解程度的分析, 建立感性认识是首当其冲的方式。通过音乐课堂, 对学生进行京剧故事、京剧文化、京剧赏析等方面的内容, 让学生头脑中充斥着京剧艺术的灌输。

由于现代人的观念和条件的制约, 很少有人专门到戏院去听戏。东北师大附中净月附属实验学校在这方面, 采取了邀请吉林省京剧团的老师对学生进行讲座和创办京剧社团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灌输和京剧切身的体验感, 这也是无形中的传承。在2013年秋季学期, 我们邀请了吉林省京剧团吴迪老师为中学的学生讲了京剧基础的文化知识, 让学生对京剧的行当、角色、脸谱、人物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同时吴老师为学生展示了武生行当的念白, 演唱和矛枪、刀、剑的表演。讲座中, 吉林省京剧团的黄老师也给同学们介绍了关于旦角的分类和表演方式, 为同学生演唱了旦角的段子, 让同学们通过直接的听觉感受旦角在演唱风格和表演方式上与武生的区别于特色。2013年10月我校由艺术研究室组织成立了京剧社团, 成立仪式上我们宣读了社团的宗旨、建制、管理制度, 并且邀请了吉林省京剧团毕孝玉老师担任我校京剧社团的外聘授课教师。艺术教研室的张宏丽和刘玉坤老师担任京剧社团的常任指导教师, 负责日常社团活动的专业指导工作, 韩爽副校长出席了开团仪式并讲话, 表达了学校对京剧社团的大力支持意愿, 并强调弘扬京剧文化的重要性, 同时展望了社团发展的美好前景。

三、京剧艺术的弘扬——强学生对京剧的接受度

“京剧进课堂”的教学方式, 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音乐的需要, 也是提高青少年艺术修养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方式。我校在京剧进课堂的项目中, 开设了校本课, 邀请吉林省京剧团的毕孝玉老师做授课教师, 学生在校本课的学习中, 不仅可以学习到基本的京剧文化基础知识, 并且以学唱经典京剧唱段为主。根据国家教育部对“开展京剧进课堂”的通知文件, 我校校本课的学唱内容也按照通知文件的要求, 学习《报灯名》、《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15首唱段。校本课的开设, 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京剧的普遍性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 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 在校本课授课中, 多用现代传媒手段进行京剧作品的欣赏与学习, 更利于学生的接受与理解。

通过大量文献的调研, 多数研究以京剧艺术、京剧美学、京剧进校园调查、京剧进校园舆论等方面为主。大量文献的数据调研与统计也明显显示中小学生对京剧传统剧目和样板戏剧目了解知之甚少, 对京剧艺术和传统音乐文化知识的普及率也相对较低。我校通过京剧操、京剧讲座、京剧社团、京剧校本课的教学策略, 不让“京剧进课堂”成为昙花一现的美景, 要在京剧进课堂的教育行为成为传播、弘扬、传承的重要手段。我校艺术研究室“京剧进课堂”研究成员, 作为音乐基础教育工作者脚踏实地的为京剧文化的教学与传播进行着基础工作, 不让形式占据荣誉, 不让艺术成为遗址, 每一个活动都是对京剧的最好传承, 每一项工作都是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最好诠释。

音乐教育是传承文化的有效途径, 京剧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戏曲剧中的一种, 是多种艺术结合的文化瑰宝。我校着力于在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教育中弘扬京剧艺术, 在京剧文化教育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摘要: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工作中, 音乐学家、民族音乐学家、音乐基础教育工作者都在众多的视角下寻找更合适更有效的传播方式和弘扬途径。京剧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戏曲经典剧种之一, “京剧进课堂”这个课题也在国家教育部的带领下付诸行动, 这种对京剧传承的方式, 不仅是音乐教育的创新和改革, 更是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京剧,传承

参考文献

[1]杜亚雄.中国民族音乐学文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王敬.由京剧进课堂所想到的[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2008.07.

[3]肖晓玛.“关于京剧进课堂”的几点认识[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8.06.

[4]白宏太.京剧进课堂的文化意义.人民教育.2008年, 第7期, P23-24.

[5]杨为强.京剧进课堂:传承传统文化的良好途径[J].文化月刊, 2008 (9) .

[6]黄兰.浅议京剧进课堂[J].广西教育, 2008. (35) .

[7]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J].中国音乐教育, 2008. (4) .

[8]徐国昌, 蒋亚娟.关于京剧进入小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感触[J].艺海, 2009 (8) .

[9]钱志勇.学校教育视野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J].民族教育研究, 2008. (1) .

篇4:京剧的音乐化

上世纪60、70年代,京剧是人人会唱,个个会演。那时京剧的流行程度就与现在的通俗歌曲一样。“样板戏”的普及故然是时代的产物,但与京剧的“革命”关系甚大,其中的重要部分则是京剧的“音乐化”。我在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京剧是非常有兴趣的,但是因为现在所能接触的京剧太专业,曲调太老套,所以使得学生们的兴趣也悄然熄灭。

京剧和其它戏曲一样,是一门集唱腔、表演、服装道具、舞台布景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如果能将京剧做到学生都略知一二,并且与音乐的学习联系起来,那么我们在上好音乐课的同时,也能让孩子喜欢京剧。

那么,如何将音乐课与京剧学习结合在一起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完成。

一、学唱课教学

京剧用四个字概括为“唱念坐打”。“唱”首当其冲,从中可以看出,唱腔是京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说明京剧与音乐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我们的普通中学音乐课堂上,歌唱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学唱课也是中学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的内容之一。良好的歌唱教学,对于实现音乐教育的整体目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歌唱教学的要求就是要激发学生并提高他们对唱歌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学会正确地有感情地歌唱,逐步提高歌唱技巧,增强歌唱表现能力;而京剧是用唱来讲述故事情节和表达人物情感。如果在音乐课上,音乐老师能带领学生学习简单的京剧唱段,那么不仅仅能推广我们的国粹艺术,又能提高学生歌唱表现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这样一来,一堂学唱课的内容基本就完成了,既学到了京剧的唱腔,又提高了唱歌的技巧,对孩子们来说,又新颖,这样的音乐课谁不原意上呢?初中二年级有一个单元的内容叫做《梨园金曲》,其中就有一个戏歌的学唱,这样的歌曲既有京剧独特的唱腔,曲调又不像京剧那么难以接受,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学的也非常快。之后的拓展内容,我带领学生们学习了一些京剧的基本知识,并且学唱了一段简单的京剧唱段。整个一个课程下来,作为老师的我觉得教学目的达到了,教学目标完成了;而作为学生的他们觉得内容很新鲜,学唱起来很容易,并且认为欣赏到和之前的音乐课不一样的东西!这样的一堂课,既能推广我们的国粹艺术,又能轻松达到教学目的,这对于音乐的教学来讲,是非常值得推广的。

二、欣赏课教学

学唱课说完了,可以再来说说欣赏课,那就不得不提京剧的“念”和“做”。念在京剧中是白话,对话,也是考验演员表演技能的主要方面。而音乐恰恰是表演的艺术,我们在音乐的教学上就可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当然并不是要求人人都会用京腔京韵来说话,但是可以通过京剧的欣赏课来引导学生怎样在歌曲的表达中贯穿京剧艺术中的“念”。这一点如果能切实的完成,我相信肯定能为学生以后的音乐表演打好坚实的基础。而“做”

在京剧中泛指表演技巧,一般又特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是戏曲有别于其他表演艺术的主要标志之一。但恰恰是这一点——表演技巧,这是很多人把握不好音乐的主要原因。那么我们音乐教师就可以通过欣赏课让学生学习“做”功,以便更好的学习把握音乐的能力。

京剧中还有一个非常特别的东西,那就是“锣鼓经”。什么是锣鼓经?它是京剧打击乐各种形式的泛称。戏曲中的武场音乐通常用象声字的锣鼓经来记录。这里就有很多节奏的练习,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内容给学生上一堂有关于音乐基础知识的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带领学生认识到各种打击乐器,更能带领他们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还能带着他们做一些节奏练习,这样,不但学习到了新知识,而且还做了和课堂内容相关的游戏,这既让学生加深了印象,又使得课堂不再枯燥!对孩子来说,寓教于乐的课堂正是他们所期盼的,而对我们来说,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篇5:高中音乐《京剧》教案

课时:1课时

教具:多媒体教室

一.教学目的

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起源、唱腔、伴奏乐器、表演形式、人物行当等)

2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懂得继承和宏扬民族文化的意义。

3.教学方式:演示,教师讲解、示范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⑴听歌曲:《唱脸谱》

[师]这首歌曲是关于我们的国粹--京剧的。京剧是流行全国各地的戏曲剧种之一。我国的戏曲艺术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种。而我国的戏曲的艺术形式是保留最完整的。其中京剧又被誉为是我国的国粹。随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京剧艺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喜爱,甚至一些老外特地到中国拜师学艺,把我国的艺术带到他们的国家中去。那么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国粹了解多少呢?

⑵谈谈对京剧的认识。(学生讨论回答)

2.京剧艺术基础知识

(1)起源:京剧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但它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公班和春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

徽班常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于是,一种以微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这就是京剧。

在200年的发展历程中,京剧在唱词、念白及字韵上越来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乐器,也融合了多个民族的发明,终于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

(2)角色的分类与脸谱:

“生、旦、净、丑”是什么?其实不过是角色分类。

“生”是男性正面角色。

“旦”是女性正面角色

“净”是性格鲜明的男性配角

“丑”是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

每种角色又有表明身份的脸谱、扮相等,只要演员一上场,你一望便知。

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 的一大特点,也是理解剧情的关键。

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者。

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者。

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

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者。

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里分别有不同的脸谱。以便学生认识,和区分)

(3)京剧的音乐

声腔:唱腔和伴奏统称声腔。以板式变化为主,又因不同行当形成生腔和旦腔。

念白:“念”指人物吟诵诗句,富有节奏韵律感,音乐性较强;“白”指人物之间的对话。分韵白和京白。

(练习对话片段男:哥哥,哥哥……

女:兄弟,你哥哥出去做买卖去了,叫你等他一会儿。

男,哦,等他一等。

女:是。)

打击乐:通过打击乐器有节奏的击打,掌握全场演出的节奏,人物情绪和唱腔的演唱。

京剧三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

曲牌音乐:京剧乐队中的管弦乐器,除担任唱腔

的伴奏外,还演奏各种纯乐器曲牌,作为

剧中的过场音乐和配合哑剧式的表演,曲牌多从昆曲中借用。

如:“京胡曲牌”“唢呐曲牌”“笛子曲牌”。

做:舞蹈化的形体动作(看喂鸡片段,让学生模仿)

打:传统武术和跌打技艺的结合(讲述盖叫天事迹)

3.京剧欣赏与学习

欣赏《铡美案》选段

剧情简介:陈世美得中状元,招为驸马后不认前妻秦香莲母子,反差韩琦于土地庙杀害。韩不忍,遂放其逃走后自刎。香莲愤之,拦轿喊冤。包拯出面,良言相劝陈世美,无果。包拯伸张正义,不顾皇亲势大,按律处陈世美以斩刑。

唱词:【西皮导板】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原板】尊一声驸马宫细听端的,可记得端午日朝贺天子,在朝房与驸马你相过了面皮,我相你眉长眉短有儿女,膀高膀低定有前妻,我劝你相认是正理,(白)驸马,祸到临头悔不及

欣赏此曲,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剧中的脸谱,人物以及音乐。

学唱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

4.课后小结:

篇6:《京剧》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京剧》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在熟识乐曲旋律的基础上,学唱京剧《戏说脸谱》。

2、通过观看图片的排列挨次,熟识歌词的挨次。

3、感受京剧的效果,产生宠爱京剧的心情。

二、活动预备:

1、与歌词内容有关的脸谱各一张。

2、圆舞板、大鼓各一只。

3、戏说脸谱的伴奏带。

三、活动过程:

(一)脸谱配对嬉戏,熟悉张飞,以念的方式感受人物的性格。

1、观看ppt,孙猴、窦尔敦、曹操、关公,找到相应的脸谱,并依据小节线的提示依次摆放。

2、还有一个人也很厉害,他长得怎么样?生气起来可不得了。猜猜他会是什么脸呢?

(二)说脸谱,摆脸谱,尝试有节奏地完整念歌词。

1、圆舞板也想来熟悉他们,你听:打节奏念歌词。跟念一遍。

2、你听到了什么?或者是不一样的地方?出示马、大刀、喳喳。

3、想不想和圆舞板合作,他说前半句,你们来接后半句,再交换。

4、大鼓也想加入呢?你会跟着大鼓完整地说一说吗?

(三)通过倾听、比较、接龙嬉戏等方式来戏说脸谱,体验京剧的唱腔。

1、告知你们哦!这就是一首京剧,名叫《戏说脸谱》。想不想听?老师范唱。

2、想不想学呀?

3、唱的和说的有什么不一样?拖音——喳,出示图谱多音——啊,出示图谱。引导幼儿学唱。

4、接龙嬉戏,老师与幼儿。

5、京剧唱起来和其他歌曲不一样,除了歌词的改变,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对呀!很有力也很有节奏,你会跟着京剧里的伴奏来唱一唱吗?

6、隐秘导入,尝试多次的竞赛练习。

(四)观看视频表演,尝试迁移动作来表演。

1、在京剧中,脸谱的形象也是很讲究的,红色代表忠勇、白色代表奸邪、孙猴代表神的力气,那我们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2、我们一看京剧演员他们是怎么做的?

3、跟着他们一起来做一做。

4、听音乐加上自己的动作声音表演一次。

5、走到家长面前,与家长合作表演。

《京剧》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2

【教材简解】

《拾豆豆》是一首富有京剧韵味的歌曲,它的节奏鲜亮、富有韵律感,描写了孩子捡豆豆的趣味画面,很适合大班幼儿学习。

【目标预设】

1.新授京歌《拾豆豆》,并运用多种形式让幼儿把它唱成颇具京剧韵味的京歌。

2.培育幼儿初步的感受京剧、观赏京剧的力量,激发幼儿对京剧的奇怪心和学唱的主动性。

【重点、难点】

重点:能唱成颇具京剧韵味的京歌。

难点:培育初步的感受京剧、观赏京剧的力量

【设计理念】

本活动中学问目标是新授京歌《拾豆豆》,并运用多种形式让幼儿把它唱成颇具京剧韵味的京歌。情感目标留意培育幼儿喜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激发幼儿对京剧的奇怪心和学唱的主动性。力量目标是培育幼儿初步的感受京剧、观赏京剧的力量。

【设计思路】

1.第一个环节,让孩子走进京剧。

2.其次个环节,学京歌。

3.第三个环节,学习粗浅的京剧学问,并结合已有阅历创编京歌动作。

【活动预备】

1.阅历预备:观看过京剧演出。

2.物质预备:《走近京剧》的背景图;ppt课件;图谱;花旦服饰;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到《走进京剧》栏目组参与活动。

1.依次看剧照,介绍照片上面的人物并仿照造型。

2.花旦出场,学习用京腔打招呼、圆场步和亮相。

3.用京腔跟客人老师们打招呼。

二、教唱京歌《拾豆豆》。

1.初步学唱《拾豆豆》。

(1)老师跟伴奏说唱,引导幼儿倾听。

(2)老师范唱,幼儿跟唱,共同检验图谱。

(3)幼儿学唱,体验京歌的不同。

A、看图谱学唱。

B、去图谱学唱。

(4)告知幼儿珍惜粮食的道理

三、学习粗浅的京剧学问,并结合已有阅历创编京歌动作。

1.介绍粗浅的京剧学问。

2.创编《拾豆豆》表演动作。

(1)分段,不配乐创编动作。

(2)集体完整表演。

《京剧》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京剧中老生、花旦、丑角的形状及演唱特征。

2、能有情趣地仿照和表演,体验京剧观赏和表演带来的乐趣。

3、萌发宠爱京剧的情感。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体验唱歌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预备:

1、老生、花旦、丑角的录象片段;

2、道具:胡子、水袖、小丑帽、玉带、白鼻梁等;

3、老生、花旦、丑角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示花旦剧照,引发幼儿学习爱好。

小伴侣见过吗?他与我们现在穿的衣服有什么不同?

我们常常在电视里看到演员们穿着这种特别的服装,带上好看的道具边唱边做动作,这就叫戏曲,我们观察的这种叫京剧。

二、幼儿看录象,体验观赏、仿照京剧的乐趣。

1、幼儿观赏老生的片段。

(1)观看老生的装扮,找出特点。

(2)观赏、感受老生的`唱腔。

(3)仿照老生的表演。

小结:我们刚才学的这位脸上有长长的胡须,腰间佩玉环,脚穿厚底鞋,走路四方步的老爷爷,在京剧里叫老生。

2、观赏花旦片段:

(1)介绍花旦:在京剧中她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花旦。

(2)你们喜爱她吗?为什么?认真看看花旦的装扮是是怎样的?

重点介绍水袖:这长长的袖子叫水袖。

(3)仿照花旦的表演

(4)花旦唱戏时候的声音是怎样的?感受花旦的唱腔和表演。

3、观赏丑角片段:

(1)刚才小伴侣都笑了,能说说为什么吗?你觉得他那里滑稽?

有白鼻梁,带小丑帽,表演起来动作很滑稽,在京剧里他是个丑角。

(2)仿照丑角的表演。

4、介绍京剧。我们熟悉了三个京剧中的角色,京剧是我国的国剧,只有我们中国才有,许多的外国人也喜爱京剧。

三、通过仿照表演,巩固对三个角色的熟悉。

(1)你们表演的真好,要是能带上道具确定会更好。

介绍道具,说说是谁用的道具。

(2)戴上道具表演。

四、结束:按自己角色的表演特点边表演边退出教室。

活动延长:

在其他领域中连续感受京剧带来的乐趣。

活动反思:

篇7:音乐教案中国京剧

1感受和体验京歌中的京腔特点,学习用短促、有力的方法演唱京歌《龟兔赛跑》。

2、初步学习自主创编身体动作,能随着音乐形象和情绪,合拍、积极投入地表演故事“龟兔赛跑”。

3、在活动过程中,充分享受表演带来的快乐,并从中懂得骄傲必败的道理。

活动准备:

1、幼儿已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

2、录音机、音乐磁带。

3、图谱、小乌龟和小兔子头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欣赏京歌。

1.引导幼儿简单复述故事《龟兔赛跑》,教师出示图谱,帮助幼儿记忆。

2.看图谱,欣赏歌曲《龟兔赛跑》。

3.教师提出问题,幼儿再次欣赏老师的演唱。

4.幼儿讨论欣赏后的感受。

5.告诉幼儿这是一首京歌,运用了一些京剧的演唱方法。

二熟悉歌曲旋律。

1.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喜爱的过门节奏并练习。

2.建议幼儿为老师配唱过门。

3.引导幼儿在配唱过门中加入一些与京剧相关的动作。

1)提炼动作,逐个练习。

2)自选动作,分组练习。

4.引导幼儿 和 老师一起加入歌曲念白。

三幼儿演唱歌曲

1.分组演唱。一组 和 老师演唱,另一组配唱过门节奏。

2.交换演唱。

3.全体幼儿演唱,教师加入乐器为幼儿配唱过门。

四游戏《勾画脸谱》。

1.幼儿相互合作,勾画京剧脸谱。

2.表演京歌《龟兔赛跑》,自由加入动作。

延伸活动:1引发幼儿思考,兔子为什么会输掉比赛?下一次比赛兔子还会输吗?

2把乌龟和兔子放在一起比赛,这样公平吗?

3在以后的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续编故事情节,提炼歌词演唱、表演。

这里,我出示乌龟和兔子的图片,引导幼儿有韵律地朗诵《龟兔赛跑》的儿歌

幼儿演唱歌曲,引导幼儿能初步表现出京剧的唱腔特点。提示幼儿京剧演唱要字正腔圆,引导幼儿把歌词唱清楚,嘴巴张大,把声音亮出来。

教师提示幼儿接好过门,唱清歌词。

活动反思:

篇8:音乐教案中国京剧

我爱看京剧《天女散花》, 因为它载歌载舞;我爱听京剧《天女散花》唱腔, 因为它灵秀悠扬。剧中“天女”曼妙的舞姿, 飞洒萦绕的彩绸, 她是美的女神花的仙子, 她把吉祥平安的祝福化为花瓣洒向人间, 怪不得梅兰芳先生早期创排演出此剧, 至今仍是京剧花衫行当必学、必演剧目之一。剧中【西皮二六】“云外的须弥山色空四显, 毕钵岩下觉岸无边。大鹏负日把神翅展, 又见那入海的蛟螭在那浪中潜。阎浮提界苍茫现, 青山一发普陀岩”。此段唱腔旋律“字多腔少”, 即保持了西皮原板的上、下句基本“6”和“5”的落音, 又辅助了剧中“天女”, 叙述天上仙境的景物描写和抒发当时内心快慰、得意的情感。

京剧《红鬃烈马》的一折《武家坡》中, 有一段非常精彩的青衣老生对唱。讲的是离家18年后的薛平贵, 回到中原找寻妻子王宝钏。恰巧二人在武家坡相遇。王宝钏却与丈夫相见不相识了, 薛平贵隐瞒身份, 故意调戏自己的妻子, 不料遭到忠贞的王宝钏一顿训斥。剧中, 薛平贵逗王宝钏说她的丈夫已将她卖给自己了, 王宝钏大惊, 唱到:【西皮二六板】“指着西凉高声骂, 无义的强盗骂几声。妻为你不把那相府进, 妻为你丧了父女情。既是儿夫将奴卖, 谁是那三媒六证的人?”薛平贵唱:【西皮流水板】“苏龙、魏虎为媒证, 王丞相是我的主婚人”。王宝钏唱:【西皮流水板】“提起了别人我不晓, 那苏龙、魏虎是内亲。你我同道相府进, 三人对面你就说分明”。薛平贵唱:【西皮流水板】“他三人与我有仇恨, 咬定牙关就不认承”。王宝钏唱:【西皮流水板】“我父在朝为官宦, 府上金银堆如山。本利算来有多少?命人送到那西凉川。薛平贵偷笑唱到:【西皮流水板】“西凉川四十单八站, 为军要人我不要钱”。王宝钏怒唱:【西皮流水板】“我进相府对父言, 命几个家人将你拴。将你送到那官衙内, 打板子, 上枷棍管叫你思前容易你就退后的难”。薛平贵唱:【西皮流水板】“大嫂说话理不端, 卑人哪怕到当官。衙里衙外我打点, 管叫大嫂你断与了咱”。王宝钏啐了他一口唱到:【西皮流水板】“军爷休要发狂言, 欺奴犹如欺了天。西凉鞑子造了反, 妻儿老小与奴一般”。薛平贵暗笑唱到:【西皮流水板】“腰中取出银一锭, 用手放在地平川。这锭银, 三两三, 拿回去, 把家安。买绫罗, 和绸缎, 做一对少年的夫妻咱们过几年”。王宝钏正色警告, 唱:【西皮流水板】“这锭银子我不要, 与你娘做一个安家的钱。买白布, 缝白衫, 买白纸, 糊白幡, 做一个孝子的名儿在那天下传”。这段对唱流畅简丽脍炙人口, 再加上剧中薛平贵的故意歪理挑逗和王宝钏的坚贞与不知情, 显得很诙谐幽默, 具有很大的戏剧性和趣味性。再者, 这段“西皮二六板”转“西皮流水”, 非常适合这样的剧情来运用, 体现出剧中二人的争吵与辩理之气势, 让人看得痛快听得过瘾。还有一点要说的是, 这段唱腔中随着板式节奏加快, 听似在打击中省略了“眼”, 只流下了“板”。其实“眼”就在两次响板的中间, 要演唱者自己去体会, 这也就是老戏班子里的俗话“要有心板”。

前几年, 京剧《大唐贵妃》中有段唯美的“四平调”也是我极为喜欢的。京剧《大唐贵妃》取材于梅兰芳先生上个世纪20年代名剧《太真外传》, 就内容而言, 《大唐贵妃》更突出了唐玄宗李隆基和杨玉环对爱情的真诚。唱词是:【四平调】“梨花开, 春带雨, 梨花落, 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 道他君王情也痴, 情也痴。天生丽质难自弃, 天生丽质难自弃, 长恨一曲千古迷, 长恨一曲千古思……只为你霓裳羽衣窈窕影, 只为你彩衣织就的红罗裙, 只为你只为你……”原本“四平调”唱腔的节奏就很灵活多变, 上下句的落音也很随意, 特别适合这样的抒情达意, 所以说这段唱腔很快“火了”起来, 大众接受, 就代表“四平调”可以这样唱, 可以这样运用, 它是成功的。

上一篇:抄袭作业检讨书下一篇:芒果的自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