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故事分享

2024-05-15

小学阅读故事分享(精选8篇)

篇1:小学阅读故事分享

【活动目标】

1、能跟随故事情节,站在主人公的角度进行积极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

2、阅读理解故事内容,用丰富的语言扩充讲述,并尝试续篇故事。

3、通过阅读故事,了解测量的作用、工具和方法,理解相关概念“高度”、“间隔”等。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尺子有初步的认识,会测量物体的长和宽。

2、一把大米尺、红色的标记多个。

3、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游戏活动,导入故事

玩做相反动作游戏——“栅栏栅栏不听话”。幼儿围成一圈做栅栏,教师发出指令“栅栏栅栏不听话,我说??的”,请幼儿做相反的动作,并说“我就??的”。(如:“我说高高的”“我就低低的”,长长的,短短的等)

游戏结束后,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栅栏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启发幼儿了解栅栏的保护作是用)“今天我们要读的故事也是有关栅栏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看图阅读,理解故事

1、出示封面:它是熊小弟,熊小弟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呀?(让幼儿观察到工具:尺子、锯子、锤子,并介绍工具的用途。)

2、出示ppt:熊小弟把栅栏围在菜地上,它一边修栅栏一边在想些什么呢?你怎么知道的呀?原来栅栏的作用就是„„。

3、出示ppt:你发现了什么?修了栅栏,可萝卜还是丢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幼儿讨论或猜测萝卜被偷的原因。(让幼儿思考后说出自己的想法,)熊小弟是怎么想的呢?

4、出示ppt:熊小弟想呀想,原来栅栏不一样高!猜猜熊小弟接下来会怎样修栅栏呢?

5、连续出示ppt:谁告诉我熊小弟是怎么修栅栏的呢?(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你怎么知道它把栅栏做成一样高了呢?(可请幼儿上台去指标记)老师出示米尺,请幼儿找出数字90,并贴上标记,让幼儿感知90厘米的高度。并比量一下兔子的高度,让幼儿感知栅栏的高。栅栏修成这样高了,能阻止兔子来偷萝卜了吗?栅栏修好的第二天,熊小弟去给萝卜浇水,它刚来到菜地里,发现„。

6、出示ppt:啊?怎么啦?栅栏不是修成一样高了吗?为什么萝卜还是少了?幼儿再次进行猜测与交流。

7、出示ppt:“熊小弟想啊想,原来间隔不一样宽。”接下来熊小弟又会怎样改栅栏呢?

8、出示ppt:熊小弟这次如何使用尺子的?(幼儿理解高度与宽度)这次熊小弟把栅栏修成多宽?幼儿在米尺上贴上标记至20处。你觉得这样做是为了让栅栏变成什么样?这次兔子还能偷到萝卜吗?

9、出示ppt:怎么啦?(萝卜还是少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呀?(幼儿讨论猜测萝卜被偷的原因)

10、请幼儿说说熊小弟的想法并预测熊小弟下一步会如何做。

11、出示ppt:栅栏又有什么变化呢?(再次请幼儿在米尺上贴上8标记,让幼儿感知宽度变窄了)。这次能挡住兔子吗?

12、出示ppt:萝卜还是丢了,你们看,熊小弟都惊讶得怎么样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幼儿发散性思维,找出问题所在)

13、熊小弟又是怎么想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ppt。(师:熊小弟摸摸脑袋,抓抓耳朵,很是难过)熊小弟在想些什么呢?出示ppt。

14、兔子们到底是怎样偷走萝卜的呢?出示ppt:啊!原来兔子会挖洞。

三、教师总结,分享故事。

这个故事真有趣,故事名字叫《熊小弟的栅栏》。(老师逐页原文朗读,不出示文字)

四、设置情景,续编故事

哎!熊小弟想了这么多办法萝卜还是被偷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熊小弟让他的萝卜不再被偷呢?将幼儿进行小组合作,互相讨论,并大胆说出讨论的结果,教师给予指导与肯定。

篇2:小学阅读故事分享

张娇

弹指一挥间,一学期又临近尾声。这学期,我和孩子们同成长共进步,收获满满,但也有不少“心酸”和“苦楚”---待优生辅差工作。

班上A和B两位同学,基础非常薄弱,课内字词段落,日积月累和古诗词的背诵默写等知识都很难过关。由于长期学科薄弱,学习兴趣低,因此学生课堂投入度不高,课后作业也不能独立完成。对于这般状况,家长肯定是不满意的,再加上我新接手这个班,后进生家长对我的工作存在一定质疑,为此,加大与后进生家长的联系是开学时家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先,我从客观上向家长分析了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并制定了一套个性化辅导方案,方案包含了辅导的时间、内容和措施。我不敢保证辅导效果,但表明我很愿意不断尝试,摸索出适合孩子们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树立起学科兴趣。家长们看到了我的用心,很愿意配合我的工作,家校信任感逐步建立起来。之后,孩子们课堂上的点点滴滴我及时以微信形式反馈给家长,并让他们及时了解个性化辅导的进展情况,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一时半会很难和其他同学齐头并进,只要求孩子有进步并对我的付出表示深深的感谢。

篇3:小学阅读故事分享

分享阅读 (shared book reading) :是一种强调亲子间互动的早期阅读方式, 特指在家庭中父母和孩子共同阅读一本故事书或图画书的不以学习为直接目的、类似游戏的感受爱、享受爱的相互理解和信任的阅读活动。

本研究中分享阅读界定为:“在英语教学中借鉴“分享阅读”的理论, 将文本的内容、形式等做因地制宜的改变, 即坚守分享的理念, 丰富分享的形式和内容, 充分利用多媒体呈现图片代替绘本, 以图片引出文字, 再用简单的文字来补充图意, 通过提出推理性、发散性、层次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设计开放式、递进式提问让学生合作、思考、解决问题, 从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 促进学生的的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语言表达以及运用能力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二、小学生英语阅读的现状

阅读有助于扩大词汇量, 丰富语言知识, 也是了解英语国家风俗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本校100名五年级的小学生和100名六年级的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之后, 调查结果如下:

表1: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课堂观察发现, 大多数学生喜欢英语这一学科, 但是对英语阅读的困惑很多, 面对英语阅读无从下手, 期待能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难题, 完成阅读。通过进一步的访谈, 发现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困惑来源于阅读方法单一, 词汇量少, 不能恰当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语义, 久而久之阅读兴趣越来越低。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PPT展示出画面深深的吸引学生, 他们迫切的希望看到更多的画面组成完整的故事, 因此他们更易于全神贯注的倾听老师的要求或者同伴的发言。每个人对图片的理解有差异, 当同伴的表达跟自己想象的不一致时, 又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怎么办?为了培养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 尝试将分享阅读迁移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 致力于通过小组合作与分享, 从看故事、听故事到讲故事, 从而正确理解文本, 促进学生语言智能的全面发展。

三、分享阅读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在日常的教学中, 通过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的原则, 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 把教材中的活动2作为阅读学习的文本。师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讨论、拓展等环节, 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理解, 丰富词汇量, 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口语经验, 自然地过渡到对书面语言的学习中, 在合作分享与讨论对话中进一步在句和对话的层面发展语言能力, 增强建构意义的能力, 这也是学生发展的源泉。

(一) 发展了想象力、促进了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不是让孩子被动的听故事, 而是通过用PPT出示画面引导学生大胆猜测, 想象, 并用学过的知识大胆的表达出来。在拓展活动中,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改编故事或者续编故事, 以小组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们认真思考着自己想象的画面, 用适用的词或句。而在表演时, 每个参与表演的学生已经做组内成员的帮助下修正了其错误用语。这从无形当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 培养了良好的听说习惯。学生在倾听, 表达图片内容的过程中无意识的自然识记了单词。分享阅读是学生在同伴的伴随下学习自己喜欢的故事, 把所听、所说、所想结合起来从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三) 营造了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分享阅读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结合倡导学生在平等、亲密的氛围中, 分享自己的感悟, 发表自己的看法, 或者与同伴合作进行角色表演。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伙伴, 这种融洽的学习氛围和亲密的合作关系,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 促进了学生观察能力的发展。分享阅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是通过教师预设的问题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理解、思考图片。教师用最开放的问题明确学生的观察目的, 即“What can you see?What are they doing?”这种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进行全面观察指明了方向, 通过观察, 激发了学生猜测讲解故事发展脉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2]徐玉容.《试论分享阅读实践研究的背景、现状及价值》.《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第24卷12期.

[3]黄敏.吴佩怡.《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分享阅读》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年第3期.

[4]于东航.《分享, 让阅读更精彩》,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年10月.

篇4:小学阅读故事分享

分享阅读指的是在一个家庭里面,父母或者是父母一方与学生一起阅读,阅读的内容可以是故事书,也可以是图画书,阅读目的并不是为了学习,而是通过阅读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感受到来自于父母的爱,加强父母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分享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这种阅读方式出现的时间比较早,重点是亲子之间进行互动。这是分享阅读最基本的定义,而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分享阅读,参与者自然就不是父母与学生,而是教师与学生,所以分享阅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定义应该重新进行界定。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分享阅读,把文本的内容以及形式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变动,也就是说应该遵循分享的理念,不过会使得分享的内容与形式更加的多样化。在教学之中引入多媒体,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这样就可以替代原始的图画书,而且图片与文字相互结合,图片引导出文字,而文字又是对图片的进一步说明。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层层递进,而且具有发散性以及推理性的特点,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独立思考,相互讨论来回答问题,这样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积极地参与到英语阅读中去,而且还提高了学生观察、理解、思考、合作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从而达到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还是非常喜欢英语学习的,不过如果涉及到英语阅读,那么喜欢的小学生的比例就非常低了,只有9%的小学生喜欢英语阅读。为什么有大约91%的小学生不喜欢英语阅读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大约98%的小学生认为英语阅读非常的难,大约92%的小学生非常的害怕英语阅读,基本上所有的小学生都认为自己的阅读水平是不能让教师满意的。这三条原因可以归结为一条,那就是很多小学生掌握的词汇数量比较少,阅读方式单一,不能够通过语境来理解文章的内容,长此以往,自然感觉英语阅读非常的难,进而害怕英语阅读,不想上英语阅读课,从而达不到教师的要求,可以说很多小学生都对英语阅读失去了兴趣。在调查的过程中也针对合作提出了相关的问题,基本上95%的小学生都喜欢和他人合作一起阅读,一起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要提高小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的兴趣,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有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阅读中去。多媒体与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一幅幅图片组成一个故事,图片加上文字,让小学生对故事感兴趣,而且图片也能够加深对于文字的理解。一幅一幅图片展示,为了知道接下来的故事情节,他们会更加的认真对待教师的要求,更加容易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当然了,每一个小学生对于图片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想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可以通过分享阅读来实现,可以说分享阅读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分享阅读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1.增强学生想象力。分享阅读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通过多媒体把故事图片一幅一幅地展示出来,根据已经展示的图片,小学生可以自己猜测、想象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并且利用自己掌握的英语知识表述出来。为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改编故事或者是续写故事,把全班同学分成一个个的小组,每一个小组根据自己改编或者是续写的故事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改编或者是续写故事,一方面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另外一方面,为了使得故事完整,自然需要通过语言表达,而这就涉及到了对英语词汇的运用。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纠正词汇、语法错误。

2.提高学生听说能力。想要了解故事的内容,自然需要通过观看图片以及文字来了解相关内容,而想要阅读文字,自然需要把每一个词汇都认识清楚,这样自然就记住了单词的含义。在阅读的过程中,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则是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说的能力。聆听故事,则是培养了听的能力。听与说之间,还会涉及思考。思考对听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3.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分享阅读的重点在于分享二字,学生与学生之间处于一个非常平等的地位,通过分享自己的理解,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关系,使之更加的亲密。除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也是如此,教师不单单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还是一起学习的伙伴。这样营造出来的学习环境,能够使得学生对于英语阅读非常的感兴趣,自然能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篇5:小学阅读故事分享

长沙市幼幼幼儿园:吴婿琴

[内容摘要]分享阅读

家园共育

快乐 问题提出:

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也是合作的世纪。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变革语言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在不同层次面上逐步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幼儿早期阅读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婴幼儿在0—6岁阶段的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程度,将会影响其在未来的终身学习的过程中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我园在教学活动中大力推动分享阅读活动,培养婴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婴幼儿阅读能的技能和水平。提倡幼儿园教学活动和家庭教育充分结合,使幼儿能够在接受系统的科学的、完整的分享阅读训练的同时,切实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一、分享阅读以其独特的魅力激发了无数孩子的兴趣。

“每当我们翻开一本书,等于开启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阅读是各种学习的基石,在我们所做的事情中,最能解放我们的心灵的莫过于学习阅读。”——英国教育部长布朗奇

这句名言,拉开了幼儿分享阅读的序幕。那么什么是分享阅读呢?分享阅读有时也译为“大书阅读”,主要指利用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根据儿童认知规律编写的分享阅读材料,配合分享阅读教育方法,在家庭或者幼儿园实施的一种不以学习为直接目的、类似游戏的阅读活动。起初,以成年人为儿童逐字朗读为主,多次重复之后,随着对故事情节和语言的熟悉性增加,逐步提高儿童对阅读活动的参与水平,使其在整个阅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最终过渡到儿童自己独立阅读。

1. 分享阅读过程,是一个让孩子感受爱、享受爱的过程。

分享阅读之所以被称为“分享”,就是由于它强调的是“享受”,既是让孩子享 受到阅读的乐趣,也是让孩子享受到父母的爱,而且这种享受是由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共同创造的。在这种阅读活动中,孩子带着听有趣故事的平常心态和家长一起阅读,父母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让孩子学习知识,不伴随有评判活动,因此,孩子的感觉轻松愉快。依偎在父母怀抱里,倾听着父母温柔的话语,儿童就像小时候在摇篮里听妈妈哼优美的摇篮曲一样,把这些视觉、听觉、触觉的信息都由大脑诠释为慈爱、安全、惬意、温情和父母深切的爱。同时,为人父母者也能感到孩子对自己深深的依恋,两个人之间弥漫着亲情的亲密气氛,从而在阅读过程中,自然缩短了两代人之间的距离,产生共同的欢乐,达到相互的理解和信任,进而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 分享阅读是一个让儿童从“听故事”过渡到“读故事”的安全桥梁。在已经阅读了多个故事之后,把以前曾经阅读过的故事拿出来再次阅读,也是一种反复阅读,而且,由于以前曾经接触过这个故事,孩子会像遇到一个老朋友那样兴高采烈。此时的分享阅读,已经不需要家长的太多参与,只是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即可,这时的儿童会觉得自己真正独立进行了朗读,从而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3. 分享阅读不以识字为目的,却可以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识字。在分享阅读过程中实现的识字教学,是阅读活动的一种副产品,不是分享阅读活动本身的主要目的之所在,因此,儿童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学习,丝毫不会觉得枯燥和乏味。在以后的分享阅读活动中,同样的一个字,儿童会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多次遇见。一方面,看到似曾相识的老朋友,孩子会有一定的亲切感;另一方面,在不同的上下文中理解同一个字的不同意义,可以让儿童不断加深和丰富对该字的理解。总之,这是一种和阅读活动密切联系的识字活动,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伴随学习了生字,是一种比单纯的识字教学更有价值的教学手段,对儿童的长期发展更有意义。

4. 分享阅读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会阅读。

所谓“学会阅读”,就是指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掌握阅读的技能、养成阅读的习惯。在分享阅读中,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更是我们进行分享阅读的出发点和达到其他目的的基础。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人们只会主动去从事那些令他们感到舒服、愉快的行为。我们强调要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强调 让孩子跟随家长反复朗读,并及时表扬;强调分享阅读不以识字为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学习知识等等,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把阅读活动和一切愉快的情绪体验联系起来,让孩子喜欢阅读。

阅读作为一种后天习得的能力,需要多次的实践与练习才能掌握和提高。只有孩子喜欢阅读,愿意阅读,真正阅读了,才有可能谈得上阅读技能的掌握与提高,谈得上阅读习惯的养成和巩固。因此,我们在进行分享阅读活动的时候,应该减少对儿童的评判,避免伤害儿童阅读的积极性,把它看成是一种父母和孩子共同进行的游戏活动,而不是一种教育行为。

5. 分享阅读中的插图发挥了极大的教育价值。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颜色的敏感度,是最早发育的后天能力之一。如果一件物体先以鲜艳的色彩和较大的面积闯入儿童的视野之中,他就会对这个事物发生明显而持久的兴趣。因此,图文并茂的图书才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书籍。

在分享阅读所使用的图书中,每一段文字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图画,以充分体现该段文字的内容,二者紧密呼应。图画的颜色缤纷多彩,主人公形象生动可爱,背景细节丰富,夸张变形有趣而适当,能引起儿童极大的兴趣。我们强调在正式阅读之前,要恰当地引导孩子观察插图。这除了可以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更专心地投入以后的阅读活动之外,还能够锻炼他们利用已有资源,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如果在接触一个新的故事时,能够有意识地鼓励孩子依据看到的图画内容和能理解的文字,自行编撰故事情节,想象细节内容,把故事叙述完整,还可以锻炼儿童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体会到语言叙述的内在逻辑顺序,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

6. 分享阅读让孩子成为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行动者、评价者以及受益者。

分享阅读作为一种并非以学习为目的类似游戏的活动,其发生和结束,没有任何的强制性,孩子才是阅读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行动者、评价者以及受益者。

分享阅读过程,是孩子感受和享受父母深深的爱的过程,因此,当他希望父母亲接近他,关注他,给他讲故事的时候,就会主动要求进行分享阅读。这样,发动分享阅读活动的,不是父母的一厢情愿,而是孩子的主观愿望。分享阅读也 不是一种教学活动,每一次分享阅读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及预定的效果标准,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当孩子兴致高、渴望阅读的时候,父母可以多读,孩子可以多学;当孩子对某个故事已经不感兴趣的时候,父母可以让他另行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当孩子已经变得倦怠的时候,父母也没有必要强行要他努力振作以来,继续阅读;对于分享阅读来说,让年幼的孩子进行阅读活动本身,就已经是其价值之所在,因此,父母也不需要使用额外的附加手段来检测阅读的效果,这样,可以避免他人评判对儿童造成的心理压力,以及对儿童阅读积极性的损伤。对于儿童来说,分享阅读是否满足了他对父母爱的需要,就是此次分享阅读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而让儿童喜欢上阅读,是对儿童今后的发展最有价值的收获,也应该是父母从事分享阅读的根本出发点。

二、幼儿园组织分享阅读的方法

3——6岁的幼儿是想像力、创造力发展的黄金时刻,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想象大胆、丰富,是个体创造力发展最有潜力的时期。

在新纲要的指导下,两年来,我们坚持以分享阅读为试验班;以提高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增进阅读技能为重点;以激发幼儿积极动脑、大胆思维、创造性讲述为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了一系列尝试活动,受益非浅。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创新的阅读理念和阅读方式是孩子们非常喜爱和接受的,他们常常渴望下一次的阅读渴望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这种不以学习为直接目的,类似游戏的阅读活动是幼儿早期阅读教学体系中的创新教育,具有很高价值。

(一)组织家长会议。

一开园,我园就组织家长及老师们听分享阅读专家朱老师的讲座,共同探讨如何更好的实施分享阅读活动?专家指出:家长要成为孩子进入阅读领域的引路人,亲子共读是最好的引路方法。家长以身作则培养家庭的阅读氛围,读书给幼儿听,唤起幼儿的情感共鸣;利用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共读;采取多种参与形式。亲子共读强调的是成人的参与;但参与的形式不限于“把孩子搂在怀中”的标准姿势!讲故事不一定要在睡觉前。也不一定要讲多长。可以一起读,也可以各读各的;有时还可以成人和幼儿一起听录音带,不想说故事时,猜谜语。玩一玩语言游戏,聊一聊生活中事,都是很温馨的!

(二)师幼互动,分享极富创意的大书小书。

我清晰地记得在第一次上分享的阅读课时,当我拿出自己的大书,孩子们目不转睛的神情,流露出对大书极大的兴趣和对阅读的渴望。

这种读本的设计宗旨在互动,当孩子们与我一起分享了大书里的故事后,再阅读自己的小书,他们是专注和积极的,没有感到压力和背负任务去读书,更类似一种游戏。当然这套读本是孩子非常喜爱的,它的故事源于儿童真实生活体验,很多都让孩子们感到意外惊喜。

很多故事都有一个出乎意料或留有悬念的结局,这让孩子们有了一个继续想象的空间,可以挖掘的延伸,他们可以想象结局是什么,可以续编故事。

例如:小班读本《让我们跟着脚印走》,在新授活动中孩子们积极探索脚印的秘密,续编结局;拓展活动中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根据各种动物不同的脚印创编故事。

在分享阅读条件下,文字与插图的设计是相互对应,紧密联系的,精美的插图,缤纷多彩,生动活泼,文字的大小数量也都是精心设计,能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它们的匹配关系也是引导孩子在反复的阅读中掌握了不少汉字。

例如:小班读本《我的家》讲述了小朋友为外星人介绍地球:“那是一棵大树。”、“那是一只小鸟。”“那是一辆汽车。”„„。到中班读本《我的星球》则是外星人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星球;“那是我的学校。”“那是我的家人。”“那是我的老师。”„„,文字句子的多次重复、反复出现、前后呼应,极大地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了读本的内容后,幼儿再点读小书,这过程中培养了动脑、动手、动口的习惯,多次重复以后,可以逐渐达到对“字形-字音-字义”的三项掌握,口语与书面语言对应能力也逐步加强。

(三)分享健康快乐的教育过程。

分享阅读是一种让孩子感到愉悦和轻松的活动,它强调的是阅读的氛围,无论是老师或家长与孩子阅读都是一个分享快乐和享受爱的过程。教师在分享阅读的教育活动中没有预设明确的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而是把它作为一种游戏的进行,孩子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去主动阅读。例如《上床睡觉》中,很多小动物上一张吊床去睡觉,吊床慢慢发生变化,当所有的动物从吊床上掉下来后,孩子们发出感叹的声音“啊!”这时孩子们会大胆猜测结局:“他们掉下水淹死了。、”“他们 吵起来了。、”“他们批评大象不对。、”“不是,他们受伤去看医生了。生活中他们会积极大胆地运用句式。那天上楼睡午觉,“凌老师上床去睡觉;吴老师上床去睡觉;妞妞上床去睡觉;我也上床去睡觉;砰!大家全都住院了”在王一苇小朋友的带动下,孩子们兴奋不已,都开始续编着自己的故事。他们愉快的情绪感染着每位老师的心扉。

我们的分享阅读是一个分享快乐的过程,重要的不是在阅读中学习,而是学习阅读;是不以认识字为目的的,但是在分享阅读活动中,却可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识字。同时,在分享阅读中非常重视孩子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发现,教师不需对他们的这种理解做出对与错的评判,只需分享他的快乐和他的生活经验,参与到他的阅读活动中就是最好的支持。如:《土土的鞋子》这一活动,我先孩子们试穿各种不合脚的鞋子,说出自己试穿的感受,再让他们在已有生活经验基础上阅读图书,说出了鞋子大、小、长、高、松、紧等特征。

所以说,分享阅读作为一种专门为年幼孩子设计的阅读方法,它以新的理念会给孩子们带来无形的财富,他们在阅读中分享了生活经验分享了成功„„更重要的是学会了阅读的方法和阅读的好习惯。

(四)分享丰富多彩的拓展活动

1、以幼儿兴趣为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式的拓展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对幼儿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分享阅读中的游戏更是丰富多彩的。例如:在《捉迷藏》的拓展活动中,我们进行了一个紧扣主题的游戏,我为幼儿准备了充分的场地,开展“捉迷藏”的游戏,鼓励他们自由组合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兴趣极浓、乐此不疲。再如:《跟着脚印走》的拓展游戏中直接让幼儿体验踩脚印带来的无穷乐趣,让幼儿充分感知、比较,认识脚印的特点,从中引申出我们会长大,激发幼儿对生活、对自己成长的热爱及渴望。通过游戏,让幼儿丰富了自己的生活经验。

2、用多方资源,操作与表演。

亲自动手操作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的内部动机,充分满足他们的需要,使他们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多开展区域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加深对阅读的兴趣,分享阅读后带来的快乐。在玩角色游戏时,张雨萱会神气地模仿老师的样子,教动物宝宝们“读书”,有时他们还会商 量互换角色进行表演。例如:在《瑞克生病了》的拓展活动中,我就开展了操作表演的活动。平时幼儿生病了都是由父母来照顾,我们通过表演使幼儿学会了如何照顾他人。我们还在美工领域里设立了一所“小医院”,“小医院”里的用品都是由幼儿亲自动手制作的,幼儿可以自己选择扮演医生还是病人,通过这个活动,幼儿感受到了医院并不可怕,医生并不可怕。充分体验了制作和表演的快乐。再如:在《超市》的拓展活动中,让幼儿自己动手建立一个超市,在玩超市的游戏中可买到自己想要的食物或玩具。同时也通过“货币”巩固对数字的认识,学习简单的计算。

3、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体验自制图书的乐趣。

在班里设置有趣的图书角,老师带领孩子阅读时,放上合适的音乐来衬托温馨气氛。这样使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更浓了。

让幼儿运用已有的阅读经验和绘画技能,允许他们自由组合成小组,将共同创编的故事、诗歌,或用生活照片、剪下废旧的画片等配上与其情节和内容相符的画面,由老师或家长帮助附上相应的文字,组成一本图书。我感觉,班中的孩子对于自制图书这一环节非常钟爱,创作的欲望特别强。记得有一堂教学活动是《我喜欢》,幼儿在续编图书的环节就不停的想,不停的发言,都想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全说出来,借着大家浓厚的兴趣,我请幼儿自由组合成小组来制作图书,幼儿利用自己的画笔表达了“我喜欢”,有的画了我喜欢的汽车,有的画了我喜欢的生日礼物,有的画了我喜欢的颜色,还有的画出了我喜欢的老师„„。自制图书不仅培养了幼儿对读书的兴趣,锻炼了幼儿的手和脑,更加丰富了幼儿的语言词汇,加强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除了以上介绍的活动以外,我们还进行了续编、改编故事;认识简单的语法符号;结合主题相关知识的学习等拓展活动。有这样丰富多彩的拓展活动为基础,幼儿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氛围中,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汉字;享受到了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三、家长和孩子进行分享阅读的方法

1、听读启蒙法

方法:父母抑扬顿挫、饶有兴致地朗读文学作品,引导孩子听和看的阅读导形式。

作用:集中儿童注意力,诱发儿童阅读兴趣,丰富词汇、激发想象、萌发情感、拓宽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孩子逐渐领悟语句结构和词意神韵,为孩子今后的广泛阅读打下基础。

注意点:孩子听读越早越好,内容选择要生动有趣,由浅入深。关键是父母要有拳拳之心,能谆谆善诱。

2、讲述提问法

方法:父亲(母亲)与孩子拥坐在一起,采用父亲(母亲)讲述,或边讲边提问、解释疑难,引导幼儿阅读理解阅读材料。

作用:促进母(父)子之间的情感交融,激发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提高孩子对阅读材料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帮助幼儿掌握有序翻阅等基本阅读技能。

注意点:父母要以亲切的态度与孩子共读,当孩子初学阅读,或阅读有困难时,以及提出共读请求时,父母可多采用此种方法。

3、角色扮演法

方法:父母与孩子以口头扮演或动作扮演等形式,担任阅读材料中某一角色的方法。如:说某一角色的语言,做某一角色的动作等。

作用:可大大增强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动作的表达能力,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有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

注意点:父母和孩子要注意采用适合角色的语气、语调动作,父母要投入地进行扮演,切勿敷衍了事,父母和孩子可以交换角色多次扮演。

4、移情法

方法:让孩子站在阅读材料中某一角色的立场思考问题,提出见解表达愿望的方法.如:“如果你是小红帽,碰到大灰狼你会怎么办?”

作用:帮助孩子加深对角色的处境、心情、欲望等的感知和理解,培养幼儿的移情能力,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点:父母要帮助幼儿全面地了解角色所处的情景,突出矛盾,引起孩子的思考。

5、自由阅读法

方法:由孩子自由地翻阅讲述,或听录音翻阅的方法。

作用:培养幼儿的自主性、自律能力及独立阅读能力;反馈幼儿在阅读兴趣、能力、习惯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6、改编情节法

方法:在阅读中,鼓励孩子积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维,对故事中原有的情节进行改编。

作用:拓宽孩子思路,发展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激发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

注意点:父母要小心呵护孩子的创造欲,不可打击孩子冲积极性,如遇上孩子改编不合情理时,可耐心地对其讲清道理。

7、延伸想象法

方法:在阅读活动中,励孩子想象在阅读材料所提供的情节发生之前或发生之后可能发生的情节,并加以讲述。

作用:发展孩子的想象及思维的连续性,满足幼儿喜欢追求完满的心理需求,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注意:在孩子熟悉理解阅读材料后可鼓励孩子进行延伸想象,父母尽量采用“诱导”的方式,切忌强求孩子和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8、猜猜、认认法

方法:在阅读指导中让孩才观察封面,猜猜书名,或猜猜下一个情节,猜猜角色的语言,认读书名或关键词等,也可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猜标准、符号等。

作用:增强阅读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幼儿对图画、文字、符号转换关系的理解,激发幼儿对汉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

注意点:父母要引导孩子注意观察,留给孩子思维的空间;抓住教育的时机,让孩子养成勤思考的好习惯。

9、改错法

方法:在阅读指导中,父母故意把故事情节或名称故事漏讲或讲错,使幼儿作出反应更正的阅读指导手法。

作用:帮助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民主和平等的关系,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幼儿观察和倾听的细微性,增强孩子的有意注意。

10、随机引导法

方法: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及时抓住早期阅读指导的契机,对孩子加以引导。

作用:这种教育由于往往在孩子好奇或遇到问题时,而且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更具实效性,它对激发幼儿求知欲,培养幼儿洞察力,促进父母与孩子的交往,具有独到的作用。

注意点:父母要留意观察聆听孩子的愿望,及时把握教育契机,做到恰到好处,切忌把随机教育变为“唠叨不已”这样会引起孩子反感。

11、游戏法

方法:父母在早期阅读指导中以各种形式的游戏为手段,引发孩子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如:扩词、扩句;掷骰子;和我找相反的;拼图等。

作用:提高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主动性,使家庭教育的要求更易于让孩子接受并转变为孩子自己的愿望和动机。有利于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使孩子体味家庭游戏乐趣,促进亲子互爱。

注意点:父母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游戏中给予孩子精神或物质上的鼓励。并注意父母和孩子共同遵守游戏规则。

四、来自家庭中的分享阅读报告

附资料:

(一)配合幼儿园实施分享阅读

(二)分享阅读影响了她的习惯

(三)分享阅读伴随小朵朵长大

篇6:小学寓言故事阅读题里的故事

一只刺猬衔着捕获的鼠涉水过河。因为劳累过度,经不起水流冲旋,将溺死在河中,被一条水蛇救起。

刺猬十分感激,再三颂恩,还把那只鼠赠给水蛇。可是水蛇对刺猬说:“你如果溺死了,这鼠自然也丢了。这鼠是我额外所获,你要另外报恩才行呢!”

从此之后,刺猬努力捕鼠,把所得的一份呈奉水蛇,以报救命之恩。不料水蛇,,常将刺猬劳动所得占为己有。刺猬生活已难以为继,苦不堪言,还常常受到水蛇训斥:“别忘了,没有我,你哪能有今日!”刺猬不堪水蛇凌辱,于是奋起反抗,咬死了“恩人”水蛇。

篇7:小学生课外阅读故事

【导语】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可以扩大学生们的智力背景,书读的越多,知识面就会更开阔。还会让学生在阅读中丰富头脑,让小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更具有灵活性。在遇到问题思考时不会特别费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会比其他孩子多样。以下是东星资源网整理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故事》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生课外阅读故事

巧克力爷爷和糖奶奶:

从前,有一间用糖果盖起来的小房子。

房子里住着以为巧克力爷爷和一位糖奶奶。

巧克力爷爷最喜欢糖奶奶了,糖奶奶说,她也非常喜欢巧克力爷爷。

巧克力爷爷和糖奶奶在一起,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说啊,说啊,他们的话都像蜂蜜一样甜滋滋的。

可有的时候,他们也会吵架。

吵架时,他们也有说不完的话。

不过,这时候他们的话都像冰块一样冷冰冰的有一天,巧克力爷爷和糖奶奶大吵了一架。

糖奶奶气得走出了家门,她在门外呜呜地哭了起来……

糖奶奶不敢掉太多眼泪,哭的时间太长了,她会化成糖水。

糖奶奶看了看身边,那里刚好有些石头,于是……

糖奶奶用这些石头盖了一座小房子。

糖果奶奶很喜欢她的石头房子,不过她最喜欢的,还是巧克力爷爷!

糖奶奶回到糖果房子门前,冲着大门说道:

“巧克力爷爷,开开门吧!巧克力爷爷,我们和好吧!”

可惜,巧克力爷爷什么也没听到。

糖奶奶又伤心地哭起来。

天空看糖奶奶这么伤心,担心她化成糖水。

于是天空叫来了很多很多的云彩,让它们替糖奶奶掉眼泪。

云彩聚在一起,下了一场大雨。

糖果房子遇到雨水,开始慢慢地融化。

糖果房子越来越软,巧克力爷爷赶紧从糖果房子跑出来,他走到石头房子门前,说:“糖奶奶,开门吧!糖奶奶,我们和好吧!”

糖奶奶回答说:“我不要!”接着,又开始哭起来,巧克力爷爷身后的糖果房子很快在地上化没了。

如果你最喜欢的人对你发脾气,你该怎么办呢?

突然,巧克力爷爷想到一个好办法。

他走到门前,对糖奶奶说了好多又甜蜜又温柔的话,糖奶奶听了,不再伤心,终于开门了。

他俩高兴地抱在一起,亲了整整一天!

到了晚上,巧克力爷爷发现,他的嘴上沾满了白糖。

糖奶奶呢,她的嘴上也沾满了巧克力,这样也挺好看的,不是吗?

【篇二】小学生课外阅读故事

夏天的雪人:

真的!保莉妮在夏天看见了一个雪人。

“你是假的!”保莉妮说。

“当然是真的!”雪人凶狠地说,“因为我有一颗石头的心。我是不会化掉的雪人。”

“所以你就变得又硬又凶了?凶的人自己是不开心的!”保莉妮好可怜这个雪人。

“我不要开心!”雪人凶狠地说。

保莉妮说:“我会认字我开心;收到礼物我说谢谢,我很开心;吃水果时,甜滋滋的味道让我也很开心……”

雪人打断她的话:“没有事让我开心!我是冷酷的人!”

保莉妮更可怜这个雪人了,她的眼里流出了同情的眼泪。

奇怪的事发生了,雪人看见眼泪,身体里有东西又拉又推。雪人不停地晃动起来。

“咯得”一声,雪人的石头心跳了出来。

雪人开始融化了!

它慢慢地化完,地上出现了一条小溪。流着流着,小溪说话了:“感谢你,小姑娘,我不再是凶狠的雪人了,我变得高兴了。再见!”

保莉妮看见这善良的雪水,慢慢地流着去浇花,浇庄稼,一点一点看不见了。

【篇三】小学生课外阅读故事

花瓣蝴蝶:

玲玲用花瓣做了一只蝴蝶,还用两根极细的草叶做成了她的触角,然后把蝴蝶贴在了玻璃窗上。

蝴蝶非常得意,她趁玲玲不注意时飞了出来,但她是用花瓣做的,跟别的蝴蝶都不一样。这时她碰见了一只真的蝴蝶:“你好哇,我也是一只蝴蝶,想跟你一块玩,好吗?”

那只蝴蝶先是一愣,之后说:“可是你跟我们不一样啊,你是用花瓣做的呀!”

花瓣蝴蝶却说:“虽然不一样,可是我能保护你们啊!”

就在她们说话的时候,一个调皮的小男孩来了,他想要去抓蝴蝶,开始他先是冲着那只真的蝴蝶“啪”一伸手,蝴蝶正被夹在了他的两手之间。

“抓到了,抓到了!”小男孩高兴地大喊起来。

这时花瓣蝴蝶飞了过去:“抓我呀,抓我呀,我也是蝴蝶!”

小男孩见又飞来了一只蝴蝶,还挺漂亮的,便放了真蝴蝶又去抓那只花瓣蝴蝶,花瓣蝴蝶来回晃动,被小男孩抓住了,他一看是只花瓣做的假蝴蝶,觉得不好玩就给扔了。

这样,蝴蝶被救了,等花瓣蝴蝶也逃脱了小男孩飞过来时,蝴蝶们都跟她玩了起来。

花瓣蝴蝶不怕嚼、不怕火,不怕冷也不怕热,所以她能拯救整个蝴蝶群。

可是冬天到了,花瓣蝴蝶没有家了,她就飞呀飞呀,不管到了哪里,她还是一直往前飞,也不知道飞过了多少地方。

这一天她飞到了一扇窗前,往里张望,惊奇地发现那个抓蝴蝶的小男孩病了,他妈妈陪在他的身边给他喂药:“妈妈,我什么时候才能好哇?”

妈妈说:“等到春暖花开的时候你就会好。”

“啊,蝴蝶!”小男孩抬头看见了花瓣蝴蝶。他以为春天要来了,这使他看见了康复的希望!

【篇四】小学生课外阅读故事

全家福:

“全家福”是个菜名,算是咱东北的一个名菜。做这个菜用的料,天上飞的,地下走的,海里跑的,都得有,少一样也不能算“全家福”。

提起这个菜来,有个故事。

秦始皇当政的时候,焚书坑儒。有一个儒生从家里跑了,一去三年,连个音信也没有。他的爹娘只有这一个独生子,两颗心一天到晚地吊在喉咙眼儿上。

这年,眼看要到八月中秋团圆节了。儿子在家的时候,一到这个日子,老少三口喝团圆酒,吃团圆饭,乐乐呵呵地过节。如今儿子不在家,还不知是死是活,老两口没心思操办,猪羊没宰,鸡鸭没杀,告诉厨师随便到市上买点儿东西,凑合着过个节吧!

节前两天,厨师把过去剩下的两个海参泡上了。过节那天一早儿,到市上买了一斤猪肉,一只白条鸡,回来动手做了几个家常便菜。晌午,把菜给老两口端了去。

老两口正没心搭肠没心搭肠:没有心思。地吃着,儿子冷丁回来了,老爹戴歪了帽子,老妈穿倒了鞋,拉过儿子,看了又看,亲了又亲,全家三口坐在饭桌旁边,喝起团圆酒来。

厨师看到这情景,也跟着高兴,可是他知道,做的那几个菜,不够三个人吃的。杀猪宰羊来不及,就是现买也不赶趟。厨师的心肠好,总觉得不能让这刚团圆的一家人,为菜不够喝不好团圆酒啊!再做个菜吧?眼前只剩下一个海参,一小块儿猪肉,一块儿鸡胸脯肉,别的什么料也没有了,做什么菜也搭不起疙瘩绾不起纂搭不起疙瘩绾不起纂:原指头发稀少的姑娘在出嫁时绾不起纂,这里泛指东西少,办不成事情。来。

厨师想了一阵,干脆,把剩下的这三样儿东西一勺烩,足够一个菜了。想到做到,动手改刀,然后起马勺,三炒两煎,加上佐料,出了勺,端了上去。

老两口从来没见过海参、猪肉、鸡肉合到一块儿的菜,一吃,味道好,鲜灵!就问厨师:“这个菜叫什么名儿?”

厨师一想,儿子捡了一条命回来了,是全家的福份,顺口就说:“全家福!”这个菜名正合了全家团圆的意思,全家人都十分高兴。

从那以后,逢年过节,来人去客,老两口都叫厨师做这个“全家福”。客人们吃了,也都说味道好,还派人来跟厨师学艺,“全家福”这个菜就这样传出去了,以后还上了饭馆儿的名菜谱。

【篇五】小学生课外阅读故事

小兔子找太阳:

有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听说太陽是红红的、圆圆的,便要去找太陽。

它来到屋子里,提着两盏红红的、圆圆的灯笼问妈妈:“妈妈,这是太陽吗?”

妈妈说:“不,这是两盏红灯笼,太陽在屋子外面呢!”

小兔子来到菜园子里,看见三个红红的、圆圆的萝卜就问妈妈:“妈妈,这是太陽吗?”

妈妈说:“不,这是三个红萝卜,太陽在天上呢!”

小兔子抬起头,看见天上飘着红红的、圆圆的气球就问妈妈:“妈妈,这是太陽吗?”

妈妈说:“不,这是红气球。”

小兔子焦急地喊:“真急人,太陽到底在哪儿呢?”

妈妈说:“瞧,太陽只有一个,还会发光呢!”

篇8:小学阅读故事分享

一、老师读故事

曾有人做过实验,对同样的内容,人们读、写、听的记忆力分别是10%、20%和30%。对于读写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说,听故事无疑是更好的阅读教学引导方法了。以《格林童话》引导阅读的教学为例,课堂上,老师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大家想不想听呀?”讲故事突破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流程,小学生更乐于在故事的王国里徜徉,纷纷回答想听。老师:“这个故事叫《跳破的舞鞋》,大家想一想舞鞋怎么会跳破呢?”大家天马行空地乱说了一通,“同学们的想象力都好丰富啊,接下来由我为大家揭秘!”老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在讲到故事中的转折点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如讲到士兵第一天就发现了公主们的秘密,却在第二天依旧装作若无其事,小学生着急了,“三天期限就要到了,国王会把他砍头的,他为什么还不赶紧说明白啊?”老师道:“第三天可不一样了,你们猜猜士兵做了什么?”老师在学生猜想后,再说:“他把舞会上的酒杯和树林里的一截树枝呈给了国王,大家说说他为什么要把这两样东西给国王呢?”引导学生去思考原因,明白故事创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回过头来问问学生,“如果让你给故事起题目,起什么题目好呢?”学生纷纷给出了自己的题目,如《公主与士兵》,但这时个别学生就提出异议:这个题目说不到公主半夜参加舞会啊!大家在对题目的讨论中提高了对阅读中题目的重视,在老师的总结下大家也会知道如何更好地起题目。学生在听故事中,结合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讲述和提问,对故事的发展有更明确的了解,在全班学生共同回答问题的情境下,大家思考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对从故事中学到的文章内容等有了更深刻的记忆和理解。

二、师生互动,学生分享故事

“大家听完了《格林童话》里这个《跳破的舞鞋》,觉得《格林童话》好不好?”学生高兴地说,“老师再讲一个故事吧!”“再讲一个故事可以啊,不过这次老师也想坐在下面听故事,那你们来讲故事好不好?大家了解《小红帽》和《灰姑娘》的故事吗?或者谁还有更多的故事跟大家分享呢?”

“大家想一想刚才老师是怎么讲故事的,大家可以模仿老师,把故事重新呈现给大家。”当然,小学生如果实在想不起来还有哪些故事或者忘了故事情节,老师可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不同的纸质版故事,下发给学生,请学生做好准备。学生可以一个人讲故事,其他人来配合表演,大家进行一个讲故事比赛。在听故事的高涨气氛下,请学生上台讲故事,首先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其次可以让学生在讲故事中回顾自己曾经看过的故事,对脑海中的故事进行逻辑整理和语言表达,实际上是将阅读纸面文字的故事转变为再次阅读脑海中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在浅阅读的基础上对故事的发展变化和描述方法进行细致的回顾和理解,用听故事、讲故事的形式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投入阅读课堂中,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三、把故事拓展、再生

故事的阅读教学作用,还表现在老师通过启发学生,引起学生思考,使他们自己来分析人物特点,领悟其中的道理,进而达到阅读教学更高层次的目标,即训练学生对故事进行拓展和再生的创造力。

“大家印象中的猪八戒是什么样的呢?”《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早已被搬到了电视屏幕上,抛开现在流行的《熊出没》等动画片,小学生对《西游记》拥有浓厚的兴趣,对其中的故事情节也有大概的印象,但是学生并没有主动思考过师徒四人的特点,因此在课堂上可以借助学生对《西游记》的了解和兴趣,通过和学生共同回忆故事情节,启发学生从细节着手分析一下这几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在和老师的探讨中,课堂气氛热烈,对故事是如何呈现人物特点的表达技巧和方法具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邀请学生根据总结的人物性格特征和学到的表现方法,充分发挥想象力,以小组形式来编一个师徒四人之间的故事,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对故事的创造力。

这样有趣的课堂形式,通过师生互动的听故事到讲故事,再到自己编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学生对故事中表达方法、人物呈现、故事发展、道德观等的学习和塑造,在快乐阅读中实现了阅读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上一篇:2008年环卫绿化站年终总结下一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