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

2024-06-27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通用6篇)

篇1: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

(河职院教〔2006〕29号)

根据学院《关于加强课程建设的意见》制定本管理实施办法。

一、明确职责,加强课程建设宏观调控与指导 1.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分委会职责

(1)审定学院课程建设规划和课程建设计划,并根据学院课程建设经费安排确定课程建设经费投资方向,审议经费预算。

(2)根据课程经费预算组织相应课程建设项目立项、评审、验收、评奖工作。

(3)组织院级优质、精品课程评审验收,并推荐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

(4)组织合格课程评审抽查,检查课程建设项目执行情况。(5)负责新开课程、课程教学大纲、主要课程入库及废除与更新的审批。

作为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分委会的日常办事机构,教务处负责有关课程的协调、组织、行政审查及其它日常管理工作。

2.系(部)课程建设与管理机构的职责(1)合格课程验收评审。(2)部门课程建设计划审定。

(3)组织相应课程建设项目立项、验收、评奖的初审与推荐。(4)负责新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入库及废除与更新的审定。

二、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做到课程建设责权利的统一 1.课程负责人制度实施范围(1)实行课程负责人制的目的,是在课程负责人的领导下,加强课程教师团队参与课程建设的作用,统筹和规范基本内容相同、学时和授课对象不同课程的设置、建设与管理。

(2)凡我院综合教务系统课程库中的课程,原则上都要指定课程负责人,负责一门或若干门主要内容相同的课程改革、建设与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可分期分批进行,公共课、院级平台课、系(部)级平台课、2人以上教师任课的专业主干课应首先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其它课程暂由任课教师负责。

(3)专业教研室主任应担任至少一门课程的课程负责人。根据课程的实际和部门工作需要,对由个别教师任课的课程,课程主管部门可以将性质相同或内容相近的课程组成课程小组,并指定课程负责人。

2.课程负责人的条件

(1)本校在编或全职返聘教师,热心教学工作,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教学水平,具有敬业精神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2)多年主讲该课程或相关课程,教学效果好,在该课程或相关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3)精品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以上学位,其他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

3.课程负责人的聘用

(1)院级平台课的课程负责人由教务处负责选聘,其他课程负责人由课程主管部门选聘,报教务处审批备案。

(2)课程负责人聘期3年,期满后经考核可连任。

(3)聘期未满而需要更换课程负责人,由课程主管部门研究决定,报教务处备案。4.课程负责人的职权

(1)课程负责人是本课程教学质量和考核质量的第一责任人。(2)负责相关课程论证申报及课程库中课程基本信息的维护,授课教师的资格审查,并协助专业或教研室落实授课安排,监管课程教学实施效果及质量。

(3)研究确定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组织课程教学大纲制(修)订、课程(组)教学规范及相关教学文件建设。

(4)组织制定并主持实施课程改革与研究计划。

(5)组织课程日常教学研究、讨论及交流活动,撰写课程教学总结。

(6)领导本课程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及推荐本课程教师申报各级各类教学奖励。

5.课程负责人的考核

(1)课程负责人履行职责的情况与绩效,由聘任部门进行考核,每学年进行一次,考核结论记入相关档案。

(2)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对“称职”以上的,由课程主管部门给予适当的奖励或工作量补贴。考核结果“不称职”的,终止其课程负责人资格,一年内不能再担任课程负责人。

三、合格课程建设与管理 1.合格课程建设要求

(1)所有必修课、专业限选课都要达到课程合格标准的要求。(2)各课程主管部门要制订合格课程评审计划,院(系、部)平台课、专业主干课应在2年内达到课程合格标准的要求,其它课程应在3年内达到要求。

2.合格课程评审验收程序(1)由课程负责人向课程主管部门提出评估申请(填写《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合格课程评审申报表》)。

(2)课程主管部门根据学校《合格课程验收评审指标》对课程进行评审验收,原始材料留部门存档,并将评审结论及得分汇总后报教务处备案。

(3)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分委会组织抽查或对有争议的评审结论进行复核。

四、优质课程、精品课程及课程改革立项管理 1.课程立项

课程立项包括优质课程、精品课程及课程改革项目立项。各系(部)根据学院优质、精品课程建设总目标制订本部门的课程建设与改革计划,逐步实现院级平台课程基本建成院级优质或精品课程,每个较为成熟的专业应有2-3门院级优质课程,1-2门院级及以上精品课程(其中应有1门实践课程)的目标。每年的具体立项数由学院下达。

(1)申报:课程负责人向课程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填写《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优质、精品课程(课程改革)建设项目申请表》)。

(2)审批:院级优质、精品课程建设及课程改革立项范围主要是公共课、院级平台课、系部平台课和专业主干课。优质课程立项实行分级负责制:①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分委会负责公共课、院级平台课建设立项;②系(部)负责系部平台课、专业主干课立项,并报教务处备案。精品课程、课程改革项目统一由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分委会负责立项。

(3)立项:经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分委会或系(部)审批通过的课程建设项目交教务处汇总,由学院统一发文公布。2.立项课程的建设(1)项目建设周期

院级优质、精品课程建设及课程改革项目周期一般为1年,其中推荐参加省级精品课程评审的课程建设项目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建设工作。课程主管部门应大力支持课程建设项目的实施,为项目组成员高效优质完成建设项目创造条件。

(2)中期检查

项目负责人对照优质、精品课程建设及课程改革项目内容和要求,提交自检报告(含项目完成进展情况,已经完成的部分内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困难及措施等),交课程主管部门和教务处进行中期检查。对人为因素造成项目无进展或进展缓慢的,取消项目立项并收回项目经费。

3.项目评审验收(1)项目必备材料

课程建设评审验收申请书、课程建设小结及相关材料(参照评审指标)

(2)项目验收等级

优质、精品课程及课程改革项目验收分为“优秀”、“良好”、“合格”(“通过”)、“不合格”(“不通过”)四级。“合格”(“通过”)等级以上的项目视为通过结题验收,其中,获评为“优秀”等级的重点课程可通过认定成为“院级精品课程”,部分“良好”等级的优质课程经整改后达到“优秀”标准的亦可通过认定成为“院级精品课程”。(3)项目验收方式 优质、精品课程实行网上验收方式,由课程组根据课程验收评估标准建立课程网站,实现课程资源网上共享。部门立项的优质课程,由部门根据相关评审指标组织评审验收,并报学院备案。对其中评为“优秀”等级的,学院将组织复核;学院立项的优质、精品课程,由学院按照相关评估指标组织验收并公布结果。课程改革项目的验收方式根据项目申请表确定的标准验收。

(4)奖惩

凡验收获“优秀”、“良好”者,可推荐参加学院相应的专项评奖,由学院予以奖励和表彰。主讲教师教学效果达良好以上者,系(部)在计算教学工作量时适当放大系数,在评选优秀、教学考核和推荐评选教学成果奖时,予以优先考虑。凡验收“不合格(不通过)”者,学校收回剩余资助经费。对不能按时完成建设目标或经费使用效益较差或挪经费作它用者,给予项目负责人2年内不再立项及部门立项数减少的处罚。课程建设项目完成情况,将作为学校对各部门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完善课程入库管理制度 1.课程开设

(1)建立课程开设审批制度,公共课、院级平台课开设由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分委会审批;系(部)平台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由课程主管部门审定,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分委会审批;其它课程由课程主管部门审批,报教务处备案。教务处将定期公布全校课程目录,进行目录管理,进入课程目录的课程必须经过审批。

(2)院(系、部)级平台课、专业主干课应有2年以上的稳定期。

(3)公共课、院(系、部)平台课、专业主干课的开设必须经过严格课程论证。课程论证包括课程开设必要性的说明,相关课程教学文件,尤其是教学大纲等的审定,课程论证由相应课程主管部门进行,并报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分委会审批。课程大纲是课程内容的纲领性文件,一旦批准,不得随意变动。

(4)课程开设实行集中审批制度,每年的四月中下旬为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分委会集中审批时间。

2.课程入库

(1)申报审批。课程基层教学单位或课程负责人为课程申报主体,课程申报审批经过查询(查询课程库中是否有相应课程)—>磋商(与相关课程主管部门或课程负责人磋商设课事宜)—>申报(经系部审定后向教务处申报)—>审(定)批(学院或系(部)审批)等环节。如欲申报由其它部门主管的课程需向相应的课程主管部门提出需求,由该课程主管部门提出申报。

(2)入库。课程入库必须做到信息规范与完善,包括:课程编码、课程中英文名称、课程负责人、学科类别、总学分学时、实践教学学时、课程类别、开课单位、前导课程、后续课程、课程内容、现用教材、教学大纲、基层教学组织等。入库课程须经过系(部)审定、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分委会审批。所有课程入库前都需经过教务处(网上)审核。

新增专业教学计划经审定后,课程可以暂时以“临时课籍”资格入库,但须完善课程基本信息,并在3年内完成合格评审,获得“正式课籍”。

3.课程库清理

为彻底清理课程资源库,将赋予现行课程库中的所有课程以“临时课籍”,待课程满足以下要求后,再为其建立“正式课籍”:(1)完善的课程信息;

(2)完成课程合格评审,并经正式审批。4.入库课程信息的完善与维护

(1)基层教学单位及课程负责人应承担课程库中相关课程信息维护的责任,课程信息的变动,应及时准确地体现在课程库中,以保证课程库的实时性和权威性。

(2)提高课程库中课程的使用率,将入库课程使用率及课程完善情况作为院(系)评价的重要内容。

(3)将课程信息完善与维护作为课程建设评价的重要指标,及时完成已有课程信息的完善工作,尤其是经审定后的课程大纲的入库工作。

5.课程废除与更新

公共课、院(系、部)平台课、专业主干课的废除与更新由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分委会审批,其它课程的废除与更新由各主管部门审批,教务处审核备案。

六、经费保障及奖励措施 1.课程建设经费的使用

课程建设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教学调研、教学资料、课程网站、CAD课件及题库等开支,课程建设中的教学仪器设备所需经费,仍由教学设备费开支。课程专项建设经费的使用由学院专业与课程建设分委会监管,教务处执行。

2.资助及奖励

(1)资助。课程改革项目给予2000元经费资助;教材建设项目给予2000元经费资助;网络课程建设给予3000元的经费资助;院级优质课程给予2000元的经费资助;院级精品课程在前期优质课程建设经费资助的基础上另给予5000元的资助。其中,网络课程提取建设资助经费额的300元,院级精品课程提取建设资助经费额的500元,省级及以上精品课程给予800元作为教育技术中心精品课程维护费(不重复计算,取最高数额)。

(2)奖励。加大对各级精品课程的奖励力度,按照学院相关文件进行奖励。

3.经费下达

教务处根据学校审核通过的课程建设立项,每年一次将课程建设专项经费划拨到各课程主管部门。课程主管部门负责项目经费的日常管理。

七、本办法自发文之日执行,此前文件中与本办法冲突的,以本办法为准。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篇2: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

2016年第4期(总第24期)

校关工委秘书处

2016年12月

本 期 目 录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关工委2016工作总结„„„„„„„„„„1 践行两学一做 弘扬敬老爱老传统„„„„„„„„„„„„„„„„6 开展“帮困助学”,实施“温暖工程”„„„„„„„„„„„„„„„7 会计学院关工委开展“衣旧温暖”党员活动„„„„„„„„„„„„8 工商管理学院关工委举办传统工艺“堆灰字”专题讲座„„„„„„„8 “励志前行·我的未来不是梦”„„„„„„„„„„„„„„„„„9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关工委2016工作总结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学校两级关工委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总书记就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批示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着力抓好青年学生和青年教工思想道德和思想政治建设,关心青年人健康成长。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加强关工委建设文件精神,积极发挥“五老”为党和国家事业增添正能量的作用,深化关工委常态化“巩固提高”工作,健康、稳步、有效地推进二级关工委常态化建设。不断提高关工委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主要工作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批示,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学校两级关工委把学习总书记重要批示作为2016关工委工作的头等大事,关工委在职领导就学习总书记重要指示于今年四月专门召开了党委会进行了认真部署,落实在职领导带头学,工作团队重点学的工作计划。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进一步提高认识,振奋精神,明确任务和工作方向,从青年人健康成长的实际出发,继续推进立德树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1.配合学校中心工作,贯彻落实好习总书记关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批示。一是党委班子成员带头学习。在重要讲话发表后,党委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带头抓好学习,在尊重“五老”,爱护“五老”,学习“五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五老”作用上做了进一步的安排,积极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二是各二级关工委认真抓好学习落实。各二级关工委专门召开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落实会议。校关工委到各二级院(系)进行“以学习重要讲话,把关工委工作纳入党政工作运行轨道、在职领导发挥主导作用、老同志发挥主体作用”为主题的走访调研活动。通过集中学习、观看辅导录像和座谈研讨等方式,深入开展学习活动,紧紧围绕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开展工作,把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把讲话精神广泛传播到学生中去。采取微信、微博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形式,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与贯彻活动,帮助他们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来龙去脉,增强他们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引导他们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团结教育广大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同时,积极邀请“五老”深入大学生身边,讲感受、谈经验、谈感悟,增强学习宣传的实效性和影响力,不断把学习引向深入。

2.二级学院关工委在思想道德培育上注重增强实效。全面提升学生道德素质是强国富民的根本,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中,工程学院关工委开展了“英雄事迹海报展”、弘扬“人道博爱·奉献”公益活动;工商管理学院关工委举行“我的中国魂”演讲比赛和党史知识竞赛;会计学院关工委开展了“党员结对帮扶”、“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等主题教育。

3.深入开展学党史、国史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按省教育系统关工委部署,校关工委专门会议研究,在全校范围内转发了教育部关工委《关于教育系统关工委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教育的通知》,同时向各二级学院关工委发放了《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系列丛书,组织老同志在学生中宣讲“学党史国史”重要意义,各委员单位及二级关工委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工程学院关工委开展了“走进历史 放飞梦想”的主题参观活动;旅游外语学院关工委组织200多名在皖南实习的学生来到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开展了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公管院关工委开展“铭记党史国史,争做有为青年”的党史国史讲座及征文比赛;工商学院关工委利用学生班会积极开展党章党规学习,并举办“手抄党章”投票活动。

4.以职业素质教育为主线,建立职业与就业指导体系。职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就业教育,学生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抱有什么样的职业理想,怎样完成职业规划,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学生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关工委工作应该高度关注的问题。在党政共同领导下,今年学校关工委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即新生入学后,请老同志开展“匠心筑梦——迈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的专题讲座,勉励同学们将职业荣誉感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以“大国工匠”精神为引领,以工匠们为榜样,立志以精湛的技艺、过硬的素质投身于职业教育和行业发展建设中,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强国,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针对大

二、大三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跟踪指导,请老同志开展“走好就业路”专题讲座,增强毕业生应对就业挑战的能力,达到提高自身素养、增强自己能力、拓展个人视野的效果。“大学生创业”讲座又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自主创业意识,正确把握创业创新指明了方向。学院还通过就业单位回访等对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研究,为更好地改进、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

二、进一步完善和持续推进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

按上级关工委工作要求,我校关工委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设的意见》(教党〔2009〕20号)、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设的意见〉的通知》(苏教党〔2010〕51号)和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长效机制的通知》(苏教财〔2009〕57号、苏财教〔2009〕147号)等文件,以“学习、落实、放大、创新”为主题持续推进两级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

1.强化工作职责。发挥委员单位指导作用。在职领导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是做好关工委工作的基础,思政工作小组4月举办了励志班赴溧阳新四军纪念馆开展《同叙人生感党恩、老少共话中国梦》主题教育;10月,党建工作小组带领部分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参观溧水国防园、听雷锋战友赵明才讲雷故事、各老同志座谈等活动,以激发青年人对党对祖国的热爱,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使他们更好的树立核心价值观并以行动去作践行者。教学督导工作小组积极组织老同志参与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全年共听课154学时,对60余位青年教师进行了辅导。心理咨询工作小组创新工作方式,在3月20日开展了 “我和舍友有个约会” 主题活动,旨在融洽宿舍同学关系、开发大学生自助和互助潜能。成功举办了以“成长三部曲-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提升自我”为主题的第十届“5·25”心理健康活动月,活动月中老同志们接待了上百人次的咨询活动。

2.继续扎实推进二级关工委常态化建设。进一步落实了校内委员单位、二级学院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建设的实施工作,增强了关工委工作人员的大局意识、政治意识、看齐意识。到今年3月为止,我校二级关工委全部通过了常态化建设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补充完善了要加强指导与帮助,坚持标准,健康、有效推进,尽快完成常态化建设工作,切实把关工委工作纳入党政工作运行轨道,融入日常工作之中。旅游外语学院关工委领导分别深入各教研室和党支部,针对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具体特点开展了可操作性的调研,搜集各类意见20余条,为关工委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支持。会计学院关工委对工作做到“认识、关心、支持、指导”四个到位,并把它纳入学院党政工作运行轨道,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制定二级学院关工委工作制度,实现工作常态化。

3.精心做好校级关工委表彰工作。自2012年在我校表彰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以来,又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他们的积极工作下,我校关工委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也受到了广大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根据学校《关于印发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优办法》的通知精神,经自下而上,民主推荐,测评打分,校关工委讨论,学校党委研究决定表彰了6个先进集体、21名先进个人及6个工作创新奖。

三、继续切实抓好重点活动的筹化与落实

1.继续深入开展“老少爱心结对”、“一帮一”等活动。3月,工程技术学院关工委组织我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们来到了东山敬老院,为老人们带去关爱与关怀。公共管理学院近年贫困生数量比较多,学院关工委根据这一特色,邀请我院关工委委员、董惠玲老同志参加 “寒冬送温暖,真情暖人心”暖爱校园行活动,董老师更是拿出自己积蓄,捐给有需要的贫困学子,鼓励他们早日摆脱贫困,成为贫困有志的好青年。会计学院关工委制定了“教师党员与困难学生结对帮扶”工作制度,并采取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的形式对困难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帮扶,使帮扶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2.充分发挥两级关工委走向社会,服务群众功能,为社区办实事、办好事。为社区办实事、办好事是学校关工委工作的短项,今年校关工委积极提倡二级关工委主动走出校门,深层次了解社会,提升学生自觉服务社会的良好心态取得了好成果,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旅游外语学院关工委组织学生党员代表和15级各班团支部书记到天景山小学,和小学生们共同举行了升旗仪式,并一同进行了学雷锋活动。会计学院关工委组织了与“海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学习交流活动”及“关爱外来工子女活动”。工程学院关工委利用高年级学生会修冰箱、空调的技能,节假日到社区开展送温暖活动。信息技术学院关工委萤火小分队志愿服务社区,并与乌江、高华社区共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3.维护好“温馨小屋”的长效运作机制。为维护好“温馨小屋”的长效运作,校关工委今年9月在新生到校之际,为全校师生写了《“温馨小屋”欢迎您》一封信,在欢迎贫困生选取学习与生活用品的同时,也号召广大师生积极为“温馨小屋”捐款捐物,我校关工委全体成员一致支持将2015年省教育系统关工委颁发的“明星关爱超市”奖金放入 “温馨小屋”物品购买中;老校长杨长淳同志为“温馨小屋”捐款一万元;收到各类衣物100余件。大大充实了“温馨小屋”的资源,“温馨小屋”做到了全年都向贫困生开放的目地。百余人次贫困生得到了资助,使其成为服务于我院贫困学子的爱心岛。也成为我院关心下一代帮困助学工作的一个特色品牌。

四、积极做好宣传报道及关工委秘书处工作 今年学校开展了大量有意义的活动,关工委秘书处向教育部关工委、省教育系统关工委报送宣传报道16篇,完成了4期工作简报,两期关工委制度汇编,进一步完美了二级关工委工作机构图。定期召开关工委秘书处工作研讨会。

五、完成好南京高校三片及教育部联系点工作

1.做好本片有关组织协调服务工作。与其他牵头单位共同努力,一起完成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交与的各项工作任务,走访了片内9所院校,了解并调研了片内学校关工委开展情况,建立六片关工委工作基本情况入库工作,全年举办两期高校六片关工委工作会议。

2.做好教育部联系点工作。积极宣传贯彻教育部关工委“双先”表彰大会精神,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年来,我校关工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在委员单位作用发挥上还有较大的空间可挖掘。我们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增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形成特色、与时俱进、打造品牌,把我校关心下一代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践行两学一做

弘扬敬老爱老传统

会计学院关工委将践行“两学一做”学习与弘扬传统美德相结合,组织党员师生前往敬老院参与志愿服务实践。11月5日下午会计学院关工委主任陈洁,校关工委秘书长陶月恒,院关工委副书记梅青,团总支书记徐燕以及辅导员张旭昌老师带领青年志愿者们来到东山敬老院,给敬老院的老人们送上了秋日的祝福。

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以“话一句生日祝福,暖一片夕阳之心”为主题,我院师生给即将过生日的老人们举办生日PARTY。活动开展前,志愿者们紧张而有序地布置场地,老人们也参与其中,与志愿者们一同捆绑气球,现场一片欢乐。在我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充满爱心的气球布满敬老院,阳光下绚烂着秋日的色彩。

当志愿者推着生日车出现在老人的视线中时,老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随后,会计学院党总支书记陈洁、党总支副书记梅青一同为老人点上生日蜡烛。敬老院院长和陶月恒老师一同为寿星老人切蛋糕,一首生日快乐歌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志愿者们集体为老人们演唱《敢问路在何方》、《小白杨》等经典曲目,老人们用掌声表达了他们内心的喜悦之情。生日会结束之后,党员教师向敬老院院长了解老人的身心状况、现居住条件,并参观了老人的卧室和娱乐室。

此次送温暖志愿实践活动有助于进一步引导当代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在实践服务中体现青春价值,提高服务社会能力,更体现党员关爱老人,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增强党员教师的服务意识,提高党员的社会责任感。

开展“帮困助学”,实施“温暖工程”

——会计学院关工委参与校关工委温馨小屋活动

2016年10月31日12点30分,会计学院关工委于玫瑰院温馨小屋举行“情意暖寒、帮困助学”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有学院关工委主任陈洁,校关工委秘书长陶月恒、校关工委副秘书长高颜芝,辅导员张旭昌以及4位受资助的16级学生。

学院关工委开展的“帮困助学”活动为给寒门学子送去一份冬日的温暖与关怀。我院老师为困难学生选购冬日棉衣,并将衣服发放到每一位困难学生手里,并鼓励同学们安心读书。每一件棉衣里都包含了老师对会计学子无限的关怀与爱心。

此次送温暖行动为会计学院困难学生每人发放了棉衣,体现了学院关工委一直以来对贫困生的关怀。陶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放下思想包袱,树立坚强的信心,勤奋学习,自强不息。陈书记指出,学院将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这些学生,给学生温暖与力量,并勉励同学们感恩向善,知恩图报,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自觉培养勤奋好学的精神,在求学的道路上,明确目标,把握机遇,珍惜时间,培养创新意识,勇于创新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勤奋的人!

会计学院关工委开展“衣旧温暖”党员活动

为了积极贯彻国家资助政策,帮助贫困学生。我院于2016年12月14日中午1点在明德楼301举办“衣旧温暖”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会计学院关工委主任陈洁,校关工委秘书长陶月恒,知名校友吴宗泽,李海燕副书记,教师党支部孙迎芬书记,团总支书记徐燕,辅导员李丹老师、许佳老师、李松老师。本次活动由会计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纪检部承办,16级资助生积极参加。

经过老师们的努力,收集了很多的衣服,虽然有些破旧但代表了老师对同学们的关心和爱护。陈洁书记,陶月恒秘书长等分别把这些衣服交给了资助生们。资助生则对老师们的捐助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此次活动在贯彻国家资助政策的同时,也让同学们感受到老师们爱的关怀,促进了师生间的友谊。

工商管理学院关工委举办传统工艺“堆灰字”专题讲座

12月22日,工商管理学院关工委邀请“堆灰字”传承人陈从钊先生到校作专题讲座,探讨保护和传承传统民间工艺的意义。

陈从钊先生是根雕及堆灰字大师,是堆灰字手艺的传承人,其作品工艺复杂、精美大气、气势磅礴,受到广泛好评,多件作品被收藏在中国杨树博物馆和宿迁市博物馆。

2016年暑期,工商管理学院“三下乡”团队在江苏宿迁开展社会实践时结识了陈老,了解到民间传统工艺“堆灰字”面临失传时,3名学生决定拜陈老为师,将手艺传承下去。

活动当天,陈从钊先生还向学校捐赠了精美的“堆灰字”作品。校关工委有关领导也出席了本次活动。

“励志前行·我的未来不是梦”

为积极贯彻国家资助政策,会计学院关工委于2016年12月14日中午12点30在明德楼301举行“励志前行· 我的未来不是梦”师生座谈会。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会计学院关工委主任陈洁,校关工委秘书长陶月恒,知名校友吴宗泽,李海燕副书记,教师党支部孙迎芬书记,团总支书记徐燕,辅导员李丹老师、许佳老师、李松老师。本次活动由会计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纪检部承办,16级资助生积极参加。

首先由陶月恒秘书长发言,她认真阐述了国家重点关注的资助政策,号召资助生们从贫困中走出来,从贫困中富强起来。鼓励我们不要因为贫困而自卑,只要努力奋斗,自卑就是成功的开端。接着由毕业校友吴宗泽先生发言,他鼓励我们要对未来充满想象,对未来有一个规划。对目标要有强烈渴望。强调了脚踏实地做事的重要性。然后,由教师代表李海燕发言,她赠送同学三句话:1.与其哭着去抱怨等待不如面带微笑的去坚强面对2.没有伞的孩子跑的更快3.自信挖掘资源、利用资源、转化资源然后回报在将来、收获在将来。最后,由学生代表张前进发言。他先代表同学对老师们的关怀表示感谢。他坚信家庭贫困是暂时的,幸福才是永远的。家庭贫困不是错,改变不了家庭贫困才是错。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对帮助我们的人有一颗感恩的心。

篇3: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对外经济交往日益频繁, 需要大量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商务英语日益重要, 甚至占统治地位的领域 (Dudley Evans & St John 1998) 。商务英语教育在我国高等院校和社会教育体系中也从无到有、由点及面。据统计, 目前我国开设商务英语方向和课程的大专院校已有540所。同时, 商务英语专业在高职院校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商务英语专业的招生人数爆满, 就业率高, 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一定外语能力的商务型实用人才。然而, 在大好形势面前, 由于我国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办学时间短, 实践经验缺乏, 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高等职业教育商务英语专业在规模、数量、专业设置等方面与市场需求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高职高专培养的是直接面向社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专业设置要考虑就业市场的状况而不是学术研究的需要。高职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并获得社会认可, 是检验一所高职院校及其专业设置成败的关键因素, 因此必须把专业设置与学生的未来前途紧密结合起来。但同时我们也要反对片面的“市场需求决定论”, 它由局部、近期的功利驱动, 将导致整个教育机体以致于受教育者个人的实用主义。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急功近利, 开设商务英语专业仅仅因为热门, 招生和就业率高, 没有根据市场需求来进行调研, 片面、短期的追求功利。

(二) 在办学模式上, 商务英语专业走本科“压缩型”老路, 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近年来我国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发展迅速, 专业点不断增加, 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但长期以来人们对高职高专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商务英语的专业特色不够突出, 专业设置的课程大多是本科英语专业课程的压缩, 强调英语语言学科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却忽略商务课程在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和职业性不够明显, 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商务英语是一门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应用性极强的综合学科。因此, 实践教学体系是商务英语专业办出质量、办出特色的关键。但是,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缺少实践教学或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专业技能训练不突出、实训手段单一等问题。整体而言, 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还处在摸索阶段。

(三) 师资力量薄弱。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商务英语的学历背景, 不了解真实的商务工作环境, 教师的知识更新与行业发展有一定的差距, 这种师资水平严重制约了教学与科研的发展。商务英语专业急需一大批既精通英语, 又具备国际商贸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当前, 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缺陷, 教学方式方法陈旧, 实习实训环节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毕业生实践经验少, 就业后企业还得对其职业技能“回炉”。在很大程度上, 这些问题与课程设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针对以上问题, 商务英语专业可以从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师资培训等几方面着手, 积极推行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 为涉外商务企业输送具有一定外语能力的商务型实用人才。

二、国内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研究状况

英语课程设置对英语课堂教学和评估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对于商务英语专业设置的研究, 就国内情况而言, 专家和学者们对此有一定的研究:如束定芳, 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胡文仲, 孙有中, 突出学科特点, 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 。显而易见, 这些论著对我国高校的外语专业课程设置有相当大的促进和指导作用, 但由于这些专家和学者主要着眼于本科院校, 他们的理论研究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还有一定的距离。为了解相关研究在国内的进展, 笔者查阅了2005~2008年近三年CSSCI外语类期刊的研究成果, 包括《外语界》、《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外国语》、《外语电化教学》、《外语教学》、《现代外语》、《外语研究》, 没有发现涉及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设置”的论文, 显然外语类重要期刊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设置的研究关注不够。从中国期刊网上可以查阅到一些非重要期刊上的论文, 如高玲, 张新民“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初探”;冯克江“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设置的几个基本问题”;崔秀敏, 黄子辉“关于高职商英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探讨”;马洪武“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初探”;申菊生, 胡霄“浅谈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定位”……这些论文大都谈及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要以《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指导方向, 着眼于学生能在社会交际中、工作岗位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上述这些研究对如何设置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但这些研究还未形成体系, 以它们来作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是远远不够的。

三、提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的方法与举措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的地方性和职业性特征非常明显, 其专业设置应该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色, 突出职业背景特征。因此, 在专业设置过程中, 充分协调学生、英语教学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 力求培养出能自主学习, 顺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一) 改革专业设置。

1.专业设置的调整。

高职教育既属于高等教育, 又属于职业教育, 其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六朝古都——南京, 而南京地处长三角地区, 经济对外依存度超过50%, 社会用人单位对不仅具有很高的专业技能, 而且还能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很大。面对细分市场, 必须细分专业。自2006年开始,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调整原有的专业设置, 将商务英语专业确定专业方向为金融保险、国际贸易、会计、软件开发, 2008年又进一步将专业方向定为国际贸易、涉外文秘、导游等。专业内容:本专业主要学习英语语言类和贸易、会计、金融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英语国家的相关背景知识, 达到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水平, 了解国内外有关国际商务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对国际贸易、国际商法、商务谈判等涉外商务工作相关的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 熟练使用各种现代化办公设备。专业特色:商务英语专业融英语与电子商务为一体, 符合社会发展趋势, 具有较强的岗位对应性。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业的涉外商务岗位、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商务助理、导游、文秘及宾馆、饭店前台等岗位, 从事商务运作、报关、跟单、文秘等工作。专业前景:与其他系部紧密合作, 设置了剑桥商务英语、英语口译证书、报关员、跟单员、会计等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与考核站点。学生就业面广, 就业质量高, 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2.课程体系的改革。

教育部教高 (2006) 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与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提出, 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 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由此可见, 在工学结合的大环境下,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显然不能沿用传统的普通英语教学模式, 改革势在必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完善的课程结构, 必须紧扣企业需求改革课程设置, 意味着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 增强就业竞争力。这对现有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具有很深的指导意义, 主要表现在符合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高职院校只有对英语能力与知识并重培养, 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商务英语作为一门复合型学科, 是以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为学科基础, 注重与商务理论相结合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其专业课程的设置应更多地体现在相邻知识系列的整合, 必须考虑语言技能与商务知识的平衡。专门用途英语 (ESP) 课程体系的内容应当涵盖:“英语语言水平+专业操作技能+专业学科知识。” (梁雪松, 陆黎峰, 陆莺, 2006) 。本文认为,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也应进行同样的改革。在教学体制改革方面, 要考虑哪些课程需要压缩, 哪些课程可以削减, 以便腾出更多的时间开设专业课程。比如, 为了压缩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时间和课时, 可以削减《英美文学》、《英语视听》、第二外语等课程, 同时, 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注重开设的课程有: (1) 基础英语课程。商务英语精读、泛读、听力、商务口语、英语口译与笔译、英语应用文写作、英美概况、英美报刊文章阅读等。这些课程的设置旨在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并获得相关语境下熟练运用语言的能力。 (2) 商务理论课程。包括经济学原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国际会计、市场营销、秘书实务、互连网技术、电子商务等一系列商务基础课程。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国际商贸、营销的一些基本理论。 (3) 商务英语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谈判、金融英语、会计英语、旅游英语、秘书英语等一系列应用型实践课程。这些特色课程大多采用实践教学的方法, 教学主旨就是强调对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和商务操作能力的培养, 实用性占据了重要位置。

3.实习实训的实践。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深刻把握实践教学的内涵, 明确教学目标, 准确设置实训项目。 (1) 项目实训。商务英语听说、外贸口语实训、翻译实训、基础会计实训、国际贸易实训、电子商务实训、剑桥商务英语培训、报关员考证培训、英语口译考证培训、外贸英语函电、中英文文字处理。 (2) 职场培训。职业生涯设计、求职面试、涉外礼仪等。在教学方式上要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 按照职业岗位要求, 把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与技能, 融入相关课程教学大纲中, 通过学中做、做中学, 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例如, 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如“剑桥商务英语中级证书”) 的职业标准和考试大纲直接引入到专业课程设置中。具体来说, 学生可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有: (1) 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三级证书 (必取) , 大学英语CET——4级、6级证书 (必取) 。 (2) 计算应用能力考试中级或国家计算机一级 (必取) , 国家计算机二级 (选取) 。 (3) 英语中级口译证书 (选取) , 剑桥商务英语BEC中级 (选取) 、报关员、跟单员、会计、秘书证书 (选取) 。

(二) 教学改革的尝试。

1.教材、教具的选择。

选择最新的能充分体现出与目前广泛应用的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模式相对应的特点的教材。商务英语专业目前所使用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新编商务英语精读、泛读、听说、口语、翻译、写作、词汇》系列教材 (虞苏美主编) 。此系列教材选自当代英美报刊杂志以及某些商务专著, 题材新颖, 涉及面广, 按照商务主题对教材进行分类。比如《商务英语精读1》包括“营销”、“工作和职业”、“打电话”、“旅行安排”等10个商务主题, 教学目的就是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商务主题, 使学生系统掌握商务英语的基本词汇及其表达方式, 全面获得商务的基本知识。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初步建立与主题相关的文化认知结构后,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并发现相关知识缺漏,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图书馆和英文报刊等多媒体资源查询相关内容的语言素材。这些素材作为开放性文本资料,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 丰富主题内容。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时, 要求每位教师熟练使用电脑、投影仪等设备, 使用PPT制作电子教案, 系部根据教师提交的教案进行整理、汇总, 最终制定既适合教学大纲同时又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电子教案。

2.教学方法的改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教师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首先, 教师要以创新的精神寻求优秀的教学方法, 培养适合时代, 顺应时代发展的优秀人才。其次, 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改进, 创造新型的师生关系, 突出学生主体, 尊重个体差异, 有重点、有区别地培养和发挥学生的特长。可以采取“小班化”教学, 每班在20~25人左右, 教师授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在使用双语的比例上作适当的调整, 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实践证明,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对于学生领悟英语的交际性是大有裨益的。

3.教学模式的运用。

在教学中, 主题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模式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能力, 而且使他们的英语知识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 增强了综合素质, 学生可以无障碍地在工作中发挥作用。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 引导学生爱学习、会学习,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充分体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中介作用是课堂教学模式成功运行的保障, 在培养学生语言水平的同时, 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为终身教育打下基础。还要重视第二课堂的教学, 在课外,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举办英语角、英语演讲、英文歌曲大赛、英语学习讲座等活动, 组建英语广播电台, 开展英语情景剧表演等形式多样的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第二课堂活动能充分营造学校英语学习气氛, 使英语教学从单一的班级教学转移到以校园为主的英语学习的大课堂, 巩固了课堂教学的成果, 容易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进而提高英语学习水平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三) 师资的培训。

1.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 提升外语教师的整体素质, 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已经成为外语教育的关键问题。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英语师资存在着工作负担较重, 男女比例失衡, 理论水平较低, 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教学模式比较固定, 科研实力有待提高等问题 (王雪梅, 康淑敏, 2005) 。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师情况也如此, 大多数英语教师属于知识结构单一的“语言型”或“英语和文学相结合”的人才, 他们能胜任基础英语的教学, 却不具备商务英语的实践经验, 对他们来说, 进行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2.应对的方法和举措。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授课融专业知识与英语教学之中, 设计与专业相关的教学内容,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备讲授英语的能力, 而且具备较强的商务专业知识。英语教师商务知识的先天不足不是通过简短的专业培训就能够弥补的, 解决的方法有:推广校际合作与交流, 特别是专业课程教师同外语教师的合作尤为重要。同时积极鼓励教师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进一步深造, 如攻读英语专业或者教育学专业的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等专业学位。从院校方面来说, 高职院校应当统筹规划, 充分利用行业的资源优势, 聘请院校和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定期到学校指导专业建设;同时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 狠抓专业课教师的在职跨专业培训, 确保部分专业英语教师每年到企业挂职锻炼半年左右;同时邀请企业人士为英语老师讲授商务实践经验, 从而保障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顺利接轨。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是:应用外语系平均每年派4至5名专业教师到企业担任访问工程师, 同时, 还会派1名教师到国外进行为期半年左右的修学。出国学习的教师亲身体会各国的风土人情, 更好地领会教材中的内容和背景, 这样授课内容就会丰富多样, 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学生的培养。

目前, 我国职业教育已经发展到了模式转型的新阶段, 即由传统的学院式教育模式向政府主导下的就业导向模式转变, 这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高职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一方面要考虑到人才在知识、能力、品德等层面的共性;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外部因素与内在因素的具体差异, 在了解国家、社会、市场等对英语人才能力、知识等需求的基础上, 结合地域、院校、专业等特色, 突出个性, 培养多样化的英语人才。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以下方面:

1.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正确定位高职专业培养目标是优化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进行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专业定位必须有“自知之明”, 为中小型企业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应该是高职院校努力的方向。围绕我国入世后对外贸人才的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的需要, 应重新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定位, 确定商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需要的, 具有较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 以较熟练的口语为特长, 并有较广泛的国际商务知识, 以商务英语兼顾国际贸易、金融为方向, 从事商务、外贸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

2.加大资金投入, 加强实践教学, 完善实训设施和实训基地的建设。

各行各业的特点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 也培育了多元化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办学模式, 无论是订单式培养, 顶岗实习还是半工半读, 共同的特点就是通过合作契约, 把技能人才的供给与需求紧密联系起来, 起到了提高吻合度的作用。提高吻合度, 是指职业教育贴近市场需求, 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 即要贴近市场需求主体——企业。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形成, 有赖于良好的职业环境, 而企业具有浓厚的职业氛围, 是培养高职人才的良好阵地。近年来, 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和订单培养, 与企业建立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 也提高了供需吻合度。没有宁波开发区千家企业的参与, 就没有宁波职业教育的持续先进;没有海尔、海信等国内知名企业的支持与合作, 就没有青海职业教育的享誉全国;没有金牛集团的合作也就没有新疆农职院的全国示范。由此可见, 加强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互动、校企合作, 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不论对企业还是高职院校均是“双赢”的明智选择。对此, 高职院校可以采取“2+1”模式, 即学制三年, 前两年在学校里组织理论教学, 第三年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在校期间就完成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那么企业就可以节省下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来投入研发和生产。在顶岗实习的环节中企业完成了对新员工的岗前技能培训, 保证了学生毕业就能上岗, 上岗就能独立工作。这种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 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与毕业后的就业岗位直接挂钩, 促进培训和就业紧密结合, 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

3.关于评价体系。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应该更加合理和有效。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水平的终结性评价, 不受学生欢迎。试卷作为考试的唯一模式的现状应该得到改变, 可以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首先, 应使考试真正成为检验教师教学成果及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其次, 重视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 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第三, 引入企业评价制度, 强化专业技能的评价, 重视外在的评价导向。

四、结语

篇4: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

长期以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立足地方、依托行业、面向长三角,以服务“三农”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道德和素质为根本,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地方经济社会繁荣发展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深受企业欢迎。据统计,学校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位居浙江省同类高校前列,被授予“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明确人才培养定位

高职教育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对此,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从市场需求出发,立足高职生成长特点,不断探索改革教育教学模式,进一步明确了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向。

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学院首先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当地旅游产业进行调研,明确了该专业的教学定位是培养旅游企业、事业单位一线基层管理人员,而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人员分工、组建团队、项目实施、员工激励、绩效考核等基本意识和素质。

与此同时,学院教改人员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了自我诊断,发现了许多弊端。例如,“我说你听,我考你答,我罚你受”这种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方法,容易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鸿沟。在该模式下,学生被简单地当成一个“真空的容器”,教师则一味地用知识去填充。由于学生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注意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当教师的声音单调乏味时,更容易感到厌倦,这种“一次准备、多次重复”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能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而对学生的知识考核,由于缺乏过程跟踪考核与评价,缺乏实践演练,更是让学生养成了“临时抱佛脚”的陋习,从而造成“学一门、丢一门”的结局。

为此,学院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中,尝试引入企业管理思维,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定位,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在进一步调研后发现,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与关键环节,专业核心课程则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为攻克教改中的重点和难点,学院旅游管理省级特色专业携手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厂中校”——嘉兴职业技术学院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校区,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共同以订单培养的方式拓展办学空间,校企共同确定将“公关与礼仪”这门课程确定为乌镇订单班的特色课程,实施旅游人才的标志化培养战略,并以此为抓手,共同打造乌镇特色精品旅游人才,为学院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多筹并举促教改

在教学改革中,学院领导意识到,只有真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热情,才能助力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为此,学院积极启发教师实施教学改革的创新思维,帮助他们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把整个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之前了解熟悉每门课程的知识点,使他们能够对下一步的学习内容和脉络有个初步的了解。

组建学习团队,实施项目管理。事先告知学生学习的内容,接下来就是告知如何组织教学,并告知组建学习团队时需要考虑成员的性别组成、特长组成、兴趣爱好、人员分工以及性格倾向,团队的组成结构及合理搭配、有序的组合都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成绩。由学生按照兴趣组合的方式自由组成以7~8名成员为一组的学习团队小组,按照学习团队分组就座,由组长担任项目负责人,充分挖掘每个成员的特长,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明确成绩考核评价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考核量表。能否制定合理的考核量表和评价方式是决定能否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能否控制好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针对以往的教学中通常是教师制定考核标准来考核学生的做法,学院在制定新型成绩评定标准时,要求教师首先启发学生去回答5个W,即谁来考核,考核谁,考核的内容,怎么考核,怎么达到奖优罚劣的目的,启发学生启动管理思维。由学生根据项目的不同,制定出考核个人业绩的量表、考核团队的量表、考核实际成效的不同量表。自行制定考核量表,这样就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了全面的过程动态自主管理。

按照能力渐次提高的思路,组织开展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学院要求,要以学生个人能力训练为主,培养他们收集信息的能力、PPT制作能力和讲解能力。同时,以团队能力训练为主,培养团队协调、沟通能力,合作和分工意识。比如,在讲授“公关与礼仪”课程时,教师以学院承担的西塘景区委托项目——《西塘景区游客满意度调查》为案例,指导学生分组制作调查问卷、开展调研、汇总和整理数据、进行形象差距分析并撰写调查分析报告,将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教改成果育新知

经过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同时也让教师对高职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信息无处不在,教师适当的引导,恰当的方法就可以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撷取珍宝,学生展示的作品往往超出了教师的意料和想象。

很快,尝到了教改甜头的教师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原来我们的学生是如此的优秀!企业管理思维下的项目化教学促使学生不断发现自我,去发掘自身的学习潜力。学生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也是对自我再认识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之间绝对不是简单的居高临下的教与学的关系,师生之间完全可以互教互学。真正的教学相长不仅会打开彼此心灵的窗户,还对教师业务知识的提升、师德师风的建设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平等和尊重是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教师必须放低身段,放下架子,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平等的身份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自主创造,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愉悦和创造力,并自觉地接受教师的引导,学生开心了,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项目的学习和实践中去,并尝到学习的无穷乐趣。

教师对知识体系需进行宏观掌控。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看似轻松,似乎从满堂灌中金蝉脱壳,实则不然。将学生送到了讲台上,其实教师更需要做一个能掌控全局的幕后英雄,在宏观层面能做好部署和调控,具有居高临下的知识掌控智慧和能力;中观层面具有气氛控场能力;在微观层面上,又能洞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具有点石成金的点化技巧和功力。“如水善利万物,功成而不居”,默默地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完成一个个项目,让学生自豪地在台上展示自己,从而最大限度地唤醒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创造性,让他们既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又在快乐中自由自主地学习!

与此同时,借助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学院的师资队伍得到了进一步锤炼,师资水平不断提升。据统计,学院有任课教师330余名,其中副高以上及博士学位95人、硕士以上学位200余人,双师素质占86.2%,拥有省“151”人才5名、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市重点创新团队1个。近几年,教师完成省部级及以上课题18项,获得地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30多项,教学成果奖14项,其中一等奖6项,建有省级精品课程11门、国家和省部级规划(重点建设)教材25部。

篇5: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

一、学院情况

学院以商科为主,工科只有1个学院,商科专业分得非常细。全日制学生1.3万,教职工700余人。新校区占地800亩,老校区占地100亩。老校区位于市区,现已完全社会化,成为了学生的校中厂实训基地。其中与华润苏果(南京当地最大的商超)合建的苏果学院位于老校区,在老校区,建立了三层楼、2万多平米的苏果商场。苏果商场建设与设计以华润苏果的为准,但华润苏果必须有1/3岗位拿给市场营销专业、连锁经营专业的学生开展顶岗实习,并提供实训指导。

二、市场营销专业简介

市场营销专业放在工商管理学院,为江苏省首批特色专业(2003年立项,2006年验收),现为国家骨干重点建设专业群建设专业。与苏宁云商、金鹰国际、华润苏果、五星控股等企业合作,与华润苏果合建了苏果学院。

学生就业岗位分为两条线:

主线:现代流通企业的职业店长、区域经理、网络和新媒体营销主管;现代流通企业商品销售、市场分析、营销企划、客户服务等岗位。

次线:其他类型企业的商品销售、市场分析、营销企划、客户服务等岗位的相关岗位。

三、学生与师资情况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每年每级约200人,有专任教师20余名,平均每位教师周课时在10余课时。

四、实训开展情况

实训分为四个模板:一是认知实训,二是课程实训,三是顶岗实习,四是毕业实习。这里重点想讲认知实训、顶岗实训和课程实训。

认知实训与顶岗实训都是在老校区建立的苏果商场实现的。认知实训放在第一学期,主要让学生知道学生未来要经历哪些工作岗位,岗位的升迁情况及薪资情况。重点三方面:一是告知他们柜台销售是基础,必须经历的一步;二是告知他们成长无限;三是让他们看到一线工资报酬。

顶岗实训放在第3学期,实训周期为1个月,这1个月为全职实训。在第3学期里面,整个课程安排里面无公共课,全部为专业课,专业课排位的12周,剩余周数为机动的实训。授这些课程的老师在学生顶岗实训时,就转为实训指导老师,一同和学生参加实训。实训项目一出来,就立即停课,实训完,再接着上。相当于在第3学期的课程安排时,可以非常机动。这个顶岗实训,是每个学生必须参加,纳入了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师在企业指导实训时,教师拿课时。

部分课程实训主要是围绕 双11进行的,在每年双11的时候,会有3-4天的实训,相应的授课教师也同时为实训指导老师。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最大好处,若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对企业非常满意、企业对他也非常满意,学生可以在第5学期实行“免修不免考”政策,即可以在企业全职工作。适应这个政策的条件:一是用人单位(本地企业)盖章签字、二是学生签字、三是家长签字。

五、值得学习的地方 1.人才培养方案排课方面,即所有公共课程在第一学年全部排完,第二三学年全部为专业课。

2.人才培养方案排课排的很满,但可以有机动缺课,即因国家假日(如国庆、五一等)放掉的课不补回,但有限度,不超过总课时的限制即可。

3.顶岗实习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该课程成绩由企业指导教师、校方指导教师评价。

4.实施的课程替换,即在企业开展的实训,若时间过长,但本学期的课程并未完成,可以用实训成绩替换课程成绩,主要是在顶岗实习时使用。

5.成立了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委员会。

6.学生在顶岗实习时,教师也同时进行顶岗实习,给予教师课时费。教师在此时的作用:一是自己顶岗,二是给学生进行指导。

7.特殊情况实施的绿灯政策,即“免修不免考”,在第5学期找到本地企业较好工作的学生,可以全职就业。

8.整个学院文化长廊的设计与宣传。

篇6: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

2009年11月

【基本概况】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由江宁和光华两个校区组成,其中江宁校区是新校区,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在校学生达1.2万人,拥有现代化教学和生活服务设施,设有两座各三层的食堂。第一食堂由社会企业外包经营;第二食堂由学院后勤服务集团饮服中心自营管理。光华校区有两千余人,设有一座三层食堂,由校内职工承包经营。这次申报文明食堂的是江宁校区的第二食堂。

学院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创建高等学校“文明食堂”和“文明宿舍”活动的通知》要求,以创建文明食堂为契机,积极开展创建活动,全面提高餐饮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为教学的科研和师生生活做好保障服务,维护校园稳定,构建和谐校园。现对照《江苏省高校文明食堂评审标准》,汇报如下。

一、学院领导重视,提供“创建”的组织保证

我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党委和行政十分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并连续多年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和省文明学校的称号。

党委一班人创建意识强,充分发挥了在创建活动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1、在思想上统一认识,学院领导始终把做好餐饮工作,办好食堂列为精神文明建设和维护稳定的重要内容,作为后勤保障的重点工作。及时组织传达、学习和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的精神;形成“国家的稳定在高校,高校的稳定在后勤,后勤的稳定在餐饮”的共识,提高后勤员工做好本职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在组织上加强后勤队伍建设,在后勤集团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建立了 善经营、会管理的工作团队,并不断调优人员结构。在教育厅苏教发[2008]76号下发后,及时成立了“文明食堂”和“文明宿舍”两个创建领导小组,并要求通过创建规范管理,提高水平,以创促进,以创促改,以创促管,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相应地后勤服务集团也成立了有集团党总支书记、总经理牵头的自查自评创建工作小组,积极开展创建工作;

3,在硬件上增加有效投入,仅07、08两个,对食堂投入的更新、改造和修缮等各项费用就达近300万元;

4,在政策上积极扶持,将校内所有餐饮资源全部交由后勤集团使用,收益归集团支配,落实上级对食堂和学生的政策性补贴,对食堂划拨人员工资和水电费用补贴。

5、在工作上具体指导,成立有院领导参加的管理机关(膳食管理委员会),院领导经常深入食堂第一线,检查指导工作,明确要求并多次强调;后勤服务集团虽然实现了社会化的改革,但姓“教”的宗旨没变,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的原则抓好餐饮工作,稳定餐饮价格,努力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让利于学生。特别是院主要领导对创建文明食堂多次做重要指示,全力支持这项工作。

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给予从事餐饮管理服务的工作人员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增强了大家争创文明食堂的信心。08年获得江宁区卫生局颁发“A级食堂”称号。

二、加强硬件建设,奠定“创建”的物质基础

我院2003年在江宁新征土地1000余亩建设新校区,在总规方案的设计中,把建设高标准的学生食堂作为重要项目,在建设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确保

建设资金到位。一期工程建设的第一食堂在当时是全省高校面积最大的食堂,投入资金近1300万元,总建筑面积达 138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6000人就餐。2005年竣工的第二食堂,投入资金约650万元,总建筑面积为约为6000平方米。该食堂共三层。其中第一层和第二层为学生餐厅,第三层是教职工餐厅。

江宁二期食堂设计新颖美观、布局合理、通风采光好,成为创建文明食堂的重要物质条件。前厅实现了就餐设备的餐厅化,配备了不锈钢餐桌,易于保洁,座位达平均就餐人数的1/3以上,能够满足高峰时的学生就餐需求。电视播放系统完备,建筑材料符合安全标准,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就餐环境。后场操作间、备餐间按照工作流程布局配置,宽敞明亮。先后投资近200 万元,配置了不锈钢厨俱、餐具以及冷藏消毒、清洗卫生等设备(其中第二食堂 约80 万元)。下水排放顺畅,定期疏通,符合卫生要求。售卖窗口全部安装了刷卡机,杜绝现金消费。每年利用寒暑假、节假日空隙时间,对固定资产、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其中07年维修费 12 万元,08年 15 万元。

为减轻食堂经营压力,学院明确饮服中心不上交任何费用,并在设备添置、维修等方面继续给予经费支持,仅食堂水电费一项,两年共减免和补贴经费达52余万元。另外,为保证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餐,学院提供专项补贴,专门设立了清真餐厅。

三、强化内部管理,提升“创建”的质量水平

创建文明食堂必须在强化内部管理上下工夫,着重抓好安全、价格、卫生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工作。

1、坚持安全第一,确保师生放心用餐。“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们通过经常性的宣传教育,邀请市区两级卫生监督部门来我院开展食品卫生安全 知识宣讲,提高员工食品卫生安全意识,真正明白食品安全是餐饮工作的重中之重,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否则“一失万无”。认真贯彻学校消防安全工作要求,层层落实责任,自查消防安全隐患。同时,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制订了《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建立健全了以食品卫生安全为主线的多项管理制度,从采购、验收、保管、加工、制作、售卖等各个操作环节,层层把关,全程监控,动态管理,杜绝任何食品卫生安全隐患,两年中未发生一起食品卫生责任事故,保证了师生员工的就餐安全。(具体做法包括:饮食服务中心以“食品安全”和“生产安全”作为日常工作的两个重要抓手,常抓不懈。各食堂主任为食堂安全卫生第一责任人,由厨师长或组长负责食品安全卫生的具体工作,对每天供应的菜肴进行检查。食堂(餐厅)有卫生许可证,操作人员一律持有健康证;食品存放生熟、荤素分开,净菜上架摆放整齐,成品和半成品分类摆放。调料盛放器有盖,垃圾桶上盖,餐具按规范消毒,冰箱定期除霜,均有专人负责,并有餐具消毒、冰箱除霜记录;有防虫、霉、蛀、潮、蝇、鼠措施,操作间和备餐间配有灭蝇灯,下水道设有防鼠网,仓库采取防鼠、防蛀措施,符合卫生监督部门防蝇标准;卫生管理制度健全,卫生包干区责任到人,每周一次大扫除,每天多次小扫,卫生工作突出一个“细”字,坚持组长检查、质监员日查、饮食中心周查、后后勤集团月查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集团贯标的要求,对照饮食中心环境卫生规范要求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卫生工作落到实处;库房工作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货架采用不锈钢,物品摆放科学合理,分类摆放整齐,通风好,标识清晰,货物无“三无”产品,无过期、霉变及没有QS标识(国家规定品种)的现象。保管员严格执行仓库管理制度,严把进货、验收关,领料日结日清,做到帐物相符;食堂(餐厅)坚持食品留样制度,有专人负责留样,并做好记录,留样时间及要求均符合卫生监督部门的要求;食堂(餐厅)消防设施齐全,每年由校保卫处定期检修,同时,食堂(餐厅)也有专人每日检查一次设备、设施情况,并有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保卫处。保卫处每年定期组织后勤人员集中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熟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食堂(餐厅)有安全员,每天检查食堂煤气、水、电等设备、设施安全状态,并有记录。)

2、抓好伙食质量,不断提高师生满意度。第二食堂三个餐厅主副食品全部自制,菜肴品种丰富,高、中、低档搭配合理,早餐品种达15个以上,中、晚餐品种均达25个以上。中午12点品种不少于18个,每餐供应品种中,1元以下达6个以上,并为学生提供免费汤,满足学生不同口味的需要,各食堂(餐厅)还增设了多种风味小吃。定期公布市场原料价格,窗口菜肴明码标价,做到质价相符,计量准确,单菜核算。

严格执行《饮食中心工作规范》,强化热情服务、周到服务、文明服务、规范服务的培训教育,弘扬爱岗敬业、务实创新。严格按ISO9001质量体系的标准运行,服务组长每天坚持开早班会,检查员工仪容仪表,点评服务质量,窗口服务人员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做到了服务程序化、操作规范化。服务人员在窗口服务时,精神饱满、主动热情、文明用语。

为使学生吃上热饭热菜,除做好保温措施外,采取大锅小炒,及时添加。这种方法的采用,既保证菜肴品种不少,色泽鲜亮,又不会因量太多而造成浪费。针对我校学生学习任务重,晚自习迟的特点,确保22点以前有夜宵供应,让学生自修回来能吃上喜欢的夜宵,及时补充营养。

针对饮食服务环节多、需求多得特点,为让学生的意见及时反映到管理层,餐厅设有意见箱。开餐时间,食堂(餐厅)主任坚守在餐厅,一方面协调指挥,随时处理各种突发时间,另一方面关注学生用餐情况和菜肴供应,听取学生意见及建议,对合理的建议予以采纳并改进,对暂时难以解决的或不可行的进行耐心解释。同时设有投诉电话和服务台,及时受理就餐者的意见,使沟通渠道始终畅通。

3、严格规章制度,兼顾两个效益。食堂(餐厅)与其主管部门之间订有规范的合同,双方任务目标责任明确,各项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公示上墙,修订了员工手册,人手一册,并保证有效实施。

引进竞争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管理工作规范有序有计划,有总结,坚持每日进行成本核算,由后勤集团财务部统一把关,建立了有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按培训计划开展员工技能培训,轮流派员外出学习,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学习和培训内容主要有贯标文件、食品卫生法、饮食管理、营养卫生、岗位职责和技能操作等,不断增加职工的责任心,紧迫感和危机感。

针对饮食服务环节多,责任大的特点,食堂(餐厅)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为管理入手,对采购、仓储、加工、烹饪、销售、卫生及突发事件的安全应急等环节都制定了详细的程序文件,执行中有规范的记录,如在采购方面,不仅要求供应商具备资质,提供质保书,而且与他们签订安全供应责任书,大宗物品采购必须公开招标,从具有供货资质的合格供货商处进货,不购不存“五无”原料,禽肉类坚持要有动物检疫合格证,严把采购质量关,在采购中坚持货比三家,保证质量和价格,并有采购台帐记录。

2007年9月以来,市场主、副食品原材料价格有较大涨幅,影响食堂菜价波动,为保证全校学生满意就餐,稳定校园正常教学秩序,召开餐厅经理菜价稳定会议6次,明令禁止餐厅经理私涨菜价,并统一规定大荤3元,素菜0.5-1.2元之间价格,同时积极与学校学生会组织联系沟通,召开餐厅经理与学生代表座谈会4次,带领学生代表走访调研周边其他高校食堂菜价4次,并在食堂设立党员岗值班,征求同学们对食堂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食堂问题,采取得当措施,有力地平抑食堂饭菜价格,平稳渡过物价上涨高峰期给食堂带来的困难处境。

四、开展文明共建,营造“创建”的良好氛围

1、成立了由院领导、管理骨干、学生代表参加的膳食管理委员会,每学年调整一次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倾听学生建议和意见。

2、依托由学生为主体的“伙食协作管理委员会”,建立起和学生的联系沟通渠道,邀请学生参与食堂日常管理。饮服中心与伙协会合作,提供经费,组织体验食堂系列活动,如分批组织学生参观食堂加工、储存场所,邀请学生参与周边高校食堂菜价调研,组织水果拼盘大赛,开展文明就餐宣传活动,召开食堂员工与学生座谈会,组织食堂“优秀食堂”评比活动等。开展以人文本、亲情服务,努力营造和谐的就餐环境,积极配合学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加热饭菜、送餐、病号饭、生日聚会、节日聚餐等服务项目,同时为教学楼提供订餐,送餐服务等,努力为师生排忧解难。设立党员示范岗,学生监督岗,参与民主管理。

3、设立党员示范岗,学生监督岗,参与民族管理。(添加一点具体工作内容)

4、提供了勤工助学岗位,帮助一些特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对贫困生积极捐助等。(08年人文系学生)岗位数?人数?补贴?捐助对象?数量等?

5、学院和集团领导经常性的到食堂(餐厅)就餐,就伙食质量和服务质量征询学生的看法,听取学生的建议和意见,并及时整改和反馈。

五、创新改革发展,探索“创建”的成功之路

高校的餐饮工作既有行业的一般要求和法规,也有缘于学校的特定服务对象所决定的特殊性和自身规律,创建文明食堂就是要遵循其特点和规律。大家认识到,高校餐饮工作不单是为了做好服务保障,更要把“服务育人”的理念贯穿其中。我院创建文明食堂的工作,以“两服务”、“三育人”为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教育教学、培养合格人才的中心工作,坚持创新、深化改革,在企业文化建设、建设节约型高校和拓展校外服务等方面已经和正在进行着一些积极的探索。

1、在餐饮管理工作中,融入文化管理的理念。文明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内涵,文化管理相比起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是更高层次的管理。我院后勤服务集团,近年来,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个新的课题,主动积极地进行有益的尝试。凝练出以“服从教育教学,培养人才;服务师生员工,满足需求”为核心的企业精神。有计划地开展理论培训,学院分管领导亲自担任讲课任务;组织管理骨干学习观看有关文化建设材料和精彩报告;在管理中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人性化管理和激励管理,比如分配改革中实施绩效工资;关心职工生活,积极解决职工住宿、洗澡等生活问题,组织开展垂钓、旅游等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注重团队建设,着力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把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中打造“关爱后 勤”、“温馨后勤”、“服务后勤”、“人文后勤”的品牌企业形象要求体现在餐饮工作中。

2、学院制定了建设“节约型”高校的实施计划,后勤是实施的重点部门,其中餐饮工作积极贯彻建设“节约型”高校的要求,结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相应举措,尤以节气的管理措施到位,安装了分气包。

关于学院节水节电节气的各项措施,在硬件建设上,学院在基建工程中就全部安装节水延时阀,节能灯等节能用品;在软件管理建设方面,制定了相关节能节电节气的规章制度,采取了有效地措施。如……

3、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为后勤服务提供了向外拓展的新平台。坐落在江宁上坊的南京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菜篮子,我院是面向服务业培养专业人才的高校,双方的优互补势,有广阔的合作前景。我院饮服中心在学院的大力扶持下,成立了物流配送中心,进驻该市场,以“来自高校后勤,服务高校后勤”的形象,参与市场竞争。

【结束语】

我院创建文明食堂的工作得到了教育厅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和兄弟院校同行热情珍贵的指导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院党委、院行政的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全院师生员工积极参与下,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单严格对照标准,还存在着一些差距,特别是对承包和外包的食堂如何加强管理?迫切需要认真研究对待。

随着学院的跨越发展,我院创建文明食堂的工作,已经成为创建国家级示范学院的目标体系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继续努力,再创辉煌!

上一篇:学前班汇报演出串词下一篇:法学专业读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