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读书单

2024-06-27

法学专业读书单(共6篇)

篇1:法学专业读书单

法学读书单

1.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阅读秩序》、《送法下乡》]

[点介] 本书最大的价值当在法学“启蒙”。它会告诉你我们在观察法律现象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视野和方法,应该如何培养我们的学习和研究进路,以及,如何揭示常识、挑战既有的知识和观念。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完此书,会感觉法律原来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枯燥。后面的《送法下乡》一书可以说是第一本书的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具体运用,更加充实和饱满,虽然我还是觉得其《本土资源》一书最为重要。

2.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江村经济》]

[点介] 今天我们离费先生写作此书的年代已经相去六七十年,但费先生于书中所做的对中国现状的分析对今天的中国仍然是那样的切中肯綮;费先生所具有的问题意识和文章风骨,我们今天仍然还差之甚远。每一个法律人都应该反思:法学的知识贡献在哪里?

3.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

[点介] 透视中国社会实际运行的游戏规则。为什么在我们的正式制度外,还会有一套更为适用的潜在的规则?作者从历史中的故事投射到当今的现实。我们可以从中反思:法律在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条件上什么?法律的道德善恶与实际的利害格局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我们是在自我欺骗的冰山上生存,还是在苦涩的反省中绝起?

4.安徒生:《安徒生童话全集》

[点介] 我们缺乏的正是一个安徒生笔下的童话世界,这个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是一个有着幸福与苦难、欢笑与泪水的世界。学习法律的人最怕的就是丧失一颗童心。对于那些没有读过安徒生的故事的人,我要告诉你们:走进这个世界吧,现在还来得及,它会使你们获得更健全一些。

5.伯尔曼:《法律与宗教》

[点介] 写得精彩,译得也精彩。探索法律背后的精神,支撑法律的东西。“没有信仰,法律它将形同虚设”。在中国既有的法律传统被打破的同时,我们应该如何寻找新的在法律下生活的传统?当然,读此书时,不要片面追求其中精彩的语句,更要注重起分析的思路和线索。

6..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

[点介] 作者对历史的厚积薄发和驾轻就熟,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谙熟洞然与透辟分析,都显示出其“史实”与“史识”的完美结合。文笔老辣,一气呵成。其对政治与道德关系的揭示、规则与生活状态的运作的阐说,对于我们了解传统和法律都有着极大的启迪。此书不可不读。

7.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

[点介] 用“讲故事”的方法写的社会学著作。直面“移民”中国家和人民的权力运作,从中揭示政治控制的策略和游戏,又不乏对平民的生存状况的关注。无论从研究方法、研究问题的开辟和创新上,本书对沾沾自喜的法学中人来说,都是一记棒喝和警醒。

8.刘星:《法律是什么》[《中国法学初步》、《语境中的法学与法律》]

[点介] 该书主要是对二十世纪英美法律理论的批判性的解读,和一般的国人写的介绍性的读物不同。该书对其认为是重要的理论进行的深入细致的剖析。用语平实、例证简洁。在此基础上,作者意在抒发自己对法律的视角:我们对法律的看法往往是由我们的姿态决定的。

9.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

[点介] 一本“保守主义”自由观的中国化的“激进”之作。作者的立场自不待言,其用语的鲜明甚至“鼓动”,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其学术的味道。自由主义实际上在中国还是一个敏感的问题,对于不了解自由主义的广大学生来说,“自由”的各种思潮实在不易把握和分辨,此书提供的是一种积极的进路,我们还应该有一种更全面和冷静的思考。

10.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

[点介] 他是一位优秀的法官,也是一位有深刻洞察力的学者。他的想法干净利落,简炼精当。他告诉我们他是如何判案的,法官不仅是“发现法律”,还应该是“创造法律”。他把创新和限制融贯一炉。他的热情和理智凸现出法律职业在他们这些人身上的崇高。卡多佐作为学者和法官的睿智与节制,使他赢得了应有的尊重。

11.王铭铭、王斯福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

[点介] 本书聚集了一些法学和社会学的学者的研究。学者们对中国乡土社会的判断与描述,以及对其中的秩序状况的把握与解释,为以后的研究留下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就法学来讲,本书的研究取向是一个很好的尝试,遗憾的是如今再没见后续性的研究,不足以造成真正的学术气势。这是一本好书,也是我们借此反思中国的学术传统如何营造的一本书。

1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点介] 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历史的、比较的、实证的等。探询法律的性质和精神,视野宽广,气度优雅。也是启蒙时期的代表著作,阐述了自然权利观和三权分立等思想。虽然作者的“分类和框架”与他提倡的社会考察的方法有某种裂痕,但这恰好是优秀著作的标志—确立了一个“范式”,供后继者超越。

1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点介] 本书与前一本书气质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作者对美国社会的分析和对民主的洞见,充分展现了他横溢的才华。作者对自由的理解,值得我们进行长久的反思。关于美国法律职业和法律信仰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的法律建设,仍是宝贵的思想财富。

14.哈特:《法律的概念》

[点介] 分析法学的代表著作。作者对语言与法律的关系有特殊的敏悟,提出和讨论了一系列当代法学的重要概念,对二十世纪乃至今后的西方法学有深远的影响。本书的翻译稍微有些问题,但整体上还是可读的。作为一个主要研究哈特的人,我建议大家都多关注本书和哈特的其他著作。

10.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法律帝国》、《自由的法》]

原则和政策等的分析对我们深化对法律的理解有很大的启示。我们怎样关怀和尊重人的权利?这始终是令人深思的问题。

15.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点介] 在中国影响颇大的综合法学著作。书的前半部分简要介绍了西方法思想的历史,后半部分论说了作者认为重要的一些法理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自然法为立场的综合法学观。该书的价值之一也许是它对中国1980年代中期以来的法理学的影响。从学术史和语言翻译史的角度,对本书倒也可以有一些有趣的研究。

16.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

[点介] 法律思想史的另一种写法。以“问题史”代替“英雄谱”,注重探索思想的知识社会学的分析。加之作者的文学功力和看问题的敏锐,使得本书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比较“原味”的法律思想的餐饮。从的翻译上看,在翻译界“伪劣产品”漫天的今天,本书是难得的优秀和杂实的本子。

17.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

[点介] 作者的治学进路和思考进路都深深体现了某种宏大和理性的情怀。书中对当代西方法理学说和域外(特别是日本)法治经验的绍介,都无不透露出作者自身对中国法治建设的问题关切。该书论证谨言,学术色彩浓。

18.博西格诺等:《法律之门》

此书正是一步一步地把学生带入法律殿堂。有趣且有分量,这是我对该书的总的评价。和国内大量充斥的“垃圾教材”相比,优劣自判,不必多言。

19.罗尔斯:《正义论》

[点介] 本书被誉为是二战后“伦理学、政治哲学领域中最重要的理论著作”。本书涉及法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诸领域,对正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以“无知之幕”和“原初状态”的理论预设为前提,提出了“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并论述了正义分配的平等自由原则和机会公平与差别原则。也是自由主义的重要著作。[点介] 作者早期的代表作和成名作。本书系统阐述的作者的权利观。是当今研究权利问题的重要著作。作者在书中对规则、[点介]本书涉及了当代法律的几乎所有的重要领域,富于启发而又不乏生动;重在训练思维而又无正襟危坐之感。可以说,20.帕斯卡:《思想录》

[点介] 作者说:人是一根脆弱的芦苇;作者还说: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作者说了很多的话,这些话是别人不可能说出来的。作者在捍卫人本身,这是一片真正的思想的海洋。

21.约翰.赞恩:《法律的故事》

[点介] 法律是人类历史的缩微,“法律与我们同在”。可能谁也没有想到,法律的历史竟是从蚂蚁的故事开始的。本书的叙事方式让人吃惊;本书的法律进化的历史观也许并不让人赞同,但本书告诉我们的道理:法律的命运和我们的命运竟是如此生死相连,法律中竟演绎了那么多的感人和震撼的故事等,却会让我们甚感欣慰和终身难忘。

22.昂格尔:《现代社会的法律》

[点介] 本书作者是批判法学的代表。本书虽然还不算作者在批判法学上的代表之作,但也可以看到作者的许多批判法学的立场和方法。本书从历史演变和社会转型的层面对法律的透视,为我们洞察人类社会的组织形态、法治发展等提供了有益的启发。作者是反自由主义的法治的,但他对法治的解剖,比那些专事法治理论的人来说,实在要深刻得多。

23.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法律、立法与自由》、《致命的自负》]

[点介] 作者以“无知观”为前提,认为在自然秩序和理性建构的秩序之外,人类社会所具有的真正是秩序状态是一种自生自发的秩序。继承和发展了进化论的理性主义观,强调一种以个人主义为内核的消极自由主义思想。

24.福柯:《规训与惩罚》

[点介] 这是福柯关于刑罚史的研究。和福柯的其他所有的“历史”研究一样,他意在对历史作全新的阅读。福柯说,刑罚风格的转变并不一定意味着文明的进步,而是一种统治的方式和权力技术的运用的改变。权力和身体、监狱和训诫的关系在福柯的视野里无一不是意味深长。监狱在创造罪犯;训诫是这个时代的精神,福柯在对我们既有的观念致命一击的同时,也让我们的思想从新复活。

25.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

[点介] 本书以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为个案,以“国家政权建设”和“权力的文化网络”这两个概念为中心,以文化和权力的关系为出发点,以对各种象征符号的评说为理路,探讨了现代化背景下的权力运作模式和传统的文化认同等问题。作者所运用的社会史的研究方法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和品味。

篇2:法学专业读书单

(三)11.要使用Windows Media Player播放CD光盘,计算机应该配有()

A.软盘驱动器 B.CD-ROM驱动器

C.硬盘驱动器 D.USB驱动器

12.默认启动Windows Media Player的方法是单击()

A.程序→启动→辅助工具→Windows Media Player

B.程序→系统→辅助工具→Windows Media Player

C.开始→所有程序→Windows Media Player

D.控制面板→附件→娱乐→Windows Media Player

13.加密技术不能实现()

A.数据信息的完整性 B.基于密码技术的身份认证

C.机密文件加密 D.基于IP头信息的包过滤

14.关于CA和数字证书的关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数字证书是保证双方之间的通讯安全的电子信任关系,他由CA签发

B.数字证书一般依靠CA中心的对称密钥机制来实现

C.在电子交易中,数字证书可以用于表明参与方的身份

D.数字证书能以一种不能被假冒的方式证明证书持有人身份

15.业界通常用4个V(即Volume、Variety、Value、Velocity)来概括大数据的特征,这4个V分别是指()

A.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处理速度快

B.数据体量巨大、处理速度快、价值密度高、数据类型繁多

C.数据体量巨大、处理速度快、价值密度低、数据类型繁多

D.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类型繁多、价值密度高、处理速度快

11.【答案】B。解析: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即只读光盘,是一种在电脑上使用的光碟。这种光碟只能写入数据一次,信息将永久保存在光碟上,使用时通过CD-ROM驱动器读出信息。

12.【答案】C。解析:Windows Media Player称为媒体播放机,是Windows XP自带的。单击“开始”→“所有程序”→Windows Media Player即可打开。

13.【答案】D。解析:加密技术是利用技术手段把重要的数据变为乱码(加密)传送,到达目的地后再用相同或不同的手段还原(解密)。包过滤防火墙是基于IP头信息的包过滤。

14.【答案】B。解析:数字证书就是互联网通讯中标志通讯各方身份信息的一串数字,提供了一种在Internet上验证通信实体身份的方式,数字证书不是数字身份证,而是身份认证机构盖在数字身份证上的一个章或印(或者说加在数字身份证上的一个签名)。它是由权威机构——CA机构,又称为证书授权(Certificate Authority)中心发行的,人们可以在网上用它来识别对方的身份。CA是负责签发证书、认证证书、管理已颁发证书的机关。它要制定政策和具体步骤来验证、识别。

篇3:高校法学专业教学方法改革刍议

纵观社会发展进程, 在法学教育中比较典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在西方国家是管理研究和教学中最流行的方法之一, 对于法学这样的学科来说, 案例教学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在我国长期奉行的传统教学理念中, 一直存在误区, 即只重视知识的灌输, 认为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好, 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事实上, 在社会关系日趋复杂的今天, 仅靠课堂知识的灌输已远远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了, 学生真正需要的是面对问题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案例教学法无疑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法学教育领域的案例教学法即针对现有案例, 教师在讲解了相关法理后, 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和研究。我国现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社会关系日趋复杂, 各种类型的社会争议案件层出不穷, 恰好为案例教学提供了大量鲜明且贴近生活的范例。教师阐释案例后, 可以引领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不仅可以使所学的理论知识牢固掌握,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长此以往,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都会有大量提高, 而且在面临实际案例时, 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二) 模拟法庭教学法

模拟法庭教学法在法学教学过程中也是一种较为重要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是教师设置一案例, 由学生自己扮演庭审中的各种角色, 如审判人员、当事人及代理人, 根据所学知识对案件事实进行分析、总结, 写出各种庭审材料, 并在场所内按照庭审程序模拟审案过程。这一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要求较高, 在准备模拟法庭的过程中, 学生要综合运用到诸如法律知识的梳理、法律推理、证据运用、法律文书写作、法庭辩论等多方面能力。且学生通过模拟法庭的演练, 一改课堂教学的枯燥无味, 可以更熟悉我国司法机关的运作流程, 在走向社会时能较快的适应。这就可以使得学生能主动去搜集材料、独立地分析问题, 从而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当然受制于成本、场地等因素, 有的高校并没有建立模拟法庭的条件。笔者认为, 从长远之计考虑, 开设了法学专业的各高校应尽力去建立这一教学场所, 这无疑可以为学生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法律诊所教育

法律诊所教育, 又称为“临床法律教育”,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 其出发点是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 通过指导法学院的学生参与实际的法律应用过程, 来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诊所教育是以真实案件作为研究对象, 由课堂教学和案件代理两部分组成。课堂教学是教师在学生承办案件的基础上, 采取提问、讨论、模拟、反馈等方式, 让学生自己获得事实和法律上的认识和判断。课堂外, 学生自主完成案件的代理任务, 教师仅起指导作用, 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的进入角色, 促使其熟练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 思维能力也在此过程中得到提高。事实证明, 诊所教育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具有很好的教育效果, 其突出的优点即实践性可以保证学生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课堂学习, 而是可以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经验。法律诊所教育引入我国后, 发展迅速, 据有关资料显示, 截止到2009年, 中国法学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共有107位单位委员, 诊所式法学教育在我国的总体发展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势必为我国培养大量的法律应用型人才。

二、法学专业教学方法转化

法学教育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即必须重视理论联系实践。受过法学专业教育的学生通过几年的专业学习, 应当具有较强的法律推理能力, 而促进这一能力的关键因素在于平时的锻炼和积累。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适用上述的案例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等, 也应当适用诸如小组讨论、情境教学等方法。教师可在讲解了相应法律知识后, 布置案例, 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讨论, 每组学生可以代表形式阐述各自观点, 随后由教师来进行分析、讲解, 实践证明,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最大程度的参与学习, 开发其团队意识, 这对于其进入社会后也具有相当积极的促进意义。除了在学校开展上述教学方式外, 法学教育还可以采取走出校门、贴近实际的方法。如学校可以和公、检、法机关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定期带领学生走进司法机关, 让学生近距离地观摩、学习案件流程, 熟悉法律的应用。也可让学生到企业中去, 以法律顾问的身份参与案件的分析、判断。法学教育必须摒弃课堂灌输知识的旧观念, 一定要和社会实际相结合, 促成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运用, 才是符合教育发展潮流、社会需求的。

当然, 法学教育也可以对过去传统的考试方式进行改革, 教师可灵活选用考核方式, 而不再局限于出卷考试。如在课堂中采取案例讨论教学方法时, 可以对每位同学的表现计分, 学期临近结束时, 可以要求学生走进实习单位, 以撰写课程报告的方式进行考察。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知识得到灵活的运用, 而不再拘泥于对知识的死记硬背。

三、改革法学教学方法提出的几点建议

为了适应新时期法治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要, 对法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我国高校教学方法改革可适当地借鉴、吸收国外现代教学方法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 并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形, 以期创造教育改革的新局面。笔者试着提出几点完善的建议:

(一) 必须发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不再局限于教师在课堂中传授理论知识。

在教学方法改革的大潮中,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 教师在法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掌握案例教学法等, 在课堂中让学生针对案例自行开展讨论, 并与教师形成良性互动。

(二) 与司法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为学生在校园外开辟施展能力的领域。

学生掌握了相关的法律知识, 这仅是成为法律人的第一步, 要真正成长为具有法律思维的法律人, 需借助于一定的平台, 不断锻炼自己法律方面的思维能力。在现阶段, 高校与公检法机关、企事业单位可以开展广泛合作, 提供一些实习岗位, 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可以把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三) 注重对学生法学专业技能的训练。

如引入美国的“法律诊所”教育模式诊所式, 在该模式下, 理论和实际得到了很好的结合, 学生通过自行处理案件, 不仅可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掌握了一些无法在课堂上完全理解的知识。同时通过在诊所的相关活动, 学生们既可以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 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自己的法律职业道德和素养。实践已经证明, 该模式已在法学教学方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在中国设立该“法律诊所”的学校已达50余所, 为我国改良现有实践教育方式提供了借鉴模式, 弥补了我国法学教育在现阶段的不足。这应该是法学教育发展的一个良好开端, 势必成为多数高校改革法学教育方法的必经之路。

(四) 促进高校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 完善知识结构, 以适应法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现阶段高校法学专业教师的学历已有整体上的大幅提升, 应对一定时期的教学工作并非难事。但随着社会发展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明显难以迈步。现代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能不断提升学术水平, 做到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同时教学工作也要求教师能走出校门, 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摘要:随着中国法治进程的逐步深入, 法学专业在中国社会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各种层次的高校纷纷开设这一专业, 以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顾问等应用型法律人才, 以满足法治社会建设的需要。基于法学专业的特殊性, 各高校将法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定位于法理基础雄厚、知识面宽、实践能力突出这样的目标无可厚非, 且现在多数高校均认识到学生如只具有理论知识, 是无法胜任法治社会需求的。因此在学校教学过程中, 只有采用行之有效的法律人才教学方法, 才能将学生培养成综合能力突出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本文拟在介绍西方国家先进教学理念的基础上, 对我国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教学方法如何完善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法学专业,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郑玉敏.法学专业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06-4-2.

篇4:《法学方法论》读书笔记

关键词:法学;发展论;评价

《法学方法论》有两本,一本是杨仁寿所著,另一本是拉伦茨所著,杨仁寿先生这本《法学方法论》更适合我们扎实功底。先生在序言中所称:“吾生有涯,学亦无涯,治法必须讲究方法,非徒熟谙法条而已。撰述本书区区微旨,即在于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功利实用地讲:学会学习、掌握法学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或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法学方法论》概述

杨仁寿先生所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法学方法论》目前发行到第二版,共有六编三十一章。

第一编为引论,共分四章:“诽韩案之启示”,“恶法亦法与恶法非法”,“科学与非科学”,“专通与博通”。在“诽韩案”中法官由于推论机械做出了糊涂判决,告诫我们运用目的限缩、比较等方法进行法学学习的重要性,以免闹出类似的笑话,也提出了法官在实务中需要具有法学方法素养的理论基础。由“诽韩案”中立法的缺失,著者认为立法时有必要区分“恶法”与“良法”,法律必须具有以下两种性质,其一是以纳粹德国为例的一般法律执行者可执行的“不太”恶的法律;其二是依莎翁《威尼斯商人》为例,指出法须具有目的性,且不违背公序良俗原则。要做到在法学学习或审判实践中不愚昧,就需要坚持科学摒弃宗教教义和神学,坚持理论认识的考察方法和实践评价的考察方法相结合,在理论认识领域内将逻辑分析的方法与经验事实的验证方法加以区别、客观的真理与主观的确信加以区别。不仅如此,还要将法学与临接科学进行联系,在应用科学内部也要触类旁通。

第二编为法学认识论分五章:“法学之任务”,“事物认识之客观性”,“法学认识之客观性”,“从逻辑分析方面认识法学之客观性”,“从经验事实方面认识法学之客观性”。

第三编为法学发展论分八章:“十九世纪初期法国法学者对法学之认识”,“十九世纪初期德国法学者对法学之认识”,“十九世纪前后英美法学者对法学之认识”,“十九世纪前后日本法学者对法学之认识”,“自由法运动”,“概念法学与自由法论之差异”,“裁判之准立法机能”,“理论认识与实践之结合”。从标题我们可以看出,这几张分别介绍了十九世纪以来的世界典型国家的法学发展理论,运用了比较法的方法让我们对法学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第四编法学实践论分九章:“法学之基本理论”介绍了:研究法学之方法、法律解释之指导理念和法律之阐释;“狭义的法律解释”项下介绍了文义解释、体系解释、法意解释、比较解释、目的解释及合宪解释;“社会学的解释”,“价值补充”,“漏洞补充”项下有:法理概说、类推适用、目的性限缩、目的性扩张、创造性补充。“类推适用与其他法律之阐释方法”项下有:类推适用与类推解释、类推适用与扩张解释、类推适用与反对解释、类推适用与当然解释;第七章“利益衡量”,第八章“价值判断之客观性”及第九章“法律行为之解释方法”。其中“利益衡量”是利益法学派所提出的观点,他们认为法律的实际作用比法律的抽象内容更为重要,“法官于用法之际,应自命为立法者之‘思想助手,不仅应尊重法条之文字,抑亦应兼顾立法者之意旨。对立法者疏未虑及之处,应运用其智慧,自动审查各种利益,加以衡量”。

第五编法学构成论分五章:“成文法”、“习惯法”、“法理”、“判例”、“学说”。主要介绍了法学主要构成部分,在此就不对其概念进行一一概述。

第六编附录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权利滥用禁止原则之适用”,第二部分为“动机之不法”,第三部分为“双方代理”,第四部分为“民事法律问题二则”包括“脱法行为”及“条件与期限”。

二、浅评法学发展论

法学发展论是《法学方法论》的第三编。笔者对这一部分比较感兴趣的原因是其他几编内容在法学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有所涉及,而第三编则从历史法学的角度,对世界各国十九世纪的法学内容进行了介绍,一方面告诉了我们比较法研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了解十九世纪世界各国的法文化及法文化的发展方向。

第三编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十九世纪欧陆法学界认为法律的与适用是一种纯粹理论认识的作用,直到十九世纪末叶、二十世纪初期自由法运动后,才将法学认识为一种实践性质的认识活动。而法国十九世纪造成概念法学风潮的原因,第一是受到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及贝卡利亚等启蒙思想家的影响,因此法官在判案时不能加入任何自由裁量的因素,必须是纯为逻辑的机械操作。即使在1790年依立法程序创设了破毁院,也未能扭转司法功能机械、狭隘的局面。第二是受到自然法思想的影响。法国法学家认为法典是万能的,任何法律问题都可以通过严密的法律国际加以解决,同时法国民法典第四条规定:“法官不得以法无明文为理由,拒绝裁判”,即:法典具有唯一法源的性质。

第三编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十九世纪德国法学者对法学的认识。德国在十九世纪初叶政治经济文化与法国发展大相径庭,唯有法学发展类似,但萨维尼否定了德国法学发展是模仿法国模式,德国法学的根源在于罗马法,尤其是德国学者对罗马法进行“换骨”,对罗马法加以解释、修正以使之符合德国法发展的需要。此外,萨维尼还认为德国法典编纂要以“学者法”为主。以萨维尼为首的历史法学派观点不尽相同:萨维尼认为法律是发现的,并非制定的,随着人类进入到社会极端复杂的状态,法律技术人员的重要性要大于立法者,法官的任务发现法律并适用法律而非创造法律。而且法律因各民族的政治、经济、习惯而不一;而普赫塔偏于以逻辑的方法适用法律;温德萨德更进一步将整个罗马法体系予以架构,法官的职责只须根据法律所建立的概念予以应用,解释法律要以立法者的意思为依归。

第三编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十九世纪前后英美法学者对法学的认识。布莱克斯栋的“法宣言说”认为法官只是宣言法律、表明法律而已;当他的“英国法释义”传入美国后,美国法学者肯特形成了“美国法释义”;霍姆斯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经验,倡言“法律预测说”;庞德形成了社会法学;卡多佐提出了“司法程序之本质”;卢埃林和佛兰克的现实主义法学等等。通过这些学者的观点,著者总结出重要的是形成正确的法律适用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法律为大前提、事实为小前提,进而得出最后的结论。

第四章为十九世纪前后日本法学者对法学的认识。主要介绍了明治维新之法制改革,在明治维新时期政府培育法律人才、编纂法典,关于旧民法和旧商法之施行,以及引发的断行派与延期派之争。此时,日本法学派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法社会学的发达;第二,法解释学的研究;第三,日本战后对判例研究的重视;第四,比较法相对发达。

在介绍前四章的基础上,著者在第四章为我们介绍了概念法学派后的自由法运动,诸如耶林的“目的法学”和“法学戏论”;埃尔利希的自由发现之说:“强调法律法律每每因立法者之疏忽、未预见或情况变更,而发生许多漏洞,此时法官即应自由地区探求活的法律,以资因应。”此外,还有康托罗维兹的:“为法学而战”等等。而此时法国的自由法运动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尤以撒雷认法之安定性与适应性同等重要,杰尼认为应从法律之外去探求“活的法律。”受自由法运动的冲击,自由法运动出现反动,以黑克主张利益法学和庞德主张的社会法学为典型代表。

第六章阐释了概念法学和自由法论的差异,主要由以下几点:1.自由法论认为国家的成文法并不是唯一的法源,如果有活的法律存在,才算是真正的法源;2.自由法轮学者认为法律并不是唯一的“圣经”,它的逻辑完足性应当受到质疑——法律必有漏洞存在;3.自由法论认为法律的解释不能纯为逻辑演绎操作,尚须做目的考量或利益衡量;4.概念法学禁止法官造法活动,认为法律本身完美无缺,与自由法论的法官在判案时具有造法性形成差异;5.两者在法学研究是否具有实践性也展开争论。

因此,第七章和第八章认为,法官的裁判具有“准立法者”作用,经过各位学者的论证著者的出“法学并非纯属纯粹理论认识的学科,而系兼具实践评价的性格在内”,无论在实践还是在研究过程中都要坚持法学理论和法学实践相结合。

三、本书体例结构及内容的价值及意义

第一,从本文第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出本书篇章体例严谨,逻辑清晰,且每部分短小精悍。但是有个别错字分别为第133页第四行“方”改为“分”;第223页第四行“氏”前加“加藤”。

第二,本书每一页的正文都不占全页整页纸,而是每页都留有空白以作小结或补充,也给读者留下做笔记的空间。这种排版方式是其他大部分书籍所没有的,例如第148页总结道:“法律解释的运用技术,虽与‘逻辑有关,但重要者,乃应视其‘立法目的为何。”

第三,本文的写著作方式多样,除了文辞叙述外还有图表等多种论述方式来进行说理论证。例如在介绍上下位概念时就运用了“人”、“动物”、“生物”的上下位概念图表进行分析。在第四编一开头运用树图,将法社会学分为法应用科学和法理论科学,然后再项下细分等等。

第四,本书的注解浩繁,尤其是第295页第15个注解甚至引用了著者在日本学习院大学冈孝教授的专题演讲记录全篇,可见学者严谨著学之风。

四、据本书总结的法学学习方法

笔者认为由本书总结出的法学学习方法重要的是比较法的学习方法、法解释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比较法考察有助于我们了解各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法解释学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概念和问题的本质属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是一贯的法学学习思路,有助于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展开。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企秦译.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61.6.

篇5:劳动法学单选

(B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超过(C 6个月)。

4.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有(C一次24小时不间断的休息)

5.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渊源是(A宪法)。

6.根据法律规定,不可以招收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单位是(B边远地区企业)。

7.特殊就业群体人员不包括(C儿童)。

8.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其收取的劳动合同定金、保证金产生的争议,如已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B应予受理)。

9.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B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10.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我国对残疾人就业实行(D集中就业与分散就业相结合)的方针。

11.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参与民主管理这种形式主要适用于(A国有企业)。

12.我国《劳动法》规定,女职工因生育而享受的产假不少于(B 90天)。

13.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限是(C2年以上)。

14.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A1年)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规定的探望配偶的待遇。

15.劳动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自19世纪初大工业生产后,由于国家对雇佣关系的干预而从传统(A民法)中独立出来的。

16.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享受年休假(B10天)。

17.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立案调查完成,作出行政处罚或者撤销立案决定的期限是(B 15个工作日内)。

18.生产经营单位的新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D24学时)。

19.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C 3小时)。

20.以下关于我国工会法律地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所有工会组织都具有法人资格)。

21.简单劳动争议案件可以由(A1名)仲裁员仲裁。

2我国《劳动法》规定对怀孕(C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23.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C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

24.下列关于劳动合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劳动合同是实践性合同)。

25.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B 200%的工资报酬)。

27.从教育目的上与职业教育相比,普通教育的特点是(A基础性)。

28.国际上通常将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合称为(B《国际劳工标准》)。

29.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投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应发生在(C2年内的)。

30.生产经营单位从事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和岗位的,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D 48学时)。

1.社会保险中国家基本保险的费用由(D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合理分担)

2.我国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的订立,(A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3.中国是国际劳工组织创始国之一,其参与的时间是(D 1919年巴黎和会)

4.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危险因素存在,生产经营作业过程中发生意外或人为的直接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危险情况时,劳动者享有(D停止作业和紧急撤离权)。

6.工伤保险赔偿应当遵循的原则是(B无过错责任原则)。

7.我国《劳动法》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劳动时间的,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B150%的工资报酬)。

9.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特别重大死亡事故从死亡人数上看是指(D30人以上)。

10.国有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D职工代表大会)。

11.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重大死亡事故从死亡人数上看是指(C10人以上30人以下)。

14.下列社会保险项目中的保险费只由用人单位缴纳的是(B工伤保险费)。

16.根据《残疾人就业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

职工总数的(B 1.5%)。

17.工资法属于下列哪项劳动法律制度(B劳动标准法)。

18.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B 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9.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B2年)。

22《劳动法第72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C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22.国际劳动立法思想开始于(C 19世纪上半叶)。

23.根据《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的规定,未成年工人须持证上岗,其证是指(A)。

A未成年工登记证

24.劳动争议一般由(D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25.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一般开始于(C16周岁)。

26.在我国,未成年工是指(C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28.实行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C36小时)

30.不得安排哺乳未满(B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

2.下列各项中关于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C政府投资开发公益性岗位兼具营利性与公益性的特征

3.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预先支付劳动者部分工资或者医疗费用的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A)。A不予受理

4.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是(A劳动法律事实)。

5.社会保险关系的各方主体是特定的,被保险人特定为(B职工)。

6.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国家规定的(C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7.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中午用饭的休息时间一般不得少于(A30分钟)。

9.恒大公司安排工人刘路春节期间(正月初一到初二)上班。根据劳动法,该公司应支付其不低于其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D300%的工资报酬)。

10.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每月向劳动者支付(B 2倍的工资)。

11.在劳动法的渊源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是(B宪法)。

12.特种作业操作证每(B 2年)由原考核发证部门复审一次。

13.非全日制用工的计酬方式主要是(B按小时计酬)。

14.集体合同的效力范围及于(D工会所代表的全体劳动者

15.人民调解委员会设主任1人,委员由(B 3至9人组成)。

17.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一方可以推举代表参加调解、仲裁或者诉讼活动的条件除了有共同请求之外,对劳动者一方人数的要求是(C劳动者一方人数在10人以上)。

18.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A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19.劳动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根源在于(B国家对雇用关系的干预)。

23.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C 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24.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的规定》,已婚职工探望父母,间隔一定年限,给予探亲假一次,具体的间隔年限是(A4年)。

27.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A2年以上备查)。

28.我国法律明确禁止的健康歧视,除了残疾歧视,还包括(B传染病病原携带歧视)。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

1.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D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3.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我国工资的支付形式是(A法定货币)。

8.根据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以下节日中不放假的是(D教师节)。

9.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A1个月)

13.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规定,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的条件是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B15年)。

17.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不属于劳动者工资范围的是(D职工福利费用)。

18.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D10年)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9.某厂与李某等20名工人签订劳动合同后,由于生产任务适应客户要求而调整,致使该厂与李某等6名工人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该厂经过与李某等6名工人协商,仍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此种情况下,该厂(A)。

A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30日通知李某等人,或者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

20.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特殊情况下的工资的是(C婚、丧假工资)。

24.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时间不得少于D24学时

27.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不实行加班加点工资制度的工时制度是(D不定时工时制)。

29.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定期健康检查费用由(A用人单位承担)。

1.(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制止,并责令改正。

2.在工伤保险中保险费用由(C用人单位负责缴纳)。

3.我国现阶段在工资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试行的年薪制,其适用范围是(C企业的经营者)。

5.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B2个月)。

7.我国法律规定,职工代表大会至少(A每半年召开一次)。

11.19世纪初期颁布的劳动法规是以(C工厂立法)的形式出现的。

16.1802年,英国政府通过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规定,禁止纺织工厂使用(A9岁以下学徒)。

20.劳动合同法属于下列哪项劳动法律制度(D劳动关系协调法)。

24.一般认为,劳动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时间(C19世纪初)。

26.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我国职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职工个人缴费工资的(C8%)。

27.劳动保障监察员进行劳动法执行情况的调查、检查时,应当佩戴劳动保障监察标志、出示劳动保障监察证件,并不得少于(A 2人)。

29.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B 2年)。

30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已建立劳动关系,但却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的正确做法是(B)。

B.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1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以下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是(A)A.劳动报酬

2.石某的日工资为160元,每周工作5天,每天8小时。他在2011年10月的一个工作日中加班工作了2个小时,在“十一”国庆节法定假期加班了三天。则石某10月份可以获得的加班工资为(C1500)元。张某准备到甲公司应聘工作。如果合同期限为2年,试用期满后第一个月工资为3000元。该合同下列其他约定正确的是(B试用期工资不低于2400元)。下列情形中,用人单位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是(B劳动者主动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5某公司为员工马某提供专项培训费用5万元,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双方约定服务期5年,违约金5万元。工作满2年时,马某辞职,马某最多应向该公司支付违约金(C3万元)。

5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支付赔偿金的标准是(C)。

C.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在某直辖市工作的张某工作年限为18年,2009年张某因本公司被申请重整而解除劳动合同,当时月工资为9800元。假设该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2008职工月平均工资为2700元,张某可以得到的经济补偿金为(C97200)元。

7.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A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12.下列主体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用范围的是(B我国公民在境外设立的独资企业)。

14.某女职工生下一对双胞胎,其产假应不少于(C105天)。

15.地方总工会(C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23.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B20天)。

2.当事人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具有劳动权利义务内容的调解协议(A具有劳动合同的约束力)。

15.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劳动者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C 24个月)。

26.根据《劳动法》及《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劳动行政部门设置(C劳动监察机构)。

29.《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A 2%)缴纳失业保险费。

1.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的情形有(A养老保险费)。

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B5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

6.我国(包括香港、澳门等地区)劳动法渊源表现形式有(D既有成文法的形式又有判例法形式)

14.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B劳动合同)。

18.劳动合同中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具体的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B不能低于集体合同的约定)。

27.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经批准设立的职业中介机构实行(B审验)。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劳动法规是1802年(A英国)议会颁布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3.我国《就业促进法》规定的就业方针是(D)。

D.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方针

5.我国第一部《工会法》颁布于(A 1950年)。

6.地方总工会(C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8.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我国目前实行的是(A)。

A.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9.下列关于职业安全卫生制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C.除劳动者书面明确同意外,职业安全卫生制度不得被排除

1.下列关于劳动法上劳动和劳动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

D.承揽关系属于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应受到劳动法的调整

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的标准是(C)。C.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

4.关于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A.职工民主管理权的实现需要劳动者和企业管理者之间的协商和合作

9.社会保险对象是(A)。

A.职工B.职工和农民C.城市居民D.社会全体人员

10.根据《劳动法》及《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劳动行政部门设置(C)。

篇6:民法学高分突破单选题(八)

A.一律不得在市场上销售,违者应受行政处罚

B.原则上不许在市场上销售,但《商标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C.一律可以在市上销售,但其商标不受法律保护

D.原则上可以在市场上销售,但《商标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23.在专利申请日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的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准备的,依照《专利法》的规定应如何处理?()

A.不得继续制造、使用

B.可以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但应当同专利权人订立使用许可合同

C.可以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但应当向专利权人支付费用

D.可以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但不得许可他人制造、使用

24.某公司以挂号邮件向专利局寄出专利申请文件,邮件信封上的寄出邮戳日期不清。依照法律规定该文件的递交日应为()。

A.专利申请文件上填写的日期

B.该公司提交的寄出地邮局收据上的邮戳日期

C.邮件信封上的发出邮戳日期

D.专利局收到该邮件的日期

25.甲公司于8月1日以“满福春”申请注册食品商标和服务商标。经查,乙食品厂曾于1986年3月1日取得“满福春”食品注册商标,但迄今未提出该注册商标的续展申请。在此情况下,商标应如何处理?()

A.可以核准该食品商标和服务商标

B.不应该核准该食品商标和服务商标

C.可以核准服务商标,但不核准食品商标

D.可以核准服务商标,但延迟核准食品商标

26.商标注册的申请日期以下列选项中的何者为准?()

A.申请人寄出申请书件的日期

B.商标局收到申请书件的日期

C.商标局编写申请号的日期

D.商标局发出《受理通知书》的日期

27.对于合作开发所完成的技术成果,合作一方不同意申请专利的,合作他方()。

A.不得申请专利

B.可以申请专利

C.可提交仲裁裁决

D.申请并获得专利权后,由不同意的一方免费使用该专利

28.一中国法人拟与一外商签订专利技术转让合同,依照我国现有法律的规定,该合同生效的时间是()。

A.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后即生效

B.须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报专利局登记备案后生效

C.须经专利主管部门批准后生效

D.须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并经专利局登记后生效

29.下列行为中,实施哪一个行为无须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

A.将外国法学著作译成中文后,编成教学参考资料出版发行

B.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上引用已发表的作品

C.报约刊登其他报社采写但尚未登出的进事新闻

D.电视台播放其他电视台制作的电视节目

30.甲、乙两人系同事,甲委托乙创作一剧本,乙碍于情面答就灰其创作,但双方滑订立任何书面合同,也未作出明确的口头约定。乙按时完稿交甲审阅,甲看后让乙再作修改。后甲因工作关系调到他省工作,乙修完作品即以自己的名义对外发表。甲知悉后,提出著作权属于自己,依法律规定,此剧本的著作权属于谁?()

A.甲、乙均完整享有

B.甲、乙共同享有

C.甲一人享有

D.乙一人享有

31.下列行为中,实施哪一个行为无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

A.将外法学著作译成中文后,编成教学参考资料出版发行

B.将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学作品,翻译为汉文

C.报约刊登其他报社采写并登出的时事新闻

D.电视台翻放其他电视台制作的时事评论

32.对有《商标法》规定的()行为,不属于任何人可以向商标局申请撤销该注册商标。

A.自行改变注册商标的文字、图形或者其他组合的

B.自行改变注册商标的注册人名义、地址或者其他注册事项的

C.自行转让注册商标的

D.连续2年停止使用的

33.甲经乙许可,将乙的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丙获得该剧本手稿后,未征得甲和乙的同意,将该电影剧本改编成电视剧本但没有发表,只作个人教学所用。现问,应如何看待丙的行为?( )

A.侵犯了甲的著作权,未侵犯乙的著作权

B.侵犯了乙的著作权,未侵犯甲的著作权

C.同时侵犯了甲的著作权和乙的著作权

D.不构成侵权

34.根据我国的著作权法取得制度,中国公民的著作权在下列何种情况下产生( )。

A.随作品的发表而自动产生

B.随作品的注册登记而自动产生

C.作品以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时自动产生

D.在作品上加注版权标记后自动产生

35.公民甲、乙、丙三人约定,由甲提供资金和材料,乙、丙负责构思写作,共完成一套大型工具书,但没有对该书的著作权的归属进行约定,后来三人就该作品的著作权发生争议,按法律规定()。

A.该作品的著作权由甲、乙、丙三人共同所有

B.该作品的著作权由乙、丙共同拥有,甲不拥有著作权

C.该作品的著作权由甲、乙共同拥有,丙不拥有著作权,但应分得适当的除稿酬之外的收益

D.该作品的著作权由甲、乙、丙共同拥有,但丙、乙不拥有稿酬,稿酬由甲享有

36.日本某公司于1986年7月3日向我国提交一彩电显像管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在此以前,该公司已就此技术于1986年3月20日在日本首次提出了专利申请,并且还在同年2月20日将采用了该技术的产品送到中国参加了由国家科委和机电部主办国际展览会参展。该申请案的优先权起算日为()。

A.已丧失优先权

B.1986年3月20日

C.1986年2月20日

D.1986年7月3日

37.合理使用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 )他人也可利用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

A.事先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并且支付报酬

B.事先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不支付报酬

C.事先无需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并且不支付报酬

D.事先不需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但要支付一定报酬

38.取得专利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 )。

A.享有独占的专利实施权,并有权允许他人实施

B.不享有独占实施权,并且无权允许他人实施

C.享有独占的实施权,但无权许可他人实施

D.不享有独占实施权,但有权许可他人实施

39.发明家克利特于1990年10月20日就其一项发明在法国申请了专利。1991年9月30日,克利特又就该发明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了专利申请,并申请了优先权。后克利特的该项发明在法国和中国分别于1992年12月31日、1993年8月15日被授予专利权。据此,克利特的该项发明专利权在中国的有效期限应截至( )。

A.12月31日

B.8月15日

C.9月30日

D.10月20日

40.里顿是英国人,其所著《柠檬树的历史》在法国出版。40天后,里顿又将此书通过中国外文出版社在中国出版。里顿对此书在中国()。

A.享有著作权

B.不享有著作权

C.经中国国家版权批准享有著作权

D.经中国文化部批准享有著作权

41.对于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当事人请求变更或撤销的期限为1年,自( )算起。

A.行为成立之日

B.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之日

C.当事人一方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

D.当事人一方向仲裁机构提起仲裁之日

42.甲、乙、丙合作创作一首歌曲。甲欲将该作品交某音乐期刊上发表。乙以该期刊发表过批评其作品的文章为由表示反对,丙未置可否,下列关有该事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乙坚持反对则甲不能将作品交该期刊发表

B.甲有权不顾乙反对而将作品交该期刊发表

C.在丙同意的情况下,甲可以不顾乙的反对而将作品交该期刊发表

D.如果丙以同样的理由表示反对,则甲不能将作品交该期刊发表

上一篇: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下一篇:入党动机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