涮羊肉起源于

2024-04-18

涮羊肉起源于(精选9篇)

篇1:涮羊肉起源于

地球上的生命或起源于海底火山口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科学家们表示地球上的生命或可能起源于海底的火山口。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方式模拟导致地球上细胞代谢活动出现的新过程——这是所有生物体至关重要的一个生物学功能。这项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理解生命是否可能出现在其它星球的相似环境里。

研究合作作者、英国利兹大学的特里·凯(Terry Kee)博士表示:“我们尝试建立沟通早期地球的地质过程和地球上生物生命出现的桥梁。”在此之前,有些科学家们提出地球上的生物体可能是由外太空的陨石带至地球的。然而,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底热液喷口等理论得到了更多科学家的支持,这一理论认为生命产生于无机质,例如在气体和矿物质里发现的化合物。

凯博士表示:“在生物学生命出现之前,我们可以说早期地球拥有„地质生命‟。将涉及无生命的岩石和矿物质的地质学认为是有生命的似乎非常罕见,那么究竟什么是生命?”

“针对这个问题很多人无法给出满意的答案。因此我们所做的是研究生命的特征,所有生命形式所使用的化学过程都与燃料电池产生能量所发生的过程相同。”汽车的燃料电池通过燃料和氧化剂之间发生反应而产生电能,这便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分子失去电子——它被氧化——而另一个分子获得电子。相似的,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二氧化碳的减少形成糖类,以及水的氧化形成分子氧而获得电能。人体细胞的呼吸便是糖类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氧气减少形成水的过程,在这个反应中产生了电能。

某些地质环境,例如热液喷口可以被认为是“环境燃料电池”,因为热液燃料和海水的氧化剂,例如氧之间产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会产生电能。去年日本的研究学者在日本冲绳县进行的深海实验证明,利用这些热液喷口可以产生电能。在这项最新的研究里,研究人员提供了他们提出的地球上出现细胞代谢的燃料电池模型的证据。

研究小组用由地质矿物质组成的物质取代了燃料电池里常用的铂催化剂。研究首席作者、美国宇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冰冻世界”研究小组的劳拉·巴奇(Laura Barge)博士说道:“某些矿物质可能能够催化地质氧化还原反应,后者会引发生物学代谢。我们对包含铁和镍的导电矿物质尤为感兴趣,因为这些元素在早期地球非常普遍。”铁和镍的反应性远不如铂。然而,实验产生了很小但很有意义的功率输出,这论证了这些金属在燃料电池里仍能够发电——因此可以作为早期地球热液喷口里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

巴奇博士补充说道:“这些实验模拟了在地质系统里产生的电能,因此我们可以将它用于模拟有液态水的其它行星环境,例如木星的卫星木卫二或者早期火星。”

“利用这些技术我们可以测试任何给定的热液系统是否可以产生足够多的能量以启动生命的开始,或者提供能量栖息地使得生命能够持续存在,而后者很可能被未来任务所探测到。

篇2:涮羊肉起源于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创立者是悉达多·乔达摩(也就是释迦牟尼)。

佛教自公元1世纪传入我国以来,虽然也经历过多次兴盛衰败的起落,但是顺利地流传至今,佛教文化早已深深植根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至,全世界有4亿左右佛教信众,并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中。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起源于何地

篇3:体育起源于休闲之说

任何事物的起源和其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体育的起源说当前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劳动创造人”同时也创造了一切,包括体育运动。马克思指出:“劳动创造人。”历史学家也指出,劳动使人同动物分离,随着完全形态的人的出现,便出现了人类社会。马克思在《摩尔根人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说:“血缘家族是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也就是说,尽管最初人类社会组织机构十分小,而且极其不稳定,但它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可以进行许多简单的生产劳动。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可以看出,原始人类的生存能力还较低,因此说,当时的劳动是以身体活动为内容,以形成某些动作机能为结果的。体育思想的萌芽也可以说是生产劳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但是这种说法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过于笼统,不精确,更不严密,虽然有一定的道理在内,但是人类的许多行为并不都是起源于“劳动”的。

从体育产生的性质来说,娱乐化休闲化的特征似乎更为明显。特别是在以“舞”为主的体育活动更是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史学家认为,人类歌舞最早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对于劳动成功的庆祝、对自然的崇拜、对于祖先的祭祀和对两性的诱惑。舞蹈主要是来源于生产劳动,但又与人对自己的情感表达和模仿自然的游戏心理有关,因而有一部分观点也认为人的感情冲动、心理需要也是体育产生的原因之一。

1965年在云南发现的描写佤族原始生活的“沧源岩画”和各地陆续发现的一些原始岩画中,除球类活动和军事操练内容外,还有不少模仿狩猎的舞蹈画面。澳大利亚人有“鸵鸟舞”“袋鼠舞”。这些舞蹈,有娱乐和训练双重意义。氏族公社注重集体活动,平时和战时都注意群体一致活动,舞蹈时注重步伐一致。在后期的中国古籍中有了大量关于“武舞”的记载。因此,在《周礼》中有“文舞执羽龠”“武舞执干戚”的记载。除舞蹈外还有大量模仿战争或围猎野兽的游戏岩画,这些都说明原始人类的休闲娱乐活动中可能有不少体育萌芽状态的游戏内容,这对体育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无疑是一件好事。

此外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休闲的状态是最合适于人类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一种心态。曾任美国国家休闲研究院主席的杰弗瑞·戈比认为:“休闲是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状态,它使个体能够以自己的喜好、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动下行动,并为信仰提供一个基础。”[1]从这个层面来说休闲实质上是一种人类存在的方式和状态,而不是一个实体,也可以是一种理念,或者说是一种人类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讲休闲是人类游戏产生的本质心理原因。

游戏的概念很广泛,但顾名思义,带有明显的休闲娱乐色彩。因为与严肃、艰辛的劳作相比,游戏是简单而快乐的,同时也是最放松休闲的。游戏说透了只有一个字“玩”。玩这个词有着丰富的含义,它不但是一种游戏,而且有娱乐身心的功能。可以说游戏和玩都是一种参与,学习和认知的动态发展整合起来的一个过程。人们通过游戏可以解决矛盾,增进交流、促进合作、培养兴趣、增进感情。荷兰文化史学家郝伊津哈在他的著作中《游戏的人——关于文化成分的研究》一书中就对游戏给予了高度赞赏,他说:“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活动形式,作为一种‘有意义的形式’,作为一种社会功能——正是我们生活的主题。”他甚至认为,人类社会的许多伟大的原创性活动自始至终都参透着游戏。[2]于光远认为:“玩是人生的根本需要之一”。玩或游戏都是建立在休暇时光基础上的一种人类活动。休闲式的游戏活动实质上是补偿人类生活中的许多要求创造了条件。它通过身体放松、竞技、欣赏体育比赛等多种形式,不但丰富了自己的文化生活,而且也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增进了自己的健康。

德国思想家席勒从美学角度谈到了游戏的意义。他说:“人性的圆满完成就是美,这样的美是理性提出的要求,这个要求只有当人游戏时才能完成。所以,人同美只是游戏,人只是同美游戏;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能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3]游戏的主要功能不但是提高人类的美感,更为重要的是使人感到自由和愉悦,这是游戏的最高状态和境界。

“动物也有生命力过剩的游戏,但在精力过剩的人身上,它上升为一种想象力的游戏,可以在探求自由中就达到审美的境界,于是美就成为人追求的对象。游戏是创造的自由表现,本身就是目的,当想象力试图创造自由形式之时,它就最后从物质的游戏跃进到审美的游戏了。”[4]到了这个层面,可以说是一览众山小。人从审美状态过渡到逻辑的和道德的状态,比起从肉体的状态过渡到审美的状态来,不知要容易多少。席勒这样的学说,对于我们打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认识更高阶段的体育状态富有启迪作用。斯宾塞在1873年出版的《心理学原理》中发挥了席勒的观点,赞同游戏和艺术都是过剩精力的发泄,美感起源于游戏的冲动。他认为,虽然游戏对于维持生活所必需的活动过程没有直接帮助,它并不直接追求功利目的,但在游戏中所得到的各种器官的练习,无论对于游戏者个人以及对于整个民族都是有用的。动物的游戏具有一种生物学上的价值。斯宾塞认为游戏是力量的一种非自然的练习,像儿童游戏,玩洋娃娃,扮演客人等等,都是成年人活动的戏剧性表演。游戏是真实活动的模仿,审美活动实质上也是种游戏。

卡尔·格罗斯在把游戏论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的同时,也部分地接受了游戏说。认为游戏本身也具有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实用价值而把它包括在进化的概念之内,幼小动物和儿童的游戏都是未来生活所需要的实践活动的一种准备,因而仍然具有实践意义。这与当代的体育基本理论一脉相承。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人曾信奉斯宾塞的游戏论,例如阿伦也认为艺术和游戏在一点上是共同的,即它们和生活的直接需要是远离的,而且它们本身都有一种能使人愉快的目的。

休闲的方式是游戏形成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而游戏活动则是催生体育运动最直接的原因。游戏是人类精神生产的重要形式,审美是游戏向健康趋势进步的保障。游戏是许多运动项目之父,是体育活动创新的原动力。游戏是当代体育休闲娱乐活动的催化剂。

2 休闲是体育运动发展壮大的动力源

休闲的方式有许多种,但自从休闲兴起后,或者说人类进行休闲以来,体育就以其鲜明的休闲价值成为人们进行休闲活动的重要选择。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一体化、信息化的时代。人们在掌握了大量的科学技术后,所拥有的除了劳动强度的降低和大量的空闲时间外,还承受着这个时代由于信息化的高度发展所引起的快节奏和高效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空闲时间的大量涌现,在现代人类社会产生了一种“现代文明病”,营养过剩所带来的是肥胖和营养不良,而快节奏的生活所带来的则是人们的紧张和焦虑,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创新速度越来越快,使许多在这个多变的社会面前失去了自我,有的甚至成为一部社会机器,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压力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承受得了的,这种压力在某些时候会诱发许多心理生理疾病,从而形成我们所说的“现代文明病”。那么要消除或预防这种“现代文明病”最积极、最科学的方式就是人们主动寻找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些主客观因素使得休闲悄然走近人类,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休闲提高健康水平、丰富文化生活、改善生活习惯、满足个体需求、塑造完整人格、端正人生态度、升华道德情操。很显然,要消除“现代文明病”对人的危害,人类必须重新审视自我,深刻认识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精神情感方面的缺陷,修正不适宜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方式,积极主动去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休闲是人体回归其自然状态,消除工作紧张疲劳,恢复其体力和智力(以及情感)机能的人生时段。所以,最积极的休闲方式就是“休”和“闲”。闲静下来,使身体的劳累和损伤得以弥补。

而体育运动除了增强机体活力外,还能娱乐身心,促进人类整体健康发展。生理学价值是体育特有的显性功能价值。现代生物科学和体育科学的研究均表明,体育运动对增强人的体质、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防病祛病、延年益寿有积极的作用。“生命在于运动”的观念已经为人们普遍接受。现代社会对时空的高度组织和密集型的生产和学习方式,以及所谓“信息社会”的高虚拟的户内活动方式,已经使很多城市居民失去了拥有自己身体的感觉。休闲在家,可以随便放松,这种通俗的心理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

早在1974年,日本“余暇活动开发中心”进行了一次广泛社会调查,研究人员将日本国民所喜爱参加的各种余暇活动进行了分类。在这些活动类型中,至少有9类属于体育运动,或者根本就是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群,另外还有2类活动与体育运动有关。[5]众所周知,美国是休闲体育开展得最好的国家之一,人们利用余暇时间参加体育活动已是一种稳定的生活习惯。2006年,美国人在余暇时间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百万)分别为:徒步(69.5)、游泳(66.1)、骑自行车(53.9)、篮球(53.9)、健美操(25.9)、高尔夫球(24.7)。[6]据1998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所提供的数据,在我国城市居民余暇时间支配方式中,看电影和电视占第一位(71.36);阅读小说、报纸和杂志占第2位(43.11);参加体育活动占第3位(29.47),这说明体育已经悄然进入了人们的余暇生活。2001年,国家旅游局将这一年的主题定为“中国体育健身年”,更是充分证明了体育已经成为人们余暇生活的重要内容。[7]正因为体育运动有着不可替代的休闲价值,使得体育运动在休闲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3 休闲是体育运动发展的一个趋势

21世纪是人类休闲的时代,更是一个全球体育休闲时代,而这种体育休闲活动很早就已产生。在中国,休闲文化也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古人的休闲也追求自我心理体验与自然的交融,汲取自然之灵性,愉悦自我之身心。但在近代以前,这种闲逸之情多存在于达官显贵、富商巨贾或文人墨客的生活中。对于大多数平民百姓来说,则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也正在迈入休闲的门槛。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休闲参与价值正在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认识,成为一种文明、健康、科学的休闲生活方式。体育与休闲的结合并不是体育的一种新的形式,而是在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工业文明带来的体育异化现象的反思,是体育以人为本的回归。这种结合不仅昭示了体育的美好前景,也给我们体育工作者带来了全新的课题:充分发挥体育的休闲参与价值,为我国人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今天,人们在研究休闲与体育的关系时首先注意到的是在西方近代工业文明下发端的休闲运动,而实质上从唯物主义思想出发首先要考察的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任何社会的生产关系最后只有适合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才能发展起来,同样社会上层建筑是建立在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之上的。而在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下,人类已经重新取得了一种非人力资源的劳作体系或方法,机器的出现是对人力的一种解放,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人类的自由支配时间。在马克思的眼中,休闲一是指用于娱乐和休闲的余暇时间,二是指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的时间。休闲就是非劳动时间,不被生产劳动所吸收的时间。在马克思看来,休闲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全面发展自我的必要条件,是现代人走向自由之境界的“物质”保障,是人类生存状态的追求目标。人类想要获得自由,首先必须赢得休闲时间。[8]从生产力发展的这个层面来看,休闲是人类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体育运动是社会整个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社会余暇时间增加的今天,休闲体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标志性运动。可以说余暇时间的增多是体育发展的必要的时间准备,而消费时代的到来和消费社会的形成休闲体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而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为休闲体育的传播和发展又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意识形态层面的宣传作用。随着人们对休闲体育的价值的认识与了解日益加深,乐意花钱买休闲、买娱乐、买健康和通过休闲体育生活方式来提高现代生活质量已成为当今人们新的社会时尚追求。参加体育俱乐部要交会费,参加体育比赛要交参赛费,学习运动技术要交学习费等,这都已成为人们的现今共识和自愿遵守的行为准则。随着我国广大人民群众衣食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我国逐步步入小康社会,在以国家、地方政府投资为主,同时鼓励、接受社会各界力量的多元投资情况下,我国体育场馆、设备状况有明显改善,这在客观上为广大群众从事休闲体育活动提供了条件、便利。

休闲体育的娱乐性是由项目的特点决定的,它没有竞技体育激烈的对抗性,且可以回避因失败而产生的消极心理。从事运动的人们不必肩负成败胜负的重任,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体能上都不存在任何压力。休闲体育本身的趣味性是吸引众多体育爱好者的根本所在。现代人为了消除工作快节奏带来的心理紧张和身体上的疲劳,大多数人选择在野外进行休闲体育活动,这样,人们既可以欣赏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又能体味休闲体育运动的无穷乐趣,如野外旅行、划船等。通过自身活动感受到一种明快、喜悦、乐观的精神体验,如夏日里人们在风景旖旎的海滨进行冲浪运动。因此,要感受休闲体育运动的乐趣,就必须亲身投入到运动中去。从事休闲体育运动能体味无穷的乐趣,而观赏休闲体育运动也能带来极大的精神享受。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会吸引很多观众,有时观众的情绪气氛比运动者更热烈,特别是当人们看到运动者做出精彩表演时,人们在赞美喝彩时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这种喜悦常常给身体以新的活力,是推动一个人活动的“特效药”。正是这种现代休闲体育运动所具有的无限魅力才诱发了人们参与休闲体育运动的欲望。

4 结论

综上所述,休闲不仅引导体育游戏活动,而且也是体育运动发展壮大的动力源。休闲是体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而且在体育运动中,特别是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越来越走向专业化,而大众体育越来越走向社会化和普及化,这种社会大趋势不但要将大众体育推向休闲化,最终竞技体育也可能走向休闲化,休闲最终将成为人类生存的一种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胡春兰.论休闲与体育休闲[J].体育与科学,2003(3):34.

[2]于光远.关于“玩的价值”的对话[J].黄海学术论坛,上海译林出版社,2003.

[3]于光远.论普遍有闲的社会[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44.

[4]胡小明.游戏的美与美的游戏——再论SPORT文化属性的皈依[J].体育与科学,2002,(5).

[5]卢锋.现代人生活方式与体育运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4):15.

[6]克里斯托弗.阿.埃丁顿.21世纪的美国休闲[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6(3):92.

[7]陈颖川.城市居民休闲文化趋势与大众体育的开发和指导[J].中国体育科技,2003,(1):32.

篇4:秋风起,藏书羊肉红红火火

今年国庆期间,藏书羊肉美食街家家饭店顾客盈门。藏书现属苏州吴中区木渎镇,今年木渎镇旅游开发区管委会推出了《藏书羊肉美食旅游攻略》,介绍秋冬季以藏书羊肉为中心的木渎旅游“食、宿、行、游、购、娱”六要素和加油、靓车等实用信息,与藏书羊肉抱团取暖。据木渎镇领导介绍,这座与苏州古城同龄的二千五百多年古镇,将在镇西部打造28.8平方公里生态旅游新城。

“天下第一木桶”产业链

藏书羊肉以“一只木桶闯天下”为特征,术桶已成为藏书羊肉标志性工具。近年来随着藏书羊肉的声名远播,冲着全羊宴和木桶来的人越来越多。

如今,在秋冬盛行的名吃藏书羊肉一年消耗60万头羊,有6500多人从事藏书羊肉相关产业工作。不仅吸引了周边众多餐饮同行前来取经,今年9月份进入消费旺季以来,藏书羊肉美食街上自驾车游、团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据藏书13家星级示范店数量统计,食客总量比去年同期增加20%,其中,外地游客增长近50%。

今年吃羊肉的生力军还是苏州人和上海人,与往年相比呈逐步上升趋势,新食客的到来为藏书羊肉的发展带来后劲。许多客人对后厨的木桶很感兴趣。全国吃羊肉的地方多,烤、烧、炒、火锅等不胜枚举,但用木桶烧羊肉的只有藏书羊肉。从光绪年间堂吃的升美斋羊肉店在苏州开张,宣统后,又分别在苏州都亭桥、临顿路开设老义兴和老协兴羊肉店。近三十年来,叉逐步拓展到沪宁沿线多达1600家。美食美景交相辉映

周末、节假日,家家羊肉馆生意火爆,点菜、上菜、翻台迎接下一批客人。与此同时又不得不回答,自驾车食客最关心的“吃了羊肉玩些啥?”羊肉馆的服务台就成了临时旅游服务中心。老庆泰老板傅晓明说,“再忙也要为客人做好服务”。于是,藏书羊肉馆前台服务员就义务介绍起藏书及周边的特色景观、特产、住宿、行车路线等。

今年,在总结往年的经验基础上,木渎旅游开发区管委会整合地方资源,推出了一本主题为“品味藏书、行游木渎”的藏书羊肉美食旅游攻略,不仅对藏书羊肉的历史、星级示范店、特色创新菜、羊肉美食街分布图等羊肉相关进行介绍,还对四方来藏书路线图、周边景点当季特色旅游项目、藏书花木、特色民宿民居等木渎旅游“食、宿、行、游、购、娱”六要素和加油、靓车等实用信息进行整合,在藏书羊肉示范店免费发放,使年年成为临时“旅游服务中心”的羊肉馆前台更专业,让藏书羊肉摆脱了“孤军奋战”,与旅游六要素中的其他五要素抱团迎“热冬”。

据介绍,游客还可同步在汽车4S店、苏州市旅游服务中心、吴中区旅游服务中心等处免费领取藏书羊肉美食旅游攻略。

生态新城扮靓古镇

木渎生态环境良好,历史遗存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犹为丰富。从1998年开发旅游以来,从做旅游景区到旅游产业,再到201 1年成立旅游开发区,在木渎西部28.8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发展旅游服务经济。

经过十多年发展,木渎已经拥有了木渎古镇旅游区、藏书羊肉、白象湾生态旅游区、藏书花木、姑苏十二娘、藏书澄泥砚等一系列知名旅游品牌。近两年,苏州市木渎古城遗址的发掘又为木渎带来了新的历史资源,该项目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列入“2010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被国家文物局列入“2010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木渎商贸服务行业发展迅速,形成了星级高档酒店、连锁经济酒店、特色民居客栈于一体,床位3000余张的酒店服务大格局。

篇5:春联起源于什么

春联的来历和起源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

春节普天同庆,故除了各家门口要贴春联外,猪舍,鸡鸭舍等处也要贴对联,寓意六畜兴旺,格式一般为鸡鸭满圈,牛羊成群,六畜兴旺等。

与春联的来历有关的传说

相传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山海经》里,有一个鬼域的世界,中间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良好心愿。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拓展阅读:牛年春联

1、上联:策牛前驱奔四化 下联:闻牛起舞超群英

2、上联:车水牛牛农家乐 下联:花香鸟语大地春

3、上联:车水牛牛一路景 下联:花香鸟语万家春

4、上联:春返神州舒画卷 下联:牛腾盛世入诗篇

5、上联:春风碧水双鸥静 下联:旭日青山万牛嘶

6、上联:春风得意人得志 下联:骏牛扬蹄国扬威

7、上联:春风化雨芭蕉翠 下联:骏牛登程杨柳青

8、上联:春风骏牛开新纪 下联:大业宏图壮国威

9、上联:春风送暖花千树 下联:骏牛扬蹄路万程

10、上联:春风万里辞牛岁 下联:笑语千家入牛年

11、上联:春风笑逐福音至 下联:天牛喜随捷报飞

12、上联:春光原自梅梢发 下联:诗句竞于牛背吟

13、上联:春归禹甸风光美 下联:牛纵山河气势雄

14、上联:春花吐艳香千里 下联:快牛加鞭跃九州

15、上联:春江花月宜人景 下联:牛牛海风强国图

16、上联:春日寻芳骑骏牛 下联:国家思治用贤才

17、上联:春天点点芭蕉雨 下联:牛步声声杨柳风

18、上联:春阳送暖芳菲地 下联:骏牛奔驰锦绣程

19、上联:春寓枝头歌唤牛 下联:牛驰大道喜迎春

20、上联:春寓枝头迎佳节 下联:福在心里接牛年

21、上联:好借春风酬壮志 下联:快催骏牛跃前程

22、上联:好凭妙手书鹏赋 下联:当显雄才唱大风

23、上联:好雨知时群卉盛 下联:春风得意四蹄轻

24、上联:红旗辉映神州地 下联:骏牛喜迎大治年

25、上联:红旗招展九州画 下联:骏牛奔腾万里春

26、上联:红旗指引强邦路 下联:骏牛驰骋富国途

27、上联:红霞瑰丽铺云路 下联:骏牛奔腾荡柳烟

28、上联:宏图锦绣众人绘 下联:大道逶迤万牛驰

29、上联:鸿雁翔云迎旭日 下联:青骝夺路起桃烟

30、上联:花柳新春莺燕舞 下联:风云盛世骏骐驰

31、上联:花木向阳春不老 下联:骅骝开道景无边

32、上联:化雨携来牛露贵 下联:踏花归去牛蹄香

33、上联:江涛气势风雷动 下联:牛牛精神世纪兴

34、上联:捷报随雪飞梅上 下联:蹄花染香到春头

35、上联:金戈铁牛奔大道 下联:碧血丹心献中华

36、上联:金牛狂舞九州景 下联:骏牛欢腾四海春

37、上联:金牛起舞颂功去 下联:骏牛奔腾报捷来

38、上联:金牛喜舞九州富 下联:骏牛欢腾四海春

39、上联:九天日暖张鹏翼 下联:四野春新逐牛蹄

40、上联:举红旗旗开得胜 下联:乘骏牛牛到成功

41、上联:雄关似铁千骑越 下联:捷报如云万里飘

42、上联:万里征途千里牛 下联:十年树木百年人

43、上联:玉碗生光辉琥珀 下联:金牛焕彩耀星辰

44、上联:新骏扬鞭奔大道 下联:亲朋酌酒贺丰年

45、上联:杨柳绿千里 下联:春风暖万家

46、上联:云霞开锦绣 下联:江山千古秀

47、上联:一曲迎春调 下联:乾坤锦绣春

48、上联:三杯祝福歌 下联:万里春光暖

49、上联:日月一时新 下联:草木弄新姿

50、上联:九州气象新 下联:四化千秋业

51、上联:春风吹大地 下联:寒风随岁去

52、上联:德政伴春来 下联:春来千枝秀

53、上联:冬去万木苏 下联:春色满人间

54、上联:春风如期至 下联:桃花应时开

55、上联:春为一岁首 下联:梅在百花先

56、上联:九州万里春 下联:淑气满人间

57、上联:春风吹绿千枝柳 下联:时雨催红万树花

58、上联:紫燕迎春喜归来 下联:百花争艳满人间

59、上联:春风一拂千山绿 下联:南燕双归万户春

篇6:京剧起源于哪个朝代

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京剧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文场以胡琴为主奏乐器,武场以鼓板为主。

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丑、杂、武、流等行当,后三行已不再立专行。各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唱念做打的.技艺各具特色。京剧以历史故事为主要演出内容,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多个,常演的在三四百个以上。

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

篇7:篮球起源于哪个国家

篮球起源于美国,起源于1891年。

解析:

篮球起源于美国。最初是开展于冬季和雨季的室内游戏。始于1891年12月21日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奈史密斯(JamesNaismith)在体育馆内组织学生进行的游戏。他将竹篮固定在离地高约3.05米的墙上,然后将全班18个人分为2队。游戏时各队将球投入对方的竹篮内,进球多者为胜。因游戏使用的器材主要是篮和球,故称篮球。1892年1月25日奈史密斯在《训练学校研究报告集》上介绍了“篮球”游戏方法,同年制定了13条比赛规。1893年3月11日在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举行了教师队与学生队的比赛,这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篮球赛。同年篮板、篮圈、篮网构成,每队上场人数由最初的10人逐渐减为9人、7人,19规定为5人。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篮球运动流传到欧洲。1950年举行首届世界篮球锦标赛,1953年起举行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中线将其分为两个半场。场地中央有一半径为1.80米的圆,用于比赛开球。篮板要用透明材料制成,横宽1.80米、竖高1.05米,底端距地面2.90米。球重600~650克。地区或国家协会也能够使用横宽1.80米、竖高120米,底端距地面2.75米的篮板。比赛时分两队,每队5人。将球投入对方球篮得2分,在三分区投入对方球篮得3分,罚球中1次得1分。全场比赛40分钟,分上半时和下半时,每半时20分钟,中间休息10~15分钟。以全场得分多者为胜。男女篮球分别于1936年和1976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第28届奥运会男、女各有12个队参加比赛。每个协会每个项目最多1个队参赛。

20雅典奥运会的篮球比赛将在两个场地举行,历时15天,从8月14日—28日。预赛和淘汰赛将在前11天里举行,比赛将在能够容纳15000名观众的theHellinikoOlympicComplex的室内体育馆里举行,而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和决赛的比赛将在雅典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theOlympicIndoorHall举行,观众的容纳量为18000人。

【相关阅读】

篮球运动起源与发展

1.起源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rield)市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JamesNaismith)博士发明的。奈史密斯从工人和儿童向“桃子筐”投准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设计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内两端看台的栏杆上,桃篮口水平向上,距地面10英尺(3.05米),把球向篮内投掷,按投中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到1893年,才逐渐构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是桃篮和球,遂取名为篮球。

2.发展

最初的篮球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多少、比赛时间长短都没有统一的规定。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第一部13条的原始规则,目的`是使篮球游戏在公平对等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不允许粗野动作的发生。19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竞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1904年美国青年会男子篮球队在第三届奥运会上进行了表演,此后,篮球运动逐步在全世界开展起来。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日内瓦成立了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FIBA)。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随后,在1950年和1953年分别举行了第1届世界男篮和女篮锦标赛,1976年第21届奥运会女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篮球运动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规则在不断地更新,技战术也逐步得到提高。30年代以前的篮球运动处于传播和推广时期,技术和战术尚处于初级阶段。30年代以后,篮球运动登上了国际体育竞技舞台,世界性的比赛推动着篮球技术、战术的迅速发展,技术动作、战术组织和训练方法逐渐提高。1932年,刚诞生的国际篮联以美国大学使用的篮球规则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份世界统一的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促进了篮球攻防战术的变化运用,提高了攻防的速度。进入50年代,世界各强队普遍重视和发展高度,高大队员在高空争夺中占有明显的优势,但灵活性差,技术单调,篮下死打硬攻,因而战术呆板,使比赛速度受到影响。针对这种状况,1956年国际篮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扩大了限制区,增加了30秒和干扰球规则。60年代是高度、技术和速度同步发展时期,世界各国开始重视进攻和防守的均衡发展,在发展高度的同时,加强了高大队员技术和灵活性的训练。70年代是高度、技术、速度相结合、相统一并持续发展的阶段,投篮技术中出现了空中换手投篮,各种单、双手扣篮。80年代以后篮球运动是在高水平上的全面攻守对抗,同时,技术全面、特长突出的明星队员在队内的作用举足轻重。

篇8: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问题设计,原则,策略

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问题,特别是精巧的问题,能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提高兴致。我们努力让课堂呈现自然交流的状态,学生能在与教师交谈的过程中自然地习得新知,内化语言,体现英语语言教学的无痕。而这样的一种情感交流的升华,是离不开提问与回答的。

一、对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反思

当前,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明知故问”和“为问而问”的现象时常发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往往是例行公事,不能激发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设计过于单一,拘泥于本课句型

在我观摩的一些公开课中,很多教师为了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氛,喜欢使用一般疑问句提问,让学生齐答“Yes”或“No”。表面上看,这有助于教师大面积地检查学生的知识反馈,但也容易造成对部分后进生的疏漏,使他们人云亦云,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

2.问题设计重知识的理解,轻思维的培养

在语篇教学中,许多老师的问题设计旨在对所教内容的理解情况,如“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看到了什么”“谈论了什么”,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直接从所听或所读的材料中找到,这虽然有助于教师检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但难以发展学生的思维。

3.问题设计过于笼统,难易层次把握不当

教师在语篇教学中往往喜欢用一个或两个问题导入,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这是很有必要的。但有时问题的设计过于笼统,或过难,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就回答这样的问题,显然勉为其难,往往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能够回答,没有考虑大部分学生的需求。

二、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

参考了一些理论书籍,并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认为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原则

教师要考虑通过问题让学生了解什么,思考什么,掌握什么, 形成怎样的能力或品质。如果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教师就提一些事实性的问题;如果着重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应用的能力,就提一些综合性的抽象问题。

2.激趣性原则

小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去设计问题,找到学生的疑点和兴奋点,促使学生乐于思考,主动思考。

3.层次性原则

根据布卢姆关于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问题的设计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认知水平的问题;(2)理解水平的问题; (3)应用水平的问题;(4)分析水平的问题;(5)综合水平的提问; (6)评价水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正确的估计,把握难度,分清层次,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

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策略

以牛津英语6B Unit 5 The seasons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尝试。

1.问题激趣,导入课文

阅读教学起始阶段问题的创设主要基于以下几个目的:(1)引起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关注;(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3)新旧联系,从已知过渡到未知。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问题为学生开展热身运动,如让学生预测语篇的主要内容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等等。因此,我在Free talk部分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课前播放了一首关于季节的歌)Do you like the song?What does the song sing about?How many seasons are there in a year?What are they?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Why?

由歌曲引出话题,然后依次出示乡下四季美景图,最后出示New York城市图片 并提问 :The seasons in the countryside are beautiful. Is this countryside? Which city is it? Do you want to know the seasons in New York?

学生看着图,听着老师的问题,就会产生疑问:纽约的四季到底怎样呢?这样的问题与学生的认知之间存在着信息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篇的欲望。

2.问题引路,初步感知

在这个环节,问题的设计要围绕语篇的主要内容,促使学生进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去,感知内容,理解大意,体验文化。

在这里,我这样设计问题:Su Yang wants to know the weather in New York. So she is asking Ben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weather in New York. What questions is she asking?Listen and tick.

然后通过看课文卡通片,完成相关练习。像这样带着问题听录音的教学,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唤起他们对文章内容的感知和想象。

3.问题培技,细读课文

问题设计既要有针对文本内容的,以确保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也包括一些拓展性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因此,针对刚才学生找到的四个问题,我提出:Can you underline the answers? Please have a try.这是一个理解水平的问题。在这里我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和寻找答案,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阅读的水平。

4.问题促能,综合运用

在这一阶段,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内化语言,完成从汲取知识到发展能力的过渡,如通过讨论、复述、总结等活动,发展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根据以上目标,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1)We know the seasons in New York. Can you use a word to describe the seasons in New York?

(2)Can you retell the seasons in New York?(Practice in pairs)这是一个综合水平的问题,它不是对课文的简单、机械重复,而是创造性地再现已学课文内容。这一训练培养了学生理解能力和口头运用语言的能力。

(3)Can you write down the seasons in our hometown?Please have a try.这同样是一个综合水平的问题,让本课所学句型成为学生写作的语言支撑,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篇9:王子厨房秋风起,补肾散寒吃羊肉

羊肉性温,冬季常吃羊肉,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而且还能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修复胃粘膜,帮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除此之外,羊肉营养丰富,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营养不良、腰膝酸软、阳痿早泄以及一切虚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具有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男士适合经常食用。

随着季节和饮食需求的变化,王子厨房也应季推出新菜品,以秋冬最宜吃的羊肉,虾肉,冬笋等作为主要食材,在保持他们最原始风味的同时,创新搭配,提高他们的食用价值,做到美味进补两不误。

三丝酸辣汤

主要食材:木耳,冬笋,竹笙,虾仁

冬笋是立秋前后由毛竹(楠竹)的地下茎(竹鞭)侧芽发育而成的笋芽,因尚末出土,笋质幼嫩,是一道人们十分喜欢吃的菜肴。冬笋含有大量的胶质,生成血小板,有止血功效;富含维生素,保护肝细胞和防止毒素对肝细胞的损害;还有助于胃酸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宜于治疗饮食积滞证。而黑木耳具有益气强身、滋肾养胃、活血等功能,它能抗血凝、抗血栓、降血脂,黑木耳的作用降低血粘,软化血管,使血液流动动畅,减少心血管病发生;黑木耳还有较强的吸附作用,经常食用利于使体内产生的垃圾及时排出体外,润滑肠道。这道三丝酸辣汤则采用了秋冬对人体非常有益的食材,制成酸辣口味,形成一道独特的开胃菜,冬季喝汤,开胃又健康。

王子双味虾

主要食材:青虾仁,虾,香茅草

虾的营养价值极高,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性功能,补肾壮阳,抗早衰,可医治肾虚阳痿、畏寒、体倦、腰膝酸痛等病症。多吃虾可以说是对增强免疫力极好的,这道双味虾顾名思义有两种口味,可以品尝到不同做法而截然不同的虾风味。由青虾仁经过滑炒而成的一半,口味清淡,虾味香中回甘,真正体现出虾肉的柔滑细腻,肉质清甜。而另一半则满足口味稍重的人群需要,经过香茅草油炸,然后放入椒盐回炒,只是刚端上盘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焦香味,虾皮清脆,肉质松软,还带有淡淡的香茅草的清香,这道菜可以说是别具心意,风味独特。

支竹羊腩煲

主要食材:羊腩,腐竹,马蹄,

生姜,蒜叶,柠檬汁

支竹羊腩煲是一道汉族药膳,属于粤菜系。温阳助火的食材,是对身体非常有益的,滋补但不燥,滋味但不膻。这道佳肴以羊肉为主,在吃的时候可以放心进行,因为羊肉的热量并不是很高,吃的时候不用担心是不是会变胖,多食羊肉反而能提高免疫力,是道滋补的佳品。这道菜使用了腐竹、马蹄和支竹吸收羊肉的膻味,腐竹和马蹄还能起到补而不燥的作用,再加上些许柠檬汁,除去膻味的同时还有淡淡的清香,暖暖的,绵绵的羊肉温暖身心,这个冬天就该体会美味羊肉带来的美食享受。

芦笋百合炒鲜鲍

主要食材:新鲜鲍鱼,芦笋,百合

鲍鱼具有滋阴补养功效,是一种补而不燥的海产。现代研究表明,鲍鱼肉中能提取一种被称作鲍灵素的生物活性物质,实验表明,它能够提高免疫力,破坏癌细胞代谢过程,能提高抑瘤率,却不损害机体的正常细胞,有保护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鲍鱼能双向性调节血压,原因是鲍鱼能“养阴、平肝、固肾”,可调整肾上腺分泌。鲍鱼有调经、润燥利肠之效,可治月经不调、大便秘结等疾患。这道芦笋百合炒鲜鲍采用的是八头大连鲜鲍,在保证食材优质的同时,放入芦笋和百合,清新的气息便弥漫在鲍鱼之中,简简单单的清炒,清清淡淡的鲜味,不仅仅是美味解腻的良品。更是益气提神,美肤健体之作。

上一篇:许自己一个天亮作文下一篇:假期全方位安全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