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源于生命

2024-05-18

智慧源于生命(精选六篇)

智慧源于生命 篇1

建于公元741-755年唐朝天宝年间的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重建于公元984年,距今有1020余年的历史。观音阁先后经历了28次地震的袭击,特别是公元1057年固安6级地震、1624年滦县6级地震、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和1976年唐山7.8级地震,距蓟县均近在咫尺,但独乐寺观音阁却安然无恙、纹丝不动。其建筑整体的抗震性能之强,令世界建筑界惊叹,被日本、美国等国内外抗震专家称为中外建筑结构抗震史上的奇迹!该寺主体建筑的观音阁,为高23米的双层建筑阁体木构架的框架,各节点以斗拱相连,连接处皆以木齿相咬合,结构极为精巧。我国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对观音阁的五架梁做过动静荷载及挠曲、剪切等应力计算后,发现该阁的梁架结构用料非常得当,如同经过精心计算。由于观音阁的用材、结构合理,特别是上层梁架和屋顶较轻柱网布设整体合理匀称,卯榫结合严密而不死板,令地基匀称、坚实,所以经历了多次强烈风暴和地震袭击与数次战乱洗礼,依然我行我素般巍然屹立。

山西应县木塔,始建于公元1056年,距今已有950余年历史。塔高67.3米,基底直径30米,平面呈八角形。从外面看去,塔体为5层,但在各层之间均有一个暗层,所以实际上为9层。该地区的地下水水位较浅,因而在塔基为桩的基础上,当年的能工巧匠先砌了高出地面1.5米左右的方形石块,再砌了高2.5米左右的八角形石基,这令塔基至今稳妥牢固,坚如磐石。塔内木结构层间的暗层,由木立柱与枋斗拱逐级而上,以多层木框架和木圈梁叠加而成。全塔的斗拱有54种构架,所有节点均具有消能功能和卯榫结合的特征,塔的暗层加强了塔身整体的安全性,设计极为科学,同时严密结构、构造精细,是中国古建筑中木塔的极佳代表,被国际建筑界誉为“世界木塔之冠”。该塔从建立至今的950年间,经历了无数次暴风骤雨和7次大地震的袭击与战乱考验。抗日战争时期,居然曾被200余发炮弹击中,但古塔整体结构未受重创,经过修葺后基本构架仍安然无恙。山西应县木塔之所以抗震性能如此强,其原因在于塔身采用了多层木框架结构,木材是柔性建筑材料,所以结构整体柔性很强,可令建筑在受力后易于恢复原状。另外,构架与结构各节点,均采用消能作用极强的卯榫结合,规整的4个暗层增加了塔的整体稳定性,每组斗拱恰似一道可伸缩的弹性网络,缓冲分解受力的作用明显。应县木塔的结构,充分反映出我国古代工匠师们在结构组合、作用力平衡及结构抗震等方面,拥有卓尔不群的聪明才智和宝贵先进的经验。

“四裂三合”的西安小雁塔是具有典型唐代风格的方形密檐式砖塔,始建于公元706-710年唐中宗景龙年间,距今已近1300年历史。《长安县志》记载,“塔基周一顷十五亩浮图十五级高三百余丈”塔座、塔底、塔身特别厚重、高大,在第6层以上塔身建筑造型呈逐渐收缩趋势,整体给人以古朴、雄浑、挺拨秀丽之感,是我国古砖塔的鲜有杰作。小雁塔自建成以来,经受了70余次地震袭击,其中最为严重的4次分别是公元1487年临潼6级地震,造成小雁塔沿南北两测各层的门窗洞口,从塔顶到底屋裂开一尺多宽的裂缝,将塔一分为二;公元1521年,西安4级地震,该塔竟在一夜之间将一尺多宽的裂缝自己弥合如故,其外再次神奇般观完好如初;公元1556年,华县8级大地震时,距震中区80余公里外的小雁塔,同样也是在一夜之间又沿前次塔身裂缝处再次裂开。其后,又在余震作用下奇迹般复合、再裂开、又复合反复多次。在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中,西安处于地震破坏区中心,城楼、墙垣、民房多有摇塌。在这次地震里,小雁塔也未能幸免的第4次裂开,但最终并未垮塌,反而能自我修复一般,经过震后“痊愈”,又出现在世人眼前。如此情形到1965年,国家拨专款维修,并用钢筋加固,才结束了小雁塔反复裂合的历史。小雁塔在近1300年的岁月中,经受了70余次地震的摧残,不仅塔身严重开裂,塔顶也残遭塌落,使原15层、高46米的塔身现仅有13层43米高在南、北两侧,各层的同一竖向位置均设有门窗洞,从塔身结构整体来说,这是结构强度最薄弱的部位,地震时在塔身整体受力情况下是首先造成破坏的部位,因此造成塔身自上而下的开裂。但该砖砌体塔身施工精细,塔基既宽厚又紧固,塔身虽裂为两半但仍坚固,而且其重心始终保持稳定并倾向塔心,因此才得以裂而不倒。当再遭遇地震作用时,能使塔身产生一定位移,相反的引力令塔身实现上次裂缝的自动合拢,增强了塔身整体抗御地震的能力。当又遭遇地震时,塔身又沿原裂缝再度开裂,这就是小雁塔建塔1300年来如此神秘、巧合的“四裂三合”的根本原因所在。

泉州双石塔始建于公元860年唐咸通六年,东塔称“镇国塔”,西塔称“仁寿塔”。东塔原为9层木塔后改为7层砖塔,于公元1238年又改建为5层石塔,塔高48.24米,对称边宽18.5米;西塔高44.06米,在公元1130-1237年间的一次大火烧毁后改建为砖塔,公元1225-1227宋宝庆年又将其改建为石塔。东、西双塔现均为5层8角形、五檐仿木结构的楼阁式网岩结构。公元1604年,泉州当地发生了一次8级大地震,本地烈度高达10级,此外先后于1607年和1609年,又发生了两次6级左右的强余震。在8级大地震时,双塔的东塔“第一层石坠,第二、三层扶栏因之并碎”,西塔则完好无损,至今仅见梁裂现象,塔基与双塔结构整体均保持完好,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堪称“世界抗震第一石塔”。之所以如此强大的抗震功能,其主要原因是双塔塔身结构严密,塔形规则对称,结构整体稳定性强。由于2塔身是用规则的巨形花岗岩石块叠砌成10.5米的实心八角柱,尤其支撑塔心的“擎天柱”力量强度高,重心稳固,承载力强。塔身的8个转角处,均设有倚柱柱顶,另附设有栌斗、华拱,层层托出以便更好的缩小石梁的跨度,塔心柱与2米厚的外墙之间的石梁和托梁,以榫眼严紧接合,再次双保险般的牢固。塔的每层设4门和4龛门楣,位置逐层互换,既改变了竖向局部位置的受力状态,又美观大方,并且与塔顶8条平衡对称的大铁链构成比例恰当,符合力学原理的整体结构,令塔身更加庄重威严。由于塔身整体近于圆柱结构,所以从任何方向传来的力,都能较均匀传递到塔身各部位,这也是该双塔在8级大地震袭击下竟仍能傲然屹立、英姿依旧的重要原因。泉州双石塔既是闽南花岗岩石建筑结构的奇葩,又是闽南祖人花岗岩石建筑结构抗震工艺的精髓,更是我国劳动人民古塔建筑智慧和高超造诣的绝妙体现。

神秘的闽南客家“土楼”,位于福建省西南部的丘陵地区,是“客家人”的传统住宅。这些所谓的“客家人”,原指居住在黄河中、下游一带的汉人,他们在公元265-316年间大规模南迁,“客家人”是相对于祖居此地的原著人而产生的特有称谓。这些“外来客”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为了防匪、防盗和防当地人攻击“惟恨所居之不远所藏之不密”,所以建造了外形古朴高大,或方或圆形的雄伟壮观的民居建筑——“土楼”。“土楼”一般是由几十户人家联合筑建的群居民宅形成,主要建材为就地取土再掺入细砂、石灰、糯米饭、糖、木条及竹片等经反复搅拌、捣砸均匀后,再由底部一层层夯实筑成底厚1~2米、上部厚0.5~0.7米、高10~15米的方形或圆形土墙,墙内再夯筑隔墙从而建成“土楼”。“土楼”多为3~5层形,似斧头状,称其“斧头间”,每层有30余“斧头间”房屋。楼内设有3~4个楼梯口与各楼层相通,这种“土楼”很象甘肃省墙体承重类型房屋中夯土墙房屋的2层楼房。所不同的是,“土楼”的土料强度极高,“土墙”外形规则,特别是圆形“土楼”的任何方向受力均匀,传递到结构的各个部位,可以很好地承受暴风骤雨及抗震。由于“土楼”墙体既高又厚,其御寒、保温、隔热性能极佳,冬暖夏凉,是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最佳民宅。另外,它还防匪、防盗,是防御性很强的安全“堡垒”。“土楼”地基座落于山头或平整后的山坡上,另在基岩或坡积层较浅的地基建有防暴雨和洪水的石阶。例如闽南南靖县书洋乡一座建于公元1723清雍正年间的“长源土楼”,其1层楼基用几百斤重的大石块从河底砌起高52米、长46米的护墙,再用石块填成2层楼基,最后用土料夯成高8.17米的土墙。因为施工精细,虽然经受了280余年雷雨风暴和数十次地震的袭击,“长源土楼”依然亭亭玉、容貌如故。“土楼”中的“寿星”,则是位于闽南华安县岱山村的圆形“齐云楼”,始建于公元1371年,距今已近640年。“土楼之王”是闽南平和县芦溪的“丰作厥宁楼”,该楼始建于公元1662-1722清康熙年间,距今约有310余年。该“土楼”坚固的夯土墙底层厚2米,土楼外径达77米,其规模之大可见一斑。楼内的水井用3个圆孔的完整石板盖覆盖,既作取水用又利用声音在井中的共振作用,紧急时对孔呼喊,即可传遍整座“土楼”,成为“信息传递器”。可见闽南“客家人”的“土楼”,是我国民居传统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民居生土建筑中的珍宝,更是祖先们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塑造而成的绝佳智慧和高超建筑工艺的完美体现。

纵观中国古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好的根本原因有4点,一是在于结构整体平面形态规则、对称、或近圆筒形使结构各部位、各节点受力相对均衡,不易产生局部应力集中而造成破坏;二是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处理得当,宽厚又坚固,不易产生因局部地基失稳而引起的建筑结构破坏;三是建筑主体结构骨架坚固布局匀称,合理节点多以联结性能强、消能性好的卯榫结合,所以承载力强,抗震性能好;四是建筑选材及用材合理恰当,工艺精细,深谙物理学原理。

有相当一批古建筑虽然经受了数百年乃至千余年的风雨袭击和地震劫难,但至今仍岿然挺立甚至完好如初,可谓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建筑结构抗震的奇迹。

生命起源于哪里 篇2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科学家们表示地球上的生命或可能起源于海底的火山口。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方式模拟导致地球上细胞代谢活动出现的新过程——这是所有生物体至关重要的一个生物学功能。这项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理解生命是否可能出现在其它星球的相似环境里。

研究合作作者、英国利兹大学的特里·凯(Terry Kee)博士表示:“我们尝试建立沟通早期地球的地质过程和地球上生物生命出现的桥梁。”在此之前,有些科学家们提出地球上的生物体可能是由外太空的陨石带至地球的。然而,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底热液喷口等理论得到了更多科学家的支持,这一理论认为生命产生于无机质,例如在气体和矿物质里发现的化合物。

凯博士表示:“在生物学生命出现之前,我们可以说早期地球拥有„地质生命‟。将涉及无生命的岩石和矿物质的地质学认为是有生命的似乎非常罕见,那么究竟什么是生命?”

“针对这个问题很多人无法给出满意的答案。因此我们所做的是研究生命的特征,所有生命形式所使用的化学过程都与燃料电池产生能量所发生的过程相同。”汽车的燃料电池通过燃料和氧化剂之间发生反应而产生电能,这便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分子失去电子——它被氧化——而另一个分子获得电子。相似的,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二氧化碳的减少形成糖类,以及水的氧化形成分子氧而获得电能。人体细胞的呼吸便是糖类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氧气减少形成水的过程,在这个反应中产生了电能。

某些地质环境,例如热液喷口可以被认为是“环境燃料电池”,因为热液燃料和海水的氧化剂,例如氧之间产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会产生电能。去年日本的研究学者在日本冲绳县进行的深海实验证明,利用这些热液喷口可以产生电能。在这项最新的研究里,研究人员提供了他们提出的地球上出现细胞代谢的燃料电池模型的证据。

研究小组用由地质矿物质组成的物质取代了燃料电池里常用的铂催化剂。研究首席作者、美国宇航局天体生物学研究所“冰冻世界”研究小组的劳拉·巴奇(Laura Barge)博士说道:“某些矿物质可能能够催化地质氧化还原反应,后者会引发生物学代谢。我们对包含铁和镍的导电矿物质尤为感兴趣,因为这些元素在早期地球非常普遍。”铁和镍的反应性远不如铂。然而,实验产生了很小但很有意义的功率输出,这论证了这些金属在燃料电池里仍能够发电——因此可以作为早期地球热液喷口里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

巴奇博士补充说道:“这些实验模拟了在地质系统里产生的电能,因此我们可以将它用于模拟有液态水的其它行星环境,例如木星的卫星木卫二或者早期火星。”

生命的智慧源于自我意识的觉醒 篇3

生命的智慧源于自我意识的觉醒体现在人生目标的确定。目标能够使学生看清自己的使命,目标能够使学生有能力把握现在,目标引导学生发挥潜能,目标有助于学生评估学习的进展情况,目标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自我评估的重要手段,目标还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必修一第五单元的《纳尔逊·曼德拉》这篇课文中,学生通过对曼德拉这一伟大人物的了解,深深的体会到了目标在学习以及人生中的重要性。曼德拉说:“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政权可以阻止被压迫人民争取自由的决心”。曼德拉的理想和目標清晰而明确,那就是为他的人民争取自由。而作为学生领航者的我们,也应该帮助他们确立自己的目标,用他们已经觉醒的意识去点亮生命的智慧。

生命的智慧源于自我意识的觉醒还体现在坚持不懈的努力。坚持是通往胜利的一扇大门,只要在迈向你‘青春伟大目标’的大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胜利唤醒。久,到底是多久?那就要看你有多大的耐心,毅力有多顽强,有多大智慧。当然,坚持到最后一定是胜利!威廉姆·恩内斯特·亨里在他的诗中这样描述一代伟人曼德拉,“无论命运之门多么狭窄,也无论承受怎样的惩罚。我,是我命运的主宰,我,是我灵魂的统帅!”曼德拉被关进监狱长达27年之久,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为之奋斗,最终取得了胜利。因此,学生通过曼德拉的经历总结出这样一段话, “努力往前飞,再累也无所谓,黑夜过后的光芒有多美;努力往前飞,就算有在大的风,也挡不住我们成功的奇迹”。

曾经,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尽可能的突出教学过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让每位充满个性的学生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努力地使沉闷、闭塞的课堂充满欢声笑语,使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从而让这些鲜活的生命在新课堂上绽放异彩。

生命价值来源于你自己 篇4

所以,生命价值不会由外界的环境改变而改变,生命的价值只来源于你自己。

生命中有无数种可能,你可能会遇到很多难以预想的困境,我们能做的不是退缩不前而是更加努力地拼搏,实现人生价值。

一代影星刘嘉玲从当初遭人嘲笑的“大陆妹”到今天荧幕上千娇百媚的万人迷,每一步都是不容易,都是奋力为自己信念拼搏得来的,她深刻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来源于自己,不论命运多么残酷,只要自己坚持信念,一定能扭转命运,实现人生价值,成为演艺界的传奇女子。

确实,我们无须抱怨命运的不公,只要坚持,也许能获得自己意想不到的东西,因为,生命的价值来源于自己。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说过:“人必须往前跑,不一定要跑得快,但是要跑的久,不能停下来,要持之以恒。”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信念,不然便永不可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好比前面有康庄大道,然而你不愿推开这通往成功的门,在门前便放弃,失去了成就自己价值的机会。

我们不必抱怨上帝,因为我们的未来从来都只掌握在自己手中,生命的价值从不会因所处环境改变。

天生没有四肢的尼克·胡适没有在命运面前屈服,他用嘴咬笔写字,自学了两门经济学,成立了四家慈善机构。这些对于正常人都难以办到的事,他却用不服输的信念完成了,他用无可比拟的坚韧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源于生命 缘于爱 篇5

2004年,在湖南省花垣县吉卫镇腊乙村一个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程度的苗家妇女,用DV拍摄了一部电影,电影的名字叫《千里寻母记》。讲的是湘西山区里一对苗家姐弟,不远千里,长途跋涉寻找因长期在外打工而不回家的妈妈的故事。

电影一经推出马上轰动了整个湘西,而且被迅速盗版。无数人为这部感人至深的电影流下了眼泪。很多长年在外打工而不回家照顾孩子的父母看过这个电影后都纷纷回家看望自己的孩子。

2006年,“留守儿童”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浮出水面。因拍摄《千里寻母记》的田金珍再次成为社会的焦点人物。

当我历尽周折与田金珍联系上时,她告诉我中央电视台邀请她到北京录制节目。这让我喜出望外,马上做好了采访的准备。

尽管采访计划中很多重点问题都是围绕着DV电影的拍摄而设计的,但是,两个女人的谈话,很快就从采访变成了拉家常。

“地荒了可以再开,山秃了可以再绿,孩子荒了就回不来了”

这是田金珍对我第一个题问“为什么要拍摄这样一部电影”时的回答,她的回答几乎让我吃惊,我没有想到这样一个颇有哲理的诗一样的语言来自一个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的农妇。从她这个回答中,我感受到了她的对生活的认识深度和表达的能力。在后来的谈话中,像这样的语言不时地会出现。

吴:你让我很吃惊,你知道么?你刚才说的那些话,在我看来像诗一样。

田:这没有什么,前面两句是苗歌,后面的一句是我加上的。

吴:苗歌在你们的生活中很重要么?

田:很重要,我们那里的人都喜欢听苗歌、唱苗歌。

吴:在你的电影中也有很多苗歌。

田:是啊。我拍这个电影就是因为我看过很多苗歌的歌盘。在我们那地方,有的人把附近几个村里唱苗歌好的人录像、刻成光盘卖。有一次,我去镇上赶集,看到有很多人围着看苗盘,他们经常会哈哈大笑。我也会站在那里看上一会儿。

吴:你平时也爱唱苗歌么?

田:唱,我经常会唱苗歌,还经常自己编一些歌词,见到什么唱什么。我们那里有很多人都会编苗歌的。我爸爸就曾经写过很多苗歌,现在我们那里唱的苗歌里,还有很多是我爸爸当年写的。

吴:那么,你拍摄《千里寻母记》是不是也是想拍个苗歌的盘去卖呢?

田: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要拍这个去卖钱。我就是可怜那些父母在外打工在家没有人照顾的孩子。他们太可怜了,我想拍这样一个故事,让那些在外打工的人看看他们的孩子有多苦,希望他们能常回来看看自己的孩子。

吴:所以,你就拍了这样一个电影。

田:我不知道这个也可以叫做电影或电视剧,我当初就是想拍一个像在镇上卖的那种歌盘,因为我们那里大多数都是苗族人,我们最喜欢看这种歌盘。因为我看到那些歌盘中唱苗歌的人很多都是我们认识的人,所以觉得我也能拍。

故事的原型

曾经听有人说在中国一些贫困的农村地区留守的都是“7061部队”,这是对70岁以上的老人和孩子的一种无奈的戏称。

用田金珍的话说,村子里心思活泛的人几乎都出去打工了,打工的确能够多挣一些钱,但是,她说她离不开她的孩子,“就算老公打我一顿,我也不离开我的孩子”。

田金珍在家里种两亩旱地两亩水田,田里产的粮食不够全家人吃。平日里除了种田,田金珍另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是收废品,她每天都要走很多路到附近几个村子去收废品,也就是在走村串寨的日子,让她看到了很多“留守儿童”的生活。

吴:你在拍摄之前知道“留守儿童”这个词么?

田:不知道,这个词后来是很多记者告诉我的,我以前管这些被父母抛弃不管的孩子叫“有父母的孤儿”

吴:你所看到的这些孩子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田:在我们村子和我们附近的村子,你几乎看不到壮年人,看到的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和孩子。这些老人不仅要种田还要带小孩,经常会看到老人背上背着孩子在田里干活。有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小孩还算是幸福的,有的小孩没有祖辈,就寄养在亲戚家里。

吴:这些孩子的父母肯定要往家里寄钱回来,这些孩子的生活应该不会有问题吧?

田:不全是这样的。他们当中有很多人离开就没有回来过,一走就是几年,有的人开始还往家里寄钱,后来就不寄了。有的夫妻在外面离婚了,就谁也不管孩子了。你们城里人离婚都抢孩子,在我们那里,离婚很多人都不管孩子了。这些孩子是最可怜的,他们当中有的吃饭穿衣都是问题。我女儿班上就有这样的孩子,有时候,她会带她的同学到我家里来吃饭,或者偷偷地拿我收废品的本钱给他们。

吴:你经常救助这些孩子?

田:是。可是我的能力太有限了。有一次,我走在街上,看到有一群人在围着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当中有一个晕到了,我就连忙把她抱起来,找来一盆水给她洗脸,然后用身上所有的钱在食品店里给她买了些吃的。原来这姐妹俩是要到矿山去找在那里打工的爸爸,在半路上饿晕了。她们的妈妈几年前就离开了她们。

吴:这应该就是《千里寻母记》的故事原型。

田:对,当时我很伤心,为什么这些狠心的父母就这样把孩子抛弃不管了呢,我真的想让那些在外面不回来的父母回来看看自己的孩子有多么可怜。后来我在镇上看苗歌盘的时候忽然就想,我为什么不拍一个这样的苗歌呢?我想如果他们看到自己可怜的孩子是这么痛苦的生活,肯定会回来的。

吴:你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几乎都是来自一个母亲的直接反应。

田:我小的时候也曾经是“留守儿童”,我爸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妈妈身体不好,总是生病,她经常要回到外婆家去治病,有的时候一去就是两个多月。我就要和哥哥嫂子一起过日子,而且还要照顾小弟弟。哥哥脾气不好,经常因为一点小事情打我。小孩子想妈妈那种苦有多深我都知道。我们家门前对着一条弯弯的山路,妈妈就是沿着这条路走的,走的时候,她头上戴着白帕子。那时候我经常坐在家门口,眼睛看着那条小路。我多么希望有一天能在那条路上看到一个戴白色帕子的人走回家来,那个人就是我的妈妈。

想象中的田金珍应该是一个是善于表达情感外露、爽朗泼辣的女人,但是我眼前的她却很安静,在那份安静的背后总还有一份严肃的思考,甚至是忧伤。在她的视野里,那些没有父母照顾的孩子,缺衣少食、缺少关爱,有的十几岁就辍学不再进学校,有的甚至开始不自觉地染上好斗、偷东西的恶习。这些她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拍摄的艰辛

田金珍总是说自己是个愚蠢的人,像她这般年纪的苗家妇女都会一手绣花和织布的本事,可是她就是学不会。在她自己看来拍这个片子也是个愚蠢人想做的事情。“愚蠢的人不明白聪明人的想法,聪明人也不明白愚蠢人做的事情。”拍摄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对于田金珍来说都可以一个一个去解决。但是,唯有乡亲们的冷嘲热讽让她很难过,有的人说她在丢乡亲的丑,把丑事宣扬出去;有的人还认为她是拿孩子赚钱;更多的嘲笑她“充骚”(没有文化却装作有文化,做文化人做的事情)。

田金珍告诉我,她从村子里一出来就非常自信,回到村子就会自卑。我对她说:“是因为你的心胸大,村子太小了。”

田:当初有了拍摄的想法,我就去问卖苗歌盘的人谁会拍这个,人家以为我是要抢生意,不肯告诉我。后来有人说在凤凰有人会拍,我就去凤凰去找摄影师。我把想法说给摄影师听,他却说让我先写一个剧本他才能拍。可是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剧本,他既然答应我给我拍,我就应承他说我回去写。

吴:我早就听说过你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剧本”。

田:本来我也是打算让我哥哥帮助我写出来,他是我们县上的一个记者,可是他对这个是非常不支持。所以,我只好自己写。我基本上都是夜里起来偷偷地写,因为我怕我丈夫发现,他也非常反对我做这件事。可是,我满脑子的故事一写在纸上就变了,而且有很多字不会写。有的时候我就用同音字代替,有的就画图,有的干脆就画个括号,知道这里是什么就可以了。

吴:你的剧本大概写了多长时间?

田:我写了一些,用了很长时间,后来我有点急了,照我这样写下去,要写到何年何月啊!那些日子,我一闭上眼睛,就是那些可怜的孩子,我等不及了,写到一半的时候就不写了。

吴:这一关就算过了,可是还有很多难题。

田:是啊,那些日子我天天发愁,按照我原来的想法,是想到学校挑两个唱歌好有能表演的孩子,我经常在学校门口看,但是就是不敢去和人家讲。后来,我的女儿说,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妈妈唱苗歌了。她支持我,主动说妈妈你让我演吧。

吴:女儿是不是你心目中主角的形象呢?

田:不是,我想找一个看上去比较忧郁的孩子,我的女儿很开朗。后来还听到有人说我用孩子赚钱,我就更不好请别人来演了。那个男孩是邻居家的孩子,他的形象我比较满意,大大的眼睛,有的时候有忧郁的眼神,这是我想要的。但是他太小了,在拍摄的时候让他配合花了很多心思。

吴:看过他们的表演,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在结尾的时候,女儿对着大山喊“妈妈”那场戏,演得非常好。

田:对,很多人都说那一段很好。其实,拍那个镜头的时候,我让女儿哭,可是她就是哭不出来。我就和她讲,你们班上的那些父母不回来的孩子多可怜啊,你现在就是要帮助他们把他们的妈妈喊回来。你对着山上的那条路大声喊“妈妈”,喊一声,就会有一个妈妈回来。想到能帮同学把妈妈喊回来,她真的动了感情,对着大山喊了很多声“妈妈”,边喊边哭,都录完了,我说不用喊了,可是她还是在喊。我知道她是想多喊回几个妈妈来。

吴:拍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田:是钱。我没有钱,家里存下的一点点钱是女儿上高中的学费。可是我已经认准要干的事情,就想把它干到底。我当时都下了狠心,如果把女儿的学费花了,就让她先休学一年,等我攒够了再上。如果这个片子能让一些孩子的父母回来照料孩子,牺牲女儿一年的学业也没有什么。

吴:把家里的猪和女儿的学费都花在拍电影上,你丈夫怎么对你呢?

田:他当然不同意,我们就打架,打架我也不怕,他也知道我这个人想干什么谁也拦不住,到最后,他也就没有办法了。

吴:拍摄用了多长时间?

田:3天时间,我们租了一个农用车,带着锅和粮食,一路走一路拍,饿了自己在路边架锅做饭,就像红军长征一样。

吴:后来和摄影师的合作怎么样?没有剧本的电影让摄影师如何工作呢?

田:吴庆先、龙琼姐夫妇俩后来已经明白我要讲的故事了,因为演员也不专业,有好多想的和后来拍的不太一样。他们也经常给我出一些主意。开始的时候,说好了我每天付他们每人300元钱,后来他们一分也没要。他们也知道我拍这个并不是为了赚钱。

吴:他们也为这个故事感动了。

田:对,尤其是龙琼姐经常被感动得边流泪边拍。最后一场戏的时候,龙琼姐哭得不行,那段戏,她拍得太不稳,都没法用。

吴:后来的剪辑制作也是他们帮你的么?

田:是,所以我特别感谢他们。我也向他们学了很多技术,我管他们叫师父。

《千里寻母记》的影响

《千里寻母记》的光盘终于制作出来了,并很快在苗寨传看。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无不流下眼泪。很快,镇上卖苗歌盘的地方就开始卖《千里寻母记》的盗版光盘了,并且在湘、黔、桂三省交界的苗族聚集区迅速流传开来。(最初的版本是苗语版)很多在外打工的人都回家来看望孩子。

随着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的记者开始采访田金珍,更有社会各方力量想帮助这些“留守儿童”。在花坦县甚至建立了“田嫂基金”,如今的田金珍已经是腊乙村的妇女主任,在她的帮助下,成立了“留守儿童自强班”。

吴:现在的情形与你拍摄这部电影前的想象有什么不同?

田:和我原来想法完全不同,原来我只是想让这些孩子的父母看到这个盘多回家看看孩子。后来乡亲们都说这个电影很好看,很多人都说,看过的电影和电视里面只有《世上只有妈妈好》和《千里寻母记》最能打动他们。我后来在镇上也看到有很多人围在一起看《千里寻母记》,大家一起流眼泪。

吴:那个时候,你是不是特别有成就感?

田:有一些。我们那里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盗版,我也不懂,看到有人刻我拍的东西卖我很高兴,这样能让更多的人看到。

吴:后来有记者来采访你,连中央电视台都邀请你去做节目,你知道为什么?

田:是因为我这个电影说出了中国一个大事。以前我只是凭着一个作母亲的直觉来想帮助这些孩子,现在我知道了,在中国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孩子需要帮助。

吴:当上村官后,生活和之前有什么不一样么?你上了报纸和杂志,乡亲们是不是觉得你是个“大人物”了。

田:好多人还以为我在外面挣了大钱,有人嫉妒,有人误会。其实我是不喜欢当什么村官的,但是在我们乡下,如果你不是村上的干部,却还要出头帮助别人,人家会觉得你怎么怎么样。我想只要能多为留守儿童做一些事情,当这个妇女主任做这些事情就没有人说闲话了,做这些事情都是份内的事情。所以我也愿意去当。

虽然田金珍来北京的机会极少,但是,她几乎没有心思到去逛京城,她在北京的两天中,她一直呆在宾馆里,我说你在北京有什么心愿么?她说,如果你能帮我找到农业大学的叶敬忠教授,上次来北京她见过他,他是研究中国农村问题的,她有一些问题想请教他……

她告诉我来北京最的大的感触是:北京的老人生活得真幸福。“我看到他们在公园里锻炼身体、唱歌跳舞。在我们那里,70多岁的老人还要下田干活,身上还背着孙子或孙女,直到他们干不动的时候……”

生命也许起源于100亿年前 篇6

生物也遵循摩尔定律

在计算机行业中,有一个著名的“摩尔定律”,这个定律说的是,单位面积的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的数量每18个月就增加一倍。由于这个定律的存在,电子微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呈现指数增长,并且一直在持续着,于是芯片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

有人根据摩尔定律描述的速率向过去反推,寻找芯片上最早出现晶体管的时刻,那个时间点是20世纪60年代,和芯片上出现晶体管的实际历史比较吻合。

另一个利用摩尔定律反推的例子是科学出版物。从1960年到1990年,科学出版物大约每15年增长一倍。如果我们根据这个增长速度回溯,就会找到科学出版物最早出现的时期,大约在1710年,也就是大科学家牛顿的时代,正好是现代科学开始的时期。

那么,如果把摩尔定律应用到生物进化领域,会有什么有趣的结论呢?

美国的国家老龄化问题研究所的阿列克谢·沙罗夫和自己的同事一起,把摩尔定律用于生命的复杂性的研究。生物学家知道,生命的复杂性随着时间而不断增加,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到更复杂生物如蠕虫和鱼,最后到哺乳动物。复杂性的增加呈现出指数增长的变化,很像是摩尔定律描述的现象,所以沙罗夫用摩尔定律的方式套用到生物复杂性上,结果发现,生物的复杂性大约每3.76亿年增长一倍。

生物复杂性增长与芯片晶体管增加都遵循摩尔定律,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生命遗传物质是基因,基因是有许多碱基对构成的。碱基对就好比是芯片上的晶体管,基因就好比是芯片上不同位置的晶体管群,能够执行各种功能,而细胞中的染色体就像是芯片,上面“镶嵌”了大量的基因。

生命起源

比地球年龄还早?

现在,有趣的问题来了:如果我们从现在的生物复杂性反推,寻找生命首次出现遗传物质碱基对的时间点,也就是生命真正诞生的一刻,会是什么时候呢?

沙罗夫很快就计算出了那个时间点:距今97亿年前,误差上下不超过25亿年。换句话说,生命起源于大约100亿年前,至少也起源于距今70多亿年前。

此言一出,许多科学家都跳了起来,因为科学界公认,地球的年龄大约是46亿年。他们立刻发现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根据摩尔定律计算的生命起源的时间竟然比地球的年龄还久远很多。这怎么可能呢?

一些科学家认为,沙罗夫把摩尔定律用于生命起源研究,可能是有问题的。也许生命的复杂性的增加并不是匀速的,也许早期的时候生命的复杂性增加得很快,而到近期生命复杂性的增加变慢了。所以沙罗夫用近期的复杂性变化趋势来预测生命起源的时间,就会把生命起源的时间点估计得更古老,而实际的生命起源时间没那么古老,应该还在地球年龄以内。

但沙罗夫不同意这些科学家的判断。他提出,许多古老细菌的孢子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可以在冰层中潜伏几百万年,然后遇到好的环境再次焕发活力。它们可以在很长的时间里复杂性变化不大。所以从生命演化的历史上看,复杂性的增加基本上可以算作是匀速的。

沙罗夫相信生命起源于100亿年之前。因为天文学研究表明,太阳实际上是从宇宙中的上一代恒星的灰烬中产生的,所以生命完全有可能在上一代恒星的时期就已经诞生了,此后那些恒星虽然爆炸消失了,但一些生命的“种子”保存在恒星爆炸后残余的星际尘埃和气团中。等到太阳这批恒星产生,太阳系这样的星系出现后,生命的“种子”降落到地球上,开始了第二次进化。

我们是第一批智慧生命

如果生命的确起源于100亿年前,那么曾经困扰天文学家的“费米悖论”也能得到解释。费米悖论是著名物理学家费米提出来的,他设问,如果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智慧生命,为什么我们至今仍然没有遇到任何其他智慧生命呢?

按照沙罗夫的观点,由于生命演化到出现人类这样的智慧生命,就已经花费了100亿年的时间,再考虑到宇宙早期产生第一批恒星也需要时间,所以人类这样复杂的智慧生命,很可能是银河系甚至宇宙中最早产生的一批智慧生命,也许我们不是第一种智慧生命,但第一种智慧生命的出现,也不会比我们早多久。既然我们人类现在还连太阳系都没有冲出去,其他智慧生命也强不到那里去,都还没有足够的能力跨越星际之间的巨大距离,因此大家没有彼此碰面,并不奇怪。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智慧源于生命】相关文章:

生命的起源于生物进化02-22

关注生命探寻智慧 幸福人生05-30

源于05-03

源于生活06-01

幸福源于什么04-26

忠诚源于信仰05-16

成功源于敬业05-31

灵感源于生活06-10

成功源于专注06-24

精彩源于奉献06-26

上一篇:教育中沟通的重要性下一篇:配网设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