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运用教育论文

2024-06-20

如何推动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运用教育论文(共8篇)

篇1:如何推动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运用教育论文

如何推动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运用教育论文

摘要:由于计算机任课教师观念落后,学校对计算机教学投入的力度不够,管理者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掌握不足,使得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我们要让素质教育为计算机教育导航,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抽象思维;要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软、硬件配置水平,从教材上进行规范;要建立中学计算机教学研究和评价体系,加强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环境建设。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教学;管理

Abstract:As the idea behind the computer Teacher, school teaching input into the computer is not enoug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rs lack control, and computer teaching in secondary school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is regard, we want quality education for the navigation computer education, to develop creative thinking and abstract thinking;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ftware and hardware level, from the materials on norms; to build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of teaching high school computer syste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econdary education environment.

Key words:computer education; oriented education; quality education; teaching;management

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教学已成为中学教育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然而,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是比较落后的,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因素制约着中学计算机教学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对现行的中、高考体系进行改革,完善和建立信息课机制,以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推动计算机教学的发展。

1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1计算机的应试教育

以“考试”为主导的教学是应试教育最显著的特征。由于目前计算机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基础性学科,加上学校管理者的信息意识比较淡薄,以及教学条件的不足,计算机教学未能在许多中学的课程设置中占重要地位,或者干脆没有设置该课程。因此,一些教师纯粹是为了对付考试而教学,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考出好成绩,一方面减少学生上机的时间,另一方面采取“填鸭式”、“满堂灌”的形式教授一些计算机知识和概念,不断让学生做习题,学生是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他们缺乏动手操作、积极探索和创新的机会。这种教学模式十分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发挥。

1.2管理体制缺乏或效率低下

首先,计算机教学至今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虽然教育部早在就印发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对中小学信息教学内容和课时等提出了较细的要求,但这只是指导性的文件,没有提升到教学大纲的高度,所以没有约束力。另外,到目前为止,国家也没有统一编制的计算机教材,市场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计算机教材,造成了中小学计算机教材杂乱无章,令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导致中学计算机教育难以进行规范。即使有计算机统考,各地区形式也不尽相同,同一地区水平难以规范,无法进行统一评估。

其次,中学管理者普遍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当前我国的计算机还处于普及阶段,计算机教育的水平也相对落后。同时,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的重视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一方面强调其重要性,另一方面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削减计算机教育的教学总量。为了提高升学率,不断挤占信息技术教育课时,致使信息技术教育滞后于整个素质教育的发展。

再次,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一部分学校虽然建立了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但人均计算机数量很少,教师的教学活动基本停留在书本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上。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学习动机。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计算机教育课的开设,制约着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最后,由于缺乏有效管理。中学的计算机教育课教师自行其事,缺乏有序性和连贯性。课件制作软件奇缺,授课系统性和实用性较差,影响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积极性。中学计算机教学还没有一套对教师进行评价的科学体系,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无序性。

2应对策略

2.1让素质教育成为计算机教学的导航

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普及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提高青少年的现代信息素质,使计算机技能更好的服务于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最终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素质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指的是人在创造活动中或者在需要创造性解决问题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有创见的思维,它的显著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教师要注意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要对他们的创新活动和创新精神进行激励。在教学中,可以合理安排项目,让学生展开想象,勤动手动脑,勤创新求异。另外,要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习过程是一个培养思维和毅力的过程。学生上机通过手、眼、心、脑并用而形成的强烈的专注,使大脑皮层产生高度的兴奋,将所学知识内化。每一次操作的成功,都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

2.2转变观念,提高管理效率

要解决中学管理层存在的问题,首先,要从计算机教材上进行规范和提高,努力改善信息技术教学的软、硬件配置,必须加大对计算机教学的资金投入,加强软件、硬件、网络、多媒体的升级改造,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整体水平创造条件。我们还要以应用为核心,大力推动计算机网络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促进信息教育环境的形成。其次,结合新一轮的课程教材改革,建设基本教学资源库,大力整合网上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2.3完善信息技术教学管理

建立中学计算机教师教学规范的约束机制,加强计算机学科的常规管理和评估工作,将计算机教师的业绩纳入到考核体系中来,在常规教学检查中要给予充分的体现,以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教学效果。还应该对现行的考试体系进行改革,使之能够反映出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信息技能,尤其是各种常用软件的应用。

总之,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应当转变观念,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使中学计算机课程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2:如何推动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运用教育论文

摘 要:在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下,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作用是一个新的问题,就此做了一些探讨。当今信息技术发展呈现出极其迅猛的趋势,如量子器件、生物芯片、真空微电子技术、纳米技术、微电子机械系乃至贮量达到每立方毫米100万G的生物芯片等;数字技术促进音视频、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出现了业务上相互渗透、汇合;传感技术、测量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遥感技术,更使人感知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高速大容量”“综合集成”“网络化”是必然趋势。人类将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将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资源和竞争要素。信息技术也必将适应于现代社会的需求,变得更加灵活,更加融合于现代社会,更加满足于人们的生活。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作用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电脑网络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电脑网络教学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关电脑网络教学的问题,在我近两年来电脑教学实践中摸索并探究一些经验和问题。下面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教师素质必须提高

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给教师提出一个新的任务,那就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的素质也在随之提高,以达到与时代同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电脑网络教学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促使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电脑技术,一方面提高本身素质,另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新世纪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合格人才。

我在教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也遇到很多困难。如,在多媒体电脑教室给学生上课时,有时学生机操作系统出故障,缺少某一程序,电脑无法启动,就得重新安装操作系统,那就是进行网络拷贝。对这一技术,我刚开始接触,操作时不是很熟练,通过同事指导,自己虚心学习后,基本上运用自如。从此看来,光是掌握电脑的一般操作还是不够的,还得对电脑在正常使用中,学会软硬件的维护和维修的技能技巧。才能真正把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室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我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按照《信息技术》课本的内容,简明扼要的说明主要内容后,最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多操作,多练习,在操作中掌握要领,在操作中掌握技能技巧,让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网络知识海洋中自由地飞翔,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去探索知识的宝库,找到自己要学习的知识,这就是头脑风暴——根据问题,去寻找问题的多个答案。

二、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施者的作用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作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施者,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认知能力上的差别,充分考虑到现今信息技术的发展来进行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努力使学生具备自主探索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运用信息技术研究创造性学习与课程整合,协同其他科目的教师一同努力探索科学的课程教学方法,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开展层次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学校整体的、良好的信息技术行为习惯。

三、电脑网络教学中的优劣

1、网络教学的优点:

是使用电脑网络教学,学生感到新鲜、有趣,直观性强,知识面宽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电脑教室这一软件进行教学演示时,声音、图像、文字、动画、学生在自己的电脑屏幕上直接可以观看操作的全过程,学生观看了以后,很快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进行操作。学生最喜欢上电脑课,兴趣很浓,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有时上节课刚下课,就进微机室,就连大休息的20分也不放过,下课时还恋恋不愿离去。

2、不足之处:

(1)电脑网络教学缺少自己的应用软件,这有待于软件开发商的开发;(2)自己的课件制作还不完善,有待于自己开发制作。

(3)多媒体网络教室上网的费用高,给上网带来不便,这有待于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解决上网费用高的问题。

(4)网络教学不仅在多媒体教室上信息技术课运用,还应在其它各学科教学中应用。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共享,把网络教学落实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在多媒体网络教室的网络教学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网络教学的前景美好,智能广大,应用广泛,技能技巧很多,有在于网络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去探索,去创新,开创网络教学的新的里程碑。

四、在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中的作用

彭智琨老师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我们需要更新的是培训的理念,而不是培训本身这一概念。”转变培训观念,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真正满足教师学习的需要。

1.充分发挥教师的培训主体的作用

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要以改进教学效率为目的,充分了解教师目前教学工作的难点和教学工作的需求。如可以利用参加的教师多媒体课件大赛的活动这一契机,加大这方面的培训力度,以满足教师制作课件的需要,让教师真正做到有目的的学习。

2.分层次地进行培训

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基本技术的培训,主要内容是Windows的操作技能、Office的使用、几何画板的使用和网络的基本应用,建立信息搜集、处理的基本能力。(2)应用软件的综合使用培训,主要内容是工具软件的较高级应用,像Dreamweaver、FrontPage、Flash、Photoshop等,本阶段还应解决网络协作处理问题的能力。(3)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整合。主要内容是信息技术与各科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性培训,也就是培训、教研相辅相成,为本校的信息技术应用开辟一种有特色的应用范例。

3.注意培训的方式方法 要有充分的互动性,这样才能在培训中体现互相学习的动力,建立起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平等交流、坦诚对话、相互观摩、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互助共进的关系,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4.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师培训评价体系 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评价:一是“过程评价”,二是“应用评价”。

五、网络化的教学环境

培养了学生能力以及学科的探索和合作精神 学校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校特别在课程中安排了计算机实践课。网络化的教学环境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这些学生利用网络接触广阔的世界,获得广阔的知识基础,认识广阔的世界。这些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排版设计美观大方,深受全校师生的欢迎。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还培养了学生学科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目前,我校在课堂多媒体教学中,一般采取集中演示和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相结合。集中演示时教师向全体学生播放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片段,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小组讨论或欣赏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网络教室里,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的通讯功能进行协作学习。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学生们已有了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探究知识的能力,并且能与同学合作学习。这充分体现了新生一代所要具备的能力。现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已成为我校各学科开展教研活动、设计制作所需教学软件的有力工具,成为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学习的工具。我们的学校今后要更努力普及网络化教育,让所有的教师以及学生都能利用计算机为教学服务,为终身学习服务,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新型人才服务。

六、电脑网络教学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很快。教育事业必须跟上现代化步伐,所以,电脑网络教学势在必行,这是事实不可否认的。路,是人走出来的。世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我们要历经千辛万苦,踏出一条电脑网络教学的新路来。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介入了教师们的备课、上课和教学研究中,教师对应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的认识不断提高,逐步建立了新的教学理念。即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知识的探索者;教学的内容不仅是知识,还有方法、能力、品格;教学媒体是学生的认知工具,既作为感知的对象,又作为认知的途径;教学方法应为“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商讨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多种新型方法综合运用;教学的进程必须是“问题──发现──探索──创造”。新的教学理念的建立使教师们不断的追求高效能的课堂教学模式,那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我校利用这种指导思想设计了各年段“作文三维教学模式”的课例,并上研究课,为学生 创设了主动发现、自主探究、积极意义构建的愉悦作文环境,学生的表达能力明显提高。可见这样的教学模式正使原有的课堂教学质量有了新的突破和质的飞跃。

七、在学校信息技术建设中的作用

在学校信息技术建设中,信息技术教师还要运用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在学校制定信息技术政策、设备的购买、信息技术培训等方面提供咨询;如校园网建设初期,应该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在设备的选型、软件的使用实际效应等方面给出参考意见;校园网的建立,也不仅仅是硬件的建立,更多的是在此基础上的应用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建设。信息技术教师在这些方面应该起着引导作用。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活动中发挥作用,帮助其余学科的教师正确了解和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各科教学中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在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的各种活动中提供技术支持,包括学校计算机设备的日常维护、为学科教师开展的信息化教学提供技术上支持、为学校领导和教师计算机维护提供技术支持等。

八、创设了理想的教学环境 计算机技术把文本、图形、图象、动画、声音和视频集成处理,使信息更生动更丰富多彩。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应用在学科课堂教学当中,创设了理想的教学环境,取得更高的教学效率与效益。首先网络化的教学系统实现了高度的资源共享。如在备课时,我们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充分利用已有的优质教案库和计算机教学软件库中的资源,设计教案,以提高备课质量。教师通过浏览、选择、组编,设计成一个个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既快捷又高效。课堂上应用这些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深受学生的欢迎。我校教师还常常浏览互联网上的“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站点中的栏目。教师们常常把“小学教学艺术”、“教学论文”、“名家点评 ”等资源下载下来以供学习参考。栏目中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给教师们很多启示;教学资源库常为教师们备课提供丰富的内容,使教学设计更科学、更有新意。

网络化的教学系统可创设教学情景,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在教学中,多媒体网络的介入使学生进入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学生常被友好的界面所吸引,思维得以激活。在软件演播中,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滋润学生的感情幼芽,使学生显示各自的聪明才智和潜在的力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获得探究的乐趣、认识的乐趣、审美的乐趣、创新的乐趣、积极向上的乐趣。并将这些乐趣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机。如在教学《看月食》这一课时,教师集“鹏博士”与VCD的长处组成了一个供学生观察分析、操作研究的较为完善的教学软件,让学生通过观察太阳、地球、月亮的关系,并亲自动手画了三者的位置图,深入地理解了月食 形成的原因。又通过软件的演示,观察并理解了月食形成的过程,最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单机操作,让月亮恢复得又圆又亮。这样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就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教师更乐意在这样的环境中上课。

参考文献:

[1]德斯蒙德·基更。远距离教育理论原理。丁新,等,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篇3:如何推动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运用教育论文

1 当前我国计算机教学现状

当前的生源中很大一部分学生是经过刻苦学习, 从农村选拔出来的。因目前村镇中学计算机教育教学设施投入的相对欠缺, 很多学生在中小学学习阶段基本没有机会接触计算机, 对计算机的认识很浅。由于出自于农村的学生计算机基础相对较差, 学习吃力, 造成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高。此外, 计算机学科具备理论的抽象性和实际操作的复杂性, 相对比较难学。这使得学习计算机专业成了一件高难度的事情。在计算机理论知识学习初期, 学生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投入才能有些许进步。现实情况是, 学生们大都喜欢计算机操作, 特别是上机操作, 但对计算机课程中的理论知识, 感觉特别枯燥, 没什么兴趣。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 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 如果得不到及时排疑和启发, 就会削弱了其进一步深入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积极性。有的甚至会因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 要想顺利实现计算机教学的创新教育, 必须首先解决当前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以上主要问题。

2 在计算机教学中引入创新教育理念

2.1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创新素质并不是天生的, 必须先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前提的。因此, 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良好的学习态度则是学习的催化剂。当学生对其所学的知识产生浓烈兴趣, 并且在努力学习过后, 为自已的进步而欣喜时, 就会越学越好。根据当前的教育理论, 教学不应该仅限于教授知识和学习的本领, 应该把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 进而激励和鼓舞学生, 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为了做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尽最大努力去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情境, 充分激发学生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兴趣。如何将学生的兴趣吸引到专业学习上来?比如, 计算机老师在授课时可以选用生动有趣的计算机操作演示, 来启发他们对计算机的兴趣。比如制作惊奇的小动画、绘制精美的卡通或者编制有趣的教学程序等演示给学生看, 激发他们的学习的欲望。当学生通过努力, 在学业上取得些许进步时, 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通过鼓励的方法, 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2 根据学生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 有其独特的个性和特长。因此, 挖掘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 因材施教, 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学生的个性需要家长和老师在生活、教学中长期的细心观察和挖掘, 并对其兴趣加以诱导, 对取得的微小进步及时鼓励。比如, 有的学生有的则喜欢电脑硬件, 对电脑组装和维修;有的擅长编写软件程序;有的偏好3D flash动画制作, 还有些学生嗜爱网络游戏。这些喜好都没有好坏之分, 恰恰是个性多样性的表现。但必须加以正确引导, 不然就难取得进步, 甚至会荒废学业。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发现学生的个性, 再加以正确引导, 让他们在自己喜爱的领域, 进行深入学习、研究, 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挖掘和发挥。

在授课时, 会发现有些学生性格内向, 不喜欢在课堂上发表观点或提问。对于这一类内向型学生, 不必强求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一定要在课后, 和他们进行单独的沟通交流, 这样产生的效果会好很多。相反, 有些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 喜欢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观点, 喜欢钻研一些技术难题等, 喜欢和同学一起参与团队的活动。针对这一类外向型的学生, 可以故意留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或者社会实践型课题给他们完成。这样不但可以促进他们学习的热情, 还可以带动其他同学追赶的劲头, 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2.3 加强计算机的实践性教学, 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计算机学科对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更要通过上机实践来理解理论, 并熟悉和掌握各种操作技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学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是计算机教学的重头戏。在教学实验课中, 教师应该先精心布置, 让学生带着各种的问题去进行上机实践和操作, 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日新月异、发展迅速的学科。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知识体系, 应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用新颖的或者异常的方法解答问题, 增强学生吸收知识的本领, 提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满足于知其然。在上机实践过程中, 应当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去尝试, 找出最好的一种解决方案。鼓励学生用非常规的方法解答问题, 增强学生吸收理论知识的本领。基本技能的熟练与巩固, 主要的途经是多次重复的练习。“听一遍不如看一遍, 看一遍不如做一遍。”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提高, 只有靠多实践。

2.4 任务驱动教学型创新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是发展较成熟教学模式, 在计算机创新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较好的强化学生学习动机, 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在这种创新教学模式下, 学生的学习从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在主动的学习环境下, 学生的创造性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教师首先要不断自我完善, 加强自身知识和技术修养。学生知识素养的提高, 与教师是密不可分的。计算机领域的知识更新日新月异, 为了能把最新、最鲜活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身为计算机专业的教师, 必须不断强化学习, 更新知识体系, 。布置作业要注意题目具有趣味性。作业既要实用又不能脱离实际。比如:在计算机图像处理课上, 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实用的广告、加工个人的照片等。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空间, 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宋代诗人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到的。很好的抓住了新时代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的精髓。创新型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的教育。否抓住“源头活水”是创新教育能否成功实施的根本, 主要包括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 力求以独一无二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要明确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通过分析、获取、加工、转换、存储、应用和监控调节信息等环节, 并加以传递、展示、评价、反思、提升、实际运用这些信息的综合能力, 取得具有某种社会和个人价值的成果。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应充分发挥计算机学科优势, 进行创新型教育, 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必须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准切人点, 大胆探索, 这样源源不断的“活水”才能充实创新教育的全过程。也只有这样, 教学水平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化, 跟上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

3 结束语

总之, 在计算机过程教学中, 教师要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 树立坚定的创新教育的理念,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加强实践性教学,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计算机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必须与时俱进, 才能满足社会需要。计算机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也必须不断更新, 需要教育工作者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笔者在文章指出了当前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几点见解, 对计算机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创新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1]赵致琢.计算科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2]黄国勋, 席鸿建, 曾冬梅.地方综合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1.

[3]高凯, 许云峰, 张永强.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1) .

篇4:如何推动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12-0142-02

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教学已成为中学教育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然而,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是比较落后的,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因素制约着中学计算机教学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对现行的中、高考体系进行改革,完善和建立信息课机制,以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推动计算机教学的发展。

1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1计算机的应试教育

以“考试”为主导的教学是应试教育最显著的特征。由于目前计算机还不是一门独立的基础性学科,加上学校管理者的信息意识比较淡薄,以及教学条件的不足,计算机教学未能在许多中学的课程设置中占重要地位,或者干脆没有设置该课程。因此,一些教师纯粹是为了对付考试而教学,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考出好成绩,一方面减少学生上机的时间,另一方面采取“填鸭式”、“满堂灌”的形式教授一些计算机知识和概念,不断让学生做习题,学生是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他们缺乏动手操作、积极探索和创新的机会。这种教学模式十分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潜能的发挥。

1.2管理体制缺乏或效率低下

首先,计算机教学至今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虽然教育部早在2000年就印发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修订稿)》,对中小学信息教学内容和课时等提出了较细的要求,但这只是指导性的文件,没有提升到教学大纲的高度,所以没有约束力。另外,到目前为止,国家也没有统一编制的计算机教材,市场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计算机教材,造成了中小学计算机教材杂乱无章,令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导致中学计算机教育难以进行规范。即使有计算机统考,各地区形式也不尽相同,同一地区水平难以规范,无法进行统一评估。

其次,中学管理者普遍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当前我国的计算机还处于普及阶段,计算机教育的水平也相对落后。同时,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的重视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一方面强调其重要性,另一方面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削减计算机教育的教学总量。为了提高升学率,不断挤占信息技术教育课时,致使信息技术教育滞后于整个素质教育的发展。

再次,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一部分学校虽然建立了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但人均计算机数量很少,教师的教学活动基本停留在书本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上。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学习动机。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计算机教育课的开设,制约着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最后,由于缺乏有效管理。中学的计算机教育课教师自行其事,缺乏有序性和连贯性。课件制作软件奇缺,授课系统性和实用性较差,影响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积极性。中学计算机教学还没有一套对教师进行评价的科学体系,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无序性。

2应对策略

2.1让素质教育成为计算机教学的导航

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普及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提高青少年的现代信息素质,使计算机技能更好的服务于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最终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素质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指的是人在创造活动中或者在需要创造性解决问题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有创见的思维,它的显著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教师要注意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要对他们的创新活动和创新精神进行激励。在教学中,可以合理安排项目,让学生展开想象,勤动手动脑,勤创新求异。另外,要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习过程是一个培养思维和毅力的过程。学生上机通过手、眼、心、脑并用而形成的强烈的专注,使大脑皮层产生高度的兴奋,将所学知识内化。每一次操作的成功,都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

2.2转变观念,提高管理效率

要解决中学管理层存在的问题,首先,要从计算机教材上进行规范和提高,努力改善信息技术教学的软、硬件配置,必须加大对计算机教学的资金投入,加强软件、硬件、网络、多媒体的升级改造,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整体水平创造条件。我们还要以应用为核心,大力推动计算机网络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促进信息教育环境的形成。其次,结合新一轮的课程教材改革,建设基本教学资源库,大力整合网上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2.3完善信息技术教学管理

建立中学计算机教师教学规范的约束机制,加强计算机学科的常规管理和评估工作,将计算机教师的业绩纳入到考核体系中来,在常规教学检查中要给予充分的体现,以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教学效果。还应该对现行的考试体系进行改革,使之能够反映出信息技术、多媒体、网络信息技能,尤其是各种常用软件的应用。

总之,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应当转变观念,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使中学计算机课程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How to Promote the use of Computers in Teaching

Liang Hongwu

Abstract:As the idea behind the computer Teacher, school teaching input into the computer is not enoug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nagers lack control, and computer teaching in secondary school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is regard, we want quality education for the navigation computer education, to develop creative thinking and abstract thinking;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oftware and hardware level, from the materials on norms; to build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of teaching high school computer syste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econdary education environment.

篇5:如何推动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运用教育论文

塘沽中心庄小学 魏军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与核心, 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中小学计算机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未来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的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面向未来,提高起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开好上好这门课才可使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时代主题相一致。传统的“教师讲授方法、学生操作练习”的教学模式日益暴露其弊端所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将教学主客体混淆,教师一味传授方法,学生则被动无奈地接受,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烦甚至畏难情绪,那么怎样才能既让学生保持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又掌握机技能呢?我在实践中采“任务驱动法”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则应不断地引导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法”教学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法”教学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和学习。

二、使用“任务驱动法”的优势

1、能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在讲授《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时,我以前总是按照教材的顺序先讲什么是信息、计算机的硬件基础知识,再讲WINDOWS操作系统及有关汉字排版软件。由于计算机课程的硬件部分的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多,且晦涩难懂,这往往使得学生在1节课讲完后,还不知道用计算机到底能做什么?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和吸引力转变为一种恐惧感,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进而丧失学好这门课的信心。

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我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学期开始时,先询问学生:你们想用电脑做什么?学生的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想打字、想画画、想上网、想聊天,于是,利用学生的兴趣,围绕着一个个目标,逐个地解决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几周过后,学生会使用电脑完成许多操作:打字、听音乐、画画、写信等。这样,学生会觉得收获颇丰,计算机也没那么神秘、可怕了。于是,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就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了他们学好计算机的信心和勇气。至于那些枯燥的理论,我们可以在以后的讲解和实践中适时地穿插着进行讲解。

2、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计算机课程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计算机“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学生在一次次成功中找到自信、体味成功的快乐,从而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例如:在学习“WORD”这一章节时,能在电脑上输入汉字了,接着就要提出新的问题:如何在文本中插入表格、图形等进行图文混排?借此上课时,我首先展示了一幅自己在Word里画的画给学生看,让学生评价一番,此时学生便纷纷地讨论开来:“这画还挺漂亮的。”“这幅画是在绘画软件里画的吧?”,“不对,绘画软件里画的画没有这样的过渡色。”,“老师,这一幅画是用什么软件画的呢?”求知的欲望在他们那一双双聪慧灵捷的眼眸中闪动,借机告诉学生“老师这幅画是在Word里画的,Word不仅能进行字处理,还能画画呢。怎么样谁能帮老师再改改这副画,使这副画变得更美丽呢?”,并引导学生将我的这幅画与以往在绘画软件里画的画进行比较。学生又讨论开来:“在Word里也能画画?”,“让我改这画,怎么改呢?”,“Word画画我还没学呢?”,“老师,这幅画是由很多的几何图形组合而成的这一点跟绘画软件差不多,不同的是刚才一位同学已经说过了那就是绘画软件里所使用的颜色没有过渡色。在Word画几何图形我估计跟绘画软件里的方法差不多,可这过渡色怎么画呢?”,“老师,您快教我们吧!”学生们有点急不可待了,借机展示课题:“这一节课,老师就和大家就一起来学习使用Word的绘画功能模块。Word的绘画功能使用起来简单、方便,同时又采取了与文档紧密结合的方式,使用好它就可以让我们写的文章变得图文并茂,形象生动。” 学生有了获取知识的兴趣,必将全神贯注地学习,将无意注意自主地内化为有意注意,这一时机稍纵即逝,我们教师要充分、敏锐地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学生“自主”地探求方法,以获取知识,掌握知识。视窗操作系统的诞生,Word的所见即所得的功能,为学生“自主”地探求方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正是在这样的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了一个个的知识点,直到学完整个计算机课程。

三、“任务驱动”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学目标与操作目标要明确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任务要明确,可以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教学目标和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小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出总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中的每一章设计一个大任务,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小任务,每一节又由一个或几个小任务组成。例如学习“中文WORD的功能和使用”一章时,要求每一位同学编制一份精美的班级小报。此任务中隐含着本章的几个知识点:(1)WORD的基本概念、建立编辑文档;(2)设臵字体、字号,段落排版;(3)页面设臵及文档的打印;(4)WORD的图形功能;(5)WORD的表格功能。把这5个知识点隐含在5个小任务中,每一节课完成一个小任务;又把一节课的小任务分成更小的几个任务。如第一节课的任务是按要求对现有文档精心修改。要求中隐含着3个知识点,即:(1)WORD的基本概念;(2)文档的建立、打开与关闭;(3)编辑文档。这3个知识点分别设计在3个小的任务中。每一个任务的确立都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状况、教学内容的统筹安排而定。

2、结合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任务。

教学任务设计时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这一特点。学生接受知识能力有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教学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教学任务,我先给学生一节复习课,前半节课复习上次课的内容,后半节课对照书自由预习练习新内容。上课时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教学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例如:在学习Windows画图时,教师首先教会学生基本操作,然后给学生布臵“任务”完成一副作品,这一作品为学生自选,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由创作,完成作品很有特色。在这次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创新的思维。

3、“任务”设计要注重渗透方法,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面对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学校的计算机等设备无法快速更新,教学内容很难超前或与社会同步。学生学习到的一些计算机技术知识与技能,过不了多久往往就会过时。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在介绍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应用软件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等相对稳定的内容的同时,应注重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应用计算机处理实际问题及独立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常言说“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终身受益,价值永恒。

在“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去解决问题,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防止思维的绝对化和僵硬化。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产生大量疑问、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并将其猜想作为逻辑推理的一种形式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同时,培养能力、领会思想方法重在“渗透”和“潜移默化”,不应该把方法当作知识向学生灌输。因此,教学中让学生完成的“任务”,要注重讲清思路,理清来龙去脉,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尽可能多地产生学习迁移。同时,很多学生喜欢独立地获取知识,“任务”设计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余地,培养学生用探索式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篇6:如何推动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运用教育论文

探析自主学习策略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文/蔡 薇

摘 要:随着我国对教育的不断创新改革,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已逐渐被新时期的教育模式取代。新时期的教育把创新能力摆在首位,旨在调动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学习的积极性。所以,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慢慢适应不断更新改革的教育模式,在新的模式下做到教学相长,达到最佳的效果。对于中专的计算机专业,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对目前中专学生计算机学习现状的分析,进而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策略。

关键词:自主学习;中专;计算机教学;学习策略

在以往的教学中,课堂都是老师的主场,采用的都是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收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被动的学习计算机知识,但这样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对专业技能的.要求高,所以学生需要在不断探索中,才能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可见,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满足需求。所以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实践能力,把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计算机比较灵活,这就决定了学生只有自主学习,才能更好地掌握技巧,促进本专业的快速发展。

一、中专院校自学现状

在自主学习观念的推动下,中专院校的教育模式有所改变,但其结果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整体素质较差,操作能力低

现在的计算机具有娱乐性,在教学中,学生沉浸在电脑的娱乐中,忽视了专业知识及在待人接物方面的技巧。对于合格的工作者来说,良好的创造、团队精神、个人素质与职业道德是不可缺少的,在某方面,这些都比专业技能重要许多。有的同学对于电脑系统相当熟悉,对于一些实物模棱两可,这对自主学习也是一个障碍。

2.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

中专学生很多都是未能顺利进入高中的学生,在自身来说,内心具有强烈的挫败感,对于专业的学习缺乏成功与自信的体验,

没有明确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也就没有了动力。而对于老师枯燥的讲解,学生大多会产生厌烦心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学生早就习惯了老师讲解,自己被动接收的教育模式

简单的问题,学生只要稍稍动脑就可以解决。像VB这样难的程序设计,需要学生动手又动脑,学生会嫌麻烦而不愿意思考,学习策略也就很难掌握了。

4.没有充分运用自主策略

在教学中中,计算机老师没有认识到教学是以学为中心,往往对自主学习有疑惑,只是一味的授课,而没有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没有给学生自己学习的空间。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老师的充分信任及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看到自主学习的成效,这也是充分自主学习的策略。

二、如何运用自主学习的策略

1.有效安排教材课程

以前的计算机教材难度偏大,而且难易程度没有明显的划分,老师只是讲解没有进行深化,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在课程安排中,老师应在了解教材后,结合学生特点,对教材进行补充与删减,使之与实际的教学内容更贴近。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对于计算机而言,教材不断更新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以往完善的知识与新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做到与时俱进,保证学生有更多的知识补充。每个学习阶段都应遵循先易后难的顺序,所以中专教师在教授计算机时要从简单的开始,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后,方便以后对更难知识的接收,所以在教学中,老师是很重要的,老师要确保教材与课程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恰如其分的做到教学相长。

2.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由原来的灌输教学模式转变为提高学生创造力与实践能力的教学。在给同学进行知识讲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兴趣,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自主学习。在计算机课堂中,学生有各种不同的兴趣,对于学生的喜好,不能用好或坏来评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在这过程中要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对待方式,对于那些性格外向,敢于表现自己的学生,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留下悬念,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而那些性格内敛的学生,老师则应该注重与其沟通,让他们感受老师的关怀,从而引起对学习的兴趣。

3.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对于涉世未深的中专生来说,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的成功事例较少,没有尝试成功,缺乏自信心。计算机专业是他们认为比较难的学科,学生只有带着浓厚的兴趣及强烈的自信心才能把知识学好。所以老师不仅要教授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成长。

总之,自主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良好策略,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对于中专学生而言,计算机的学习需要把学生作为主体,让他们形成自学意识,在学习中不断开发思维,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唐梁兵。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卫生职业教育,(01)。

[2]张羽,赵琳,李媛。自主学习策略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风,(13)。

篇7:浅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运用“爱”

“热爱学生”、“爱岗敬业”,在工作中,我们常这样说,也认为自己在这样做着。认为只要心中有爱,那么“以爱之名”去教育学生、甚至批评学生,都将是没有问题的。可是,真的是这样吗?我们经常看到(并且可能,我们自己也曾这样做过):当学生犯了错时,我们会严厉地批评、制止,直到他们表示不敢再犯同样的错,看到学生“痛心疾首”的样子,我们会感到满足,因为我们帮心爱的学生认识并改正了错误,这是对他们好。但过不了多久,同样的错误还会出现,我们更加生气,“恨铁不成钢”,于是更加严厉地批评、责骂他们,而效果依然不够理想。我不禁沉思:到底怎样表达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爱”呢?近日,在心理教育培训中有幸聆听了首都师范大学蔺桂瑞和张增田两位教授的报告,受益良多。现将个人的几点认识总结如下,与各位同仁交流。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莫要“苦了自己,害了别人” 如果问我们教师到底是做什么的,大家都可能会说:“教书育人”,那到底要把学生教成什么样的人呢?也许大家都会发现,在当今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不知不觉地,我们已把“让学生考个高分”当成了教育目的,所以,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去喜欢、偏袒学习好的学生,而排斥学习差的学生。但“高分”不一定“高能”,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已摆在我们眼前:考入高校的大学生们甚至生活都不能自理,高校毕业的研究生们不知如何应对工作、生活。这些,都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我们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张增田教授在报告中提道: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触动人心灵的活动,就像一棵树推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带动另一朵云,教育也应是一个灵魂触动另一个灵魂。而台湾教育心理学家张春兴也说过:人为什么要受教育?是为发扬人性与启迪潜能,是受教育者的身心成长的主观需求,而学生的道德和社会谋生职能,则是施教者代表社会文化对新生代的客观需求。可见,教育应该首先满足学生发展的主观需求,而这一点,正在被我们渐渐遗忘。可以说,这是应试教育苦了我们教师,而我们,又害了学生。所以我认为,要想真正地做到“爱岗敬业”,就必须明白自己所从事的到底是什么职业。若能牢牢遵守“教育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理念,我们便不会“苦了自己,害了别人”。

二、“爱生”必先“尊生”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先决条件,而平等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让我们扪心自问:工作中,真正做到了与学生平等相处了吗?也许,我们最常见的师生相处方式大都会是灌输与接纳、命令与服从、批评与被批评这种极度不平等的状态,也正因如此,学生不愿意与我们沟通,不愿接纳我们,也不愿接纳我们的“说教”。

我认为,要想改变这种病态,就应该首先把学生当成一个人,真正地尊重他,而后,再把他当成孩子,去理解他,引导他,帮助他,爱护他。蔺教授在报告中提到的要与学生“同感共情”,我觉得,正是这个意思。实践也证明,这种态度下的教育效果是非常鲜明的。

就在培训结束后的第二天,我班有两位女生因作业没完成与英语老师发生了冲突,其中一个女生还是我班的“尖子生”,当听到英语老师伤心、委屈地向我讲述原由时,我心里顿时异常生气:这些孩子,怎么就不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呢?可又立刻想起两位教授“尊重学生,与学生同感共情”的忠告,便稳了稳情绪,让英语老师消消气,而后又到教室里把其中的那名“尖子生”叫到了我的办公室。当时,她也很激动,满脸泪花,嘴里还念念有词。到了办公室,我先让她坐下,递给了她一张纸巾,让她擦擦眼泪,然后拉来椅子坐在她对面,心平气和地说:老师看到你好像很委屈,也有些生气,能和我说说吗?她渐渐平静下来,断断续续地说起了自己的委屈。跟英语老师所说的一样,只不过强调了自己的感受,说到没完成作业这些问题时,有些心虚地看了我一眼,说是因为值日后忘记抄记作业题了。于是我就引导她:你觉得英语老师生气了吗?她为什么会生气呢?当她说出一些问题时,我又问:你怎么样看这些事情?它值得老师这样生气吗?惭惭地,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明白了老师这样做是怕她学习不认真,是为她好,只是在表达时有些冲动了。后来,她主动跟英语老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另一孩子也是这样,在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也有过失时,主动承认了错误。如此大的收获让我倍感意外,也感慨良多:跟以前“撒气式”的批评相比,这种平等的对话更能走进学生的内心,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篇8:如何推动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运用教育论文

关键词: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育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开展教学活动,利用计算机,即利用计算机的主要教学媒介,以协助教师开展教学。计算机不但能够显示简单的文本、数字和其他字符的教学信息, 还可以输出动画、视频、图像以及声音, 也可以是很容易做教学信息图形、文本和声音的并存,多维教育信息沟通,增强现实的信息感和表现力。

1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现状分析

1.1 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换汤不换 药”

在当前这个崇尚多媒体教学的大环境下,大多数教师恐怕是迫于形势,为了被评价开出的课有“新意”、够“现代”,勉强把书本上或者平时设计在教案本上的内容和文字堆积到计算机上来,或者再添加几张图片就成了多媒体教学,以所谓的电子板书实行新的“满堂灌”。

1.2 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走形式主义 路线,不如适可而止

过去没有条件,现在有状况,一些老师知道使用多媒体,但不知道怎么用 ; 往往是傻头傻脑,完全撇开常规课堂教学, 唯恐体现不出多媒体优势,一味地追求课件表面的华丽与生动,却忽略了攻破教学重难点的本分,结果顾此失彼,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降低了课堂效率,削弱了教学效果,而且这种形式上的多媒体教学很容易养成学生思维的惰性及上课享乐观的形成。

1.3 多媒体教学

不仅可以开阔学生们视野,但也增长见闻,甚至可以开发他们的大脑,它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然而,我们注意到,虽然多媒体教学具有许多优点和特点,我们不应该忘记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领导在课堂教学方法, 教师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教学中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媒体是一个质的飞跃。以往的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媒体三个要素构成的,缺一不可。大多数教学媒体都具有直观性,但各有所长,也各所短。传统教学媒体中有教师语言、课本、板书、实物、模型、挂图等,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多媒体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集中全部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从中获得直接、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恰当地选用教学媒体,能更好地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加快师生间的信息传递,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

计算机不仅可以提供简单的文本,数字,和其他的教育信息,而且输出动画,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以做图的教学信息,多维教育信息沟通,增强信息意识的现实和表现力。此外,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学生可以利用一些输入和输出设备,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学习,这是计算机人机交互媒体独特。这些是幻灯、电视等单向电教媒体无法比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上的运用,标志着教学媒体质的飞跃。以往的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媒体三个要素构成的,缺一不可。大多数教学媒体都具有直观性,但各有所长,也各所短。传统教学媒体中有教师语言、课本、板书、实物、模型、挂图等,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多媒体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集中全部注意力,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从中获得直接、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恰当地选用教学媒体,能更好地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加快师生间的信息传递,优化教学过程,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先进教学手段。多媒体的恰当运用, 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促使学生始终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提高能力。事实表明,许多好课使学生久久不忘,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3 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中出现的一些 问题

虽然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我们必须面对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学”的教学模式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并没有真正的“融合”在一起。这主要是因为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打开自己的课件,课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事实上,大多数学校一般都是在开放的阶级或等级,计算机辅助教学。另一方面,我们使用的课件是根据教学要求和预先设计的教室,课件开发现在大多忽略这一点,只有视觉和生动的追求,忘记了活跃的学生。强调教师的“教”而忽略“学习”的学生,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是关于如何“教”和“如何学习,非常少”的问题,基于课堂教学软件设计理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了,在一个被动的,主动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误解是进入一个“电子灌溉”的新的课堂教学是容易的。教师也完成了课件的渲染,完全由课件讲义包围,在最为精彩的“即兴”缺乏。原来的“课件”为“教师教学课件”。

因此,我们不能否认计算机辅助教学还存在弊端。有些计算机辅助教学不过是计算机代替教师的传统板书罢了,失去了教学应有的灵活性,教师成了操作员和画面讲解员,学生的兴趣只停留在表面,因为大多数教师用一个课件贯穿课堂始终, 一旦原先的教学设计出现意外,就束手无策。因此,我们必须看到,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也是工具,和教科书、挂图一样,具有提高教学效果、扩大教学范围的作用,教师应首先转换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思路,进行富有成效的实践以积累经验。教学中选用的辅助媒体必须是解决问题的最优势媒体,课堂教学中能够用实物处理的,就没有必要非得使用媒体。同时,选用的媒体又要具有推广性,尽量简化使用条件,使大多数教师都能使用,会使用。另外能用黑板、嘴巴等其他媒体讲清楚的,就不必使用计算机,一开始应该把这个方向明确,避免由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高速的“机灌”,讲求实用最重要。

4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的发展方向

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多媒体环境中互相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内容的学习和学习兴趣,可以选择行使自己的水平,使学生在学习中更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主动性,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获得有效的认知。

教学模式和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育思想,主要的功能,教师的“教”为“导”,是指南,引导和教育学生,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学习,自我测试。此外,制作和使用课件,激发和培养教师的动机和现代技术,学习能力,促进教学管理信息,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和研究 ;学生,教学资源的共享,拓展学习空间 ;多媒体语音, 文字,图形,特别是,在突破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互动中,计算机辅助教育实现互动对话,正式和非正式的沟通,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

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学生的认知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安排,科学合理的组织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虽然良好的听觉功能,并具有良好的可接受性和更大的输出信息,但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对应于不同的教学内容,知识,选择和编辑和创建合适的多媒体,信息和优化相应的内容,教学重点,可以是高度概括的,独特的主题,学习动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课件的设计,教学目标,根据掌握的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和知识,创造情感教学领域的一种基于场景的气氛, 在体育技能教学目标区应反映演示。教学信息的组织与管理,教学组织与管理的信息可以用来实现多媒体功能。例如 :根据教学目标,不同的媒体信息和各种教学内容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学组织。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适时、适量、适度的使用,要让计算机课件为课堂教学服务,但课件的设计注意以下几点 :(1)要突出、强化教学重点 ;(2)要突破、解决学习难点 ;(3)要创设学习情景、引发学习动机 ;(4)要显示过程、形成表象 ;(5)一定不能让教学为计算机课件服务等。

5 结语

上一篇:软件系统维护实习下一篇:不再故地重游情感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