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2024-06-19

城镇化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共10篇)

篇1:城镇化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城镇化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作者:赵润田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383

5县域经济是指一个县范畴内的全体经济的总和,是一种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城镇化是处于初期阶段的城市化模式,基本上是属于县域经济的一个概念。在目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快速转型阶段,研究分析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关联度,对于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及提高城镇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镇化是实现县域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首先,现代化的农业是以规模经济为主要特点。从发达地区农业发展历史看,大部分地区都是通过发展城镇化,使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村有限土地集中耕种,从而提高土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出效率,促进农业的发展。其次,随着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城镇人口的增多,生活质量的提高,刺激了更多种类的农产品如牛奶、肉食、蔬菜和水果消费的迅速增长,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最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可以“反哺”农业,加速农业的资金积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城镇化是实现县域工业化的载体。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二者相互促进。伴随城镇化的发展,人才、资金、科学技术、社会服务向城镇聚集,随着新技术、新装备、新产业、新知识的发展,工业企业的集聚度不断提高,同时新的信息技术不断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带动工业化水平的提升,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城镇化是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助推器。首先,城镇化带动消费持续增长,如果有20%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新增加的城镇居民将使县域消费总需求增加近20%。其次,城镇化需要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实现绿化、亮化、美化,为城镇居民营造优美人居环境的同时,大大优化了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城镇建设的投资实质上是促进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促使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最后,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镇功能进一步提升,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体系更加完善,这些成果为人们认识新事物提供更多机会,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巨大影响。城镇不仅是县域范围内现代文明的载体,更是新观念的辐射源。对新事物的不断接受和认识,推进人的观念更新,带动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城镇化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围绕“三农”,许多专家学者一致提出“要致富农民,必须减少农民”的观点。事实证明,要使当地农村劳动力资源不流失,实现在本地转移,使农民在家乡能够力有所使、才有所用、心有所

归、身有所属,为本地经济发展作贡献,就必须为他们干事创业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为其生产生活创造优越的环境。而这一平台的搭建和环境的创造,只有通过加强城镇建设来实现。城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城镇的经济快速发展,辐射和带动功能不断增强,推动工业发展,服务业繁荣,不仅为农民走进城镇生活提供了优良的人居环境,随着就业渠道的拓宽,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

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产业支撑能力弱。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特色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核心。一个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必然是一个经济基础脆弱,缺乏造血功能,没有发展潜力的城镇,不仅发挥不了城镇的应有作用,而且会拖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后腿,引发一定的社会问题。目前,相当多的城镇尤其是农村小城镇,产业基础薄弱,缺乏优势产业支撑,综合经济实力弱,承载力差,集聚能力有限,满足城镇集聚要求的第二、三产业不够发达,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弱,延缓了城镇化进程。

城镇发展空间小。城镇发展应该是以“城”为“市”,而在城镇建设中“有城无市”现象比较普遍。资料显示:农村建制镇的镇区面积规模普遍较小,大部分集中在1.5—3.5平方公里内,2平方公里以下的小城镇数量占很大比例,5平方公里以上的小城镇数量占很小比例。较小的镇区面积规模限制了城镇经济的发展,没有形成乡镇企业集中的工业小区,难以吸收足够的人口、资金和其他经济资源,建制镇对乡村地区带动服务功能不强,区域经济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也难以形成,城镇的集聚效应难以发生。有研究表明,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才能发挥行政中心对经济的集聚作用,超过5万人则可以发挥对周边经济的带动作用。城镇地方特色不强。城镇是城市之尾,农村之头,是城乡一体化的桥梁,城镇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一定区域的中心作用,城镇的地方性应该成为小城镇的特色所在,也是小城镇的生命力所在。而目前各地的城镇建设多为公路沿线,产业结构趋同、建筑风格模仿,缺乏各自特色,造成盲目攀比、建设无序和资源浪费严重等,不能很好地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优势、产业结构、人口分布、文化特色、地理位置等有机结合。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目前财政体系下,绝大多数县域依赖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才能维持正常运转,自身没有足够的财力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县域的城镇基础设施是通过土地出让换取资金进行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城镇自来水供应、污水处理、环境绿化以及学校、医院等设施建设,几乎没有资金来源。政府财力短缺,金融服务到位不够,社会资本乏力,造成城镇化发展的投入不足,内涵式城镇化严重滞后。

行政管理政策的限制。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分割的政策体制限制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城乡政策的差异,有形和无形的“门槛”把进城务工的农民拒之门外。城镇化的实质意义就在于农村劳动力不断进入城镇的非农产业部门,使城镇人口和城镇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比重不断提高,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和就业身份的双重转变,这就需要在安居、就业、社会保障和子女教育等环节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消除政策限制的壁垒。

依靠城镇化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科学规划,提升城镇化的承载能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规划

水平和发展质量,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作为中小城市的县城,应该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自身经济所处的阶段,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通过合理布局和加快发展重点镇,增强城镇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人口、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区域城乡规划、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的产业基础、经济结构、交通条件、资源禀赋、民风民俗和城镇布局,超前思维,制定出能发挥地方优势和城市特色的发展体系,并力争二三十年不落后,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统筹兼顾,提升“产城一体化”的支持能力。“产城―体”是对产业与城市在空间、用地和功能上的布局进行统筹安排,从而形成共生共融、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面对产业转移机遇,我国内陆城市将掀起一轮以产业发展为驱动的城市建设热潮。县城和小城镇作为城镇化的基本单位,更要紧跟形势,果断出手,早日实现城区基础设施与产业园区共建共享和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良性循环,把城镇提升为“产业发展服务区”。区域之间要优势互补、定期交流、错位发展,形成以交通为“脉”、以市场为“台”、功能和要件相互渗透与补充的产城一体化格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重点培植,提升城镇特色产业的引领能力。特色产业是利用区域中最强、最突出的优势而产生的,它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创造的效益在城镇化和整个县域经济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壮大特色产业,县域要因地制宜,统筹区域内特色产业培植、自然环境、历史底蕴和文化背景,通过特色产业膨胀,建设成为“工业重城”、“商贸大城”或“旅游强城”,真正把县域建设成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蓄水池”、产品流通的“周转站”、产业发展的“集聚地”,实现特色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有机协调。必须注重引进龙头企业,通过引进,推动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增强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带动作用。

以人为本,提升生态宜居城镇的吸引能力。21世纪的人们更为关注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宜居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和城市发展的首要目标。一是加大环境友好型县城、乡镇建设,充分体现绿色城镇化的特质,推动城镇发展中的生态理念与绿色环境、生态经济和绿色行动的协调统一;二是创新理念,利用现代科技创新成果,大力提升城市功能,重点发展反映县域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新型商贸、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人力培育等生产型服务业,促使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从平面式、分散型向圆锥式、集约型转变,使人口向城市集中,要素资源向城市集聚,达到最佳配置;三是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态意识,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扩大生态宜居的名片效应,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凝聚力。

创新制度,提升改革开放对城镇化的推动能力。从1978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由17.92%提高到51.3%,改革开放33年赶上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可见,改革开放是城镇化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继续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发挥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才促进作用,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积极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加快构建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融资机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形成各种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经营体制、土地管理制度、农村流通体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

度,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升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大力拓宽国际市场。

(作者系中共山东省菏泽市委书记)

篇2:城镇化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14-3-24信息来源:学习时报

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需要研究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农村人口城镇化是县域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如何准确把握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内涵,有序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尤其是现阶段所涌现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具有较好的教育程度,进入城镇除了获得较高收入,还渴望在城镇从事体面的工作,过着更有尊严的生活,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据调查统计,目前这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占到80%以上,其中30岁以下的占到50%以上。然而,这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也没有做到离乡而真正离土,同时也没有真正融入城市,大多是游离于乡村和城市、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的群体。

形成以上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制约。如果农民工难以改变对农村土地的依附关系,难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那么,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进程就很难真正完成。因此,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进程,重点要深入研究进城农民工从农村退出的有效机制,以及有利于农民工真正融入城镇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

土地供应问题是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的难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付出了大量耕地被占用的高昂代价。今后一段时期仍是我国城镇化保持较快发展的时期,如果不能坚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继续占用大量耕地,势必对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直接影响;同时如果不顾及城镇化发展对用地的刚性需求,强制性减少土地供应,最终会拖累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两难境地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面对的新课题。但是,从有关部门分析的资料看,我国土地利用还是有较大空间,如废弃地复垦、农村闲置地利用,以及适宜建设用地的山地、丘林地利用等。就农村闲置地来说,目前在城镇的农民工有2.6亿,有些农村不同程度出现了人口空心化。据估计,仅全国空心村综合整治潜力,加上闲置的宅基地、打谷场、村边林、取土坑塘等,可有效利用的土地将在4.5亿亩以上,如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可腾出不少用地空间。

目前,由于进城农民从农地退出的有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将制约农村闲置土地的集中利用。例如,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和生活保障的不确定性,使农民工仍然对农村土地存在较高的依赖性;政策和法律上存在不一致性,也成为农民工从农地退出的障碍;加上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也制约了农民工从农地退出的积极性。因此,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必须深入研究并逐步解决好这些复杂、敏感又关键的问题。

产业发展是县域新型城镇化的支撑和立足点。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实践表明,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只有当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或当产业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水平相适应的时候,城镇化才能健康地发展。目前我国县域城镇化发展较快地区,基本上也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并且大多是工业化程度较高。产业发展是城镇化推进的重要基础,是决定城镇经济功能和性

质的内在因素,产业发展所引起的产业结构的变迁和调整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同时,产业发展也引起一个地区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的转型,推动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强调产城一体,或产城融合,就是要求正确处理好城镇化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关系,防止城镇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分离,既要防止脱离产业发展的“过度城镇化”,也要避免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滞后城镇化”。同时,要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和生态优势,通过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和谐,使每一个产城融合单元都有不同的特色,实现城镇空间形态优美、内涵功能丰富、层次结构优化、产业和城市的高度融合。

以新型城镇化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主要思路

以科学规划推动发展的可持续性。将城镇化发展规划纳入县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使城镇化发展规划与整个县域发展定位相一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因地制宜抓好县城城区和经济开发区或工业集中区的规划,推动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同时,切实做好县域新农村建设规划,科学确定县域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战略与目标,构建合理的乡镇、村体系和村落空间布局,统筹推进县域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的制定要有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要坚持公众参与,多方听取意见。

抓好县域城镇化规划的同时,关键是要推动规划的实施。严格执行城镇建设的审批制度,强化规划的约束力。地方党政班子对制定通过的城镇发展规划,要确保其实施的连续性,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加大对县城和县域中心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提升社会服务和居住水平,增强城镇承载能力。增强县域城镇化筹资能力,推动以市场手段筹集城镇化发展资金,采取多种方式吸引金融机构和民间资金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使县域城镇化发展摆脱对地方财政的依赖。

以产业集聚形成经济支撑

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要把强化产业支撑作为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基础。要结合地方的区位、资源和交通条件,选择适合自身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要以经济开发区或工业集中区为平台,着力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做实做强。以集群集约发展为方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间关联度,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强势产业和特色园区。充分发挥农业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促进农产品的极大丰富,以及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逐步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比重,推动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在推进县域产城融合、产城一体进程中,要突出发挥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推动作用。要创新适应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准入机制,排除制约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扩大县域经济决策自主权,重点破解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瓶颈制约,建立和完善适应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要素市场体系。支持民营企业突破地域、所有制

和行业的界限,推进资产重组和强强联合,实现产权多元化。推动民营企业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承接科技成果转化,走创新发展之路。

以城乡统筹构建保障机制

以节约集约用地为重点,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结合各地实际,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提高城镇建设用地的利用率。强化项目建设用地管理,严格清理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长期闲置用地,提高工业项目用地投资强度。以农村土地整治为平台,建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有序推动低缓坡土地开发,完善低缓坡土地出让政策,调动地方利用低缓坡土地的积极性。加快完善现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为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提供法制保障。

以深化农村土地改革为突破口,建立进城农民从农村退出的有效机制。在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改革中,首先要做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工作。通过农村土地确权,有效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依法确认农民土地权利,强化农民的土地物权意识,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基础保障。第二,完善国家土地管理的有关法律制度,建立进城农民从农村土地退出的有效机制。地方政府可根据当地实际先行探索试点,逐步总结经验。无论是采取农村宅基地换房,还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换城镇社会保障,都要充分尊重农民自主选择权,切实保护农民承包地、宅基地等合法权益。第三,积极推进集体土地征地制度改革,合理确定征地标准,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所产生的增值收益,确保农民权益不受侵害。

以改革城镇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为关键,加快农村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县域城镇户籍制度改革,放开农民工进城落户的政策条件,让更多的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建立和完善农民进城后的“托底”机制,重点改革社会公共服务和户籍挂钩的制度,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在劳动就业、住房、社会保障和基础教育等方面的权益共享。完善农民工市民化教育培训机制,提高进城农民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以及提高进城农民岗位工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以协调发展打造城乡新形态

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与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正确处理进城农民工从农村退出与农业农村发展的关系,使留守在农村的农民享有较高收入和有尊严的生活。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探索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等有效形式,推动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探索以农村承包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融资等形式,完善有关法律制度,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资金支持。着力培育能够带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的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积极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消除城乡居民的福利差距。

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构建城乡治理新模式。根据农村人口城镇化带来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切实加强城乡社会管理建设。完善城乡社会管理体制,健全以城乡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城乡管理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职能,坚持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引导群众以合法理性表达利益诉求。健全社会管理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形成社会管理的合力。切实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做到情况掌握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合在基层。加快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城乡居民健康的社会心态和文明的生活方式。

篇3:加快城镇化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一、城镇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表现出巨大的推动作用

县域经济的发展, 离不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相互作用, 共同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说, 加快城镇化进程, 是扩大农民就业空间和收入来源的现实途径, 是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1) 城镇化与工作化相互作用, 是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两驾马车。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核心在于城镇化滞后。只有实现城镇化了, 农民的就业问题、收入问题才能得到解决。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 必然聚集大批企业和商贸市场, 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 必然吸纳更多的农村的剩余劳力入城就业, 增加农民非农收入。

(2) 城镇化可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从而促进了县域商贸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 国内有效需求不足, 特别是农村有效需求不足, 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全国范围看, 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仅消费40%的商品, 农村近3个人的消费只相当于城镇1个人的消费。因此, 扩大县内有效需求, 除了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之外, 推进城镇化则是一个有效途径。推进城镇化可以促使农民进城建房或购房定居, 这将有力拉动建材、建筑、电力、供水等许多产业发展, 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会促进县域商贸经济的发展。

(3) 推进城镇化可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和缩小城乡差别, 从而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小城镇就业, 减少了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数量, 相应增加了农业劳动力的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 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也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此外, 对于缓解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 对于提高农民乃至全国人民的小康水平将产生重大影响。

二、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我们清醒地看到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1) 规划尚欠科学。在全县城镇建设规划中, 不少规划是粗线条的规划, 缺乏个性和特色;城镇规划建设标准低, 在有些城镇不同程度的存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城镇综合开发率低, 出现规划趋同性。

(2) 支撑力量不强。经济指数始终是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指标, 脱离经济的迅猛发展谈城镇化建设无异于痴人说梦。目前, 全县的主导产业并无强大优势, 大型的集约型的企业群甚少, 对引进企业缺乏长远谋划, 城镇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3) 配套政策尚不完备。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 涉及户籍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土地流转、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 但目前相关配套政策不够完备, 在可操作性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抓住机遇, 发挥优势, 全力加快城镇化进程

加快城镇化进程, 不但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需要, 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的国内国际形势, 给县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为此, 我们要充分发挥好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和物产丰富的资源优势, 加快城镇化进程。

第一, 构建现代城镇体系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加快地区中心城市发展, 加快县城和重点中心镇建设。一是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城市组团、城市新区、中心城区协同发展。优化中心城市布局和形态, 加强城市新区建设;二是增强县域城镇承载承接作用。把有条件的县 (市) 发展成为中等城市, 把基础较好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 提高承接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和带动农村发展能力, 提升县城发展水平;三是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率先推进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城市近郊区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统一组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第二, 强化产业支撑, 进一步增强城镇发展动力。一是加强要素聚集与辐射, 壮大城镇经济。要抓住我国经济总体转型、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 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为依托, 加大工作力度, 积极争取在新一轮产业分工中, 全面提高城镇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 努力扩大中心城镇和镇域经济的总量。要加强城镇战略规划研究, 培育发展各个城镇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骨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 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用区域发展政策指导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 避免趋同发展、低水平竞争。二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县域经济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高附加值、无污染、低耗能、节水型工业。建制镇、中心乡镇要发展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第三,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鼓励城市支持农村发展。以工业化理念引领农业、工业化装备武装农业、工业化成果反哺农业;二是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三是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步伐。将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转向农业农村, 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社会保障逐步衔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促进城乡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四是积极推动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城市近郊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篇4:县域经济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研究

关键词:县域经济;区域经济;城镇化

DOI:10.19354/j.cnki.42-1616/f.2016.17.72

一、县域经济的定义及战略意义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在地域范围内对社会和经济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规划,并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战略意义在于:(1)为城镇经济提供了强大助力。(2)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前提基础。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率先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为市场经济的产生做出了指引。(3)为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保障。县域经济为政治、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县域经济与城镇化经济的关系

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转化,人口红利、改革开放和全球化对经济的提升作用在减弱,城镇化是我国在高速经济发展之后再创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从性质属性来说,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农业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从功能结构来看,县域经济可起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战略意义上讲,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建设,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而发展县域经济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

三、县域经济对城镇化的推动——以阜平县为例

(一)县域经济对城镇化形成基础的推动。(1)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阜平县旅游资源丰富。在打造旅游经济圈,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会不断完善交通、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2)县域经济的兴起,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阜平县拥有“中国大枣之乡”之称,阜平大枣的种植业发展的同时,产生了集聚和扩散效应,为本县吸引了多家企业的投资,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县域经济对城镇化产业的推动。阜平是河北省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县,农副产品众多。今年来阜平县政府正凭借其丰富的农副产品,辅助农民通过第一做优绿色安全农副产品品牌,建设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第二做大绿色农产品加工,扩大产业链条,吸引龙头企业,不断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扩充销售渠道,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平稳的经济环境。县域工业的发展是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阜平县围绕“产业、骨干企业、项目、园区”四位一体目标,推进阜东产业园区建设。以保定市建设“太行山区光伏产业应用示范带”和扶贫创优为契机,推进中电投光伏发电项目。除高新工业外,阜平县矿产资源相对丰富,煤炭业较为发达。这些高新工业和能源工业都为阜平县的城镇化提供了经济支撑,并且在工业发展过程中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使城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县域第三产业是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后续动力,丰富的旅游资源对阜平县第三产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阜平县依托县内得天独厚的红色旅游资源:城南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等;绿色旅游资源:天生桥瀑布群,三岩寨风景区等;拟开发风景区:玫瑰坨风景区等,实施红绿资源对接,全力打造“红色圣地、生态之都”。

(三)县域经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动。城镇化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而县域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一问题的难度。阜平县发展以县城为主,特色县域经济为引线,在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高新工业、旅游经济圈等一系列县域经济时,需要大量的建设工厂、资源建设与技术型劳动力,这就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增加了不同知识水平的就业岗位,同时也拉动了阜平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减少了城镇化形成的阻力。

結束语:县城是中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重点,面对我们县域的辽阔,经济增长空间大,产业转移潜力大等现实状况,发展县域经济是推动城镇化的必要手段。县域经济的发展为统筹城乡发展进而加速城镇化进程提供动力,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问题,促进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道路上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助力。

参考文献:

篇5:城镇化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一、城镇化建设对发展县域经济的作用

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化水平呈正相关,城镇化水平越高的省份,农民收入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超低的省份,其农民收入水平越低。也就是说,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加快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有利于拉动消费总量提升,有利于加快二三产业发展,更有利于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进的发展格局。

(一)城镇化建设是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的突破口。经济发展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的优劣与否,对一个县而言,主要体现在县城的市容市貌上。而市容市貌的改善,必须通过城镇建设才能实现。我县从治理县城脏、乱、差入手,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为目标,确立了“以治脏来治懒,以治懒来治愚,以治愚来治贫,以治贫而致富”的指导思 1

想,按照“领导重视,宣传到位,疏堵结合,严管重罚,持之以恒”的20字方针,制定了一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城镇建设方案,推行了“四大班子领导包片、县直单位一把手包路、每条街路都有单位负责全天保洁”的责任制,做到路路有人值勤监督,天天有人清扫卫生,确保了大街小巷、街容市貌的卫生整洁。实施了亮化工程,每条街道、每个社区都设臵了路灯,在主要交通路口安装了红绿灯。通过城镇建设,扭转了脏乱差的局面,实现了绿化、亮化、美化,县城面貌大为改观,在为城镇居民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的同时,大大优化了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事实证明,从城镇建设入手,就选准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突破口,投入少,见效快,效果好。

(二)城镇化建设是树立形象、打造名片的最佳捷径。对于像我们武功这样一个经济相对落后,财力有限的内陆县来说,要靠大量的资金投入来宣传自己、树立形象是不切合实际的。而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走“人民城市人民建”的路子,财政不投入或少投入,实施城镇建设,同样能够取得树立形象、打造名片、宣传自己的效果。近年来,我县按照“旧城区抓改造,建成区抓美化,新建区树形象”的思路,进行了深入持久的城镇建设活动。通过全县上下的努力,在短短的时间内,县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绿、美、畅、洁、亮”的目标,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特别是近年来我们连续七年高规格举办了

公祭苏武活动,一些回来探亲的苏氏宗亲及外地客商,对武功的巨大变化不仅赞不绝口,而且走一处、宣传一处,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了知名度,无形中起到了宣传、推介的作用。由此可见,通过城镇建设,打造了无形的精美名片,广为传播,大大地提高了影响力。

(三)城镇化建设是提高工业化水平的基础性工程。党的十六大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强调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我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从发达地区的实践来看,发展县域经济,就要改变传统思维,确立经营县域经济的新理念,把城镇建设放在重要位臵,加大城镇建设力度,注重发挥中心城镇的辐射作用,使城镇化建设与工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位居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榜首的江阴市,全市总面积只有987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就达到了49.23平方公里。他们就是通过积极推进城市建设,拓展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增强中心城区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推动了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快速飞跃。2004年江阴市完成的地区生产总值638亿元中,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93亿元、229亿元,全年财政收入92亿元。拿我们武功来说,近年来,我们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38%),规模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也随之不断提高,仅2012年上半年,就分别达到35.43亿元、21.5亿元,增速在全市排名第六。这些年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甚至可以说没有城镇化也就没有工业化。而要推进城镇化,就必须把城镇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搞好城镇建设,为城镇化提供依托,为工业化创造条件。

(四)城镇化建设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途径。针对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农民增收缓慢的实际,许多专家学者一致提出“要致富农民,必须减少农民”的观点。事实证明,也只有让农民走出农村,脱离农活,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和优良的社会待遇。近年来,一大批农民工涌向大中城市,一方面给大中城市增加了压力,另一方面使农民所在家乡的劳动力资源流失,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本地的生产力。就全国大局而言,单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大中城市,已与客观实际不符;就本地小局而言,廉价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对当地经济发展不利。要使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不流失,实现在本地转移,使农民在家乡就能够力有所使,才有所用,心有所归,身有所属,在本地创造价值,为本地经济发展做贡献,就必须为他们干事创业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为其生产生活创造优越的环境。而这一平台的搭建和环境的创造,只有通过加强以县城为中心的小城镇建设来实现。近年来,我县立足当地实际,在县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通过社会筹资和吸纳民营资本,因地制宜开展城镇化建设。随着城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一方面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从而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了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极大地增强了城市功能,营造了优良的人居环境,为农民进城生产生活提供了宽松的条件,拓宽了就业渠道。据有关部门测算,对于我县拥有42万人口的农业大县来说,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有4200多名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就业,带动就业增长约2.4个百分点。

(五)城镇化建设是拉动消费、刺激增长的战略重点。城市是消费的主要载体,城市化是拉动消费的战略重点。由于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大量聚集,其消费倾向和消费结构都会发生变化,不仅会从农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农产品消费者,同时也会大量增加工业品消费,大大促进了消费的扩张,拉动了消费增长。据测算,目前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是1:3.1,即一个城镇居民大概相当于3个农民的消费。城市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相应上升1.4个百分点,拉动最终消费增长约1.6个百分点,带动经济增长约0.5个百分点。2001-2011年我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是消费增长较快的时期,这其中与城镇化步伐加快是密不可分的。

(五)城镇化建设是升华县域精神、塑造县城之魂的有效载体。“治贫先育人,育人靠精神”。精神乃安身立命之本,兴业强国之要。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团体个人,无不需要一种精神。精神的树立和弘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但对贫困县来说,实施城镇建设无疑是一种有效的载体。我们通过开展城镇化建

篇6:如何推动县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与升级是一个地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经历的经济转轨过程。面对新形势,我省提出了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下大力解决工业发展不快、结构不优、质量不高的问题,加快建设工业强省的战略目标。文安县民营企业发展早,群体规模大,是河北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县,经过初期高速发展后,企业布局散、单体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弱等问题日益凸现,如何顺应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加快转型步伐,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下面,结合工作实践,从八个方面谈一下浅显的认识。

第一,由“散”转“聚”,促产业聚集。民营企业发展初期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企业布局分散、无序,造成土地、电力、水利等要素资源的极大浪费,功能配套难、资源共享难、环境治理难。因此,引导产业由分散转向聚集,提高产业集中度,发挥聚集效应是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要切实加大园区建设力度,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多元化投入,打造优良的聚集平台。要加强扶持,研究制定鼓励企业兼并重组、聚集发展的优惠政策,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把好产业、土地、环保关口,吸引企业到园区投资兴业,促进产业向园区聚集。

第二,由“低”转“高”,促产业提升。县域一般产业单、层次低、链条短、成长性不强,抗风险能力弱。以**为例,***是首屈一指的主导产业,全县各类生产加工企业达3000多家,但产品多为雷同,粗加工产品比重大,精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品少。产业层次低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推进传统产业“低转高”,加快产业改造提升,已成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最有效途径。

第三,由“内”转“外”,促对外开放。我省县域对外开放水平和经济外向度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域外项目引进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加快县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对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促进管理方式创新和发展理念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内”转“外”,就是要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树立开放的“主动性、责任感”,调动全社会力量,营造大招商、招大商的氛围,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纽带、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招商引资机制,引进开放的理念、先进的机制、优势的资本,加快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全面对接。

第四,由“粗”转“精”,促精细化管理。众多民营企业仍停留在家族式经营、家长式管理模式,经营理念陈旧,管理粗放,效率低下,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要积极引导企业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逐步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现代企业制度。要加快淘汰落后工艺与设备,加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引进开发,产品由低端制品向高、精、尖产品转变,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五,由“乱”转“治”,促规范发展。由于早期缺乏规划意识,没有科学化的产业规划作引导,导致了企业星罗密布,零乱无序。因此,产业转型升级要强化规划的引领,科学地确定产业的规模和发展方向,与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做到产业功能完整,布局配套,协调发展,形成完整的规划体系。增强规划与执法的刚性,项目立项、建设要严格按产业、环保、土地、安全等政策,按程序履行到位,坚决杜绝乱开“绿灯”的行为,对出现的违法违规企业,依法及时予以纠正、处罚,实现产业规范化发展。

第六,由“小”转“大”,促规模化发展。***现有民营企业数量已达10000余家。但大型、龙头企业屈指可数。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约占全县工业企业总数的千分之六。规模性企业数量连续多年变化不明显,规模性企业成长缓慢。全县生产单体规模小、整体规模不大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小转大”就是以产业优化升级为方向,以资源整合、兼并重组为重点,实施“抑小、提中、扶大”,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建设大基地、带动大发展,促进工业实现规模发展、集中发展,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第七,由“旧”转“新”,促新兴产业发展。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培育和引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LED、防盗门、电动自行车、汽车零部件等高科技项目陆续落地。但总体

看来主体工业仍由传统产业支撑。因此,必须坚持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抓手,以完善产业链为着力点,高水平、高质量地谋划“旧”转“新”。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成为推进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篇7:搞好扶贫开发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板块,本质是民生经济,目的是富民强县,将扶贫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这与中央提出的“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新要求完全一致。近年来,该县把推进全县扶贫开发工作作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设生态富民文明县的重要举措来抓,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路,探索扶贫开发新举措,加大扶贫工作力度。

加大贫困村产业发展,必然要调优县域经济产业结构,通过培育和发展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确保扶贫成效的可持续。2011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财政专项产业扶贫资金共xx万元,为贫困地区重点培育了沙糖桔、茶叶、林下养殖等主导产业,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改变了以往“重输血式扶贫”的模式,增加了农民自身的造血功能;扶持了xx个扶贫龙头企业和xx户贫困群众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通过财政专项扶贫,把一家一户特色小产业与区域性主导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龙头企业发展,促进民营经济。

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强力打造幸福民生美丽乡村,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扶贫开发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2011年以来,新建(续建)砂石屯路xx条xx公里、硬化屯路xx条xx公里、独立桥梁x座,极大地改善贫困自然村生产生活条件。

充分发挥金融扶贫解决贫困群众资金短缺困难。从2011年开始,该县开展了x个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每个试点村安排财政扶贫资金x万元,支持村民发展生产,建立起财政扶贫资金使用长效机制;将扶贫贴息贷款作为扶持贫困农户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累计发放小额 贷款贴息资金xx万元;2013年我县是全区首批10个扶贫小额贷款担保试点县之一,获得扶贫小额贷款担保资金xx万元,项目实施将有效改善贫困地区农民、扶贫产业经营户、创业者和致富带头人等为主的小额贷款融资难的现状。

力抓贫困村整村推进,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保障民生建设。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要求,以贫困村为单元,结合村镇建设规划,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村级规划,实现村屯连片整治,统筹规划建设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2011年以来,启动实施了第一批共xx个贫困村整村推进,目前xx个贫困村xx个自然屯的整村推进已基本完成。

重点培训扶持贫困农村致富带头人、技术能人,培养有自信、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农民。2011年以来,共开展贫困村农民实用技术培训xx期,培训重点产业开发试点区域贫困群众xx人。

篇8:城镇化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1 目前我县小城镇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沁水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汇之间,总面积2 655 km2,全县原所辖建制镇4个,乡镇17个,撤乡并镇后现辖7镇7乡,341个行政村,总人口21万多人。

改革开放以来,沁水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建设经济强县的宏伟目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县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的“小城镇、大战略”方针,以省委、省政府晋发[2001]2号文件“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为指导,全面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把城镇建设工作作为拉动农村经济增长,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大战略来抓,确定了“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完善功能、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城镇建设新思路,树立了要把小城镇搞活的新观念,坚持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并举的方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依靠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勇于实践的精神,带领全县人民打了一场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民城镇建设仗,城镇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通过县城几年的改造实践,我们不仅看到了县城环境的变化,而且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型后的新建路增加商贸服务网点54处,年增产收入400多万元,增加税收20多万元。尤其是成型后的县城商业步行街,已成为全县人民消费、休闲、购物的好去处。

历史进入21世纪。与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相比,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的小城镇建设无论在认识上、体制上、政策上,还是模式上都有许多亟待研究的问题:1)对小城镇建设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思想上、行动上缺乏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2)城镇规划滞后,功能不全、布局不合理。我县的城镇规划从理念到手法、从理论到实践,都还是落后的。3)城镇行业划分分散,功能区混杂,发展潜力和后劲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a.城镇布局中区位优势不明显;b.功能分区交叉混杂,缺乏城镇体系的统一性和互补性;c.历史文化内涵的潜力还需进一步挖掘,城镇没有特色。

2 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措施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十分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问题。所以,要搞好农村小城镇建设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2.1 解放思想,树立发展是富民建镇的第一要务

发展小城镇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许多不利因素,最大的不利因素还是思想解放不够,改革力度不大,措施办法不多。当前,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必须提高以下几种认识:1)始终坚持发展是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要积极引导农民进镇做工、经商、办企业。一切以发展辨是非,以发展评得失,以发展论英雄。2)不搞争论,大胆改革,大胆实践,锐意进取。学习先进经验,“先干不争论,先试后评论,先做再议论”,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于创业”的精神。3)给农民以市民待遇。对一些小城镇的户口一律放开,只要有固定住所、稳定工作和固定收入的都可以在城镇入户、就业、入学、劳动保障等,对进城农民一视同仁。有了这样的理念,就有了定位的标杆、做事的标准、干事的标尺,解放思想就有形化、具体化了,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就有了思想基础。

2.2 用科学规划作为发展小城镇的奠基工程

小城镇不是完全自发就能够形成的,特别是宏观布局上要有控制,城镇建设上要有规划。小城镇规划要体现高起点、可持续。高起点、可持续的规划可以使小城镇健康有序地发展,而目光短浅的规划会给老百姓和社会留下无尽的遗憾和痛苦。所以,在编制和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中,首先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根本上说城镇化水平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没有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流通的活跃,就不可能有农村城镇化。因此,发展小城镇要有合理的布局和分工,重点发展有潜力的县城和县域中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要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立足优势,突出特色,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科学确定小城镇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城镇规划也应同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长期规划相衔接。其次,要注重规划的超前性、协调性。城镇建设规划关系农村现代化的百年大计,必须做到:1)要体现地方特色,突出时代感和文化底蕴,有适度的超前性;2)要全面协调、合理布局、抓住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其中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各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的协调,城镇功能的健全、规模适度、空间的合理分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等;3)要加强规划的指导性、可操作性。制定规划要以“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基本发展目标,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管理制度,健全规划成果的专家审查制度,制定保证规划得以实行的措施和法规,确保规划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严格依规建设,有序发展。使小城镇建设适应城市化和社会化大生产及现代生活的要求,并迈上新台阶;4)要体现特色和精品意识。特色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纵观城镇发展的历史,越是有特色的城镇,知名度越高,发展越快。小城镇建设必须增强精品意识,追求自己的时代特色和地方风格,构筑自己的鲜明特色和品位,形成独特的吸引力,不能盲目模仿大城市,贪大求全,面面俱到。所以,各个乡镇要根据本地资源条件、自然景观、乡风民俗、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人文背景、区位特征等进行创新性的开发,扬长避短,发掘特色,培植特色,科学定位,体现个性,做到以特见长、以精取胜。

2.3以合理布局、突出特色为发展小城镇的根本措施

发展小城镇,首先是城镇布局问题,即城往哪里建。我认为:1)根据区位优势来布局。在我县,应结合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重点支持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比较明显的小城镇使其加快发展。2)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来布局。在一个城镇里,功能区要严格区分。每个小城镇在分布上应弱化行业划分的分散格局,强化经济区域优势,形成一镇一品的区域经济中心。3)依据历史文化特色布局。历史文化特色也是发展小城镇的重要依托。其次是突出特色的问题。如果一个小城镇在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没有自己的特色,没有专业化、专门化的效率,就会在别的小城镇和城市强有力的竞争中衰落。因此,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城镇资源、区位、产业和经济结构特点、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立足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在“个性”上下功夫,培育发展主导产业,走以产业立镇之路,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所以,正确认识和把握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精神,理清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的思路,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指出小城镇建设是加快建设农村先进生产力体系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分析了沁水县小城镇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措施,从而推动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规划,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国良.加快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J].小城镇建设,2008(5):48-49.

篇9:城镇化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关系;规模经营;信息化服务

由于我国大量人口生活在农村,这就需要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使二者能够保持协调发展的势头。城乡协调发展受制于城乡二元结构,因此需要进一步健全相关体制和机制,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使广大农民能够参与到现代化进程中来,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而且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赋予农民更多的权利,加快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确保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科学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的活力,有效的缩短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国家基础建设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需要向农村进行倾斜,更好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新农村建设。在城市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方面加快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行调整,协调好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构建新型的城乡关系。

二、大力实施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在当前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土地产权改革,明晰农业产权关系,按照市场化原则对土地资源进行配置,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农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同地、同权和同价,而且通过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市场,能够有效的缓解当前城镇建设用地资源紧缺的问题。通过明确农村土地产权,能够有效的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利用“占补平衡”及“增减挂钩”来流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使城乡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而且能够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筹集所需要的部分资金。当前大部分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可以通过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来提高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增加农民的收入。为了能够确保土地流转的有序性和合理性,可以成立产权流转服务机构,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平台及收集相关的信息,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一是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家族农场以家族成员为主要劳动力进行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生产经营。农民合作社是在家族联产承包经营基础上自愿联合及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主要为其居员提供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技术和信息。无论是家族农场还是农民合作社,政府都需要给予大力的鼓励和扶持,加大农业财政补贴力度,并做好相关的指导服务。同时还引导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进一步创新合作社的形式,使其以股份多元化及形式多样化的新形式来规范运作。

二是创建农业示范基地、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加速发展。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过程中,需要合理布局,分工明确,打造特色的农业示范基地。同时还要对相关的政策措施进行完善,加快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化发展,利用资本市场打造企业化集团,将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更好的体现出来,使其能够与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及农民合作社进行多元化的合作。

四、加快现代化农民的培养

农业现代化实现离不开农民这一关键要素,因此需要加大对农民进行培养,努力提高农民的技能,这样才能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是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及农村外出打工,农业专业人才缺失严重,农业技术推广难度也不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各级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重视农民的学习和教育,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通过对农业局职业教育进行完善,从而培养出一批现代专业化的农民,这不仅是稳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同时也能够有效的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五、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提供全方位信息化服务

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公共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引进市场机制实行分类供给。对于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管理实现多重监督,充分发挥媒体和群众的监督作用,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确保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顺利实施。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为生活贫困的农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金。加快户籍制度、社保制度和教育制度的改革步伐,确保公共资源能够实现均衡配置,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过程中,有效的降低农民的比率,确保城镇化率的进一步提升。

六、结束语

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过程中,政府需要给予大力的支持,在农业科技创新园区及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献策献力,为其提供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加大推动农业信息全覆盖工程的实施,使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以广泛的应用。深化农村改革,加愉推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构建新型的农业经营体系,打造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徐君,高厚宾,王育红.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耦合机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3-09-10.

[2]黄城,刘金石.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J].党政研究,2014-05-08.

篇10:城镇化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是中国旅游名县,旅游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本县资源优势,制定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与目标,即“确立一大战略——旅游立县;实现两个目标——由旅游中转站转变为旅游目的地、将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拉动三产发展,解决“三农”问题——通过旅游业

全面拉动第三产业发展,逐步解决“三农问题。”按照这一发展思路与目标,经过艰苦努力,扎实工作,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2004年,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占全县GDP的35,对财政的贡献率为51?。

一、主要做法

(一)新老齐上

**不仅有西街、大榕树、世外桃源等闻名于世的“元老级”景点景区,而且还不断涌现出新秀,如“印象·刘三姐”、遇龙河、龙颈河及乌龙泉等景区、景点,它们的出现,不仅为**旅游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还强劲的拉动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围绕休闲度假主题,实施旅游精品战略,新老齐上,科学组合主题旅游线路,努力打造特色化、多样化配套的旅游产品体系。

1、通过保护性改造、拓展,提升老的景点(区)的档次与效益。

西街是**一条最古老的街,但是过去由于破旧,狭窄,限制了旅游人数和效益。1999年保护性整治,大大提升了西街的档次,拓展了西街的空间,凸显了桂北民居小镇的特色,加上她中西文化交融的国际化特点,成为目前国内吸引中外游客最多的城镇旅游点;世外桃源景区是我县第一个国家4A级景区,由于原来游览空间有限,文化内涵不足,游客游览以后感觉美中不足,投资者审时度势,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增建了渊明山庄项目,大大提升了景区文化品位,提高了旅游经济效益,荣获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大榕树公园是我县老牌景点,过去由于管理不善,经济效益不景气,近两年,县里对该景点进行了重新包装和规范管理,使得该景点旧貌换新颜,去年总收入突破了500?万元大关。

2、积极开发新景点(区),使其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是我县2003年推出的新景点,该项目一经推出,就获得空前成功。公演近两年来,场场爆满,经久不衰。此项目的成功,填补了广西以自然风光观光旅游为主,人文旅游资源利用不足的缺陷,达到了一业为主,多业受益,一业投资,多业产出的目的,全面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2004年,该景区获得“全国产业文化示范基地”称号,据统计,由于该项目的强烈拉动,使游客在桂林的停留时间延长了0.7天,在**从一日游变为了两日游,解决了200多?位农民的就业问题,一个新兴项目对县域经济产生如此大的拉动作用,是罕见的。

又如我县的遇龙河、龙颈河、漓江徒步游等景区,都是近年推出的旅游新项目。其以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独特的休闲度假氛围,深受旅游者的青睐,且旅游经济效益十分看好。

(二)城乡并进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县城及其周边的发展,加快了城镇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完善了旅游配套设施,而且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到各个乡镇,带动了全县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旅游模式为“国家、集体、个人、居民、农民、老外一齐上;低档、中档、高档、立体式全面开花”。**乡村旅游形式多样,其模式为:

1、政府引导式发展。

县委、政府精心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大力引导本地居民充分利用自家房屋发展民居旅馆,如县城碧莲洞民居旅馆一条街、西街民俗民居旅馆一条街、月亮山休闲农庄等;大力发展小康村建设,民居旅游示范村建设,以点带面,全面发展。已发展的小康村有4个,分别是葡萄罗明村,白沙帽子村,白沙插花桥,白沙堡;民居旅游示范村12个,分别为高田的历村、凤楼村,白沙的旧县村,福利的榕树脚村,普益的留公村,杨堤的下榨村、浪石村,兴坪的大河背村、冷水村,葡萄的杨梅岭大岩头村,**镇的大村门、朝阳村。

2、农民、居民自发式发展。

**民居旅馆的装修不仅上档次,而且很有民族和地方特色。一些民居旅馆建筑装修文化品位极高。如敝龙阁、采茶山庄、莫氏乡村自助客店等,其特点是房屋建筑特色鲜明,设施设备与三星酒店并驾,服务模式为家庭式管理。乡村的发展以高田历村为典范,该村共107户,有80多户从事民居旅游,占80,人口434人,从事民居旅游有230多人,占52.6。2004年人均纯收入4500元,其中旅游收入为2925元,占65。其主要特点是,一是地理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历村位于“十里画廊”月亮山景区内,集自然景观、田园风光之大成,是游客乡村旅游首选之地;二是环境卫生整洁,服务质量规范。村里卫生有专人保洁。该村导游50多名,均以带外宾为主,其中60多岁懂8国语言的月亮妈妈享誉国内外;三是成立民居旅游协会,发挥行业自律作用。该村民居旅馆15家,农家饭馆25家,2003年成立了高田历村民居旅游协会,全面实行行业自律;四是交通便利,治安良好。2004年,该村荣获“桂林市农家乐旅游示范点”荣誉称号。

3、引进外资式发展。

**筑巢引凤,引来亮丽景观。到2004年止,**引进外资,建设民居旅馆100多家,其中,由境外客商投资的民居旅馆有20多家。如**胜地酒店(美国)、未来恩饭店

(美国)、荷兰饭店(荷兰)、古榕山庄(瑞典)、鸿福酒店(法国)、白玉兰酒店(澳大利亚)等等。

2004年,全县间接从事乡村旅游人数达30000人,其中,从事农家乐餐饮的居民300多户,民居旅馆200多家,有床位6000多张,县域导游人员350人,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5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00多万元。今年4月28-29日,全区创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暨乡村旅游发展”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在**召开,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几个典型的民居旅游点,会上,**做了乡村旅游发展经验介绍,得到与会领导和代表的充分肯定。**的乡村旅游在增加乡村经济收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乡村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推动了全县旅游业的大发展。

(三)内外加强

旅游业的两大要务,一是对内引导规范,加强管理;二是对外铸造品牌,加大宣传。

**成立了综合执法大队、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导游服务中心、旅游饭店协会、民居旅游协会,2002年,**县机构改革,率先在9个乡镇成立了旅游开发管理站,全面推行“标准化服务、规范化建设、专业化管理”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就等于保护了**人的最大利益;做好来朔游客的工作,就是最大的宣传促销。”按照这个指导思想,我们除了规范服务、提高质量、强化管理以外,还精心策划,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在巩固原有的客源市场外,积极拓展新的客源市场,如巩固泛珠三角地区客源,加大对湖南、云南、贵州和东北、华东等地区的宣传促销,加强与东盟各国的交流合作,全面开发东盟旅游客源市场。

二、旅游的带动

以保护性整治的西街为起点,带动了新西街、唐人街、东街的崛起,以及整个县城的交通、食宿、旅游房产的全面发展,2004年止,**酒店业发展到253家,床位11000多张,中西餐馆80多家,旅游服务部家,旅游车辆126?辆,旅游船106?艘,电瓶车158?辆,观光车35?辆,出租自行车10000多辆,同时,带动了城中城、阳光100等房产的开发。

现在,旅游已成为**县域经济的生命线,要加快发展,就必须坚持以旅游为龙头,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据统计如下:

1、2004年,全年接待来朔旅游者320.2万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13.6;全年接待留宿游客51.2万人次,同比增长120;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06亿元,同比增长66.4。

2、2005年1—4月份,接待来朔旅游者85.5万人次,同比增长50.8;接待留宿游客14.4万人次,同比增长33.4;实现旅游总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61.2。

上一篇:高考简短句子下一篇:银行八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