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改革

2024-05-07

财政改革(共6篇)

篇1:财政改革

09年中国财政政策改革和财政政策的改革方向

名 学

号 学

院 指导老师

刘金典 20094120310 经济学院 宋彬彬

09年中国财政政策改革和财政政策的改革

方向

摘要:为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促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保障民生以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09年中国财政政策的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展望今后财政政策的改革重点和方向。

关键字:财政政策 改革 宏观经济 正文:

一、2009年中国财政政策改革的主要内容

2009年,为了应对国内外诸多不利因素的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已决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促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和改善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作用。

(一)扩大政府赤字和投资规模,保持投资平稳较快增长

2009年,我国的外部需求增长前景黯淡,居民消费趋于谨慎,企业自主投资意愿减弱,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保持合理投资规模,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由于财政减收因素较多,财政收入增速将出现明显回落。政府将适当增加财政赤字规模,适当发行一定规模的建设国债。同时,增加中央预算内的投资,使中央政府建设投资总规模比2008年有较大增加。中央政府投资主要用于民生工程、以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保障性住房、节能减排、公共交通、技术改造等方面,以有利于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薄弱环节,同时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和财政增收能力。

(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

一是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二是完善城镇职工最低工资制度,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三是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继续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财税扶持政策,加快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支持做好农民工及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四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清理房地产各个环节的税费,支持和鼓励居民购买首套普通商品房。五是扩大家电下乡补贴的品种和地域范围,促进农村消费。六是推进电力、成品油等基础产品价格改革是长期趋势,财政政策将密切关注价格上涨对民生的影响,及时落实和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和补贴,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最大限度地减少管制价格逐步放开的冲击。

(三)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一是确保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比2008年有大幅增加。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是农村水利、道路、安全饮水、电力、沼气等方面的建设。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文化设施。二是进一步加大支农补贴力度,并改进完善补贴政策和方式。较大幅度地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水平,稳定农民种粮收益。三是支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四是出台振兴奶业、稳定生猪生产的政策,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五是全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水平。六是继续增加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切实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纳入中央和地方财政保障范围。

(四)加大财政政策结构调节力度,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一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继续加大对公益性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支持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运用补助、贴息、税收、价格等扶持政策和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促进社会资金投向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二是加大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实施资源税改革,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鼓励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体系。三是制定鼓励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加快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同时,对高效节能新产品的生产或销售过程实行优惠税率,对提供节能服务的企业给以适当的税收优惠,推动节能产业发展。四是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的系统设计、制造和成套能力。五是完善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五)深化财税改革,推进税制结构性调整

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增值税转型和资源税制度改革,完善消费税制度。二是统一内外资企业房产税、城建税和教育附加费等税收制度。三是在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基础上,研究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四是建立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增加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财政性转移支付。

二、中国09年之后财政政策的改革方向

(一)积极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

2001年积极财政政策继续实行,但力度上还有相机抉择的问题。2000年经济形势的好转,既有近三年反周期调节中经济内生方面的积累因素,也有国内国际某些外生方面的阶段性影响因素,好转的基础尚不牢固。有几个突出的方面值得特别关注和作进一步的观察:

第一,民间投资的跟进状态如何。积极财政政策的代表性事项是扩大国家举债规模,运用筹得的资金安排政府投资,从而在扩大内需的同时,改变市场预期,拉动民间的投资和消费趋于活跃,使整个国民经济回暖转旺。民间投资是否真的跟进了,是关于积极财政政策效应是否发挥到位的一个重要判断。2000年上半年,国有企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接近12%,民间投资的增幅则在6%左右,后者虽然比前两年的情况有所好转,但还明显低于国有部门投资增幅。全年的情况如何,统计数据要待2001年一季度得出。只要不能认定民间的投资充分跟进了,积极财政政策就不宜改变,以防止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第二,世界经济的变化趋势如何。2000年世界经济运行情况较好,大部分时间中,最具影响力的头号强国美国的状态尤佳,欧洲、亚洲和周边国家的情况总体也不错,因而我国的外贸增长相当强劲,全年进出口总额增幅甚高(达30%以上)。但接近四季度时,美国经济已露疲态,人们甚至开始议论其如何避免“硬着陆”的问题,而2001年,另一关联密切国家--日本的经济恐难见大的起色,某些亚洲国家的状态甚至可能恶化,一些经济学家已经提醒“防止又一次的金融危机”。总体而言,我国2001年外贸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很可能明显劣于2000年,这样,外需减弱,扩大内需的任务便相应加重,从这个角度看,积极财政政策也有必要继续实行。

第三,深层结构调整、体制与机制转换的进展如何。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直接表现为在经济运行状态层次上的政府支出扩张,而要解决好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问题,仅靠这种扩张是不行的,必须利用这种扩张所带来的一定时间内的“喘息之机”(操作余地),努力化解深层的结构制约和体制制约,推进结构调整、制度创新、机制转变,深化政府、企业、市场诸方面的改革,从而为经济今后的中长期发展提供支撑。1998年以来,在推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的工作有所进展,但客观地说,还有不少方面不能令人满意,结构、体制问题常常十分明显地表现为增长的障碍(试观粮食结构、钢材结构等的现状和“建个商品交易市场要盖112个行政图章”的事例)。因此,从操作层面看,在经济形势好转、但基础并不稳固的情况下,继续实行一段积极财政政策,同时充分利用操作空间大力推进结构的调整和体制的改革,是一种追求长期发展的较合理的配套。

(二)税费改革和预算管理改革方兴未艾

1998年以来,在施行反周期经济调节的同时,决策层和实际工作部门对如下一点也逐渐形成了明确的认识,即要把运行层次调节与深层的、中长期的制度创新、机制转换结合起来。几年间,在财税制度创新方面的努力,突出地表现在经过酝酿、筹划、试点而渐具轮廓、方兴未艾的税费改革和预算管理改革方面。

1994年的分税分级财政体制,使各级地方政府消除了对中央“平调”本地财力的担心,改变了以往“藏富于民”、“藏富于企业”的行为模式,开始关心弄清本地财力的全貌和对本地预算内、外政府资金实行统筹协调管理运用。各地纷纷成立收费局监督、管理部门行政性收费,实行预算外资金专户存储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此形势下,1996年国务院29号文件进一步形成了全国性的清理整顿预算外资金并加强管理的指导规范;1998年之后,国务院更明确提出了“费改税”和税费改革配套的思路。税费改革的基本目的,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要求,促进政府行为的法治化、规范化,减轻企业、农民负担,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和建立有利于廉政的理财制度。近两年在清理中取消了近千项不合法、不合理的基金、收费,并加紧研究税费改革实施方案,原准备以道路、车辆的收费改收税为突破口,逐步推开,后因多方面原因,燃油税、车辆购置税的出台还需等待时机,但于2000年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安徽全省和其他省选择部分县)。可以预期,2001年以后税费改革将出现新的重大进展,总体的走向将是形成政府税收、规费、公共设施和服务的使用者付费、经过规范的公共选择程序的集资、以及企业化单位经营性收费的各行其道、分流归位,从而大大提高政府税费征收和政府行为的规范化与合理化。

三、参考文献

[1]宋凯,刘国旺.财政政策将发挥更大作用[N].中国财经报,2009-03-07.[2]解保华,李彬联.积极财政政策的冷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09.[3]苏明,陈少强.中国当前的财政政策及趋势[J].上海经济研究,2005.

篇2:财政改革

摘要:

财政体制改革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不断完善,这也从我国经济总水平不断上涨的现象看出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对经济的影响非常大。从1949年建国初期到现在,政府也在逐步从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到满足人们精神需求,从当初的解决基础设施及温饱问题到现在的民生财政。本文对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并且对当前我国财政体制进行了分析。关键字:财政体制改革;分税制;民生财政 正文: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以飞快的速度增长,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全球第八第九的位置上升到了第三的位置,2010年更是超越日本位于世界第二。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升,人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当然,财政体制也在不断地完善。

民生是这个时代的关键词,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浓墨重彩的华章,是代表委员的“永恒话题”。翻检历史,也许从没有哪个年代像今天这么强调民生。民生为何如此重要?因为它是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它是“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人民的生命”,它“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在此语境中,今年民生支出将占中央财政2/3,无疑振奋人心,具有积极的正面导向作用。

一、我国财政改革历史

1978-1994年通过“放权让利”激发改革的积极性,提高在传统经济体制下几乎窒息的国民经济的活力。在改革初期,政府能够且真正放出的“权”,主要是财政上的管理权;政府能够且真正让出的“利”,主要是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所占的份额。这一改革思路与财税体制自身的改革任务——由下放财权和财力入手,打破或改变“财权集中过度、分配统收统支,税种过于单一”的传统体制格局——相对接。

1994-1998年财政体制改革踏上了制度创新之路——税制改革。1994年实行分税制的政策,是我国财政改革的一个重要转折。在此之前所推出的财税体制改革举措,多是围绕利益格局的调整而展开的。而且也是在整体改革目标定位尚待明晰的背景下而谋划的。这次改革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突破了以往“放权让利”思路的束缚,走上了转换机制、制度创新之路。从重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财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入手,在改革内容与范围的取舍上,既包含有利益格局的适当调整,更注重新型财税体制的建立,着重财税运行机制的转换。

1998-2003年,公共财政积极的财政政策推行。多年的改革变迁人们发现,能够统领所有财政改革线索、覆盖所有财税改革事项的概念,只有公共财政。于是,以1998年12月15日举行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为契机,决策层做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决定:构建中国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从那时起,作为整个财税体制改革与发展目标的明确定位,带有整体改革布局性质的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正式进入财税体制改革的轨道。

2003年至今,我国财政体制将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制并且将逐步向民生财政转型。

从改革初期的让利放权,到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再到199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的提出,以及当前针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的外部冲击而出台的以民生为核心的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我国财政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基于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而进行的适时调整,有别于西方国家简单的反周期调节。“民生财政”正是基于此种逻辑和我国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应运而生的。

二、我国当前财政体制与民生财政 1.民生财政

民生财政简单来说就是加大以民生为本的财政支出。概括来讲,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环保、公共安全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到相当高的比例,甚至处于主导地位的财政,称为“民生财政”。2.民生财政与公共财政

民生财政并不否定公共财政,是对公共财政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是对公共财政的一种完善。其实市场经济所匹配的是公共财政,但是如果我们能在公共财政的基础上更深一层次的去为民生着想,那么我想在这样的财政体制下我们的经济会发展的更好的。在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的又是市场经济,那么我们必然要将我们的公共财政制度推向民生财政,这才是我们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根本。当前我国经济体制已基本实现了由计划到市场的转变,财政体制也逐步实现了由建设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变。在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在强调市场经济的同时更应凸显其社会主义属性,这就要求财政职能的重心逐步由公共化向民生化转移。公共财政框架下的适合现代经济要求的体制基础与管理模式也是承载民生财政发展模式的必要条件。只有真正确立公共财政制度,才有可能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民生财政。3.财政制度转型的必然性

著名的经济发展阶段论我想应该能够解释我国财政体制转型的必然性。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和罗斯认为托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如道路、运输系统、环境卫生系统、法律与秩序、健康与教育以及其他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等等。在发展的中期阶段,政府投资还应继续进行,但这是政府投资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一旦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且这方面的支出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的增长,也会快于GDP的增长速度,导致财政支出规模膨胀。这样一来,改革初期实质上是为了满足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所以政府支出处于长期投入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而发展到一定程度,人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就该解决人们的人权问题和民生问题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最基层是生存问题,然后是安全再往上面才是追求精神生活上的完美。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时,大部分人们的生存为题解决了,人们的观念就会慢慢从最求物质生活到追求精神生活。所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最终导向还是民生问题。4.民生财政是财政本质的回归

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显示,今年全国财政支出规模将达1002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9%,这是我国财政支出首次超过10万亿元规模。在“支出压力很大”的形势下,保民生、减差距、压经费成为今年财政支出的重要落点。根据2011年财政预算报告,民生支出合计将占中央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左右。

去年,全国财政收入迈上“8万亿元”台阶(83080.32亿元),今年,财政支出将进入“10万亿元”时代。我们看到,民生投入基本集中在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三农、环境保护等方面。可以预期的是,一旦这些真金白银落到了实处,并发挥了效用,老百姓所期盼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失有所助……”将不再是飘渺的梦想,而是触手可及、深有所感的美好现实。

公共财政本来就应该是民生财政,财政支出向民生不断倾斜,说明我国公共财政正在回归其本质。明确规定民生支出占中央财政三分之二,让这种回归有了更具体和明确的目标。

三、目前我国出现的问题及财政改革

篇3:财政分权与“土地财政”制度改革

一、财政分权的界定

分权分为两种:一是横向分权, 二是纵向分权。中外学术界谈论分权问题似乎更多集中于横向分权, 即所谓的三权分立的问题。而纵向分权在现代中国, 也许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从历史上看, 几乎所有国家的政治治理都不可能由单一层面的政府来完成;即使是最独裁的政府, 也无法做到一切公共决策都由中央做出。哈耶克[1]曾对分权做过精辟的论述, 他认为, 强制性权力并非完全必须由中央政府行使, 恰恰相反, 地方机构应该获得所有能够以地方为单位行使的权力。因此可以说, 分权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 何谓财政分权?本文认为, 财政分权, 顾名思义, 就是在财政收入和支出上中央和地方各有职责和范围, 其中特别强调地方政府有一定的财政自主权。世界各国的财政演进史表明, 财政分权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国家, 特别是大部分发达国家, 财政体制改革的普遍趋势。

二、财政分权理论的梳理

财政分权理论属于经济学领域的问题。财政分权的研究成果也主要产生在经济学领域。20世纪中期开始, 经济学家开始对财政分权理论进行了较多的关注。1956年, 美国经济学家蒂伯特[2]发表了《地方公共支出的纯理论》, 标志着财政分权理论的兴起。蒂伯特将中央支出和地方支出构成政府支出的全部, 在一系列约束条件下通过居民的“用脚投票”机制, 地方政府供给公共物品是有效的。马斯格雷夫[3]提出财政三职能理论。马斯格雷夫认为, 资源配置功能应尽可能赋予地方, 而稳定职能应尽可能集中于中央。居民对公共产品的偏好不同, 分权下的地方政府能够依照本地居民的消费偏好, 提供有效的区域性公共物品, 促进公共部门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 从而使得本地居民的收益与纳税有直接匹配关系。布坎南[4]提出俱乐部模型, 认为在纯私人品和纯公共品之间存在着Samuelson缺口, 俱乐部理论对这种缺位可以弥补, 最优的公共品数量、税收和最优的俱乐部规模得以确定。在《财政分权》一书中, 奥茨[5]提出了“分权定理”:如果下级政府能够和上级政府提供同样的公共产品, 那么由下级政府提供效率会更高。该定理证明了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优先性, 哈耶克[1]指出:“只要地方性或地区性权力当局有权按照它们所能够确定的一定税率征税———当然它们只能够按照中央立法机关制定的一般性规则进行征税或分摊税额, 那么当下由中央政府所提供的大多数服务性活动就完全可以下放给这些地区性或地方性权力机构去承担。”

学者们将上述有代表性的财政分权理论称为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认为, 在信息的获取上地方政府更有优势, 财政分权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 有利于加快地方经济发展, 进而推动全国经济增长。钱颖一和罗兰、温格斯特等经济学家是新一代财政分权理论学说的代表。他们对实行财政分权的好处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证:一是财政分权有利于硬化地方政府预算, 维护市场机制正常运行;二是促进地方政府竞争, 提高行政管理效率[6,7]。

从信息、激励和政治体制运行的角度分析, 财政分权主要的优点是:首先, 效率优势。因为地方政府对当地居民更为了解, 信息优势明显, 因此提供公共产品更有效率。其次, 公共部门的规模因财政分权而得以控制, 有利于削减预算赤字。第三, 对地方政府的激励可以通过财政分权进行, 财政分权可以维持市场化的联邦主义。第四, 地方政府分散供给公共品还可以作为实验和财政创新的方式。一般认为, 收入再分配职能应该由中央政府承担, 而美国1996年的福利改革, 授予了地方政府提供贫困援助项目的权力。这种由地方政府承担的实验和创新的成本, 远比由中央政府承担低得多。同时财政分权的弊端也是存在的:首先, 对于那种具有较大外部性的公共产品, 分散提供可能并不适合。其次, 中央政府较地方政府具有规模经济优势, 因此适当的集权反而有利于经济增长。第三, 良好的民主机制、充分的地方自治和健全的机制安排等条件对于财政分权正效应的发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很多国家由于缺乏其中的一些条件影响了财政分权的优势。

三、践行财政分权理念, 赋予地方财政自主权

中国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确定的财政分权模式, 使得分税制后中央和地方预算收入比重相对稳定。分税制改变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分配格局, 中央的财权增大, 控制力增强。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从而使得支出和收入之间有一个巨大的缺口。而且, 分税制没有对事权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重新划分, 地方政府因事权留置甚至增加, 导致地方财政收支“剪刀差”, 地方财政资金短缺严重。由于分税制未对预算外和非预算资金进行规范化管理, 同时地方政府的预算内收入不足以应付支出, 因此地方政府有竭尽全力扩大预算外资金收入的激励。对此, 有学者指出, 地方政府具有很强的激励把“援助之手”转变为“攫取之手”, 以缓解日趋加重的支出压力, 中央财政的分成比例越高, 地方政府的“攫取之手”行为越严重[8]。

财政权力是权力的重要形式, 财政权力在各级政府间的纵向分权, 对于政府权力制约具有重要意义。在不同层次的政府中间分散财政权力, 是控制利维坦的全部财政嗜好的手段[9]。在法治国家, 财政权力的配置自然应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为之。因为“不管财政权是国家的还是自治体的, 它本来都应属于国民或住民的权利。换言之, 财政权的主体是国民或住民。当然, 这一权利在现代议会制民主主义条件下, 不是由国民或住民直接行使, 国民或住民享有的财政权具体是通过议会行使。一般认为财政权在本质上属立法权, 财政权是立法权的表现形式之一, 其根据就在于国民或住民原来就享有财政权[10]。”以宪法的形式明定政府间财政关系是财政分权的基本要求, 也是财政立宪的应有之义。国家财政权必须在宪法层次上得到确认和分配, 既实现各种权力之间的配合、协调, 又实现各种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进而言之, 就是要确定国家财政权在纵向和横向之间的分配。同时, 规范化、法制化的财政分权, 要求宪法和法律应对地方财政的自主程度和中央以下各级政府的独立性加以规定;宪法和法律应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和收入来源。

经济学视阀下的财政分权, 强调分权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 并能够带来经济效率的提高, 而在宪法学视阀下的财政分权, 或者说给予地方一定的财政权的目的, 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维护人的尊严和实现人的基本价值。就保障人格尊严和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言, 要求越与人民接近的事务, 越应尽可能由人民自我决定、自我实现, 使得人人得以自立自足。个人能自我实现之处, 即“国家”干预停止之所。故公权力行使仅具补充性, 在社会各种组织团体中, 公共事务只有下级团体力有未逮时, 上级组织始有处置之任务。易言之, 个人能成就者, 无需由家庭为之;家庭能处理, 民间团体不必插手;民间组织能处置者, 政府无需出面;地方政府能为之者, 中央政府不必介入, 此为之“就近原理”。越与人民邻近之公共事务, 需由政府为之者, 尽可能由地方自治团体为之, 而此等事务, 亦尽可能保障居民之参与决定[11]。人民自我决定、自我实现、发展自己的人格, 要求地方有一定的财源作为基础。只有地方拥有了自主财源, 地方政府才能够自主调度, 不必完全仰赖中央, 避免国家过度干预。固然, 地方还可以请求中央的财政补助或财政转移支付, 但不能失却其自我财政的基础作用, 否则地方政府的自我治理就会徒有虚名, 演变成上级政权的附庸。同时, 财政责任的厘清, 能使地方公共财政更符合居民的需求偏好, 居民直接监督可有效杜绝腐败与浪费, 更能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我国当前的“土地财政”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是地方政府缺乏财政自主的权力。“土地财政”模式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快捷获取财政收入的不二法门。因此可以说, 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 (纵向竞争) 和地方竞争体制 (横向竞争) , 共同激励了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策略。如果给予地方政府财政自主的权力, 给予充足的财政资金, 以应对纷繁复杂的地方事务, 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就缺乏采用“土地财政”模式的激励, 再加上中央政府的强硬约束, 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就可以有效地减少。

地方财政自主权的外延, 包括财政预算自主权、财政收入自主权、财政支出自主权和财政监督自主权四个方面的权力。其中财政预算自主权和财政收入自主权, 对于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的充足保障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即使上级政府没有及时批准预算, 地方政府也能够准确编制自身的预算, 这是财政预算编制独立性的基本要求。但是, 在我国地方政府预算编制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都遭遇到了制度方面的挑战。实现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自主权的重要途径, 在于用立法来保障地方政府拥有明确而稳定的预算收入来源。可以说, 地方财政收入自主权的核心是税收收入自主权。这在《欧洲地方自治宪章》第9条, 以及《世界地方自治宣言》第8条都有体现。但是, 我国是与联邦制国家不同的单一制国家, 税收立法权和税收征收权几乎全部集中于中央。在这种国家体制下, 是否有财政分权的必要呢?本文认为, 仍然非常必要。

我国应对税权进行重新合理划分, 适当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税收立法、征收等自主权力;同时应当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妥善解决地方政府大量非法举债的问题。在我国, 中央与地方税收共享的法定化问题仍然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分税制改革划分了中央税、地方税以及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但中央与地方税收共享税的税种、比例经常在中央单方面的决定下处于变动之中, 影响了地方政府对于税收收入的预期, 从而也就影响了整个地方政府的预算, 甚至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因此, 通过法律的形式对中央与地方税收共享进行固化, 是改革的一个方面。为扩大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财政收入, 应以法律形式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的举债权。虽然我国的预算法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 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但实际上, 我国地方政府的隐性负债规模很大。因此, 与其让地方政府在法律之外隐性负债, 不如在法律上明确承认其举债的权力。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提出, 2014年将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控制, 分类纳入预算管理。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应该说, 此举对规范地方政府的财政自主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必须要注意加强中央对地方的预算控制, 以及完善相应的宏观调控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 (第二、三卷) [M].邓正来, 等, 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

[2]C M Tiebout.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6, 64 (5) :416-424.

[3]R A Musgrave, The Theory of Public Finance:A Study in Public Economy[M].New York:McGrawHill, 1959.

[4]JBuchanan.An Economic Theory of Clubs.Economist[M].1965.

[5]Oates W.Fiscal Decentralization[M].New York:Harcourt, Barce Jovanovich, 1972:35-45.

[6]Qian Yingyi, B RWeingast.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Preserving Market Incentives[J].Journal of Economist Perspectives, 1997, (4) :83-92;

[7]Qian Yingyi, Roland.Federalism and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8, 88 (5) :1143-1162.

[8]陈抗, A L Hillman, 顾清扬.财政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变化——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J].经济学 (季刊) , 2002 (1) .

[9][澳]杰弗瑞·布伦南, [美]詹姆士·布坎南.宪政经济学[M].冯克利, 等, 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10][日]北野弘久.日本税法学原论 (第五版) [M].郭美松, 陈刚, 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8.

篇4:财政改革非财政可为

《新理财》:GDP降速了,对地方而言这是种压力还是种动力?是不是调结构,转方式也是一个好的窗口期?

陈先森:从宏观来讲,GDP增速下降是可以理解的。今年定的7.5%,其实执行结果应该高于这个数,7.5的增速也不算低。

这几年,我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了一些措施,复苏比较快。但是就美国经济,特别是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很大。另外一个调节是对通胀预期控制,CPI还是比较高。

不同地方会有不同反应。东部的经济占全国的份额比较高,他们GDP、财政收入是大幅下降,西部不明顯。就安徽而言,还处于快速的发展期,并没有因为全国的增幅下降,而影响调低安徽的下降。现在很多产业都在向中西部转移,国家也给安徽批了一些综合试验区,一定要利用起来,现在发展势头非常好。

关于企业利益的调整

《新理财》:国企垄断很受关注,搞好国有经营资本预算对国企的暴利有没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陈先森:这个问题现在反应很强烈。我们向人大作报告时也说到,老百姓不满意。

我们省里面的央企,现在是越做越大,他可以在地方上把下面的企业兼并过来,往往少数的大企业在局部的地方就形成垄断地位。这个垄断最终体现在价格上,也反应到效益上。

比如银行,现在大家反应很强烈。去年的实际利润超万亿,企业又怎能不困难!银行的效益是企业过来的。银行就几个大的国有银行,少量的股份制银行,而中小银行比较少,外面进来的银行比较少,没有形成竞争的态势,所以造成垄断,央企也是,逐步把各个省的行业垄断,最后它说的算。

《新理财》:有没有解决的思路?

陈先森:思路,我觉得还是从顶层设计,一个是从国家层面提倡股份化、多元化。第二,把国有经营资本纳入一般预算里面去。以前,国有资本金预算是封闭进行的,没有并入到一般预算里面。我们省才5到6个亿,掌握的资金特别少,分管省长、国资委和财政厅分分,最后又回到企业里去。

《新理财》:如何看待民间资本?如何做到宜疏不宜堵?

陈先森:只能疏不宜堵,资金流动有他一定的规律性,不是政府干涉怎么样就怎样。还是放开市场,让他有序的流动。包括小额贷款公司,实际就是过去的地下钱庄。一方面是国家资本的控制,一会收的很紧,一会放的很松,中小企业经不起折腾,大企业可能抗风险能力还好些。这种情况下,像我前面讲到的,某一阶段,还应该允许小银行、小组织的存在,多元化的发展。否则,中小企业、微型企业确实很困难,他找不到钱,只有私人,资金链不断他还能经营,一断企业就破产了。我觉得还是应该允许的,现阶段没有办法解决。

初次分配调整难

《新理财》:您觉得现在的税负高不高?怎么样把民生的事业搞好?

陈先森:要提高初次收入分配比重,就要提高税费;可能税费就要过重,现在要加快发展,几个税制都要改革,实际上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年重点体现在结构性减税上。

但是,现在民生的支出,压力很大,很多是刚性的。目前,一方面不收钱,另一面支出钱从哪儿来?其实是矛盾的。有一个合理的分配和安排。不强调某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我觉得两方面还是同时兼顾的。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税和费,费主要是社保基金,其他的这几年控制的比较严,不经过国务院批,地方不允许出台,可能每个地方不一样。非税收入取消要有个过程,安徽这几年,费的这方面比较彻底,该减的都减了,该免的都免了。

财政改革不由财政决定

《新理财》: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很多次提到改革,具体反映到财政方面,目前最需要改革哪些方面?

陈先森:财政体制自身的改革,社会呼声还是蛮高的。具体到财政方面,首先从制度上解决问题,是呼吁出台新的预算法。预算法号称第二宪法,他其实涉及到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分配关系。

另外,目前转移支付、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部门预算包括建立四大预算体系,这些制度已经建立了,而且都在实施过程当中。但当初的预算法里没有,要做到依法行政、有法可依。

第二从体制上解决问题。解决财权事权关系的问题。比如基层财政保障机制等问题。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问题,转移支付当中特别是专项转移支付的问题,全国往北京跑,北京往下批项目,有的和实际操作有矛盾。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实际上把财力向困难地区倾斜,向基层倾斜,财力安排到省、市困难地区更有针对性,指导性。理顺政府间的分配关系,其实很重要。

《新理财》:这些改革也提了很多年,似乎很难具体实施?

陈先森:改革其实很多,包括教育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等,这些都与财政体制改革有关联。

财政体制改革,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涉及到政治问题,必须从顶层来设计,这个不是财政部门能决定的。财政部门的地位现在越来越需要提高。现在,财政部仅仅献言献策,政策的实际拍板决策还是顶层。

社会体制改革,养老保险全覆盖,全部市民提前5年到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基层医疗体制以后,在整合的基础上,都在推进过程中。

大家关注的,矛盾比较多,中央迟迟下不了决心。财权事权的分配关系,政府的分配关系,还有社会的分配关系。声音不绝,但总是落实不了。

篇5:乡村财政如何改革

乡村财政如何改革2007-02-02 21:56:0

2乡镇财政从二十世纪年代开始暴露出一系列严重问题。首先,由于乡村组织必须完成上级政府摊派的大量事务,而其财权却得不到保证,结果乡镇财政入不敷出。其次,基层乡村组织常常置中央政府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禁止向农民随意摊派的政策于不顾,以各种名义向农民收费和集资,致使部分地区农民不堪重负,出现了农民和乡村干部对抗、农民与政府关系紧张的局面。第三,在提供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具有公共品性质的服务上,政府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由于这些服务的价格超出了农民可承受的能力,导致农民的福利受到损失,发展机会被剥夺。

乡镇财政出现的问题虽然与整个

国家分配政策的城市化倾向有关,但乡镇财政制度建设滞后无疑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乡镇财政是年国家实行政社分设、组建乡镇政府时获得自主地位的,其功能在当时被定位于保障乡镇政府有效运作。在现行乡镇财政体制中,社区农民缺乏显示对公共品和服务的需求与偏好、缺乏进行监督和评价公共品生产的可操作程序,不具有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实际权利。加上在行政等级制中,乡镇政府以服从上级政府而不是辖区内农民的意志为主,这就使乡镇财政常常偏离其职能,忽视社区农民的利益。

本文重新考察乡镇财政制度建设问题,提出乡镇财政的收入来源,以及如何建立对县、乡两级的转移支付制度;并针对当前乡镇财政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明确筹资方式

结合我国的实际,本文将乡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和支出需要应采取的筹资方式确定为四种:

一主体税收

应建立以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和房产税为主体税种的乡镇财政收入。农业税也应成为乡镇主体税收收入。但是,现行的农业税必须进行彻底改革。

二上级财政转移支付

财政转移支付主要在乡镇主体税收收入不足以提供基本公共品和服务时,用于弥补乡镇财政的收支缺口。转移支付的首要目的,应是保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乡镇和不同收入阶层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方面达到均等。

三收费,也称使用者费

使用者费由于不与中央税基竞争,且外溢程度低,较好地兼顾了效率和公平,因而如果政府提供的公共品和服务的受益对象能够比较明确地被确定,通过使用者费是较好的筹资渠道。应该重视使用者费在提供公共品和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切不可因噎废食,不能因使用者费可能导致乱收费而否定其作用,关键是要制定有效的制度和机制。

四政府举债或借款

改革以来,地方政府、乡镇政府不断通过各种形式举债进行公共设施建设,相当多的支出用于资本项目支出,这种方式是通过现时的借款来为一些设施提供资金,但实际上是用将来的税收在支付。这种形式本来是一种较好的筹资方式,但我国目前政治体制不完善使这种方式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问题。例如,乡镇干部为了追求政绩导致许多建设具有明显的短期化特征,且建设能力超越了农民的预期收入,超越了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税收潜力,导致农民不堪重负与政府不堪重负同时并存,产生了严重的乡村债务和腐败问题。因此,在目前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现阶段乡镇政府举债不应成为乡镇筹措资金的重要途径。

理清政策改革思路

对于我国乡村财政存在的问题,本文作了如下几条政策建议。

一撤乡并镇,精简机构和人员

从可操作的角度看,当前我国行政机构设置本身存在着撤乡并镇的基础和可行性。撤乡并镇也符合我国农村城市化的大趋势。撤乡并镇,首先应将那些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比较小的乡镇合并。其次应按照城市化的要求,以那些具有发展成为城市的乡镇为核心进行合并。对那些暂时不具备合并条件,但又不够建立乡镇财政条件,或建立乡镇财政后比较困难的乡镇,可考虑撤消乡镇财政,建立乡镇财务,待条件成熟后再建立乡镇财政。

二鼓励个人出资参与公共品供给,缓解乡村公共品供求矛盾

从当前我国农村一些乡村公共品供给的实际情况看,即使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甚至贫困地区,个人已成为乡村公共品供给的一个重要来源,对乡镇财政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因此,制定能够充分调动个人参与乡村公共品供给的政策,鼓励个人出资,可以缓解当前乡村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的状况。可行的

鼓励政策包括:第一,制定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鼓励的具体做法可以是:根据个体和私营企业对公共品生产投入的规模和重要程度,确定它们在所得税和其他地方税征收中的抵扣或减免比例。投入规模越大,抵扣或减免比例越大。本文认为,可以借鉴以前“以工补农”政策中的税前列支方式来鼓励个人出资参与公共品供给。第二,利用冠名权和建碑、立传的形式,鼓励个人、私营企业出资参与公共品生产。第三,对在乡村公共品建设上有突出贡献的个体和私营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切实解决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第四,提高在乡村公共品建设上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体和私营企业主的社会地位。

三实行公示、招标和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公共品供给的效率

提高乡镇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应成为乡镇财政制度建设和运行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乡镇财政资源使用效率长期以来都受到了社会各个方面的质疑,其中最主要的批评是乡镇财政支持的公共品建设普遍透明度低,不能反映最广泛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而且,建设资金的使用缺少必要的监督,腐败现象严重,公共品生产成本显著增加。通过建立以下必要的制度或采取相关的政策,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第一,对关系到大多数居民利益的重大公共品建设项目,实行事前公示制度。其目的有二:征求社会各界对即将实施的公共品建设的意见,以便评价该项目是否真正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最后决定是否必须马上实施建设该项目;实行公示也便于社会各界对公共品的生产进行监督。第二,实行公开招标和引入竞争机制。在有限的财政规模下,实行公开招标和引入竞争机制,是降低公共品生产成本,提高财政资源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乡镇公共品建设项目,无论大小都应该实行公开向社会招标和引入竞争机制。

四实行乡镇债务专项管理,分步、有序解决乡镇欠债问题

乡村负债已成为当前严重影响乡镇财政建设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债务进行处理和消化:第一,实行乡镇债务专项管理。在乡镇财政的上一级财政管理部门设立专门的乡镇债务项目并进行封闭管理,以便通过其它方式逐步消化和解决。第二,分步、逐项,先易后难消化乡镇债务。剥离乡镇政府债务要依据乡镇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来进行。对那些因为响应国家号召,并在国家推动下必须完成农村公共品和服务建设项目所形成的债务,或者中央政府有责任承担的农村公共品建设项目,如农村“普九”教育达标建设所形成的债务,应该首先给予消化和解决。消化乡村债务的一些具体做法和方案是:①通过建立专项教育基金或发行国债的方式,专款用于消化乡镇政府教育债务;②通过专门的转移支付,对一些本应由中央政府承担的公共品建设,却由乡镇政府承担形成的债务进行消

化;③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消化政策形成的债务;④对乡镇政府因发展地方经济而形成的债务,则需要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找到切实可行的消化途径。在这一途径没有找到之前,对这一债务进行封闭管理。第三,实行债权人优先排序的消化债务策略,维护社会的稳定。无论从维护社会安定的角度,还是从偿还债务的难易程度的角度考虑,应该将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放在优先还债的位置上。

五明确中央和乡镇财政职能,推动农村“普九”教育发展

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是造成乡镇层面上公共品供给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但乡镇财政能力与事权不配套,乡镇财政承担了一些本应由中央财政承担的职能,造成乡镇财政资源被中央变相侵占,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现乡村公共品供给职责上,存在中央与乡镇财政责任不清的现象。本文认为,在农村教育上重新就中央财政和乡镇财政职能定

篇6:论中央财政改革

班级::证券0905姓名:张文煜学号:2009161186

中国财政预算一直存在一些问题,例如,1、随意追加和更改预算;

2、年终突击花钱;

3、违规挪用;

4、私设金库乱挂账;公共财政预算的软约束问题,几成顽疾沉痼。

2010年年初,一些公共预算改革的信息亦在释放,如财政部提出社保基金纳入政府预算,中央政府部门预算逐步向社会公开等。纵观中国财政预算改革之路,总是艰难中前进的,而要建立财政预算硬约束机制,需要技术上的修补来完善。

1994年,中国通过了《预算法》,相关的中国财政预算改革开始展开,《预算法》事实上开始作用。但真正意义上的预算改革,起始于1999年,国库统一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改革渐次展开,虽推进缓慢、改革艰难,成果依然不小:从实施国库集中支付之后审计署公布的结果来看,预算资金被截留、乱用现象减少。

但政府采购透明度仍然不够,“公开招标”不公开,黑幕重重的情况俯首可拾。在收支两条线方面,仍然存在为单项工作目标建立的收费和基金等预算外资金,这些收入成为账外账。

于是,2000年开始,中央开始实施部门预算,其被认为是预算改革的一大进步,部门预算存在的诸多问题,如:预算的科学性远远不足,预算编制时间短、规划不够。这些问题得到改善。

部门预算一般又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但科目不细的问题在部门预算中大量存在。

除了预算编制不科学,现时预算制度不合理的两大问题一是大量财政收入游离于预算监督之外,二是执行过程中严肃性低。

在现时的预算体系中,又分为公共预算、社保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2007年初步实施,社保基金预算2009年规定列入政府预算,并送交人大立法审核。

上述是今年来我国财政预算改革一系列历程和成果,但问题依然多多:

财政的收入与支出上,大量的预算外收入未纳入预算管理,成为地方政府部门“小金库”,预算外收入包括土地收入、基金收入、除税收之外的各种行政性收费。根据2007年的数据,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5万亿元,预算外收入则达到了4万亿元。

“由于《预算法》不允许地方财政赤字,地方政府为追求地方经济发展,利用地方融资平台大举借债,留下巨大的债务黑洞,而这些债务由于没有进入预算体系,逃离在人大的监督之外,成为引发地方财政危机的一大隐患。”

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又往往是事后审计,并没有对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导致预算执行过程不公开、不透明。年底突击花钱,这已成为中国财政制度的一个“顽疾”!即使是财政部门将“财政压力太大”挂在嘴边从年头叫到年尾,也依然无法摆脱这一“惯例”。以2009年预算执行为例,1~11月,全国财政支出56235.97亿元,仅完成全年计划的73.8%,这意味着2万亿的预算支出极有可能在最后一个月之内被“突击”花掉。

这种弊病从根本上还是在于中国财政制度的严重缺陷。反映的是财政预算收支之间出现了巨大的差距,这实际上表明财政部门的预算做得太有水分了,现代公共财政预算追求的是四个基本目标,即:总额控制、配置效率、运作效率和财政问责。而中国目前财政预算的问题是仅有总额控制,其他几项基本上都是虚设的,更谈不上问责了。

“预算执行随意性大,在时间上存在预算‘空档’,人大在审议预算草案时已经比实际开始执行的时间晚了3个月,审议往往形同虚置。而且如果每季度对执行情况进行通报,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从整体财政预算使用的效率来看,1993年~2008年期间,政府支出中的行政管理费平均增长21.6%。行政管理费占政府支出的比例,从1993年的18.23%,持续上升到2005年的27.7%,2008年仍高达25.48%。但社会事业投入比例偏低现象仍鲜有改变。1993年科教文卫费用占政府支出的比重突破10%,达到13.3%,之后不升反降,2003年低于11%,2008年回升到11.77%。

公共财政远离“阳光化”,支出不透明,审计署的事后监督也只是从程序上来审,并不能判定财政支出的效率与合理性。如此,许多单位更多的是“为了花钱而花钱”,在财政支出规模膨胀的同时,公共产品供给却始终严重不足,教育、医疗、保障房建设等民生领域在财政大盘子中的比重仍停留在一个较低水平。

这些预算仍然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太专业,太碎片化,人大代表看不懂,二是太简单、太笼统,人大代表看不出所以然来。“代表审议的时间实际上也就一天时间,怎么可能做到真正的审议?”

专业名词:

1、赤字是财政内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的差额;

2、赤字财政指国家制定赤字财政政策,实行赤字财政计划。在制定国家预算时,国家有意将当年预算支出安排得大于当年预算收入,不足的预算资金,依靠发行国债、向银行透支、发行财政性货币的办法来应付。资本主义国家经常使用的一种财政政策;

3、财政是同国家的产生和存在相联系。国家为了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挥职能,必须消耗一定的社会产品。

4、财政收入作为财政分配的一个方面,它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货币资金。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

5、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是指税收的管理权和使用权属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拥有的一类税。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和资源税等。这类税直接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共同利益。

6、预算预备费是指预算中一笔不规定具体用途的备用金,如果在预算终发生意外事件而可能使原定预算收支平衡时,即可由政府依程序酌情动用。

7、财政预算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收支安排的预测、计划。它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在日常生活乃至国家行政管理中被广泛采用。就财政而言,财政预算就是由政府编制、经立法机关审批、反映政府一个财政内的收支状况的计划。

8、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财政管理的基本形式,预算以部门为依托,以部门为基础单元。部门预算是一个综合预算,预算编制非常复杂,既有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又要有现代技术手段的支撑;既涉及到部门之间、部门内部财务管理机制的调整,又是对财政部自身的革命。

9、预算监督是指国家通过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对国民经济各项活动进行的监督。由于预算是国家财政的主体,因而预算监督在财政监督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

10、单位预算是指实行预算管理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的经费预算和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财务收支计划中与预算有关的部分。

11、预算外资金属于国家财政资金的范畴,它是与预算资金相对而言。

12、社会保障预算是指国家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给,以便实现国家社会保障职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而编制的预算。

1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对国有资本实行存量调整和增量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14、问责制是和权力密不可分的,它的逻辑基础是有权力就必然要负责任,只要在权力范围内出现某种事故,必须有人为此承担责任。

15、一般及行政开支是指所有一般及行政活动相关之费用。一般及行政开支包括下列数项:法规及稽核相关费用、办公室一般支出、办公室租金支出、办公室之水电支出及办公室设备支出及折旧。以上项目出现在会计损益表之营运支出上。

16、税收指政府依照法律规定,对个人或组织无偿征收实物或货币的总称。各国各地区税法不同,税收制度也不同,分类也不同,概念不尽一样。税的中文称呼,在中国各个朝代、各个中文地区对税的称呼也有差异。

17、税收制度,由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计税依据、减免税和违章处理等要素构成;税种指税的种类,差异表现为纳税人和课税对象的不同,税种总合构成“税制”。

18、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简称分税制,是指将国家的全部税种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划分,借以确定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收入范围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其实质是根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确定其相应的财权,通过税种的划分形成中央与地方的收入体系。它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模式。

19、地方财政又称地方政府财政,是指按照国家政权层级划分,财政体制中属于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即地方政府在其职责范围内筹集、分配;

上一篇:美丽的心灵作文300字下一篇:那些年这些年经典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