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读后感

2024-05-24

归去来兮辞读后感(精选6篇)

篇1:归去来兮辞读后感

陶渊明又叫陶泉明,是一位田园诗人,在陶渊明写的《归去来兮辞》当中我感受到了:他热爱大自然,因为家里穷,粮食也不够吃,只是为了维持生活而强迫自己去当一位小官,从小官到了彭泽令,可是人是有感情的,所以他回归田园,由此看出陶渊明这个人,不喜欢杂乱、庸俗的官场,只喜欢能够亲近大自然的田园生活。所以当人们走向只有钱财的社会时,他就能使自己走向一种平静和心灵的世界。

我对陶渊明有喜欢的一面也有一般般的一面,喜欢是因为他不会追求钱财,走向含水分的社会,把自己身上变得俗气很重。一般般是因为他也要有一份工作,才能维持家境,使家人们不会饥饿。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陶渊明回归田园时,这就话写了他激动的心情。在他看来,田园生活是丰富多彩、有趣的。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田园生活是自由自在的,可以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陶渊明写的《归去来兮辞》拥有着心灵的呼吸,是田园风格的文章,欧阳修说过:“东晋没有文章,只有陶渊明写的《归去来兮辞》一篇。”陶渊明把这篇文章写得如此优美,使读者仿佛跟这作者走向田园。

篇2:归去来兮辞读后感

作为文学作品,这首辞的成就很高,历来为人所称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经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可见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读《归去来兮辞》,并不能给人一种轻松感,因为在诗人看似逍遥的背后是一种忧愁和无奈.陶渊明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只喜欢游山玩水而不关心世事的纯隐士.由于受儒家的影响,陶渊明曾对统治阶级抱有幻想,希望通过出仕的途径,来实现“大济苍生”的宏愿.但作者所处的东晋时期,正是军阀制度的全盛时期,高门士族垄断了高官要职,庶族寒门则遭到无理的压抑.陶渊明29岁出仕,在以后的十多年里,他几次做官,但不过是祭酒、参军一样的小官,不仅济世的抱负无从施展,而且必须降志辱身地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这使他感到十分痛苦和耻辱.因而屡屡辞官回乡.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为彭泽县令,上级派督邮(督查属县政绩的官吏)来县,县里说应当冠带整齐,前往迎见.他叹气说:“我岂能为五斗米,这要问乡里小儿.”就辞官归隐,他在回家时,写下这篇文章表明意志.《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述志作品,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与鄙视,赞美了农村美好的自然景物安适的田园生活,显示了他归隐的决心.诗的开篇,随口而出“归去来兮”四字,积蓄已久的压抑和不快如决提之水,一发不可收拾.而诗人归去的理由却仅仅是“田园将芜”这个简单而平淡的原因.诗人想到“田园将芜”本应回家,但心在官位,为形体所役而不能自主 ,这是何等可悲!表明诗人已有归意.而后一层是自慰之词.诗人已知过去求官为非,今日弃官为是,好比是入了迷途不远,还来得及回到正道上来,因而感到欣慰.紧接着,写作者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作者乘舟返家途中既轻松又渴望抵家的心情,和望见家门时欣喜若狂的心情,这跟在官时“惆怅而独悲”的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饮酒自遣,这是室中之乐;涉园观景,流连忘返,这是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者之乐,跟迁者们的闲适心情绝不相同.以“息交以绝游”进一步表示对当权者和官场生活的鄙弃.“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描写了农村初春生机勃勃的景象,触景生情,为结尾是人生观张本.诗的结尾,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这篇《归去来兮辞》写于陶渊明辞官归田之初,但不是抒写归田后生活实况,而是他登舟启程之前对归途及归田后的想象,让读者从中深刻体会到了他结束十三年仕途生活的坚决与畅快,表明了归隐田园的决心.

篇3:《归去来兮辞》的人本情怀

《归去来兮辞》的人本情怀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一、陶渊明在社会、家庭中, 立功业济苍生、负责任敢担当的世俗人本情怀;二、在归隐田园上, 亲友、邻人对陶渊明无意或有意的人身关怀而形成的客体人本情怀;三、身处自然, 物我独立又相互交融, 从而形成天人合一的自然人本情怀。下面从这三个层面来具体解读。

(一)

陶渊明处在儒家与道家思想并行的玄学繁盛时代, 受儒家思想的渐染,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理念一时深入其心。同时, 陶渊明的先祖曾建功立业, 其曾祖陶侃是东晋名将, 祖父陶茂官至太守, 父亲也曾出仕, 所有这些, 在陶渊明稚小的心里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 他说:“悠悠我祖, 爱自陶唐。……桓桓长沙, 伊勋伊德。” (《命子》) 在社会风尚和家族渊源的双重推动下, 少年陶渊明有了“学而优则仕”的率真冲动, 要一展抱负济苍生。在《杂诗》中他说道:“以我少壮时, 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 骞翻思远翥。”他不仅想要“猛志逸四海”, 而且希望自己“远翥高飞”, 从中, 我们不难体味到他拒逸豫、立功业的雄伟抱负。这时的陶渊明, 强化了自我主观能动性, 把潜意识中兼济天下的本色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脱然有怀。”此次出仕, 虽有家贫的诱因、亲友的劝勉, 但何尝又不是社会影响施于其身所致, “脱然有怀”说明无人催逼, 这完全是他内心意愿的流露, 谁说这不是本我的展示。

无论是为了理想, 还是为了脱贫, 陶渊明宣告出仕了。可残酷的现实却容不下浪漫的理想, 容不下“质性自然”的诗人, 仕途有时是与阴暗和龌龊相生相伴的, 要么同流合污, 龙飞九天;要么恬淡无欲, 独善其身。陶渊明做彭泽令前, 四次出仕, 四次辞官, 个中情由, 除了找不到一个“大济苍生”的施展抱负的舞台, 主要是在官场上, 他“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本我性格, 显得那样孤独无助。但陶渊明不是一个死守儒家教义的人, 他注重的是儒家思想对自身修为的提升。他说:“世与我而相违, 复驾言兮焉求?”既然世俗与我互相违悖, 我再驾车出游又能追求什么呢?他的人格和尊严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和考验, 归去已是必然。最后一次出仕, 却是因为“幼稚盈室, 瓶无储粟”, 小孩满屋, 食不果腹, 陶渊明受到了世俗生活的严峻考问。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最原始的动因, 为了家族的生存、繁衍, 陶渊明只能暂时隐忍而“投耒去学仕”, 于田园虽有不舍, 却毅然赴任, 其对家庭的责任感, 敢于担当的男儿本色依然让人肃然起敬。

于社会, 于家庭, 陶渊明作为官吏, 作为家长, 都是发自内心的担当。立功业济苍生的理想, 家庭的责任, 使其角色变换, 但没有谁可以操控他, 都是他内心真性情的流露。他集两重角色于一身, 抒写了一个率真的世俗本我人生。

(二)

古代隐士是陶渊明的心灵慰藉, 是他淡泊人生的指引, 为他潇洒地跳出官场的牵绊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力量。陶渊明一身轻松, 两袖清风地回家了, 可是, 放弃功名利禄的实惠, 舍去光宗耀祖的荣誉, 毕竟不能视同等闲, 世俗红尘中的亲友、邻居会尊重理解陶渊明的取舍吗?

“乃瞻衡宇, 载欣载奔。”年已不惑的陶公如童稚般跃然而至, 游子思归的情怀, 拳拳可见!了无牵绊的诗人回来了, 率真由性的生活大幕也即时开启。“僮仆欢迎, 稚子候门。”这里是主仆别后相聚的欣喜, 是父子重享天伦的欢愉!陶渊明共有五子, 此时年幼, 尚不明了父亲辞官归隐后, 会给他们造成何种成长的困惑, 随着陶渊明的归隐, 他们从肉体到灵魂也就属于了乡村, 他们和农家子弟说着同样的语言, 关注着同样的问题, 这种与农家子弟毫无异致的生存方式大大收缩了他们的视界, 制约了他们精神的成长, 注定了他们成为农夫的命运, 但翻遍史料, 却找不到一点他们抱怨不满的文字记载, 足以明证在血脉亲情前, 世俗名利于他们已如同浮云, 这是他们对陶渊明人生价值观的惯性认同。“三径就荒, 松菊犹存。携幼入室, 有酒盈樽。”松菊依然如昨, 淳香的美酒已经溢满了酒杯, 往事不堪回首, 如今则是何等洒脱雅致, 陶渊明能有如今之闲适, 除了自己的执着追求, 也得益于他有一个贤慧的妻子。他的妻子翟氏是一个吃苦耐劳的女人, 萧统《陶渊明传》有“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 与其同志”的话;李延寿《南史·隐逸传》亦有“其妻翟氏, 志趣亦同, 能安苦节, 夫耕于前, 妻锄于后”等语。陶渊明的妻子是通情达理的, 对丈夫的辞官也是支持的。即使在陶渊明的晚年, 在“旧谷既没, 新谷未登”之际饿得去讨饭, 他的妻子也没和他红过脸———“年饥感仁妻, 泣涕向我流。”只是向丈夫抹了一把眼泪, 绝不会像嫦娥那样扔下后羿去奔月, 也不会像苏格拉底的悍妻那样经常给丈夫难堪, 更没有逼其再出仕。陶渊明虽有“室无莱妇”之叹, 是因为希望妻子能像老莱子的妻子那样对自己的弃官归隐表示充分理解, 可是, 如果连哭诉也不许, 这未免有些苛求, 反而可以说明, 他的妻子翟氏是一个对陶渊明充满了人性关怀的好女人。

陶渊明隐居乡野, 邻居虽无求仲、羊仲那样的高士, 但以人为核心的古老淳厚的民风, 使之陶醉, 这种美丽真挚的人世情感让我们驻足留连依依难舍。“农人告余以春及, 将有事于西畴。”农人们把春天到来的消息告诉了我, 将要到西边的田地去耕耘播种, 没有嘲讽和捉弄, 只有农事上的真挚关怀。陶渊明的诗文中, 这种真挚的乡野人本情怀随处可见, 有朴实的农民共话桑麻:“时复墟曲中, 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 但道桑麻长”;有比邻的相与宴饮:“得欢当作乐, 斗酒聚比邻”。如此种种, 如沐春风, 如饮甘醇。

家人在日常的琐碎中给予陶渊明祸福与共的关怀, 邻人在淳朴的民风中给了陶渊明真挚善良的关怀, 他们以包容的心态尊重陶渊明的人生价值取向, 接纳了遍体鳞伤的游子, 撑起了他归隐的天空, 圆润了他浪漫的田园之梦。

(三)

陶渊明, 是一位真正挚爱着田园的诗人, 前无古人地描绘出田园风光之纯美。走近渊明, 就是走近乡村走向静穆走进诗画山水。《归去来兮辞》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辞官归隐后的愉悦生活画面, 展现了一幅纯美的田园风光图。“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久在樊笼里”的陶渊明如天外仙人飘然而来, 即将去践行“性本爱丘山”的本我宣言, “复得返自然”的欢快不言而喻。“眄庭柯以怡颜”是他隐逸的生存方式, 生活的精髓是“闲”;生活的基调是“适”;生活的乐趣是“静”。质朴本色的“庭柯”温暖了渊明疲惫的心, “质性自然”的陶渊明宣示了“庭柯”优雅的存在, 这是物我关怀的对话和交融。“园日涉以成趣, 门虽设而常关。”关门而日涉园, 诗人不容有人扰了自己闲居的兴致, 闭门谢客, 每天只去园里走走, 和自然的精灵静默对话, 可谓胜过红尘杂语无数。“策扶老以流憩, 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拄着手杖, 漫步悠闲随意, 看看远山白云, 听听归鸟和鸣, 山峦隐约, 云卷云舒, 肃穆庄严, 灵动飘逸, 它们以亘古的存在迎接诗人的来访;鸟儿知倦而还, 与诗人的归隐相映生辉。凡此种种, 何尚又不是物我属性一致的体现。我赏我景, 我写我心, 诗人以语言为载体以真情为内容, 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个美的瞬间, 描绘了一张张美的画卷, 从而成就一种物我融合的本我情怀。

陶渊明是一位迥异于大众士子有着自我人格和价值观的读书人。他诀别仕途, 投身田园, 只想做一个自食其力与世无争又愉悦满怀的农民。“农人告余以春及, 将有事于西畴。”诗人陶醉在旖旎的田园风光中, 以致农耕时节已到, 却要邻居农夫善意提醒, 可见陶渊明是满怀着诗意闲适来看待他自食其力的农耕生活的。“怀良辰以孤往, 或植杖而耘耔。”除草培苗是有其季节性的, 诗人却只愿在良辰摆弄农作物, 随心所欲、真实憨厚的躬耕生活, 让陶渊明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谐和, 保全了人格的纯真完整, 重新燃起了他生活的绚丽火花。在陶渊明的诗文中, 耕作生活的随意闲适, 人与自然的和谐包容, 处处可见。“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 戴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其三) , 他亲身种豆, 虽然天天早出晚归, 草盛豆稀, 但是心境却无比愉快。对于田园, 农夫一心一意地种豆, 他心无旁骛地“种诗”;农夫关心谷物的收成, 他关心田园的风景。陶渊明从田稼生活中, 取得了一种真实的生活依凭, 淡化、消释了悲痛, 真正到达了归真返朴的境界。陶渊明在人与自然相互独立、相互包容的生活中寻找产生诗性精神的源泉, 这种耕作与诗情的统一, 使本色自然成就了本色诗人的千古田园诗。田园之幽美, 稼穑之闲适, 诗人完成了从社会向自然的华丽转身, 形成天人合一的至高本我人格。

篇4:《归去来兮辞》述评

关键词:《归去来兮辞》 主题 述评

《归去来兮辞》是晋代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备受前人推崇。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曰:“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辞》一篇耳。”在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它被选入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但是这篇作品的主题却引起了颇多争论。本文将对《归去来兮辞》的主题进行文献综述。

一、主题

(一)文本定位

《归去来兮辞》是一首辞。“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称楚辞。”[1]

此文是一篇辞赋。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式散文化。大体上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四言六言为主,间有长短句,在整齐之中有参差,错落有致,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灵活而富于变化。在汉代,人们习惯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不加区别。但实际上二者仍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其相似之处在于:辞和赋都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但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关联词语增多。在内容上,赋以咏物说理为主,而辞则重在抒情。

(二)写作时间

对于《归去来兮辞》的写作时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而写作时间的确定,对作品所反映的主题的确定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写作时间,主要有以下几个认识:

1.辞官之前

张学成、李桂奎的《<归去来兮辞>创作地考辩》(2000年)和李金坤的《<《归去来兮辞》创作地考辩>补正》(2001年),都对《归去来兮辞》的创作时间进行了分析,他们都认为是陶渊明尚在县衙彭泽时,创作了这篇作品。他们认为辞是源于楚辞的,带有一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从文中的“田园将芜胡不归”等句子中分析,认为此时的陶渊明并没有归家。

陆靖康在《“心先历历想而如身正一一经”——浅析<归去来兮辞>的谋篇特点》(2000年) 中,认为《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美妙的“心造的幻影”。

杨盛峰在《<归去来兮辞>二题》(2007年)中,也认为是作品的内容是设想的,作者当时并没有“归”。

2.辞官之后

王瑶先生:“文中前半述归时之事,后半述归后之情。”从内容上认定为归家后所作。朱东润先生:“本篇是作者辞去彭泽令后初归家时所作,写归家时的愉快心情和隐居的乐趣。”[2]更明确地断言《归》文为归后之作。

杨智慧在《<归去来兮辞>的隐士情怀》(2000年)一文中,认为《归去来兮辞》是在初归家时所作。

高建新在《“返回到本源近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解读》(2008年)一文中,认为是陶渊明辞去彭泽令之初所作。

李华扬、张大磊在《<归去来兮辞>所反映的两晋时期的耕读文化》(2012年)中提到:《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辞去彭泽令回家时的感慨之作,而在这之前他已多次辞官。[3]

胡才众在《读<归去来兮辞并序>有感》(2013年)一文中,提到:《归去来兮辞并序》是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第二年(公元406年)写的,这时他42岁。[4]

3.序为辞官之前,辞为辞官之后

持有这一观点的是逮钦立先生。他说:“(义熙元年)八月,为彭泽令。十一月,弃职返里。……作《归去来兮辞序》。义熙二年丙午,陶渊明四十二岁。移居园田作《归园田居》五首。写成《归去来兮辞》。”

(三)题解

“归去来兮”,仅从文字训诂角度,就有归去、归来、归去与归来三种理解。[5]

1.归去

逯钦立《陶渊明集校注》、台湾版《中文大辞典》及不少古文注本,都认为“归去来”即“归去”,来是语助词。

清王引之《经传释词》云:“来,句末语助也。《孟子》:‘盒归乎来,《庄子·人间世篇》:‘尝以语我来,又:‘其有以语我来,来字皆语助。”是其确证。[6]

2.归来

而陶渊明的好友颜延之在《陶征士诔》中则说陶是“赋诗(一作辞)归来”,《隋书·王贞传》也说“彭泽遗荣,先有《归来》之篇”。之后五代梁震的“桑田一变赋《归来》”、宋苏轼的“招我《归来》篇”等,都是将“归去来”释义为“归来”。

3.归去归来

至清代,林云铭、余诚的《古文析疑》,吴楚材、吴调侯的《古文观止》、毛庆蕃的《古文学余》又提出“归去来”为“归去与归来合称”之说。

鄢化志在《“归去来兮”辨》(2001)一文中,认为“归去来兮”是“归去归来之合称“。他说:从“迷途”到“归去”、从“归去”到“归来”,从“归来”到“归尽”,是不断体验、不断觉悟、层层深入、逼近生命本质意义的过程。因此,以“因事”归去为前提的“顺心归来”,既有行为载体的情节意义,又有感情心理的精神内涵,同时也展示出陶渊明对生命意义求索的哲理境界。[7]在2004年发表在《先秦两汉文学论集》的文章《“归去来兮”发微》一文中,又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

徐国荣在《“归去来兮辞”渊源考论》(2012年)一文中,认为《归去来兮辞》受到了张衡以及道教“存思”的影响。存思,亦称存想,或简称存,是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术。行此术时,要求修炼者闭合或微闭双眼,凝神静思,去除心中杂念,想象所思对象的具体形貌,从而在幻觉中达到通神的目的与境界。他认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悬想”之所以由实而虚,正是利用了当时社会普遍了解的“存思”方法。又由于存思法,故可在“去来”未成为现实之前加上“归”字,成为“归去来”的组合。“归”是未归前的“归心”之旨,“去来”是“去而来”之后的方向性指向,两者确实本“不侔”,但又因“存思”法而可合为一体,遂使此篇成千古之疑。[8]

4.“来”即歌调名

许永强在《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中的“来”字应怎样解释》(1994年)一文中,独辟蹊径,认为“来”音“离”。因为“来”字在歌唱时经常被用做和声的音符,后来就演变成为一个固定的歌调名称。陶渊明的《归去来》就是模仿“来”字歌调的名称来命题的,意思是说,让我来唱一个《归去》的“来”字调吧!认为陶渊明是用调侃幽默的语气来命题和开篇。

(四)主题思想

1.归家之忧

徐新平在《<归去来兮辞>题旨辨析》(2000年)中,认为文中表现的是陶渊明一生中从未有过的“惆怅而独悲”的矛盾和痛苦,以及这种怅悲心理的自我化解的过程。

杨盛峰在《<归去来兮辞>二题》(2007年)中,认为陶渊明的归隐是无奈的,文章表现了作者深深的苦涩与无奈,主要是生计问题、孤独、归隐之情与济世之志的矛盾以及不知所归之惑,都导致了作者的悲戚。

成龙在《<归去来兮辞>情感内核新探》(2007年)中认为,“愉快”只是《归去来兮辞》情感的外壳,“孤独无奈”才是情感的内核。透过文字的表面,我们应该触摸到陶渊明内心深处那种深沉浓重的孤愁,这才是对《归去来兮辞》中真实的陶渊明的解读。

张文真在《<归去>未必真悠然——<归去来兮辞>另一解读》(2009年)中认为,陶渊明的归家,并不是真正的悠悠然,而是一曲蔑视尘俗实现自我的心路悲歌。主要是因为诗人因心处两端,心为形役而独悲;因缺少知己而痛楚;因“力耕”却“贫富常交战”而焦虑,所以《归去来兮辞》所反映的陶渊明的感情并不是真正的欢乐。

兰菊花、王成才在《对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另一种解读》(2009年)一文中,认为读《归去来兮辞》更体会到一种悲痛和忧愤,从某种意义上说,《归去来兮辞》更是诗人的一首孤愤难平、忧乐相生的心灵悲歌。主要表现为心为形役之悲、居家涉园之孤、交往出游之忧和委心承化之愤。

胡才众在《读<归去来兮辞并序>有感》(2013年)一文中,提到:我们感受到的是陶渊明看似喜悦背后的一种悲苦之情。而陶渊明的悲苦和无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现实之悲和理想之悲。读《归去来兮辞》,并不能给人一种轻松感,我们感受更多的是一种悲从苦中来的无奈,是作者现实与理想的悲苦之情的显现。

田敏婷在《欢欣外衣下的孤独与无奈——再读<归去来兮辞>》(2013年)一文中,认为《归去来兮辞》体现了作者的孤独与无奈,主要是懊悔之情、庆幸之情和孤独之情。

2.归家之乐

徐利在《<归去来兮辞>的典型意义》(2007年)一文中,认为《归去来兮辞》主要表现的是作者的一种淡远潇洒的风格,表现出人生之乐趣,主要有归途之乐、天伦之乐、安居之乐、田园之乐、山水之乐、悟道之乐等。

林志强在《归园田兮,归山水兮?——<归去来兮辞>教参分析指弊》(2010年)中说:“我以为陶渊明真的很热爱田园生活,是个彻头彻尾的田园诗人。而非终日游山玩水多少有些颓废的山水诗人。所以《归去来兮辞》所抒发与表达的应当是归田园的欣喜与欢乐以及决绝尘网终身‘植杖耘耔‘乘化归尽的志向。正如吴先生所说:‘这是作者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结论,它‘确乎发自内心,而且包含着从庸俗险恶的官场引身而退的痛苦反省,带有过来人正反两面的深刻体验,其思想深度,绝非‘消极二字可以涵盖。”[9]

3.亦乐亦忧

张莉莉在《关于陶渊明的再评价——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说起》(1987年)一文中,说:“实际上我以为:《归去来兮辞》是一篇如实记载了作者的情感与理智‘交战过程的文字,是一篇在痛苦后进行自我劝慰、自我排泄、自我解脱的文字。在表面的欣喜之下,实在深藏着的是作者对现实极度绝望的心理;在表层的平静达观后面,骚动着的是一颗不甘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灵。因此,把《归》文说成是‘宣言书似乎有拔高之嫌,而把它说成是‘描写乐趣又未免有浮浅之病。”[10]

朱江在《隐逸者背后的哀伤——审视<归去来兮辞>中作者情感的另一面》(2003年)一文中,也认为陶渊明的感情是复杂的,认为《归去来兮辞》固然表达了作者归隐时的大喜,但是在这大喜的背后还隐藏着作者深沉的无奈和哀伤。

周宗培在《“归去”之忧——<归去来兮辞>的另一面》(2005年)中认为,《归去》写其乐亦写其忧,实为一张一弛,谋篇布局至关重要,归途之乐与抵家之乐是起,写其乐;“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等句是伏,流露出忧。[11]

邢长印在《快乐并痛苦着——<归去来兮辞>思想情感解读》(2005年)一文中,认为陶渊明是欣喜有之、惆怅有之、无奈有之、痛苦亦有之,可谓“快乐并痛苦着”。

周美珍在《<归去来兮辞>思想感情探究》(2009年)中,认为《归去来兮辞》表现出的作者感情是复杂的,主要表现在:快乐是归田之本,孤独是人生之美,忧愁是追求之痛,“猛志”是精神之柱。

丁曰宏在《陶渊明归田之志坚决的背后——读<归去来兮辞>有感》(2011年)中,认为“他表面上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貌似飘逸潇洒的隐士生活,但内心的苦闷却永远无法排遣”。其实,陶渊明归田之初,其志坚决的背后,是“满腔的愤懑不平”,是“惆怅而独悲”的真实心理,是对自己未来之路如何选择的犹豫彷徨。《归去来兮辞》表明自己归田之志坚决的方法就是说服自我、自我宽解、自我慰藉。因此,《归去来兮辞》是一篇劝归辞。也由此可以看出:陶渊明归田之志坚决的背后,内心是复杂的,情感是多面的,思想是矛盾的。

肖俊在《快乐与忧愁:价值追求转型带来的人格悖论在作品中的反映——也谈<归去来兮辞>的复杂感情》(2012年)中,同样认为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反映出的感情是复杂的,不仅包含了快乐的感情,还包含了忧愁的情感。

4.人本情怀

陆靖康在《<归去来兮辞>:陶渊明人生哲学的诗意自白》(2002年)一文中,认为《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自己对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一种诗意自白。主要表现了以下几种态度:安贫乐道君子固穷的人生态度;委运任化生死由之的达观思想;质化自然抱朴守真的生活原则、特立独行不拘时俗的处世方式以及安逸闲适平和恬淡的审美趣味。这五个方面密不可分,在陶渊明身上完全统一。

黎宇在《<归去来兮辞>的人本情怀》(2012年)一文中,认为《归去来兮辞》是一篇以率性的爱和天赋的善去彰显本我的处世宣言。他认为人本情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陶渊明在社会、家庭中,立功业济苍生、负责任敢担当的世俗人本情怀;二是在归隐田园上,亲友、邻人对陶渊明无意或有意的人身关怀而形成的客体人本情怀;三是身处自然,物我独立又相互交融,从而形成天人合一的自然人本情怀。

持这一观点的还有柯加瑜。他在《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生命哲学》(2010年)中,论述了陶渊明的人生哲学:高洁品格的人生追求;安逸恬淡的人生趣味;委运任化的人生态度。

林君慧在《一个挣脱人生困惑的诗意灵魂——从<归去来兮辞>看蓬勃生长的个体生命意识》(2011年)一文中,认为《归去来兮辞》中体现了作者的个体生命意识,体现在:尊重生命自然形式,维护个体精神自由、躬耕陇亩体验真趣,物我合一寓情自然、随和入俗情味淳厚,任真自适诗意栖居。

5.隐士情怀

所谓的隐士文化,是古代正直文人因失意仕途或不满浊世等,而采取消极避世的一种人生态度,是古代知识分子“独善其身”的高洁人格的体现。[12]

杨智慧在《<归去来兮辞>的隐士情怀》(2000年)一文中,认为《归去来兮辞》表现出了作者的隐士情怀,主要表现在:厌恶官场,鄙弃功名;娱情诗酒,崇尚自然;尽享天伦,体验农趣;抚摸伤痛,不忘忧思。在杨智慧的《解读<归去来兮辞>的隐士情怀》(2000年),《解读<归去来兮辞>的隐士文化》(2001年)再次论证了这一观点。支持这一观点的,还有孙亚杰的《解读<归去来兮辞>的隐士文化》(2003年)。

李军梅在《<归去来兮>中的隐士情怀》(2010)一文中,也认为《归去来兮辞》反映了作者圣洁、飘逸、浪漫、悠然的隐士情怀,主要表现为:厌恶官场,蔑视权贵;尽享天伦,闲适自在;固穷守节,躬耕田园;顺应自然,乐天知命。

6.生态美学

于国华,洪燕佳在《论<归去来兮辞>的生态意识》(2008年)一文中,认为陶渊明是中国古代生态诗人的典范,他的《归去来兮辞并序》表现了他自觉地回归田园的生态选择;表现了平等而和谐的生态田园生活;表现了简朴生活与躬耕之乐的现实的生态之路。从生态批判的角度看,《归去来兮辞》是一篇生态意识的宣言。

陈晓明在《回归家园:<归去来兮辞>的生态美学解读》(2012年)一文中,以“家园意识”的生态美学角度解读《归去来兮辞》。生态美学的审美内涵,不仅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更要求人与社会的协调的整体和谐以及人的精神的健康协调。在与自然的融合中,诗人顺应宇宙造化之法则,心灵得到了安顿。

7.乱世抗争

牛宣华在《乱世中的别样抗争——探寻<归去来兮辞>中的陶渊明》(2007年)一文中,认为《归去来兮辞》反映了一个乱世中最孤独痛苦的魂灵,“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是对统治者的声讨反抗,是愤恨之极的呼喊。

何永生在《一个叛徒的哀的美敦书——<归去来兮辞>别解》(2008年)中,同样认为《归去来兮辞》所反映的主题思想主要是陶渊明对乱世的抗争,对黑暗社会的批判。

总之,《归去来兮辞》的主题思想仍然没有一个定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对于其写作时间,更多的人认为是他在辞官之后所作,序给了人们一个确定时间的理由。对于其主题思想,更多的人看到了陶渊明思想的复杂性。文中所表现出的归家之喜的背后,更深刻的是他归家的无奈和痛苦。

二、《归去来兮辞》之我见

通过对相关的研究成果的分析,笔者对《归去来兮辞》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首先是其主题思想的确定。至于陶渊明的写作时间和写作地点,争论颇多,仍然没有一个定论。无论如何,这些需要进一步的考证。在高中语文必修5教材上,课文注释①是这样的:“陶渊明从29岁开始出仕,一直厌恶官场,向往田园,于东晋义熙元年(405)十一月辞去彭泽县令。这篇赋就是其回归田园之初激动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13]但是通过比较相关的研究则可以发现,作品创作于辞官之前的说法更有理据。很多人从文中的生活上,以为陶渊明描写的是事实,但是序的结尾注明写作时间为“乙巳岁十一月”,也就是冬季辞官时;而辞中的一些内容却是写春天的:“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这说明正文中的内容并不是写作时已然发生的事,而是作者想象中的情形。

而对《归去来兮辞》题目的解析,也有颇多争论。到底是“归去”“归来”还是“归去归来”?课文注释采用了逯钦立的注释,认为来是助词,无义。但是相比较而言,“归去归来”更加有说服力。首先“归去归来”是从“迷途”到“归去”、从“归去”到“归来”,从“归来”到“归尽”,是不断体验、不断觉悟、层层深入、逼近生命本质意义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比单纯的归去、归来更有意义。其次,把“来”理解为助词,与一般的古文习惯不同。“归去来兮”的来处于句子中间、语气词“兮”字之前。看其他古诗文,则可发现:凡处于“兮”字之前的“来”字,均为实词。把“归去来兮”解释为“归来”,则是将“去来”视为偏义复词,也不符合语法习惯。因此,解释为“归去归来”更有说服力。

至于文中表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很多人可能都会从文中读出作者归家的欣喜之情,教材在单元提示中也认为文中抒发的是回归田园的乐趣。但是我们更应该明白,作者的归家是一种无奈之举,是对现实世界失望后的一种选择。由于深受儒家文化“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陶渊明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很希望建功立业。但是官场的黑暗,使得他不得不放弃做官,转而投向田园生活。但是“高处不胜寒”,作者感受到的是一种深深地孤独,这在文中也多有体现。例如文中“抚孤松而盘桓”“怀良辰以孤往”等,就写出了作者的这种孤独。同时,陶渊明又是一个隐士,在《归去来兮辞》中,也体现出了这种隐士情怀。

注释:

[1]孙伟强:《<归去来兮辞>导读策略》,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26期。

[2]张学成,李桂奎:《<归去来兮辞>创作地考辩》,九江师专学报,2000年,第2期。

[3]李华扬,张大磊:《<归去来兮辞>所反映的两晋时期的耕读文化》,芒种,2012年,第16期。

[4]胡才众:《“归去来兮”辨》,文学教育,2013年,第7期。

[5]鄢化志:《读<归去来兮辞并序>有感》,文艺研究,2001年,第3期。

[6]彭泽陶:《就<归去来兮辞>两个“归去来兮”的解释问题答复叶晨晖同志》,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7]鄢化志:《“归去来兮”辨》,文艺研究,2001年,第3期。[8]徐国荣:《“归去来兮”渊源考论》,文艺研究,2012年,第3期。

[9]林志强:《归园田兮,归山水兮?——<归去来兮辞>教参分析指弊》,中学语文,2010年,Z1期。

[10]张莉莉:《关于陶渊明的再评价——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说起》,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6期。

[11]周宗培:《“归去”之忧——<归去来兮辞>的另一面》,现代语文,2005年,第8期。

[12]孙亚杰:《解读<归去来兮辞>的隐士文化》,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4期。

[1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普通高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5(必修)》,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参考文献:

[1]许永强.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中的“来”字应怎样解释[J].韩山师专学报,1994,(2).

[2]杨智慧.《归去来兮辞》的隐士情怀[J].中学语文,2000,(9).

[3]杨智慧.解读《归去来兮辞》的隐士情怀[J].语文天地,2000,(21).

[4]陆靖康.“心先历历想而如身正一一经”——浅析《归去来兮辞》的谋篇特点[J].中学语文教学,2000,(12).

[5]徐新平.《归去来兮辞》题旨辨析[J].中国文学研究,2000,(2).

[6]鄢化志.“归去来兮”辨[J].文艺研究,2001,(3).

[7]杨智慧.解读《归去来兮辞》的隐士文化[J].语文知识,2001,(3).

[8]陆靖康.《归去来兮辞》:陶渊明人生哲学的诗意自白[J].阅读与鉴赏,2002,(2).

[9]鄢化志.“归去来兮”发微[J].先秦两汉文学论集,2004,(6).

[10]邢长印.快乐并痛苦着——《归去来兮辞》思想情感解读[J].中学语文园地,2005,(6).

[11]赵谦翔.《归去来兮辞》备教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08,(7-8).

[12]陈芳.近三十年《归去来兮辞》研究综述[J].九江学院学报,2009,(2).

[13]张悦.二十一世纪以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2011,(5).

[14]黎宇.《归去来兮辞》的人本情怀[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22).

篇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读后感

陶渊明是东晋末期著名的文学家,更著名的则是他告别官场、做了真正的隐士。《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最重要的作品,是告别官场的宣言,欧阳修评论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辞是战国后期楚地创造出来的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韵文;赋体起源的时间要早一些,都是散文的滥觞。两汉时期,辞赋不分,均重文采、讲铺陈、善用典,区别在于辞重韵而抒情,赋重在咏物说理。《归去来兮辞》是辞赋的结合,既咏物说理,又抒发情感。全文537字,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序,阐述入仕和出仕的原因。陶渊明坦陈是为贫而仕,“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于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诸侯、家叔帮忙,“遂见用于小邑”。最后,“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辞官归隐的原因是“质性自然”,与官场的污浊格格不入,在彭泽当县令“八十余日”,“自免去职”。第二部分是正文的第一、二、三段,写了归途的心情、到家时的心情和在田园里的心情,洋溢着诗人欣慰无比、怡然自乐的幸福。归途的心情是立于船头,归心似箭,盼早日到家。到家时的心情是“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意思是,远远地望见简陋屋门,且喜且奔地飞跑回家。在田园里的心情是“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意思是,整天在园中散步而自得其乐,虽然设有门户却常将它关闭。拄着拐杖随处漫游歇息,不时抬起头来向远处眺望。第三部分是最后一段,抒发诗人的人生感悟,“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意思是,顺其自然走向生命的尽头,乐天知命还有什么可以犹豫的呢。这是一种哲学思考,是陶渊明对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的终极追求。

品读《归去来兮辞》,我们深深为陶渊明的自然品格所折服。做人自然、自然做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很难,难就难在人有七情六欲,容易为物欲所困和名利所累。陶渊明真正做到了自然。陶渊明确信,自然是他的血脉、他的生命和他的全部,只要回归自然,他才会有幸福。这种自然是质性自然,不是作秀的自然,更不是作伪的.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有了质性自然,陶渊明才会感叹:“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像天上的云,云卷云舒,自由飘荡,无所系羁;像空中的鸟,飞来飞去,翱翔蓝天,依恋树林。这种自然是田园风光。田园是最真切的自然,是人类诗意地栖居的大地。在陶渊明看来,田园代表着宁静、和谐、安详,代表着温情、善良、真诚,代表着对世俗的拒绝和对权力的蔑视。田园是他质性自然的载体,是他安身立命的处所。因而《归去来兮辞》正文一开篇就动人心魄地喊出“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真是天籁之音,在历史上的苍穹久久回荡,深深震撼着士大夫的心胸。这种自然是平淡语言。

陶渊明的诗文几乎找不到怪僻字,用的都是农家语,以致同时代的文学批评家钟嵘认为不够高雅。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用语是否高雅,有没有怪僻字,而在于是否有真情,是否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有了真情,田园可以显现为风光,农家日子可以提升为诗意,简单事物可以唤起美的享受,这正是陶渊明诗文最大的特色,也是他质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人评价《归去来兮辞》是“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之痕”;评价陶渊明的诗文是“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归去来兮辞》告别了官场生活。“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段话既有悔恨又有醒悟,富于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觉悟到以往的过失已无法挽回,知道将来的美好还来得及补救,其中今是而昨非,就是陶渊明彻底否定了甚至是30年的宦海沉浮。

陶渊明28岁才做官,40岁告别官场,实际只有13年时间,但他在《归园田居》中说:“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大概是算上了他少年时就有了入仕做官的愿想。其实,陶渊明年轻时是很想为官从政的,他自己说的原因是“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也就是在子多且幼、谋生无术的情况下,不得不外出做官;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他的“大济苍生”的宏愿和“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志向。陶渊明也着实做过几次官。他第一次入仕是28岁。《晋书》记载:“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意思是,他那时家贫,到江州任祭酒一职,属于州府的普通办事员,但他不愿仰人鼻息,没过多久就辞职回家了。

据说,不久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属秘书类的差事,他没去就辞谢了。第二次入仕是36岁左右,他到荆州府桓玄门下做属吏,而桓玄当时控制着长江中上游,正伺机篡夺东晋政权。陶渊明不愿与桓玄同流合污,借故母亲去世,归家居丧,辞别了官职。第三次入仕是40岁那年,陶渊明远赴京口在刘裕那里做过建威参军和镇军参军,也是一种文职小官。对于东晋而言,刘裕与桓玄一样都是篡国谋逆者,陶渊明不满刘裕,很快就辞了职。半年之后,叔父陶逵介绍任彭泽县令。当了81天县令,又一次挂印而去,写就了千古名篇《归去来兮辞》,宣言彻底告别仕宦生涯。这一年他41岁。陶渊明辞官隐退的表层原因,按《归去来兮辞》的说法是“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按萧统《陶渊明传》的说法是“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这也是“不为五斗米折腰”典故出处,后人对此有疑问,认为在陶渊明的诗文中得不到印证。然而,这倒比较符合陶渊明的思想逻辑和性格特征。深层原因,却需从陶渊明自身和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中寻找。

其一是由于陶渊明的个性,他崇尚自然和追求心灵自由的品质,与仕宦生活的诸多羁绊不能相容,这应该是主要原因。

其二是东晋士族文人普遍谈玄说理、不拘形役的社会风气,不能不对陶渊明的人格世界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为他辞官隐退奠定了思想基础,发挥了催化和促进作用。

其三是黑暗的政治现实,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与南北朝初期,军阀混战,生灵涂炭,一生遭遇乱世,这不仅是他无法改变的历史现实,而且也为宏图大志的实现设置了无法逾越的障碍。综合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个人的种种因素,终于酿成了陶渊明辞官退隐的结局。这对陶渊明个人来说,可能是一杯苦酒,而历史地看,却是一杯精神美酒,为我们酿造了“隐逸诗宗”的美好诗篇和士大夫超凡脱俗、清高自洁的光辉形象。

篇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读后感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陶渊明辞官归隐,只因他看破了世俗,官场的腐败令他心灰意冷,他宁可要匕首方宅,宁可“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也不愿趋炎附势,放下尊严去做那个自己不愿做的人。

“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若是真的放下名利之心,纵然身处闹市,亦如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言虽如此,但陶渊明还是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放下了繁华,远离了仕途。陶渊明隐逸南山时,他“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采菊东篱下,或临清流而赋诗。他远离了喧嚣,以一苇渡江抵挡人世的沧浪。

虽说如此,表面上看起来陶渊明身处桃花源地,与世隔绝,别有洞天?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理解他心中的苦?当他满腔热血想要效忠于国家时,却看到了官场的虚伪、黑暗。

同时,他也明白凭借他一人之力,是根本无力挽回历史潮流,便只能选择愤然出世了。也只有他自己明白,他走得无奈,走得悲伤,走得落寞,甚至还有几分凄凉。他痛恨自己的志向竟被这浑浊的世俗掩埋,嗟叹自己的才华竟在这官场中充分的施展。或许就是他这样的一个人,才能在这浑浊的世俗中散发出生命的芳香吧!同时,他的做举在当时的封建社会里,是不被认可的,甚至是对他嘲讽,认为他辞官简直是荒唐之至。在当时许多老板姓都以做官为一生奋斗的目标,在他们的认知里,做官,可是一件能飞黄腾达、光宗耀祖的大事。而陶渊明的做举,在他们看来无异于一个疯子所做的事。

所以说,看似恬淡的归隐并不意味着痛苦的消失,而是苦难的加剧,即“自以为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已矣乎”“胡为乎湟湟欲何之”都表明陶渊明在惆怅悲苦中饱受折磨。

上一篇:怎样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下一篇:夏令营结束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