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职工先进事迹

2024-05-17

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职工先进事迹(精选6篇)

篇1: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职工先进事迹

多年来,为全面推动“创建学习型单位、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方城县疾控中心以改善职工学习条件为基点,以优化职工知识结构和提升职工综合素质为中心,着力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保障职工文化权益,引导职工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用好书的良好习惯,开启职工智慧,激发职工创造力,持续开展职工书屋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职工书屋基本情况

疾控中心先后投资10余万元持续开展职工书屋软硬件建设,职工书屋现藏书5100余册,种类包括政治理论、医药卫生、法律法规、社会科学、语言文学、历史地理等,每年征订报刊杂志20余种,基本满足干部职工日常借阅学习需求。

二、书屋建设主要做法

(一)加强日常管理。疾控中心成立了职工书屋建设领导小组,设有专职职工书屋管理员,明确岗位职责,并负责日常的图书采购、登记、借阅、整理等工作。制定了《职工书屋借阅制度》、《职工书屋管理制度》等制度,保证了职工书屋的规范化运转和职工的文明借阅。

(二)重视职工需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卫生健康需求的不断增加,加快知识更新、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整体素质是疾控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疾控中心在投资3万余元配置电脑、空调、书柜、桌、椅、书籍等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每年又投次1万余元,及时添加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和各项业务工作需求的指导性新书和报刊、杂志,不断满足职工工作和生活阅读需求。

(三)坚持灵活建屋。为使职工书屋持续充满活力,多年来,疾控中心坚持阅读与专业成长相结合、阅读与单位团队建设相结合、阅读与文化体系构建相结合,不断挖掘书屋效能,使其始终充满生机。

一是组织开展捐书活动。为扩大职工阅读知识面,丰富职工阅读内容,近年来,疾控中心倡导干部职工捐献各类书籍500余册,促进大家和互通有无和资源共享。二是把读书学习纲入日常管理。年初制定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计划,规定各科室每周二或周五为集中读书学习日,要求读书学习活动达到“三有”,即有内容,有记录,有影像资料。做到读书学习全年有计划,每月有安排,每周有内容。并把读书学习情况纳入季度考核,与绩效奖励挂勾,增强干部职工读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干部职工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专业知识不断更新,团队素质不断提升。三是努力构建读书文化。中心适时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大家共同分享在读书过程中的感悟和心得体会,搭建职工之间的沟通平台,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激励职工勤读笔耕,鼓励职工撰写读书心得和文章,沉淀积累读书收获。并把职工原创文章、学习心得和社会征文编印成《精神文明建设巡礼》、《春风化雨》、《文化育魂细无声》、《幸福来敲门》四本专集。充实了疾控中心文化建设内涵,对陶冶队伍情操、提升工作能力、树立良好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书屋建设主要成效

通过职工书屋建设和读书活动的持续开展,疾控中心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及业务素质都有了明显提高。精神风貌昂扬向上,作风养成良好过硬,社会形象公众认可,工作效益扎实显著,中心上下时时处处呈现出文明和谐、团结协作、争优创先的勃勃生机。近年来,方城县疾控中心在全市疾控岗位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中连续获得团体优秀成绩,有5人先后荣获南阳市五一劳动奖章和南阳市疾控工作技能标兵。多年来,我县的传染病疫情稳中有降,有效应对了甲流、禽流感、手足口等重大传染病和季节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国家扩大免疫规化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持续保持无脊灰状态。成功创建了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河南省“免疫规划示范县”,如期实现了消除疟疾目标,连续五届省级文明单位。先后荣获全国艾滋病防治先进集体、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先进集体,全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先进集体等全国和河南省及南阳市先进集体荣誉上百项。吸引兄弟单位不断前来学习交流。

四、不足与打算

疾控中心职工书屋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是藏书量有待于充实提高,专业技术书籍有待更新,图书的借阅率和图书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今后,我们将针对性地增加专业技术、科技信息、现代生活等类别的书籍,着力优化图书质量,提高图书借阅和使用效率。同时,创新思路、探索总结职工书屋管理、运作和发展的新方法、新模式,使书屋真正成为干部职工学习文化、增长技能、提升综合素质的“加油站”,为助力全县疾控事业的发展和保障群众健康发挥更大作用。

篇2: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职工先进事迹

促进疾控事业发展

文明建设开鲜花

疾控事业结硕果

临潭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关心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动力,不断加强队伍建设,逐步完善制度管理,着力规范工作秩序,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实现了双文明共发展的目标。

一、健全的领导班子,团结的战斗集体 单位行政领导2人,主任1人,副主任1人,均为专业技术人员,既懂业务又善管理,既有明确的组织分工,又能充分体现团结协作,既是一个领导集体,又能相互监督制约,凡事坚持事先研究讨论,再作统一决定的民主集中制。党支部共有党员7人,支书1人,支委3人,团支部有团员3人,工会主席1人。设有公共卫生、流病计免、地方病防治、性病艾滋病防治、财务后勤5个科。党、政、工、青、妇齐全。领导班子成员以“政治上要坚定,思想上要超前,决策上要民主,行为上要廉洁,理论上要创新,工作上要带头,用人上要唯贤,作风上要扎实,纪律上要严格,享受上要靠后”的十个务必要求。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使领导班子的组织和领导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带动了全体职工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促进了疾控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创建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认清形势,统一认识,打牢思想基础 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我们把创建文明单位作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具体措施,及时传达学习上级相关文件精神,以及外地创建活动的先进经验。并在单位内部展开深入广泛的讨论,充分认识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是涉及每一个人生老病死,关系到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着每个家庭的生活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重要工作。要承担全县的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测服务和全县的疾控业务技术指导等工作任务。就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文明的精神风貌,高效率的工作机制和严密的工作纪律,才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这就需要通过创建文明单位来提高素质,增强活力,发挥效益,适应工作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克服了业务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是形式和累赘”、“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糊涂认识。一致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到社会进步、民族发展、事业发达的大事,创建的每一项工作都与自己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每一个人的进步和有利于改善自己的工作生活条件。认识到创建文明单位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树立疾控队伍形象,发展疾控事业的需要。因而全体人员在思想上重视,自觉地把创建文明单位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单位内部营造了讲文明话,做文明事,争当文明职工,争创五好家庭的良好氛围,变“要我创建”为“我要创建”的自觉行为,为创建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坚持政治业务学习,随时保持头脑清醒 我们始终把学习作为提高干部职工思想政治业务素质的重要环节常抓不懈。坚持每周一次以上的集体学习,学习政策、时事和相关的政治业务理论,提高广大职工的政治敏锐性和是非识别能力,消除了不同形式的糊涂观念,能旗臶鲜明、理直气壮地同违法现象和歪风邪气作坚决的斗争。不断学习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事迹,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激发努力向上,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按照县委“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的安排,圆满完成了“学习培训”、“对照检查”和“整改提高”三个阶段学教内容,每个职工都认真撰写学习心得,读书笔记和学习总结。从而进一步强化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定了理想信念,统一了思想,稳定了队伍。同时,为了满足和适应新形势下疾控工作的需要,尽快改变现有人员的文化结构,努力克服人员紧、经费缺的困难,先后有15人完成大专学历的深造,现仍有4人就读于电大医疗卫生专业的函授学习。先后选送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到省州进修学习,以及临时性专业培训近百人次,广大职工的专业技能明显提高,为新形势下疾控人才培养闯出了新路。

四、发扬艰苦创业传统,深入开展廉政建设 保持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厉行节约,反对铺张,勤俭办一切事业已成为我单位的优良传统。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廉政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建文明单位的重要保证。为此,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综合目标责任制管理,建立健全了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了来人接待、车辆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以及办公用品购臵领发等制度。向社会各界聘请知名人士作为廉政监督员,实行政务公开,杜绝了公费旅游和公款娱乐的状况。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乔迁、开张概不请客收礼。无论是接受过帮助指导的从业户的酬谢宴请,还是麻风病患者治愈后感激请客,都被一一谢绝,深受社会好评。

五、服从全县中心工作,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为完成县委、县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我们克服了人少事多的困难,出色地完成了县委、县人民政府交给的工作任务,多人受到表彰。无论是扶贫挂钩的总寨村,还是结对帮扶的羊永白土小学,领导职工都尽心帮扶。1997年以来,共捐献帮扶资金近5万元,为高发村学校搬迁、“六一”节慰问、学校和村公所购买电视机以及两村48名贫困学生的疫苗接种。为两村群众良种、良法和科技措施推广,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条件,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六、抓好窗口建设,强化便民服务 几年来,我们始终围绕保护人民健康这个核心,以服从经济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为立足点,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根据疾控工作的特殊性和人民群众对疾控知识的需求,多年来坚持实行24小时电话值班制度,随时保证电话畅通,便于突发疫情的收、报处臵。业务工作的联系和相关知识的咨询服务,收到良好的效果。体检办证简捷方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为满足食品从业和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健康体检需求,我们在大规模体检结束后,为方便新开业户,对特殊情况和边远山区临时要求健康体检的从业人员,建立了“天天体检,及时办证”(除节假、双休日外)的制度,还为下岗职工和残疾人员减免体检费。特殊疫苗随时可种,为保证城区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正常开展,自1985年起设立了预防接种门诊,每月定期开诊两天,为城区儿童的免疫接种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环境,也为乡、村防疫专干的培训学习提供了实习场所。在此基础上,又固定专人负责,并配备了专用冰箱等冷藏设备,保证了狂犬疫苗,乙肝疫苗等特殊疫苗的及时接种,适时为来访群众提供计划免疫咨询服务,深受群众欢迎。

七、突出疾病预防控制,保护全县人民健康 我们面临着繁重的防治任务和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困难,全体职工在行政和党支部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勇于改革,开拓进取。通过努力,有效地控制了各类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做到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地方病防治显成效。由于历史、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我县地方病发病病种多,防治任务繁重,几年来,通过专业人员的辛勤耕耘,防治成效十分显著,地甲病防治实现消除阶段目标的标准,地甲病已控制:我县地甲病发病情况较为严重,个别地区历史上曾流传着“十个出来九个憨,不憨也是脖子挂铃铛”的说法。2008年底尚有地甲病病人625例,患病率为0.62%,使我县从地甲病高流行县降为低流行县。地氟病基本消除,经反复努力,实施改水工程后,人畜饮水卫生质量明显改善,发病率明显下降,1989年至今已无新发病例出现。麻风病流行被控制。自1985年开始,正是麻风病防治由“集中、隔离、保密的封闭式”治疗转向“可防、可治、不可怕的开放式”社会治疗的大转折。二十年来,通过深入、持久的防治知识宣传、线索调查、大规模普查、联合化疗和监测巩固等综合防治措施的落实,全县麻风病已由1986年的81例(患病率为0.94%)高流行县下降至2008年底的8例(患病率为0.079%)的低流行县标准。更可喜的是“谈麻色变”的恐惧心理得以消除,“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科学道理已被人们接受。为安定人心,稳定社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计划免疫创佳绩。做好儿童计划免疫,是有效控制相应传染病,保护儿童健康,执行国家法律,维护国家声誉的大事,是疾病预防控制的中心工作。经全体专业人员的苦心经营,一改过去:冷链设备缺乏、免疫对象不清、资料管理混乱、预防接种无序的落后状况,按期实现了以省、州、县和乡为单位接种达85%的目标,1987年受到国家卫生部表彰,为省、州在民族贫困山区县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开展摸索了经验,与此同时,消灭脊灰工作无脊灰证实的顺利完成;“卫七项目”正常实施,并圆满结束了终期审评;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项目启动,并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进一步巩固完善了全县的计划免疫工作,有效控制了相应传染病的发病率。针对我县多年来病毒性肝炎发病居高不下的现状,充分利用有效手段,针对控制疾病的发病,在广泛推行乙肝疫苗接种的同时,2001年在全县范围内,对15岁以下儿童,进行甲肝疫苗普种。在校学生16278人中接种了15617人,接种率达95.94%,社会散童6039人中接种了4397人,接种率达72.81%。成人接种560人,全县共接种了20574人,占总人口的20.98%,建立起牢固的免疫屏障,有效地控制了甲肝的暴发流行。传染病疫情大下降。针对我县传染病发病病种多,发病率高的严峻态势,加大流脑、乙脑、甲肝、乙肝、伤寒和流感、腮腺炎、风疹等疫苗的预防接种,使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肆虐神州大地,全体专业人员废寝忘食地投入到非典防治的人民战争中,迅速组建机构,制定预案,对入境车辆消毒,对入境人员测体温观察,对疫区返乡人员追踪调查,可疑人员留验观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环境治理消毒和饮用水消毒,强化食品卫生管理及声势浩大的防治普及宣传。疾控人员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群策群力,保住了一方平安,受到县委、县人民政府的表彰。由于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出色,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并出现了20多年无脊灰、无白喉、无破伤风,10年以来无百日咳的好势头。1984年全县报告法定传染病3719例,年发病率4448.94/10万,2008年报告364例,年发病率363.80/10万,与1984年比发病率下降91.82%。为保护人民健康,密切党群关系,落实“三个代表”,充分发挥了职能作用。

篇3: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职工先进事迹

关键词: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就诊者,职工,感知服务质量

Serv Qual量表广泛应用于世界服务行业[1,2,3,4,5]及测评医疗卫生行业服务质量[6,7,8,9,10], 由Parasuraman等人在1988年最先提出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并于1991年提出改进, 得到服务质量研究领域学者认可, 被认为是信度与效度好的量表[11]。医院通过医务职工向就诊者提供医疗服务质量, 而提高员工满意度每3个百分点可相应提高顾客满意度5个百分点[12],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应提高对广大医务职工的服务。因此, 本文采用Serv Qual量表对上海某医院和广东省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的门诊就诊者及门诊医务职工分别进行问卷调查, 比较两类医疗机构的门诊就诊者与职工感知服务质量的差异性, 以期找出两类医疗机构门诊的就诊者与医务职工感知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 为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医院管理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管理者提供数据与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上海某医院和广东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就诊者和医务人员。对门诊医务人员采用整群抽样, 门诊就诊者采用随机抽样。

1.2 问卷内容

2013年2~5月根据文献回顾, 设计Serv Qual量表测就诊者感知服务质量、Serv Qual量表测评医务职工感知服务质量问卷, 内容包括: (1) 受试者信息; (2) Serv Qual量表5个维度22道问项。2013年6~8月预问卷。2013年8~9月问卷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伦理委员会审批并获通过 (试验方案编号:GG-WSXDJH1) 。2013年12月正式问卷。

1.3 方法

1.3.1 预问卷

就诊者卷 (60份) 、医务职工卷 (45份) 分别请医务人员、就诊者与社会人士进行预问卷并分析问卷的效度、信度。

1.3.2 正式问卷

现场问卷、检查及回收。2013年12月对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门诊就诊者和职工、广东省惠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门诊就诊者和职工进行问卷调查。就诊者组回收问卷552份, 剔除前后逻辑错误、缺失值超过5%的问卷, 每项问项缺失值不超过5%, 最终保留有效问卷543份, 有效回收率为98.37%。医务职工组回收问卷92份, 剔除前后逻辑错误、缺失值超过5%的问卷, 每项问项缺失值不超过5%, 最终保留有效问卷88份, 有效回收率为95.65%。上海就诊者问卷413份、职工问卷56份;惠州市就诊者问卷130份, 职工问卷32份。

1.3.3 编码

1.3.3. 1 就诊者组编码

(1) 受试者个人信息部分。性别:1为男, 2为女。年龄:1为<30岁, 2为30~<40岁, 3为40~<50岁, 4为50~<60岁, 5是≥60岁。学历:1为小学及以下, 2为中学, 3为大学, 4为硕士及以上。居住:1为城市, 2为农村。地区:1为上海, 2为惠州。 (2) 问卷第二部分内容编码:有形性是PT1~4, 可靠性是PL5~9, 响应性是PS10~13, 保证性是PA14~17, 移情性是PE18~22依次编码。每道问项后采用李克特式量表5点法, -2为非常不满意, -1为不满意, 0为一般, 1为满意, 2为非常满意。22道问项均为正向题。对就诊者组543份问卷以自然数1~543编号。

1.3.3. 2 职工组编码

(1) 受试者个人信息部分。性别:1为男, 2为女。年龄:1为<30岁, 2为30~<40岁, 3为40~<50岁, 4为50~<60岁, 5是≥60岁。学历:1为大专及以下, 2为本科, 3为硕士, 4为博士。职业:1为医生, 2为护士, 3为医技人员, 4为管理人员, 5为后勤人员。地区:1为上海, 2为惠州。 (2) 问卷第二部分内容编码:上海就诊者组与职工组的有形性是ST1~4, 可靠性是SL5~9, 响应性是SS10~13, 保证性是SA14~17, 移情性是SE18~22依次编码。每道问项后采用李克特式量表5点法, -2为非常不满意, -1为不满意, 0为一般, 1为满意, 2为非常满意。22道问项均为正向题。对职工88份问卷以自然数1~88编号。

1.4 数据录入及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录入、校对及分析, 对就诊组和职工组信息、两套Serv Qual量表采用描述性统计即频率分析;两套量表均值求决断值-临界比;两套量表22道问题分别进行因素分析与信度分析;两套量表5个维度均值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就诊者组5个维度均值与性别、居住地、地区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职工组5个维度均值与性别、地区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就诊者组5个维度均值与年龄、学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职工组5个维度均值与年龄、学历、职业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套量表均值分别与5个维度均值进行复回归分析;职工组感知服务质量高低组与性别、医生护士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13]。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因素分析与信度分析

就诊者组预问卷因素分析Kaiser-Meyer-Olkin取样适切性量数 (KMO) 值为0.741, 信度分析内部一致性α系数 (Cronbach'sα) 值为0.934。职工组预问卷因素分析KMO值为0.760, 信度分析Cronbach'sα值为0.934。两份预问卷信度与效度有效。

2.2 受试者信息

2.2.1 就诊者组

性别:男270人 (49.7%) , 女269人 (49.5%) 。年龄:<30岁185人 (34.1%) , 30~<40岁186人 (34.3%) , 40~<50岁79人 (14.5%) , 50~<60岁56人 (10.3%) 和≥60岁26人 (4.8%) 。学历:小学及以下者43人 (7.9%) , 中学者277人 (51.0%) , 大学者203人 (37.4%) , 硕士及以上者11人 (2.0%) 。居住地:城市283人 (52.1%) , 农村248人 (45.7%) 。地区:上海413人 (76.1%) , 惠州130人 (23.9%) 。

2.2.2 职工组

性别:男16人 (18.2%) , 女70人 (79.5%) 。年龄:<30岁16人 (18.2%) , 30~<40岁28人 (31.8%) , 40~<50岁29人 (33.0%) , 50~<60岁12人 (13.6%) 和≥60岁2人 (2.3%) 。学历:大专及以下者59人 (67.0%) , 本科25人 (28.4%) , 硕士1人 (1.1%) , 学历符合中国公立医院“金字塔”式结构。职业:医生24人 (27.3%) , 护士37人 (42.0%) , 医技人员12人 (13.6%) , 管理人员2人 (2.3%) , 后勤人员11人 (12.5%) , 医护比基本符合中国公立医院比例。地区:上海56人 (63.6%) , 惠州32人 (36.4%) 。

2.3 就诊者组与职工组的Serv Qual量表5个维度22道问项频率分析

就诊者组与职工组的两套Serv Qual量表5个维度22道问项频率分析结果见表1。

从表1可见, 就诊者组5个维度22个问项的平均值在1.101 (PS12) ~1.324 (PT1) 间, 就诊者感知服务质量均在满意上;职工组5个维度22个问项的平均值在0.648 (SE21) ~1.364 (SA16) 间, 医务职工感知服务质量较就诊者感受程度低。

2.4 就诊者组和职工组的决断比-临界比

分别求出就诊者组和职工组两套Serv Qual量表22道问项均值, 再求前27%和后27%的临界比。就诊者组前27%和后27%的临界比分别是0.909和1.727;职工组前27%和后27%的临界比分别是0.455和1.682。两套Serv Qual量表的高低分组分别与22道问项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00<0.01) 。两份正式问卷有效。

2.5 就诊者组与职工组Serv Qual量表的因素分析与信度分析

就诊者组因素分析KMO值为0.978, 信度分析Cronbach'sα值为0.981。职工组因素分析KMO值为0.945, 信度分析的Cronbach'sα值为0.978。两份问卷信度与效度有效。

2.6 就诊者组与职工组平均数差异检验

2.6.1 就诊者组的Pearson相关分析

在推论统计中, 两个变量间的相关是否达到显著, 必须由积差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概率值P来判定;若达显著时, 再从相关系数绝对值大小差别两个变量的关联程度[9]。就诊者组Serv Qual量表5个维度积差相关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 就诊者组Serv Qual量表5个维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呈显著正相关 (P<0.01) 。

注:**P<0.01;R2:决定系数;“-”表示无数据

2.6.2 职工组的Pearson相关分析

职工组Serv Qual量表5个维度积差相关结果见表3。

从表3可发现, 职工组Serv Qual量表5个维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呈显著正相关 (P<0.01) 。

注:**P<0.01;R2:决定系数;“-”表示无数据

2.6.3 就诊者组和职工组的独立样本t检验

职工组的Serv Qual量表5个维度与性别、学历的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就诊者组的Serv Qual量表5个维度与性别、居住地的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就诊者组与地区、职工组与地区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4、5。

从表4、5可发现, 上海就诊者组和职工组在5个维度上均较广东两组的感知服务质量感受程度高。

2.6.4 就诊者组和职工组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就诊者组Serv Qual量表5个维度与年龄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职工组的Serv Qual量表5个维度与年龄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就诊者组与学历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6, 职工组与职业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7。

注:***P<0.01

注:**P<0.05;***P<0.01

从表6、7可以发现, 就诊者组小学及以下学历者较大学者在可靠性方面感受差, 提示低学历就诊者流失率较高[11]。职工组医技人员较行政后勤人员在响应性方面感受差, 提示医院领导者应加强对医技人员的关注。

2.7 就诊者组与职工组的复回归分析

就诊者组与职工组Serv Qual量表5个维度的感知服务质量复回归分析结果见表8、9。

就诊者组标准化回归模型:感知服务质量=0.176×有形性+0.236×可靠性+0.201×响应性+0.198×保证性+0.259×移情性。

职工组标准化回归模型:感知服务质量=0.178×有形性+0.228×可靠性+0.213×响应性+0.180×保证性+0.275×移情性。

注:n.s.为P>0.05;*P<0.05

从表8、9可发现, 就诊者组与职工组的Serv Qual量表5个维度自变量与感知服务质量效标变量的多元相关系数为1, 两套量表的5个自变量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均为正数, 影响均为正向。在就诊者组回归模型中, 有形性、保证性、响应性、可靠性和移情性对感知服务质量的显著影响力、解释力依次增加。在职工组回归模型中, 有形性、保证性、响应性、可靠性和移情性对感知服务质量的显著影响力、解释力依次增加。

2.8 职工组的Logistic回归分析

高感知服务质量组、低感知服务质量组与性别、职业 (医生、护士) 、地区 (上海、惠州) 的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10、11。

从表10可以发现, 医生护士组、性别组与地区3个自变量对高低感知服务质量组别的预测回归模型的整体模型显著性检验的χ2=12.964 (P=0.000<0.05) , 达到0.05显著水平;而Hosmer-Lemeshow检验值为3.006 (P>0.05) , 未达显著水平, 表示3个自变量所建立的回归模型适配度非常理想。从个别参数的显著性指标看, 地区自变量的Wald值为7.36, 达到0.05显著水平, 两个地区的职工可以有效预测与解释高低感知服务质量组别, 胜算比值为0.032。

注:n.s.为P>0.05;*P<0.05

注:R=1.000, R2=1.000, 调整后R2=1.000, F=2 648 943.389***;***P<0.001;“-”表示无数据

注:R=1.000, R2=1.000, 调整后R2=1.000, F=1 853 595.391***;***P<0.001;“-”表示无数据

从表11预测分类正确率交叉表来看, 原先有16位低感知服务质量组的观察值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类预测, 有9位被归类于低感知服务质量组 (分类正确) , 7位被归类于高感知服务质量组 (分类错误) ;原先有19位高感知服务质量的观察值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类预测, 有1位被归类于低感知服务质量组 (分类错误) , 18位被归类于高感知服务质量组 (分类正确) 。整体分类正确的百分比为77.1%。

注:整体模型适配度检验χ2=12.964***, Hosmer-Lemeshow检验值为3.006 n.s.;n.s.为P>0.05;*P<0.05;***P<0.001

3 讨论

受试者信息分析: (1) 就诊者组。就诊者男女比例近似;<30岁和30~<40岁两组人群居多, 分别占34.1%和34.3%, <40岁者占68.4%;中学学历者占51.0%;城市农村居民比例接近;上海就诊者居多占76.1%。 (2) 职工组。女性居多占79.5%;30~<40岁和40~<50岁两组人群居多, 分别占31.8%和33.0%;大专及以下者居多占67.0%;护士居多占42.0%;上海职工居多占63.6%。 (3) 就诊者22个问项均值在1以上, 他们的感知服务质量感受为满意, 职工组22个问项均值在0.65~1.32, 感受性以一般偏满意与满意之间。医务职工感知服务质量较就诊者感受度略低, 与李敏等[15]报道相似。单位是通过其员工向顾客输送服务, 因此进一步提高顾客服务质量建议应先提高对员工的服务意识与能力。 (4) 尽管就诊者中只有7.9%的人群是小学及以下学历, 而进一步提高顾客的服务质量, 应加强了解、关注这部分人群需求, 开展适合他们服务需求的项目, 提升他们的可靠性感受度。本次研究中医技人员 (13.6%) 略少于行政后勤人员 (14.8%) , 单位应加强解决他们工作上的困难, 满足他们的工作需求, 及时处理职工投诉及突发事件, 提升他们感知服务质量的感受度。

上海就诊者组和职工组在5个维度上均较惠州就诊者组和职工组的感知服务质量感受程度高。上海与广东某市选择的分别是中国两类卫生行业机构, 上海是医院面对患者, 患者求医治病痛;广东某市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面对健康体检者, 体检者通过体检获得健康证明以在社会谋求一份工作。是患者要求低还是体检者要求高?有意思的是, 上海的职工较广东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工感知服务质量感受性好。同是医疗卫生行业, 在医院存在医患关系紧张现象, 存在医闹、杀医案件且数字不断上升, 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不存在医患矛盾现象。是由于上海是中国一线大城市, 服务意识与能力更强?还是广东某市为中国三线城市, 工作压力相对较小、生活节奏较慢, 人们存在更多的从容与憧憬?这个现象值得学界学者进一步深入研究。

进一步提升对就诊者和职工的移情性和可靠性服务。由于可靠性是Serv Qual量表5个维度中的核心服务, 若出现核心服务差错将导致流失率增加[11]。因此, 针对就诊者, 两类医疗机构应确保工作人员按时、准时到岗位, 特别是医院门诊医生, 包括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医生, 提供就诊者简明扼要的流程, 就诊标示清楚, 如同机场与地铁站的标示;所出具的报告单或结果应正确、准时、及时、清晰;两类医疗机构特别是工作人员应耐心解答就诊者问题, 特别是对待农村、低学历者更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沟通。针对职工, 随着医疗业务扩大、增长, 两类医疗机构应注意配备适当的医疗人手, 确保职工的工作时间与强度的合适性;工作流程清楚、办公区域标示清晰, 兑现承诺的福利待遇, 两类医疗机构的规章制度变更应让职工知晓并给予时间适应。而在移情性感受上, 社会上一直强调“以人为本”, 就是要关注到个人, 关注到人的个性化特征, 因此无论对就诊者还是对职工, 上述两类医疗机构应对职工进行个性化关怀, 并引导职工对就诊者进行个性化关怀, 从而才能让类似机构关注每位就诊者不成为一句空话, 才能让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不成为一句空话。

篇4: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职工先进事迹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近日发出了在医疗机构中加强手卫生的指南,除传统方式外,建议直接接触病人的医护人员应采用酒精擦手,使用酒精擦手可显著减少皮肤上微生物的数量,起效快,而且对皮肤的刺激小。在非医疗机构中,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依然是合理的手卫生措施。手套的使用不能替代对手的卫生要求,同样,对手的卫生要求也不能替代手套的使用。戴手套可以减少70%~80%的污染,预防交叉感染,保护医务人员和病人免受感染。医务人员应当在处理每个病人前后用酒精擦手,与更换手套一样。

使用酒精擦手时,应先将酒精倒在一个手掌上,然后摩擦双手,使酒精完全遍及手掌和手指,摩擦直至双手干燥为止。对于不同的产品,减少微生物的数量所需的用量不同。

医务人员应避免戴人造指甲,治疗和护理高危易感染病人(例如加强病房和移植病房中的病人)时,医务人员的指甲应剪短。

评价用于医疗机构的手卫生产品时,管理人员或产品选择委员会应考虑杀菌剂针对不同的病原体的相对有效性和医务人员对它的接受程度。一个产品能影响其接受程度的特点,包括它的气味、稠度、颜色和对手皮肤干湿程度的影响。

作为指南的一部分,CDC建议医疗机构建立和启用监测这些手卫生措施执行情况的制度。一些执行情况的指示标志包括定期检查手的卫生并将情况反馈于医务人员,监测使用酒精擦手的次数,检查戴人造指甲的情况,以及在感染暴发时重点评价医务人员手卫生是否合乎标准。

酒精擦手可引起过敏性接触性皮炎,但在越来越多的使用酒精擦手的医务人员中,真正的过敏反应只是偶尔发生。

相关连接

污水系统可以传播"非典"

在香港"淘大花园"E公寓楼中发生大规模和突发性的"非典"暴发中,321个病例几乎同时出现。据香港卫生官员报道,其原因是该公寓一居民的腹泻物中的SARS病毒通过污水系统被传播到其他公寓,并由密封不良的管道散发出的飞沫和水滴传播开来。已证明此次传播不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

"非典"病人出院的诊断参考标准

篇5: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职工先进事迹

**,现任**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该同志能够在思想上积极进取,工作上奋发努力,作风上求真务实,生活上严格要求。态度端正,服从领导,事业心强,业务出众,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任何岗位都能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多年来,在动物疫病防控、动物检疫、畜产品检验、饲料质量标准的研究、新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等方面,具有较深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专业技术科研和实践能力。多年来,该同志团结带领单位广大干部职工,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我市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立场坚定,勤奋好学,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能够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始终保持高度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能够坚持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增强党的观念,加。

站化验室、动物疫病检测诊断化验室、饲料产品检测站,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肉品新鲜度、病害肉、生猪旋毛虫、动物疫病、饲料产品质量等检验工作。特别是为我市饲料检测站、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通过省技术监督局认证期间,在人员缺少和经费困难的情况下,她克服困难,日以继夜,先后编写近30万字的《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专业书籍,收集整理各种内部管理所需文字材料和315个检验项目的申报材料。同时狠抓内部质量管理,规范检验流程,完善各种设施,培训技术人员,不断人员整体技术水平。95年,我市饲料检测站获得检验资质,2006年1月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一次性通过了省技术监督局的评审认证,为我市畜产品检测工作的开展以及规范化、标准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求真务实、敬业奉献,不断进行工作创新

该同志在工作中,爱岗敬业,责任心强,,坚持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不计较个人得失,业务工作能力突出,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与饱满的工作热情。在监测动物疫病时,工作不分昼夜,多次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并制定了科学的防治办法,为我市重大动物疫情的预警、预报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工作措施得力,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连续三上分别获得河南省动物防控技能比武暨知识竞赛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连续9年被省局授予动物防疫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至2012年已连续4年被评为河南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先进单位。

四、积极帮扶,真诚服务,不断实现工作突破

在从事饲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经常为饲料生产企业、养殖场户无偿研究饲料配方,分析制定饲料产品质量标准,为生产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多年来,为全市希望、六和、华英等30多家饲料生产企业制定和审定猪、鸡、鸭饲料系列企业标准150多个。特别是在**特有矿产沸石用于饲料这项新技术中,克服没有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困难,深入研究,经多次实验室产品成份分析、数据论证和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96年率先在全市提出并起草了饲料级沸石质量标准、为**沸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质量依据,填补了此项技术空白,推动了全市沸石的综合开发利用,年创利润千万余元。

篇6: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职工先进事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强正富同志,是卫生外事工作战线上的一位老兵,自1979年开始,兢兢业业工作在卫生外事工作岗位上,1986年任北京医科大学外事处处长,2001年调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二十六年的辛勤耕耘,积累了丰富的卫生外事管理工作经验,兼具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和魄力。他勇于奉献,团结奋斗,紧紧围绕卫生外事工作为国家外交方针服务、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为促进对外交流合作服务、为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服务,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卫生外事任务。2004年6月他被评为2001-2004卫生部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6月被评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优秀共产党员。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把当时在北京医科大学教学岗位上的强正富同志转入新组建的外事处,成为该校外事工作的创业者。从那时起,他对国家外交方针和相关卫生政策即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很快熟悉并掌握了在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中运用这些方针政策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他的直接领导、组织和参与下,北京医科大学的外事工作在医学院校中名列前茅,开创了对外交流具有特色的六个之最:(1)最先派遣大批人员赴美进修学习,为80年代初出国留学的人员搭建了重要桥梁;(2)最先在国内举办远程学术交流。1986年,北京医科大学在中央电视台成功地通过卫星电视与美国塔夫兹大学合作举办了远程学术交流会,这在国内高校中为首创之举;(3)积极开展学校与美国CDC合作的预防神经管畸形的科研项目,这是当时中美两国医药卫生界最大规模的合作项目;(4)利用外资,最先建立国际交流基金,支持和奖励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及在世界知名学术刊物

上发表论文的学者;(5)在全国高校中,最先建立起国际交流网页。网页的建立进一步扩大了学校在国际及国内社会的影响;(6)最先开创与台港澳的交流与合作。在两岸没有开放前,做了大量外籍台湾学者的工作,卓有成效。两岸开放后,成功地组织了台湾大学生团和内地大学生团的首次互访;并积极组织和促成了大陆校长团的首次访台;发起组织举办每年一次在两岸三地轮流举行的“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医学教育研讨会”。

2001年,强正富同志调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为了使外事工作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也为了使外事工作能够更好地促进机构改革和CDC组建,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召开国际合作项目负责人座谈会,广泛地听取外事工作人员和科研技术人员对外事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充分分析调研情况的基础上,写出了调研报告,提出了预科院开展外事工作的新思路,重新制定了外事处工作职责和加强外事工作归口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将原分散管理的国际合作项目、外国专家局交流项目以及对台事务归口到外事处的职责范围。从根本上理顺了工作关系,提高了工作效率。

成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后,他不遗余力,积极工作,在2002年4月就卓有远见地提出了中国疾控中心要打国际品牌效应, 通过自身建设和能力、水平的提高,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成为亚州、太平洋地区, 乃至世界上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处理的一支重要、不可或缺的依靠力量;要成为亚太地区在卫生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领域等方面的人才培训中心;要形成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欧洲、周边国家, 以及两岸四地全方位、多层次合作的战略格局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规划。根据规划他带领中心外事工作人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活动,如:

-积极发展与美国疾控中心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起中美CDC 主任年会机制。为开展新发传染病的防制与研究,建立了中美SARS研究工作组和中美公共卫生工作组,召开多次会议讨论双方合作机制和合作规划,产生了概念性文件提交两国政府卫生部门,为今后开展中美公共卫生多部门合作综合项目打下基础。

-积极倡导,并促成和建立起中国疾控中心与WHO驻华代表处的 定期例会制度,加强了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每年举办主题为“友谊、交流与合作”的元宵节国际联谊会,邀请驻京国际组织、各国驻华使馆代表和国际友人参加,联络感情,增进友谊,为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氛围。这项活动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利用长久以来的良好关系,促成中国疾控中心与美国世界健康基金会(HOPE)合作建设“公共卫生培训中心”,以及开展中国糖尿病教育项目。

-积极推动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在北京合作举办了两期“应急反应公共卫生管理干部培训班”,以提高中国公共卫生领导层和人员运用世界一流的科学方法、领导和管理策略对公共卫生不可预知事件进行计划和应对的能力。中国疾控中心和各省疾控中心的领导和管理干部近300人参加了培训班。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推出了国际交流合作网页,建立起中国疾控中心外事管理和对外合作交流的平台。

-自2001年至2005年6月,组织邀请接待外宾687批3,152人次,公派长短期出国1,356批1,952人次,完成和正在继续进行的国际合作项目239个,举办培训班和国际会议34个。

强正富同志在疾控中心承担着繁重的外事工作任务的同时,又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全球基金中国国家协调委员会(CCM)秘书长和全

球基金中国项目中央执行机构(China PR)执行主任的重任,迎接了更大的挑战。他领导秘书处,组织制定CCM章程,建立结核、疟疾和艾滋病三个专项工作组, 广泛联系CCM的54个成员,积极参与和开展CCM的活动,摸索出一套多部门和社会参与项目管理的模式。作为China PR执行主任,强正富同志勇于负责,按照全球基金的原则、根据中国的国情、三种疾病的特点和项目规划,建立了分级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实施科学的资金拨付和审计机制,狠抓问题和进度定期报告,建立每月工作例会制,并多次参与项目督导活动,听取意见,努力协调解决项目活动的困难和问题。他充分依靠项目管理人员,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了各项目的执行进度和质量,也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团队。中国项目成就得到了各方面,包括全球基金的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3年春夏之交抗击SARS的斗争中,强正富同志兢兢业业、勇于奉献,经常加班工作,积极配合卫生部和疾控中心对防控SARS的工作部署。他带领全处同志同心协力,以工作需要为己任、全力以赴,与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开展在信息交流、监测评估等方面的合作,共同举办“SARS实验室诊断技术培训班”和应急反应体系管理模式报告会等;组织开展中心专业人员与国外专家进行经验交流,探讨合作意向和模式。如策划与美国哈佛大学合作建立中国应急反应机制;安排、接待俄罗斯传染病总长、美国公共卫生协会会长、美国国土安全顾问来访事宜;组织举办“SARS与生物恐怖防御”讲座等;加强与台港澳的交流,组织接待香港卫生界访问团和台湾医师公会,交流抗击SARS的经验;向台湾预防医学会赠送SARS诊断试剂;与香港大学联合举办“京台港SARS研讨会”;参与组织召开“海峡两岸防制非典学术会议”等。他所领导的国际合作处被中国疾控中心评为抗击非典的先进集体。他本人分别被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中国疾

控中心评为抗击非典的先进个人。

强正富同志具有非常强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积极探索新的外事管理模式,在国家卫生管理的体制下,努力创造国际交流合作空间;他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引资工作;在信息交流方面,他提出建立了本单位外事信息系统和国际交流网页;为了保持和发展与世界医学科技先进国家的合作伙伴关系,他积极促成在特殊优先领域率先建立和实施合作项目;为了切实实施卫生外事相关管理规定,他组织了对本单位国际合作项目的摸底调查,建立了档案;他还积极争取多办各类国际学术研讨班和国际学术会议,以促进国际合作交流。

强正富同志具有丰富的外事工作经验,有思路,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有责任感,对工作能全身心投入。在长期从事外事工作中,他经常对本职工作进行思考,形成了自己开展工作的理念:

-他认为提高学术水平是开展国际交流的基础,只有凭借本身的实力,才能取得平等交流,获得信任和尊重。可以说,专业水平有多高,国际交流与合作就能在多高的水平和级别上进行。

-他曾深有体会地和同事们说过,在对外交往过程中,我们应该比较恰当的估计自己的实力和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必要的,但重点是先扬长,以我们的长处与国外先进技术结合起来,我们的合作交流,就会快出成果,出高水平成果。

-他深感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要以诚相待,以交朋友的方式去进行。要遵循“为我所需,为我所用“和”互利共赢“的原则;要有自己的特色,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他依靠具有丰富对外交流经验、外语水平高、思路开阔的专家、教授办外事;在开展国际交流活动中,注意发现和培养国际型人才。

-他反复强调和告戒外事工作人员,要首先做好服务,寓管理于

服务之中。

-他身体力行,与人为善,与世无争,勇于承担责任,创造良好工作氛围,构建和谐团体。大家都乐于与其共事。

上一篇:班主任00后孩子早恋问题的处理方法下一篇:规范民间融资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