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灰裂缝论文分析

2024-06-22

抹灰裂缝论文分析(共8篇)

篇1:抹灰裂缝论文分析

海南省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协会

论文征集

海南省土木建筑学会

浅谈建筑中几种常见裂缝的预防和控制

刘嘉

身份证号:***011

2013-3-7

浅谈建筑中几种常见裂缝的预防和控制

引言: 建筑物的非结构裂缝,例如发生于内外墙体抹灰上的龟裂、水平裂缝、沿柱的竖直裂缝、不同材料间的裂缝等是在建筑中经常发生的一种通病。我将结合我多年来的施工经验谈谈对减少这类裂缝的技术措施。

一、常见的几种裂缝形式:

通过对多种建筑的调查发现,多数建筑都存在着不同形式的裂缝,这些裂缝一旦出现便很难弥补,但许多裂缝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我对这些裂缝进行了总结如下:

1、不管是什么结构的建筑,几乎都存在抹灰开裂的现象,大部分是因为温度变化引起的,仅仅是轻重程度的不同而已。

2、抹灰表面龟裂,裂缝多而无规律,裂缝较细但面积较大,严重的引起墙面空鼓,若要返工,成本较大。

3、在框架结构中,填充墙体与梁柱接触面间容易出现水平和垂直裂缝,这些裂缝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加以预防,裂缝一旦出现就很难补救。

4、在门、窗洞口出现形状为“八”字形的裂缝,裂缝沿约45°方向开裂,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均有发生,而砖混结构多发生于顶层两端的房间,而且裂缝一般较宽,这种裂缝不仅仅是抹灰的开裂,而是砌体的开裂,出现后有时伴有渗漏现象,危害较大。一般是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是较为典型的温度裂缝,较难处理和避免。

二、裂缝对建筑的影响及社会影响

2.1、裂缝对建筑物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这些裂缝不会危及到结构的安全,危害性较小,但对建筑物将产生下列影响:

(1)贯穿墙体的裂缝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及抗震性能,尤其以砖混结构的建筑为甚。

(2)发生于外墙的裂缝,当开裂较为严重时,往往造成墙面的渗漏并且给内装饰带来污染和损伤,影响表观和使用。

(3)当裂缝尤其是温度裂缝到达一定程度时,会造成窗口变形,影响正常的使用。

(4)外抹灰开裂后,不仅影响外观和使用寿命,一旦外抹灰进水,冬季冻胀致使外抹灰层脱落,将影响到周围行人的安全。2.2、裂缝社会影响

近年来因工程质量问题出现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谁也不愿意看到用毕生的存款买的房子出现裂缝,加之大多数人对建筑结构还不太了解,所以当人们看到裂缝时就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因此人们对工程的质量问题的关心和要求就会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并力求克服建筑通病的发生。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观感:墙体的裂缝对人的观感影响很大,同时给工程的交工带来极大麻烦。

(2)不安全感:尽管这些裂缝一般不会危及到结构安全,但是由于多数人对结构情况不了解,造成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同时外墙抹灰层的开裂脱落也的确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因此对用户的解释工作甚难做好。

(3)影响使用:裂缝严重时将会造成渗漏、门窗变形等,不仅影响到使用,而且也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裂缝原因分析及技术措施

3.1、墙面抹灰龟裂

墙面抹灰完成后有时墙面会出现大面积细而密的呈龟裂状的裂纹,这种裂纹细而深度浅时危害不大,可不做处理,但开裂较深而形成裂缝时往往伴随着空鼓、脱落现象的发生,一旦出现大面积空鼓、脱落,唯一的办法是返工重做,但返工重做部分就象在墙面打了一块“补丁”,很难恢复原貌,易在返工面周围出现收缩裂缝,返工的效果既不经济也不美观,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抹灰砂浆配比不合适,水泥用量过大致使水化热大,干缩严重从而造成龟裂。

(2)基层处理不干净或处理不当,从而导致抹灰砂浆失水过快而引发龟裂的发生。

(3)基层表面平整度达不到要求,尤其是垂直度超标,造成抹灰层厚薄不均或抹灰层过厚,从而造成表面龟裂的发生。(4)中高级抹灰应该分层施工,有时施工时为了赶进度或为了省工图方便,从而抹灰基层、中层、面层分层不当,分层厚度不当,压不密实,从而引发龟裂。(5)与施工环境有关,抹灰环境通风良好而且干燥,通常又疏于养护致使砂浆失水较快从而导致严重龟裂。

(6)为了使抹灰尽快成活或使表面当时美观便于交活,有时操作人员在表层抹光后或压光同时外罩一层纯水泥膏,这层水泥膏风干后薄而脆,不仅引发表面的龟裂而且最易受益匪浅,是应该坚决予以杜绝的。

以上是导致龟裂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处理这种裂缝应该侧重于“防”而非“治”,即防患于未然,如处理得当,施工方法科学合理,这种裂缝是完全可以杜绝的。分析出原因之后,总结预防的方法如下:

(1)、严格按配比拌制砂浆,尤其要控制水泥用量,水的用量也要控制,拌制砂浆前要进行试配,使砂浆的和易性与保水性达

到最佳。搅制设备要用专用的砂浆搅拌机,杜绝使用混凝土搅拌机(滚筒式)拌制砂浆。

(2)、抹灰的基层要处理,方法得当。对于砖砌体来讲,一定要提前1-2天用清水浇透,至表面出现水光,然后阴干,手摸时有潮湿感时再进行抹灰。加气混凝土砌块与粉煤灰砌块则不需用水浇透,只要在砌体上适当浇水,然后阴干半天左右再进行抹灰。

(3)、在砌体施工时要严把砌体施工质量关,控制好砌体表面的平整度,尤其要控制好砌体的垂直度,这样便能有效控制抹灰的厚度,杜绝出现抹灰厚度不均匀,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龟裂情况的发生。

(4)、抹灰应分层进行,严格控制抹灰的总厚度和分层的厚度,中级抹灰平均总厚度宜控制在20mm内,高级抹灰宜控制在25mm内,外墙抹灰宜控制在20mm内。分层应该合理,一般情况下中

级抹灰分工层较为合理。无论混合砂浆还是水泥砂浆,厚度以13mm为宜,面层5mm为宜,抹完底子灰后待六至七成干,表面发白,手压有坚实感,但能留下手纹时即可进行面层抹灰。

(5)、抹灰的施工环境对于裂缝的出现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环境干燥而且通风良好且又疏于养护时则最易出现龟裂,因此抹灰应该营造一个比较潮湿的环境。在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下施工应该将门窗敞口进行封闭,必要时在地面上定期适量浇水,或定期在抹灰表面(八成干后)喷雾,天气异常酷热时,最好用薄膜将抹灰面封死进行养护,效果较为理想。对于象GRC板、钢丝网架聚苯乙烯夹心板这种吸水较差的新型建材,则在施工抹灰前宜在基层刷一道界面剂,成活后喷雾或封闭进行养护,否则极易出现龟裂现象。

综上所述,龟裂是在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通病之一。这种裂缝对于美观影响最大,因此在施工中我们应该非常注意,只要我们在施工中严格按规范施工,提前预防,这种裂缝是可以避免的。3.2不同材料间裂缝的防治

在不同建筑材料间极易出现规则的裂缝,尤其是框架结构的工程在框架与填充墙之间这种裂缝经常出现。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对新型建材的大力推广,许多新型建材层出不穷,如果对这些建材的特点把握不准,技术措施使用不当,那么这种裂缝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种裂缝的特点是沿与梁柱触面之间出现,裂缝较宽而深,并且对称出现,伴随这种裂缝的出现,如果梁宽大于墙体宽度则在梁底最易出现空鼓现象,严重时可引起梁底抹灰局部的脱落,很难全面预防。对于板块式拼装的填充材料在不同的板块之间也往往出现竖向裂缝。对于这种裂缝出现人们往往采取在裂缝表面粘贴韧性材料,如牛皮纸、绷带等方法,由于这种方法成本低廉、施工简单而往往被大量采用,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在表面喷漆之后粘贴的韧性材料无法遮盖若隐若现,与周围墙面差别明显,影响美观而且这种方法也无法长期掩盖裂缝,因此是不可取的。3.2.1、裂缝出现的原因:

1、对材料的性能和特点把握不准或很难把握。如加气混凝土砌块吸水后膨胀较大,失水后何种缩小,导致这种裂缝出现。

2、施工原因:组砌不合理,砂浆的饱满度小于85%,或者由于拉结钢筋漏放甚至不放,浇水过多,施工一次砌体高度过大,砂浆标号低,都可导致裂缝的频频出现。

3、设计原因。

4、温度的影响:由于各种材料之间的膨胀系数的差别,必然引起结构热胀冷缩及内外胀缩不一致的变形,因此也必然会将抹灰拉裂。3.2.2、预防措施

(1)、对于加气混凝土和粉煤灰砌块含水率较高,以后砌块会因逐渐干燥造成体积的不稳定,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建材我们应该提前组织材料入场,杜绝边进料边砌筑的施工方法,材料入场后不要随意堆放,堆放时底部应垫起并防潮,雨天还要覆盖以防吸水过大而引起体积的膨胀。

(2)、砌块在组砌时不应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和减少工序,将填充墙一次性砌至梁底,用砂浆塞实数值下缝隙后即进行墙面抹灰。这种施工方法不仅加大了砌体自重,不便施工,而且会使砌体失水体积收缩而出现水平及垂直裂缝。要消除砌块体积收缩产生的裂缝,应降低砌筑时砌块的含水率,施工时砌块的含水率控制在15%以下,严禁提前大量的浇水,要在砌筑之前适量浇水,这样既保证砂浆有良好的硬化条件,又可使砌体不致含水率过高。填充墙施工至接近梁底时要保留小于一皮砌块高度的空隙,使砌体充分的收缩变形,抹灰前1-2天用侧砖或立砖斜砌顶紧。

(3)、在组砌砌块时,施工人员往往只注意水平缝砂浆的饱满度而忽视立缝砂浆的饱满度,尤其是柱与砌块之间的砂浆不饱满,饱满的立缝能阻止砌体变形,减缓裂缝的出现。

(4)、粉煤灰砌块分有底和无底两种,在选择砌块时要尽量选择有底的砌块,无底的砌块不仅施工不方便,而且砂浆很容易漏入洞中,不仅而且增加墙体自重,而且这种砌块由于缺乏底的约束变形较大,裂缝更易出现,更主要的是这种砌块大大削弱了拉结筋的作用,极易诱发沿柱垂直裂缝的出现。

(5)、1m长0.5m一道的拉结筋虽能减少竖向裂缝的出现,但效果不是很理想,由于多方面的因素,裂缝还是时有发生。根据我的实践,最好在砌体中加设二至三道通长钢筋(φ8)并设现浇带,这样对墙体形成有效约束,可大大减少竖向裂缝的发生。

(6)、砌体的胀缩,不同的部位是不相同的。往往是两头大而中间小,因此在柱梁与砌块接触的部位易出现裂缝,因此在抹灰前宜在框架与砌体接触面上设置双层钢丝网片,如图所示: 3.3、“八”字形裂缝

门窗洞口上边沿沿45°开裂的“八”字形裂缝。这种裂缝在框架结构中较轻而在砖混结构的房屋中较为严重,裂缝发生的普通规律是房屋的顶层两个端户最为严重,向中间和向下依次减轻,裂缝最宽可达1.5-2.0mm,而且窗口越多越大,裂缝也越多越明显。3.3.1原因分析:

(1)温度变化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季节温度的变化,另一种是室内外温度的差异。

(2)由于钢筋砼的线膨胀系数为1.0×10-5/℃,普通砖砌体膨胀系数为0.5×10-5/℃,在相同的温度下,钢筋混凝土的伸缩值要比砖砌体大一倍左右,故在混合结构中,当温度变化时钢筋砼屋盖、楼盖与砖砌体伸缩不一。

(3)由于上述温度的变化及线膨胀系数的差别必然会引起结构的热胀冷缩及内外胀缩不一致的变形。若构件不受任何约束,则结构将不会产生附加压力,反之,若构件受到约束,不能自由变形,则在结构中将会产生附加压力,通常无约束的构件是不存在的,因此就不可避免的在墙体和构件中产生附加压力,当附加压力超过墙体的承受能力时,就会使墙体开裂。

若将屋盖与墙体连接处水平切开,屋盖(或梁)的伸长或缩短将对墙体产生附加水平推力,因此往往易在墙的顶部出现水平裂缝,墙体由于受到屋盖的推力而产生剪应力,剪应力和拉应力又在墙体中产生与水平方向大致成45°的主拉应力,当主拉应力过大时,就会在墙体上产生与水平方面成45°的斜向裂缝,即所谓的“八”字形裂缝,从房屋的纵向看,剪应力的分布大体上是两端最大,中间为零,即由两端向中间递减,因此,“八”字形斜裂缝多发生在房屋两端的墙体上,且一般发生在最上面两层墙面上,而以顶层最严重,而且在墙体开的洞口越大越多,对墙体的削弱也就越严重,其裂缝就越严重。3.3.2预防和减少裂缝的技术措施

由于影响房屋伸缩而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多且很复杂,目前还没有可靠的措施来完全杜绝温度裂缝的发生,但控制和减少裂缝的产生是可能的,一般应从设计与施工两个方面采取措施。

1、设计方面:

(1)加强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即可以增加隔热层和保温层的厚度(将保温层厚度由最薄处8cm改为15cm厚),或者设架空隔热通气层等,屋面防水材料宜选择颜色较浅的材料,带有铝箔的最好,以减少屋盖结构的直射温度,减少顶面的胀缩程度。

(2)多层混合结构的宜适当增加构造柱的数量,构造柱可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约束砖砌体,使之有较高的变形能力。构造柱贯通房屋全高并与每层的圈梁相连。(3)顶部几层宜沿砌体高度配置2Ø6@500钢筋。

(4)将屋面底的圈梁往下移至门窗洞上兼做过梁,可以减少斜裂缝,在框架结构中尽量让连系梁底标高作窗口的上平。

(5)在顶部层次两端的窗口增设钢筋混凝土架框,断面尺寸120×240mm,配筋4Ø

10、Ø6@200并使之与过梁和圈梁整体现浇。

(6)顶层砌体砂浆设计时不得低于M5,以增加粘接力和整体性,提高变形能力。

2、施工方面:

由上述及,施工质量对裂缝也有明显影响,因此,必须加强监督,严格检查,确保砌体质量,具体来讲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1)保证施工用原材料的质量。如使用的水泥质量低劣、标号低于规定、稳定性差或含泥量多的细砂等拌制砂浆,强度低、收缩性大、垂直性差、砖的质量不稳定、强度达不到要求,易产生裂缝。

(2)保证砂浆的标号符合设计要求并要有良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拌制砂浆要严格计量,避免砂浆强度波动较大,并保证水平砖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3)砌体的组砌方法要正确。砌筑前要提前摆砖,砖浇水湿润要适宜,严禁干砖上墙。

(4)窗的钢筋边框与墙体结合处砌体均要适当留置马牙槎,后浇筑砼,以增强边框与墙体的连接。

当然在采取以上措施后裂缝有时仍难避免。若外墙开裂严重并出现渗漏现象时,则裂缝必须处理,处理方法为:沿墙裂缝处,铲除裂缝边上、下各宽100mm内的抹灰或装饰层,扫刷干净,冲洗晾干后沿裂缝填充柔性防水密封材料,再在墙面喷涂防水剂或合成高分子防水添作料两遍,涂层厚度控制在2mm以内,在涂腊固化前在面层撒中砂并轻拍。固化后扫除没有粘牢的砂粒,然后用与墙体抹灰相同配比的砂浆抹基层灰,上面覆一层钢丝网,再度抹面灰,靠旧抹灰层边要细致抹实。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认为对于裂缝要重在预防,设计与施工相互结合,既要加强设计方面的监督与管理,也要加强施工方面的管理,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加大监督与检查力度,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裂缝发生,给用户一个满意的建筑产品。

篇2:抹灰裂缝论文分析

1、砌体材料;

使用黏土空心砖和混凝土空心砖在抹灰前浇水,本身它壁薄而密度大吸水量有限,保证不了砂浆在凝固期间所需要的水分,甚至在抹灰过程中其他部分砖墙就已经干燥,所以砂浆凝固以后与墙体就有可能粘结不牢可能出现空鼓或不均匀裂缝。

2、墙体自然收缩及沉降;

砌体在自重作用下产生的砂浆塑性变形而下沉,它包括墙体材料和砂浆的干燥收缩而产生,所以墙体与梁、柱之间容易产生裂缝。

3、砂浆材料;

搅拌砂浆必须使用中砂含泥量不得超过3%,粒径在0.35~0.5mm之间。水泥必须经过试验,存放时间不能超过3个月。否则沙子的含泥量超过3%,太细或使用海砂,水泥过期失效不凝固都会使墙面产生空鼓、裂缝。

4、墙面浇水及清理;

墙面浇水不透,基层太干,砂浆涂抹上以后很快被墙体吸干,砂浆在凝固期间缺水干燥收缩较大,也容易产生裂缝。墙体在砌筑过程中浇注圈梁、构造柱时流到墙面上的混凝土浆清理不净,也会产生墙面空鼓裂缝,因为混凝土浆与墙面属自然粘结而不牢,不能抵御砂浆凝固硬化过程中的拉或抓力,所以此处也容易产生空鼓裂缝。

5、砂浆未分层厚度不均;

(1)在抹灰过程中当天打底当天罩面,两道工序之间,间隔时间太短,打底的砂浆还未干缩定型,应出现的裂缝还未出现,第二遍又紧接着又抹上,形式上是两便,实际就等于一便。(2)就是墙面不平,抹灰厚度不均匀,不易抹平,薄厚不均处干缩时间不一,收缩率不同,在薄厚不一的交接处容易出现裂缝。(3)赶压时间掌握不好,过早赶面,新水泥砂浆还未收水,沙浆稀,收缩大,容易出现裂缝,过迟赶面,砂浆已初步硬化,不宜抹平,只能用抹子用力来回赶压,次数多将水泥浆挤出面层,在凝固时易出现空鼓裂缝。(4)砂浆配合比掌握不一致,每盘砂浆的稠度和灰砂比相差过大,墙面干湿不一,砂浆干缩程度不同,因此也容易产生裂缝。(5)使用隔夜或在现场放置时间超过3小时的砂浆,因为它已经初凝,抹到墙上,过几天即使干了,但没有强度,与墙面粘结不牢,很容易出现空鼓裂纹,而表面用手一搓就掉渣。(6)房间门窗口没有封堵,墙面及砂浆水分流失过快,本身水分不能满足砂浆在凝固时的需要,造成快干,收缩率比一般状况要大,所以容易出现裂缝。

6、墙体的脚手眼、线管槽;

(1)墙体的脚手眼、穿墙眼如抹灰前,没有用细石混凝土堵抹好,抹灰时一般就用砖头塞上,砖头不牢,与四周不粘结,此处砂浆过厚,收缩量比较大,易出现空鼓裂缝。(2)线管距墙面太浅,与墙体加固不牢,抹灰时松动,而线管处又不吸水,所以此处砂浆在硬化过程中收缩不均匀造成墙面裂缝。

篇3:抹灰裂缝论文分析

通过对谋正在施工的高层商住楼调查发现, 很多天花和墙面都存在着裂缝, 这些裂缝归纳起来有一些特点:

1) 裂缝多分布在混凝土墙、柱表面和天花, 砌体表面较少。2) 裂缝多呈龟裂状, 长度约十到三十厘米长, 严重的墙面象刮开的雪糕表面一样, 个别呈放射状, 只有四五厘米长。3) 朝北, 朝西的墙面, 空气流通的好的房间, 没有砌外墙的天花都容易出现裂缝。4) 通常裂缝都在抹灰完成后的4~7天以后出现。5) 11月~次年1月完成的抹灰开裂较厉害。

2 裂缝的影响分析

通常情况下, 这些裂缝不会危及到结构的安全, 危害性较小, 但影响观感, 问题投诉比较多, 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影响观感:墙体的裂缝对人的观感影响很大, 使人感到极不舒服, 影响情绪, 同时给工程的交工带来极大麻烦。2) 不安全感:尽管这些裂缝一般不会危及到结构安全, 但造成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如果是外墙抹灰层的开裂脱落也的确存在着不安全因素, 因此对用户的解释工作甚难做好。3) 影响使用:裂缝严重时将会造成渗漏、门窗变形等, 不仅影响到使用, 而且也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4) 增大施工成本:开裂严重必须要返工, 施工企业要投入人力物力维修, 增加成本。

3 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3.1 墙面抹灰龟裂

墙面抹灰完成后有时墙面会出现大面积细而密的呈龟裂状的裂纹, 这种裂纹细而深度浅时危害不大, 可不做处理, 但开裂较深而形成裂缝时往往伴随着空鼓、脱落现象的发生, 一旦出现大面积空鼓、脱落, 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 抹灰砂浆配比不合适, 水泥用量过大致使水化热大, 干缩严重从而造成龟裂。砂浆搅拌时间不足, 搅拌不均匀, 加入的灰膏太干很难打散。2) 基层处理不干净, 没有把灰尘、油污等清理干净形成隔离层;施工前淋水不充分, 从而导致抹灰砂浆失水过快而引发龟裂的发生, 严重的造成空鼓。3) 基层表面平整度达不到要求, 尤其是垂直度超标, 造成抹灰层厚薄不均或抹灰层过厚, 从而造成表面龟裂的发生。4) 与施工环境有关, 抹灰环境通风良好而且干燥, 又疏于养护致使砂浆失水较快从而导致严重龟裂。5) 工人抹灰一次成形抹灰过厚, 或者撒干水泥粉让砂浆尽快粘在墙上。

以上是导致抹灰开裂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 处理这种裂缝应该侧重于“防”而非“治”, 即防患于未然, 如处理得当, 施工方法科学合理, 这种裂缝是完全可以杜绝的。分析出原因之后, 预防的方法便不难找出:1) 严格按配比拌制砂浆, 尤其要控制水泥用量, 水的用量也要控制, 拌制砂浆前要进行试配, 使砂浆的和易性与保水性达到最佳。搅制设备要用专用的砂浆搅拌机, 有条件可以建立砂浆供应站, 砂浆统一下料搅拌, 统一供应。2) 抹灰的基层要处理, 方法得当。对于砖砌体来讲, 一定要提前1~2天用清水浇透, 至表面出现水光, 然后阴干, 手摸时有潮湿感时再进行抹灰。加气混凝土砌块与粉煤灰砌块则不需用水浇透, 只要在砌体上适当浇水, 然后阴干半天左右再进行抹灰。3) 在砌体施工时要严把砌体施工质量关, 控制好砌体表面的平整度, 尤其要控制好砌体的垂直度, 这样便能有效控制抹灰的厚度, 杜绝出现抹灰厚度不均匀,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龟裂情况的发生。4) 抹灰应分层进行, 严格控制抹灰的总厚度和分层的厚度, 中级抹灰平均总厚度宜控制在20m m内, 高级抹灰宜控制在25m m内, 外墙抹灰宜控制在20m m内。分层应该合理, 一般情况下中级抹灰分工层较为合理。无论混合砂浆还是水泥砂浆, 厚度以13mm为宜, 面层5mm为宜, 抹完底子灰后待六至七成干, 表面发白, 手压有坚实感, 但能留下手纹时即可进行面层抹灰。5) 抹灰的施工环境对于裂缝的出现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环境干燥而且通风良好且又疏于养护时则最易出现龟裂, 因此抹灰应该营造一个比较潮湿的环境。在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下施工应该将门窗敞口进行封闭, 必要时在地面上定期适量浇水, 或定期在抹灰表面 (八成干后) 喷雾, 天气异常酷热时, 最好用薄膜将抹灰面封死进行养护, 效果较为理想。6) 编制进度计划, 签订承包合同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影响以争取最合理工期。

3.2 砌体裂缝出现的原因

在施工实践表明在不同建筑材料间极易出现规则的裂缝, 尤其是框架结构的工程在框架。

1) 对材料的性能和特点把握不准。如灰砂砖吸水后膨胀较大, 失水后收缩大。2) 施工原因:组砌不合理, 砂浆的饱满度小于85%, 或者由于拉结钢筋漏放甚至不放, 浇水过多, 施工一次砌体高度过大, 砂浆标号低, 都可导致裂缝的频频出现。3) 设计原因。4) 温度的影响:由于各种材料之间的膨胀系数的差别, 必然引起结构热胀冷缩及内外胀缩不一致的变形, 因此也必然会将抹灰拉裂。

3.3 裂缝的预防措施

1) 对于灰砂砖、加气混凝土和粉煤灰砌块而言出釜时含水率较高, 以后砌块会因逐渐干燥造成体积的不稳定, 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建材我们应该提前组织材料入场, 杜绝边进料边砌筑的施工方法, 材料入场后不要随意堆放, 堆放时底部应垫起并防潮, 雨天还要覆盖以防吸水过大而引起体积的膨胀。2) 砌块在组砌时不应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和减少工序, 将填充墙一次性砌至梁底, 用砂浆塞实梁下缝隙后即进行墙面抹灰。这种施工方法不仅加大了砌体自重, 不便施工, 而且会使砌体失水体积收缩而出现水平及垂直裂缝。要消除砌块体积收缩产生的裂缝, 应降低砌筑时砌块的含水率, 施工时砌块的含水率控制在15%以下, 严禁提前大量的浇水, 要在砌筑之前适量浇水, 这样既保证砂浆有良好的硬化条件, 又可使砌体不致含水率过高。填充墙施工至接近梁底时要保留约20厘米高度的空隙, 使砌体充分的收缩变形, 砌体完成后不少于7天用砖斜砌顶紧, 塞顶后至少7天才可以抹灰。3) 在组砌砌块时, 施工人员往往只注意水平缝砂浆的饱满度而忽视立缝砂浆的饱满度, 尤其是柱与砌块之间的砂浆不饱满, 饱满的立缝能阻止砌体变形, 减缓裂缝的出现。4) 砌体的胀缩, 不同的部位是不相同的。往往是两头大而中间小, 因此在柱梁与砌块接触的部位易出现裂缝, 因此在抹灰前宜在框架与砌体接触面上设置钢丝网片。钢丝网片以丝径较细强度较高而孔径小的为最佳。5) 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 约束砖砌体, 使之有较高的变形能力。构造柱贯通房屋全高并与每层的圈梁相连。

4 结语

篇4:分析外墙抹灰裂缝的成因及对策

【关键词】外墙抹灰;裂缝

1.外墙抹灰出现裂缝的原因分析

外墙抹灰裂缝根据产生的原因一般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由于墙体开裂而导致抹灰层裂缝, 另一种是由于抹灰层自身原因产生的裂缝。

1.1墙体开裂的主要原因有: 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墙体开裂; 多发生在房屋顶部外墙( 女儿墙) 转角处、窗台腰线等处的温度裂缝; 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施工不当造成的裂缝。

1.2抹灰层自身裂缝产生的原因有:龟裂和壳裂。以下主要从施工方面分析外墙抹灰层自身原因产生的裂缝:

1.2.1使用水泥不当

施工现场使用的水泥往往分次运进, 先后运进的水泥如果品种、强度等级不同, 其泌水性和干缩性也不同,拌制砂浆使用后影响抹灰的质量。

1.2.2砂料质量差

砂料的含泥量高, 降低了砂浆的强度, 影响了砂浆的粘结力; 使用细砂, 增加了水泥的用量, 砂浆的收缩量相应增加, 因而均容易产生收缩裂缝。

1.2.3基体表面清理不干净

如基体表面尘埃及疏松物, 脱模剂和油渍等影响抹灰粘结牢固的物质未彻底清除干净; 基体表面光滑, 抹灰前未做毛化处理。

1.2.4基体洒水湿润不够

基体浇水湿润是抹灰的重要操作工艺, 但有些施工人员不按要求操作, 抹灰前草率洒点水了事, 基体表面洒水不透, 抹灰后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体吸收, 造成砂浆失水过快, 使砂浆中的水泥未充分水化生成水泥石, 影响砂浆粘结力。

1.2.5冲筋不当造成裂缝

在墙体抹灰前进行冲筋以控制墙体抹灰的平整度。有的操作人员在冲筋后与周围抹灰工序间隔时间较长, 接面形成施工缝; 也有些操作人员在冲筋时使用的砂浆强度高, 而周围抹灰的砂浆强度低, 两种材料的收缩差异较大, 均容易产生裂缝。

1.2.6一遍成活

一次抹灰过厚, 砂浆表面水分蒸发太快, 产生的收缩应力速度大于砂浆强度增长速度, 影响抹灰层与基体的粘结牢固, 容易出现收缩裂缝。而根据主体结构的平整情况分多次抹灰, 每次抹灰较薄, 可防止砂浆出现收缩裂缝。

1.2.7操作不当造成裂缝

有的抹灰工操作技能差、抹压力度不均匀、打壓时机掌握不好或过分打压也易造成抹灰层裂缝。

2.消除外墙抹灰裂缝的施工工艺

2.1外墙抹灰基层处理

将脚手眼等孔洞填堵密实, 砌块与砂浆接触面、基层坑洼不平处清刷干净。用水润湿后, 再用水泥∶石灰膏∶砂= 1∶1∶1的混合砂浆修补好。注意基层墙面要在施工前用水均匀浇透(一般应提前1 天完成) , 然后对每道墙都要进行垂直度和平度检查, 对于超出允许偏差值的部位进行处理。外墙填充墙和梁底用楔子塞紧, 间距500 mm, 中间部位用1∶2. 5 水泥砂浆填堵密实。另外, 梁底150 mm 和竖向明柱150 mm 范围最容易出现裂缝, 要对梁底上下各150mm 范围内和竖向明柱与墙体两侧各150 mm 加Ф4@50 双向钢筋挂网, 作为特殊处理。

2.2外墙抹灰刷胶灰

在外墙浇水湿透的基础上刷胶灰, 胶灰的配比为防水胶∶水泥∶水= 1∶(4.5~6)∶(2.5~3) , 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好, 主要利用其早期强度高的特性。和胶灰要在铁盘上拌和, 再加水拌和均匀, 成为稠糊状, 过稀过稠都不行。刷胶灰要仔细, 要均匀, 厚度控制在1~2 mm, 刷胶灰时以滚刷为宜。在钢板网或钢筋网、细丝网处, 要用力使胶灰挂在网片后面, 且均匀密实, 能成拉毛, 效果更好。24 小时后再进行下道施工, 不可赶进度。

基层、底层和面层之间刷胶灰, 抹灰层厚度小于8 mm 的一遍完成, 大于8 mm 而又小于15 mm 的两遍完成, 大于15 mm 的三遍完成, 防止超厚度抹灰产生裂缝。另外, 打底要贴灰饼, 冲筋上杠, 用木抹子压实抹平, 尤其在门口, 窗口及阴阳角处更要认真操作。对于门窗框边缝, 必须作为一道工序进行施工, 绝对不可简化操作, 否则就会出现空裂。罩面必须赶压平整、密实, 接槎处不应有明显痕迹。

2.3室外罩面

室外抹压罩面宜做成毛面时, 要作到轻重一致, 首先以圆圈状槎抹, 再上下抽拉, 方向要一致, 压好后毛刷带一下, 形成轻重纹路, 为下道工序做准备。特别注意窗台、窗框下缝必须用水泥砂浆填实, 防止雨水渗漏。夏季施工应尽量避免在阳光曝晒下抹灰, 罩面抹灰后, 第二天天始浇水养护至15 天以上。

2.4在檐口、窗台、窗媚、雨蓬、阳台、压顶和突出墙面的凸线等上面应做流水坡度, 坡度朝向应不影响雨水污染墙面,下面应做滴水线( 槽) 或鹰嘴

2.5终凝后应在湿润条件下养护

不管是分格条、滴水槽、阴条等要做水泥浆不压条, 线条清晰, 待抹灰面层达到一定强度, 且阴条自然干缩后再起条, 这样虽然多使用了一些木条, 但观感顺直,楞角清楚。

2.6冬季施工缺少有效防护措施

抹灰层硬化前受冻, 致使水泥无法进行水化反应, 不能正常凝结硬化、增长强度;若凝结硬化过程中. 由干昼夜温差较大,冻融循环, 也会破坏砂浆一与墙体的粘结,造成空鼓、裂纹。

2.7涂料施工

罩面层稳定后进行涂料施工, 应为一底两面。施工时必须按工序进行, 涂料要均匀, 基层与涂层间要清理干净。第二遍涂料施工必须在第一遍涂料干燥后方能进行。

2.8质量标准

一是抹灰层与基层之间、各抹灰层之间必须粘牢固, 无脱层、空鼓、面层无爆灰和裂缝。二是表面光滑, 接槎平整, 线角顺直清晰。孔洞、槽、盒等管道后抹灰表面尺寸准确平顺, 边缘齐整。分格深度、宽度均匀一致,棱角整齐。

3.结语

篇5:抹灰裂缝论文分析

技术部 王龙

在建筑抹灰施工中会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轻者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重者存在质量隐患,影响整体工程质量,给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如何控制与消除质量通病,是建筑业同行经常探讨的课题之一。抹灰工程是建筑施工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其主要表现是:施工仍以手工操作为主,湿作业多,质量不稳定。目前室内墙体抹灰普遍存在开裂、空鼓、脱壳和罩面灰粗糙、起泡、阴阳角不垂直方正等质量问题,最为普遍的是墙体裂缝问题。裂缝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抹灰表面龟裂,裂缝多而无规律,裂缝较细但面积较大,严重的引起墙面空鼓,若要返工成本较大。

2、在框架结构中,填充墙体与梁柱接触面间容易出现水平和垂直裂缝,这些裂缝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加以预防,裂缝一旦出现就很难补救。

3、在门、窗洞口出现形状为“八”字形的裂缝,裂缝沿约45°方向开裂,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均有发生,而砖混结构多发生于顶层两端的房间,而且裂缝一般较宽,这种裂缝不仅仅是抹灰的开裂,而是砌体的开裂,出现后有时伴有渗漏现象,较难处理和避免。

二、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分析:

1.原材料对抹灰的影响:抹灰时,使用的砂浆其主要材料是水泥和砂,因此水泥砂浆抹灰裂缝和水泥及砂的质量、性质有一定的关系。在抹灰时,如采用的砂过细或含泥量过大,会导致砂浆干缩较大,而引起抹灰面裂缝,甚至会因粘结强度低导致空鼓。此外,对于混合砂浆,水泥是水硬性材料,硬化时间短,而石灰膏是气硬性材料,硬化时间有一个缓慢的过程,两者硬化时间不

一、干缩不一是抹灰层裂缝的重要原因。水泥和石灰膏是两种类型截然不同的材料膨胀性能不一样,而石灰膏在砂浆中只起到可塑作用,另外,沙子偏细,石灰膏在砂浆中未拌匀,用量过多等都是产生通病的原因。2.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的影响易造成墙体裂缝:

(1)、基层的平整度的影响:墙体的平整度直接影响抹灰工程的好坏,局部抹灰层太厚、局部凸出抹灰层太薄,造成抹灰层收缩率不一致,易引起开裂,严重时引起龟裂、脱落等问题。

(2)、抹灰基层清理湿润的影响:在抹灰前如果基层未认真处理干净的话,抹灰层和基层的粘结力就会大幅降低,这样就会因约束力过小或不均衡导致抹灰面开裂,甚至脱落、空鼓。基层未充分湿润及湿润不均匀,墙体将砂浆中的水分吸收,导致抹灰层收缩不一致,也容易造成墙体产生裂缝。

(3)、如果施工中砂浆配合比掌握的不严格,配合比波动较大,砂浆坍落度相差过大;砂浆千缩的程度就不同,就可能产生裂缝。

(4)、在分层抹灰时,如果两道工序之间时间间隔过小,打底的砂浆还未凝固定形即抹第二道砂浆,虽然形式上是抹两次,实际上近于一次抹面,也会因塑性收缩和降温收缩等多种原因产生裂缝。

(5)、最后压实赶光工序施工时间未掌握好的话,过早紧面,新抹的水泥砂浆还未收水,也易引发裂缝。

(6)、在低温季节施工时,未采取有效的保温养护措施使抹灰层受冻,也易产生空鼓、裂缝。或者在低温、高湿环境中砂浆凝结较慢,水分不能很快蒸发,在抹灰层较厚、面积较大时,也易在重力作用下局部引起裂缝,甚至脱落。

三、建议采取的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种:

1.原材料的控制:水泥胶结材料的选用,不的使用低标号、过期及即将过期的水泥;沙子的选用,沙子易选用中砂,沙子含泥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2.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的注意:

(1)抹灰前应检查基层的平整度及基层的清理湿润情况,将基层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等清除干净。抹灰前对墙面浇水2遍以上,渗水深度8 mm~10 mm,减少墙面吸收砂浆中的水分,增加黏结强度。及时加强养护。抹完灰24 h后养护不少于3天。

篇6:加气砌体墙面抹灰裂缝控制

加气砌块强度等级低、吸水率高、收缩变形大,沿用传统的墙体砌筑与墙面抹灰工艺,会经常出现裂缝。这种质量通病,一直困扰着开发商和施工企业。涉及墙体裂缝乃至渗漏的投诉也越来越多,因此分析造成裂缝的原因,寻求控制裂缝发生的措施,已成为建筑行业各方主体共同关注的课题。现就笔者多年的现场施工实践谈几点加气砌体墙面抹灰裂缝控制的体会。

一、加气砌块性能

加气砌块是一种轻质墙体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在我国夏热冬冷地区,160㎜厚以上的加气砌块墙体,不做保温隔热即可满足夏季隔热要求。加气砌块的原材料主要为水泥、石灰、砂、粉煤灰等,是水泥混凝土制品,水灰比大,胶结料多,易吸水膨胀,失水收缩,虽经蒸压,但收缩率目前受成本限制只能控制在0.04%~0.06%范围内,比烧结粘土砖大。

二、裂缝的原因分析

产生加气砌体墙面抹灰裂缝原因很多。例如,前道工序留下来的:砌体方面、设计构造方面、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连锁反应等原因。然而,最主要的比较常见的比较频发的还是温度变化、干缩变形、配合比不适合、抹灰工序操作不当等因素引起。根据成因最常见的裂缝可分为四类:温度裂缝、干缩裂缝、设计及构造缺陷造成的裂缝、施工质量造成的裂缝。

1、温度裂缝 由于昼夜温差、室内外温差、季节温差所产生的温度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特别在围护结构的热桥处,温差应力影响较大,且出现频繁,如边框梁下沿墙体顶部的水平裂缝,门窗洞边的角裂缝,女儿墙根的水平裂缝,混凝土边框柱与内墙之间的竖向裂缝,建筑物顶层两端内外纵墙上的斜裂缝,其形态呈“八”字或“X”型。由于材料之间的线性膨胀系数不同,温差应力必然引起结构内外胀缩变形的不一致,也必然会将抹灰层拉裂。

有些围护结构的保温设计热阻过小,使墙体经常受到温度波侵入,反复变形;外保温没有赶在内抹灰之前,这也是产生温度裂缝的重要原因。

顶层温度影响最大,裂缝频繁。其作用机理如下:在阳光照射下(特别是南方地区夏季)屋面梁板及其他热桥处温度可高达60℃~70℃,而其下的砌体仅为30℃~35℃,如此大的温差,加上线膨胀系数混凝土比砌体近似大一倍,根据王铁梦《建筑物的裂缝控制》一书中提出的计算理论和公式,可计算出砌体中的主拉应力。当砂浆强度M5.0、砌块强度A7.5时,则其沿灰缝截面破坏时的轴心抗拉、抗剪强度设计值仅为0.14MPa、0.12MPa,而沿灰缝(通缝)的弯曲抗拉强度仅为0.25MPa(0.12MPa),则温差引起的砌体主拉应力大于砌体本身抵抗力的50%~300%。若缺乏加强措施,则必然会将砌体及抹灰层拉裂。

2、干缩裂缝 加气砼砌块干缩值为0.30~0.45mm/m,随着水份散失,砌体会产生较大的干缩变形。另外,抹灰层缺乏养护也会产生干缩裂缝。这类裂缝在墙体上分布广、数量多。如梁底顶砌处水平裂缝、门窗周边角裂缝、框架柱与填充墙之间的竖向裂缝。然而上述各种裂缝,往往是在温度应力变形和干燥收缩变形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特别在夏天,这两种因素影响最大。

3、砂浆配合比不适当产生裂缝

很多项目无论设计和施工都没有按照《蒸压加气混凝土用砌筑砂浆与抹面砂浆》

(JC890-2001)标准的要求,对抹灰砂浆的配合比进行优化,还是沿用普通抹灰砂浆。普通砂浆收缩率大、水化热大、和易性较差、保水性差、塑性差、干密度大、跟加气砌块亲和力不强、线性膨胀或收缩也相差较大。这样抹灰层跟砌体的“相邻关系”会处理不好,协同变形能力也会减弱,引起较大裂缝或微裂纹。所以优化配合比非常重要,这是从源头上和作用机理上控制抹灰裂缝。

4、墙面抹灰工艺操作不当造成裂缝

(1)基层清理不到位,导致砂浆粘结不牢也易发生空鼓开裂。(2)基层没有提前一天淋水湿润,因抹灰砂浆保水性能不能满足砌块吸水要求而引起抹灰层干缩开裂。

(3)抹灰一次成活,或分层抹灰无适当间隔时间,或抹灰层过厚未采取加强措施。因抹灰层自收缩、塑性收缩、滑移等,引起较大裂缝或微裂纹。(4)门窗洞四角处于应力集中区,未采取合理连接构造措施,易变形拉裂。

(5)对不同材料的结合部、施工洞周边,没有采取加强措施。(6)夏季抹灰后失水过快,没有及时喷雾养护;冬季施工昼夜温差冻融使砂浆失去粘结力。

(7)抹灰时对墙长大于3米的墙面(比如客厅墙)没有设置分格缝采取应力释放,应力集中易发生裂缝。

(8)抹灰操作时用力太轻,特别是刮底层灰时没有带有一定压力将砂浆挤进孔或缝内形成犬牙交错的连接,这样会出很多问题,例如粘结不牢,厚度不均匀,密度不一致,抹灰层松散,不利于底灰适应基层的变形,易发生裂缝。

(9)在面层压光时外罩一层素水泥浆或干水泥灰,这层水泥浆风干后薄而脆,易起皮,易龟裂,干灰易起砂掉粉。

(10)水泥砂浆没有在初凝时间内用完,已经风干结硬,和易性、塑性、保水性、粘结性已大大减弱,易出现大面积器质性不规则裂缝。(11)采用水泥混合砂浆,掺合料石灰膏的熟化期不够,没有15天,导致抹灰内部结核膨胀炸裂。

(12)墙体开槽安装管线、穿墙套管、门窗边、线盒、插座、空调、热水器等部位抹灰嵌缝填补处理不当,没有养护,会引起局部开裂。

三、裂缝控制措施

1、从裂缝产生的机理上寻求控制措施

在长期的施工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同建筑材料之间的相邻关系很难处理好,往往以强欺弱,易发生冲突挤裂。这主要是由于不同材料线膨胀系数、物理力学性能上的差异,具有排异性,在一定的条件下比如外力、温度、湿度、形变等作用下就会产生矛盾,出现分裂,各奔前程。我认为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抗放结合,柔性渐变,求同存异”的原则。不同材料怕突变,膨胀时易挤裂,收缩时易拉裂;相同材料怕离散,离散性大会导致性能局部缺陷。不同材料之间要么采取“抗”的措施,那就是加强抵抗,如钉挂钢丝网、粘贴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设置加强筋,“捆”到一起步调一致、协同作战、和谐共处,对付应力应变;要么采取“放”的措施,那就是分离放开,如设伸缩缝、分格缝,分块分治,小区和谐,井水不犯河水,减少冲突。柔性渐变就是在性能相差较大的材料之间设一个缓冲地带,化解冲突,不同材料之间应尽量求同。所以从裂缝产生的机理上寻求控制措施如下:(1)从砂浆方面“求同”,优化砂浆配合比。抹灰砂浆的选用应与加气砌块材质相适应,我认为采用粉煤灰水泥石灰砂浆很好。有条件的工地可在砂浆中添加塑化剂,以增加砂浆的保水性和粘结能力。该砂浆水化热低、和易性好、保水性强、塑性好、干密度小、跟加气砌块亲和力强。例如温州苍南时代广场9#楼,我们建议采用粉煤灰水泥石灰砂浆,达到了很好的抹灰效果,裂缝极少,“瓯江杯”评审专家组一致同意推荐申报“钱江杯”。另外,砂浆强度的选择应由内到外从低到高柔性渐变,以兼顾基层材料和外部饰面的要求。底层灰的强度和膨胀系数应与基层相当,可选用强度较低的1:1:4粉煤灰水泥石灰砂浆(混凝土墙面可用强度高的1:3水泥砂浆),并适当提高中粗砂的含量,以减少砂浆的收缩。

(2)从砌块方面“求同”。宜选择密度B07级以上和抗压强度等级不低于A5的产品;干缩变形的特征是早期发展较快,若砌块出釜后保证28天的收缩时效,可完成约50%的干缩变形;砌块不宜露天存放反复变形。

(3)减缓或消除热胀冷缩及干缩动力源,比如:设置保温隔热层、变形缝;外墙及屋面保温应做在内抹灰之前;外抹灰完成后,要做好防雨遮盖,避免雨水直接冲淋墙面;夏季要采取遮阳措施,天气异常酷热时,用薄膜覆盖;必要时用喷雾器喷水养护。

(4)采取“抗”的措施,提高抹灰层与砌体协同变形能力。比如:不同材料之间钉挂钢丝网;顶层采用抗裂抹灰砂浆;顶层外墙不宜砌加气块,改砌加筋砖砌体。

(5)采取“放”的措施,比如:当墙长大于3米时,抹灰层设置分格缝释放应力。

2、从抹灰工艺操作上控制

加气砌块墙体抹灰工艺流程:基层处理→做灰饼→必要部位挂加强网处理→1:1水泥砂浆或建筑用胶水泥浆拉毛墙面→抹底层灰→抹中层灰→抹面层灰。

(1)抹灰应在顶砌完成7天以后进行,抹灰前墙面应保持湿润,含水率宜保持在10%~15%左右,砌体含水深度以表层8~10mm为宜,可通过刀刮观察。抹灰前可先提前1~2天对墙面淋水1~2次,不需浇透,只要适当浇水,然后阴干半天左右才抹灰。(2)抹灰前应先进行基层处理,用钢丝刷将墙面满刷一遍,清除粘附的松散物、浮灰和污物,随后浇水润湿墙面。抹灰前还应将饱满度不够的灰缝嵌满。

(3)抹底层灰时必须用力,以利于与基层粘结。抹灰层接茬处,先抹者应稍薄,然后均匀接通,不宜接茬过多,防止接茬不平,待底层砂浆终凝后宜用水润湿,然后抹下一层。

(4)抹灰应分层进行,底层厚度宜控制在5mm以内,中层、面层厚度以7~9㎜为宜,抹完底子灰后待六至七成干,手压有坚实感,能留下手纹时即可进行中、面层抹灰。

(5)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或抹灰厚度超过35㎜时,应采用钉挂钢丝网抹灰或耐碱玻纤网格布加强处理,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最顶上两层温差应力较大,建议顶上两层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或抹灰前满挂钢丝网。

篇7:内墙抹灰面层裂缝、空鼓的防治

内墙面抹灰工程抹灰层往往会出现裂缝、空鼓现象。在此,就施工工艺、材料、天气等原因,对一般抹灰工程内墙面裂缝、空鼓的成因,预防控制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

一、砌体原因

① 砌块未到龄期具有随着含水率的降低产生干缩变形的特点,从而引起抹灰层裂缝 ② 砌筑过程中砂浆强度不够,引起抹灰层裂缝 ③ 锚拉筋敷设不规范,导致砌体本身发生裂缝,从而引起抹灰层的裂缝 预防措施: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提前安排砌块进场,确保砌块达到龄期(28天),不到龄期的砌块不使用。在砌体砌筑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及图纸要求控制砌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如:砌筑前对砌块进行润湿;砂浆搅拌时,需对砂、水泥称重,控制砂浆配合比;锚拉筋搭接长度、锚固长度、搭接位置等,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设计要求施工。抹灰前对砌体表面的缺陷、裂缝,可以先用水泥砂浆抹平并干燥。

二、基底处理

基地未清理干净或处理不当,会造成抹灰层与基体结合不牢,形成空鼓。预防办法:基体应清除表面杂物,残留灰浆及尘土,并凿毛或提前1—2天在表面洒水湿润后涂刷1:1水泥砂浆或稠水泥净浆,适量加入胶黏剂或界面剂作结合层(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浆加胶作结合层时,涂刷后第二天开始洒水养护1—2天)

三、不同基体的体积变化

混凝土与砌块在温度变化时,由于两种基体的膨胀系数不同,会发生不均匀的膨胀或收缩,在两种基体结合处会产生裂缝。

预防方法:在不同基体交接处粘贴细钢丝网,钢丝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少于10cm。

四、因施工过程中不规范操作使抹灰层裂缝或空鼓

1、抹灰层一次抹成

预防办法:抹灰层分两层或三层施工:(1)底层砂浆的作用是使砂浆与基层能牢固地粘结,应有良好的保水性。(2)中层主要是为了找平,有时可省去不做。(3)面层主要为了获得平整、光洁的表面效果。不能为了追求进度、节省人工而一次抹成。

2、如墙面由于砌筑或砌块原因凹凸不平,抹灰厚度不均匀,局部厚度超过规范要求,会造成局部空鼓,严重的甚至脱落。

预防办法:进行中层抹面砂浆施工时,对超厚处粘铺细钢丝网,防止过厚造成的空鼓及脱落;

3、根据设计要求,线管预埋需要剔凿砌体,若不处理,会沿线管预埋位置出现规则裂缝并产生空鼓。

预防办法:线管预埋后,将剔凿沟槽用水湿润后用抹面灰的砂浆抹平,并沿沟槽方向粘铺细钢丝网,细钢丝网宽度大于槽宽+20cm,并严禁在已粉刷的墙面上打洞、剔凿,施工用通道应事先申请预留好。

五、天气、温度原因

1、遇风干天气,抹灰时墙面易干燥不湿润,应提前再喷一遍水,但抹灰时墙面不显浮水,以利砂浆强度增长。

2、干燥炎热天气抹灰后,在24小时后喷水养护2~3天。

3、气温过低应停止施工。

六、配置砂浆、原材料使用不当或质量不好

1、抹面砂浆配合比:

①砂浆应按照比例配置,若水泥量偏大,会造成水化热较大,形成干裂; ②若水泥用量过少抹面层与基底层没有足够的粘结强度,使其在施工中或长期自重和环境作用下开裂。

2、原材料的合理使用: ① 砂浆应进行机械搅拌,搅拌时间应在5分种以上,以保证充分搅拌均匀。② 抹灰砂浆使用中砂;砂过细:抹面砂浆成品后强度不够,施工不当会造成空鼓,开裂;砂过粗:配置抹面砂浆也不好,抹灰难度大,人工体力消耗也大,且成品墙面的平整、观感及阴阳角效果不佳。③ 外加剂:按照外加剂要求的配合比添加,外加剂添加过多会影响砂浆强度,引起抹灰层裂缝,或空鼓。

3、材料质量:

工程所在地多使用河砂,河沙往往含泥量大,应仔细筛,尽可能减少沙的含泥量。配置好的抹面砂浆应及时使用,若砂浆表面已结块变硬,禁止继续使用。

七、出现抹灰面空鼓、裂缝应及时处理

将原裂缝、空鼓处用切割机将粉刷层切除,基层清理干净,同原设计砂浆打底、铺设纤维网、面层粉刷、面层装饰。通过修复可提高墙体裂缝部位的抗变形能力,在原位置一般不会再出现裂缝,如附近有较薄弱的部位,裂缝修补时一并同时处理。

篇8:抹灰裂缝论文分析

裂缝是固体材料中的某种不连续现象, 在学术上属于结构材料强度理论范畴。外保温隔热体系是非承重复合墙面, 其墙面裂缝的危害不在于影响结构安全, 主要是对住户的审美和心理的影响以及由于裂缝存在, 有可能对保温隔热体系造成破坏。

2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隔热构造设计存在的不足

这类外保温隔热材料通常采用粘贴的方式 (也有加锚栓辅助锚固的) 固定在基层墙体上, 然后在保温板上抹抹面砂浆并将增强网铺压在抹面砂浆中。EPS保温板在自然环境中的自身收缩变形时间长达60天, 由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42天或60℃蒸汽养护条件下5天的自身收缩变形已完成99%以上, 因此要求EPS保温板在自然环境条件下42天或60℃蒸汽养护条件下5天后再上墙。但在实际情况中很难做到。另外, 保温板在昼夜及季节变化发生热胀冷缩、湿胀干缩时也会在板缝处集中产生变形应力, 该类体系板间裂缝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挤塑聚苯板比发泡聚苯板密度大、强度高, 自身变形及温差变形产生的变形应力也大, 与膨胀聚苯板相比更易造成板缝处开裂。

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隔热体系通常采用纯点粘或筐点粘, 采用纯点粘时, 该体系存在整体贯通的空腔。该体系存在整体贯通的空腔正负风压对保温隔热墙面进行挤或拉, 也易造成板缝处开裂, 极端情况下负风压甚至会将保温板掀掉。

从防护层受热应力的因素上看, 聚苯板保温层上是仅3mm的砂浆复合网格布防护层, 由于聚苯板保温隔热层热阻很大, 从而使防护层的热量不易通过传导扩散, 温差变化以及受昼夜和季节室外气温的影响, 对抹面砂浆的柔韧性和网格布的耐久性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另外, 当聚苯板的温度超过70℃时, 聚苯板会产生不可逆热收缩变形, 造成较为严重的开裂变形。

3聚苯板材料的影响

用于外墙保温的聚苯板主要是密度在18.0~22.0kg/m3、尺寸稳定性≤0.30%的阻燃型膨胀聚苯板 (模塑聚苯板) 。由材料因素造成开裂的原因有:

(1) 聚苯板密度过低:采用15kg/m3以下的聚苯板作为墙体保温层材料, 密度低、易变形、抗冲击性差, 造成保温墙面开裂。

(2) 陈化时间不够

(3) 材料粉化:由于工期长或隔年施工等原因, 造成聚苯板表面粉化。

(4) 热熔缩:当聚苯板受热时会发生不可逆热熔缩变形引起保温面层开裂、空鼓。

(5) 所用的胶粘剂达不到外保温技术对产品的质量要求。

4施工质量对外墙外保温隔热体系质量的影响4.1基层处理及保温层在基层上的粘贴、固定施工中, 以下问题易造成保温体系质量问题:a.基层表面的平整度不符合外保温工程对基层的允许偏差项目的质量要求, 平整度偏差过大。b.基层表面含有妨碍粘贴的物质, 没有对其进行界面处理。C.所用的胶粘剂达不到外保温技术对产品的质量、性能要求或采用机械固定时锚固件的埋设深度和锚固数量不符合设计规范要求。d.粘结面积不符合规范要求, 粘结面积过小, 未达到粘结面积的质量规范要求。

4.2涂料饰面外保温隔热施工因素造成涂料饰面外保温隔热墙面开裂的原因有:a.网格布干搭接或搭接不够:在搭接处形成裂缝;b.网格布铺设位置贴近保温隔热层:起不到抗裂作用, 抹面砂浆层易产生裂缝;c、f-i窗洞口的四角处沿45度未加铺玻纤网格布:在应力集中的门窗洞口的四角处沿45度易出现裂缝;d.粘贴聚苯板时, 一端翘起, 引起另一侧的板面虚贴、空鼓。在施工时敲、拍、振动板面引起胶浆脱落。

4.3面砖饰面外保温隔热施工因素造成面砖饰面层开裂脱落的原因有:a.基体未清理干净、表面太光滑、有脱膜剂;b.墙体表面垂直度、平整度偏差大, 靠增加粘结砂浆厚度的办法调整饰面的平整度, 造成粘结砂浆超厚, 因自重作用下坠, 造成粘结不良;C.粘结前需要面砖浸水而未浸水, 表面积灰, 砂浆不宜粘结, 而且由于面砖吸水, 把砂浆中的水分很快吸收使粘结砂浆与砖的粘结力大为降低;d.当采用密缝粘贴面砖时, 由于面砖饰面层受热应力影响而产生的变形应力得不到释放, 易发生空鼓开裂。主要原因是角部砖缝对接不良, 上平面易积存雨雪水, 这些水分会浸入缝隙中;面砖吸水率过大时, 水通过面砖被吸人到砖坯中;浸入水经日夜或季节冻融作用使粘结层受到破坏, 发生开裂、脱落, 并向大面积发展。

5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隔热面层裂缝的控制

5.1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隔热构造设计

5.1.1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该类外保温已有比较固定的构造设计形式。由于存在大空腔、隔热及防火性能较差等不足之处, 该体系的适用范围受到一些限制, 国外出于防火性的考虑将其限制在18或22米以下的建筑。但考虑到国内该体系的应用较早、较多, 而我国现行防火规范对其没有明确的限制要求, 该体系的适用范围应为:以保温为主、隔热为辅的严寒及寒冷地区、建筑高度30米以下、对防火性没有特殊要求的外墙保温。

5.1.2改进型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改进体现在防火隔离带的设置及将大空腔变为无空腔或小空腔。可选的做法:

A、基层平整度达标后采用满粘聚苯板以形成无空腔体系, 由于聚苯板被满涂粘结剂粘结于墙面, 对聚苯板形成强约束, 有利于板缝裂缝的控制。

B、首先将门窗口用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作口以增加门窗口的防火性, 建筑高度超过30m时, 在30米以上的部位根据具体情况按垂直方向每隔三层 (或8米-10米) 设置一道防火隔离带, 做法是在应设防火隔离带处不贴聚苯板而用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替代, 隔离带在水平方向的长度应是建筑物水平通长, 位置应设置在上下窗间, 高度宜等于上下窗距, 如上下窗间距小于0.9m, 则除了按窗槛墙的高度做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防火隔离带外还应在下窗的上檐增设挑出宽度不小于70cm的不燃烧体水平挑檐。

C、该做法是在传统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做法或改进做法A、B中, 在聚苯板保温层上采用15mm~20mm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整体找平及补充保温。该做法首先消除了板缝并对聚苯板起到了保护作用从而提高了抗裂性能及耐候性, 同时提高了防火性及隔热性能。由于改进型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提高了体系综合性能从而扩大了适用范围, 该体系的适用范围应为:建筑高度60米以下、对防火性没有特殊要求的外墙保温隔热。

5.2施工控制

施工方面应确保作业环境满足规程要求, 按施工操作规程分层作业, 尽量避开冬期、雨天施工, 施工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0C, 风力不大于5级。做好中间工序的检查, 不合格工序应及时返工。应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满足材料要求的存放条件。对施工进行筹划及施工过程中注意力应特别集中在体系所有的中断点及终端等处。

5.2.1基层处理

(1) 基层表面应清洁, 无油污、脱模剂等妨碍粘结的附着物。凸起、空鼓和疏松部位应剔除并找平。找平层必须与墙体粘结牢固, 不得有脱层、空鼓、裂缝。 (2) 基层与胶粘剂的拉伸粘结强度应不低于0.3Mpa, 并且粘结界面脱开面积应不大于50%。 (3) 采用界面剂进行界面处理可有效增强粘结剂与基层的粘结强度。

5.2.2保温层施工

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

a、粘贴聚苯板时, 提倡满粘法, 即首先将墙体基层找平, 基层平整度控制在3mm内, 在聚苯板背面满抹胶粘剂再用齿型抹子刮抹后, 粘于墙体。采用点框粘时实际粘结面积不得小于40%。

b、聚苯板应按顺砌方式粘贴, 竖缝应逐行错缝。保温板面应平整, 相邻苯板粘贴时不出现通缝。聚苯板应粘贴牢固, 不得有松动和空鼓。

c、墙角处聚苯板缝应交错互锁。门窗洞口四角处聚苯板不得拼接, 应采用整块聚苯板切割成形, 聚苯板接缝应离开角部至少200mm。

d、聚苯板安装上墙后应及时做抹面层, 裸露时间不应过长。否则聚苯板将以每年1mm~1.5mm的速度粉化, 粉化界面将严重影响抹面砂浆与聚苯板的粘结。

e、应采用两道抹面做法, 保证玻纤网布的正确位置。玻纤网布应在规定部位进行翻包并保证必要的搭接长度。

f、宜采用胶粉聚苯板颗粒保温浆料进行局部找平和修补。采用15mm~20mm胶粉聚苯板颗粒保温浆料进行整体找平可显著提高体系综合性能。5.2.3抗裂防护层施工

a、应按设计要求做好体系檐口、勒脚的包边和装饰缝、门窗四角、阴阳角等处局部加强网施工以及变形缝处的防水和保温构造。

b、抗裂剂中严禁加水, 应采用两道抹面做法, 保证玻纤网布的正确位置;

c、窗角、阴阳角等部位的加强网格布应先用抗裂砂浆贴好, 接着连续施工大面, 掌握先施工细部, 后施工整体, 整片的耐碱网格布压住分散的加强网格布的原则;

d、耐碱网格布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 耐碱网格布的边缘严禁干搭接, 必须嵌在抗裂砂浆中。抗裂砂浆保护层厚度宜控制在5mm内;

e、网格布铺设在抗裂砂浆中靠近外饰面一侧, 以见纹不见色为宜;

f、首层必须铺贴双层网格布, 第一遍网格布搭接处可采用对接, 第二遍做法同一般做法。

5.3加强外保温质量管理的建议

上一篇:教师节见闻优秀作文下一篇:智慧园区运营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