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风险防范机制及措施

2024-06-21

担保风险防范机制及措施(精选9篇)

篇1:担保风险防范机制及措施

湖北中州投资担保有限公司

担保风险防范机制及措施

前言

担保业是一个风险行业,尤其是融资担保,只有创建完备的担保体系,完善担保业务程序和规则,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制度,实行审核和担保业务分离,建立保证前的审核制度和贷款放款后的监管制度,形成一套科学的担保风险防范机制,将风险降到最低,担保公司才有生命力。为化解和降低项目的风险,获取安全稳定的回报,创建如下风险防范机制。

第一章 风险管理模式

根据担保公司的业务特点,建立如下风险管理模式。

1、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

组成专业化业务队伍,业务人员主要由金融专业、财务专业及法律专业人员组成;由项目经理对项目从业务谈判、签订合同、贷后跟踪至合同终止手续形成全过程控制。

2、成立监管部

制定具体的业务规则和步骤和业务部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和相互配合的关系,按照规则对担保项目进行保证前审查和保证后的监管,提出支持或反对的意见;通过对项目的档案管理,对项目风险进行分类,研究和发现担保项目的隐患,健全预警机制;与业务部共同制定解救措施。

3、建立评审会制度

评审会重要的职责是对担保业务从行业上、公司发展方向上、额度上进行把关,进行更进一步的论证,拿出决策性意见,最后由总经理批准,当担保金额大于1000万时,由总经理报与董事会决策。

4、由董事会和监事会对担保项目进行稽核。

第二章 风险防范措施

一、建立规范业务体系

1、建立一套专业化的、规范化的、程序化的档案管理制度,保证担保业务高效率并且规范;

2、担保项目的选择:制定提供担保项目的要求;担保公司和银行进行合作,由合作银行向担保公司推荐项目,向准备上市的公司、具有成长性的公司、经营稳健的公司提供担保。

3、制定担保公司标准法律合同文本。

4、遵循专业化的担保业务程序

业务部接洽业务评审会决策 完成各种法律手续和合同提供保证 监管解除担保责任 合同终止15、保费的收取:根据行业的风险系数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和行业标准制订保费收取标准,在贷款资金启用前一次性收取。

6、建立规范的监管内容和步骤。

二、担保保证前的风险控制

1、业务部按照监管部制定的程序和事项要求,完善所需文件。

2、业务部作出初步分析报告,对企业财务状况、项目前景、信用、法定代表人简历、还款来源、反担保物的变现性、行业、企业在行业的地位及风险进行分析,并作出初步结论。

3、以上内容经监管部复核后报评审会进行审议。

4、业务部落实并反馈评审会和监管部门提出的相关问题。

5、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针对项目的风险,由业务部和监管部共同订立监管措施。

6、由业务部签订《委托担保合同》、《反担保抵押或质押合同》、《监管协议》等法律文件,务必载明以下重要条款。

(1)提供保证前,必须落实反担保或对方的各种承诺,确保担保公司处于主动;

(2)担保合同中约定:担保公司在发现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发生恶化或外部相关因素发生变化时,有权提前处置抵押物或提前向贷方还贷;

(3)对于《担保法》中要求作登记手续的抵押或质押物必须作登记,登记、保险、公证手续可在银行放贷之后次日起,资金启用之前办理完毕;

(4)以经营权作反担保物的,业务部须对该经营权作一个价值分析报告;反担保的分析报告获评审会的讨论通过。

(5)以信用作反担保的,须对反担保企业进行信用评估,并获评审会通过。

(6)落实监管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管措施。

7、在完成以上工作后,担保公司对外签订保证合同。

三、提供保证后的风险控制

1、严格按《监管协议》条款执行,定期制定监管分析报告,加强银行贷款后的监管力度,定期向银行提供报告,使担保公司业务不只是承担银行贷款业务的担保业务,而且成为银行业务的延伸和完善。

2、定期核实抵押物、质押物的变化并及时报告说明。

3、银行放贷前在贷款银行设立监管帐号,由担保公司出具人名章印鉴,贷款资金全部进入监管帐号。

4、贷款单位提出用款使用计划,并由担保公司进行确认。

5、贷款企业每月向担保公司提供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项目进展报告及各帐号的现金表。

6、由业务部和监管部共同对项目进行日常检查。

(1)监管部定期不定期地对项目进行实地检查;

(2)根据项目的需要,担保公司委派财务人员参与项目的日常工作;

(3)根据项目的需要,外地的贷款企业,担保公司可与当地的会计事务所合作,由会

计事务所按照担保公司的指令参与企业的日常财务管理,并按月交予担保公司财务分析报告,出现情况及时报告担保公司。

7、健全预警制度

(1)由监管部根据贷款的周期和资金情况,定期对所担保的企业的财务报表、资金流量、项目情况编写项目的监管分析报告,及时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方案,及时与业务部沟通,报告总经理和监事会。

(2)报对非财务因素的风险分析,如政策风险、法律责任、还款意愿等。

(3)贷款到期前三个月,对担保项目进行一次专题评审会议。

8、在贷款到期前一个月,督促借款企业准备还贷资金。

四、对贷款后的项目风险分类和处置

参与银行的贷款风险分类,按照风险程序将融资担保业务划分为不同档次,分为大类:

1、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

2、关注: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3、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再现明显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

4、可疑:借款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

5、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由监管部每季度对担保项目进行分类并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对潜在的风险及时提出预警,并报送总经理、董事会、监事会。

篇2:担保风险防范机制及措施

近几年来,以房地产作为抵押担保而进行的民间个人借贷日趋活跃,但由于运作不规范,其中的纠纷不断上升。为此,房管部门昨天向市民支招,建议可采取三项措施防范房产抵押担保风险。

第一招:订立抵押合同,办理抵押登记。

民间借贷的双方当事人在借款时以住房作为抵押的,应签订房地产抵押合同,并到房管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仅以口头约定或将《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交付债权人抵押是存在很大风险的。根据《物权法》规定,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签订书面抵押合同;房地产抵押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不办理抵押登记,一旦发生法律纠纷,当事人的主张存在法律上的举证困难,即便到法院诉讼,有时也很难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二招:第三方房产担保,同样要签合同、办登记。

如果是第三人以自己所有的房产为债务人的借款作担保,也应签订房地产抵押合同,并到登记部门办理抵押登记,待抵押登记生效后方可放款。同时,第三人为债务人提供担保,也应要求债务人向自己提供反担保,这样,才能督促债务人及时还款,保障自己的住房不至于债务人的过错而被查封冻结,强制执行。第三招:唯一住房担保要慎重。

大部分民间借贷中的房屋抵押,均是以自己的住房(许多是唯一的住房)提供担保,根据2005年1月1日起实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中第六条规定,“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生活所必须的居住房屋,人民法院可以查封,但不得拍卖,变卖或者抵债”。这有可能导致事前的约定、甚至债权不能实现。目前,银行纷纷要求债务人提供第二住所证明,但对于民间借贷的当事人来说,总想在操作过程中图省事,从而往往导致不能执行到抵押人作为担保债务的房产。

此外,房管部门还特别提醒民间借贷当事人,一定要慎对房产抵押,抵押时要充分考虑债权实现的风险。首先,要充分考察借款人的信用;其次,要查实借款人的房屋状况,如提供第二住房证明的最好办理公证;第三,签署所有的法律文件,并到房管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第四,待抵押登记生效后发放贷款,切

记不能先放款后登记。

如今,个人手中的资金越来越多,个人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的资金借贷往往通过房地产抵押登记的形式对债务实行担保。但由于缺乏法律观念和对抵押登记缺乏了解,一般没有相应书面手续,或者手续并不符合相关法律、条款不够完善,因此对于是否存在借款、是否约定利息、是否还款、起诉是否超过法律所保护的诉讼时效、抵押登记是否有效等方面,都可能发生争议。昨天,市房管部门相关人士介绍,在房产抵押借贷过程中,有四大方面的事项一定要注意。书面文件要写细

发生借贷时,应尽量有明确的借贷双方的书面文件,对于借款数额、是否存在利息、还款时间等都应做明确的约定。为保证还款,还可以约定担保人或约定其它担保方式;如果可能,还应该写清借款用途,不要只简单写“今收到某某借款××元”,这种简单的书面文件有时甚至对谁是借款人都无法证明。

有的债权人认为,只要持有债务人的房屋“两证”,债务就没有风险了。这种做法和认识是错误的,因为房地产抵押必须到当地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自抵押登记之日起抵押生效。

约定利息不能违反规定

民间借贷如果不约定利息,视为无息。如果约定利息,则要注意不得违反法律法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

借款期限要清晰

双方可以约定还款期限,也可以不约定。未约定还款期限的,视为约定不明,按《合同法》的规定,双方可协商。这种情况下,还款方可以随时还款;出借方也可以随时要求还款,但应给对方适当的时间准备。从我国现行的抵押登记和形式上看,由于以前绝大多数为金融系统作为债权人,考虑借款期限的不同,相应的贷款利息也不同,从而产生了相应的具体借款期限。

登记及诉讼时效有规定

借款纠纷的诉讼时效为2年,从权利受到侵害起计算时效。具体到借款,如果约定还款日期的,则从到期起算;未约定还款期限的,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还

款起算。根据《物权法》第二百零二条的规定:“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行使抵押权,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同时房地产抵押登记,自抵押登记之日起抵押生效。抵押期限到期后,抵押双方应在还款后持相关材料到当地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抵押注销。不论抵押期限是否到期,只有办理抵押注销登记手续,抵押权才从实体程序上予以消灭。

《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共有人记载有未成年人的,在办理抵押登记时,除正常受理的材料外,《借款合同》中的“用途”应明确约定为“购房”、“助学”或“医疗”等。此外,还应同时注意以下三点:

1、监护人出具承诺公证,带上身份证和户口本原件、复印件到登记窗口签字(未成年人由监护人代签),并由工作人员核对后加盖核对章。

2、如果未成年人与监护人不在同一户口本上,还需要提供监护人的结婚证原件、复印件或者未成年人的出生证明原件、复印件,以此证明监护人与未成年人的监护关系。

3、《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只要记载有未成年人的,不能办理抵押登记为他人提供担保。

一、中小型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在银行开立基本结算账户或一般结算户,有一定的存款或国际结算业务;

2、营业执照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并办理年检手续;

3、持有人民银行核发的贷款卡,并办理年检手续;

4、有必要的组织机构、经营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

5、信誉良好,具备履行合同、偿还债务的能力,无不良信用记录;

6、有固定住所和经营场所,合法经营,产品有市场、有效应;

7、能遵守国家金融法规政策及银行有关规定。

二、中小型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应提供的基本资料:

1、营业执照、企业法人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特殊行业需提供特殊行业经营许可证;

2、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3、开户许可证和贷款卡;

4、企业或经营者个人自有资产的权属证明、企业有关章程或非独资企业的各股东有关出资协议、联营或合伙企业的合同或协议;

5、验资报告、纳税证明、电费发票、企业在银行结算帐户资金流入清单、企业日均存款和贷款余额、拟作为贷款抵(质)押的财产价值证明材料等;

6、企业前3年报表(不满3年的提供前2年或1年报表)及近期财务报表;

7、抵(质)押物权属证书及有权处分人(包括财产公有人)同意抵(质)押的证明原件。

三、办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需哪些基本步骤

1、调查阶段

银行对符合上述规定的中小企业,在提供相应资料后,银行将首先通过财务报表、纳税证明、电费发票等资料初步判断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并通过现场勘察核实企业提供资料的真实性。

2、评级授信阶段

银行在对企业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根据银行相关业务规定,对企业进行必要的信用等级评定和授信额度的审核。其中评级是为了解决准入门槛的问题,授信是为了确定贷款的具体金额和担保方式。

3、贷款发放阶段

篇3:担保风险防范机制及措施

一、担保公司在市场运作中存在的主要风险

1、行业风险

对于每一笔担保业务的办理,仅仅考虑到它的当前风险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结合国家的宏观政策以及国际行情等有关情况予以判断。如果国家对于该行业持限制、不鼓励发展的政策,那么该来企业的行业风险将非常高,而且这种风险纯粹受国家的宏观政策影响,无论是生产经营的企业,还是作为担保公司均无法掌控其相关的风险。鉴于此,对于此类行业,担保公司不宜介入;反之,对于那些受国家宏观政策鼓励、支持的企业或那些高新技术产业,则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而这类企业也正是我们担保公司所要积极扶持、参与的对象。

2、无账或账务严重失真的企业担保的风险

在我国目前经济环境以及纳税环境不是很好的大气候下,无账或账务严重失真的企业还不少,尤其是在民营企业的初级阶段。有的一个企业几套账的现象大有存在,给税务局的是“诉苦账”、“亏损账”;给银行、担保公司的是“盈利账。”而这类企业很多也是担保公司所面临的担保对象之一。对这类企业,在能通过其他非常规的途径对其相关的经营隋况得到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如果有足值的抵押物,可以适当的介入一些,但不宜太大;否则,担保公司最好不要介入。

3、“惯性"办理业务的风险

这里所说的“惯性”办理业务主要是针对担保公司内部管理而言,即对一家企业多年多次申请贷款担保,均由担保公司一个人长期主办,而未进行岗位轮换可能产生的风险。一个人对同样一件事情长期办理,很容易产生一种惯性思维。对个人而言,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积极的方面是对事情本身的熟练程度将可能会更加熟悉;不利的一面是可能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缺少应有的职业谨慎,对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未能予以足够的关注,从而给公司造成一定的风险。对单位而言,从内部管理的角度,是不利于公司的经营管理,不利于公司的风险有效控制。因此,对有条件的担保公司,应每隔一定时期,对公司业务的承办人予以轮换,以从不同的角度,对申请担保单位的风险进行控制,从而降低担保公司的风险,提高担保公司的担保质量。

4、“两头在外"企业担保的风险

所谓“两头在外企业”是指一个企业在本地有企业,在外地同样也有关联企业。企业利用本地企业为融资平台进行融资,所融资的资金主要用于外地企业使用,回笼的资金也在外地企业的账务上。对于这类企业的担保风险,担保公司很难予以控制。一旦出现风险,可能产生损失的概率很大。因此,对于这类企业担保,担保公司一定要慎重,对于其外地企业的经营隋况也应仅仅作为本地企业融资的参考,而不能作为主要依据予以参考,重点还是以本地的经营规模、现金流量等相关情况作为决定是否予以担保的重要条件。

5、不太重视保后监管的风险

担保公司的工作如同农民种地一样,不仅要将种子种下去,而且要注意以后的施肥、拔草等,才能会有好的收获。因此,对于担保公司而言,事前的调查固然

很重要,但事后的跟踪监管更为重要,因为企业的形势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如果我们对已办理不能进行有效的事后跟踪监管,待企业风险已经产生了,再去想补救措施,那就晚啦。因此,任何担保公司都必须把保后监管工作当成一项重要的事项来抓,要有专人负责,且将每次监管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公司领导,及时研究对策。

二、担保公司防范风险的必要性

信用担保业诞生的根源便是为了化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也就是说,将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转嫁给担保公司,银行的贷款风险得以化解,中小企业可以取得融资。显然,担保公司经营的是高风险业务,如果不能管理好自身的风险,那么,担保公司将成为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转嫁的“替罪羊”。

不管是当前还是长远来看,担保公司都只能作为银行融资的补充担保方式:据统计,中国的专业担保机构目前担保发生额占银行融资发生额的比例约为1%,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约为3%~5%,即使目前担保业务发展最完善的日本与韩国,这一比例也不过1 0%左右。担保公司要生存,就是要做银行想做而不敢做的企业。因而,如果担保公司不具备比银行更强的风险识别、风险管理、风险控制与风险化解能力,那么,担保公司便难以生存,所以,风险控制与风险化解是担保公司永恒主题。担保机构提供的是信用,经营的是风险,担保机构提供的贷款担保的风险必然大于银行贷款风险,一旦担保机构破产,引发的社会信用危机将是严重的。因此,必须加强信用担保机构自身建设,建立防范、化解和规避担保风险的机制。三、担保公司在市场运作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1、形成完善的内控机制与业务制衡机制

担保公司应建立制衡的内控体系,通过集体智慧、集体廉洁来防控风险。担保公司按风险管理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可设置三个部门。担保业务部作为业务开拓部门,风险管理部作为业务合规审查、合同文本审核的部门,综合管理部作为章证管理、重要档案管理的部门。不同部门之间按“审保分离”原则,明确职责与分工,互相制衡。建立完善的决策机制,主要包括项目审批决策程序、保后监管程序、代偿追偿程序等,并以制度方式将该程序加以落实。从实际经验看,建立以公司领导、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外骋行业专家共同组成公司的“担保决策审批委员会”﹙简称审保委﹚,执行决策职能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2、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价体系

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对担保公司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对申保企业的风险进行量化评价,减少人为的误差。担保公司的风险评价体系应参考银行的客户评价体系,结合自身客户群的特色及风险控制与业务开拓的需求,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价体系。目前国内较大的担保公司基本都建立了有自身特色的风险评价体系,对申保客户进行保前风险评价,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当然,对风险的把握不能只看风险评价的结果,还应结合客户的实际情况,定量与定性结合,普通评价与特殊评价结合,把好风险关。

3、形成科学的尽职调查程序

建立科学的尽职调查程序对把好风险有重要意义,目前,较好的尽职调查程序一般为:“一析,二看,三听,四问,五查”五步调查程序。从分析客户的申保资料开始,形成问题,带着问题去企业看,要听企业主要负责人、一般职工、相关政府部门、供应商与客户对企业的评价,要带问题去企业寻找答案,要判断企业申保资料与财务指标的合理性,针对可疑点,确定核查重点,查清企业实际情况。在尽职调查过程中,发挥项目经理AB制的双人智慧,共同把关,互相配合,以A角为主形成调研报告。

4、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形成高素质的项目经理团队

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经办人,对项目风险的控制负主要责任,要通过建立制度,使项目经理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与敬业精神。应建立项目经理的AB制,由两名项目经理共同处理同一项目,共担责任,互相制约。为使项目经理具有工作热情,应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同时,应建立项目经理的问责制,对项目经理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

篇4:担保风险防范机制及措施

关键词:抵押贷款;法律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09)04-0065-03

商业银行抵押担保贷款业务虽然开办得较早,但自1995年《商业银行法》确定抵押担保方式作为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基本规则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颁布以来,随着抵押担保方式的安全保障性以及经济性的特点逐步显现,抵押担保方式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才得以普遍推广。与此同时,各商业银行也不断的制订和完善相关的抵押担保贷款管理制度,抵押担保贷款抗风险能力不断加强,抵押担保贷款已成为当前各商业银行贷款的主要品种。正是由于抵押担保贷款具有很强的安全性与保障性,使得一些商业银行信贷从业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过分注重抵押担保措施,而忽视第一还款来源的思想误区。认为只要设定了抵押担保,就有了退路,有了保障。殊不知,更优先于抵押优先权的法定优先权就足以使抵押担保贷款项下的有效抵押权存在法律风险。笔者根据多年工作体会,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就如何解决该问题谈谈以下看法。

一、抵押优先权受制于法定优先权的法律风险

法定优先权是指法律规定优先于抵押权受偿的一种权利,货款抵押权是基于商业银行与当事人之间的约定而产生的担保物权,它的成立并非源于法律直接规定。其受偿顺序只能屈居于法定优先权之后。二者一旦相遇,极易使银行苦心设定的贷款抵押前功尽弃,从而导致债权保障性受损或悬空。当前信贷业务开展及司法实践中,优先于抵押权受偿的法定优先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税收优先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45条明确规定:“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纳税应当先于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执行。”根据这一规定,如果企业在提供抵押之前就已拖欠税款,税务机关就有权先于商业银行处置抵押物并就处置价款优先受偿,即便是商业银行已处置抵押物或以折价形式受偿,税务机关亦有权在抵押物价值范围内向商业银行追偿欠税企业应缴的税款。

2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优先权。商业银行以拖欠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土地使用权做为贷款抵押物的,在处置抵押物时,商业银行只有在以抵押物折价或拍卖、变卖所得价款缴纳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款项后,才能够就剩余部分享有优先受偿权。

3破产财产中的相关费用优先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及国务院相关规定,破产企业财产处置后,破产费用、共益费用、职工安置费先于抵押优先权受偿。可见,破产企业财产即使此前已抵押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贷款抵押物优先受偿权仍让位于破产费用、共益费用、职工安置费的受偿权。

4建设工程款优先受偿权。1999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合同法》第286条规定:“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价款。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按照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的以外,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建设工程的价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2002年6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中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房地产纠纷案件和办理执行案件中,应依照《合同法》第286条的规定,认定建筑工程的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优于抵押权和其他债权”。建筑工程价款包括承包人为建设工程应当支付的工作人员报酬、材料款等实际支出的费用。不包括承包人因发包人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同时,该解释还对建设工程承包人行使优先权的期限做了限定,规定了行使优先权的期限为六个月,自建设工程竣工之日或者建设工程合同约定的竣工之日起计算。按照上述规定,在建工程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优于抵押权的优先受偿权,可见,商业银行的主张房地产开发贷款抵押物优先受偿权时,将面临房地产承包商建设工程款优先受偿权的威胁。

5留置优先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9条第2款规定:“同一财产抵押权与留置权并存时,留置权人优先于抵押权人受偿”。就法律实质来说,留置权是一种法定担保物权,当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对债务人的动产提供保管、运输、加工、修理等劳务但未在约定期限内得到应有补偿时,即可依法占有该项动产并行使留置权,最终以标的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价款优先于抵押权受偿。实践中最常见的如商业银行汽车抵押贷款,该品种贷款的抵押优先权将会因留置权人向汽车抵押贷款中的抵押人主张汽车留置权的优先受偿权而受到威胁。

6船舶优先权。根据《海商法》第25条规定,船舶优先权先于船舶留置权受偿,船舶抵押权后于船舶留置权受偿。根据《海商法》第22条的规定,下列各项海事请求具有船舶优先权:船长、船员和在船上工作的其他在编人员的工资、其他劳动报酬、船员遣返费用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给付请求;在船舶营运中发生的人身伤亡的赔偿请求;船舶吨税、引航费、港务费和其他港口规费的缴付请求:海难救助的救助款项的给付请求;船舶在营运中因侵权行为产生的财产赔偿请求。

7民用航空器优先权。《民用航空法》第22条规定,民用航空器优先权先于民用航空器抵押权受偿。根据《民用航空法》第19条的规定,下列各项债权具有民用航空器优先权:援救该民用航空器的报酬;保管维护该民用航空器的必需费用。前款规定的各项债权,后发生的先受偿。

8正常经营活动中已支付合理价款并取得动产浮动抵押财产的买受人的优先权。《物权法》第189条规定,以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的,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已经支付合理价款并取得抵押财产的买受人。根据这一规定,在动产浮动抵押中,正常经营活动中已支付合理价款并取得抵押财产的买受人的权利优先于浮动抵押权人。

9司法费用的优先权。依据有关法律规定,诉讼过程中发生的有关司法费用支付权优先于抵押权优先受偿权。

二、防范有效抵押权项下的法律风险建议和思路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永恒的主题。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要想有效保全信贷资产,切实提高资产质量,就需要大力规避法定优先权对抵押权的冲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谨慎操作。首先,要加强对商业银行信贷从业人员的信贷业务及法律知识培训,提高信贷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其次,要加强贷前调查及对借款人的资信分析,认真落实第一还款来源;应调查了解抵押人是否存在拖欠税款、拖欠工程款、拖欠职工工资和基本保险费用;是否已将抵押财产出售给第三人;船舶和民用航空器是否已经产生有具有优先权的其他债权;是否拖欠司法费用情况等问题。第三,要严格贷后管理,密切监测贷款资金的运用及企业的经营状况。

2引入抵押资产“净值”概念。此处所说的“净值”,并非会计核算中通常意义上的固定资产净值,而是指抵押物评估价值剔除法定优先权预见额度后的净值。抵押设定日可预见额度的法定优先权主要包括:土地出让金、被拖欠税款及建设工程价款等。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对借款企业的完税情况、抵押物情况、建设工程款的结算情况深入掌握。在借款申请阶段,必须明确要求借款企业提供完税凭证及相应的建设工程款支付证明,必要时可直接向税务机关调查了解企业的纳税情况,并应要求企业先行完税,再接受抵押。

3把抵押人已经缴清税款作为银行接受抵押贷款的前提条件。为避免抵押人因欠税而给银行贷款带来的风险,银行在接受抵押之前,应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抵押人是否欠税以及欠税的时间、金额。一是通过税务机关在媒体上对纳税人欠税情况的定期公告了解抵押人是否欠税;二是直接要求抵押人说明其纳税情况,提供完税凭证;三是前往税务机关了解有关抵押人的欠税情况。商业银行只有在确信抵押人已经缴清税款的前提下,方可发放抵押贷款。

4约定债权级别,前置抵押权优先受偿顺序。在发放贷款前,商业银行可与发包商及建筑承包商达成三方书面协定,将银行贷款设定为高级债权,建设工程价款设定为次级债权,在银行债权受偿之前,不对抵押房产行使建设工程款优先受偿权。此举的实质相当于建筑承包商事先约定部分放弃建设工程款优先受偿权。使其位于银行贷款抵押权之后、其他约定债权之前受偿。司法实践中,海南地方法院已对此类约定如“在贷款受清偿之前,放弃建设工程款优先受偿权”的效力予以认可。(当然,放弃工程款优先受偿权约定的效力问题,司法实践有不同的判例,最高院的倾向性意见:对于工程承包人放弃自己垫资的部分工程款,该承诺有效,而对于放弃的工程款中含有建筑工人、农民工工资的,该部分承诺无效。)

5积极主张抵押权。在依法主张抵押权时,要及时对抵押资产采取保全措施,以争取对处置抵押资产的优先权。在抵押人与承包人发生诉讼时,商业银行作为抵押权人,要及时向法院要求以第三人身份参加诉讼,对建筑工程价款的数额(应是为建设工程应当支付的工作人员报酬、材料款等实际支出金额)和是否在六个月内行使权利进行核实。对执行阶段的抵押物评估价值,应引起高度重视,法律人员可会同信贷评估部门或外聘专业评估机构对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抵押物评估报告进行分析。对评估价值不合理的,要积极向执行法院提起异议。以保障将来的债权安全。

6避免接受有限制的抵押物。例如商业银行在接受担保物作抵押担保时,应该关注是否存在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妨碍银行对抵押担保物的优先受偿,如抵押物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前,是否已对外出租。根据“买卖不破租赁原则”抵押权人实现抵押优先受偿权时,抵押前已出租房产的效力继续有效,这无形对处置抵押物产生影响。因此,应尽可能避免接受受限制的担保物作为贷款抵押或者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

7完善对抵押财产的鉴定机制。执行法院应完善对抵押物的估价和价值实现机制,方便商业银行作为抵押权人行使抵押权和实现抵押权,尤其是应调整法院执行鉴定机构委托的评估公司按评估出来的标的物价值数额大小来收取评估费做法。

篇5:融资性担保公司风险及解决措施

担保公司是担负个人或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职能的专业机构,担保公司通过有偿出借自身信用资源、防控信用风险来获取经济与社会效益。近年来,我国信用担保行业迅猛发展,但高速发展背后,高风险已经开始显现。

2012年以来民营担保巨头中担、华鼎、创富等深陷资金链断裂危机,四川资本大鳄“华通系”实际控制人疑似跑路,2013年浙江全省法院共受理了企业破产案件346件,同比上升145.07%,破产企业债务总额达1595亿元,比2012年的243亿元增长了近6倍。发生在温州的企业破产案就有198起,超九成的担保企业关门倒闭。截至2014年6月17日,广东省已有30多家担保公司退出融资性担保市场。截至2013年年底,广东省共清理严重违规担保机构36家、分支机构13家。

近期,有媒体报道,国内许多担保公司没有从事正规的担保业务,而是充当起了民间借贷中间环节的角色,通过违规发行理财产品向普通市民高息揽储,然后再以高昂的价格通过民间借贷放贷给借款方,坐收其中的利差。另外,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一些担保企业已经不满足于现有的“业务”模式,开始尝试通过P2P网贷来实现无成本、最快速的资金拆借。担保行业多年缺乏有效监管聚集的风险和问题还比较突出,加之近年来机构增加过快、数量过多,监管基础薄弱等问题仍较为突出。特别是近期相继出现的一些融资性担保机构因违规经营导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事件,暴露出部分融资性担保机构自身经营管理不规范、偏离主业、内控机制欠缺、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管等问题,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

随着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担保公司业务合作的逐渐深入,担保公司担保贷款以及担保公司行业管理的潜在风险随之出现,如何更好地发挥担保公司融资平台的作用,同时又降低担保贷款的风险,这一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担保公司通过提供信用担保,一方面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资信水平,增加银行对企业的信任,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另一方面可以分散和降低银行贷款风险,有效提升信贷资产的安全性。但担保公司担保贷款并非零风险,在实践中,由于担保公司存在虚假出资、抽逃资本金、缺乏反担保等诸多问题,极易将担保风险转嫁商业银行,加之银行主观上盲目信赖担保公司担保的保障作用,疏于管理,致使担保公司担保贷款潜藏较大风险隐患,贷款损失时有发生。下面就从担保公司和商业银行两个方面剖析担保贷款的风险成因,并提出强化风险控制的对策。

(一)担保公司自身及行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担保公司股东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实收资本不实。实收资本是担保公司对外提供担保最根本的物质基础。目前一些担保公司存在注册资本没有足额到位,关联企业大量占用担保公司资金,甚至存在股东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现象。同时在出资方式上,存在货币出资占比不高或出资物变现能力较差甚至难以变现的问题,对担保公司担保能力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二是部分担保公司经营范围广、主业不突出,影响了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一些担保公司为追逐利润,未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作为主业,而是把主要资金投资房地产、股票,搞典当行和长期股权投资,甚至直接发放“高利贷”,严重影响了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降低了承担担保责任的能力。

三是部分担保公司未提取或未足额提取风险准备金,缺乏必要的风险准备。财政部颁布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担保机构应按当年担保费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按不超过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以及所得税后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用于担保赔付。”但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担保公司没有严格遵循上述规定,未提取或未足额提取风险准备金。一旦出现担保赔付,由于其资金来源不足,难以履行其担保责任。

四是担保公司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从事担保业务的人员缺乏对金融、法律、担保业务的相关知识和培训,风险识别能力及对企业经营情况的判断能力不足。

五是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在业务办理中随意性强。一方面缺乏一套较为完整的、结合实际并不断完善的企业评估评价体系。这个体系的主要功能是对企业财务状况、非财务状况、企业领导人能力及信用记录、反担保措施等方面作出评价并得出结论;另一方面缺乏严格的内控制度。如应建立审、保、偿分离制度,即调查人员负责对申请担保企业的资信调查与评估,对资信调查和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承担责任;审批人员负责担保项目的审批,对审核、审批结果负责;检查人员负责担保项目的后期监测、代偿、追偿,对监测、代偿失误、追偿不力负责等,不同岗位业务人员相互制约又责任分明。对具体业务应实行双人复核、分级审批、专业决策等,避免内部人员操作失误或发生道德风险。

六是反担保物价值较低或抵押手续不齐全,潜在操作风险大。通过担保公司担保的贷款,几乎都是无法给金融机构提供有效抵押物的客户。其担保物不易变现,或是担保物价值虽高,但无法办理合法有效的抵押登记手续,这使得抵押变现存在潜在风险。

七是缺乏风险分散机制。如:增加担保品种,优化担保品种组合;控制单一客户担保债务比例,控制单一行业担保债务比例;最大10家客户担保余额不能超过担保公司资本净额的一定比例,存续期一年以上的担保余额不应超过全部担保余额的一定百分比等。然而目前的担保公司并没有意识到风险分散机制的作用,一些担保公司对部分大客户提供的担保责任金额过大,远远突破了法定的正常比例,形成贷款担保的集中度风险,没能通过控制担保项目间的相关性和对总担保额进行适当分散来降低风险。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

一是银行对担保公司代偿“兜底”存在严重依赖心理,从而放松信贷管理。部分银行片面认为担保公司作为中小企业的第二还款来源,即使企业无法清偿贷款,也有担保公司对风险损失兜底,从而放松了对担保贷款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管理。二是对担保公司对外担保情况缺乏整体把握。担保公司的业务协作银行往往不止一家,有的甚至还跨区域在异地与多家银行开展担保合作。由于银行间的竞争与信息封锁,各银行对担保公司的担保业务规模和风险状况缺乏整体把握,对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难以准确判断,也未根据担保公司担保业务的变化对担保能力进行充分评估,适时调整担保放大倍数。三是对担保公司担保限额的计算方法不合理。现阶段,商业银行一般根据担保公司实收资本乘以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担保放大倍数来计算担保公司的担保限额。这种方法存在较大弊端:一是在担保公司股东虚假出资、抽逃资本的情况下,担保公司财务报告反映的实收资本和净资产不实,不能作为计算担保能力的基数,应进行调整;二是对不同资信等级的担保公司采用同一担保放大倍数,有可能夸大担保公司的担保能力。四是缺乏对担保公司有效的贷后管理。银行与担保公司达成合作后,往往缺乏后续的管理和对担保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状况的后续分析,缺乏对担保公司动态担保能力的检查和跟踪制度,使得贷款业务存在潜在风险。强化担保贷款风险防控的思路与措施:

(一)充分认识担保公司担保风险,审慎选择合作机构 对担保公司的信用风险银行要有充分的认识和估计。在选择合作的机构时,应当从担保公司法人治理机制、经营范围、注册资本、信用等级、经营业绩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审查,严把合作机构准入关。通过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可以从源头上将缺乏资金实力、专业人才和管理混乱的担保公司予以排除。(二)多渠道收集担保公司的相关信息,建立黑名单制度,防范信息不对称风险 由于一家担保公司的担保业务往往涉及多家银行以及一家银行的多家分支机构,因此应当建立统一的担保公司担保贷款业务管理体系,责成具体部门,及时收集处理并在内部发布相关担保公司信息。

(三)密切关注担保公司关联交易情况

应当密切关注担保公司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情况,及时识别担保公司股东通过关联交易抽逃资本金的行为,避免担保公司与关联企业相互串通、恶意套取银行信贷资金的情况发生。

(四)根据各担保公司实际情况科学核定担保限额

在分析担保公司担保能力时,应关注担保公司资产构成情况。如果担保公司的资产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都很差,应调减其担保限额。(六)加强与担保公司的信息交流与工作协调

一是与担保公司定期沟通,交流贷后监管信息,协商风险防范措施,共同做好贷款风险防范工作。二是加强对担保公司的风险监测。三是业务经营中获知影响担保公司信誉状况或代偿能力信息,应及时通报,并对担保公司的重大风险予以风险提示。四是引导和督促担保公司规范财务制度,按照国家规定的担保公司财务办法编制财务报表,并提足各项准备金,确保其贷款风险补偿能力。

篇6:廉政风险及防范措施

廉政风险及防范措施

近年来,按照上级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相关要求,市中心血站成立了站长任组长,副站长、支部委员任副组长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开展市中心血站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履行基层党组织政治责任,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构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该站结合本站实际情况,通过召开全体党员、职工动员大会,广泛动员部署;加强学习、选择重点、明确风险、注重防范;对应中心血站建立运行中的血站质量管理体系,以此为工作载体基础,制定了《市中心血站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管理文件》,作为制度保障,制定日常工作中的防控措施,完善防范管理,加大防控工作力度,更好地履行基层党组织职责,确保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有效实施,实现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该站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涵盖了有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各部门、科室的《标准操作规程》,全面涵盖了中心血站党务、行政、财务、后勤、业务、质量等工作范畴,在历次的卫生部、卫生厅血站质量管理检查中受到了“体系文件覆盖全面、细化做得很到位”的评价。在中心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工作中,该站坚持依法规范执业、制度性文件管理、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持续改进的原则,组织开展中心血站全面工作。还建立实施了站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科室负责人每周一坚持到科室、采血现场等一线工作场所现场办公制度;职工培训与继续教育制度;建立实施了质量、业务、行政巡查科室工作制度;建立开展了质管员工作制度;建立实施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持续改进、及时修订常态化制度。

在今年开展构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工作中,该站按照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原则,结合已建立实施运行多年的中心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工作,以此为工作载体基础,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排查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建立长效机制等要点要求逐一落实、有效推进。并为此修订了有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记录,形成有效防控廉政风险的“制度链条”,使其达到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与制度建设、日常工作、日常监管、持续整改、责任追究紧密有机结合的目的。通过防控廉政风险的制度化文件及其运行机制建设,初步形成了该站在领导决策、干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采购、资产处置、后勤(基建)管理、采供血业务及质量、临床用血业务指导、协助卫生部门开展临床用血许可及检查、储血质量控制管理等具备权力运行的、具有潜在风险点的工作事务的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体系。

篇7:作业风险评价及防范措施

华东石油局钻井工程公司

华东30553HD井队

织4井作业风险评价及防范措施

生产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有较大危及员工安全与健康、设备、钻井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偶发情况:灼伤

1.1 作业风险

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但有损员工健康的化学药品,可能触及身体造成灼伤。化学药品有:NaOH:强碱,腐蚀伤害。

HCl、H2SO4:强酸,腐蚀伤害。

1.2 防范措施

1.2.1 执行HDZJ/HSE-6.6《钻井液HSE管理程序》。

1.2.2 在破碎固体强碱、配制强酸水溶液及装运时,必须配戴护目镜、抗酸、碱防腐手套、穿防腐工鞋、工衣。

1.2.3 一旦附着于身体,则立即用水或中性洗涤液冲洗。坠落

2.1 作业风险

员工于高出钻台面或其它设施2m以上高处作业而无防护设施时,可能偶发坠落事故,重者致伤残。

2.2防范措施

2.2.1执行中国石化安[2004]553号《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对潜在的跌落危险区设置标志。

2.2.2 对永久性或临时性的梯子、扶手,当班员工及HSE监督员每日或作业前检查牢固程度。

2.2.3 严格遵守高处作业系保险带的规定。

2.2.4 任何悬吊设备或器具,不得悬吊员工用于高空作业。

2.2.5 高处作业者执行作业票制度。物体打击

3.1 作业风险

员工在设备、部件、器具附近作业易遭受非正常动作的物体的打击,易遭受

高空落物打击致伤残。

3.2防范措施

3.2.1由持有上岗证的司钻、副司钻按章操作刹把、司钻控制台。

3.2.2 当班司钻认真检查刹车系统、防碰天车装置及限位装置、死活绳头卡固、钢丝绳磨损状态等要害部位,及时排除隐患。

3.2.3 高处作业时,工具拴保险绳、零配件无防护的装包。

3.2.4 井架上、钻台面和钻台下不得进行交叉作业。

3.2.5 每日白班检查高压软管连接部位的保险绳系及装置。

3.2.6 钻井泵泄压管两端正确加装可靠的保险装置。

3.2.7电动绞车吊物采用双面反向吊钩。

3.2.8使用地面震击前、过程中均应对井架各连接件的紧固、死活绳头卡固、刹车系统情况进行检查。

3.2.9 U型卡卡立管时,立管与井架间所垫方木应采取防掉落处理或采用专用立管垫。4 机械伤害

4.1 作业风险

非常情况下,员工在运转、运动着的设备、钻井工具附近作业,不小心易为机械所伤害。

4.2防范措施

4.2.1 机械设备各部件护罩齐全、固定平稳牢靠。如有破损及时修补、更换。

4.2.2运转部位保养、维修作业必须停车后进行,控制手柄绑牢并挂牌警示。

4.2.3 传动装置护罩上不得摆放物件,员工不得跨越。

4.2.4不准用转盘绷扣卸扣。触电

5.1 作业风险

空气潮湿天气、雨洒落或喷泥浆于电器设备上,电器设备漏电而未发现,员工触及时易触电伤残。

5.2防范措施

5.2.1 电器设备前端安装漏电保护器。

5.2.2 电器设备采取接地保护措施,其接地线截面积大于6平方厘米、电阻小于4欧

姆、埋深大于1米。

5.2.3 执行中国石化安[2007]469号《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

5.2.4 钻井液循环系统各电器及控制柜电源线必须穿管。

5.2.5 手和脚必须干燥方可操纵电器开关,电器开关必须防潮。

5.2.6 按规定对电器设备及控制部位进行检查。

5.2.7 必须断电检修电器设备且挂牌并专人监护。

5.2.8 发生触电事故,必须依照规程断绝电源对症救治触电者。爆炸

6.1 作业风险

这种偶发事件对员工伤害极大。

6.2防范措施

6.2.1 执行中国石化安[2007]465号《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6.2.2 各压力容器(含远程控制台)由持证人员按章检查、操作。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齐全、灵活,定期送检。

6.2.3 气路阀件损坏后及时修理、更换。

6.2.4 氧气、乙炔气瓶按规定位置、间距摆放,保持通风良好,防暴晒,勿靠近高温;乙炔气用火气割、焊接由持证人员操作。

6.2.5 定期对易爆物品进行泄漏检查。

6.2.6 有可燃性蒸汽或气体时绝对不能使用无防爆的电器设备。

6.2.7 在油罐区、消防房等处设置醒目的防火标志。火灾

7.1 作业风险

偶发的火灾事故消灭不及时可能会引发井毁人亡设备报废。

7.2防范措施

7.2.1 执行HDZJ/HSE-6.8《危险品及消防管理程序》。

7.2.2 井场区域内禁止烟火,并设有明显标志。

7.2.3严格执行《用火作业许可证》制度。

7.2.4 电力线路严禁从油罐上方通过。

7.2.5 用电设备、电源控制柜达到防爆要求。

7.2.6 井口设备、圆井、钻台和场地无油气聚集。

7.2.7 在用清洗剂的闪点大于等于38度。

7.2.8 消防设备必须定期检查并保持可用状态,且保存最近一次的检查纪录。

7.2.9 每个员工都熟知消防设备的位置,具备使用操作技能。井涌

8.1 作业风险

经预测、评估,本井可能存在压力异常而引起井涌,必须采取预防措施而不酿成井喷。

8.2防范措施

8.2.1 执行HDZJ/HSE-6.4《井控HSE管理程序》。

8.2.2 严格依据规程及时发现溢流、及时正确关井阻止溢流、排除溢流,重建井内压力平衡。

8.2.3 溢流转化成井涌应及时正确关井、正确压井。

8.2.4 井场按设计要求储备一定数量的高密度钻井液和加重材料。偶尔发生的意外事件

9.1 作业风险

单吊环起钻、水龙带缠方钻杆、提升短节倒扣、大钳尾绳断及滑脱、顶天车、大绳跳槽、钻具立柱从指梁中倒出等亦会危及安全作业乃至酿成事故。

9.2防范措施

9.2.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操作。

9.2.2 严格执行设备检查、维护保养制度,发现并消灭隐患。

9.2.3采取防护设施(如防水龙头意外转动的保险绳、防碰天车装置与游车起升限位装置同时安装、二层台指梁上加装钻杆隔挡板等)。保护环境

10.1 作业风险本井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10.2防范措施

10.2.1 执行HDZJ/HSE-6.12《环境保护管理程序》。

10.2.2 本井建井过程中产生的岩屑、污水、废钻井液均定点排放于岩屑池、污水池。

11H2S防范

11.1作业风险

评估确认本井或营区存在H2S毒害员工的可能。

11.2防范措施

11.2.1 按照甲方提供的井场、营区安置钻井设备与营区。

11.2.2 在H2S容易聚集的地方,由上级HSE管理部门安装H2S监测仪及声响报警系统,且能同时开启使用。

11.2.3 配备足够的防毒面具和供氧呼吸设备,并定期检查这些器具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11.2.4 当班司钻配戴经检验的便携式H2S监测仪。

11.2.5驻井医生储备一定数量的急救H2S中毒的药物(例如:小苏打水、葡萄糖盐水、尼可刹米、山梗茶碱等)。

11.2.6 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急救知识,进行逃生演习。隐患治理

在生产施工全过程中,定期召开周HSE会议、每天召开班前班后会,要求各岗位人员严格按岗位职责和巡回检查路线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当班不具备整改条件的,由领导干部安排整改,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冬季防冻

篇8:提货担保业务的风险及防范

首先来看国际商会出版物第535号的一个案例。该案中,受益人(出口商)提交提单副本并通过议付行A向开证行电提不符点,开证行在征得开证申请人(进口商)同意后,回电A银行同意接受这一不符点并授权A银行对受益人付款,随后A银行议付并寄单,开证行收到单据后,借记了开证申请人的保证金帐户并付款给A银行。开证行付款后,开证申请人对副本提单以开证行提货担保书的形式从承运人处取得货物;而此时受益人将该正本提单出售给了第三方,第三方在发现提单项下货物已经凭借银行提货担保书取走后,便要求承运人赔付货款,承运人转向开证行要求赔偿,开证行再开证申请人,发现该开证申请人已经失踪。开证行为了维护信誉只好先赔偿,只得根据提货担保书责任进行了赔付。此案中,受益人骗取两笔款项,即信用证项下议付款和出售正本提单的货款,后凋查结果显示这是一起开证申请人与受益人串通安排欺诈开证行的案件。

上述案例体现了提货担保的核心风险所在,即开证行失去信用证项下货权。开证行开立提货担保后即失去了对信用证项下货权的控制。因为保函的申请人凭银行出具的保函取得货权,若保函申请人违约,必然造成银行钱货两空的损失。在实务中,曾发生过不法分子骗取银行保函提货后销声匿迹而银行被迫向船公司及出口商赔偿货款的案例。这也是提货担保业务中最大的风险即货物被人冒领的情形。

提货担保业务的第二个风险点是银行在信用证项下办理提货担保后,将失去拒付单据的权利。如果开证行开立了提货担保,即使日后收到的单据中存在不符点也不应对外拒付。因为,如果开证行拒受单据并退单后,受益人可以凭提单向船公司提货,由于货物已被开证申请人凭开证行提货担保提取,开证行将面临船公司索赔,索赔金额除了货款还可能包括其他相关费用。因此,银行在为客户开立提货担保之前,一般都要求客户出具书面保证:单据到达后,无论是否存在不符点,均不拒受单据。

当然,提货担保金额不确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风险点。从理论上讲,提货担保金额应为出口商在信用证下发运商品的发票金额,但实务中,一旦船公司因为凭提货担保放货遭到提单持有人的索赔,其赔付金额可能不限于货值本身,而往往还要包含其他相关费用,因此,船公司一般不接受固定金额的提货担保。由此,一旦发生诉讼,银行的赔付金额有可能远远大于实际的标的额。

另外,提货担保期限敞口也给银行开展提货担保业务造成了一定的风险点。我国《海商法》第257条规定:“就海上货物运输向承运人要求赔偿的请求权,时效期为1年,自承运人交付或者应当交付货物之日起计算;在时效期间内或者时效期届满后,被认定为负有责任的人向第三人提起追偿请求的,时效期为90日。自追偿请求人解决原赔偿请求之日起或者收到受理对其本人提起诉讼的法院的起诉状副本之日起计算。”根据这一规定,在提货担保业务中,提单持有人向船公司主张权利的时效期大约为货物到港后一年,由于船公司解决提单持有人赔偿请求的日期,或船公司收到受理对其本人提起诉讼的法院的起诉状副本的日期无法确定,因此,船公司向开立提货担保的银行主张权利的日期也就无法确定。在实务中,为充分保障自己的权利,船公司一般不接受含有固定效期的提货担保,银行则将提货担保视为效期敞口。

综上所述,银行提货担保业务的风险是可能远远超过原有信用证的风险,在办理时候应该慎之又慎,同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风险控制:

①准确掌握进口客户交易对方的国别情况。

提货担保业务多发生在近途的跨国贸易中,以中国与韩国、日本、东南亚国家居多,由于货物运输路途较近,而单据通过银行传递有时会迟于货物而后到。因此,在办理该提货担保业务时,一定要了解进口客户交易对方的国别情况。

②对客户进行严格的资信审查并落实相应的抵押担保

在信用证业务中,如果银行开立了提货担保即失去了拒付单据的权利,因此,只为运作规范、实力突出、履约能力较强的客户提供授信额度出具保函,对把握不大的客户应要求提供足额的保证金。必要时要跟踪客户提货、销售及货款回笼情况。

③要求进口商做出明确的保证承诺

由于在提货担保中银行通常声明,凡是船公司由于凭担保放货而遭受的一切经济损失都由银行负责赔偿。这样银行可能受到来自船公司和信用证议付行两个方面提赔而引起的经济损失。因此银行在接到进口商提交的提货担保申请后,应要求进口商出具承诺函,申明在单据到达后,无论有无不符点,进口商均不提出拒付或拒绝承兑:进口商应立即向运输公司换回提货担保书并退还给商业银行;进口商承担商业银行因出具担保书而遭受的任何损失。

④慎做代收项下提货担保,信用证项下只对在本行开立信用证的客户办理提货担保业务

对代收项下开立提货担保,由于银行对相关的贸易背景不太掌握,也无法核对相应的货物品种、数量及价值等内容,银行对自身的担保责任和范围往往难以确定。因此,银行对代收项下提货担保业务一般掌握比较严格,只对个别资信良好的客户提供该项服务,且在开立时要收取全额保证金。

⑤严格审查有关商业单据,确认货物归属及真实价值

篇9:担保风险防范机制及措施

关键词:企业内控机制;企业建设;企业风险;防范研究

随着越来越严重的企业经济危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也随之更加激烈,再次基础上,由于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不完善性,导致企业对迎面而来的风险没有较好的预防措施。为了使企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企业应大力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并及时解决企业内控建设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方案,提升我国企业内控机制建设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发展动力。

1.企业内控机制建设的作用及重要性

1.1企业内控机制的作用

企业内控机制建设就是企业为实现控制目标,由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以及全体员工来共同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目标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其中企业内控机制的作用主要包括,(1)信息沟通:主要要求企业准确及时的传递与收集有关内控的相关信息,确保相关信息能够在企业的外部及内部准确有效的沟通;(2)风险控制:要求企业采用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案及措施,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风险有效的控制在企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3)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和企业建立方面的重要环节,主要要求企业应系统分析,并及时识别企业经营活动中,哪些方面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冲突,应及时合理的确定相关风险的应对策略;(4)内部监管:主要要求企业在检查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是,对内控建设做出有效的评价,并且对有缺陷的地方即使改进;(5)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内部审计、企业人员的分配、企业的管理结构、企业文化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

内容[1]。

1.2企业内控机制建设的重要性

在企业管理体系中,内控机制建设是企业在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管理手段,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不断扩大的企业规模,在此方面出现的企业内控管理困难也随之增加。一般的管理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企业管理需求,因此,企业在财务管理及机构建设等方面,都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完善。在此过程中,企业内控对企业的快速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企业模式转变的关键步骤,我国对国外比较有效的管理思想,及有效的管理方法进行大量的引进,并根据企业的根本要求和相关情况进行逐渐的改进和完善,这不仅能够全面提升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还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方面,能够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不但对企业的消费成本有着一定的控制作用,还能有效的对财务风险进行规避,同时也对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提出了重要的制度安排。

2.企业内控建设存在的相关问题

2.1企业内部治理机构及监督职能不健全

由于我国长期受计划体制的影响,在企业内部的分权制衡放面,以及企业的文化治理方面比较薄弱。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缺乏相应的防范意识,导致我国在企业治理结构上存在监督性和制度性的不足。例如,我国职业经理人在市场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企业的管理者怀着按部就班的工作态度,对部分问题缺乏相应的创新意识,不能对员工进行及时的引导和督促,使得经理人对企业的监控力度非常有限。另一方面,企业在所有者事实上的“缺位”,给企业部分人在谋取经济利益方面的可乘之机,使企业在快速发展方面受到严重的制约[2]。

2.2企业内控机制建设不够完善

企业内控机制在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比较注重经济效益,企业内控建设在此方面没有得到过多的重视,企业内部人员没有得到相应的配合和联系,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此外,虽然大多数企业虽然建立了相应的企业内控机制建设,但是在监督和考核方面没有明确的制度和措施,使得企业内控机制很难得到有效的运行,并且难以得到执行,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健康发展。

2.3企业内控机制执行力度不足

足够的执行力度对企业建立有效的内控机制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的现象来看,一些企业虽然有着完善的内控机制建设制度,可是在某些方面没有严格的执行力度。例如,对于员工的迟到早退,工作态度散漫等情况,企业管理人员没有相应的惩罚及管理措施,使得企业内控机制如同一张白纸,有名无实,形同虚设,导致员工没有比较好的工作态度,在工作时间自由散漫,没有时间观念,以此情况发展,不但对企业的发展没有起到促进的作用,甚至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制约[3]。

3.提升企业内控机制的解决方案

3.1健全企业内控机制制度建设

企业内控机制建设制度的完善,可以使企业财务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企业应通过相应的调查研究,以及科学的预测和分析方法,创设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和执行,对企业的经济政策、市场的复杂变化、竞争对手的实力及发展趋势,进行缜密的分析和观察,进行利益制衡,制定完善可行的发展目标。同时,企业应根据以制定的发展目标进行发展程度和发展阶段的规划,确定每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使战略规划进一步的完善。此外,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应建立长效约束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改变员工的工作态度,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规范经营操作过程,实现内部控制管理的高效化,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企业人员薪酬水平、业务消费、职务待遇,并不断推进企业市场化进程,才能使企业得到真正快速健康的发展。

3.2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建设制度

企业内控机制建设制度的完整性,对企业内控机制的执行与建设有着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对企业的整体战略措施有着一定的影响。想要加强与完善企业的内控建设制度,企业应加强完善企业的组织机构,科学分配企业各个部门,以及具体工作人员的职责,使权利之间相互制约,确保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4]。此外,企业还应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反馈系统,由于多数企业拥有的会计人员数量有限,而项目数量比较多,容易造成一人身兼多职的现象发生,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管理难度,所以,企业应建立统一的管理系统,以便有效提升内控机制的运行,加强信息沟通,划清岗位职责,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确保企业财务的真实性,并根据财务信息的具体数据对企业的运行及管理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企业一直处在可控状态。

3.3加强内控机制的执行力度

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度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规范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也随着不断变化,随之而来的风险也越来越多。由于中国长期处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多数企业对企业风险管理比较陌生,没有足够的经验和应对策略,部分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应的内控机制制度,但是,由于企业人员的执行力度比较差,监管不到位,造成内部控制如同虚设。因此,企业应对员工的风险意识培养进一步加强,使全体员工以及企业的管理人员时刻提高警惕,保持着风险意识[5]。同时,企业管理人员在进行企业决策时要切实做到有理有据。此外,企业应强化内部控制监督,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提高内部控制的参与力度,确保企业内控机制执行力的规范合理,加强企业内控机制的管理力度,从而开展科学有效的企业内控机制管理。

4.结论

总而言之,企业风险不仅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对整个企业经济发展的方向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企业内控机制的健全和有效执行,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之,诱发企业风险的因素有很多种,企业面临着内外部风险的双重考验,尤其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风险日益显著,企业管理中,资源浪费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大障碍。因此,想要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站在发展和整体的角度,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加强领导监督管理力度,以及完善内控机制制度,并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促进企业的经营目标,良好的企业内控机制建设可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梦,杭建平.浅议构建风险管理型的企业内控机制[J].观点2013,24(10).54-55.

[2]王天才.企业内控机制的建设及企业风险防范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3,23(15).21-24.

[3]崔新文,李玉卓.完善我国企业内控机制的对策[J].市场周刊,2014,12(3).56-57.

[4]弥会宁.浅析企业应如何提高内控管理与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35(12).15-17.

上一篇:月嫂上海一月多少工资下一篇:天津市五大道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