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就业座谈会上的发言

2024-06-23

中职生就业座谈会上的发言(精选7篇)

篇1:中职生就业座谈会上的发言

同学们:大家好!

冬去春来,时光如梭。转眼间一个学期即将结束了。寒假前,学校安排我们组织外县籍的同学开座谈会,既体现了学校领导对我们外县籍同学的特别关心,也说明学校对我们在座的同学们寄予厚望。

借此机会,我想与同学们一起谈谈心。我今天想要讲的话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做为一个xx的学生,我们当有不气绥,不服输的精神!

一年一景,永生铭记。也许你就是在那年那个灰暗时节,带着从中考失利的阴影,或还有一丝丝的不甘,伴着对自己的怀疑,和大多数读中职的学生一样,进入了xx职校.刚进入中职学校时,对于中职学校,也许你认为是最不入流的学校。甚至也许因为你自尊心很强,每当被问到你的学校时,你总会觉得他们的眼光中透射出一丝丝鄙夷和嘲笑,你有时甚至怨那一场中考框住了自己的命运,框住了自己的未来,甚至框走了你成功的希望。你选择读职校只是无奈,甚至觉得自己很失败,中职学校,真如你当初想的那样吗?中职生以后走的路,真的如你认为的这般难行么?作为中考的失败者,你们命定就该接受成为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炮灰么?也许在以前你以为,这是一个充斥着堕落、无望、没有激情的地方,无数中考的失败者因为那一场考试走进这里,前途似乎渺茫。是放弃自己走向沉沦,还是庸碌无为混过三年,你是否现在还在迷茫?

而事实上,我要告诉你的是,你想错了,大错特错!中职学生大有可为,中职生前途异常光明!xx职校是一所朝气蓬勃的学校,里面洋溢着不甘平庸的奋斗,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做为一个xx人,我很认真地告诉你,只要你肯踏实地努力,就一定可以收获未来的成功,这是一个充满青春朝气,留给追梦人的舞台,它会让你的每一份努力都得到应有的肯定。

在xx,在你的身边有许许多多为梦想而踏实努力的同学们,他们有很多都是因为那一场考试而来到这里,但他们从不曾要放弃奋斗的步伐,那是一种不服输,不认输的劲头。看看我们会计班的同学,他们那种只争朝夕的劲头,难道还不能唤醒你的激情?看看我们高考班的同学,他们那种踌躇满志的神彩,难道还不能唤醒你的斗志,再看看我们热火朝天的服装车间,机声隆隆的模具车间,你还会认为中职的学生只会堕落没有追求吗?

xx职校的十五年历程,是xx发展的十五年,更是xx学生情系xx,放飞梦想的十五年。一届又一届的xx学生承载着的是中职生渴望蝶变的梦想,这梦想,绝不卑微。尽管他们忍受着破茧而出的炼狱,但羽化的绚烂使这些煎熬都显得微不足道。他们相信未来,相信态度决定高度,拼搏改变命运。

在xx的三年应该怎样度过?我想,我们身边许许多多为着自已的梦想而努力学习的同学巳经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在今年四月份的邵阳市技能大赛中,我们派出的7位同学全部获奖,谭志敏同学更是勇夺头冠,荣获一等奖,xx均荣获了二等奖,欧文,范敏,王晶,刘香香荣获三等奖。今年更有30多名毕业生被相关大学录取。而更多巳从xx走上社会的毕业生,他们用他们取得的成就给了我们更加明晰的答案。20多岁便白手创业,现金坐拥千万资产的04届毕业生zz,月薪上万元、现任zz集团行政助理的07届毕业生zz,还有z集团主办会计zz,还有怀化的zz等等,一大批xx的优秀毕业生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做为xx的学生,我们的前程更有光茫。对于在座的同学们,我们应该更具有忧患意识,努力努力再努力,奋进奋进再奋进,我们就可以实现超越,造就属于自己的精彩。我们和名校学生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尽管我们跌倒在了冲刺普高的起点线上,但这些,只能标榜过去。尽管我们读的是中职学校,但我们却能通过自己的行动让中职生活多姿多彩,充实而又富有。

还在为你中考的失败找借口吗?还在为你身处这样一所中职学校而自卑,从而否定自己,逃避残酷的竞争吗?这些远不该成为我们退缩的理由。因为,还有很多像我们一样的行路者,他们学会跌倒之后坚强爬起,一路之中洒下的汗水,灌浇了我们的成功路。中职生活不应该是充斥堕落的,也不应该在被窝中埋葬青春,更不应用无知的网络游戏来麻痹自己的本心,我们应用自信自强自立的姿态展现自己的精彩,不虚不浮,脚踏实地,积极向上,奋发有为。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能做的是不让过去的遗憾重演。当我们度过这三年后再回望时,我们能自信地和自己说:“我做到了”!天道酬勤,无愧我心,当我们用汗水去浇灌我们在xx的三年中职生生活,我们必能在毕业季收获属于自己的一片殷虹灿烂。或许,你在这三年中会出现各种迷茫,你会不知所措。但请相信未来,坚定地走下去,对于未来,我们需要的只是时间,它能给我们最好的证明。我们唯一要做的,向身边优秀的同学学习,充实地度过自己三年的中职时光,停止抱怨与叹息,不气馁,不堕落,不做命运的逃兵,生活只会眷顾有理想,肯奋斗的人们,只有具有了自己独特的魅力,才会受到生活格外的青睐。

当然,我们要敢于面对事实,我们学校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特别是我们的生活条件还有待改善。但我们是来学技术的,是来成长的,这一切只能成为激发我们奋斗的动力,绝不能成为自我堕落的借口!我们身边确有个别不爱学习,调皮掏蛋的同学,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他们更不能成为我们成长的绊脚石。坚定自己的意志,坚持自己的选择,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不做逃兵,不为自己抹黑,相信自己,相信xx!

同学们,马上要放寒假了,希望大家珍惜时间,抓紧备考,回家时给父母亲人一份满意成绩。假期在家,多帮助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多和父母交流沟通,以尽作为子女的孝道。多向身边的人和认识的人正面介绍我们的学校,一个热爱自己学校的学生才会是一个有出息的人,一个看不起自己学校的人最终只会被人看不起。多帮助仍在迷茫的同龄人选读我们学校,帮他们谋划一个好的人生前程。

今天你以xx为荣,明天xx以你为荣!谢谢!

篇2:中职生就业座谈会上的发言

-----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处(高校毕业生就业处)张祝秀

同志们:

新春伊始,我们召开全省就业工作系统会,学习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和省政府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全体会议、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要求,总结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就业的经验做法,部署推进2010年就业工作,非常及时,十分必要。刚才,李厅长通报了2009各市就业目标责任考核情况以及2006年以来就业资金使用情况。下午,董厅长、李厅长将作重要讲话,全面总结2009年的就业工作,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今年统筹就业工作做个发言,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金融危机百年一遇,就业危机突如其来,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惊心动魄。全省就业系统的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指示精神,团结一致,迎难而上,共克 时艰,可以说,非常时期、非常责任、非常举措,全力促就业、稳就业,就业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概括起来,三个前所未有:一是各级领导对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二是就业政策出台的密度和含金量前所未有,三是就业服务力度前所未有。最后取得了就业形势逐季好转,情况好于预期的重大阶段性成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尹蔚民部长来山东督查就业工作,给予了“非常高兴,非常受鼓舞,非常充满信心”的高度评价。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人民日报“山东多举措促大学生就业见成效”一文上批示“山东的做法很扎实,值得推广”。去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作为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第一次被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成绩属于过去。2010年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完成目标任务压力很大,工作上不能有丝毫松懈。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在持续,稳定就业的基础尚不稳固;二是转方式、调结构给就业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2日在接受新华社独家专访时说,中国政府成功应对了金融危机的挑战,但中国经济仍面临诸多挑战,在当前经济转型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解决就业难题。无论是从外部需求减少还是从生产企业工资提高来看,我国的外需和外部投资都很难继续保持以往的快速增长,推动经济发展必须更多地立 足于内需。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趋势下,保持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途径是逐步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这意味着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成为必然,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对就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一些外需行业和企业劳动者的生产转向、岗位转移在所难免,大大增加了结构性失业的风险。努力培育新的内需行业就业市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扶持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发展以拓展就业空间,就显得极为重要。这就要求就业工作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在加大职业培训力度、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同时努力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在鼓励劳动者创业的同时不断加强就业服务以促进劳动者就业,在扶持灵活就业的同时加强社会保障能力建设以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三是我省的总体特点与全国差不多,是“四大一突出”,即人口基数大、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规模大、就业困难群体数量大、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同时,还面临转轨就业、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就业同时出现、相互交织的“三碰头”局面。劳动者素质与岗位需求不适应矛盾、大学生学科专业设臵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技能劳动者、高技能人才紧缺。四是就业政策落实尚未完全到位,工作体制和工作手段亟需完善。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4日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 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保障民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保障就业。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臵。努力为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创造就业机会,使每个人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让所有劳动者的活力和创造力都得到充分发挥。这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新的形势任务赋予了就业战线新的使命,责任重大。根据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和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部署,结合我省实际,我们起草了2010年全省就业工作要点,提交这次会议讨论。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对今年的工作要点做个说明。2010年全省就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概括起来就是,一条主线,两手抓,三大群体,四个转变,五个重点。简称“12345”。

“一条主线”,就是以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为主线。

今年就业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确定,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0万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基本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省里将指导各地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分解落实省政府确定的就业各项目标任务。省里将按月调度各地工作进展情况,同时,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问题的调研督促和分类指导,确保按时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以新修订的《山东省就业促进条例》颁布实施为契机,继续落实已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和稳定就业政策措施,保持就业政策与财政、税收、货币等宏观调控政策相协调,充实和细化政策项目,完善操作方法,畅通政策落实渠道。加强对就业状况的监测,及时跟踪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趋势,研究制定新的政策措施。今年上半年将联合有关部门举办一期全省就业政策培训班,宣讲现行的积极就业政策。各地也要开展类似活动,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使就业政策家喻户晓。

两手抓,就是坚持扩大就业与稳定就业两手抓。努力扩大就业,大力实施就业援助,着力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其他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问题,固然十分重要,也是广大劳动者的热切期盼,但在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的同时,还必须采取多方面具体措施,努力减少失业,有效控制失业规模扩大,减少长期失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劳动者就业的稳定性。在增加劳动者就业数量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质量,把失业率控制在经济社会发展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因此,扩大就业与减少失业必须两手抓。特别是今年转方式、调结构的新形势下,强调两手抓更加重要。

三大群体,就是高度关注大学生、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三大群体就业。

四个转变,就是力促由扩大就业为主向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并重转变,由帮扶就业为主向帮扶就业和促进创业并重转变,由开发岗位为主向开发岗位和素质就业并重转变,由关注重点群体就业向关注重点群体就业和各类群体统筹就业并重转变。

五项重点工作:

(一)切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2010年山东省应届高校毕业生数量48万人,供求缺口依然巨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国际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仍将持续。面对更加复杂和严峻的就业形势,我省将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促进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目标”和“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就业工作首位”的决策部署,坚持科学指导就业,摸清供求两个底数,重点拓展中小企业、城乡基层、自主创业三条就业渠道,大力推进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服务落实、组织领导落实,力争毕业生就业率保持稳定,确保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据了解,国务院将于今年4月份召开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会议之后,省政府也将召开会议进行传达贯彻。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今年重点实施五个计划,抓好一个评估: 一是实施“岗位拓展计划”。以实施“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为统领,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普通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城乡基层就业。切实清理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和限制,落实户籍、人事档案管理、职称评定、社保接续、工龄计算等方面的政策,协调有关方面进一步规范企业用人制度,加强劳动用工监察,营造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良好氛围。

二是实施“基层服务项目计划”。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的“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实施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全科医师培训计划”,探索实施大学生社区就业计划等新的基层就业项目,在更多的领域为基层输送高素质人才。进一步统筹各类基层就业项目,完善服务期满毕业生在基层持续发展的后续保障体系。拓展科研项目吸纳毕业生就业的渠道,鼓励科研单位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农业科研推广项目。同时,采取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等措施,积极动员大学生应征入伍。

三是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重点面向我省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期内的高校毕业生(以下并称大学生)组织实施多层次、全方位、系统性的创业服务计划。项目的宗旨是培养一批具有创业精神、较高综合素质、较强 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创业人才,制定完善促进创业的政策扶持体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搭建一批创业平台,开展好创业服务,引领更多大学生成功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实现我省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就业。自今年起,要在全省建立一批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基地,建立一批省级大学生创业园区和孵化基地;每年扶持一批大学生自主创办企业和创业项目,为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提供系统的创业辅导,组织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引领大学生初始创业成功;力争用3到5年时间,使全省在校大学生普遍接受创业教育,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明显增强,实现大学生创业人数和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人数大幅增加,形成比较完善的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扶持体系、教育培训体系和创业服务体系,使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成功创业。

四是实施特困帮扶计划。通过发放求职补贴、优先推荐就业、就业技能培训、公益岗位安臵等措施,确保特困家庭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

五是实施“就业服务计划”。开展多形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活动,举办一系列分行业、分专业的专场招聘会,强化毕业生在校期间和离校后就业服务,强化就业见习与职业资格培训。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制度,加快建设基于3G技术的高校毕业生移动就业信息平台,进一步健全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推广应用远程视频面试系统,努力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

一个评估,就是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估。深入落实就业状况与高校发展相关工作适度挂钩制度,切实把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评价高等学校办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作为学校招生计划安排、质量评估、经费投入、专业设臵和班子考核等重要依据,推动高校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学科专业设臵,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创新人才教育和培养模式。

(二)统筹推进各类群体就业

结合我省城镇化进程,在原来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基础上,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进一步完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健全服务、培训、维权三位一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劳务输出地输入地有效对接机制,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鼓励就地就近就业,扶持返乡创业。推动劳务输出产业化建设,规范发展民办职业中介机构和劳务输出机构,培育一批规模大、服务好、影响大的劳务输出龙头企业。总结劳务品牌发展经验,鼓励各县(市、区)集中资源优先发展一个或几个特色鲜明、有影响力的劳务品牌,形成规模效益。

切实开展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重点针对城乡双零家庭、残疾人、低保对象、破产企业失业职工,帮扶他们 尽快实现就业。建立健全就业困难人员和城乡双零家庭就业援助制度和动态管理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办法,用于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广泛推动充分就业和谐社区创建活动。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做好残疾人、妇女、复员退伍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工作,配合做好两劳释放人员等特殊群体的就业服务工作。

(三)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进一步落实完善创业政策。健全创业工作推动体系、创业政策扶持体系和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创业培训、孵化基地、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政策落实专项督导活动。继续搞好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创业,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增加担保基金和贴息资金投入,建立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激励和担保基金风险补偿机制,不断提高担保能力和扶持效果。积极协调商业银行放大基金倍数,降低门槛,简化手续,不断扩大担保贷款发放规模。创新发展创业服务。加强创业指导中心、“一网两库”(山东公共创业服务网和创业项目库、创业指导专家资源库),发挥创业服务平台作用,提升创业服务水平,实现“精细化”创业服务。

(四)切实提高就业资金使用效益

就业资金筹集使用过程中突出的问题,一是各地资金筹集不平衡,有的地方地方财政预算安排很少,甚至根本没安 排;二是历年滚存结余过大;审计署给国务院的报告是,一方面就业危机,另一方面大量资金沉淀,的确值得我们深思。三是个别地方存在违规使用问题。希望各地认真做好几件事:

一是切实加大对就业工作的投入。各地协调当地财政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就业工作的投入。地方财政的投入将作为省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考核指标。

二是努力消除历年结余。就业专项资金的大量结余,使得就业工作受到极大的质疑。是钱没法花?花不掉?还是根本不需要?希望各地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补贴政策,通过政策落实带动资金支出,努力化解预算安排与资金结余同步增长的尴尬局面。在前不久省政府召开的就业和农民工工作联席会上,郭省长明确要求,对结余大的市,省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将适当扣减。

三是优化资金支出结构。目前就业专项资金支出中有两个大头。一个是社会保险补贴,一个是培训补贴。希望各地加大对职业培训工作的投入,解决补贴标准低,覆盖面窄,资金支出环节过多的问题。

四是确保资金安全。要引进外部监督和社会监督,强化自查自律,真正建立起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的监督制度、公示制度、报告制度,质询机制、问责机制和跟踪反馈机制。保障资金安全,从大的方面讲,是保障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从小的方面讲,也是保障我们自己干部队伍的安全。省里将联合有关部门对就业资金进行一次专项检查,确保就业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

(五)加强就业基础工作

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已经摆到各级政府重要日程,广大人民群众对就业的期待日益高涨,在这种情况下,就业工作的好坏,关系重大。关键是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出击,深入了解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具体情况,积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新需求,使工作与时俱进,真正抓出实效。

一是及时跟踪和掌握就业形势的发展变化。进一步完善就业相关数据快速调查制度,及时掌握最新动态。不断完善就业统计工作,进一步健全就业信息统计体系,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统计指标体系和工作制度,加强对就业情况的监测和分析,提高监测分析的时效性、敏锐性、科学性,加强基层统计队伍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

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密切跟踪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趋势,加强对就业工作有关的重大课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就业工作取得的成效,把握就业工作规律,深入分析“十二五”期间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明确指导思想,理清工作思路,科学制定“十二五”就业规划,为科学决策和开展工作提供指导。三是搞好宣传表彰工作。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和手段,大力宣传国家和省扩大就业和促进就业的决策部署、政策措施及成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及时宣传先进经验、典型事例,根据部里会议精神,我们将适时对在就业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以营造就业工作好的发展环境。

篇3:中职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中职生就业率高的原因

1. 国家政策的支持

从2007年8月6日起, 我国政府给予中职院校学生每人每年补助1500元, 三年制的补两年;2009年秋季学期起, 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

2. 中等职业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首先学校努力转变办学指导思想,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 努力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其次学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 改善教学方法, 突出能力培养。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推进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 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

3. 中职生对工作要求不高, 扎实肯干

中职学校面对市场办学, 而努力实现办学模式灵活多样化、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素质, 为学生毕业后实现多渠道就业提供帮助。

4. 社会的需要

现代化制造业急需技术工人, 调查显示企业一线工人50%以上是中职毕业生。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 一些企业未来5年对中职生的需求量将增加5倍。

5. 家长观念更加务实

一些学生选择中职是抱着“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想法。调查显示, 50%以上的农村学生和家长愿意选择就读职业学校;49%的学生是为了早日就业、24%的学生是为了技术致富而选择了中职学校。读中职学一技之长做有基础的实用型人才。

二对中职生高就业率的思考

中职学校的高就业率固然有它的成因, 但在它的背后也存在着隐忧。许多中职学校盲目追求就业率, 并对此进行大肆宣传, 而忽视了学校的自身建设, 忽略了对学生心理上的疏导, 培养的学生能力不强, 很难适应竞争激烈的用人市场, 很多学生干不了多长时间就纷纷退出, 究其原因主要有:

1. 年龄结构偏小

据调查统计, 职业中学的毕业生基本上年龄结构在19周岁左右, 由于年龄偏小, 再加上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从小娇生惯养, 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业习惯, 在单位基本上是不会受重用的。

2. 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从调查看, 职业中学的学生虽然拿的是中专文凭, 但由于其本身学习的能力不强, 自控能力较差, 进校后对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学习的认识程度又不同, 造成了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由于文化水平较低等方面的原因, 学生到了企业基本上从事的是体力劳动。繁重的体力活动, 枯燥的生活制度, 也使一部分学生坚持不了太长时间, 很快又重谋其他职业。

3. 技能问题

据调查统计, 学生的技能水平掌握得参差不齐。有些企业在招聘时对学生的技能水平要求较高, 部分学生技能水平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这也是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之一。

三改善中职生就业现状的对策

作为中职学校应冷静面对中职生的就业现状, 扎实开展就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帮助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提高就业质量。具体来说, 笔者认为应该帮助中职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就业准备:

1.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努力学好专业课

要使中职生能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与众多的大专生、本科生竞争, 就必须突出中技生的特点, 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又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中职生必须学好本专业的课程, 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有条件的要考取本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并根据自己的需要, 考取其他专业上岗证, 掌握多门技术, 为将来就业创造更多条件。

2. 正确定位自己, 转变择业观念

从入学第一天起, 中职生就应该给自己准确定位:中职生是技能型人才而非高学历人才。广大的中专生应该明白: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比高中生好, 专业水平不比职高生强, 劳动技能不比技校生多。中专生的特长是综合能力、独立处事能力和理解创造能力较强。因此, 切忌择业过于理想化。

3. 注重个人素养的培养

中职生就业, 需要一技之长, 但更需要个人素养, 如纪律观念、合作观念、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吃苦精神、创新意识、礼仪举止等。一个中职生能否受用人单位欢迎, 能否受同事欢迎, 能否得到提升加薪, 除了专业技能之外关键在于是否具备这些个人素养。

4. 学会处理社会人际关系

要重视人际交往, 懂得与人团结合作。现代社会的发展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合作, 讲究团队精神, 要以全局为重, 处事要考虑到别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学会宽容与忍耐, 摒弃自私自利与霸气。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 应采取谦和、谦让的态度, 消除偏激, 避免将矛盾激化。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学会尊重别人, 讲究礼仪, 从小事做起养成文明交往的良好习惯。

中职生不要妄自尊大, 但更不能妄自菲薄。现在正是中小企业、个人私营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是青年创业的黄金大的发展力。

3.对学校的价值

学校发展最重要的是内涵发展, 而落脚点是教育质量的提升, 职业学校也是如此。但由于公众对职业教育认识的偏差以及招生体制的制约,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素质方面是弱势群体, 他们好动、缺乏吃苦精神、不想学习、厌倦课堂。课堂教学已成为职业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 回避课堂教学是职业学校不得已而为之。职业学校多少有些不喜欢提抓教学, 不愿面对课堂常规教学中的问题、研究解决的策略, 实则是无奈之举。可对口单招工作, 在促使学校抓技能训练的同时,

篇4:就业适应能力决定中职生就业质量

但反观今天的中职毕业生,就业适应力如何呢?毫无疑问,普遍较差。究其原因,实在太多。其一,职业定位不准确,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其二,劳动观念淡薄,拈轻怕重,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其三,学校课程设置存在诸多不合理,导致学生技能较差,没有真本领。其四,个体体能上的不适应。由于平时缺乏体力劳动及锻炼,一旦正式上岗,则体力不支,加之意志力薄弱,极易产生逃避思想。其五,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环节的薄弱及学生家庭条件等因素,造成学生和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之间严重的不适应。

职校毕业生的就业是个系统工程,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将学生送出校门有个企业接纳即可。中职校如何才能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笔者有两点管见。

其一:帮助学生摆正观念,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必须兼顾两个原则,即社会需求原则和自身需求原则,而且两者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矛盾。学生好高骛远大都是只讲自身需求不顾社会需求,那就需要学校做好细致的就业调查,尤其要摸清社会需求。只有对本地企业用人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给予学生合理的就业定位指导。比如宜兴江南聚源电工技术学校,根据电线电缆行业的需求,招生宣传时候就明确:学生的第一职业目标只能定位在“做一名合格的电线电缆技术工人”,同时还让学生确立“不想当老板的工人不是好工人,要想当老板必须先当好工人,内行当老板更能管理好企业”的理念;并用种种手段,尤其是当地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典型事例激励他们,使其产生努力奋斗的动力。只有职业定位明确且合理,学生才能自觉地为之努力奋斗。

其二:搞好工学结合,打好就业“准备战”。

工学结合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如何搞好工学结合,则是很令学校头疼的事。工学结合不仅要顾及专业特色,也要考虑企业需求,还要考虑家长意见,尤其需要校企共同合作解决课程计划、实习安全等问题。为此,学校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对企业显出十二分的诚意,才能为学生寻找到合适的“下家”,必要的时候,需要得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比如电子类企业,用工需求量较大,可以采取整班至少半年连续下车间的形式。一旦工学结合成功,则可以形成良性循环。成功的工学结合,是学生进入企业的就业预备战,可以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切实锻炼。当然工学结合的最理想状态,应该是类似行业办学的“学校=企业=职业”这样的校企深度合作,在这方面,宜兴江南聚源电工技术学校“直接把学校办到企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范例,该校“一师带一徒”的现代学徒制是提升学生就业适应能力的好模式,值得推广。

(庄芳明 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

篇5:中职生就业座谈会上的发言

上的发言

“>在就业服务工作观摩交流暨座谈会上的发言2007-03-01 23:48:3

4近几年来,市开展就业与再就业服务工作主要体现六个抓,即抓重点、抓落实、抓发展、抓队伍、抓培训、抓就业。

一、抓重点

是个人口大市、经济穷市,主要有五个特点:、人口多。全市个镇、三个街道办,共有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占,非农万人,只占。、耕地少。全市土地面积平方公里,但耕地面积只有多万亩,人均只有亩。、富余劳动力多。全市有可转移劳

动力多万人,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就有万人。、劳动技能水平低。绝大部分劳动力是没有经过大中专学习,也没在经过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压力大。由于这庞大的技术薄弱的待业大军给我市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为此,市委、市政府把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列上重要议事日程来抓,作为十大民心工程来抓。市、镇两级成立领导小组,市长、镇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亲自抓就业服务工作。村委会指定一名干部负责就业工作,形成了市、镇、村三级领导网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并建立起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和解决就业与再就业工作有关问题。市委书记伍杰忠、市长邢太安多次到劳动保障局现场办公,指导和推进了劳动就业工作。

二、抓落实

我市颁发实施了《关于扩大与促进

就业、再就业民心工程的实施意见》等专题文件,在全市层层实行目标责任制。如今年,提出了实现万户平均每户人以上外出务工经商的目标,在全市开展“十百千劳务持贫春风行动”:每个村委十名干部帮十户贫困户输出个劳工,每个镇名干部帮扶户贫困户输出名劳工,市直单位和固本强基工作队名队员帮扶户贫困户输出个劳工。今年三月,我市利用开展固本强基工作的有利时机,由市劳动保障局,固本强基办公室、妇联、共青团等部门联合举办了一次大型劳务招聘大会,与会人员达一万多人,全市各镇、街道办、固本强基工作队领导亲自带上待业人员、农村青年到会应聘,当天就成功聘用多人,达成招聘意向多人。由于做到级级负责,人人有任务,极大地推进了就业服务工作。

三、抓发展

为了解决就业难问题,我市以发展经济来提供更好的就业平台。我市实施“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大力招商引资,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成功地建设“一长廊两园区”,其中九洲江民营工业园已有近家企业投产,全市有电饭煲等电器企业多个。与此同时,我市还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一批劳动密集型大企业,提供了近万多个就业岗位。去年,在政策性关闭该市年产值亿、税收达多万元的卷烟厂的情况下,我市的经济增长还是比较快,在全省个考核县市中,该市综合竞争力排位,经济发展水平排位,经济增长后劲排位。在全省财政激励机制考核中,市财政综合增长年达,排名位,获得省的大奖,填补了湛江市的空白。经济的发展,大大缓解了我市的就业难问题。

四、抓队伍

作为基层,我市每个镇原来都设有劳动管理站,隶属镇政府管理。由于工作职责发挥不起来,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镇属的劳动管理站如同其它事业单位几乎是名存实亡,很多人员都下岗自寻职业。去年以来,我市狠抓这个队

伍的建设,做到五个统一:、统一编制。市编委重新下达事业编制,确认机构,成立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配备人员编制。、统一管理。将机构、人员的管辖由乡镇转给市劳动保障局直管。、统一场所。市领导现场办公,一个个落实办公场所,并全部安排在临街交通便利位置,方便群众来办事。、统一设备。全市每个所都配备新的电脑、打印机、传真机、电话机、办公台椅、文件柜、资料框架、信息栏等一批设施,便于开展工作。、统一制度和操作。队伍的稳定大大地促进了就业服务工作的协调开展。如有一个近万人口的中心镇,富余劳力万,由于大批人没事干,没钱花,就经常聚众闹事,群众怨声载道,镇劳动管理站长也弃官回老家当村长了。为了加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镇重新把劳动保障事务所建立起来,积极开展工作,输出劳力

万人,大大缓解了治安矛盾。这些富余劳动力有工做,有饭吃,有钱花,也不闹事了,镇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群众感慨地说:办好一个劳动保障所比多建一个派出所还要好!

五、抓培训

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职业技能。因此抓好职业培训,提高劳动技能,是实现就业与再就业的重要途径。我们采取了几种形式,进行定向和定单式培训。

一是职能部门培训。市劳动保障局牵头,农业局、教育局、科技局、团委、妇联、扶贫办、移民办、工商联、经贸局等配合,建立起技术培训基地,开展多种形式职能培训。每年培训十几万人;每年春节过后,各镇、村都进行外出前引导性培训。全市免费为国企下岗失业人员转岗培训多人。

二是社会力量办学。全市有个民办培训机构,从事计算机、美发、美容、裁缝、厨艺、机动车维修、家用电器维

修等技术培训,每年培训多人。

三是农村劳动力培训。该市目前已有三个镇建立起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办得最好的就是塘蓬镇。该镇针对山区贫困户较多,大量青年无力读大学、中专、甚至高中的情况,为群众之所想,引进深圳老板办起车衣工培训基地,实行免费培训,推荐就业,对当地农村青年,尤其是贫困户青年,采取包吃包住,每人还有元月的补助办法,实行订单式培训,哪个企业需用人就哪个企业出钱培训,党委政府扶持。两年来,培训了名青年,都上岗。老百姓说这种培训好,不花钱,学了本领,又好找工作,生活有奔头。

六、抓就业

篇6:中职生就业准备

随着经济危机的来临,我国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搞好中职生的就业工作,为了同学们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我认为我们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一、要正确认识所选专业和未来将从事的工作。部分中职生及其家长不能正确认识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形势,其观点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认为中职生毕业后应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或当国家干部,或到企业当技术管理人员,不愿到生产第一线和基层工作,造成需求中职生的用人单位招工困难的现象,因此要在读中职前给予自己正确的定位。

二、要树立自信心。不少中职生在和大学生的竞争中认为低人一等,普遍存在自卑感,认为大学生比自己的理论知识深厚,各方面素质较高,在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但是,中职生亦应看到大学生在找工作时普遍存在要求工作条件较好,工资待遇较高的劣势;应认识到无论哪一个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都有层次之分,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亦有层次之分;要看到自身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实际动手能力上及工作务实程度上的优势,在校期间努力学习和实践,扩大自己的优势。

三、要积累就业资本。中职生的就业竞争对手主要是大学生,学历偏低、知识面较窄、发展后劲不足是中职生在求职过程中遭受冷落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中职生要在充分学好理论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想办法通过各种途径参加一些和自己本专业相关的自学考试和

专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积累就业资本,才能在将来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中职生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全面了解,应主动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找准自己的位置,不可好高骛远。在求职时,不要只想着一步求职到位,应找份工作先干着,大胆地迈出第一步,把找到第一份工作当做积累经验、学习业务技能、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为将来的发展及寻求更理想的职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抓住机遇,充分展示自己。机遇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均等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抓住机遇,充分展示自己。中职生在就业前,应认真准备就业材料,大胆地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介绍自己的专长,要增强求职的心理承受能力。

篇7:中职生如何做好就业准备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职业中专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台北路

邮编:277400联系电话:***

邮箱:jpx0068@163.com

---李士伟

就业是学生认知社会的第一站,也是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之路。现在的中职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刚从学校里出来,自我意识较强,自控能力较差。在这样的环境下造就了他们倔强、孤僻的性格和为人处事能力的欠缺,对就业没有深刻的认识,在就业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逐渐向高知识含量、高新技术方面调整,企业单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连年递增的大专院校毕业生和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等因素影响,中职毕业生必须充分做好就业各个方面的准备。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择业前的心理准备

就业心理准备是毕业生就业前一种发自内心的职业训练活动。这种心理活动一般从学习专业课时便开始了,通过对专业课的学习,学生从所学专业的内容、服务对象等方面,逐步认识到自己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性质、职业特征,逐步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把学习的焦点集中在有关的专业课上,为今后就业做准备。这些努力,就是毕业生就业前的心理准备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毕业生才能主动地去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强自身在就业时的竞争实力。

1、培养积极主动的求职意向

多数学生在中职校就读时,在学校和专业等问题的选择上往往会呈现多种情况,尤其是对专业的选择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的不了解盲目选择,有的是受当时社会热点的影响而随波逐流,还有的是家长、中学老师以及亲朋好友的建议。因此为了能跟上社会的发展变化步伐,中职生必须培养积极主动的求职意识,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及使用方向,1

注意搜集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关于本专业目前的或历年的用人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就业意向或目标。

2、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

眼高手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自身发展方向盲目,快毕业了,却没有特别的技能,似乎什么都会,又似乎什么都不会,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又不甘心做太简单的事,这是学生的普遍情况。现在的大部分企业表示,学生能力有差距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能摆正自己的位置,肯扎扎实实地从基层做起,打好每一步的基础具有良好自我意识的人,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客观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知道自己更适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并且能够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培养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中职生取得择业的成功是极为重要的。

3、增强心理承受力

有些学生因自身综合能力的不足,或因机遇时机把握不准,导致部分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但他们往往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不平衡心理。这种不平衡心理往往导致少数学生对社会以及人生产生偏颇看法;有些学生因自己专业技能不如其他同学,或因就业屡次受挫,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失去了求职的信心和勇气;还有些同学存在自己已经长大,不能再给父母增加负担的想法,使自己无形中背负很沉重的压力,常常会表现出焦虑和急躁,缺乏自我控制,烦燥不安,无所适从,有时会导致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所以,毕业生要有一定的心里承受能力和忍耐力。镇定是力量的源泉,急躁是无能的表现。成功的第一步是临危不乱、遇难不退,用镇定去赢得时间,用忍耐去争取机会。

二.择业前的思想准备

1、要做好自觉适应社会的思想准备。

每一位毕业生,心中都对将来从事的职业各有不同的理想,想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职业。但是,社会生活现实往往与人们的主观愿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对此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有了思想准备,并能及时主动地

调整自己的理想职业目标,去适应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才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遇到挫折时也不会使情绪一落千丈。

要客观地认识自己德智体方面的情况,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缺点和短处,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要明了自己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

2、要有艰苦奋斗、勇于竞争和善于竞争的思想准备。

许多单位的工作条件还不十分理想,工作环境也还比较差,生活较单调,这就要求毕业生必须具有强烈的献身精神和吃苦精神,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文化素养。因而毕业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一定要做好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并且要立志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来改变周围的面貌。

在就业过程中,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在相同的机遇面前,谁更具有竞争能力,谁就能占主动,赢得机遇。竞争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力,这是求职的资本,属于硬件。如学业成绩,成长阅历,工作能力,身体条件等,是择业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二是择业活动能力,如获得信息能力、自荐能力等,是择业成功的重要因素。硬件过硬,择业活动能力强的人,择业成功率一般比较高。

3、要做好长远思想准备。

大部分毕业生的生活经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长期以来,他们在家有父母亲照顾,在学校又有老师管理,尽管在求学期间,很多学生逐步学会了生活方面的自理,但社会与学校之间毕竟存在着许多差距。一直呆在校园的中职生,并不知道真正的社会是怎样的,也没有多少实践经验,所以毕业生在走向社会时,一定不能过于心高气傲,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也不想去辛苦的地方工作,不愿从普通的工作岗位干起。应从平凡的小事做起,虚心地向年长者、有经验者学习,到基层去锻炼自己,要有长远打算,制定好目标,做好计划,逐步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三、择业前的能力准备

1、独立生活的能力。

这是毕业生起码的能力。要是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在生活和工作中都会受到很大的阻力。有了这种能力,不仅使一个人能够生活得有条理,可以应付一些突发困难,而且也为一个人打下了独立学习、独立工作的坚实基础。社会毕竟比学校要广阔得多、复杂得多,如果没有一定的独立生活的能力,一切都靠他人帮着打点,那就很难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2、系统的学习能力。

这是中职毕业生获取新知识,学习和掌握新科学、新技术的一种能力。它主要是指自学能力,具体包括:确定学习目标的能力、制订学习计划的能力、阅读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调节学习计划的能力、查找图书或检索信息资源的能力等。系统的学习能力,是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保证。对知识的摄取不能单靠在校期间教师的给予,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掌握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断的更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3、实际动手能力。

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工作中个人才能和作用的发挥。许多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毕业生的经验或动手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客观导向,目前存在的单纯强调学历文凭的观念将逐渐纠正,而学历技能并重的观念会渐渐被社会认可。所以,中职毕业生必须着力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

4、社交与合作能力

中职毕业生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能促进自己事业的成功,每个毕业生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人际交往技能是社会基本技能之一,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最主要的是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虚心求教,克服嫉妒心理;培养待人宽宏大度的品质,在人际交往中要求大同存小异,待人宽厚,能谅解他人的难处,原谅他人的缺点;增强自信心,克服“社交恐惧症”。与人交往的能力是每个中职生都应努力具备的。为此,中职毕业生不仅要具有较强的系统学习能力和专业方面的技能,而且还需要有较好的社会合作能力等等。

5、开拓创新能力。

开拓创新能力是以具有满腔的热情、坚强的毅力、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相当的知识底蕴、较强的科研能力为前提,是以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和应用为基础的。中职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具有思维敏捷,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快,工作热情高,思想束缚少等特点。因此,勇于开拓,大胆创新,这是中职生在求职前应努力培养的的一种能力。

四、积极把握择业中的机遇

1、毕业生要明确择业的标准。当你站在人生选择的交叉点上时,面对这种种选择,最重要的一条是要把握住一个既客观又现实的标准,也就是说,哪里最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就要想方设法去哪里。

2、毕业生要明确机遇的相对性。机遇往往是偏爱有头脑的人。它本身不是绝对的,能否把握机遇只要是看个人的各项工作的准备程度。有的招聘信息对别人来说是机遇、机会,但对自己却并不一定合适;而某些别人认为不怎么好的工作单位,因为你有所准备,你去了也许就会成就一番事业。所以作为一个既有一定知识,又有一定分辨能力的毕业生,决不能人云亦云,必须善于从若干信息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

3、毕业生要明确机遇的时效性。“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所以,毕业生在求职时,千万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当得到社会需求信息时,一定要果断地做出选择,否则就会“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

4、毕业生要明确机遇的必然性。只要你平时注意从知识、能力、品格诸方面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你就会发现,机遇到处都有,即使现在没有,将来也总会有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广大毕业生一定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上一篇:一日之计在于晨早安激励短信下一篇:农商银行副行长竞聘上岗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