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就业的调查报告

2024-06-29

中职生就业的调查报告(通用6篇)

篇1:中职生就业的调查报告

刚刚过去的夏天,当高校毕业生遭遇“艰难就业季”时,我市中职毕业生却成功逆袭。8月29日,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今年全市中职毕业生顺利就业7110人,就业率97%以上。

就业火爆:热门专业学生少岗位多

“5月至6月,就有不少用人单位来要学生,咱提供不了这么多学生,不敢轻易许诺人家。”提起今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庄浪县职教中心负责人说,该校今年就业最火爆的是汽修专业,一些学生被国内知名企业录用,除管吃住外,基本工资加上业务提成,每月最多能拿到8000元。

“我们和北京商鲲教育集团等企业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每年都有不少毕业生去这些企业工作。”平凉工程技术学院校长王多利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我市各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火爆。“十二五”期间,在初中毕业生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我市职业学校平均每年招生稳定在9000人左右,在校生稳定在2.7万人左右。毕业7329人,就业7110人,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建筑、机械、汽修等热门专业的毕业生薪酬都在每月 4000元以上,不出校门就能找到工作。

“全市中职学校11所,有7000多名毕业生,只要愿意工作,几乎不愁没有岗位。有企业为了抢人才,提前和学校签订协议,并承诺给予优厚待遇。”市教育局职教科科长王瑾华说。

对口升学:打通中职生上升通道

近年来,除了选择就业,对口升学也为中职毕业生打通了上升通道。对口升学与普通高中的区别在于:课程难度低于普通高中,尤其是数学和英语对口升学试卷比普通高考题难度低很多;对口升学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阶段就要选好专业,并报考对口招生高校相关专业。

在考入高校后,对口升学考生的待遇与普通高中考生相同,无论师资安排、课程设计、奖学金、毕业文凭,还是学位授予、考研等,都与普通高考生相同。

开始,中职学生技能大赛成绩与对口升学考试挂钩。“十二五”期间,我市累计有3641名学生参加国家、省、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总分始终保持在全省前列,今年总分名列全省第二。

“不少对口升学考入本科院校的学生,中考时成绩并不理想。3年后,他们不但拿到了专业技术证书,还考入理想高校。”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期间,我市中职生高考“对口升学”成绩喜人,共1.04万名中职毕业生参加了对口升学考试,其中有9811人考上了本、专科院校,圆了大学梦。

政策引导:中招计划向中职学校倾斜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意义深远。

去年,全市初中毕业3.1万人,中职学校招生7309人,占初中毕业生的24%。根据国务院、省、市政府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政策要求,今后,我市中招计划将继续向中职学校倾斜,逐步达到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4:6。

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除招生计划增加外,我市对职业学校的软、硬件投入也逐年增加,不断改善教学环境、专业设备,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养。

一些家长逐渐消除对职业学校的偏见。目前正值中职院校招生入学季节,部分学校和专业颇受欢迎,一改过去上门找生源的困窘,中职院校在录取新生时开始限制分数。

篇2:中职生就业的调查报告

据调查,从目前招聘的情况看,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人才”和“学历”不是简单划等号。具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中职生踏实肯干,动手能力强,年龄较低,可塑性较强。初期可以作为技术工人,参加工作后随着个人能力的发展又可以慢慢成长为有专业技术及管理能力的中层管理人员。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大部分的中职生对自己专业的前景有清楚的认识,能及时了解社会的就业需求,也能更好地为就业打好基础。数据显示,87%的学生清楚自己所学的专业前景,只有13%的学生不善于通过网络、报纸、新闻等各种渠道去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在社会的就业情况。同时,在调查小组所采访的中职生中,很多人都表示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都有初步的规划,在特定时期会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职业规划作出适当的调整。“你觉得毕业生应具备哪些素质?”,调查小组在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时,有25%的中职生认为是“专业水平”,有21%认为是“心理素质”,有20%认为是“沟通能力”,认为是“适应能力和品德”的有12%,还有10%认为是“组织能力”。同时,被调查人员的选择又有多样性。从数据上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透露出当前我院中职生对自身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对企业的招聘要求了解透彻,善于从各方面学习知识,锻炼自己、培养自己,让自己在就业时有更多的选择。

仅4%学生了解用人单位要求———缺乏清晰就业信息

那么,做好准备的中职生,就业现状是否就是阳光灿烂的春天呢?调查发现部分中职生对就业的信心不足,缺乏对就业的正确认识。在问及对“毕业后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这一问题,57%的中职生回答“不清楚”,10%是“不能”,只有33%明确地回答“能”。而在“你对当前就业形势的看法”中,66%的学生仍然认为就业形势严峻,就业比较困难。

面对这样的现实,中职生能否勇于直面现实,积极寻找方法,改变当前的现状呢?为此,调查小组围绕中职生本身的主动性设置了几个问题。“你了解过用人单位对中职毕业生的要求吗?”,只有4%的学生表示有详细地了解过,有77%的学生只是听说过一点,甚至还有19%的学生没有去了解。调查小组认为,中职生自身主动性不强,对就业信息不明了,就会造成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闭门造车,而用人单位又招不到他们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而当问及“在找工作时,如何看待专业和工作的性质?”时,只有15%的中职生认为“一定要与专业对口的工作”,84%的学生则认为与专业有关就可以。调查小组认为,如果学生能按此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念,不要求一定要工作岗位和专业对等,在择业中会有更多的选择。超三成学生“不认低”找工作———就业期望值过高

调查小组发现,当前中职毕业生寻找工作的方式主要有学校推荐、亲戚介绍、人才招聘会等形式,而且在择业过程中受到家庭成员的影响所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大。在调查“你选择工作时主要听谁的意见”时,有30%的学生听父母的意见,有43%自己拿主意。在询问“当你找了好几个月,但却仍然找不到工作,你会不会降低自己的要求以便找到工作”的问题时,居然有31%回答不会,20%回答不清楚。从数据显示,调查小组分析认为,很多中职生在就业观念上还是不够成熟,不懂得要善于寻找机会,不断锻炼自己,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指导思想。

此外,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多数中职生就业期望过高,都想到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展示自己的才华、技术。在就业地点选择上,有77%的学生希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工作,有18%希望在大中城市工作,只有5%愿意去西部地区。同时,在“你所期望的工资水平是多少?”的问题上,1000元以内的选项无一人选,1000至2000元则占了多数达61%;其次,38%的学生选为2000至4000元,4000以上工资的也有1%的学生选。调查小组认为,这些数据无形中折射出目前中职生在择业时,不但要求工作单位地区好,而且效益也要好,导致一些不发达地区和待遇一般的企业,虽求才若渴,却少有人问津,经常招不到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也

使得有些毕业生错失良机,造成待业。

大多数学生对学校充满期待———帮助顺利就业

在本次调查中,08大专班调查小组走访了07文秘计算机班、07艺术设计班、07模具1、2班、07电子商务1、2班、07旅游班、07数控班、07机电一体化班、07大专班,调查了几百个学生,发现学校对学生顺利就业起到重要的作用。

调查小组针对班级如何开展就业宣传工作做了随机采访,发现基本上每一个班级都不定期举行模拟招聘活动;或者与学院招生就业处合作,让企业走进学校,组织用人单位在学校举行招聘活动,甚至有的学生走出学院寻找更多的就业渠道,让自己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样,作为学生也非常希望学校能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所以,在问及“你认为学校是否应该多召开些校园招聘会?”及“你认为学校是否多为中专毕业生作一些社会的宣传?”时,高达85%和95%的学生都认为学校理应为中职生提供就业培训,积极为他们做毕业的宣传,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建议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先就业后择业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民学历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就业形式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中职毕业生就业推向了市场,由过去的指令性分配变为面向企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等灵活就业方式。在采访中,调查小组的“总指挥”认为,现在,如何把握择业期望值,成为了关系到中职生的择业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性问题。毕业生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确定自己择业的目标,面对现实,抓住机遇,才能充分利用各种环境条件,发挥自己的专长,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顺利迈出第一步。

篇3:中职护生就业现状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07年6~12月在嘉兴地区对我校2005~2007届护理专业毕业生及相关的用人单位 (主要面对医疗卫生行业) 进行调查。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在正式调查之前对问卷进行初试和修正, 在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时结合有关访谈情况, 从而保证调查的真实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1) 对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调查以问卷形式为主, 问卷由笔者自行设计完善后投寄于随机抽取的嘉兴地区不同级别71家医疗卫生单位的负责人或护理部主任。共发放问卷430份, 收回有效问卷412份, 有效回收率为96%。 (2)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4方面: (1) 嘉兴地区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对目前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2) 嘉兴地区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对工作的自我评价的调查; (3) 嘉兴地区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目前工作身份的调查; (4) 嘉兴地区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目前工作待遇的调查。 (3) 访谈主要内容有: (1) 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对目前的工作强度、工作中的安全意识及风险意识的认识; (2) 用人单位未来3年的人才引进计划等。

1.3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嘉兴地区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目前工作单位的调查 (2005~2007届毕业生, 见图1)

2.2 嘉兴地区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对目前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2005~2007届毕业生, 见图2)

2.3 嘉兴地区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对工作的自我评价的调查 (2005~2007届毕业生, 见图3)

2.4 嘉兴地区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目前工作身份的调查 (2005~2007届毕业生, 见图4)

2.5 嘉兴地区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目前工作待遇的调查 (2005~2007届毕业生, 见图5)

3 分析及讨论

(1) 由图1可见, 基层医疗机构是中职生就业的主要单位。首先, 中职护生在乡镇、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就职率远远高于大、中型医疗机构, 其中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他就职的占调查总人数的69%。其次, 在二级医院就职的占调查总人数的27%, 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在三级医院就职者, 仅为4%。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级别越高的单位对学历、文凭等看得重, 招聘时门槛高, 若招聘中职毕业生单位也以聘用、临时的形式为多;而大专或本科毕业生不愿到小医院及基层医疗单位工作, 所以招聘对象大多仍是中职生。

(2) 由图2可见, 工作满意度与单位级别无明显相关性。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对目前工作的总体满意度均较高, 无论工作单位级别与规模大小, 均在80%以上, 工作单位规模与工作满意度并无较大差异。只是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不同:在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毕业生认为工作压力大、身份得不到认可、收入差距悬殊等影响工作状态;而在基层医疗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则认为工作过于轻松, 自我价值无法得到实现, 影响了工作状态与积极性。

(3) 由图3可见, 中职生学科知识与能力基本符合社会需求。绝大多数中职毕业生能胜任目前工作, 但是在大型医疗机构工作的毕业生对工作的胜任程度 (平均低于70%) 不如中、小型医疗机构 (平均高于80%) 。究其原因, 一是大医院对职工综合能力的要求高于中、小型医疗机构, 而中职护生由于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综合素质上较大专生或本科生存在一定的差距, 致使中职生在工作中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二是周围的同事动辄拿中职生与大专生或本科生进行比较, 严重挫伤了中职生的工作信心;相比而言, 在中、小型医疗卫生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大多为中职生, 同事之间没有学历差距, 同时, 小单位对职工的要求较低, 压力较小, 所以大多数都能适应工作环境, 胜任本职工作。

(4) 由图4、5可见, 工作身份与薪酬紧密相关, 部分毕业生有生存的压力。工作单位的级别与规模越大, 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成为编制内正式工的比例就越小。对于正式工而言, 单位级别不同则收入存在较大差异, 从4 000~2 000元/月不等;对聘用工及临时工而言, 单位级别不同其收入差距不太明显, 聘用工平均收入为1 800多元/月, 临时工收入为1 000多元/月, 在我市范围内属于中等收入水平, 对于刚刚立足社会的中职护生而言, 基本能够自给自足, 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但是所得收入在扣除“五金”的自负部分后, 部分毕业生存在生存压力。

(5) 通过访谈了解到, 医院级别越高、规模越大, 压力就越大, 医疗安全等事故也相对较多;各种级别的医疗卫生机构均存在护士短缺的现象;国家二级及以上的医疗单位对中专生的需求呈下降趋势, 但乡镇、社区等医疗卫生机构及各种诊所对持有护士资格证的中职生有较大的需求, 说明中职护生在目前还是有相当可观的就业前景。

4 建议及对策

4.1 对中职护生的建议

4.1.1 明确就业定位

在就业过程中, 首先涉及怎样给自己定位的问题, 这需从个人的素质、爱好、学识、能力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几方面来决定。首先, 引导中职护生充分了解自己, 才能在求职中扬长避短, 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中职护生要认识到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都有层次之分, 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亦有层次之分;要看到自身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实际动手能力上及工作务实程度上的优势。其次, 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 找准市场, 引导中职护生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使其能够主动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找准自己的位置, 避免好高骛远。中职护生在求职时, 应先就业、再择业, 大胆迈出就业第一步, 把找到第一份工作当做积累经验、学习技能、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对中职护生来讲, 可将就业眼光投向私立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医疗机构以及福利院、保健疗养院、诊所等。

4.1.2 具备专业任职资格

我国2008年5月12日施行的《护士条例》第二章第七条明确规定: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学习, 包括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的护理临床实习, 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者, 可申请护士执业注册。在调查中了解到, 乡镇、社区等医疗卫生机构及各种诊所对持有护士资格证的中职生有较大的需求, 而且已获取证书的职工在工作待遇方面都存在很多优势。所以, 中职护生应通过多方面的努力, 在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取执业护士资格证书, 以使他们的求职之路更为平坦。

4.1.3 提高综合素质

中职护生应提高自身整体素质, 积累就业资本, 增强就业竞争力。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中职护生要在充分学好理论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 还应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方面的知识, 培养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 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文明的语言;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等综合素质。据访谈了解, 以上各项素质均是用人单位比较看重且可以凸显我校教学优势的地方。

4.1.4 增强终身学习意识

学习是提高素质、增长才能的重要途经, 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中职护生可以通过进修、自学等多种途径提高自身能力。时代在前进, 社会在发展, 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中职护生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学习, 使学习成为工作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 真正将循证护理落到实处, 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

4.2 对学校的建议

4.2.1 多渠道为学生提供就业帮助

一是学校应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举办就业知识讲座等方式, 使毕业生了解国家就业形势及就业政策, 使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二是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有目的地进行教学和管理。三是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学校的办学条件、办学特色及毕业生情况, 积极联系用人单位, 建立多个毕业生就业基地;采用优秀毕业生择优推荐就业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2.2 调整教学内容, 应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教学内容应与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接轨, 深入推进我校护理教学改革, 培养受社会欢迎的中职护理人才。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适当缩减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内容, 增加护理知识、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康复指导知识, 使社会、人文、语言、个性心理学知识在各临床护理学科中得到体现和运用;增加病人需求的反应及相关语言表达能力培训的知识;增加护士如何理解和照顾病人等方面的知识, 真正做到与临床接轨, 与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接轨。

4.2.3 强化操作训练, 完善课程设置, 突出中职特色

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技能训练, 减少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学时, 增加社会、心理、人文学科学时;增加实践课学时, 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课程类型分配比率力求达到:基础课程占40%、护理课程占60%, 其中实验课占护理课学时的50%, 从而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有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和课时分配。同时, 根据社会发展及对护理专业的需求, 增设护理管理、护理研究、护理礼仪、护理心理学、人际关系学、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美学等课程, 以突出护理专业特色。

4.3 对用人单位的建议

4.3.1 健全制度, 同工同酬

用人单位应健全人事管理制度, 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要遵循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按岗定酬、同工同酬等原则, 以提高聘用工工作待遇, 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 给职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促进自身的和谐发展。

4.3.2 加强继续教育

新的《护士条例》第四章第二十四条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制订、实施本机构护士的在职培训计划, 并保证护士接受培训后能够熟练运用新知识、新技术。不能因为工作身份不同就区别对待, 应尽力为职工 (不论是正式工还是聘用工) 的发展提供机会, 为医院培养人才。

多年来, 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主要由中等卫校培养, 尽管过去几年各层次护理教育的招生比例有所调整, 但我国目前中专学历的护士仍占85%左右。据专家论证, 到2010年我国各层次护理教育的招生数量比例应为中职占50%, 大专占30%, 本科及以上占20%。由此看来, 由于新医改的实施, 对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的投入加大, 中职护生的就业前景较为广阔, 中职护生应通过不懈努力, 为自己争取就业机会。

摘要:目的帮助中职护生明确就业定位, 提高中职护生就业率。方法向在嘉兴地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我校近3年 (20052007届) 护理专业毕业生及单位主管领导发放调查问卷并进行访谈。结果 (1)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均存在护士短缺现象;国家二级及以上医疗单位对中职护生的需求呈下降趋势, 但乡镇、社区等医疗卫生机构及各种诊所对持有护士执业资格证的中职生有较大的需求量; (2) 中职护生在乡镇、社区等小型医疗机构的就业机会远高于大、中型医疗机构, 以聘用工居多, 绝大多数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能胜任岗位工作; (3) 我校毕业生对当前工作的满意度为80%, 其面临着学习机遇、生存压力等方面的问题。结论中职毕业生应明确就业定位, 可主要选择乡镇及社区等小型医疗卫生机构为就业单位, 并通过提高自身整体素质, 积累就业资本, 增强就业竞争力;学校应多渠道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篇4:中职生就业的调查报告

笔者近期对所在学校的2008届毕业生进行了书面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选择就业地点时,不愿到远离家乡的经济发达地区工作;依赖学校就业的心理较为严重,自己寻找工作或创业的极少;部分学生对就业后的薪酬期望值不合理;对国家和自治区中职学生的就业政策了解不多;在就业工种的选择上强调与所学专业对口;希望学校就业服务办公室开展就业形势和就业技能等指导;大多数同学相信经过自己和学校共同努力能找到工作。根据调查结果,笔者通过认真的思考,提出如下对策:一是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调整专业设置,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技能训练;二是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创业教育和职业指导教育;三是加强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四是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

一、基本情况及问卷的设计

此次针对笔者所在学校的中职生就业意向调查,结果比较真实、具体地反映了毕业生对就业的想法及现状,调查问题涉及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问题(包括薪金、就业地区、就业行业等)、对国家就业政策及学校就业工作的了解、对所学专业的关注程度及专业就业前景的了解、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等方面。

该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下发调查问卷150份,收回调查问卷137份,回收率91.3%。其中,男生77人,占总人数的56.2%%;女生60人,占总人数的43.8%;城市生源8人,占总人数的5.8%;城镇生源20人,占总数的14.6%;农村生源109人,占总数的79.6%。

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1.在就业地点上,不愿意远离家乡到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

受地域、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生长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不愿到离家乡较远的广东省就业。据调查统计,对于就业的地点,78.1%的同学希望在广西各地就业。其中,希望在学校所在城市——百色市就业的学生占21.9%,希望在广西其他各地就业的占35.0%,希望在桂林、柳州、北海等广西较大城市就业的占5.8%。而希望在外省就业的只占21.9%,其中希望在广东就业的占14.6%,希望在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就业的占7.3%。由此看来,近八成的毕业生选择在广西区内就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受地域影响,百色地区是山区,经济较为落后,学生大多来自农村,从小参与社会活动较少,社会竞争意识不强,难于适应发达地区快速的生活节奏;二是受家庭因素的影响,百色地区是少数民族,人们普遍的观念是“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担心出去后远离父母,远离亲人,无人关爱无人疼;三是个人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大多不愿受许多严格纪律的约束,广东等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意识极强,条条框框较多,特别是较大型的企业,各项管理制度相当完善,制度规范,纪律严明,凡事均与经济挂钩,以前去广东某大型企业的一些学生在培训第一天就提出打道回府的要求;四是生长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生长在农村,没出过远门,去过的最远地方就是百色市了,担心自己不能适应外面的世界。

2.在就业心理方面,中职生依赖学校的心理较为严重,自己寻找工作或创业的极少

目前的毕业生大多是出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学生,正可谓“生在改革下,长在经济中;生在计生下,长在温室中”。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计划生育、生活较为宽裕的时代背景下,大多数学生对于就业的依赖思想严重。据调查统计,在学生回答获得就业岗位的渠道问题时,89.1%的学生选择依靠学校、他人介绍或亲戚介绍。其中,依靠学校安置就业的多达80.1%,依靠他人介绍的占7.3%。自己寻找工作或创业的只占7.3%。可见,近90%的学生存在依赖心理,尤其依赖学校安置,而靠自己寻找工作或创业的学生所占比例不到一成。

之所出现这种状况,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毕业生大多出生于1988、1989年左右,他们出生时我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收到一定的成果,经济有所改善,生活较为宽裕,所以在成长过程中大多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第二,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目前的学生兄弟姐妹少,即使是农村生源,也几乎最多只有兄弟姐妹两个,在家都比较娇贵,习惯了安逸的生活,而不能适应工作后的辛苦。

3.对就业后薪酬的期望值基本合理,但也存在部分学生在实习期间就要求较高薪酬的现象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137位学生中,有107位学生期望就业后的薪酬每月在900元以上,占调查总人数的78.1%,只有19.0%的学生期望月薪在700~900元之间。由于学校生源大多来自百色山区各县,经济相对不发达,在当地的生活水平下,这个期望值是基本合理的,也基本符合大多数企业提供的薪资标准。据调查显示,提供应届毕业生平均月薪1001~2000元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55.2%。但是,也有学生在实习期间就要求较高的工作薪酬。调查实习期间的薪酬待遇要求时,29.2%的学生期望实习期间的月薪在700元以上,占调查总人数的近三成,这表明学生实习和学习技能的主动性思想有待加强。

中职毕业生刚走上工作岗位,都需要从基层的一线岗位做起。由于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大多数毕业生从事的是最基本、最简单的手工操作,创造的利润有限,不可能马上拿到很高的薪水。毕业生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现实缺乏最基本的判断力,不能根据现实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企图做“啃老族”啃出含金量,更是不切实际的;对薪金过高、过低的要求也是短视的。

4.毕业生对国家和自治区中职学生的就业政策了解不多

当问及“你对我国和自治区的就业政策的了解”时,只有5.8%的学生的回答“很了解”,73.0%的毕业生回答“一般了解”,21.2%的学生选择了“一点都不了解”选项。职业规划和职业指导是职业学校进行职业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这方面,英国和日本做得比较好。每个毕业生基本上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还不完善。目前,中职学校的职业指导课程在最后一个学期才开设,入学时没有职业规划,没有职业顾问团队,一直以来都是由招生就业办公室兼职做学生的就业工作。而在大家纷抢生源的形势下,招生就业办公室重招生而无法顾及就业工作,顾此失彼。笔者所在的学校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于2007年9月成立了就业服务办公室,对学生就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5.在就业工种的选择上,强调与自己所学的专业对口

中职学生对社会的发展缺乏了解,他们不知道专业设置的滞后性,所以在就业工种的选择上过分强调与自己所学专业的对口性。笔者学校的毕业生,50.0%的学生心仪的就业工种与自己专业对口,说明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工种仍然是自己的专业,违背了先就业后择业的原则,也让自己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社会是先有职业后设专业,社会上出现了这种职业,学校才开始设置相关专业,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申报,文件批复下来后开始招生,这一过程至少要花费一两年的时间,学生入学后还需培养三年才能毕业,所以开设这个专业时市场上是热门职业,等招生培养学生毕业后,这个职业可能又变成冷门职业了。面对我国市场经济的这种情况和目前紧张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不能过分强调自己就业的工种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一定是一致的,而应该适应市场需求,先就业后择业。

6.希望学校就业服务办公室开展就业形势和就业技能等指导

调查显示,78.1%的学生希望学校就业服务办公室开展就业形势和就业技能等讲座,4.4%的学生不希望进行就业形势和就业技能等讲座,17.5%的学生对这个问题持无所谓的态度。可见,大多数毕业生是希望学校就业服务机构对他们进行就业指导的。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家有关毕业生的就业政策,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开拓学生思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帮助学生掌握可行的求职方法和应聘技巧,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正视就业现实,克服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思想,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正确的就业思想,减轻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克服择业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对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7.大多数学生有信心经过自己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找到工作

在回答“你有信心在自己和学校的努力下能找到工作吗”这一问题时,70.1%的同学有信心经过自己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能找到工作,27.0%的同学信心一般,只有3.0%的同学没有信心。我国的就业形势,通过电视、网络、书报、老师、家人和师哥师姐的介绍等途径,学生都会了解到目前国家的一些就业政策,对我国目前的就业情况也会有所了解。社会需要一定的技能型人才,各种大小企业能提供一些用人岗位,这些信息支撑了学生的就业信心,说明就业的大环境氛围对学生就业是有一定帮助的。

三、思考与对策

1.确实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调整专业设置,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技能训练。第一,坚持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的决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第二,深入思考,推进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第三,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灵活专业方向的要求,根据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加强针对性的专业教学,确实把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的地位,迅速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第四,加强师资队伍的再培训和考核,使教师全面掌握行业最新科技动态和发展前沿,把最新的技术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其全新的知识体系和创新意识。

2.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创业教育和职业指导教育

要确实贯彻“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思想,确实加强就业教育,把就业教育贯穿于中职学生时代的始终。学生在学校的两年学习期间,要安排好就业教育课程。第一学期主要帮助学生解决为什么来职业学校学习以及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即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学习,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实践,使学生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第二学期主要解决如何在职业学校修炼内功的问题,即解决如何实现职业生涯规划、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指导的问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练就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综合素质,并有意识地根据自己规划的职业目标,对自己的学习、课余生活进行合理安排,从而消除学生在中职学校期间学习生涯的迷茫感。第三学期重点是就业政策、就业心理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和克服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障碍,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第四学期是就业指导及创业教育,使学生全面掌握求职方法和技巧,做好择业前的各种准备。

3.加强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

就业指导人员通过自学、在职培训、调研等方式提高自己的理论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职业学校通过组织教师赴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工业发达城市考察,拓展就业市场,参加国家职业指导师、国家职业规划师的培训等,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

班主任是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直接联系人,也要加强相关就业指导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开辟校本培训等方式,提高他们的就业政策水平;同时,还要使学校的就业政策在校园内相关职能部门与班主任之间达到统一,以便在校园内对学生就业工作形成合力,促进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4.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和交流,尤其是与家长共同搞好学生的就业工作,实现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和高就业质量是一项必要的措施。大多数中职学生毕业时的年龄均在18~20岁之间,社会阅历少,缺乏生活经验,许多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受父母的就业思想影响较大。有些学生家长不愿让小孩到离家较远的地方就业,这就有必要在做通学生就业思想工作的同时,也做通学生家长的工作。

总之,面对中职学生的就业新问题,学校和老师要积极进行教育和引导,开拓创新,大胆改革,才能开创中职学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篇5:中职生的就业指导

10秋焊德的同学已经陆续进厂,但是,对于一名班主任来说,学生离校并不是班主任工作的结束,而是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的开始。因为中职生所扮演的角色很特殊。上有高校生,下有中学生,中职生一直扮演着“鸡肋”的角色。初出校门,步入社会常常是碰了一个又一个冷壁。随便走进一个人才市场,那些招聘信息上,学历要求一栏,多是“大专以上学历”。而那些学历不限的工作,90%以上是小学文凭的人也可以做,基本待遇普遍很低,而要求中职学历的,几乎看不到。从表面上看,如果愿意“低就”,一些没学历要求的工作应该不难找,但实际上,很多企业主反而更愿意聘请初高中或小学文凭的,而且这种竞争反而更激烈,符合条件的人太多了,一伸手就是一大把。这是一个即将毕业的中职生的就业困惑

近些年来,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确对中职生的就业起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是起主要作用的还是每位中职生自身,这是内因。社会上,本科生输给中职生的例子不是没有,一位招聘经理曾说过:“很多时候,学历在实践中已不是重点。如何用最小的劲做最大的事才是用人单位关心的。”可见,中职生不断“武装”自己,增加实践经验才是正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一个人的择业目标是否能够实现,除了个人才能、经验、机遇等条件之外,还取决于个体的职业期望是否合理。人的一生中,对职业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随之的职业期望也在不断发展。中职生的年龄一般不足 20 岁,身心都还不成熟,但他们马上面临就业,所以对于中职生而言,客观准确地制定自己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自然是必不可少,这样能使自己逐渐形成科学、合理的职业期望,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并能很快适应和发挥个人的潜力。一个中职生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落后了本科专科生,所以更要用“后天”的努力来弥补“先天”的不足。

我们应该认识到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诀。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信心不仅给毕业生带来勇气和力量,也会使用人单位,首先从气势上产生认同感。要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保持坚定的信心,首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工作。其次,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要抓住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尽量避开自己的不足,这样,就有可能使你在择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其三是要有一

腔打动用人单位的热情。要给人感觉到,我是热爱生活、热爱事业的。同时我们要努力消除依赖心理。有些人在生活中依赖性很强,无论做什么事情总要请一个参谋,一旦没了参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于是这些人在择业中往往表现出很没主见,人云亦云,别人觉得这个单位很好,他亦认为不错,别人说那个单位很差,他亦认为不行,患得患失,手忙脚乱,心里一片茫然,不知何去何从。其原因在于他们不能深刻认识自己的人,一个掌握好自己的人,他就能把握好自己的人,他就能把握好自己择业的方向,明确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性质的工作,因此他们在择业中,就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方向性,机会虽然很少,但他却能抓得很准很稳。一个深入了解社会的人,信息畅通,思维开阔,他就能很清楚各个单位的经济构架及其发展状况,能对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作出可靠的分析和有效的判断。这样他们就能很顺利地找到自己想去的单位,并能很快适应单位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最后我们要使自己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些人心理素质较差,到单位致意参加面试,原本准备充分,有条不紊,可是一见单位领导,就惊慌失措,手忙脚乱,顿时心理一片空白,不知所措,好端端的一个机会就这样给泡汤了。中专学生择业成功的关键还要从本身的实际出发,灵活选择,绝不能一味高挑。

认识自我是基础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基础是对自我的分析。认识自我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是一个人所必须掌握的。只有认识了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兴趣以及自己的长处短处,才能按照自己的这些特点来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职业选择也一样,比如说,自己天生好动,比较粗心,就不能选择会计这一职业。但很多人在当初选择职业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兴趣或性格,而直接考虑的是这个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或外界人员的影响。一时的选择错误,不免有点遗憾,但是自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再去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有位朋友,由于中考失利,考进了一所中职学习会计方面的知识,但是他一直对电脑感兴趣,课余时间就不断地学习-些计算机知识,现在他在一家民营企业里担任网管,而他的工作绩效并不输于同行的本科生。可见,充分认识自己对将来的职业选择和倾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我定位很重要

完成了认识自我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无论是本科

生还是大专生,或者是这次讨论的中职生,都需要给自己一个定位。只有定位,你才能理性地去选择职业。这个定位很有讲究,如果定得太高,工作找不到;定得太低,又觉得无法展现自己的能力。

那如何来做个合理的定位呢?如果说认识自己是属于“5W法”的第一个:Who am I?(我是谁?)那么对自己的评价就属于中间3个W。即What will I do?(我想做什么?);What can I do?(我会做什么?);What does the situation allow me to do?(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做什么?)

研究表明,目前中职生中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利于顶利就业的职业心理,如:依赖心理--认为找工作是学校和家长的事。

自卑心理--认为中职生没有什么前途,努力也没有用。

职业心理定式一一认为自己只能在所学专业范围内找工作。

勉强心理--反正也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学校推荐的工作即使不满意也只能接受。

如果抱着这样的心态,即使机会作在面前,也无法好好把握住。如果你一毕业就想工作的话,就必须经常出去跑跑,了解人才市场的情祝。然后自信地去应聘自己觉得可以胜任的岗位,把自己最出色的一面展现给用人单位。如果学校有机会介绍工作,那更应该在工作岗位上出色地表现,边实践边学习,争取能够长时间地留在那工作,即使公司没有留下你,你也算拥有了一段工作经验,这也是一种财富。如果介绍的工作不满意,也不用勉强接受,这对一个初次踏上工作岗位的人来说没有太大的益处。有点必须说明,专科生觉得自己不如本科生,是因为他们用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来比较。专科生的知识比本科生更具针对性与专业性,是比较倾向实际操作方面的,这点就是专科生的优势。所以在规划职业生涯时,必须考虑到这个优势。这个优势就是自己的定位,就是自己择业的资本。要告诉自己,我也是一个领域的人才,不会输给本科生,有些专业性强的领域,我们懂得更多,实际操作能力更强。

成功需要不断学习

上述所说的都是中职毕业后直接工作的规划,当然在认识自我后,毕业后有两个选择,除了直接工作外,还有一个选择就是继续学习深造。我们不能否认,现在社会更注重的是综合素质,所以在中职的专业技能学习后,进一步强化学习

综合知识也是个非常好的选择。现在国家也提供了很多这样的机会,如中职考大专,还有专升本,另外,三校生还可以直接考本科等等,机会和选择非常多,关键是如何选择,而这些选择又全部回到了最初的认识自我这一点上。其实,工作与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工作是在实践中学习,而学习则是为了更好的实践。就看自己更需要什么,对将来的规划是什么了。笔者比较赞同先学习,再工作,因为通过后面的分析,会发现先学习比先工作更适合将来的长期发展。有一位女生,初中毕业直接考入了某民航中职学校,毕业后她当上了空姐,每月的收入很不错,但是做了一年后,她又去学习了,她希望取得更高的学历。她从为,空姐只是暂时可以获得高收入,但吃的是青春饭,必须要为将来做打算。现在外面很多人都在边工作边学习,目的就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岗位而不被淘汰,或者为了晋升和跳槽。在不用工作的情况下,把书读好,极为重要,至少不用那么辛苦地两面作战了。

就业后的再规划

前面这些都是对就业准备的规划,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应该还包括就业后的规划。这涉及到5W的最后一条:What is the plan of my career and life ?(我的职业与生活规划是什么?)其实,真正的规划现在才开始,只是在所有的准备结束后,就显得容易了许多。拥有了工作后,就该考虑如何保住岗位、如何晋升等等。当然成功只青睐懂得把握机会的人,懂得如何提升自己的人,所以应该尽可能多地参加各种培训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并且每 5 年制定一次目标,随着时间的变化再做相应的调整。其中要考虑到工作调整、晋升,以及跳槽或者自主创业,这些都是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情况来具体选择的。当然不要为了一些眼前的利益盲目跳槽。西方一些学者认为,30 岁前不要考虑收入,这个阶段应该是为未来的发展积累经验,丰富自己的人力资本。有时艰苦环境的磨炼也是一种财富。

篇6:中职生的就业现状与误区

武汉市一轻工业学校 郑丹凤

摘要当前,中专生总体就业形势严峻。经济环境的不理想和求职者的认识误区使就业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笔者从当前中专生的就业形势出发,分析了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生就业误区对策

就业是当前社会一个热点话题。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人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乏出现具有高等学历的毕业生与中专生同台竞技的场面。作为中专生,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本来处于相对劣势,如果不转变观念,扬长避短,在这样的就业形势下,我们拿什么去竞争?

那么,在中专生的就业现状中到底存在那些不利因素和误区呢?

一、国际经济形势恶化带来不利影响。

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导致国际市场萎缩,这就严重影响了我国企业的出口市场,企业生产任务下滑,致使部分企业不再招人,甚至出现减员的情况。一方面,就业岗位越来越少,而另一方面,求职大军却越来越庞大,这就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二、中职生就业中的误区

误区一:把就业工作全部推给学校。以为中专学校现在还像过去一样包找工作、包分配,没有危机感和危机意识,错误地认为只要进

了中专学校,毕业的时候学校就一定安排工作。孰不知现在的人才市场是双向选择,即使学校提供了就业机会,自身能力不够,仍然会没有工作。

误区二:不能深刻领会“先就业,再择业”的理念。一次到位的思想严重,总想经过一次分配就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这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的,任何层次的毕业生,都要先在社会上立足,然后才能求发展。

误区三:轻视体力劳动,盲目追求高薪。现在的中专毕业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吃苦耐劳的观念不强,有很多同学不愿意到基层尤其是不愿意到流水线上去工作,嫌工作太累。盲目追求高薪,想要一毕业就拿几千,这在现今的就业环境下实在是天方夜谭。

面对以上的就业现状,我们该如何指导中专生的就业工作呢? 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个人的成功,是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换来的,凡事切不可急功近利,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另外,要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扬长避短。

一方面,要认识到我们与其他求职者存在的不足。比如:跟大学生,研究生等高学历人群相比,我们确实在知识结构上低了一个层次,而与那些下岗工人相比,我们又缺少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技术经验。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中专生就业的优势。比如:中专教育面向市场,有很明确的市场定向,并且受过良好的专业技术教育而又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的人才,在人才市场中有一定的竞争能

力。所以,在找工作时,中专生就要突出自己的技术特长这一优势,扬长避短。最后,要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学生就业是个系统的工作,必须让学生从进校开始就学习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找准方向,正确定位。过高或者过低估价自己,都是不利于自身健康持续地发展的。所以,既需要认真地分析自己,又需要多了解社会需求,以求定位准确。

上一篇:SLS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原理特点及工艺方法下一篇:做事要量力而行高中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