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评价工作对策研究论文

2024-06-27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评价工作对策研究论文(精选8篇)

篇1: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评价工作对策研究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评价工作对策研究论文

摘 要:教师评价改革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现行教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改进现行教师评价工作的决策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教师评价 改革 决策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教育评价改革,而教师评价改革又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环节,成败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需要认真研究和慎重对待。

一、现行教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评价目的不清,奖罚性评价占主导地位

从理论上讲,教师评价具有两方面的目的:一是为管理者对教师作出聘任、降级、晋级、加薪和奖罚等决策提供具有说服力的依据,即奖罚性教师评价;二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即发展性教师评价。但是我国教师评价过分强调奖罚性评价,这种单纯运用利益驱动机制的自上而下的评价,很难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更不能对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应有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这也是我们整个教师队伍素质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之一。

2、评价方法单调,盲目追求量化

目前,很多学校在追求所谓全面、科学、客观的口号下,把教师评价搞得细而又细,项项量化,而且十分频繁。这样的`评价看起来似乎很严谨,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既不实用,也不全面。教师评价盲目地追求量化,还会导致管理人员的工作难以正常进行。

3、评价主体单一,教师处于被动地位

目前的教师评价大多还是以领导为主,这种评价实质上是“官本位”、“领导即真理”的观念在教师评价中的体现。在这种评价中大部分教师感受到更多的是对于自身的压力甚至威胁,而很难积极主动地去改进自己的工作、去关心学生的发展、去与其他教师合作。同时,他们还会把他们的压力和紧张传导给学生、同事或者其他人。教师这种失衡的心态必然导致其教育行为的扭曲,影响教育的正常发展。虽然有些中小学校已经开始把教师、学生吸收到评价的主体当中,但是学生评价的权重极低,教师自评也只不过是走过场,真正评价的主体还是在学校领导层和各学科组的负责人等。

4、评价结果档次化,反馈不及时

我国现行的教师评价工作以定期为主,即学期或学年末举行一次。评价的结果大都为优、良、合格、不合格等几个档次,并且与学期、学年的奖罚直接挂钩。

在很多教师看来,评价就等于考核,在市场经济意识的影响下,许多学校领导希望通过评价结果的等级划分,施加相应的经济刺激,以竞争促进教师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此可能会导致对教育活动的评价过程变得没有意义,只有评价结果很差的话,则会对该教师敲响警钟甚至解聘,在这种情况下的评价结果才能及时反馈到教师手里,否则评价结果很少能够反馈到教师手里。如此一来,教师评价工作就很难起到改进教师教育教学的作用。

篇2: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评价工作对策研究论文

隗洪新

在三中挂职锻炼的半年中,我在听课之余,经常与教师、学生在一块座谈交流,思考最多的就是评价问题。学校管理的核心是教师管理,教师管理的关键是要确立具有正确导向的激励机制和构建客观而科学的评价体系。怎样以评价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提升,启动教师源自内心的发展动力,引领教师认同学校的教育目标并为之努力,决定着教师能否走向自我完善,学校能否步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目前的评价体系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间存在差距,因而构建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新型评价体系显得十分迫切。现将我近期的思考和看法谈一下。

首先,“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是课程评价体系的核心任务之一,班主任作为特殊的教师群体,目前的评价体系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间存在差距。长期以来,有关班主任工作,各种教育力量一直鼓励一种默默奉献的价值观,班主任也把自己比喻为奉献者。班主任工作对班主任来说成了一种过分崇高、过于神圣的职业,只有奉献,不求回报,这就将班主任外在的价值与内在的自我发展割裂,将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与结果割裂,将班主任与学生的生命成长割裂,从而导致了班主任自我的迷失。在社会各界呼唤“救救孩子”的同时,也需要“救救老师”的呼唤,班主任感受不到这一岗位带来的尊严与快乐。只看班主任这一岗位的外在价值而忽视班主任的个体生命意义,使班主任的教育实践仅仅是一种为他人服务的工具,导致班主任生命的工具化。当前对班主任的绩效评价通常是和学校的其他正常工作相互分离的,自成一个封闭的系统,这样既不能服务于学校的工作开展,也无助于班主任的工作改善,对班主任的个体发展更没有实际意义。

要想更快更好的落实新课程改革,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学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以往的班主任评价体制进行改革修订。

一、用发展性的标准评价班主任。学校应以发展的标准,注重班级学生的纵向改观,并以小组合为单位进行横向常规考核,为求做到科学、公平、公正。

二、注重班主任评价的多元性。原有的班主任考核制度下的班主任行为,只注重考核结果而不在乎实践过程,严重遏制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升,不利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配合新课程改革的班主任评价应该在学生的发展过程和学生创造能力等多方面素质上作一定幅度的倾斜,在不忽视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同样重视班主任在德育方面所作出的重大努力。

三、注意班主任评价的多维化。传统的教育观念重师道尊严,老师循循善诱,学生亦步亦趋,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和活动的组织者,与学生问的关系异化为行政式的上下级关系或者家长式的长幼关系。这种传统角色的教育功能既有悖于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应具备的师德与师能的要求。新课改要求班主任转变教育旧理念,能在不同的场合演绎好诸如心理医生、外交家、朋友等不同的教育者的角色。班主任扮演这些角色的能力水平的高低评价只有相对应的角色才最有发言权。所以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评价不能仅仅依据常规考核的量化分值和文化考试成绩。还应该把评价权利交给学生,交给家长,交给其他科任老师。从学生角度,看班主任能否放下尊严,以兄长朋友的身份去关心、帮助他们。看班主任能否多走群众路线,如深入学生宿舍,与其促膝谈心,对其嘘寒问暖,或亲自参与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来考察班主任的亲和力,这样才有利于促进班主任和学生真正建立起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朋友关系。从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角度,看班主任是否善于挖掘和利用校外资源,对班中不同学生的家庭情况详细了解。例如,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开家长会议等形式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互相沟通,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看班主任是否有较强的交际能力,是否适应多种环境,能协调各种关系,为学生深入社区进行社会实践创造机会并给予指导,是否能大胆培养学生勇于实践、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校教育家庭化”、“学校教育社区化”。

从任课老师角度,看班主任是否具有整体课程意识,是否具有全局观念。看班主任是否具备和学校以及任课老师之间的协调能力。在关键的时刻,班主任有没有牺牲自我、顾全大局的观念,能否让班上的学生在每一个任课老师的课堂上都保持严肃、活泼的学习氛围。不管最终成绩如何,班主任能否让科任老师上课产生非常愉悦的心情等等。

总之,班主任理念的更新、角色的转变、潜能的挖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评价体制的改革。只有在温暖人性的关怀之下,通过多种途径,从多方面,以发展的眼光来对班主任进行评价的考核体制才是科学的评价体制,才是公平的评价体制。也只有这样的体制才能激发班主任的热情,让班主任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迅速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加快实现“以人为本”的素质目标和教育要求。

其次,对于普通任课教师来说,由于现行的教育评价过分看重考试分数,许多教师把琢磨考试当成了自己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乐趣,而把“教什么”“如何教”“为什么教”等更为根本的教育问题置之脑后,教师的精神生活空间日益狭窄,人生追求日益短视,教师的知识储备常常是“画地为牢”,只是关注考试内容,应付学业水平考试,虽不需要教师太多的教育智慧,却消耗着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老师们任劳任怨为考试教学,落了个“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没有苦劳只有疲劳”的境地。而且传统的教师评价更多着眼于个人的工作表现,而且评价的结果与提职、晋级、加薪、奖金等联系在一起,是一种奖惩性教师评价。近些年来频繁出现在学校管理中的“优胜劣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能者上,庸者下”、“末位淘汰”等话语,突出反映了奖惩性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我们要看到,这种影响是自上而下的,它对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影响是有限的,在某些时候还可能是消极的。要在更大范围内,更深层次上调动全体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教师评价要淡化评比和奖惩作用,摒弃成绩唯一的评价观,建立平时教学考核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评估与奖励机制,做到过程与结果并重。因为考试成绩不能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完全等同,关键是要让教师找准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大胆进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强化教师评价的发展性价值,在实践中逐步构建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这种发展性的教师评价既关注结果,更关注教师实施教学工作的过程,通过评价发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改进建议,帮助教师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从而促进专业发展。首先,学校根据教师岗位配置和本校教师的年龄特点、学科特长等合理地安排教师的教学工作,并落实责任,让各位教师尽到“在其位、谋其政”。其次,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不是个别教师的优秀与否所决定的,必须看整校的师资水平,因此,学校要着力打造一支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要根据老师的配置加强教师间的互助合作关系,比如骨干教师的结对活动,教师间的同伴互助,新老教师的“传帮带”。通过制定方案,参与活动、评估验收等过程,营造一个学习研究的共同体。再次,教师间要有竞争,这已成为共识,学校要鼓励竞争,但要明确竞争的范围、竞争的量与度,引导教师恰当、公平竞争,尽量避免教师为竞争所困、所累。要引导教师以“道德”为基点,恰当、更好地进行竞争。在公平的竞争中,教师会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而不会伤害彼此的感情。

篇3: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评价工作对策研究论文

一、倡导“尊师重教”,形成良性社会支持系统

1. 切实提高教师待遇水平,按绩效拉开教师收入的层次。

过去人们经常用“两袖清风”来形容教师职业收入上的单薄,这几年教师工资在不断提高,但物价也在不断上涨。每月工资扣除维持生活最基本消费外,教师的工资所剩不多。国家应该考虑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各级地方教育系统、学校在分配绩效工资时,应该领会绩效工资发放的原则,在发放过程中坚持公平、公正,既要调动起教师的工作活力,又要保护教师的工作热情。

2. 循序渐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结合实际深化新课程改革。

理念与实践相契合,才能收到最大效果。教育体制改革应与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的身心发展相结合。体制改革的决策者应多听取一线教师的建议,广泛发动一线教师为教育体制改革及新课改献言献策,确保改革贴合实际、贴合学生,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深化。

3. 改善教师生存环境,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的高低及受尊敬程度,直接影响着从业人员对该职业的热爱程度。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机构,应采用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教育及教育工作者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引导全社会尊重教师,引导社会舆论对教师建立合理的期望值,家长也应该对教师多一份信任、多一份理解,配合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起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树立现代人才管理理念,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

1. 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在评价的过程、方式、标准、结果等诸方面都存在不合理之处。因此,建立合理、科学、高效的新的教师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迫切。新的评价体系应改变以学生成绩为轴心的一元评价为兼重教师在学生的学业、道德品质、个性培养、身心健康等多元评价;进行终结性评价的同时加强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使教师能在新的评价体系下更有效、更愉快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2. 以合理的奖励机制激发教师科研活力。

由于教师的日常工作比较繁忙,很少有时间用于业务培训和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如果能定期的暂时放下工作,参加一些培训、进修等形式的继续教育,抽出专门的时间做一些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对于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有极大的积极影响。比如,德国高校教师每隔3~5年享受一次研究年,在这一年中可以不担任一学期或者更长时间的教学工作,去从事科学研究 (1)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呼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多为教师创造进修培训、教育科研的条件,让教师抽出足够的时间充电,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3. 营造舒适、和谐的工作环境。

教师的工作是个性化的自主行为,学校应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保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事之间互助互学、共同进步,以融洽、向上的大环境帮助教师规避职业倦怠。

三、提高教师自我调节能力,积极主动地消除职业倦怠

教师要主动培养自己的职业审美能力,将教育事业作为获取幸福的途径之一,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主动调节自我心理状态,以充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

1. 找准角色定位,强化职业道德意识。

教师不同于企业家,它不是一个高薪职业,如果一味追求物质上的满足,很容易对教学工作失去激情,对学生失去热情。在获得一定的物质回报基础上,教师更该注重精神上的满足,如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所带来的成就感等。加强职业道德意识,爱岗敬业,志存高远,乐于奉献。以稳定、深刻的职业道德观念来支配自己的行为。

2. 劳逸结合,学会自我解压、自我放松。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善于掌握自己,克服自己是一种最必要的能力,它既关系到教师的工作成就,也关系到自身的健康。不会正确地抑制每日每时的激动,不会掌握局面,是最折磨教师的心脏,消熬教师的神经系统的事。” (2) 教师工作之余,可以通过散步、游泳、听音乐、跟亲友聊天等多种形式放松自己。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切实可行的解压办法,在压力过大或心理抑郁时,要能够将负面情绪释放出来。

3. 对职业倦怠有所知、有所防,争取主动化解。

教师应该对职业倦怠有充分的了解,要意识到职业倦怠不是只出现一次的现象,它有可能在教学生涯中多次出现。如果教师能根据自身的身心症状,在职业倦怠造成的危害之前识别它并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就能让自己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平静,走出职业倦怠的阴影。

总而言之,在克服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上,需要国家教育机构、学校、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对教师多一份理解和信任,对教育教学工作多一份关注和支持。教师本人要正视职业倦怠问题的存在,避免“讳疾忌医”,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寻求减压方式,保持教学工作的热情和活力,将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付出自己全部的精力作为毕生的信念。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教师所承受的工作压力与日俱增。长期的高压工作下,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日益浮现出来, 成为影响教师身心状态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以期帮助教师更好的避免职业倦怠的产生, 并将其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对策

参考文献

[1]刘晓明.关注教师的心理成长:教师问题行为的心理预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金忠明, 林炊利.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篇4: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评价工作对策研究论文

一、培训方式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教师培训是面向中学各学科在职教师的成人教育,受教育对象呈现较复杂的多层次性。主要表现为:在年龄上有老、中、青等年龄层次;在学历上有专科、本科及研究生等学历层次;在职称上有特级、高级、一级、二级等层次。不同层次的教师在教育理论基础、教学技能、记忆能力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同时,由于目前中学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较大,工学矛盾突出。因此,必须广开学路,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和办班类型,才能切实搞好中学教师的培训工作。

目前,我国及我省中学教师培训的方式主要有以远程网络教学为主的业余进修、半脱产及全脱产学习三种。

远程网络业余培训是在一定的期限内,通过网上辅导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完成规定的自修课程。在发达国家中,较普遍地采用该培训方式,我国绝大部分省市也采用了这种方式。该培训方式的突出优点表现在灵活、自主、不影响教学等方面。但其也有明显的不足,如学员分散、不宜管理、易流于形式等。

半脱产培训一般采用集中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即利用寒暑假、双休日等时间集中面授辅导,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培训期限多为1~2年。半脱产培训的学习时间较为分散,学员自己支配的学习时间较灵活,对正常教学秩序影响不太大,但这种方式学习期限长,时间相对分散,效果并不理想。

全脱产培训一般是对教师进行短期的集中学习,时间多为1~2个月,这种培训方式学习时间集中,且暂时不受家庭事务干扰,考核制度和教学手段也相对规范,故培训效果比较突出。但全脱产培训方式对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较大。此前,笔者通过问卷的形式,分别对不同地区的近百名中学教师进行了调查,从所反馈的信息来看,有33.7%的中学教师赞成全脱产培训,15.4%的赞成半脱产,27.6%的赞成网络业余自学。由此可见,全脱产培训方式较受培训对象的欢迎。遗憾的是,我省中学校长对脱产培训方式赞成程度普遍不高,这显示出脱产培训方式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确实存在一定的影响。

如何化解工学矛盾,摸索出适合我省省情的培训方式呢?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及我省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为减少工学矛盾,我们宜采用以网络业余教学为主,辅以寒暑期全脱产、周末半脱产学习的培训方式。暑期全脱产学习期限不宜超过两个月,短者也可为三四周。针对半脱产培训方式学习期限过长的劣势,在不降低培训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学习期限,一般以不超过两年为宜。针对网络业余自学易流于形式的弊端,应严格考核制度,加强学籍管理。通过不同的培训方式,可以切实解决我省中学教师培训中存在的困难。

二、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基本运作方式的设定和构筑。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育对象,对教学模式的要求和设定也不同。教师培训作为成人的学历后教育,自然不能沿袭学历教育体制下的教学模式,必须有新的教学模式。以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为着眼点,结合我省中学教师的实际工作状况,目前可尝试运用的教学模式有如下几种:

1.岗位自学模式。岗位自学模式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在职自学,实现培训目标。与其他教学模式相比,该教学模式有着突出的优点。其一,在职学习不会造成工学矛盾。其二,教师可主动、灵活安排学习时间。然而,由于岗位自学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分散自学来进行,易出现放任自流、学习效果差等弊端。因此,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第一,设定明确的培训目标,使接受培训的教师学有所依,有所追求;第二,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第三,定期考核。

2.“讲授—讨论”模式。这是以课堂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教师讲授、学员学习及师生之间的讨论为具体运作方式的培训模式。讲授与讨论两者间的时间比例一般为6∶2或5∶2。这种模式是对学员进行集中的讲授,与学员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具有突出的优点:一是可充分发挥施教者各方面的优势,学员接受效果好;二是反馈及时。通过讲授和师生间的讨论交流等,教师可及时得到学员的学习信息反馈,调整教学内容,满足学员的要求。

3.教研结合模式。前述岗位自学和“讲授—讨论”模式,主要是通过培训提高中学教师的业务水平,使其胜任教学工作。教研结合模式则是通过培训,一方面提高中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增强中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的具体运作过程,一般表现为:选择科研方向—确定科研课题—寻求辅导教师—设计科研方案—实施课题研究—总结、实践科研成果。

这种教学模式对学员的学识、理论与修养要求较高,只适宜在骨干教师中进行。

4.微格教学模式。微格教学是侧重于培训学员教育教学技能的模式。它将课堂教学技能分解为若干个具体的技能单元,对每一种技能进行逐个示范学习和训练。其运作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事先的学习、观摩—确定培训技能的目标—编写微格教案—微格教学实践(微型课堂、角色扮演、课堂录像)—研究、评价(重放录像、自我分析、讨论评价)—修改教案—教学实习。

微格教学能够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过程进行反复练习,培训效果比较理想。但其对教学设备的要求较高,如必须有摄像设备、教学实验室。因此,这种教学模式目前只适宜在小范围内开展。

5.远距离教学模式。远距离教学模式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传输手段,建立起一个开放式的课堂。它完全没有时间和距离的限制,使教师不离开工作岗位便可接受培训。对在职教师来讲,是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比较灵活的教学模式。

远距离教学模式同其他教学模式一样,具有完整的教学运作程序,主要包括:确定培训目标—学员收听、收看或调用软件—自学教材—完成作业或实践—参加考核。笔者认为,远距离教学模式应是我省中学教师培训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一项学术性很强的工作,它既涉及教育科学的发展现状,又涉及教育对象的实际要求。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首先必须明确课程设置的指导原则。

根据教育科学的有关理论和新课改的目标要求,中学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针对性与实用性、科学性与先进性统一的原则。针对性与实用性是中学教师培训的出发点。强调针对性,就是要根据中学的实际教学需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强调实用性,是要求教师培训必须能够切实提高学员的教育教学能力,使学到的技能、知识能在本职工作中得到应用。但强调针对性与实用性,并不意味着忽略科学性与先进性,科学性与先进性是教师培训能否持续发展的动力保证。教师培训一方面要贴近中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同时,又要在理论体系、知识结构等方面高于中学教育教学的现状。

二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的原则。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不仅要有较高的理论性,而且要注重其具体运作过程的可操作性,尽量通过教学实习和操作训练,切实提高中学教师的教学技能。

三是规范性与应变性统一的原则。为保证教师培训工作的正常教学秩序,必须制定一定的规范要求。但是,针对中学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在不影响培训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允许对原有的教学课程进行应变性调整,从而使教师培训不脱离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

依据上述指导原则,参考或借鉴其他省市教师培训的实践经验,我省中学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课程的总体设置应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三大类。通过必修课,一方面加强进修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另一方面使其掌握基础教学理论及相关专业知识,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奠定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基础。开设选修课主要侧重于帮助学员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实践课主要立足于学用结合,强化实际教学能力的训练和操作。

2.具体的课程内容设置应由四大模块构成,即专业知识、教育理论、教育教学实践及教育科研。“专业知识”以学科专业知识的补充、更新或拓宽为主,应严格区别于学历教育。“教育理论”的内容主要为中学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等。“教育教学实践”着重中学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训练,所设内容除各学科必修的专业课教学实践外,还应针对中学教学实际,设置一些公共选修课。“教育科研”的内容主要为教育科研方法、教育教学科研的新趋势、新成果介绍等,以培养中学教师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并使教师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

3.应确定若干门主干课程,分别作为相应层次进修教师的必修课。需要指出的是,科学的课程设置,应在满足新课改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与我省中学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按需设置课程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四、考核方式

当前,我省中学教师培训尚未形成一套有序的考核制度,考核方式较为单调,一般情况下,脱产班采用的是考试制,半脱产班为考试与开卷考查相结合。随着教师培训工作的全面展开,这种沿袭学历教育体制下的考核方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师培训的实际要求,因而,探索合理、科学的考核方式,也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从此前我们进行的问卷调查反馈的信息来看,赞成闭卷考试的比例仅为9.9%,33.7%的人希望开卷考试,52.5%的人希望采用综合考核方式。就考核方式,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考核应是闭卷考试、开卷考查和实践考核三位一体。对主干必修课和某些公共必修课,可保留闭卷考试的方式。公修课和专业理论课的考核宜采用能显示理论分析能力的调研报告、研究论文等开卷考查方式。某些专业选修课(如观摩课、技能演示、实验设计等)的考核宜采用能显示教育教学实际操作能力的实践考核方式。

2.建立跟踪考核考查制度。对于接受业余培训的中学教师,要建立考核档案,一方面按计划对培训课程的内容进行考试和考查,成绩记录在案。另一方面,对其日常的教学工作实践进行跟踪考查。具体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接受培训的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定期写出教育教学实践报告或上交一份教案;二是由接受培训教师任职的学校组成评课小组,进行听课、评议,并对其日常教学工作成绩作出评价;三是由施教院校根据进修教师的实践报告和所在学校的评价,作出综合考核,评出等级。

3.考核的计分标准,应取消百分制。无论是闭卷考试、开卷考查,还是实践考核,均应以优、良、合格、不合格的等级评定。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培训是一项开拓性的教育实践,同时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有许多问题需要认真调查和研究,有许多做法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本文只是对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一些还不成熟的看法。随着我省中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全面展开和深入发展,对教师培训的理论探索也必将得到深化。

篇5: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评价工作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如何将这一核心理念转化为教学行动。本文从教育理念、教育观、教学行为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为教师更好地适应新课改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新课改策略转变

只有不断地改革,才能不断地进步,新一轮的课改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要明白课程改革中发生了哪些变革,对教师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然后我们才能从自身去做一些改变来顺应新课改的发展,使自己在新课改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树立崭新的教育理念

1.可持续发展的人本理念

今天我们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学校教育不能使人人成功、成才,但要使人人成人,这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

教师应该在自己的教学思想中摒弃传统教育中残留的如“头悬梁,锥刺股”的陈旧观念,和学生一起探讨学习方法,以“学法定教法,教法促学法”,将全局指导与局部指导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法、反思学习法、联想学习法、条件反射学习法、快捷学习法、网络学习法、发现式学习法等。

2.海纳百川的开放理念

没有开放的意识,就没有融入世界潮流的可能,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必然是丧权辱国,国家改革如此,教育改革亦如此。教育的开放就是学校教育应面向社会,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来源是实际生活中,教育结果应以服务社会为宗旨。这样的双向流动,才能形成资源共用,智慧共享,教育与经济共发展。

3.新型的服务理念

教育也是服务,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从学校到老师,从老师再到学生,每一级都是服务。教育的服务又不同于商场、医院等行业的服务,教育的服务有更多的技巧,有更深刻的内涵,教育服务的核心是“爱”,一切都基于“爱”,又由“爱”升华。

4.民主合作的管理理念

在教育教学中,除了正常的教学,还需要管理。传统的管理犹如“官本位”,“谁大谁说了算”,学校如此,班级也如此。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是班级中的一位特殊成员,教师与一个班级共命运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牢固树立民主合作的管理理念,师生要学会合作。

5.科研兴教的发展理念

教师要发展,只有向“科研”要力量,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听课是学习,交流是学习,参加科研更是学习的提升,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业务,提升价值品位,在教育的高速路上勇往直前。

二确立全新的教育观

1.确立新的课程观

课程整合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即课程不再囿于学科界限,而要向跨学科的综合化方向发展。课程作为一种资源,也不再是传统的、简单的文本教材,它包括教科书、教学资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等。合理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2.确立新的学生观

传统教育中,学生往往被视为受教育的对象,忽视其身心的整体性。新课改要求学生应视为完整的人,是自然存在的,是社会成员的一分子,他必须要学会与人相处的素质技能;学生更是精神的存在,他有鲜活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3.确立新的知识观

新课改将“填鸭式”教学转变为“知识建构式”教学。教学应以学生的知识建构、学习策略的运用为目的,而不是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目的。因此,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知识平台,指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4.确立新的学习观

学习不再单纯被视为刺激――反映的联结或思维的加工,而是一种个体根据自身已知的`经验和知识对于外部事物和现象建构解释的过程。儿童的心理并不是对外界客观现实的被动反映,而是在建构中形成的。任何结构都不能和建构相分离。同化和顺应实现人的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机制。

三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

1.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为本”

新课改致力于学生的整体素养的提高。为此教师要发挥自己在课程建设中的能动作用,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由“经师”转变为“人师”,由“教书”转变为“教书铸魂并重”,通过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在知识、技能的讲解过程中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实现育人的功效。

2.从“师本”转向“生本”

新课程教学评价标准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学生学习过程的质量和学习的收获才是判定教学效益的唯一标准。为此,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由“传声筒”转变为“对话者”,由知识权威转变为平等的首席。

3.从“重结果”转向“重过程”

新课改教学评价由“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提示知识生成的过程上,让学生在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中,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

4.从“统一规格”转向“个性化教学”

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统一规格、平均发展,而是最大化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大陆流行歌曲发展的第二个高潮,同时也反映出社会转型期中国大众面对现代化进程时的价值失落和生活选择。以香港回归为分期,大陆流行歌曲发展与香港汇合,并且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流行音乐加快走向国际化的进程,并逐渐抛弃了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传统而向国际强势流行文化趋进,呈现出纷繁芜杂的发展局面。 在20世纪80年代乃至90年代初期的爱情歌曲创作中,都有很明显的模仿港台歌曲的痕迹,并在表达个人情感体验时由于政治惯性而习惯以“大我”立场来表现,90年代后歌曲创作逐渐注重私人性、内向性体验,而到90年代后期,歌曲创作完全个人化,个体瞬间情感体验、生命感悟成为主要表达内容,这也反映出青年大众逐渐斩断历史退回关注个体内心的历程,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人性的全面观照。此期爱情歌曲在传达人类情感体验上可谓丰富至极,在深度上和艺术性上也显露出大陆流行歌曲创作逐渐走向成熟。

到1993年,引进版已经全面化,大陆流行音乐市场全面开放。伴随着这一进程,流行歌曲的审美情感有了较大的变化。在表现热恋状态的温馨情歌中,羽泉一曲《最美》将青年人陷入恋爱中的美妙心境表达得细致入微:“你在我眼中是最美,每一个微笑都让我沉醉,你的坏,你的好,你发脾气时撅起的嘴。”其甜蜜之情自然引发了热恋中男女的共鸣以及人们对甜美爱情由衷的向往。孙楠的《不见不散》、水木年华的《爱上你我很快乐》、杨坤的《无所谓》等歌曲都因其在表达爱情的瞬间甜蜜情绪、痛苦执著或蕴含现代人生存体验的诗意表达而得以成为当代大众尤其是青年的心声传达。另一方面,在表达失恋的歌曲中,孙悦的《哭泣的百合花》则以其新颖的意象、凄美的意境和如泣如诉的演唱而打动大众孤寂的内心。还有歌曲《同桌的你》、《吻别》等,都包含着深深的哀怨惆怅,悲悯伤怀的情感。

但从整体上说,20世纪90年代的爱情歌曲,尤其是90年代后期的爱情歌曲还是流露出深深的焦虑情绪。这里既有世纪末的因素,更是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时整个社会焦虑情绪在通俗爱情歌曲上的一种映照。这种焦虑是“大我”解体后“小我”独自面对和承担社会变化的一种必然情绪。诚如当时的一句流行话语:“不是我不明白,只是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引发的迷惘和焦虑导致了90年代的爱情通俗歌曲缺少80年代邓丽君等歌曲中的那种对爱的舒缓柔情式的古典吟唱,而代之以都市文化式的焦躁、彷徨和歇斯底里。所以说90年代的爱情流行歌曲具有一种青春期的成熟,但这种成熟中也带有青春期特有的焦虑和迷茫。

三爱情的多元化与个性化

进入新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社会生活日益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流行文化亦呈现出多元化之势,特别是反映在爱情流行歌曲上。新千年后,自由、个性成为最能表达新一代青年的词汇,人们的爱情观也各不相同,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新千年反映爱情的歌曲种类繁多,但总的来说开始淡化旋律、强化节奏,电子曲风、说唱曲风成为时代的亮点。在此过程中,港台和内地都涌现出一批新生代歌手,如:潘玮柏、周杰伦、蔡依林、F.I.R.、花儿乐队等。

这些新世纪成名的歌手在爱情叙事上有了明显的个人印记,比如潘玮柏的《WuHa》。一般来说,爱情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歌曲中呈现出的是或浪漫、或哀怨、或渴望的面貌,但像这首歌曲中这种嘻哈的风格是以前爱情歌曲中所没有的。上述歌手大部分是80后出生的,他们没有崔健那代人的信仰和灵魂撕裂的痛苦,因此更少一种限制和约束。在他们的文化字眼中,后现代主义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后现代从本质上是一种解构经典和传统的文化思潮,它契合了年轻人天然的个性,并且也与新世纪城市化浪潮息息相关。从受众层面来说,这些歌手的许多粉丝和拥趸恰恰就是被传媒和坊间命名的“80后一代”。因此,时代环境、歌手本身和受众三个层面在爱情流行歌曲的审美和需求上达成了空前的一致。

当然,新世纪是个多元的时代,并不是说上述的嘻哈风格一统江山。在这个时代里,只要是有个性的都能被人接受并广泛传诵。如信乐团的《死了都要爱》,从古至今,人类一直追求爱情的忠诚与执著,它是时代的主流话语,但类似“死了都要爱”的直白流行语言,非时代潮流之人是绝对难以言表的。又如蔡依林、陶吹摹督裉煳乙嫁给你》,婚约本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在主流话语中应该很严肃、庄重,但在流行歌曲中却表现得这么轻松、潇洒。这种多元化和个性化还表现在对美的追求上。爱情非常伟大、高尚,但它毕竟受现实生活条件的制约,如经济条件、文化水准、生活环境等,超脱现实的灰姑娘和王子的完美爱情是童话里才出现的,而在现代生活中,虽然人人向往这种完美爱情,但常常事与愿违。流行歌曲却能弥补人们的这一理想缺憾。在歌曲《天下无双》中:“穿越红尘的悲欢惆怅,和你贴心的流浪。刺透遍野的青山和荒凉,有你的梦伴着花香飞翔。今生因你痴狂,此爱天下无双。”表达了爱情理想主义的空幻意境,此种浪漫的空幻情境,青年人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仍可以感受到爱情唯美的震撼,表达了他们对理想爱情的火热与执著。

但是一味的追求个性化也会导致文化的偏离。例如《香水有毒》的歌词:“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是我鼻子犯的罪,不该嗅到她的美,擦掉一切陪你睡。”这种描写太露骨,也把女人写得太悲伤、可怜。虽然一些网友说这写出了她们的类似经历,让她们深夜流泪,但这正反映了现实生活与主流的两性文化中的男女平等存在着隔阂。此时歌曲的衡量标准是能叫座就行,显然歌词的艺术性被自发的市场扭曲了。其次是部分听众的非理性需求。一首歌曲是否成功,不仅取决于作家、歌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众。一些经济条件差,文化水准不高的听众常以追求新异刺激,获得感官享受为主导动机,迷沉于低调、庸俗、流氓歌曲,并为其盛行摇旗呐喊,这样文化偏离也就不足为奇了。

流行歌曲是大众文化多样性的一个精华缩影,它贴近人们的生活,拉近了音乐与人的距离。歌词本身包含的既是一个人对生命的深刻体验和创造能力,更包括一个人对社会及他人所负有的责任感。因此流行歌曲所流行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流行歌星,更是一个时代青年大众的心声,是一种亚文化全方位的渲泄。

参考文献

[1]马树春.中国流行歌曲文学研究论[J].学术论坛,(2)

[2]金兆钧.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78

[3]居其宏.20世界中国音乐[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3:124

[4]孟丽.20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流行歌曲发展初探[J].黑河学刊,(6)

[5]刘敏.当代流行歌曲与《花间词》情爱主题之比较[D].武汉大学,2004

篇6: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评价工作对策研究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的中小学德育一直都是理想化的教育。小学生刚踏入校门我们便以抽象神圣的字眼为他们定下了超越了儿童能够理解的范畴崇高的德育目标,使德育教育变成简单的记忆和背诵,很难真正把德育教育落实到实处。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对中小学生实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构建有效的新的德育教育体系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程;中小学;德育教育

一、前言

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是21世纪中国教育最重大的事件,小学《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以及初中《思想品德》与高中政治课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教学应该遵循“三贴近”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在我国历来发挥着主渠道作用的思品课的这一重大变化给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什么新要求呢?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其进行道德情操、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道德教育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非凡的意义。

二、学校德育的概念

(一)我国学术界对学校德育内容方面的不同定义

德育概念是中国大陆德育学界长期以来存在争论的一大有“中国特色”的问题。我国学术界对学校德育定义的最大分歧在于德育的内容方面。什么是德育?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而教育学上的德育,则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划分的,它的范围很广,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另外,还有更为广泛的德育界定,认为德育除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教育外,甚至还包括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则把德育定义为“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二)檀传宝关于学校德育的定义

我比较认同檀传宝的观点,他认为学校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这一学校德育界定强调了下面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德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道德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强调道德教育是德育的根本。道德教育在学校德育中具有基础地位和统摄作用,是学校德育的核心和根本。其次,德育的过程是教育者的影响和学生的自我建构的双向活动,影响学生道德形成的主要方式就是控制和影响他们的环境,间接促进他们的道德生长。尽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让其获得道德体验、培养道德行为是教育者进行德育的手段和途径。

我国学校有利用专门的德育课程进行德育的传统,小学的品德课、初中的思品课以及高中的政治课是课改以来我国中小学阶段开设的专门的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

三、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德育工作中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的观念和现象也渐渐凸现。

(一)德育目标制定主体较为单一,内容过于笼统和抽象

1、德育目标的制定主体较为单一,德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等并未真正参与。

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基本上是以国家决定和颁布的方式确定的。虽然国家作为教育主体之一有决定和颁布学校德育目标的权利和必要,但是如果国家的学校德育目标的制定没有具体德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社区等积极、实际地参与,容易导致中小学德育目标脱离学校德育工作、学生品德发展规律、社区道德需求的实际,成为华丽或颇具诱惑的词语堆积成的花瓶。另外,也容易导致具体德育工作者、学生、家长、社区的消极甚或是抵制的情绪,不利于他们积极的发挥。

2、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提出的目标过于理想化,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目标序列。

目前,中小学校都以过度理想的人格标准作为德育的目标,推崇“圣人道德”和“英雄道德”,“假、大、空”抽象口号式的德育内容过多,不切实际的要求学生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只讲奉献不讲索取”,把理想与现实割裂开来了,德育显得空洞无力。德育目标的制定也脱离了学生、老师和学校的实际参与,使得德育实际效果大打折扣,成为了“空中楼阁”。而且为了追求“高大”的目标,很多教师趋向于向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造成学生基本的道德要求被忽视。这种缺乏针对性的高目标、高要求的德育造成的后果是学校德育的天平向少数学生倾斜,德育工作热衷于抓尖子、抓典型。对大多数学生的品质培养和训练重视不够。大面划一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要求还会产生另一个后果,就是容易造成学生会说不会做,知行脱离。

(二)重“智”轻“德”,应试色彩浓郁,德育评价简单

由于应试教育及升学的影响,中小学校往往把德育教育自觉或不自觉地给忽视了。虽然学校天天讲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大力抓好素质教育。而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德育教育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是以减少德育课程、挤占德育教育时间为代价。很多学校迫于社会压力,片面追求升学率,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现象。很多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都抱有“只要让学生背诵记得就可以了”的观念,德育工作得不到落实,使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仍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都把学生的思想品德评定归在考德育知识和千人一律的操行鉴定上,以认识代替了行动,以书本知识的考试代替了对学生的全面系统品德评价,这就把德育等同于知识教育了,德育成了应付考试的一门课程。

(三)重理论灌输轻道德体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德育课的德育方法单一化,说教仍占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成是消极接受道德说教的“录音机”、没有自主和独立思想的教育对象,因而无法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我们都知道,道德认识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的灌输,但却始终忽视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还须靠不断的道德体验启发自觉才能奏效的事实。在我国目前的中小学道德教育中,往往是不顾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接受能力,不按照学生本身思想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认知规律办事,而只是一味地从外部进行强硬的灌输,谈不上启发和引导,结果是老师照本宣科,达不到德育的目的。

(四)家庭和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调一致,弱化了学校德育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还存在许多误区,家长“教不得法”的现象广为存在,这给学校教育设置了很大的障碍。而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支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导致了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社会教育从总体上来说显得“薄弱无序”,给我们的学校德育产生了不良的负面影响。我们都知道,我们的中小学的德育教材叙述的都是好人好事,很少涉及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学校德育似乎有意识的在回避这些矛盾。但现实生活世界是充满各种矛盾和丑恶现象的,所以学校德育为学生展现的德育世界与学生在校外实际面对的生活世界是两个不同的情景,导致学生形成两套伦理原则,学生在校内行的是一套,在校外做的又是另一套。由于家庭、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三者之间的不协调一致,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力量,使学校德育出现“一维独撑”的现状,因此出现5+2=0的教育效果也就在所难免。

(五)网络文化为学校德育提供新途径的同时也增加了德育工作的难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的普及,网络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新手段、新技术、新条件,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因为网络文化具有及时性、虚拟性、交互性、共享性、多样性、开放性等特征,再加上中小学生心理具有不成熟、不愿承担责任、又好新鲜、追求刺激、自由时髦的特征,网络文化闯入学生学习和生活之中便成了必然。社会中的个体都以虚拟的身份进行网络活动,而网络信息多种多样,学生们的行为得不到一个很好的约束,使得网络文化对学生道德的形成与发展的负面影响日趋明显。

四、思考与建议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不断深入的今天,德育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应勇于接受挑战、努力探索,并在正确把握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下对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特点、规律、思路及政策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措施。现本人针对上述问题做出以下几点意见与建议。

(一)建构多层次的中小学德育目标体系

1、扩大中小学德育目标制定的参与性与民主性

在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除了政府决策部门发挥主导作用外,还必须广泛吸纳德育专家、具体德育工作者、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相关利益团体(如企业、群众性组织等)代言人等的合理性建议,同时在德育目标的制定体制和程序上尽可能做到科学化、民主化,要较多地采用专家起草、集体论证、多方听证、充分酝酿民主决策的方式,并经过多次论证和修订,使最后出台的德育目标越来越具有民主性、广泛性、可能性和科学性。

2、制定德育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循序渐进的规律,是从无律到他律、自律阶段发展的。所以在制定德育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应以人为本,改变旧的、采取外在束缚人的方法来禁锢人、谋求一时一地的社会稳定的学校德育,从个人出发,创造条件来发展人,追求内在自觉的、长期的个人和社会和谐进步的学校德育。使学校德育成为寻求个人成长优良环境的内在的、自觉的需要和保障,成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而不是让学生敬而远之或高不可攀的外在东西。

(二)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入手,充分认识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深化德育评价改革。

1、充分认识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评价体系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这充分表明德育评价目标由过去鉴别学生的优劣好坏变为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也决定了德育评价内容、主体、方式等多方面都必须改革。

2、深化德育评价改革,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学校教育长期以来没有真正解决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问题,因而在相当一部分领导观念中,认为智育是硬指标,德育是软指标,出现了重“智”轻“德”、以“智”代“德”现象。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应以全面实施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为着力点,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奠基阶段,是健康人生观的可塑时期。学校理应在学生思想品德成型阶段担当重任。有关部门应建全考核制度,扭转“唯智倾向”,构筑“道德长城”,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入手,把培育“德才兼备”的育人目标作为学校的指导思想,这是改进德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对于德育评价,评价主体除了由教师担当外,还可由学生、家长、小组等承担,实施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使评价从单向性转变为交互性,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尤其是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增强荣誉感与责任感。

(三)创设多样化的德育方法,全面提升学校德育工作

突破以往课堂坐而论道的局限,扩大德育的空间和影响。德育作用真正发生的过程,主要不是以原则的灌输方式完成的,而是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为基础,在扩展新的经验的时候,或者是学生对情境的道德难题予以解决的时候,学生才获得了成长。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新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落实德育目标和要求,凸显学生的自我教育及自主活动。

一是利用各种媒体与现代传播工具,对学生进行德育,提高德育的覆盖面、渗透力。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知识竞赛、社会活动等,使德育活动更具有吸引力,达到让学生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的目的。三是通过校风建设和校园建设,发挥“无形教育”的熏陶作用。可立足学校特色,利用已有的文化成果去影学生、塑造学生的独特个性,把社会文化转化为学生内在文化。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判断、自我体验,方能易被学生所接受和喜欢。

(四)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网络四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

父母是孩子直接的榜样,所以父母应重视家庭教育、循循善诱、以事明理、善于通过自身的良好言行举止影响孩子。学校是实施德育的主阵地,学校德育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主渠道。在“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的指导下,中小学德育课应把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结合,由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走向学生主动体验、由教师的单向灌输转向师生对话共享。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必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形成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此外,学校还应注意社会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向,抵制和消除不良信息的影响,对社会环境的各种影响作出选择与调节,力求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使学生朝着社会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家校联合,正确引导中小学生合理地利用互联网络资源。有家庭和学校、社会和网络环境共同努力,相互配合,达成共识,才能给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架起一座牢不可破的桥梁。

(五)加强学科建设的同时讲求学科渗透

1、加强学科建设,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在教学中还应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师要积极构建平等、民主、合作、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以自身的品德修养去影响和带动学生。

2、讲求学科渗透,各学科通力合作进行德育

在加强学科建设的同时还应讲求学科渗透,使各门课程在结合自身的特点下,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等方面的教育,争取改变仅靠思政课进行德育教育的孤立无援局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取向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在新课改背景下,努力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最终才能培养出适应变化、适应社会的新型人才。

五、结束语

篇7: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教师角色的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教师角色的转变是为了让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发挥应有的功能,这种转变是让教师改变原先拥有知识权威者的形象,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组织、引导并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以及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1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

教师要转变其作为拥有知识的权威者的角色,而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传统的学校教育是“教师中心”的,教师作为知识的化身而进行单项度的灌输。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自身形象,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关注学生主体,提升学生的主题性是这次课程改革努力的方向之一,而学生主题性的发挥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必须首先认识并认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转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做法。

长期以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仅仅把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完全处于被动的位置。这种“教师中心”的教学方式割裂了知识与学生经验的内在联系,不能很好地从学生经验出发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未来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再也不能固守原有的“教师中心”的做法,必须站在学生中间,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而开展活动课程并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要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发展的可能性,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2、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

本次课程改革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以讲授为主的教学转变为提倡自主探究和引导、发展的教学,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转变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必然发生转变,由单纯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尤其是在学习新课程的过程中。因为有些课程就是要让学生去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探究,这种探究活动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包括研究题目的选择、研究活动开展得计划、具体研究活动的进行、对研究结果的处理等。教师要清醒地意识到引导学生学习是自己的职责,教师的引导对学生发展极为重要。教师作为引导者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要做到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学习,必须自己在知识面、理论水平、认识水平、洞察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备较高的修养,否则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3、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者

“反思性实践”理论的提出者舍恩认为反思性实践既要“反思”又要“行动”,思考和研究不是理论独有的领地,实践也不是仅仅去“做”,也要进行思考,理论和实践都需要研究。实践者的活动固然是一种实践,“专家”的活动同样也是另一种形态的实践。在两类不同的实践中,既有思考也有行动。想和做代表了认知的两个途径——并导致了不同种类的认知。对实践的研究在于发展思考的途径,而实践则致力与理论研究不能顾及的领域。“专家”的传统角色日渐消亡,正在转化更加谦虚地顾问角色,与实践者一起进行反思与行动。“反思性实践”的概念和理论提出后,很多学者认为,教师应该作为反思性实践者。因为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而这种反躬自省对于教师发展自身不足、提高教学水平有积极的作用。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积极反思,通过反思进一步理解新课程,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效果和水平。

4、教师作为课程开发者

教师不再仅仅作为课程的消极接受者,而是要作为积极的课程开发者,这是本次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参与课程决策是提高课程适切性的主要举措,对于反映学生个性,更好的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通过参与课程开发,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开发课程是教师专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课程实施者,应该让教师享有课程开发的权力,并承担课程开发的责任。作为一种专业活动,课程开发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和专门训练,教师作为课程开发者拓展了自己专业活动的范围,也提高了课程开发的能力。课程改革应该赋予教师以参与课程开发的权力,尤其在校本课程的层面上,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要从课程开发活动的外围逐渐走向参与,以课程开发者的姿态承担课程开发的权责,转变消极的课程实施者的角色。

5、教师作为研究者

篇8: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评价工作对策研究论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课程评价体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 基础教育出现了新鲜空气。不管是课程的设置, 还是课程内容, 都发生了较大改变, 在这样的背景下, 课程评价也应该进行转变。构建课程评价体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和保障, 在这样的背景下, 高中化学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既是学科发展的需要, 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 我们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 要不断的探索、反思和总结。

一、构建高中化学课程评价体系的意义

课程评价是对设置的课程从目标、实施、以及效果等方面进行判断的过程, 它对于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监控和推进作用。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积极倡导学生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 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

构建高中化学课程评价体系是加强基础教育, 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明确指出, 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和引导功能。

构建高中化学课程评价体系是推进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 我们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甚至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也得到不断更新, 导致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 我们的评价机制往往落后于教育实践。不管是对课程的评价, 还是对教师的评价, 甚至对学生的评价还是按照传统的评价尺度, 甚至现在的评价依然重视选拔功能, 与升学、评职称挂钩, 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与教育多样化发展是相悖的。

构建高中化学课程评价体系是推行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教育现代化, 就是从理念, 到方法, 到内容都要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我们的评价也应该与时俱进。比如, 随着经济的发展, 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作为化学教师就可以以此为课题引导学生进行研究, 教师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

二、构建高中化学课程评价体系的策略

1.提高认识, 转变理念。评价是以真实为前提的在客观价值方面进行的准确判断。因此, 评价主体的价值观念和认识决定了评价的效果。所以, 要构建高中化学课程评价体系首先要从课堂教学评价理念入手, 对老师的评价观、教学观等进行转变, 使教师拜托原来的传统的评价观念的束缚。

2.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评价的方法指导。学校通过各种途径, 采取各种措施, 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技能, 保持教师的教学热情。同时, 在培训过程中还要加强评价的方法指导。推进评价与课堂教学的一致和同步。

3.健全化学课程评价的机制保障。首先, 规范化学课程评价的操作程序。良好的评价操作程序是评价目标、评价体系以及评价手段的重要基础, 对化学课程评价效果起到重要作用。比如:评价操作程序、编订高中化学课程评价表等。

4.由单一的评价方式向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转变。所谓多元化评价就是将从不同方面和角度的评价结果结合起来分析, 不再依靠一种评价结果分析, 并且是以多元目标、多元标准以及多元方法为特征的评价方式。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积极倡导评价目标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努力将评价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多元化评价方式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 也是促进学生和教师发展的有效手段。

总之,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 在评价主体上, 教师由过去被动接受评价向教师主动进行自我评价的转变, 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转变。在评价的内容上, 既关注教师的教的过程, 有注重学生的学的过程, 在课堂上注重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在评价的标准上, 体现开放性, 倡导个性化, 鼓励教师和学生的创新课堂;在评价的方法上, 既有终结性评价, 但也要有过程性评价, 甚至, 更加侧重过程性评价, 比如, 课堂的观察, 成长记录以及课堂研究情况等;在评价功能上由注重评比和选拔功能向关注学生成长的功能转变。

由此可见, 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 能否深入贯彻, 除了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还要看化学课堂评价能否适应现在的教育要求, , 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邵忠德, 丁荣锦, 李健.高中生化学学科素质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 (06)

[2]杨晓露.高中化学新课标解读[J].高等函授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 (S1)

[3]王磊, 刘强, 张小平, 鲁礼林, 阿依努尔.试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中的实验体系[J].化学教育.

[4]王敏, 王后雄.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内质性学生评价途径的设计[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 (03) 2004 (09)

[5]曹文全.课堂教学评价关注点的转变及其意义[J].陕西教育 (高教版) .2011 (04)

[6]唐金花.新课程与课堂教学评价初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 (11)

上一篇:关于突破的作文初二下一篇:《功夫熊猫2》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