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管理探讨论文

2024-05-11

新课改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管理探讨论文(共11篇)

篇1:新课改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管理探讨论文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未来。在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民众的教育程度。目前,各个阶段的幼儿教育已经相继开展了紧锣密鼓的新课改工作,幼儿园教育自然也不例外。

一、现阶段幼儿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忽视幼儿园教学质量和初高中学生不同,幼儿园的孩子没有升学压力。并且孩子年龄小,好动活泼,喜欢玩耍,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一些幼儿园就忽视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安全问题。另外,目前中国的幼儿园教学质量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规则和衡量标准,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甚至出现浑水摸鱼的状况,认为只要孩子不哭不闹玩的开心自己就做到了老师应尽的义务,完全把幼儿园定位成了“托儿所”。其实不然,幼儿园教育应该是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作为孩子进入知识大门的第一步,幼儿园的教学质量更加应该受到重视。

2.缺乏完善的管理监督体系幼儿缺乏自我保护与对错分辨的能力,一切都需要老师从旁进行悉心指导。尤其是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无法容忍任何不良因素的存在。因此,完善的幼儿园管理与监督体系至关重要。目前大多数的幼儿园还都是采取权威式管理,即下级服从上级的一种传统管理模式。领导发布指示,老师们去执行。这种模式之下老师缺乏教学自主性,而与孩子接触最直接、最了解孩子的恰恰是老师,并非管理人员。在监督机制上也仅仅是上一级的教育主管部门的视察,这种监督方式存在很大的弊端,短时间的视察只可以看到表面现象,根本无法发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过分重视特色化教学由于竞争激烈,为了赢得各位家长的青睐,各幼儿园分别专注于打造特色教育。而事实是,无论是教师的特色教学活动,还是幼儿园的特色课程,都忽视了常规知识的学习。幼儿接受的教育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应该是最为基础的学习。通过特色教育掌握某一方面的特长固然好,但对幼儿来说,只有均衡全面发展,才能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4.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轨在幼儿园教育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老师们在理论层面可以侃侃而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方法,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由于学生不配合或者其他状况导致课堂效果不理想。这就导致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脱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找到吸引幼儿的教学方式,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二、对新课改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管理的几点建议

1.与时俱进,创新理念新课改重在强调“新”。也就是说,在今后的教育中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以达到提升幼儿教学质量的目的。现在的幼儿园教育中并没有把教学管理建设作为重点来抓,尤其是一直忽视教学质量的提升。幼儿园是教学的基础单位,不仅要照顾孩子在校期间的生活,还要对其行为、思想上进行引导,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2.完善教学管理的考核机制幼儿园的教育并没有太多书本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行为和思想上的引导,因此在考核内容不仅要包括幼儿所掌握的基本知识,还要观察他们的行为与思想是否得到健康发展。其次,确定考核方式。幼儿园教师的考核应该以自评为主,组织家长、孩子、教师、幼儿园教学管理人员等也参与其中,保证评估的广泛性。同时,合理确定各评估人员的评分比例,做到科学合理。除此,还要采取奖罚相结合的方式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创新能力。

3.设置合理的教学课程幼儿园教学课程的设置要以幼儿为本,重视幼儿基础知识的培育,同时在教学模式上不断创新,对幼儿进行兴趣引导,激发其潜能。目前幼儿园课程的设置虽然也有大纲要求,但在实施过程中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偏差。幼儿园应该成立专门的教学课程讨论组,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探讨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所在幼儿园的课程,制定出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具有特色的教学课程。幼儿园教学不仅要丰富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还要重视幼儿对课程的接受能力,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实施综合能力的培养,做到最大程度上优化教学,提高幼儿园教学课程改革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华.谈谈幼儿园教学管理的几个问题[J].早期教育,2012,(09).

[2]王梅英.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幼儿园的教学管理[J].新课程,2010,(10).

[3]刘华.谈谈幼儿园教学管理的几个问题[J].早期教育,2012,(09).001

篇2:新课改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管理探讨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探讨

文/李鹏程

摘 要:强化高中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学生其他学科成绩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分析了高中体育选项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了高中体育选项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篇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探讨

1 营造民主氛围,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环境

新课改提倡自主探究的学习, 教师必须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设计, 自觉地、积极地营造一种平等、轻松、民主的课堂气氛,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强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课堂讨论、课堂游戏、作业讲评等教学活动中充当角色, 对学困生则给予一定的“倾斜”, 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 积极引导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既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分组讨论和表演等动作行为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行为参与) , 又让学生通过他们的思考、讨论、争论和写作等思维行为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思维参与) 。在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教学的活动中, 促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得到发展, 思维能力得以提高。

2 创设语言情境, 进行情境教学

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 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一言材料。教师要善于寻找、挖掘、创造语言环境:要善于激发学生的热情,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首先, 创设真实语境。课前可充分利用组织教学的几分钟, 和学生进行everyday English的对话练习, 如让值日生做daily report, 可设计一系列的问题, 如:

(1) Who is on duty today?

(2)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3) Can you tell us some thing about your weekend…?

其次, 模拟语境。用动作、语言、表情等各种体态语言来讲解英语, 模拟设计真实的场面或动作来讲解英语, 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语法方面, have/has been和have/has gone一直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本人在讲解这一语法时, 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动作, 一个真实的情景, 即在讲解这一语法之前, 有意让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到我办公室取一件我“忘记”带到教室的教具, 等该生走出教室后, 向全班同学提问“Where is he/she?”成绩较好的学生会回答“He/she has gone to the teaeher’s offiee”。当然也会有人回答“He/she has been to the teacher’s office”。这时可以适时地跟学生讲解“have/has gone to+地名”是表示“己经去了某地”。该句的主语可能在去某地的途中, 也可能已经到达, 还有可能在返回的途中。总之, 他/她“不在讲话现场”。等该生返回教室, 再问学生“Where has he/she been?”这时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He/she has been to the teacher’s office”。这时候再跟学生讲解“have/has been to+地名”是表示“曾经去过某地”。第三, 利用实物和电化教具创设语境, 化抽象为具体, 在视听感官上给学生以深刻的刺激与感受。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可尽量利用挂图, 插画或其它教学用具, 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具体, 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 高中生都有创新能力, 但往往缺乏创新精神。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从听、说、读、学四个方面正确地评价学生, 以发展的观点肯定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 真诚地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不要吝音说出:good, not bad, excellent……等等赞扬的词和鼓励性的话语。其次, 通过教学内容的创新, 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提高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内容创新应以课本提供的教学内容为主渠道, 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语言内容的创新, 需要充分重视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 增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研究、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的举例说明, 内容要新鲜, 要富有挑战性。通过设疑、提问等形式引导学生创新。如在词汇accessible, inaccessible, access教学中, 教师可先提供这几句句子:

The mountainous village is inaccessible to traffic.

Computers are cheap enough to be accessible to nearly everyone.

The books are easily accessible as all the shelves are open.

Citizens may have free access to the library.

学生们对这几句进行观察研究后, 总结出该词的用法;be (in) accessible (to sb./sth.) , gain/have access to sth.并可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许多内容丰富的语句。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尽可能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新颖性, 给学生提供创造思维的机会, 创设一些能刺激的环境, 养成多面向, 多角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4 改进对学生的评价方法

传统的结果性教学评价方式已被实践所证明是极不科学的, 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新课改下的评价应当是对学生全面的评价, 即把形成外语能力的各个要素及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我们评价的对象。评价的方式应该是多层次和多种形式的:如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的评价可采用问卷调查、教学观摩、采访、表演、真实性情景的问题解决、课内外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素养的评价可采用观摩、写作文、口试、角色扮演, 小组项目与研究等方式;对语言能力的评价则可采用客观测试, 作文考试, 口试及表演汇报等方式进行;对学生的整体评价可采用建立学生档案的方式, 将反映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文件系统地收入学生的个人档案, 从而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公正性、发展性和有效性。

总之, 我们广大英语老师在新课改背景下, 应深入学习研究, 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为英语教学的改进和学生能力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帮助, 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英语教师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周德藩.素质教育论教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

[3]曾葡初.教学模式建构与高中英语单元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1, (3) .

[4]闫承利.课堂教学策略、模式与艺术[J].教育研究, 2001, (4) .

篇4: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策略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   历史   教学策略

引言

2003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课程改革的力度逐步加大。历史课程教学不断革新,先进的教学理论、科学的教学模式与合理的教学策略不断地推进着历史教学的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探究历史教学的有效策略,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合理确定历史教学目标

历史课程教学目标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历史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发展需要等情况合理确定。历史教学目标需要具有可操作性、具体性与现实性等特点。在过去的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学目标的制定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不当陈述,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混淆。在新课改背景下,确定高中历史教学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历史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当以历史有效教学为价值取向。新课改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确定的三维目标应当能够更好地指导历史教学实践活动。其次,系统规划历史教学目标。历史教师可以将历史课程目标划分为四个层次:《历史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模块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需要统筹兼顾,处理好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整体目标和局部目标之间的关系,理清四个层次目标的顺序,提高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具体性。第三,历史教学目标需要具有一定的梯度性。只有具有梯度性的教学目标,才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例如,在教授“美国国父华盛顿”相关历史内容时,教师可以制定逐层递进的教学目标:最低层次目标为掌握华盛顿的活动经历;接下来的目标是掌握在美国历史上华盛顿的贡献价值;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华盛顿美国人们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感悟华盛顿对美国的影响;最后,引导学生体会华盛顿精神,并将其转化为祖国建设作贡献的思想觉悟。通过逐层递进的教学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学生获得相应的学习体验,进而提高教学水平。

二、采用恰当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引导式讲授策略

历史课堂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就是讲授法,即教师通过口头表述向学生传授知识。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讲授必须改进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模式,应当采用引导式的讲授策略。历史引导式讲授教学,是指教师口述再现基本的历史情景,引导学生把握相关的历史概念和基本的历史规律,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在引导式讲授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与教学过程的连续性。在讲授过程中,教师需要保持流畅、连贯、自然,合理运用抑扬顿挫的语气和关联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对重点部分进行充分阐述,并起到学生将讲授内容和原有知识进行联系,促进学生将知识内化、吸收。此外,教师还需要注意采用巧妙的讲述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抒情独白”的讲述方式,展开课程内容。在教授“新中国初期外交建树”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声情并茂地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发展所遇到的困难表述出来,引导学生思考在重重困难下中国的外交将如何发展。

(二)探究式问题策略

通过问题展示,设置教学悬念,创设相关的历史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质疑问难,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动机,形成双向互动交流的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教学问题,立足于历史学习材料,自主探究问题结论,以提高学生探究、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有效提问是探究式问题教学的关键,提问的有效性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有着直接影响。在探究式问题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呈现的问题需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教师应当根据教学阶段提出适宜的问题。不同的教学阶段有着不同的教学任务,因此提出的问题也应当一定的差别。在教学导入阶段,呈现问题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吸引学生的注意,为教学开展做好准备;在教学讲授阶段,呈现问题是为了评估学生对讲授知识的理解情况,以指导课程教学进行的调节;在课堂教学首尾阶段,呈现问题是为了归纳、总结本节课所教授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进行复习、强化,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教授“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依次呈现以下问题:你了解文化大革命吗?文革对社会造成了那些负面影响?从文革中,我们可以吸取什么教训?我国民主法制建设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加强?

其次,呈现的问题需要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在历史教学中提出问题需要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题的复杂程度和难度需要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相匹配。只有适应性较好的问题,才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回答的热情。例如,在教授“鸦片战争”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适应性较强的问题:英国殖民者为什么会不远万里的发动鸦片战争?如果没有禁烟运动,鸦片战争是否还会暴发?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决定因素是武器落后吗?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扩展学生的思路,促使学生运用已学的历史知识和分析方法,思考、回答这些问题,从而为历史教学的有效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推动了历史教学的革新、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需要不断地尝试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历史教师需要灵活采用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引导式讲授教学和探究式问题教学等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发挥历史教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田效松.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學,2007.

[2]张瑞琪.兰化三中高中学生历史课程有效学习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西北师范大,2007.

[3]冯东生.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中国教师,2007(11).

篇5:新课改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管理探讨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创新探讨

文/杨光忠

摘 要:初中生物是以实验教学为导入的基础学科,拥有很强的教学实践性和科学的整密性。在大自然优胜劣汰和人类社会不断更替中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现如今,在新课程改革中,每一位生物教师都该不断提高教学理念,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取代传统的教学弊端,不断优化教学方案和内容,让每个学生更好地吸收课堂知识,激发创新思维,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争取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学思结合、活学活用,让师生共同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自主探究

如何打造初中生物的高效课堂,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认知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掌握书本知识并且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本文以创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打造高效课堂,师生共同努力共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

一、培养学习兴趣,强化自主探究能力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师生共同努力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课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该怎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如,在教学《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时,首先必须构建独特新颖的教学课件,优化全新的教学理念,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诙谐幽默的语言魅力来吸引学生,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成长期的学生,身心和心里都在全方位的发展,这让学生对身边的许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感,尤其是对生物学是更加迷恋。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伊始多介绍本节知识点的重难点和与生物学有关的最新研究方向、动态、有趣的故事等。例如,在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时,了解哪些疾病传染哪些不传染?在得了传染病之前,我们应怎样去接种那种疫苗预防疾病?传染病流行会经过哪三个环节?这些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探讨,既可以掌握知识点又能引人深思。同时,还可以补充一些知识点,如艾滋病的传染途径和艾滋的病原体是什么?非典的病原体是什么等。这样一来,既增加了对本节知识点的掌握又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进一步增加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的好奇感,使学生更加热爱这门学科。教师可以在课前充分搜集课本的相关内容将其汇编成一些经典的教学案例,再与生活实践巧妙地相结合,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促使学生相互交流,让学生活学活用,让本该枯燥无味的知识点经过加工处理变得妙趣横生,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综合能力,又能使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二、循序渐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对初中生物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备的内容。这种独立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点灵活运用,而且能够更深层次地对原有的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渗透。

首先,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当然是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究、去发现、去认知。而初中生物这个探究方向就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正所谓以小博大见真知。自主探究与课堂预习大致相同,带着问题进入课本知识进行探究。在探究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一节知识点分成前、后相关联的一连串的问题去探究,带着问题去探究得到的结果自然是事半功倍的。如,在学习《细菌》一节时,预习前可以将细菌的形态和分布广的原因、细菌的生殖过程作为重点内容来看。这样一来,探讨的收获也是巨大的,既可以节约课内探究时间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探究一旦有了确定目标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就很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首先要确立探讨目标,根据自身掌握知识点的强弱对知识点进行分层、分级的探讨,这是第一步,如对细菌一节而言主要是概念、细菌的生殖过程以及对细菌正面与反面的探究,如果不注意卫生这些细菌会造成怎样的病原体入侵的发生,并且在探讨时要活学活用。第二步,是直击目标。探讨知识点时不要在无关的知识点上浪费过多的时间,且目标要明朗。如对细菌生殖、形成、萌芽整个过程进行简介,和趣味小故事、小插曲相连接。接着,要沿用快、准、狠的战略思想,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深层次的筛选,从而确定关键目标。例如,探究细菌一节时,第一步是对全文通读,找出重点要掌握的概念。第二步,对每段关于细菌的知识点进行渗透,对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解决。第三步,细菌对身边的.健康是否有影响,这样探究可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最后,找出问题。有确定的目标,带着问题去探究自古以来都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自主探究方法。带着生物问题去探究,不断地循环、实践、总结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使自己在学习初中生物中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探索者、发现者、主动者。

三、多媒体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高效应用

现如今,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非常普遍。与现代教学相比传统教学中信息渠道比较闭塞,生物课堂教学内容不丰富,不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更加广阔的平台。而多媒体教学在生物课堂教学的应用,恰巧做到了这点。当今人们早已步入了信息化时代,随着新课改不断优化,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使多媒体成为现代化教学的风向标,也成了现代化教学的标志。传统的教学生物课堂教学方式都以教师课堂讲解分析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不能真正地学以致用,进一步阻碍学习的思维发展,不能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虽然现在初中生物学改编浅显易懂,但终究是有弊端的。例如,发酵一节知识点,酵母发酵、酸奶、制酱、制米酒的发酵技术的一般原理过程,对初中生来说,知识靠单纯的一味讲解和板书,这些本身抽象的事物是非常难懂且不易理解的。多媒体可以通过PPT展示发酵整个过程的组成片段,通过电影与现实发酵的产品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在优化高效课堂方面,()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视觉冲击力可以形象、直观地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播放高清生物视频或可动手操控的画面展示,使知识点的重点、难点、疑点层层被剖析,巩固和加强知识点、轻松击破重难点。演练结束后,可以总结、归纳,让学生理清本节知识点的脉络,圆满结束课时内容,视觉效果可以缓解课堂视觉疲劳,使得教学目标大放异彩,何乐而不为?

总之,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学习生物学科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只有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运用,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主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加以积极引导,制造更好的学习课件,优化创新教学模式,同时更优地实现教学目标。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打造完美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付钟。浅谈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探究性学习[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04)。

[2]刘利。对当前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分析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11)。

[3]卢保京。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确立学生主体地位[J].考试周刊,2012(59)。

(作者单位 福建省尤溪县坂面中学)

篇6: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反思

谈到新课改,我已接触它有五个年头,一直处在模仿、探索当中,一直边教边思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具体应该怎么做。这学期学校又指派我到山西省太谷县二中学习长达20天,感受颇深,想抒发一些自己在教与学方面的感想,一直无从下手,最近,终于按捺不住,还是把这些不成熟的想法写出来吧,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我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阐述我的观点:

一、简述一些名校能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模式的发展背景——课改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

学校发展能形成良性发展,课改初现成效,原因是多方面的,影响它的因素实在太多了。比如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本校校长的背景。有了既定的软实力,就会得到社会支持,尤其是政府支持,能拉来投资、贷款,请来专家,这样一来,学校面积扩大了,各种各样的硬件配备齐全了,专家对学情也研究清楚了,进而定出了适合该校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如此一来社会看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源吸引过来了,清华北大有材料了,只需过3-6年,整个学校声誉极速提升,家长、社会更放心了,好学生源源不断进入学校,学校收费水涨船高,学校配备更加齐全,教师的绩效和福利越来越丰厚,机制也越来越完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也越好,教研活动就会搞的有声有色,各项工作都会做的尽职尽责,从而形成模式,形成习惯,开始良性循环。

总而言之,学校有良好的发展,能形成模式化教学与管理,真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重而道远,应分各种情况去看待和分析。

二、简述“教学理念”——作为一个教师必须要遵从的

作为一个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教学理念的内涵,根据所听所学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不要一味的去追求形式的照搬与模仿。重点应该是提升自我修养与素质,对高中数学的教学能触类旁通,驾轻就熟,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忌夜郎自大,眼高是低,自以为是、自以为满、自以为优、自以为标。

要成为一个好的数学老师,首先要明白教学理念;第一,要“依标施教”。应该认真的去研究“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近五年高考命题的规则与趋势”。研究课标,就会准确把握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知识点的地位,到底属于“了解、理解、掌握”中的哪一类。教学时、命题时就会有的放矢;研究教材,就会准确把握各块知识的纵横联系,知道每一块知识学习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教师教学用书,就会准确的把握重点、难点,以及该重点怎样突出,该难点怎样突破;研究高考命题规则与趋势,就会准确把握历年的命题规律,从而掌握命题趋势,真正体现“一题多元、多题一源、纵横联系、以不变应万变”的目标。第二,要“以学定教”。即认真研究学生的情况,根据实际学情,确定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第三,要“先学后导”。先让学生自主的学,充分发散思维、暴露问题,形成结构化预习的要求,最后合作探究出共性问题,从而在课堂上经老师诱导、引导,进而解决问题(做习题也一样)。第四,要适时的进行“问题评价”。即从三维目标着手进行评价。只有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去把握,认真注意了这些,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处理的历程、达到的目的。这就是教学理念,我认为,只有从理念上认识了,才能谈得上教学模式。

三、阐释两个“模式”——准确、全面的把握所受内容以及具体应怎样解题

模式一:“139思维模式”。它的主要作用是在课前书写课题解读的。具体操作步骤是“一个课题,三个方面,九个落点”。它的含义是针对一个具体的课题,应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这个三个方面去书写。“是什么”包括四个落点,即该课题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要素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要素与整体的本质与内涵是什么”,“为什么”包括两个落点,即学习该课题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怎么用”包括三个落点,即在该课题的学习中以及学习后应把握的“规程、规范与规律”。当一个老师从这九个具体方面对一个课题进行解读了,我相信,每一节都可以从三维目标上都能得到很好的实现。

模式二:“123试题解析模式”。因为有些比较难的问题,仅仅从已知上或所求上根本找不到任何思路。所以这种模式的的主要作用是面对一道数学试题,应该怎样去解决它。它的含义是“一道试题,已知与所求两个切入点,三种或多种结合点”。即对于一道数学试题,应该同时从已知与所求两个方面寻找突破口,由已知条件尽可能的寻找其所有的必要条件,看能得到什么结论,由所求尽可能的去寻找使之成立的充分条件,当这些所有能找到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都找到后,认真观察它们之间的联系,寻找结合点,一个结合点就是一种解题途径,有时可能找到好几个结合点,此时我们就可以合理选择,从中优化出一种解决该问题的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如此一来,很多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只要你基本素养较高的话,都可以可到解决。

四、结合我校实际,具体谈一下我对新课改的想法

没有有效的教研,就没有有效的课改,所以,课改的前提是要做起有效的教研活动来。提前两周通过“同课异构”,共同研讨课题内容,集思广益,达成共识,然后分组安排课题解读、学案、周检测题的制作。在有效教研的保证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教学任务。

(一)课题解读、教学设计的书写。要书写课题解读,必须参考“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近年的高考命题规律”。有时无需专门书写,但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当然必须要将课题解读的各个方面渗透到教学设计中。

(二)课型的确定及三单的制作。根据课题解读确定课型,进而确定需要制作几单,一般课型只需制作问题导读评价单,重点课型根据情况制作问题解决单和问题拓展单,通常情况下,问题拓展单在一章结束了制作一个针对本章的就可以了。

(三)课堂前中后的具体操作。①课前下发导读单,完成结构化预习;②课中根据“新授课”与“习题课”的不同特点,以问题引领课堂,学生参与展示、讨论,教师总结评价;③课后安排作业,加强训练(先独学、独做,若自己解决不了在对学、群学,若经过这样的步骤还不能解决,及时收集、归纳、归置到每组的学科长,上交学术助理,呈递给老师,老师下节课引导共同解决)。

(四)周检测题的制作实施。每周星期五安排老师主要针对本周所学内容,精选试题制作训练检测题,整个年级统一时间进行一次周训练。

(五)课堂笔记的整理及正式作业的布置。虽有导读单、问题解决单,但课堂笔记绝不能取掉或不记;同时正式作业本必须要有,只不过必须注意书写的规范与规程。

(六)作业的批改。每次由学术助理收缴各组学科长的作业于老师,老师当着学术助理和学科长进行面批面改,点评,指出应注意的各个方面,然后由学科长完成本组学生作业的批改任务。

(七)七项技能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七项技能“阅读、思辨、变通、联想、记忆、类比类推和写作”的培养,尤其是阅读能力更应该加强训练。

(八)“三维目标”的体现,将“问题评价”形成习惯。从知识与技能发面,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全不知”、“不全知”、还是“全知”,技能上,是“全不会”、“不全会”、还是“全会”。从过程和方法方面说,看过程“充分不充分”,过程充分了结论的得到就充分,否则就是肤浅的。方法上,看是“多元还是单一”,方法多元了,就会导致从多种解题途径中优化的问题,从而使得找到最佳、最简单的解题方式,否则可能就是一种最繁琐的解题方法。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说,学生的自信心、学习兴趣、理想等培养起来后,学习积极性上去了,爱学了,学习效率高了,成绩肯定会提高,反之,情感上受挫、态度上立刻会发生变化,价值取向上必定受到影响,从而整个学习效率、学习成绩将会大幅下滑,最终影响的就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说大一些,影响的就是学生的前途和命运。

篇7: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作文教学探析

摘 要: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然而受到以往教学模式的束缚,多数小学生作文水平停滞不前,且写作选材单一,文章缺乏立意、情感匮乏。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对小学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对小学作文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171-01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与主要问题

1.1 多数小学生基础较差

多数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呈现出基础较差等问题,甚至部分学生难以达到最基本的写作要求,只有极个别的学生作品能够做到语言优美、结构清晰、立意深刻,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内容都较为空洞,文章想要表达的含义浅薄,或者是存在作文审题不准确、中心不明确的问题,甚至一些学生依旧存在语句不通顺的问题,语句前后颠倒,不能表达出内心所想。

1.2 选材单一

在话题作文中,常需要学生举例证明自己的某些观点或强调作文中心思想。这时我们能明显发现部分学生的作文缺乏新意,例如孟母三迁、屈原投河等一些经典案例就会被学生拿来反复使用。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其与教师对于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方式有很大关系。作文教学是语文老师一直以来普遍认为的教学难点,于是多数教师选用了模式化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背范文、背万能论据,无论什么话题的作文都能从平时背诵的论据中挑出几个作为本次写作的题材,在阅卷时经常看到?似的文章。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培养学生真正的写作能力,反而局限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

1.3 缺乏立意与真情实感

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发展成熟,思维能力与中学生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导致多数学生的作文立意平俗、浅显,通篇下来没有想要突出的中心,也没有进一步深化的趋势。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写出的作文内容单调乏味,缺乏真情实感。小学生单纯、天真,本能够写出充满童趣的文章,而现实是很多作文都只为了符合教师的要求而写,仅仅是字词堆砌,文章乏味无趣,毫无生机。新课改视野下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2.1 善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大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自发的去探索、求知,并产生愉快的学习体验。所以在小学生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励,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把写作变成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使用多媒体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之一,多媒体设备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其能够通过音乐、动画等强化学生的感知,加深学生对写作主题的感受和理解,并可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其处于活跃状态。另外,使用多媒体教学还可弥补学生生活经验上的不足。比如,教师让学生写一篇题目为“多种多样的植物”的作文,开始时学生可能没有头绪,头脑中也没有想要描写的对象,不知道如何下笔。这时候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不同植物的图片,学生会发现平时没有留意的植物竟然如此可爱。在观看过后,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了极大的提升,写起作文来也容易多了。

2.2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升其基本的作文能力

课外阅读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开阔其想象力、丰富精神世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外阅读是学习语文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优秀文章中语言文字的优美之处,这对其写作能力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能够将自己曾经看过的文章、典故化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并能体现出作文的深度。

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并加以引导,让学生学会将好的素材化为己用。例如,可以对学生进行有引导性的课外阅读,并让学生在阅读过后通过仿写的方式加深对优秀文章的记忆。仿写的字数可以不作规定,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意发挥,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一种提高。

2.3 坚持“以人为本”,优化作文教学流程

新课改中曾反复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强调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就应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学生不会受到题材限制,可以随心所欲的表达个人看法。

从主体性上来说,文学体现的是心灵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我们能够从这些看似简单的文字中了解到一个人的内心。如果在写作时没有个人感悟,只是机械性的填充的话,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可以在平日进行体育活动或者大扫除之后,让同学们写一个小文章来描述活动场面,并尽可能用上平日里上课学到的修辞手法、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然后可以同学之间进行交换修改,在发现他人错误的同时也是对自身的最好完善。

2.4 教会学生观察生活,做好作文素材的积累

小学语文新课标对作文教学作出了明确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写作,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作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一切的创作素材都来自生活。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从实际生活中进行作文素材的积累。比如,在举办全校运动会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从运动会中积累素材,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平日里也得坚持写日记,在反复的练习中巩固写作功底和技巧,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嘛!结语

写作本就是宣泄人类情感的方式之一,而不是学生为了应付学习任务完成的工作。教师应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篇8:探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

一、改革教学理念

针对以往单一、枯燥的教学课堂, 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呢?笔者以为, 最重要的是“创新”二字, 教师应该推陈出新, 创新课堂, 不能将教学方式禁锢在一个框架里, 要灵活的运用课堂教学, 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在课堂中, 初中英语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握好讲课的时间, 要为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独立自主的进行学习。时间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将所有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 那么这样的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毫无用处, 而且整个课堂会变得没有秩序, 缺乏组织性。而如果教师把整个课堂占据, 全部用来讲课, 那么也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整个课堂将会变得死气沉沉, 缺乏生气。因此, 教师可以把课堂时间分为两部分, 根据课程内容来调整时间比例, 一部分为教师讲解教材内容, 另一部分是由学生自己主宰, 展开讨论, 自主学习, 拓展视野, 丰富知识。

二、创新教学方式

1. 小组合作教学法。

初中英语教材中有许多场景对话, 这些对话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在我们授课时, 就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以小组的形式将课文中的情景对话表演出来, 学生也可以自己发挥想象力增加一些表演内容。这样就锻炼了学生讲英语的能力, 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另一方面能够填充学生的知识库, 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在观看同学的表演时, 也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听英语的能力。各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 也能够加深学生之间的友谊, 增强她们的团队协作意识。比如说, 在教授有关“问路”这一内容时, 我们的重点内容就是问路的几种常用句式, 如果仅仅是让学生“死记硬背”, 恐怕无法让学生真正掌握这方面的知识, 学生即使是背下来了, 也不会在实际生活中加以灵活的运用。所以, 我们可以采取合作教学方法, 将教室布置成街道的模样, 其中有医院、宾馆、超市、银行、学校等, 然后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 每个小组进行角色扮演, 有问路人、路人、超市的客人、学生、银行的工作人员等, 再由这些路人来提问:Excuse me, where is...?被问路的人回答:Go along...Turn left/right at the...crossing.这样的句型正好是我们这堂课的精华所在, 通过让学生反复练习, 能够让学生更快地掌握这方面的内容, 并且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 音乐教学法。

学生进行英语歌曲的学习是为了加强学生对英语的了解和对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学生爱上英语歌曲便会产生“爱屋及乌”的感情情绪。不仅如此, 歌曲能够调动人的感官和思维, 能引发学生去思考并应用在生活中。歌曲可以营造美好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得到情绪的舒缓和心情的放松。英语歌曲除了使学生能得到情绪的放松和情感的表达外, 还可以通过听觉使学生在最放松的状态下接受英语, 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 互联网的普及, 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欣赏到全世界各国的音乐, 很多学生都或多或少的接触过现在流行的英语歌曲, 比如后街男孩的“As long as you love me”, 还有由德国选秀歌手演唱的“Cry On My Shoulder”, 等等, 这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歌曲, 都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他们。因此, 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学生感兴趣的英语歌曲进行教学。此外, 英语歌曲中含有很多英语词汇和丰富的口语知识, 教师可以将这些口语化的词语“拿”出来与正统的书面语言进行对比, 经过这样的对比, 能够让学生对这些词汇语言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

3. 拓展课外活动。

英语是源于生活, 服务与生活的, 所以我们要拓展第二课堂, 要把英语教学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所以, 我们可以积极地开展课外活动, 例如, 举办校园“英语角”、“英语天地”等, 提供学生英语交流的平台, 展示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 开拓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都能够时刻接触到英语、感受英语。另外, 教师还可以组织像英语沙龙这样的活动, 比如说, 围绕节日这个话题展开交流与讨论, 像圣诞节、父亲节、万圣节, 还有中国的春节、国庆节等。这样的活动内容与教材紧密的联系起来, 配合了教学, 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 初中英语的教学模式也进行了相应的变革, 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新的教学模式更加适合现代初中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方式。但是, 初中英语的教学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其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很多教师和家长的心中都已经根深蒂固了, 要想让他们突然改变这种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 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 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仍然是存在着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初中英语教学的改革, 影响了新课标的实现。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乙丽.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的实施初探[J].读写算, 2011, (38) .

[2]黄吉来.初中英语有效合作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界, 2011, (14) .

篇9:新课改背景下幼儿园的教学管理

在幼儿园教学管理中,需要加强对幼儿园中的时间安排,注意观察幼儿来到学校后的各项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综合考察幼儿园的教学管理,从而把教学方面的管理拓展到整个日常生活之中,以便更好地提升幼儿园的教学水平。下面我就对幼儿园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构建良好的幼儿学习氛围

建立良好的幼儿学习氛围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建立良好的氛围才可以方便幼儿更好地进行学习。所谓的学习环境是指幼儿在教室内部的学习氛围和幼儿在外部的运动环境。

1.教室内部的学习氛围

幼儿园是幼儿每天生活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其中很多活动都是在教室中进行的,因此幼儿园的教室环境能不能给幼儿安全感,能不能让幼儿遵守纪律,能不能增加幼儿的探究欲望和探究材料等等,这些都是幼儿园教学管理中亟需处理的问题。在教室里幼儿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活动,其中有的活动需要和老师相互配合,也有幼儿随意选择的一些活动,为了更好地融合这两种活动,就需要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需要调整各个区域,而且还要提供一些切合实际的资料,在对幼儿教学进行管理的时候,需要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调整各个年龄阶段中教室的空间安排,还有各个区域的空间安排和资料供给。对上述几方面进行规定,其中有各个年龄阶段的班级教室,需要安排基础的学习范围,各自学习环境中需要什么样的资料。要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状况,确定幼儿园所需要的实际操作材料。哪些实际操作资料需要老师进行安排,这些都需要各个班级的老师进行创作和思考。

2.幼儿在外部的运动环境

户外的活动场所能够更好地锻炼儿童的身体素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但是,由于幼儿年龄太小,十分好动,容易发生一些安全问题。因此,在带领幼儿在户外进行活动时,要考虑到进行什么样的运动和怎样安置那些器械设备,要避免因处置不当而引起对幼儿的伤害。

二、科学地安排休息时间

每天都要为幼儿安排适当的休息时间,只有休息时间变得科学合理之后,幼儿才会更好地感受到秩序和安全的重要性。幼儿每天的休息时间要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1.在时间编排方面,把相关的学习活动安排到一起

每天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多的内容,而且每个内容都有自己的特点,不是单独的个体,因此需要把这些相关的学习活动安排在一起。比如教室里面的一些学习活动项目,其中有老师组织的一些教学活动,还有老师组织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活动以及幼儿自己选择的活动,这些活动都是不需要调整休息时间或是彼此进行转换的。

2.合理处理日常生活之间的过渡时间

过渡的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整,不然会让幼儿感到手足无措。比如幼儿在吃完早餐后的过渡时间比较多,有的幼儿吃饭速度快,还有的幼儿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早餐,那么早餐之后就需要给迅速吃完早餐的幼儿安排适当的活动,例如可以让幼儿看漫画、图书等。上午的时候,可以在户外进行一些活动,当幼儿进行户外活动之后会感觉到疲惫,这时就要注重幼儿返回教室后的活动安排,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完善的活动安排,首先是要考虑到喝水方面的问题,再者就是考虑到让幼儿坐下休息,组织一些相关的调节活动,但是不能安排大声吵闹的活动,最后还要注意不能给幼儿安排难度较大的智力活动。因为这个时候,很多幼儿在运动过后都会感到饥饿,如果听一些轻音乐或是小故事,能够有效地放松幼儿的身心。

3.根据实际情况,对日常活动进行适当的调整

比如有的幼儿园的活动范围不够大,不能让所有的幼儿一起进行早操活动,而是让不同年龄阶层的班级分开进行早操,这样会耗损很多的时间,从而推后了早餐的时间。鉴于这种情况,幼儿园就要根据不同年龄阶层的班级进行课间操活动。还有的幼儿园,绿化工作不到位,绿化不充分,但是夏天的温度比较高,夏季在户外进行活动,阳光比较强,照射比较严重,这时就需要对户外活动的时间进行适当的安排,就要选在上午进行,但是这样又会把每天常规的安排给打乱,夏季就要适当地把下午的活动提前,这样就推迟了当天的活动,那么怎样合理地安排这些时间,就需要管理人员认真地了解各项实际情况之后,进行妥善处理。

三、不断加强在教育科研方面的管理

在幼儿园中,教育科研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科研的质量和幼儿园的教学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不断地提升教育科研的质量,才可以更好地提升幼儿园的教学水平。因此,幼儿园的管理人员要不断地加强教育科研方面的管理,通过科研质量的提升来强化教学水平,用这种方式促进师生彼此间的相互成长。

篇10: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摘要:自新教材实施以来,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基础上,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根据现行新课标教材和学生特点,总结课堂教学第一手经验,来进行有效性教学,我根据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谈一下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希望以此有所贡献。

?P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一、教师要重视课前备课工作

我们提倡备课要备两头,即一备教材,二备学生。因此,语文教师备课时既要认真钻研教材,又要深入研究学生情况,力求制定出明确、具体而又符合生情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要以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安排教学过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编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既减轻学生的过重学业负担,又让课堂充满笑声,充满活力,学生怀着这种宽松愉悦的心情上课,只有这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才能面向大多数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应有的提高,真正让学生每天都有进步,人人都有成功的喜悦。

二、情感教学,体会文字之美

人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语文是一块充满情感的天地,只有学生情感投入了,语文课堂才能绽放出灵性的光芒,生命的激情才能被点燃,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只有教师倾注情感,把情感资源与语文教学充分融合,感动自己,以情唤情、传情,才能带着这份感动走向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人物、事物、环境等的情感,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三、引导学生多阅读,积累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在阅读中找到兴趣与关注点,再由点及面地进行短文阅读分享,最终生成长篇。很多学生在阅读分享方面很有困难,可以分组互助学习,每个人负责一小部分,所以比较容易专注的完成,想得全面仔细;同时,给别人负责的部分提建议时,大家的思路开阔,每位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集思广义,会更具有创造性,不知不觉中引导着学生多思考、多观察,开发想象力,进而把文学潜能激发出来。

四、个性化教学 激发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学生总是在这方面表现出某种潜在能力。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写作,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是写作教学的第一要务。可以让学生每天写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引导学生写日记,不仅可以锻炼文笔,还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老师要努力在班里营造一种轻松、融洽的氛围,要表扬那些敢于尽情朗读自己作品的学生,从而鼓励学生写作。

在个性化教学过程中,并不是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而是要求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关注和鼓励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不同的教学课程,采取合适的写作教学方式,注重运用教科书上的种种开放性写作教学方法,积极开发课内外的 学习讨论,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写作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把语文学以致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五、理论联系实际 实践中锻炼写作

积极参与社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撰写小作文或者组织辩论赛,对社会现象进行讨论,进行年段评比。这样,写作教学逐步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对某种社会现象、某件身边小事、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通过摆事实和讲道理,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学小说时,让学生在课前讲一篇小小说,所选的小说可以是感人肺腑的,也可以是富有哲理的,也可以是令人惋惜的。在教学名著阅读时,让学生轮流讲名著的精彩故事情节。而在讲说明文时,便组织学生学写说明文并展示自己的作品。此外,还组织过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作文比赛等活动,这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既活跃了他们的课余生活,也丰富了课堂的活动形式,陶冶了学生的思想情操,也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使语文课堂走向生活,联系生活学语文,使课堂得到有效延伸,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六、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课堂上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余地,多一点机会去表达自己,多一些愉快的经历成功。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可以改变生活习惯,固定的课堂模式,上课专注于教学,小组和个别辅导学习合作与交流相结合的综合模式,从而使课堂更有利于主动学习,鼓励学生继续掌握从逐渐学习的“学习”到“学习”,最后以“学习”的境界。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进行预习,让学生进行大胆讨论,各抒己见,在讨论的过程中,既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坚决摈弃那种“我讲你听”的被动式灌输,互动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为他们创造一个与教学相符的民主氛围。

七、结语

篇11: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开发和建设一批真正体现课改理念和语文课程特点的新教科书,是一项特别艰巨的任务,新教科书的诞生,标志着新课改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接下来,我们就应该按照新课改的理念,培训和培养具有新课改精神理念的教师队伍,进行新课改教学的能力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我们应该学习、理解、反思新课标。进一步认识,高中语文新课标教学,表现出一种代表先进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贴近历史,贴近社会,贴近文化,贴近人生。

新课程标准最基本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是说,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关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效果的评价都应离不开学生这个唯一的主体,课堂这个独特的环境,文本这个必不可少的学习材料。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即使是高三总复习阶段),笔者都坚持贯彻实践新课改理念,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改要具有时代性和范例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样,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其中特别关键的是要处理好选文经典性与时代性的关系,这是新课改中理念部分的明确要求。课程改革作为一种国家行为,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化制度。高中语文新课标教学,在重视原来的双基教学的同时,又突出文化性、学术性,需要准确的语言把握;需要正确的文学解读;需要一些历史的参照;需要一点哲学的思考。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学习,不存在年龄问题,需要共同探讨、实践努力。我们只有遵循新课标,才能完成培养人的大目标。

每位学生的成长都与教师的传教授业密不可分。如何激发学生自发学习课本知识是每位老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对语文这门需要背诵的内容较多的课程,更要求老师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因此,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方式的改变就尤为重要。把课堂主导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自我修正,提高自己,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对语文这么课程的研究兴趣。让每位学生深深感受到语文对生活,对个性的影响力,从而为他们创造更广阔的成长空间。新课改教科书在排方法上追求个性特色。在国家倡导教科书多样化的背景下,在教科书编排方法上,如何突破单一模式,追求个性特色?关键在于把握某一系列的选修目标并寻找与之适应的浮现方法新教科书已经初步显示出各自的个性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教科书模块构成的多样化和教科书单元编排的多样化。

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对象。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主体性的基本特征表现在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方面。自主性是指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能动性是指主体能够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世界,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地进行认识和实践。创造性以探素和求新为特征,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把

学生作为教学的客体,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而今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身心和谐的学生是新课标的特点。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新课标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要贯彻这一教学理念,就要采用适当的方式,促使学生表现出这种学习“自主性”。在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坚持做到以人为本,学生为“先”。即让学生先看、先想、先说、先练,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好知识。

新课改在落实基础上,不忘语文基础功,虽然选修课程重在增加语文课程的选择性,但毕竟仍是基础教育课程,不能忘记其基础性在选修课教科书编写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基础性与选择性的关系,语文实践活动的多样性与打好语文基础的关系,落实好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是应该认真研讨的问题

新课改在教科书内容上,注意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教科书如何在注重贴近学生、引导兴趣的同时,把握好对学生精神成长的正确导向?各家都注意选取格调明亮积极的文本,以更好地使本课程起到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进行思想教育与境界培养的作用而教科书专题的选择、教学重点的确立,是实现这种导向的重要保证。

总体上我们不能对学生要求过高,不能让他们负担过重。新课标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转变为学生自信和积极的学习情感,把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个性、价值观已提到首位,打破了知识是第一位的现象。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加上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组织形式,可

上一篇:小学英语特色教研活动方案下一篇:中国社会政治分析期末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