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城市管理 提升城市形象

2024-06-24

加强城市管理 提升城市形象(精选8篇)

篇1:加强城市管理 提升城市形象

加强城市管理 提升城市形象

来自:大众论坛-大众社区作者:青竹书童发表于:2006-9-8 12:53查

看:1905回复:1

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形象

近几年来,大同以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大力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先后市实施了“六项整治”和三个“一次性”等活动,管理力度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管理水平得到了一定提升,市民群众对城管的满意度逐渐提高,城市管理在服务大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成绩显著。但城市管理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也绝不能忽视,如城市管理网络不够健全,基础管理比较薄弱;城管投入相对滞后,基础及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城市管理的执法保障体系尚不健全,规范管理和长效管理相对薄弱;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相互扯皮,都管都不管局面还没有根本改观;统筹协调不够,职责不清,职能不到位,督促检查不力和措施不落实的情况时有发生;管理机制与数字化城管新模式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处置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为推进我市城管工作再上新台阶,我提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供大家参考。不妥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一、以人为本,重视教育,努力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良好社会氛围。一是结合“八荣八耻”和文明城市建设等宣传教育活动和各种宣传教育手段,着力提高全民的城市意识。要把建设现代化城市与培育城市现代化人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宣传媒体,开辟城市管理专栏、专题、热线等,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宣传政府城市管理的重要举措,反映城市管理的有益成果,加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切实提高市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形成全社会支持城市管理的舆论导向。二是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争创活动和志愿者活动。通过开展争创“文明街道”、“文明社区”、“文明户”等活动,发动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引导市民群众积极参加植树绿化、垃圾收集、白色污染治理等公益志愿活动,形成“ 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良好风尚,努力创造人人关心城管、个个参与城管的良好社会氛围。“城市管理志愿者”队伍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建议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多做工作,加强引导。三是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实行政务公开、市民投诉、市民听政、新闻媒体曝光等方式,对城市管理工作和违反城市管理的行为实施监督。四是加强城管队伍建设。要利用大同大学的优势,加强对城管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和持证上岗,不断提高城管队伍的管理与执法水平。改革人事制度,逐步建立城管人员优胜劣汰、能进能出、交流轮岗等制度,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保障有力的城管执法队伍,为我市的城市管理再上新台阶打好基础。

二、统筹规划,以建促管,不断加大城市长效管理的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力

度。一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市政工程等专业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基础上,严把建设工程的规划、审批、执行和监督关。严格执行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城市建设与管理有法必依,确保城市基础及配套设施与项目主体工程统一规划、统一施工,同步投入使用。二是进一步充实环卫发展规划,加大环卫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垃圾房、垃圾中转场、公厕、果壳箱等环卫设施的规划布点与配建工作,同时逐步提高环卫装备水平,更好地适应数字化城管的要求。三是在城区交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加强东、西客运站和市区停车场的建设,在大西街等人行密集的街道建设过街天桥,大力扶持大公交,限制三轮车,缓解市区交通管理与停车压力。四是加强农贸市场、旧货交易市场、洗车场等的建设与规划布点,做到“堵”“疏”结合,有“堵”有“疏”。将市场建设纳入城市整体发展规划中,本着“管理优先”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分期分批实施。对污染环境、影响市容的营业场所,要纳入规划布点,实行划行归市和集中经营。

三、配套措施,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水平。一是加强调查研究,切实解决综合执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配套问题。加强执法保障体系建设,使城管、公安机构建设以及相关法规、规章和政策等尽快适应城管发展的要求。对户外广告管理、城郊结合部农民建房的审批、拆迁安置政策等,要尽快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管理办法,确保综合执法在规范的基础上顺利施行。二是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执法水平。从有利于减少重复管理、交叉执法、提高执法成效出发,稳步推进城管执法改革。对行政处罚权的落实情况及效果,作出总结和评估,进一步做好落实处罚权的工作。三是以市容环境卫生为重点,着力提高城市管理的规范服务水平。在层层落实保洁责任的基础上,将街巷、工商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河道两岸、公路沿线、城市出入口等卫生死角纳入各区环卫专业队伍的统一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实施全方位、全天候的滚动保洁管理。四是加强户外广告的规划布局与管理。加大对各类广告,特别是户外广告和野广告的管理力度,坚决取缔擅自设立影响市容的牌匾、非法广告等设施,适当增设公益性广告。对“牛皮癣”一类的野广告要加大治理力度,及时清除。

四、健全机制,拓宽渠道,不断加大对城市长效管理的投入。一是确立建管并重、更重管理的城市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从城市长效管理的投入保障入手,多方挖潜,多渠道增加对城市管理的投入,并将其列为各相关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齐抓共管的态势。二是以政府的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确保城管经常性经费足额到位。本着执法队伍精干、高效的原则,按照建设部关于执法人员数量占城市人口比例的要求,尽快配齐城管执法人员,并保障日常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各级政府都要将城市管理的经常性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严格收支两条线,改变靠罚没款返还解决经费不足的状况。三是市、城矿区两级要采取切有效措施,努力解决环卫职工报酬偏低、基本保障不落实、队伍不稳定的问题。四是改革城市公用事业管理体制,吸引社会资金对城市管理的投入。积

极探索环卫、市政、园林养护的企业化管理,逐步建立以街道、社区、物业管理企业为管理实体的模式。对垃圾处理、绿化建设与管理、环卫保洁等,也可通过招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管理效率。

五、立足基层,重心下移,进一步完善城市的长效管理体制。一是进一步理顺关系,从人、财、物和责、权、利上将“全覆盖、经常化、高水平”的长效管理落实到位。城管有关单位和部门要按照“三定”原则配备好机构、编制和人员,并切实加强各街道、乡镇、社区的基层城管网络建设。二是进一步明确区、街办以及社区各级对城市管理的职责。赋予基层各级在城管工作中与职责相应的权限,真正落实管理重心下移,强化日常管理,实现城市管理由突击型向长效管理的根本转变。三是以“属地管理”为主,坚持并完善好“门前三包”责任制。把“门前三包”作为实施城市长效管理的基础,从“门前三包”工作的组织、督查、考核、评比入手,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健全考核与奖惩机制,并通过对城管工作的总结与表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四是顺应现代城市发展趋势,构建“大城管”的管理体制。把城管工作责任制纳入对各级、各相关部门的考核体系,并以实施数字化城管和综合执法为突破口,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推进城管体制改革,整合职能,优化行政资源配置,不断提高大同城市的管理水平。4、加强市容市貌管理,促进城市窗口、门面和街道形象建设,维护完善城市整体面貌。集中力量对违法违章建筑、集贸市场、建筑工地、居民小区进行专项治理。取缔占道经营,拆除违章建筑物,还路与交通,还路与市民。整顿沿街门面和建筑物外观,整顿不规范的广告牌、宣传牌。规范城市道路指示牌和商店招牌。要突出重点,加大城市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的力度,完善管理体系,提高环境污染的治理水平。(李连福(作者系市执法局副局长))

篇2:加强城市管理 提升城市形象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 __区自建区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部门的有力配合下,以独特的区位优势,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迅猛

发展的社会经济事业,成为__城市化进程中崛起的“城北之星”。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__区城管局在市城管局的工作指导下,坚持高标准定位、高效能运作、高强度管理,特别是去年城管职能调整,在城区33.7平方公里范围内初步形成“大城管”模式后,城管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城区面貌大为改观,城乡统筹发展步伐迅速加快。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__区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以更高的起点再次实现跨越的关键之年。__城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改善人居环境,保持地方特色,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精神,全面履行工作职能,不断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区品位。具体工作可用下面五大篇章进行描述:

市容市貌管理篇

一、因地制宜发展,规范城区户外广告。

针对__区户外广告管理起步晚、原有广告设置不规范的情况,我们采取逐步拆除不规范广告、严格设置新增广告、统一广告整体面貌的方式,依据《__市市区户外广告管理办法》、《__市户外广告设置技术规定》和《__区户外广告设施(阵地)使用权出让实施意见》,逐步拆除城区主次干道沿线及蠡口国际家具城内不规范设置、破旧损坏及有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及店招店牌近1500余处,共计32000余平方米。按照提前管理、源头控制的原则,对城区1064处新增广告严格执行“审批、验收、发证、执法”的程序,鼓励申请单位(个人)使用新型材料和霓虹灯制作广告,并加强日常巡逻管理,使户外广告的设置日趋规范、美观。

二、以典型促全面,创建市容达标路(示范路)。

__区是新建区,城区道路建设新、水准高、基础设施完善、周边环境优美,城管局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趁势打造,对华元路、嘉元路、__大道、采莲路等13条道路进行全方位整顿,确保这些道路上户外广告设置规范、停车秩序良好、店面环境整洁、景观绿化美化、沿线保洁到位,使之成功争创为2005“天堂杯”市容管理达标路,成为全区亮点。今年在此基础上,继续巩固并拓展延伸,在所有达标路加大管理力度,巩固创建成果,力求争创一批具有__地方特色的“天堂杯”市容管理示范路,上半年已申报春申湖中路为示范路,并以点带面向各镇(街道)、开发区延伸,因地制宜地开展创建活动,使每个镇(街道)、开发区年内至少争创一条达标路。

三、动员社会力量,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

在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从2005年开始,对__区城区主次干道逐步实施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在两项制度衔接与转换的过程中,城管工作者挨家挨户,上门与沿线店面、单位签订市容环卫责任书,至今,已签订了220份,在日常监督检查、考核评比中,充分发挥责任单位(个人)对周边环境的维护作用。今年,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逐步向镇一级延伸,利用各镇(街道)、开发区创建天堂杯市容管理“示范路”、“达标路”的契机,指导他们实施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全区各镇(街道)已签订市容环卫责任书2000余份,营造了全区整洁、优美的环境。

环境卫生管理篇

一、加大基础性投入,完善环卫硬件设施。

城管职能调整后,__区城管局严格实施城区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资金1225万元,用于公共厕所、垃圾压缩中转站等环卫配套设施的建设。通过申请立项、实地勘察、选址定点、规划设计、公开招标、组织实施等一系列事宜,仅2005年就在城区新建了十座一类以上公共厕所、一座垃圾压缩中转站,主要路段沿线添置垃圾桶110只、果壳箱300只,新增一批洒水车、垃圾运输车、粪便运输车、小型机械化扫地车等机械化作业车辆。今年又将新增公共厕所3座,垃圾压缩中转站1座。同时继续加强对住宅小区、专业市场配套建设环卫设施的督查工作,逐步健全城区环卫基础设施,为环境卫生管理奠定基础。

二、加强环卫作业指导,促进环卫水平提升。

目前__城区内辖元和环卫站、开发区环卫站,共有环卫保洁工人700余名,对城区377万平方米道路和90公里长的河道进行全方位保洁,城管局全面履行业务指导和管理职能。按照环卫保洁考核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强化了日常环卫作业质量督查力度,坚持每月定期检查与随机检查相结合、目标任务与经费管理相挂钩的综合考核办法。保洁区域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时全方位保洁,使生活垃圾分散收集、集中压缩、日产日清,提高了保洁水平,为城区创造洁净的环境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大环境综合整治,统筹城乡整体面貌。

在区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洁净家园、美化城市”活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区高潮迭起。城管局切实履行区创建指挥部主要职能和爱卫办职能,每月,依据环境综合管理百分考核实施标准对各镇(街道)、开发区的环境整治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并形成通报督促整改,跟踪监督整改力度;每季,区政府组织召开由各部、委、办、局主要负责人和各镇(街道)、开发区主要负责人及环境卫生分管领导参与的环境综合整治现场会,对各镇(街道)、开发区全年的整治工作任务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考评,排列名次;指导相关镇(街道)创建省级卫生镇、卫生村等工作。通过你追我赶的竞争创优,有效地促进了全区环境面貌。在2005年城区出入口和主要通道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今年又开展了以景观绿化、市政设施、河道治理、市容秩序、户外广告、环境卫生、建筑立面等方面为内容的镇域出入口及主次干道环境综合整治,以及村级农贸市场、沿街店面、夜排档集中管理点、车辆修理点、河道清理、安全卫生示范小区的六项重点整治工作;在农村,大力开展以清理垃圾,建立垃圾管理制度;清理粪便,建立人畜粪便管理制度;清理秸秆,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制度;清理河道,建立水面管护制度;清理工业污染源,建立稳定达标制度;清理乱搭乱建,建立村容村貌管理制度的“六清六建”为核心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城乡环境面貌的提升。

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篇

一、推进养护市场化,提升市场监管能力。

市政道路设施的日常管理落实程度直接影响到政府的诚信度,为此区城管局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面向社会,对城区58万平方米道路的养护管理进行公开招标,实行市场化运作。根据__市市政设施管理办法和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制定了__区城区道路考核标准及考核细则,每月严格落实考核。月初突出监督检查道路养护维修质量情况;月中突出检查道路、桥梁设施的潜在性病害,做好道路设施的预见性病害;月末突出考核本月小修保养计划完成情况和突发性道路病害的维修。每月形成检查情况通报,全面提升监管力度,确立了一个认识,即不局限于今冬明春的“一阵子”,要贯穿于日常保养的“一辈子”,使城区市政设施的养护管理落到实处。

二、创新工作方法,规范养护管理工作。

根据城区市政道路因原建设单位较多、设施规格不统一的情况,区城管局采用切割或置换的办法,逐步使各条道路的设施统一,同时根据铸铁设施易偷盗的特点,采用置换或钢纤维的设施,提高了市政道路的完好程度。一年多来,通过对采莲路、华元路、嘉元路、春申湖路等城区道路的设施维护,共置换了雨水边井101套,边井盖板226只,补换雨水井54套,雨水井盖30只,污水井30套,污水井盖8只,修复沥青路面273平方米,修补缺损的栏杆13米,修补缺损、沉降的人行道板989平方米,沥青路面灌缝379米,清理桥梁伸缩缝1338米。

三、加强依法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为确保城区路平渠通,区城管局严格审批路面的开挖,积极组织维修,清疏渠道。充分利用城管执法队员上路巡查的机会,对城区市政道路中破损及乱开挖现象,及时进行修复和制止,并处以相应的处罚,从源头上把好关,杜绝城区乱开挖现象。对因需办理的开挖工程进行全面监管,安排专业养护单位及时做好修复事宜。到目前为止,城区市政共办理开挖审批50余起,依法制止乱开挖10余起。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使城区市民走上了“平坦放心”的道路。同时,改变原有“反应型”养护方式,对城区21.6公里长的道路路面进行全面摸底,对部分新建道路进行综合维护,及早发现、处置病害情况,保持道路完好率和平整度,提高道路质量,延长道路寿命。另外积极开展争优创先活动,将城区春申湖中路上报为__市级优质养护工程路段,目前正在审核过程中。

绿化养护管理篇

一、引入多种模式,灵活绿地养护方式。

目前由__区城管局养护的城区绿地面积达180多万平方米,全面实施市场化运作,由7家具有养护资质的单位进行专业化养护,城管局进行监督指导。由于城区33.7平方公里范围内涉及元和街道和开发区管委会两个地域的绿地管养情况比较复杂,因此,我们因地制宜,灵活应用,采用多地段、多形式、多内容的管养方式。如开发区管委会因大量农庄拆迁后,失地农民较多,为此管委会出资金对失地农民进行专业培训后,从事100多万平方米的绿地管养工作,这不仅解决了当地失地农民的部分劳动力,同时又为城区绿地养护队伍提供了保障。

二、强化考核制度,提升绿地管养水平。

为加强城区绿地养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区城管局及时制定了《__区城区绿地养护管理质量标准》和《__区城区绿地养护考核管理细则》,对城区180余万平方米的绿地进行综合养护考核,采用养护管理经费与每月养护考核分数相挂钩的形式,通过定期专项检查、不定期巡视考核、踏看现场和拍摄照片等方式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通知养护单位对养护管理不到位的地段及时处理解决,大大提高了城区各专业管养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依法保护绿地,巩固“绿__”成果。

在日常绿化养护管理中,我们充分利用城管队员每天在城区巡视的有利条件,今年来已累计查处偷挖、损坏绿化行为40余起。同时依法办理城区开挖手续30起,由责任科室人员多次现场踏勘,选择开挖的最佳方案,尽可能减少对绿地的破损,并加强开挖过程和修复工作的监督,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有效地保护了城区绿化的建设成果。

四、规范精细管理,凸现城区绿化亮点。

为进一步掌握城区绿地的现状,区城管局对原建设单位移交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养护单位查看现场,并邀请专业设计单位对现状进行资料统计,对每个公园、每条道路的绿地进行整合,绘制出现状图,标明树木的品种、数量,刻制成光盘存档。对查看现场过程中发现的大量死苗和不合理现象,及时联系施工队进行全面修复,对死苗进行补植,大大改观了城区绿地的景观效果。为提升城区绿化美化度,我们实行变粗放型管理为精细化管理,加强绿化造型修剪、整形和加工,使之园艺化,同时对部分不合理的原有绿地进行局部改造和调整,如针对区行政中心绿地内大树及行道树树框不美观的特点,因地制宜,对所有绿地内的树穴加放树皮,对行道树框进行修整并放置白石子,既阻止了尘土飞扬,又起到了保湿透气和美观的作用。另对春申湖路城区段的绿化色块进行园艺化修剪,在交叉路段进行草花调配,使其更加鲜亮,凸现了城市化气息。

执法管理篇

一、加强队伍管理,下移城管工作重心。

城管执法队伍是实施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的中坚力量,建立一支“思想正、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高素质城管执法队伍并有效发挥其作用,是实现城管执法工作目标的关键。__区城管局由组建初期向社会公开招考录用8名全民事业编制的城管执法人员,到2004年初面向各镇(区)原城管协管员、部队退伍军人和社会在职人员,通过培训考试录用81名合同制城管执法人员,进一步扩大了城管执法队伍,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模式,使城管重心向镇(区)、街道一级下移。2005年5月,开发区城管大队、潘阳工业园城管中队相继成立,至此,全区城管执法人员为105人,其中区局为28人。在人员、装备等硬件设施配备基本齐全的同时,一方面加强队员业务培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及案卷制作,适时由执法骨干现场指导,提高综合业务处理能力和技巧,今年已组织全区城管执法人员集中业务培训2次,队列训练4次;另一方面,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和考核机制,从2003年4月开展考核工作以来,考核内容和形式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修订,今年进行了第四次修订完善,对德、能、勤、绩、创新六方面的考核内容予以了补充,使考核日趋科学化、合理化。中队长竞聘上岗活动是__区城管局促进队伍建设又一举措,通过组织动员、组织审核、演讲答辩、民主测评等环节,使能者上、庸者下,有力地推动了队员的言行举止和工作作风,凸现了竞争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促进了城管执法队伍管理。

二、推进依法行政,提高为民服务能力。

在日常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过程中,我们要求执法人员做到“三理”(纠正违章要有理;宣传教育要讲理;执法处罚尺度要合理),坚决贯彻“一宣传、二服务、三教育、四管理、五处罚”的工作原则,确保查处违法行为时取证合理规范,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处罚适当,并要求执法文书格式标准规范,文书书写清晰工整,卷宗整洁、装订规范。对进入一般程序的行政违法案件,全部由执法局长对处理结果严格把关,杜绝了执法过程中受主观因素影响导致偏差,并坚决执行罚缴分离规定,至今我局未发生一起起诉、复议案件。

在坚持严格执法、公平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同时,建立了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追究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度。细化分解执法责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并聘请十多名政风行风监督员监督执法行为,深入社会各界了解群众满意度,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意见。充分发挥110联动作用,直接受理行政相对人的投诉举报,及时查处和纠正行政执法过程中的违法或不适当行为。今年来,已接群众有效投诉58起,110处警98起,办结率为100。

我们还十分注重拓宽宣传阵地,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手段。一是利用平时执法和专项整治为契机,把宣传发动放在首位,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利用新闻媒体向社会各界宣传城管法律法规、展示城管最新动态,加深市民群众对城管工作的认知度。三是利用现场咨询活动面对面解答广大居民提出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疑难问题,广泛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增强了民主参与和监督意识,使“城管走进市民,市民参与城管”的良性社会互动氛围得到了提升。

三、加大执法力度,维护市容秩序良好。

自城管局成立以来,我们每年都要坚持“集中整治与常规管理相结合”和“分阶段、抓重点、打战役、掀高潮”的工作思路,不定期开展一些集中专项整治活动,一个阶段确定一个重点整治项目,积极稳妥实施专项整治,真正做到整治一项,巩固一片,突出难点,推进执法职能的全面开展。今年来,相继开展了整治抛撒滴漏、夜排档、破旧雨棚、流动摊贩等20次专项行动,查处了75000余起违反城市管理要求的违章行为。整治力度的加大,管理水平的提高,美化了市容市貌,优化了人居环境和工作环境。

以上五大篇章相得益彰,五大管理职能互相促进,使城市管理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城市化进程得到了快速推进。但是对照上级要求和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__区的城管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2006年下半年,我们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建设“花城、水城、商城和最佳生态休闲人居城”的目标,推进五大管理职能,构建以城区为主导、街道为重点、镇村(社区)联动的城管体制,健全城管办法规章,推进队伍规范化建设,实行市容环境标准化管理,规范户外广告管理、绿化养护、市政道路养护、环卫管理,文明执法、优质服务,提高市民群众满意度,为大手笔构建最佳和谐发展的新城区而努力。

篇3:加强城市管理 提升城市形象

1 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

1.1 加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强度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是一个城市的工作的核心, 而城区建设的两个重心包括城中村改造和城乡接合部社区。只有将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做到最好, 才能将城市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最佳状态, 才能将城市的基本功能发挥至最大、城市的环境才能最美、城市的建设和管理达到最好的水平。在城市建设管理中还要做好城市公共服务部分, 尤其是社区服务。因为考察社区服务的对象是基本群体, 只有群众满意才能说明政府的作风和形象好, 社区的服务工作满足了群众的基本要求。如果政府通过办好事办实事让群众真切的感受到了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那么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才能不断的提升, 城市的建设才能得以发展。

1.2 提高城区产业发展的速度

如果一个城市没有基本产业, 那么该城市想发展就会很难。最能带动城市发展的是第三产业, 所谓的第三产业就是服务行业, 换而言之就是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 及除了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流通部门、生活服务部门、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水平、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等。通过发展第三产业可以积极的带动城市的发展速速, 因为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就业率的提升, 还能增加财政的收入水平和加快城区服务水平。总而言之, 在发展好第三产业的同时, 积极拓宽现代服务行业可以提升城区产业发展的基本速度。

1.3 扩大城区发展的服务力度

态度决定一切。政府部门要积极地、深入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最典型的例子是“树正气、转作风、促发展”。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公共人员的责任心, 增强工作人员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增加办事效率。如此一来, 可以为城区的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从而促进城区的快速发展。

2 城市建设的具体建议

2.1 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设

城市长效机制的建设主要分为五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城市机制管理建设要依据基本原则, 该原则是“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 如果城市想把管理机制建设长效, 就要以及这三个基本原则。换句话说, 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就是市政府宏观决策, 区政府全面负责, 街道具体实施, 社区居民配合落实的城市管理机制。第二方面, 主次要分明, 即要突出宏观调控和综合管理, 将具体的责任分配至综合管理下的专业部门, 使得分工责任制。第三方面, 着重强调层级管理, 采取市、区、街、居民分层管理, 积极的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第四方面, 属地管理的核心是将工作管理的重心分配至不同的部门, 将管理重心下移, 这样才能将块块的作用发挥至极致。第五方面, 杜绝发生解决责、权、利不对等问题, 坚决不允许发生有利的事情争着管, 没利的事情都不管的现象, 一经发现, 坚决严惩。这样可以充分的将责任和权利合理结合起来。

2.2 建立城市管理综合协调机构

要牢记“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是城市管理体制的核心, 其工作的关键在于协管部门分工上, 将责任分配至部门和个人, 从而形成综合管理体系。同时, 政府部门要将部门的级别区分开来, 选择出一个最高权威的综合性管理机构, 让该部门能够承担起全市城市建设的宏观调控的责任。

2.3 完善法规建设, 依法管理

城市的建设管理离不开法律的支持, 在管理工作中要做到有法可依。依据国家和省地区的法律法规制定出符合当地具体实际情况的相关政策, 用制度去规范管理工作的行为。其次还要落实好相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完善监管手段, 使得城市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且逐步做好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2.4 建立城市管理社会参与机制

城市管理过程中要将城市的建设、管理和维护的责任和权利交给人民, 让人人都意识到城市的建设管理离不开人民。努力做到政府部门领导, 各个部门和组织以及群众积极参与。城市的管理、决策、执法、监督全过程都要邀请人民群众的参与。同时建立以政府官员、专家、市民为代表的城市管理咨询机构, 这样的咨询机构的建立有利于吸纳社会各方面意见, 从而择优配置社会民意和社会智力, 实现城市管理的社会化。

2.5 建立城市管理考核激励机制

在城市管理过程中要对工作进行目标考核, 做到赏罚分明, 进而激励机制贯穿于各项工作中。同时要做到经济的支持充分, 社会建设机遇充分的支持, 不断扩充队伍。这样可以有效保证专业化培训工作强, 执法队伍公正。

结束语

一个现代城市如果具有了精神生产能力、独特气质和高品位格调, 就会引人向上、带动人类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但是, 如果一个城市只是一个简单的消费场所或者是一个居住地, 该城市不但不会留给人们以深刻难忘的印象和不会在历史上留下任何痕迹, 而且还会对社会进步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 积极地提升和发展与时俱进的城市品位, 对城市的发展或者国家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城市的发展及离不开政府等相关部分的努力, 也离不开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 因此在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要积极的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在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各个部门要精心组织, 狠抓落实。通过要努力推动城市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不管的提升, 摒弃旧的管理机制, 实施新的管理措施, 使得城市的建设管理水平达到最佳标准。

参考文献

[1]詹书生, 武思标, 黄胥博.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和生态型城市内涵的城市设计探索[J].规划师, 2011, 27 (11) :78-82.

篇4:加强城市管理 提升城市形象

5月17日—23日,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柴文忠带队,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全城市管理体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北京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城市管理目标、方法、模式现代化到外省市学习考察,先后与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徐志虎、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深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叶果、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南京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司徒幸福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交流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经验,探讨“新常态”下城市管理发展特点规律,相互学习,受益匪浅。

这三个城市虽然功能定位、人口规模、管理基础各不相同,既有直辖市、又有副省级计划单列市、还有省会城市,但在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方面,却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结合各自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要求,在“大部制”、“大城管”、精细化、标准化等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一是突出城市管理的“首位意识”,党建统领,真重视、真重拳、真奖惩;政府领导归口,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系统管理顺畅到位,减少了扯皮内耗,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二是强化城市管理的“统筹意识”,上海市成立了市委派出机构“建交工委”,与市政府“建管委”合署办公,强调建管并重、顶层设计,统筹系统内思想政治工作和领导班子建设,协调重大行政业务管理;南京市成立了城市治理委员会,由市长任主任,研究决定城市管理重大决策,统筹协调城市管理重大事项。三是注重城市管理的“法规意识”,结合各自城市实际,编制了较为完善的各类城市管理标准规范,以网格化为支撑建立“大数据”系统,为精细化城市管理提供信息保障。南京市编制出台了我国第一部城市管理地方法规——《南京市城市治理条例》,为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机制,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提供了法制保障。四是强调城市管理的“效率意识”,对条块推进和落实城市管理的质量效率进行定期考核评估,结果“四纳入”:纳入政府绩效管理,占一定比分权重;纳入“以奖代补”,重奖先进;纳入政府信息公开,在官方媒体公布,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纳入政纪处分,实行末位问责、诫勉谈话、党政“一把手”撤换,激发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提升。(通讯员 堵锡忠)

nlc202309051611

篇5:加强城市管理 提升城市形象

路桥历来是商贸发达地区,宋时便“商贾云集、络绎不绝、车水马龙”,目前更是“无街不市,无巷不贩,无户不商”,如今已成为台州市和浙东南商贸集散中心。路桥又是中国股份合作经济重要发源地之一,商贸、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都以十分醒目,可城市品位确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那么我们在这里谈一下如何加强城市管理及提升城市品位,为更进一步的加强我们路桥城区的综合竞争力建言献策,如有不妥请谅解。

城市的品位是指,这座城市的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城市管理是指,包括对规划、建设的管理,对现代城市系统整体的活动主体即个人、集体、群体的协调组织,对现代城市系统的活动客体即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市政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协调管理等等。

随着改变开放的深入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迫切要求提高城市综合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用城市系统论的观点把城市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那么强化城市管理是提升城市品位,解决生态退化、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使城市历史人文景观不受破坏的重要保证。

因此对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作如下建议:

一、加强城市环境建设,功能建设,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

1、要着眼于发展路桥具有比较有优势的特色产业,加快培育其成为路桥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城市核心能力。

2、要加强路桥城市功能建设和环境建设,实现由一般性城市项目开发,扩展为环境、项目、功能等并举开发。

3、要高度重视路桥的经济与文化协调发展,实施科教兴城方略。要特别注意整体上综合保护环境风貌、城市格局、文物古迹、建筑风格和发掘历史内涵等几个方来面进,4、要建立健全路桥的环境质量监测体系,严格控制污染项目,加强市区绿化工作,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利用,提高全城区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建立和完善现代化城市综合管理体制。

在强化宏观调控的前提下,政府要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合理划、分街道、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权限,进一步落实管理责任,增进全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的法规体系,实现城市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城市管理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要改善城市管理手段,尤其重视在社区建设中的城市管理信息系统,要清理整顿城市交通秩序,加强市容市貌管理,加强工程建设管理

三、丰富城市文化含量。

丰富城市文化含量就要彰显城市历史之韵,就是要对各类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科学保护,深度挖掘、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保护路桥的历史延续(如路桥“十里长街”始建于南宋,街道沿河而建,颇具江南水乡商市神韵,宋代古刹善法寺和唐代古刹香严寺)等历史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与人文景观,庙亭楼台、民宅府第、古桥名木。这些都是最能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只有把这些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到城市发展的每一个细节,丰富城市文化内含,才能逐步提高路桥的城市文化品位。

四、发动公众广泛参与、加快城市文明建设,共同管理维护我们路桥这座城区。

市民是城市的主人,理应成为城市管理的主体。倡导全体城市居民牢固树立现代化城市观念,提高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自觉性。只有把政府的强制性变为市民的自觉性。增进市民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上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管理权,广泛吸引市民参与现代城市的管理。当“人民城市人民管”蔚然成风时,我们城市的文明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五、严格管理与控制城市市容市貌,日益完善城市形象定位。

严格管理与控制城市市容市貌,要将开发城市道路街区的商业功能与活跃城市街道活力二者并举,城区统一管理,及时维护和更新城区的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力求打造适合的城市风格。城市管理和城市品位不仅要从经济实力、城市功能、公共设置、绿地面积、街道小巷的卫生等方面来表达,还包含民众素质、城市形象、城市美誉度及知名度等。

总之建设管理、培育和塑造一个城市的品位绝对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实践永无止境,丰富、升华城市品位也永无尽头,但是我们坚信在区委领导的正确带领下,我们这座城市会越来越美丽,我们的市民也会越来越文明。这样大家就可以在舒心的环境里和谐相处,其乐融融,才能更进一步创造我们更加美好的未来。

以上建议为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建议人:刘保富

篇6:加强城市管理 提升城市形象

杭州市: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实现城市管理新格局

一是理顺管理体制。素有“钱塘自古繁华”之称的杭州,建设、管理、执法是分开的,全市的建设全由市建委负责,城市管理的执法全由执法局进行。管理则由杭州市城市管理办公室。他们撤消了市容环卫局、市政公用局、园林局,其职能划归城市管理办公室。杭州市加大对城市管理的投入,从2004年起,从市本级和钱江新城区及杭州经济开发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杭州三江度假区土地出让金中提取0.5%(绝对值不低于2亿元)建立城市管理基金。二是坚持重心下移、属地管理。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服务的城市管理新格局。按照重心下移、职权一致和讲求实效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城区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主导地位,理顺市、区、街道和社区的管理体制,明确各自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和职责,形式以市为核心,区为重点、街道为基础、社区为配合的分工科学、责权明确、务实高效、运行有序的管理体制。

三是实行了数学化城市管理。杭州市数字城管建设是按

照国家建设部要求,立足杭州市城市管理的实际,从整合管理资源,细化管理标准,优化管理流程,强化管理效能入手,形成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和城市管理协同平台“两个轴心”,搭建起数字城市管理信息交换、处置、共享的平台,实现城市管理由粗放向精细、开放向闭合、静态向动态、分散向综合、被动向主动、单一向互动的转变,提升城市管理品位,合力打造责任型、服务型政府。通过杭州城管数字指挥中心,全市哪个地方的窨井盖破损丢失,那条路的树倒了,哪里有垃圾死角,哪里有摊点,哪里路破损,电视屏幕一目了然,可以在第一时间发问题,指令有关部门第一时间到现场处置问题。所以,可以说,杭州城市管理这么好,靠的数学化管理。

四是在经费管理上,实行“以奖代拨”。杭州在市政养护、环卫保洁、园林管护等方面,打破“大锅饭”,实行“以奖代拨”的办法。对城区政府的奖励,是凡考核综合得分75分以上的由市政府以“以奖代拨”的形式,按各区政府除城市专项整治工程以外的养护作业、市容市貌、市政设施改善等日常经费的增加额(以上年为基数),分别增加城市管理经费的40%、30%、20%的奖励额度。对市相关部门的奖励,凡考核在80分以上的由市政府奖励牵头部门35万元,并予以通报表彰。

五是十分注重城市管理立法和建章立制工作。先后制定

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清洁杭州”加强城市长效管理的意见》,《关于加强城市长效管理和提升综合服务功能的若干意见》等30多个文件。使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做到有法可行,有章可循。

厦门:确立“两级政府,以区为主”新体制

厦门市确立了以市为核心,区为重点,街道为基础,专业部门为指导,社区为配合的原则。市政府在城市管理中放权后,可以腾出更多精力进行宏观决策,此举极大地激发了街道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在厦门市湖里区的金山社区,这里的社区居委会改名居民之家,居民到这里求助都能得到帮助。社区工作者也把小区管理得井井有条,计划生育、再就业、保洁、治安等工作样样有人负责。同时,城市管理权限下放后,厦门还在全国率先运用考评机制加强市容管理。市容考评委定期将考评结果向社会公布,并进行点评,督促考评成绩差的单位及时整改。厦门市城市管理执法局还加强对“12319”城管服务热线的管理,使市民投诉件件有反馈。如今,无论是在道路绿地还是建设工地,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整洁。

北京东城区:依托信息化技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北京市东城区从2004年4月份开始,研究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城市管理模式的创新,经过一年多的研究和实际运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东城区城市管理新模式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运用多项信息技术,在管理手段上实施“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二是对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以“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为两个轴心的城市管理新体制。一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了城市精确管理;二是创新了管理体制,建立了监督和指挥两个中心,使几十个不同的城市专业管理机构形成了治理城市环境的合力;三是主要领导亲自研究、组织部署,有力地促进了该项工作的开展;四是进一步整合了现有管理资源,提高了管理效率;五是进一步发挥了市政服务热线电话与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有机组合,达到了相互强化的目的,形成了完整的监督反馈体系。

常州市: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1、实施重心下移,落实属地管理。深化“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管体制改革,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要求,强化街道在城市管理、乡镇在农村环境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充分发挥了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市

级有关部门负责研究拟定市容管理法规、规章和行业政策;编制市容管理专业规划,依据规划指导和监管等。将道路绿化、养护作业权下放到城区,实行属地化管理。城区负责辖区内市容管理和综合执法。将过去由三支队伍管一条道路,改为由一支队伍“捆绑式”管理。

2、强化高位监管。对各区、各部门的城市管理工作进行天天检查、月月点评、考核,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公布考评结果。区、街道(镇)也建立相应的考评机制,形成三级考评体系。

3、建立城市管理指挥平台。组建常州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各区和涉及城市管理的部门建立二级平台,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调,保证城管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解决。

4、完善城市管理保障。一方面是经费投入保障。市、区两级财政共同承担落实城市长效管理机制所需要的经费,每年从市、区土地收益中划出专项资金,弥补目前城市维护费的不足,保证各项长效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另一方面是工作人员保障。适度调整、设置或明确相关机构,适度增加编制,充实人员。凡需增加或配置人员的工作,市相关部门和各区进行统筹兼顾,一并做好安排。

吉林:赋予管理新职能,实现管理最优配置

篇7:城建局强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

一、以规促建,提升城市建设品位。为增强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县建设局以规划管理为突破口,以制度建设为着力点,狠抓城市规划、建设品位提升。一是科学编制城乡规划。先后投资100多万元编制天城镇总体规划和中心村规划,完成了天城城区1:1000数字化详规,实现规划用地面积7.4平方公里;完成了白霓镇余耕村等7个示范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完成了百米大道、仪表路、金城大道、天城大道等6条道路规划,规划道路面积75.28公顷;完成了天城工业园、青山工业园、原仪表厂、桃溪宾馆、城北市场、职教中心等70个重点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实现规划用地面积3.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二是严格规划审批制度。建立了局长办公会议审批制度,做到了公开审批,定期审批,集体审批。同时,公开收费标准,规范收费程序,实行一个窗口“一站式”服务,坚决不搞双重标准,彻底杜绝了人情收费。2005年,在规费对象没有较大增加的情况下,实现业务收入500万元,相当于上年的2.5倍。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建立了规划分片巡查和批前、批后跟踪管理责任追究制度,谁管理谁负责,基本改变了过去规划随着领导走,规划按照协商意见办的惯例。通过公开规划审批、公开收费标准、公开责任追究等三项管理措施,规划管理各项指标直线上升,“一书两证”办结数从2003年的256户上升到去年的308户,年递增率达20;批建面积从16.64万平方米上升到21.10万平方米,年递增率达30;下达停建通知书从2003年的120份上升到去年的178份,年递增率达30;拆除违章建筑面积从210平方米上升到360平方米,年递增率达41。由于规划管理的严格实行,市民的规划意识普遍增强,规划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得到充分体现。

二、以建促管,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县建设局坚持有为才有位的理念,积极主动地将建设工作放到全县的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去部署,去落实,坚持建设一处、管好一处,建成一片,规范一片。一是抓园区绿化工程建设。集中全局财力、物力和人力,抢晴天,战雨天,赶工期,抓进度,投资480万元在工业园区建成了长达8公里的道路风景绿化带。共建设大小花池98个,面积7.9万平方米,栽植大小苗木175万株,填运土方9.6万立方米,安装路沿石1.8万米。二是抓市政功能项目建设。组织资金150万元兴办实事,服务市民,先后恢复建设了南门老码头、二级客运站门口下水道,更新修复了中津洲音乐喷泉,新建了政府门口和三桥转盘交通节点绿化工程,彻底改变了过去老码头垃圾成堆,客运站门口污水横流,音乐喷泉运转不灵的破旧形象,使城市综合载体功能大幅提升,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三是抓城区招商项目建设。树立“招商引资引进功能项目、土地转换筹措建设资金”的工作理念,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运用市场运作手段,引进外来资金开发城市功能项目,一手抓外沿拓展,一手抓内涵提升,连续启动仪表路城市综合开发、桃溪南路建设等多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使我县的对外开放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篇8:加强城市管理 提升城市形象

一、城市和城市品牌

城市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产物, 城市产生和发展源于经济社会发展, 城市发展强有力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早在1993年, 联合国在东京的一次专业会议上就提出:“21世纪将是一个新的城市世纪。”1996年6月, 各国元首、政府首脑和政府代表团在伊斯坦布尔通过的宣言中指出:“城镇是文明中心, 他们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精神及科学的进步。”可以预见, 城市的这种伟大动力和中心作用未来将继续发展。

何谓城市品牌呢?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在推广自身城市形象的过程中, 根据城市的发展战略定位所传递给社会大众并得到社会认可的核心概念。具体是指地理名称在某一空间区域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所传递信息的总和, 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感知、认知与联想, 是城市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人及城市所提供的产品、服务等品牌的综合。

美国杜克大学富奎商学院vein Lane Keller教授认为:城市品牌应该具备四大特征:一是城市品牌是一个相对固定地理名称, 体现着城市的个性和价值取向;二是城市品牌是一种象征, 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的综合象征;三是城市品牌是一个品牌体系, 是城市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方面所创造的品牌的综合;四是城市品牌是城市的一种资源和无形资产。城市品牌是城市个性化的沉淀, 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所引起的受众偏好的重要识别特征, 是城市在长期的经营或服务过程中形成的无形资产, 是一种系统合力的体现, 对城市受众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巨大而长远的影响, 极大地提高了受众的生活质量, 体现了城市的生存能力, 并可以带动所在地域的经济发展, 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 最终可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从城市自身角度来看, 好的城市品牌既能为受众带来信任和满意, 又可以把城市现有价值经营成未来的资产, 能为城市带来增值的市场和价值, 这已经成为赢得受众忠诚、求得长期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城市品牌既是城市的性质、名称、历史、声誉以及承诺的无形总和, 同时也使目标受众对城市产生清晰明确的印象和美好联想, 既是城市个性化的表现, 也是城市经济活力的增益和城市精神的塑造, 可以实现受众、城市、社会三者关系的协调发展, 综合体现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在全球城市化普遍推进、国际市场品牌主导竞争的时代背景下, 区域、国际国内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以城市为核心、以城市为载体、以城市为平台的综合实力竞争。而城市品牌作为特色和象征已越来越被各个城市所看重, 没有品牌的城市就缺乏魅力, 就缺乏竞争力。

二、文化与品牌文化

文化是指人类群体或民族世代相传的行为模式、艺术、宗教信仰、群体组织和其它一切人类生产活动、思维活动的本质特征的总和。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启蒙哲学》中也说:文化指一群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和人造环境。走进城市, 就是走进文化群落。城市和人一样, 既形神兼备又个性迥异。上海的里弄、北京的四合院、苏州的园林, 观察千千万万城市组群, 我们可以看到一座城市与其他城市的显著区别在于这座城市整体所特有的思想、文化特色和蕴含。

“人类所有的文化都是由城市产生的”。城市催生文化, 文化滋养城市, 这种良性的生态圈是城市生生不息的动力。城市文化是城市的形象和灵魂, 是维系现代城市生存的基本要素。城市文化包括城市的历史沿革、历史遗存、名人典故、山水风物、地方风俗传说甚至特色小吃等。而它更多地融在一个城市悠久的历史内涵中, 也正因为这历史内涵, 才显示出每一个城市与众不同的个性。更具体点说, 城市文化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一个灵魂。纵观中外现代城市, 其超越时空的辉煌和令人难以忘怀的巨大魅力, 在于以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去启迪, 熏陶人们的精神世界, 引发人们对民族历史的追怀和对未来的进取。李坚、李锐提出城市的个性就是源于文化的积淀和创新:“表面上看, 城市的个性是通过城市的建筑、城市的颜色、城市的形态、城市的象征和标识等外部特征表现出来的, 然而更深层次的是, 城市的个性是城市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所以, 打造城市品牌的核心应是增加城市文化含量, 提升核心竞争力。

文化与品牌联系密切。品牌的一半是文化, 品牌的内涵是文化, 品牌也属于文化价值的范畴, 是社会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统一体, 是现代社会的消费心理和文化价值取向的结合。品牌文化是指文化特质在品牌中的沉积, 是存在于品牌活动中一切文化现象。

品牌包含着文化, 品牌以文化来增加附加值。文化支撑着品牌的丰富内涵, 品牌展示着其代表的独特文化魅力。总之, 文化与品牌相辅相成、相映成辉, 没有文化就不可能创造品牌, 更不可能成就名牌。文化内涵给与品牌的充实, 常使品牌充满生机, 具有无穷的生命力。

三、城市品牌建设中的文化内涵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市品牌建设, 应是全面、协调的可待续发展。即在一定时空尺度上, 以长期持续的城市增长及其结构变化, 着眼于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 保证城市各方面的相互衔接、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使得城市经济、资源、环境、人口的和谐演进与协调发展, 最终实现高度发展的城市化和现代化, 满足当代城市和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其中, 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强调城市建设发展进程中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 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具体说来, 城市品牌中文化内涵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城市定位——文化引领

城市定位主要由定性 (城市性质) 、定向 (发展方向) 、定形 (城市形象) 、定量 (城市规模) 四个方面组成, 涉及城市在不同尺度区域空间社会经济地位 (包括社会文化联系、经济分工关系及空间区位关系等)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发展特色三个层次。决定城市定位的主要因素有历史背景、经济地理位置、产业发展现状、城市人口与经济规模, 以及与其他城市的关联情况等。城市定位在中心战略上, 着重的是发展目标;明确定位, 有明确的竞争力城市作为战略参照物, 识别一个有吸引力的目标, 选择一个有利的定位, 采用相应的保护性策略;独特而准确的目标定位具有城市竞争优势。以规划为龙头, 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将城市文化建设纳入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 研究制定文化强市发展战略, 加强对本地文化研究, 深入发掘本土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研究城市的个性、风貌及其载体展现。一个没有以文化作灵魂的城市不可能有永久健康的持续发展。一个没有自己独特文化的城市群, 也很难保持持久的吸引力和快速的发展速度。高品位的城市文化能为城市经济及各方面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2. 城市形象——文化延续

城市形象就是城市软硬件系统各构成要素长期综合效应的反映。美国著名品牌大师大卫·奥格威在品牌形象论中指出:“未来最终决定品牌市场地位的是品牌总体上的性格, 而不是产品间微不足道的差异。”塑城市形象, 聚城市合力, 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从根本上促进城市的更新和经济腾飞。形象是品牌表现出来的特征, 反映了品牌实力与品牌实质。品牌形象由顾客评价使之成为赢得顾客忠诚的重要途径。俗话说:产品是企业的, 品牌却都在消费者的心里。要想在消费者心里建立起一定的品牌, 没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很难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有位置。所以, 不管是世界名城, 还是国内大都市, 或者中小城市, 对城市形象建设都尤为重视。城市文化是以“遗传基因”为片段, 通过不断编译、解码的过程代代相传, 有条不紊地引导城市的产生、发展、聚集, 从而使城市的文脉得以延续。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综合概括。越有特色的城市, 文化底蕴也就越有独特之处。

城市形象的展现, 不仅在于它的外观形象, 更重要的是其外观形象所蕴涵的“精、气、神”和市民素质。如果仅从建设广场, 修扩园林, 栽种花草等来塑造城市形象, 对其理解就有失偏颇。只有致力于塑造高素质的市民, 营造美好的社会生活空间, 创造宜人的生产生活环境, 才能真正树立起良好的城市形象, 从而使城市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协调同步。可以说, 在城市形象建设中, 增加文化含量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建设。总之, “活文化、活物质”的动态文化氛围, 让城市发展充满坚强的后劲,

3. 城市灵魂——文化特色

城市是包容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凝聚城市精神的灵魂。文化特色就是城市生命的体现, 是城市的魂灵。“人, 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一个城市也是如此。那么, 城市文化特色就是城市外在形象与精神内质的有机统一, 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统一。“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曲《大风歌》, 生动地传达徐州传统文化的神韵。徐州在城市建设上, 一直秉着特色文化与现代名城建设相融合的原则, 致力于保护、开发、利用两汉文化、名人文化、军事文化等特色文化优势, 把物态的文化遗存汇入现代城市文明, 发挥城市独特个性与魅力, 提升城市档次、拉动城市经济。通过系列文化特色活动, 完善城市魂灵, 彰显城市精神, 把全市人民的注意力吸引到一个共同的目标上, 提高市民的自信心, 激发市民内在的干事创业的热情, 实现向城市现代化建设事业主力军的转变。总之, 城市建设有了特色, 才会有生命力, 有了特色才会有影响力, 将优秀传统文化同现代文明密切融合, 保持鲜明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 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 强化个性, 才能创出特色, 走出城市品牌之路。

4. 城市宣传——文化发掘

城市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拥有的难以模仿的资源能力, 如物理的独特性、路径依赖性、因果的含糊性、经济上的制约性等。城市品牌产生于城市与受众相互信任、忠诚的关系中, 是在长期交往中逐渐形成的, 是综合能力的体现, 就具有难以模仿、路径依赖和因果模糊的特征。它所具有地域性、关联性和有效性, 能够整合城市资源、降低成本、吸取与集聚生产要素, 给受众带来独特价值和利益的功能, 促进城市协调发展。对整个城市的文脉、区域文化资源的挖掘、梳理、登记, 可以表现出城市优秀品质文化, 表现出中国人智慧文化, 表现出高超技能文化。西门·海儿:你说什么客户不会记多少, 但你带给他们的感受, 他们却永远忘不了。挖掘应该是集体记忆的东西, 要想办法变成当地城市的记忆。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旅游景点, 使人们访遗迹, 听遗闻, 身临其境, 睹物思人, 既达到一种高尚的艺术享受, 又受到追终思远的古文化熏陶, 在发掘的基础上, 广开门路, 比如设网站、博客、论坛、拍广告、摄录像等, 推销自己, 扩大宣传, 提升城市整体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上一篇: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小学作文450字下一篇:全国扶残助残集体(金盾)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