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交流

2024-06-01

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交流(共9篇)

篇1: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交流

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交流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要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品位,打造“生态**、实力**、幸福**”。随着**经济社会新一轮的发展,城区规模迅速扩大,人口不断增多,为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增加城市发展软实力。我们在这里谈一下如何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及提升城市品位,为进一步提高**综合竞争力建言献策。

(一)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方面

一、以人为本,科学决策。

首先加强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提升城市建设品位,明确城市总体形象定位,突出区域的地域特色、文化传统、人文特征,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基础上,提炼出区域的城市总体形象定位,为今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指明方向。

其次是科学合理、适度超前规划城市路网,道路建设在规划阶段就要充分考虑人行道、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设置,合理布局道路广告、构筑物、指示牌、人行道及附属设施。

二、强化责任意识,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实施进度。

(1)针对征地、拆迁等问题,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协调解决工作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2)严格目标责任制,按照县委、县政府科学发展考核目标的各项指标和时间节点要求,按时通报各重点项目任务执行情况、建设情况、资金落实情况等信息,对工作推进不力者实行责任追究,奖勤罚懒,奖能罚庸,形成齐心合力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3)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涉及到规划、城乡建设、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等多个部门,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注重协调配合,加大财政支持、土地供应、工程质量、房源分配等各个环节的执行力度。

三、积极落实和争取政策支持,逐步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

(1)多渠道拓宽资金来源。要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增加配套资金,新增财力要向城市建设和管理倾斜,尤其要加大对财力困难和建设任务较重街道的支持力度。

(2)加大城市建设用地供应力度。在下达科学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同时,及早配套下达建设用地专项指标。要科学编制用地计划,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的原则,合理利用存量建设用地,确保新增用地指标。建立建设用地审批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优先保障城市建设用地需求。

(3)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要支持成立城市建设融资平台,督促金融部门采取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创新融资机制,丰富金融产品设计,加大对城市建设的信贷扶持。

(二)提升城市品位方面

一、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

城镇是一个区域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也是人群居住集中的地方。人们的生存和生活都需有相应的环境,基本的是功能环境,政治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县委、县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这些基本环境建设和完善,让城区居民休闲有场所,垃圾有倒处,方便有公厕。为打造宜居县城,努力为提高城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一个和谐、优良的环境。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市民城市意识。

要把增强城市意识作为提升居民素质的首要任务,不断丰富和创新教育宣传形式,切实转变居民观念。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各种经常性和突击性的宣传教育活动,调动新闻、舆论、宣传、教育等各部门的力量,加强城市文明新风建设,让居民在参与城市文明新风建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和熏陶。要大力推进社会诚信、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公民思想道德体系建设,促进市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文明素质不断提高。

三、建章立制,规范城区居民行为。

政府相关部门应针对城区规模不断扩大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制度,有效地约束居民的语言和行为,用制度管人管事。并将这些制度,公约等编成小册子,在城区范围内发放,要求大家通过学习,全面了解居民的语言和行为准则,做合格居民的基本要求。各单位、街道社区要承担起对市民培训的义务,让居民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怎样做,提出严格的要求,循序渐进地增强他们的城市意识,规范他们的行为。

四、创建文明社区,打造提升居民素质的基础工程。

社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提升市民道德修养、文明素质为目标,以社区文化中心为教育阵地,以文明楼道、文明家庭、文明市民的争创工作为基础,全面推进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共同营造洁净、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要大力繁荣社区文化,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使广大居民在文化娱乐的参与和享受中受到熏陶、教育和启迪,从而全面提升素质,适应现代文明城市的需要。

总之建设管理、培育和塑造一个城市的品位绝对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实践永无止境,丰富、升华城市品位也永无尽头,但是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这座县城会越来越美丽,我们的市民也会越来越文明,这样大家在舒心的环境里和谐相处,其乐融融,才能进一步创造我们更加美好的未来。

篇2: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交流

———许昌市城市管理“组合拳”解密

中国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城市„„近年来,许昌市以先进的城市管理水平赢得了诸多荣誉,其“秘诀”究竟是什么?

城市管理数字化

2010年6月1日,许昌市数字化管理系统正式运行。这一平台编制了一张全方位的“城市攻略图”,调动所有责任单位为城市管理而战,形成“大城管”格局。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好比城市的“管家”,受理有关城市管理的大小事务。为方便管理,“管家”给大大小小的“物品”和“家务事”编上号码,“物品”是各类城建设施,“家务事”是占道经营等各类突发事件。“事”或“物”出了问题,“管家”会根据身份信息等迅速通知相关责任单位进行处理。

170名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员成为“管家”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他们分布在数字化城市管理一期覆盖的1436个单元网格、76个工作网格内,每天从早上7时到晚上10时进行不间断地巡逻,及时发现、收集、上报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信息收集渠道还包括公众举报、媒体曝光、12319数字化城市管理服务热线投诉、110指挥中心转接等。

数字城管系统有着明确规定:路面发生破损影响交通时,必须于3日内修补;对沉陷扭曲的道牙、台阶坡道和破损的人行道,必须于3日内修复;井盖缺失、破损,立即进行安全警示,并于12小时内补装、更换„„许昌市定期对数字城管案件处置情况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评价结果,根据相关规定对排名后进的单位进行责任追究。

垃圾处理科学化

许昌市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实行焚烧和堆肥两种方式。市区生活垃圾自垃圾中转站运出后,符合要求的运往热电公司焚烧发电,产生的渣和飞灰用于制作建材。其余进行筛选处理,筛选出的砖头瓦块用于填坑铺路;筛下物运往堆肥厂发酵仓,与处理后的粪渣掺拌后,经高温制成粗肥,部分出售给农民种花种地或填坑铺路,其余经深加工生产为有机复合肥出售。

针对建筑垃圾的日益增多,许昌市决定对市城区建筑垃圾处置实行“特许经营”,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根

据协议,建筑垃圾清运公司将在协议生效的6个月内建造一座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理厂,市城区建筑垃圾运至该厂,经过粉碎、分类、分筛等工序后,部分用来砌墙、粉墙,其余制作成树坑石、砖等产品对外出售,实现了“政府无投资、企业得效益、环境无污染”的良性循环。

执法管理人性化

许昌市城市管理局成功将城管和商贩由“水火不容”的僵局扭转到今天 “水乳交融”的和谐局面,他们的经验仅有8个字:文明执法、服务管理。

强制性推行“高压线”,将文明执法具体化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掀摊子、不撅秤子,不吃、拿、卡、要,不乱收费、不乱罚款”。凡触及“高压线”的,一旦查实,决不姑息迁就。

2001年以来,该局先后公开处理了47名触及文明执法“高压线”的人员,其中包括13名副科级干部。

坚持“谁干工作支持谁,谁有能力使用谁,谁出政绩褒奖谁,谁犯错误批评谁,谁出问题处理谁,谁砸牌子淘汰谁”的用人原则;开展思想作风、廉政建设、队伍形象“三项教育”和“过三关”(文化素质关、军事训练关和法制教育关)活动,凡不过关者,待岗试用,直到达标。

篇3: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交流

当前,国际基础医学研究日新月异,各种新理论新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如何在新形势下洞悉学科前沿热点,把握基础医学的研究新动向成为摆在基础医学科研人员面前的新问题。“十一五”以来,基础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深化、具体化“两个取胜”的办学思想,紧密围绕建设“创新型一流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积极拓展国际学术交流渠道,强化外事工作过程管理,提升了学科在生命科学国际舞台中的前沿地位,促进了基础医学学科人才的建设又快又好的发展。

1 基本情况

基础部开展国际学术交流的主要方式有出国讲学、考察、进修、访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联合培养研究生、进行合作研究、邀请境外专家来校讲学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基础部积极支持和鼓励广泛的对外交流,将各种形式的出国工作作为重要任务来抓。

基础部紧紧围绕“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对外开放策略,以及“渠道共享、信息互通、平台共用”的工作思路,积极邀请国外专家来校进行讲学和短期合作交流,努力开拓国际合作新途径。“十一五”期间,成立了“第三军医大学中-加联合实验室”,共举办4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邀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瑞典、丹麦、新家坡等国的专家64人次来校交流,并聘请名誉教授3人,客座教授10人,兼职教授3人,达到平均每月都有国际前沿讲座。国际学术交流不仅繁荣了学术园地、浓厚了学术氛围,还为基础部科研人员获取前沿信息、引进新理论新技术、扩大学科知名度和影响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2 具体做法

2.1 积极拓宽国际学术交流渠道

转变观念,切实认识到国际学术交流对于基础医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大意义,主动加强与国际学术同行的联系,积极拓展学术交流渠道,提升学术交流层次,大力倡导、组织和参与国际学术活动。

2.2 加强出国学术交流的目的性

短期出国学习一般都应带有较为具体的学习目标,出国人员应在深入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前沿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个人或学科发展的需要,选择专业对口的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学习,以获得出国学术交流的最大效益。

2.3 用好国家、军队相关资源

瞄准国际前沿热点领域,结合国家、军队需求,积极争取教育部公派留学生项目、“香江学者计划”和学校“苗圃工程”计划等项目的支持,善于利用校内外专家建立的国际学术圈子、稳定的国际合作关系等资源,选派青年科技人员、博士后人员和研究生到国际一流大学或科研机构工作、学习,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基础医学科研人才。

2.4 严把出国学术交流审批关

发展优势学科,扶持新兴学科、弱势学科,大力支持博士毕业人员、学科青年骨干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积极鼓励科研人员向国际学术会议投稿,优先支持有大会发言或海报展示的科研人员出国参会;对无实质性交流内容的出国计划进行严格控制。

2.5 在对外交往中坚持“双赢互利”原则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要使合作关系长久稳定发展下去,必须遵循“双赢互利”的原则,在申报课题、文章署名等方面进行友好协商,否则难以维持稳定的关系。

2.6 充分发挥短期出国的综合效应

在出国交流人次有限的情况下,集思广益,提高交流效率,充分发挥短期出国的综合效益。坚持出国人员回国后的汇报制度,出国人员回国后15天内必须写出书面汇报材料,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学术报告,将其在国外的学科前沿热点、最新研究成果、科研心得体会和国外见闻等与全校科研人员共享,起到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

3 几点体会

回顾基础部“十一五”以来国际学术合作交流的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虽然纵向比较有巨大发展,但相对于国内兄弟院校横向比较来说,在交流的范围、规模、质量和效益等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对于如何进一步提升基础学科建设水平,实现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有几点想法。

3.1 大力推进国际著名大学教学专修

科研和教学是一所大学并驾齐驱的两辆马车,同样,基础部的功能不仅仅是科学研究,还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基础医学人才的任务。以往,基础部人员出国交流90%以上是带着科研任务,仅仅有少数人员到国外进行过教学专修。在下一步工作中,应大力倡导国际化办学理念,争取每年选送6-10名青年骨干到国外一流大学进行教学理念、PBL教学模式等创新教学专修,努力造就更多的名师和优秀教学团队。

3.2 推动国际学术交流走向最前沿

争取在免疫学、神经生物学、数字医学研究等领域主、承办系列国际高级别学术会议或高峰论坛,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参加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并作大会报告,使其与本领域国际学术前沿进行零距离接触,掌握国际前沿实验室最新研究动态,大力推动其走向世界学术舞台,将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做大做强。

3.3 大力引进国外顶尖人才

在日益频繁的国际合作交流中,加大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的力度。充分利用好国际人力资源,按照“灵活的工作身份、弹性的工作期限、绩效的工作报酬”的原则,采取身份引进、智力引进、项目引进、团队引进等灵活多样的引才方式,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实现国际化人才流动。

摘要:“十一五”以来,基础部不断强化外事工作过程管理,注重提高国际学术交流质量,积极鼓励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对外学术交流,更新了理念,活跃了氛围,提升了学科在生命科学国际舞台中的前沿地位。文章总结了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近年来在国际学术合作交流中的工作实践,旨在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国际,学术交流,基础学科

参考文献

[1]谭鸿,周来新,徐迪雄,吴军,李景波.强化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J].重庆医学,2007,36(1):13-16.

篇4: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交流

关键词:网络课程 互动交流 评价

中图分类号:G250.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3-0044-03

一、引言

网络课程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互动交流、协作学习为特征,以多媒体技术为载体的新型教育模式。网络课程具有资源丰富性、共享性、开放性、自主性、个别性、交互性等特点。

网络课程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是以课堂方式由教师进行面对面的讲授,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在电脑屏幕前进行自我学习、协作学习。网络课程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适应了终身学习的需要,也切合了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网络课程的建设,并且都已建成一大批优质网络课程,但网络课程的利用率并不高,因为学习者不在课堂学习,而是通过电脑屏幕进行长时间学习的时候,有两个值得教育者思考的问题就出现了:一是当学习者遇到不懂的内容时如何与老师及同学进行交流?二是长时间上网学习如何克服网上的孤独感?所以网络课程的互动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分析网络课程互动交流区的现状,就加强互动交流区的管理提出建议,从而使网络课程得到更好的利用。

二、现状

本文以某普通本科院校的网络课程为调查样本。该校现有网络课程72门,通过这72门网络课程的师生互动交流的情况进行分析。

1.互动交流区的命名方式

由于该校没有使用统一的网络课程制作支撑平台,使得互动交流区的命名方式众多,包括:线上交流25门、师生交流15门、留言本7门、交流园地5门、课程答疑2门、在线留言1门、在线论坛1门、在线互动1门、学生问答1门、网上论坛1门、意见反馈1门、有问必答1门、网上答疑1门、问题讨论1门。其中线上交流和师生交流是采用较多的互动交流区的命名方式。

2.互动交流区的开通方式

网络课程互动交流区的开通方式目前有BBS论坛、QQ、信箱邮件、博客、WIKI等方式。该校72门网络课程互动交流区的开通方式和数量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网络课程都以BBS论坛方式进行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占总课程的62%多。从网络课程的性质来看,用BBS论坛方式进行同步的或者异步的互动交流也有利于网络课程的学习。QQ和信箱方式更适合一对一的交流,博客和WIKI是比较新鲜的互动交流方式,目前该校的老师还未采用这些方式。还有9门课程未开通互动交流,使得这些网络课程的使用效果将降低,学生也将失去学习该网络课程的积极性,教师也无法掌握学生学习该门网络课程的探究过程、动态和效果。

3.互动交流区的帖子数量

从表2中可以看出,有20门课程互动交流区根本没有帖子,占总网络课程的近28%。这说明这20门课程可能就没有学生浏览,或者只是简单的看看,没进入真正的网上学习过程。有5帖以上的也只有12门课程,这说明网络课程目前在学生中的关注度明显不高。这与学校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网络课程建设的初衷相去甚远。

4.互动交流区的帖子内容

查看所有72门网络课程的互动交流区的共152个帖子可以发现真正有效的帖子比例不高。以“你好、祝贺、欢迎、测试”等为主题的共74帖,垃圾广告共10帖,和网络课程不相关的提问6帖,其他的13帖。真正与网络课程相关的帖子只有49个,只占总帖子的32%,这其中有网络课程教师回帖的只有36帖,并且集中在两门课程中,一门课程教师有21个回复,一门课程教师有12个回复。这说明网络课程的老师对自己的网络课程的关注度也较低。

三、改进措施

通过分析网络课程的互动交流的的现状,可以得知,网络课程无论是使用率和师生、生生交流的情况都不尽如人意,如果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才能使网络课程更好地得到利用。

1.改变传统教学理念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目前网络课程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将教学中的教案再加上部分课堂教学视频发布到网页上,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就成了网络课程。这只不过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网络化而已,其实质和课堂教学一样,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进行网上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教师进行网络课程设计的时候,不能只是简单地把课堂教学内容搬到网页上,而是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在合理的情境中进行有兴趣的、有引导的自我学习,以多媒体技术为载体,利用情趣、协作、会话、交流等多种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网络课程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设立各种网络学习协作小组、学习论坛,使学生在协作、探究中进行学习。这些都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去设计网络课程,适应网络教育的发展。

目前网络课程大部分只是作为教学活动的辅助,并不是完全实现网络化教学,网络课程的运用只是正常教学活动的一种强化和补充。所以学生的作业、论文、疑问、讨论都可以通过网络课程的平台来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告诉并引导学生使用这个平台,合理地使用网络课程的互动交流区。

大学生不爱在课堂上发言,也不太愿意再像中学生一样进行课堂小组的协作讨论,也有的学生是羞于当众发言,网络互动交流正好解决了这些问题,使那些不愿意发言或者没机会发言的同学也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和可能。当然网络互动交流毕竟只是实际交流的一种补充,人机对话也缺少一种情感因素,时间长久后,易产生孤独感,这就需要教师在互动交流时不时运用新的讨论主题激发在网络终端的学生进行网络课程学习的兴趣。同时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注意引导不爱在网上发帖的学生不要总在互动交流区内“潜水”。

2.统一网络课程制作支撑平台

互动交流在网络课程中是如此的重要,当学生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时,就需要网络课程的互动交流区命名统一且醒目。如果像上面的互动交流区的命名多达十几种,再加上网络课程的网页制作不专业,那么学生在网络课程学习时就容易“迷航”,不易找到互动交流区,从而失去对网络课程的兴趣。所以应该统一网络课程制作支撑平台,现在已有许多设计优良的网络课程制作支撑平台投入使用,如天空教室、Blackboard、方正奥思、清华教育在线、Moodle等。在统一的网络课程制作支撑平台上,教师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形成有个性的网络课程,这样学生在学习基本统一的网络课程时,可以很容易找到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和互动交流的空间,增加网络课程的学习兴趣。

3.开通多种互动交流方式

网络交流的方式日益增多,有同步交流也有异步交流,有一对一、一对多,也有多对多方式。网络课程的互动交流方式也应该是多样的,因为学生个体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学生可能比较活跃,他想和多人在线交流,有的学生可能比较内向,他希望和教师或某一同学进行单独交流,这就需交流区有多种方式,如:BBS、QQ、邮件、博客。其中BBS是主要的交流方式,它可以就某个共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对有共性的问题和精辟的回答可以设置为精华帖,便于后来的学习者进行参考。教师也可以很方便地控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还可以通过BBS讨论区的情况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以及学习的进度等。

为了更好地模拟现实课堂的教学效果,在互动交流区也可以引入QQ,进行多方的语音交流、视频交流。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运用,虚拟教室和虚拟实验在教学中越来越多地投入使用,网络课程中也可以引入虚拟教室,学生可在虚拟环境中进入教室,坐到座位上,使学生进入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虚拟教室中各教室(小组)可以发布视频、音频、PPT、图片等到黑板上,小组内可以相互交流讨论,教师也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实现真正的网上教学。

4.加强互动交流区管理和评价

从2003年国家实施精品课程建设以来,各个高校都投入巨资进行网络课程的建设。目前网络课程都是重在建设,但忽视了后期的管理和监督。对教师而言,网络课程建成就行,至于使用情况就不管了,造成了许多网络课程的互动交流区根本无帖子或者很少有帖子的情况,学生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不知道和谁交流,严重影响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兴趣。所以应该建立合理的互动交流区的评价体系,促进网络课程的发展。

一个合理的互动交流区评价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程的浏览总次数,课程的浏览人数,教师参与交流的次数,课程升级的次数,交流区有效帖子的数量,“一对一”、“多对多”、“一对多”交流的情况,学生对本课程的评价等。每个学校根椐自己的实际情况,每个方面给出不同的分值,设置不同的权重,可以考虑特色加分,最后得出总分。从而按高分到低分对网络课程的维持费实行不同的标准,利用经济杠杆,促进教师关心网络课程,使投入巨资建设的网络课程能真正得到利用。

5.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案

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从教学结果和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这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教学结果体现为期中和期末的成绩,教学过程通常也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主体通常为教师,学生是接受评价的客体。网络课程的评价不应该只是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对学习中的探究学习过程和探究活动进行评价,所以网络课程的评价除了注重网上的测试试卷结果外,更应该有网上互动的评价,特别是将学生在互动交流区的过程及表现作为重要的评价参考。对学生学习网络课程的过程进行评价时最少应该考虑以下因素:进入网络课程的总时间,进入网络课程的次数,进入互动交流区的次数,在互动交流区发帖的次数,回帖的次数,成员的自我评价,学习协作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评价,协作小组长对组内成员的评价,组间的互评,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评价。以上各种因素通过一定的权重和分值最终构成该学生学习本网络课程的总体评价。

同时,注重运用合理的引导和激励机制,教师和协作小组的小组长应尽可能多地给予小组成员更多激励性的评价,让每个小组成员自由发挥自己的想法,引导和带动其他的小组成员积极地进行探究学习,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享受网络的乐趣。把好的想法、好的解题思路、好的学习过程置顶,开展评选每周一星、小组之星等激励活动,通过探究学习的过程,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更好地激励学生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活跃互动交流区的学习氛围。

6.不断丰富网络的教学资源

网络教学的设计不是简单地把教案做成网页进行网上发布就可以了。网络教学应该具有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通过合理的导航系统,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在网络上自主学习和查找相关的各种网络学习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网络课程设计的时候,引入充足的网络资源,同时要告诉学生在网络上如何进行本课程的相关资源搜索,以及与本课程相关的网络站点和网络资源主要在哪里,让学生可以很快地在网络上进行查找。同时不时在互动交流区对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置顶更新提示,或者在网络课程的信息发布区进行提示,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网络课程的兴趣和使用互动交流区的兴趣。

同时,学校应该建立一个网络教学的资源库,该资源库中包括试题、案例、图片、动画、音视频等各类各学科的素材,并统一格式。每个网络课程上传到服务器的时候也把这门课程所用到的相关素材自动上传到资源库,每个教师在制作网络课程时可以直接调用该资源库的资源,减少在网络课程中查找资源的时间,也提高了教师制作网络课程的积极性,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及通过互动交流区和学生进行交流引导,促进互动交流区的管理和网络课程的使用。

四、总结

随着国家对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视,各学校对网络课程建设的加大投入,网络课程会将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符合教育发展的理念。网络课程内容建设只是第一步,合理的协作学习、探究学习是网络课程的根本,积极的师生、生生互动交流才是网络课程不断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更多的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也才会使更多的人愿意通过网络课程进行学习。所以,有理由相信,网络课程互动交流区的建设也必将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梁蕊,项国雄.高校精品课程支撑平台的模块建设调查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8(2):56-61.

[2]程晓旭.高校网络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118-119.

[3]郭向勇,傅国强,周玉芬.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络课程学习评价模型[J].电化教育研究,2008(3):72-76.

篇5: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交流

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普陀区城管执法局陈圣达 王成钢(2010.9.8)

为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的城市管理经验,完善普陀区城市管理体制,推进“数字化城管”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整体水平,9月2日至3日,张禾波副区长带领区城管、工商、环保、卫生等部门负责人,赴杭州江干区、西湖区进行学习考察,4日至6日,区城管执法局还考察了深圳宝安区的情况。现将考察情况和和我区下步城市管理工作建议汇报如下:

一、两地城市管理体制模式的基本概况

(一)杭州江干区、西湖区。实行建设、管理、执法职能分开,分别由建设局、城管办、执法局负责。区城管办与城管执法局分设为两个机构,城市管理与行政处罚分别为两个行政主体,各自独立办公。区城管办主要负责综合协调、考核指导和市政、市容、环卫、绿化等审批管理及相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建、养护管理工作,俗称“第二建设局”。区执法局主要负责违法行为的查处。今年1月,江干区实行城管执法“重心下移”,将执法中队的日常管理权、指挥权、考核权下放给街道,进一步落实了属地管理责任。

在数字城管方面,杭州市立足“市、区、街、社”城市管理网络,着眼“管理与养护、执法、建设、经营”分离的实际,建立了统一受理、层级协调、按责处置的运行模式,以及城市管理信息中心和城市管理协同平台。江干区、西湖区均单独设立了二级协同指挥中心,强化了派遣、协调、处置的职能。信息采集通过市场化模式运作。

(二)深圳宝安区。2007年撤销城管办成立城市管理局,与执法局合署办公,保留原城管办的综合协调职能。城市管理与执法没有分离为两个部门,而是统一在一个正处级单位中。在运行上将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两部分的职能统合起来,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为本级市政市容主管部门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执法主体,“管罚合一”,权责一致,责任明确。街道成立综合执法队,为副处级单位,以区执法局名义行使综合执法权,实行“一级执法两级管理”。

在数字城管方面,深圳市设市、区监督指挥中心,监督与指挥平台合二为一。市级平台协调解决重大城管问题,对各区及市级各相关单位进行监督评价;区级平台负责监督员的管理、指挥派遣案件的处置,对区属各相关单位进行监督评价。区监督指挥中心为副处级单位,单独挂牌,设在区城管局内,由区局负责管理。信息采集通过“外包”的形式实行市场化运作。

二、两地城市管理的主要经验

(一)坚持“环境立区”。两地区委、区政府都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工作,坚持“环境立区”的科学发展理念,始终把城市管理工作当作推动城市现代化进程、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的大事来抓,坚持“四高标准”(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全力打造一流的城市环境。根据“建管并重,重在管理”的方针,建立了“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工作机制,加大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资金、人员、应急工作和重大活动的投入保障力度,全面提高城市服务保障能力和长效管理水平。

(二)强化前置管理。城市管理管理在先,处罚在后,处罚应该是管理无效后的补救手段。如果以罚代管,不仅使城管执法的压力越来越大,更难以提升整个城市管理的水平。因此,无论是杭州单独设立的城市管理办公室,还是深圳与城管执法局合署办公的城市管理局,两地都十分重视前置管理,通过建章立制,有效协调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关系,强化行业管理与公众参与,整合相关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养护管理以及有关行政许可审批监管等职能,实行相关许可权与处罚权适度分离、又密切关联的运行机制,提高了管理和执法效能,降低了行政协调成本,减少了推诿扯皮现象。

(三)合理设置执法权。2007年,深圳全面推进街道综合执法工作,先后赋予街道市容环境、药品、林业、文化市场、安全生产等21项执法权,但由于执法范围过广,职能过散,技术性过强等原因,导致城管执法难以承担。为此,深圳又提出了综合执法职能划定四条原则:即非固定场所的经营行为,政府职能部门没有执法队伍的,不需要专门仪器鉴定的,与市容市貌密切相关的。只有符合上述条件之一,方可纳入综合执法范围。今年8月份发布的《深圳经济特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征求意见稿),进一步给城管“减负”,城管执法范围拟减至11项。深圳城管执法权设置的变更说明,合理设权,按责处置,齐抓共管,是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关键。

(四)执法“重心下移”。今年初,江干区实行城管执法“重心下移”机制,把执法中队的日常指挥权、调度权、考核权,从原来的以条为主转变为以块为主,下放到街道,实行双重管理,街道干部与执法人员双向任职,方便了横向联系,激发了街道、社区的工作积极性。而深圳宝安区的街道综合执法队的人事、财务由街道办事处管理,日常工作由各街道办事处指挥、调度和考核,使街道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得到加强,使基层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进行处置。

(五)重视“数字城管”。一是领导重视。两地都将推进“数字城管”作为的城管体制改革重要抓手,区主要领导都是亲自挂帅,协调处理重大事项,建立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工作机构,明确职责,按责处置,扎实推进,确保了数字城管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舍得投入。如宝安区投入8000多万元,用于数字城管建设,北京等地学习采用了该区的做法。三是落实机构人员。同时,两地的信息采集都实行市场化运作,克服了政府雇员采集信息存在的管理成本高、制约因素大等问题,保证了问题及时、全面、公正地巡查发现和采集上报。

(六)实行社会化运作。除数字城管信息采集等均采取市场化运作外,两地还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社会化运作模式。如深圳鑫梓润物业管理公司向宝安区西乡城管承揽了包括城市绿化、消除四害、环卫清洁等六项市政管理的服务,同时要辅助管理乱张贴、乱摆卖、乞讨等七项城市管理“老大难”问题,实际效果明显。江干区凯旋街道在凤起桥下推行服务外包模式,由属地单位牵头,执法中队考核,并按照区域序化成绩确定奖惩。目前,该处已实现每日“1+6+16”有效管控(由1名执法队员负责,6名保安人员管理,进行16小时不间断管控),实现了序化管理“零扣分”。

三、我区城市管理下步工作建议

(一)完善我区城市管理体制

无论是杭州的城管办与城管执法局分设为两个机构,城市管理与行政处罚分别为两个行政主体;还是深圳的撤销城管办成立城市管理局,与执法局合署办公。两地都赋予了城管部门协调、管理和处罚权。我区的城管体制与杭州、深圳基本相同,根据区城管执法局“三定方案”,执法局与城管办合署办公,由执法局承担城管办的日常工作,主要行使城市管理执法和协调职责。应该说我区的城市管理体制比较先进。但是,执法局成立后,由于执法任务的增加,区城管办的协调管理职能有所削弱。下步要充分发挥城管办的协调作用,通过联席会议等方式将城市管理的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依托“数字城管”统筹协调城市管理相关职能部门的管理资源,通过城管委督察通报制度督促有关部门抓好落实,进一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

杭州、深圳两地由于街道管辖区域较大,为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两地都成立了街道执法队伍,实行城管执法“重心下移”,但同时又都保留了局属直属执法队,具体负责中心区域的管理。我区早在1999年就由区联合执法大队、沈家门镇政府、东港管委会,分别行使沈家门老城区主要道路、小街小弄及居民区、东港开发区的市容环境卫生监察管理职能,使城区市容环境卫生面貌有了明显改观。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城市管理中出现了执法职能不顺、执法资源浪费、存在执法“空白点”等新问题,可见,实行街道执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目前我区的情况来看,由于街道规模和人口还相对较小,与大、中城市比较相对容易管理,因此,比较适宜采取区局直属管理体制。这样,便于区局集中优势执法力量对城市的重点部位实施强化管理,以避免分散执法、执法力量不足的情况发生,有利于强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

为积极稳妥推进我区城管执法“重心下移”,落实街道社区的属地管理责任,下步,要加快推进“城管进社区,对接网格化”管理工作,落实社区城管执法人员,确保一个社区至少进驻一名队员,三个社区为一个网格小组,实行统分结合、联勤搭档,具体负责辖区内城市管理执法监察工作及配合社区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的基础性工作和整治工作。对社区队员实行区局和街道社区双重管理,在纳入我局统一考核的同时,社区对社区队员的评议考核享有建议权,在考核总分中占有一定比例。为鼓励队员进社区,提高队员在网格化工作中的积极性,社区队员的工资、各类津贴以及“四统一”规定的考核奖和个人福利,按我局标准享受,由我局负责发放。各社区要为进驻社区的城管执法人员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同时,各社区要继续履行社区市容环境卫生第一责任人职责,充分发挥社区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使社区干部的“软力”与城管队员的“硬力”相结合,实现1+1>2的最佳管理效果。

加强对勾山、展茅、朱家尖三个街道城市管理工作。在维持现有体制的同时,委派我局业务骨干担任街道城管执法中队的中队长,街道城管科长担任政治指导员,对街道执法中队实行双重管理。

建立小干岛管理长效机制,成立小干岛城管分队,隶属于我局城西中队,配副股级分队长1名,协管员5名。

(二)理顺与职能划转部门的关系

杭州和深圳都实行相对集中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权,但两者的执法范围又有所不同。杭州江干区、西湖区的城管执法职能基本与我区相同,而深圳市实行街道综合执法,执法的范围更加宽泛。从我区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确立,客观上割裂了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所固有的许可、监督、违法认定、处罚的连续性,在个别领域出现了新的职能不清。如环保方面对噪声和排污的检测需要相应设备和专业人员,但由于环保方面部分处罚权划转后,环保局的相关人员和设备并未实行“人随事转、物随事转”,公共检测设备隶属环保部门,对于生活噪声等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执法事项,查处时需要就环保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和专门检测设备,无形中造成效率低下。深圳综合执法职能划定的“四条原则”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建议参照深圳综合执法原则,进一步明确城管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如对于环保执法方面噪声、排污监管等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执法事项,需要进行专业检测的,建议明确由环保部门首先受理并做好群众工作,只有检测结果超标,才移交城管执法部门查处;或者为城管部门增配环保检测所需要的相应设备和专业人员,赋予城管检测职权,便于城管部门及时有效地开展执法工作。对其他有明确管理或执法主体的,都应采取“按责处置”原则,由该部门负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通过政府督查、向社会公开等手段,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行管理职责。

(三)深化联合会审制度改革

针对一些职能部门以行政处罚权划转为由,对一些审批许可事项,只批不管,以罚代管,忽视了自己的日常监管职责,导致我区部分路段出现室内无照经营多、取缔难的现状,建议进一步深化联合会审制度,在原协调会纪要的基础上,出台区政府规范性文件,组建联合会审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城管办,抽调规划、建设、工商、环保、卫生、消防、公安(交警)等部门人员组成,加强联合会审力度。加强对店面装修的监察,对涉及纳入联合会审范围的业态,关口前移,提前介入,由联合会审办公室现场办公,实行联审联批,并通过许可、年审等手段加强前期干预和后续管理,从源头上控制无照经营。

(四)加快“数字化城管”建设

建议成立普陀区“数字化城管”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数字城管”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由区城管委及其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职工作。成立“普陀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采用“两级监督、两级指挥”模式,主要负责信息的采集管理、核查、立案、检查、结案、考核以及派遣、督办、协调等。实施范围一期终端接入建成区12.5平方公里范围内与事件部件相关的责任单位。通过按责处置,量化考核,督察通报,调动相关部门的工作积极性,统筹协调城市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等的管理资源和执法力度,有效解决城市管理工作中职责交叉、多头管理的问题。

(五)加强城管队伍建设。

篇6:纺织公司加强品牌建设经验交流

配套专件的细分市场中建立起信誉卓著的品牌形象和具有相当实力的供应商地位。

一、加强品牌创建,打造品牌基础。公司从八十年代起就非常重视商标的申请、使用和管理,把商标作为公司诚信自律、质量保证、企业信誉的品牌标志。

企业在品牌建设中,着力提高全员品牌意识,从设计、工艺、标准、加工制造、标识、包装到服务全过程体现品牌特色,着力弘扬品牌精髓、企业形象,通过实实在在的品质和服务取信于用户、根植于市场,xfz产品成为国内用户的首选。在制订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形成企业愿景的过程中,“xfz”商标(拼音锡纺专·寓意幸福者)逐步成为企业的品牌标志。

公司在发展中坚持创建自主品牌、坚持产品专业方向,建有江苏省纺织机械专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覆盖棉纺化纤纺织机械的专用精密高速轴承为基础,以制造精品纺纱锭子为目标,不断满足客户对轴承锭子产品高速高效、长寿命低噪声和节能环保的要求。公司自主研发的纺机专件产品先后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和2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公司xfz品牌系列产品2010年被认定为无锡市名牌产品。

二、弘扬企业文化,培育品牌内涵。公司三十五年的发展历程,培育形成了无锡专件富有竞争意识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推进也使企业品牌的内涵和形象更好地得到市场、客户的认知。

2010年以来,公司认真宣传贯彻中国恒天企业文化建设纲要,以“打造装备旗舰,引领纺织发展”为使命,在“协作、改进、增效”的文化理念指导下,形成以xfz为公司品牌定位,以“专注创新、专注科技、专注品质、专注信誉”为经营理念定位,以“博动起纺织机械的心脏”为产品基础定位的品牌建设构架,企业竞争能力不断增强,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做专做精专件,做强做实企业,实现持续发展,共享和谐家园”的企业愿景成为全体员工的心声和自觉行为,富有竞争意识的企业文化成为培育创建xfz品牌的沃土。

三、注重提高信誉,塑造品牌形象。在加强品牌建设的实践中,公司非常注重企业信誉的精心培育,全方位塑造xfz品牌形象。

一是注重对市场和客户的信誉,坚持“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在实践中努力做到千方百计竞争市场份额、千辛万苦确保优质产品、千山万水按时履约供货、千思万虑服务每个客户。公司三大支柱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60%,品牌效应显著。二是注重对政府部门的信誉,公司依法经营,上缴税收逐年增长,而政府部门加大对企业创新进步的扶持,实现了资源的双向流动。三是注重对上级领导和公司职工的信誉,在恒天集团、经纬股份领导下,通过确保公司资产保值增值、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职工收入随企业效益同步增长,努力做到让领导放心、职工满意。四是注重对社会的信誉,树立“业绩、规则、诚信”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在依法经营、节能减排、社会公益等方面扎扎实实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成效。五是注重对股东的信誉,公司在税后利润中留足各项基金的基础上,通过分红使股东投资得到适宜的回报。

四、加强品牌建设,推动发展进步。根据中国恒天集团、经纬股份公司加强品牌建设的要求,公司持续加大品牌建设力度,xfz商标于2011年申报并在年底被无锡工商局认定为无锡市知名商标、江苏工商局认定为江苏省著名商标。以此为新起点,公司将进一步推进公司品牌发展战略,不断提高无锡专件xfz品牌的信誉和影响力。

篇7:县切实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经验交流

近年来,××县以加强各政法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和提高政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为重点,不断推进政法队伍的革命化、专业化、现代化建设,使全县政法队伍的领导班子得到切实加强,政治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政法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显著增强。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和

业务培训,全面提高政法队伍整体素质。以抓“学教”活动为载体,认真组织全县政法干警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学习中,力求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坚持不懈地对干警进行意识形态教育、政策水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全县开展了“为谁执法、为谁服务”问题大讨论,统一认识,使全体政法干警都牢固树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自觉做到为民执法、公正执法。同时,切实加强干警的学历教育和岗位业务培训,着力提高政法干警的业务素质,使广大干警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

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全面提高驾驭政法工作全局的水平。××县委政法委员会建立了政法系统领导干部中心学习组学习制度,定期组织政法部门领导干部学习党的政法工作的大政方针,把握正确的方向,在政法领导班子内部,深入开展了以“学习、团结、勤政、廉洁”为内容的创“四好”活动。县委按照配强配硬的要求,对政法各部门的领导进行了调整,一年多来,共调整了16名职位的领导干部,进一步优化了班子结构,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建立和完善管理监督机制,积极推进政法队伍专业化、法制化建设。第一,坚持“凡进必考”,严把政法队伍“入口”,保证政法队伍的基本素质。第二,引入竞争机制。按照有利于职能、有利于管理、有利于服务的基本原[本文转载自[则,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改革,促进干警思想观念的转变,工作方式的转变和工作作风的转变。第三,加强管理监督。××一手抓建章立制,一手抓监督查处。去年以来,政法部门对40余个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进一步理顺了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干部教育培训机制、自律他律机制和人事、内务管理机制,切实做到了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同时坚持从严治警方针,对违法违纪者,坚决查处,决不姑息,决不手软。一年来,对×名干警进行了纪律处分,对×名干警进行了撤职、降职、停职处理,对×名干警进行了诫勉谈话。

四是完善政法工作保障机制,努力为政法机关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高度重视政法机关建设,将政法机关经费保障问题摆在重要日程抓紧抓好,县委召开常委会专题进行了研究,在县财政财力许可的范围内,重点安排政法机关经费。将政法部门的装备、基础建设项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分步实施。政法干警的工资坚持“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一级保证”的原则切实加以保证。

五是逗硬考核和奖惩,充分激发广大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为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惩处违规违纪,各司法机关每年都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安排和机关实际制定了全面细致、操作性强的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办法,组织专人对干警的思想政治表现、业务工作成绩、遵纪守法情况进行平时考核和年终综合考察,进行量化打分,公示公开。考核结果与奖金福利发放挂钩、职级晋升挂钩,并对考核差的干警实行末位淘汰制、待岗培训制、停职检查制,从而增强了政法干警勤奋工作、转变作风、严守纪律、勇创佳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篇8:加强物资供应全流程管理经验

随着物资集约化管理的深入开展, 物资管理九大关键业务物资计划管理、物资采购管理、物资合同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物资质量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应急物资管理、废旧物资处置管理更加环环相扣密不可分, 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个别员工工作思路不明确, 各环节沟通联系欠缺导致整个物资供应流程受阻从而造成工作进度拖后的情况, 这就要求了物资供应全过程管控能力必须不断增强。其实每项物资的使用过程都是一个物资供应的全过程:

(1) 项目部门对物资计划部门提出物资需求计划, 计划部门沟通仓储部门对物资需求计划进行审核, 对匹配的可用积压物资进行利库, 对无库存物资进行采购, 同时及时进行物资储备。仓储部门应明确积压物资的种类数量, 将积压物资情况及时准确反映计划部门, 方便利库工作的开展。

(2) 计划部门制定采购计划和储备计划, 完善采购方案, 保证采购过程合理合规。

(3) 合同管理部门沟通计划部门签订采购合同, 明确和供应商的权利义务。

(4) 配送部门及时进行催货, 保证物资准时送达。配送部门、质检部门、仓储部门对到货物资进行验收入库或者直接送达现场。

(5) 仓储部门对物资进行保管保养, 配送专责通知项目部门及时领料, 项目部门和仓储部门完善领料出库手续。

(6) 对退库物资进行验收入库后, 质检部门进行鉴定, 计划部门和仓储部门对可用物资积极利库并完善出库手续, 不可用物资办理报废手续审批。

(7) 对报废物资进行上报竞价处置后, 合同部门负责合同的签订, 仓储部门进行物资交接。

物资供应全过程是物资每个部门, 每位员工共同努力完成的, 是一个全面覆盖, 全程管控, 全员参与的过程, 任何一位环节出现问题后, 都会造成物资供应流程的中断, 甚至影响到工程施工的正常开展。加强物资供应全流程管理, 才能保证物资供应的顺畅, 降低企业成本, 提高公司效益。

2 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及实践过程描述

(1)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将每项工作责任明确到人。在实际工作中, 如果一项工作需要多位专责共同完成, 必须通过规章制度明确这项工作由哪位专责重点负责并全程协调, 其他专责在这项工作的责任及工作方向, 才能明确工作思路, 推进工作开展。比如在库存积压物资盘活利库工作中, 由仓储部门牵头, 它要负责积压物资种类的统计汇总上报以及实物出入库工作、物资的盘点保养工作、档案的整理保管工作, 计划部门负责项目部门提出的需求计划审批和利库计划的执行工作, 物资质量专责负责物资的鉴定情况统计工作, 废旧物资专责负责不可用物资的报废手续办理工作, 合同履约专责负责合同的签订及中标商的关系维护工作, 各环节必须责任明确互相配合, 这样才能完满完成盘活利库工作任务, 实现零库存。

(2) 出现问题及时协调沟通, 共同解决问题。工作中出现一些难点重点是不可避免的, 这类情况发生后, 各位专责应该及时上报领导, 组织相应的专责及项目部门一起解决问题, 而不是努力的撇清自己的责任, 逃避问题, 拖后问题。物资供应全流程是由各业务领域相互联系构成, 中间任何一步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从而影响到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提高全员责任意识, 加强培训。物资集约化需要有一支思想统一、信念坚定、业务精通的优秀物资队伍作为人才保证。每一位员工都要加强责任意识, 全局意识, 不仅仅是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更要从全局考虑, 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物资供应全流程,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同时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 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向专家咨询, 保证自己有能力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

3 对实践过程的思考和对效果的评价

(1) 加强供应全流程管理, 能够有效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每位员工思路明确, 到达工作岗位后明白自己应该干什么, 遇到阻碍时明白应该与谁沟通, 出现问题后明确是谁的责任及时进行改正。

(2) 加强供应全流程管理, 能够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企业效益。在工作中能够流程顺畅避免出现重复工作, 避免推诿扯皮情况的发生;在物资上能够进行深入管控, 做好物资的保管保养工作, 提高库存周转率。

(3) 加强供应全流程管理, 能够提升物资管理效率、效益, 从而更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为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做好保障。

4 重点分析物资配送专责岗位职责

如果说物资计划部门审核上报需求计划的准确率是物资全流程管控的基础, 仓储部门做好物资保管保养工作是物资全流程管控的保障, 那么物资配送部门在物资全流程管控中始终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 及时准确保质保量的将物资配送到项目部门手中, 物资配送部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4.1 物资到货前准备

在中标结果确定后, 物资配送专责要第一时间联系项目部门确定物资需求时间, 及时同供应商沟通, 对物资到货时间合理进行安排, 急需求的物资必须尽量催货, 保障物资能够及时配送到物资现场, 满足施工需要。

4.2 物资验收入库

根据物资配送计划或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 项目管理部门所需物资到达仓库或指定现场后, 配送专责协调项目管理部门组织接货和验收, 配合仓储保管员办理入库手续。根据配送物资到达仓库或现场两种情况, 采取不同方式验收入库。

4.2.1 到库物资验收入库

(1) 物资供应公司配送专责按照配送计划, 将即将到库物资的项目、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供应商等信息通知仓储保管员。

(2) 物资到达仓库后, 配送专责和仓储保管员首先进行包装箱外观检查, 确认包装箱外观是否完整无破损, 如有损坏、挤压或撞击的痕迹, 应询问运输情况, 并及时通知供应商, 对包装损坏情况进行记录;对包装箱损坏严重的物资不予接收。外观检查合格后, 在《验收单/报告》中做好记录, 并将其验收的物资明细登记在物资收货台账。

(3) 根据不同物资的性能要求, 对需要进行技术性检查或试验的贵重仪器、仪表、重要设备、专项急用物资, 由配送专责通知项目管理部门安排进行。检查试验合格后, 物资供应公司配送专责、项目单位、试验单位和供应商分别在《验收单/报告》上签字。

(4) 不需进行技术检查或试验的一般物资, 可由仓储保管员按规定的要求进行验收, 填写《验收单/报告》。验收合格的物资, 当日入库。

4.2.2 到现场物资验收入库

(1) 物资直接送达施工现场后, 物资供应公司配送专责及时通知项目管理部门和供应商, 由项目管理部门组织物资供应公司、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供应商对现场物资进行验收。

(2) 物资供应公司配送专责组织项目管理部门、施工单位或试验单位对设备等开箱验收。开箱验收内容包括:供应商名称、到货地点名称、项目名称、合同编号。应仔细核实物资名称、数量、规格型号、合格证件等, 验收合格后, 配送专责和仓储保管员、项目管理部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在《验收单/报告》上做好记录并签字。备品备件缺失的应该要求供应商立即发货补齐。

4.3 物资出库管理

在实际工作中, 物资出库流程中会存在领料单位已经办理领料出库手续但暂时未将实物领出的情况发生, 这样就会产生项目暂存物资。在暂存物资的管理上, 暂存物资与库存物资必须分别存放, 仓储保管员将物资进入代保管工厂进行管理, 并设立明显标志。物资配送专责必须沟通委托代管部门确定代管时限, 尽量避免暂存物资给物资的保管保养和盘点造成过大压力, 甚至变为库存积压物资。

物资配送专责在协调项目管理部门、仓储部门、供应商各方面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完善物资配送专责岗位职责, 才能更好的起到沟通协调作用, 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协作, 从而达到加强物资供应全流程管理的目的。

摘要:物资供应全流程是一个全面覆盖、全程管控、全员参与的过程, 各环节紧密相扣密,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某个环节沟通联系欠缺导致整个物资供应流程受阻从而造成工作进度拖后的情况, 文中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 提出解决方案。

篇9:以轮岗交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调查研究。针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部分学校管理松懈、校风不正、教师工作不在状态等突出问题,枝江市组建专班进行调研,向基层教职工问计、问策。调研发现,全市46所中小学,校长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时间最长的达19年之久,10年以上14人占30%,6年以上27人占60%;全市2900名教师中,在同一所学校工作10年以上有975人,占33.6%,其结果是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工作缺乏激情;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配备不均衡,多的学校占到20%以上,少的学校仅1-2名,城区学校学生择校现象再次抬头。基层教职工一致认为,开展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已势在必行。

把握改革重点,科学制定方案。根据全市各中小学校对校长和教师的不同需求以及交流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台了《枝江市2014年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城区中小学校长、教师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满6年,且男教师55周岁以下、女教师50周岁以下均应交流轮岗。同时,明确了交流轮岗的原则,即保持相对稳定,分层分步实施,促进资源均衡。城镇和农村学校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由各中心学校负责制定具体方案报市教育局批准后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覆盖到每一所学校。

深入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深入细致地宣传交流轮岗政策,明确意义和要求,答疑释惑,切实增进广大校长教师和社会各界对交流轮岗工作的理解、认同和支持。在工作中,及时发现典型,大力宣传表彰,对交流轮岗中确有困难的给予极大的人文关怀,尽量使交流轮岗工作做到合情、合理,让校长教师内心真正愿意交流、主动参与交流。

政策资源下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重点放在优秀教师和管理骨干的交流上,积极引导和鼓励优秀教师和管理骨干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任教。制定激励措施,激励校长教师自觉参与交流轮岗:对城区学校交流到农村学校的教师,每年给予1000元的交通补贴;在职称评定、评先表优等方面给予倾斜;任教3年后经考核合格的,可以选择回原学校任教,较好解决了交流教师的后顾之忧。同时还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新任校长须具有2所以上学校或3年以上农村学校工作经历;申报正高职教师、特级教师、枝江市级及以上名师、名校长,应具有2所以上学校或6年以上农村学校工作经历。通过政策激励,让参与交流的校长教师经济上有优待、精神上受鼓励、地位上有彰显、事业上有发展。

积极争取领导,强化组织保障。为确保交流轮岗工作顺利推进,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任组长,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及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人社局、编办、纪委、教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坚持执行政策“一把尺子”,杜绝打招呼、说人情,确保交流轮岗阳光操作,有序推进。

在本次交流轮岗中,全市有21所学校40余名校长(副校长)、259名教师轮岗交流,其中城区6所小学、3所初中的校长实现了100%的轮岗,全市交流轮岗的校长占总数的55.6%。

上一篇:宾馆的室内装修合同下一篇: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改革学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