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园林艺术鉴赏

2024-06-22

中外园林艺术鉴赏(精选8篇)

篇1:中外园林艺术鉴赏

人文课小论文——

中外园林艺术鉴赏

曹鹏森 08009421 园林不单纯是一种艺术形象,还是一种物质环境,园林艺术是对环境加以艺术处理的理论与技巧,它是与功能相结合的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是与科学相结合的艺术,是融汇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不同国家地区的园林也各不相同。

中国园林主要有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种,两汉时以前者为主,成就高于后者;唐宋以后私家园林的水平渐高;到了清代,皇家园林转而要向私家园林学习。它们虽具有共通的艺术性格,但私家园林更多体现了文人学士的审美心态,现存者以江南地区成就更高,其风格清新秀雅,手法更为精妙;皇家园林主要在华北发展,现存者以北京一带最集中,规模巨大,风格华丽。

私家园林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亩至十几亩,小者仅一亩半亩而已。造园家的主要构思是“小中见大”,即在有限的范围内运用含蓄、扬抑、曲折、暗示等手法来启动人的主观再创造,曲折有致,造成一种似乎深邃不尽的景境,扩大人们对于实际空间的感受;水面建设大多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建筑,构成一个个景点,几个景点围合而成景区;以修身养性,闲适自娱为园林主要功能;园主多是文人学士出身,能诗会画,善于品评,园林风格以清高风雅,淡素脱俗为最高追求,充溢着浓郁的书卷气。中国私家园林集中在南方,常是住宅的延伸部分,基地范围较小,因而必须在有限空间内创造出较多的景色,于是“小中见大”“一以当十”“借景对景”等造园手法,得到了十分灵活的应用。皇家园林规模宏大,建筑富丽,有着浓重的皇权象征寓意,同时也全面吸收了江南园林的诗情画意。

国外不同国家的园林也同样具有不同的风格。日本庭园是在庭园中造山,并人工搭配水池、瀑布、庭石、草木等而建成的日本传统庭园。不是对自然进行人工管理,而是将四季的植物变化、飞来的野鸟、昆虫、天气等都作为庭园景观的一部分融入其中。另外,从庭园看到的景色称作“借景”,视为庭园的一部分。意大利园林一般附属于郊外别墅,与别墅一起由建筑师设计,布局统一,但别墅不起统率作用。它继承了古罗马花园的特点,采用规则式布局而不突出轴线。法国园林利用建筑、道路、花圃、水池以及形状修剪得十分整齐的花草树木,如同刺绣一般编织出美丽的图案,形成极为有组织有秩序的古典主义风格园林。英国的园林在不同时期因为受到法国意大利园林艺术风格的影响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最终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

通过对中西园林艺术的欣赏,不仅能从中感受到中西审美文化的差异,而且能从中反映出中西社会发展的历程。

自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园林艺术就一直深受人们的亲睐和重视,通过对居住环境的改造来提升价值品味以及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时代的发展和地域的差异也使得园林艺术形成了百家争鸣、各具特色的风格特征。中国的园林艺术自古就被世界人民所亲睐,其沉静典雅、平淡含蓄、意境优美深邃,每一个角落都凝聚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蕴。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造就的艺术珍品,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国古典园林一直以来就被誉为最具有特色和最能体现中国人审美情趣的。在我国,不论南方北方都有中国园林景观,他不仅是我们的一种文化,更是我们的一种生活。建筑的特色在各个园林都有体现,而且可以说所有的园林都是以建筑为主体,以建筑为依托,以建筑为承载。建筑美与自然美融合乃是中国园林的另一个主要特点。中国园林的精髓并不表现在景观艺术上,而是意境。这是中国园林的本质。

在意境方面,同一意境可以不同形式之艺术手法表达出来,首先蕴含了造园者的人生态度,并通过精彩的园林景观打动游人,使其在园林中驻足,通过景物中的题咏,感悟到造园者所赋予景物的思想内涵。造园者自身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等深层次的文化内容都凝聚在景物中,体现在园林的空间环境里。也就是通过眼前的具体景象,暗示更为深广的幽美境界,是“景有尽而意无穷”,这便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之精髓,是中国千余年来园林设计的名师巨匠所追求的核心,也是使中国园林具有世界影响的内在魅力。任何人都不能否认认中国古典园林在美学,建筑学和审美学上占有的位置是举足轻重的,是不可替代的。在整个园林史上所留下的那些胜景,不仅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对世界园林的发展和改善有着重要的启发。

同为园林艺术,但西方园林艺术和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西方主要追求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西方造园艺术对几何艺术的追求就像中国追求自然流畅的优美曲线一样,有着不可替代的感情。西方园林的建筑物体积巨大,而且由于西方最早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也最早。西方园林更注重其实用性和欣赏性,在西方园林中更多的是植入很多现代气息。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状。整座园林以建筑物为基准,使其成为整座园林的主轴。布局严谨,构图强调秩序美,通过对称、均衡和秩序来表现简单的数和几何关系,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西方园林造园之美就在于其所有要素之间比例协调,总体构图明晰和匀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中国也进入了现代化国家的行列,中国的园林艺术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改进和完善。这种一成不变、生搬硬套的造园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代人的需要,新条件下的创作应该既适应时代的需要,又具有典型的传统风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西结合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流,园林艺术也是如此。

中国现代园林设计要根据自己的园林现状并结合社会发展趋势进行改革、创新,才能建设出具有感染力和创造力的现代园林。我们在现代园林建设中既要继续传统,又要有所创新;既要考虑民族文化的文脉,又要考虑时代的发展。中国不能仅局限于园林艺术本身的发展,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要使园林具有使用性和欣赏性。使中国的园林艺术更上一层楼,继续成为世界园林式上最具代表性的佳作。

篇2:中外园林艺术鉴赏

电影诸多硬伤,差强人意

——电影《白鹿原》评析

《白鹿原》是一部具有史诗性的作品。

《白鹿原》成功地塑造了白嘉轩、鹿子霖、鹿

三、朱先生这些具有深刻历史文化内涵的农村地主、长工和乡村贤哲形象,成功地塑造出黑娃、白孝文、田小娥、鹿兆鹏、鹿兆海、白灵等年轻一代鲜明各异的性格,展示了他们追逐时代的步伐或被时代的车轮驱裹而形成的或凌乱或跌宕的人生履痕和复杂多变的命运,深刻地触及了中国近现代半个世纪历史行程中的深层矛盾和历史脉动,展示了一个民族从传统迈向现代的历史轨迹和心理行程,揭示了民族的传统观念和人格精神在现代文化背景中的深刻矛盾和裂变。该作突破了狭隘的政治斗争视域,超越了简单的阶级斗争模式,以宽阔的历史视野观照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以幽深的文化眼光打量历史行程中的各色人物,是一部史诗般的巨作。该作的主旨是探寻民族的文化心理并进而探求民族的命运和前途。

《白鹿原》的核心人物是白嘉轩。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农民,他的身上继承了几千年来传统中国农民的本质特征。他是非常现实也务实的人,没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换句话说,没有浪漫情怀。他所在的白鹿原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主体是儒家的思想文化,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耳濡目染,又接受了来自朱先生的儒家思想和伦理观念的教化,他终生服膺儒家的思想和精神,并以儒家思想“修身”、“齐家”。在白嘉轩之上,是整个白鹿原的灵魂人物朱先生。朱先生是白嘉轩的精神导师和生活的指路人。白嘉轩则是朱先生思想和精神的实践者。朱先生是白鹿原的精神文化象征,他的思想渊源是儒家,具体到他的身上,则是儒家思想的变相理学,理学中的关学一脉,关学强调“通经致用”,“躬行礼教”。这样一种实践理性非常契合白嘉轩们的生活实践和生命实践,对于白嘉轩这样的农民和族长特别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他们易于和乐于接受并且能够深刻地掌握。

鹿子霖也是中国传统农民的一个典型人物。这个人物与白嘉轩性格相反但却能成为一个互补的形象。白嘉轩做人行事,遵循的是内心已然形成的信念和意志;而鹿子霖行事做人,则是依照现实的形势,这是一个能够迅速判断时势也能够很快顺应时务的乡村“士绅”。千百年来,中国的乡村社会,主要的核心人物就是由这两种人物构成,一个坚守先贤的遗训和内心的原则,一个观风看云不断顺应时势的变化,一静一动,动静冲突又结合,构成了一部激荡的而又稳定的中国历史。白嘉轩和鹿子霖都是白鹿原上的精明人和威权人物。他们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都具有原型的意义。这部小说对秦地文化和渭河平原风俗的精彩描写,对关中农民日常生活的精确描绘和农民语言的传神运用,构建了一部难得的中国北方大地乡村美学文本。

电影《白鹿原》表现力差强人意。

小说《白鹿原》给读者提供了很多想象空间乃至意境,电影表现起来难度非常之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不能纠缠于是否忠实于原著。但是,是否抓住了原著的基本精神和内核,无疑是电影改编成功与否的关键点。就《白鹿原》而言,白嘉轩这个人物能否塑造成功是衡量改编是否成功的最主要的因素。仅此而言,电影中的白嘉轩很被动,他的主动性、丰富性,他跟土地的关系,跟其他人物的关系都时隐时现,没有充分在银幕上凸显出来。当然,电影也作了很大的努力,试图完成一个史诗的建构和表达,但可惜的是最终没有完成。最终,电影自然不自然地成了“田小娥传”;而就这个“田小娥传”而言,也没有产生强大的情感冲击力和感染力。此外,鹿子霖、白孝文、黑娃和鹿兆鹏的人物形象都不够鲜明,性格也不够饱满,没能让人产生深刻的印象。这部电影的短板还是出现在叙事。影片里出现的麦浪、秦腔、油泼面、海碗、长筷子,追求画面和影像的质感,但可惜只起到了符号性的作用,而没有有机地融入叙事,推动叙事。电影画面和影像的冲击力一定是建立在叙事基础上的,叙事推进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情绪、情感,产生了情绪、情感才会产生艺术感染力,才会打动我们的内心。而只有打动了我们内心,我们才会认同电影的表达。叙事没跟上,再多形式上的因素都仅仅是符号,很难引导观众,也不能有效征服观众。

但我个人仍然要给这个电影一个较高的评分:在当下相当浮躁的创作环境中,《白鹿原》能够坚守史诗的追求。将来中国电影的高峰应该就是具有人文品格、审美品格的经典之作,尤其是这种高品质的民族史诗作品。《让子弹飞》,看着很热闹,《画皮》也很好“看”,但是中国电影真正的要走向电影强国,它最终还得靠更有艺术追求和美学品质的好作品。

篇3:《漫步中外园林艺术》学案设计

[教材分析]

(1) 教材来源:美术欣赏 (下册) 第十九课。本课与建筑艺术欣赏的内容并列, 介绍了中外杰出的园林艺术成就, 园林是单体建筑的环境, 又包括在广义的建筑范畴之中。园林的创作素材很多, 相对于建筑而言可以较少地受到使用功能的限制, 可以营造出独具特色, 美轮美奂的艺术气氛和效果。因此, 极有必要将中外优秀的园林艺术介绍给学生。

(2) 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了解中外园林的主要流派及其特征, 建立对园林艺术概貌的认识, 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和基本的艺术修养, 从而逐步建立自己的审美观。

(3) 学习重点:深切体会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 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增强民族自豪感, 同时拓宽眼界, 兼容并蓄, 领略外国造园艺术成就, 对古今中外的园林概貌有一个总体认识。

(4) 学习难点:园林艺术表面看来五光十色, 而形形色色的风格其实都是不同的表现形式, 探索不同园林艺术流派的产生原因及发展脉络, 从而学会分析艺术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和决定因素, 在这些形式背后有更深层的自然社会、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等原因, 深刻地影响这个流派的产生和发展, 对它的分析和探索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学生情况分析]

(1) 高一学生对古典园林多少有一些接触, 因此, 在本课的教学环节中, 应对中国古典园林这一重点内容加以强调。

(2) 学生总体文化素养较高, 课外知识比较丰富, 针对这一情况, 在教学中比较强调知识系统性的梳理和汇总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程序及学法设计

[教学流程图]

本课根据教学目标及重点, 在教学过程设计上分为四大部分 (见下流程图) :

[导学过程]

导学过程见下表:

三、检测评价

[知识掌握]

(1) 清代皇家园林在仿照南方私家园林的清雅气韵的同时独具福利的皇家的气魄, ______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2) 中国江南古典园林中最具盛誉的是______, 它以拙政园、______、网师园、环秀山庄为例证。

(3) 中国古典园林布局采用______的手法, 和谐地顺着山径、水标或林间安设景点, 不人为强求, 形成中国园林的特点。

(4) 园林设计主导思想是:______。

(5) 法国古典园艺艺术大师中最伟大的一位是安德烈·勒诺特, 它为国王路易十四设计的豪华宫殿______, 成为欧洲皇家园林的第一典范。

(6) 填表

(7) 简述苏州古典园林的特点和价值。

[能力提高]

园林是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环境, 是优美而高雅的艺术形式, 能陶冶我们的情操, 净化内心, 古往今来的知识分子对园林均有赞誉, 唐代大诗人______写道“园林无俗情”;而英国哲学家______也说“园林的确是人生乐趣中最纯洁者”。

五、布置作业

(1) 试分析法国和英国古典园林的异同点。

篇4:中外文学作品鉴赏之浅见

【关键词】 中西文化 文学作品 鉴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2-009-01

无论外国文学作品还是中国文学作品往往都用来揭示社会最底层,最真实的现状。透过这些文学作品可以折射出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他们的大众在一定阶段所生活的境况和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对待生命的感悟。本文主要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通过比较总结出一些中外文学鉴赏的心得。

希腊戏剧名家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堪称西方戏剧的里程碑,被亚里士多德推为戏剧艺术中的典范。这部作品的完整性在于,用“宿命”这一重要线索贯穿始终,运用“悬念”、“冲突”、“高潮”、“结局”这些结构性因素,用神化的英雄人物与曲折多难的命运的冲突、争斗来反映当时社会日益复杂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冲突。展现主人公俄狄浦斯竭力逃避神谕所示的命运精神和那种对于“真相”叮问精神,展现出震撼人心的力量。《俄狄浦斯王》不仅在艺术上给后世留下了典范,而且经由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阐发,更引申出了一个新名词———俄狄浦斯情结,更展现了戏剧独特的魅力。

被称为“现代妇女的解放宣言”的巨作《玩偶之家》,曾经在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引起过巨大轰动。它是北欧剧作家易卜生的代表作,主要写主人公娜拉从爱护丈夫、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最后离家出走,摆脱玩偶地位的自我觉醒过程。该作品主要艺术特色是:结构严密完整,在悬念和伏笔的运用上很有特色,人物对话既符合人物性格和剧情发展的要求,又富于说理性充满辩论色彩,把“讨论”带进戏剧,有助于揭示主题从而促使读者或观众对作者提出的社会问题产生强烈的印象,成功运用了“追溯法”,将情节跌宕有致地展开进而推向激动人心的高潮。该作品对后来现实主义戏剧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以说娜拉告别丈夫时的关门声至今还在全世界回响着。

下面说一下我们中国的文学作品,说到这就不得不提具有“北京符号”之称的老舍先生。

在他的作品中,具有浓郁北京特色的《茶馆》,以话剧形式演绎可谓是享有国际声誉。老舍先生用三两句话就勾勒出一个鲜活的人物,以一个“小茶馆”展现了中国这个“大社会”的俯仰沉浮。作者用晚清末年到民国灭亡的三个生活的横切面就展现出:在那个年代,坏人嚣张好人只有死路。而那些想拯救中国,又终无前途的人,他们的悲剧是没有看到真理的悲哀。揭示了上个世纪前五十年中国历史的巨大变化,深入挖掘出旧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刘厚生曾经评价话剧版的《茶馆》说:《茶馆》的出现是话剧舞台上现实主义的巨大胜利。

中西文化,文学作品,鉴赏作者所规定的场景,所选择的人物,极为准确地显示了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中沧桑变幻的社会缩影。这里没有一个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然而写的是真实的社会历史;这里只写了社会的一个极小极小的角落,但是我们在舞台上看到了整个复杂的社会。

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中西方文学作品鉴赏的比较,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首先,文学、文化虽然是世界性的,但最重要的还是其民族性和地域性。不同的文化底蕴,其揭示事件或者现实的手法、方式不同。外国语言讲究直接、热烈;而中国讲究含蓄美,让人体会意味无穷。就像同样表达爱慕之情,中国人会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外国人可能直接就是我爱你。所以我们在分析和鉴赏文学作品的某一观点的时候一定要对其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有一个很深入的了解;其次,我们会发现西方作品中有悲剧、戏剧之分,而中国往往是一部作品中既有悲剧成分又有喜剧成分。单单针对悲剧来说,中国的悲剧主要表现那些弱者受强者的欺压的命运,以唤起对弱者的同情。而西方作品中主人公不是人类的弱者,甚至说是人类中的强者,他们有独立的意志和独立的追求,他们身上体现人类的智慧和才能。同时也体现人类的各种自然缺陷。由这些自然缺陷和外部环境的限制,最终以悲剧结局,但是所体现的那种力量那种毁灭的悲壮却是震撼人心的。中西都有悲剧,也都有悲剧意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的悲剧缺少一种悲剧精神。所谓“悲剧精神”就是指人类的情感意志行为的构成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就是把恐惧和力量、悲哀和崇高,悲剧结局与英雄主义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深刻动容、令人悲叹又使人思考、催人振作的崇高的悲剧精神;第三,中国作品最注重的就是意境,讲究朦胧美,由景生情,意味深远;而西方作品多带有神话色彩,以神话英雄人物映射人们的生活态度和坚强意志,有的甚至加入了宗教意识的观点,有时候具有片面性。总体来说,就文学的内在和谐而言,中国文学作品是悲与喜、哀与乐、情与理、灵与肉的和谐,而外国文学作品却是悲与喜、哀与乐、情与理、灵与肉的分裂;就文学的审美形态而言,中国文学是主观与客观、现实与理想、表现与再现的合一,而外国文学却是主观与客观、现实与理想、表现与再现的对立。

总之,文学鉴赏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原著和文学评论的能力,并且通过这种能力的提高,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目的。文学鉴赏对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但是文学鉴赏课程教学现状令人堪忧,所以我们教师更应该不遗余力地去提高自身的鉴赏素养,通过不同途径来改善教学,从而摸索出有助于提高中职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途径。

篇5:美术教学论《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谈它所体现的多种教育思想

在《漫步中外园林艺术》一课中,主要带我们观赏了中国的代表园林——苏州园林。

首先,以一首昆曲《牡丹亭》开始,使美术与音乐、文学和戏剧等综合,彰显出一种更为广泛的艺术教育功能,这体现了多种美术教育的思想。

其次,以图片对比的方式道出中外园林艺术的不同:欧洲的代表园林是凡尔赛宫,体现了一种西方哲学思想体系,即墨格尔哲学思想,表现了人对自然的控制与改造;中国的代表园林是苏州园林,体现了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这就强调了对经典艺术作品的学习和研究,体现了DBAE美术教育思想。

DBAE美术教育思想是一种“以科目为中心的美术教育”的思想。其主要特点是:(1)美术教育内容包括美学、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术创作,作为美术教学内容是完整统一的;(2)强调对经典艺术作品的学习和研究;(3)教学内容的编排应该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并以各领域的专业表现为教学目标;(4)强调教学时应有书面课程设计,并进行系统性教学。

在欣赏苏州园林的时候,主要由三条线索由浅入深,层层欣赏。首先是自然美,然后是空间美,最后是人文美;接着又依次介绍了园林中的框景、分景、借景和障景,这就体现了教学内容中的编排由简入繁,循序渐进。

在看画品诗的时候,老师给出一张画,学生可以根据这幅画的内容讲出一首自己学过的诗词。这体现了我们在面对越来越重要的图像信息所具有的观看和解读能力。

篇6:论文:中外美术鉴赏

课程名称

学院

班级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学号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对艺术大师毕加索创作的立体主义代表作《亚维农少女》进

行简析,了解此画动态观察、散点透视等构图方法以及绘画风格。

关键词:《亚维农少女》立体主义毕加索

翻开19世纪到20世纪的光辉的艺术史,毕加索不同于同时期任何一位艺术家,他游走于众多风格流派之间,变换着不同的艺术手法,成为20世纪最伟大最自由的艺术家。他的一生辉煌之至,被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其中立体主义也许是个最丰腴的分水岭,许多方面都堪与意大利文艺复兴相比拟。它创造了更真实的艺术,其最大的影响是掀起了艺术家对于“真实”的新主张和新观念。立体主义的代表作《亚维农少女》打破了传统西方绘画的绘画方式与构图特点

一、绘画背景

毕加索创作于1907年的《亚维农少女》被认为是第一件有立体主义倾向 的作品。《亚维农少女》一画的出现是因为20世纪初人类文明迎来了新的曙光,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观念、新学说和新的生活方式共同刺激着毕加索艺术观念的改变。与此同时,还受到了塞尚晚期绘画中抽象视觉分析和几何结构见解的影响和非洲面具造型的影响。于是,1907年毕加索在非洲黑人雕刻和古代伊比利亚人艺术的启发下把塞尚对几何结构完美的追求推向了极致,创作出颇有争议、被认为是立体主义开端的《亚维农少女》。

立体主义的主将是毕加索和布拉克。立体主义在1912年之前被称为“分析立体主义” ;1912年到1914年,被称为“综合立体主义”。分析立体主义主张画家从不同角度累观察物象,然后把组成物象的诸多元素重新组合、相互叠置、相互渗透,成为一个整体。这种方法使画面本身产生一种立体感,但并不取消平面。这种方法非常近似于塞尚的方法。毕加索说:当艺术家每一次毁弃一个美的【1】发现时,不是压抑它,而是把他改造,使它更紧凑些。综合立体主义是分析立

体主义的成熟形式,综合立体主义的构成是从自然上升而来,而分析立体主义是从先验的抽象元素出发。如果说在分析立体主义破碎而剔透的机构中,还保留着强烈的光线和某种空间感,那么综合立体主义则不再从解剖、分析对象入手,而是利用多种不同的素材组合,去创造一个新的母题,并且采用食物拼贴的方法,【2】 使艺术接近生活中平凡的真实。

二、绘画内容

在《亚维农少女》这幅巨大的画面中:5个裸体的女人沿着对角线占满了画面,从左上角的手开始,到右下角蜷伏的身体作为结束把这幅画分成3个垂直部分,分别为站在左侧的女人、两个相对的女人以及右侧的两个女人。所有的人物

都被呈现在同一个平面上,人物的动作大胆,形象怪异。“亚维农”是毕加索的家乡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一个小镇,画面中所表现的这些少女是一些正在街头拉客的妓女。画中的内容洋溢着强烈的不满情绪,具有浓重的嘲讽意味。

三、绘画风格

毕加索在这幅画中自由地联系形态结构,从而使少女们的头、鼻子或者眼睛大搬家,这些原本位于侧面和正面的形象被安排在同一个平面中展现出来。这些形象被毕加索大胆的省略了对细节部分的描绘,以近乎概念化的整体笔触表现肌体的起伏和面部五官,以简练的线条勾勒出主要形状,使人物外形更加有力。画面中的五个少女不单形态粗糙,而且还严重地扭曲变形。在有限的绘画空间内,将本来位于不同侧面的五官挤到同一平面中,就必然会随着某些形态位置的转移使客观形态发生扭曲、变形。人们能够在一个平面的绘画空间中,同时看到人物形象的不同侧面,形成一种“立体的认知”。[3]

《亚维农少女》画面中的人物及其背景是以几何形结构来处理的,画面上五个裸女的身体是由许多小平面组成的,这些小平面是画家从不同的角度上观察所得,如右下角的那一个少女呈现给观众的是背影,但是又可以开到面部的正面和侧面,这种构图手法在毕加索以后的作品中屡见不鲜。画家多角度的观察对象及视点的自由改变,是一种在运动状态中观察的结果,而少女的正面和侧面形象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平面中,则是一种对客观对象自由联系和立体展示的结果。毕加索在这幅画中不仅仅展现了立体主义一种新的空间结构和新的观察方法,而且还包含了一种时间变化的因素。正是运用这种构图手法,毕加索在二维平面上塑造了立体空间,从而打破了传统上运用透视法塑造的三维空间的成规。

毕加索在这幅画中彻底抛开了静态观察、焦点透视的绘画技法,采用动态观察、散点透视的方法,随心所欲地改变视点,从空间处理上来看,毕加索也力图通过色彩学原理缩小任务背后的空间,而将她们尽量拉出来:作为背景的蓝色一般都有往后缩的效果,但给它勾上白边就取得了恰好相反的效果;肉粉色调的人体在蓝色背景的映衬下突显出来,她们睁着恐怖而神秘的眼睛,动态夸张蠢蠢欲动,仿佛从近距离上突然拉开幕布所见到的一组群体造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在这幅画中,毕加索除了阐述了立体主义中应该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观察

和理解客观世界这个观念的同时,还传达出立体主义中对于客观素材自由组织的观念。毕加索认为:绘画就是平面上的痕迹和图形的结构,绘画不是画东西,而是画自己,图画本身就是物质世界,而不是庙会物质世界。也就是说,在绘画中重要的是表现人的想法,画画的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处理平面上得痕迹和图形的结构。《亚维农少女》代表的立体主义这种动态观察、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及其对于客观素材可以自由组织的观念,对于西方绘画是一种创新,但是对于中国绘画而言,动态观察、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以及对于客观素材自由组织的观念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篇7:中外音乐鉴赏论文

在大学所上的所有课中,最舒心最享受的就是中外音乐鉴赏。经过了半个学期的音乐洗礼,只觉自己在音乐的殿堂门前犹如一只蚂蚁,仰望头上的五彩缤纷,金碧辉煌,小心翼翼地走进去,一路都是懵懂好奇,新鲜刺激。

外国音乐,钢琴乐,小提琴,交响乐,外国管弦乐器,中华民族乐器,中国民歌,声乐在电影等艺术作品上的运用和生活上的点缀„„ 短短的几节课,顺着老师得引导感受了音乐这些方面的风采,气势磅礴的交响乐,低沉优柔的大提琴,清新悠扬的笛子,宛若闺中亭亭少女的扬琴,那些柔美的旋律像敲在心里,敲得心酸酸的,泪腺也活跃起来。因为那些旋律和意境让我想起过去,想到现在,想到未来。

童年里的笛声

我的童年一直都有笛声的陪伴,因为爸爸对管乐器家族中这种古老吹孔膜鸣乐器情有独钟。虽然他是自学吹笛,当时还是吹得挺不错的。小时候杂物桌的桌面上都是他的笛谱子,《彩云追月》,《步步高》,《雨打芭蕉》„„ 每天晚上有闲暇就是坐下来吹笛子,他把我们这些默不作声的孩子和忙得团团转的妈妈都当作忠实的听众,吹得总是很起兴。爸爸经常叫我识谱,连出生起名时,把五音之一“羽”字放进了我的名里,期望我能够在声乐方面有所兴趣和追求。

周末每个晚上都会带我去附近的一个公园去听一些退休的老年人和对粤乐很有兴趣的中年人弹唱广东音乐里的经典乐曲,或者是邻村的一间很简陋的旧房子里听一大班人在弹吹拉敲,还有人伴唱。记忆已经朦朦胧胧,记得那个时候老爸总是在和我解释说明着这些乐器和拍子,可是我迷迷糊糊的不懂。天生嗓子不好,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允许上艺术班,我在音乐方面并没有如爸爸的期望。慢慢长大了,为了生活,爸爸的谱架被拿去当晾衣服杆,我们也在爸爸的笛谱书上算算数,虽然偶尔还会听到爸爸陶醉地吹笛子,慢慢得不是那么频繁,慢慢的,到我上高中,就很少吹了。

我开始学口琴和竖笛,学校课程的要求,有空的时候就像爸爸一样陶醉地吹,虽然邻居的窗偶尔会打开,爆出一声大吼:吵死人了!但是还是吹,渐渐的也没人说我了。这些乐器很简单,但对于五音不全的我来说,算是不简单了。一直是忙着长大,忙着给自己塞课本的知识,我没有坚持下来。慢慢的也很少碰竖笛和口琴了,老爸就对我说,对乐器有个开始不容易,不要丢了它们,坚持下去,它们可以陪你一辈子。这句话常常让我心酸酸的。

童年里对音乐的这些不冷不热地接触,对那时我的性格多少有影响。有怀旧,有稳重,有沉静。现在再听当时听得似懂非懂的那些广东的民乐,听着那些旋转着轻快向上的旋律中有上一代人的乐观,开朗,豁达,执著的形象,音符里透着人朴素的智慧和文化的积淀。

大学里的音乐

在大学里接触的音乐是宿舍里一刻不停的流行乐,宫崎骏的轻音乐,偶尔礼堂里有音乐团巡演,抢个票去清清心情,洗洗脑,偶尔在综艺节目里看看听听老艺人亮喉。无论听什么,旋律间透出的都是爱情,释放,偶尔有些是关于梦想,和追求,还有的是取悦。前几天看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看到好久没有动静的著名民族歌唱家龚琳娜。她和她的音乐朋友们组了一个自由乐团,乐团里是中华民族乐器和西方传统乐器融合,有大提琴,有笛子,有扬琴„„

出了新歌,带着浓浓的民乐腔但很明显揉入了现在的主题,比如那首《自由鸟》。完全拉不上边的几种乐器搭配在一起,加上龚琳娜无懈可击的嗓腔,加上空灵的旋律,允许我以一个位学生粗浅的见识去看,觉得很震撼。

龚琳娜出新歌,相当于现在的流行歌手出新专辑一样,这件事让我明白,音乐和文化是活的,灵动的,音乐被创造了以后,还在等待着我们去创新,去添加更多的元素,去创造更多的奇迹。这也真是最为一名大学生需要的精神,虽然诱惑很多,糟粕很多,但是我们要从错综的乱麻当中分出精华,主动去吸收,不断去探索,不断去发掘,不断去创新。

音乐的神奇

音乐是个神奇的东西,音乐可以缓解情绪,可以产生奇妙的心理学效应;还有神奇的莫扎特效应,音乐能辅助治疗疾病,帮助开发大脑;α脑波音乐还可以激发大脑潜能,提高记忆力和帮助集中精神。音乐培养情操,成为你的精神寄托,启迪着你,或者用深厚的情感纪念着某些东西。

音乐可以是终身的伴侣,一位鼓手朋友曾说过,爸爸也说过。

我坐一叶之扁舟,如沧海之一粟,在这殿堂里徜徉。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音乐都将是永恒的主题。

篇8:中外园林艺术鉴赏

一、中国园林目前发展状况简析

中国园林造诣有着历史悠久,历年来,以自然为“美”是中国园林创作的最基本诉求点,因此,中国园林艺术多典雅、别致,以“秀”取胜。中国园林艺术多以模仿自然山水、草木虫鱼为主,虽由人工细作,但却可巧夺天工,胜似自然之山水风光。一般情况下,中国现阶段的园林艺术,多以优雅、别致,婉静、深邃为最佳创作意境,通过模仿自然天成之状,用三维的空间效果,将二维愿景发挥到最佳状态。中国园林制作多曲折多变,虚实相应,借自然之景,创造出山水之趣。让人们在生活中体验到如同山水般的乐趣。

然而,时代在发展,社会也在进步,国外的园林艺术,在结合自然化运作的同时,还融入了现代化的理性构想,大气而壮观,不仅也可以达到一取天工之妙,同时,还能很好的迎合大众的口味,让生活在现代的人们能够感觉没有距离感。中国的园林造诣,如果一陈不变的走以前的老路,不知革新和与时俱进,势必将难逃推出世界尖端园林造诣之林的境况。

二、中外园林艺术对比

想要跟上时代的脚步,走在园林造诣领域的前沿,分析国内外园林艺术的差异,分析对比状况,找出差一点,进行取长补短,是非常有必要的。

独有的地方性特征和内涵,形成了中国园林造诣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中国古代园林结合自然山水、鸟兽、虫鱼的灵动气息外,还展示了厅、堂、轩、馆、楼、阁、榭等中国特有的建筑造诣。因此,园林不仅仅只是用来观赏的,还可居住游玩,修身养性。中国的园林造诣中,主题是自然,建筑是辅衬,建筑不但不能压倒主体,而且应该突出山水,应顺其自然,将自然与建筑进行完美的结合。相比中国园林艺术,西方园林艺术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大相径庭。西方造园艺术讲求设计完整,内容和谐,主题鲜明。它看中理性构思,惯用几何线条构思,每一道工序,都要从方方面面去考虑它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力,求体现出严谨、理性。精心细致的按照几何结构和数学原理进行构建,让自然接受匀称的现代科学法则。

从构建的特点上来说,西方园林讲求人工化,其建筑物一般宏伟而壮观,以园林中轴线为对称的起点,主题不是自然,而是建筑,这正好与中国园林造诣相反。其园林布局严谨,严格的遵循对称的模式和几何关系,强调秩序美。比如说,他们会在园林中开辟多条对称而有规格,笔直而宽阔的的道路,并将将水池、喷泉、花坛、雕塑等小型精致的建筑分别以点状形式,分布在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

如果说,中国园林艺术的美表现在自然这一方面,那么西方园林的造园的美则表现在比例协调和对称上。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园林中布置的每一道工序都是通过严谨、精确的计算的,没一件物体的位置和关系,形状和大小、长与宽的比例都是按照原有的设计和研究去逐一执行的。比如说,园林中的植物绝对不允许自然生长的千奇百怪的形状,而是完全被修剪成统一的几何形状,而其他的花坛,水池,喷泉等物体特是被严格的设计成椭圆、方形或圆形,以到达最佳的视觉融合。

三、中国现代园林发展方向

摸准国际园林发展动向,在保留我国国有本土特征和文化理念的同时,与时俱进,与国外的园林艺术部分可取元素进行完美融合,是我国园林工艺发展的客观趋势,同时也是时代进步的要求。

中国现代园林建筑发展至今,依旧需要延承中华民族本有特色和文化的精髓,精细的研究中国古代园林造诣中的可取之处,进行更好的延续和创新,进一步挖掘中国园林文化中潜在的和有价值。要打破固步自封的现状,中国园林艺术家们必过对中国传统园林与国外园林艺术进行深入研究,提炼出中国园林文化的本土特征与西方园林文化的精髓,需找“自然”与“理性”的契合点,在尊重中国古典园林造诣的基础上,合理而科学的国外可取的园林表现形式,在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基础上,努力寻求一种既不同于传统文化,又不失传统园林文化精髓的现代园林设计创意理念。

我们在现代园林建设中既要继承传统手法,又要有所创新在传承中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同时,还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努力创造出具有现代特色而又不失中国园林原有的典雅沉静、含蓄平淡、天人合一的美学风范。与此同时还应该借鉴国外园林设计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在保留中国园林文化的本土特征的同时,汲取西方园林文化的精髓,打破局限构建思维,融入现代生活的环境需求和设计理念。

总而言之,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既不能生搬硬套我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形式,也不能完全依赖于西方园林的模式,只有采取严谨的态度和积极探索的精神,去分析我国古典与那林艺术的精髓,以及国内外园林发展的现状,不断的进行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建设出具有生命力、感染力和创造力的现代园林。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2]陈志华.外国造园艺术[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上一篇:矿产勘察学名词解释下一篇:《皮皮鲁和金拇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