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背景

2024-06-28

鲁迅背景(共14篇)

篇1:鲁迅背景

呐喊 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彷徨 写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写于1918——1922年“五·四”运动前后,鲁迅说他“呐喊”几声,目的在于慰藉那些斗争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们勇敢直前。作者创作《呐喊》的目的是: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勇士,使他不悼于前驱。他应《新青年》编委的约请,“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又说:“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

《彷徨》:《彷徨》写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象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彷徨》表现了他在这一时期在革命征途上探索的心情。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便是题名《彷徨》的来由。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93年(光绪十九年),祖父因为科举舞弊案而回来被革职下≈∩㏄狱,鲁迅兄弟则被安插到离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难。周福清被判“斩监候”入狱8年,因此周家每年必须花费大笔资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家道开始衰落,同时其父亲周伯,人百草园、咸亨酒店、外婆家一带的农村等地,成为后来鲁迅的两部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散文集《病故。家庭的变故对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篇2:鲁迅背景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职政权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了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小说写于1921年1月,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故乡鲁迅写作背景]

★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社会稳定观

★ 论孝的社会内涵和时代价值

★ 标语背景

★ 诗歌背景

★ 党课背景

★ 开学典礼背景

★ 试论风险社会背景下的刑法价值定位

★ 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教案设计

★ 鲁迅全集读后感

篇3:鲁迅儿童教育思想背景研究

《狂人日记》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小说和散文中我们可以显而易见的看到鲁迅对于儿童深切的关爱,对儿童教育的独特见解及其对儿童文学等方面的重视。鲁迅还写下了《我们怎样教育儿童》、《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上海的儿童》等专门的儿童教育文章,在这些著述中,有许多独到之处和精辟的见解。在自己的后代教育中鲁迅写下了这样的话:“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其将自己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育实践中,能真正的做到理解儿童、尊重儿童。“近世对于儿童教育最伟大的人物,我第一个推崇鲁迅先生”。这是柳亚子先生对于鲁迅的评价,足以说明这位20世纪的文化巨人对关系到民族未来的儿童教育问题极为重视!

国内外关于鲁迅儿童教育的探讨研究颇多,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点。

1鲁迅的儿童教育观

关于“幼者本位”的儿童教育观念,在中国是由鲁迅第一个提出来的。这个观念把儿童作为所有人物及事物的中心,意在完全了解儿童的心理,掌握其发展变化,并且尊重儿童人格,一切按照儿童的兴趣鼓励继续发展,并且耐心培养其与众不同的个性,这样才能够丰富孩子们的文化和物质生活,且能够有方向的使儿童朝着自身兴趣的方面发展,更利于儿童后期的成长。“幼者本位”儿童观代表了当时先进的儿童教育思想。

2鲁迅的儿童教育方法及鲁迅儿童教育思想对当下儿童教育的意义

“理解、指导、解放”即是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的一部分,也是其儿童教育的方法。其主旨是尊重孩子的天性,以儿童为主体,把他们当作是平等的个体,培养儿童有独立思考与行动的能力,并为其创造机会。这种教育思想和方法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褪色、失效。没有价值,反而使我们能够理性客观的去看待儿童教育问题。关于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散见于其诸多文章中,虽没有形成专门的系统,但是各个方面对当下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改革都有极为打的推进作用与审视价值。

3鲁迅与同时代其他人的儿童教育思想进行比较

首先和鲁迅作比较的就是周作人,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另一位大师,在儿童文学及儿童教育方面也有相当显赫的成绩。周作人和鲁迅两人对于“儿童本位论”这个思想基础上是一致的,但在有些方面却有分歧,鲁迅始终把儿童置于历史进程和社会环境中来考察,他眼里的儿童是社会的“人”和历史的“人”。而周作人重视的不是儿童的历史性和社会性,而是儿童的精神世界,主张将儿童的精神世界高度独立,这致使儿童脱离社会和现实,注定要受到生活中各个环境的制约,这是周作人儿童观的局限之处。

其实,和鲁迅的儿童观及儿童教育思想相比较的不仅仅有周作人,部分文章还把杜威的实用主义、丰子恺、胡适等人的儿童教育思想和鲁迅相比。这些都为研究鲁迅的儿童教育提供了思想辅佐,使我们更加客观辩证的看待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

在20世纪80年代,对鲁迅的教育思想研究就有过一段热潮,比较突出的研究成果有:1980年12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顾明远、李恺、金锵、俞芳合作编著了的《鲁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一书。1985年《鲁迅论儿童教育》一书由董操、陶继新、蔡世连合作出版了;1986年8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出版了《鲁迅论教育》一书。此外,20世纪80年代我国多部教育史中还把鲁迅作为一个教育家收录进来,并对其在儿童教育方面的一些建树进行评价,从而使鲁迅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史上占领一席之地。

除了以上书籍之外还有一些专门的论文对鲁迅及儿童教育进行专项的研究,从不同方面进行的深入分析和阐释,值得一提的是,陕西的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姜彩燕先生在这方面有着比较丰富的研究内容,从文章《鲁迅与杜威实用主义儿童教育思想》、《试比较鲁迅与丰子恺的儿童教育思想》、《“立人”之路的两种风景———试比较鲁迅与周作人的儿童教育思想》到博士论文《鲁迅与儿童教育思想》都将使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更为丰满。

篇4:鲁迅背景

多年来多种版本的教学参考书和教师用书都认为,藤野先生的品质是“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诚恳”、“严谨治学”、“不怀民族偏见”等,《藤野先生》的主题,也就是赞扬他的这些精神,同时抒发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以上对藤野先生的品质的概括,我认为不准确,把主题定为赞扬藤野先生这些精神,当然也就不准确了。

藤野先生是鲁迅终生感激和怀念的老师。他不但写了这篇回忆性散文表示怀念,还一直在家里挂着他的照片。1934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选哪些篇目。鲁迅表示: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他还委托增田涉代为寻找藤野先生,可见对藤野先生感情之深。他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是什么原因使鲁迅如此感激,如此高度评价藤野先生呢?要弄清这个问题,还需要了解鲁迅留日的背景和他当时的心理。

本来,鲁迅有一个非常优越的家庭环境。后来,他的家庭遭受了两次重大打击。先是祖父因科场舞弊案入狱,从此家境急剧衰败。不久,父亲又病逝,留下寡妻和他兄妹四人。那一年,他15岁。从此,他感受到人间的种种歧视和冷遇。

一是当铺、药铺的冷眼和轻蔑;二是路旁闲人的指点和讥笑;三是几个“名医”其实是庸医在药引上的刁难和费用上的狮口大开。更让人生气的是本家亲戚的变脸和欺侮。这些都在他幼小而敏感的心灵上打下了过深的烙印。这使他后来的作品中也多反映对社会阴暗的感受。

由于在家乡感受到的是轻蔑、势利、冷酷、欺侮,由于家乡让他憎恶和痛恨,于是鲁迅进了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半年后又到南京矿路学堂。

在南京,他读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读严复的《天演论》,了解世界,了解满清政府的落后与腐朽,眼界大开,心情也好一点。但这时他又感受到另一种歧视——他爱在课余时间骑马游玩,有一次经过学校附近满族人聚居的旗营,旗营中的满族少年见他一个汉人竟敢高高地骑马经过营门,便投来石块并辱骂他。他大怒,扬鞭追赶那些掷石者,结果摔下马来,跌得头破血流。这种歧视已不同于以前,以前的歧视只是针对他的家庭和个人,现在的歧视则是针对他和他的被统治的民族,这使他意识到自己还是满清的奴隶。矿路学堂毕业后,既然在国内感觉很气闷,鲁迅便选择了国外留学,于1902年3月东渡日本。在日本,他又继续受到比以往更严重的歧视。对此,华东师范大学的王晓明先生在《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中写道:

鲁迅到日本去的时候,日本的国力逐渐强盛,独霸东亚的野心也日渐膨胀,又刚刚在甲午海战中歼灭了中国的北洋水师,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鄙视中国人的风气,有的日本报纸就公然宣称:“西洋人视中国人为动物,实际确手不得不产生动物、下等动物的感觉,因为,他们(指中国人)在生理上已失去人类的资格。”……许多留学生偏偏又那样不争气,非但不从日本人的轻蔑中汲取自我警策的动力,反而以自己的种种乖行,不断地证明那轻蔑的正当。就以与鲁迅同住的留学生来说吧,有整天把地板踏得咚咚作响,尘土飞扬地学跳舞的,也有不遵守客店里新老客户循序洗澡的惯例,抢先钻进洗澡间,把水泼得四溅的。在这样的日常小事上都如此令人讨厌,其他方面就更可想而知。一面是日本人的轻蔑的眼光,一面是这些同胞的不成器的丑态,难怪鲁迅一拿到修习日语的毕业证书,便立刻跑到偏僻的仙台去……

……但是,日本人那股蔑视中国人的风气,在仙台同样很盛。仙台报纸上的辱骂中国人的言论,一点也不比其他地方温和,鲁迅所在的那个班的学生中,也同样有对他白眼相加、毫不掩饰的人。他考试成绩中等,便有同学以为是得了老师的暗中帮助,于是托词去检查他的笔记,甚至写信向他发出威胁。课间放电影,映到日本军人挥刀砍杀中国人,而围观的其他中国人一脸麻木的时候,也有同学大声地议论:“只要看中国人的样子,就可以断定中国是必然灭亡的……”

比之家乡和南京,这种歧视更让鲁迅难以忍受,因为它针对的不仅是一个人,也不仅是中国的汉族,而是整个的中华民族!这不仅伤害了他的自尊,还伤害了他对自己贫弱祖国的感情——当时的他虽然对祖国的“风雨如磐”并不满意,尤其痛恨腐败无能的满清政府,但对祖国,他还是要“我以我血荐轩辕”。

在日本“举国上下都弥漫着鄙视中国人的风气”,藤野先生不但不歧视他,反而对他这个中国学生特别热情、友好和尊重,这当然会令饱受歧视的鲁迅终生怀念和感激。单说藤野先生给他改“讲义”,竟让鲁迅“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了一种“不安和感激”。今天我们读《藤野先生》中的这段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鲁迅所说的“讲义”,其实是课堂笔记。——别说是高等院校,即使是中小学,教师也没有给学生“添改”课堂笔记的义务。

(2)不是批改,不是修改,而是“添改”,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付出。

(3)改得十分认真,不是只改一处或几处,而是从头到尾,“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4)绝不是偶一为之,而是每星期一次,“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5)藤野先生这样做,可没有任何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或其他利益,相反还招来了“爱国青年”的不满和怀疑。

藤野先生还特别理解和尊重鲁迅。解剖实习时,他听说中国人敬重鬼神,怕鲁迅不肯解剖尸体,还特别加以关照。得知鲁迅弃医从文时,藤野先生“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为什么“竟没有说”?答案只有一个,他尊重鲁迅的人生选择。

纵观鲁迅的一生,可以这样说,从1893年祖父因科场舞弊案被捕入狱,到1926年写《藤野先生》,除了初到教育部当佥事那几年,鲁迅实际上一直都不得意,一直都生活在轻蔑、歧视、势利、冷酷甚至是诬陷和迫害中。从资料来看,还不曾有谁像藤野先生这样在那么长的时间里给他那么热情的关怀和帮助,特别是在他留学日本的时候。所以鲁迅说:“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藤野先生在日本并非著名学者,其言其行也并非楷模,但是,在对待鲁迅,其实也是对待中国人的态度上,确实难能可贵!

现在我们可以归纳藤野先生的品质了,那是在日本举国上下鄙视中国人的风气时对中国人的特别热情、友好和尊重。我们也可以概括《藤野先生》的主题了,那就是赞扬藤野先生在日本举国上下鄙视中国人的风气时对中国人的特别热情、友好与尊重,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第8中学)

(摘自《语文教学通讯》)

篇5:鲁迅《药》的写作背景

时代背景之一

鲁迅先生的《药》写于1919年4月25日,发表于1919年5月《新青年》第6卷第5号。以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家秋瑾被害事件为背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

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对外勾结帝国主义,投降卖国;对内加强反动统治,残酷镇压革命运动,另一方面又在思想上愚弄和麻痹人民,使人民任其宰割,穷苦大众处于极端的悲苦之中。

到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兴起了,1905年前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光复会”、“同盟会”等相继成立。但是由于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使广大民众在思想上麻木、愚昧,民主革命的思想得不到响应,革命总是陷于失败。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秋瑾也因此被告发而入狱,7月15日在绍兴就义。1911年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满清皇帝,中国社会并没有发生任何实际变化。继之而来的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军阀混战,中国仍处于异常黑暗的境地。

鲁迅早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十分关心中国的革命问题。在仙台学医时,他看了日本人杀中国人,而另一大群中国人却来“鉴赏”杀人“壮举”的电影以后,深切感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由此他得出结论:革命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秋瑾烈士的被害,他更感到“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必要。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创作了《药》。

时代背景之二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民国,但由于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的软弱性,未能完成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仍然统治着中国,中国仍停留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广大劳动人民在沉重的剥削和压迫下陷于穷困落后状态,觉悟低,迷信思想浓厚。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不发动、不组织群众,革命事业不为广大群众所理解。作者以一九○七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党人秋瑾被杀的事件为背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现实。

时代背景之三

《药》脱稿于五四运动前夕一九一九年四月二十五日,发表于同年五月《新青年》六卷五号。从作品所处理的题材来看,作品中人物所处的时代是在戊戌政变后,辛亥革命前的期间,也就是中国民主革命运动先驱者之一秋瑾烈士一九○七年就义那个时候。秋瑾烈士就义后四年,即一九一一年,爆发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在中国革命历史上自然是一次很重要的革命,因为它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次革命,它是一次全国规模的革命运动,而且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它的历史任务,即民主革命的任务。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仍然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之下,并未实现真正的独立和真正的民主政治,国家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更确切地说,当时中国出现了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等相结合的黑暗统治,人民仍然在严重的剥削和压迫下,处在贫困的愚昧的落后状态。这种情况一直到五四运动后。这就是《药》的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之四

冯雪峰

辛亥革命及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生活,在鲁迅的作品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最著名的《阿Q正传》,它的人物和题材的时代背景就是辛亥革命时代;同时在《阿Q正传》中对于辛亥革命还有十分深刻和尖锐的批评。在不少篇的杂文和散文中,鲁迅都曾经回忆、谈论和批评到辛亥革命及其前后的时代。这篇《药》,也是描写辛亥革命时代的作品;从它所处理的题材和人物的具体社会环境来说,则作品中人物所处的时代是在戊戌政变后,辛亥革命前的期间,也就是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先驱者之一秋瑾烈士被杀害(一九○七年)的那个时候。

但是,辛亥革命前和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并没有在根本上有所改变。辛亥革命,在中国革命历史上自然是一次很重要的革命,因为它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次革命(请看毛主席的分析,《毛泽东选集》六三七——六三八页)。它是一次全国规模的革命运动,而且推翻了满清皇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辛亥革命还没有完成它的历史任务,即民主革命的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变成为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辛亥革命以后,统治中国的仍然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势力;就是说,在革命以后,并未实现真正独立和真正民主的政治,而是出现了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等相结合的黑暗统治;国家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社会上,笼罩着的仍然是封建的黑暗势力;劳动人民仍然在严重的剥削和压迫之下,处在穷困的落后的状态里;人民的觉醒程度,自然也还是十分低下的。这样,黑暗的统治既没有根本的改变,则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困苦的落后的状态,在辛亥革命前和辛亥革命后,也不可能有基本上的改变。事实上,社会的封建势力是只有实行彻底的民主革命才能改变和消灭的,人民群众的觉醒程度也只有革命运动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逐步地提高,因此,这种情况就一直到五四运动以后才从根本上开始有逐步的改变,即在有共产党深入群众领导彻底的人民民主革命以后,人民的觉醒程度才在一次一次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地和迅速地提高起来,社会也跟着有些进步。例如到了1924—1927年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期间,人民的物质生活自然还是同样的穷苦,但觉醒的程度已经有基本上的改变,社会中民主革命势力和封建反动势力的斗争也空前地尖锐起来了。总之,像上面所说的《药》中所写的社会环境,是辛亥革命前后一直到五四运动初期时的真实情形,而并非只是1907年那一年或那几年的情形。

篇6:鲁迅《藤野先生》的写作背景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篇7:鲁迅写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

《朝花夕拾》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于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1929年2月再版。1932年9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

《朝花夕拾》共收入十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国初期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其中不少作品被纳入初中课本如《从百 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可见它对教育事业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啊。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经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在北京寓所的东壁下创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一起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待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外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篇8:鲁迅背景

异化与归化相反, 属于一种翻译方法。它是指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调整翻译策略使译文趋于外来文化的特点。异化的最大特点就保持原文的异国情调。比如, “时间就是金钱”就是异化手法下“Time is money”的译文。具体而言, 异化的翻译方法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 异化不会完全遵守目的语文化的语言和文本规则;第二, 从目的语文化来看, 该方法下选用的词汇倾于深奥, 不易理解;第三, 有意采用目的语中的古代词法进行翻译;第四, 异化方法下提供的译文给目的语文化的读者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使他们务必以原语方式或原作者的方式来思考和理解, 因而阅读这样的译文并非易事。

一方面, 译者应尽量使译文易于理解;另一方面, 译者又应保持原作风格不致完全归化, 鲁迅在《“题未定”草˙二》 (1935) 中有精彩论述:

还是翻译《死灵魂》的事情。……动笔之前, 就先得解决一个问题:竭力使它归化, 还是尽量保存洋气呢?日本文的译者上田进君, 是主张用前一法的。……所以他的疑问, 有时就化一句为数句, 很近于解释。我的意见却两样的。只求易懂, 不如创作, 或者改作, 将事改为中国事, 人也化为中国人。如果还是翻译, 那么, 首先的目的, 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 不但移情, 也要益智, 至少是知道何地何时, 有这等事, 和旅行外国, 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 就是所谓洋气。其实世界上也不会有完全归化的译文, 倘有, 就是貌合神离, 从严辨别起来, 它算不得翻译。凡是翻译, 必须兼顾着两面, 一面当然力求其易解, 以免保存着原作的丰姿, 但这保存, 却又常常和易懂相矛盾:看不惯了。不过它原来是洋鬼子, 当然谁也看不惯, 为比较的顺眼起见, 只能改换他的衣裳, 却不该削低他的鼻子, 挖掉他的眼睛。我是不主张削鼻挖眼的, 所以有的地方, 仍然宁可译得不顺口。只是文句的组织, 无须科学理论似的精密了, 就随随便便, …… (鲁迅, 《“题未定”草·二》, 1935)

可见, 鲁迅对于欧化和洋气有两方面的考虑:其一是对智力提高的好处, 其二是输入新颖的表达方式进入目的与文化, 有利于改善中国传统语法和句法规则。在日本求学的最后一年, 鲁迅完全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方法, 译界也把此认为是他对现代中国文学翻译的一大贡献。

二、鲁迅异化观的特点

实际上在韦努蒂之前, 鲁迅已明确地提出了归化和异化的二元分析的做法。然而, 相关的专著或论文却很少提到鲁迅的贡献, 但在《关于翻译的通信》中, 他对异化的论述十分重要:至于供给甲类的读者的译本, 无论什么, 我是至今主张“宁信而不顺”的。自然, 这所谓“不顺”, 绝不是说“跪下”要译作“跪在膝之上”, “天河”要译作“牛奶路”的意思, 乃是说, 不妨不像吃茶淘饭一样几口可以咽完, 却必须费牙来嚼一嚼。这里就来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完全中国化, 给读者省些力气呢?这样费解, 怎样还可以称为翻译呢?我的答案是:这也是译本。这样的译本, 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 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中国的文或话, 法子实在太不精密了, ……要医这病, 我以为只好陆续吃一点苦, 装进异样的句法去, 古的, 外省外府的, 外国的, 后来便可以据为己有。这并不是空想的事情。 (鲁迅, 《关于翻译的通信》)

从上述论述中, 笔者可归纳四点:即他主张用不顺畅的语言来换取忠实;主张精英翻译;认为古代词法是异化的体现;主张通过归化来充实本国语言。

鲁迅坚持译文应尽可能地与原文保持忠实一致, 他把忠实放在第一位, 把通顺放在第二位。译者的翻译过程, 不仅是新内容的输入过程还是新表达方式的介绍过程, 而正是在此过程中, 由于译者要迁就外来语言和文化的特点而又要尽可能使译文忠实而不得不对一些语句的处理显得不通顺不流畅。就鲁迅异化观的第二点而言, 相当一部分学者仍不能接受。鲁迅所谓的精英翻译实际上是把普通群众排除在其目标读者之外, 这种思想初看似乎有失公允, 但在当时却有道理。鲁迅认为, 在翻译之前, 译者应清楚确认自己的目标读者是哪个阶层的群体。他本人曾把当时的民众分为三个群体:第一个群体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第二个群体是受过一些教育的人;第三个群体是完全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三者中, 很明显, 最后一个群体是被排除在目标读者之外的, 但他们仍然能通过图画、演讲、戏剧、电影等其他方式获得启发。此外, 为第一群体和第二群体提供的译文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为第二群体提供的译文在一定意义上不被认为是纯翻译而是一种改写或创造, 而为第一群体提供的译文可被称为纯翻译—必定忠实但并非顺畅。从上述分析可知, 鲁迅归化下的译本是仅供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阅读的, 因此鲁迅的翻译方式是精英导向的。

鲁迅清楚地意识到尽管社会正处于由文言文逐渐向白话文过渡的时期, 但当时可供人们使用的语言非常匮乏, 如果找不到恰当的白话文来表达, 可用文言文来替代。正是他在翻译中大量使用这些与当时逐渐处于主流地位的语言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 也明显加剧了异化的色彩。

总的来说, 鲁迅翻译异化观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牺牲通顺以求忠实;译文的精英导向和大量使用文言文。

三、鲁迅异化观形成背景分析

就鲁迅异化翻译观的形成背景而言, 可分为两个方面, 即语言上的原因和政治上的原因。一方面, 当时文言文的词法已经开始逐渐退出舞台, 鲁迅引入了大量的外来表达方式, 虽然并不十分顺畅, 但却为丰富当时的语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此为语言方面的背景。另一方面, 当时社会特定的政治环境是其异化翻译观形成的主要原因。鲁迅生活在不稳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他旨在通过翻译和写作颠覆当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引进西方先进的思想和观念, 并激励和教化青年一代去实现救国的目的。就文化的势力而言, 鲁迅当时处于弱势文化环境中, 他不得不利用外来文化的势力和影响来增强我国文化的力量。

其实, 我当时的意思, 不过是要传播被虐待者的苦痛的呼声和激发国人对于强权者的憎恶和愤怒而已, 并不是从什么“艺术之宫”里伸出手来, 拔了海外的奇花瑶草, 来移植在华国的艺苑。 (鲁迅, 《杂忆》)

此外, 鲁迅翻译的精英导向也是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在他看来, 在翻译的参与过程中, 译者和读者都应是对社会承担责任的精英, 而统治阶级的大部分强势官员也属于精英的群体。译者为了达到其特定的政治目的, 就必须采用符合和体现统治阶级口味和身份的表达方式来译介作品, 这样才有可能得到他们的接受、吸收进而转化为政策。鲁迅用晦涩难懂的表达方式引进西方大量先进的思想和文化旨在引起当局的关注, 力求他们能利用救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鲁迅的精英异化观携有深刻的政治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方梦之, 《译学辞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3]、李寄, 《鲁迅传统汉语翻译文体论》,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4]、王友贵, 《翻译家鲁迅》,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篇9:鲁迅遇“鲁迅”的启示

原来冒名顶替“鲁迅”的人是一位小学教师,真名“周初仁”。当许、章两人找到他时,他眉飞色舞地介绍:“我就是鲁迅。敝人小作《彷徨》已经印发八万份了。全国书局已经上架售罄,请二位看后不吝指教。”两人听后哑然失笑。拱手告辞。

回去后,许、章两人将“鲁迅”所见所闻如实写了一封长信,邮寄给了鲁迅。

真相大白,水落石出。鲁迅在1928年4月的《雨丝》杂志回应了这件事,标题是《在上海的鲁迅与杭州的鲁迅启事》,文中幽默风趣:

“让我非常欣慰的是,中国另一个姓周。名鲁迅的先生和我同时代不期相遇了,应该值得庆贺。中国同名同姓之多。这是没有办法更改的。但让我很感兴趣的是,通过他的自叙,有一大半和我一样的经历,就像影子和人体重叠般的默契。这让我很为难,到底我是人体,他是影子;还是我是影子,他是人体,至今我自己都糊涂了,分不清。那位杭州的‘鲁迅’,曾经给一位大学生写过这样一首诗歌:‘我来君寂居,唤醒谁氏魂?飘萍山林迹,待到他年随公去。’署名竟然是‘鲁迅游杭吊老友曼殊句’。这首诗歌细细品味,有失高明之处一二,硬是替着曼殊说‘待到他年随公去’,也未免太专制了。‘去’呢?自然一天要‘去’的,然而去‘随’曼殊去,我这個上海的鲁迅做梦都没有想过。另外我再次强调:我之外,今年至少还有一位叫‘鲁迅’的和我对视中,但那个‘鲁迅’的言语和行动,和我曾经印过一本《彷徨》而没有销售到八万本的‘鲁迅’无关……

事后,许、章两人特地赶到上海,问询鲁迅如何处置那个冒牌货,是否告官把他抓起来。鲁迅哈哈大笑:“随它去吧。不必追究,到此为止!”

一场冒名顶替的风波就这样云淡风轻,一笑泯江湖。鲁迅靠宽厚仁慈的姿态,用幽默的方式撰文化解了这场意外,让世界回归祥和安静之中,这是鲁迅为人处世精彩妙笔,也是一个人涵养滋润的人生风采。

篇10:鲁迅背景

读不读鲁迅,似乎不成问题,因为每一个接受过基本教育的中国人,都一定读过鲁迅的文章,篇数还不算少,中小学教材里选入了鲁迅的多篇散文和小说。但这种阅读毕竟还是不一样的,更何况在学习过程中,许多人读鲁迅的体验并不是很好。我们所说的“读不读”鲁迅,指的不是作为教材的阅读,而是另一种自主的自发的、更高层次的阅读。作为学生,除了教材,你还会读几篇鲁迅的文章吗?作为成人,你还会把鲁迅作品纳入到自己的阅读书目当中吗?

多年前人人读鲁迅、只能读鲁迅的那种“盛况”其实是不正常的,但转眼之间全社会没几个人再读鲁迅,似乎也是挺令人惋惜的。幸运的是,仍然有一批人在研究鲁迅,在用各种方式推动人们阅读鲁迅,老一辈的有钱理群,中年的则有孙郁、陈丹青等人,他们用自己的学识和努力,从更新颖的、更接近这个时代的角度去重新阐释鲁迅,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好的书籍,譬如《心灵的探寻》、《鲁迅遗风录》、《笑谈大先生》,都是难得的好书。

阎晶明先生的这本《鲁迅还在》也是这样的书籍,他结合自己的“鲁迅阅读心史”谈了怎么读鲁迅的问题。为了摆脱以前过度拔高乃至神化鲁迅的错误,新时期以来人们提出了“平视鲁迅”,而阎先生则旗帜鲜明地指出:读鲁迅,“须仰视才见”。当然,他所谓的“仰视”并不是拔高鲁迅,不是否定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而是在承认鲁迅思想和文学高度的前提下,去探究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人生与精神世界。我以为,这种阅读鲁迅的态度是客观的,也是必需的——平视鲁迅,你觉得自己够格吗?

这本书里收录了十余篇“读鲁迅”的文章,可以算得上是作者的阅读笔记。他仰视鲁迅,同时选择了很“接地气”的解读角度:关于鲁迅的吸烟史和生病史,从鲁迅一生的生活习惯去了解他的性格与情感世界;关于鲁迅和他生活的城市,把鲁迅放在独特的城市文化环境中去考察;关于鲁迅和藤野先生、和青年烈士、和年轻作家的交往,从事件、细节的考证中,发现鲁迅性格的坚韧与柔软……角度独特、材料丰富,读起来引人入胜。

阎晶明先生说“鲁迅还在”,是基于这样三点判断:一是“真正的经典不会被撼动”,一是“鲁迅思想的魅力在于其强大的现实性”,还有一点是“鲁迅思想活在人间”。这样的判断是可靠的,我们这个时代,和鲁迅生活的那个时代还没有太多本质上的差异;我们国民性当中所传承的基因,依然具有强大的力量。因此,虽然鲁迅早已远去,但他必须“还在”。

篇11:在鲁迅故里读鲁迅 阅读答案

站在鲁迅故居的百草园,我捕捉不到任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的快乐,我感到茫然,仿佛所处的并不是百草园,百草园尚在另一个为我所不知的地方。似乎总是——风景在别处。导游说,“这里只有两个地方是原来的,泥墙根和石井栏。”就因为是原来的,泥墙根已经被砖墙护起来了,成了墙中墙。事实上,它矮得根本不像一堵墙,倒像是一截土垛,如果不是因为这篇著名的文章,它恐怕早就被铲平了。历史与文化的附加值常常超越物质的本体,这是自然的。仍然要感谢这个地方,给了鲁迅那么多的快乐,这对他来说是多么重要!

三味书屋不仅狭小,而且呆板,没有任何孩童的气息,整个就是一副胡须枯索的老夫子的面孔。书屋的小院形象地注解了“天井”的含义,满墙满地的青苔如井壁与井底,窄仄潮湿,仿佛这里的人生也将是长满青苔的。这里连空气中都壅塞着压抑感,外观仿佛一张阴沉的脸,内观仿佛一个滞重的心胸。也许是久无人居,没有人气的缘故罢。如今的三味书屋对于鲁迅仿佛是一个象征性的场景,烘托着告别百草园以后的鲁迅,以及他那缺少欢快的人生。告别百草园,就是三味书屋,这似乎是关于人类命运的起承转合的一个暗示。

鲁迅故居如我在别处参观过的名人故居似乎没有太大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故居的注解,即陈列在墙壁上的那些图片和文字。有一块展板上镶着鲁迅的父母、早夭的弟弟(后人根据其夭折时的样子所想象的成人时的样子)和朱安的画像。上面并排为父母,下面并排为早夭的弟弟和朱安。早夭的弟弟和朱安并排,让我感到费解。这是根据什么原则排列的呢?因为早夭的弟弟和朱安都是不圆满、无建树的畸零者?

1作者介绍了鲁迅故居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详写了哪些内容

作者介绍了鲁迅故居里的百草园,三味书屋,故居的注解。详细描写了百草园里的泥墙根,三味书屋的小院及故居的注解。

篇12:鲁迅背景

幼年时期的鲁迅,丰衣足食,自由快乐,家境厚爱,并且还是名门望族。他在私塾里饱读诗书,十分受人尊敬。与少年闰土的友谊,去看戏、偷别人罗汉豆的欢喜、有趣,还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阵阵欢笑。

但好景不长,在鲁迅13岁后,他的爷爷周福清因为被误认为是科举舞弊,抓入牢中。鲁迅一家为了救出祖父,变卖家产,经过努力,终于救出了原来要被“秋后问斩”的祖父。祖父回到了家中,但这个家,已经失去了以往的华荣富贵,欢声笑语了。家庭变故,家道中落使鲁迅一个人扛起了整个家族。家道中落,给鲁迅留下了失落。但是,鲁迅因为想要重新挣回以前的种种精神上的损失,十分刻苦地读书,并且处处体量着母亲。这时父亲已经去世,亲戚与他人的歧视、侮辱和游耍,给鲁迅带来了沉痛的打击。鲁迅没有被打倒,他以肩扛起整个失落的家庭。

父亲的死亡,对中医的不信任,让鲁迅来到日本的仙台医学专家学院。藤野先生的帮助,让鲁迅成绩突出。但一切改变于那一张影片。这使他最终弃医从文。他为什么有这么一个决定呢?都是因为那一张影片,与那一阵欢呼。中国学生看着中国人被日本人给用枪杀死也不知羞耻,而在鼓掌欢呼。鲁迅再也看地不下去了。鲁迅知道自己医术再高明,也治不了国人的病,这种病,也许只有他才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于是立刻弃医从文。

但鲁迅的弃医从文,从一开始就不顺利,鲁迅渴望用手中的笔唤醒我们这个遭受百年屈辱仍昏睡死沉的民族。但鲁迅刚开始创作的文学作品并不成功,不仅读者很少,即使是仅有的读者也很难产生共鸣与精神的振奋。再加上混乱的时局让鲁迅感到救国的无助、无望,于是开始在研究佛经和历史中逃避现实。从19到19,鲁迅一直沉在自己的家中,低着头,只想逃避下去。

但是,钱玄同的“铁屋子”对话,终于让鲁迅重新站了起来。从19到1936年的十月,鲁迅自开始创作,便源源不绝。

一生的呐喊,这位伟大的巨人在1936年10月19日轰然倒地。

篇13:在鲁迅故里读鲁迅

三味书屋不仅狭小, 而且呆板。没有任何孩童的气息, 整个就是一副胡须枯索的老夫子的面孔。书屋的小院形象地注解了“天井”的含义, 满墙满地的青苔如井壁与井底, 窄仄潮湿, 仿佛这里的人生也将是长满青苔的。这里连空气中都壅塞着压抑感。外观仿佛一张阴沉的脸。内观仿佛一个滞重的心胸。也许是久无人居, 没有人气的缘故罢。如今的三味书屋对于鲁迅仿佛是一个象征性的场景, 烘托着告别百草园以后的鲁迅, 以及他那缺少欢快的人生。告别百草园, 就是三味书屋, 这似乎是关于人类命运的起承转合的一个暗示。

鲁迅故居如我在别处参观过的名人故居似乎没有太大不同, 最大的不同就是故居的注解, 即陈列在墙壁上的那些图片和文字。有一块展板上镶着鲁迅的父母、早天的弟弟 (后人根据其夭折时的样子所想象的成人时的样子) 和朱安的画像。上面并排为父母, 下面并排为早天的弟弟和朱安。早天的弟弟和朱安并排, 让我感到费解。这是根据什么原则排列的呢?因为早天的弟弟和朱安都是不圆满、无建树的畸零者?

关于朱安, 绍兴鲁迅故居的文字是这样介绍的:“……是个旧式妇女, 缠足, 思想比较封建, 与鲁迅在思想、情趣、文化爱好等方面都相去甚远。……婚后没几天, 他便又回到日本东京。从此, 鲁迅和朱安做了一生的挂名夫妻, 成为封建婚姻制度的受害者。”导游是这样讲解的:“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 是母亲瞒着他为他所订, 当时他在日本, 是被骗回来完婚的, 结婚四天, 就回日本去了, 他们只是名义上的婚姻。鲁迅说, 这是母亲送给我的礼物。他们之间是没有爱情的。”

导游的解说是贴近民间的, 而我所关心的正是一般人是如何阐释和理解鲁迅的。“是母亲瞒着他为他所订”, 这非常合乎一般人对于鲁迅和朱安的想象———正如鲁迅早夭的弟弟的画像是别人的想象一样。但事实并非如此, 鲁迅事先知道, 而且和朱安有联络。许多貌似合理的想象其实与真相相去甚远。比如何摆放朱安更难的是如何摆放许广平, 于是, 在这个显眼而正统的位置上, 许广平成了被省略的人。

相挨的另一块展板的左上方是鲁迅的两个弟弟周作人、周建人的照片, 右上方是鲁迅《呐喊·自序》中的一段话:“我有四年多, 曾经常常, ———几乎是每天, 出入于质铺和药店里, 年纪可是忘却了, 总之是药店的柜台正和我一样高, 质铺的是比我高一倍, 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 在侮蔑里接了钱, 再到一样高的柜台上给我久病的父亲去买药。”这段话在鲁迅纪念馆里也有。这块展板的下方是鲁迅《父亲的病》的手稿。鲁迅自叙传式的写作并不多, 这算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两篇, 每一篇都提到父亲的病以及家道中落, 可见对其影响之深, 鲁迅目光的冷峻和文字的坚硬由此奠定。作家的早年生活决定了其艺术诞生的质地, 似乎两者之间有一个秘密通道。

参观完鲁迅故居, 又去参观鲁迅纪念馆。为了了解一个关于鲁迅的专门机构是如何理解鲁迅的, 以及向大众推出了一个怎样的鲁迅, 我拍下了纪念馆几乎所有的文字。鲁迅吐露心声最多、自叙传性质最强的是《呐喊·自序》, 纪念馆引用文字最多的也是《呐喊·自序》。《呐喊·自序》是鲁迅在创作的早期完成的, 此后, 他似乎再不愿这么袒露自我了。《呐喊·自序》呈现了一个实在可感的鲁迅, 纪念馆一进门的“民族魂”塑像后的“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则呈现了一个更加形而上的鲁迅。是经过了精神的升华和提纯之后的鲁迅。但两者皆可视为鲁迅的自况。在一块名为《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字匾上写着:“在人生的路上, 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 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 也以为快活。”这话出自《两地书》。鲁迅与许广平爱着时居然也是如此不轻松的!许广平爱上的, 也许就是一颗“民族魂”?这样的爱情, 其精神性实在是太伟大了。伟大得令人心痛!

篇14:鲁迅能不能得鲁迅文学奖

若你有幸读到了车延高的更多诗作,如《一树光宗耀祖的花香》,也许会发现,车先生的诗固然不佳,却也不差。写徐帆、刘亦菲的诗歌乃是其最下乘的作品,况且《徐帆》一诗在网上流传之时,惨遭腰斩,更不堪卒读。这是车延高备受攻讦、“羊羔体”风靡一时的一大原由。在此背后,还有一个关键因素不容忽略,即车延高的身份:武汉市纪委书记。达官显贵而获重奖,有人便怀疑起其中的猫腻来。

由此生出了一个疑问:在中国,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的评选,到底具有多大的公正性与权威性?是唯作品论,还是唯身份论?对此,我向来持有偏见:中國最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民间,而非官方;对于经典和大师而言,获奖只是茶余饭后的一道甜点,比起他们对荣誉的需求度,恐怕这些奖项更需要他们的名字来增色——这一点,不仅适用于鲁迅文学奖,连诺贝尔文学奖都概莫能外。前不久获奖的略萨就是最佳例证。

不妨假设,如果鲁迅先生活到今日,能否获得鲁迅文学奖呢?尽管,在我看来,鲁迅文学奖只是借用了鲁迅的伟大名义,从其价值取向来讲,和鲁迅并无半分干系。

鲁迅的强项,与鲁迅文学奖所设体裁门类契合者,一是杂文,二是短篇小说,其他如散文、文学理论等,鲁迅皆有所成就,虽非登峰造极。然而,依鲁迅文学奖三大评选标准,第二条要求“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对于鲁迅则是一道门槛,因为连中学生们都“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当年鲁迅文章一出即洛阳纸贵的盛况,如今只是遥不可及的神话。

再看第一条,要求“所选作品应有利于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接下来还有许多“有利于”,几乎每一项都足以构成纠结在鲁迅死魂灵之上的沉重锁链。随便说一点。鲁迅文学奖讲究“爱国”,鲁迅自然是爱国,不过他之爱国,表现为批判,他要做国家身上的牛虻;今人之爱国,表现为赞美,不发恶声。

上一篇:积极探索反腐倡廉工作的内容 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效能下一篇:在镇党委换届闭幕式上的讲话 党建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