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中的问题与思考

2024-04-21

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中的问题与思考(通用8篇)

篇1: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中的问题与思考

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中的问题与思考

一、反洗钱的内容

(一)洗钱的概念

洗钱的正式概念最早出现在 1988年12月19日《联合国反对非法交易麻醉药品和精神病药物公约》里,该公约对洗钱定义为:“为隐瞒或掩饰因制造、贩卖、运输任何麻醉药品或精神药物所得之非法财产来源、性质、所在,而将该财产转换或转移者。”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从金融角度将洗钱定义为:“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可能无意间被利用为犯罪资金的转移或存储中介。犯罪分子及其同伙利用金融系统将资金从一个账户向另一账户作支付和转移,以掩盖款项的真实来源和受益所有权关系;或者利用金融系统提供的安全保管服务存放款项。此即常言之洗钱。”尽管不同的组织对洗钱有不同的定义,但洗钱实质上可归纳为将非法收入合法化的过程。不同的组织对洗钱定义的差异主要是因其对“非法收入”和“洗钱的手段”规定不同而产生的。

洗钱的一般行为表现是:第一、把钱存入海外银行;第二、先把钱存入本国银行,然后尽快以电汇方式把这些金钱转到国外保密银行;第三、从本地及外国证券公司买入股票,然后卖出;第四、把钱带入合法赌场,购买筹码,马上兑换回现金,造成钱是从赌场赢来的假象。洗钱一般包括以下三个阶段:一是放置,即通过初加工把非法收入和其他合法收入混合;二是离析,即通过复杂的金融操作进行再加工,模糊非法收入的来龙去脉;最后是归并,即将洗白了的非法收入转移至个人或合法组织的名下。

(二)反洗钱的现状

据统计,2007年共有715家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依法对4533家金融机构,进行了反洗钱现场检查,其中检查银行业金融机构3909家,证券期货业金融机构96家,保险业金融机构528家。对于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违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依法进行处理,对部分金融机构实施了行政处罚,罚款共计2652.42万元。2007年全年被处罚金融机构共计350家,占被查金融机构总数的7.72%,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341家,占被查银行业金融机构总数的8.72%;证券期货业金融机构4家,占被查证券期货业金融机构总数的4.17%;保险业金融机构5家,占被查保险业金融机构总数的0.95%。在被处罚金融机构中,除3家仅涉及未按规定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的违规问题外,其余347家均涉及未按规定识别客户身份或是未按规定报告大额和可疑交易。[1]

近年来,随着《刑法》修正案(六)、《反洗钱法》和多个反洗钱规章的发布,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反洗钱专门法律和相关法律相结合,刑事法律规范、行政法律规范多法律部门相互衔接,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多层级规范性法律文件相互配套的反洗钱法律体系,能够基本满足打击洗钱犯罪的需要。但是,与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建议和相关国际公约相比较,我国关于洗钱犯罪的刑事法律规范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应该采取措施扩展有关洗钱犯罪主体范围。比如说自我洗钱和单位犯罪,《刑法》修正案(七)刚才才通过了一读,在这个阶段单位犯罪已经写入了《刑法》修正案(七)了,这样就会扩大犯罪主体,以前《刑法》312条只对自然人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刑法》修正案(七)能够通过对单位也可以依据312条进行处罚,处罚的范围也就有所加大。自我洗钱是说一个犯罪人是上游犯罪的人能不能再定一个洗钱罪,因为这些上游犯罪常常是以获取收益为目的的犯罪,而这种犯罪常常会把自己的钱再去隐瞒、转移甚至再投资,投资之后可能还会产生收益,甚至用来炒股、做房地产业会产生收益。现在的法律对后面这种行为并不认为它是洗钱的,没有加入这部分的惩罚。对目前的洗钱行为都是对第三方进行的处罚,也就是说你替别人洗钱,另外一个人贪污受贿、走私贩毒,你为他提供账户是要犯洗钱罪的,自己贪污受贿的钱去清洗是不是算洗钱罪在我们国家还有些不同的看法,而在国际上这种行为是要被处以洗钱罪的。这是我国的法律上需要改善的地方,这样才能对上游犯罪起到威慑作用。增加洗钱犯罪的行为方式,以及进一步明确、完善冻结和没收恐怖分子资产的有关机制等。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审议《刑法》修正案(七)(草案),已经考虑将洗钱犯罪主体扩展到单位,司法机关也正在研究对洗钱犯罪规定进行相应的司法解释。人民银行将继续关注和配合立法和司法部门的工作,采取各种措施尽快推动完善我国反洗钱法律体系。[2]

我国居民普遍有现金交易的习惯,对此既要尊重历史和现实,又要加强引导和管理,建立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因此要综合运用包括反洗钱在内的各种手段,理顺现金流通中的问题。目前,人民银行出于防范和打击洗钱活动的需要,从大额现金交易报告和大额现金交易客户身份识别两个方面对金融机构大额现金交易进行管理。大额现金交易报告制度要求金融机构报告客户单笔或单日累计人民币20万元以上或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交易。大额现金交易客户身份识别制度要求金融机构对一定金额以上的金融交易,必须识别客户身份,防止匿名或假名交易。

关于大额现金交易制度虽然有了相关的规定,但是还是不够的,国外对大额现金交易有非常严格的规定,这和我们不一样,我们的商户都喜欢用现金,认为用现金交易比较快,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比较安全,而在国外实际上是很怕用现金的,用卡和支票交易都很方便,而且也很安全,如果你的支票是空头支票,你可能会受到很严的处罚,但是你用大量现金交易,商店老板就会觉得你的现金有可能和逃税或者来源不明和犯罪收益有关系,他们也怕受牵连,所以有很多商店说你要用大额现金别在我这儿买,你要能刷卡就刷卡,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社会风气,谁都不用大额现金,携带大额现金也被认为这个人的行为有些怪异。[3]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全球的“黑钱”经过慢慢累积,至今已达1兆亿美元,且每年还以1000亿美元的速度增加。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年洗钱金额已高达4000亿美元,相当于全球贸易总额的8%,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2%。从国际经验来看,洗钱和反洗钱的主要活动都是在金融领域进行的。犯罪分子利用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渠道来完成洗钱的过程,达到洗钱的目的,因此,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始终处在反洗钱第一线,是反洗钱的主要阵地。洗钱将对金融机构造成巨大的声誉风险,甚至导致金融危机,威胁国家信用与安全。由于我国反洗钱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整个银行业反洗钱机制尚未健全与完善,存在许多问题和操作难点。在国内外洗钱活动猖獗及相应的国际社会反洗钱立法与合作不断加强的今天,如何建立我国商业银行有效的反洗钱机制,维护区域金融、国家金融乃至世界金融安全与稳定,确实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商业银行反洗钱运行中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一)、制约因素

1、履行反洗钱义务与追求银行利润最大化的关系

一方面,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其经营目标,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全面履行好反洗钱义务就必须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经营成本增加,从短期或者从局部来看其经济利益必然受到影响。但是如果不履行反洗钱义务,一方面面临的是违反反洗钱法律法规,受到监管部门的处罚;另一方面一旦被洗钱犯罪分子利用,将会面临声誉风险,甚至会影响商业银行的生存。

2、反洗钱内控制度与银行内部经营管理内控制度的关系 商业银行的反洗钱内控制度,既是一个专项制度,又必须与内部经营管理的内控制度融为一体,商业银行要在完善内部经营管理制度的同时,认真按照《反洗钱法》及人民银行的规定,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根据各自的特点和经营情况,将反洗钱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要求,分解、细化落实到具体的管理和业务流程中。

3、履行反洗钱保密义务与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关系

金融机构有为储户保密的义务,执法者在反洗钱过程中对已经获取的信息,也应遵循有关法规为客户保密。但在反洗钱工作制度中,有对金融机构及其职员的“银行保密义务的豁免”原则。

4、现阶段由于法律制度不健全造成洗钱犯罪和洗钱行为不一致的关系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所称的洗钱行为和《刑法》中的洗钱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该严格区分。目前人民银行行政规章上所说的洗钱(MoneyLaundering),是指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或者其他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4]

5、单独行动与整体联动的关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中,跨境、跨行业洗钱逐渐成为洗钱行为的一个新趋势,这就决定了反洗钱工作如果由单个国家或单个银行机构来行动,是很难奏效的。商业银行不能孤立作战,要建立本行内部各机构之间、本行部门之间、本行与人民银行之间以及本行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管局等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广泛联系,形成有效互动,经常交流反洗钱工作经验和信息,切实做好大额和可疑资金的收集、分析、识别和监测工作。[5]

(二)、我国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反洗钱缺乏足够的认识

目前大部分商业银行存在对反洗钱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问题;对《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和《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规定》中的反洗钱要求仅仅认为是履行程序而已,缺乏作为义务主体清醒的认识。我国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刚刚开始,各家商业银行担心谁率先严格执行反洗钱监视义务——审查与登记客户身份、要求客户提供有效证明、开立账户具有条件要求、大额可疑支付交易按规定上报等,谁就会面临失去大量客户的风险,即使是正常的、非可疑的大额的客户也有因回避银行披露信息的隐私性自保心理而离开。所以银行尤其不愿意率先采取反洗钱措施而导致客户流失。他们互相观望,行动迟缓,同时有逃避人民银行监管的侥幸心理。

2、重经营业绩轻信用安全

作为追求利润的商业银行,容易通过放宽开户条件,放松支取管理制度来争取客户、扩大业务、吸收存款。往往是见钱就揽,有钱就收,而忽视了对钱的性质和来源的了解,面对大额支付交易,仍为其办理业务,表现出重经营业绩轻信用安全的厚此薄彼倾向。

3、成本考虑

商业银行要承担反洗钱“监视器”的作用,就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设置反洗钱机构,配备反洗钱人员,制定反洗钱规定,落实反洗钱行动,进行反洗钱培训,购置与调整符合反洗钱要求的信息系统等。而这些对于银行而言,无一不导致银行经营成本增加。

4、一线临柜人员反洗钱业务素质偏低

洗钱犯罪是一种智力型、知识型、隐蔽性的犯罪,防范和遏制洗钱行为,不仅要求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反洗钱立法,还要求具有懂法律、熟悉业务、有反洗钱经验、经过专门训练的银行从业人员。与此要求相比,基层商业银行一线人员专业素质普遍偏低,反洗钱知识匮乏,其中有的不熟知反洗钱法规,有的对洗钱手段一知半解,有的对企业经济活动规律了解不多,不能很好地落实反洗钱措施。

5、人民银行监管机制中没有激励机制和补偿机制

一旦查出洗钱金额,按照我国现有程序先是冻结,后是上缴国库,商业银行不仅无利可图,而且成本和收益失衡。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来分析,这种在激励机制和补偿机制缺失的制度下,商业银行反洗钱积极性受到挫伤,降低反洗钱机制的效率。

6、反洗钱监测系统科技手段不先进,自动洗钱识别系统急需开发 目前商业银行尚未建立自动的可疑支付交易电子识别系统,特别是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无业务综合系统或业务综合系统落后,在无法实现大额和可疑资金交易数据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提取的情况下,各商业银行只能依靠人工提取、手工上报,工作量大。[6]

三、商业银行如何开展反洗钱工作

1.统一内部全员思想,提高反洗钱认识 一是必须充分认识到反洗钱是法律的理念。人民银行出台的反洗钱法规是国有商业银行必须遵守和执行的法律,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必须在人行法规中进行,国有商业银行的员工,必须牢固树立反洗钱是法律的观念,遵守人行颁布的“两法一规”,并用它指导反洗钱工作。二是必须树立按人行“两法一规”指导经营的理念。日常经营中必须自觉符合“两法一规”的要求,站在维护金融安全的高度,增强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意识,严格按人民银行的规定要求,不折不扣地履行好义务,不从事不正当竞争,不从事妨碍反洗钱义务的活动,在充分了解和掌握“两法一规”的情况下,还要善于利用它来为日常经营服务。

2、配合有关部门营造全局性反洗钱环境

一是积极参与加快反洗钱法律法规建设,为构建具有权威性、全局性的反洗钱法律保障体系,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二是一方面积极参与加快反洗钱组织建设,构建反洗钱共同体,并通过这个共同体,密切与全社会的反洗钱工作联系,做到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多管齐下,形成合力,进行综合治理,堵住漏洞,消灭盲区,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活动。另一方面还要完善自身内部反洗钱工作组织建设,统一协调好本单位的反洗钱工作,配备好相应数量的人员,保证必要的条件,加大培训力度,着重增强临柜人员反洗钱能力,从而在审慎地识别可疑交易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积极参与加快反洗钱软件和系统研发。

3.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反洗钱管理 当前,洗钱犯罪日益猖獗,其所造成的金融风险的积聚和释放,将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大敌。依靠法律法规和完善的制度结构,来管理、防范和化解这种风险,显而易见是艰巨的。因此,必须彻底改变制度体系不配套、且陈旧老化的局面,改变有制度不能遵守、违反制度不受应有追究的不良环境,弘扬法治精神,加强制度的执行和管理,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基本制度体系,按国际惯例和规则来规范业务的规程,形成有效的洗钱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加大奖惩力度,在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形成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在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良好氛围。

4.以反洗钱要求为准则,清理现行业务规则

国有商业银行业务规则是根据国家的有关金融法律、法规、条例、决定、实施细则等制订的,这些金融法律、法规,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与反洗钱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需要按反洗钱要求,对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的业务规则进行清理、废止或修订,制订新的适应反洗钱要求的金融法规,填补反洗钱立法的空白。

5.建立法律保护屏障,强化网上银行业务监管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得数字经济成为社会经济新的增长点,特别是网上银行业务,作为现代商业银行激烈竞争的新领域,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在入世后建立竞争的优势的重要手段,同样,这也成为洗钱犯罪首选渠道。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服务尚未有相关的立法来规范,如何保障网上银行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安全性,减少或预防被洗钱犯罪分子所利用,是国有商业银行开展这项业务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应尽快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第一,制订规范的网上银行服务电子合同格式文本,明确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第二,加强和完善电子支付等相关方面的法律制度,制定严密有效的《电子资金划拨法》,实施对电子资金划拨、电子支付的有效的监管,以期进一步减少和预防洗钱行为的发生。第三,通过人总行与社会相关部门联合,共建金融认证中心体系,对客户的数字、数字签章、真实身份进行认证,确保客户身份的真实可靠。第四,通过高科技来研究开发反洗钱软件和系统。这个软件可以根据需要,自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检索、汇总等操作,使得反洗钱工作逐步规范化、科学化、数据化和网络化。并将金融认证中心体系与之对接,发现有异常交易,如存取款现金数额和频率与客户本人的正常收入明显不符的交易、在某一时间内将现金分散存入集中支取或集中存入分散支取的交易等,反洗钱程序则立即进入自动关注、自动分析、自动认证状态,并提示公安部门立即介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施对存款实名制、账户管理、现金管理、汇总结算、银行卡结算等进行管理,可把日常工作中事后监督变为实时的、无间断的监控,提高反洗钱的敏锐度,提高反洗钱的时效性、准确性。[7]

6.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反洗钱能力

高素质的反洗钱员工队伍,来自于国有商业银行对反洗钱人才的集聚、开发和运用。以知识为基础的反洗钱人才是国有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的关键性要素。因此,不断提高员工反洗钱技能、经验、专长和知识层次,是国有商业银行反洗钱的基础。当前,国有商业银行要高度重视反洗钱人才,尤其是临柜人员反洗钱能力的开发与运用。一是加快员工反洗钱培训教育步伐。国有商业银行应依托自身的教育机构,将员工反洗钱培训与人才选拔结合起来,不断“孵化”出高素质的反洗钱员工。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创新用人机制,使一批优秀的反洗钱人才脱颖而出,以此构筑国有商业银行反洗钱人才高地[8]。

篇2: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中的问题与思考

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大力发展网上银行业务,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趋势。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产品的创新,网上银行业务不断完善,业务量持续增加,怎样持续稳健的发展网上银行业务,防范打击利用网上银行业务洗钱等非法犯罪行为,已成为广大金融机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以商业银行的角度,试图解读网上银行业务反洗钱工作的现状和对网上银行业务反洗钱工作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网上银行的基本含义及通过网上银行洗钱的基本特征网上银行是指借助互联网作为传输渠道向客户提供银行服务的方式。国际上关于网上银行通用的概念是“Internet Bank”或电子银行。在我国,金融机构网上银行的产品和服务通常包括对公司客户的批发业务和对个人的零售业务。

与传统银行相比,网上银行因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具有无纸化、瞬时性、方便性等特征:一方面是其提供的金融服务不受时空的限制,无需与客户见面就能办理相关手续,金融服务极其迅捷,服务指令的发出和实现几乎是同时的;另一方面与传统银行业务相比,网上银行在降低经营成本、优化服务质量、拓宽业务领域等诸多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但是网上银行的开放性服务、资金转移高效便捷等特点也为不法分子的洗钱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征:

1、隐蔽性。与传统的签名盖章不一样,网上银行无须客户与银行人员面对面接触,只需通过互联网即可操作完成。网上银行主要是通过对密钥、证书、数字签名等电子方式来认证交易双方身份,只认“证”而不认人。主机只能查证交易各方的身份及支付方的存款余额,而不可能审查支付方资金的来源及性质。

2、便捷性。网上银行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把银行金融服务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客户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登录自己的账户,并在全球任何地方迅速地转移资金;或者通过信用卡、自动提款机来完成电子货币与现金的互换;各种在线支付方式以及便利的网上订货系统,又使不法分子更容易地改变资金流向,掩饰资金的非法来源。

3、复杂性。为了逃避监管和追查,不法分子往往通过网上银行交易、空壳公司、伪造商业票据、金融衍生工具等多种洗钱渠道和方式进行组合运用,使得识别洗钱线索具有很大的复杂性。

二、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尽管通过网上银行洗钱现象已引起了反洗钱部门的高度重视,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采取了相应措施;建立了“大额与可疑指令交易监控系统”对洗钱等非法犯罪途径实施科技监管,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网上银行反洗钱工作仍存在一定的隐患和问题。

1.业务监管力度不够

现有的反洗钱法律、法规主要针对的是金融机构或特等非金融机构的传统业务,而对网上银行业务的反洗钱监管相对薄弱。从各商业

银行对网银业务进行可疑交易监测的情况看,目前网上银行业务已成为反洗钱监测和监管的“盲区”。

2.相关法律滞后凸现

利用现有的金融体系进行洗钱,是洗钱行为的核心所在,尤其是利用银行的金融交易系统。银行传统上对洗钱活动缺乏足够认识,加之严格的银行内部保密制度,都使基于银行的洗钱行为在其内部缺少有效的制约机制。外在洗钱分子的欺骗性,内在制度不严密性,使得制定与完善银行控制洗钱行为的法律规范显得非常重要。我国至今未有一部严密有效的电子资金划拨法律规章,缺乏对电子资金划拨、电子支付等的有效监管措施。而查处基于电子支付的洗钱行为,难度就更大。

3.账户身份识别难度大

网上银行支付系统主要是通过公私密钥、证书、数字签名的认证来确认交易双方身份的。这种只认“证”不认“人”的特点决定了认证各方只能查证交易各方的身份及支付方的余额,而不可能审查支付方余额的来源及性质。复杂的加密技术使网络银行支付工具更为安全,保护了客户的隐私权,但同时也给执法机构调查和惩治洗钱犯罪带来了几乎不可逾越的障碍。与交易有关的信息被加密,执法机构很难知道该信息的来源,难以在有限时间里调查和追踪犯罪。

4.交易机制审核不够严格

现在多数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中,客户通过网上银行办理支付转账业务时,特别是公转私,没有对其交易提供限制,当发起业务时

不需要提供任何证明材料和交易合同;而且在交易金额方面,只有单笔不超过500万元的限制,而没有当天累计金额的限制,也就是说,客户利用网上银行只要是单笔交易不超过500万元就可以无限制的办理支付转账业务,这无疑为洗钱等非法分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三、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反洗钱对策

1、加强网上银行反洗钱的法律制度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1)加强和完善网上银行等相关方面的法规制度建设,实施对网上银行资金划拔、网上支付的有效监管,是预防和打击洗钱活动的重要措施。我国网上银行发展速度较快,相应的法规制度建设已经滞后于网上银行实际发展。要在规范网上银行业务的基础上,及时制定针对网上银行业务反洗钱的法律规章制度,避免网上银行监管出现真空。

(2)加强对各类业务人员的反洗钱工作培训和反洗钱意识培养。通过开展相关培训,提高一线等相关工作人员反洗钱的意识和对可疑支付交易的识别、分析能力以及对客户潜在洗钱风险的敏感度。建立反洗钱过程控制专家队伍,有意识地培养一支既熟练掌握和运用IT知识,又精通银行业务与监管技能的反洗钱专业人才队伍。这样将会从组织上保证对网上银行反洗钱业务的有效监管。

2、持续开展客户身份识别

《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金融机构利用网上银行为客户提供非柜台方式的服务时,应实施严格的身份认证措施,强化内部管理程序,识别客户

身份。一是要加强事前防控,与客户初次建立网上银行业务关系时,采取严格有效的措施,掌握客户的真实情况,甄别客户身份,避免为有洗钱及其它非法活动嫌疑的客户提供网上银行服务,要根据客户特点或账户属性,考虑地域、业务、行业等因素,划分风险等级,杜绝匿名账户,严把客户准入关。二是要健全事中管理,加强网上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的控制机制,在客户行为或者交易情况出现异常,客户有洗钱等非法活动嫌疑等情况下,重新识别客户身份。

3、采用科技手段加强反洗钱活动监测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上银行产品的创新,网上银行业务量不断增大,要有效控制利用网上银行从事洗钱等非法活动的行为,必须建立和完善银行反洗钱大额和可疑交易自动识别报告系统。目前商业银行大多采取的是数据采集和人工识别两种,利用数据采集系统对各种金融数据进行分析,设定相应的大额和可疑交易识别指标、模型,对客户交易信息进行检索、汇总及分析,然后反洗钱工作人员根据对客户账户的了解和经验,确认客户交易应有的合理方式,对客户交易行为明显背离其应有的合理交易方式的,向人行反洗钱部门报告。而现阶段网上银行洗钱犯罪活动往往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传统的反洗钱手段已渐渐不能满足监控要求,迫切需要不断开发先进的反洗钱监控软件,建立与支付清算系统对接的交易监测系统,对大额和可疑交易进行自动、及时的监测和记录,使数据甄别分析智能化,使反洗钱工作逐步规范化、科学化,为异常交易的识别提供基础信息,提高网上银行洗钱活动的敏锐度、时效性和准确性,为打击网上银行洗钱犯

罪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4、积极开展国际间交流合作

随着网上银行业务的不断创新,通过网上银行也可完成外汇的支付结算业务,外汇业务的开展在方便正常国际结算业务公司的同时也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全球间的范围渠道,打击此类犯罪必须有效开展国际合作。目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开展国际合作:一是加大信息交流,及时将洗钱等非法犯罪嫌疑人的相关信息准确送达要求协查的国家。二是开展技术共享,相互交流打击网上银行洗钱活动的先进技术和做法。三是加强司法协作,签订司法协作条约,堵塞网上银行洗钱活动的漏洞,共同应对反洗钱这一犯罪行为。

篇3:对电子银行领域反洗钱工作的思考

(一) 电子银行业务的特殊性和隐敝性增加了发现可疑支付交易的难度。

客户只需要拥有一台连接网络的电脑和一部电话, 就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 随心所欲地完成转账、支付交易。犯罪分子利用电子银行的方便、快捷、可靠、无空间时间限制、客户资料隐蔽、远程操作的特点, 从事洗钱活动。而各大银行从事反洗钱工作的人员却只是将注意力放在可疑的传统业务上, 只关注大额存取款、转账等日常柜面业务, 而对电子银行的流水账和分户账缺乏甄别分析, 从而漏报或迟报可疑交易行为。

(二) 电子银行交易信息无纸化的保存方式增加了对可疑交易监测和核查的难度。

电子银行是客户通过网络或电话终端异地远程操作, 故客户开户所在银行不能像传统业务受理一样, 审查资金用途、金额, 客户不能提供签名, 也没有柜面录入。客户通过电子银行进行多笔大额资金汇划转账也不容易被察觉, 且不用向银行说明资金用途。没有了原始单据, 就只能通过流水账和分户账进行分析判断, 加大了监测和核查的难度。

(三) 对网上银行反洗钱缺乏足够重视, 缺乏操作性较强的反洗钱内控制度。

金融机构未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电子银行可疑支付交易识别机制, 开设电子银行手续宽松, 核准不严格, 客户资料简单, 使电子银行交易的反洗钱监管出现真空。商业银行虽然制定了反洗钱内控制度, 但针对不同业务种类建立相应的可疑交易识别的操作细则不够完善、落实不到位。在各家金融机构电子银行操作规程中, 融入反洗钱方面的控制制度各不相同。因此, 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人员对于发现和辨别可疑支付交易无章可循, 无法可依。

(四) 电子银行的交易特点使得银行了解客户难。

了解自己的客户是反洗钱工作的基础, 而电子银行恰恰增加了此项工作的难度。客户不用和银行相关人员见面就可以完成操作, 虽然在开设电子银行账户时有提供一些客户资料, 签订过一些协议, 但资料过于简单, 银行也没有定期对电子银行账户客户资料进行核实审查, 对于客户的资料变更也无从得知。银行系统内部对于电子银行客户交易情况的记录保存方法也不统一, 保存数量不明确, 造成目前交易流水记录覆盖以往交易流水记录, 增加了基层监管部门对历史交易数据核查的难度, 形成了资金监测的“死角”, 给洗钱案件的侦破带来巨大的困难。

二、对电子银行领域反洗钱工作的建议

(一) 各级商业银行应联合人民银行账户管理系

统, 和公安机关、电信、财税部门开发研究出新一代智能电子银行反洗钱防控软件, 此软件需具备以下功能:一是将客户资料完整汇总并定期提示更新客户资料, 与公安部门电信部门合作, 对其身份变更、电话变更进行提示;二是将每日银行所辖电子账户交易情况汇总打印, 银行专人进行审查、甄别、分析, 最后将资料归档保管;三是依各地区情况, 对限额以上交易进行跟踪排查;四是对集中时间段大批量业务发生进行跟踪报警。

(二) 各级银行业要加大对电子银行反洗钱的重视程度, 同等重视传统业务与电子银行业务。

建立严密的内控制度, 各地区人民银行要加大对电子银行反洗钱的监管力度, 出台相应的政策, 将辖区电子银行业务报表分析纳入考核范围。

(三) 各级银行要建立统一系统的客户资料库, 从

了解客户做起, 将客户的真实姓名、住址、联系方式、工作地点、收入等涵盖在客户资料库中, 并规定更新年限, 对到期的客户资料进行更新。

(四) 加强电子银行反洗钱方面的法律制度, 制定

篇4: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中的问题与思考

[关键词] 基层银行;反洗钱;金融

一、存在的问题

1、组织机构不配套。目前基层银行尚未成立专职的反洗钱机构和队伍,仅仅是按照人民银行反洗钱的组织形式建立了领导小组,仅反洗钱工作指定某一部门负责,并没有单独突出反洗钱工作。同时,各商业银行负责该项工作的部门各不相同,有的由营业部门负责,有的由保卫部门负责,有的由会计财务部门负责。反洗钱工作涉及到现金、支付结算、存款取款等银行业务的方方面面,需要相关业务部门的协调配合和统一组织,单靠一个部门很难适应反洗钱工作的需要。

2、制度建设滞后。金融机构在反洗钱方面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反洗钱内控制度建设,这是反洗钱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反映了一家金融机构对反洗钱工作的认识和执行水准。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基层金融机构都没能做到根据自身业务情况制定与反洗钱规范文件相结合的内部实施办法和操作规程,因而不能有效地将反洗钱措施渗透到各项具体的业务工作中去,亦应在法规前提下强化各项反洗钱具体规章制度。

3、业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在基层银行主要的职责是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日常习惯于具体的业务处理,对反洗钱的业务分析研究偏少,较难适应反洗钱工作。而且,由于业务水平和工作内容的限制,基层从业人员缺乏经验,在金融机构信息共享机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对犯罪分子所用的现代金融支付工具,在异地、跨行频繁地进行资金运作,更是难以断定其行为是否属于洗钱。

4、监管处罚手段匮乏。金融机构正确的反洗钱理念是建立在良好市场环境基础上的,凡是监管得力、市场环境相对较好的领域,反洗钱工作开展就顺利,反之,凡是监管不力、市场环境相对较差的领域,反洗钱工作就不到位。由于对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的管理归属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所以基层人民银行对反洗钱工作中的有关检查处罚措施难以全面执行。

二、成因认识

1、利益因素。由于反洗钱工作的要求与基层银行经营原则不一致。一些基层银行认为,追求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的目标,反洗钱工作不仅增加了工作流程、工作强度和经营成本,而且还可能因为制度的执行影响客户关系,导致资源流失,影响自身经营,因而这项工作对基层银行来说,当面临监管职责和自身利益的矛盾时,他们往往还会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前提下,为满足客户的需要而发生一些违规操作。

2、制度因素。机构设置、经营模式等因素制约着监管合力的形成。从全局来看,反洗钱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牵扯到公安、海关等部门,可是目前各部门之间未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渠道,再加上部门利益的存在,相关部门间对反洗钱的监管合力就很难形成。从银行内部来看,银行业务的细分,增加了对可疑交易筛选的难度,制约了银行为执行反洗钱职能必须具备的事前、事中、事后连贯的监管体系的建立。目前,银行业务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业务不断细分,某一岗位对单一客户全部业务全面掌握难度很大。可疑交易筛选,需要对一笔或多笔资金的来源、去向进行核对、对比和筛查,任何一个部门做此项工作均存在较大难度。

3、技术因素。技术手段落后、信息收集和甄别能力弱成为制约反洗钱工作效果的瓶颈。进行反洗钱资金监测,需要对交易资金和具体的业务进行综合分析,没有一定的技术支撑是难以实现的。一方面,基层人民银行还没有相应的软件用于分析监测,另一方面,虽然建立并实施了大额可疑资金报告有关规定,但基层没有很好的落实和督促手段,也没有建立良好的监测网络,在技术上形成了真空,另外,对大额和可疑资金交易数据的统计、汇总、甄别、分析只能靠半手工操作,工作量大,且效率低,监管的时间跨度和检查面也较狭窄,时效性差,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反洗钱工作效率。

4、观念因素。基层银行对反洗钱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基层银行对反洗钱的认识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误区:一是有的商业银行片面的认为反洗钱与商业银行的商业行为不相关,且与赢利性目的相违背,从而影响反洗钱工作的积极性;二是认为客户的资金或交易由其自主支配,金融机构无权审查,对可疑支付交易进行登记、报告则违背替客户保密的原则,从而存在抵触情绪;三是基层从业人员认为洗钱特别是反洗钱是与发达地区、大城市的较高层次的银行机构有关,从而存在麻弊心理。

三、建议对策

1、加强宣传,创造良好的反洗钱环境。充分利用金融机构点多面广的优势,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散发资料以及广大新闻媒介的宣传,加强对《反洗钱法》的大力宣传,使广大民众都知道《反洗钱法》的概念及其内涵,使广大民众认识到洗钱犯罪的存在,取得广大民众对反洗钱工作的支持,积极参与反洗钱监督管理。并定期组织辖内金融机构学习培训,充分认识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走出各种观念误区,掌握反洗钱操作程序和可疑资金的识别分析能力,提高员工对洗钱犯罪危害性的认识和遵守反洗钱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2、加强协作,形成反洗钱的合力。一是建立涉及银行、证券、保险部门的反洗钱网络,拓宽反洗钱工作辐射的行业范围,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职能部门沟通和配合的联动网络。二是构建与工商、税务、海关、外经贸和公安间的长期反洗钱协作机制,畅通联系渠道,共享信息资源,形成部门监管合力。三是整合商业银行和人民银行内部信息资源,加强各业务环节的联系和沟通,形成涵盖事前、事中、事后连贯的监管体系。

3、加强建设,建立一套反洗钱工作的监测体系。一是建立适应反洗钱需要的涉及监控、识别、侦察等问题的较为完备的预警监管体系。二是建立和完善反洗钱领域的现场、非现场监管体系。尽快制定包含核查内容、核查方法、核查程序、核查指标设置等内容的大额和可疑资金交易信息现场、非现场核查制度和操作规程,以规范核查监管工作。

4、加强反洗钱技术手段。当前?熏反洗钱监管工作中应有更多地运用科技手段?熏增强反洗钱实时监控处置能力。一是依托支付系统建立大额和可疑交易监测系统,实现对异常资金活动的自动采集、分析和处理,从而达到全面掌握客户的大额可疑资金的交易流动情况,并加强对企业资金流向股市、公款私存、国内资金汇往国外等监督,实行实时网络监控。二是要探索建立现金实时管理系统?熏及时掌握大额提现的动向?熏事先发现洗钱的苗头?熏真正起到和实现防洗钱、防逃债、防逃税、防逃汇、套汇等目的,以确保国家资金安全。

[作者简介]钟川,男,人行赣州市中心支行。

篇5: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中的问题与思考

1商业银行基层机构反洗钱工作现状 各基层银行相继成立了内部反洗钱工作组织,设臵了反洗钱工作岗位,建立了反洗钱岗位责任制,制定了内部反洗钱工作操 作程序,明确专人具体负责。例如,XX支行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具有各自明确的职责,如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行内反洗钱规则,并监督和检查该规则的执行情况;研究和改进反洗钱措施,提高员工的反洗钱意识。从总体履职情况情况来看,都高度重视反洗钱工作,明确了交易主管在反洗钱工作中的组织领导职责,能够做到按反洗钱法有关规定进行客户身份识别、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及时进行客户风险等级分类等工作,能够按要求完成反洗钱监测分析系统的分析确认 和补录工作。另外,反洗钱工作 网络初步形成。经过多年努力,已初步形成了大额和可疑资金交易信息采集、分析与核查网络,客户、银行和公安等执法部门三位一体的反洗钱工作机制初步形成。

尽管如此,基层商业银行在反洗钱工作中仍有许多不足,存在一系列问题。据人民银行对某大型国有银行某分行的合规检查结果显示,此行在履行组织机构和 内控机制建设、客户身份识别、大额可疑交易报告等反洗钱义务方面均存在严重的违法问题。如,组织机构和内控制度建设方面,没有制定部门反洗钱操作制度及实施细则,反洗钱培训工作不到位;客户身份识别方面,未登记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信息占被抽查账户资料总数的74.5%;

在对公客户调查,对私客户联网身份调查以及对高风险客户基本信息审核工作方面,均没有按规定落实到位。2基层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难点剖析 就目前而言,基层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还存在很多难点和不

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层金融机构反洗钱意识不强,警惕性不足,执行反洗钱规定的主动性不强。一些基层金融机构为拉存款保客户而放松对开户资料的审核管理,只重视开户的数量而 忽视质量,客户身份识别方面只是按要求被动地去做,容易因业务量大而忽视客户身份的核实和资金交易的调查,缺乏反洗 钱工作的主动性,导致基层商业银行反洗钱成效甚微,洗钱风险增加。如:少数柜员因客户多、业务繁忙就对一些较为熟识的客户放松要求,甚至是对要求必须核查的业务也不按要求核查,造成事实上 的未严格执行反洗钱制度。(2)反洗钱技术手段相对滞后。一方面,金融机构对存款人开户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难以辨别。开户证件种类多,缺少有效识别其真伪手段的情况下,反洗钱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另一方面,数据采集方式不全面,上报数据完整性、准确性不足。目前基层商业银行反洗钱数据采集主要依靠上级提供,自身难以采取有效技术手段直接获取相关数据信息,交易对手信息无法全部查询收集。另外,基层商业银行反洗钱科技手段较为落后,缺乏有效的监控,尤其是网上银行业务使得高科技洗钱犯罪越来越隐秘,给基层商业银行反洗钱技术的更新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通过异地POS进行刷卡的交易,系统提取的交易记录难以真实显示出交易对手的基本信息,补录则需要(62 201 3年8月下第16期总第1 72期)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进一步收集交易对手的信息,既增加了

工作环节,又难以保证交易对手信息的真实性。

(3)基层商业银行专业人才缺乏。应当报告的大额和可疑交易形式多样,应当核查的可疑资金交易形式多项,要准确辨别大额可疑资金交易,需要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对客户的具体情况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因而需要精通外语、金融、法律、计算机等相关知识的复合人才而目前基层商业银行员工普遍缺乏专业的反洗钱技能,主要是对反洗钱法律法规的了解不够深入,对反洗钱知识的学习也不够积极主动,业务操作水平还较低,容易仅凭经验判断,而缺乏全面科学的分析,不能有效防范洗钱风险。

(4)反洗钱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反洗钱内控制度执行是否到

位,直接关系到基层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质量和水平,如反洗钱奖惩激励机制不健全,反洗钱岗位人员编制不落实,员工培训机制有待改进和加强等。另外,基层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的自我管理力度不够,社会公众对反洗钱认识不足,不能有效配合银行反洗钱工作的开展等等,都是基层银行反洗钱工作面临的难点。3对基层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的几点建议(1)更新理念,提高反洗钱意识。观念的转变是基层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取得效果的保障。既要指提高银行工作人员的意识,也包括提高社会公众的反洗钱意识。一方面,银行可以开展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或者是竞赛活动,让基层银行员工充分了解基本的反洗钱法规,意识到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自觉加强和提高反洗钱工作 能力。另一方面,政府、金融机构要在主要社会服务窗口张贴反洗钱警示宣传,通过 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开展反洗钱常识讲座,曝光典型案件 以引导、教育广大群众提高反洗钱犯罪活动的警惕性;公开反

洗钱举报电话,发动社会监督力量,扩大影响,让公众积极参与反洗钱的活动,更深入地打击洗钱犯罪活动。

(2)革新技术,增强反洗钱能力。革新反洗钱技术是防控洗钱犯罪的有效手,尤其 是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洗钱犯罪的手段也日益翻新,银行必须创新反洗钱管理手段。首先,可以开发出先进的基层银行现场验证软件,以确保客户信息的正确性,其次,改进反洗钱数据的采集方式,引入更加科学 的电子数据采集系统,使可疑交易数据能更及时、更完整地得以采集和传送。再次,针对网络洗钱的特征,可以改进反洗钱的监控系统,强化电子银行交易监测,将大额度支付与银行财务系统连接,将可疑账户与资金关联账户交易信息实行自动监测。

(3)提高银行员工职业素质。基层商业银行员工基本素质水平低是反洗钱工作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商业银行应当加大反洗钱队伍的投入,提高其素质。比如引进一批懂法律、外汇业务,有经验的金融人才,组建专门的反洗钱队伍。同时还需加强在职员工的反洗钱能力培养,定期组织反洗钱专项培训,从反洗钱常识和技能出发,加强员工的反洗钱基本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员工及时认识到当前反洗钱的形势,增强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效率,全面提升基层商业银行员工的反洗钱工作水平。

(4)健全银行反洗钱内控制度。完善基层商业银行内部反洗钱控制制度是突破反洗钱工作的内在要求。首先,必须合理规划,依据实(China Science& Technology Overview)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反洗钱制度和措施,明确各部门职责,细化反洗钱的各项规章制度,整合流程,充分重视其他各部门和反洗钱部门的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形成合力,常抓反洗钱工作,使其成为日常工作中被加以考虑的一项必要环节。其次,加强基层商业银行反洗钱监管,一方面是加强银行内部的日常监督和信息核查,定期和不定期对银行业务操作和客户信息进行检查,消除隐患,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大额现金的管理和重点 区域、重点企业资金往来的监测。再次,银行还可以适当增加网络交易记录的保存时间,违法及洗钱犯罪提供更多的线索和证据,有效控制洗钱犯罪。(5)建立反洗钱工作激励约束机制。基层商业银行做好反洗钱工作的决定性因素最终还是人的因素。一是要设立一种基层商业银行反洗钱操作与管理相对独立的岗位,择优选拔反洗钱岗位人员,并与经营业绩和绩效脱钩,实行岗位津贴制,使反洗钱岗位人员得以相对安心和稳定;二是建立基层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岗位考核制,加大奖惩考核激励力度,形成独立的反洗钱岗位工作绩效工资考核制度;三是建立基层商业银行反洗钱骨干优先晋升制度,将反洗钱骨干纳入基层银行内控管理人员职务晋升的后备库,从政治上、职务晋升上予以关心和关注,激发反洗钱骨干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基层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现状剖析

2014-10-21作者:肖建霞 张筱蓓

[关键词] 基层商业银行 反洗钱 难点 对策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银行界面临的最普遍与最严重的犯罪活动——洗钱,在我国也日益呈现出严重态势。由于银行业的特殊作用,在犯罪分子进行洗钱的犯罪活动中,存在不自觉被利用的风险,十分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安全和金融稳定。自1997年《刑法》第191条提出洗钱行为的罪状和定刑,直至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报告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这一系列反洗钱法规的出台,对商业性金融机构反洗钱职责及法律责任进行了全面界定。各家商业银行也规范了反洗钱工作的操作流程,对堵截洗钱犯罪途径实施了科学监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金融全球化、网络化、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洗钱犯罪在我国日趋猖獗,面对洗钱活动的隐蔽性、犯罪手段的多样化、及洗钱活动逐步呈现出的专业化趋势,我国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对于防范利用金融机构进行洗钱活动也具有了更为重大的意义。

洗钱是指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反洗钱,是指为了预防、监控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以上犯罪活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规定采取相关措施的行为。

洗钱犯罪会对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危害。一是使犯罪活动得以实现经济目的,通过轻松掠夺的金钱,实现犯罪的恶性膨胀和恶性循环,破坏社会稳定;二是扭曲了社会资源配置,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三是动摇社会信用,对金融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四是干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危害国家经济安全;五是严重损害社会公平,助长和滋生腐败;六是使社会财富大量流失。面对国际犯罪分子利用金融机构跨境洗钱活动的冲击,及国内存在的大量非法资金洗钱的需求,我国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活动已是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二、基层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的难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明确了商业银行的反洗钱义务:

1、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2、建立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

3、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

4、执行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金融机构作为反洗钱工作的主力军,具有发现洗钱活动的业务和技术条件:一方面,银行为客户办理资金存取、汇入往来款项,具有识别可疑交易的便利条件;另一方面,银行的业务操作流程和内控措施,通过保存客户的交易记录,可以控制和防范洗钱犯罪。但由于基层商业银行所处地位,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一)组织机构待健全。当前,基层商业银行尚未成立专职的反洗钱机构和队伍,仅仅是按照人民银行反洗钱的组织形式建立了领导小组,并笼统地将反洗钱工作指定某一部门兼管,没有设立专门机构,也没有配备专门人员、专用机具,难以把反洗钱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对全面有效履行反洗钱职责存在不利因素。

(二)反洗钱意识淡薄。部分金融机构管理人员对反洗钱工作不够重视,银行员工缺乏反洗钱的意识和经验,还有部分人员认为反洗钱工作不仅增加了工作流程、工作强度和经营成本,而且还可能因为制度的执行影响客户关系,导致资源流失,影响自身经营和效益,因而这项工作对基层商业银行来说,当面临监管职责和自身利益的矛盾时,往往还会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前提下,为满足客户的需要而进行一些违规操作。

(三)缺乏有效的反洗钱培训,反洗钱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一是在反洗钱培训方面,缺师资、缺案例、缺规范的反洗钱技术模式,使培训只是停留在简单操作水平,而结合工作实际,对与客户生产经营无关联的资金周转分析等有针对性的培训较少,相关人员反洗钱工作技能难以得到有效提高。二是有些银行工作人员不熟悉与其业务相关的金融法规和行业制度规范,凭感觉、凭经验工作,业务处理随意性大,不能及时识别和防范洗钱活动,对犯罪分子所用的现代金,在异地、跨行频繁地进行资金运作,难以进行判断。(四)基层商业银行人员紧张,难以逐个核实开户资料的真实性。柜面办理业务时需要了解客户信息,很多客户对反洗钱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以属于企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为由拒绝透露或提供相关信息,使客户尽职调查工作难以达到要求。又由于网点人员紧张,不能对所有的开户企业逐个上门核实,金融机构对客户的了解,仅限于客户开立账户时提供的资料,很难对客户的经营状况、关联企业、主要资金往来对象、营业范围等进行实地了解,对在我国出现的空壳公司进行洗钱的情况,不能有效地预防。

(五)反洗钱工作的开展难以得到客户的支持和理解,个别身份证明文件的真实性难以核对。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证件除身份证外,临时身份证、户口簿、军官证、回乡证、护照等种类较多,而柜面人员在缺少有效识别手段的前提下,很难识别其真伪,虽然目前已能通过与公安信息库联网核查等途径对存款人身份证明资料进行核实,但联网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缘于公安部门联网信息中照片、身份证号码、住址等信息错误较多),因此难以确保对客户身份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核实。

(六)制度执行不到位。在县级以下商业银行所在地,大额现金的提取和使用在现实生活当中仍然相当普遍,特别是有些企业与个人、小企业间在资金的往来方面,为了逃避监管,有意备、用大量现金,基层商业银行在现金管理方面,始终处于被动地位。

(七)技术手段落后。与人行联网的反洗钱监控系统返回补录交易中待补录过多,且有的金额仅为千元,有的已是经甄别过的交易,这些都在无形中加大了基层网点工作量,增加了基层行不必要的工作负担。在各金融机构之间缺少协调和资源共享的机制下,无法真正实现客户身份识别的资源平台信息互通,对大额资金的来源和具体的业务难以进行有效地辨别分析,直接影响了反洗钱工作效率。

三、基层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对策

(一)设立专门机构,优化组织框架。在提高金融机构管理人员对反洗钱工作重视度的情况下,尽快明确基层商业银行反洗钱的专管部门、人员和职责,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牵头抓,协作部门配合抓,营业网点共同抓,临柜人员重点抓”的工作体系,强化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在各级领导带领下上下联动,密切协作,共同做好反洗钱工作。

(二)加强反洗钱宣传,提高社会各界的反洗钱意识。一要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在辖内开展反洗钱宣传活动,提高基层金融机构管理人员对反洗钱工作的认识,促使他们对当前洗钱的严峻形势及反洗钱的重要意义有所了解,让他们能够正确对待反洗钱在工作中形成的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从而在工作中,自觉地履行反洗钱的工作义务。二要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多形式、多渠道地宣传反洗钱法规,扩大影响,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洗钱犯罪及所造成的危害,并充分认识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性,能够积极参与反洗钱活动。(三)采取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反洗钱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反洗钱专业队伍。要借鉴国外经验及已有案例,总结我们国家目前对涉黑、涉毒、贪污腐化案例中,洗钱的经验教训,更多地从实际出发,通过制定和实施由浅入深的系列培训计划,采取案例分析、讲座等各种形式进行反洗钱培训,以点带面,丰富和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反洗钱知识和技能,从提高从业人员的反洗钱知识、技能出发,尽快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能的反洗钱业务骨干,来提高反洗钱工作的实际效果。同时选拔一批既懂金融、外汇业务,又懂法律知识的人才充实到反洗钱队伍,利用已有的知识,对可疑支付交易数据进行精确分析、准确判断,全面提升银行业反洗钱工作水平。

(四)合理调整劳动组合,加强对开户资料真实性的核对。基层商业银行人员普遍不足已成事实,根据业务的发展,可在加强风险防控的前提下,合理进行劳动组合调整,来保证每个基层网点有一人专职从事反洗钱工作。在开立账户时,对客户提交的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向有关发证机关进行核查,并到实际经营场所进一步核实,真正落实尽责调查。加强对存款人身份证明资料的审查,除通过与公安部门联网信息核查外,还可利用二代证鉴别仪等进行核查,必要时可对存款人的居住地或工作场所进行实地核实。并按规定对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进行保存,防止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的缺失损毁和信息泄漏,依法经营,使反洗钱工作职能得到更好地发挥。

(五)加强现金管理。各家商业银行应切实将大额存取现金纳入现金管理的范畴,落实开户企业现金库存备案制度,规范企业资金结算,加大对企业现金流动的管理,严禁为单位和个人违规提取现金。鼓励单位和个人多采用票据、银行卡等支付结算工具,少用现金,同时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之间违背经营范围的资金往来的监测,有效控制涉黑、恐怖融资风险。

篇6: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中的问题与思考

县级人民银行的反洗钱监管工作主要由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和行政调查三方面组成,以此评估各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合规情况以及防范和打击洗钱犯罪行为。反洗钱工作涉及面广,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各项制度初步建立。随着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不断创新,洗钱的手段呈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给反洗钱监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银行机构改革后,县级人民银行反洗钱工作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亟需关注。

县级人民银行的反洗钱监管工作主要由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和行政调查三方面组成,以此评估各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合规情况以及防范和打击洗钱犯罪行为。反洗钱工作涉及面广,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各项制度初步建立。随着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不断创新,洗钱的手段呈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给反洗钱监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银行机构改革后,县级人民银行反洗钱工作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亟需关注。

一、县级人民银行反洗钱工作的难点

(一)金融机构对反洗钱工作认识程度有限,观念陈旧。一方面作为处在反洗钱第一线的金融机构,有反洗钱意识,但主动性不足,尤其是开展反洗钱工作时间不长的证券期货和保险业金融机构,认为抓客户、促绩效是“主业”,而反洗钱更多是人民银行的事,反洗钱工作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为开展反洗钱工作,金融机构需要投入成本,但并不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这与金融机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则相背离,金融机构缺乏反洗钱工作动力。同时,开展反洗钱工作必然要求加强对客户的审查力度,在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极有可能造成金融机构客户的流失。

(二)县级人民银行反洗钱专业人员不足,反洗钱手段较为落后。当前,人民银行反洗钱工作呈现一种自上而下的组织模式,县级人民银行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特别是在县支行改革后原有的反洗钱工作人员大部分脱离了此岗位,而新的人员对反洗钱工作的业务知识一无所有,给反洗钱监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目前县级人民银行的反洗钱手段较为缺乏,面对金融机构日益采用的电子交易,难以进行有效监管。具体操作时,也只能采用手工方式进行统计、搜集、检查,工作量大且效率低,监管的时间跨度和检查面也较狭小,时效性较差,难以有效防范洗钱行为。

(三)金融机构反洗钱义务落实难到位。一是客户身份识别手段未充分运用,客户信息核查有难度,如:客户职业、实际控制人等信息难识别,影响风险状况的判断;二是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未全面落实,风险等级划分标准不尽完善,等级更新不及时;三是金融创新业务风险控制措施滞后,未与金融产品同时跟进,控制措施存在漏洞。

(四)监管的绩效激励不足。目前,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开展普遍以避免处罚的自我防卫为主,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合规为本的监管制度没有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内在动力未被激发出来。

二、加强反洗钱工作的建议

(一)完善行业规定。现有的反洗钱“一法四规”是框架性规定,不能满足如证券、期货、贵金属、房地产等新兴行业和金融创新业务的需要。因此应充分调动“一行三会”的监管职能,按照行业特点制定反洗钱工作的指引或实施意见,促进各行业行为自律。

(二)建立反洗钱监管风险评估体系。2009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明确提出我国要建立和完善风险为本的监管体系,为此,制定好实施风险为本的反洗钱分类监管制度,成为防范洗钱风险发展的必然和现实需要。

(三)加强反洗钱宣传,提高社会各界的反洗钱意识。县级人民银行应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反洗钱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牵头组织金融机构做好宣传,充分利用大众广播、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宣传反洗钱法规,扩大社会影响面,全面提升民众的反洗钱意识。

篇7: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中的问题与思考

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人行玉田县支行 2012年人民银行的反洗钱监管“逐步推行金融机构法人监管制度”,为积极配合人总行推行的金融机构法人反洗钱监管制度,深入了解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开展情况,切实防范洗钱风险,人行玉田县支行对地方法人银行机构的反洗钱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风险管理和客户身份持续识别措施亟待加强,可疑交易报送系统亟待完善。

当前工作开展的难点与对策

实践发现,当前该项工作开展的主要难点是人民银行缺乏工作经验,金融机构配合难。由于反洗钱法人监管是一项全新工作,人民银行没有可借鉴的工作案例和经验;金融机构地方分支机构难以配合人民银行提供其系统内的法人监管工作经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特别是地市级)普遍缺乏洗钱风险评估和内控制度与运作模式构建等能力,难以为人民银行的研究探索工作提供有效支持。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各级人民银行信息沟通,共享金融机构法人监管制度建设经验,包括大型法人金融机构工作开展经验和各级人民银行工作推行经验;

二是加强基层人民银行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反洗钱业务培训,提高其洗钱风险评估和反洗钱内控制度与运作模式构建等方面的能力;

三是重视基层人民银行在地方金融机构法人监管制度建设中的主导和枢纽作用。

二、问题

(一)可疑交易报送模块形同虚设。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11家被调查的地方法人银行机构表面上均使用了反洗钱监测报送系统,系统中也设臵了可疑交易的相关操作模块,但所有机构均不能从系统中抓取到异常交易数据,可疑交易报送信息完全靠人工录入,如此可看出通过系统报送可疑交易的相关设臵形同虚设。在可疑交易报告机制已步入主动甄别分析阶段的今天,被调查机构的反洗钱监测系统自使用以来没有发挥应有的监测交易、防控交易风险、报送可疑交易的作用,存在较大的系统监测隐患和风险。

(二)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劳而无功。

在被调查的11家地方法人银行机构中,全部是通过手工划分或未划分客户风险等级。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是金融机构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的手段之一,划分的目的是便于柜面人员知晓客户风险级别,在为其办理业务时,有相对应的防范意识,起到提高对高风险客户关注度的作用,同时便于对高风险客户进行定期核查。而通过手工划分客户风险等级的金融机构,在纸质客户资料中或单独列表中标注客户风险等级,然后就束之高阁,没有起到风险防控的作用,导致客户风险管理工作劳而无功。

(三)客户身份持续识别无法应对

《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

法》第十九条规定“…客户先前提交的身份证件或者身份证明文件已过有效期的,客户没有在合理期限内更新且没有提出合理理由的,金融机构应中止为客户办理业务”,被调查的11家机构至调查日共开立了近700万个账户,均不能在业务系统中录入身份证件有效期,如果仅靠人工翻阅资料确定客户身份证件是否到期,是根本无法办到的,且目前大量的非柜面业务,更无法及时掌控客户身份证件过期情况,无法做到对客户身份进行持续识别。

三、建议

2012年人总行推行金融机构法人监管制度,树立风险为本监管理念,对金融机构明确提出逐步建立健全以客户为中心、流程控制为主要手段的有效的洗钱监测分析工作机制,由此可见法人机构的可疑交易报告、客户风险管理和客户身份持续识别的系统化管理刻不容缓。

(一)修改流程、加强监管,建立高效完善的法人银行业机构反洗钱工作机制。由于被调查的11家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反洗钱非现场监管报表由省联社统一汇总导入反洗钱监管交互平台,当地人民银行无法掌握属地机构的反洗钱工作开展情况,造成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监管不畅通现象。建议各省联社在充分发挥其统一监管基础上,同时负责向省辖内各地人民银行反馈其属地机构的反洗钱相关数据信息,以便更好地体现人民银行反洗钱属地监管原则,力促地方法人银行机构高效、规范地开展反洗钱工作。

(二)查找原因、完善系统,健全可疑交易报告工作流程。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明确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有关执行问题的通知》

(银发„2010‟48号)要求,地方法人机构应尽快查找原因,修改完善反洗钱监测系统,充分利用技术手段筛选出异常交易,提高异常交易数据分析深度,建立以客户为监测单位的可疑交易报告监测系统和工作流程,及时甄别、报送可疑交易报告。

(三)增加客户风险等级划分系统设臵,实现客户风险管理目标。建议地方法人机构尽快完善其业务系统,在其系统中增加客户风险等级划分的相关设臵,切实起到有效防控客户风险的目的。

篇8: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中的问题与思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反洗钱,对策

当前,洗钱已经成为困扰世界银行业的严重犯罪活动之一。通过金融机构洗钱是经济犯罪分子常用的方法,这种犯罪行为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危害性。近年来,洗钱犯罪活动在我国不断发生,并呈多发趋势。

一、当前洗钱违法行为的危害性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洗钱指的是犯罪分子将贩毒、走私、贪污、受贿、盗窃以及偷漏税等“黑钱”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如化整为零、从事投资、购买证券等形式,掩饰、隐瞒其来源与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在当前经济活动中,洗钱这种违法行为为制贩毒品、走私、腐败以及其他犯罪活动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严重危害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助长了犯罪行为,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一)洗钱影响和危害经济的健康发展。

洗钱活动背离了资金流向的基本经济规律,干扰和破坏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严重危害了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当前阶段,洗钱这种犯罪活动正在蔓延,已经成为威胁国家经济安全,阻碍世界经济发展的毒瘤。洗钱活动通过合法的金融网络漂白大批“黑钱”,不仅侵害了金融管理秩序,而且严重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规则,对正常稳定的经济秩序带来严重的冲击。

(二)洗钱容易滋生并助长腐败等犯罪行为。

通过洗钱等行为,犯罪分子积累了大量的非法所得,借助金钱腐蚀执法人员,收买国家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协助犯罪。研究表明,在很多国家,贪污腐败与洗钱之间总是存在着密切联系。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不严厉打击洗钱行为,大批资金外逃不仅会减少财政收支,而且滋生和助长贪污腐败行为,将会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洗钱使商业银行遭受较大风险和经济损失。

研究表明,通过金融机构来实施洗钱非法行为已经成为犯罪分子常用的方法之一,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是犯罪行为发生的主渠道。如果被犯罪分子利用进行洗钱活动,商业银行的声誉不仅会受到严重损害,而且还会使商业银行遭受到较大的法律风险和巨额经济损失。

二、当前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活动和经济联系日益频繁,洗钱犯罪行为也在不断发生。当前,商业银行的反洗钱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还不能对洗钱犯罪行为进行有效遏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银行反洗钱力量薄弱,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为了做好反洗钱工作,金融机构应设立专门的机构,配备必要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但是很多商业银行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设置专门的反洗钱机构和岗位的难度加大,这就造成反洗钱工作的力量薄弱,工作效果大打折扣。同时,由于洗钱犯罪属于智力型犯罪,反洗钱工作需要既懂金融、外汇业务,又懂法律知识的综合型人才。由于技能培训、人才引进、经费等方面的原因,在商业银行中从事反洗钱工作的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使得反洗钱活动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二)银行内部制度不够健全。

虽然国家贵反洗钱工作高度重视,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了反洗钱局,组织、协调全国的反洗钱工作。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反洗钱工作中还存在着较大问题,主要表现为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很多商业银行的反洗钱规章制度不详细,内部制度建设流于形式。很多商业银行没有严格执行“客户尽职调查”制度不,对于某些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存在不报、漏报现象。很多商业银行在客户资料录入、分析统计和信息共享等方面难以满足反洗钱工作的需要。商业银行内部制度不健全,严重制约了反洗钱工作的效率。

(三)银行反洗钱的技术手段落后。

当前,由于受到工作条件和技术手段的限制,商业银行的反洗钱工作主要集中在对于大额支付交易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上,很多商业银行,尤其是基层机构在技术上尚未建立起与支付清算系统、银行账户管理系统等进行对接的支付交易报告与监测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电子交易难以进行有效监管,而且在统计、搜集、检查的过程中,增加了工作量,工作效率低。很多时候,商业银行对大额、异常支付的交易无法进行及时的监测、记录、分析,报告、监控洗钱活动的手段较为落后。

(四)缺乏协调机制,难以形成合力。

反洗钱工作情况复杂,涉及面广。但是由于目前反洗钱工作缺乏协调机制,没有形成合力,难以适应反洗钱工作的需要。很多商业银行与相关金融机构以及商业银行内部会计部门、保卫部门的协调机制还不够健全。由于缺乏必要的协调机制,很多信息资源难以共享,这就严重阻碍反洗钱工作效率。

三、当前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的对策

(一)严格落实金融实名制,认真核实客户身份。

为确保不被洗钱犯罪行为所利用,商业银行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严格落实实名制的相关规定,认真核实客户身份。在为客户开户时,要按照银行账户管理的办法及相关规定,对客户的业务范围、注册资金等财务状况以及终止或解散、破产等信息进行深入了解和准确掌握。对于自然人客户,银行在办理开户或其他业务时,应当根据相关制度要求,要求客户提供并核实身份证件,并以法定身份证件上的名称开户,并记录其法定证件上的相关事项。

(二)健全内部管控机制。

商业银行要根据相关规定,设立专门负责反洗钱工作的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反洗钱工作,并对下属分支机构反洗钱制度建设和反洗钱工作情况进行督查。要不断完善银行内部规章制度,细化操作细则和具体条款,明确以政策尺度,提高工作效率。要进一步整合内部资源,加强银行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建立严密的防范体系。要制定明确的奖励政策,制定激励机制,对防范和打击洗钱犯罪有功的部门和个人要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商业银行应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协助配合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开展打击洗钱的犯罪行为。

(三)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

要根据反洗钱工作的需要,针对不同部门和对象,开展反洗钱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通过培训,要使一线员工和重点岗位的业务人员具备敏锐的反洗钱意识,掌握丰富的专业技能,包括操作流程、识别可疑资金以及及时发现和处理可疑交易的措施等,切实提高银行工作人员反洗钱的业务技能。同时,要对银行员工进行反洗钱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使员工明确反洗钱工作的必要性和工作原则,增强银行员工反洗钱的信息,提高工作能力,有效防范洗钱犯罪行为的发生,确保国家金融秩序的稳定。

(四)逐步完善技术手段。

当前,提高反洗钱的技术手段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做好反洗钱工作的关键。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由人民银行组织建立金融机构公共网络,通过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起大额和可疑交易监测系统,对各种可疑资金活动情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洗钱线索。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要结合自身业务发展情况,开发和应用支付交易监测系统,认真分析和梳理大额可疑资金的交易变动情况,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五)加强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商业银行已经成为反洗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洗钱违法行为涉及面广,仅靠商业银行无法完成反洗钱工作。商业银行要不断加强银行之间以及银行与政府部门等之间的信息交流,促进资源共享,以提高反洗钱工作的成效。商业银行除了和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进行反洗钱方面的合作之外,还要与工商、税收、公安等相关部门进行工作配合,及时交流和通报反洗钱工作信息,共同探讨做好反洗钱工作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洗钱这种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危害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滋生了大量犯罪行为,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商业银行在反洗钱工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加强商业银行的反洗钱工作,严厉打击洗钱犯罪行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商业银行要不断完善和健全内部管控机制,逐步完善技术手段,切实维护我国经济金融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军.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制约因素及改进措施[J].吉林金融研究.2005 (3) :21-25.

[2]张燕玲.金融业反洗钱问题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2 (6) :4-12.

[3]詹丽萍.基层金融机构反洗钱面临的困境[J].金融实物研究.2003 (6) :63.

上一篇:谦卑与自信高二作文1500字下一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管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