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雪原文课件

2024-06-27

鲁迅雪原文课件(共8篇)

篇1:鲁迅雪原文课件

鲁迅雪原文课件

鲁迅雪原文课件

一、教学目标

1.能简单陈述鲁迅的生平和代表作,了解“鲁迅本质上是一个社会感与历史感都极强的思想斗士,离开了社会人生的自然及自然美,对于他是没有意义”的精神,并能用其解读文章。

2.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找到作者在文中描绘的三种雪景及作者分别采取什么态度,并能寻找关键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3.深入体会作者作为思想斗士的性格,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

二、教学重点 、难点

1.学习通过关键词句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深入理解作者对“暖国的雨”、“江南的雪”、“朔方的雪的不同态度及原因。

2.联系具体语境解读疑难句段。

3.选择合理的切入点,短文长教,突出重点,领会深意。

4.创设恰当的情境,跨越时空界限,感知鲁迅先生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问:大家不妨来猜猜对联描绘的是谁?

(鲁迅先生,思想深刻,文风犀利,以杂文和小说著称。今天我们来学习的《雪》,是他的一篇散文,初中时我们曾学过他的《阿长与山海经》,这两者在文风上是有明显区别的,学完这篇文章大家就可以感受到,《雪》更像他的杂文。)

(二)背景知识介绍

《雪》写于1925年1月。当时正处于北伐革命的前夜,同是两党结成统一战线,革命形势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鲁迅当时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猖獗,斗争极其激烈。

(三)研习课文

(1)积累生字词

(A)粘:粘结nián;粘连zhān b. 旋转xuán;旋风xuàn c.褪:褪色tuì;褪下袖子tùn 脂粉奁(Iian2)

(B)解释下列词语。

博识:见识广博。

凛冽:刺骨的寒冷。

天宇:这里指天空。宇,上下四方。

精魂:精灵,魂灵。

消释:消溶。

升腾:(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

齐读第一段

(2)问:在这一段中,第一句作者就提到了两个具体的形象?

生:暖国的雨和雪

引导:“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用了什么手法(对比)

(暖国的)雨 雪

质地 温暖 冰冷

气质 柔润 坚硬

-→南国无雪

(3)师:接着往下看,直到第三段,作者都是在描绘什么的形象?

生:江南的雪

师:没错,雪是对凝结的水的想象(强调),我们接下来的很多分析都是围绕雪的这一特征来的。 作者在前面通过暖国的雨与雪的.比较,发现其在质地和气质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最后得出南国无雪的结论。但是江南是有雪的,作者用了大篇幅来写江南的雪。我们下面来找找,作者用了哪些形容词和比喻来描绘它,这些词又隐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态度?

形容词:滋润、美艳(引导:润和艳都有“水”)

比喻:青春的消息;处子的皮肤;(唤起一种“水淋淋”的感觉,是水的柔性渗入了坚硬的雪)

-→“……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4)师:上面这句话中共包含了哪几种颜色?

生:血红、白、青、深黄、冷绿

师:找得很好。作者用这些颜色来描绘,用意何在?

引导:什么样的人对颜色最敏感(画家),画画的时候无论是自己调配颜色还是用水彩笔,都有一个隐含的形象,(我前面说了:“我们接下来的很多分析都是围绕雪的这一特征来的”,什么特征?)--水

师:作者的这些描绘,就好像是一副美丽的图画呈现在我们面前,具体的说是一副水的彩笔浸润的图画。具体分析这些意象,我们发现的还不止这些:这雪野中埋藏的似乎就是一整个春天。

(5)再往下看,作者展开了有关蜜蜂的想象“蜜蜂们忙碌地飞”,“嗡嗡地闹”

师:蜜蜂忙碌的是什么季节,你看到这句话是什么感受?

生:可能会回答--春天、活泼、生命力、劳动……

师:对。是活泼的、有生命力的,但是,作者又说“记不真切了”。又使得这种感觉坠入似见非见、似听非听,是一种朦胧的感觉。

(6)接下来是写“雪罗汉”,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再仔细阅读这一段,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要写雪罗汉。你们可以从作者对雪罗汉的描述出发,也可以从堆雪罗汉的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师:对雪罗汉描绘的角度--作者是怎样描绘堆好了的雪罗汉的,找到句子来“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引导:渗透了水)“ 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明艳至极,也可爱至极)

堆雪罗汉的人的角度--儿童(穿插鲁迅对“进化论”的感悟及相关小故事,让学生明白儿童对于鲁迅,象征着:)活泼的生命和希望

(7)师:但是,“雪罗汉”的命运最终怎样?用原文回答。

生:“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适明的水晶模样;边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师:引导--“独坐了”“消释了”“冻结了”“冰化了”--风采褪尽--如水般美丽柔弱的生命的消亡--惆怅

(8)师:作者用了大部分的篇幅来写“江南的雪”,但是第四段作者笔锋一转到了“朔方的雪”,作者是怎样描绘朔方的雪的,它和江南的雪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生:“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撤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引导:……粉……沙……地……枯草……有没有“水”的特性?全是“土”的气息。而且还有火:有“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更有“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

“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四.拓展训练

课文中写了塑雪罗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了雪地捕鸟,描写都非常生动传神。你在雪地里做过什么游戏?试写二段文字描述出来。没有见过雪的同学可以写想像作文。

学生完成之后,互相交流,教师加以评价。

五.作业

请根据我们的讲解,列一个表格,将“江南的雨”“江南的雪”“朔方的雪”的特征作一个比较,下节课我们再稍微讲一下。

附:

《雪》原文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篇2:鲁迅雪原文课件

对雪原文翻译赏析1

原文

《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岭梅谢后重妆蕊,岩水铺来却结冰。

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好将膏雨同功力,松径莓苔又一层。

翻译

雪花打在竹丛和树枝上,不时发出沙沙响声;浓密的雪片从空中飘落下来,聚集在地面上。

岭头的梅花已经凋谢,现在又好像重新开放了;山岩积雪融化后的流水,却又结成寒冰。

要把驯养的小鹿栓牢,严防它们乱跑而被雪天打猎的人捉去;将煮茶的壶水添满,等候山寺的僧人共同品尝、吟诗。

可以将春雪同春雨的功劳相比;春雪过后,松间小路上的莓苔,将会更加浓密。

注释

霏霏漠漠:形容雪花密而无声。

散:飘散,指空中的雪。

凝:凝结、凝聚,指飘落后的雪。

重妆蕊:指雪凝结在花谢后的梅枝上,好像梅花又重新开放了一样。

岩水:山岩积雪融化后的流水。

鹿儿:驯养的小鹿。

猎客:打猎的人。

鼎:古时一种炊器,多为三足两耳的青铜制品。

僧:和尚。

雨:滋润土地的雨水。

功力:功能,功劳。

莓:植物名,果实小,花托球形。

苔:植物名,根、茎、叶的区别不明显,生在潮湿的地方。

赏析

这首咏雪诗,紧扣诗题中的“春日"、“山中"描绘,点明了时间地点与环境状况,形成了一幅别具特色的山村春雪景图。

首联第一句写春雪落竹丛,“无声”之中仿佛“有声",把春雪的那种温柔,缠绵和细密,写的惟妙惟肖,韵昧很浓。首联第二句写春雪的“霏霏漠漠"及其“散”、“凝”的形态,把雪花密而无声的那种状态写的十分逼真,“散”和“凝”这一组反义词同时加在了雪花的描述上,直接从状态上突出了雪花“似松非松,似散非散”的特点,矛盾而又统一,这样的雪才富有特色。

颔联,第三句中的“重妆蕊",“妆蕊”本就是用来描写梅花的,而作者所面对的却是雪白洁净的雪花,冬天刚刚过去,梅花早已凋零,而作者在这里点睛一笔,生动地再现了春雪缀满枝头,宛如梅花再放的景象,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千古名句有异曲同工之效。第四句中的“却结冰",写出了春雪带来的春寒,连山岩积雪融化后的流水都又重新结冰,作者以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当时的天气状况,为当时景色的大环境坐下了铺垫,不得不说,作者在词语的拿捏,内容的安排方面是下了一番苦工的。

颈联,第五、六两句则是平铺直叙地描写了春雪中的人事活动:系鹿防猎客、添茶候吟僧。看似普普通通的乡家活动,却在这里赋予了雪景的一种动感,动静结合,从朴实中见真感情,使整篇诗欣赏起来更富有真实感,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可读性,充分体现了山村农家的特点,诗中所描绘的这幅春日雪景也因这生动的农家描写而显得更加有生命力。

尾联写春雪滋润万物的功力可以与春雨相等,给山间松径带来一片生机。春雨素来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赞美,而此处,作者直抒胸臆,“同功力”三个字将春雪对大地做的贡献直接提升到了与春雨等价的高度,表达了作者对春雪的无尽喜爱与赞美之情。最后又用了“松径”和“莓苔”两个意象将春雪所作的贡献具体化,正是因为春雪的滋润,这两种植物才会“又一层”,更加有力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在此处,也可见作者逻辑之严谨,思维之紧密。全诗以写景为主,虽无华丽之辞藻,却有真实之感情,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春雪之后山村所特有的清新、闲适、淡泊的特色,全诗读来朗朗上口,读者细细品味之时,脑袋中就能浮现出那样一番雪景,雪景无限风光,着实令人神往。

创作背景

诗人身处唐末乱世,王室的生活则越来越奢侈糜。.百姓们处在暗无天日、水深火热的境地。诗人一生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对劳动人民和现实生活有广泛的接触。他作此诗,实际上是借此乡村美景,反衬乱世不平,从中可以品味出诗人对下层人民的关注和同情。

对雪原文翻译赏析2

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古诗简介

对雪,这首诗写于中唐“安史之乱”之时,作者杜甫为叛军所羁押,而又听闻唐军新败,愁望着漫天飞舞的飘雪,感受着冷冽刺骨的寒意,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感情油然而发。

翻译/译文

战场上哭泣的大多是新死去兵士的鬼魂,只有老人一个人忧愁地吟诗。

乱云低低的在黄昏的地方,急下的雪在风中飘舞回旋。

葫芦丢弃了,酒器中没有酒,火炉中的余火,好似照得眼前一片通红。

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忧愁坐着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注释

①:葫芦,古人诗文中习称为瓢,通常拿来盛茶酒的。樽,又作尊,似壶而口大,盛酒器。句中以酒的绿色代替酒字。

②:“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赏析/鉴赏

杜甫在写这首诗之前不久,泥古不化的宰相房琯率领唐军在陈陶斜和青坂与安禄山叛军展开车战,大败,死伤几万人。

诗的开头──“战哭多新鬼”,正暗点了这个使人伤痛的事实。房琯既败,收复长安暂时没有希望,不能不给诗人平添一层愁苦,又不能随便向人倾诉。所以上句用一“多”字,以见心情的沉重;下句“愁吟独老翁”,就用一“独”字,以见环境的险恶。

三、四两句──“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正面写出题目。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这样就分出层次,显出题中那个“对”字,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

接着写诗人贫寒交困的景况。“瓢弃樽无绿”,写出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非常艰苦。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葫芦早就扔掉,樽里空空如也。“炉存火似红”,也没有多少柴火,剩下来的是勉强照红的余火。这里,诗人不说炉中火已然燃尽,而偏偏要说有“火”,而且还下一“红”字,写得好象炉火熊熊,满室生辉,然后用一“似”字点出幻境。明明是冷不可耐,明明只剩下的是炉中只存余热的灰烬,由于对温暖的渴求,诗人眼前却出现了幻象:炉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照得眼前一片通红。这样的以幻作真的描写,非常深刻地挖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的隐秘。这是在一种渴求满足的心理驱使下出现的幻象。这样来刻画严寒难忍,比之“炉冷如冰”之类,有着不可以拟的深度。因为它不仅没有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而且融进了诗人本身的主观情感,恰当地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做到了既有现实感,又有浪漫感。

末后,诗人再归结到对于时局的忧念。公元756-757年(至德元载至二载),唐王朝和安禄山、史思明等的战争,在黄河中游一带地区进行,整个形势对唐军仍然不利。诗人陷身长安,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所以说“数州消息断”,而以“愁坐正书空”结束全诗。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对雪原文翻译赏析3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古诗简介

《对雪》是晚唐诗人高骈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写得别具一格。诗人通过对路上飘雪后的情景的描写,表达了期望白雪能够盖住人世间所有罪恶的心情。

翻译/译文

雪花飘舞着飞入了窗户,我坐在窗前,看着青青的竹子变成白玉般洁白。 此时正好登上高楼去远望,那人世间一切险恶的岔路都被大雪覆盖了。

注释

⑴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

⑵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⑶恶路歧:险恶的岔路。

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写得别具一格。

诗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的竿竿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了。于是诗人想到此时如果登上高楼观赏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岖(qíqū)难走的道路都将被大雪覆盖,展现在眼前的将是坦荡无边的洁白世界。

高楼四望,一片洁白,诗人希望白雪能掩盖住世上一切丑恶,让世界变得与雪一样洁白美好。结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的感慨与不平。

对雪原文翻译赏析4

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

李白〔唐代〕

龙虎谢鞭策,鹓鸾不司晨。

君看海上鹤,何似笼中鹑。

独用天地心,浮云乃吾身。

虽将簪组狎,若与烟霞亲。

季父有英风,白眉超常伦。

一官即梦寐,脱屣归西秦。

窦公敞华筵,墨客尽来臻。

燕歌落胡雁,郢曲回阳春。

征马百度嘶,游车动行尘。

踌躇未忍去,恋此四座人。

饯离驻高驾,惜别空殷勤。

何时竹林下,更与步兵邻。

译文

谁见过生龙活虎还需要鞭策的?谁见过凤凰飞公鸡一样报晨的?你看那海上的黄鹤自由飞翔,怎么可能飞那鸟笼中鹌鹑?我独用天地之心,自由飘飞的浮云才是我的身影。你虽然当了官,却喜欢与烟霞亲近,远离俗人。六歌你素有英豪风度,就好比马良五兄弟中最杰出的老大白眉哥,超常绝伦。你视官场犹如梦境,辞官如脱靴一样不值得挂在心上,现在你要回长安了。窦公给你操办了丰盛的别宴,文人墨客尽来为你捧场送别。酒宴谁燕歌把胡雁都吸引下来,阳春白雪在天空回旋,不绝于耳。送你的征马已经嘶叫了百回,把你的车拉动得行尘漫野。你之所以踌躇未忍离去,正是恋恋不舍四座的朋友。拉住你是马车不让走,再尽一杯酒!别怪我殷勤频频给你敬酒。你何时再来竹林下,仿效竹林七贤,与你这个当代阮步兵做邻居。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对雪原文翻译赏析5

对雪

作者:杜甫

朝代:唐朝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飘弃樽无渌,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翻译

战场上哭泣的大多是新死去的鬼,只有老人一个人忧愁地吟诗。乱云低低的在黄昏的地方,急下的雪在风中飘舞回旋。葫芦丢弃了,酒器中没有酒,火炉中燃起了熊熊的火,好像照得眼前一片通红。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消息都无从获悉,忧愁的坐着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赏析:

杜甫这首诗是在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写的。长安失陷时,他逃到半路就被叛军抓住,解回长安。幸而安禄山并不怎么留意他,他也设法隐蔽自己,得以保存气节;但是痛苦的心情,艰难的生活,仍然折磨着诗人。在写这首诗之前不久,泥古不化的宰相房琯率领唐军在陈陶斜和青坂与敌人作车战,大败,死伤几万人。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诗的开头──“战哭多新鬼”,正暗点了这个使人伤痛的事实。房琯既败,收复长安暂时没有希望,不能不给诗人平添一层愁苦,又不能随便向人倾诉。所以上句用一“多”字,以见心情的沉重;下句“愁吟独老翁”,就用一“独”字,以见环境的险恶。

三、四两句──“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正面写出题目。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这样就分出层次,显出题中那个“对”字,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

接着写诗人贫寒交困的景况。“瓢弃樽无绿”,葫芦,古人诗文中习称为瓢,通常拿来盛茶酒的。樽,又作尊,似壶而口大,盛酒器。句中以酒的绿色代替酒字。诗人困居长安,生活非常艰苦。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葫芦早就扔掉,樽里空空如也。“炉存火似红”,也没有柴火,剩下来的是一个空炉子。这里,诗人不说炉中没有火,而偏偏要说有“火”,而且还下一“红”字,写得好象炉火熊熊,满室生辉,然后用一“似”字点出幻境。明明是冷不可耐,明明是炉中只存灰烬,由于对温暖的渴求,诗人眼前却出现了幻象:炉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照得眼前一片通红。这样的无中生有、以幻作真的描写,非常深刻地挖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的隐秘。这是在一种渴求满足的心理驱使下出现的幻象。这样来刻画严寒难忍,比之“炉冷如冰”之类,有着不可以拟的深度。因为它不仅没有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而且融进了诗人本身的主观情感,恰当地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做到了既有现实感,又有浪漫感。

篇3:鲁迅雪原文课件

一、鲁迅硬骨头精神形成的原因

1. 出生时代和家庭衰落景况为他播下叛逆精神的火种。

鲁迅出生及其少年时代, 是中国在列强铁蹄践踏下, 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中国人民身受水深火热、风雨飘摇之深重灾难。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对少年鲁迅的刺激特大, 使反帝反封建的思想、爱国主义思想在他心中逐渐萌芽和发展。鲁迅十三岁时, 家里发生了惨痛的变故, 祖父因科场案件被捕入狱, 父亲久病离世。家庭因而衰落, 一贫如洗, 寄人篱下。正是出入当铺、药店和被称为乞食者的屈辱、歧视的冷酷、势利的环境, 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叛逆精神和硬骨头精神的火种。在无可忍受的境遇中, 他坚决要“走异路, 逃异地”。于是他背井离乡, 独赴南京, 先后考进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

2. 求学的经历和所接触的学说促使他要用笔来改变国人精神。

鲁迅到南京后, 开始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和科学思想。他受到康有为、粱启超等维新派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 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赫胥黎《天演论》中“物竞天择”的进化规律。他悟出了中华民族落后和危险的处境, 如果不彻底变革, 就不能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上立足, 从而初步形成了斗争精神。1905年, 鲁迅就读的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放映了战争新闻纪录片, 一个中国人被日本人捉住杀头示众时, 周围站着许多中国人麻木的神情给了鲁迅莫大的刺激。他因此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 第一要著, 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 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3. 在与反动势力作斗争的艰苦岁月里磨砺出硬骨头精神。

1909年, 鲁迅为改变国人的精神, 为了以笔作刀枪与敌人血战到底, 毅然回到祖国。在绍兴, 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一革命中。但不久, 他就看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革命果实被大大小小的军阀所篡夺了。紧接着的, 是袁世凯复辟, 二次革命失败, 封建势力大肆屠杀革命党人。鲁迅极为愤慨, 极为痛苦, 他说:“见过辛亥革命, 见过二次革命, 见过袁世凯张勋复辟。看来看去, 就看得怀疑起来, 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他在深深的苦闷和寂寞中深化了对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本质的认识, 痛苦地思索着中国今后的出路。鲁迅投入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去。他以更加激进的态度, 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进行了彻底的清算。“五四”退潮后, 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阵线分裂, 他在文化战线上顽强地苦斗着, 执著地进行着“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 对于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形形色色的复古主义、为统治者粉饰和辩护的各类文狗给予揭露和批判。

由于北洋军阀的通缉, 鲁迅离开了北京, 先到厦门, 再去广州, 最后定居在上海。在这十几年中, 在敌人制造的白色恐怖的暴虐中, 在国民党的血腥镇压下, 鲁迅冒着被通缉逮捕、杀头的风险, “敢与魔鬼争高下, 不向霸王让寸分”, 坚决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 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到底, 痛斥敌人杀害柔石等革命作家, 屠戮刘和珍等进步学生, 滥杀无辜群众, 献媚“友邦人士”, 投降卖国的滔天罪行。在斗争中, 鲁迅先生的硬骨头精神, 坚定的民族气节日趋成熟并充分表现出来了, 无愧于毛泽东同志称赞的“伟大的民族英雄”。

二、鲁迅硬骨头精神在其作品中的表现

鲁迅硬骨头精神的核心所在, 就是其文的批判斗争性, 亦即战斗性。纵览《鲁迅全集》, 其战斗性洋溢于字里行间。

1. 用笔作为匕首解剖封建社会, 揭露封建社会、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号召国人清醒起来, 勇敢斗争。

鲁迅在小说《狂人日记》、《祝福》和杂文《坟·灯下漫笔》中充分揭露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在《狂人日记》中, 鲁迅借狂人之口, 揭露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本质。文中写道:“我翻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狂人既狂, 必得就医, 请得医生摸脉, 开了处方, 医嘱‘赶紧吃吧’。狂人想:摸脉为的揣揣肥瘦, 赶紧吃的不是药, 而是人。”这就既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狂人的心态, 又深刻地揭露了封建道德是吃人的道德。

揭露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 在鲁迅《坟·灯下漫笔》中也可清楚地洞悉。“我们自己是早已布置妥贴了, 有贵贱, 有大小, 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 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 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 不能动弹, 也不想动弹了。所谓中国的文明者, 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筵宴。所谓中国者, 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不知道而赞颂者是可恕的, 否则, 此辈当得永远的诅咒!”对于封建社会及其制度的吃人本质, 鲁迅先生的态度是鲜明的、坚定的。他号召国人清醒起来, 勇敢地站起来, 与之斗争到底。他说:“这人肉的筵宴现在排着, 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 掀掉这筵席, 毁坏这厨房, 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由此, 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先生对于封建制度的揭露是何等深刻, 批判是何等有力, 战斗性是多么强烈, 这充分体现出文学巨人的铮铮铁骨。

小说《祝福》更是无比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礼教的吃人罪恶。文中刻画鲁四老爷这个刽子手, 借用“封建礼教”这把软刀子, 直接残忍地杀害祥林嫂一类的劳动妇女。鲁四老爷是一位杀人不眨眼的凶手, 受封建思想、封建礼教毒害, 也以此害人的柳妈、堂伯等也充当了杀死祥林嫂的帮凶。经受一系列惨痛打击的祥林嫂, 在富人祝福的浓烈欢乐气氛之中, 惨死在北风凛凛、大雪纷纷的街头。鲁迅以祥林嫂的血泪史, 控诉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吃人的滔天罪行。

2. 用笔作为武器, 戳穿蒋介石的假面具, 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反共卖国的阴谋, 号召革命人民奋起同反动派斗争。

鲁迅生命的最后十年, 正是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年代。鲁迅这位民族英雄, 几乎把全部精力集中在杂文的写作上。他的杂文, 有如投枪、匕首, 直刺敌人的五脏六腑, 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声名狼藉。他在《答文艺新闻社问》中尖锐地指出, “九一八”事变, 是日本帝国主义“惩膺”中国人民, 企图进攻苏联, 奴役全世界劳动人民的第一步。鲁迅愤然疾书《“友邦惊诧”论》, 及时戳穿“国联”的假面具, 它正和日本是一伙, 并进一步抨击这些所谓“友邦”要中国人民“身受宰割, 寂然无声”, “略有越轨”便加屠戮。针对蒋介石的血腥镇压, 鲁迅在《文章与题目》、《战略关系》、《中国人民的生命圈》、《天上地下》等杂文里, 揭露了反动派投降媚外的阴谋, 指出他们“对外要安, 对内要攘”, 实则是“迎外以安内”, 把刺刀、枪口对准人民, 屠戮无辜百姓, 葬送大好河山。鲁迅对蒋介石反共卖国罪行的深刻揭露, 激发了人民群众对卖国贼的无比仇恨。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 国民党反动派对文艺界实行白色恐怖, 进行反革命文化围剿, 又在新闻界实行反革命高压政策, 这充分证明了国民党反动派是灭亡中的黑暗动物, 也证明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阵营的力量”的成长使敌人害怕。为了纪念遇难烈士, 揭露敌人的罪行, 激发革命者的昂扬斗志, “直面惨淡的人生, 正视淋漓的鲜血”, 以当真的猛士, 鲁迅再次冒着被逮捕、监禁、杀头的危险, 冲破敌人的封锁, 继1931年4月25日发表《中园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后, 又于1933年2月, 即五烈士遇难两周年时, 写下了《为了忘却的纪念》这篇对敌斗争的檄文。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成千成万的先烈, 为着人民的利益, 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 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 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鲁迅写此文的意义即在于此。

3. 用笔作为挖锄, 挖掘出民族的劣根性, 揭露长期封建统治的愚民政策对人民群众精神状态的严重毒害。

鲁迅为了批判精神胜利法, 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之间, 成功地创作了小说《阿Q正传》。这是鲁迅最著名的一篇小说, 它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上的高峰。小说被四十种不同文字所翻译, 流传世界。阿Q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 而且是世界文学史上“精神胜利法”的典型形象。

作品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落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 塑造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农民典型。阿Q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赤贫者, 他无家无职业, 甚至无姓 (因为赵太爷不准他姓赵) 。他的现实处境十分悲惨, 但在精神上却“常处优胜”。他穷困潦倒却常夸耀说:“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 你算是什么东西?”“我的儿子会阔的多啦!”他没有老婆, 焉有儿子?被别人打了, 不敢还手, 就在心里想是儿子打老子。当各种“精神胜利法”都用不上时, 他便用力打自己的脸, 打完后, 便觉得挨打的是别人, 他又得胜满足了。或者, 被别人打后, 就去欺侮小尼姑, 摸她的头皮, 然后陶醉在旁人的赏识和哄笑中。“精神胜利法”使阿Q不能够正视自己被压迫的悲惨地位。

“精神胜利法”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不断入侵, 帝国主义扩张浪潮不断冲击, 封建统治阶级日趋没落的情势下, 现实环境迫使被毒害的人们产生的一种无可奈何的病态心情。鲁迅说过, 他是通过阿Q试着“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来”, 这个灵魂被围在“未经革新”的“古国人民”用“古训所筑成的高墙”里, 它像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样, 已经有四千年”, 他认为被围在这个“高墙”里的愚弱民众, 还很少有觉醒, 从而走出高墙的。因而他感到这是一种“孤寂”悲凉的事情。他精心创作了这篇最负盛名的脍炙人口的小说, 意在唤醒“沉默的国民灵魂”, 完成辛亥革命的未竟事业, 奋起推翻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充分表现了鲁迅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封建主义政治和思想统治的革命精神。

三、鲁迅硬骨头精神的现实意义

鲁迅一生追求进步, 坚持真理, 顽强斗争。他那种卓尔不群、独立自强的人格精神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范, 启示和引导我们新一代人。超越历史的局限和政治气候的影响, 深挖其精神实质, 我们发现, 鲁迅硬骨头精神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他启迪着当代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正确面对以下两个方面的现实问题。

一是如何面对物质生活水平的相对低下。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中国社会获得了空前的巨大发展, 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物质的丰富。市场经济对知识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于直接创造生产力, 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和物质价值。知识经济的到来也是以知识对经济活动的参与为基点的。而从事人文研究的知识群体对社会物质文明的影响是间接的, 并不能直接推动社会的物质生产并产生经济效益, 也很难给自己带来直接的收益, 这就是说, 人文知识分子相对知识分子群体来说, 相对是清贫的, 物质上比较匮乏, 容易产生生活享受上的失落感。

二是如何面对外来文化的进入。

二十一世纪, 中华民族重新建立了自己的信心, 有人认为十九世纪是英国的世纪, 二十世纪是美国的世纪, 而二十一世纪就是中国的世纪。民族自信心的重建, 使中华民族有可能重新审视外来文化, 更加客观地对待外来文化, 接受外来文化, 以自己的文化为本, 客观、包容地审视外来文化、接受外来文化有益于自己的成分。如果不能汲取外来的、有益的文化来充实自己, 并不断地扬弃本民族文化中不利于自己发展的东西, 将阻碍自己的发展。只有以自己的文化为基础, 不断地融合汲取外来文化中先进的因素, 才有助于自己文化的发展。西方文化中先进的成分也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 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也应予以借鉴吸收。

以上两个问题, 都对我们新一代知识分子, 尤其是从事人文研究的知识分子提出了挑战, 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地继承和发扬鲁迅的硬骨头精神, 耐得寂寞, 耐得贫穷, 吸收、借鉴和传播西方文化的先进成分,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构建一种适应时代要求, 富有社会责任感、独立自主精神及坚韧意志的新型知识分子的人格, 以对社会和时代负责的精神再造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人民出版社, 1991, 6, 2.

[2]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1.

篇4:巧用课件趣中学文

一、巧用课件,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体,采用课件导入新课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如教学《棉花姑娘》一课时,我借助课件导入新课,课件中棉花姑娘的可爱形象一下吸引住了学生。结合课件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当课件最后出现又白又胖的棉花姑娘的图片时,我看到学生们的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可以看出学生们已经进入了这篇课文的情境,这时导入新课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再如讲授《美丽的小路》一课时,我采用多媒体播放鸟叫声和水声,让学生们看着美丽的画面听着动听的音乐声导入课文: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泉水叮咚,鸟语花香。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美丽的小路上郊游,你们想去吗?学了这篇课文,美丽的小路一定能走进你的心里。在有声有色的画面中,学生们开始兴趣盎然地学习课文。

二、巧用课件,快乐识字

识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恰当运用课件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让学生快乐又有效地学习。如教学《三个儿子》中的“聪”字时,我就借助课件让学生形象地记住这个字并知道怎么写。我出示课件对学生说:“这个‘聪’字藏了很多小秘密,你看,它由哪几个部件组成?”学生观察课件后明白:“聪”字有我们身体上许多器官——耳、口、心,右边的两点像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学生记住这个字后我再让学生看课件观察它的结构和笔画,明白这是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避让,左边的“耳”字要给右边的“总”腾出位置来。再如教学“嗓”字时,我出示画面:一个姑娘边采桑叶边哼着小调。学生们听着动听的音乐,看着美丽的画面,很快就记住了“嗓”字。这样借助课件识字,化抽象为直观,学生们学得快、记得牢,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巧用课件,读文悟情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用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图像来显示场景,用文字来诠释意境。朗读课文时借助课件可以创设课文情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如《小柳树和小枣树》第一课时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小柳树长得漂亮却很得意的特点。课前我注重学生的预习,课中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想象读”“表演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味课文的情感。学生在生活中很少看到柳树,因此我借助课件展示柳树的美,课件中柳树刚发芽时是那么漂亮,长出又细又长的叶子时又是那么迷人。在阳光下、细雨中柳树展示出不同的风姿,学生看课件不由发出赞叹,这时在美妙的音乐中再读课文自然就读得更美。

四、巧用课件,突破重难点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在于既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又能伴随着生动、形象的图像、优美动听的音乐,诱发学生愉快的学习情绪,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如《父亲和鸟》这课的重点是如何从句子中感悟父亲知鸟和爱鸟。我先借助课件让学生感悟理解“雾蒙蒙的树林”“喃喃地说”“望了又望”“闻了又闻”等词组,从而体会父亲因为爱鸟才知鸟。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后,我播放音乐让他们配乐朗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可以看出学生们已经体会了父亲爱鸟的情感。

《父亲和鸟》这课写字的重点和难点是放在写好横的变化上。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课件让学生观察“喜”和“重”的结构和笔画,说说横画的变化。学生在直观形象的课件中清楚地看到了横画的变化,写起来就不容易错了。

五、巧用课件,培养学习能力

多媒体技术集音、像、动画于一体,生动形象。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发潜力,还可以拓宽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了《假如》这课后,我问学生: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想拿它来实现什么愿望呢?学生们刚开始只会模仿课文说。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我出示课件:无家可归的动物、贫困山区的孩子……看了课件,学生们文思泉涌,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美好愿望,最后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整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但学生学得轻松,而且教师教得省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如果多媒体使用过多或不当,却会成为课堂的“绊脚石”。记得有一次上公开课,我为了把课上得更精彩,课前花了大量时间做课件,没想到上课时课件出了故障,一会儿跳到这,一会儿又跳到那,根本不听我的指挥,怎么办呢?我干脆放下课件,临时改变了教学计划继续教学,虽然没用课件,但教学效果也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经过这次事件,让我深深地意识到,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一定要精心准备,让多媒体为课堂服务。

巧用课件,趣中学文。让我们在教学中合理使用课件,让多媒体为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篇5:雪原文-雪罗隐-翻译-赏析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堠雪翻鸦,河冰跃马,惊风吹度龙堆。阴磷夜泣,此景总堪悲。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只应是,金笳暗拍,一样泪沾衣。

须知今古事,棋枰胜负,翻覆如斯。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堠 :古代了望敌情之土堡,或谓记里程的土堆。

龙堆:沙漠名,即白龙堆。《汉书·匈奴传》扬雄谏书云:“岂为康居、乌孙能逾白龙堆而寇西边哉!”注:“孟康曰:‘龙堆形如土龙身,无头有尾,高大者二三丈,埤者丈,皆东北向,相似也,在西域中。’”

阴磷:即阴火,磷火之类,俗谓鬼火。

中宵起舞:《晋书·祖逖传》:“(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 , 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前韵》:“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金笳:指铜笛之类。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刘禹锡《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日暮还城邑,金笳发丽谯。”

蛮触:《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后有“触蛮 之争”之语,意谓由于极小之事而引起了争端。白居易《禽虫十二章》之七:“蟭螟杀敌蚊巢上,蛮触之争蜗角中。”

混同江:指松花江。见《清一统志·吉林一》:“混同江,在吉林城东,今名松花江。”

赏析:

作者:佚名

篇6:咏雪原文及翻译

出处·世说新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篇7:咏雪原文及翻译注释

咏雪出自《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的作品之一,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咏雪原文及翻译注释的更多详细内容吧!

咏雪原文及翻译注释

咏雪 / 咏雪联句

南北朝: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注释

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 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子侄辈。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骤:急,紧。

欣然:高兴的样子。

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

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做过东阳太守。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未若:倒不如。

因:凭借。

即:是。

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诗词大概:

南宋朝(420-581年)时期,宋朝临江王刘义庆(403-444年)带领一大批文人编写,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孝标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古今异义词]

【儿女】

古义:子侄辈的年轻一代

今义:自己亲生的儿子与女儿

【因】

古义:凭借

今义:因为

特殊句式

篇8:柳宗元江雪原文赏析

笔者认为,本诗贵在“虚实相生”的意境,造句在此,而立意在彼,有写实境的可能,但更重要的是写一种心境,所谓寄意深远是也。

要认识(解读)该诗,首先应该先了解一下柳宗元写作《江雪》的时代背景,可谓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一般来说,对于语文教师这是必须的。理解透彻了的作品,总会有一种更深刻的`体会。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在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贬为永州司马,满怀政治失意的孤愤,僻居荒隅。沉重的打击并没能催折他的人格和信仰。此段时期的作品,于凄清幽独的落寞处显示出他“虽受摈斥,不更乎其内”的精神风貌。苏轼在《评韩柳诗》中说:“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我以为《江雪》小诗一首,恰能准确真实地体现出柳宗元此时的处境和心情。

开头二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写出了隆冬时节一片天寒地冻、人烟绝迹的严酷景象,“千山”对“万径”,“灭”对“绝”,渲染出一副冰冷寂寞的环境,诗人所营造的这一自然环境,其实是诗人感受到的严酷政治环境的写照与象征。

倘本诗前二句作如是解释,那么后二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该作如何解释呢?

笔者认为,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的人格高洁乃至对现实人生(政治)理想的执着。它包含了柳宗元对现实人生充满关怀的悲情演绎,浓郁的情感色彩和“孤舟独钓”的操守,进一步言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文人悲剧意识的深刻反映。这两句诗,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寄寓,即怀抱利器,希图 明君赏识,抑或一片苦心终要为世人(更含皇帝)了解的坚守。“永贞革新”失败了,同行杀的杀,远谪的远谪,正是对人生和理想的重大考验时期,“独钓寒江雪”,这一个“钓”字,就不仅仅含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意思,也含有为世人所知、君王所用的悲情寄托,这一个“钓”字,与“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钓”是一脉相承的,这里面不排除用典的可能。

上一篇:售后人员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建立班级课程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