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山东省老年教育事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

2024-06-29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山东省老年教育事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共6篇)

篇1: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山东省老年教育事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

山东省老年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12-2-20 点击:25 山东省老年教育事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1年1月4日)

根据国家和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部署,按照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我省老年教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老年教育事业发展回顾

在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在全省老年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省老年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良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截止“十一五”末,全省共建有老年大学(学校)8356所,较“十五”期末增加2101所,提高33.58%;在校学员627123人,较“十五”期末提高60.86%;有12所学校被评为“全国先进老年大学”,50名职工被授予“全国先进老年教育工作者”称号。

“十一五”期间我省老年教育事业发展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得益于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得益于深化改革、积极创新、不断探索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思路和办法,得益于狠抓先进示范校建设、培育出一批较高水平的先进典型。同时,由于种种原因,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有些地方领导重视程度不够,东西部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有限的教育资源与无限的老年生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投入严重不足,师资力量普遍匮乏等等。“十二五“期间,各级要针对当地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切实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视老年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这为加快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和制度保障。我们要在“十一五”期间积累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革新求进,力促我省老年教育事业再上新水平。

二、“十二五”时期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老年教育政策,高举“团结、爱校、大教育”旗帜,坚持政治建校、发展兴校、和谐办校、阳光治校、质量立校、规范强校和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更好地为老干部和老年人服务,为老干部工作服务,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作贡献,为建设具有鲜明老年教育特色、省委放心、老同志满意的现代化老年大学校而奋斗。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服务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为宗旨。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创新管理方式,推进全省老年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持以不断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切实解决好有限的教学资源与无限的老年生源之间的矛盾,努力扩大学校规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把老年大学办成老年学员满意的温馨乐园。

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切实将老年教育发展的中心放到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上来,努力提高老年学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老年学员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才强校为根本。践行“人才优先,以用为本”的方针,不断完善尊重人才、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机制,广招名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以用为本,全面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靠人才创名牌、建名校。充分发挥人才在创业、创新、创优中的引领作用、骨干作用和带动作用。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化理论研究,不断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探索加快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思路与办法。要把理论研究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突破口,实现由“教学型”老年教育到“教学研究型”老年教育的转变,强化科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目标任务

积极推进老年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加大内涵提升力度,全面推进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到2015年,全省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的老年教育体系。

(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通过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机构等多领域开放式办学,发展和完善省、市、县(区)、乡(镇)、村(社区)五级办学网络。到2015年,乡(镇)办学率达到90%,村(社区)办学率达到60%,全省老年教育学校总数1万所,老年大学学员100万,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达到万人校的目标,基本适应全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社会的需要。

(二)教学条件根本改善

采用新建、扩建、租用等方式,扩大校舍面积和办学规模。山东老年大学校舍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市(地)级和大企业老年大学专用校舍面积不低于8000平方米,区县校舍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以上,乡镇和街道老年学校有专用教室。积极推广使用多媒体教学设施,推进老年教育教学的现代化。

(三)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牢固树立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思想,坚持学校一切工作都要向教学第一线倾斜。加强教学管理,健全教学制度,建立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完善教学质量评估和考核体系,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高第一课堂质量,丰富第二、第三课堂内容。努力实现教学机构系统化、课程设置科学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服务方式人性化、办学设施标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

(四)远程老年教育全面推开

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将先进的教育方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开放、兼容、共享的全省老年教育网络体系,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

(五)师资水平明显提升

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老年教育的核心任务,推进教学改革创新和规范化管理。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教师的选聘,应以满足老年人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发展优势专业,力争在全国取得有影响的教学创新成果。努力把老年大学办成老年教育创新理论的培训基地、当代新知识传播基地、中华优秀文化研修基地、老干部、老年学员发挥作用的辐射基地。

(六)理论研究深入推进

与先进省市相比,我省老年教育理论研究还有一定差距。要积极创造条件,推进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吸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参与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组织课题组对老年教育面临的新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用理论研究的成果指导老年教育教学实践,定期编辑出版《山东老年教育研究论文集》。县(区)以上老年大学组织专人抓教学研究工作,市级以上老年大学设教研机构,组织师生结合教学实践开展理论研究。

(七)阵地建设力创品牌

《老年教育》杂志和艺术团是山东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两大品牌。努力办好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会刊,立足山东,辐射全国,把《老年教育》办成展示全国老年大学教学成果和发表理论研究文章的优秀期刊,力争发行量达到15万份。有条件的学校应成立具有地域特色的老年艺术团或各类社团组织,逐步形成高水平的创作展示团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演出或比赛,提升老年教育文化品牌。积极稳妥地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八)老干部党校建设实现规范化

全省各市(大企业)、县(区)要办好老干部党校。要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按照分类别、分层次的原则,设置教学班次、教学内容和课程,不断增强老干部党校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创新老干部党校的培训方式和内容,对老干部党员和党支部成员进行系统培训,每年授课要不少于60学时。县(区)以上老干部党校要设立专职部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确保老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经常、扎实、有效,不断推进老干部党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进一步加强对老年教育工作的领导,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各级要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有关精神,将老年教育纳入工作议程。在全省各级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中成立老年教育工作办公室,在老干部领导小组办公室中适当增加老年大学的有关人员,和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两块牌子、一套人员,以加强对老年教育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查。党政分管领导要把老年教育纳入工作职责,列入干部考核指标。建立健全老年教育管理体制,“十二五”期间,各级老年大学要配备齐全的专职领导班子,选派政治素质高、组织能力强、工作魄力大、富有创新精神且真抓实干的同志任老年大学校长,力争解决老年大学在编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问题。建立全省老年教育工作表彰制度,形成促进老年教育发展的激励机制。、各级有关部门鼎力支持,形成加快老年教育事业的合力。各级组织、老干部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与财政、发改委、人事、教育、民政、文化、卫生、体育、物价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尽其能,形成支持老年教育工作的合力,帮助老年大学(学校)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实质性的支持。省老年大学协会要加大对全省老年教育工作的协调、组织、指导和督查力度,省老年大学充分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党和国家有关老干部工作和老年教育工作的大政方针,宣传老年教育工作是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职责,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宣传老年人认真学习、学有所成的动人事迹,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和关心老年教育事业的浓厚氛围。市级以上老年大学要争取在当地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上开辟“老年教育专栏”,县(区)以上老年大学在网络上发布“老年教育网页”。认真办好《老年教育》杂志,发行覆盖各会员校学员。要经常组织不同范围、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交流会与联谊活动,不拘形式地宣传老年教育事业,提高老年大学的知名度和凝聚力。办好《山东省老干部党校学报》和省协会会刊《山东老年教育工作通讯》,发挥通讯员作用,丰富稿源,增添栏目,提高质量。

(二)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为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构建老年大学、老干部党校和老干部工作者培训学校“三位一体”的老年教育发展体制。坚持通过改革创新,推动老年教育事业大发展、大变革。市、县(区)级老年大学逐步建立专门的管理委员会,建立起以市、县(区)分管领导为管委会主任,有关部门领导任管委会副主任,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任成员的管理体制,加大老年教育工作力度。不断规范完善老干部党校建设,把老干部党校办成老党员之家。办好老干部党校,县(区)以上老干部党校要设立专职部门,并有相应地在编管理人员,定期对离退休党员进行正规、系统和经常性教育,还可举办专题研讨班或培训班,建立起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和离退休党员培训教育长效机制。合理设置课程,紧跟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形势,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离退休党支部建设,加强离退休党员的党性锻炼。务实求精,使老干部每上一次党校都有一次新的收获,把老干部党校办成老党员之家。、以创建省级先进示范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推进老年大学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创建示范校是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以评促创建,以评促发展,不断增强老年教育事业的活力。逐步提高省级老年大学先进示范校的标准,重视硬件设施,侧重内涵发展,促使其走向办学规范化、管理科学化轨道,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有效指导县区级老年学校的正规化建设。在“十二五”期末,再开展一次省级先进示范校的考核评比活动,力争榜上有名的省级先进示范校逐年增多,形成创先争优、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发展远程老年教育,加快建立覆盖全省的远程教育网络体系。综合运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大力推广远程教育,建立覆盖全省的远程老年教育网络体系。充分利用山东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学优势,开发远程老年教育课程资源,开辟空中大课堂。加强远程老年教育基层教学点(收视点)建设,充分利用组织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资源,将老年大学(学校)延伸到乡镇、街道、社区、村居。全面抓紧现有教学、管理和技术人员业务培训,逐步形成一支业务能力强又熟悉现代化远程教育的专兼职队伍。、进一步深化老年大学艺术团改革创新,努力探索加快发展新模式。艺术团是老年大学的一个重要宣传窗口,是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良好平台,是提高老年大学知名度的有效途径。办好老年大学艺术团是老年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艺术团不能满足于举办少许演出活动的现状,应该对体制和运作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创新。省老年大学艺术团实行“自主管理、经费自筹、效益自享、去留自定、探索专业化、职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模式”的做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值得在全省推广。有条件的市、县老年大学,应该尝试艺术团发展的新路子,艺术团可以与企业合办,积极参与学校的演出、公益性演出、商业化演出、比赛性演出和交流性演出。

(三)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为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加强校长培训工作,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校长是学校发展的掌舵人,校长的素质与领导能力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方向与水平。要加强对校长的培训工作,提高每年一度的协会理事校校长培训班的质量和成效,适时组织县级会员校校长培训班。创新办学理念,培育战略眼光,开发育人模式,理清改革思路,创建富有特色的学校,承担起“教育改革者”的角色,向“教育家”型校长努力。、采取切实措施,调动管理人员积极性。不断丰富和完善老年大学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坚持制度管人、榜样育人、凝聚力留人,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管理人员要树立“为教学一线服务”的意识,熟悉教学规律,了解教学工作各个环节,善于沟通并发现问题,讲究工作效率,热心为师生服务,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师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广纳贤才,为我所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同时,严格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建立民主测评长效机制,优胜劣汰。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加强师德建设。要积极创造条件,逐年增加专职教师数量,引进优秀人才,促使教师队伍向专业化、年轻化、知识化过渡,形成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省老年大学已经对教师进行职称评聘,与待遇挂钩,提高了教师积极性,有条件的老年大学可仿照省老年大学的做法,在五年内进行职称评聘工作。

(四)建立完善投入机制,为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各级财政要把老年教育投入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各级要把老年教育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列入财政预算,建立“老年教育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并根据经济增长的幅度和老年人口增长率,逐年加大对老年教育事业的投入。将老年大学校舍建设列入重点民生工程,投入资金,切实改善办学条件。2、各级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赞助、学员收费为补充的财政拨款机制。老年教育是公益事业,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政府财政投入机制,加大老年教育事业投入,保障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和增长。各地根据实际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基本需要,制定并逐步提高区域内各级财政拨款的基本标准。、与大企业、事业单位共建老年大学,争取社会赞助。多渠道筹集经费,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入老年教育事业,扩大教育资源,增加教学经费,提高办学效益。与机关、事业单位和大企业等联合办学,拓展老年大学教学区,吸收国内外社团和个人的捐赠等,争取全社会对老年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五)加强省际、国际交流,不断提升老年教育事业发展水平

积极稳妥地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广泛参与国内外老年教育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活动,组织老年教育工作者出访考察,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促进我省老年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县以上和大企业老年大学要积极创造条件,扩大对外交往,加强两岸四地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办学经验,拓展办学思路,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社会养老 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发布日期:2012-2-19 点击:2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社会养老

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国办发〔2011〕6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一年十二月十六日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党的十七大确立的“老有所养”的战略目标和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现状和问题。

自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地出台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使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养老机构数量不断增加,服务规模不断扩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截至2010年底,全国各类收养性养老机构已达4万个,养老床位达314.9万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逐步拓展,已建成含日间照料功能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2万个,留宿照料床位1.2万张,日间照料床位4.7万张。以保障三无、五保、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和低收入老人为重点,借助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养老服务的运作模式、服务内容、操作规范等也不断探索创新,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但是,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统筹规划,体系建设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社区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床位严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设施简陋、功能单一,难以提供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多方面服务;布局不合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政府投入不足,民间投资规模有限;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行业发展缺乏后劲;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服务规范、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有待加强等。

(二)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历史欠账较多、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形势下发生的,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

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且正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是同期人口增速的五倍多。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约占总人口的16%;2020年达到2.43亿,约占总人口的18%。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还将持续增长,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

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适应传统养老模式转变、满足人民群众养老服务需求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但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的转型,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4-2-1”家庭结构日益普遍,空巢家庭不断增多。家庭规模的缩小和结构变化使其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对专业化养老机构和社区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

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解决失能、半失能老年群体养老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当务之急。目前,我国城乡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和生活节奏加快,中青年一代正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照护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力不从心,迫切需要通过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来解决。

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扩大消费和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对照料和护理的需求,有利于养老服务消费市场的形成。据推算,2015年我国老年人护理服务和生活照料的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4500亿元,养老服务就业岗位潜在需求将超过500万个。

在面对挑战的同时,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越来越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社会广泛关注、群众迫切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多,公共财政更多地投向民生领域,以及人民群众自我保障能力的提高,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具备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内涵和定位

(一)内涵。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以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面向所有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和社会参与等设施、组织、人才和技术要素形成的网络,以及配套的服务标准、运行机制和监管制度。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着眼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优先保障孤老优抚对象及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困难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兼顾全体老年人改善和提高养老服务条件的要求。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丰富服务内容,健全服务标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的持续发展过程。本建设规划仅着眼于构建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

(二)功能定位。

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三个有机部分组成。

居家养老服务涵盖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以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对身体状况较好、生活基本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家庭服务、老年食堂、法律服务等服务;对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龄、独居、失能等老年人提供家务劳动、家庭保健、辅具配置、送饭上门、无障碍改造、紧急呼叫和安全援助等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对居家养老的失能老年人给予专项补贴,鼓励他们配置必要的康复辅具,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社区养老服务是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支撑,具有社区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支持两类功能,主要面向家庭日间暂时无人或者无力照护的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在城市,结合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增加养老设施网点,增强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打造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倡议、引导多种形式的志愿活动及老年人互助服务,动员各类人群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在农村,结合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以乡镇敬老院为基础,建设日间照料和短期托养的养老床位,逐步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变,向留守老年人及其他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短期托养、配餐等服务;以建制村和较大自然村为基点,依托村民自治和集体经济,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

机构养老服务以设施建设为重点,通过设施建设,实现其基本养老服务功能。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包括老年养护机构和其他类型的养老机构。老年养护机构主要为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专门服务,重点实现以下功能:1.生活照料。设施应符合无障碍建设要求,配置必要的附属功能用房,满足老年人的穿衣、吃饭、如厕、洗澡、室内外活动等日常生活需求。2.康复护理。具备开展康复、护理和应急处置工作的设施条件,并配备相应的康复器材,帮助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生理功能或减缓部分生理功能的衰退。3.紧急救援。具备为老年人提供突发性疾病和其他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置救援服务能力,使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援。鼓励在老年养护机构中内设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老年养护机构还应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培训和指导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和人员,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实现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其他类型的养老机构根据自身特点,为不同类型的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等服务。

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多方参与、统筹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初步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各级政府对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发展统筹考虑、整体规划。中央制定全国总体规划,确定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制定优惠政策,支持重点领域建设;地方制定本地规划,承担主要建设任务,落实优惠政策,推动形成基层网络,保障其可持续发展。

2.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加强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加快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界限,开放社会养老服务市场,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补助贴息等多种模式,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养老服务设施。鼓励城乡自治组织参与社会养老服务。充分发挥专业化社会组织的力量,不断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和效率,促进有序竞争机制的形成,实现合作共赢。

3.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根据区域内老年人口数量和养老服务发展水平,充分依托现有资源,合理安排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导向,以长期照料、护理康复和社区日间照料为重点,分类完善不同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功能,优先解决好需求最迫切的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

4.深化改革、持续发展。按照管办分离、政事政企分开的原则,统筹推进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改革。区分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加强对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登记和监管。盘活存量,改进管理。完善养老服务的投入机制、服务规范、建设标准、评价体系,促进信息化建设,加快养老服务专业队伍建设,确保养老机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四、目标和任务

(一)建设目标。

到2015年,基本形成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规模适度、运营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健全。

(二)建设任务。

改善居家养老环境,健全居家养老服务支持体系。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专业化养老机构为重点,通过新建、改扩建和购置,提升社会养老服务设施水平。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老龄化发展程度,“十二五”期间,增加日间照料床位和机构养老床位340余万张,实现养老床位总数翻一番;改造30%现有床位,使之达到建设标准。

在居家养老层面,支持有需求的老年人实施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扶持居家服务机构发展,进一步开发和完善服务内容和项目,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便利服务。

在城乡社区养老层面,重点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人活动中心、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等社区养老设施,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增强养老服务功能,使日间照料服务基本覆盖城市社区和半数以上的农村社区。

在机构养老层面,重点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设施建设。县级以上城市,至少建有一处以收养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为主的老年养护设施。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建设若干具有实训功能的养老服务设施。

提高社会养老服务装备水平,鼓励研发养老护理专业设备、辅具,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专用车配备。

加强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依托现代技术手段,为老年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规范行业管理,不断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三)建设方式。

通过新建、扩建、改建、购置等方式,因地制宜建设养老服务设施。新建小区要统筹规划,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公建配套实施方案。鼓励通过整合、置换或转变用途等方式,将闲置的医院、企业、农村集体闲置房屋以及各类公办培训中心、活动中心、疗养院、小旅馆、小招待所等设施资源改造用于养老服务。通过设备和康复辅具产品研发、养老服务专用车配备和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社会养老服务能力。

(四)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各类服务主体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环境,实现社会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

公办养老机构应充分发挥其基础性、保障性作用。按照国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思路,理顺公办养老机构的运行机制,建立责任制和绩效评价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鼓励有条件或新建的公办养老机构实行公建民营,通过公开招投标选定各类专业化的机构负责运营。负责运营的机构应坚持公益性质,通过服务收费、慈善捐赠、政府补贴等多种渠道筹集运营费用,确保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非营利性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培育扶持,采取民办公助等形式,给予相应的建设补贴或运营补贴,支持其发展。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专业化的服务设施,开展社会养老服务。

推动社会专业机构以输出管理团队、开展服务指导等方式参与养老服务设施运营,引导养老机构向规模化、专业化、连锁化方向发展。鼓励社会办养老机构收养政府供养对象,共享资源,共担责任。

(五)资金筹措。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需多方筹措,多渠道解决。

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通过用地保障、信贷支持、补助贴息和政府采购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公益慈善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参与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管理。

地方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强化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支出责任,安排财政性专项资金,支持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民政部本级福利彩票公益金及地方各级彩票公益金要增加资金投入,优先保障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中央设立专项补助投资,依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老龄人口规模等,积极支持地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重点用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老年养护机构设施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规划,加强组织领导。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摆上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责任考核范围,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切实抓实抓好。各地要建立由民政、发展改革、老龄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协调沟通,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督促检查,确保规划目标的如期实现。鼓励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

(二)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长效机制。对公办养老机构保障所需经费,应列入财政预算并建立动态保障机制。采取公建民营、委托管理、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支持社会组织兴办或者运营的公益性养老机构。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改进和完善对社会养老服务产业的金融服务,增加对养老服务企业及其建设项目的信贷投入。积极探索拓展社会养老服务产业市场化融资渠道。积极探索采取直接补助或贴息的方式,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专业化的养老服务设施。

(三)加强制度建设,确保规范运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养老服务准入、退出、监管制度,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养老服务市场行为。制定和完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和机构养老服务的相关标准,建立相应的认证体系,大力推动养老服务标准化,促进养老服务示范活动深入开展。建立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制度。建立老年人入院评估、养老服务需求评估等评估制度。

(四)完善扶持政策,推动健康发展。各级政府应将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安排,科学布局,保障土地供应。符合条件的,按照土地划拨目录依法划拨。研究制定财政补助、社会保险、医疗等相关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好有关税收以及用水、用电、用气等优惠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实施老年护理补贴、护理保险,增强老年人对护理照料的支付能力。支持建立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构建养老服务行业风险合理分担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规范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

(五)加快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养老服务职业教育培训,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开辟养老服务培训基地,加快培养老年医学、护理、营养和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如养老机构具有医疗资质,可以纳入护理类专业实习基地范围,鼓励大专院校学生到各类养老机构实习。加强养老服务专业培训教材开发,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行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考试认证制度,五年内全面实现持证上岗。完善培训政策和方法,加强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探索建立在养老服务中引入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机制,推动养老机构开发社工岗位。开展社会工作的学历教育和资格认证。支持养老机构吸纳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加快培育从事养老服务的志愿者队伍,实行志愿者注册制度,形成专业人员引领志愿者的联动工作机制。

(六)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以社区居家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依托,按照统筹规划、实用高效的原则,采取便民信息网、热线电话、爱心门铃、健康档案、服务手册、社区呼叫系统、有线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构建社区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发挥社区综合性信息网络平台的作用,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在养老机构中,推广建立老年人基本信息电子档案,通过网上办公实现对养老机构的日常管理,建成以网络为支撑的机构信息平台,实现居家、社区与机构养老服务的有效衔接,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强老年康复辅具产品研发。

各地可根据本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篇2: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山东省老年教育事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

体系建设专项规划

兰州市民政局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党的十七大确立的“老有所养”的战略目标和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及《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议精神要点》等文件,制定本规划。

一、全市养老事业基本现状

截止2010年底,我市60岁以上户籍在兰的老年人口已达47.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4%。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逐步进入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状态,不同程度需要提供护理照料服务。我市作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省会城市,近几年来老龄化日益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高等态势。城乡空巢家庭、农村留守老人明显增多,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家庭养老负担越来越重、社会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

大。

“十一五”期间,我市养老服务事业始终坚持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方向,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热心为老人服务,把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关心关注困难弱势群体”等执政理念落到了实处。经过探索和实践,我市养老服务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社会养老服务的政策法规不断出台,为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基本框架初步确立。根据国家民政部的政策指导,结合我市实际,初步建立了以城关区“虚拟养老院”等为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已经广泛开展,全市建立街道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和社区“星光老年之家”共341个,建立各类城市社会养老福利机构16家,农村敬老院29家,为全市城乡3500多名老人提供机构养老服务。大力扶持和促进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新建和发展,全市集体和民办养老机构达到10家,设置床位2442张,成为全市机构型养老服务的主要力量。部分县区综合性福利服务中心和全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兰州市第二社会福利院等一批新建养老福利项目已开始前期规划和设计。

虽然我们在养老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我市养老事业发展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是养老机构总量不足,投入资金有限,专业化服务管理程度不高,政策落实不完全

保障其可持续发展。

2、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加强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维护社会养老服务的公益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界限,开放社会养老服务市场,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充分发挥专业化社会组织的力量,不断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和效率,促进有序竞争机制的形成,实现合作共赢。

3、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根据区域内老年人口数量和养老服务发展水平,充分依托现有资源,合理安排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以长期照料、护理康复和社区日间照料为重点,分类完善不同养老服务设施的功能,优先解决好需求最迫切的孤老优抚对象、“三无”老人、“五保”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照料和护理问题。

4、深化改革、持续发展。各级政府积极增加投入,扩大养老服务设施增量,切实深化改革,努力盘活存量。在政府职能转换、国有事业单位改革和社区建设的过程中,统筹推进公办养老机构的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不断改进管理,完善养老服务的服务规范、建设标准、评价体系,促进信息化建设,加快以养老护理员、社会工作者为重点的养老服务专业队伍建设,确保养老机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规范服务方式和内容,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平台科技含量,努力拓宽服务半径和服务对象的范围,加强企业监管,加强产业化运作,积极吸纳社会资源,促进该模式进一步完善和壮大。

(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1、全市90%以上的城市社区开展社区养老服务,采取无偿、低偿、有偿服务相结合,发掘老年人服务需求,努力拓宽社区养老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以社区日间照料为主要建设内容,按照就近就便、小型多样、功能配套的要求,建设和改造托老所、老年饭桌、日间照料中心、星光老年之家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新增社区留宿照料床位4000张。

2、鼓励各类社会服务企业和中介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长期护理、精神慰藉等一系列服务。鼓励健康老人、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服务,提倡邻里互助。

3、依托城市社区服务信息载体,在社区普遍建立数字网络服务系统、养老服务热线、紧急救援系统,建设便捷有效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

(三)机构养老服务体系

公办养老机构建设的重点是以收养“三无”、“五保”、低收入和失智失能老年人为主的供养型和护养型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建设的重点是有效增加机构养老床位,努力提

(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坚持社会福利事业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加快养老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积极开展农村养老服务试点,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努力探索我市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路子,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我市“居家为主体、机构为保障、社区为发展”的农村社会养老的服务模式。

1、在农村大力发展居家养老,强化传统家庭养老的功能,通过进一步规范和扩大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促进全市农村老年人均能获得养老服务。积极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政策的衔接,努力探索多样化、多形式、互相促进、互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

2、继续实施农村五保供养服务设施建设“霞光计划”,进一步完善农村敬老院的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

3、结合农村社区建设,加强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在有条件的农村社区专门设立老年活动室,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积极开展老年人日间照料和托养服务,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的吃饭、医护和照料问题。提倡邻里互助和老年人互助,成立老年人互助组织,经常性开展各种互助活动。

(五)养老服务科学化管理体系

1、法制保障体系。认真监督执行现有的各项涉老法律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民政、发展改革、老龄、规划、国土、建设、财政、人事社会保障、卫生、工商、税务、工信和公安等部门为成员单位,下设办公室,各县区成立相应机构,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定政策、统筹规划、资金投入、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职能职责。加强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的整合,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统筹规划。统筹抓好社会养老服务的政策研究、规划编制、标准制定和信息化建设,达到政策有促进力度,规划有前瞻和可行性,加快建立综合信息平台。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公众互助的方针和补缺型福利服务向适度普惠型服务发展的方向,合理确定目标,努力争取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举措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服务布局上,坚持城乡统筹,地域均衡发展。在加快推进城镇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业,实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城乡协调、整体推进。在服务功能和服务档次上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努力使供养型、护养型、颐养型等机构合理布局,梯次互补。

(三)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机构和组织民办公助、公办民营制度。加大金融、税收等对养老服务的支持力度,实行各项税费减免;各类养老机构实现与居民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同价。养老机构用地采用划拨方式供给,各

0

篇3: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山东省老年教育事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信息化发展回顾

(一) “十一五”发展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 我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遵循“十一五”规划总体框架, 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信息化建设成绩斐然。

1、信息基础设施和普及水平实现跨越发展, 服务能力极大增强。

公共信息网络已覆盖所有城乡, 电信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42.8万公里, 建设公众移动通信基站59427个, 行政村“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宽带”目标全面完成。到2010年底全省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023.1万户, 居全国第三位;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190.4万户, 3G放号量371.2万, 居全国第二位;通信业务总量、业务收入一直处于全国前列;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超过925.9万户, 网民人口比重近32%, 较2005年增长1.2倍;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09%, 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7.88%, 有线电视用户超过1700万户, 数字电视用户达到585万户。广播电影电视业务收入超过84.6亿元。信息网络已经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5年期间, 信息化服务领域全方位拓展, 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惠及公众范围大幅度增加, 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2、信息技术在各领域深度应用, 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

在国民经济领域, 国家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试点省和农村信息化重点联系省份等一批试点示范项目进展顺利。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已覆盖所有行政村, 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在全国率先开通, 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涉农信息资源得到初步整合, 各类综合农村信息服务站快速增长。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加速融合,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技术在95%规模以上的机械、服装和家电等企业中推广, 计算机监控技术在90%规模以上的化工、建材、造纸、冶金等流程型生产企业得到应用, 有近60%的规模以上企业成功或部分实施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ERP) , 产品设计周期缩短75%, 生产自动控制率达95%, 信息化对企业效益增长贡献率超过25%。服务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取得长足发展。在规模以上企业中, 有近95%的企业实现了内部联网, 并联入国际互联网。2010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了5000亿元, 全省企业电子商务交易达到经济流通总量40%左右, 80%以上的中小企业从电子商务中获益。省公共物流信息资源共享与交换标准发布实施, 山东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成运行并取得了初步效益。

在政务管理领域, 全省电子政务的网络框架基本形成。电子政务外网主体工程建设完成, 省、市、县三级政府门户网站全部上线, 35%以上的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网上办理, 电子政务内网实现省政府与党委、人大、所有省直部门和市、县 (市、区) 政府等的互联。电子政务应用水平明显提高, 工商、税务、计生、应急等重点行业积极利用信息化优化业务流程, 规模和应用水平都处于全国前列。国防动员信息化体系逐步健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业务协同取得显著成效, 金卡、金税等金字工程和人口、法人等基础数据库陆续建成应用, 企业基础信息共享、财税库、银联网等跨部门信息交换陆续展开。

在社会事业领域, 文化、教育、卫生、就业等领域信息化取得新突破。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继续推进,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明显加强。县以上新农合信息系统全部投入运行, 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以及传染病监测和预警能力方面得到较大提高, 90%以上三级医院建立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基层医院信息系统建设快速发展。建立了省、市统一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数据中心, 养老保险联网工程初步启动。

在城市服务领域, 无线城市、城市居民“一卡通”试点、社区信息化进展顺利。“无线城市”建设政策、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济南、淄博、德州、泰安等市“无线城市”试点启动。城市居民“一卡通”发展较快, 济南、青岛、烟台、济宁等城市集成电路卡 (IC卡) 应用和发行取得突破, 省级互联互通安全管理服务平台、数据交换中心、IC卡应用城市互联互通试点前期准备进展顺利。以“亭、屏、站、线”为主要内容的社区信息化服务模式逐渐成熟。

3、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有力推动了“平安山东”建设。

覆盖全省的信息安全监管体系初步建立, 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和服务机构不断完善。数字证书推广应用范围逐步扩大, 截至2010年, 面向质监、工商等重点行业共发放数字证书超过100万张。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支援中心建成运行, 互联网应急机制初步形成。等级保护和风险评估制度逐步推行, 面向基础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特别是政府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检查不断深入, 80%的省直部门、市、县 (市、区) 政府开展了门户网站安全风险评估。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渐成规模, 形成了中间件、安全服务器、密码产品及隔离设备等特色安全产品产业链。专业化服务有所发展, 涌现出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信息安全咨询、测评、外包服务的专门机构。

4、信息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经济支柱产业地位更加巩固。

“十一五”以来, 我省信息产业以超过19%的年均增速快速增长, 2010年, 全省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21.8亿元, 总量居全国第四位。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42亿元。通信业务收入达到534亿元。“十一五”期间, 累计取得科技成果近4000项, 获得国家和省科技进步奖200余项, 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在产业中的比重达到40%以上。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数字家电、新型电子原材料与传感器、高效能服务器、新一代网络产品、高端行业软件已逐步成为产业的主流产品, 我省信息产业大省强省地位进一步巩固, 核心竞争力大幅提高。

5、信息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为信息化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基础条件。

省级机构改革圆满完成, 市县改革进展顺利, 各级信息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山东省信息化促进条例》、《山东省无线电管理条例》等颁布施行,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等一系列指导意见相继出台, 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日益完善。截至2010年, 全省拥有国家级信息产业基地1个、国家级信息产业园5个、省级信息产业园29个, 国家级软件园2个、省级软件园13个。国家创新型企业3个、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5个、国家和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8个、软件工程技术中心45个、集成电路设计中心8个, 光电子和光伏工程中心14个, 申请专利2.2万项, 参与制定或修订国家标准62项。省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服务平台、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物流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移动信息化服务平台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相继建成开通。信息化人才队伍逐步壮大, 基础研究工作全面加强。

(二)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十一五”期间我省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 同时出现了一些发展中的新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从战略高度对信息化建设特别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二是信息化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调控力度需要加强和完善;三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不够, 部门间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亟待解决;四是资金投入不足, 与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愈加不协调;五是信息化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 高端复合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需要加强;六是信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自主装备水平较低, 产业链条不够完整;七是两化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和信息产业的带动有待提高;八是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

(三) “十二五”信息化面临的形势

1、国际经济环境严峻复杂。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整体上引导和影响着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信息化与发展理念革新、发展方式转变联系更加紧密,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载体, 培育信息网络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各国、地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普遍采取的重要手段, 网络空间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角逐日益加剧, 国际经济发展和需求结构变化对信息化的要求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国内宏观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当前, 我国发展环境不确定性、不平衡性、不协调性和不可持续性因素增多, 但是今后一个时期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是党中央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现代化发展实际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3、我省经济和社会转型进入关键时期。

“十二五”是我省由基本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关键阶段, 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 是由经济文化大省向经济文化强省跨越的重要节点。综合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基础, 新兴通信技术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 电子政务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进入全新阶段, 新兴技术正在开辟社会事业发展的崭新渠道。我省必须坚持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战略, 推动经济社会调整和转型, 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和信息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目标, 以技术、体制和管理创新为动力, 全面实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战略, 大力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推进经济信息化、政务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城市与区域信息化, 完善升级信息基础设施, 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促进我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二) 基本原则

1、持续创新。

坚持持续自主创新, 继续支持引进技术再创新, 强化集成创新, 重点突出原始创新;不断优化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持续创新体制, 切实增强信息技术持续创新能力, 努力在重点领域、核心产品、关键技术上填补空白、实现领先。

2、以用兴业。

坚持需求主导, 紧紧围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需求, 明确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和具体任务, 促进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坚持产用结合, 促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 实现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的融合提升。

3、集约共享。

坚持互联互通, 建立技术和制度保障体系, 消除部门间信息障碍;坚持整合共享, 发挥集成效应, 促进信息资源的开放利用;坚持绿色发展, 加快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 走环保节约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

4、安全高效。

坚持积极防御与综合防范相结合, 高度重视新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隐患, 健全多层次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 提升网络与信息监督管理水平, 以安全保发展, 以发展促安全, 提升信息化应用的整体效率、效益和质量。

5、促进融合。

坚持“两化融合”、“五化并举”, 加快推进“三网融合”, 积极推动技术、产业、网络、应用的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 实现我省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三) 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以构筑“智慧山东”为目标, 到2015年, 我省信息化总体水平跃居全国领先行列, 部分地区和行业信息化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信息化对全省经济发展贡献率超过45%, 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 (IICI) 达到0.8, 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9万亿元, 以信息化为支撑的连接环渤海和长三角的区位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实现由信息经济大省向信息经济强省的跨越。

2、主要目标。

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升级完善, 满足于信息技术深度应用的支撑能力极大增强。铺设光纤达到71.4万公里, 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9810万户, 其中3G网络用户数达到3120万户, 推广4G移动通信网试点, 数字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80%, 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1901万户, 新一代互联网协议 (IPv6) 规模部署, 物联网在重点领域推广应用,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业务融合基本实现。

经济领域信息化全面深化。信息化与轻工、纺织、石化、装备制造、建材、冶金、煤炭、电力、医药、现代物流等行业深度融合,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计数字化率达到95%,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90%, 网络营销率达到60%, 综合集成率达到87%, 对节能减排贡献率达到25%。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村管理和社会服务中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 省、市、县三级涉农基本信息共享数据库全面建成, 100%的行政村建成综合信息服务站, 农民户均信息消费年增速不低于15%。服务业信息化得到较快发展, 全省建成一批具有较大规模和影响的电子商务平台, 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5万亿元, 服务业省外市场快速拓展, 服务领域信息化水平居全国前列。

政务信息化实现从“电子政务”到“整合政务”的战略转变, “服务型”政府基本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府门户网站内容进一步丰富, 信息网上公开率达到95%以上, 省级电子政务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到95%以上, 8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和50%以上的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 主要事项实现网上一站式服务, 群众满意度达到90%以上;实现省政府与省直部门、市、县 (市、区) 政府等机构间内网办公。

社会领域信息化得到普及和深化。信息化在科研、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等方面全面扎实推进。省级科研服务平台和超级计算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 所有三级医院和60%以上二级医院建立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 全省发放社会保障卡5600万张, 即时结算社保卡和医保卡覆盖60%以上的城乡居民, 并实现信息省内共享。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功能进一步完善。实现我省文化信息输出“顺差”。

城市和区域信息化深入推进, 省、市、县、社区多级公众服务信息平台全面建立, 基本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社区内网上办理;“一卡通”在省内主要城市全面推开, 无线城市试点全面完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一批特色明显的区域经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不断建立并逐步完善。

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平安山东”建设得到有效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监控体系进一步完善, 防护能力全面提高, 95%以上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获得信息安全认证;攻克一批网络安全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省、市、县三级信息安全应急联动处理系统建设完成。

信息产业整体水平保持国内领先, 对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到8%以上, 电子信息产业出口交货值达到43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500亿元。新信息产业规模超过6900亿元。

信息化支撑体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新建15个左右国家和省级新信息产业基地;建设一批行业创新平台、区域创新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完备, 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并实施, 人才引进及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 公民的信息化素养大大增强。

三、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 我省重点抓好完善升级信息基础设施, 加快推进经济信息化、政务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城市与区域信息化, 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 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7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一)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升级, 推动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

1、大力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网。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规范开展3G网络建设, 加大加深3G网络覆盖, 积极开展网络优化, 改善网络性能, 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网络发展, 加速网络产业链的成熟。统筹协调3G和未来网络发展, 充分利用已有网络资源, 加快引入增强型技术, 保障网络的平滑升级。积极开展未来网络的技术研发和试验。

2、积极推进创新型互联网。

加快建设基于IPv6的下一代高速宽带网络, 推进城域网高速互联。重点建设智能光网络和系统骨干传送网, 提升网络承载综合业务的性能。大力推进有线接入网络带宽升级, 加快光纤到户建设。分区域、按步骤部署无线宽带接入网络, 加快实施无线宽带网络的广度和深度覆盖。

3、加快推动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

加快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化以及电信网全光纤化升级改造, 优先开发广电网双向传输设备、交互式网络电视 (IPTV) 、多媒体终端、智能化家庭设备、低成本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和宽带网络设备等产品。建设三网融合集成播控平台, 大力推进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的统筹规划和资源共享, 实现网络间互联互通和各类业务融合。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推进三网融合在政府管理、社会服务、文化教育、国民经济、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应用, 积极推动青岛市三网融合国家级试点, 开展省级三网融合城市试点。

4、统筹建设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

通过海量存储技术、虚拟化技术、低功耗技术等云计算技术整合我省院所、高校、园区和企业等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 建设山东省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 为社会各领域提供新型信息化支撑服务。基于云服务平台, 建立服务于政府的电子政务平台, 服务于科研院所的研发、示范平台, 服务于高校的教学、实践平台, 服务于重点区域的信息服务平台, 服务于IT企业的研发、测试平台, 服务于制造企业的两化融合促进平台。

5、稳步推进物联网发展。

从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建设、测试评估、应用推广等方面为物联网技术在我省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开展射频识别与传感节点、组网与协同处理、网络体系结构、智能化信息处理系统、标准化等5类技术研发。构建以传感器、控制器为节点, 实时信息处理为支撑的局域传感网。围绕企业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共性需求, 建设国际先进的省级物联网技术、测试、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参与国际和国内物联网接口、架构、协议、安全、标识等领域标准制定, 建立适应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检测认证体系与环境, 为统一物联网平台建设提供综合测试和验证服务。建设智能水利、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港口、智能矿山等物联网示范工程, 推进战略性基础设施的智能化转型。

(二) 全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实现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1、突出抓好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

重点推进轻工、纺织、石化、机械、建材、冶金、煤炭、电力、医药和现代物流等10大行业的两化融合, 巩固和发展行业优势地位。在产品研发设计环节, 推广应用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和虚拟制造等技术, 实现设计研发的数字化。在生产过程环节, 推广制造执行系统 (MES) 和智能传感等技术, 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在企业管理环节, 推广基于商业智能的新型企业资源规划 (ERP) 和供应链管理 (SCM) 等系统, 实现企业运营管理的协同化。在市场营销环节, 推广射频识别 (RFID) 和物联网等技术、产品, 提高产品可追溯性, 实现市场营销的网络化。在人力资源开发环节, 采用网络化、交互式等便捷教育手段, 加强新信息、先进制造、新信息与先进制造集成等技术的培训, 实现人才的信息化。在新型业态培育环节, 积极发展现代物流、软件服务外包、数字媒体等新型业态, 实现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在企业技术改造环节, 推广清洁生产、新信息与先进制造集成技术, 实现技术的现代化。

2、重点推广信息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

研究开发高耗能行业的节能减排信息技术, 以冶金、电力、建材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 推进生产设备与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促进企业能源系统优化与合理利用, 促进节能减排新兴产业发展。建设“三废”综合利用管控系统, 完善城市水电气自动化调配和网络管控一体化系统。研制大型建筑能耗监测系统, 促进大型建筑的整体节能。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环境信息网络系统, 建立完善省级综合减排数据库、各类重点污染源信息数据库, 研发和推广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

3、优先抓好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

在粮食生产、畜牧养殖、水产渔业和高效经济作物等农业生产领域大力推进信息化, 研发适应现代农业生产需求的电子产品和应用软件。加强农业领域市场信息化建设, 拓宽销售和流通渠道。提高农产品流通中质量检测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重点推广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农产品安全溯源等信息系统, 加强农产品运输和销售过程安全管理。推广农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等, 重点建设省级农村综合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 完善农村财务、资产、土地、水资源、农民工等基础信息数据库, 实现农村管理数据和信息共享。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改造完善各类综合信息服务站, 提升农村社会服务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国家级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

4、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第三产业融合。

整体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信息化水平。强化金融行业综合信息监管和信用信息服务, 完善电子支付及信息安全系统, 发展网上银行、证券、保险等新型金融服务。完善交通运输行业基础数据库, 建设公路、航空、水路、铁路等运输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为应急处理和公众出行等提供完善的智能化信息服务。推广无线射频技术在商务领域的应用,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 提升商务活动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以数字内容和服务外包为重点的信息服务产业, 培育一批软件研发、呼叫中心等服务集群, 加快齐鲁外包城等载体建设;强化消费性服务业的信息化建设。丰富旅游行业网上宣传内容, 提供及时、准确的航班车次、精品线路等旅游信息。拓宽日常消费信息服务渠道, 完善商业零售、酒店餐饮和休闲娱乐等的网上营销水平。

(三) 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化, 构建数字化服务型政府

1、继续深化电子政务应用。

加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实现横向联通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6大系统, 纵向延伸至乡镇和社区的信息网络, 提高骨干传输网的带宽及传输速率。推进社会管理方式创新, 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提高虚拟社会管理水平。强化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和应用, 深化政务网站绩效评估, 提高政务信息发布、在线服务和交流互动能力。提高财政、税务、海关、工商、质检、审计、民政等重点领域业务信息系统应用水平, 重点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等关系重大民生的业务应用系统建设, 增强综合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各级党委、人大、政协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 提供便捷有效的参政议政手段, 拓展社情民意反映渠道。

2、扎实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完善数据交换标准和政务信息资源交换目录, 形成合理有序的信息采集与更新机制, 做好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基础性工作。建设并依托各级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平台, 建立财政、税收、金融、投资、国有资产管理、民生资金管理、审计和纪检监察综合协同的经济监管和宏观调控信息化体系, 推动社会信用、食品药品监管、环境保护、应急管理、综合治税等需求迫切、效益明显的跨地区、跨部门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扩大企业基础信息共享范围, 提高电子政务项目的综合效益。

3、强化基层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能力。

推动具备条件的城镇社区建设民政、卫生、计生、公安、人保等综合性数据库, 提升基层管理和服务水平。充分利用农业、畜牧、水产、林业、水利、气象等信息资源, 创新信息服务方式, 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加快基层电子政务体系建设, 完善县 (市、区) 电子政务公用信息平台, 实现行政审批功能。采用基层政务网站、城乡社区代办点和热线电话等服务手段, 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政民互动和为民服务模式。

4、积极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完善人口信息、法人单位信息、空间地理信息、宏观经济信息、诚信山东5大基础数据库, 建立基础数据库信息共享机制, 强化再开发和再利用。推进重点领域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与应用, 形成金融财税类、资源环境类等一批新的基础性、战略性数据库。加大农业、水利、科技、教育、文化等重点领域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 探索建立公益性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长效机制。

(四) 深入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信息化。

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改造, 优化升级远程教育传输网络。建立适应不同地区的多种互联网接入方式, 解决偏远地区及农村中小学网络覆盖差问题。提高计算机等信息设备普及水平, 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建设省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搭建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全方位的教育服务体系,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优化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和课程建设, 推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融合, 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

2.深入推进科技信息化。

以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园区为主体, 完善科研数据和科技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合作开发信息平台。加快建设全省科技成果、专利信息综合服务网络平台。推进科普信息资源整合, 搭建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科普信息服务平台, 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3.大力发展先进网络文化。

积极引导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等公益性文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深化我省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开发共享,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网络文化的监管引导, 促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深化信息技术在保护传统文化中的应用, 发展具有山东特色的数字文化产业, 利用信息技术扩大齐鲁文化的影响力。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 开拓数字娱乐新领域。

4.全面加快卫生领域信息化。

加快医药卫生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 建立实用共享的电子病历库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库。完善省、市、县 (市、区) 、街道 (乡镇) 四级公共卫生应急联动指挥与决策信息系统。优化药品、耗材和医疗设备网上采购交易流程, 支持基层基本药物的供应、应用与监督。建立省、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新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 促进覆盖医疗、医药和医保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5.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

完善省、市两级数据中心建设, 构建覆盖全省、联通城乡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网络, 积极推进与财政、税务、公安、工商、残联等部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 形成共享与协同管理机制。大力推动全省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低保、优抚安置等领域的信息资源共享和网上服务, 完善全省社会保障卡工程。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全省联网, 促进充分就业。

6.全面建设人口、资源、环保信息化。

建设全面、准确的人口资源信息库, 提高人口管理水平。完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和林业资源等的统筹规划和信息共享, 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与监控服务信息系统建设, 完善气象预报信息分析系统和水情数据自动监测网络, 实现全省资源的科学调度。完善全省环保智能监测网络、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指挥决策系统, 提高环境综合管理能力。

7.持续完善信用信息化。

完善和推广企业联合征信系统, 建立全省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 实现工商、税务、银行、质监、海关等部门征信数据的共享, 促进企业信用信息在政府、企业、信用中介机构间的合理使用。建立个人信用数据库, 促进个人信用信息资源共享, 完善信用查询系统, 培育发展信用信息服务中介机构, 推动个人信用建设。

8.大力推进社会安全领域信息化。

深化“平安山东”建设, 完善安全报警预警、应急处置、指挥协调信息平台, 健全公共安全信息防控体系。完善行政审批和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察, 推动科技防腐。实施“数字检察”和“数字法院”工程, 推动检察和法院系统“数字化执法”, 提升办案效率和执法透明度。建设人防智能决策信息平台, 提高人防领域现代化管理水平。推进国防动员信息化, 实现与国家国防动员信息系统的连接。

(五) 积极推进城市与区域信息化, 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1.大力发展社区信息化。

加大便民服务信息化建设力度, 完善社区信息基础设施, 建设居民基本信息资源库和社区生活综合服务系统, 提供教育、医疗、商务、旅游、气象、餐饮、家政、物业、娱乐等社区信息服务。加强社区电子政务建设, 完善政务综合管理平台, 推动劳动保障、计划生育、户籍管理、综合治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业务的网上办理。逐步建成省、市、县 (市、区) 、社区多级社区居民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整合各部门涉及居民基本信息的社区资源, 建设社区网上协同办公系统。

2.加快推进城市交通信息化。

强化拥堵、事件、客流等道路交通信息资源采集处理, 促进跨部门、跨层级的交通管理信息共享。以交通管理、车载导航、指挥调度、停车管理、中心区限流、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等为重点, 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化道路交通管理和出行信息系统、公共客运调度与乘客信息服务系统。建立集数据资源中心、共享交换枢纽和信息发布系统于一体的综合交通信息平台, 全面实现交通管理智能化。

3.深化城市运行管理信息化。

完善市、县 (市、区) 、社区三级城市信息管理系统, 推进城市职能管理部门业务系统、公共服务企业业务系统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促进城市管理精细化、人性化。推进煤、水、电、气、热等公共事业信息化, 整合城市公共事业运行监控信息资源, 实现城市运行精确监管。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 建立城市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平台, 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全面准确基础信息。促进城市规划、住房及城市建设、园林绿化等的信息资源共享, 促进跨部门业务协同, 提升城市规划监管能力。

4.大力推进智能建筑与家居信息化。

促进信息技术在建筑楼宇中的应用, 在商住社区节能减排、公共安全、物业管理等方面, 推广建设一批示范智能化楼宇和社区, 逐步建立覆盖全省的公共建筑节能监测信息网络。实施“数字家庭”行动计划, 开发数字化、高清互动式家庭多媒体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推广应用集家居控制、安全监控、视听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化家庭综合智能系统, 实现数字化生活。

5.深入加强城市安全信息化。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信息化, 整合优化公安、交通、金融、文化、安监、商业零售等的监控信息资源, 构建覆盖城市重要区域的智能监控网, 提升城市预警能力。建设警务综合指挥信息系统, 实现整体防范控制、多警联动协同、社会民众服务一体化, 提升城市社会公共安全保障和服务能力。

6.大力推进“无线城市”建设。

采用先进无线接入和新一代通信技术, 建设覆盖全省重点区域的无线宽带网络, 提供高宽带、低成本、方便、快捷的城市无线网络接入服务。建立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推进无线宽带业务在城市政务、商务消费、生产生活、社区服务等社会领域综合应用。推广普及“无线城市”各类终端, 培育壮大“无线城市”应用产业, 制定全省统一的“无线城市”建设规范, 形成完整的“无线城市”产业链。开展移动电子政务工程、移动电子商务工程、移动电子社区工程、公众移动信息化工程、无线数字城市管理工程等重点应用领域试点, 构建“智慧城市”, 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

7.全面实施城市“一卡通”工程。

构建可靠的“一卡通”运营管理系统, 建立覆盖主要地区、服务多领域、跨行业的“一卡通”服务网点, 重点在公共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公共事业收费等领域推广应用。建立省级数据交换中心、管理服务平台, 实现部分城市市民卡的联网通用。建立“一卡通”监督和预警机制, 从各个层次和环节保障系统安全可靠, 促进“一卡通”相关产业发展。

8.积极推进重点区域的信息化。

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重点支持服务于区域发展的信息化专项工程。建设各重点经济区域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并与电子口岸互联互通, 实现工商、税务、海关、质监、电子商务、物流、生态保护等公共服务的信息资源共享, 积极推进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专业服务平台建设, 促进各重点经济区域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六) 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 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1.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通报和应急处置机制, 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监控预测预警系统, 形成全省统一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管理体系, 提高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快推行网络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建设具有积极防御和应急响应双重功能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增强信息系统灾难恢复、应急处置、有害信息封堵、防失窃密、抗破坏等安全保障能力。

2.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包括安全监控监测、应急响应、网络信任、技术防范和密码保障等系统的功能齐备、全局协调的安全技术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共建公用灾难备份系统, 增加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抗毁能力和恢复能力。完善密码管理基础设施和电子政务统一认证服务平台, 加大数字证书推广应用。加强信息安全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 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

3.启动网络与信息安全服务平台建设。

建设省级电子政务共享灾备服务平台, 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数据级和应用级的在线、离线备份与恢复服务。建设山东省云计算与物联网安全平台, 解决云计算平台身份认证和数据机密性、完整性等安全问题, 解决信息交换和通讯安全问题。建设互联网内容监管系统, 加大网上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 加强网络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政府部门网络与信息安全能力建设, 保障信息资源安全使用, 营造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

(七) 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提高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主导地位

1.高端计算机及服务器。

重点支持高性能计算、云计算、嵌入式和高可信计算等相应产品的研发, 加快发展高端容错、工业控制和高性能计算机。研发高效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服务器, 确立我省高端服务器行业领先地位。开发计算能力千万亿次、存储容量为PB级的高性能计算和存储环境, 建设高性能计算中心。

2.集成电路。

建设电子设计自动化 (EDA) 工具、测试环境, 设计开发计算机存储芯片、数字音视频处理芯片、移动通信专用芯片、信息安全芯片、嵌入式终端用系统级 (SOC) 芯片、汽车电子专用芯片、数字化仪表专用芯片、射频识别芯片等。围绕12英寸半导体芯片生产线引进, 开展消化吸收创新, 培植集成电路设计开发等新兴产业。

3.高端软件。

加快研发工业软件、中间件和基础软件产品, 积极发展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等核心软件产品。开展基于物联网环境和商务模式下的新型软件业态和关键技术研究, 支持高可信、网络化、平台化、构件化的软件开发技术和智能搜索、智能挖掘等技术的发展, 加快研发网络通信、信息安全、数字音视频、智能控制、汽车电子等重点领域嵌入式软件。选择有条件的地区, 建设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提升我省软件产业的规模和水平。

4.平板显示器与新型元器件。

重点支持新型平板显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电视以及激光电视、三维电视等数字电视、采用数字处理技术的液晶电视前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加快发展整机模组一体化设计和生产。围绕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数字化家电、汽车电子、环保节能设备及改造传统产业等方面需求, 重点发展微小型、高性能、智能化的各种新型电子元器件、新型电子材料、电子专用设备及测量仪器。

5.传感器与电子标签 (RFID) 。

加强新型传感网的集成与融合技术研发, 加快发展性能好、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位移、力敏、磁敏、光敏、热敏、气敏、湿敏、离子敏和生物敏型传感器, 和光纤、微纳、生物、医学研究等急需的高端传感器, 以及新型环保、气象、海洋、大气环境监测等传感器产品。加快建设RFID产业园区 (基地) 和研发基地, 支持RFID产业化和应用关键技术攻关, 加强RFID技术与条码、生物识别等自动识别技术与互联网、通信网络、传感网络等的融合。

6.通信网络设备与产品。

围绕新一代移动通信、多网异构融合、新型网络结构、云计算与资源虚拟化、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通信等新技术领域, 重点研发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智能终端、智能信息处理和泛在网络设备、宽带多媒体网络设备和数字内容产品, 加快3G移动通信网络终端及核心设备以及新一代宽带互联网络设备制造等领域产业发展。

7.数字家庭产品。

在现有数字化家电的基础上, 完善技术标准和数字家庭系统解决方案。研发推广数字电视技术, 重点发展网络电视 (IPTV) 和手机电视等无线视频、有线视频和各种终端多媒体产品, 发展无线网络游戏、流媒体等固网、宽带网和移动网的在线服务和各种创新应用产品及业务平台, 大力发展3G、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NGB) 和移动多媒体广播 (CMMB) 网络增值业务和应用服务系统。

四、保障措施

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进一步加强信息化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创新合作、资金投入、人才队伍、支撑服务建设, 科学组织规划实施, 加快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一) 创新信息化工作体制机制。

进一步健全信息化工作领导体制, 提高政府科学规划和协调指导能力。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全省重大信息化事项的统筹决策,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 分工协作, 解决重要政策落实、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等关键问题, 各企事业单位要深化信息主管 (CIO) 制度, 协调推进本单位信息化建设。形成和完善分工合理、权责明确的信息化协调推进机制, 确保组织领导到位、任务落实到位、责任分工到位、监督检查到位。科学制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开展信息化发展指标统计监测, 建立健全信息化统计报告制度和绩效评估机制。进一步发挥省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作用, 为全省信息化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二) 健全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

研究制定适应我省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人才政策、投融资政策、进出口政策等, 创造良好的政策发展环境。加快重点领域立法, 适时研究制定推进我省三网融合、网络与信息安全、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加大《山东省信息化促进条例》、《山东省无线电管理条例》等法规的执行力度, 加快形成比较完备的地方信息化法规体系。积极推进标准化工作, 从我省实际出发, 加快制定物联网、电子政务、无线城市、一卡通等系列标准, 带动相关产业应用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参与国家标准的研制和试点, 推动地方性标准成为国家标准。

(三) 加强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业化为导向, 公共技术开发平台为支撑, 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力度, 立足原始创新, 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 巩固我省信息化发展特色和优势。加强国际国内合作, 开展二次创新, 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鼓励和促进我省企事业单位积极申请国内外商标专利和版权, 积极推动软件正版化, 加大对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形成有利于企业创新和行业成长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四) 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

优化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其他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信息化建设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在促进信息化发展中的杠杆作用, 确保投入增幅不低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幅。加大对基础性、战略性行业及民生领域的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的支持。不断强化企业的市场投资主体地位, 进一步激发企业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引导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金融机构投资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产业化倾斜, 鼓励民间资本、国内外风险资本进入我省信息化建设市场。鼓励社会力量建设信息化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 为信息化提供更多的投融资渠道。

(五) 加快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充分利用我省人才政策, 加大海内外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 重点引进紧缺的各类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 满足信息化建设需求。构建以学校教育为基础, 基础教育与在职教育相互结合, 公益培训与商业培训相互补充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推广信息技术职业资格考试和认证制度, 培养层次多样和结构合理的信息化人才队伍。把对农民工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放在优先位置。开展国民信息素质动态检测和定期评估, 组织形式多样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普及活动, 提高国民信息素质和信息能力。

(六) 完善信息化支撑服务环境。

建立和完善各类信息化支撑机构, 重点发挥省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院、省两化融合促进中心、省软件评测中心、省信息化培训办公室、省数字证书认证管理中心等现有支撑机构作用, 积极鼓励和引导各界力量兴办新的支撑机构, 开展基础研究、决策辅助、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各类活动。建立和完善不同行业、区域的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 为信息化提供政策、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网络化支持。完善省工业信息化运行形势监控分析系统、能效监控系统、行政并联审批平台等政府公共服务项目, 提高部门信息化服务能力。举办宣传周、博览会、研讨会等活动, 加大信息化宣传, 创造信息化发展良好社会氛围。

(七) 强化规划实施、监督和检查。

篇4: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系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和省的战略部署,认真组织实施教育五大工程,努力夯实办学基础,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项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一)主要成绩与经验。

1.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质量水平稳步提升。学前教育结构得到优化,普及程度显著提高。全省幼儿园在园幼儿由2005年的213.92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277.23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66.69%提高到82.57%。

义务教育水平得到巩固提高,均衡发展取得初步成效。“十一五”期间,全省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五年保留率、初中毛入学率基本保持100%的水平,初中毕业生升学率逐年攀升。2007年底,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完成C、D级危房改造。2008年春季,全省城乡均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千校扶千校”计划和“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得到有效推进。

高中阶段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基础能力明显增强。全省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从2005年的252.81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438万人,毛入学率从57.5%提高到86.2%,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下同)在校生的比例为48∶52。普通高中优质化教育进程加快推进,教学水平评估和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含技工教育,下同)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在各类国家级技能竞赛上取得优异成绩。

高等教育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从2005年的111所增加到2010年的131所;研究生在校生从4.39万人增加到7.25万人,在职攻读研究生学位人数从1.25万人增加到1.81万人;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从87.47万人增加到142.66万人;成人本专科在校生从29.56万人增加到46.4万人;电大开放教育和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规模居全国前列,自学考试健康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2%提高到28%。国家、省、校三级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等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优秀教学成果不断涌现。学科和科研实力不断增强,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成为我省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和战略力量,获得了一大批国家级、省级重要奖项,产学研结合取得显著效益。

2. 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推进,开放合作格局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团体、企业、公民个人参与办学的格局已经形成。2010年,全省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含幼儿园)达10605所,在校生约468万人,占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数的2068%。我省已成为全国民办教育第一大省。

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得到巩固,高中阶段教育“政府统筹、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得到落实,高等教育“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体制进一步完善。

教育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入。区域内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珠江三角洲地区与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泛珠江三角洲地区之间教育交流合作稳步推进。粤港澳教育交流合作不断加强,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如期奠基建设,与港澳各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交流合作方兴未艾;粤台教育交流日益频繁。与先进国家和地区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的教育交流合作格局逐步成型,来粤留学生规模明显扩大,教育国际化程度有新提高。

3. 教育发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投入机制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较快增长。初步建立起省级统筹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省设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本建设专项补助资金,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制度和免学费制度初步建立。省属公办本科高校生均综合定额拨款预算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省属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生均综合定额拨款开始试点,大规模清偿省属公办高校基建贴息贷款,“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的财政投入继续加大。

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教师规模基本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义务教育代课教师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有新提高。骨干教师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取得明显成效。

教育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教育专网覆盖面不断扩大,拥有校园网的中小学不断增加,珠江三角洲地区初步实现“班班通”;小学四年级以上基本开设信息技术课;省级基础教育资源网已经建成,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日益丰富;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建成数字化校园。设施完善、网络畅通、资源丰富、应用高效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形成。

教育装备条件进一步改善。全省中小学教育装备投入、可供教学使用的计算机、建有图书馆(室)的学校及藏书量、实验室和功能室数量大幅度攀升。高等学校教学科研装备体系日益健全。

教育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完成《广东省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和《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生实习与毕业生就业见习条例》等地方性教育法规的立法工作;教育法制学习宣传效果明显;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意识明显提高,促进了教育决策和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十一五”期间我省教育发展的实践证明,要实现教育科学发展,就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新需求的根本动力;必须坚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经费投入体制机制,不断提高教育经费投入能力和使用效益。

(二)主要困难与问题。

1. 教育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统筹发展力度亟待加强。义务教育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发展水平和群体之间受教育权落实不均衡,以及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发展不协调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教育决策和管理科学化水平、教育基础设施设备、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信息化水平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要求。

2. 人口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教育规模、结构、质量、特色、效益亟待协调发展。全省教育适龄总人口呈缓慢下降趋势,教育人口出现结构性差异,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逐年下降,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攀升,高水平普及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以及迈向高等教育普及化面临严峻挑战。

3. 教育发展动力活力不足,体制机制改革亟待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相对滞后,对“应试型”教育的改革创新工作推进困难,实施素质教育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突出,学校办学自主权尚未全面落实,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不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较弱,教育国际化水平不高。教育法制建设和教育科学研究仍然薄弱。

4. 教育保障水平仍然偏低,基础能力建设亟待加强。全省人均教育经费仅居全国中等水平,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放缓,欠发达地区教育经费保障水平较低。2010年全省预算内教育经费(含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1907%,比2005年降低了055个百分点。教师队伍整体实力依然不强,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职业教育“双师型”、“一体化”教师队伍和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亟待充实提高。农村教育装备水平明显偏低。

篇5: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山东省老年教育事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

来源:山东省民政厅时间:2012-07-30 14:41:1

2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党的十七大确立的“老有所养”的战略目标和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最近省政府出台了《山东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时期全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这是省政府出台的第一个社会养老服务工作专项规划,对于推动我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规划》的出台背景

出台《规划》,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需要。我省自1994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据预测,到2015年,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增加到192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19.67%。其中,全省65岁以上空巢老人数将达到1000万人,8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增加到308万人,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将达到375万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高龄化、空巢化的趋势日益加剧,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年群体不断扩大,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负担越来越沉重。

二是解决我省养老服务存在问题的需要。近年来,我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养老服务机构和养老服务床位数量显著增加,养老服务对象不断扩大,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养老服务内容日益丰富。但是,我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体系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养老床位总量严重不足、养老机构功能单

一、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薄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热情不高及养老服务专业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和行业管理有待加强等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三是贯彻中央决策和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需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方针。国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确立了“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的目标。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鲁发〔2010〕22号)强调要“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这些决策和要求,迫切需要我省结合实际制定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全面加强对我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和引领。

二、《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是提出了全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规划》提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多方参与、统筹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初步建立起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是明确了全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规划》提出,到2015年,基本形成制度完善、规模适度、组织健全、运营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十二五”期间,各类养老床位总量达到57.7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健全。《规划》提出,要通过加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服务机构三个层面的建设,全面推进我省社会养老服

务体系建设。

三是强调了全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为确保全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任务的如期完成,《规划》提出,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扶持措施、建立健全养老服务和管理制度、加快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提高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等方面,全面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三、《规划》的主要亮点

一是推动养老服务设施的网络化。为缓解养老床位供需矛盾、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针对我省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床位不足、供需矛盾突出、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规划》着力优化养老服务设施的总体布局,提出在省、市、县、街道、社区打造不同形式的养老服务平台。省级重点建设一所大型示范性养护设施和若干具有实训功能的养老服务设施;市、县两级至少各建一所以收养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为主的老年养护设施;每个街道要建立一所具有老年人托养功能的综合性养老服务设施,在农村以乡镇敬老院为依托建立区域性养老服务设施;城乡社区重点加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推动建立邻里互助点以及老年助餐点等居家养老服务载体。通过这些措施,在全省基本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同时,《规划》还提出要优化养老服务设施结构,重点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设施建设,政府举办的养老机构应以建设老年养护机构为主。到“十二五”末,养护型和医护型床位达到30%以上。

二是推动养老服务的制度化。针对当前养老服务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规划》提出要建立完善城镇“三无”老年人和农村“五保”老年人政府供养制度、政府为困难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制度、养老服务机构民办公助等制度,研究制定养老服务机构等级评定、老年人入院评估、养老服务需求评估等办法,建立养老服务准入、退出、监管制度,着力构建起推动社会养老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推动建立这些制度,对于加强对贫困老年人的服务保障、加强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是推动运行机制的社会化。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各类服务主体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环境,实现社会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鼓励公办养老机构实行公建民营,通过公开招投标选定各类专业化的机构负责运营。加强对非营利性社会办养老机构的培育扶持,采取民办公助等形式,给予相应的建设补贴或运营补贴,支持其发展。推动社会专业机构以输出管理团队、开展服务指导等方式参与养老服务设施运营,引导养老机构向规模化、专业化、连锁化方向发展。鼓励扶持各类社会服务机构和中介组织参与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推动公建民营、民办公助,鼓励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养老服务,标志着我省养老服务机构开始了由政府主、主管向社会办、市场运营的历史性转变。

同时,《规划》还从规划、土地、医疗等方面提出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规划》提出,将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优先保障土地供应;将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城乡社区的必建配套项目;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医疗站点或合作设立医疗机构,对符合条件的要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范围。

四是推动养老服务资金投入的多元化。针对社会养老服务资金需求大、投入多的特点,《规划》提出要多渠道筹资资金,逐步形成公共财政资金、福彩公益金和社会资金共同投入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十二五”期间,省级通过预算安排专项资金、运用福利彩票公益金、设立专项补助投资,积极支持地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各地要列支一定规模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省和地方各级留成使用的福利彩票公益金应优先用于保障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改进和完善对社会养老服务产业的金融服务,增加

对养老服务企业及其建设项目的信贷投入。积极探索采取直接补助或贴息的方式,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专业化的养老服务设施。

篇6: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山东省老年教育事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

《广东省殡葬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东省民政厅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五日

广东省殡葬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按照《殡葬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25号)、《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民发〔2009〕170号)和《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殡葬工作,“十一五”时期,我省殡葬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全省现有殡仪馆90家,经营性公墓91家,公益性公墓1229座,公益性骨灰楼(堂)916座;殡葬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火葬普及率居全国前列,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文明节俭办丧事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但是,我省殡葬工作发展仍不平衡,特别是在殡葬基本公共服务、殡葬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如部分地区公共财政对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和殡仪馆建设改造投入不足;部分地区对殡仪馆、公墓的建设和经营监管不到位;个别地区殡葬管理体制尚未理顺,“馆所合一”问题未解决;一些农村地区葬礼改革进展缓慢等。为此,必须坚持深化殡葬改革,进一步规范殡葬管理,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动殡葬改革,强化殡葬基本公共服务,理顺殡葬管理体制,促进殡葬科

技进步,树立文明节俭丧葬新风,加强殡葬行业监管,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以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移风易俗、减轻群众负担为宗旨,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推行绿色殡葬,基本实现殡葬服务优质化、殡葬管理规范化、殡葬改革有序化、骨灰处理生态化、殡葬习俗文明化、殡葬设施现代化。

三、主要任务

(一)坚持推行火葬和改革土葬。在火葬区,通过依法强化管理、改善交通状况、完善设施配置、加强宣传引导、实行奖励扶持等措施,提高群众对遗体火化的接受程度,继续巩固提高火化率,实现应火化的遗体100%实行火化。在土葬改革区,要依法管理殡葬活动,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移风易俗,积极参与土葬改革。严格限制墓葬用地,选择荒山瘠地实行遗体相对集中安葬,推广不留坟头的遗体安葬方式,治理乱埋乱葬。

(二)规范骨灰安置管理。移风易俗,引导群众转变传统丧葬观念,不鼓励以墓葬方式安放骨灰。积极推广树葬、海葬等节地葬法,逐步改变以骨灰占地墓葬为主的局面。在城市主要以海葬或树葬、寄存等节地葬法安置骨灰,在农村主要以公益性骨灰楼堂集中安放或在树葬区域撒散、深埋不留坟头等形式安置骨灰,降低骨灰占地安葬比例。对于1997年7月21日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颁布后至2010年底之间出现的违规建造新坟,各市要结合实际,制定规划,分期整治。“十二五”期内违规建造新坟的,要做到发现一宗,依法查处一宗。

(三)加强公墓管理。各地要制定完善公墓建设规划,规范经营性公墓建设管理,坚决取缔非法公墓,纠正违规建设公墓。严格经营性公墓审批,列入《广东省公墓建设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经营性公墓用地,必须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公开出让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和公墓经营权。加强对公墓经营行为的日常监管,规范墓穴、骨灰存放格位租用(购买)行为,严禁炒买炒卖或私自转让。严格限定墓地(穴)最大面积,加大对超规定面积墓穴、墓地的治理力度。严格执行墓地(穴)使用期间的有关规定,提高经营性公墓节地葬法比例,加大殡葬用地的循环利用。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撒拉族、东乡族和保安族等10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级以上市,要按照属地管理的要求,结合实际做好回民公墓的建设和管理。

(四)优化殡葬服务。要进一步优化殡葬服务内容、程序和标准,完善便民惠民的殡葬服务网络,逐步形成以基本殡葬服务为主体,选择性殡葬服务为补充的服务格局。殡葬基本服务应包括遗体接运(普通殡葬专用车)、遗体存放(不超过3天)、遗体告别(小型告别厅)、遗体火化(普通火化炉)和骨灰寄存(10年以内)等项目,其服务执行民政部《殡仪接待服务》、《遗体保存服务》、《遗体告别服务》、《遗体火化服务》、《骨灰寄存服务》等有关行业标准。殡仪馆(火葬场)在提供殡葬基本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可提供选择性殡葬服务项目,满足不同层次居民多样性的殡葬需求。选择性殡葬服务要强化市场准入、建立行业规范,以自愿选择,公平协商,市场运作,政府监管为原则。殡葬服务收费,既要严格执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又要规范选择性殡葬服务及丧葬用品价格形成机制,实行标准化殡葬基本服务。不断创新殡葬服务模式,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开展诚信、优质服务,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殡葬需求。

(五)逐步实现殡葬基本服务均等化。自2011年7月1日起,对全省五保户、城乡低保对象和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以及城市“三无”人员去世的,由政府免费提供殡葬基本服务。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原则,适当扩大免费提供殡葬基本服务对象范围,逐步实现殡葬基本服务均等化。

(六)完善殡葬公共设施建设。

1.优化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建设。优先建设骨灰楼堂,加快推进公益性骨灰楼堂建设,满足群众存放骨灰及拜祭需求。一些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的农村地区,经批准可以行政村为单位规划建设公益性生态公墓,但必须同时在镇或行政村兴建公益性骨灰楼堂,或由若干个行政村共建一个公益性骨灰楼堂,满足群众的不同层次需求。到2015年,各乡镇平均拥有的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数量达到2座以上。

2.继续开展等级殡仪馆创建工作。“十二五”期间,继续完善殡葬服务设施,重点对落后火化设施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实行节能减排,减少环境污染。到201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级以上市40%以上的殡仪馆、经济欠发达地区地级以上市20%以上的殡仪馆达到省级标准;到2014年,珠三角地区地级以上市70%以上的殡仪馆、经济欠发达地区地级以上市40%以上的殡仪馆达到省级标准;到2015年,珠三角地区地级以上市90%以上的殡仪馆、经济欠发达地区

地级以上市50%以上的殡仪馆达到省级标准,全省各殡仪馆环保节能型火化炉占到60%以上。

3.完善殡仪馆(火葬场)布局。人口较多、尚未建设殡仪馆(火葬场)的地区要加快殡仪馆(火葬场)建设,完善殡葬服务网络,满足群众基本殡葬需求。应建未建殡仪馆(火葬场)的县(市),必须于2012年底前全部建成殡仪馆(火葬场)。

四、保障措施

(一)制定发展规划。

1.制定殡葬事业发展规划。各地级以上市、县(市、区)政府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和本规划精神,制定完善殡葬事业发展规划,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根据人口、耕地、交通、生态等情况,合理确定殡葬设施数量、规模、布局和功能,统筹考虑殡葬设备配置标准,明确殡葬改革发展的具体目标和任务,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方法步骤抓好落实。

2.制定公墓建设发展规划。公益性骨灰存放设施、经营性公墓建设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要求。经营性公墓建设应符合全省公墓建设规划,严格控制数量和规模,并依照法定程序和要求报批兴建。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撒拉族、东乡族和保安族等10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市,要把回民公墓的规划建设纳入本级政府的城乡规划建设。

(二)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在殡葬改革、殡葬管理、殡葬服务、殡葬价格和丧葬用品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工作职责,形成政府领导、民政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殡葬职责关系,逐步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到2012年,全省实现管理与经营分离、监督与经办分开,馆所分设工作。殡葬管理单位要切实履行法定殡葬管理职能,认真开展殡葬执法,不得从事殡葬经营活动,不得向殡葬服务单位和企业收取任何管理费用,在人、财、物等方面逐步与殡葬服务单位和企业脱钩。

(三)加大投入力度。要建立完善殡葬事业公共投入和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基本殡葬服务设施设备,特别是火化设备的更新改造、城乡骨灰楼(堂)和农村公益性生态公墓建设的公共投入力度。各地要将殡葬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规定落实基本公共殡葬服务经费,不断增强政府提供基本殡葬服务的能力。要落实殡葬事业单位经费,对殡仪馆(火葬场)按

规定安排财政资金,未纳入财政供养的殡仪馆(火葬场),可采取“养事代替养人”的办法由财政安排一定费用给予补助。要拓宽经费投入渠道,经营性公墓用地出让所得纳入财政管理,专项用于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

(四)加强殡葬监管和行风建设。制定公平公正的行业政策。规范社会资本举办殡葬服务机构的准入条件,提高从业资质,探索建立殡葬行业准入制度。加强殡葬服务、骨灰安放、土葬改革、移风易俗、清明祭扫等工作的监督管理,民政部门要牵头会同国土资源、林业、物价、工商等部门,采取联合执法等方式,定期、不定期对各类殡葬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要按照社会组织管理的要求,加强指导,切实发挥殡葬协会作用,支持殡葬协会等社会组织及其会员加强行业自律,提高自身素质,承担公益责任。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要求,切实加强殡葬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重点治理殡葬乱收费,坚决纠正利用行业特殊性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和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教育殡葬系统干部职工增强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弘扬优良作风。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典型案件要严肃查处,公开曝光。

(五)树立文明新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以及殡葬管理信息联络员、社会组织、行业协会、村(居)委会、红白理事会的作用,结合每年殡葬改革宣传月活动,积极宣传殡葬改革。大力倡导殡葬新观念、新风尚,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引导群众破除丧葬陋俗,树立殡葬改革新风。

(六)促进改革创新。积极整合殡葬资源,促进殡葬改革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提高推进殡葬改革的能力,重点解决殡葬基础理论、技术进步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推广环保殡葬产品,特别是节能减排殡葬设备和可降解骨灰盒、棺柩。加强对殡葬设施、产品、服务等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环境监测、治理与评价,实行环境质量认证制度。积极开展殡葬改革示范活动,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创新推广殡葬改革发展模式。

(七)严格考核制度。各地政府应按照“属地管理、守土有责”的原则,建立以目标量化考核责任制为核心的科学管理机制,确保殡葬管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把殡葬管理工作目标纳入社会经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作为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和评

选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先进(优秀)个人的重要条件。各地级以上市政府每年要自行组织一次对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落实殡葬管理目标情况的考核,并将考核情况书面报省民政厅。

省民政厅将于2013、2015年第一季度,组织对各地级以上市完成“十二五”期间殡葬管理阶段目标情况进行考核(具体考核办法另行规定),并开展不定期检查,考核、检查情况予以通报。2016年第一季度,将对“十二五”期间殡葬管理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进行全省性总结表彰。对考核结果实行奖惩:对考核处在前五位的,予以通报表扬;对考核处在后三位的,予以通报批评。连续两次考核处在后三位的,要作出书面说明。

上一篇:神东公司考察报告下一篇:高考历史:时政和社会热点及20道真题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