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养老服务

2024-06-20

社会养老服务(精选十篇)

社会养老服务 篇1

一、我国老年人照顾服务的现状及社区服务的形成

当今我国对老年人的照顾服务大体分为三种形式, 最传统也是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形式就是子女赡养。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日益提高, 国家越来越繁荣富强, 医疗水平的大幅进步,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到2015年, 人口老龄化程度已经不得不使国家开放二胎政策, 而如果还是继承传统的子女赡养这一养老模式, 90后这一代人未来将承担起一对夫妇赡养四位老人照顾两个孩子的4-2-2结构。家庭的结构变化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已经为我国的养老问题敲响了警钟。

第二种形式, 是我国建国以来应用范围最广, 持续时间最长, 政府投入最大, 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能接受的形式———福利院。从建国初期开始, 福利院就已经在我国存在了。经历了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 战争遗留给我们的是无数的流浪者, 无家可归者, 孤儿, 老人, 和一群无所事事一无所有的人, 这些人群的安置问题是我国当时至关重要的问题, 福利院, 也就应运而生。一直以来, 以福利院为主体的社会照顾服务都是由政府出资, 对大部分需要照顾的人群通过福利院的形式集中供养, 少部分人则分散到各个单位。[1]这种分散式供养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算是社区照顾服务的一种, 只是在当时并没有明确的社区概念。而这种方式政府对其投入的资金和精力大大减少, 因此, 在这个基础上, 逐渐形成了社区照顾服务的概念。

第三种形式, 就是之前提到的一种新型的服务方式———社区服务。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社区”这一概念才在我国出现。当时正是改革开放的黄金时代, 在社会方方面面的对外开放后, 我国的福利工作也有了不小的改变。从福利院只接受“无劳动能力, 无依无靠, 无生活来源”的三无人员到酌情接受;从只由国家拨款, 到允许福利院创办自费入住业务;从只由国家创办到鼓励单位、街道办、居委会、社会团体自主创办。这些做法不但增加了接受福利的人群面积, 更是为国家节省了大笔开支, 为社区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 研究, 终于在1986年, 提出了“社区”的概念, 1987年2月, 民政部正式成立社区服务处。[2]

在我国, 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一般采用的都是第一种形式即子女赡养。部分孤寡老人会采取福利院或者敬老院的形式。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激增,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展, 家庭日趋小型化, 支持传统的养老形式已经越来越难。同时, 老人不愿意去福利院也是一个问题。而新型的社区服务模式中, 老人依然可以生活在自己本来的居所, 通过社区这一团体, 提高生活质量。社区养老服务, 在方便年轻人照顾老人的同时, 也为国家省下了一笔开支, 还可减轻入院养老的压力, 因此应大力支持。

二、英国的社会服务制度

英国的社会服务制度按照功能来分大体分为两类:一种是由中央政府负责的社会保障, 另一种是由地方政府负责的社会照顾, 通俗来说就是现金救济和人身服务。而按照服务对象分, 则可以分为三类:残疾人社会服务, 儿童社会服务和老年人社会服务。英国作为一个福利制国家, 平均每八个人中就有一个处于弱势。英国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设立一套政府组织控制的社会服务体系。不同于我国对于社会服务等一系列问题的处理, 英国直接将这些财政负担下发给各地方政府。而且, 英国大部分的社会服务并不像我国的福利院一样免费, 而是有偿提供。但如果需要照顾的人负担不起, 政府也会酌情进行减少收费或者免费。[3]其中对于我国养老服务模式最具借鉴意义的当属英国老年人社会服务。英国对于需要照顾的老人, 完全没有中国传统的子女赡养这一环节, 也没有集中化规模化的建立福利院, 而是更倾向于让老人在自己家中接受照顾, 这一点和我国的社区服务很类似, 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英国对于老年人的社会照顾大体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 由社会工作者进行家政服务, 陪伴老人和夜间护理。第二, 建立“养老院”“老年食堂”“老年人活动中心”。第三, 开展“好邻居”活动, 由志愿者看护老人。第四, 兴建老年公寓, 提供给那些在经济上有问题但是身体健康并且能独立生活的老人, 房租优惠或者免费。第五, 建立养老院, 赡养那些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的老人。第六, 私营或志愿组织也开办养老机构, 供老人选择。

三、英国社会服务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英国通过制定一系列法案的形式不断对社会服务模式进行改革与调整, 主要包含七个关键点:第一, 区分开需要免费照顾的人和需要付费照顾的人;第二, 签订合同;第三, 对服务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和考核;第四, 大力发展社区照顾以取代“养老院”“福利院”的模式;第五, 大力发展志愿者和私营部门取代政府在养老这一方面的职责;第六, 强调家庭在社区服务中的重要性;第七, 规范社会服务的内容与服务人群, 如免费提供和付费提供等。[4]

以上七点改革与调整, 意义在于规范社会照顾与服务的市场化机制, 打破各种服务之间的不平衡状态, 把社会服务从提供者市场变为服务者市场, 根据被服务人员的需求进行发展。英国的社会福利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面向全体公民不分贫富不分状况的福利, 为全体居民提供建立在公共基金之上的医疗服务, 由国民健康服务部负责。而另一部分则是根据不同的人群提供或免费或收费的社会照顾服务, 也就是我们要借鉴的部分, 社会服务部。改革后的社会服务部大体有四个关键点。

第一点, 联合授权, 为国民提供社会服务, 并不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就能做到的, 而是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因此此项改革中规范了市场化关系和契约化关系的联系, “社会照顾需求”有时会与“健康照顾需求”相矛盾, 这时就必须在国民心中树立起“选择权”这一社会价值观。

第二点, 缩小政府的职能, 放大社会的职能。鼓励志愿者和私营部门接受社会照顾和养老方面的事物, 以合同等方式逐渐将职能下发出去, 减轻政府的工作负担。英国政府对于这样的志愿组织极度重视, 他们不仅可以帮政府承担社会照顾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也是解决就业的方式之一。而慈善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由社会和政府的捐助和合同中的形式发放。

第三点, 由国家照顾到社区照顾的转变。虽然今天社区照顾仍然面临着如何管理的问题。但是在日常生活中, 把社会照顾这一责任分摊到家庭这样的单位上, 由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承担。在社区通过社区居民与工作人员的协调工作, 能更好更全面更细致地对需要被照顾的人进行全方位的服务。社会服务这一概念产生于二战后, 此时的英国正处出“不住院”活动当中, 研究表明, 经常住院的人会对医院产生依赖感, 失去自我照顾的能力。同样, 住在养老院的人也会产生类似的依赖感甚至自卑感, 而在社区的家中接受照顾却能让他们感到温暖和安心。

第四点, 对于“规范化”管理的重视程度。强调“经理人”的重要性, 即负责人, 主要掌管资金的分配, 区分需要免费照顾和付费照顾的人群, 人员的监督和工作中的监督。规范社会照顾的管理, 在将社会照顾和社会服务这一权利下放的同时, 英国政府也大力监督各地方部门, 加强监督与调查。

由以上的改革可以看出, 当今英国政府在社会服务与社会照顾上肩负的更多是对于志愿者组织与私营机构的监督与管理, 掌控财政权力。在社会服务体系中设立专门的评估机构和监督机构, 每年对社会服务事业的发展和运行进行评估和监督。同时, 政府在宏观调控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增加对弱势群体的福利力度, 或者增加弱势群体的福利范围。

四、我国养老服务在英国社会照顾服务中的学习与借鉴

(一) 规范化管理我国的社会照顾服务, 将我国的社会照顾服务市场化契约化管理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 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要实行法人实体化管理。养老服务制度的改革并不是形式上的改革, 而是上至法人管理制度, 下至分配的全面的细化的改革, 旨在建立对全社会开放的、完善的市场化机制, 对社会照顾服务起到借鉴作用。而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新兴的各类养老服务机构或设施, 更多的是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资源分配和调节, 从之前的服务者市场到被服务者市场, 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调节的一个独立的经济性质的机构。同时, 政府的养老服务机构也应一改往常的政府拨款的形式, 一样要采取竞争机制, 学习民办养老机构的委托运营模式, 在保证服务社会的同时, 也要盈利。

(二) 采取多元化的社会照顾形式

从现阶段国家生产力水平出发, 以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为主体, 社区养老服务, 敬院养老服务等多种养老方式并存。准确地定位社区养老模式的重要性和在未来我国的比重, 并依此来构筑我国的社会养老体系。如社会工作者进行家政服务, 陪伴老人。建立“养老院”“老年食堂”“老年人活动中心”。由志愿者看护老人。兴建老年公寓, 建立养老院, 赡养那些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的老人。私营或志愿组织开办养老机构, 供老人选择等。在今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社区养老服务应当以家庭式养老为主体。并且依此为基础, 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方式、不同对象、不同角度的多元化社会照顾形式, 使被照顾的人群在接受照顾的同时能体会到社会福利和体制的温暖。

(三) 突出家庭的作用

在我国传统的子女赡养模式中, 老年人不愿意离开家, 希望体验子女赡养的幸福感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在我国未来的养老模式中, 由“子女赡养”向“社区照顾”的模式过渡, 就必须突出家庭的作用, 要积极探索并大力倡导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这样不但可以加快社区养老的进程, 还能满足老年人既需要照顾又不愿离开家庭的要求。这样一来, 我国的福利院养老院在人口日益老龄化的同时数量不足的问题就可以解决, 而老龄化带来的子女无法完全赡养的问题也可以得以补足。

这种模式相对于建国初期的福利院, 改革开放后的养老院等模式, 拥有着更大的灵活性、廉价性和适用性。其适用范围包括大部分高领老年人, 生活无法自理的老年人, 孤寡老人等等绝大部分老年人的照顾服务。这种服务模式可以参照英国的社会养老模式, 由专门的监督负责人员进行评定, 将需要免费照顾的人群与需要付费照顾的人群区分开, 对经济有问题的老人给予部分减免或者完全免费的照顾。把家庭养老和规范化的社区服务结合起来。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我国就已经有了社区照顾的雏形, 从90年到现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社区大体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所以, 以社区照顾服务为主体, 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切入点, 把社区服务引入到千家万户, 是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须的一个过程。同时, 社区照顾服务并不是一个部门一个系统可以完成的, 促进社区服务, 家庭病床和老年护理院的密切合作, 全方位地调动社会各界资源, 共同发展完善社区照顾服务是我们未来养老服务中一个重要的任务。

(四) 以社会照顾服务促进就业

在英国, 社会性质或私人性质的养老机构、社会照顾机构已经占据了社会照顾的大部分。这些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社会的就业压力。我们必须意识到, 社区养老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并且对社区养老的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 形成一个专业的社区养老体系, 培养行业管理人员和专业化的服务人员。建立一套专门的人才培养计划。与当地的有关部门和高校联系, 对已经加入到社区养老服务的人员集中管理, 学习, 让这些服务人员掌握最基本的医疗、养生、心理、保健、康复等方面的知识, 并给予考核合格者资格证书, 要逐步将社区养老转型为一个培训上岗, 竞争上岗的机构。宣传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的荣誉性, 利用有关院校的专业, 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专业社区养老照顾人才, 为未来的社区养老服务打下人才基础。并且大力发展社区养老照顾的志愿者队伍。

(五) 发展第三部门组织的社会照顾服务, 使社会照顾服务更加多元化

要打造全民参与的模式, “人人都有老来时”, “今天你照顾老人, 明天你就是老人”, 大力推进社会投资团体, 社会志愿团体。兴办面对不同服务层次、不同服务对象的多元化服务机构。进一步扩大福利范围, 提高服务功能, 改善服务质量, 满足我国人民随着日益增长的生产力带来的越来越高的物质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蒋慧琼.社会照顾服务改革对我国养老服务模式的借鉴[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6 (04) :57-60.

[2]马凤芝.世界老龄化国家和地区养老机构规划的经验——以英国、日本和我国香港地区为例[J]., 社会工作, 2013 (05) :31-41.

[3]陈伟.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日间照顾中心服务体系的构建[J].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01) :102-120.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篇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鲜明地提出了“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 务事业和产业。

自1999年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化加速发展,并日益呈现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高等态势。截止2009年底,我国1.67亿老年人中,80周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1899万,占11.4%,他们之中多数人逐步进入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状态。我国有失能老人1036万、半失能老人2123万,共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8.9%,他们不同程度地需要提供护理照料服务。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我国65岁以上老年抚养比已达到11.6%,部分省区市达到17.97%,家庭负担、社会负担越来越沉重。由于我国老龄化是在“未富先老”、社会保障制度滞后、单位福利体制解体、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形势下发生的,并伴有家庭逐渐小型化带来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等问题,社会养老服务压力不断加重。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社会广泛关注、群众迫切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

【标准表述】

[原因]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公共财政更多投向保障与改善民生领域,养老服务政策法规逐步建立,多元化投入格局逐渐形成,服务能力持续加强,惠及老年人范围不断扩大,奠定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良好基础。但是,与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不断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和老年群众过上美好晚年生活的新期待相比,我国社会养老服务无论是供给总量、资金投入、社会分布、服务水平,还是政策落实、监督管理等方面都明显滞后,迫切需要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

[意义]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举措中,把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是中央审时度势的正确决策。积极贯彻这一决策,按照优先发展来制定政策、增加投入、改革体制、改善管理,将有利于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能力、提高广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有利于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扩大内需和促进就业,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优良传统、促进代际和谐、培育社会公德,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 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措施]

中公教育总结以下措施:

一方面,按优先发展方针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已经形成了较为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基本途径,这就是立足基本国情,着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符合、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资金保障与服务提供相匹配,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相结合,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互助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就是要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要在城市全面推行居家养老,在农村逐步发展居家养老。居家养老不同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它立足家庭,以社会服务进家庭为标志。居家养老是绝大多数老年人的意愿和实际选择,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主要养老方式。发展居家养老服务,需要建立社会化的服务机构和机制,培养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员、家政服务员、病患护理员,配置必要的设备和器具,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明确补贴对象,进行定期评估。居家养老要以社区服务为依托。养老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建设中要注重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老年人社会组织和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发展日托服务、餐饮服务、文体活动服务和志愿服务、互助服务,为居家老年人营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和服务条件。

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要落实政策和完善政策。国发〔2000〕19号、国办发〔2006〕6号等文件,对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及养老服务机构,在土地供应、资金投入、税费减免、财政补助、社会融资、供水供电供热、免费服务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优待老年人的政策,要继续采取有力措施抓好落实;随着形势的发展,要尽快制定政府补贴、购买服务、高龄补助等新政策,并把行之有效的政策及时上升为法规和规章。

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关键是要广泛动员、真抓实干。各级民政部门要争取加大政府基建投入,积极扩大福彩公益金投入,努力吸引慈善资金投入,加快兴建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要大力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兴办面向家庭和社区的非营利性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发展义务为老服务的志愿者队伍。要抓紧扩大相关职业技术教育和岗位正规培训,培养大批合格的、持证上岗的养老护理员,尽快适应广泛的养老服务需求。在广泛进行社会动员中,要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巩固家庭养老的意识和行为。

另一方面,依靠科学管理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

管理社会养老服务,一直是民政主管的社会福利事业的组成部分。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民政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进一步明确,民政部具有“指导老年人、孤儿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权益保障工作”的职责。相应地,各级政府也规定了民政部门同样的职责。因此,在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中,各级民政部门都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行业管

理,提高服务水平。

一是要加强组织协调,把加快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当作民政工作的重要任务、社会福利事业的首要工作,加强民政系统内部力量和资源整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是要统筹抓好社会养老服务的政策研究、规划编制、标准制定和信息化建设,达到政策有促进力度,规划有前瞻和可行性,按标准建设和实施规范化管理,加快建立综合信息平台,提高服

务效能。

三是指导、推动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改革经营管理机制,实行经营者聘任、员工聘用、公建民营、服务功能承包经营等新的体制机制,增强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

社会养老服务 篇3

众所周知,二十一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步入了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不仅是中国自身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全球老龄化的进程。《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比重将由在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递增0.54%个百分点,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面对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趋势,社会养老服务事业也越来越重要。不过,以我国现阶段的养老模式状况而言,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面临冲击,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社会化养老模式尚未形成,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没有形成一套完整健全的体系。本文通过介绍邻国日本成功的养老经验,通过比较研究,摸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道路,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日本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简介

作为亚洲第一个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国家,日本较为成功地解决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养老问题,在实践中总结了一条与自己国家体制相适应的道路。特别是建立了一种以民族工业传统为基础、法律制度为保障、以专业化服务为手段、以收养型福利机构骨干、以社区化照顾系统为主体的老年人服务体系,既避免了高福利国家的弊端,又满足了老年人的福利服务需求。

健全的法律保障制度,为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日本总务省统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截止2013年日本65岁老年人占人口总比例的25%,预计到了2024年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数的30%,并且日本虽然是最后一个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工业化国家,但是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却是世界上最快的国家,日本的高龄化比率在1970年达到了7%到了1994年增长到了14%,仅仅用了24年,同一过程法国用了130年,美国用了45年。面对老龄化人口的飞速进程,日本的老年人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法律制度也经历了一个由发展到逐渐完善的过程。目前由一些相关法律构成了老年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基础。例如:

《老人福利法》于1963年正式颁布实施,被称之为“老人宪章”确立了日本现行的老人福利制度的基本框架。其中,老人福利法明确规定了国家和社会应开展的老人福利服务的内容,包括:开展家庭福利服务;组织派遣家庭服务员协助老人处理入浴、饮食、排泄等生活问题;兴建托老所和保健中心,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福利服务;大量建立老人福利院为有困难的老人提供收养、护理和康复等服务还要开展各类学习讲座,组织老年人俱乐部,充实老人的精神生活,活跃老人社交活动。同时,还将老人福利设施划分五种类型:老人养护之家、老人特别养护之家、低费老人福利院、老人福利中心和收费型老人公寓。

《老人保健法》解决了老年人医疗费用和医疗服务的问题。该法在强调确保医疗服务的同时,加强疾病预防、治疗及功能训练等综合性保健。此法的颁布,使日本形成了一种以积极预防为主的老娘年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并且在此基础上设立了老人病院、发展预防保健事业、建立保健设施和实行上门服务等措施,为老年人提供了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

通过法律的实施,确保了老年人的晚年经济收入,同时,有效的解决了老年人的看病问题,以及生活方面的护理问题,最后也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福利四法的全方位、多层次、强有力的實施使得日本的养老服务体系顺利、健全的发展至今。

完善的福利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给多方位、多种类多层次的服务。日本现有的福利服务体系是在《老人福利法》颁布以后确立发展起来的,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收养型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照顾系统为基础的老年人福利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了老年人各方面的福利需求。

在收养型福利机构中,根据机构的功能和入住对象,可以分为三种:老人养护之家、老人特别养护之家和低费老人福利院。老人养护之家收养65岁以上的贫困经济上和住房上有困难的生活不能自立的老人。老人特别养护之家针对65岁以上身体上和精神上有显著障碍的时常需要照护的,家庭中无力看护且需要长期护理的老年人。

日本采取的是日本家庭——社区共同服务模式。日本家庭一社区共同模式与西方国家相比,更加突出额社会福利的有偿提供和企业经营,是有别于其他西方国家的福利混合经济。日本社区共同服务模式主要有4种形式:①政府组织,政府负责经费来源;②社会福利协会等民间组织,经费一部分由财政补助,一部分靠提供服务收取较低的费用;③志愿者服务,服务分为免费和只收取很低的费用两种类型;④企业式的养老服务,企业通过养老保险方式筹措资金,为老年人提供低收费服务。通过实行“老人福利保健计划”、制定“看护保险制度”等社会养老服务政策,日本建立了养老费用共同承担的机制,形成了一种公助、共助、互助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有效地解决了政府养老负担过重的问题,实现了社会养老的可持续发展。

日本已经建立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社会养老服务的专业人才制度。经过30年的探索,日本已经建成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社会养老服务的专业人才制度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培训、资格认证体系。在日本的养老服务员工必须接受专门的业务培训并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才能由养老服务机构推荐给老年人。其中,这些资格认定证书涉及的领域很广,例如:在社会福利领域中的“社会福祉士”;“介护福祉士”都是由国家认定的资格证书,到2013年12月末,取得社会福祉士资格认定证书的约17万人,介护福祉士的人数为118万人,并且逐年递增。

日本对失智老年人照顾服务。日本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失智症问题,是亚洲国家中最早面临并着手应对失智老年人问题的国家。目前,失智老年人总数已达305万人,占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0%,其发展速度超过了预期。由此,随着失智症群体总量的不断增加,构建失智症患者照护体系成为日本养老领域的重要课题。1986年,日本厚生省成立“痴呆性老年人对策推进本部”从国家层面开始着手应对日益突出的失智老年人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又陆续成立了“痴呆性老年人对策研讨会”针对“如何控制失智症的发病几率;给予失智老人怎样的治疗和照护;如何减轻家属的负担”等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并推进失智症老年人的照护工作。2012年提出第一个针对失智症的计划“失智症对策五年计划”,着重预防、照护失智症的老年人。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调整,日本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失智症照护体系。目前,在服务方面,形成了小规模、多元服务、多元经营主体的照护体系。例如:建立“失智老年人家庭共同生活机构”,简称“小组家庭”,对于失智较明显、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护,以此延缓病情的进展。

目前,全球仅有13个国家在实行老年痴呆症应对计划,而大多数国家政府都没有做好应对老年痴呆症的准备。日本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关注失智症问题,是亚洲国家中最早面临并着手应对失智老年人问题的国家,其发展经验我们应以借鉴和学习。

日本的养老经验对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

日本在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初级阶段,只是考虑如何提供养老服务而轻视了预防,这种结果就是养老服务体系虽然建成,但失能和半失能老人越老越多。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养护不但带来了巨大的国家财政压力,更使老人的生活品质急剧下降,给家庭带来了更多压力和负担。在走过了一段养老体系建设的弯路后,2006年日本修改了《介护保险法》,新的《介护保险法》增加了“介护预防”的内容,日本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开始向“老化预防”转型,老化预防和老年康复运动在日本全国范围内开展和普及,老年康复不仅局限于医院,已经走进养老机构,走进社区,甚至走进了家庭,成为了一项重要内容。日本经验与科学研究表明,失能与半失能是可以预防的,而且是可以通过康复训练得到恢复的。根据日本统计资料显示,日本川崎市在开展活动能力康复训练后,80%老人的失能和半失能状态有所改善,养老服务保险的年度费用平均每人下降了100万日元。

当前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还是养老方式、服务项目等内容的选择上。老化预防与康复还没有得到完全重视。随着失能与半失能老人养护问题的解决路径方面首先会把重点放在老化预防上,在政策层面上预防老人的失能与半失能,提供更为积极的预防性社会体系,并且在预防的同时积极构建老年康复体制。

首先,实行居家养老是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受儒教思想的影响,亚洲各国的传统思想更倾向于家庭养老这一模式,日本在构建居家养老服务的时候,充分利用了社区这一方便的生活条件,就近原则逐步解决了老年人生活上的困难。社区养老相比机构养老更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服務广、见效快等特点,同时也可以减轻入院养老的服务压力。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居家养老模式,充分利用社区养老这一模式,完善我国社区养老的体系建设,并且明确政府在社区养老中的主导责任,重视居家养老的制度管理和运行。形成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居家养老体制。

其次,重视养老服务的专业人才培养建设。我国现阶段养老服务的专业人才缺乏,当前的养老院、敬老、老年公寓中的养老服务人员主要是下岗、低保人员为主,一般是由30-50岁的中年妇女组成,文化水平偏低,没有受过专业培训,难以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当前,我国应该着重培养养老服务的专业人才,并且在各大专院校开设老年护理学和老年福利学等专业课程;将资格认证与入职门槛、晋级、工作待遇及职称评定等紧密相关,形成一套完善的资格认证配套体系。

最后,重视老化预防与康复,重视老年失智症的问题。目前,中国失智症患者人数已经超过500万人,并以每年30万的速度在增加。我国在失智症老年人预防和照护方面,还没有个建立起来一个完善健全的制度,甚至没有被完全重视起来,我国应借鉴日本的经验,形成以政府引导为主,市场调节、民间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灵活的模式。

民间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和谐效应研究 篇4

1民间养老机构的社会和谐效应分析

民间养老行业经过长期发展,逐渐成为一门学科,一个专业,一项职业,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应对养老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帮助社会上的老弱者,完善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预防和解决养老不善引发的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和谐,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1. 1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养老服务环境

民间养老机构的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养老服务环境,为服务对象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一是,通过社会上各个不同群体的工作者的加入,可以有效地加强老年群体与其他社会不同群体的沟通与联系,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与社会服务环境。二是,小组活动,个案服务等社会工作方法的介入有针对性地满足了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对于完善我国养老服务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大有裨益。

1. 2有利于缓解家庭矛盾

民间养老机构提供的寄养等服务方式,集中供养,集中居住,给予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子女的负担,还可以避免因生活习惯不同等问题而引发老人与子女的家庭矛盾。其次,这种养老方式实现集体成员养老资源的共济和共享,能够降低家庭养老成本, 化解因高额养老支出带来的家庭负担与矛盾。

1. 3营造社会和谐氛围

老年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养老、敬老的氛围。 民间养老机构正是为社会创造了这样的氛围,以机构为媒介使得老少和谐共处,以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2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在构建和谐社会上的不足点

2. 1民间养老服务机构调节家庭风险能力不足

老年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他们离退休后社会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精神、心理和环境上一时难以适应,渐渐远离了社会,他们仍然用过去的观念、凭过去的经验来审视现在的问题,年轻人与老年人难以沟通。 另外,从老人自身角度来看,许多老人的个人修养和素质也有待提高,社会上出现了很多老人利用各种方式倚老卖老,讹诈年轻人的现象。这些都是影响老人与年轻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不利因素,也是阻碍社会和谐发展的绊脚石。 民间养老服务机构没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只做到了浅层次上的 “照顾”,并没有与老人进行 “心贴心”的精神沟通,在老年人与家庭成员沟通、协调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对家庭矛盾协调能力不足。

2. 2民间养老服务机构精神服务不足

随着民间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大多数老人都有了物质生活保障,老人们居有定所,食有鱼肉,但大多数老人内心感到孤独寂寞,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层面的抚慰。特别是对于逐渐增加的独居老年人( 空巢老人) 来说,精神层面的慰藉应更为重视,他们没有子女,失去了子女的关爱,民间养老机构在解决他们生活保障问题的同时更应该帮助他们解决心灵上的孤独。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对精神赡养及其义务范围不太了解,服务重点是安排老人的日常起居生活,在老人的闲暇时间并没有文化娱乐活动等精神层面的服务。

2. 3民间养老机构鲜有老年文化教育

老年人思想理念容易与社会脱节,文化教育相对欠缺。社会上频频出现老年人讹诈年轻人的现象,部分老年人的素质修养问题也有待改善。这些都和老年人的文化教育有关。目前民间养老机构鲜有老年人专项文化教育,民间养老机构在解决老年人日常起居后很少将他们聚在一块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也很少提供 “老年人学习班”等老年人再教育方式。老年人缺乏现代社会的教育熏陶,与社会逐渐脱节,慢慢淡离出社会整体,成为 “老年孤岛”,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2. 4养老服务机构医疗资源不足

随着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医疗护理需求将越来越大,对有医疗资质的民间养老服务机构的需求也将是越来越强。以南京市为例,截至2010年年底,南京市共有民间养老服务机构257家,经卫生部门批准的有医疗资质的只有23家,占机构总数不到百分之十。这23家带有医疗资质的养老服务机构中,也只有8家有能力进行比较完善的长期护理、医疗和康复服务,老年人的医疗护理需求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匮乏和短缺。

老年人是需要医疗服务的主要人群,所以医学资源的合理配置至关重要。调查显示,南京市97% 以上老人患有各种疾病,95%的人希望将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纳入医保,87%的人希望养老服务机构能够提供医疗服务。但是,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医院,民间养老机构缺乏专业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服务人员,其数量的配备与民间养老机构的发展不匹配。

2. 5城镇与农村民间养老机构发展差距大

随着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开展,城镇大部分地区都建立了各式养老服务机构,而农村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数量严重匮乏,有些镇下辖十几个村甚至几十个村却只在镇中心配备了一家养老服务机构,而且还是以政府公办投资为主。这些农村养老机构条件较差,如活动起居面积小,日常生活设施简陋等。在如今老龄化的背景下,农村留守老年人数量庞大,各村距镇中心较远,单一的政府投资养老服务机构远无法满足农村养老需求。另外,我国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受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资金严重短缺。没有充足的资金就无法维持民间养老机构的正常运作。

3加强民间养老机构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建议

3. 1发挥民间养老服务机构桥梁作用

创办民间养老服务机构,需要获得政策支持,政府也需要借助民间养老服务机构,解决养老社会问题。因此, 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可以作为老年社会群体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一方面,政府应当给予政策优惠,如经常走访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减免税款、为养老服务机构添置新型医疗设备、下拨养老专项资金等; 另一方面,养老服务机构采取在机构内设置政府宣传栏等形式,让老人感受政府关爱, 也可以设置政府邮箱或者专门的交流室,使老年人能够及时与政府沟通,及时反映各类养老问题。

3. 2举办多形式的文化活动

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应当定期有组织地开展老年人文化活动,比如棋牌室、KTV室; 也可以根据老年人的不同兴趣爱好,设立各种兴趣小组,如歌舞小组、集邮小组、 花卉盆景小组、书画小组、电脑小组等,为老年人提供场所、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兴趣小组正常开展活动; 可结合重大节日,党的生日、国庆节等,搞集邮展、花卉盆景展、书画展和电脑演示等,提高老年人成就感。服务机构还可以举办各类知识讲座,例如: 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食品安全知识讲座等来丰富老年人知识。

养老服务机构通过举办各类活动,促进老年人之间、 老年人与其他群体之间的交流,可以培养老年人融入人群、广交朋友、勤奋工作、乐于助人、处理压力、增强自信等良好品质。

3. 3提高老年人的精神服务水平

提供精神服务是民间养老服务机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民间养老服务机构可以聘请应届毕业大学生来为老年人服务。大学生知识丰富,见识面开阔,思想先进,民间养老机构可以利用该点开办知识课堂,例如: 写作、书法、美术乃至计算机操作等,让大学生参与老年人精神服务。另外,老年人人生阅历丰富,理解能力强,但是他们的记忆力远不如以前了,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也差了,大学生作为知识群体的代表,受利益影响少,能够做到热心、耐心、细心、诚恳,受到老人的欢迎和喜爱。

另一方面,机构也可以聘请下岗女工为老年人服务, 下岗女工很多来自服务一线岗位,有着对工作的渴望和热情,能够提供更加热心、周到的服务。她们的服务能够做到对老年人的关爱不仅是衣食起居,更像对待自己亲生父母一样对待老人,老年人能够获得身心关怀。

民间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大学生、下岗女工等群体参与,能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精神服务水平,也让其他群体养成尊老爱老的良好品质,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 4完善民间养老机构医疗设备和服务设施

由于老年人发病率高,自行去医院看病存在较大困难。而养老机构的医护服务功能明显不足。老年人治疗护理康复时间久、护理周期长,如果能完善养老机构的医疗护理服务,实行医养结合,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 1) 与社区合作。民间养老机构医疗服务的最佳结合点应当是社区,让老人住在自己的家里得到家人照顾的同时,由民间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协同社区的医护人员提供上门服务; 在社区医疗所或附近开辟托老所、老人日间照料室、老人营养助餐点等服务场所; 与社区合作,定期开办临时医疗服务站点,定期为老年人做量血压、测血糖等常见医疗服务。这种形式特别适合于社区的一些空巢老人、住在高层建筑楼内的老人。

( 2) 政府政策倾斜。民间养老机构作为自筹资金开设的法人主体,资金来源有限,但是随着民间养老机构的发展,能够成为解决社会养老问题的主要力量,政府应当对其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扶持其发展和壮大,重点体现在医疗资源等的供给上。例如: 民营养老机构在投入营业前可向政府申请购买医疗设备的财政补助; 通过政府向大型医院申请资质高的医护人员来机构内对服务人员做免费培训; 医疗专家下民间养老机构提供定点轮岗服务; 在大中型医疗机构设置民间养老机构定点服务处,定时定点集中组织老人就医等。

3. 5城乡民间养老机构协调共发展

社会养老服务建设调查报告 篇5

20xx年底,全区总人口86万,其中60周岁以上常住人口16.53万人,占总人口的19.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老龄人口呈现出规模大、增长速度快、日趋高龄化的特点。全区共有养老机构42个,床位5126张(其中民生工程建设床位3775张)。其中:(一)农村敬老院28所,床位 4291张(含开发区敬老院228张),农村五保供养对象4092人,五保机构供养能力已达100%。目前供养标准散居五保户人年均不少于2250元,集中供养对象年人均不少于3750元。(二)社区养老机构2所,床位数75张,活动人数15人。(三)社会办养老机构12所,其中经过民政部门审批并登记的 5所,床位数500张,收养对象170人。(四)XX区福利院床位数260张,入住院民228人。

二、全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成效

(一)政府主导,加大投入,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基础设施逐步改善。自20xx年将敬老院建设纳入民生工程以来,我区坚持政府主导,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硬件建设,先后投入建设资金10806万元,共建设养老服务机构37个,新增建设床位3775张(其中农村敬老院33个,3570张),均购置家俱、电视机、电扇等相关配套设施,有效改善了养老服务机构的设施及生活条件。自建院开始,乡镇政府就安排敬老院配套生产用地,供种植蔬菜、养殖牲畜用,以解决、提高院民的生活水平。目前,我区敬老院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所到乡镇,最醒目的就是民生工程建设的敬老院、学校及幼儿园。

(二)完善政策,建立机制,五保老人的生活、医疗得到基本保障。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敬老院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扎实做好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XX区农村敬老院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等,对做好五保老人的养老保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完善了具体措施,各乡镇养老服务机构也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一是认真落实供养及管养经费。20xx年全区“五保”老人集中供养标准为3400元/年、人,分散供养生活费标准为 20xx元/年、人(分散供养按季打卡),全部列入财政预算并按期拨付;全区建立了敬老院及院民供养经费机制,并按600元/人、年的标准将管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区财政负担50%),每半年拨付一次,保证管养经费的足额到位,不足部分由乡镇兜底。二是切实解决医疗保障问题。全区所有五保老人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范围,全额资助五保老人参加“新农合”,五保老人住院的给予“新农合”补偿和医疗救助,住院看病不设起付线,对住院结算后由五保老人个人负担的费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再给予50%的比例救助,五保老人生活实行用水补贴等等。三是切实提高供养水平。全区共为养老服务机构安排生产基地 70亩,用于发展生产,改善老人生活。

(三)加大力度,增加覆盖,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稳步推进。近几年来,我区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立覆盖不同人群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促进了社会养老保障水平的提高。一是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保、城乡医疗救助等重大医疗保障制度,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二是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补充、完善被征地农民和村干部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五保老人除享受五保生活补助外,与其他居民一样同等享受60元/人、月的城乡居民养老补助。三是从20xx年起已连续两年向高龄老人发放高龄补助,20xx年发放高龄补贴664.5万元。

社会养老服务 篇6

关键词:养老服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烟台市是较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之一,早在1987年就进入老年型社会。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烟台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突破140万人,约占全市人口的22%。预计到2020年,烟台市老年人口将超过170万。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烟台市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为老服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如何破解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遇到的难题,推动烟台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是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烟台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制定发展规划,明确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十二五”期间,为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烟台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烟政发〔2012〕25号)、《关于加快发展养老产业的意见》(烟政发〔2014〕4号)、《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烟政发〔2014〕33号)等一系列政策和指导性文件,提出要“构建与烟台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丰富养老服务产品,完善市场发展机制,形成设施完善、服务优良、配套齐全的养老服务产业体系”。这一系列指导意见的出台,明确了烟台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为烟台市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建立起规范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积极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目前,烟台市共建成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10处,发展加盟企业、商户7500多家,服务入网老人8.8万名,全市累计投入900多万元为高龄老年人和特殊困难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方面,烟台市全面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农村社区20分钟左右的“社区养老服务圈”,已建成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14处,29处正在建设;建成农村幸福院313处,165处正在建设。机构养老服务方面,截至2015年上半年,烟台市共有养老机构228处,各类养老床位4.8万张,其中,民办养老机构100处,床位2.3万张,全市平均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3张。

(三)完善政策,加大对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扶持。一是加大对社会力量兴办非营利性的养老服务机构的资助。根据养老服务机构接收的老年人入住数量,按一定标准给予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补贴。二是加大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建设和运营补助。对不同规模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按照不同标准给予相应的一次性建设补助和运营补助。三是加大居家养老服务补助。对市中心区60岁以上的城镇“三无”老年人、城镇低保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和“三老”优抚对象,由政府为其购买服务。

二、烟台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困难

(一)服务供给总量不足,服务对象覆盖面较窄。虽从目前来看,烟台市每千名老人拥有的机构养老床位数高于全国和山东省的平均水平,但与烟台市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相比,仍非常不足。市区内一些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特别是公办养老机构,因为环境、服务条件等相对较好,床位长期处于紧张状况,许多老人要排队等候入院,有的登记排号一两年后仍等不到床位。与公办养老机构相比,民办养老机构有的价格过高,有的环境条件较差,但即便如此,民办养老机构的床位也非常紧张。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由于受到各种因素限制,社区所提供的养老服务项目不够丰富,而且服务主要针对困难和高龄老人,缺乏能够满足更广大老年群体多样化需求的社区养老服务。

(二)专业养老护理员缺口较大,护理人员专业素质需进一步提高。通常情况下,护理员与需护理老人的合理比例为1:3,按照这个比例来看,烟台市专业养老护理员的缺口有一万名左右,许多养老机构的护理员与失能老人配比达到了1:5甚至1:

10。由于养老行业工作十分辛苦,养老机构招聘从业人员非常困难。目前,烟台市护理员的月收入大致在3200—4500元之间,好的护理员工资可达到5000元,但即使是这样的工资待遇也难以吸引应聘者。由于养老行业工作的特性,养老护理员的平均流失率也较高,人员更替频繁,很多护理员技能刚成熟起来就跳槽到其他行业,这也导致养老护理员队伍整体技能水平尚有欠缺。

(三)相关优惠政策落实难度大,社会力量参与不足。近年来,国家、山东省和烟台市相继出台了系列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落实优惠政策的鼓励措施。在各级政策鼓励下,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服务产业积极性很高。但与民间资本积极投资养老事业不相匹配的是相关财政支持政策落实不及时,不到位,影响了社会参与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一些新建社会养老机构反映强烈的是财政补贴申请难、到位难。影响了社会资本进一步参与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个别具有投资养老行业意愿的实体目前持观望态度,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迟滞了社会养老事业发展速度。近年来,随着社会组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和民间机构参与到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来,但目前烟台市社会组织的发育仍处于初级阶段,社会组织面临着筹资运营困难,组织架构松散、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社会组织对政府项目的承接能力有限,服务质量仍有待提升。

三、加快推进烟台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政府职责定位,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1)加大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公共财政投入。政府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方面要加大扶持和资助力度,提高政府购买服务标准,对各类主体兴办的养老机构要给予同等的优惠扶持和财政补助。(2)加强对养老服务业的监督管理。制定科学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加强对养老服务质量的监督评估,健全养老服务准入、运营、退出管理机制。

(二)充分利用社会资本,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1)完善投融资机制。在坚持政府引导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市场运作,拓展养老服务企业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金以多种形式投入养老产业。引导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不断加大对养老产业信贷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保险资金投资养老领域,支持养老机构投保责任保险。鼓励社会慈善力量对福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进行捐赠。(2)培育养老服务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委托、以奖代补等形式,扶持发展专业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开发和培育市场服务主体,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及精神慰藉等服务。设立养老产业行业协会、养老服务企业商会、专业人员协会等养老服务业社会组织,做好行业标准制定、服务质量评估、服务行为监督等事务,发挥其行业自律、监督评估、沟通协调、中介服务作用。培育发展为老服务公益慈善组织,建立为老志愿服务登记制度。

社会养老服务 篇7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 西方某些国家进行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尝试, 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 作为福利制度的一项改革, 已发展的较为成熟。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早期的公共服务理论研究阶段。

西方国家有关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较为丰富, 它已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进入到了对新公共服务理论的研究领域。戴维·奥斯本, 特德·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一书中主张, 地方政府部门应该更多地向社区授权, 将公共事务的治理权和控制权交给社区, 政府部门不再直接提供公共服务, 转而主要执行掌舵、监督和资金筹集等责任。通过授权社区组织进行自主管理, 社区将从政府机关附属机构的地位中解放出来, 转而成为真正的群众性组织。

2. 福利多元主义研究阶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为了应对西方福利国家的危机和对传统福利模式的反思, 福利多元主义兴起, 它主张超越传统国家与市场的二分法, 强调其他社会部门在社会福利提供方面的作用, 政府的支配作用降低并且不再是惟一的提供者。该理论加快打破政府垄断公共服务提供的现状, 引入市场机制, 通过与社会组织或者第三部门的合作, 优化资源整合。

3. 养老服务理论研究阶段

英国政府是较早开始推行“老年人社区照顾”养老模式的政府, 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实行社区照顾服务, 90年代初, 又颁布了《国家健康服务与社区照顾法令》, 进一步强调社区照顾的目标是在“自己的家或‘像家似的’环境中供养人们”。美国由原来的“退休社区”转变为“自然退休社区”, 这里的社区不是专业养老社区, 而是让老年人继续留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养老, 这就接近于我国的居家养老模式。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中国的历史传统与西方历史传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我们没有经历西方的宗教时代, 也就没有经历西方现代理性的启蒙[1], 同国外的研究相比,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 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多数学者的研究主要是关于以下三个方面:

1. 居家养老的概念研究阶段

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定义居家养老, 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从家庭、社会二者相结合的角度。穆光宗和姚远将居家养老总结为“居家养老是一种与机构养老相对的养老方式。这种方式, 家庭养老可以采用, 社会养老可以采用, 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 也可以采用。”“居家养老是建立在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基础之上的, 它是以居家养老为形式, 以社区养老网络为基础, 以国家制度政策法律管理为保证, 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体系。”二是从强化社区功能角度。学者刘笠萍认为, “居家养老是指老人依然可以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住所和环境中, 政府可以不必花过的的钱建集中的养老机构, 只需在老人所生活的街区范围内, 实行各种社会服务, 给老人提供购物、清扫、护理等全方位的日常生活照料。以社区网络化养老为主要内涵的居家养老必将是未来养老的主要模式”。

2. 完善居家养老的对策研究阶段

由于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目前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 必须不断完善内容, 健全体制, 才能促进中国养老服务的健康协调发展, 为此专家学者提出了对策建议, 主要有以下观点。一是扩大政府财政投入。学者孙泽宇提出“养老经费来源不能单靠基层财务补贴和社会募集, 而应扩大政府财政投入, 建立起对于养老项目整体财政预算制度。”二是进行全方位的社会宣传。刘飞燕认为“要把发展居家养老事业列为城市社区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并作为各级政府的职能之一。要加大宣传力度, 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居家养老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三是全面规划, 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学者方秀云认为在区、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机构中, 街道是实施居家养老工作的核心层, 因此应“根据实际, 采取新建、扩面、嫁接等三种形式, 从发展社区居家养老的角度全面规划与整合辖区内各种社会资源”。

3. 养老服务的社会化阶段

2000年, 民政部等11个部委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总体要求: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方式多样化以及服务队伍专业化。学者鉴于“社会福利社会化”理论指导下对完善养老服务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例如, 王辅贤在《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与对策研究》中指出社区养老服务必须走社会化道路, 他提出服务主体社会化、服务客体社会化、服务管理社会化等五个方面。在社会系统生态性转型中期, 需要进行管理的社会事务开始趋向明朗, 社会自治组织逐步得到发展, 社会自治机制和管理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2]社会养老社会化当然离不开社会组织, 高质量高效率的居家养老服务的实现, 不仅需要充足的资金, 更需要专业化的服务人员, 这些是传统的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所缺乏的。任炽越在《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基本思路》中提出, 社会组织拥有专业化的队伍, 加之其不断地发展与繁荣, 当其进入养老服务市场的行列后, 通过与政府的合作, 能够使得养老服务的提供越来越有效, 越来越优质。

总而言之, 老年人个体应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养老方式。政府应当做到未雨绸缪, 重视社区养老的发展, 以满足社会公众对老年养老服务的需求。目前, 学者们对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养老服务的研究多为可行性分析研究, 具体实施措施的研究较少, 这将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摘要: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严峻, 而单凭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本文对“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养老服务”这一课题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 为以后进行相关研究和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组织,养老服务,综述

参考文献

[1]石敦国.西方政治中的合理性原则及启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06)

社会养老服务 篇8

社区居家养老是立足于我国养老服务的现实需求, 结合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现代的社会养老模式, 创造出的一种新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既满足了老年人对家庭的依赖, 又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中, 由社会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养老服务方式。这种养老服务方式以家庭为核心, 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 以义务服务和便民利民网点为服务资源, 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 并引入专业化的服务机构, 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等多项服务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这种养老服务模式本身蕴涵了其供给方式的多样性和供给主体的多元性, 其核心在于培育多元的参与主体, 多层次、广范围、高水平地提供公共服务, 其根本目的是满足社区老年人的物质精神需求, 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 关系到基层社会的和谐发展。

多元供给强调在公共服务供给中根据不同公共产品的性质和特点,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鼓励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参与兴办公益事业和社会服务, 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各种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产品供给格局, 实现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多元供给主体不同于单一供给主体或是双供给主体, 体现公共产品供给中多元主体参与。社会组织作为多元主体之一, 研究其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过程中的作用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

2 研究意义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990年的6299万增加到2000年的8811万, 占总人口的比例由5.57%上升为6.96%, 目前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型。性别间的死亡差异使女性老年人成为老年人口中的绝大多数。预计到2040年,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同时, 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 到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积极发展老龄事业, 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发展老龄事业的工作格局。国家成立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 确定了老龄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基本政策;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制定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 把老龄事业明确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城市初步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和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医疗保险制度, 以及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实行以土地保障为基础的“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养老保障制度。许多地方还对救助贫困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采取了特殊的措施。

3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是一种运用历史数据、档案材料、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 并运用可靠技术对一个事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带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案例研究属于归纳法的一种, 对案例的研究可以得出新的假说以及分析性的普遍结论, 指出案例研究适用于三种情况:一是需要回答怎么样、为什么的问题时;二是无法控制研究对象时;三是关注的中心是当前现实生活背景下的实际问题时 (Yin, 2010) 。本研究的设计思想是归纳式的研究思路, 即在没有预先假设的情形下、通过对大量的第一手经验资料进行总结、归纳, 分析合作供给形成的动因, 发现合作供给存在的问题, 而非演绎式思路。因此, 本文采用了定性研究的方式, 通过实地研究的方法, 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出发, 运用公共服务分工理论对多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 并进行总结归纳。

4 研究过程

4.1 社区概况

SJC社区总面积6.02平方公里, 包括世纪城、景怡苑、金谷苑、龙潭春天、睿力上城、观湖小区、金海域七个楼盘, 规划入住5万户17万人, 含流动人口将突破20万人。目前已入住3.3万户12万人, 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已入住4000余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为16540人。是目前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社区, 也是观山湖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2010年初, 贵阳市开展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SJC社区作为首批试点社区之一, 于2010年3月挂牌成立。作为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建立的新型社区, SJC社区不再承担经济职能, 专注于“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工作职责, 直接面对群众提供公共管理服务。

4.2 案例研究:“爱心银行”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研究

“爱心银行”, 指社区志愿从事义务服务的居民或团体可到社区登记为志愿者, 领取智能“爱心储值卡”。该卡把会员每次参加志愿活动的内容、捐助物资及现金量化后, 据此进行一星至五星级别的判定, 并以积分形式存入。会员可凭借“消费”储蓄积分来“支取”别人的帮助, 获取公益反哺服务。“爱心银行”2012年成立, 建立之初的宗旨就是希望为社区提供长效的志愿活动。

“爱心银行”七步曲:定期举行志愿者招募活动 (第一步) ;通过填写志愿者登记表 (第二步) ;“爱心银行”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来进行分类, 分类之后会给志愿者建档 (第三步) ;供需对接 (第四步) ———比如, 有些老年人或者家庭贫困的人, 他们会在“爱心银行”的心愿墙上填写需要什么帮助, 志愿者会定期来看心愿墙上的内容, 并根据自己的能力对需要帮助的人进行帮助;志愿者提供服务之后会得到一定的积分 (第五步) , 如果积分达到十分以上, 就会得到一张爱心储蓄卡 (其中一般志愿者一个小时就1-2分, 专业志愿者一个小时30分, 每次参加志愿活动, 都会得到一定的积分) ;积分积到一定分数, 可以兑换一定的服务 (志愿者反哺服务) 或实物, 即“志愿服务反哺”激励机制的互助互补效应 (第六步) , 这个积分卡也可以到合作的商家去买东西, 并享受到八点八折的优惠;积分达到一定程度, “爱心银行”会对志愿者进行星级评定 (第七步) 。 (根据资料整理而成, 2015-12-12)

在社区内, “爱心银行”起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居家养老方面。然而, 其在居家养老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爱心银行”是在社区服务中心的提议和扶持下建立起来的, 社区服务中心本身依靠自身资源, 为提供老年人的活动场所, 如舞蹈室、器乐室、乒乓球室、图书室、书法室、棋牌室、远教会议室以及各种文化广场等。对于其他生活照料性的服务, “爱心银行”的整合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爱心银行”的志愿者队伍中有老人、学生、公益律师团、超市、医院、家政服务公司、社会组织等。比如, 金康医院有时候会来社区做一些义诊活动, 例如量血压、量血糖 (对于家庭贫困的老人, 尤其是低保, 社区中心会联系体检中心免费为他们进行检查) ;家政服务公司也是一个志愿者团队, 免费为社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打扫卫生, 例如兴隆家政每半个月都会去残疾人、空巢老人去帮助擦窗、打扫卫生;有一个公益律师团也加入到“爱心银行”, 会帮助解决维权问题;老年文化志愿者, 他们通常会免费做一些文艺汇演;学校的学生志愿者到老人 (空巢老人、残疾老人) 家里去陪聊, 打扫卫生等;社区中也和友邻之家合作, 不仅提供活动场所, 还提供午餐, 友邻之家想要搞活动需要志愿者的话, “爱心银行”也会帮忙联系志愿者参加;理发店会来联系“爱心银行”, 希望加入志愿者队伍, 为老年人提供免费理发的服务;老年大学通常开展的活动包括以讲座的形式为社区老人普及养生知识、开展文体活动 (教跳舞等) ;此外, “爱心银行”与社区辖区内眼镜店也有合作, 眼镜店的工作人员会给社区老人讲解眼睛保护的知识, 并为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配备了1000多幅老花镜;与365超市也有合作, 通过扫描商店的二维码, 联系好之后可以送货上门, 通常一些老年人在他们超市买米买油, 拎不动的时候, 工作人员会当天把货送上门。这一系列的举措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了诸多方便, 爱心银行作为联系老年人和社会养老资源之间的纽带, 其作用不言自明。

“爱心银行”就是一个资源整合平台, 把社区内外的服务资源都进行整合, 尽量满足社区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爱心储蓄银行”设立并运营以来, 居民们以爱心换爱心, 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的同时, 整个社区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温馨和谐的邻里亲情和安宁祥和的居住生活, 更是被居民称赞为“绿色社区、温馨家园”。我们在调研中也进一步了解到, “爱心银行”日前“爱心银行”已完成在民政局正式登记和注册事宜, “爱心银行”的发展也正在向正规划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5 结论

社区管理体制的完善令社区从繁杂的经济事务中脱离出来, 使其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不断加强, 社区利用其直接接触群众的独特优势, 整合辖区内的各种服务资源, 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开放服务设施, 提高服务资源的社会化程度, 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 组织社区居家养老专业化和志愿者服务队伍, 鼓励社区居民、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活动, 通过设立志愿者办公室等类似机构专门协调处理志愿者的服务工作, 社区职能的转变和管理体制的完善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合作供给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撑。

摘要: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强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公共服务供给。从当今养老现实状况出发, 以社会组织这一新兴供给主体为切入点, 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问题展开研究。根据对文献和以往研究的梳理, 决定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对选定的城市社区开展案例研究, 分析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过程, 研究其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并提出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

参考文献

[1]穆光宗.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 (5) .

[2]赵子建.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研究述评[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9.

[3]汪大海, 张建伟.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问题——“鹤童模式”的经验与瓶颈[J].华东经济管理, 2013, (2) .

社会养老服务 篇9

1. 土地养老模式功能的减弱增强了农民对养老保险制度需求的程度

我国农村土地被占用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造成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上农村土地分散化经营, 土地生产效率越来越低下, 土地养老保障已无法适应目前的需求。

2. 传统家庭养老保险制度的弱化增强了农民对养老保险制度需求的程度

家庭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计划生育的成功推行, 我国农村人口出生率下降, 家庭结构发生了改变, 老龄化速度加快,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巨大的冲击, 再也不能满足农村养老的需求。

(1) 子女的赡养压力增大。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独生子女家庭成为我国农村主要的家庭构成模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来临, 80年代后的独生子女, 面临着承担四个老人的赡养义务, 同时还有1~2个子女的负担。

(2) 劳动力流动和人口的迁移给家庭赡养带来了负面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内地农村人口大量向沿海地区流动, 这些“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人员长年在外务工经商, 势必影响对老人的供养。

(3) 农村的相对贫困, 给家庭养老带来困难。近年来, 农民收入增长滞缓, 甚至出现负增长。而近年来由于子女教育费用的上涨, 农民收入的开销有向子女倾斜的趋势, 这给农村老年人的家庭供养带来更大困难。

3.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增强了农民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需求的程度

城市化建设过程中, 直接造成农村土地的减少, 使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农民转向养老保险制度求得保障, 但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及融资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1) 保障水平低。《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 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 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 提高和加发部分的资金由地方政府支出。”已实施新农保的地区大都执行每月55元基础养老金标准, 对如此低的“保障待遇”, 农民参保积极性并不高。

(2) 覆盖范围小。我国计划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而根据2008年中国人口信息数据, 乡村总人口为7.2亿人;2008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总人数为5 595万人, 面对如此低覆盖面, 当前经济条件和政策条件下, 农村养老保险全面铺开还有很大的难度, 无法满足农村养老的基本生活需要, 缺乏社会保险应有的社会性。由于农民的参保意识不够强, 相当部分的农民对保险认识不足, 了解不够, 会致使参保意识不强。

(3) 体制不健全。近年来,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各地出台政策措施, 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 使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这些地方性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民政部的基本方案的基础上稍作修改而形成的, 因为各地以前法规不统一, 做法也各异, 彼此之间常存在许多不协调甚至是矛盾之处。

二、加强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1. 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

尽管有地方性补助和个人账户支持, 但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贫困人口, 中央财政补贴无疑是保障的主要来源。中央政府应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 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予以更大政策倾斜。

2. 加快实施新立法的进程

完善立法是中国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保障, 也是整个国家朝着社会公平正义、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助于解决农村养老困境, 消除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 保证基金筹集的稳定性和保值增值的安全性, 确保我国农保事业健康发展。

3. 针对不同人群需求, 建立多层次的农保制度。

在制度的构建过程中, 参保对象的经济能力和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固然是主要考虑因素, 但社会保险作为一项公共产品, 不同人群对它的需求状况也不可忽略。有关学者提出, 我国农保的参保对象大致可分三类:一般农民、被征地农民和农民工。农保制度应当充分考虑其特点来建立。对被征地农民, 政府补贴应主要由安置补助费和土地补偿费的一定比例组成, 若仍不足, 则由当地政府“兜底”。对有工资收入且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群体, 因其工种的多样性, 应进一步划分: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者应被纳入现行制度, 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返乡务农者可在原籍所在地参保, 在城务工期间的农民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并入原籍农保制度;从事流动性强工种的农民工参照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办法参保。

4. 改革筹资方式, 建立政府、集体和农户共同负担的多元筹资机制。

为解决我国社会保障基金严重不足的问题, 引入集体与农户共同参与的多元筹资机制就显得势在必行。农民作为社会保障的受益主体理应负担其中的一部分费用, 但是考虑到农民大多为低收入群体, 建立在多元筹资机制基础上的社会保障需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

5. 应该在健全机制的基础上, 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 分层分类地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

在富裕地区, 可以仿效城市社会保障的方式和经验, 全面展开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保险;而在贫困的地区, 针对不同的保障群体, 实施不同的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社会保障。在老年人多的地方, 重点推行养老保险;在疾病多发的地方, 重点推行医疗保险或农民医疗合作制度;在贫困地区, 重点推行优抚、优教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6. 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充分利用协调好社会各方力量, 开展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 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成功的保证。

(1) 进一步完善农村老年社会救济。农村的老年人社会救济是由国家和集体组织实施的对特殊困难的“三无”老年人实行的社会救济制度。大力宣传和倡议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爱心人士,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开展献爱心行动筹措爱心基金, 用以进一步完善农村老年社会救济的开展。

(2) 开展好老年生活服务保障。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市场经济和各类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生活节奏的加快, 老年人与子女之间在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上的差距愈益增大, “代沟”加深。一方面要加强对青年一代进行尊老、养老、爱老的传统教育;另一方面是要加强对老年人进行多种形式多项内容的社会服务工作, 特别是注意对老年人除了在物质上应尽责任外;尤其要加强对老年人在精神上的慰藉, 发展好社会第三产业, 加强和改善对老年人的社会服务工作, 丰富老年人多样化生活方式的需求。

7. 规范基金的运营和监管, 确保其保值增值

新农保由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履行监管职责, 定期公开参保人缴费和待遇等信息, 接受公众监督。此外, 还可引入独立于基金运营机构之外、具有权威性和公平性的社会监管机构, 以制约农保管理部门的活动。

参考文献

[1]卫敏丽, 李亚杰.农村低保向亿万农民走来——我国将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N].法制日报, 2007-09-03.

[2]叶敬忠, 贺聪志, 静寞夕阳.中国农村留守老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社会养老服务 篇10

国际上对老龄化社会的定义是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比重的7%,按照这一定义,河南省2000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状态, 并且每年的老年人口以高于3%的速度快速递增。 据预测,河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到2020年将达到1千7百多万人。 作为人口大省和劳动力输出大省的河南省,其面临的养老问题日渐凸显。 河南省政府依据我国对养老战略的总体要求,基本建立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并结合医疗和养老并行的多元化养老模式。 但是,很显然河南省的这一养老模式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其服务内容局限于满足老年人基本的生存需求,而对于老年人养老的更高需求还未涉及到。 除此之外,河南省养老机构的资金、基础设施等基本的需求仍然有很大的缺口。 河南省的城镇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未来发展有待完善、发展前景有待拓展。

二、完善河南省城镇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内外因素

1、内在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对于河南省的养老问题高度重视,一系列有利于养老的政策也随之出台,这些政策不但鼓励了养老服务业, 而且成为了养老产业链的“ 指明灯”,推动了河南省城镇社会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2001年, 河南省政府为了加强对社会福利机构的进一步管理, 下发了《 河南省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2006年,河南省政府办公厅为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转发了《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 ;2011年,河南省政府、省老龄委员会为落实国家“ 十二五”提出老龄事业的具体实施,下发了《 河南省老龄事业“ 十二五”规划》 ,明确了“ 十二五” 期间河南省老龄事业的具体原则、 目标和相应措施; 2013年,河南省民政部为促进河南省养老机构的发展,颁布了《 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 ,该办法不但降低了养老机构建立的标准,而且更注重提高个人兴办微型养老机构的积极性。 另外,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的领跑者,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 2014年全省生产总值34939.3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7072.74元, 有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外力支撑,省政府也加大了财政专项资金对于养老服务业的大力支持, 再结合社会捐赠、政策减免、保险补贴等多种形式,全面推动河南省城镇社会养老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2、外在的经验借鉴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保障,全球发达国家在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发展的道路上,都把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 19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就颁布了《 美国老年人法》 ,全面负责老年人事业, 之后又出台了很多与老年人养老相关的法律法规, 这主要是从法律的角度全面支持养老服务事业。 无独有偶,日本也在19世纪50年代末就开始通过立法的形式保障养老事业的顺利进行。 日本的法律法规相对来说比较健全,无论是从老年人的经济来源,还是从社会养老服务的福利等,多方面完善日本的养老服务建设。 另外,德国、英国等国家都设立了严格的护工国家资格考试制度,从技术人员和专业技能等软件设施上保障老年服务事业的质量。

河南省养老机构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资金来源单一,这一问题在新加坡就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新加坡的机构养老除了政府财政专项资金之外,大部分资金自愿募集的。 其募集方式主要有养老机构门前的爱心捐款箱、机构内部捐赠衣物的慈善超市以及出售老年人的手工制作品等,这些多样化的形式,不但解决了部分资金问题, 最主要的是为老年人的养老生活创造了积极的氛围。

除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西方发达国家也十分注重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十分丰富,除了保障老年人基本的生活需求,还注重老年人的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通过开展健康咨询、兴办老年大学、发展老年事业等多种形式,发挥老年人的个人价值, 实现“ 以人为本“ 的养老目标。

三、构建河南省城镇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1、完善法律法规

依据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先进经验,法律法规占了首要的地位,也为社会养老服务提供了可靠的后盾保障。 然而,对于我国而言,虽然也出台了一些与老年人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关于机构养老服务方面的条例法规还是较少的,并且也十分不健全。 即使已经出台的这些政策法规,也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实际可操作性。 所以,河南省要根据其经济、文化等实际发展的情况, 制定出符合河南省机构养老服务未来发展的政策法规,从法律层面规定服务的对象、标准、内容以及监督部门、鼓励措施等等,使河南省的社会养老服务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2、加大投入保障力度

第一,资金问题。 据河南省民政厅相关调查数据显示, 河南省千位老人对应的是25张床位, 这远远要低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解决资金问题。 依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老年服务机构资金的来源主要是国库或者财政支出,而我国主要是民办公助的形式。 政府只提供部分的资助资金,没有纳入到常规的预算,养老机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内部资金。 这样就造成了很多机构注重盈利而非服务的市场化运营模式。 为了保证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政府应调整对于养老机构的资金投入,同时在所得税、硬件设施等方面全方位给予支持,推动养老机构健康、良好的运营和发展。

第二,人才问题。 德国、日本等国家对于进入到养老服务行业的人员都进行了严格的考察和培训,并需要这些人员持有相应的证书。 但是,河南省老年服务起步较晚,基础设施薄弱,缺乏专业的人才和相应的技能。 为尽快建立专业的服务人员, 一方面应加大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从基本技能、医疗知识、个人素质等多方面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对于已经在岗的工作人员,增强其工作责任感,提高其专业化技能,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和培训。 除此之外,河南省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加社会化的养老服务志愿者,对于表现突出的志愿者给予相应的奖励。 例如,可以提倡大学校园或者用人单位把志愿服务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鼓励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加入到志愿者的服务行列中。

3、巩固居家养老的地位

在河南省历史大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大部分的老年人偏向于居家养老, 当然居家养老也有利于社会资源的节约,但是,现在居家养老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功能的弱化、资源不足、高龄和空巢老人的增加等等。 作为占据河南省城镇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中主体地位的居家养老,要提高老年人居家养老的质量势在必行。 需要明确的是,居家养老的服务内容主要是生活照顾、康复和护理等。 首先,政府应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 明确居家养老的责任主体, 制定居家养老服务的统一标准和相应的管理条例; 其次, 居家养老主要还在于“ 家”。 现代社会,部分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家庭意识淡薄。 所以政府应利用现代化的宣传手段,加大对于青少年敬老、爱老、养老的意识,巩固居家养老的主体地位, 保障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确实安度晚年;最后,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 对于居家养老还需要提供服务的老年人,增加其对社会服务的信心,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提高其服务质量。

4、健全机构养老体制

第一,社区养老。 近年来,河南省推行了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这一新型的养老模式即可以解决家庭养老的困难, 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再就业。 但是,该模式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首先,社区应建立老年人登记卡,保证每年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的老人能够享受到相应待遇,对于失独、失能的老人,社区应定期进行探望和发放补助金;其次,社区内应建立相应的医疗服务站, 满足老年人不出社区就可以享受医疗、康复、体检等服务; 最后,针对不同老年人的不同需求,社区服务应提供相应的服务,即要涉及到洗衣、煮饭、洗浴等基本的生活需求, 也应涉及到求知、求乐、求健的精神需求。

第二,养老机构。 首先,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拓宽养老机构的资金渠道。 对于正处在建设期的养老机构,政策应该给予相应的资助;机构建立完成后,应按照床位或者实有的老年人给予补贴;对于机构收留“ 三无”、“ 低保”等老年人的,应提高其补贴的金额。 当然,仅仅依靠政府资助是远远不够的, 政府和养老机构也应采取一定的宣传手段,发动社会各界对于养老机构的捐赠,努力探索“ 慈善养老”、 特色养老的发展模式。 其次,加强对于养老机构的绩效评估,对养老机构实行区分管理。 制定养老机构检查评估的标准,每年定期对其进行评估,促进养老机构的规范化管理。 最后,对于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也要建立内部管理条例,健全监督机制,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

摘要:自2000年以来,河南省已经步入老龄化阶段,而且高龄化趋势显著。再加上河南省劳动力资源外流、人口基数大等原因,养老问题已经日渐凸显。完善河南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已经刻不容缓,这不但关系到全省城镇人们的社会福利,而且关系到河南省经济、文化等多方位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城镇养老,人口老龄化,机构养老

参考文献

[1]张云飞:养老社会化视角下完善河南省养老服务体系的路径选择[D].郑州大学,2013.

[2]黄丽娟: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体系研究——以常州市为例[D].上海交通大学,2010.

[3]郭晖艳:吉林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上一篇:和谐在教学中的作用下一篇:小儿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