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论文

2024-05-25

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论文(精选9篇)

篇1: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论文

创设情境就是教师通过各种方法,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创造活动是一种高级的脑力劳动,教师要结合教材,善于提出问题,运用多种多样,求变求新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主动性,激发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为此,教师可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图象、音乐、挂图等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提问、启发,为学生提供设疑、思考的机会,力求使学生每上一节课,每学一个内容,都有新的感觉,新的体验,新的发现。例如,在练习“跨越式跳高”后,教师可因势利导,提问学生还会做哪些方式的跳高动作,并根据场地器材条件把各人的动作展示出来。这样,便有许多学生分别做出滚式、剪式、俯卧式、背越式等多种跳高方式,不管动作质量如何,教师都给学生评价和肯定。学生把校内外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思考、创造解决问题,就可以培养的学生创造意识。又如,在安排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讲解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的要求,选择动作内容的原则,然后要求学生每人编一个或几个动作,小组编一套热身操或放松操。为了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创作才华,学生就会主动积极地认真准备,做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思考,把学过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寻找运动的特性、规律,创编出新的徒手操,不管水平怎样,都是一个创造思维过程,也就是一种提高。这样,通过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个性创造的学习行为。改变了过去整齐划一、千遍一律的旧教学模式,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和想象力,从而培养了学生创造意识

篇2:创设问题情境,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因此, 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 设计好的问题, 组织学生投身其解决问题的活动, 就能把学生真正推到主体的地位, 数学教学过程便成为提出问题、学生操作、发表见解、倾听别人意见, 最后得出结论的生动活泼的过程。教师应创设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问题情境, 提供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机会 (再发现、再创造) , 教给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方法, 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精神 (意识) , 成为数学教学的题内之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中的问题情境, 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培养创新精神呢?

一、立足所创设的问题情境的生活化,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是一门需要深入思考、积极思维的学科, 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对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生活是数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课标》教学建议中提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认识、发现数学。同样,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设法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 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 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 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品尝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感受到借助数学的思想方法, 他们会对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现象理解得更深刻, 真正体会到数学来自生活以及学习数学的乐趣。

打开数学课本, 提供的教学内容是抽象化、概括化、一般化的。正如歌德所说:“理论是灰色的, 教育是多彩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际, 通过思维训练“生活化”, 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 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手工拉面是我国的传统面食。制作时, 拉面师傅将一团和好的面揉搓成1根长条后, 手握两端用力拉长, 然后将长条对折, 再拉长, 再对折, 每次对折称为一扣, 如此反复操作, 连续拉扣六七次后便成了许多细细的面条。你能算出拉扣6次后共有多少根面条吗?而学生在学了乘方的知识后, 请学生猜猜把做纸箱的硬纸板对折100次以后有多高?学生七嘴八舌地开始议论, 可到底谁说对了呢?学生们都积极地回家去试验, 寻找答案, 结果超过每个人的想象, 是一架喷气式飞机连续不断飞行一年的长度。这样的问题情境自然就把学生的学习带入了实际生活中, 使学生在数据的呈现形式和实际活动中逐步认清乘方的意义和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数的好处。

教师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 使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紧紧结合, 引入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实例, 能引导学生思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有利于学生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下面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加强所创设的问题情境的探究性, 培养数学创新意识。

新课程倡导多元的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是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与授受式学习的互补,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效果。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深刻地揭示了“疑”在“学”与“思”中的重要地位。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技能而已, 而提出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 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也说过:“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 否则, 将来就做不了一流的工作。”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质疑能力, 进而进行深入探究, 锻炼探究的技能, 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更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根本所在。因此, 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具有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 创设一些合适的问题情景,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索, 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教师应使他们以最大的兴趣和动力去深入探究, 以达到锻炼并提高探究能力的目的, 诱发探究欲望, 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 培养创新精神。

如教学“走进数学世界———找规律”时, 在学生辨析、认识例题中图形的规律后, 我让学生尽可能从多方面去探索发现规律。我问:你们想自己创造新的规律吗?从学具中选择两种或者三种自己喜欢的图形摆一摆。学生摆出了各式各样的有规律的图形, 令我惊喜不已。这样的探究, 旨在使学生感受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促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问题, 并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应用过程, 感受成功的喜悦。又如在“轴对称性质的应用”的教学中, 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在河边的同一侧有两个村庄, 要在河边造一个水电站, 该怎样选择地点, 使铺设的管道最短?这个问题情境看似和轴对称的性质无关, 学生进行充分的探究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科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求知欲望, 积极自觉地进行认知探索, 在设疑中思索、在释疑中突破。

三、促使问题情境活动化, 体验数学的应用思维。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是教学的主人。这不仅仅是一种理念, 教师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落实这一理念。把问题情境活动化, 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 在情景中产生问题, 让学生在情景中发现问题, 让学生在理解情景的情节与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联想与识别, 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有利于保证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对于促使学生从动作思维到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也是十分有利的。

在数学教学中, 无论是知识的掌握还是技能的形成, 以及方法思路的明晰, 都离不开学生“做数学”。也就是说, 数学的知识, 思想和方法, 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掌握, 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教师应把问题情境活动化, 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 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 学习知识, 增长智慧, 提高能力。

世界著名教育哲学家杜威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期间创办了一所实验学校。杜威实验学校制定课程表有一条重要原则:课程表的演进必须从实践出发 (如种植一个花园) 到正规科目 (如种植学) 再到综合学习 (如种植学在自然科学的地位) 。不言而喻, 杜威强调的是从社会实践再到课本。本着这个原则, 在《众数与中位数》这一课例中, 上课之前, 我布置了调查作业: (1) 调查一家文具店不同类型钢笔的售价与日销售支数, 说明哪种价格钢笔销售的支数最多; (2) 调查一家个体餐馆所有工作人员的工资情况, 并计算其平均工资。此举有两个作用, 一方面让学生把学到的有关平均数知识应用于实践, 另一方面为学习众数与中位数埋下伏笔。

“问题”激发学生思维, 学生的思维火花一旦被点燃, 燃起的是熊熊烈火。教师通过创设“问题”, 可引导学生走进课本, 走向生活, 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强烈的探究欲望, 以及与新课程理念相吻合的探究能力。实践证明, 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 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 教师创设富于趣味性、探索性、延伸性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亲身经历应用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不只是一句口号, 也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 对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篇3: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关键词]情境;参与意识;数学

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他们的发展,精心制造导学情境,促进他们积极进行数学思考,让他们被“问题”包围,使他们时刻处在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之中,这样既增长了他们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恰到好处的问题情境能激活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因为它对学生具有一种强烈的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解决问题的冲动与欲望,引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导学内容有意识地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愿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如教“圆的认识”时,教师可利用课件展播的车水马龙的市景提出问题:“这些车轮都是什么形状的?如果车轮不用圆形的,可以改成别的形状吗?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用课件演示小动物们乘坐在各种不同形状轮子的车上行进时的状态。这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圆”的兴趣,使全体学生都在兴奋中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研究之中。

二、创设尝试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数学教学是就是教会和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他们探究、思考的活动。所以,要使学生能够全员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课中教师应设法给学生制造均等的机会去“尝试”,同时也要顾及学生个体间差异,要有利于他们个性的发展,能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在参与中都有机会表现自己,达到理解知识掌握规律的目的。如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一课时,笔者先进行了相关复习,接着直接给学生出示课本中情境图,问:“同学们能不能用已有的知识来解答这题?”学生们跃跃欲试。接着让他们进行尝试列式、探究解决办法、总结归纳试商的方法……这样学生主动利用旧知转化新知,不但充实扩大了其原有的知识网,还可改善他们的认识,而且培养了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应立足于教学内容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学情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参与空间,引导他们全程亲历、参与学习活动。但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他们在学习中表现的兴趣没有持久性,所以在课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激起其寻根究底的心理,并使其产生并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从而主动探索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四、创设动手操作情境,增强主动参与

皮亚杰曾经说过:“要认识一个客体,就必须动之以手。”由此可知,在数学活动中,多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实践活动,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所以,教学中教师定要给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让他们剪剪、画画、拼拼、摆摆、量量等,使他们在动手操作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如在教“圆柱的侧面积”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动手把圆柱的侧面剪开并平展,仔细观察得到了什么图形,再将其合起来裹在圆柱上,这样通过学生的剪、展、合(裹),很快学生领悟到,圆柱的高就是相当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宽(高),圆柱的底面周长相当于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长(底),再根据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得出圆柱的侧面公式s=c h。再如,在笔者教“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要先引导学生认识到,应该先把三角形转化为熟知的图形,再推出面积计算公式,之后便让学生操作学具。结果,大多数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出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以及正方形,但也有学生用一个三角形剪拼出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结果,大家从操作中都得出了相同的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参与实验得出公式,不但理解得深、记得牢,而且训练了动手操作的技能,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篇4: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论文

一、巧设课堂“空白”

中国画中常有“几个蝌蚪:便画出十里蛙声;一片远帆, 便引出万斛离愁”的意境。这种留下一定空间, 让读者去捉摸, 即是绘画中的“空白”艺术, 这种艺术妙就妙在“以虚当实, 虚实相生”, 使“无画处皆成妙境”。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 所讲究的“空白”艺术, 即指教学中要留有余地, 让学生在利用想象填补空白的过程中, 追求启发思维的艺术效果。教学中过于“实”, 往往只能使学生记住条条框框, 囫囵吞枣地生搬硬套。唯有以实为虚, 化虚为实, 使教学中有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索, 才能形成无穷的意味, 幽远的意境。所以在课堂教学中, 一定要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 巧妙设置“空白”。使“空白”真正成为最易激起学生思维火花, 恰到好处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的艺术。

二、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

教师与学生之间达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是问题意识产生的良好条件, 而教师对待学生的提问与回答的正确态度更能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也就是说: (1) 教师对于学生的发问要表示关注, 要以和悦的态度去倾听, 鼓励学生与教师就某一问题进行探讨。 (2)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不明确的问题, 应采用和学生一起思考的方式加以引导, 帮助学生理清问题的思路, 抓住关键处提问。 (3) 学生提问出现错误, 教师不应嘲笑, 应肯定其大胆的行为, 发现闪光点。 (4) 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发问的习惯。 (5) 对于学生提出的简单的、复杂的、重要的、次要的问题, 教师都要及时作出回答, 即使不回答, 也应作出合理的说明。 (6)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注意每一个同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不要造成不同程度的“阶级分化”, 不要让教室里存在着被教师遗忘的“角落”。

三、教会方法, 学会解疑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让学生借助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某些材料去发现和回答他们的疑问, 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其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并可学到科学的认识方法”。所以学生产生疑问并非目的, 解开疑问才是目的。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 要从提高学生能力的高度出发, 授人以渔, 教会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 使之终生受益。如阅读课, 在学生自学并作探索性阅读后, 帮他们归类整理所提出的问题, 能凭借已有知识解决的就自学解决或交流解决, 解决不了的, 作必要指导, 教给方法。如:抓住句子中的重点字、词或联系上下文,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介绍常见的构段方式, 教给几种常用的分段方法, 让学生举一反三, 灵活应用。解决分段练习中出现的疑问等。平时注意逐步单项培养,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自行解疑的能力, 也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不是在空洞的议论和动听的口号中进行的, 而主要在于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 创造、创新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 创造才能是“做”出来的, 不是“说”出来的。只重言论, 不重行动, 只重思维, 不重操作, 会导致学生眼高手低, 一无事成, 因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把实践操作活动置于极为重要的地位,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动口, 拿出实实在在的创造性“产品”, 尽管这些“产品”不一定完美, 而且绝大多数是“丑小鸭”, 但它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甚至是终生受益的。

五、把师爱作为施教的前提

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对学生投以真诚的爱心, 以其爱心唤起学生的诚心、信心、责任心、使命感, 一般来说, 凡是师生关系良好的班级, 学生的思维活跃, 学习积极性高涨, 喜欢跟着教师的思维去思考。因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认真听取学生的观点、思路, 不搞一言堂, 保证让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和愉悦的心情, 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保证。

六、要让学生不断成功

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 需要成功的支持。反复地解决问题, 能使他们形成积极进取的心态, 坚定他们努力探究的意志。因此,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从小处入手, 从容易办到的地方入手, 帮助学生不断成功, 从而使他们认清自己的创造潜能, 激发他们主动研究问题, 分析、解决问题的热情。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每一点成就, 不论这种成就多么的微小。要对他们的成功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 对学生的每一小点进步和成功, 都要细心发现, 高度珍惜并及时给予鼓励、支持, 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要采取宽容的态度, 不要多加指责。

篇5: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论文

“在科学研究中,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然而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不会用数学的观点从数学的角度对周围的客观世界进行观察和思考,他们或者不懂得提问题,或者提不到要害之处。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提出问题。

一、设置悬念,引发质疑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以趣质疑,以情质疑,在知识的衔接处设置悬念,例如:教学“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的有余数除法”时,我以“八戒分桃”的故事引入:一天,花果山里有30只小猴摘了200个桃子,正愁不知如何分,正好遇到八戒,就请八戒帮他们分桃。八戒通过深思:200÷30=20÷3=6……2,然后说:你们每只分6个,剩下2个就给俺老猪了,小猴拿着分得的桃走开了。八戒洋洋得意地说,俺老猪也占了一次便宜!故事激起了同学心中的疑团,造成悬念,纷纷提出问题:“猪八戒为什么说自己占了一次便宜呢?它吃的桃是不是最多?余数是不是2呢?”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数学思维的心智被激活了,学生兴趣盎然地开动脑筋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二、巧设冲突,激发思维

在新课的引入或突出教学的重、難点处,创设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使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构成学生认知活动的内在矛盾,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达到质疑问难的效果。如:教学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先有意识设置新旧知识的矛盾,让学生试算“6、8和20的最小公倍数”,结果大部分同学受旧知识影响,只用公约数2去除,求出最小公倍数是2×3×4×10=240。这时我没有及时表态,让学生再用列举法找出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20而不是240,从而使学生产生疑问,“刚才的试算为什么错呢?”“如何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呢?”怎样找最快?通过巧设矛盾的冲突,造成学生悱愤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学生思维进入最佳状态。

三、实验操作,引导发问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在实践中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自发提出问题。例如:教学“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我先让学生拿出自制的圆柱,沿着画好的一条高及底面与侧面交线剪开,展开侧面和两个底面,进行观察、比较,然后又拼成圆柱,让他们四人为一组讨论:通过以上的操作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决哪些问题?还存在哪些问题?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问题。

当然,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还有很多,但关键要使学生懂得质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作者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祥华中心学校)

篇6: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论文

一、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 把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创设生活情境, 可以激发学生尝试的热情。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老师可这样创设生活情境:妈妈有4个桃子, 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 每人分几个?如果妈妈有2个桃子怎样分?1个桃子呢?学生肯定不知道, 于是老师告诉学生半个桃子可以用1/2表示, 1/2是什么数?它表示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从而导入新课。这样, 从生活应用的实例出发, 一方面可以诱发学生的尝试动机;另一方面使学生看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明确学习目标, 激起新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游戏情境,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 创设游戏性情境, 把新知识的引入寓于游戏之中, 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 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 在游戏中得到知识, 发展能力, 提高学习兴趣。如在学习“求平均数”一课时先把学生分成两组, 组织学生做踢键子的游戏比赛, 把踢的个数记录在黑板上, 如表1表2。

比比哪个组的成绩好?有的同学说第一组的成绩好, 因为这一组的成绩都比较高。有的同学认为第二组的成绩比较好, 因为孙明明踢了17个。还有的同学认为没有办法比, 因为人数不一样。学生们争论不休, 此时引出求平均数的问题。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去算, 去比较, 去解决哪组获胜的问题, 学生自然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 课堂上有趣的游戏活动,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

三、创设操作情境,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比较差, 他们对具体形象的内容, 生动活泼的形式, 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创设操作情境, 既能帮助学生丰富表象, 架设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又能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机会, 为学生感知具体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创造条件。如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时, 先让学生小组合作用尺子量出3个长方形的周长, 再通过观察、分析, 总结出长方形周长的公式。这样,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 加深对长方形周长概念及周长公式的理解。实践表明, 为学生创造操作情境, 让学生通过操作等形式充分感知, 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 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培养了学生动手的实践能力。

篇7: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教学方法

教育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通过物理学习,应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和反思等方面获得发展。要求学生能从物理的角度发现问题,并能理解问题。”然而,从中学物理教学现状来看,教师过多地关注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学生就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展现,更别说会有问题意识。如果想打开学生问题意识的大门,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与发

展。究竟怎样才能通过创设物理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首先,物理问题来源于生活,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学以致用,让他们知道学习物理的实用性。如此一来,学生更加喜欢探究未知问题,想法解决问题,以至于活用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法。物理之所以是一门自然科学,是因为它源于生活,又走向生活。老师在问题引入时要注意素材的选择要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相关。就像讲“滑动摩擦力”的时候,生活素材可以这样选择:“你们捉过黄鳝和泥鳅吗?”“好捉吗?”“怎样才能捉住?”一系列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问题;再通过对比螺丝上

两个螺母之间有无弹簧垫圈时旋下螺丝的难易,引发学生思考摩

擦力的大小与接触物体间正压力的关系,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明白螺丝间加弹簧垫圈的现实意义。

其次,可以通过挖掘物理学史中的人文内涵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借助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献身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介绍物理学史,促使学生认识到:几乎所有的物理重大发现都起始于困难和疑问,正因为科学家们的执著和坚持才成就了伟大的发现和创造。如,苹果为什么会落地呢?首先是有疑问,带着疑问,牛顿通过计算与实验等一系列解决方法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另一位我们熟悉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凭借奥斯特的“电生磁现象”发问:“磁能否生电?”带着这个问题,他不畏艰苦,最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寻得了“电磁感应现象”,由此还发明了常用的发电机。

再次,可运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情境,引导學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有些物理概念和物理问题比较抽象,在生活中没法看到,在中学物理实验室也无法实验演示,我们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抽象的物理过程再现,变得形象化。如,在讲授简谐运动时,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弹簧振子的理想化模型,在课堂教学中既可进行动态演示,亦可对任何时刻振子振动的位置进行

细化分析。另外,还有一些实验,如,宏观的天体运动、微观的布朗运动、原子结构组成和放射性元素的衰变等,都可利用信息技术模拟再现,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最后,还可以通过学习小组的实验和辩论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问题意识。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辩论又是一种锻炼学生设问水平和思辨

能力的有效教学手段。比如,探究通电螺旋管的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可以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实验过程、操作事项,通过小组内部讨论和小组间的辩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形成共同学习的融洽氛围。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借助课堂演示实验、通过前沿科技成果、利用学生矛盾和错误经验等创设问题情境。总之,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角色,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可问”“想问”“敢问”“善问”,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8: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论文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教师精心创设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预设学生能提出问题的各种可能,然而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的学生总是少部分或寥寥无几,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不懂得整合有用信息,不知道如何寻难提问。(2)教学气氛有时过于严肃,学生有恐惧感不敢提问题。(3)部分学生信心不足,总担心提的问题不适,会遭他人讥笑,而不敢提问题等。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教师就要努力创设和谐的情境,欣赏鼓励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从事某项学习活动时,才有足够的安全感,才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二、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励发问,让学生学会提问题

学生有了提问题的勇气和欲望,并不等于就能提出问题了。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有的数学课堂多是教师向学生提问题,很少有学生向教师提问题的现象,往往是教师把学生能产生的疑问都考虑到了,学生只是单纯回

们都是心知肚明,只不过是多了几件美丽的披肩,既不挡风又不遮雨。

二、课堂提问的随意性

用缺乏思维活动的低层次问题满堂发问,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师生的互动。事实上不少教师由于没有精心准备教案,所提问题有很大的随意性,以至于提出的问题或空泛笼统,或偏难古怪,或给予时间不足造成学生接受困难,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恰当的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如果“一语道破天机”,定会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思维能力培养更无从谈起。

三、课堂评价的泛滥化

置身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师说的“你真聪明!”“你的想法真奇特!”“你真棒!”不绝于耳。似乎给予学生的表扬越多,就越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但是我们知道糖吃多了也会腻人。虽然每个学生都喜欢表扬,但表扬绝不是多多益善。相反,过度表扬是有害的,容易导致学生心思浮躁,不利于学生深入细致地进行思考。

在这里我要提出课堂评价的有效性,有效的评价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门艺术。首先,评价要适时适度。既不能滥用评价,又不能吝啬评价语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地给予评价。其次,引导生生互动的评价。在新课改中,教师学会“让权”给学生。最后,要倡导发展性评价。新课改倡导发展性的评价观,试图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答问题,久而久之,造成学生一是不敢提问题,二是不知从何提问题,三是形成惰性。这样,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设既接近教学内容,又是学生熟悉的或常见的、有趣的生活化情境,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1)在知识的“生产点”上找问题,即在新旧知识的迁移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2)在知识的“结合点”上找问题,就是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3)从自己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提出问题,学生一旦有了强烈的愿望,就会提出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学会提问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养成提问题的习惯,对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过程中,同时需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积极思考,内化、提升数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四、合作探究的浅层次化

在我们的课堂中,合作学习似乎成了课改的代名词,几乎所有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大多数合作学习由于缺乏教师指导而流于形式。

在这里我又要提出合作探究的有效性,合作学习有力地挑战了教师的“满堂灌”专利,同时也给学生一个自主、合作的机会。但在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合作学习有时往往只重形式,不求实际效果,忽略了其本质,如合作操之过急、合作时间不充裕、学生合作技能弱、合作次数过多等诸多情况使合作学习浮光掠影,对于提高学习效率起不到任何作用。此外,强调学生自主性的教学实践中,并不能漠视教师的有效引导,当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偏离目标、游离文本、脱离本质时,教师就得及时引导学生矫正偏差、纠正错误、更正策略,引领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感悟和体验。

有人说: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自然生长,或者是自然成长。像云,像水,像雾,像风,呈现的是一种自然的状态。教师是什么?教师就是在用自己的条件构建一种生态。在滚滚而来的课改浪潮中,我呼吁我们一线的教师坚守教育的本真,去粗取精,去虚求实,与时俱进,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更成就我们自己。

参考文献:

[1]苏耕水.实施新课程教学必须正确处理四个关系.教育艺术,2007(01).

[2]江仁彬.新课程改革的“实”与“虚”.小学教学研究,2005

[3]孙龙.浅析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中学生物学,2005

[4]石远习.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教育导刊,2004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乐县教育体育局)

摘要:众所周知,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是数学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思维活跃的体现。在教学中由教师提出问题,固然可以促使学生思考,但总是被动的,让学生在思考时产生疑问,主动提出问题,效果才是最好的。

篇9: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一、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望。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想问“为什么”,蕴含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对此教师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前置应用,展示数学知识的魅力,创设追求新奇的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上课便对学生们说“今天先让你们来当小老师,来考考老师,看谁能考倒我。只要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数,我就可以快速的判断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在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中,有些孩子想难倒我,故意说很大的数,结果我不但说得对而且快,引发孩子想知道老师快速判断的窍门,带着渴望和兴趣进入到数学学习当中。

二、在学生的认知突破上创设情境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是认识矛盾运动的过程。教学中采用富有现实性、趣味性,把问题设在学生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中,并且在学生认知结构最近发展的知识为素材,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调动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最佳状态。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抓住要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关键,为学生提供平行四边形的纸片和相应的学习材料,组织学生进行操作,并提出要求:“想想要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认为最好把他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可以怎么做?为什么?”再让学生结合课本进行自学和探究,自己动手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自己想要的图形。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课程标准》指出:“能从现实生活中出发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联系生活中的数学内容,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在了解了“元、角、分”的一些知识后,来这样引入:“关于人民币的知识有很多,能把你所知道人民币的相关知识告诉同学们吗?”孩子们有的说:“人民币上有一行字母和数字,那是发行的代号和年代。”有的说:“把一百元的人民币对着光看有一条金属线,如果没有那就是假钱。”还有的说:“人民币上还有一个角上有一个或几个小黑点,是供盲人辨认的。”……孩子们在相互的交流中,相互影响,相互学习,既开阔了知识的视野,又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创设问题情境

提问是开启思维的钥匙,质疑则是思维的导火索。数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才能推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内心深处产生主动学习的需要,自觉地探索问题,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主动参与获取新知的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在实践操作中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知识虽属数学学科体系中最基本、最简单的内容,但对于仍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仍然是很抽象的。而动手操作恰好可以在抽象的数学问题和小学生思维形式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些必要的操作活动,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获得数学发展。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学生通过一连串的操作活动来理解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三个问题:

问题1: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否用“邻边相乘”的方法?

学生把各自制作的长方形框架沿着对角拉成越来越扁的平行四边形框架。在这一简单的操作活动中学生逐渐意识到平行四边形的边长没有改变而面积却在不断变化,从而否定地回答了问题1。

问题2: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学生通过用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剪拼拼,一会儿都成功地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对问题2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问题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为什么?

学生观察自己拼成的长方形与原来平行四边形这两个图形,发现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从而推导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课中创设的操作情境,围绕三个关键问题,层层递进深入,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先排除最容易发生的用“邻边相乘”的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错误,再正面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操作、思考结合,最后由学生自己推导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三个问题和相关操作活动可谓一环扣一环,环环相连,既展现学生对这个重点知识的建构过程,也凸显了学习数学的方法,体现了数学的魅力。

上一篇: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下一篇:税务稽查的法律依据和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