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常见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4-06-21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常见的问题及应对策略(通用9篇)

篇1: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常见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程名称: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2010年12月05日

《大学生常见人际关系心理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每个人都希望生活能充满阳光,都希望友谊能天长地久,都希望人情能温馨美好,但生活总是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是在所难免的,我们总会发现曾经多么亲密的朋友、多么幸福的伴侣最终却分道扬镳、形同陌人。如何才能避免人际冲突的发生及人际关系的破裂,是困挠着每一个大学生的现实问题。

一、人际冲突的发生

(一)人际冲突的涵义

冲突是一种对立的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争斗关系。冲突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可能是各方的需要、利益不同,或者对问题的认识、看法不同,或者是价值观、宗教信仰不同,或者是行为方式、做事的风格不同等等。总之,当相互关联的两个个体或者多个个体之间的态度、动机、价值观、期望或实际行动不兼容时,并且这些个体同时也意识到他们之间的矛盾时,个体间的冲突就发生了。与冲突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竞争,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希望取得胜利,但在竞争中,人们并不会主动去伤害别人,而在冲突中他们可能会这么做。在某种程度上,竞争是一场竞赛,而冲突是一场战争。

对于人际关系来说,冲突可以带来挑战,也可以带来机遇。冲突的负面功能主要表现在:由于心存芥蒂,使得双方沟通不良,情感隔膜,甚至相互诋毁,相互拆台;或者由于互不相让、恶意攻击导致双方关系破裂。但是,冲突也可以有很强的正面功能,这类似于俗话说的“不打不相识”。正面功能主要有:一方面,双方把隐藏的不满、误解公开表达出来,可以通过辩论而得以澄清、化解,从而消除隔阂,增进理解,加深关系;另一方面,双方把各自的看法及其理由摆出来,通过建设性的争论,可以形成“头脑风暴”,彼此激发新思想,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好方案。

(二)人际冲突的类型

人际冲突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布瑞克和凯利区分了三个层次的冲突。第一层次是特定行为上冲突。即双方对于某个具体问题存在不同意见,例如,两人一起外出度假时,对搭乘什么交通工具意见不一,一个想乘飞机,一个想乘火车。第二个层次是关系原则或角色上的冲突,即双方对于如何处理两个人的关系,在关系中各自的权利、义务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宿舍同学可能在宿舍公共劳动怎样分工上存在分歧。在人际关系中,有些角色规范比较明确,也有一些角色规范比较模糊,如果两个人对于规则看法不同,就难免发生冲突。第三层次是个人性格与态度上的冲突。这往往牵扯到双方人格与价值观的差异,因此是比较深层次的冲突。例如,宿舍可能因为性格不和而闹矛盾:在周末,一方很喜欢找一大堆朋友来宿舍玩,另一方则喜欢单独呆在宿舍。在人际交往中,这三个层次的冲突有可能交织在一起的。行为上的分歧,可能一起关系规则上的矛盾,并进一步导致个性上的冲突。一般来说,冲突层次越深,涉及因素就越多,情感卷入程度越高,矛盾就越复杂,解决起来也越难。

冲突可能产生于客观存在的分歧,也可能根源于主观想象的矛盾。根据冲突的基础不同,研究冲突的著名学者多伊奇区分了五种类型的冲突,包括平行的冲突、错位的冲突、错误归因的冲突、潜在的冲突、虚假的冲突。

在平行的冲突中,存在客观的分歧,而且双方都准确地知觉到了这种分歧。例如,你和你的朋友在一起看电视,你很想看一个电视连续剧,你的朋友却想看足球比赛的转播,你们俩都清楚的知道双方的愿望,但是却不愿意相让。

在错位的冲突中,一方可能有一个客观的理由,而且知觉冲突的存在,但是却不直接针对真正的问题本身。例如,你觉得老师在期中考试时给你打的分数太低,心理不满,但是又不好直接去说,于是你就在课堂上故意提一些刁难他的问题。

在错误归因的冲突中,存在客观的分歧,但是双方对这种分歧并没有准确的知觉。一位同学发现宿舍里面有异味,她很讨厌这种气味。她以为是宿舍的同学没有及时洗衣服,所以见面时就警告她不要在宿舍存放脏衣服,事实上,异味来自于另一位同学喝剩的茶水。在潜在的冲突中,存在客观的分歧,但是双方对这种分歧并没有什么感觉。

在虚假的冲突中,双方有分歧,但是这种分歧并没有客观的基础。例如,你的同学召集生日聚会,你没有得到邀请,为此你很不高兴,而他也正因为你没有去参加聚会而不满。事实上,他本来打电话邀请你,因为你不在,拜托你的同学转告你,但是你的同学却忘记了这回事。这时,双方的冲突纯粹是因为误会。

(三)人际冲突的过程

冲突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而且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冲突双方的认知、情绪和关系都可能发生变化。美国学者潘迪曾经提出冲突的五阶段模式:冲突潜伏阶段、冲突知觉阶段、冲突感受阶段、冲突外显阶段、结果阶段。

在冲突潜伏阶段,可能导致双方冲突客观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也就是说,双方相互依赖,而且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难以兼容,但是,双方还没有明确意识到这种不兼容。当双方认识到他们之间的差异,而且认为不能相容时,就进入了冲突知觉阶段。当双方开始分析冲突性质时,思考应对策略,而且还出现一些情绪性的反应(如紧张不安、不舒服、愤怒等)时,就进入了冲突感觉阶段。在这个阶段,双方都需要做出选择:是回避冲突,还是公开面对冲突?只要一方将冲突公开化,就会进入冲突外显阶段,这时,双方可能发生言语上的争执、情绪上的对立,甚至行为上的对抗。在这个阶段,很容易出现冲突升级,将矛盾扩大化、情绪化。

冲突意味着人际平衡关系的破坏,经过一段时间的互动,双方关系一般会达成一个新平衡,这时就进入冲突的结果阶段。冲突的后果可能是两败俱伤,也可能是一胜一负,如果处理得当,也可能双赢。当然,能否达到双赢的效果,要取决于冲突的性质与双方管理冲突的水平。

二、人际关系的破裂

人际冲突虽然并不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但如果双方不能很好地解决彼此之间面临的问题,则有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

人际关系从融洽状态走向终结,通常要经历五个阶段:

1.分歧。人际关系的本质是情感的相互联系、相互卷入、相互拥有。它的基础是关系的双方必须有共同的情感。共同情感的存在,彼此的关系就存在;共同情感消失,彼此的关系就破裂。而分歧,正是共同情感消失的开端。分歧意味着人际关系双方不同点扩大,心理距离增加和彼此的接纳性下降。随之而来的是双方在知觉和理解上都朝不利于双方关系的方面倾斜,彼此都感到开始难以准确地判断对方。

2.收敛。当双方关系开始出现裂痕时,沟通量会出现下降,此时双方谈话会高度注意、高度选择,并都指向减少彼此的紧张和不一致。当然,双方关系的发展还没有足以使人们明确表示对彼此的关系不再有兴趣,情感上的拒绝水平也还较低在表面上仍试图维持关系状态良好的印象。一般而言,如果第一阶段出现的分歧没有得到顺利解决,导致双方较长时期都以收敛的方式交往,则关系会出现进一步的恶化。

3.冷漠。交往的双方开始放弃增进沟通的努力,人际关系的气氛变得冷漠。此时人们已不太愿意进行直接的谈话,而是多凭非语词方式来实现必要的沟通和协调,非词语沟通是缺乏热情的,目光是冰冷的,也没有热情的期待。许多人都将与别人的关系在这一阶段维持很长时间。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期望关系仍然朝好的方向发展,因而不愿意一下子就明确终止关系;另一个原因是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很难一下子适应突然失去某种关系的支持。这就会促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某种关系。

4.逃避。随着关系进一步发展,人际交往的双方会尽可能地相互回避,特别是避免只有两个人在一起无所适从的窘境。关系恶化到这一阶段,人们往往感到很难判断双方的情感状态和预言对方的行为反应。许多人在婚姻关系或亲人关系达到这一状况时,都经过第三者来实现间接的沟通。在知觉和理解上,这一阶段很容易发生纯粹主观的误解。因为人们都有强烈的自我保护倾向,对许多本来正常的人际行为都会有过敏的反应。

5.终止。关系的终止可能是立即完成的,也可能拖延很久。随着彼此相互交往的隔断,或彼此利益依存关系的解脱,冷漠和逃避的关系状态会转变为关系的最后终结。经历了人际关系恶化的关系终止是相互情感卷入、连带的消失。

三、人际关系的改善

心理学家发现,认清人际冲突或分歧的本质,并学会建设性地处理分歧或冲突,可以有效地减少人际关系恶化和破裂的发生。

首先,我们必须懂得,由于每个人有其不同于任何其他人的经历,有自己独特的情感、理解和利益背景,因此,人与人之间出现不一致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无论什么样的关系,也无论交往的双方关系有多么深刻、情感有多么融洽,都可能出现冲突。因此,我们在同任何人交往的过程中,都应对可能出现的冲突有所准备。

预计冲突是正确了解冲突,并建设性地处理冲突,避免在冲突中付出不必要的更大代价的最有效途径。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直接卷入冲突,那么在整个冲突过程中仍然保持冷静的理性是十分困难的。人是情绪化的动物,在人过于激动

人心时候,思维会受到明显的干扰,很难保持对事情的正确判断。在激情之中作出对人际关系有害乃至犯罪行为的事是经常性的。

在实际生活中,更多的人际冲突都是可以避免的。学会用移情的方式去体验别人为什么会像他所想的那样言行,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别人,避免判断的错误,也可以防止发生不恰当的体验和行为。对于已经发生了的冲突,如果处理得当,就事论事,往往不会给人际关系带来太大危害。心理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解决冲突的有效步骤。实践证明,这些步骤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控制和消除冲突。这些步骤的具体内容是:

第一,相信一切冲突都可以理性而建设性地获得解决;

第二,客观地了解冲突的原因;

第三,具体地描述冲突;

第四,向别人核对自己有关冲突的观念是否客观;

第五,提出可能的解决冲突的办法;

第六,对提出的办法逐一进行评价,筛选出最佳的解决途径,最佳方法必须对双方都最有益;

第七,尝试使用选择出的最佳方法;

第八,评估实现最佳方案的实际效应,并按照给双方带来最大利益和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维持的原则给予修正。

在人际交往中,掌握好交往的尺度,采取积极措施进行人际关系的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尽量避免争论。人与人之间的争论是很正常的事。但是争论往往都以不愉快的结果而结束。事实证明,无论谁赢谁输都会很不舒服。赢者当时可能获得一种心理满足,但很快会被人际关系恶化的阴影所笼罩,一时的满足心理会变得烟消云散。输者的心理挫折感更加强烈,往往会演化为人身攻击,对于人际关系是非常有害的,争论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

第二,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会使他人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受损,尤其是一时面子上感到难堪。有时候只要稍稍改变一些方法,变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为间接的暗示和提醒,效果会好得多,这就是所谓的“坏话好说”的艺术。

第三,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勇于承认错误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当人际关系产生障碍的时候,承认自己的错误是明智之举。虽然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一种自我否定,但是,承认错误会使自己产生道德感的满足;另外,承认自己的错误是责任感的表现,对他人也具有心理感召力,在此情境中的人际僵局会因此被打破。

第四,学会批评。不到不得已时,决不要自作聪明地批评别人。但是,有时批评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学会批评的艺术是维护人际关系的重要策略。卡内基总结的批评的艺术是很值得借鉴的:批评从称赞和诚挚感谢入手;批评前先提到自己的错误;用暗示的方式提醒他人注意自己的错误;领导者应以启发而不是命令来提醒别人的错误;给别人保留面子。

一位青年人拜访年长的智者。

青年问: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自己愉快、也能使别人快乐的人呢?

智者说:“我送你四句话,第一句是:把自己当成别人。即当你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做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就减轻了;当你欣喜若狂时,把自己当做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些;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做自己,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要,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要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做自己。”

青年问道:“如何理解把自己当自己,如何将四句话统一起来?”

智者说:“用一生的时间、用心去理解。”(此段摘自网络搜索)

班级:市场营销092

姓名:赵杰

2010年12月15日

篇2: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常见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当代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

主观原因分析及调适

当代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除了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因素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个人的主观原因。作为心理咨询的一些专家或是老师、同学主要还是要从个人的心理因素方面进行分析和帮助。

1.认知方面

人际交往的认知成分反映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对人际关系状况的了解,是人际知觉的结果,是理性条件。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出现对自我评价的认知失调,如过高地评价自我或是过低地评价自我。前者产生自傲心理,居高临下:后者是自卑心理,自我封闭,害怕与人交往,恐惧交往失败。过度的自我中心化,觉得任何事情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与人相处时,不分时间、场合,不顾及别人的情绪,任意表达自己的意见,随意表露个人的不良情绪,影响到他人的情绪和利益而恶化人际关系。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实际上是为了更多受到别人的关注,但要获得这种尊重和关注必须先尊重别人,关注和帮助别人,才能有好的效果。对人际关系的过度理想化,有些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因为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对人际关系的判断过于简单化,理想化,因而在最初与人交往中受到挫折和伤害,从而产生不信任感或是与人沟通困难的.心理。或是认为人际交往相当于市场的交换,而伤害别人的感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并以友谊情感至上的原则与人交往,一方面要认识别人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要认识到人际交往中的一些技巧,以增进友谊,改善人际关系。

2.情感方面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人需要的一种态度体验,情感成分是关系双方在人际交往中人际关系的满意程度和亲疏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情感在人际交往中对个人的行为起着动力作用,人际交往中若有积极的情感产生则推动人际交往的行为,个人人际交往更积极主动:消极的情感则阻碍正常的人际交往,个人表现出孤僻、自卑或是自我中心化,从而导致人际关系恶化。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情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确全面地评价自我,超越自卑、恐惧心理,调整自负怀疑心理,并且在人际交往中掌握一些交往的技能和技巧。

3.社交知觉及归因方面

社交知觉中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投射效应及社会刻板影响影响到我们对别人客观全面的评价和认识,应该尽量避免。这些社交知觉同时也会影响到个人的归因,归因是指个体习惯上倾向于做出怎样的解释,它也影响着个人的人际交往,如在人际交往中遇到挫折时就会把失败归因于环境不好、运气差、人际交往太复杂等复杂的外界因素,却很少考虑内在的因素,从而导致人际归因失误而形成人际交往障碍或人际交往的一些心理问题,产生消极的人际知觉和情感而自我封闭退却,或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常见的归因偏差有认知性偏差、动机性偏差以及性别性偏差。当代学生的归因风格和归因偏差会影响到学生人际交往,所以对学生应该进行归因的训练。

4.行为、能力方面

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足够的阅人经验及交往经验,所以在交往过程中容易出现行为不当而影响人际关系,或是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表达不妥或是词不达意而让别人误解,给人际交往造成不好的影响。在这些方面,当代学生应该多看或是学习一些交往的技巧,要善于表达自我,真诚地去赞美别人,同时也要提升个人各个方面的能力,以自己的独特魅力吸引别人。

5.自我意识及价值观

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我以及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并依靠这种认识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活动,使个体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在对学生自我意识与人际关系的调查中发现内在自我对人际关系有很大预测作用,内在自我与人际关系困扰成负相关,即内在自我意识水平越低的人人际关系困扰越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首先应该积极全面地评价自我,充分地认识自我,相信自己有不同于别人的特长,克服自卑自负心理,敢于超越自我和挑战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分地感受人际交往中的温暖,从而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价值观的一致性是人际吸引的一个要素,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是调动个人交往积极的动力,如在人际交往中不能简单认为人心叵测,人心自私,或是受相互利用等不良的价值观的影响,而应该积极正确地看待人际交往。

二、当代学生人际交往中心理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

当代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办法除了从主观上分析解决外,还应该从客观上采取具体措施,如:

(一)重视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创造宽松的校园环境,优化人际交往氛围

利用课堂教学、团队活动、文体活动、宣传活动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奋发进取、团结友善的校风、班风、学风,提高学生人际信任度,创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通过团队的一些活动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在交往实践中得到锻炼,并体会到良好的人际交往带来的收获和乐趣。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不去斤斤计较人际交往中的个人得失。

(二)心理咨询工作的老师或是学习心理学的专业人士应该做的

1.对新生心理健康的普查、跟踪及指导

很多新生因为适应不良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有可能是人际适应不良所造成,心理的不健康从而也会加剧人际关系的恶化。所以对于新人校学生要格外重视,无论是心理学的专家和老师,还是搞学生工作的一些人员都要重视这一点。

2.重视对学生人际交往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指导

可开设一些有关人际交往的课程,让他们更有效地掌握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并懂得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些心理学知识。在其他任何课堂上都可以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知识的传授和分析。一些研究确实表明那些学过心理学的人或是懂得心理学知识的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或是人际交往适应不良情况更少。对一些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行政人员进行心理学方面或人际交往知识的定期培训,如拓展训练,对于任何类型的成人或是学生都是适合的,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以及深刻体验人和人相互信任支持和帮助的伟大作用,以达到对当代学生人际交往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积极全面的指导。

3.重视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及心理咨询方法的适当运用

学校可开展组织一些公益性的心理咨询活动,对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些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和指导。当代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大多是来自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在咨询过程中重视从学生人际交往这条主线人手,找到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症结所在,有效地帮助其解决问题。在咨询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是咨询与辅导的前提与基础;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是学生心理咨询的核心;训练学生交往技能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如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主动热情地待人,以及把每个人的感受都看成是最重要的,重视别人的感受,尊重别人赞美别人,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接纳和认可,从而改善人际关系。

除了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的咨询和指导之外,还应该利用团体咨询的方法,以及朋辈的辅导是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团体心理咨询是专门为帮助那些有共同发展课题和相似心理困扰的人维护心理健康,克服成长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迈向自我实现的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团体

心理咨询在团体情境中进行,强调人际交互影响,注重团体内的交流,并利用团体精神影响个人的行为。人际交往本来就是在人与人的互动中进行相互影响,团体心理咨询是辅导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更全面地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别人,调整和改善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团体咨询与辅导具有高效率、高感染力的特点,利用团队精神去影响每一个人,提高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能力,改善人际关系。

朋辈辅导是学校心理咨询模式之一,是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困境、获得外部支持的一种重要方式。朋辈辅导是指由一些受过半专业训练的学生或是学习心理学专业的在校学生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互动交流,对同辈提供倾诉、支持或咨询的服务。因为朋辈有更接近相似的价值观、生活理念等,所以在学生人际交往的咨询中更容易被接受,也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正确的人际交往理念。

4.加强家庭功能,亲情的付出和感化

很多学生在恋爱上容易出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家庭功能的弱化。如早恋或是恋爱中出现的种种不良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以及交流和沟通不良造成的。学生失去了家庭中亲情的支持和理解,就容易寻求同伴的交流,误以为这是一种良好的恋爱,甚至是一种可以走人家庭的恋爱。而实际上学生对恋爱的责任心及后果认识得并不是很清楚,甚至不知道自己在这种特殊的人际交往中真正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而盲目交往。作为学生的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早期的预防和疏导,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责任和温暖,培养孩子积极的责任心,是预防学生恋爱中出现问题的关键。

篇3: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常见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身心健康,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心理和行为过程, 是人与人最基本的交流活动。大学生人际关系包括大学生与校园内外各社会成员、群体、阶层之间的关系, 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础, 对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就业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 处理好大学生人际关系意义重大。

一、维护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意义

(一) 人际交往是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

1.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 思想活跃、感情丰富, 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 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 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 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对象和紧张的学习生活, 使得一部分学生由此而导致了心理矛盾的加剧。此时, 积极的人际交往, 良好的人际关系, 可以使人精神愉快, 情绪饱满, 充满信心, 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相反, 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 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 心胸狭隘, 目光短浅, 则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 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 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 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而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2.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处于青年发展期的大学生, 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时代, 在心理、生理和社会化方面逐步走向成熟。但在这个过程中, 一旦遇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就容易导致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 影响学习和生活。实践证明, 友好、和谐、协调的人际交往, 有利于大学生对不良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和发泄。

3.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大学生情感丰富, 在紧张的学习之余, 需要进行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 讨论理想、人生, 诉说喜怒哀乐。人际交往正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方式。通过人际交往, 可以满足大学生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 可以更深刻、更生动地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 并产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亲密感和依恋之情, 从而获得充实的、愉快的精神生活, 促进身心健康。

(二)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

1.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 信息量之大, 信息价值之高, 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对拥有各种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 随着信息量的扩大, 也在不断地增长。通过人际交往, 我们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 使自己丰富经验, 增长见识, 开阔视野, 活跃思维, 启迪思想。

2.人际交往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

人际交往, 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对自己的认识, 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 彼此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认识了对方。同时, 又从对方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中认识了自己。交往面越宽, 交往越深, 对对方的认识越完整, 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深刻。只有对他人的认识全面, 对自己认识深刻, 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关怀和帮助, 自我完善才可能实现。

3.人际交往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人际交往是协调一个集体关系、形成集体合力的纽带。而一个良好的集体, 能促进青年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如正义感、同情心、乐观向上等都是在民主、和睦、友爱的人际关系中成长起来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增进学生集体的凝聚力, 成为集体中最重要的教育力量。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积极向上的, 反之, 不利于个体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总体来说是健康的, 但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以自我为中心。当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 从小到大感受着家庭的温暖、亲人的溺爱, 很自然地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人生观, 习惯于站在自我的立场看待和处理问题, 忽视他人和集体, 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不能或者不愿深入地了解他人, 关心他人, 帮助他人, 常常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

(二) 自卑与退缩。经济基础、文化基础甚至身体素质的差别很容易在学生心理上形成层次感。个别来自农村或者小城镇的学生, 在来自大城市或者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学生面前抬不起头来;部分同学悲伤于自己长相不好, 口才欠佳, 缺乏幽默感等等。他们对人际交往特别敏感, 对交往中的负面因素考虑太多, 总是极力回避, 久而久之, 逐渐形成自卑与退缩的性格, 陷入焦虑、痛苦、自卑并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这类学生虽然相对较少, 但危害极大, 不容忽视。

(三) 情绪化倾向。情绪化是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不足的体现, 表明了个人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幼稚。有些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过于情绪化, 习惯于感情用事, 高兴时满面春风, 称兄道弟;不高兴时冷若冰霜, 拒人千里。随自己心情的好坏决定对待他人的态度, 不顾及他人感受, 这就很容易伤害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使人感到不快, 在心理上产生隔阂。

(四) 缺乏交往技巧。人际关系本身的复杂性、多面性对部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形成了一种心理上的障碍, 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相对中学时代来说较为宽松和富有弹性。生活和环境的巨大变化使这些交往需求迫切但交往技巧相对不足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挫折而导致情感的损伤, 这在大学新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

三、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对策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也是一个强烈地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 良好的人际关系, 是塑造健康的身心和形成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要条件。因此, 探索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意义重大, 措施如下:

(一) 优化人格。改造不良人格, 培养和优化良好人格, 这是建立和发展良好人际关系的第一步。大学生一定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 发现和总结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培养热情开朗、积极果敢、自信宽容等优良品质, 形成良好的人格魅力, 同时, 要善于向那些人际关系好的同学学习, 使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逐步提高, 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当然, 人格的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反复地总结, 不断地修正自己, 才能日趋成熟。

(二) 加强指导。发挥大学“德育课”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开设适合大学生需求的心理课程进行集体辅导和宣传。此外, 还要配置专门的心理咨询老师进行个别辅导, 及时解答学生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困惑, 使他们能及早走出心中的阴影, 增强自信, 克服自卑, 在心灵上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

(三) 提升校园文化建品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 陶冶情操, 而且有助于大学生间正常的人际交往。举办各种讲座联谊会和其他形式的活动, 可以为学生提供众多人际交往的机会。这就使他们既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 又在互相帮助、互相尊重的群体氛围中协调、感受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使他们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为他们的人际交往向纵深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原因是很多的, 仅仅依靠大学师生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家庭和社会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从家庭的角度来说, 要让孩子有一个健康温馨的家庭生活环境, 让孩子感受到亲情的美好并学会爱;对社会而言, 要营造一个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并尽最大的可能减少贫富差距, 从而使大学生们能及早走出心中的阴影, 满怀信心地投入到正常的交往中去。

参考文献

篇4: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常见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 英语写作 常见问题 应对策略

写作是我国高中生应该熟练掌握的技能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对于语言的运用能力、准确性都有着一定的推动性。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英语写作在其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提升高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趋势。

一、高中学生英语写作常见问题分析

(一)词汇量匮乏

词汇是构成句子的基本要素之一,学生要想在写作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悟,就必须拥有足够的词汇量。但是部分学生日常对于词汇的积累不够,真正运用到写作时才发现词汇量的匮乏,对于一些事物的形容只能运用简单的词汇,仍旧停留在小学时代的水平。例如,在描绘人物的时候,仅仅会用beautiful,pretty,nice等简单词汇,对于食物只会用tasty,sweet,good等词汇,如此反复,使得文章结构单调,语言表达形式单一。

(二)用词错误

部分学生由于对词汇掌握得熟练度不够,常常会出现单词拼写错误以及用词不当甚至“造词”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息的有效传递和整体表达。比如,在大部分情况下,单词后接-y或者-ty代表单词的形容词形式,但是有些词语本身已经是形容词形式,在使用过程中不必刻意变形。例如,sweet一词,本身已经是形容词形式,表达甜美的、甜蜜的意思,后接-y之后反而变成名词,很多学生想要形容一个人很甜美,往往会写成you are so sweety,出现词性的错误。

(三)段落衔接不连贯

部分学生在进行写作时通常只采用and, but等简单的连接词语,往往造成句式单一的现象。有些学生甚至全文没有采用连接词,导致文章缺乏连贯性,部分内容出现重复的情况。此外,有的学生在同一个段落中频繁更换不同的代词,导致指代关系模糊不清,不仅打乱了句型的逻辑性,还容易造成中心思想表达不清的现象。

(四)句式句型匮乏

学生缺乏英语写作技巧是导致在句式和句型使用方面类型匮乏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学生在进行表达的时候只能采用“主—谓—宾”或者“主—系—表”等简单句式,对于倒装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等句型使用率低,出现错误的概率高。通篇文章下来,句型过于单一,这样一来不仅使得文章缺乏了逻辑性与连贯性,也体现不出学生的英语水平。

(五)文化差异

高中学生在进行写作之前,常常由于英汉思维模式的不同而造成审题的差异,往往导致一些学生出现跑题、离题的情况。中国人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可以从高中生对于英语写作的过程当中体现出来,但是英美人通常简单直观地对主题进行论述,对自我的观点进行表达。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国高中生在进行英文写作时往往对主题的表达不够明确,在论述过程中无法紧扣主题而展开,最终导致文章主题不突出、观点不鲜明的现象,限制了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发展。

二、提高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扩大词汇量

对单词的学习以及词汇量的积累始终贯穿于英语学习的始末,英语单词等同于中文当中的字,通过不断地整合与搭配,可以衍生出无数种表达方式。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对英语单词不能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而是可以运用读音的规则,根据单词的读音对单词进行拼写,因此,正确地识读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前提。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国外文学作品的阅读、国外经典电影的欣赏以及对外国流行歌曲的学习扩大自身的词汇量。

(二)增加写作训练

在英语中有一个典故叫做:“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意思是说很多成就并不是一天就可以练就而成,而是要通过反复的努力与积累。英语写作亦是如此,它的提高离不开日常的训练和积累。由于考试的特殊性,在时间、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方面都对学生有着要求与限制,因此,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积极对英语写作展开训练,在规定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对于信息阅读、信息理解以及信息表达的能力。英语写作并不是简单地将汉语思维翻译成英语的过程,而是应该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与材料,用英语的方式展开思维与联想,并且通过写作的方式进行自我意见的表达与论述。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才能够不断提升自己对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应试能力。

(三)加强英语语法学习

英语语法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语言体系,它本身枯燥、乏味,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然而,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语法错误往往导致了文章中词不达意的现象产生,阻碍了信息的相互传递。因此,想要有效解决高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就应该加强日常学习中对学生语法知识的基本功训练,让学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对于一些优秀的句子和段落的背诵是加强学生英语语法学习的有效手段,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巧妙地将自己积累的句子和联络有效应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去。

(四)加强阅读训练

要提高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就必须增加学生英语语言素材的积累。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英语文学作品、电影等相关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英美人的语言特点,还能够帮助他们累积一些固定搭配、常用词汇以及优秀句型等。长此以往,学生的英语写作不仅能够内容丰富、表达地道,还能使得学生对于写作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五)注重批评整改

写作完成之后教师的批评整改也是学生纠正错误、弥补不足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的作文,并且提出修改意见以及改进方向,帮助学生避免重复犯错,提高学生自身的英语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英语写作是检验学生对于英语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实际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它是一项综合性的技能。我们只有认真分析英语写作成为我国高中生软肋的原因,并且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润.高中英语写作常见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1(8):69-71.

[2]朱素梅.高中学生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11(11):16.

[3]刘慧玲.浅析我国高中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文学教育:中,2013(5):85.

篇5:中学生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对待学习,厌恶懈怠。

我校是艺术特色学校,所招学生大多以音体美为主。而音体美学生大多因为学习不好,或者对学习不感兴趣才走上这条路,希望在高考中另辟蹊径。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发现,部分音体美学生对待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上课听讲不认真,下课却很来精神。而且在我校,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在个别班级,甚至这种认为学习无关紧要的风气占了上风,老师们上课绞尽脑汁,希望能点燃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但实效甚微。

要解决这种问题,班主任首先要了解学生不爱学习的原因是什么。从实践情况来看,学生不爱学习的原因归结起来,无外乎以下几点:

1.与父母沟通,了解父母的心态。

要求过高:在目前的很多家庭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过高要求仍然存在。而要求过高的后果,是容易使孩子产生害怕失败的心理,继而导致上进心丧失和学习动力缺乏。特别是当家长采用强硬专制的手段时,孩子便会以一种逆反的行为报复父母的不公正。当小孩的学习出现问题,不要去打,骂,那是种无能的行为,也只能让孩子更加讨厌学习、家长要帮助小孩,看看他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轻声细语的和他商量,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家长,要注意,学习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不要让孩子的生活被学习给占满了,一个健康乐观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

要求过低或放纵:大多数孩子进入学校是以一种新鲜感走进校园的,如果此时父母对儿童的要求过低,整日忙于自己的事,而忽视了孩子入学后的心理变化,一旦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认为学习太苦而失去了兴趣和动力,随之而来的就是厌学。家长对孩子管的少,但是对孩子的要求又不放松,必然会产生理想与现实的误差,使学生自我放纵,自然学习跟不上。

严重的家庭问题:

实践证明,和睦家庭里的孩子能获得更健康愉快的身心发展。而生活在一个经常发生纠纷的家庭里,孩子会心事重重,无力顾及功课。由于安全感丧失,家庭不断地激烈争吵和高度紧张气氛,使焦虑的孩子无法再对学习发生兴趣。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实现孩子全面健康发展的必要一课。家长要尽量给学生的成长提供一个宽松、温馨的家庭氛围。

2.教师自我反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学生不爱学习这一问题,我们的教师需要反思。教师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更要反思自我,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没有设置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点,是否真正能够有效地实现课堂效率。通常在实践操作中,我对待这一问题的做法,就是利用小故事。语文课堂上,小故事的作用不容小觑。所谓文史不分家,在语文学科的广阔天地里,收藏了许许多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在每堂课上,我尽量搜集与本课有关的小故事,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对故事的憧憬中,走入课文的学习。

3.激励机制,让学生的热情点燃学生的热情。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学生尽管不爱学习,但是在他身上总归有一些优点值得我们称道。在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班主任应不失时机地找出学生身上潜藏的优点与潜能,以一些著名人物的小故事鼓励他,引导他对学习的态度发生变化。当不爱学习的同学在班级工作中作出贡献的时候,班主任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并给予奖励。让他在班上获得信心。同时,激励机制的存在,也会让学生之间产生攀比心理,在竞争中,让学生的热情点燃学生的热情。二. 行为习惯差。

在我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行为习惯差,已经成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从课堂表现来看,上课铃声响了以后,有的班级学生充耳不闻,任课教师都进入教室了,学生仍在下面做自己的事,并且连课本都没有准备好。课堂上老师讲课也不听,尽管不会捣乱,但也不作任何反应。这种个别现象蔓延下去,使整个班级的风气很懒散。

我们知道,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是增长知识,接受道德,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时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和社会风气,另一方面,中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可塑性大,而学校教育的本质是育人,通过教育的力量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跨世纪新人,因此,抓好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具有很重要得意义。结合实践,认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可以通过一下一些途径来进行:

1.从学生实际出发,提出明确的行为要求。

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艰苦长期的工作,我们应高度重视。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见这项工作的艰巨性。从学校实际出发,提出明确要求,制定周密计划,是落实这项作的重要前提。

实施过程中,除了让学生学习日常守则之外,还提出一个阶段性的奋斗目标。比如,这个月要求学生做什么,下个月要求学生做什么等,并说明达到目标的具体条件要求,将要求明确到学生日常行为的每个细节,使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按这一要求去做,让他们做有目标、学有样子,有章可循,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同时,每一周对班级文明习惯遵守情况进行评比,将一周中无迟到早退现象,遵守纪律好和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班级进行表彰。在这种严格监督考核之下,学生大多能养成勤学、守纪的好习惯。

2.自我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长期学习和生活中,通过自我磨练,自我约束加强修养形成的。这就靠我们平日在班级管理中去培养。当然,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可能自始至终“盯着”学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还要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以及同学们的监督。我们要充分发挥民主,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制度,让每个学生既是班级制度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大家参与班级管理,将班级制度触及到学生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我们学校大多数班级的《卫生制度》、《纪律制度》、《学生操行评比制度》就是学生自己制定并遵守的。我们每周对班级制度进行考核评价,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周一早上指出,使学生心服口服地改正不足,逐步从细微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比如我们地卫生行为习惯,一开始同学都没有意识,班级中有时桌凳摆放不整齐,教室里有垃圾废纸,周围环境中地废物,我们组织教室每天及时检查,发现后责令打扫干净并和班级文明分,通过这种办法,一个阶段后,同学们养成了一个到效后先看看桌椅摆放整齐了没有,地面是否干净,不乱仍杂物,看到杂物还能主动捡起来,慢慢好的卫生习惯就养成了。

三.指导学生“自我反省”,实现行为矫正。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在良好行为养成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缺少恒心而行为反复。针对这一点,我们平时要求他们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一日三省吾身”。平时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利用班会进行讨论,指出我们行为中,那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并与自己对照,在自我反省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还让学生对不道德行为的危害进行评述,认识到危害性而及时矫正,改正不足。

四.家庭配合,创造良好的行为养成环境。

从学生成长规律来看,随着年龄增长,心理日渐成熟。他们在学习生活上对家庭有依赖,但是又相对希望摆脱成人的束缚。而有些家长不理解孩子这些心理变化,只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什么也不让他做,使一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受到限制,到学校也不打扫卫生,对班级事务不闻,桌上乱七八糟。这种情况,开家长会,找家长谈心,电话交流等,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观念,让家长明白“要成才先做人”的道理,家长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挖掘各学科的德育因素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团委组织的一些活动,如纪念日为贫困生献爱心等活动,让他们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和温暖。让他们明白只有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时刻注意加强修养,才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篇6:面试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性格、工作期望和理想方面

1、请简单介绍你自己;

2、你描述一下你自己的性格和倾向;

3、你有什么兴趣和爱好?

4、你通常与哪种人相处最融洽?为什么?

5、你认为什么人最难相处?你会如何去面对他们?

6、你认为你在哪种工作环境中最能发挥你的才能?

7、你有没有制订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8、什么是你选择工作的首选因素?

9、五年以后你对你的工作有什么期望?

10、你对你的事业有什么长远的打算?你打算如何达到它?

11、你认为要怎样才能算事业成功?

12、你如何处理你曾遇到的困难?

13、你认为你是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

问题解析:

第一至第五条问题是用人单位想了解应聘者是否能够与其他人相处和谐,主要考察应聘者的处事能力、协调能力以及他的团队精神。

后面几个问题是用人单位想从中了解应聘者的价值观是否与企业价值相符,主要考察应聘者对公司的价值观与企业文化有多大程度的认同,以确认应聘者能够真正融入到公司中去。因此对于应聘者来说应该更多了解企业的相关背景和业务,以及行业发展前景等相关知识。

二、学校生活与学习计划

1、你在学校最喜欢和最不喜欢哪一门课?为什么?

2、你认为考试成绩能否反映你的实际才能?

3、在这几年的学校生活中,你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4、你从课外活动中学到了什么?

5、你有没有继续学习的打算?

问题解析:

从以上问题用人单位能够了解应聘者的学习生活以及在校园的基本表现,从而去考察你能够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这一组问题其实与前一组问题是丝丝相扣的,因此,如果应聘者信口开河,随意对答,很容易陷入前后矛盾的困境,这样用人单位会怀疑应聘者的诚信。因此,面试前应该做好准备,仔细想好这些问题,避免前后矛盾。

篇7:十大面试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十大面试常见问题

面试常见问题一:请做五分钟的面试自我介绍

招聘官让你做自我介绍,其实并不是那么真的想要从这里了解他们真正想要了解的。叫你谈谈自己,目的不出二个:一个是让面谈能从较轻松的气氛导入,另一个是看你会怎么说,看看你的表达能力。

因此,回答这个问题有个原则:

少谈不愉快的经验,少谈个人私事,多谈一些你的优点,不论是个性,嗜好,学历,经历,参加的社团等,当然你挑出来谈的优点和你应征的这份工作有某程度的关连,但你表达时最好过水无痕。具体可参阅:面试时自我介绍范文

面试常见问题二:你为什么要应聘这份工作?

这个问题其实是在问,为什么你认为你有条件做好这份工作。因此回答这个问题,你要朝这个方向思考

你不要简单的回答如“我对这个工作很感兴趣”或“贵公司知名度高,我非常愿意在这里服务”,因为你这样回答会让主考人员认为你还没清楚了解这个工作的性质,就冒然地说出自己的主张

因此,回答这个问题,你要采取三个步骤:

陈述你认为这个工作性质是怎样的

请教主考人员,你对这个工作性质的描述是否正确,并让主考人员能补充说明

说明你为什么能做好这份工作及为什么你对这份工作有兴趣.

面试常见问题三:你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你五年后的职场目标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要了解你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工作抱负,公司的立场当然是希望找一个有计划,有抱负的员工,但你所谈的计划与抱负最好是公司有能力满足你的。

因此,回答这个问题,你可从你能贡献什么给公司的角度去发挥,你可谈例如:我首先要对这个产业状况做深入的了解,在这个阶段我要深入学习掌握市场状况的各种方法,例如市场调查,客户需求调查,客户满意度调查,了解了市场状况后,我希望有机会发挥我最有兴趣的行销知识,将来我希望有能力成为专业的行销人员,在行销的领域,替公司做一些贡献.

你从贡献的角度谈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对公司而言,心理不会产生任何要配合你的负担,反之,若你从职位的角度规划你的职业生涯,例如: 三年以后要成为部的主管,五年以后要 ... ,这种讲法虽然表现出你的自我肯定,但总是让人听起来有些不对劲,因此,我们建议你还是从“贡献”的角度去说明你的抱负,虽然“贡献”与“职位”所代表的意义是一样的.

面试常见问题四:你认为你的个性怎么样?

面对这个问题,你只要注意就能保持不失分. 「个性」的探讨是项复杂又专业的问题,相信主考人员懂得也不一定会比你多,因此,面对这种问题你的回答原则,可模仿如 [ 我的血型是 A 型,但我并不觉得我做事会犹豫不决.] 或是 [ 我的血型是 A 型,但我的朋友都说我很外向. ]

记住,回答个性的问题,你要看你应征的工作性质,例如应征会计的工作,不要给人有粗枝大叶的个性印象,应征 Salesman,不要给人有个性极端内向的印象,当然如果你目前的个性若真的不适合这份工作,你自己要决定如何取舍.

面试常见问题五:你有那些缺点?

回答这个问题也有三个原则:

原则一,你说的缺点要和你应征的工作没有关连性,例如: 我喜欢穿漂亮的衣服,选择漂亮的衣服除了要花钱外,还要花很多时间逛百货公司才能找到漂亮的衣服,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花钱,又花时间的缺点.

原则二,不要说看不出自己有什么缺点,也不要说一些个性上的缺点,例如冲动,敏感 ... 等,因为个性上的缺点,让人会觉得你将很难管理.

篇8: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 缺乏学习动机

有一部分同学由于在高考时所填报的自愿完全是由父母选择的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还有一部分同学来到大学以后就完全放松了, 因为没有父母在身边管了, 再加上自身自我约束能力弱, 所以来到大学以后没有学习的动机, 就会经常逃课、上课不专心听讲、不认真完成作业、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

(二) 学习疲劳

指因为学生长时间持续地进行学习, 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产生疲劳, 导致学习效率下降, 甚至头晕目眩不能继续学习的状态。生理疲劳的表现:肌肉麻木、眼球发痛发胀、腰酸背痛、打瞌睡。心理疲劳的表现: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情绪躁动、学习效率下降。

有一部分酷爱学习的学生因为超强度学习, 不善于休息, 每天都学习很长时间;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平时不学习, 快要考试了才点灯夜读, 连续很多天超强度学习, 这都会导致学习疲劳。

(三) 缺乏学习方法

大学的学习与高中的学习有很多不同, 在高中时, 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的跟随老师的教学计划, 就可以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但在大学期间, 学生有很多自由支配的业余时间, 大学老师也不会再像高中老师一样每天从早到晚都管理学生, 这就需要大学生有很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以及适合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但有很多大学生来到大学以后, 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 导致很多大学生付出很多努力, 但学习效果不佳。

二、学习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 科学用脑, 劳逸结合, 保证睡眠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大脑左半球主管计算、逻辑思维等;大脑右半球主管想象、言语、创造力等。在学习文科和理科的内容时, 可以交替学, 学习一个小时的文科内容以后, 在学习一个小时的理科内容, 避免长时间学某一科产生大脑一侧疲劳。在连续紧张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 适当地进行休息, 并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二) 把握自己的生物钟,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每个人都有一天中学习效率最高、头脑最清醒、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段, 称为“黄金时间段”。我们可以把难度最大的学习内容安排在这段时间。学习环境最好是整洁、没有刺耳的噪音、光线柔和、空气清新的。最好去图书馆或自习室学习, 尽量不要在寝室学习。

(三) 寻找学习的榜样,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优秀的同学或名人当中寻找学习的榜样, 虚心向学习优秀的同学请教他们高效的学习方法, 并尝试着自己应用这些学习方法, 在实践中检验这些方法是否适合自己, 如果适合就继续用, 如果不适合, 就调整一下, 看看调整之后的方法是否适合自己。也要在日常的学习中, 去探索总结适合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

三、高效的学习方法

(一) 高效的复习策略

1. 复习的时间

要将及时复习和系统复习很好地结合起来运用。及时复习可以较大限度地控制遗忘, 系统的复习可以更全面系统地记住所学内容。高效的复习时间最好作如下安排: (1) 第一次复习:学习结束后的5-10分钟, 例如下课以后将刚才的学习要点进行背诵;或者阅读完所学内容后, 尽快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刚刚所学的内容。 (2) 第二次复习:学习当天的晚些时候或学习结束以后的第二天, 对之前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重新阅读有关内容, 将学习要点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3) 第三次复习:一个星期以后。 (4) 第四次复习:一个月以后。 (5) 第五次复习:半年以后。

2. 复习的次数

在刚好能背诵某一学习内容后再进行适当次数的学习, 称为过度学习。这种重复学习绝不没有意义的, 过度学习可以加深记忆痕迹以增强记忆效果。一般而言, 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50%至100%时效果最好。

(二) 高效的阅读策略—SQ3R法

1. 浏览 (Survey) ——先看目录, 再对阅读内容进行浏览, 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 为仔细阅读做好充分的准备。

2. 提问 (Question) ——把文章的标题及主要内容转化为问题的形式, 在问题的提示下进行深入阅读。

3. 阅读 (Read) ——根据提出的问题阅读所学内容并寻找答案。

4.背诵 (Recite) ——尝试着对之前的所学内容进行背诵, 检查一下自己有有多少内容能够记住, 还有哪些内容自己还没记住和不完全理解。

5. 复习 (Review) ——通过复习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并建立有关内容之间的联系。

(三) 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1. 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心理学研究发现, 愉快的心情会引起人体内的一系列生理变化, 如肌肉放松、心脏有规律地跳动、体温略上升等。这些愉快的体验会引起身体的快感, 在这种状况下学习, 记忆效果会显著提高, 而在不愉快的情绪状态下, 心跳会加快, 血压会升高, 会导致人的注意力不能很好的集中, 记忆效果也不佳。

2. 掌握最佳记忆时间

生理学研究发现, 一天有四个学习的高效期: (1) 第一个学习高效期:清晨起床后, 大脑经过一夜的休息, 消除了前一天的疲劳, 脑神经处于活跃状态, 没有新的记忆干扰。此刻, 学习一些难于记忆但又必须记忆的内容会非常好, 例如外语单词、定理定律、历史事件等。有时即使强记不住, 大声的念上几遍, 也会有利于记忆。 (2) 第二个学习高效期:上午8点到11点这段时间, 人的精力充沛, 大脑处在兴奋状态, 逻辑思维能力、理解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 此刻是攻克难题的大好时机。 (3) 第三个学习高效期:下午6点到8点这段时间, 是人们回顾、复习全天所学过的内容, 加深理解和记忆, 分门别类, 归纳整理的黄金时间断。 (4) 第四个学习高效期:入睡前一小时, 利用这段时间对当天的所学内容加深记忆, 特别对一些难于记忆的东西加以复习, 则不易遗忘。

摘要:本文介绍了缺乏学习动机、学习疲劳和缺乏学习方法等大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 并详细介绍了解决学习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如:科学用脑, 劳逸结合;把握自己的生物钟,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寻找学习的榜样,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问题,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篇9: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常见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小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小学生的创作欲望。大部分小学生认为作文难写,不知道作文应该写些什么?更不知道作文该怎么写?这些困难严重挫伤了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小学生产生了畏惧的心理,更谈不上喜欢写作了。

2.语言匮乏

语言匮乏是小学生习作中存在的最常见问题。小学生习作语言匮乏表现为:词汇量少;语言枯燥、空洞、乏味;语句平淡,较少运用修辞手法。例如我的一位学生在《我的妹妹》一文中,这样描写妹妹的外貌:“我的妹妹长得非常可爱,她大大的脑袋上镶嵌着一双大大的眼睛,一张大大的嘴巴一笑起来就露出两个大大的酒窝……“读之让我哭笑不得,由此可见小学生语言匮乏是多么严重。

3.情感失真

习作中要表达真情实感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而现实中,小学生的习作大部分都是情感失真,习作中“假、大、空”的现象大行其道。有的学生语言浮夸、无病呻吟、胡编乱造,更有甚者套作、抄袭。

4.选材陈旧,千篇一律

一篇作文好不好主题材料的选择也非常重要。新颖的与众不同的材料会让读者眼前一亮,激起阅读的兴趣;反之,陈旧的千篇一律的材料会让读者感到乏味,读不下去。在选材方面,尤其农村小学生往往是落入俗套,选材雷同,这就降低了文章的新颖性、可读性。

5.写作技巧缺失

在习作中,小学生普遍不会运用或很少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写出来的作文有的结构松散,首尾脱节;有的叙述混乱,层次不清;有的主题不明,详略失当……这的作文读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毫无美感。

二、有效应对策略

1.激发写作兴趣

“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才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乐于写作;相反缺乏必要的兴趣,学生就会抵触。在语文教学中,我在班级内努力营造出良好的习作氛围,允许学生自主作文、自主选题。其次适时开展一些趣味性的习作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与交流习作的舞台,激起写作欲望。最后,及时做好作文的评价与展示,恪守鼓励为主的评价原则,让学生敢写。

2.重视语言积累

积累不够是导致小学生语言匮乏的主因。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积累语言的两个有效途径就是背诵和阅读。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广泛的阅读各类书籍,汲取阅读中发现的格言警句、优美词语、精彩语段以及优美诗文摘抄在笔记本上,做到诵读成诵。最后,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试着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3.提倡写出真情实感

要想让小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就要鼓励小学生在写作时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更要杜绝假话、套话、空话。语文教师要正确引导小学生关注生活实际,从身边人和事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珍视小学生的独特感受。提倡小学生在习作时选择身边亲身经历的事情作为素材,鼓励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悟真情。

4.学习写作技巧

人教版语文教材选取的文章都是名家名作,这一篇篇优美的文章都是小学生学习的典范。因此,语文教师在讲授课文时一定要深入钻研文本,把文本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写作技巧,讲解透彻,并鼓励学生在小练笔和习作中加以运用。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恰当地写作技巧。比如在学习《落花生》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课后要求学生运用这一写作手法写一写自己喜爱的植物,从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一写作技巧。

5.勤写日记,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由此可见,生活是作文素材的源泉。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养成勤写笔记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学会用眼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用笔去记录身边发生的点点滴滴,从而为习作积累丰富而真实的习作素材。积累的多了,写起作文来也就不会不知道写什么了。

总之,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为难教的一个环节。要想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语文老师耐心而细致的指导。我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啃下功夫,积极探索恰当地作文教学方法,小学生的习作能力一定会有非常大的进步。

作者简介:

上一篇:管理建议书10版下一篇:考试顺利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