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及改善

2024-06-21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及改善(通用6篇)

篇1: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及改善

内容摘要:

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生活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而开放的社会则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特别是在学习、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人际交往是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培养良好的人际效能力,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更是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我们心目中衡量个人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旦在这一过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之中,或因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中,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其中一部分人往往会出现人际交往和沟通不畅的情况,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学习进步。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中存在问题重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自我中心型

在与别人交往时,“我”字优先,只顾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别人。在与他人相处时,不顾场合,不考虑别人的情绪,自己高兴时,就高谈阔论,眉飞色舞,手舞足蹈;不高兴时,就郁郁寡欢,谁都不理,或是乱发脾气,根本不尊重他人,漠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

2、自我封闭型

这样的人一般性格内向孤僻,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

3、社会功利型

任何人在交往过程中都有这样那样的目的、想法,都有使自己通过交往得到提高,进步的愿望,这些都是好的。但如果过多过重地考虑交往中的个人愿望,利益是否能够实现和达成,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等,就很容易被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思想腐蚀拉拢,使个人交往带上及其浓厚的功利色彩。

4、猜疑妒忌型

所谓嫉妒心,嫉的是贤,妒的是能,这就是所谓的“嫉贤妒能”。进入大学校园情况就和高中不一样了,中学的优秀者云集在一起,我们有的同学不能够保持优秀,学业上优越地位的失落,很容易产生忌妒心理。轻者出现内向,躲避,重者出现精神妄想,自杀甚至犯罪等。

5、江湖义气型

有些学生热衷于江湖义气,对所谓的江湖好汉,义士崇拜得五体投地,与其他同学称兄道弟,拜把子,管它什么军纪,国法,集体利益,不惜为哥们两肋插刀,大有豪气冲天的勇者风范。而实际上,这是很不正确的取向。在平时交往中,我们一定不能搞小团体,小圈子,应当坚持团结合作,珍惜互相之间的情谊,这样才能做到“人伴贤良智更高”。

6、人际交往复杂困惑迷茫

这是很多大学生的心灵写照,熟悉了周围的环境,认识了周围的同学,才发现校园的生活并不想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人的想法也不再像高中那样单纯了,人们说校园就是个亚社会,每天自然少不了待人接物,然而待人接物并不简单,大学校园汇集着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同学,风俗习惯、观点看法难免不一样,正是这些风俗习惯和观点看法的不同,使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着小摩擦,总是不能风平浪静。

7、面子问题

俗话说,“死要面子活受罪”,我们许多大学生的好多发烦恼就是太过于要面子而引起的。我们当然要面子了,但不可过于注重于面子。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存在问题的原因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分析起来大体上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的影响、、自私自利的个人思想、、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等方面的因素。

四、大学生如何保持和提高良好人际关系交往和沟通能力 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气氛中,如何提高个人的人际魅力,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状态,这是每个大学生值得思考的问题。对在校大学生,就从品性格、能力、学识、体态、交际手段与社会经验等方面锻炼自己,使自己能够适应大学生活。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也有它内在的规律性,即依据一定的交往原则。只有遵循了正确的交往原则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也不能在交往中掌握和创造更好的人际交往的艺术。

(一)掌握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

1、正直原则

主要是指正确、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营造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氛围。决不能搞拉帮结派,酒肉朋友,无原则、不健康的人际交往

2、平等原则

主要是指交往的双方人格上的平等,他包括尊重他人和保持他人自我尊严两个方面。彼此尊重是友谊的基础,是两心相通的桥梁。古人云:“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诚信原则

在与人交往时,一方面要真诚待人,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诽谤人,要做到肝胆相照,襟怀坦荡。另一方面,言必行,行必果。古人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心诚则灵”。

4、宽容原则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交往中,对别人要有宽容之心,以诚换诚,以情换情,以心换心。

5、换位原则

在交往中,要善于从对方的角度认知对方的思想观念和处事方式,设身处地地体会对方的情感和发现对方处理问题的独特个性方式等,从而真正理解对方,找到最恰当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6、互补互助交互原则

这个原则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的一种心理需要,也是人际交往的一项基本原则理由玉大学生在经济生活上还没有独立,依然处在以‘学’为主的‘学生时代’,因此互补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精神领域。往往我们会发现不同气质、性格和能力的人能够相处配合的较好,而能力非常强的两个人倒并不一定配合相处得很好。所以在交往过程中要勇于吸收他人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7、功利作用原则

心理学家霍曼斯(1961年)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人们希望交换对自己来说是值得的,希望在交换过程中至少得等于失,不值得交换是没有理由去实施的,不值得交换的关系也没有理由维持,所以人们的一切交往行动及一切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都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结果。

(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左右逢源,游刃有余,需要一颗宽容的心,需要真诚,需要积极交往的主动性,塑造很好的个人形象,善用各种交际手段,克服社会知觉。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要努力做到:(1)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差;(2)建立健康的人际交往模式;(3)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个人魅力;(4)培养主动真诚交往的态度;(5)锻炼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技巧(善于结交、善于表达、善于倾听、善于处理各种矛盾)

我们大学生正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们心理正常发展、保持个性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每个人生命的主宰其实就是自己,关键是你要有所改变,要有强烈成功的愿望,针对自己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相信就一定会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逐渐学会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 郑全全、余国良著(199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书籍)

篇2: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及改善

孙西珍

(山东医专附属医院山东临沂276004)

摘要文章分析了护患关系的现状以及产生不和谐护患关系的影响因素,通过采取深入治理商业贿赂,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密切护患关系;强化服务意识,建立连续性的护理服务;正确运用举证责任倒置,规范护患行为;尊重病人权利,建立平等信赖的护患关系五项措施,达到建立融洽和谐护患关系的目的。

关键词护患关系因素措施

THECURRENTSITUATIONOFTHEUNHARMONIOUSRELATION

ANDIMPROUINGMEASURES

SUNXi-zhe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Medical College,Linyi,China 276004)

Abstract: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so as the influenced causes.To instruct harmonious relation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may be by the five measures that: administering commercial bribery deeply,improving regulations instruction;tighening up the nurse contingent management,building closer relation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tighting sevice.consciousness,instructing contionus nurse sevice;putting to the proof correctly,rulering nurses,action;respecting the patients’power,instructing nurses and patients relations on an equal rights.护患关系是指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与病人建立起来的一定联系的人际关系[1]。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法制观念的日益增强,护患关系的紧张性日益凸现。对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改善措施,建立起和谐融洽、充满信任的护患关系,是我们的目标和责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1护患关系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1.1经济化趋向的关系。

现阶段,市场机制逐步对医疗思维和行为起支配作用。一方面由于对医院投入不足,经济效益的高低成了衡量工作业绩的重要因素,护理工作中重钱不重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等价交换原则,护患关系逐渐演变成有偿服务的经济关系。病人面对高额医药费,愤怒和怨气转嫁到护士身上,不和谐的因素就会产生。

1.2间接化的关系。

医学发展迅速,各种高新材料新不断应用,为护理人员提供了各种正确资料,省时省力。但是减少了护士与病人之间直接的护理接触,护患关系从纯粹的护士与病人的关系,变成了护士与“物”再到病人的关系[2],久之护患关系淡化。

1.3社会化的关系。

现代社会,人们的健康观不仅要求躯体没有疾病,更重视生理心理的完好状态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住院的同时还要获得更多维持健康的知识。因此,对护士的要求不断提高,期望值也不断加大,由于人力或能力所限,满足不了病人要求时,便产生不和谐因素。

1.4法制化的关系。

现行医疗事故处理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在这个过程中,医院败诉将要赔偿大额费用,使资金紧缺的局面雪上加霜。医院为此教育医护人员,处处谨慎小心,尽量不出医疗纠纷。一旦败诉,有关责任人或科室要承担部分经济赔偿,让护理人员不能不有所顾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另外,为取得有效证据,经常要求并认为所作的工作签字确认,使病人感觉到不信任、处在被防范中,完全融洽信任的护患关系难以建立。

1.5双向平等的关系。

双向平等其实质是护患双方权力和义务的对立统一。护理工作是以维护和促进健康、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护士的义务就是护士对患者或他人和社会的一种奉献,这是无条件的。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强化了护士权利,破坏了这种平衡,矛盾就会激化,也就无法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

2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应采取的积极措施

2.1深入治理商业贿赂,完善制度建设。

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办院方向,将医院建设成为面向大众、面向基层、面向弱势群体的医院;同时,加强医院内部改革,坚决取缔收入同经济联挂,减少创收压力;其次要完善制度建设,制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办法,制定并实施单病种限价收费;坚持检验、影像等检查结果互认制度,严格执行药品进价顺加政策,遏制药价虚高;严格按标准收费,杜绝巧立名目乱收费现象,通过各种措施使病人医药费用降下来;再次,要呼吁政府对医院的投入,将医院从创收的压力中解放出来。创造有利于护患关系和谐发展的大环境的同时,加强护理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把质量关,积极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健康发展。

2.2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密切护患关系。

2.2.1提升护理人员技术水平。

护理工作多数是护士独立完成,质量高低完全取决于操作者。加强自律性,要深入研究,不断完善,使病人及家属对护理服务产生信赖和安全感,从而嬴得病人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2.2.2不断加强学习。

护理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是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更新护理服务观念,提高护理整体水平,以适应医学的飞速发展,满足病人的各种不同需求,成为病人的贴心人。

2.2.3要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

要做到仪表端庄、态度和谐、微笑服务、待人真诚,给人以亲切感,缩短与病人的心理距离。

2.3强化服务意识,提供连续性的护理服务。

要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实现服务模式的根本转变。一是心理上的转变。现代护士虽然全面掌握了医学科学知识,成为病人可托付健康的医务工作者,但既不能有优越感,也不要自卑,更不要在乎部分人的偏见,要理直气壮、用科学真诚的态度关爱病人,让病人从护理服务中受到实实在在的价值。二是服务职能的转变。护理服务已由医院扩展到社会、全过程的持续服务,特别是对一些慢性病、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疾病,既使病人离开了医院,也要进行连续的跟踪服务,在加强健康教育的同时,改变不利于健康的生活习俗,让病人一日住院终生受益。三是服务主动性的转变,由被动等待转变为主动走出院门、走进社区,不失时机地开展医学科普知识宣传,用大医学观进行潜移默化的科学知识普及,让更多的人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让护理工作发扬光大。

2.4正确运用举证责任倒置,规范护患行为。

举证责任倒置明确了在特殊侵权中对特定事实的举证主体和责任承担。在这个过程中医患双方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既要求医务人员尊重和维护病人的健康权、咨询权、隐私权,把“话”说到,把“理”讲清;又要求病人应尊重、体

谅医务人员的努力和客观困难,不得无理取闹,妨碍正常医疗秩序。护理人员要正确运用举证责任倒置,在护理病人过程中,从法律角度认识护理工作的特殊社会性,依法施护,认真落实制度,主动履行职责,不能缩手缩脚,特别是对疑难危重病人,不能有所顾忌,要积极主动地实施救护措施。同时也要积极宣传法律法规,让病人知法懂法用法,更不违法。在要求病人签字时,作好沟通解释,取德病人信任。

2.5尊重病人权利,建立平等信赖的护患关系。

现代护理观以病人为中心,其核心内容就是尊重病人的权利,把护士与病人置于平等地位,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尊重病人的权利,平等相待,充分认识到护士既是病人的“专家”,更是病人的亲人和朋友,要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结合患者实际说明治疗方案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或意外,认真倾听患者意见,准确回答问题,让病人充分了解自己病情及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取得病人同意;同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直白相告的要取得病人监护人同意,还要注意保守病人秘密和保护病人隐私,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安慰;让病人了解其医疗费用实际应用情况,并建议实施节省费用的医疗方案,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和维护健康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郑晔.护患关系的紧张因素及防范[J].护理研究,2005,19(1):183.[2]宋慧英.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探讨.《时珍国医国药》,2006,2(6):204

作者简介:孙西珍(1960年3月出生),女,山东省临沂市人,1981年毕业于上海铁路卫生学校(今同济大学西校区),主管护师,现从事护理管理工作,已

篇3: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及改善

一、女大学生宿舍关系现状

高校女生宿舍一般由4~6人组成, 女生宿舍关系根据女生独有特点和行为, 可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1.和谐相处型

宿舍内部各成员关系相处融洽, 经常相互沟通、相互合作。虽然, 有个别成员或者有时候相互之间会产生意见分歧, 但大家互相尊重, 成员性格随和, 经常结伴而行, 宿舍气氛相对和谐、轻松、愉快。这类型的宿舍一般会有一核心人物来“主持大局”, 可以协调和处理好各成员之间的关系。

2.独立分派型

宿舍内部或宿舍之间出现小群体, 三三两两, 志趣相投组成一派。小群体内部团队意识强, 行动统一。小群体与小群体之间在一般情况下可和平相处, 各有各的生活, 但也不可避免地发生矛盾, 牵涉面较大。这一类型宿舍的成员一般不会主动与他人沟通和合作, 有明确的“领导者”, 女生之间交际圈子不大, 只局限在小范围。

3.相对无言型

宿舍内部成员可能由于性格和习惯不同等原因, 难成知己朋友, 但大家同在一间宿舍, 也有一定的沟通和合作, 但也有可能出现个别成员意见分歧, 有对立情绪和生活习惯, 互相不能合作等。这种类型的宿舍具有两面性, 极易两端分化, 无明确的“领导者”, 成员之间没有感情可言, 各顾各的, 宿舍气氛冷淡。

4.紧张对立型

宿舍内部矛盾激化, 怨气冲天。宿舍成员之间缺乏联系, 基本出现没有沟通, 没有交流的现象, 宿舍只成为睡觉的地方, 相互关系紧张, 时时处处都是压抑、烦燥的气氛。这类型的宿舍极易起纷争, 甚至有吵架, 打架的现象发生, 矛盾容易进一步扩大, 甚至达到难以和缓的地步。

二、导致女大学生宿舍关系紧张的原因

1.成长背景的不同

大学相对于中学, 女生宿舍关系更加复杂化和微妙化。首先, 女大学生上到大学, 一般是按照随机组合来进行宿舍分配的, 这样就存在了宿舍成员之间的不可选择性, 即好与不好都要接受。其次, 有些女生, 中学没有体验过集体宿舍的滋味, 来到大学就会出现同住难, 相处难的现象。而有些在中学虽有住过集体宿舍, 但大学不像中学时环境和生活单一, 同学来自四面八方, 个人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个性特征和语言、文化的差异, 也使得宿舍内部相互之间形成屏障。第三, 现在的很多女生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里百般宠爱, 而来到大学就发觉适应能力差, 独立能力差, 大家相处下来也容易产生矛盾。加之特别的是来自较发达城市和贫困地区的女生, 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差异, 使得她们之间更易爆发宿舍问题。

2.女大学生自身生理和心理特点

女大学生在青春中期, 生理和心理处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的阶段, 虽然有个性的差异, 但也存在一些通病, 这些通病是影响着宿舍关系的重要因素。

有些女生在交往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为人处事, 言行举止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我行我素。例如, 女生宿舍晚上常会见到以各种姿态, 或坐着, 或蹲着, 或站着, 或倚着, 在宿舍里, 在门口, 在走廊打电话的现象, 讲起来少则一小时, 多则三四小时, 甚至到凌晨, 这些或许已经成为很多女生的习惯, 但对于其他的女生来说, 这是一种折磨。还有夜归, 不归宿舍, 半夜挑灯看书, 凭自己的意识去判断别人等这些自我的行为, 常常会导致宿舍关系的恶化。

另外, 有些女生与人交往过于理想化, 自己如何对朋友好也要求别人对自己那么好, 凭自己的理想化标准来衡量友谊的轻重, 认为大家做朋友就应该要全心全意, 不能来一点虚伪和虚假。这些女生一旦发现现实并非如自己所想时, 就会觉得受到很大伤害, 不愿意再和别人交往, 形成无形的心理障碍。

加之很多女生存在猜疑、嫉妒、炫耀、虚荣的心理特点, 与人相处, 如果处理不好女生自身的问题, 相互之间就很容易闹矛盾, 甚至会导致不良的行为的产生, 影响到大家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甚至终身留下遗憾。

3.学校的管理

一位研究大学生个性形成的社会因素专家认为:宿舍是大学生的“第一社会, 第二家庭, 第三课堂”, 这充分说明了宿舍对于高校育人的作用。现在很多高校讲究校舍的建设, 讲究学生住宿环境和条件的优越, 在硬件设施方面下足功夫, 这也确实为女生的大学住宿生活提供了舒适, 但常常因为片面地追求这些而忽略了女生宿舍的软件建设, 缺乏对女生宿舍关系的关注和指导, 也缺乏相应的教育机制, 更缺乏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案。

4.其他生活琐事

女大学生进入大学后, 大一第一学期为大学的适应期, 之后, 大家就开始各忙各的, 各有各的精彩。有些成了班干部, 有些进入了学生会、社团, 有些则忙着学习, 准备考研、就业事宜, 而有些则恋爱为上, 醉心于花前月下, 这些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冲突而造成宿舍成员互相之间产生矛盾的现象比比皆事。还有的是, 因为奖学金、助学金的评比等关乎利益关系的事情, 也会使得关系不错的舍友都闹翻了脸。所以生活琐事也是造成女生宿舍矛盾发生的一个原因。

三、应对女大学生宿舍关系紧张的应对措施

解决女大学生宿舍关系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而且急迫的工作, 必须通过一定的措施来应对。如何处理好女大学生宿舍关系, 使她们接受教育, 锻炼意志, 增长才干, 努力成才是一项综合化的系统工程, 建议以自我教育和管理为主, 采取学生和学校双方共同努力的的措施。

1.女生自身方面

(1) 从自身出发, 改变自己是关键。

首先, 要清楚地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在宿舍里所扮演的角色, 从相处中分析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良的生活习惯。其次, 是注意人际关系的培养, 学习与人交往的艺术和技巧。再次, 是改变自己的性格, 将不足之处变好, 变得自信大方, 不拘小节, 改变自己孤独生活的方式, 融入集体生活中, 经常跟舍友一起逛街、吃饭, 能忍让和帮助别人, 时时赞美别人, 也坦然发表自己的想法, 闲聊时来两句幽默, 活跃气氛。最后, 生活细节“勿以善小而不为”,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尊重别人。

(2) 多一点宽容, 多一点珍惜, 互相帮忙。

有句老话“出外靠朋友”, 更何况是同一屋檐下的朋友就更应该互相照应。虽然大家来自四面八方, 生活习惯等会有所不同, 而且每个人都存在缺点, 这就需要大家要有一颗包容的心, 不要过于计较太多, 不要苛求自己也不要苛求别人, 学会如何接受别人。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 要考虑到大多数室友的要求, 并与之相适应, 这样才有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况且大家同住4年, 毕业之后或者就会各奔东西, 不能相聚, 此时此刻大家应该学会相惜, 学会分享, 包括食物、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情, 学会交流, 多为别人考虑, 言行举止不要伤害到别人的感情, 活泼开朗一点, 不要让别人远离你, 更重要的是大家在学习、生活、工作特别是困难面前要互相帮忙, 哪怕是帮忙打一瓶水, 关心一下, 也会增添彼此间心灵的温暖。

(3) 打开心窗, 换位思考。

激发人际交往矛盾的一般是生活琐碎小事, 不少女大学生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要“打开天窗说亮话”, 时间一长, 隔阂便加深, 甚至会到不可弥补的地步。当发生矛盾时, 即使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 都要尽快冷静下来, 等到心平气和时道出自己的想法, 并要学会换位思考, 主动地考虑别人的难处, 将自己置于对方的角色, 认真倾听别人的想法, 对别人多一份谅解和尊重。

(4) 多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大家加强沟通很重要的载体, 只有在活动中大家才有机会表现出自己的才能, 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感受到集体的力量, 从而增强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宿舍内部平时出去吃吃饭, 逛逛街, 或者一起劳动, 打扫卫生, 或者以宿舍为名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等, 这些都可以增进宿舍成员彼此间的感情, 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2.学校方面

(1) 完善住宿制度和条例。

学校应在住宿方面加大规章制度和管理建设, 除了要完善住宿环境等硬件设施之外, 还要注意加强宿舍内部和谐的软环境建设, 充分调动一切可调动的积极性, 营造健康向上的健康宿舍文化氛围。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通过各方面有效载体, 发挥高校宣传、教育工作的优势, 充分表现出学校宿舍文化精髓。完善宿舍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 对女生宿舍行为进行合理调控, 使她们具有较高的组织纪律性的同时又具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 使宿舍管理格局定型于一种宽松、和谐又严格的大环境氛围, 形成大环境左右小环境, 小环境支持大环境的良好循环。

(2) 将心理辅导落户女生宿舍。

高校里大部分的女生心理是健康的, 但宿舍关系问题也困扰着很多的女同学, 这使得这些女生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阴影, 也增添了学校的安全隐患, 但是目前很多有宿舍关系问题的女生, 却很少会主动寻求心理帮助和辅导, 认为这是一件小事, 或者难以启齿, 但久而久之将会对她们造成很深的影响。女生宿舍关系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沟通桥梁和推动作用, 利用好学校的心理辅导和咨询中心。把两者有效结合, 建议将心理辅导从单一的办公室环境搬离到实践场——宿舍中去, 只有深入到女生中去调研宿舍问题, 了解女生宿舍矛盾的来龙去脉, 才能对症下药, 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3) 开展有效的教育和课外活动。

现在, 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心理辅导课, 各院系可在此方面加大对女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教育和辅导, 科学引导学生处理好与人相处的学问。同时要加强第二课堂建设, 可开展宿舍卫生评比、宿舍文化评比、文明宿舍评比、宿舍文化节等以宿舍为单位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比赛, 在宿舍间的良性竞争中形成宿舍成员间团结协作精神, 不断加强学生宿舍的文化氛围,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周珊.大学宿舍管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6, (6) :199-202.

[2]张卫平.解析女大学生寝室的人际关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5, (4) :471-473.

[3]王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新探[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 2005, (3) :64-67.

[4]刘朝霞.大学生宿舍的群体心理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5, (6) :91-93.

[5]王莉.女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之调适[J].邵阳学院学报, 2005, (4) :151-152.

篇4: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及改善

[关键词]“80后”大学生 人际关系 改善 策略

[作者简介]骆佳梅(1981- ),女,浙江义乌人,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学工办主任,讲师,主要从事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咨询。(浙江杭州310018)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5-0170-02

一、“8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

“80后”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思想活跃、情感丰富、独立性强,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人际交往的需要往往更为强烈,通过人际交往,讨论人生理想,诉说喜怒哀乐,彼此之间进行的情感交流可以使他们的友谊、归属、安全感等需要得到满足,从而获得充实、愉快的精神生活。进入大学后,面对开放的环境、各种压力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80后”大学生往往处置不当,轻者整日郁郁寡欢、心情沮丧、常被苦闷烦恼的情绪所困扰,重者甚至会因精神压力过大而恶化成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通过对浙江省14所高校1246位“80后”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而得出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3.2%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问题上受困扰程度严重,且在心理上出现较为明显的障碍;26.8%的大学生与朋友的关系不牢固,人际关系常处于起伏波动中。对表中的细项分析可知:“交谈”细项显示,4.95%的大学生不擅交谈,只有在极需的情况下才与人交谈,34.68%的大学生交谈能力一般,表述时条理不清晰。“社交”细项统计显示,5.86%的大学生在社交活动与交友方面存在较大的行为困扰,28.83%的大学生社交行为被动。“待人接物”细项显示,2.25%的大学生缺乏待人接物的机智与技巧,17.57%的大学生情绪很不稳定,常处于矛盾状态中。“异性交往”细项统计显示,9.01%的大学生不知如何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分寸,29.28%的大学生不懂得如何与异性交往最适宜。

二、“80后”大学生不良人际关系的形成原因

首先,从客观条件来讲,“80后”大学生生活在家人的溺爱之中,基本上没吃过什么苦,很少甚至没有见过社会的黑暗面,他们往往想当然地看待人际交往,对人际关系的追求也常带有理想化的色彩,他们常以自身标准要求对方,片面强调自身的需要和利益,而一旦发现对方某些不好的品质就深感失望。

其次,从主观上来讲, “80后”大学生比较自我,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而较少考虑他人的感受,缺乏团队合作意识,这样一来极易形成不良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80后”大学生存在着心胸狭隘、自寻烦恼、胡乱猜疑等性格缺陷,这直接导致人际交往能力较差,而伴随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质,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寻求性格的不断完善,而是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态度。在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后的自我解决能力和求助他人帮忙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一旦人际关系出现问题,他们总是以逃避的态度来对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这也成为“8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较之于性格外向的人,性格内向的大学生更易形成不良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上讲,人具有社会性,只要是正常人,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在遇到人际交往问题时,性格外向者会及时宣泄,求助知心朋友,从而求得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而性格内向者,往往会掩饰自身的真实想法、情感和需要,不愿与朋友交谈,不能及时求得解决方法,久而久之,问题越积越多,最终与良好人际关系失之交臂。

再次,从交往技巧的获得上,“80后”大学生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一是由于“80后”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很少有兄弟姐妹进行沟通,偶尔和同学之间的交往也由于繁重的升学压力而变得少之又少;二是常以第一印象作为处理以后人际交往关系的态度,但交往之初,并不能完全了解一个人;三是在交往技巧的获得上,有不少同学急功近利,只知道用自己的方式与他人交往,而很少考虑到交往对象的需求,经常造成事与愿违的后果。

最后,高校对“8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导向性的教育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现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一般都包含人际交往的相关内容,但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课都是以大班形式开设,对于心理健康辅导这样需要小班教学和辅导的课程,无法发挥其真正实效。不仅如此,课后心理辅导老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的干预也不够及时,致使很多大学生在课堂上即便听到了一些关于人际交往的相关理论和技巧也只是

纸上谈兵,一旦遇到实际问题仍然有很多学生无法解决。

三、人际关系改善策略

要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体应在交往的过程中遵循诚实、宽容、平等、尊重和谅解的原则。大学生与人交往时,应真诚对待每个交往者,积极顾及交往者的感受。在表现自己的同时也要顾及他人,给人以被尊重和接纳的感觉,从而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形成融洽的集体关系,并积极向外拓展自己的交际圈。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主要策略如下:

1.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加强自我训练,提高心理素质,积极储备各种良好的交往品质,增进个人魅力,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掌握友好人际关系的原则,如正直、平等、诚信、宽容、真诚、自信、热情、换位思考等。避免自卑、怯懦、猜疑、逆反、做戏、贪财、冷漠等七大不可取心态。避免首映效应、近因效应、刻板效应、定势效应、投射效应和消极的情绪。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差,建立健康的人际交往模式,培养主动真诚交往的态度,对待他人应保持热情。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审视自己,认识自己。

2.真诚待人。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十分追求个性发展,但心理的成熟与生理的成熟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强者不愿被迎合,弱者不愿被轻视,这些性格特点决定了人际交往的基础只能是人格平等、以诚相待、相互重视、相互支持。在学习生活工作特别是困难面前,互帮互助。此时,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关键是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忘记过去的成功或失败,把大学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保持平和理智的心态,谦虚待人。

3.学会赞美他人和掌握批评的艺术。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说,赞美也是一种有效的交往技巧,能有效地缩短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心理距离。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指出,“渴望被人赏识是人最基本的天性。”赞扬能释放一个人身上的能量,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人受到赞美后,都会不自觉地按赞美的话去做。适时的赞美,可以增进彼此的吸引力,但要注意以下四点原则:要有真实的情感体验;符合当时的场景;用词要得当;要相信自己的感觉,并恰当地把它运用在赞美中。批评是负性刺激,通常只有当用意善良、符合事实、方法得当时,才会产生效果,促进对方进步。“80后”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自小家庭环境优越,个人优越感强,抗挫能力差,不愿被批评,因此,在交往时,如遇到对方做错事情,进行批评时一定要注意场合和环境,先肯定对方的优点,再谈自己的观点,措辞真诚友好,对事不对人,并时刻关注对方的反应和想法,给以肯定和鼓励,以缓解批评的尴尬局面。若要纠正对方,尽量以幽默示之,不要出言伤人。

4.学会宽恕和道歉。任何人际关系中都存在着分歧、争吵以及矛盾冲突,这往往造成交往双方的不快甚至是伤害。若忽视这些分歧、冲突,亦不能实质性地改善人际关系。对于“80后”大学生来讲,关键就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有了这份胸襟,相信没有什么人际矛盾不能化解。衷心道歉不但可以弥补破裂的人际关系,而且还可以增进感情。掌握正确的道歉方式,必须认识到道歉并非耻辱,而是真挚和诚恳的表现。道歉应及时,越耽搁越难以启齿,有时甚至追悔莫及。大学生之间的矛盾,大都是发生在没有什么原则问题的小事情上,只需打个招呼、说声抱歉,便能化干戈为玉帛。

5.真诚帮助他人。心理学家发现,以帮助与相互帮助为开端的人际关系,不仅容易确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且可以迅速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使良好的人际关系迅速建立起来。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都需要有丰富的人际关系世界,大家聚在一起,更应在学习、工作、生活、情感等方面提供给对方真诚的力所能及的帮助,从而使双方离开窘迫的局面。建立起更好的人际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帮助与被帮助、爱与被爱、共享欢乐、分担痛苦。

6.主动接纳他人。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适当地吐露自己的内心,才能走进别人的世界。“80后”大学生首先要从内心解除屏障,主动与人交往。当对他人做出友好行动,表示支持或接纳时,对方的心理就会产生压力,为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也会对对方报以相应的友好行为。善于与人交谈的人,往往能恰当地分配与人交往、参加集体活动的时间,以取得与他人思想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融洽。

7.学会用微笑与感谢。微笑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与人交谈时,应面带微笑,让自己的语言柔和使人易于接受,并给予对方更多的理解。设法找出身边同伴值得称赞的优点,运用积极暗示来减少或消除他人的不良印象。恰当地运用感谢可以得到他人的青睐,现在很多大学生虽然心里知道感谢,但却很少付诸行动。大学生应学会把感激表达出来,表达感激时,要专注对方,用清晰自然的话语真诚地表示感谢。学习换位思考,学会感谢父母、老师和同学,使得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8.学会进行心理咨询。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心理困惑,有些可以通过自身得以调节和恢复,有些则不能轻易解决,此时应通过心理咨询的途径,与心理咨询师沟通来缓解压抑的心情,若仍不能释放自己的情绪,则应采取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建立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而心理咨询师最主要的义务就是替求助者保密。因此,到心理咨询室,来访者可以尽情地宣泄,将内心困惑做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里程碑,是走入社会前的最后准备。作为“80后”的大学生,应拥有挚诚的热情,充分利用高校学习的时间,从性格、能力、学识、体态、交际手段与社会经验等方面锻炼自己,针对自己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客观地看待自己,培养和增进接纳自己的意识,懂得完善自己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寻找合适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逐渐学会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更加积极地适应大学生活,为充分社会化、成功就业添砖加瓦,以完善自己的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郭丽.大学生人际交往个案解析[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2]侯丽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调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4]闫秀平,张玲玲.女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与改善对策[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0(1).

篇5: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及改善

医患关系贯穿于医疗的全过程,它是随着医疗事件的发生而形成的,这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我们不应该回避和掩盖这对矛盾的客观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1.1 解决医疗纠纷适用的法律不健全

医疗卫生事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而针对其特殊性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卫生法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未能真正起效于解决现实中的医患纠纷。目前对卫生立法的更高要求是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但建立或健全的真空期,造成了有些纠纷在处理上的无法可依、无的放矢。

1.2 医学的复杂性

医学领域充满着未知和变数,针对复杂的患者个体,医务人员对疾病的认知和医疗技术的运用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即使在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外一致承认的疾病确诊率仅为70%,各种急症抢救的成功率也只在70%~80%。因此,任何医院和医生都不可能包治百病,疾病的治疗过程始终存在着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病人对医疗效果期望过高,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1.3 少部分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欠佳

少数单位和少数医务人员中存在着不正之风及服务态度差、职业道德水平低等问题。虽然医疗事故在整个医疗卫生事业中是小概率事件,难以杜绝,而对当事人来讲却是百分百。患方对医方的不满,加之始料未及的悲伤,也就难免使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升级。

1.4 部分群众对医疗制度改革不适应

随着医保制度的建立,医疗费用由过去的公费全包变为个人承担一部分。有些患者对自己花钱看病还不适应,心理承受能力降低,往往将不满发泄到医疗服务中。

1.5 体制问题

体制问题是改革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原有的医疗卫生体制在市场经济初建的今天,明显存在不合时宜的地方。在旧体制改革过程中,对医患关系进行分析时,我们不难发现:不适应时代的旧体制成分,在束缚改革进程的同时,也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隐患。

1.6 新闻媒体的不当渲染 某些新闻媒体在报道一些医疗事件时,未能考虑医疗问题的特殊性,对医疗事件的严重性存在不切实际的渲染,给群众就医留下了心理疑虑。改善医患关系的必要性

2.1 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是发展生产力的需要,而医患关系的紧张,必将影响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应该适当加快改善医患关系的步伐,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环境、条件上的便利,以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

2.2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社会主义的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和发展体现我们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卫生事业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只有积极、主动地改善医患关系,才能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3 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卫生事业发展的两个主体方面,卫生人员的责任是通过服务推进卫生事业发展,人民群众通过购买服务,支持卫生事业发展。只有两者协调,卫生事业才能发展。处理好医患双方的矛盾,对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改善医患关系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医德教育,完善制约机制,寻找医患关系的平衡点 医德医风同医疗技术一样,其优劣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医德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以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实践表明,医患之间的矛盾冲突,大部分是由医德医风引起的。因此,必须加强医德教育和完善制约机制,从而找寻医患关系的平衡点。一是 对医务人员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使医务人员牢固树立敬业奉献精神,充分认识医方与患者的对等关系,提高医务人员树立良好医德医风的自觉性。二是完善医德医风制约机制。根据单位实际,建立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体系。建立廉洁行医制度、社会监督制度、检查考评制度和医德奖罚制度等,通过制约措施和激励机制促进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3.2 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协调医患关系 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拓展了临床医师的工作范围,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进行观念转变和知识更新。医务人员除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外,还要掌握与医学有关的边缘学科知识。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不能仅限于下医嘱,开处方,要根据医学的发展,尽快由单纯的医学范围扩大到社会范围,由只注意生理变化到既要注意生理变化又要注意心理变化,只知道病人患的什么病是不够的,还应该知道患病的是什么人,什么情况下容易患病,要运用系统的观念来分析研究医学的有关问题,以适应各种患者医疗、预防和保健的需要。同时拓宽服务职能范围,开展承诺服务、便民服务、导医服务、咨询服务等,适应患者需求,密切医患关系。

3.3 规范卫生法律法规

由于医患服务的垄断性,在医患关系中,医方处于主导地位,医方与患方通常处于命令和服从的不对等地位。其中对传染病人的分类管理,更具强制性,这是医疗服务所需要的。这种关系,与民事法律法规的主客体关系存在明显的差异,因而不宜以民事法律法规来规范医患关系。在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加强医疗管理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引入国外先进管理模式,把我国现行的卫生法律法规在处理医患纠纷中的适用度不断完善和提高,有助于把日益复杂的医患关系处理得当,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医患矛盾。3.4 尊重患者的知情权 知道自己的病情是患者起码的要求,病人如果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不明白,就会对医疗方案不理解,并因此产生矛盾。人和机器不同,在医疗过程中,必须调动患者的积极性,让患者知情,在大多数情况下,更能赢得患者的配合,使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使医患关系得以融洽。当然,对患者的知情权的尊重,要根据病情的不同和病人本身文化和心理素质等的不同而区别对待。医生用药问题也是知情权的重要内容。如果是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药品,在使用前必须告诉病人,在征得同意后方可使用。用药时,应遵从廉价有效的原则,而不能动辄就用贵重的药品。

3.5 注重患者的心理疏导与心理治疗近年来,医患之间的恶性冲突时有发生,行为人的法律、道德意识淡漠固然是导致冲突的主要原因,但病人复杂的心理变化对医患矛盾走向极端不无关系。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病人在寻求康复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其中一些难以攻克的医疗难题,如某些疾病尚无有效治疗办法等,病人对此常常产生难以自控的情绪和行为。尤其是癌症患者、伤残严重的患者以及期望值过高的病人,当他们发现自己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又无法摆脱疾病带来的痛苦时,就背上巨大的心理负担。当患者把心理压力以消极的方式表现和发泄时,医患关系的紧张、激化就不可避免的了。所以,作为医方,必须在治疗疾患的同时,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与心理治疗,以求得到患者的理解(下转封三)(上接1836页)与配合,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减少双方误会。

3.6 积极稳妥地推进医疗保障体制改革 到2002年6月,全国已有93%的地级以上统筹地区启动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覆盖人数约6000万人。但到2002年底,全国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还有6个没有启动;全国单独统筹的1500多个县级统筹地区中,还有200多个没有启动;已经启动的多数地区还存在覆盖面小的问题。此外,许多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还没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参加当地的基本医疗保险。在考虑城镇医疗保险体制完善与发展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广大农村地区,完善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稳定因素,才能把社会主义医患关系向和谐的方向推进。

3.7 新闻传媒的理性与成熟 新闻传媒对社会事件的“曝 光”与监督,在很大程度上净化了社会氛围。然而,新闻传媒因出于新闻的轰动效应,对医患关系或多或少有不符实际的报道,给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乃是天职。如果因为媒体的大肆渲染,不顾医学领域的特殊性,一味发掘所谓的医疗“内幕”,把简单的医疗事件作为新闻热点,无休止地披露,会使医务人员在急救病人时背负沉重的思想包袱而影响及时而准确的抢救。

医疗事件的处理结果直接影响到医疗工作,也与社会的稳定、发展息息相关。在我国,不管是医方还是患方,都应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时刻牢记社会主义的法律及道德规范,只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我们坚信,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人民思想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前进,我国的医患关系必将朝着更为和谐的方向发展。

三、健全体系,完善机制,以创建“平安医院”为抓手,全面推进医疗机构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医疗机构是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公共场所。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就是要为医院开展医疗服务提供安全、和谐的内、外部环境。

在创建“平安医院”活动中,卫生系统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严格规范医疗行为,维护正常医疗秩序。

认真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临床诊疗规范,自觉规范职业行为,不超范围开展医疗项目,不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不做违法违规医疗广告,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不雇用“医托”,严厉打击“号贩子”和“医闹”,有效制止严重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

(二)完善医院安全防范体系,保证医院内部管理有序。

认真落实《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加强内部治安,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提高医护人员的防火、防盗等安全意识和治安防范意识,严防盗抢、扒窃,有效保障患者和医院的财产安全。按照《医疗卫生机构灾害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指导意见》的要求,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医疗救治预案,完善医院重大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机制,健全急诊抢救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应急处置能力,杜绝各类责任事故的发生。建立健全内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毒麻药品、放射源以及各类危险化学品。增强医护人员及职工的法制观念,自觉抵制商业贿赂。

(三)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教育医护人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不断改善医疗服务态度,探索建立医患沟通平台和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妥善处理并积极化解医疗纠纷,提高群众对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秩序、环境等的综合满意率。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方便群众防病治病,逐步扩大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平安建设的覆盖面。

五、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防范

1、实施科学管理(系统化、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树立医疗安全第一的思想。

2、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修养,注重病人的心理需求)。

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狠抓三个落实即技术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和各项技术操作常规的落实。如门诊急诊的岗位责任制、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术前病例讨论制度、护理工作中的“三查七对”及注射室、处置室、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制度等。减少甚至杜绝工作不认真和违章操作等现象。尤急诊抢救时只能一人指挥,如有分歧个别交流,不要当着家属的面说三道四。

4、《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条:患者有权复印或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病历资料。所以要加强医疗文件管理如:书写不及时过于简单,重点不突出,病情讲不清,症状说不明。错字连篇,字迹潦草,用词不当,缺少上级医生指示,辅助检查不看不分析等。要做到(1)简明、扼要、全面地询问病史,减少遗漏、重复,避免病人不信任及厌烦情绪,使自己在病人中树立威信(2)病历字迹要清楚,内容全,有鉴别意义的阴性症状或体征也要记录(3)接诊时间、抢救时间要写清,按严格规定时间完成各项工作,并做到首诊、首问负责制(4)患者有生命危险、需要住院或留院观察的,要告知疾病的风险、住院的好处,介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的利弊,向家属或患者交代后,仍拒绝住院或观察的,要由患者或家属签字(5)诊断要经得起推敲,要有回旋的余地,以避免误导其他医务人员(6)诊断或处理存在疑问、有异议时,应及时申请会诊(7)要向患者交代清楚需要注意的事项,特殊项目除在门诊病历写清(如骨折复位、固定后的注意事项、复查时间等)、交代清外,还要由医院留档备查(8)危重病人做CT、拍片、化验,要有医务人员跟随,以防不测(9)根据患者的经济条件,选择适当的检查、治疗方案,避免诊疗过度。但对于必需的检查及治疗项目必须写清、并交代清其必要性(10)合理应用抗生素及其他药物。告诉患者用药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到处方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11)不在患者面前评判兄弟科室工作,不对兄弟科室工作品头论足(12)尊重患者隐私权,特殊部位的检查要注意无关人员的回避问题。强化服务观念(急诊、体检、手术、查房、门诊五个环节为重点)

5、谨慎服务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注意言行举止尤检查时,诊疗时,手术麻醉时,重症抢救时,及社会名流)仔细做好病情介绍,圆满答复提问,科学解释,交代预后要清楚,言语要动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术前谈话要认真,签字手续要认真。

6、强化非医疗服务的观念,如扶老年人。轮椅送病人

7、强化廉洁服务的观念,如拒收红包等。

8、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严禁说大话说空话。打保票

9、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心理反应转变服务模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0、关心病人家属(换位思考)有时家属期望值太高。

11、尊重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常听到“治不了,你怎么不早说”“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你会治来找我干什么”。

12、加强医患沟通:如群众威信较高的老医生,就是误诊误治,病人及家属会认为“连他都治不了就该死”说明高超的医技和沟通技巧赢得患者信任的重要性。

13、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要因为是本院职工或家属,熟人不好意思做各种检查,该做的一定要做,不做记入病程录,请签字为证。

14、一旦发生医疗纠纷,保管有关原始材料,严禁涂改,伪造,销毁病历资料等,因输液输血注射服药等引起不良后果的要对现场实物暂时封存保留,以备检查,凡与其不相干的部门科室人员不要参与解释及处理,但要帮助其尽快离开公共场所,并尽快报告院长,当事人员不要与患者争执,不要影响正常诊疗秩序,引导患者至行政办公楼纠纷调解办公室(或者离营业用地远点的地方),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改善医患关系

何谓医患关系?如我们伦理学书上所说的,它是一种社会关系,是患者与医生在诊疗或缓解疾病过程中缩减里的相互关系,它是医疗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然而近几年来,医患之关系并不融洽,医疗纠纷的发生频率也不断上升。本学期学了伦理学的课程之后,我想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反思一下医患关系。

首先站在医生的角度来说,每次说到医疗纠纷,我们的白衣战士和白衣天使都会很不平。的确,医务人员的工作重,压力大。但治病救人却往往得不到患者的理解和尊重。我想医务人员应该从自身的角度考虑一下原因。据报道,在不断增多的医疗纠纷中,只20%真正是由于医疗技术失误而导致的,而接近80%的医疗纠纷是由于医护人员的医疗服务态度不到位或者言语生硬冰冷引起的。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疾病的原因,他们承受着比普通人要重的压力。医生的一个白眼和一句牢骚,在普通人看来,可能根本就没有什么,但对一个患者来说,他就可能会误认为其中有暗含的意思。那么怎样才能够取得患者的信任,与患者进行沟通呢?这对于一个医务工作人员来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做好的,能做到这一点的医生才算得上是好医生。我认为医生这一职业与其说是一种技术性的职业,倒不如说是一种服务性的职业,因为它面向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心灵有感觉的人,它需要有一种发自心底为病人服务的意识,只用拥有了这种意识,才配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医生,才能无愧于希波克拉底的誓言。

首先要树立一个良好的印象。良好的印象是和谐医患关系的开端,能够给病人带来安全和保障感。一个粗枝大叶,手忙脚乱的医生是得不到病人的好感的。人们一想到好医生,联想到的是细致,耐心,博学,负责这样的词语,这便是社会对医生这一角色的要求,因此作为一名医生,要努力使自己做到这些品质。其次要端正服务的态度,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是病人敏感的问题,也是医务人员心里道德水平的体现。不负责任,敷衍塞责,言语不良,拿病人出气将直接导致医患关系的恶化。其实这些情况常常是由于医生缺乏自制力而造成的。由于医务人员长期的工作压力大,强度高,得不到发泄,很容易产生不满的情绪。特别是当某一问题解释不清时,面对患者的责难,如果没有很好的自制能力,就很容易造成情绪的爆发。因此医务人员要有一套自己的减压措施。由于患者患病后常会出现焦虑,抑郁,孤独,被动依赖,主观感觉异常等反应。因此医务人员应该考虑到患者出现的这些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予以关怀和治疗。努力给患者一种安全,舒适的环境,并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

最后,要有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医生的情绪状态会对患者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积极的心态会给患者的心中撒上阳光,使患者也变得乐观,对健康充满信心,乐于同医生配合。而消极冷漠的精神状态则会给患者蒙上一层灰色的阴影,使患者悲观失望,产生极坏的作用。

而另一方面,从患者的角度来说,患者在医患关系之中也不是完全被动的。随着医学的发展,患者有越来越多的参与治疗的权利和义务。因此作为患者应该积极的配合治疗过程,尊重医护人员,并遵从医嘱。但目前由于受社会舆论的影响,患者对医院和医生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很多患者诊断时不相信医生,开药和做检查时又认为医院是在骗钱。有的患者从住院第一天起,就每天要求复印病历,以“保留证据”,更有甚者在医生做检查时用录像机在一旁拍摄。患者信任医生是治疗的第一步,这种对医生的不信任会给医生造成极大的压力,而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压力越大就越容易出错,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恶性循环,不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最终损害的是患者自身的利益。

患者不遵医嘱也是影响医患关系的一大障碍。有些患者通过杂志,电视等渠道了解了一些有关的医学知识,就将自己的病于其联系,他们对疾病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希望医生能够按照他们的意愿来开药,另外有些患者对用药存在偏见,有的人只想用中药。其实这些患者的想法很多都是片面的,甚至是不科学的。医生毕竟对患者的疾病有过专业系统的学习,了解的医学知识要比患者多,如果能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解释情况,患者一般都是能够接受的。作为患者则有义务将自己的详细病情告知医生,这样医生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

患者期望值过高是造成医患纠纷的又一原因。抢救病人的时候,医生们遵循的原则是“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尽100%的努力”,但医学水平是有限的,治疗技术也有限,而病情的发展又难以预料,对任何疾病的诊疗都不能保证100%准确。患者如果期望过高,就容易产生纠纷。将“消费观”用于医疗中是不正确的,日常生活中,钱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衣服、食品等,却买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因为疾病本身就具有不可预知性。作为患者应该放平自己的心态,相信医务人员是尽全力使自己康复,积极的配合治疗。

篇6:如何改善大学师生关系

如何改善大学师生关系

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两个承载着民族智慧和希望的群体。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两个群体不仅没守住教育这块本该是社会行业楷模的净土,而且在外界的干扰下加入了污染教学环境的洪流,蚕食着良好师生关系的传统。看着“博导虐博事件”和“杨帆与学生肢体冲突事件”,很多人呼吁大学师生关系和为贵。改善师生关系这一难题摆在眼前,不仅师生自身需要改善,而且社会其他力量也要参与其中。

大学本是精英教育,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师生关系就不得不经受现实的考验。学生越来越多,但教师队伍由于建设的规律,不可能同步跟上,结果现在的本科班像高中班,硕士班像本科班,学生所能分摊到的教师资源大大减少,师生关系也如同摊饼一样被迅速地摊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咱们英语老师如果有充裕时间,肯定乐意逐一找同学纠正一下英语发音,因为它不仅对教学大有裨益,也能拉近师生关系。因此师资力量的紧缺成为了师生关系疏远的重要因素。

大学应该合理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学科研论文发表数量增长迅猛,然而一项调查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有调查显示平均每位教师一年读了1.5本书,然而有一本书就是教学辅导。知识的输入同产出本是成正比的,老师不读书却出现“出书热”和埋头于科研的现象。试问科研到底是质量胜过数量还是数量即质量?现在,高校教师的压力很大,要上的课很多,科研压力也大,还得带学生。一名高校教师光能搞科研不行,还得能教学生;光能教学生也不行,还得能搞科研。老师只能在教学和科研之间穿梭,时间精力不足直接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如备课不扎实,讲解不细致等等,更不用说拉近师生关系了,长此以往,彼此都成了过客。因此要改善师生关系,就必须减轻教师科研压力,使其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教学。

改善师生关系从主观方面讲,教师需真心热爱和关怀学生,努力做到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呵护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用自己扎实的备课、渊博的知识、崇高的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而不是以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态压着学生。这就是《死亡诗社》中基丁老师的成功之处,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带领着学生前进,同样《放牛班的春天》中马修老师也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学生应该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多体谅老师的苦心,体贴老师的劳动,珍惜老师的劳动,以一颗感恩的心善待老师的付出。

上一篇:入职工作小结下一篇:记一次有意义的班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