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课程总结

2024-06-28

电工技术课程总结(精选6篇)

篇1:电工技术课程总结

电工技术课程总结

系别:生物工程院专业:微生物技术及应用 姓名:夏君学号:11113568

当开设这门学科时,我很郁闷,为什么我们学微生物的还要学有关物理方面的知识。觉得这学校有病,在心里一直纠结,是不是也该让电信专业,学一下细胞培养呢?也许看到这许多人会为我的想法,而开怀大笑。其实好好想想自己当时真幼稚,可真正深入其中,我却慢慢地喜欢上它了。

首先在这里感谢老师在这一学期里孜孜不倦的教学,说句心里话,老师上课真的很认真,虽然是考察课,但老师上课的认真程度却超过了很多专业课老师。在这里,再次向老师表示感谢。下面我自己对于这门课的收获,感受以及我的一点拙见!

一:对课程的认识

电工指研究电磁领域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以及电力生产和电工制造两大工业生产体系。电工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促进社会文明的有力杠杆。早在1883年电能开发的萌芽时期,恩格斯就曾经评价了它的意义:“„„这实际上是一次巨大的革命。蒸汽机教我们把热变成机械运动,而电的利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使一切形式的能──热、机械运动、电、磁、光──互相转化,并在工业中加以利用。循环完成了。德普勒的最新发现,在于能够把高压电流在能量损失较小的情况下通过普通电线输送到迄今连想也不敢想的远距离,并在那一端加以利用──这件事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力的利用成为可能,如果在最初它只是对城市有利,那末到最后它终将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一个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充分说明了这一预见的正确性。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中,电工技术的应用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在人们使用的各种电气和电子设备中,主要的设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电路组成的。因此,掌握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篇2:电工技术课程总结

班级:制药11302班姓名:胡文涛学号:11113265时间沉淀在岁月的长河里,如滔滔江水一去不复返,转眼之间,我们已经成长为一名大二学生,即大一学弟学妹口中的“学长、学姐”了。长了一岁,想法不同了,没有大一时的闲散、烂漫,对未来有所期待与憧憬了:长了一岁,在某些方面定性了,知道知识的重要,生活的不易;长了一岁,责任大了,想起了自己肩上的种种责任。

在我们高职大部分学生的眼里,大二可谓是我们大学学习的黄金时期,在这一年里,我们要掌握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专业知识,也正是在这样一个紧张的学习期里,我首次接触到了电工技术课程,在这门课程里,我学到了许多不同的东西,这些涉及到课程、老师、个人、就业以及实训周等几个方面。

(一)、课程的认识 关于这门课程,就个人观点而言,我所学的仅仅是片面之部,在这门课程里,我重拾了初高中时的基础物理知识,原来小小的几A电流竟然蕴含着如此之多的奥妙,它不再简简单单是电子的定向移动,简简单单的串并联,简简单单的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的组合,而是由此而衍生出的许多复杂的电路及仪器组合的变换。在这门课程上,我知道了许多之前不知道的知识,诸如:

电阻元件的色环标注法:分为四色环和五色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任一时刻,流入电路中的任一节点的各支路电流代数和恒等于零。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任一时刻,沿电路中的任何一个电路,所有之路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节点电压法:以节点电压为未知数,应用KCL列出各节点的电流方程,并联立解出节点电压,再进一步求出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戴维南定理:一个由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构成的二端网络,可以用一个电压源Uoc和一个电阻R1的串联电路来等效(等效电源定理)。

叠加定理:当线性电路中有几个电源同时作用时,各支路的电流(或电压)等于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可能以上例举的几个方面并不能完全概括出电工技术课堂的内容,对此门课程的深入认识也有点片面,但它对我自己的学习及知识的拓宽有一定的帮助。

(二)、对老师的看法 在此之前,我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并不是很大,作为一门专业拓展课,我个人以为只要知道一些基本知识就可以了,但是刘老师,你改变了我的看法。你,传授给我们知识;你,传达给我们社会就业信息;你,带给我们全新的视觉。你的授课方式,是那样的真诚、执著、清晰,每一个章节都放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电工新世界,什么三相交流电,什么星形连接,什么Y型连接,一个个看似不相关的东西都暗含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除此之外,刘老师很有责任,有良好的师德,在每一堂课上都会为同学们释疑,一个知识点,假如有人不明白,你都会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传递着自己的为人师德的魅力。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刘老师你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有些知识点,你讲授的太快,我们还没反应过来,已经结束了,这也构成了这门课程的不足之处。所以在这里给老师提一个小意见,老师以后可以根据同学们所提和自己的看法,选择最有效的方法进行授课。

(三)、个人的认识

谈到自己,我不敢肯定地说自己如何优秀,如何有理想,如何有能力,如何勤奋好学,但我想说的是任何一件简单的人或事都能暗含其深刻的意义。单就电工技术这门课程来说,我不仅学到了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节点电位法,戴维南定理,叠加定理等具体的知识,而且还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电阻元件的四色环和五色环象征着人生不同的光彩,每个人的一生有不同的选择选择之后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但即使如此,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不同的颜色及意义。

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传递这样一种人生哲理:任何人,任何事,从起点出发,不论途径如何,最终都会回归人和事的最终本义,完成他们本身的轮回。节点电压法和叠加定理告诉我们:成功并不是偶然的,必须经过一步一步的积累,从中发现成所必须的因素,即使方法千百样,但其根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成功。

戴维南定理则暗示着处事之道。万事万物本有源,各有各的千秋,在处事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集思广益,找出一个等效之法走向光明之道,这大概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含义的另种体现吧!

在电工的课堂里,我所学到的,不管是真正的文化知识还是其所暗含的哲理都带给我们指导作用,指引我们一步一步走向光明灿烂的明天,为未来奠好幸福基石,打下坚实基础。

(四)、就业的认识 就业,就目前来看,我们也许迷惘,觉得毫无方向,但我们又不得不去认真思考它。择业要有方向,并且这个方向要牢固,不能朝三暮四,有了正确的方向你就会发现前面有一条大路,同时应有自信心,不要惧怕未来的挫折与磨难,积

极面对,勇敢去尝试。就电工专业知识层面分析,就业形势主要从事电机、电器、电力系统、工业自动化、建筑智能化领域的研发,工程设计、管理工作等具有宽广知识和较强适应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课程在延伸之处,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日常生活和工业化相连接,前景可谓可观。抛开其电工专业来说,联系到我们生物制药专业来说,在未来生物制药的领域里,不单单强调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技能储备,更注重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在掌握扎实专业技能及知识的条件下,我们还要掌握仪器的操作与维修,这就要求我们掌握相关的电工技术基础,以便在需要之时用自己的扎实知识储备去处理问题,给别人以深刻印象,稳扎自己的就业机会。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当今的就业形势,我们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为此,我们更应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及技能的培养。同时就目前生物制药的就业前景来说,高新人才缺乏,知识储备只适应于表面文章阐明理论,不能付诸实际生产,因此技能人才比较紧俏。同时在社会市场上,突破创新药物和基本医疗器械等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条,这个现状更向我们提出了指明方向,同时也提出了当代人才的发展方向及要求。

附录:

实训总结

这周做了一周的电工技术实习,虽然刚开始有些盲目,但最终还是顺利完成了任务,也收获了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但感觉时间有些短暂,要是学校能多安排一些这样的课程,而不是一味的光讲理论,我觉得我会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

实习目的:

通过一个星期的电工实习,使我对电器元件及电路的连接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

具体如下:

1.熟悉手工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

2.基本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路的连接。

3.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电器元件实物,制作控制电路板。

4.了解电器元件的连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实习内容:

1.听老师讲解,从总体把握实习,明确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2.讲解控制电路的设计要求、方法和设计原理 ;

3.分发与清点工具;讲解线路连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4.连接、组装;

5.收拾桌面、地面,打扫卫生

6.书写实习报告

实习心得与体会:

对石英数字钟的认识

石英数字钟的电路采用传统型P-CMS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计时芯片,配发光屏显示,用石英晶体做稳频元件,工作稳定可靠,准确。实用又方便。其专用集成块一般有LM8361、TMS3450和本套件所用的MM5462等。MMS5462是所有型号中静态功耗最低的。

对连接自动控制电路实习的感受

篇3:电工技术课程总结

1 突出“学以致用”理念

《电工技术基础》是一门基础学科, 针对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 基本理论, 以必要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突出应用培养技能为教学重点。如电路部分重点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基本分析方法;电机与控制及安全用电部分主要讨论变压器与异步电动机的外部特性, 控制和使用及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课程的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应用所学的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上, 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应用相联系起来。如“谐振电路”这部分, 该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是电子专业课中的基础电路, 它是很多谐振等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际生活也密切相关, 如收音机的调谐选台等。教学中应注意通过“应用实例”使学生了解电路的功能和应用。

2 联系实际, 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善于引导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如在分析串联电路的应用时学生对它的实际指导意义理解不深, 我补充举了个例子:有一个小灯泡额定电压为12V, 额定功率为3W, 要把它作为信号灯接到220V, 在电路中, 应该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可选的电阻有500Ω、700Ω、1000Ω、1200Ω四种。学生根据小灯泡的电压、功率, 算出了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25A, 电阻为48Ω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0.25A和总电压220V算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为880Ω, 最后将总电阻880Ω减去小灯泡的电阻48Ω得到832Ω, 即为应串联的电阻阻值。但实际上可选的电阻没有832Ω的, 那么, 在接近这个电阻的700Ω、1000Ω两个中应该选取哪一个呢?能否选取最接近832Ω的700Ω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如果选了700Ω的电阻, 串联后流过小灯泡的电流为0.29A超过了它的额定电流, 这是不允许的。在这个问题中前面算出的额定电流在实际应用时隐含的条件是只能小于等于它, 而不能大于它。选取1000Ω的电阻串联后, 虽然电流下降到0.21A, 小灯泡的亮度有所下降但却能保证电路设备安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 挖掘学生的想象力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而且同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感到学的东西有用。

3 利用多媒体的“模拟”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手段具有丰富的表现能力, 它一方面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 创设多彩的教学情境, 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功能。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增大传输知识信息容量, 提高传输质量, 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整合。事实证明:恰当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更易形成互动课堂, 让学生在轻松欢愉的气氛中学习, 达到接收知识快, 课堂效率高。如在磁与电磁章节的“楞次定律”教学中, 研究金属线圈中的磁通变化产生感应电流规律时, 由于这节课是重点又是难点, 所以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先演示金属线圈中插入磁铁产生感应电流使外接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再让学生做实验, 学生先做金属线圈插入和拔出磁铁, 观察感应电流方向, 然后调换磁铁极性重复插入和拔出金属线圈, 观察感应电流方向这几个实验, 最后根据实验总结感应电流方向判断的规律——楞次定律。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 所以有的学生完不成全部实验或不能正确判别出感应电流方向, 这将影响了实验的目的和效果。因此, 我制作了楞次定律课件, 以多媒体动画的形式“模拟”演示电流和磁场变化的全过程, 使静止变运动、使间断变连续, 而且演示的速度可以任意控制。适时地放在投影仪上进行“模拟”实验, 就能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 顺利地突破难点,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像“电流的形成”、“感应电路交流电流与电压的超前之后关系”等实验也可以采取“模拟”演示的方法将抽象问题形象化提高教学的效果。

4 采用比拟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在《电工技术基础》课程中有些概念不容易理解, 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 学生对这些内容往往兴趣不浓, 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这部分内容, 要在教学中突出概念的理解性, 采用比拟法是一种让学生能理解掌握知识的好方法。如在分析电压与电位的区别时, 学生对参考点的含义不理解, 因而将电压、电位经常混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电位比拟为高度, 把电位差 (既电压) 比拟为高度差。因为学生对高度和高度差有深刻的感性认识。电位的特点是电路中某点相对于参考点的电压。它是相对值, 其大小随着参考点的改变而不同。在教学中可以把讲台的桌面高比拟为电路中某点的电位, 这时, 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参考点 (如地面、讲台的桌面、屋顶等) 来看讲台的桌面高度, 选择的参考点不同, 讲台的桌面高度就会出现不同的值, 这些值既可以是正值 (以地面为参考点) , 也可以是负值 (以屋顶为参考点) , 也可以为零 (以讲台的桌面为参考点) 。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电位是相对值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记忆。电位差的特点是电路中某两点间的电压。它是绝对值, 不随参考点的改变而改变。在教学中可以把讲台的高度比拟为电路中某两点间的电位差, 此时无论我们选择的参考点怎样改变, 讲桌的高度也不会发生变化。通过比较, 加深学生对电位是相对值、电位差是绝对值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直观。

5 安排实验教学, 加强实验技能的培养

篇4:《电工技术基础》课程考核细则

课程考核理论实训考核成绩一、《电工技术基础》课程考核意义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开发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现阶段学生和市场的需求;促进教师间相互合作与交流,使专业能力有所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动”起来,形成特色。课程考核还可以通过学生学习考核情况,过程中问题的总结,以前一轮考核结论为下一轮课程开发的依据,使教师看到课程自身的缺陷,激发教师不断完善、修订的欲望,从而使教师在不断的改编过程中,提升《电工技术基础》课程质量,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电工技术基础》课程考核原则

1.对《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考核要运用科学的考核方法,提高评价的效果和可信度。

2.《电工技术基础》课程考核方法要简单可行,可操作性强,有利于成绩的给出。

3.对《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考核要注重考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

4.对《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学生的评价应注重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参与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参与才有发言权。

三、《电工技术基础》课程考核内容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考核结果分两个部分:一个是学科成绩,以满分100分制;一个是学风成绩,分合格与不合格。学科成绩部分根据《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内容分理论、实验、实训、职业素养及其它方面几个部分组成。学风成绩部分主要由出勤、作业完成、上课纪律等方面构成。

四、《电工技术基础》课程考核具体方法

(一)《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学风成绩的具体评定方法

学风成绩分合格与不合格两种,实行一票否决制度。以下三部分内容中其中一项不符合规定者学风成绩为不合格,具体评定方法如下:

1.学生出勤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学生出勤认定如下:上课后10分钟内到是作为迟到,10分钟后到或不到视作为旷课;提早10分钟内退场视作为早退,10分钟以上为旷课;三次迟到、早退视作为一次旷课。旷课学时数超过本门课程总学时数的30%直接认定学生学风不合格,未超过本门课程总学时数的30%认定为学风合格。

2.作业完成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学生作业应根据教师布置情况按要求完成,未完成应写情况说明让教师认可,未得到认可视作未完成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次数超过70%和以上者视作为学风合格,30%以上作业未完成者视作为学风不合格。

3.上课纪律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上课期间应按教师要求完成教学内容,凡属上课期间不服从教师管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者,均视作为学风不合格处理。

(二)《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学科成绩的具体评定方法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学科成绩以满分100分制。总评成绩60分以下者视作为学科成绩不及格,需要重修。具体分值评定如下:

1.理论部分

理论部分占学科成绩满分100分的20%,即20分。其中理论试卷考核部分占理论部分的75%,即15分;课堂提问回答部分占理論部分的25%,即5分。

(1)试卷考核:教师根据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编制成不同类型的题目,制作出《电工技术基础》课程试题库。理论试卷考试前,随机抽取试题库中任一套理论试卷,让学生通过做试卷的方式进行理论部分试卷考核。试卷中各项目题目所占分值分布如下:简单直流电路设计与安装占20%,简单交流电路设计与安装占25%,简单综合电路设计与安装占30%,复杂交流电路设计与安装占25%。

(2)课堂提问部分:教师通过平时上课提问的方式,随机抽取学生解答所提问题。教师所提问题应是每个项目内容里涉及到的知识点,是提出要学生查询的相关内容,在《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每个项目咨询栏中的问题。学生答错问题不扣分,答对作加分处理。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多少,给出此部分成绩。本部分教师应注意抽取学生次数的均衡。

2.实验部分

实验部分占学科成绩满分100分的30%,即30分。其中实验平时成绩占实验部分的30%,即9分;实验考试成绩占实验部分的70%,即21分。

(1)实验平时成绩,根据平时课堂实验过程中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提交的实验报告等情况进行评定,每个实验任务一个成绩。本成绩由每个实验验证内容后的附表中的填写情况、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及数据的正确性来决定。实验附表、实验报告、数据填写在《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材上均有,直接填写统计即可。

(2)实验考试成绩,根据在规定进行的实验项目中随机抽查的方式完成。学生随机抽取曾经完成的实验项目在实验室独立完成实验附表、实验报告、数据填写。指导、评分教师记录学生实验操作中各项要求达到的水平,然后根据各项要求进行评分所得。实验考核工作单在《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学材中有附录。实验考核评分设计分值分布如下:

1)线路连接正确性占实验考核分30%

2)根据测量正确性占实验考核分25%

3)数据分析处理正确性占实验考核分20%

4)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范占实验考核分15%

5)报告内容处理是否完整占实验考核分10%

3.实训部分

实训部分占学科成绩满分100分的30%,即30分。主要依据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对电路的识别、电工工具的正确使用、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实训项目的设计、安装、调试、检测等多个方面是否达到实训项目目标来考核。每个实训项目在《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学材中有工作任务单,根据不同的实训项目工作任务单的填写,评出每个单项的分值,将各个项目成绩总和即是实训部分分值。各项目所占比重为:简单直流电路设计与安装占15%。简单交流电路设计与安装占25%,简单综合电路设计与安装占30%,复杂交流电路设计与安装占30%。

4.职业素养及其它部分

职业素养及其它部分占学科成绩满分100分的20%,即20分。其中职业素养占职业素养及其它部分的75%,即15分;其它部分占职业素养及其它部分的25%,即5分。

(1)职业素养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由教师、学生自己及学生之间根据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表现评定。详见《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学材评价表。

(2)其它方面由教师根据学生参加学习兴趣小组、相关技能比赛等情况酌情评分。

五、《电工技术基础》课程考核说明

篇5: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总结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总结

魏 绍 亮

(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学院)

一、原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该课程是采矿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电工与电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且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原课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内容多而杂,学时少。由于本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且较杂,既包含了电路的知识,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同时又有电机及其控制等内容,它是电学科的一门主干课程。由于内容多,而学时较少,给该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和问题,如何利用有限的学时完成课程任务,成了该课程最突出的矛盾。所以,在教材选择上、内容体系上、教学方法上等需要改革创新。

(2)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陈旧。社会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而该课程又是一门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课程,所以,必须加强实验改革,加强学生综合性和验证性实验的训练,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原教学内容却反映很少。由于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发展,本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也在变化,与电工电子技术相关的许多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涌现。要提高学生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就必须让学生掌握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在课程教学中予以体现。

二、课程改革的原则和做法

总的思路就是利用有限的学时让学生既能较好地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又能尽量加强新理论、新方法的学习,同时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具体安排:

(1)选择质量高,学时和内容相当的教材。如面向21世纪的国家级优秀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唐介主编的《电工学》,叶挺秀主编的《电工电子技术》等,都可优先选用。

(2)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黑板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课堂 1 世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理工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矿业类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实践》课程总结

效率有效地解决学时不足与内容较多之间的矛盾。

(3)内容讲授上增加PLC的应用和EDA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当前某些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4)加强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至少再增开设两个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5)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大家团结互助,整体意识,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课程改革成果

(1)内容体系改革上有新突破。能够利用60学时的理论授课时间,把该课程的内容讲授完,并适当增加了新理论和新方法的介绍。如在原来的教学中,一般是先讲三相电路,然后讲授非正弦交流电路和暂态电路,接着讲授变压器和电动机。由于,非正弦电路与暂态电路在本书中相对较为独立,前后联系不大,而变压器、电动机和正弦交流电路与三相电路具有较密切的联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上讲授完正弦电路和三相电路后,直接讲授变压器和电动机,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进度,而且教学效果较好。采用合理的教学安排,不仅把原来书本上的内容较好的学完,而且留出足够的时间讲授当前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学生对PLC控制器的原理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对EDA设计方法也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2)成功开设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如“电动机星三角自动延时启动“试验”它在电工电子中是一个综合较强的设计性试验。不仅要求学生具有直流电路、交流电路、暂态电路的基本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对模拟电路也有较深的认识,所以,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把电工电子所学的内容前后有机的结合起来,设计出合理的电路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综合性、设计性试验非常受学生的欢迎,收到了较好的试验效果,学生能力得到了较大的锻炼。为以后的成功编写实验教材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编写了三本实践教材:《电工技术与可编程序控制器实践》、《电子技术实践》、《EDA设计与方针实践》。三本实践教材于2002年8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我校班级都选用了该教材。该教材总结了长期从事电工电子课教师的教学经验及科研成果,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现在我们正在计划出版两本理论教材:《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计划2003年底在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相关教师正在全力编写。

(4)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已完成了教学用的全套多媒体课件,该课件融入 世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理工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矿业类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与实践》课程总结

了老师们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文字编写、图形制作、公式演绎,到声音配制到版面效果等都作了精心设计和制作,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5)成绩评定方法改革取得了预期效果。要想改变传统的“教死书”的模式,就必须进行学生成绩评定的改革。原先那种单纯依靠期末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学习好差的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针对该课程的特点把成绩评定方法作了改革,学生成绩=期末考试成绩×60%+课堂成绩×20%+平时测验成绩×20%。这种计量方式可以较公正地、全面地衡量一个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情况,可以积极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实验成绩采用单独计量方式,打破理论成绩与实验成绩在一块的模式,对实验单独设课,便于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认真对待每一个试验,使实验课走向正规化,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

四、存在的问题

资金短缺,使很多综合性试验和设计性试验很难正常开设,许多元器件不能及时购买到,影响试验的正常开出,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先进的新技术和方法,由于资金不足,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理论认识上,不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如PLC(可变程序控制器)、CPLD(EDA开发和仿真系统)等缺乏应有的试验设备,所以我们只能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而不能进行实验,达不到学习和培养的需要。我们还需要购买较好的多媒体课件,由于资金问题迟迟不能实现,所以某些教师的讲课只能停留在黑板的讲课方式上。

五、课程改革的效果分析

篇6:电工技术课程总结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等学校工科非电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是面向全校非电类专业开设的一门电类的技术基础课,面向全校所有的非电类学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应用极为广泛,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以促进其发展,在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可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和我国电工和电子技术发展的概况,为今后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根据2005年9月25日江科大校教〔2005〕135号文件《关于组织2005年精品课程和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建设工作的通知》中的相关精神“为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文件)精神,更好地落实我校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集中建设好一批在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条件等方面都具有较高水平,能起到示范作用的精品课程,使学生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优质教学资源,并争取在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评选中取得好成绩,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一批教学成果。”的指引下,电子信息学院电子工程系电工电子教研室全体老师通过精心而充分的准备,在仔细对照精品课程立项申报条件、参考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要素与验收标准,确定将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做为参加精品课程遴选和申报建设的项目并最终于2005年10月18日被学校确立为立项建设校级精品课程。2007年进行了建设项目的验收工作,2008年再次支持立项再建设项目。

以下这篇总结试图对我们两年来的工作,作一个小结,以便在分析和更理性化的基础上,使课程建设更加深入,以便在今后的课程建设和教改实践中取得更大的成绩。1.一流的教师队伍是建设精品课程的前提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队伍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学位层次高、学缘结构合理,年龄结构相对合理(其中40岁的教师有2人,占18%,30~39岁的教师有6人,占55%,20~29岁的教师有3人,占27%,平均年龄32岁)、师资配置力量较强、有很大发

在课程建设的近五年中,教学队伍的老师中共参加了九项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发表了19篇教学研究论文,除此而外,教学队伍的老师中共参加了7项学术研究课题,发表学术论文36篇,获得学术表彰及奖励3项。教学队伍的老师中教学效果获奖及荣誉获奖共计22项,学生成果8项。教学队伍在课程建设期间制定了2008级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改造与配套了现有的实验室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实验教学实验平台。

对于教学队伍中的青年教师,由于他们是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主力军,也是保障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实行导师制

坚持每位青年教师到教研室后,指定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老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青年教师严格按指导教师制定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培养计划进行工作。

(2)加强岗前培训考核

关心青年教师和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学校的岗前培训,在教学任务安排中充分注意给他们留有充足的时间,促使他们认真学好各门培训课程。要求新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上岗证和教师合格证方可担任教学工作。

(3)坚持实验室工作一年以上

要求青年教师从事正式教学工作前,必须坚持在实验室工作一年以上,同时要求随指导教师听课,以及随堂辅导学生实验教学。

(4)参加和参与系组织的各种观摩试讲

青年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必须参加系组织的各种试讲和观摩讲课活动;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指导教师、老教师课堂教学现场听课,学习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只有通过系组织的试讲的青年教师方可正式担任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主讲。

(5)鼓励青年教师出去进修和攻读更高学位(6)积极有效开展科学研究

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教学和学术会议。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组织青年教师积极有效的开展科研工作。目前每个青年教师均有较为明确的科研方向,有的已经参加了一些教学改革课题,并组织青年教师相继参加了电工电子技术网络课程的编写工作。

经过以上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近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重视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

电工电子技术是面向全校非电类专业开设的一门电类的技术基础课,面向全校所有的非电类学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作为一门电的技术基础课将让学生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和我国电工和电子技术发展的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电工电子技术包括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大部分。

电工技术由八大模块构成,分别是直流电路;暂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磁路;三相异步电动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可选模块为:直流电机;控制电机;可编程控制器;安全用电;电工测量。

电子技术包括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两部分,模拟电子包括五大模块,分别是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放大电路反馈;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子包括两大模块,分别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可选模块为: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电力电子技术;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现代通信技术。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主要有理论课,实验课和课程设计三个环节。电工电子技术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是实践性和工程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通过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和我国电工和电子技术发展的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通过实验课和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通过实验这个动手环节既感性的验证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又通过一定的设计性实验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一些电工电子方面的基本技能,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效果比较明显。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和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本课程采用综合评定的考核方式,考核成绩总分为100 分,由三部分组成,其中理论课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70%,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20%,平时作业(上课考勤、基础性作业和大作业)占总成绩的10%。考题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注重能力的考核,细化考试试卷,让试卷涵盖整个教学环节的全部内容。重点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电路分析方法、设计方法、电机控制方法的掌握及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电工电子技术相关课程的考试卷均由试题库出题。3.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1 先进的教学方法

“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又决定形式”,在电工电子技术授课的教学活动中,采用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始终是我们追求的一贯目标。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即不过分地夸大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也不完全抛弃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使两者相得益彰。在课堂上加强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不仅要教会学生们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1)实物教学法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元器件和设备,采用实物教学法,注重感性认识。

(2)启发式教学法

针对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课堂上,要进行启发式教学,必须做到很好的“设计问题”、“引导思考”、“假设结论”、“探索求证”。学生通过启发教学可以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层次上举一反三。

(3)激发兴趣法

学习兴趣是促使一个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老师的责任不但要求学生听下去,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听下去。在理论讲解中穿插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使学生同时获得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并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成就感,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eda技术的应用

对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相对抽象的内容,仅通过传统的教学手段讲授,学生不容易很好的领会其中的精髓,为此我们在授课中穿插了ewb仿真演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以ewb的学习为切入点,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逐渐深入理解eda技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突破一点,以点带面

突破一点、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对其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电路分析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善于从相同中找差异,从不同中找规律。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电路分析方法的理解,又节省了课堂授课时间。

(6)鼓励自学法

选留适当的课程自学内容,布置适当的大作业、小论文和小设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和创新能力。

3.2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1)多媒体教学

制作多媒体课件。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着其特有的优势。它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形象地展示器件、设备、系统的外形和结构;但它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粉笔+黑板”的教学方法。针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涉及内容广的特点,适当地采用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的形式,提高讲课效率和效果。(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十分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学生利用我们自己建立网站上的各种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在电工电子技术授课过程中,经常安排学生上网查找技术资料,例如在讲y-△换接起动时要求学生搜集各种控制方案,对比各种控制方案,指出它们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自己的控制方案,这是一次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进行学习,解决了问题,树立了信心,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

(3)eda技术的应用

对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相对抽象的内容,我们在授课中穿插了ewb软件仿真演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以ewb学习为切入点,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逐渐深入理解eda技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学案例见教学设计。

总之,我们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奉行形式为内容服务,传统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方针,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不断探索,争取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每学年都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受益。3.3作业设计

要想很好地完成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掌握各种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必须让学生完成适量的作业,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学习和研究相结合”为指导思想,作业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基础作业,另一部分为综合性作业。基础作业用于巩固和加深对课堂讲授的知识的理解,合理选择每一章后面的习题,平均每周收一次作业,给出成绩,并作一次答疑,讲解作业中的共性问题。综合性习题用于提高能力,适时布置一些综合性、设计性题目,例如设计行程控制和时间控制,设计电子钟和电子琴等,使学生把学习和研究结合起来,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4考核方法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和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本课程采用累加式综合评定的考核方式,考核成绩总分为100 分,由三部分组成,其中理论课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70%,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20%,平时作业(上课考勤、基础性作业和大作业)占总成绩的10%。

考题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注重能力的考核,而不是记忆的考核。题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重点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电路分析方法、电机控制方法的掌握和灵活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1)概念型: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计算型:考察学生对各种电路分析方法的掌握;

(3)设计型:考察学生对各种应用电路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

(4)综合型: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思维方法、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

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简单,中等难度,较难或难三个等级,大致比例是40:50:10。4.重视教材建设 4.1教材及相关资料

4.1.1教材的建设和使用

电工电子技术理论教材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秦曾煌主编的《电工学》第七版,该教材从1962年第一版到2009年的第七版,长盛不衰,先后获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教材优秀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奖项。鉴于现选教材不能很好的满足众多专业的不同要求,故我们与江苏大学、江南大学合作编写了《电路与电子技术》和《电工电子应用技术》两本教材,该教材尽量精简传统内容,淡化解题技巧,注重工程基础,拓宽应篇二:《电工电子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总结

《电工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再建设工作总结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等学校工科非电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是面向全校非电类专业开设的一门电类的技术基础课,面向全校所有的非电类学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应用极为广泛,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以促进其发展,在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可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和我国电工和电子技术发展的概况,为今后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根据2005年9月25日江科大校教〔2005〕135号文件《关于组织2005年精品课程和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建设工作的通知》中的相关精神“为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文件)精神,更好地落实我校精品课程建设规划,加强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集中建设好一批在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条件等方面都具有较高水平,能起到示范作用的精品课程,使学生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优质教学资源,并争取在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评选中取得好成绩,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一批教学成果。”的指引下,电子信息学院电子工程系电工电子教研室全体老师通过精心而充分的准备,在仔细对照精品课程立项申报条件、参考学校精品课程建设要素与验收标准,确定将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做为参加精品课程遴选和申报建设的项目并最终于2005年10月18日被学校确立为立项建设校级精品课程。2007年进行了建设项目的验收工作,2008年再次支持立项再建设项目。

以下这篇总结试图对我们两年来的工作,作一个小结,以便在分析和更理性化的基础上,使课程建设更加深入,以便在今后的课程建设和教改实践中取得更大的成绩。1.一流的教师队伍是建设精品课程的前提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队伍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学位层次高、学缘结构合理,年龄结构相对合理(其中40岁的教师有2人,占18%,30~39岁的教师有6人,占55%,20~29岁的教师有3人,占27%,平均年龄32岁)、师资配置力量较强、有很大发

在课程建设的近五年中,教学队伍的老师中共参加了九项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发表了19篇教学研究论文,除此而外,教学队伍的老师中共参加了7项学术研究课题,发表学术论文36篇,获得学术表彰及奖励3项。教学队伍的老师中教学效果获奖及荣誉获奖共计22项,学生成果8项。教学队伍在课程建设期间制定了2008级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改造与配套了现有的实验室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实验教学实验平台。

对于教学队伍中的青年教师,由于他们是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主力军,也是保障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实行导师制

坚持每位青年教师到教研室后,指定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老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青年教师严格按指导教师制定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培养计划进行工作。

(2)加强岗前培训考核

关心青年教师和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学校的岗前培训,在教学任务安排中充分注意给他们留有充足的时间,促使他们认真学好各门培训课程。要求新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上岗证和教师合格证方可担任教学工作。

(3)坚持实验室工作一年以上

要求青年教师从事正式教学工作前,必须坚持在实验室工作一年以上,同时要求随指导教师听课,以及随堂辅导学生实验教学。

(4)参加和参与系组织的各种观摩试讲

青年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必须参加系组织的各种试讲和观摩讲课活动;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指导教师、老教师课堂教学现场听课,学习课程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只有通过系组织的试讲的青年教师方可正式担任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主讲。

(5)鼓励青年教师出去进修和攻读更高学位(6)积极有效开展科学研究

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教学和学术会议。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组织青年教师积极有效的开展科研工作。目前每个青年教师均有较为明确的科研方向,有的已经参加了一些教学改革课题,并组织青年教师相继参加了电工电子技术网络课程的编写工作。

经过以上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近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重视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

电工电子技术是面向全校非电类专业开设的一门电类的技术基础课,面向全校所有的非电类学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作为一门电的技术基础课将让学生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和我国电工和电子技术发展的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电工电子技术包括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大部分。

电工技术由八大模块构成,分别是直流电路;暂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磁路;三相异步电动机;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可选模块为:直流电机;控制电机;可编程控制器;安全用电;电工测量。

电子技术包括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两部分,模拟电子包括五大模块,分别是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放大电路反馈;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子包括两大模块,分别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可选模块为: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电力电子技术;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现代通信技术。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主要有理论课,实验课和课程设计三个环节。电工电子技术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是实践性和工程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通过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和我国电工和电子技术发展的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通过实验课和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通过实验这个动手环节既感性的验证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又通过一定的设计性实验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一些电工电子方面的基本技能,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效果比较明显。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和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本课程采用综合评定的考核方式,考核成绩总分为100 分,由三部分组成,其中理论课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70%,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20%,平时作业(上课考勤、基础性作业和大作业)占总成绩的10%。考题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注重能力的考核,细化考试试卷,让试卷涵盖整个教学环节的全部内容。重点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电路分析方法、设计方法、电机控制方法的掌握及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电工电子技术相关课程的考试卷均由试题库出题。3.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1 先进的教学方法

“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又决定形式”,在电工电子技术授课的教学活动中,采用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始终是我们追求的一贯目标。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即不过分地夸大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也不完全抛弃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使两者相得益彰。在课堂上加强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不仅要教会学生们用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1)实物教学法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元器件和设备,采用实物教学法,注重感性认识。

(2)启发式教学法 针对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课堂上,要进行启发式教学,必须做到很好的“设计问题”、“引导思考”、“假设结论”、“探索求证”。学生通过启发教学可以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层次上举一反三。

(3)激发兴趣法

学习兴趣是促使一个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老师的责任不但要求学生听下去,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听下去。在理论讲解中穿插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使学生同时获得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并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成就感,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eda技术的应用

对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相对抽象的内容,仅通过传统的教学手段讲授,学生不容易很好的领会其中的精髓,为此我们在授课中穿插了ewb仿真演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以ewb的学习为切入点,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逐渐深入理解eda技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突破一点,以点带面

突破一点、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对其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电路分析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善于从相同中找差异,从不同中找规律。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电路分析方法的理解,又节省了课堂授课时间。

(6)鼓励自学法

选留适当的课程自学内容,布置适当的大作业、小论文和小设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和创新能力。

3.2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1)多媒体教学

制作多媒体课件。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着其特有的优势。它可以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形象地展示器件、设备、系统的外形和结构;但它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粉笔+黑板”的教学方法。针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涉及内容广的特点,适当地采用多媒体和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的形式,提高讲课效率和效果。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十分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学生利用我们自己建立网站上的各种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在电工电子技术授课过程中,经常安排学生上网查找技术资料,例如在讲y-△换接起动时要求学生搜集各种控制方案,对比各种控制方案,指出它们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自己的控制方案,这是一次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进行学习,解决了问题,树立了信心,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

(3)eda技术的应用

对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相对抽象的内容,我们在授课中穿插了ewb软件仿真演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以ewb学习为切入点,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逐渐深入理解eda技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学案例见教学设计。

总之,我们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奉行形式为内容服务,传统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方针,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不断探索,争取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每学年都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受益。3.3作业设计

要想很好地完成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掌握各种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必须让学生完成适量的作业,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学习和研究相结合”为指导思想,作业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基础作业,另一部分为综合性作业。基础作业用于巩固和加深对课堂讲授的知识的理解,合理选择每一章后面的习题,平均每周收一次作业,给出成绩,并作一次答疑,讲解作业中的共性问题。综合性习题用于提高能力,适时布置一些综合性、设计性题目,例如设计行程控制和时间控制,设计电子钟和电子琴等,使学生把学习和研究结合起来,建立一种基于研究探索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4考核方法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和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本课程采用累加式综合评定的考核方式,考核成绩总分为100 分,由三部分组成,其中理论课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70%,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20%,平时作业(上课考勤、基础性作业和大作业)占总成绩的10%。

考题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注重能力的考核,而不是记忆的考核。题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重点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电路分析方法、电机控制方法的掌握和灵活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1)概念型: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计算型:考察学生对各种电路分析方法的掌握;

(3)设计型:考察学生对各种应用电路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

(4)综合型: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思维方法、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

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简单,中等难度,较难或难三个等级,大致比例是40:50:10。4.重视教材建设 4.1教材及相关资料

4.1.1教材的建设和使用

上一篇:爆破施工绩效及奖惩制度下一篇:幼儿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