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必修二的主要知识点

2024-06-25

高三化学必修二的主要知识点(通用5篇)

篇1:高三化学必修二的主要知识点

1、土地制度的演变:

(1)奴隶社会:井田制形成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土地国有制

(2)封建社会: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这种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多年,后期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中国长期贫困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B、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不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土地所有制一样,是中央集权制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

C、土地国有制:屯田制、均田制(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隋唐两朝均采用)。

(3)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2、对土地制度变革和调整的认识:我国古代社会土地制度从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到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演变,以及对不同土地制度的调整,实际上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3、土地兼并:

(1)表现:地主大量兼并和占有农民的土地。

(2)中国封建社会各阶级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A、地主阶级:作为统治阶级,其措施主要是通过封建国家的权力来强行限制、禁止土地兼并。北魏至唐朝,国家掌握部份土地,实行“均田制”,保证农民获得部份土地,但并不触动贵族、官僚、地主土地,终究无法制止土地买卖和兼并;780年,唐实行“两税法”,实际上承认了贵族、官僚、地主对土地占有的合法性。

B、农民阶级:作为被统治阶级,主要是通过农民战争来猛烈冲击地主阶级统治,以实现土地的重新分配。农民迫使新建的地主阶级政权调整统治政策,承认土地变动的现实。

篇2:高三化学必修二的主要知识点

一、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 历史事实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2、 新中共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建设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改革,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3、 结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4、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① 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 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③ 党领导的核心: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 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7、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我国国情决定的;

(2)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治政,才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才能发挥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才能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已成为一个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长期性的重大课题。

二、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活动的意义:

(1) 有利于提高党员素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

(2) 有利于我们党更好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治政,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 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4) 有利于坚持发扬党内民主,走群众路线。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 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6、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党坚持以人为本。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个喜爱那个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7、 中国共产党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实现形式有哪些?

(1) 领导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掌握国家权力,以此保证国家制定的法律和方针政策能够体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 领导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书屋,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以此保证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意愿、利益和要求。

(3) 领导人民实行基层民主,由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通过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4) 领导人民严格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使公民享有法律上、事实上的广泛的自由和权利,尊正和保障人权,维护公平和正义。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共商国是同舟共济

1、 民主党派的性质: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它们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2、 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政党制度的内容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4、多党合作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5、 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长期共存”是中国共产党存在多久,民主党派就存在多久,多党合作制度要长期存在下去。

“互相监督”实质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监督,尤其强调参政党监督执政党。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表明参政党要和执政党一道经受考验,共同承担国家和民族盛衰兴亡的责任。

6、 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7、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8人民政协

① 性质: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发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9、 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适合国情 优势显著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显著特征: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2、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①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②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

③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 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10 、 阐述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这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具体形式管理国家社会事务权利的组织形式,是国家的权力机关,人民政协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11 、 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在我国政治格局中分别处于什么地位?

篇3:高三化学必修二的主要知识点

一、高中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1. 化学现象和化学反应的概念。

化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是一项需要人们不断观察现象变化的科学。因此, 化学的基本现象就是化学基础知识的具体表现。化学变化往往同时伴随着物理变化, 在很多方面, 对于化学反应的现象的观察研究也渗透着其物理现象的相应变化。比如, 在蜡烛的燃烧中, 蜡烛先是在高温受热下进行融化, 即发生固态向液态的状态变化, 然后以固相、液相两相混合体系的形式发生氧化反应。同时, 在观察现象的过程中, 要注意对其反应实质进行了解, 即弄清楚其化学反应的概念。再说蜡烛燃烧的过程中, 我们把蜡烛点燃后将一个烧杯倒置于蜡烛上, 然后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实验现象可以明显观察到不久后蜡烛熄灭, 并且烧杯壁上充满水珠, 这是因为反应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2. 化学原理和化学一般规律。

所谓化学原理, 指的是将化学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最后得出的总结性规律。比如, 高中化学中作为重点强调的知识点勒夏特列原理, 该原理是说, 如果在一个反应平衡中, 改变影响平衡的任一条件 (c、P或T) , 平衡就向减弱这种改变的反应方向进行移动。该原理就解释了化学反应平衡移动、化学反应速率等一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化学原理不同, 化学的一般规律则是一个经过漫长的科学实践和验证得出并且沿用至今的定理。比较典型的就是元素周期律以及元素周期表, 这两大化学基础知识我相信大多数师生都不会感到陌生。

二、高三化学基础知识的强化及应用

1. 合理编选习题, 专注方法运用。

一般而言, 基础知识都是出自于课本教材的, 不管考试所出的题是难是易, 其根本都应该立足于已学的知识。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无论是平时试题还是高考真题, 命题人都需要通过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点找到出题的依据。因此相对而言, 教师可以抓住教材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 最好是开展专题专栏对比较关键的基础知识结构和应用进行辅导。高三在进行复习时, 如果只是简单的重复, 那对高考毫无意义, 应注重新旧知识的结合。高考化学中, 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居多, 其中在化学元素方面, 对复习资料进行整理时, 应把握“结构、性质、用途、分布与获取途径”的主要思路。比如碳族元素中的C (碳) , C为第四主族元素, 原子序数为6, 在单质的情况下有金刚石、石墨、C60等形态, 而其物理性质和分子结构截然不同;C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拥有十分广泛而强大的用途, 如木炭可以作为燃料、活性炭可以作为吸附剂等;C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矿藏形式分布, 其在地壳中的含量并不高 (地壳中各元素含量见图1) , 但是C组成的化合物广布全球。在进行一种元素的专题详解后, 还要对该元素的化合物进行一定的拓展讨论, 使学生充分理解元素的各种性质。比如C所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可以说是成千上万, 因此在高三这个学习有机化学基础的时期, 应该首先了解C的原子结构与形成化学键的情况分析, 为今后有机化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2. 科学安排考核, 检验掌握程度。

教师自身要重视对学生平时的基础知识考核训练, 积极开设周考、月考等平时小考, 最重要的是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对习题的编选进行合理的改良。在对学生课后任务或考试试题的安排中, 教师应该注意课本基础知识的拓展, 把教材中的知识点加以归纳, 并且在试题中必须有70%以上比例的基础知识考点。下面从高中化学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专题3中举出一个例题:某烃A 0.2mo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之后, 生成化合物B、C各1.2mol, 试回答: (1) 烃A的分子式为______。 (2) 若取一定量的烃A完全燃烧后, 生成B、C各3 mol, 则有_______g烃A参加了反应, 燃烧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_______L。 (3) 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 但在一定条件下, 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则烃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其解析如下:烃A中n (A) ∶n (C) ∶n (H) =0.2∶1.2∶ (1.2×2) =1∶6∶12, 则分子式为C6H12;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各3mol, 则A消耗了0.5mol, 合42g, 消耗氧气之体积VO2=4.5mol×22.4L/mol=100.8L。因为题目中说到A不能使溴水褪色, 则不含C=C, 因此只能是环状结构, 考虑到一氯代物只存在一种, 说明结构对称且不含侧链。我们可以看到, 这是一道带有计算的有机化合物推断题, 往往出现在填空题中。通过这样一个比较简短的题设, 很好地向学生展示了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物质组成、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等, 当学生面对这种基础的题目或者是更难的题目时, 就会进行反思, 主动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强化专题解析, 对点对面辅导。

高中化学的知识点较多, 知识网络较为复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全面理解教材内涵, 将教材分为多个不同的专题来逐一对学生进行解析。例如, 在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6中, 教师把讲解电化学能的一个章节专门划分为一个专栏, 作为原电池的专题。在此专题中, 由于电化学涉及到之前学过的许多知识, 教师要首先向学生介绍电化学的相关基础知识, 包括化学腐蚀、氧化还原反应等。原电池的基础知识又包括原电池的组成结构、原电池的反应过程和原电池的能量转换等, 这些都是必须熟练掌握的。一个简单的Zn-Cu原电池, 由金属锌、金属铜、导线、硫酸锌溶液、硫酸铜溶液以及连接两溶液间的盐桥组成。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实际上是一个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 其电极发生的反应为:负极:Zn-2e-=Zn2+, 正极:Cu2++2e-=Cu, 电池总反应:Zn+Cu2+=Zn2++Cu。由此还可以复习高中阶段常考的各类金属活性的排列顺序, 从强到弱依次为钾、钠、钙、镁、铝、锌、铁、锡、铅、 (氢) 、铜、汞、银、铂、金。而讲到原电池, 还可以从中扩展出燃料电池的引申知识, 拓宽学生的视野。这样在知识点的拓展、知识面的延伸上, 就做到了对学生有效的辅导。

三、重视基础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

1. 重视基础化学理论的教学。

化学理论是对自然界中大量化学事实所进行的阶段性解释, 每一种化学理论都可以作为一种有机的模型, 在不同的模型下, 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家对自然界中的化学现象进行过怎样富有想象力、创造性的思维结果。比如门捷列夫在对元素周期律进行完善时, 就发现了前人对基本元素的变化规律总结不够充分, 于是他自己通过许多实验、理论的结合, 最终得出了更为完整的元素周期律, 补充了许多之前都不被认可的物质。由此可见, 基础化学理论的教学应该被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通过一些特色的教学方式对化学理论知识和体系进行讲解, 比如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原子或分子的结构模型与电子的运动, 并且通过动态图、动画等揭示化学反应的动向, 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2. 重视基础化学实验的教学。

在化学实验复习时, 应从实验仪器的使用及连接、药品的选择、溶液的配制、装置的搭配与基本的操作手法出发。同时还要注意操作的细节问题, 比如, 胶头滴管的使用、酒精灯的使用、p H试纸的读数等, 都是十分基础的实验操作。高中化学一般多以制备常见物质为主, 尽管难度不大, 但却为熟悉化学实验常用方法以及从事化学化工专业的学生未来参加研究生面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因此, 重视基础化学实验的教学, 就必须回归并整合教材中的实验, 改进传统教学方式, 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评价能力, 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在高三这个特殊的教育阶段, 理科生中化学教学也尤其重要。教师要做到抓重点、抓难点和合理安排考核测试等必要工作, 扎实打牢基础, 结合化学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考虑, 努力做好高三化学的学习和复习这两项工作。

摘要: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特点是多而散乱、散乱而复杂、复杂而烦琐, 学好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却是解决高考化学问题的基本方法。作为高考前的重要阶段, 高三化学的教学是中学化学学习的关键时期。本文从重视基础知识巩固的角度出发, 展开对高三化学教学的一系列探讨, 简要介绍了几种在高考化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高三化学,高考,基础知识

参考文献

[1]林梦涛.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效率[J].新课程·实践智慧, 2015, (1) .

[2]赵连利.高三化学教学反思[J].考试周刊, 2014, (97) .

篇4:高三化学必修二的主要知识点

关键词:化学必修Ⅰ;易错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气体除杂

在高中阶段化学知识的学习中,高一学年上学期的必修Ⅰ模块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大多数高中文理分科都安排在高一下学期,因此化学必修Ⅰ是所有学生都需要详细掌握的基础知识模块,也是高考和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内容,该模块的学习情况将直接影响学生文理分科的选择。笔者作为一名新老师,在完成一学期的教学后发现,必修Ⅰ阶段的知识虽然基础,但学生却有许多屡错难改的知识点。在期末的全市统考中,笔者更注意到不同片区、不同教师的授课学生也都存在这些错误点。这说明在某些知识点的学习上,学生存在同样的认知困难,导致了“相当顽固”的错误。笔者对这些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知识点做了总结,并且提出了突破这些易错知识点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建议,希望对有同样困惑的老师与学生有所启发。

[易错点1]金属铝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如果将中学阶段最难记忆的反应方程式来排名,则必修Ⅰ第三章中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毫无疑问位居前列,并且对于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而言,这个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错误率都相当高。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书写错误主要集中在:漏写了反应物中的水、产物写成了氢氧化铝以及配平出错。从记忆的角度看,若是要将该方程式死记硬背的话,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难以记住该反应方程式或是在书写过程中无法配平,归根结底是因为不理解该反应的机理。而由于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机理涉及化学反应平衡移动等知识,对于高一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又不便于展开讲解,因此在习题中学生屡写屡错。

教学建议:同样是金属的反应方程式,学生对第三章开篇中钠与水的反应记忆却十分牢固,很少会有出错。这是因为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亲自演示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并且现象非常明显,总结出了朗朗上口的五个字(浮、融、游、响、红)来描述该反应。这对于学生的记忆帮助很大,在书写方程式时,学生一想起这五个字,自然就能将产物写出来。而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一个不符合常规的反应,是高中阶段唯一一个金属与碱的反应。同时,这也是铝作为两性金属的特殊性,不符合学生的传统认知。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个反应记忆的深刻性,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殊性,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具体而言,在学习金属铝单质的化学性质时,教学上可以首先采用类比的方式让学生猜想并通过实验验证。随后,教师应在课堂上创设情境,提出疑问:“铝作为一种金属是否能与碱发生反应?”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得到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此时,再安排学生动手实验或教师演示实验,在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过程中颠覆学生已有的认识,构建起认知冲突。这样一来,便强化了学生对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记忆,并且还可以进一步收集、检验得到的气体,从而推导出反应的方程式。学生在经历实验的操作过程后,今后在写反应方程式时就会下意识地回忆实验現象,从而顺利地写出产物。最后教师还需要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进一步讲解该反应电子的转移过程以及配平的关键技巧(2Al~6e-~3H2),从而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在多次的教学实践后,我们发现,类似于上述这种学生难以记忆与书写的反应,应当适当延长教学时间,在课堂上创设特殊的教学情境,辅之以必要的实验探究,才能真正让学生印象深刻,长久不忘。

[易错点2]气体的除杂

在必修Ⅰ教材第三章有关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性质的学习后,习题中开始出现CO2气体除杂方案的考查。而在随后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后,气体除杂类题目又增加了Cl2和SO2这两种气体。此外,在许多实验设计类的大题中,凡涉及气体制备与性质研究的实验,也经常重点考查制备过程中气体除杂的问题,具体题目类型如图1所示。

类型一:利用下图装置,实现下列气体的除杂(括号内的气体为杂质),洗气瓶中应该分别选择哪种溶液?

类型二:为确认HCl、H2CO3、H2SiO3三种酸的酸性强弱,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一次实验即可达到目的,请据此回答:

(1)锥形瓶中装某可溶性正盐溶液,分液漏斗所盛试剂应为 ,

(2)装置B所盛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即使上课时屡次强调,学生也很难彻底掌握此类问题。在考试中,学生具体出错表现在经常将“饱和NaHCO3(NaHSO3)溶液”写成“饱和Na2CO3(Na2SO3)溶液”,且常常忽略“饱和”二字,同时更有不少学生在Cl2的除杂时也直接选用饱和NaHCO3溶液。从这些错误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大多是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由于缺乏对气体除杂操作的直观认识与实验印象,导致了记忆的错乱与“屡错难改”。

教学建议:在气体除杂知识点的讲解上,首先需要重点强调气体除杂的原则:“尽可能地吸收杂质气体,同时最大程度上不吸收要保留的气体,且不带入新的气体杂质”。在选择任何气体的除杂试剂时都应当从这个原则出发来考虑。例如,当CO2中混有HCl(或SO2)气体时,显然应当选择饱和NaHCO3溶液而不能选择饱和Na2CO3溶液,因为饱和NaHCO3溶液几乎不溶解CO2而Na2CO3溶液则能与CO2反应。而涉及Cl2中杂质气体的除杂则应当考虑饱和食盐水,而与饱和NaHCO3溶液没有任何关系。

其次,为了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上述气体除杂的原理与操作,我们认为可以通过演示简单的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与加深记忆。例如学生往往很难理解与记忆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会变小(关于平衡移动的知识在选修才会涉及),若课堂上通过视频展示对比Cl2在饱和食盐水和纯水中溶解度的差异,则能够有效地强化学生的记忆,同时对于氯气的制备与收集方法的学习也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最后还可以帮助学生从习题中总结得到规律:一般的,为了除去弱酸性气体中混有的强酸性气体杂质,通常选用弱酸性气体溶于水后形成的饱和盐溶液。若弱酸性气体溶于水后为一元酸,则用该酸形成的饱和正盐溶液。若为二元弱酸,则采用该酸形成的饱和酸式盐。

[易错点3]化学综合实验的设计与探究

必修Ⅰ第三章和第四章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以及对应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涵盖了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以及相关的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此外,在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中,也不断有开放性、探究性的实验题出现,有关化学综合实验的设计与探究已经成为考试的热点与难点。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实验题几乎是学生最难回答也是最不好得分的题目。尽管题目中不少知识点为学生所熟悉,可答题时学生往往不好下笔。“答题步骤不合理、语言不够规范、回答不完整”等,都是学生常常出现的问题。

教学建议:简单来说,要实现用准确的化学语言描述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等内容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将它落实到每一节化学课堂中。如果对大量实验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题目的核心考查内容都是“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方案的设计以及实验的改进与思考”。而这些知识的训练是完全可以融入课堂教学中的。举例来说,题目里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这一部分,答题规范要求从固体、液体和气体三个方面来描述。而这一点本来就是课堂里实验教学最常见的内容。例如,必修Ⅰ第三章中钠与水的反应,我们一直将实验现象描述为“浮、熔、游、响、红”,这实际上就是从固体、液体和气体三个方面去概括的。倘若教师能够在每次实验课的教学上主动引导学生往这三个方面去观察和思考,学生在答题时自然能减少答题不完整、不规范的情况。

又如,教学中常常需要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来猜测及验证某些化合物的性质,这其实就是对“实验方案设计”的学习与训练。一个规范的实验方案基本包括操作步骤、预期实验现象以及预期结论三个部分。在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将这种描述的逻辑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例如,最简单的Fe3+的检验,其实验方案可以描述为:“取适量待测液于一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若溶液出现血红色,则证明有Fe3+存在。”当教师有意地强调,并将这种化学用语经常在课堂上呈现时,这种“取适量……滴加……若……则……”语句也会慢慢变成学生课堂上回答问题的习惯,而那时实验题也就不会再让学生感到难以回答了。

再如“实验的改进与思考”这一部分,教师也可以下意识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融合。以必修Ⅰ第四章金属铜与浓硫酸的反应为例,教科书中的实验装置如上图所示。在教学中便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该实验装置有何不足,哪里值得改进?”随后在学生讨论后,再给出下图的实验装置,并带领学生一起总结:“若实验中涉及有毒气体,通常都需要考虑尾气处理装置”。以上几个例子在教学的背后就是对学生化学思维、化学逻辑和化学感觉的培养,若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能有意地落实,相信对学生化学用语的使用会有显著的帮助与提升。

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及其改进装置

化学必修Ⅰ模块是学生高中阶段学习化学的開始,知识基础而重要。经过一学期的教学,作为新老师的我,从学生的反馈中也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如何能够帮助学生突破易错点,如何在落实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应该成为我们老师不断思考、不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宋心琦.化学必修1[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01.

篇5:高三化学三的主要知识点

1.判断的依据

①电子层数: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②核电荷数: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③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2.具体规律:

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如:Na>Mg>Al>Si>P>S>Cl.

②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

③同主族元素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F--

④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如:F->Na+>Mg2+>Al3+

上一篇:反恐防暴专项应急预案下一篇:小学语文《走进春天(习作课)》精品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