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沟通心理健康课教案

2024-05-30

学会沟通心理健康课教案(精选12篇)

篇1:学会沟通心理健康课教案

第17课《敞开心扉

学会沟通》教案

翠竹中学 周小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对待和消除青春期的烦恼,了解和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做到成长不烦恼,在快乐中健康成长。培养开朗的性格,提高应对烦恼、保持乐观心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中学阶段是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应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充分认识到青春期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注意克服闭锁心理,愉快度过人生的美好青春时光,为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学会沟通,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 教学难点:克服闭锁心理

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小小少年》中的一段:“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小小少年,很少烦恼,但愿永远这样好…...一年一年时间飞跑,小小少年在长高。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的确,青春期是多彩的,但又是矛盾的。在青春期,伴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我们中学生渴望独立、盼望成熟、期望开放,是那么的充满活力。但由于成长过程中的不成熟,我们在青春期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独立性和依赖性、自制性和冲动性、封闭性和开放性的矛盾。

探究平台

一、难以打开的“心锁”

课前准备:教师请几个同学做好小品表演准备,课上表演小品,以营造气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品内容:小倩上初中后,渐渐感觉到妈妈变得有点神经兮兮的,一天到晚总是莫名其妙地打量着她,好象她偷了家里两百元钱似的!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小倩竟发现妈妈躲在她的小房间里,偷看她藏在被子下面的日记本!小倩大哭了一场,第二天就把自己的东西全部锁在了自己的抽屉里。吃中饭时,妈妈陪着笑脸,讪讪地说:“小倩,妈没别的意思,就是怕现在社会太复杂,年轻人又早熟,怕你走了歪道,女孩子嘛,要懂得保护自己,想想我们读书那时侯……”“妈,你有完没完?”小倩大声嚷起来,“一天到晚唠唠叨叨,就知道你们那时侯,怎么不想想现在是什么时代了?成天疑神疑鬼,连我打个电话都要刨根问底!” 师问:请同学们想想,妈妈可以看吗?请说明理由。(学生按学习小组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交流内容略。

师问:小倩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看日记本?她该怎么办?(学生讨论交流)

师进一步创设情境:小玲同学过生日,同学们纷纷送上买的贺礼,小丽也送去了自己花一晚上精心制作的贺卡。没想到,她却在班里遭受了“白眼”…… 小丽不明白,到底是不是自己错了?一位原本很活泼的女孩在班里沉默了许多……

师问:小丽为什么会遭“白眼”?她该怎么办?(学生讨论交流)师进而引导学生阅读信息点击,了解产生这一心理现象的原因,接着思考青春期闭锁心理有什么危害? 师小结:以上两个故事中的小倩和小丽的心理状态,就是青春期有些人会出现的心理闭锁问题,这是正常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不愿与他人沟通。但出现闭锁心理如果处理不当,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使心理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孤独感,任其发展下去会形成有缺陷的人格。

二、寻找一把金钥匙

活动准备:由两位学生分别扮演母亲和女儿,设计“有一天,女儿有事回家迟了”后的一段对话。

师问:青春期要想克服闭锁心理,就要多与别人沟通交流,在家庭生活中就表现为多与父母沟通。那么,青少年怎样才能与父母愉快地沟通呢?请看下面一段母女的对话。(学生表演)

有一天,女儿回家迟了……

母亲:你就是不守信!

女儿:妈妈,能让我解释一下原因吗? 母亲:你就是不顾别人,只想到自己!女儿:妈妈,你给我一点时间解释呀。母亲:我不要听你讲。

女儿:如果我没有机会解释,那我会很灰心的。母亲:好,那你说吧。

女儿:妈妈,其实我今天晚回来,是在学校帮同学补习功课的,她前几天生病了没来上学落下了许多功课,作为同学,看到别人有困难时总不能袖手旁观吧!平时你不也是这样教我的吗?尽管如此,我还是要对你说“很抱歉,让你为我担心了。今后碰到此类情况我会预先打电话告诉你的,免得你在家为我担心。” 母亲:妈妈错怪你了,我想你做得很对。女儿:对不起。

小组讨论交流:你们认为女儿这样做效果如何?请总结女儿与妈妈的沟通技巧。

如果是你,会怎样和母亲对话?找一找,还有哪些解开“心锁”的“金钥匙”? 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第31页最后一段内容,掌握一些打开“心锁”的“金钥匙”。

进而引导学生阅读信息点击:“与他人沟通的技巧” 以便让学生掌握与他人沟通的常用技巧,学会愉快地与他人沟通。

学生活动:朗诵小诗《朋友》后,思考读了这首诗后有何感想?学生交流后老师小结:

青少年学生都渴望爱与被爱,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渴望朋友的到来,因为有了朋友,快乐时就会有人与我们共享,痛苦时就会有人与我们分担,迷惘时就会有人给我们指点,我们的身心就能得到健康发展。可见友谊的确很可贵。我们要想拥有朋友、获得友谊,就应该培养自己活泼开朗的性格。

学生思考交流问题:我们应怎样与朋友交往,培养自己热情开朗的性格?(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坦率地敞开自己的心扉;在朋友需要帮助时,主动提供帮助;尊重朋友的意愿,保守朋友的私人秘密;和朋友互相信任;朋友不在场时,同样维护他的正当利益;给朋友感情上的支持;与朋友交流时,注意力要集中;不嫉妒朋友与他人交往;彼此发生矛盾时,要互相宽容等……

最后学生集体朗读散文诗《成长的礼赞》

师总结新课:正如文中所说,“成长着的东西,不都是完美的”,青春期既是人生的美好时光,但也充满着不完美。有快乐,也有烦恼;有执着,也有困惑。青春期的心理就是在矛盾中形成并慢慢趋于成熟完美的。正是经历了成长中的不完美,痛并快乐着,我们逐渐地成熟、完美。愿同学们珍惜青春期这一重要时期,赞美青春,歌颂成长,努力养成健康的心理,减少烦恼,快乐地成长。

篇2:学会沟通心理健康课教案

学会有效沟通

江阴市南华中等专业学校

【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 【教学课时】1课时(45分钟)

【设计意图】沟通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而90后一代的高中生,特别是职业高中的同学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自私、自恋等消极因素有时会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人际关系。

如何让同学们准确找到有效沟通的“真谛”,如何让同学们学会有效沟通就自然而然成为本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本课的设计从一个很小的点开始向大的方面辐射,从生活中取材最后回归到生活应用中。

【教学目标】

1、探索和领悟“尊重、信任、宽容、理解”等基本条件对处理纠纷和在有效沟通中的重要作用。

2、学会在人际交往怎样灵活运用尊重、信任、宽容、理解等基本条件来进行有效沟通。

【教学重点】探索和领悟有效沟通的基本条件 【教学难点】学会有效沟通。【教学方式】分组讨论、情景表演

【教学准备】抽签用纸牌、新闻视频《一部手机引发的惨案》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目的:随机分组,选定组长 ※形式:随机抽取纸牌

※感悟:人生的遭遇往往有很多的随机性,我们无法选择但必须面

第五届(暨首届青爱杯)江阴市中小学、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会课比赛教案集(2013年)

小明在玩手机的时候,正巧被经过的班主任发现,老师要收小明的手机,小明……

猜一猜:如果你是小明,你会作出怎样的反应?

教师点评:同学们作出任何的反应都是正常的,按照同学们的做法,也许会成功,也许会失败。但是不论成功失败,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我们可能都有很大的启发。

四、角色扮演:感悟和学习有效沟通的基本条件 ※目的:感悟和学习有效沟通的基本条件 ※形式: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仿 ※感悟:学会有效沟通势在必行

依次讨论以下话题并排除代表参与表演:

1、小明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寻求家长的理解和帮助?

2、小明如何与老师有效沟通,争取早日领回手机?

五、教师寄语:

同学们在学校里与他人交往的时候,有时难免会发生不愉快的情况,如果我们都能进行有效的沟通,这些不愉快就不会成为我们与他人交往中的隔阂。就拿刚才同学们讨论的案例来说,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不论是跟家长还是跟老师沟通,如果建立在相互尊重、理解、宽容、信任的基础上,那么这种沟通的效果就会非常好。

刚才我们上课时看的那段新闻中的学生和老师,如果他们能进行一次有效的沟通,我相信这场悲剧就不会上演。

篇3:浅析体育与健康课教案编写

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传统的传习教学方式方法被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所代替,学习内容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这必将引起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对教案的编写做出新的思索: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组织好我们的体育教学活动?怎样以学生为主体去编写教案、完成教学目标?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编写体育与健康课教案依据

1. 适合学生生理机能变化特征

中小学生在7-18岁十二年的成长过程中,处于人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身体心理变化非常大。针对这一特点,在设计课程计划时,学生的生理机能现状就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要方面,即教材内容应与学生的生理机能相适应。

2. 适合学生心理发展变化

体育新课程关注的是人的培养,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来呈现的。事实上,7-8岁的学生和9-10岁的学生在同一活动中心理上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体育新课程中,教师课时计划的设计与制订撰写与实施,都应重视学生的心理水平。否则,教案再丰富再华丽都是不能实施的。

3. 重视主体的认知基础

(1)学生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体,而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围绕这一主体的要求来进行的,因此,在制订课时计划时,主体的认知基础就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制定课时计划内容的难度若超越了主体的认知基础,学生学起来就会产生一定畏惧感,于是“学生喜爱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就不足为怪了。所以,在编写教案、组织教学时,应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让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亲切感,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新的认知。

(2)教学的全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师生双方情感的交流过程,现代教学提倡进行情感式的交流,这种人性化的教学方式必须建立在学习对象的情感基础上,如关注差异、师生平等、尊重人格、尊重选择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情感,唤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二、体育与健康课教案的目标

编写教案(制定课时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教师的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传统的教案计划往往罗列了许多“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等等,但基本上是写来看的,很少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内容。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倡导一种全新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健康为本的学习方式,对于格式并不强求一致。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教师的课时计划应该有一些必要的构成要素,其余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取舍。

1. 明确的显性学习目标

这种目标,不是“通过……使学生……”或“培养学生……”等,而是让学生上课第一时间了解到本节课将会“学习……”,通过学习能“懂得……”或“体验……”等,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直接面对学习目的并明确目标,从而主动地获得有效的学习。

2. 提供可选择的内容

确定学习目标后,教师对整节课就会有一个全盘的计划。传统的计划强调的是统一,规范有序,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的差异。而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恰恰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因此,在一堂课上可以同时出现几种不同的活动方式,只要对达成的目标有利,是合理的,都应该提倡。

3. 教学应是“为了全体学生”

我国传统的体育课源自前苏联,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教学模式,但经我们几代人数十年的发展与完善,已具备了我国自己的特色:阶段分明,构思严谨,程序不变,设计细致,因“材”施教,紧扣时间,独立性强。但这里的“材”是教材,而不是人才。这种程序化的设计,就像工厂生产一样,只考虑生产效率和质量。体现在教学中,就是只考虑动作技能学习的成功和达标率,并不考虑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转变,也不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变化,不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因此,往往我们在进行教学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愿参加活动,这难道不是违背了我们“教学应面对全体学生”的教育宗旨吗?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提倡制定计划应该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思维的变化,强调整体教育效果。也就是说,课程的设计应该从学习目标引入,围绕目标的达成来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师生双方所做的一切努力应该对实现学习目标起积极作用。同时,还应学用结合,关注个体差异,关注不同能力的养成,在各种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这是未来人才必备的条件。

4. 课后小记

传统体育课很少有人注意课后的小记工作,只重视本课“完成某项技术学生有75%”等,还预先设计运动负荷图和是否达到设计等。而体育与健康新课程不仅重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明确了学生学习效果是否促进了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课后小记,它不仅是一些琐碎小事的一般记录,还可以把教师对本课的感受,学生的突出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统统记载下来,为今后制定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三、体育与健康课教案的表现形式

我们讨论研究了课时计划必须包含的要素,就可以运用这些要素来设计编写教案了。我们提倡的是以学生为本的新教学形式,倡导一种人性化的学习方法。因此,教案撰写也应

从始至今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体育教学中

王智勇

(贵阳市三桥小学,贵州贵阳550000)

小学教育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当今的小学生是新世纪人才,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力军和接班人。从一方面讲,他们有朝气,有理想,思想活跃,积极进步;从另一方面说,由于他们思想还未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在形成阶段,所以可塑性很大。社会上的一些阴暗面使得一些孩子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蚀,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们思想品德教育是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思品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体育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实现“塑体育人”的过程中,体育课教学具有独特的作用。因为体育课是在不同时间、空间即自然条件下于动态中进行的,与其它学科教学相比,更容易鲜明反映出学生的品质、意志、毅力、与人交往的方式等思想素质及组织纪律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体育教学为我们提供了进行“思品教育”的独特条件。另外,体育教师健美的体魄、出色的运动能力、娴熟的运动技巧、勇敢顽强朝气蓬勃的精神,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记得有一次教研室下校听课,我上的是跨越式跳高,开场我就在学生们面前跃过了一米五的高度,学生们惊叫着并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不失时机地说道:“同学们,想不想和王老师一样跳得棒呀?”“想!”学生们齐声答道。“王老师是认真刻苦训练得来的,你们能不能做到呀?”“能!”利用自身的影响力水到渠成地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这正是体育教学中进行“思品教育”的优势所在。

二、思品教育在体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小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树立最初级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思品教育”,使他们克服不良倾向、克服消极的思想,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成为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前几年在电视和报刊上看到一则消息,中日两国小学生搞一次友谊活动,举行了一次徒步活动,日方小朋友克服生病、身体不适、受伤、脱水等等不利因素,一直坚持到活动结束。而中方很多小朋友,不是生病、受伤走不了,就是身体不适、脱水原地休息不动了,最后被救护车带回营地。这件事难道不让我们这些搞体育的深刻反思吗?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只注重技术、技能的锻炼,而不去深入地了解学生,做细致的思品教育工作,那么我们培养

有个性色彩,并不强调统一格式,但必须有明确的、可操作的、灵活的、针对全体学生健康的目标,课时计划才能得以完整有效地实施。

教案是教学课时计划的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文件。编写教案是教师备课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与课堂教学关系最直接的一环。教案一方面承载教学计划的落实,一方面承载教师的学识、经验和创造性劳动,经过精心准备、认真编写的教案,长期积累下来,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目前在体育课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格式教案是前辈教育工作的将是“健而不全”的人,也就使得我们不能很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能很好地完成九年义务中小学体育教育的任务。由此看来,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思品教育”是重要和必要的。

三、把握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及时机

体育教学中的“思品教育”工作应该在课中或运动场直接结合体育教学的内容和项目特点进行,我们应根据教学中的可利用因素实际进行“思品教育”工作。体育教材内容丰富多样,应认真挖掘,仔细研究,从中发现各种教育因素。例如集体游戏、接力赛跑和球类运动等培养孩子们具有团队精神,中长跑培养他们学习不怕苦,勇于克服困难,取得最后胜利的顽强拼搏精神,处处都可贯穿思品教育。

四、在“思品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师应“树人先树己”

体育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在“思品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课中“思想教育”的方法,有效提高学生觉悟。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从中挖掘教育因素,避免单纯的技术教学,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修养水平和业务水平,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努力做到知识广博,业务精通,给予学生极大的爱心和帮助。在“思品教育”方面,教师本人只有具备纯正的思想品德,才能真情流露地教育学生,成为孩子们心中的楷模与榜样,也才能自始至终地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到教学任务里去。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我是田径队教练。有一天下午训练,做准备跑时,天开始下雨,我躲到走廊下。队员们一边看着我,一边用手抹着落在脸上的雨点与汗水。当时我心有感触,立刻走到了场地中央。队员们不再犹豫了,尽力地跑完了最后的圈数。此后,凡是遇到这类情况,我都坚定地与孩子们在一起。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句话深刻地说明了教师以身作则的道理。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注重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思品教育”,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得教学内容、任务得以良好地完成,保证了教学质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得到了学生们的好评,同行的认可。

者经验和理论总结的产物,它的产生对规范和发展学校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教育教学的思想、理念、目标发生了转变,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新问题也在教案这一环节中逐步得以体现并解决。

篇4:学会与幼儿沟通心理

关键词:幼儿交流沟通

随着幼儿教育受重视程度的增加,更多地关注儿童的心理,与孩子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成为我们需要深入学习和研究的话题。国务院2001年5月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强调:“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给予儿童必需的保护、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国家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儿童享有可达到的最高标准的健康咨询及不良心理矫正服务”;国务院国办发[2003]13号《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为儿童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儿童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关注个体差异,使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促进体智德美等全面发展。”

一、与幼儿进行心理沟通的原因

在教师与幼儿沟通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可以建立一种信任、尊重的关系,孩子能感受到老师对其的关注,有一种安全感、信赖感,感觉自己被重视、被接纳,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形成一种积极愉快的情绪,这有助于幼儿保持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和其他小朋友的交往能力,同时也乐于接受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教师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也能够及时地了解到孩子的需要,感受到孩子的情绪,能更快、更贴近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对孩子提供适宜的指导和帮助,更利于工作的开展。

二、确定对幼儿进行心理沟通的基础

与幼儿进行心理沟通的基础其实就是对孩子真诚的热爱,也就是幼儿教师只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信心、恒心,那么幼儿教师与幼儿之间就不会有隔阂。幼儿教师的目标就是教育好孩子。幼儿教师加深对幼儿的热爱和关怀,是幼儿教师教育好幼儿的根本。教师要将爱洒向每一个幼儿,善于发现每一个幼儿的优点,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和鼓励。

三、如何与幼儿进行心理沟通

培养幼儿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孩子是每个家长和幼儿教师的奋斗目标,所以不再单纯地满足儿童的物质要求,与幼儿进行心理沟通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遵循这样的原则和方法:

1.幼儿教师可以“蹲下来对视,坐下来交流”

作为幼儿教师,要更多地顾忌孩子的想法感受,让孩子对其产生信赖感,与孩子做朋友,蹲下来就是处于与孩子平等的地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事情。

2.正确看待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幼儿还缺乏道德意识,会提出一些许多无理要求或者哭闹等,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需要幼儿教师在陪伴的过程中去猜测他们的要求。幼儿教师要遵循自己的原则,不能对孩子迁就或不合理地满足孩子,要注意方式方法,要镇静、耐心、微笑地陪在孩子身边。

3.要注意和孩子沟通时的态度

和孩子讲话要比较慢、口齿清楚,声调温和亲切,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让他们理解自己的意思。如果幼儿教师是漫不经心的态度,可能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在以后的成长中也会消极地面对一切事物。所以作为孩子心灵成长敏感阶段的启蒙者,幼儿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态度。

4.幼儿教师要用赞扬教育的方法去教导儿童

幼儿教师要多用积极鼓励性的语言去教导孩子,尽量避免用消极、禁止性的语言。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引导积极的方法去解决,孩子就会很高兴地去做,对孩子的心理也不会造成什么负担。

5.与孩子做朋友,平等相处

成人总是喜欢用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待儿童,这样容易造成孩子的依赖心理,也会让孩子感到大人是在命令他们。孩子不喜欢命令,而是喜欢受人委托。幼儿阶段的孩子,总是觉得自己是“大人”了,成人叫他们做事,他们有一种被信任的满足感,感觉自己被重视了,会非常兴奋地抢着去做。

6.不要用刺激的方法教导孩子

孩子的心灵是非常脆弱敏感的,激励能促进孩子的自信,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反之,如果对孩子进行打击,无意中的话会刺激孩子的内心,会让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容易产生消极的影响。

7.在游戏中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用儿童容易接受的方法与之交流,比如在讲故事的时候,幼儿教师可以根据故事的情节对儿童进行提问,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思维去判定事物的真善美;也可以让孩子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来完成与孩子的交流互动;做游戏的时候,幼儿教师应适时地提问与引导,同时把自己融入孩子之中间,更能贴切地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

8.互换心理角色去理解孩子

幼儿教师可以适时把自己变成孩子,与孩子打成一片,体会孩子的感受。当孩子的玩具遭到破坏时,或当孩子和别的小朋友闹别扭时,孩子会难过上好半天,有的老师可能就会不以为意或者就只会一味地和孩子说:“没关系的,要坚强点。”类似这样硬邦邦的安慰话语,孩子会觉得老师根本体会不到自己的难过,久而久之,孩子遇到困难时就不会和老师说,而是一个人憋在心里。如果教师用心地体会孩子,说:“我也很难过,我们一起来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这件事情好吗?”相信这样的话,孩子是会很愿意和老师沟通的。

通过与幼儿的心理沟通,在了解幼儿内心世界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做好幼儿教育,与幼儿之间建立起彼此信任、彼此尊重的情感,为幼儿的心理发展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吴晓燕,《北京市优秀幼儿园情况如何》[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孙慧,《兰州市军队幼儿园精神文化现状与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许萍,《国内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调查与分析》[N],《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

篇5:学会沟通心理健康课教案

《让心靠近,学会沟通》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与人之间是需要沟通的;

2、在情境中体验,理解、掌握人际沟通中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技巧。

二、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小故事:误会了五十年(我们今天的的主题就是沟通。与人沟通是最重要的就是把双方的意见、想法和观点相统一,再达成一致,这就是成功的沟通。今天咱们就来学学沟通的技巧。

(二)游戏深入,体会沟通的重要

1、折纸游戏

2、教师小结:一个小小的游戏尚且因为理解不同又无法沟通而出现了这么多的结果,要是我们的人际交往中缺乏理解交流或者理解偏差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可见人际沟通是双向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际交往愉快,人际关系融洽。

三、人际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一)互相理解,真诚交往 故事体悟 钥匙

(二)相互信任,主动交往

游戏活动 ——信任大跌倒(信任背摔)

通过刚才活动的体验和亲身感受,我们可以悟出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信任。能放心倒下去的人是信任别人的人,而接住别人的人是被人信任的人。要想被人信任,首先应信任别人。这种相互信任还可以延伸到与人交往的方方面面。对于交往的同学,我们首先主动敞开心扉,接纳、肯定、喜欢他们,保持在人际关系的主动性,这样别人才会接纳、肯定、支持、喜欢我们。

(三)学会倾听,尊重对方

在人际沟通中,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的前提就是要学会倾听。不仅要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听对方所传达的信息,才能真正达到沟通的目的。这种倾听的能力,既是一种尊重人的态度,也是一种可以训练的、十分有效的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在人际交往中灵活运用倾听的技巧,将会拥有更多的朋友,赢得好人缘。

(四)要求合理,礼貌待人

文明的合乎情理的话之所以让人爱听,是因为它使听者受到了尊重,从而也对对方产生信任感。如果你听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尽是不礼貌的、刺耳的,你心里也不会好受。

四、总结提升,拓展练习

通过同学们参与体验和讨论交流,我们了解掌握了一些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下面请大家在熟悉的歌声中,运用本节课学到的这几个十分有效的人际沟通方法与技巧,用表示友好的各种动作、语言(如握手、微笑、问好、招手、鼓掌、拥抱、点头、拉手、击掌等)来表达我们同学主动交往的心愿,体验与人交往带来的快乐,相信这一路走来,欢笑伴随你,友情伴随你。

五、体验宽容,享受快乐

此环节让学生回想自己不宽容的情节,借助“此时我宽容”广播栏目倾诉出来,学生会设身处地的理解宽容对自己的好处,同时又更深入的学习、实践了宽容,是前一环节的深化。

六、结束活动,升华主题

1、学生谈感悟收获

2、结束语: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和他人能和睦相处,彼此生活愉快。所以对别人的过失要做到:要学会宽容,与人为善,遇事要忍让为先,做到胸怀宽广,不斤斤计较,处处为他人着想。真诚的希望每个同学都成为宽容的人,记住:送给他人一轮明月,你收获的肯定也是明月。

七、作业

人际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有哪些?

(一)互相理解,真诚交往

(二)相互信任,主动交往

(三)学会倾听,尊重对方

篇6:心理健康课《学会微笑》教案

1、体验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欢乐,处处有微笑。

2、感受微笑的力量,愿意用微笑给别人带去快乐。

活动准备:

一组表情照片、空白的圆形卡片、蜡笔等、幻灯片活动过程:

一、体验生活中的快乐,感受微笑

1、引导幼儿笑眯眯的对客人老师打招呼导语:怎样对客人老师打招呼,客人老师会很开心?(笑眯眯)客人老师看到小朋友都笑眯眯的,很开心,他们也会很高兴的.

2、出示一张微笑的图片:看看朋友怎么了?他为什么那么开心啊?(引导幼儿讲讲可能发生什么事情让图片上的朋友开心的笑)3、我在后面布置也放了一些照片,等一会儿,请大家去看一看,说一说,看看照片上的朋友为什么那么开心的笑?(幼儿自由选择照片讨论,老师倾听引导)4、交流图片:导语:这张照片上的朋友怎么了,发生了什么开心的事情?

幼儿讲述中的个别总结:和好朋友分享食物真开心啊!所以会微笑!收的朋友的礼物,送朋友礼物都是开心的事情!所以会微笑!爷爷奶奶爱宝宝,宝宝多开心啊!所以会微笑!和家里人一起旅游,真开心啊!所以会微笑!……小结:原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开心,快乐的事情,生活中处处有微笑。看到别人微笑你有什么感觉?

小结:你开心所以我开心,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二、进一步体验,感受微笑能够带给他人快乐

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体验微笑的魅力提问:看到你们这样开心的笑,我也感到很快乐。可是有一只小蜗牛,他心里有心事,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欣赏幻灯片前半段,(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是好朋友。小伙伴们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快乐的生活着!小鸟为大家唱歌,朋友们真开心啊!小白兔为大家送信,朋友们真快乐啊!大象为大家盖房子,朋友们真高兴啊!小蜗牛很着急,他也想帮助朋友,让朋友开心,快乐!但是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干不了。一天,小白兔来到小蜗牛身边,小蜗牛向小白兔微笑着说:“早上好”。小兔说:“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看到你的微笑我真开心!”。小蜗牛想:对呀,我可以对朋友们微笑。大家看到我的微笑一定也会很开心,很快乐的!但是,怎样才能把我的微笑送给朋友们,让他们每天都能看到我的微笑呢?)

提问:小乌龟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微笑送给朋友呢?让朋友们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看到自己的微笑呢?(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展开想象为小蜗牛想办法)

小结:朋友们收到了礼物,看到小蜗牛甜甜的微笑,也都开心地微笑起来。

三、制作微笑卡,传播微笑导语:

原来微笑的力量那么大,既能给朋友带来快乐,而且能够让自己变漂亮、心情也很好,还可以交到很多新朋友。我们也来学学小蜗牛,把自己的微笑画在卡片上,做张微笑卡送给别人好吗?你想把微笑卡送给谁呢?送微笑卡的时候可以和朋友怎么说?

篇7:学会沟通心理健康课教案

用心沟通 让心靠近

【设计背景】

高中阶段是个体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也是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人际交往能力是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培养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高一学生面对新环境,如何融入同伴及如何在团体中被接纳,进而获得友谊,享受快乐,积极有效的进行学习生活,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了解沟通的意义与内涵,学会一定的沟通技巧,才能掌握与学习合适的表达,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活动目的】

理解、掌握人际沟通中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技巧。【活动形式】

讲授、行为训练、游戏活动、故事、心理体验、讨论交流 【对象】高一年级 【活动步骤】

热身活动:击掌游戏,活动手指,进入课堂。掌声中,我们来开始今天的心理健康课。游戏:妙手生花

请大家拿好自己的纸,根据指示进行操作,活动期间大家独立完成,也不能提问。把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把它左右对折;在左上角撕掉一个边长大约为2厘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上下对折;最后在右下角撕掉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扇形。

然后展开,看看结果,取几例全班展示。

问题:同样的一段话,为什么大家的理解如此不同?(缺少沟通和交流)我们都想拥有和谐健康的人际氛围,能幸福快乐的生活学习是每个人的愿望,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因为缺乏沟通和交流而产生人际适应困扰,就像这些同龄人。

一、积极主动

情境创设:假如你的好朋友遇到下列困境,并向你求助,你会做些什么建议?可任选一题作答。

我有点胖,有时候像男生一样爱抱打不平,同学们常常戏称我叫“猪猪侠”,尽管我表面上不在乎,知道他们是玩笑,其实内心深处我还是不舒服。

宿舍有个家伙,老不告我一声,就乱动我的东西,比如倒我的开水啊,用我的牙膏啊之类,说他吧,显得我小气吧啦的,不说吧,实在憋得慌。

最近觉得父母很罗嗦,老关心学习啊,上大学之类,好像我不知道学习重要似的,唉,是他们到了更年期,还是我到了更年期了?

我觉得我不太喜欢问老师问题,喜欢自己解决,但现在有许多题目不会,周围人也没有人问,我真的没有那个勇气。

我们班的某老师讲课太快了,许多人都听得迷迷糊糊的,而且作业留得也多,我都快受不了了。但是他好像没感觉,依然那么投入。

请学生回答、交流。

小结:最终所有的措施都要回归到到一点,就是大胆主动地进行沟通,事情才可能真正得以解决。

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喜欢我们、接纳我们。我们首先主动敞开心扉,接纳、肯定、信任他们,保持主动性,这样别人才会同样对待我们。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首先这样对待别人。主动积极的态度,这是人际沟通的首要前提。

二、倾听反馈

情境创设:人际沟通和交流中,是不是胆子大一点,主动一点就行了呢?还需要什么注意事项呢?请一位学生回答。

备用:也可以请学生念下段文字。

上帝给人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其实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多听少说,善于倾听别人讲话是一种高雅的素养。因为认真倾听别人讲话,表现了对说话者的尊重,人们也往往会把忠实的听众视作可以信赖的知己。而我们许多人的特点是好表现自己,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听别人说的问题。

那么,如何培养倾听的习惯?即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认真听对方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话有错时,要求会评价对方,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

学生在讲话时,老师东张西望,似乎在寻找什么物品,或打断对方说话,或是到学生中间处理问题,学生讲完了,老师追着问:“你刚才讲什么?”

提出问题:刚才我扮演的这个角色是不是一个合格听众?为什么不是一个合格听众?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对?

请这位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分析不合格听众的表现。如:不看对方、不感兴趣、做其他事情、不断插嘴、不耐烦等。指出在倾听时,除了耳朵之外,还要学会用眼睛、表情、动作、语言告诉对方你在真诚、认真地倾听。

出示:资料卡:合格倾听的技巧 眼睛:自然的眼神接触。

表情:配合内容的专注表情(或微笑或沉思等)。动作:身体面向说话者。

语言:适度简短的回应(“你的意思是”“哦,是这样”“后来呢?”等)倾听训练: 分别发给每组第一人一张字条,上有以下内容,让其依次传话。

内容1:在1995年的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角逐中,影片《阿甘正传》一举获得了6项大奖。影片通过对一个智障者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美国几十年来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作了展现。影片改编自温斯顿•格鲁姆的同名小说。

内容2:1944年3月25日,富兰克林〃罗斯福第4次连任美国总统。《先锋论坛》报的一位记者采访这位第32任总统,问他有何感想。罗斯福请记者吃三明治。记者觉得这是殊荣,很快吃了下去。罗斯福请他吃第三片时,记者受宠若惊,虽然肚子已不需要了,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吃下去了。这时,罗斯福微笑着说:“现在不用回答您的提问了,因为您已经有了亲身感受。”

呈现原文,对照结果。即使你认真倾听,也会使信息部分失真。

问题:怎样做就能确定自己听懂了对方话的意思呢?(如何才能防止信息失真,准确理解对方表达的意思呢?)(及时反馈,你的意思是?双向沟通)

训练:重做妙手生花游戏,可以提问和交流。毕,再次展示小结。

小结:许多时候,你所表达的并不一定就是别人所理解的,你所听到的未必就是别人想表达的。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的前提就是要学会倾听,用心听对方所传达的信息,同时及时反馈与交流,查验自己是否听明白。人际交往从来都不是一厢情愿的, 它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我们要有意识地增加双方的信息交流和感情沟通,不断反馈、调节沟通方式,才能达到沟通的最佳效果。

三、换位接纳 故事:小羊请小狗吃饭,它准备了一桌鲜嫩的青草,结果,小狗勉强吃了两口,就再也吃不下去了。过了几天,小狗请小羊吃饭,小狗想:我不能像小羊那样小气,我一定要用最丰富的宴席来招待它。于是,小狗准备了一桌上好的排骨,小羊一口也吃不下去。

问题:小羊和小狗都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给对方吃,为什么彼此都没有胃口?

有时候,己之所欲,也勿施于人。遇到问题多进行换位思考,凡事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人,这样,你会更好地理解他人。

片段: 关于偶像的谈话

甲: 昨晚周董的现场演唱会看了吗?

乙:就那个小鼻小眼、唱歌含混不清的家伙? 甲:什么呀,那叫风格个性。

乙:得得,我还是喜欢经典的唱将,比如罗大佑、李宗盛、赵传…… 甲:唉,你太怀旧了,喜欢的尽是又老又丑的老男人。

乙:你懂什么,尽赶时髦,追求花哨浮躁,跟你的德行一样。甲:哎,你可以侮辱我,可别侮辱我的偶像,我跟你急!

训练1:有一天,阿明买了三瓶果汁回家。在路上,遇到了亮亮的妈妈和亮亮,于是阿明给了一杯果汁给亮亮。妈妈就说:“哥哥给你果汁,你应该说什么?”

(亮亮看了看果汁,然后说:“吸管呢?”)

训练2:一对情侣,他们乘坐一辆大巴进入山区,因有事,他们在中途下车。下车后,大巴继续往前驶。大巴在继续行驶途中,一块大石头从高处坠下并将大巴压得粉碎,所有乘客无一生还。那对恋人看到相关报道感叹说:“„„”

(“如果我们当时不下车就好了!”)

训练3:我的同桌数学学得很不错,而我的数学恰恰是我的弱项。有一次,我问她一道题目,她看了几秒钟,轻描淡写的说:这个题还不会啊,挺简单的,我告你解法。说完,就演示给我看,可我觉得特难受,当时什么也没说,只是唯唯诺诺称是,其实,她讲的过程我一个字也没听进去。不就成绩好点嘛,有啥了不起的?!

(可能敏感的缘故吧,她对谁都是这种样子吗?其他人怎么看她?)

小结:同样的状况,但是当我们从我的角度去看时,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同。站在别人的立场看一看,或换个角度想一想,尝试着接纳与己不同的东西,很多事就不一样了。

四、总结提升,统整拓展

通过同学们参与体验和讨论交流,我们了解掌握了主动积极、倾听反馈、换位接纳这几个沟通方法和技巧,下面请运用本节课学到的这几个方法与技巧,用表示友好的各种动作、语言表达我们同学主动交往的心愿,体验与人交往带来的快乐。

篇8:教师要学会沟通

1. 与校内同事的沟通:重在适意

沟通说到底就是信息交流, 是一方主动谋求另一方换位思考或者提供信息。凡要沟通都是有明确目的的, 因此主动的一方总是要选择适当的场合, 把经过筛选或加工的信息传递给对方, 或者请对方就某一范围提供信息。教师在校内与同事的沟通, 目的也是明确的, 就是为了自身的发展, 具体地说就是增长自身的智慧或者是消除同事的误解, 为自己构建一个良性的发展环境。沟通是双方的互动, 作为主动的一方, 也是有求于他人的一方, 在请求对方时, 需要满足对方的意愿, 展现自身的真诚和礼貌。

(1) 真诚。有沟通互动需求的人, 总希望他人真诚地对待自己;沟通互动都是对等的, 故而也应该考虑到自己是否真诚以对。沟通作为一种手段, 需要表达能力, 需要争辩能力, 需要倾听能力, 也需要设计能力, 我们不难看到, 有许多具备上述诸种沟通能力的人, 却无法与他人进行深度沟通, 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在于缺失沟通的前提条件——“真诚”。谁都不愿意得到扭曲的信息, 同理, 自己也不能给对方片面的甚至有违事实的信息。诚意在自己看来是一种意愿, 而在他人看来则通常是一种行动表现, 像“程门立雪”就是透过行动来体现的。“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沟通之难大多是因为缺乏诚意, 为此教师谋求沟通时特别需要用诚意来叩开对方的心扉。

(2) 礼貌。如果说真诚重在内心世界的话, 礼貌则是外在表现;如果把真诚看做是自发的约束的话, 礼貌则是经过加工的心理表达。古今中外绝大多数人际活动都离不开礼, 礼节表达的是秩序, 礼貌释放的是尊重。礼貌不仅是自身修养的表现, 也是对方满足自尊心的重要载体, 人们通常把自尊心的满足视为最大的报酬, 而礼貌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或者初步完成了满足对方自尊心的任务, 由此可以认定, 礼貌是人际关系运作的润滑剂。每个教师都有其优势智慧, 也有其短缺所在, 每个教师身上都会有些成分是超乎我、近乎我以及低于我的, 同事沟通旨在争取对方优势项目的支持, 不能因为对方同时也存在劣势项目而取消礼貌待遇。

2. 与引导对象的沟通:重在适时

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 根本目的都在于推动学生的发展。教师与学生一样, 都是未完成的人, 都在不断促进和生成的生命个体。在生命的进程中, 每个师生都按照自己的天性在自我认识、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没有一个人发展的背景、条件、动机和轨迹是完全重合的, 即每个人的发展都存在差异性;没有一个人的发展是直线的、匀速的, 即一个人在生命进程的不同阶段的发展状态是存在差异性的。教师在引导学生时永远无法复制既往任何一个案例, 在与学生沟通时永远处于创新之中。教师需要面对的就是学生在发展中的不确定性, 因此沟通的时效也就特别重要, 教师就得着力做好综合分析和把握时机两项工作。

(1) 综合分析。把与学生沟通和与教师沟通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从出发点看, 与教师的沟通重在利己, 与学生沟通重在利人;从方式看, 前者是交流, 后者是服务;从目的看, 一个是发展自己, 一个是发展学生。显而易见, 在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上, 教师的沟通能力、沟通技巧和沟通时机都必须明显区别于沟通教师。学生是引导教育的对象, 心智幼稚而脆弱, 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独生子女备受溺爱等缘故, 当前的学生多数个性强烈, 自我中心意识突出, 这些特点加重了沟通的困难。教师与学生沟通之前, 不仅要考虑天时、地利、人和, 还要考虑学生的家庭背景、性别、年龄、性格、兴趣、阅历和需求, 甚至要注意其阅读倾向和阅读量, 要注意其交际群体, 乃至于服饰、谈吐, 换言之, 就是尽可能细致、全面地搜集和筛选学生的有效信息, 进行综合分析, 这是保证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条件。

(2) 把握时机。所谓时机, 也就是满足条件要求的时间点。满足条件要求就像果子成熟, 时候未到则果子生涩, 时候一过则果子离蒂脱落。果子成熟的时间点是受到内因和外因制约的。人是感情动物, 感情是千变万化的, 不像果子那样大致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对人而言, 条件成熟的时间节点难以捉摸, 外在条件足够而内心不适也就是时机未到, 内在条件满足而外部环境稍有变化也就时过境迁。在与学生的沟通上, 教师占有信息量大的优势, 阅历经验比较丰富, 掌控着沟通的主动权, 但所有这些, 并不是沟通成功的决定因素。教师要确定合适的目标, 预见情势和创造条件, 在合适的时机到来时, 要能够及时、准确地落实既定的工作。

3. 与学生家长的沟通:重在适度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教师最不在意的恐怕就是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了, 家校沟通常被误用为告知学业成绩或者“投诉”学生不端的工具, 虽然很多教师深知“知子莫若父”, 但很少有教师愿意真正从学生家长那里获取学生信息或者促使家长给子女施加适当的影响。先天遗传、家庭环境、特殊嗜好、意外经验等,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个体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或者发展类型, 而这些信息, 学生家长掌握的远比教师多;学生在校外的活动, 家长掌握的也远远多于教师。教师愈是对学生有更多的了解, 就愈能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发展, 所以教师必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但此类沟通稍不留神就有刺探隐私的嫌疑, 因而必须适度。

(1) 次数。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次数较多的是班主任, 科任教师相对要少得多, 个别教师可能一年里都难得与学生家长有过沟通互动。沟通过少是不合适的, 它不利于家校合作促进学生的成长;沟通过频也不合适, 它将给教师或者学生家长带来额外的身心压力。然而, 什么才是合适的次数, 没有一个权威的规定, 也不可能有权威的界定, 这是因为它牵涉到学生、学生家长和教师三方, 任何一方有要求和响应的变化, 或者有情绪态度的起伏, 都能够影响沟通的次数。影响沟通次数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每次沟通的质量, 沟通中会出现大量的垃圾信息 (包括虚假信息和无效信息) , 垃圾信息的出笼往往是无意的, 但它们却能使家长或教师因误判而产生误导, 导致学生因为受到误导而产生发展的停滞甚至脱节, 从而影响下一次沟通的意愿。

(2) 力度。沟通力度与教师的关注程度和沟通能力成正比, 沟通力度在相当大程度上是针对准备工作而言的, 通常情况下, 沟通力度的加大, 可以使教师从学生家长那里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 能够更加真实、客观、全面、准确地认识和评估学生, 有助于教师随后综合运用各种有效信息与学生沟通。教师还可以在有利于学生的前提下把一些可以公开的信息与相关教师进行交流, 适时制订出合作促进学生发展的具体措施, 特别是利用信息压力来校正学生的发展方向。社会心理学家告诉我们, 信息压力具有使个人被迫与群体一致的力量, 人们倾向于相信多数, 觉得多数人正确的机遇多。[1]教师可以同家长及其他教师联手来跟学生个体进行力度较强的沟通, 甚至可以引导和动用学生所在的群体给予信息压力, 推动学生个体健康发展。

综上分析, 教师要更好地教书育人, 就要把与同事沟通、与学生及其家长沟通学好、做好, 促进自身更加全面的发展。做好沟通, 就是成就自己;做好沟通, 也能通过成就他人来成就自己。

参考文献

篇9:学会沟通教案

我们需要与人沟通,与人交流,因为我们需要理解别人,也渴望被人理解,我们都想生活在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做才能与人沟通,有效交流呢?

二、【活动:真情告白】

回忆自己和他人曾经有过的矛盾、误会以及化解的方法,与小组同学交流沟通的金点子,并写在纸上。然后请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三、【支招:方法归纳】

学会沟通,学会交流,我们不妨这样做??

(一)做一个好听众。

在人际沟通中,要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前提就是要学会倾听。不仅要表达自己的意见、想法,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听对方所传达的信息,才能真正达到沟通的目的。这种倾听的能力,既是一种尊重人的态度,也是一种可以训练的、十分有效的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在人际交往中灵活运用倾听的技巧,将会拥有更多的朋友,赢得更好的人缘。

(二)要学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最好的方法,不能以自我为中心,想想如果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怎么解决,同时要考虑到对方的性格和心态,是不是和你有相似的地方。什么都只考虑自己,那些心理自我封闭者,有过分的防卫心理者,经常会做出与他人不合作的行为来,这类人一般不会沟通他人。

(三)要有豁达的胸怀。

“世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则是人的胸怀。”沟通需要人的一种境界,一种情怀。所以真正的做到沟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豁达和宽广的胸怀,不要和别人去计较那么多,自己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和别人沟通,人与人的沟通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

(四)克服自己的偏见。

例如,同学A:“我就是看他(她)不顺眼!”(冷静思考,为什么?)

偏见使人囿于自己的一孔之见,偏见使人带着有色眼镜去看问题,偏见使人固步自封懒于思索问题,拒绝接受新事物,使人难于得出正确的判断和结论,越来越愚昧无知,使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总之,为偏见缠身的人是很不容易沟通他人的。

(五)敞开心扉、积极主动。

沟通与交流是双向的,几乎所有人都只要求别人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委屈与无奈,却很少有人说:“我要主动说出我的想法,让人们了解我!”只要你善解人意,敞开心扉,积极主动地与人交流,自然也能得到别人的理解。

【教师小结】

多一些交流,少一些隔阂;

多一些沟通,少一些误会;

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

文明语言是法宝,与人沟通少不了。

换位思考很重要,学会倾听面带笑。

态度诚恳善宽容,平等尊重多友情。

四、【结束寄语】

看了刚才同学们精彩的表演,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正因为有了交流,才会有心灵的相通,才会有深厚的友谊,才会有家庭的温馨,才会有生活的美好和社会的和谐。

沟通他人,可以化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化仇恨为谅解。沟通如一泓清泉,可以浇灭任何误会所摩擦出的火花。

因此,正像有的人所说的那样:“与人交流是幸福的,与人沟通是快乐的。”让我们彼此多一些信任,少一些戒备,从现在开始,就试着开始心与心的沟通,去主动与人交流吧!

主持人:全体起立!

篇10:国旗下讲话学会沟通心理健康

七年级陈慧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四月我该拿你怎么办?

四月是人间芳菲尽的季节,是一个温和季节与一个酷热季节相互推卸责任的季节,推卸难免让人尴尬,这种气候的尴尬氛围,放佛也蔓延到了我们身边,所以有人说四月是内心躁动不安的季节。近来,在我们的周围,也出现了不少同学脾气暴燥,因琐碎小事而耿耿于怀,甚至与人争吵,拳脚相加;有的人意志消沉,;有的人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承受不起挫折或失败。那么,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如何来适应躁动的四月呢?在此,我们先一起来分享一个小故事:

一把大锁挂在铁门上,铁杆来了,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把锁撬开。钥匙来了,它用瘦小的身子轻轻地钻进锁孔,“啪”的一声,锁就打开了。铁杆气喘吁吁也疑惑无比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呀。”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不要激动,不要着急,首先要学会沟通。君子动口不动手嘛!像铁杆一样费了大把力气却没有把事情办好,这不是得不偿失吗?其次,是要学会信任。信任,先是要自信,相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一次考试不好,有什么关系,胜败乃兵家常事。要相信自己有卷土再来的能力,再就是学会要信任老师、父母和真正关心你们的人。让他们成为你遇到挫折和困难时的倾诉对象,求助的对象。

最后要学会理解。俗话说——人生在世不容易,是否更改去珍惜,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坏身子谁如意?

篇11:学会沟通主题班会教案

初中阶段,同学们逐渐产生了较明显的逆反心理,易与父母发生误解、矛盾,甚至冲突,导致双方关系疏远或紧张。若不加以及时、妥善地引导和解决,将不利于他们成长。因此,设计此课,希望通过课堂讨论和学习,学会理解、宽容父母,学会恰当处理与父母的关系,从中明白一个道理:爱,需要沟通。

教育目标:

1.学习沟通,学习妥善处理亲子关系;

2.增进对父母的了解、理解,学会关心、爱护父母;

3.认识家庭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家庭责任。

教学形式;

讲述、讨论、角色扮演、情景体验。

活动过程:

1.导入:

(1)同学们,我有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每次回到家你首先做的事是什么?

(2)想一想:

案例(一个真实的事情)

星期一的早上,八(2)班小A同学告诉我她与母亲在上星期六晚上发生了冲突的事情。晚上七点多钟,小A同学按照老师的布置正在看中央教育台一套电视节目《奠基中国》。当时,母亲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了。看到小A正在看电视,桌上的碗菜都没有收拾顿时火上心头,大发雷霆。骂道:整天就知道看电视,玩,不知道看书,不知道把碗收拾一下―――

而小A是在按老师的要求看电视,碗不收拾是要等妈妈回来吃饭。这样做没有得到妈的理解反而被妈妈骂了一顿,心理很不是滋味,当场与妈妈顶撞起来。想想自己的好意没有被妈妈理解,心理很难受,直到星期一了还不舒服。

类似的事情在你身上也许也遇到过吧!你觉得小A同学与母亲的关系处理的好吗,如果不好,问题出在哪里呢?(学生回答)

看起来问题出在沟通上。那么,你与父母的沟通状况令你满意吗?

2.想一想:

(1).请评价:

评价

沟通满意一般不满意

与爸爸沟通

与妈妈沟通

(2)想一下,下列各项中,这样做,你的父母会不会唠叨呢?如果会,怎样做才不会唠叨呢?内容、可以、不可以

几乎不做家务,起床不叠被子,脏衣服臭袜子不洗,房间到处乱糟糟。

有点时间就看电视、打游戏机。

花时间煲电话粥。

放学后常常很晚回家,回家后不跟父母说明原因。

不愿与父母一起外出。

花时间看电视,作业不认真、马马虎虎。

与父母顶嘴吵架。

作息没规律,晚上不愿睡,早上不愿起。

(学生讨论发言)

(3)父母的唠叨并不可怕,关键是沟通。好的沟通,“是有理又有礼”,即不伤害彼此的感情,又有助于问题的解决。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呢?

下面几种情景,你认为哪一种对进行有效沟通有帮助?

展示:

情景一:

放学回家,你进门见到妈妈就一声不响,走进自己的房间,“嘭”地一声关上了房门。

情景二:

放学回家,小明进门见到妈妈就叫一声:“妈,我回来了。”

情景三:

放学回家,你吹着口哨走进自己房间,但并不理睬正在厨房间忙碌的`母亲。

情景四:

放学回来,你目中无人似的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啪”一声打开电视看起来。或切断别人正在看的电视节目,换到自己想看的频道。

(学生讨论,发言)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很受启发。其实,沟通是要讲方法,讲技巧的。下面老师向大家介绍沟通的要决,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2.沟通六要决:

要决一:倾听——用你的身体告诉对方:我在听你说。

要决二:核对——用“你的意思是……”的句式核对你的理解。

要决三:接纳——用对方的眼睛去看,用对方的头脑去想(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换位思考,想问题)

要决四:拒绝——用坦诚加礼貌的语言说“不”。

要决五:表达——用准确、具体的语言表达你内心的意思。

要决六:体态语言比有声语言说的更响——把握你的体态语言,表达你的真实意思。

这六要决是人际沟通的基本法则,如果违反,就会造成沟通障碍,带来人际沟通的种种烦恼。我们必须好好掌握。

篇12:要学会与学困生沟通

一、相互信任, 坦诚相见

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和传递, 需要有一个较好的心理基础。而决定这个基础的就是“信任”和“不信任”。信任感从何而来?重要的是我们要体现诚意, 真心实意地爱护这些学生、帮助他们, 从他们所处的情境中设身处地地考虑对方的行为动机或个性需要, 将心比心, 以心换心。在沟通过程中, 应注意一些问题。

1. 以热情换取信任。

对待学困生的困苦, 热心相助;对待他们的忧思, 要热心化解;对待他们的进步, 热情肯定。用自己火热的心肠去温暖他们的心, 让他们从你的热心、热情中体会温暖, 并用这种温暖换取他们的信任。

2. 以坦诚换取信任。

俗话说: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有诚心, 讲真话, 学生便会大胆地坦诚交心, 敞开心扉, 吐露心声。相反, 如果你言不由衷, 讲假话、空话, 他们不仅会三缄其口, 还会避而远之, 心理沟通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 我们要做到为人师表, 诚心实意, 对学生讲实话, 不避讳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 以此来赢得他们的信任。

3. 以信任换取信任。

对学困生的志趣、能力、个性等予以充分的信任, 可以使他们保持欢快、进取的精神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 师生情感容易引起共鸣, 容易实现心理沟通。

二、主动接触, 细心观察

扩大与学困生的接触面, 可以增强相互间的联系, 从而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求得更多的共同语言, 准确无误地了解他们所关心的问题。从而,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 把握他们的心理活动, 增进双方的理解。实践中, 由于我们处于教育活动的组织的指导地位, 他们处于受教育的地位, 要做到这一点, 我们必须走出办公室, 融入到他们之中, 了解他们, 熟悉他们, 主动地、努力地创造与他们心理沟通的条件, 在和他们进行交谈、对话的过程中, 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师生双方接触增多, 可以随时向他们提问、解释、补充, 了解他们思想问题的症结所在, 求得心理接触, 达到教育目的。我们一方面要努力创设接触的情境, 如打球、开晚会等, 这样会使他们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另一方面要注意在接触的过程中, 加强观察和分析, 了解他们的心态, 增进双方理解。要达到这个要求, 必须抓住几个关键点来进行观察分析:一是注意听课情绪的变化。同样是一节课, 有的学生兴致很高, 全神贯注, 有的却愁眉苦脸, 情绪低落。对于后者, 老师要加以分析研究, 把握这类学生的心态, 并及时予以正确的引导。二是注意集体活动是否积极参与, 是否满腔热情。这可表现出差生心理, 不但可以从中看出他们是否具有集体感、荣誉感, 还可以看出他们对组织的态度。三是注重突发性情绪的变化。如受到表扬时的兴奋, 受到批评时的懊丧, 厌学时的消沉, 出走时的绝望, 等等, 我们要抓住时机, 根据他们的神情、脾气、行为的变化。顺藤摸瓜, 了解他们的深层心理。

三、平等相待, 情理相济

青少年的心灵就像一架多弦琴, 其中有一根是和弦, 只要找到它弹一下, 就会使其他的弦一起发生共鸣, 协奏起来产生美妙的音乐。学困生心中也有一根这样的和弦, 我们如何拨动这根和弦呢?这时就涉及一个如何实现心理沟通的问题。我们首先得体谅他们, 和他们平等相处, 他们才会有言敢发, 有话敢讲。其次, 教育得讲究方式方法, 用真情去拨动这根和弦, 坚持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情理相济。如果这样的话, 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

1. 改善自我, 不要自高自大。

我们要改善自身的形象, 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同他们交朋友, 亲近他们、理解他们, 创造融洽和谐的沟通气氛, 使他们获得愉快、轻松的情绪体验。他们有了这种体验, 就会把你当作自己人, 从而产生心理沟通的契机。如果我们以教育者自居, 自命不凡, 整日对他们绷紧脸儿, 拉着架子, 动辄训人, 他们就会敬而远之, 产生逆反心理。这样, 双方的沟通就失去了基本的条件。

2. 提高自我, 不要不懂装懂。

心理沟通的目的, 是提高学习不太优秀学生的觉悟、改变不良行为、促进他们的转化。要达到这一目的, 我们本身要具备“一桶水”, 否则, 在与他们沟通中往往会处处碰壁。因此, 我们要坚持“活到老, 学到老”原则, 不断提高自己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对学生的提问, 不能不懂装懂, 更不能瞎说一通, 而要讲明道理, 以理服人。

3. 摆正自我, 双向沟通。

上一篇: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实现学生作文生活化、个性化?下一篇:关注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