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税改革与我国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发展研究

2024-05-24

资源税改革与我国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发展研究(精选5篇)

篇1:资源税改革与我国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发展研究

资源税改革与我国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发展研究

谢美娥 谷树忠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101)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区域特征,分析资源税对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发展的有关影响,进而以榆林市为例,剖析现有资源税缺陷对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发展的负面作用,最后提出促进这类区域发展的若干资源税改革建议。关键词:资源税;改革;欠发达地区;资源富集区;榆林地区;区域发展

欠发达资源富集区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区域,资源富集而经济不发达。资源税是以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的一个税种,因此资源税对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影响重大。国家有关部门也正准备进行新一轮资源税改革,其改革结果将直接影响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发展。为此,本文深入分析了资源税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发展的关系,提出了若干有益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发展的资源税改革建议。1资源税改革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关系

1.1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区域特征

资源丰度(abundance of natu-ralresources)是用来表明一个地域单资源税改革与我国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发展研究元所拥有的某种自然资源的总量及其与可比地域相比较的状况,或一个地域单元所拥有某种自然资源中可利用品位或高品位资源所占比例的一个概念[1]。欠发达资源富集区是指拥有较高丰度的自然资源但经济暂时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一类区域,如陕西的榆林地区、新疆的阿克苏地区、内蒙的鄂尔多斯地区、贵州的毕节地区等。欠发达资源富集中区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经济不发达,区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区域财政收入困难,公共产品提供不足,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源丰富,产业结构以农业和资源采掘业为主;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中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强度大,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等。

1.2资源税对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影响

我国资源税制度始于1 9 8 4年,1994年在原有资源税上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我国第二代资源税,也就是现行资源税。现行资源税是以各种应税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为调节资源级差收入并体现国有资源有偿使用而征收的一种税。1.2.1资源税有助于缓解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财政收入紧张局面

目前,我国的分税制税种划分中,资源税作为一种按品目划分的共享税,除海洋石油税收归入中央财政外,其余资源税收入归入地方财政。虽然资源税在我国税制体系中一直是个小税种,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几乎可67以忽略不计,对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财政却有一定影响。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资源绝对数量大或经济品位高,其资源税收入相应较高,又直接归入地方财政收入,因此有利于缓解地方财政紧张的窘境。

1.2.2资源税有助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

资源开发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环境破坏,资源富集区由于资源开发规模大,其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程度也很高,而我国资源富集区又主要分布于生态脆弱的中西部地区,因此在资源开发中保护资源就显得更加重要。资源税可以约束资源开采者的行为,如资源税的征收可以与资源开采率挂钩,限制其浪费资源的行为,因此资源税具有保护资源的作用,有助于维护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资源环境基础。

1.2.3资源税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

一方面,资源税可以调节企业级差收入,促进不同区域的同一类型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另一方面,资源税的转嫁有利于调节不同区域的利益分配。资源税是比较容易转嫁的税赋,特别是在政府放开价格管制情况下,适当提高资源税有助于提高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财政收入,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1.2.4资源税有利于协调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

在现有分税制体制下,陆上资源税属于地方税种,资源税收入归入地方财政;资源税作为国家资源有偿使用的形式,增加资源税就提高了资源有偿使用的地方分成比例。由于财税体制的原因,以及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国有企业众多的特点,这些都不利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如国有企业的所得税按隶属关系全部归入中央财政,增值税的75%也归入中央财政,地方只拿了小头,而地方却要承担资源开发留下来的地质塌陷、环境污染等后果,因此中央和地方在资源开发利益分配上存在一定冲突。所以,资源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中央和地方在资源开发上的利益矛盾。

2现有资源税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发展存在的矛盾分析—以榆林市为例 陕西榆林市具有典型的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特征,煤炭、石油、天然气、盐等资源富集,被誉为我国的“科威特”。目前已发现8大类49种矿产,储量占到全国能源矿产总量的1/3,相当于陕西全部资源潜在价值的95%,我国资源潜在价值的30%左右。同时,榆林又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人均GDP长期低于陕西省和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很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表1 “十五”期间榆林市人均GDP状况及其比较(单位:元/人)

资料来源:陕西统计年鉴2002、2003、2004、2005和中国统计年鉴2002、2003、2004、2005。

2.1资源优势不能转化成财政优势

我国资源税税率低,征收范围窄,仅限于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和盐七类产品,因此资源税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一直比较低。西部地区是我国资源比较富集的地区,据测算,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82.3%,煤炭资源地质储量占全国总量的21.9%,石油储量占全国总量的38.6%,天然气储量占全国总量的21.9%[2]。自1999年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的资源得到不断开发,资源税的总收入也在不断增长,但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并不高(见表2),这说明西部的资源优势远远没有变成经济优势和财政优势。

表2 1999~2004年资源税在西部12省(市、区)财政收入中的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5年有关数据计算而得。

2003年榆林市的石油资源税由每吨8元提高到12元,2004年煤炭资源税由每吨1.5元提高到2.3元,2005年天然气由每千立方米10元提高到12元,同年石油资源税由每吨12元提高到28元。“十五”期间,因资源税提高就累计增加地方财政收入1.9亿元,占“十五”期间榆林地方财政收入总和的2.6 0%[3],也高于资源税在1999~2004年中任何一年占陕西省财政收入的比重。这说明正是资源税制度的原因,使得资源税收入在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不高。但从另一方面看,西部地区资源富集,在今后随着资源开发规模扩大和税制的完善,资源税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将会上升。2.2不利于资源环境保护

资源税设计的初衷之一就是保护资源,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然而,由于资源税设计不合理,无法有效地达到保护资源的目的,这在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表现更为突出。榆林就是国内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该区处于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鄂尔多斯草原的过渡地带,土壤抗蚀能力很低,植被矮小稀疏,降雨少而集中,水土流失严重,而这里的煤层埋藏浅,易开采,资源开发很容易使地表植被迅速受到破坏,水土流失加重。

征收范围过窄,不利于资源的全面保护。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资源开发初期往往无暇顾及资源环境保护,许多项目的开工上马忽略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致使许多不在应税范围之内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草地资源受到破坏。榆林市在资源开发初期也出现这种情况,只顾采掘,没有充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了较严重的资源环境后果,特别是在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方面。在榆林神府矿区一期建设期间,平均每年增加土壤侵蚀量880万吨,增加进入黄河泥沙786.8万吨,二期工程建设平均每年增加3 634万吨,增加进入黄河泥沙量1232.2万吨[4]。征税依据不合理,破坏资源行为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根据1994年开始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资源税课税数量以销售数量或自用量征收。由于课税数量只与销售量或自用量有关,而与资源开采方式、开采数量无关,这导致矿山企业为节约成本,普遍挑选容易开采的、资源条件好的地方开采。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煤矿的回采率平均只有35%,一些乡镇煤矿回采率仅为15%。资源浪费现象在榆林地区也不例外。榆林石油采收率仅7%,远远低于25%的平均水平[6]。在当地煤炭开采中,吃肥丢瘦、采厚弃薄、挖浅甩深、采大弃小等问题严重。据调查,拥有最好的煤田、设备和技术的神东公司的煤炭回采率不到30%,地方煤矿仍采用原始落后的采煤办法,回采率不到20%。同时,大矿超设计能力开采更造成资源服务年限急剧缩短,生态环境破坏加重。如神华大柳塔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600万吨/年,但目前的实际生产能力已达2 200万吨/年,资源的服务年限由108年锐减为37年,造成采空陷区和植被破坏成倍扩张[5]。税率过低,刺激了对资源的过量开采。我国目前资源税税率过低,而近年资源产品价格上涨很快,生产者的利润空间不断扩大。例如,2004年榆林地区的煤炭资源税由1.5元提高到2.3元,但是煤炭资源税额仅占当地煤炭售价的2%,占港口交货价不到1%,无法有效起到遏制资源过度开采的作用[6]。

2.3税价比例失调,资源属地利益得不到保障

由于财税体制原因,资源富集区利益在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受到一定损害。在欠发达资源富集区,中央大型国有企业所占比例一般比较高,这对地方财政收入不利。因为,增值税、所得税是我国的主体税种,在现有财税体制下,增值税是一种共享税,75%归入中央财政,而中央企业所得税全部归入中央财政,这样,中央大型企业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远不如地方企业。而且,由于一些资源如油气资源是高度垄断的,归属中央部委管理,地方的干预程度相当有限,许多资源是以初级产品形式输出,留给地方的增值税就很少了,但是地方政府却要承担资源开发留下来的负面后果。如神华集团是榆林市影响巨大的国有企业,2005年其煤炭产量占榆林市煤炭总产量的1/2左右,按现有财政体制,增值税部分中央、市、县级次分配比例为75%:12.5%:12.5%。2003年神华集团在榆林神木县境内实现增值税6.2亿元,但按照级次比例分配后留到神木县的部分只有0.77亿元,占神木县财政总收入不足1/8。企业所得税中,2003年神华集团在神木县境内仅生产环节的利润就达10亿之多,按企业所得税率为33%计算,地方每年应得3个亿,但因现行财税体制的原因,地方实际上一分也得不到。

资源税对地方财政贡献有限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量计税,而不是从价计税,因此地方不能分享资源上涨带来的红利。以石油资源税为例,榆林地区直到2003年资源税税率才由8元/吨提高到12元/吨,2005年进而提高到28元/吨,而目前的原油市场价达2 000多元/吨,是1993年的4倍多,虽然石油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也有所上升(国内原油平均生产成本已达到600~800元/吨),但与2 000多元/吨的油价相比,石油生产已经从微利变为暴利,石油资源税率实际已下降至6‰左右。即使在2004年7月1日进行调整后,我国原油资源从价税率也仅为1.5‰,仍然远远低于10%的全球平均水平,实际上美国的石油资源税每吨已超过130美元。

3促进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发展的资源税改革

3.1结合资源富集优势,充分发挥资源税潜在的地方主体税种功能

针对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资源富集的特点,应通过资源税制度的改革,变资源优势为财政优势和经济优势。首先,在中央授权的范围内,给予欠发达资源富集区一定的税收立法权。考虑到我国自然资源空间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不平衡的特点,中央不宜完全放开资源的税收立法权,但可本着事权和财权相对等的原则,对于一些非战略性资源给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使其可以根据区域内的资源特点,制定一些符合本区域发展的资源税政策,同时真正担负起本区域内资源保护环境、环境治理等职能。其次,适当提高资源税税率。当今资源价格放开,资源税税负具备转移的条件,可以适度提高资源税税率。最后,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把目前未列入征税范围的水资源、草地、森林资源等可再生资源也列入征税范围。但有一点必须注意到,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用在消费性支出方面,为了使欠发达资源富集区不受到“资源的诅咒”,建议规定资源税的使用方向,如资源的培育、环境的治理、人才的培养、技术的革新等有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等方面。

3.2进一步完善资源税的设计,加强资源税保护资源环境的功能

我国人均资源少,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这一弱点决定了保护资源环境是我国一项长久而严峻的任命。如果说对排污征税是在资源的使用环节,运用税收手段促进资源的节约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那么资源税就是在资源生产环节,从源头上防止资源的滥用和浪费,而且极其有必要,特别是那些不可再生资源。因此,资源税保护资源的重点在于通过科学的设计,使我国有限的自然资源得到最充分、最有效的利用。从目前的情况看,对可再生资源扩大征收范围,把目前未列入征收范围的水资源、草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也纳入征收范围,对于不可再生资源,要完善计税依据,促进资源的节约开采。例如,把资源税的税率、应税数量与回采系数、地质储量、是否超采、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地质灾害的发生次数相挂钩,提高矿山企业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3.3重视资源属地的利益和其区域特性,完善分税制改革

欠发达资源富集区长期担负着保障国家资源供给的任务,但在资源开发的同时,却承担着环境被污染等后果,国家需要给予资源属地一定的补偿。通过改革资源税,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区域财政困境,但从长远来看,却不是解决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财政困难的根本办法。因为:第一,资源税的多少受区域资源数量的限制,而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其资源再怎么“富集”也是有限的,何况过度开采资源还潜伏着环境生态危机;第二,区域的产业结构以重工业居多,其特点就是有机资本构成高,而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进项扣除,重复征收严重,这不利于矿山企业的技术改进和扩大再生产,对于提高区域企业的竞争能力相当不利;第三,从所有制上看,国有企业所占比重高,而且由于其技术较先进,就业容量有限,在经济上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联系不紧,同时国有企业所得税一律上交中央,对财政收入增长不利。国家应高度重视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资源开发强度大、环境破坏严重、经济不发达等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资源属地的自我积累再发展,就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在资源税改革以外,应采取更强有力的财政措施促进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发展。如增值税转型,采用消费型增值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地方政府对增值税分成比例;中央企业所得税改按隶属关系增收为属地增收,再按比例上缴中央财政;在资源跨区域使用中,改革营业税按营业地点征收的规定,提高资源输出区的分成比例等。

参考文献: [1]孙鸿烈.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M].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2]魏后凯.西部开发战略:以资源换资金、换技术[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2):3~6.[3]贺引忠.榆林“十五”财政工作实现大跨越发展[EB/OL].[2006-01-18].http:///admin/pub_newsshow.asp?id=1008207&chid=100055.[4]李孝廉.榆林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和产业结构的相互关系分析[J].陕西环境,2000,7(4):17~20.[5]刘颖红.榆林开发忧思录[J].中国改革,2004,(9):47~49.[6]郝亚雄.合理开发秦晋蒙能源金三角的思考[EB/OL].[2005-05-24].http:///admin/pub_newsshow.asp?id=1005592&chid=100055.

篇2:资源税改革与我国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发展研究

内容摘要: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不发展与欠发展都是比较严重的问题。资源富集的贵州乌蒙山区作为国家能源原材料基地,长期以来发展动力单一,并且严重制约其比较优势的发挥,这使该区至今尚未脱贫。本文认为在全球产业转移与能源危机、西部深度开发与工业化背景下,通过充分利用区域发展的内外两大动力机制相互作用,以其自组织结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文化等动力子系统综合集成,形成强大合动力推进山区跨越发展。

关键词:欠发达 资源富集区 跨越发展 动力机制

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研究,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以及生产布局学等相关学科长期关注的重点领域。虽然单一动力对区域发展能产生一定的功效,但缺乏系统动力支撑使区域发展动力的系统与要素、市场与资源配置不合理阻碍区域经济健康运行。

资源富集而经济贫困的贵州乌蒙山区受历史、区位、观念等条件限制和发展战略影响,丰富的能源、矿产、生物、气候、旅游、文化等资源未得到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总体小康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张小青,2007);但从发展成本、政府行为、外部辐射、制度、文化等多角度分析,又具有区域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巨大潜力。在全球性产业转移与能源危机,西部开发与脱贫发展背景下,以大规模能矿资源开发为载体,贵州乌蒙山区可通过内外部两大动力系统的相互作用,形成强大合动力推进山区脱贫发展,破解学界所谓的“贵州现象”。

欠发达区域的发展“问题”再认识

欠发达区域通常处于能矿资源富集、生境脆弱的“老、少、边、穷”山区。受客观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人为主观的制度性束缚,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机制体制欠发育,发展动力不强、信心不足、机制不活、措施不力、方式不优等典型问题(郭金喜,2005)。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不发展是“问题”,发展慢了同样是“问题”。不发展易陷入贫困陷阱,形成“欠发达→贫困→人口超载→生境破坏→更贫困”的恶性循环。发展慢意味着在宏观经济中错失良机,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经济优势,无形中扩大了与发达地区乃全国发展差距。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全球性产业大转移,资源能源日益紧张与不可再生资源日益匮乏的危机中。欠发达的乌蒙山区在西部开发深度推进、产业调整与反贫攻坚的阶段,响应全球经济变化并作出相应调整。以国家能矿基地建设为载体,资源开发为突破,生态建设作保障,主动接受发达地区经济辐射、产业转移(张绪清,2009)。以大规模工业化为起点推动经济发展,加快工业文明进程。

由于时代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对资源的定价也就不同。区域富集资源保存完好,无疑给今后开发开放提供了广阔的时空领域。一方面,不仅可以吸收和引进经济发达地区的技术、管理与经验;而且可以减少试错成本,有条件做到扬长避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另一方面,在同样的资金、资源、技术等条件下,区域不

仅没有技术范式与制度路径依赖制约,还有劳动力成本低的特点。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微观调节、区域中观协调、制度创新,调整与拓宽思路,探索出符合自身发展的科学路径。

乌蒙山区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分析

(一)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贵州乌蒙山区作为全国最大连片贫困带之一,涉及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州普安共13个县(区)市,面积29379Km2,人口1000多万。区域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发展水平低下,贫困问题凸显。9个国家级贫困县244个贫困乡镇,至今仍有近80万人口尚未脱贫。由于扶贫体制不顺、发展机制不健全,形成“扶贫、脱贫、再返贫”发展的恶性循环。

从“三线建设”伊始,区域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普遍呈现“二、三、一”型。即工业不稳,农业超编,第三产业滞后。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源粗放型开采,重化工业特征明显,产业同构与低度化问题十分突出。受市场影响,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张绪清,2009),“资源的诅咒”效应强烈。农业生产条件差,发展水平低下,农村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受交通、信息、科教文卫等基础设施先天发育不良影响,第三产业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二)资源赋存:发展优势与潜力

区域能矿资源富集,煤炭保有储量436.5亿吨占全省84.8%,是江南最大煤炭基地。煤层气储量2万亿立方米,水能可开发储量451.9万千瓦,形成贵州西电东送“水火互济”的特有优势。重稀土矿储量144万吨居全国第二,泥炭146亿吨在全国同类资源中位列第十。作为全国三大磷矿基地之一,仅毕节就有14亿吨,占全省储量的53%。硫铁矿雄踞中国五大硫铁矿基地榜首;加上其它有色金属与化工原料独居配伍,为发展大工业提供了较佳条件。

这一国家重点开发的主体功能区,不仅是西部开发的主战场,贵州重点打造的煤化工、高载能、重化工业产业带,还是长江、珠江流域经济安全的生态屏障。基于资源赋存与国家能源战略地位,拟将区域打造成我国南方最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当前应借助西部深度开发的战略机遇,用活用足现有资源,一旦资源优势与发展机遇、文化与生态基因、发展惯性与经济因子耦合,将形成强大持久的动力推进山区历史性跨越发展。

跨越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系统综合集成(一)区域发展动力机制

区域经济跨越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发展动力由内外部两大动力系统交互作用、综合集成。从动力来源看,物质追求和精神满足构成主要的内部动力基础;市场需求、竞争、政府行为、科技进步等条件,及区域经济自组织能力则形成外

部动力。在内外动力牵引、推动下,不断克服发展阻力,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一般情况下阻力越大,发展越慢并处于下滑状态。当阻力等于动力时,发展停留在某一阶段;一旦借助外力推动,突破阻力障碍,区域经济将获得较快发展。

1.内生动力机制。首先,西部开发深度推进。区域自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伊始,历经80年代攀西——六盘水开发区建设,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的西部大开发,使国土资源综合开发逐步走向深化。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十多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了西部人的梦想与发展激情,使他们更坚定大开发的信心与决心。西部大开发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战略,国家实施战略的决心不动,政策不改,支持力度不减。伴随深度开发的惯性运动,将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大跨越发展。

其次,心灵诉求。长期以来,由于受恶劣环境与发展条件的制约,乌蒙山区人民饱受贫穷落后困扰。在各民族兄弟内心深处,一直有强烈的脱贫渴望与迫切发展的心灵诉求。在东部沿海地区迅速发展的激励示范与带动下,乌蒙山地区期盼通过跨越发展摆脱贫困束缚,以改变乌蒙人贫困的现状。最后,脱贫发展的内在动力。面对资源富集而经济贫困的乌蒙山区,乌蒙人在为“手捧金饭碗而讨饭吃”的尴尬局面反思,为富集资源发挥经济价值和效益思考,更为区域经济全要素发挥最佳效益找寻出路。

2.外部推力机制。第一,经济全球化。全球化使国际分工、地域分工及产业分工不断深化与精细,区域一体化日益明显。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大批产业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我国作为发展最快、极具潜力、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经济实体,必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首选场所和目的地。经过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沿海发达地区民间资本积累不断增加,产业机构高度化,大量的民间富余资本和制造产业开始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第二,全球产业转移。全球能源危机背景下借助西部深度开发,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技术及资本大转移,以此推进产业调整、升级与转型。通过内外经济要素相互渗透,宏观与微观紧密结合,培植区域煤炭、电力、建材等优势制造业。形成以生态农业、绿色产业、重化工业等优势产品为主干的产业体系、生产基地、技术条件、企业结构和产业组织。全面整合资源,发展更多更好的差异性优势产品。第三,企业发展行为。“嵌入式”的大工业开发,不仅加快了区域现代文明进程,而且由当初的“飞地”效应逐步转化为适应性生存。一方面,现代与传统产业交融中诞生的新企业极具竞争力;另一方面,大规模现代企业植入型发展没有受到太多的制度与技术障碍,爆发出强大的学习力、创新力、复制力及拓展力。

第四,政策完善与体制保障。国家发展战略方针政策的进一步倾斜,使西部开发、新农村及和谐社会构建不断取得新进展。硬件上,水陆空立体交通运网、管道、水电、信息、科教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加快物质流、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形成。软件上,生态补偿、扶贫救济及惠农政策实施,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机制体制将为区域发展提供保障。

(二)区域发展动力系统集成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由资本、劳动和技术等要素推动的过程,而是由内外部两大动力形成的自组织动力、技术与制度创新动力、文化动力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诸要素协同和耦合,形成“合动力网络”(尹庆双,2006)。突破单一要素对区域发展动力作用的有限性,使动力系统模型内各子系统相互协同作用,产生新的动力结构和系统合动力,提高动力系统模型的效率,以强大功能推动区域快速发展。

1.自组织结构动力系统。经过大规模工业开发,乌蒙山区经济社会运行呈现出稳态的自组织结构。区域经济的自组织结构动力系统,其涨落力、协同力、复制力、循环力、催化力、结构力等相互作用,使区域经济系统内部的组织过程在内在机制驱动下,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不断地降低自身的熵含量,自行从简单向复杂、从粗糙向精细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有序度,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不断地完善,从而不断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谷国锋,2008)。外部经济要素的嵌入,打破区域经济系统内部原有结构稳定性并促使新的有序结构建立。

在内外动力相互作用和触发过程中,乌蒙山区的煤电、建材、冶金、化工、生态等产业诞生、成长,并不断自我复制、交叉。通过竞争与协同,形成以能源、重化工、药材、生态、旅游等主导产业为主的参序量,区域经济优势与产业特色进一步明显。

2.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受利益导向,各级政府、大中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技术、制度等技术创新构成要素综合作用,形成发展强大的技术推力、市场拉力、扩散力等。许多科技人才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发挥知识与技术的创新功能并及时地植入经济领域,加快了最新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的速度,铸就盘江煤电、瑞安水泥、首钢水钢、六枝工矿等一批著名的工业企业集团。在众多企业开发、利用、复制下,先进技术的创新扩散,产生了强大的乘数效应、增数效应和优化效应。

3.制度创新动力系统。区域制度创新构成要素中,制度安排与变迁、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及交易费用等相对较低。约束力、竞争力、合作力、引导力、政策力等动力表现不够明显,易克服技术范式障碍与制度约束。客观上,为新的制度安排和制度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实践领地。

凭借国家能源原材料基地、生态基地建设,以市场机制进行优势产业培育,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通过吸收先发地区的管理经验,拓宽发展思维与创新能力,引导物资、资金、信息、人才等要素汇聚。探索“基地——品牌”机制,形成建材、煤电、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品牌。创新性地实现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协同,并由“极化”向“扩散”转化。

4.文化动力系统。如果说自然资源是大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那么知识经济时代是由以自然资源为主向以知识和技术为主的方向发展,文化则是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的潜力所在。乌蒙既是古“夜郎”文明故地、古人类发祥地,又与现代文明交融于一体。既有以资源获誉的“西南煤海”、“中国凉都”、“洞的世界”等自然景观;又有以智慧与汗水铸就的“毕节试验区”人文景观。不论是山地文化、城市文化、红色文化,夜郎文化原生态再现还是从文化激励力、导向力

和凝聚力对区域经济的催生与牵引看,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必将催生强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

结论

区域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由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单要素推动的过程,而是由社会、经济、制度、文化等复杂的多要素与系统综合集成共同作用的结果。欠发达乌蒙山区要尽快脱贫,须抢抓全球产业转移与西部深度开发的战略机遇。以优势资源开发为载体,利用发展动力支撑,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山区跨越发展。参考文献:

1.郭金喜,杨雪萍.欠发达区域跨越式发展的五个维度[J].商业研究,2005(19)

2.张绪清.从深化资本市场谈资源富集区的跨越发展[J].商业时代,2009(27)

3.尹庆双.西部经济跨越式发展社会环境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4.谷国锋.基于动力系统模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8)

5.Kronenberg Tobias.The Curse of Natural Recource in the Transition Economies[J],Economics of Transition,2004

6.H.haken Synergetics An Introduction:Non-Equilibrium Phase Transition and Self-Organization in Physics Chemistry,and

篇3:资源税改革与我国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发展研究

欠发达资源富集区是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 但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这一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 典型的有陕西延安、榆林地区、云南兰坪县以及广西河池市等地区。欠发达地区的物流业发展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 其经济的发展基本依靠资源换取, 使得物流流向和流量呈现“两头在外”的典型现象, 即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大量向区域外流动, 而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以及生活所需的必需品则由区域外向内流动, 导致物流量相对较大。这类地区呈现出物流资源浪费严重、能耗高、空载率高、信息化水平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等特点。落后的物流发展水平已成为制约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选取广西河池市作为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典型实例, 探讨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物流业发展的可行思路, 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也为其他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发展物流业提供借鉴。

2 河池市物流业发展现状

2.1 物流基础设施现状

公路:目前, 河池市拥有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1434.19千米 (其中:高速公路358.28千米, 一级公路66.91千米, 二级公路 1009千米) ;全市138个乡镇全部通沥青 (水泥) 路, 1497个村全部通公路, 全市达到或基本达到四级以上公路行政村1056个、占70.54%。

河池市城区主要有新建路、南新路、南环路、西环路和中山路等5条主干道, 龙江河一至五桥及九龙桥共六座公路交通桥梁, 东西贯通, 但南北顺畅、中间高效便捷互通的城区快速路网尚未建成。

目前, 河池市与北部湾区域之间的主要公路通道有都安—南宁高速公路与国道G210;与柳州、桂林、来宾等城市之间的主要公路通道有宜州—柳州高速公路与国道G323;主要通过贵阳、百色、昆明等西部城市建立与我国西南地区的交通联系的公路交通通道有国道G210、六寨—贵阳高速和国道G323。

水路:河池境内主要通航河流有红水河、龙江河等6条, 通航总里程946千米。红水河从贵州望谟县蔗香双江口至广西象州县石龙三江口全长656千米, 河池境内流经河池天峨县、南丹县、东兰县、都安县和大化县5个县区, 境内全长421千米。红水河是广西重要的电力走廊和有色金属资源最集中的区域, 同时还拥有丰富的旅游、农产品、中药材等资源, 是广西的自然资源富集区。作为西江主干流的上河段, 红水河上通云贵, 下达粤港, 是国家规划的西南出海 (水运) 中线通道, 通航历史悠久, 有“黄金水道”之称。但从1975年大化电站建设开始, 流域内各大、中型水电站建设时未同步建设过船设施, 龙滩电站升船机还未建设, 岩滩、大化电站等过船设施已经建成但尚未正常运行, 船舶只能在各库区内区间通航, 全线实际已经断航达30年。

铁路:河池境内铁路里程430千米。其中, 国家铁路209.3千米, 即黔桂铁路自东至西穿越河池境内197.3千米, 焦柳铁路经河池境内罗城县12千米;地方铁路有岔罗铁路82.3千米, 金茂铁路金红线82.9千米, 洛茂线55.5千米。黔桂铁路改造后柳州至金城江段时速达160千米, 金城江至龙里段140千米, 近期单线日通过列车能力45对、年货物输送能力1500万吨。

航空:广西河池民用机场位于西南出海大通道旁的见塘山上, 距南宁市公路225千米、柳州市公路237千米、桂林市公路401千米、河池市中心公路40千米。该项目工程建设规模为:飞行区等级4C;航站区按满足2015年旅客吞吐量26.5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1600吨, 机位组合为2B1C。

仓储:目前河池市没有大型现代化的社会仓储设施, 仅有少数传统的仓库。大部分工商企业均根据各自需求拥有相应规模的仓储场所。

2.2 物流企业现状

目前在河池市境内, 有产品的生产企业, 如南方冶炼厂、双狮粮油公司、各水泥厂等, 或是拥有自己的运输车队运输, 或是雇用 (固定雇用、临时雇用) 社会运输车辆来运输, 糖厂每年榨季的甘蔗原料运输也是通过择优竞选的方式确定运输公司来负责。总体上河池市的货物还未能形成货物集中管理、统一调配、组织计划运输的格局, 未能实现大宗货物的统一管理。

河池市目前有玉柴物流运输公司、平安物流运输公司、河池市运输有限公司等十多个拥有几十甚至几百辆车的运输企业, 呈现出少、散、小、乱的特征, 这些企业仅能提供单一的运输服务。2010年, 全市共有经营性运输车辆49819辆, 其中货车39680辆, 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41%和50%。由此可知, 河池市的运输服务绝大部分均是由社会货运车辆承担, 但缺乏有效组织, 运力浪费严重, 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2.3 物流信息化现状

根据调查显示, 由于河池市本土物流企业呈现出少、小、散、乱的特征,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企业, 物流信息化的实现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大量投入, 因此, 河池市物流信息化可以说还未起步。目前, 这些物流企业普遍注重对车辆、仓库、货场等硬件设施的建设, 对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投入热情不高。计算机条形码管理技术 (BC) 、射频技术 (RFID)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EDI) 、管理信息系统 (MI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全球定位系统 (GPS) 等在物流运输服务方面的运用相对较少, 难以适应现代物流发展需要。

3 河池市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3.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很大进步, 但还没有建成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虽然河池市的交通建设取得很大进步, 但存在以下问题:城区道路及路网建设严重滞后;铁路线路少, 路网规模小, 运行速度慢;县、乡、村路网等级低, 结构不合理;红水河“黄金水道”断航30年, 且与南宁、贵阳、柳州、百色、桂林还没有形成快速联系的通道。

3.2 物流网络结构布局不合理, 设施不完善

目前, 河池市域范围内的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等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大部分还处在规划起步阶段, 没有统一的物流管理机构, 也没有相应的协调部门, 对物流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物流的层面, 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物流网络布局规划, 造成物流网络布局结构混乱。很多地方在实施“万村千乡”的过程中, 没有考虑到规模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应该具有冷藏、运输、配送、流通加工等物流功能。

3.3 物流企业规模小, 提供服务单一, 没有真正现代物流意义的物流企业

河池市物流企业“散、小、乱”问题突出, 物流企业规模小、硬软件设施不完善、信息化处理能力低;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跟不上, 服务功能单一, 运作成本高。很多物流企业就是一个门面, 一部电话就开始营业。规模稍大一点的公司如玉柴物流运输公司、平安物流运输公司、河池市运输有限公司等拥有几十甚至几百辆车的运输公司也只是提供单一的运输或货运代理服务。由于其功能单一性, 往往只能做到港到港、站到站的业务, 还谈不上多式联运。对于附加值较高的集装箱运输、特种货物运输、冷藏运输、快件运输比例偏少。大部分工商企业仍习惯于自营物流, 虽然有少数企业意愿把物流业务外包, 但苦于找不到能够提供优质服务的物流企业。

3.4 物流标准化、信息化程度低

物流企业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产品包装标准和物流设施之间缺乏有效衔接, 全市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缺乏统一标准, 没有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信息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 导致物流各环节不能有效衔接、减缓流通速度、物流成本上升。

3.5 物流发展管理体制和机制有待改善

物流是涉及多行业跨部门行业, 其发展壮大需要多行业多部门配合。但目前行业、部门之间管理体系条块分割、经济部门利益化和地方化使得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各方难以实现有效配合和协调, 影响了各种物流功能和物流服务方式的协调发展。

3.6 物流管理人才缺乏

目前河池市大多数物流企业的业务仍局限于传统单一的运输、仓储、货代等环节, 管理水平不高, 具有现代物流经营理念的物流人才, 尤其是中高级物流人才缺乏。物流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机制尚不健全。

4 河池市物流业发展思路

4.1 建立政策和法规保障体系、创造物流发展的市场环境

打破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行业界限和条块分割, 成立河池市现代物流发展领导小组, 建立以该小组为决策机构的物流领导体制, 实现同改革委员会、经济委员会、财政局、国土资源局、水利局、农业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商务局、交通运输局等政府部门, 以及银行、保险等机构的协调发展。

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创造物流发展的良好环境。制订专项规划, 积极引导和推动重点领域和区域物流业的发展。通过政府引导和政策环境的营造, 实现市场化和企业化运作, 形成功能配套和企业之间合理分工与协作的现代物流服务系统。

在贯彻落实好现有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有关政策的基础上, 进一步制定符合河池市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 以政策引导河池市现代物流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抓紧解决影响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土地、税收、收费、融资和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针对当前河池市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制定系统的物流产业政策, 引导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

4.2 整合与新建相结合, 加快城乡市场体系建设

加快改造原有的农贸市场、小商品交易市场, 优化市场结构。加快河池市建材市场、河池市稀有金属交易中心、环江特色畜产品交易市场、南丹县畜禽交易市场、东兰县特色畜产品交易市场、大化县畜牧水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等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

加快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引导城市大型商贸企业、现代物流企业到农村发展, 推进农村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 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完善城乡、城际市场网络, 充分发挥供销系统传统优势, 提升农村商品流通网络服务水平, 引进一批超市、连锁店、专业店进驻农村市场。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 培养新型农村流通组织, 积极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 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

4.3 整合与新建相结合, 合理规划布局物流基础设施

针对河池市已有的物流中心、货运场站、交易场所、仓储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等设施布局不合理、利用效率不高、管理混乱等现状, 通过改建扩建新建、布局优化、功能调整、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有效整合, 既提高现有资源利用效率, 又达到满足未来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的目的。

通过整合目前分别属于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商业、物资、粮食等部门和企业的场站及仓库设施, 进行集约化经营, 提高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与各县区工业园区、农业生产基地结合, 整合各县区现有的物流设施, 加快物流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满足县域经济发展需要。

根据区域城镇布局和物流发展需求分布特征, 完善物流基础配套设施, 构建以物流园区为中心, 以周边县为支撑, 分工合理、设施完善、信息畅通的物流基础设施布局, 通过交通网络把规划建设的河池物流基地、4个物流中心、9个配送中心有机地联系起来, 构成河池市物流网络体系。

4.4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依托河池市优越的区位环境、交通战略地位, 以西南出海大通道为主轴, 以河池通往北部湾、珠三角、大西南为主线, 加快建设区域陆海空物流大通道体系。依托已有的铁路货运站、公路货运站等交通运输设施, 选择重点地区和综合交通枢纽, 建设集装箱多式联运中转设施和连接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转运设施, 提高铁路集装箱运输能力, 解决港口作业区与铁路、铁路与公路、民用航空与地面交通等枢纽不衔接以及各种交通枢纽相互分离带来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多次搬运、拆装等问题, 促进物流基础设施协调配套运行, 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 提高运输效率。

(1) 加快铁路建设速度, 增强铁路运输能力

改建或扩建南丹、金城江、宜州、罗城火车货运站, 提高火车货运站的集疏能力。积极推动国家及自治区省际、城际快速铁路项目建设, 建设河池—南宁铁路, 力争开工建设贵阳—河池客运专线及黔桂铁路复线工程, 重点推动建设桂林经河池至百色铁路。规划建设火车站、铁路货场等配套设施。

(2) 加快公路建设速度, 完善公路网体系

加快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网以及与周边地级市之间便捷的高速公路通道, 全力建设完善市域城乡路网, 逐步提升城乡路网公路等级。建成河池—宜州、河池—六寨、河池—都安、河池—百色高速公路, 开工建设河池—桂林、贺州—巴马 (河池段) 高速公路;市域范围内国道升级改造为一、二级公路, 各县 (市、区) 之间、产业园区及重要景区之间建成二级以上公路。建设河池市中心城区物流中心和客运枢纽站, 建成一批乡镇公路运输站场。

(3) 加快航道整治与建设, 尽快融入西江黄金水道

推进红水河“黄金水道”建设, 整治、疏通红水河航道, 将红水河西南出海通道建成四级航道;建设龙滩500吨级升船机, 改建岩滩升船机为500吨级、大化船闸为500吨级, 着力解决碍航设施以及加快提高船闸通过能力;建设河池港天峨、南丹、东兰、巴马、大化、都安、罗城等作业区, 实现红水河西南出海通道复航, 同时开展运力优化工程和支持保障系统工程的建设, 提高内河航运能力, 降低沿江工农业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成本。

(4) 加快河池机场建设, 构建空中物流通道

建成河池机场并投入运行。改造机场专用公路为高等级公路。加快机场服务区建设, 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理顺机场管理关系, 发挥机场服务优势。积极培育民航市场, 发展空港物流, 加快形成一定能力的货物吞吐量。

4.5 推广现代物流新技术应用及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鼓励企业采用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分拣包装、条码印刷等专用物流技术装备。重点推广集装技术和单元化装载技术, 推行托盘化单元装载运输方式, 大力发展大吨位厢式货车和甩挂运输组织方式, 推广网络化运输。完善并推广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 (RFID) 、电子数据交换 (EDI) 、全球定位系统 (GP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 (VICS) 、不停车自动交费系统 (ETC) 、智能交通系统 (ITS) 、可视化和货物快速分拣等新技术。

通过对企业内外信息需求分析, 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 以政府主导、企业积极参与的形式, 加快建设一个基于供应链的, 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用于提供物流信息、技术、设备等资源共享服务, 促进信息的互相传递, 实现区域间、区域内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交易中心、物流企业等之间的信息整合, 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社会物流资源, 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提升物流全过程的整体运作水平。

4.6 培育物流产业, 扩大现代物流需求

加快培育物流产业, 在制造业和货物流通上通过资源整合和利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来提高效率, 同时进行合理的产业布局, 形成更高水平的物流发展格局, 大力吸引国内外物流企业, 通过营造高水平的物流环境来吸引相关产业, 带动制造业发展。

运用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理念、技术与方法, 实施采购、生产、销售和物品回收物流的一体化运作。鼓励生产企业改造物流流程, 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 降低库存, 加速周转。

合理布局城乡商业设施, 完善流通网络, 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 促进流通企业的现代化。在农村广泛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 发展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直销和配送以及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的统一配送。

4.7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强力推进物流企业间的重组整合, 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推进社会物流资源整合, 盘活现有物流资源存量, 使本地物流企业以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形式组建大型物流集团或成为特色物流领域的领导企业。

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鼓励引导河池南方有色冶炼公司、广西成源冶炼公司、广西河池化学工业集团、丹泉酒业公司、河池虎鹰公司等大型工商企业引入现代物流理念, 强化主业竞争力, 将物流业务有效的分离出来,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并利用其现有的物流设施, 借助政府的政策扶持, 通过改造提高, 升级成为具有综合服务能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重点引进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等第三方物流企业。引进发达地区在铁路、公路、港口物流运输比较成熟的物流企业, 引进在城市配送、仓储、货代、快递、物流咨询、综合物流方面有优势的物流企业。

参考文献

[1]谷树忠, 等.中国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界定、特征与功能定位[J].资源科学, 2011 (1) :10-17.

篇4:资源税改革与我国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发展研究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教学资源;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1-0020-02

一、引言

受自身及其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教学模式、课程体制、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与地方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象。欠发达地区的高职教育发展因这种内外关系的影响和制约,以及教育资源的紧缺决定了必须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才能形成与发达地区相平衡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加强高职教育自身的内涵建设,并置身政府、企业和教育内在的相互作用过程来优化教育资源,均衡教育差异,形成高职教育整体优势及其持久效应,才能促进高职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教学资源整合方案的设计

1.人才培养模式的整合

紧紧围绕培养国家新型工业化急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优化学校的教学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强调校企合作,学工交替。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欠发达地区地方支柱产业和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使专业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规范和加强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既要强调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又要为学生提供未来职业迁移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为此需要在大的专业领域里设置公共技术平台和多个专业方向,将多个专业有机地综合集成,整合成一批专业群。每个专业群都要围绕核心专业,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也就是要建设好专业梯队、优质课程、教材和课件以及真实工程环境的实训基地,凸显核心专业的示范与辐射效应。

本校计算机系现在已经实施教学资源的整合,整个系建立了电子商务专业群,本系中其他的专业都是以电子商务专业群服务的,所有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是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而设计的。

2.课程体系的整合

课程体系也要按照专业群的要求进行整合。公共技术平台上的课程要以基础理论、基本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通过课程的综合化进行优化整合,注意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能力以及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专业方向上的课程强调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将课程与职业标准紧密联系起来,把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纳入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活模块”专业课程体系,突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打通教育和就业的通道。通过“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理论、实践、创新并存。

本系课程整合有三个层次:一是公共基础课的整合;二是专业基础课程的整合;三是专业课整合。课程整合的核心是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公共基础课由全系的公共教研室统一制定标准,比如教学内容、授课学时、实训内容、考试考查方法等;专业基础课根据培养目标将课程教学内容分成若干模块,不同专业根据教学计划进行选择,实现资源共享。专业课的整合主要根据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本系开发了一套MBTI性格测试系统,本系统可以测出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并给出可能适合他的一些工作岗位,学生在大一第二学期的时候,可以根据这个系统的结果,选择自己喜欢的岗位进行相应教学内容的学习。

3.师资的整合

师资队伍的建设按照专业群的要求进行配备。公共技术平台上的任课教师要强化基础理论和科研能力,努力以最新的科技知识来教育学生;专业方向上的任课教师要强调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此要将教学与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结合起来。鼓励教师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合作,共同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项目,实现技术创新。这样既能为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做出贡献,又能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教师是高职院校最为宝贵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最显著的特征是可开发性。高职院校要避免“重使有,轻培养(开发)”的现象,对教师的管理、使用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教师资源的重要性,从专业的合理设置、专业的整体布局、课程体系的安排和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出发,来规划教师资源的配置与优化。特别要注重教师资源的开发,以使高职院校的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本系在师资队伍整合这方面,根据课程体系整合的结果,把师资队伍分成公共基础课教研室与专业课教研室,公共基础课教研室的老师主要负责全系公共课与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以及教学科研的改革,并且每个学期会不定期地派老师去参加教学方法、教学改革与科研能力提升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而专业课教研室的老师主要负责专业课程的教学与技术项目的开发,专业课教研室会不定期派老师参加技术方面的省培与国培,从而提高老师的专业技能,并组织老师带领学生承接各类社会服务项目,从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校内资源整合的研究与实施

4.实践教学的整合

实践教学的资源配置按照专业群的要求进行设计和分工。实践教学体系的前端必须模拟真实的工程背景,建立科学合理的仿真实训体系,使学生在一定的工程背景中接受系统的、规范的基本技能训练。实践基地要将真实的企业引入到实践教学体系。按照职业能力培养循环递进的规律,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让学生实行跟班顶岗形式的实习,形成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的终端。

提高综合性实训教学的比例。学生在学完主要专业课程后,教师要布置综合实训课题,指导学生把不同岗位所涵盖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强学生专业综合技能的培养。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实训教学结束后,要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或者组织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各岗位的实训教学必须严格按照职业技能鉴定的标准来组织实施。学生在校期间要获得有关的各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本系在实践教学中采用的方法是成立了“创新工作室”,把企业的真实项目带入到教学中。并在实训大楼创建了“电子商务实训室”,现在有我们本地的两个电子商务企业入驻,直接把公司引入到教学环境中,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学习。

三、高职院校教学资源整合的政策支持

1.实行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要有稳固的支持力量

首先,要有学校管理层的全力支持,这是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的前提。除此之外,全校教职工的配合也至关重要,防止出现阻碍工作顺利进行的因素,否则,就不利于整合优化的进行。

2.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开展一项工作的前提是明确最终完成的目标,而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的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学校投入产出效益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因此,高职院校应以此为目标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制度是对工作开展过程的保障。

3.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制度的执行和反馈

控制在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保证了管理工作顺利实施和目标实现。

四、结语

高职院校创建教学资源共享、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平台,能够增加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搞清学校教学资源状况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为学校在改革发展中进行合理规划、科学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关注教学资源的建设、管理和共享是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关键。

篇5:资源税改革与我国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发展研究

1. 能源贫困的内涵。

能源贫困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标志之一。从2002年开始,国际能源署在其编著的《世界能源展望》就专门开辟一章介绍“能源贫困”。在《世界能源展望》2004年版中,国际能源署特别强调“缓解能源贫困迫在眉睫”。能源贫困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由于缺乏电力和高度依赖传统生物质燃料(biomassfuels,比如农产品、农业废料、木材及木材废料、动物废料、水生植物等),从而导致大多数工业活动无法开展,就业机会数量创造和增加有限,贫困局面长久难以改变的情形[1]。

2. 能源贫困对贫困人口的影响机制。

能源贫困不仅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改善,而且在资源分配、人口健康、环境等方面,也会产生诸多负面作用。以传统和低效方式广泛使用生物质燃料限制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表现在:第一,收集燃料耗费人们大量时间,尤其是妇女的时间,这使人们从事其他生产活动的时间大大减少;第二,用生物质作燃料,造成了供应短缺和生态破坏;第三,影响妇女和儿童身体健康。生物质焚烧产生大量有害气体,而体质较弱的妇女和儿童最容易受到影响。据WHO(世界卫生组织)估算,发展中国家每年因呼吸室内生物质燃料炉灶烟气的妇女和儿童多达250万;第四,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用秸秆的烹饪热效率要比使用煤、油和液化石油气低3/4,造成能源浪费;第五,使用生物质能减少了农业生产所需的肥料,影响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如秸秆焚烧不仅造成了大气污染,还影响了生物质肥料的还田,造成化学元素生态地球循环的破坏。在中国,多年前丁士军、陈传波以小竹村、碓窝台村、后三溪村三个村为例的实证研究表明[2],能源贫困使妇女的大部分时间被户内家务劳动所占据,从而直接减少了从事生产活动的时间,影响了有利于脱贫致富的物质资本的创造,并给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二、当前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能源贫困问题的特殊性

1. 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界定。

欠发达资源富集区(Underd eveloped Resource-Rich Region,简称URRR)是指与可比区域比较时,资源丰度显著较高但经济发展又相对比较落后的一类区域。这里把全国地级市中区域综合发展指数(Regional Development Index,RDI)排名在200位之后并且采掘业区位商LQ大于1的区域划为欠发达资源富集区[3]。按照这个标准,贵州毕节地区就是一个欠发达资源富集区。

2. 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能源—生态—贫困的三者关系。

这些欠发达资源富集区中有不少是欠发达矿产能源富集区,例如,贵州毕节地区、云南曲靖市、陕西榆林市就属于此类。与一般欠发达地区的能源贫困问题不同,这些地区的能源贫困不仅是由于缺电造成,而且是由于缺煤造成———煤炭资源供应的突然中断。在中国的资源管理体制中,长期实行资源无价、资源低价政策,因此,以往这些欠发达矿产能源富集区的农村居民可以以相当低廉的价格甚至是免费获得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煤炭能源。随着当地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一批耗煤产业(如火力发电产业)的建立,煤炭需求量急剧增加,煤价也节节攀升,而由于资源产权等因素,中国的矿产能源开发创造的巨大收益很少能惠及广大贫困农民,并在一定程度上承受煤炭资源开采的生态破坏负外部性,这使收入增长缓慢的农村居民无力购买必需的煤炭资源。

生态与贫困存在较大关联性,这已被许多研究文献所证实。如据李周对生态敏感与经济贫困的相关性研究,在划入生态敏感地带的县份中,约有76%的县是贫困县[4]。众所周知,中国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西部地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达295.54万km2,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3.1%,占西部国土面积的43.9%[5],而中国的欠发达资源富集区主要分布这些地区,其中,中部六省14个,占20%;西部地区52个,占74.3%。同时,这些地区由于受退耕还林工程的影响,薪柴等传统农村生物质能源大大减少,因此,解决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农村的能源贫困显得尤为迫切。

三、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能源贫困的实证研究———以毕节地区为例

1. 毕节地区概况。

贵州毕节地区,也称为毕节开发扶贫生产建设试验区,是一个典型的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该区位于贵州西北部,辖1市7县(毕节市、威宁自治县、赫章市、大方县、纳雍县、织金县、黔西县)。全区国土面积2.68×104km2,具有丰富的地下、地表资源,仅煤炭保有储量就达250×108t,硫铁矿储量2.99×108t,磷矿保有储量15×108t,是贵州三大磷矿集中区之一,且品位较好。但经济发展落后,到2008年,其人均生产总值5 761元,只相当于同期贵州全省平均水平的65.3%,全国的25.4%;农民人均纯收入2 756元,相当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的57.9%;全区还有16.98万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2.56%。生态脆弱敏感,该区处于喀斯特岩溶地带,是中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1986年以来水土流失面积2 316.7k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67.84%,年流失土壤1 489.48×104t,存在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风险。

2. 毕节地区近年来的农村能源变化。

在西部大开发以前,毕节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落后,如1996年,毕节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才632元,只相当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32.8%,许多地方路、电不通,农村能源结构也非常单一,主要有薪柴秸杆等生物质能源和煤炭。由于当地煤炭资源分布非常广泛,且埋藏很浅,加上当时煤炭资源的开发管理保护体制不完善,当地农民可以以非常低廉的价格甚至免费获得他们生产生活所需的煤炭资源,因此,电能、液化气、沼气、太阳能等现代能源极少被推广和使用。

西部大开发以后,煤炭资源产权管理体制更加完善,当地发展了许多火电站,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大增,煤炭价格也一路攀升,2003年当地块煤才120元~130元/t,而到2005年就涨到350元~380元/t,2007年甚至达到510元/t,由于当地农民的人均收入增长较为缓慢,许多农民无力购买他们生产生活所必须的煤炭能源。与此同时,受退耕还林政策的影响,进山砍柴活动被禁止,这无疑使贫困农户的家庭能源供应更加紧张。但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煤炭和薪柴供应的短缺促使政府和广大农户加快其他能源的建设,如电、沼气和秸秆气化技术,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如截至2007年10月底,毕节全区实现了村村通电的目标;2001—2007年,全区就共完成11.5万口沼气池的建设任务。秸秆气化由于需要一定的投资,目前还没有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3. 能源供应变化对广大农民的影响。

(1)煤炭价格上涨的影响。第一,煤炭价格上涨直接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毕节地区农民户均生活用煤每年需要2~3吨,那么按此计算,2005年与2003年比,每户农民就必须多增加支出550元~690元,如果再加上运输费用,累计多支出600元~700多元;而2007年与2005年比,光购煤费用就必须增加760元~1 155元。而经过一元线性回归发现,从2000—2008年,毕节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平均增长180元,那么,以一家四口的典型农户家庭计算,其全家的收入增长还赶不上增加出来的生活用煤开支。第二,煤炭价格上涨使农户的一些传统生产经营活动无法进行。种植烤烟是毕节地区农户主要的收入来源,但烤烟的种植生产过程如烘烤就需要一定数量的煤炭,而有些贫困就因为购买不起足够数量的煤炭而使这一传统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搁置。第三,煤炭价格上涨降低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毕节地区属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冬天潮湿阴冷,冬天围炉(回风炉)烤火取暖不仅是广大居民长久以来形成的一种生活习惯,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在毕节地区少数民族村镇,冬天烤火取暖通常也是一种串门、聚会的方式,而煤炭价格上涨使这一习惯在一定程度上被迫中断,这使本来娱乐活动就非常有限的农村居民生活更加单调乏味。(2)退耕还林政策的影响。从2000—2006年12月31日,毕节全区共完成退耕还林280.9万亩,其中完成退耕还林地造林108.4万亩,退耕地造林涉及236个乡镇(办事处)、1 767个村、28.2万户农户。退耕还林政策使封山育林成为必须,这直接减少了农民的薪柴来源,也限制了农民的林业经济活动,短期内减少了农民收入。但是,这期间广大农民也受到国家的相应补助,平均每户退耕农户获补助粮食1 925kg、补助现金257元,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广大农民薪柴能源减少的损失。从长远来看,农民将从退耕还林工程中获得巨大收益,不仅是生物质能源,还从生态恢复中获得更多的生计出路。(3)沼气推广的影响。沼气的推广减少了毕节地区广大农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也有力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并促进农牧业的发展。一口沼气池一年为农户节约生活用煤1.5t~2t,可节约用电120 k Wh,并且可以减少由于用煤造成的SO2有害气体的排放,而沼气液渣施到农田,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丰收。但是,沼气的推广必须一定的物质条件和人力技术条件。如建立一口沼气池,最少需要2 000元的投资,另外必须要求农户家庭有配套的养殖业,如每口沼气池必须配养猪3头以上,还必须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维护,这些条件要求使一些农户不愿发展沼气池。另外,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和各自用途的差异,沼气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煤炭资源。比如,沼气池的产气量冬天受到低温的影响,产气量集聚减少,不够使用;沼气池要求有配套的养殖业,但养殖业需要劳动力,而今天毕节农村地区青壮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有些农户家庭就缺少必要的劳动力;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家庭的经营活动和收入来源日益多样化,养殖业的配套要求限制了农户发展其他经营活动;沼气在燃烧时候有时有一定异味,并且发热量较低,这使它不能作为围炉烤火时使用的能源。(4)电力使用的影响。电力使用极大地拓展了农村的能源空间,它的价格相对稳定,也不像薪柴秸秆生物质能源那样受需要人力和运输条件,减轻妇女的工作负担,同时也不像沼气那样受自然条件温度的限制,更可以作为一种工业能源,促进农村工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但电炊等家具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投入,电费也是一种负担,在就业机会贫乏的农村地区,很多农民就“节约”角度考虑,不愿广泛使用。(5)现代生物质能源技术的影响。如推广前景较好的秸秆气化技术,虽然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使用条件低、安全可靠、效益显著、生态环境效应良好等优点,但由于目前技术还不十分成熟和完善,推广率很低,到2007年,毕节全区推广量不足300台。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能源贫困从各种途径制约着欠发达地区人口的脱贫致富。解决中国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能源贫困具有特殊的迫切性,该类型地区的能源贫困主要是由于以传统的煤炭矿产能源和薪柴等生物质能源的突然供应减少引起,传统能源的供应减少将加剧生态环境的负担,这将导致贫困现象的进一步发生。以贵州毕节地区的实证研究发现,该地区一方面是以煤炭为代表的传统矿产能源和以薪柴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的减少和中断,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和农民本身的努力,以沼气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得到广泛推广,以电力为代表的现代工业能源也正在投入使用,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农村能源结构虽然受到干扰,但却正在逐步走向优化。

综合分析来看,今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农村能源建设应实施不同能源不同定位的发展措施,具体如下:

1. 沼气。

沼气推广应定位为今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农村能源发展的主力,但应加强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发展。技术攻关在于攻克受温度限制、受原料限制等弱点;产业化发展在于适应农户经营活动多样化的需要,通过供气网点和输送管道等的建设,满足从事二三产业农村居民或无条件建设沼气农民的需要。如有些规模养殖户,其沼气产量很大,自用有余,而有些农户从事运输等第三产业,无条件建沼气池,政府可将农村沼气商品化推广纳入国家能源战略计划,通过补贴输送管道的建设,促进沼气的商品化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转

2. 电力。

电力普及是大势所趋,也能弥补其他能源的弱点,但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就业机会的缺乏影响了它的使用,今后应通过政策推动,促进农村工业发展和就业机会增加,促进农村能源结构转变。另外,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火力发电产业一般比较发达,而在其工业原料煤炭资源开发中农民又不能参与利益分配并承受生态环境破坏的负外部性,矿区周围经济通常发展落后,在条件影响的情况下,政府可考虑用电价减免或电价补贴的政策促进矿区周围农村经济的发展。

3. 煤炭。

随着不可再生资源数量的减少,资源价格将不断上升,农村居民廉价使用煤炭资源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政府对农户煤炭补贴政策也不具有可持续性,但鉴于沼气的弱点和照顾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居民生活习惯的考虑,煤炭资源可作为过渡期的一种补充能源,通过安全条件合格的小型矿井的开发,适度满足农村居民的需要。

4. 薪柴秸秆。

薪柴秸秆仍是农村能源的重要来源,相比不顾生态环境恶化的暴力掠夺和以前落后的燃烧方式,今后农村对薪柴秸秆等使用要讲究生态允许条件下的获取和提高燃烧效率的使用方式。如在今后退耕还林成功后可适量获取一定数量的生物质能源,而在燃烧方式上通过改善燃具技术来提高其使用效率。如上述的秸秆气化技术,可通过技术攻关来促进农民对其的采纳和使用。

5. 其他能源。

其他能源实施因地制宜的开发政策,如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可大力开发农村小水电;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可推广太阳能;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也可适当的开发。但这些能源总体上开发投入大,见效慢,且受地域条件限制,有条件的地区适度发展,不提倡强行推广。

摘要:能源贫困通过各种机制影响着贫困人口的减贫和发展。而当前中国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能源贫困问题具有特殊性,即传统能源供应的突然减少和中断,而这种能源贫困使这些地区面临着生态恶化和贫困加深的风险。贵州毕节地区近年来的农村能源结构变化表明:该地区以煤和薪柴为代表的传统能源结构已经解体并给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但新的能源结构也正在逐步形成。为有效能源贫困问题,今后该类型地区的农村能源建设应实施不同能源不同定位的发展建设措施。

关键词:能源贫困,欠发达资源富集区,农村能源,毕节地区

参考文献

[1]朱成章.关注能源贫困——开发可再生能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J].大众用电,2006,(8):3-4.

[2]丁士军,陈传波.贫困农户的能源使用及其对缓解贫困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02,(12):27-32.

[3]谢美娥.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资源开发收益分配及其制度创新研究[Z].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8.

[4]李周.资源、环境与贫困关系的研究[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8-14.

上一篇:教书育人先进事迹经验交流下一篇:父爱的温暖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