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

2024-04-09

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精选8篇)

篇1: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

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初探

摘 要:笔者通过预习指导,现场操作示范及实验操作考查等方法,强化了生物实验课教学,使毕业会考优生率达90%以上。

初中生物新教材学生课堂实验共37个,这充分体现了生物教学大纲指出的“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努力创造条件,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克服困难,完成大纲、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我们生物教师的责任。自己经过三年的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初一、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三个一”:

一、安放距桌边一掌(5-7cm);

二、对光要目(目镜)物(物镜)通光(通光孔、光源)一直线,光强用平面镜,光弱用凹面镜;

三、观察时标本对孔正中距离物镜一厘米,视野中出现标本颜色或杂质时观察目标即将到位,微调粗旋镜升降,细旋校象清晰,找不到目标时缓缓移动玻片标本即可找到。教师规范操作一步,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模仿操作一步,教师巡视,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而且准确的学生。纠正错误操作,如用左眼观察时,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纠正扳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象。用完显微镜擦干净外表。转动转换器,把物镜偏两旁,放回镜箱原处。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先将擦→滴→取→展→盖→染的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书了解每一步的涵义,圈上关键的词语,教师再讲每一步的涵义及注意的问题,边操作边叫学生模仿操作。然后强调注意事项。滴一滴清水,太多易外溢,太少易出现气泡。取材薄而透明透光易观察,展平防重叠,轻盖防气泡。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气泡圆边厚黑,中间亮白,轻压变形。这样学生很快掌握步骤、要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自己制作临时装片中的细胞,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在光镜下看不见),然后绘出细胞结构图。这样学生就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要求,兴奋不已,终生难忘。

初一九八级一班59名学生中有32名学生在北碚区初一下期末统考作文《我最难忘的一节课》 1 题目中写了《我最难忘的一节生物实验课》。生动地说明了生物实验课对学生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的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如在解剖鲫鱼的实验过程中,学生认为解剖完了,实验就做完了。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实验前编好实验指导,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时准备好硬纸板,在一定的位置写上鲫鱼各器官、系统的名称。做解剖鲫鱼实验时,先让学生观察鱼的各种鳍在游泳中所起的作用。然后,按步骤规范操作解剖,将观察后的器官,系统解剖放在硬纸板写好的相应位置上,并在实验指导的空白处填上相应的结构及功能,教师检查评分。我在下一节课前5分钟小测验,结果181名学生有160名均在90分以上,其余在80分以上。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思维,培养了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对教材要求掌握、难度大的实验进行考查。

我们在初九七级4-6班,初九八级1-3班进行了实验考查,如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探究种子成分,鲫鱼的解剖等。在上完植物的基本结构后,对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进行考查,这个实验既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又考查了临时装片的制作,也考查了对细胞结构的认识,为后面的生物实验打下基础。我参照了高中毕业生物实验考查《显微镜使用和临时装片制作》的方式及评分标准,三分之一的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评90分以上;多数在8分钟内完成,评80分以上;极个别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评60分。这样通过实验考查,促使学生认真预习、复习、动手操作。对实验操作差的学生及时发现,加强个别辅导,做到人人过关。这样克服实验仪器少、学生多、难于动手的矛盾,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生物课的兴趣。综上所述,通过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认真的科学态度,发展智力,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提高了生物教学的质量。如初九六级3-6班171人参加市毕业会考,平均成绩88 8分,优生率90 2%。其中四班人平94 2分,优生率95%;满分有八人,占全区的三分之一。初九七级5-6班116人,参加市毕业会考及格率100%,平均92 1分,优生率91 5,其中五班人平96分,优生率95%,满分6人。

通过几年的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我体会到生物实验课对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自己决心将实验课的改革,继续深入进行下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篇2: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

摘 要:笔者通过预习指导,现场操作示范及实验操作考查等方法,强化了生物实验课教学,使毕业会考优生率达90%以上。

初中生物新教材学生课堂实验共37个,这充分体现了生物教学大纲指出的“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努力创造条件,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克服困难,完成大纲、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我们生物教师的责任。自己经过三年的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 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初一、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

2 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三个一”:一、安放距桌边一掌(5-7cm);二、对光要目(目镜)物(物镜)通光(通光孔、光源)一直线,光强用平面镜,光弱用凹面镜;三、观察时标本对孔正中距离物镜一厘米,视野中出现标本颜色或杂质时观察目标即将到位,微调粗旋镜升降,细旋校象清晰,找不到目标时缓缓移动玻片标本即可找到。教师规范操作一步,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模仿操作一步,教师巡视,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而且准确的学生。纠正错误操作,如用左眼观察时,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纠正扳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象。用完显微镜擦干净外表。转动转换器,把物镜偏两旁,放回镜箱原处。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先将擦→滴→取→展→盖→染的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书了解每一步的涵义,圈上关键的词语,教师再讲每一步的涵义及注意的问题,边操作边叫学生模仿操作。然后强调注意事项。滴一滴清水,太多易外溢,太少易出现气泡。取材薄而透明透光易观察,展平防重叠,轻盖防气泡。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气泡圆边厚黑,中间亮白,轻压变形。这样学生很快掌握步骤、要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自己制作临时装片中的细胞,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在光镜下看不见),然后绘出细胞结构图。这样学生就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要求,兴奋不已,终生难忘。

初一九八级一班59名学生中有32名学生在北碚区初一下期末统考作文《我最难忘的一节课》题目中写了《我最难忘的一节生物实验课》。生动地说明了生物实验课对学生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的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如在解剖鲫鱼的`实验过程中,学生认为解剖完了,实验就做完了。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实验前编好实验指导,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时准备好硬纸板,在一定的位置写上鲫鱼各器官、系统的名称。做解剖鲫鱼实验时,先让学生观察鱼的各种鳍在游泳中所起的作用。然后,按步骤规范操作解剖,将观察后的器官,系统解剖放在硬纸板写好的相应位置上,并在实验指导的空白处填上相应的结构及功能,教师检查评分。我在下一节课前5分钟小测验,结果181名学生有160名均在90分以上,其余在80分以上。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思维,培养了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4 对教材要求掌握、难度大的实验进行考查。

我们在初九七级4-6班,初九八级1-3班进行了实验考查,如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探究种子成分,鲫鱼的解剖等。在上完植物的基本结构后,对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进行考查,这个实验既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又考查了临时装片的制作,也考查了对细胞结构的认识,为后面的生物实验打下基础。我参照了高中毕业生物实验考查《显微镜使用和临时装片制作》的方式及评分标准,三分之一的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评90分以上;多数在8分钟内完成,评80分以上;极个别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评60分。这样通过实验考查,促使学生认真预习、复习、动手操作。对实验操作差的学生及时发现,加强个别辅导,做到人人过关。这样克服实验仪器少、学生多、难于动手的矛盾,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生物课的兴趣。综上所述,通过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认真的科学态度,发展智力,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提高了生物教学的质量。如初九六级3-6班171人参加市毕业会考,平均成绩88 8分,优生率90 2%。其中四班人平94 2分,优生率95%;满分有八人,占全区的三分之一。初九七级5-6班116人,参加市毕业会考及格率100%,平均92 1分,优生率91 5,其中五班人平96分,优生率95%,满分6人。

篇3: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

一、观察能力贯穿生物实验过程

观察能力的培养是诸项能力中的最基本的能力培养, 也是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重要阶段。

1. 实验演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实验演示是一种加深学生感性认识的直观教学方法, 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时, 学生只有认真观察, 才能获得对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 为掌握教材打下基础。当然, 为使学生观察准确, 我们的演示实验要充分准备, 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准确, 实验现象清楚;演示前讲清实验装置的名称、构造、性能、原理及注意事项;指导学生进行观察的方法, 如先分析后观察, 先观察后讨论、总结等。

2. 动手操作培养观察能力。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 能学会正确的观察程序和方法。如先整体观察后局部观察,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抓住事物最本质的属性, 捕捉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 从而发现事物各个侧面的特点;对比观察, 运用纵横比较进行观察, 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 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 从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差异以及从差异中找出共同点或因果关系;重复观察, 区分偶然发生和一贯现象, 揭示观察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

二、科学思维在生物实验中形成

科学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几个步骤。在生物实验中要实现对某现象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就要能对实验中的感性材料进行一系列的科学思维。

1. 对要研究的事物进行分析。

任何一个生命体或一种生命现象都是由部分、层次、要素组成的开放的有序整体。对于这样一个整体的研究, 只有将其分解, 才能一部分一部分认识, 深入其内部, 发现其本质。

2. 对要研究的事物各部分进行综合。

科学思维要求我们能把实验现象的各个方面和属性联合起来, 形成对生命体和生命现象整体的认识。比如在了解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等构造之后, 再把它们联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活的细胞的概念。分析和综合是紧密联系的对立统一, 是思维活动的基础。

3. 学会比较。

比较是把生物各部分构造、功能和某些属性加以对比, 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为进一步认识生命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抽象和概括打下基础。

4. 抽象和概括。

抽象是找出各种生物体或各种生命现象中共同的本质的属性, 或找出各部分构造之间, 功能与构造之间, 生物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概括是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 必然联系加以综合形成概念和判断, 达到对生物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三、课外实验是生物实验的拓展

生物课外实验是中学生物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生物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和延伸。课外实验是中学生物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在巩固、深化课内知识, 培养学生能力, 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等方面均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课外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课外实验是在课堂之外进行的, 所以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器材使用、实验对象管理、实验现象观察和实验结果分析、整理等环节均由学生独立完成,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需要学生独立解决。与课堂实验相比, 课外实验更能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2. 课外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课堂实验由于受时间、空间、人数、器材等的限制, 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机会大为减少, 而课外实验大多分散在野外或学生家庭中进行, 或者场地较为广阔, 或者参与实验人数较少, 再加上实验延续时间较长, 所用器材一般简便易得或者容易自制, 这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的机会,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 课外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生在课外实验中通过动手操作、管理, 亲自观察、记录, 并且动脑筋去比较、分析和思考, 不仅获取了新的知识, 而且学会了探求新知识的方法, 逐步养成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创造能力。

4. 课外实验培养了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篇4: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点滴

关键词 生物实验课 实验教学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初中生物新教材学生课堂实验共37个,这充分体现了生物教学课程标准指出的“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努力创造条件,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克服困难,完成课程标准、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生物教师的责任。笔者认为经过8年的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 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心理学认为,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初一、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教师除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上显微镜使用一课时,教师提出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

2 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三个一”:安放距桌边一掌(5~7 cm);对光要目(目镜)物(物镜)通光(通光孔、光源)一直线,光强用平面镜,光弱用凹面镜;观察时标本对孔正中距离物镜1 cm,视野中出现标本颜色或杂质时观察目标即将到位,微调粗旋镜升降,细旋校象清晰,找不到目标时缓缓移动玻片标本即可找到。

教师规范操作一步,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边让学生模仿操作一步,然后教师巡视,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而且准确的学生。纠正错误操作,如当用左眼观察时,纠正学生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纠正扳物镜的错误操作。这样学生很快对好光,观察到标本在视野中的图像。用完显微镜擦干净外表,转动转换器,把物镜偏两旁,放回镜箱原处。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先将擦→滴→取→展→盖→染的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看书了解每一步的涵义,圈上关键的词语,教师再讲每一步的涵义及注意的问题,边操作边叫学生模仿操作。然后强调注意事项。例如滴一滴清水,太多易外溢,太少易出现气泡。取材薄而透明透光易观察,展平防重叠,轻盖防气泡。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气泡圆边厚黑,中间亮白,轻压变形。学生很快掌握步骤、要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自己制作临时装片中的细胞,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然后绘出细胞结构图。这样学生就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要求,兴奋不已,终生难忘。

初一年级一班50名学生中有32名学生在县初一下期末统考作文《我最难忘的一节课》题目中写了《我最难忘的一节生物实验课》,生动地说明了生物实验课对学生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 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的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思维,培养了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4 对教材要求掌握、难度大的实验进行考查

笔者在初二年级4~6班,初一年级1~3班进行了实验考查,如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探究种子成分等。在上完植物的基本结构后,对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进行考查,这个实验既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又考查了临时装片的制作,也考查了对细胞结构的认识,为后面的生物实验打下基础。参照了初中毕业生物实验考查《显微镜使用和临时装片制作》的方式及评分标准,1/3的学生在5 min内完成,评90分以上;多数在8 min内完成,评80分以上;极个别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评60分。这样通过实验考查,促使学生认真预习、复习、动手操作。教师及时发现实验操作差的学生,加强个别辅导,做到人人过关。这样克服实验仪器少、学生多、难于动手的矛盾,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生物课的兴趣。

篇5: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一、生物实验课的特点

与新授课、复习课等课型相比,实验课主要以观察、实验为主,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实验,来获取生物学知识,掌握生物学独特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形成科学的思维和态度,培养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与物理学实验和化学实验相比,生物学实验有其独特之处,主要表现为:

1.实验场所灵活多样

生物学面向广阔的自然界,除了生物实验室外,校内的生物角、生物园,校外的农田、山林、江河湖海、动物园、植物园、自然博物馆自然保护区等,都可以用来做生物学实践活动的实验室。例如,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需要带学生到草地,树林测空气湿度;探究蚂蚁的通讯,需要在野外找到蚂蚁窝做实验;还有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等许多实验场所都是在户外。

2.实验材料多为活的生物

生物学的实验材料大多都是活的生物,例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组织学生捉鼠妇;观察草履虫,需要教师提前半个月培养草履虫;为了做光合作用实验,需要培育多盆天竺葵;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都要用到活小鱼;还有蚯蚓、、菜青虫、鸡等等。这些实验材料的准备都是费时、费力又费钱,而且不能重复使用,每年都要重新准备,这也是生物实验课开课情况不好的一个主要原因。3.实验周期一般较长

生命活动一般都要持续一段较长的时间。因此,生物学实验的周期往往较长,不是一节课内能看到实验结果的。如繁殖极快的果蝇,繁殖一代也需用十几天时间。种子萌发出幼苗、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等都需要好多天的时间。

4.实验受季节影响较大

生物的生命活动受温度、光照等条件的影响很大,在目前中学实验室现有条件下,实验材料的获取或培养也要受季节影响,比如观察花的结构,在12月份很难采到花;观察蚯蚓、草履虫的培养、种子萌发、光合作用等都受到季节的影响。

(二)做好生物实验教学的方法

1、作好充分的准备。

准备工作包括知识的准备、技能的准备、仪器、药品的准备等方面。老师应对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所需仪器、药品、实验过程、所需达到的实验效果、注意事项等做到心中有数。上课前应先把实验亲手操作一遍,需临时准备的生物材料,必须临时制备,并准备充分。

2、认真研究要做的实验

研究难做的实验:有些实验操作难度大,不易成功,老师应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力争实验成功。

研究检测时易被检测的实验:

A.探究实验

①光对鼠妇的影响.②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③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④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⑤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B.学生实验: ①练习使用显微镜.②观察植物细胞.③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④养和观察蚯蚓.C.演示实验: ①模拟膈肌的作用.②观察鱼的呼吸.③观察家兔.④观察运动系统的组成.3、重视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形象、直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意, 演示实验的示范性、可见性、安全性。实验中应做到操作规范,速度适中,便于观察。对于一些可见性较差的实验,应作一定改进,或进行巡回演示,对有危险性实验,要特别注意安全。

4、强化分组实验

分组实验能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实验操作中,对他们更富有趣味性,要上好实验课,老师首先要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师生围绕目标来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其次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出上课时需要向学生交待的注意事项,如果有危险操作,老师要特别强调。

5、力求实验创新

增设实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理解。如果在某些教学中一些激趣实验,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改进实验形式促进学生能力提高。教材中大量实验为老师演示实验,学生动手机会少,不利于技能的提高和对实验的理解,因此我们可以把某些实验让学生演示,学生演示时老师要诱导,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即时点评,我们也可以把某些实验改为随堂分组实验,老师可以边讲解理论,边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这既可以增加学生训练技能的机会,又能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注重探究实验,促进创新意识提高。教材中的实验多为呈现性实验或验证性实验,如果处理不好,学生就最多学会“是什么”,而根本不懂“为什么”,更谈不上“创什么”,所以我们老

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一些探究实验,不管结论是对与错,只要学生去做,我们就应当予以鼓励。

6、加强对学生指导

篇6: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初探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现代生物科学的飞速发展愈加依赖科学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学生所进行的观察实验实习探究等实验环节对于培养学生能力和形成科学素养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我们农村初中,生物实验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时候是很难进行的,往往是教师教师上课讲实验,学生课后背实验。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技能很生疏,动手操作能力很弱,学生的能力不能提高。笔者多年在农村教学,我觉得要想方设法让我们的孩子动手,我是 这样做的。

一、利用好课外小实验

1.利用课外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好奇心,在生物课外小实验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生物科学的新鲜感及好奇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生物现象。

2.生物课外小实验中,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具体进行实验操作过程,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新的实验活动,我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思考,大胆探求,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3.利用生物课外小实验提高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在教学中,我认真挖掘教材,把植物生成过程大胆展示,通过探究性思维,在探究中发现,在应用中拓展。

4.利用生物小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学习“种子的萌发条件”一节时,我在前一周布置学生自己培养一种种子发芽,可以是黄豆绿豆中的一种,随时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到上课时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对种子发芽的条件就有了了解,通过小组讨论总结种子发芽条件就得出来了。

二、重视常规实验

受条件的限制有好多实验我们不能正常进行,那么就要求教师对自己学校实验室的情况了解清楚,对教材安排的实验要求,器材情况都熟悉,笔者我是这样做的:

1、学期初我对能进行的实验认真进行设计,制定计划,设计出明确的实验目标,制定切实可行实验教学计划,与实验室教师沟通,保证实验能如期进行。

2、上实验课前精心设计好实验 教学程序,在设计教学程序的时候要对实验中会出现的问题、现象,失败的原因尽可能考虑到

3、加强实验教学课题组织管理,从学生进实验室对实验的纪律抓起,规范做、说、动手、器材的轻拿 轻放。培养好实验助手和实验小组长,为实验顺利进行创造好条件。

4、实验中正确指导实验操作,对一些技巧性较强的实验操作,不但要对学生进行精心指导,而且要让学生反复练习。如显微镜的使用,学生只有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其操作技巧。

三、在实验课中充分利用多媒体

1、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课的兴趣,有些实验没条件进行,那么我就用多媒体把学生带到生物自然界的情景中,让学生更熟悉生物的生态环境。

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在生物实验课中,多媒体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如循环系统这一节心脏模型只能给学生一个大概的认识,对于血液怎样流动,成分变化很难理解,我会利用投影仪,录像进行教学。

四、成立生物兴趣小组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我们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让学生采集生物实物标本,对生物生活的环境进行调查,写调查报告,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

篇7: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反思

1、在上实验之前应让学生在课下提前熟悉通读教材,对实验步骤进行总结概括。这样课上就不要留太多是时间让学生去先了解实验步骤了,来时在带领学生总结制作的`步骤(擦--滴--撕--浸--展--盖--染)也比较省事。

2、先看老师演示。学生如果不看老师演示,他们对一些操作要点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往往会在具体实验时犯一些你想不到的错误。操作难点和重点,老师要加以强调。比如,在盖盖玻片时,用夹子夹起盖玻片,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可以尽量避免产生气泡。如果学生还不是好理解,老师最后再给同学们演示一下,让学生把关键步骤做好。

3、对于如何染色,并使得效果理想,这个问题可以给学生探究的空间。让一部分人先盖盖玻片再染色,一部分同学先染色后盖盖玻片,看看哪种效果更好。

篇8: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初探

一、明确实验目的,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必须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放开学生的手、脚, 不要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 让学生去模仿, 教师要相信学生都能成功地完成实验;允许学生实验失败, 鼓励他们从失败中找原因, 直至实验成功。但在放手实验时, 首先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实验、去探究, 把知识从实验中体会出来, 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 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 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 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 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 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 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三个一”:安放距桌边一掌;对光要目物通光一直线, 光强用平面镜, 光弱用凹面镜;观察时标本对孔正中距离物镜一厘米, 视野中出现标本颜色或杂质时观察目标即将到位, 微调粗旋镜升降, 细旋校像清晰, 找不到目标时缓缓移动玻片标本即可找到。教师规范操作一步, 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 让学生模仿操作教师巡视, 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而且准确的学生。纠正错误操作, 如用左眼观察时, 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 转动转换器时, 纠正物镜的错误操作。转动转换器, 把物镜偏两旁, 放回镜箱原处。然后强调注意事项。这样学生就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要求, 兴奋不已, 终生难忘。

三、运用简易方法, 做好初中生物实验

米汤代替《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中所需要的淀粉浆糊;84消毒液代替《制作叶脉标本》中需要的漂白剂;野油菜花的花或白菜花代替冬季做《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实验中难以找到的桃花。

四、通过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 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 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 避免了死记硬背。例如:学习“蝗虫”一节前, 我布置给学生一个兴趣小实验, 回家捉两只蝗虫, 并将甲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 而将乙蝗虫的腹部浸入水中, 请仔细观察哪只蝗虫先死, 并思考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通过这个实验, 学生很快就对知识理解和掌握了, 而且也记得牢, 印象深刻。

上一篇: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材料分析题汇总姓名下一篇:学校体音美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