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新集初中教育督导汇报材料

2024-06-25

安定区新集初中教育督导汇报材料(共5篇)

篇1:安定区新集初中教育督导汇报材料

安定区新集初级中学 迎接教育督导工作自查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校按照教体局和学区的统一部署,从实际出发,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教育科研为主体,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立足现实基础,创新发展模式,深化教育改革,优化管理机制,提升管理内涵,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各项工作向前迈进了一步。

接到上级督导通知后,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班子成员、教研组长为组员的工作自查小组,依据《综合督导实施方案》,认真对照《评估标准》,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自评。现对我们的自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创建于1968年,服务范围为新集乡范围内10个行政村约10000多人。学校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84平方米,学生活动操场6000平方米,绿化面积31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1个,在校学生496名(其中女生242人,残疾1人),住宿生386人,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女教师13人),学校本科以上学历36人,大专学历9人,教师资格证持证率达100%,学历合格率达100%,教师新课程、继续教育、计算机二级培训率为100%。

近年来,学校坚持多措并举,巩固“普九”成果,学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积极争取和实施教育项目,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固定资产比2007年净增380多万元。2007年利用“初中项目”建成教室8栋16间;利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项目”建成寄宿制宿舍楼一幢面积1679平方米,有宿舍56间、管理室2间,另配有面积为184平方米的食堂1间、餐厅2间,解决了400多名学生的食宿问题;有教师办公室32间、会议室2间,图书室1间,阅览室1间,音乐、美术教室各1间;多媒体教室2间,计算机教室1间;体育器材室2间,篮球场4个、运动场1个,场内器械俱全;2011年政府投资49万多元,新建实验室2栋5间,其中理化生实验室各1间,另有准备室、仪器室各1间;2012年安定区政府十件实事之一投资18万元为学校修100方水池2个,硬化集流场地100平方米;有图书12000册,生均25册;有远程教育资源卫星地面接收站,有电脑50台,整个校园实现网络化;学校开通校园网站,2010年3月,在中国教育网

举办的“首届全国网校大赛”中荣获“全国最佳网校500强”。

学校正向着“规范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目标,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办学”的思路,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为抓手,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为重点,认真开展校本教研,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水平,逐步形成了四大办学特色:领导班子和谐民主,学校管理科学规范;教师教研风气浓厚,课堂教学优化创新;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特长发展良好;倾力打造特色文化,努力构建“书香校园”。

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奖励。2007、2008、2009、2010连续四年被新集乡党委、政府评为“先进集体”。2006年被安定区教体局评为“安定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基地”、“安定区文明示范学校”,2009年,定西电视台的《定西新韵》栏目对我校教育教学成绩作了题为《育全面发展的学生,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专题报道。2010年,我校被安定区教体局评为“安定区教育教学先进集体”。

《定西日报》分别在2011年6月22日、9月6日、11月29日、12月1日先后四次对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宿舍管理、食堂就餐情况等作了图文报道,《安定教育》2011〃创刊号也对我校特色文化建设作了专题报道。

2011年,在新集学区教学质量检测中,我校获得了全学区“教育教学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二、主要工作和成绩

(一)党建及德育工作

近年来,学校党支部以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为契机,使我校的党建工作扎实有效,学校网站先后开辟了“党建之窗”和“创先争优”专栏,及时报道学校党支部开展的各项活动,发布支部理论学习方案及创先争优活动《简报》共计19期。

2011年,学校先后举行了庆祝建党90周年“光辉的旗臶”主题演讲比赛和“红歌颂中华,童心永向党——新集初中第三届校园歌手大赛”,这些活动的举行,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2011年5月26日,学校党支部举行了“党员领导干部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仪式”,全校9名党员及5名预备党员结对资助了9名品学兼优家境贫困的学生,每位党员干部、教师资助金额不少于80元,另外还将不间断进行经济上的资助和思想上的积极引导,使受助学生全面发展、拥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学年,学校党支部吸收新党员1名,发展预备党员5名,入党积极分

子8名,使学校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取得了积极成效。

(二)学校管理及教育常规工作

1、普及程度

2011-2012学初中阶段在校学生496人,适龄儿童483人,毛入学率为102.9%;其中适龄儿童中女226人,在校女生242人,毛入学率为101%。本乡上学的外乡镇学生区内6人。

2010—2011学年初中学在校生598人,女282人;本学年末584人,女276人,异动出6人(转出3人,病休3人,病亡1人),其中女3人;异动入3人,辍学10人,巩固率为98.33%,辍学率1.67%。上学年初中毕业班学生258人,毕业258人,毕业率为100%。初中升普高、职高230人,升学率为89%。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7.4%。

2、师资水平

全校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女教师13人,学校本科以上学历43人,专任教师任职资格合格率达到100%,学历合格率达100%,2001年以来新补充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 3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职称26人、未评职称8人,区级骨干教师3人,区级教学能手2人。

3、办学条件

2010年以来,学校以“两基”迎国检为契机,不断加大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学校有学生宿舍、食堂、运动场、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仪器室、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多媒体教室、实验仪器、实验药品都一应俱全。

2007年,我校配备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教育教学硬件设备。2010年我校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年行动计划”中成绩突出,被评为“中小学远程教育示范学校”。

4、教育经费(1)上拨公用经费

教育经费自2007年秋季开始提高:初中每生每年均达到250元,2009年初中每生每年均达到500元,2011年每生每年均达到600元。住宿补助:2007年秋季开始提高,中学生每生每年750元(250天×3元),到2010年中学生每生每年提高到1000元(250天×4元)。

近三年预算内教育拨款比上年增长比例: 2008年为206979元,比上年增长35%;2009年为282575元,比上年增长36.52%;2010年为412600元,比上年增长46.01%;2011年拨付443756元。

贫困住宿生补助:2008年为266062.5元;2009年为194250元;2010年为309000元;2011年拨付4435556元。

近年来,学校坚持多措并举,巩固“两基”成果,积极争取和实施教育项目,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固定资产比2007年净增380多万元。

(2)国家对西部地区实行免除学杂费以来,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完全免除学杂费、课本费,无任何乱收费现象发生,“两免一补”政策得以贯彻落实。

(3)学校公用经费使用公开透明,重大开支都提到校校务会甚至教师会讨论,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坚持校务公开制度,确保学校公用经费的每一分钱都用到该用的地方。

(4)每年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制度和教体局文件认真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5、教学质量及成果

学校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理念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领导到位,机构健全,制度落实,措施得力,效果良好。2010学年全校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合格率为99.5%。学校课程开设率100%,学校严格执行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三年来,我校九年级全科合格率、毕业率呈上升趋势,全科合格率直线上升;九年级毕业率近三年为100%;直升率均超过98%。

2003年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启动以来,学校树立了“质量立校,教研强校”意识,积极推进教研教改,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2004年9月,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行,全校42名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近年来我校45名教师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和辅导材料超过50篇。具体成效有:

(1)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我校有3名教师被安定区教育局评为区级“骨干教师”,有2名教师被安定区教育局评为区级“青年教学能手”。

(2)教研工作得到纵深发展,课题立项得到高度关注。2008年,《安定区新集初级中学教师教学论文集》刊行;2003年3月,我校创办校刊《新星》,迄今已出刊13期;2007年,我校校本教材《新集初级中学经典诗文诵读本》刊行;2011年5月,《新中校报》正式创刊,有力地助推了学校校本教研的开发,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3)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设备得到高效利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4)2011年我校中考又取得了佳绩:根据2011年安定区中考成绩来看,九年级中考成绩令人振奋,各科成绩远远高于人数相当的其它初级中学,与安定区平均水平相比,均分、及格率均超出全区平均水平,450分以上考生所占比例我校是安定区66所初中第四名,七合率是安定区66所初中第八名,我校有158人被高中录取,升学率高达66.4%,有65人被重点中学录取,有4人被定西一中宏志班录取,中考成绩是历年来最好的。

(三)安全管理

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涉及到千万户家和学校稳定,社会和谐。我校一直高度重视学校的安全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一名副校长分管安全工作。有分管部门,有领导具体抓,有具体管理制度,做到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检查。安全责任书实行层层签字,责任到人。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结合国家法律法规讲安全,结合生活实际讲安全,结合安全隐患讲安全,大力宣传如何预防煤气中毒、预防食品中毒、防溺水、防电、防交通事故、防意外伤害等安全知识。树立师生安全意识,制定各种应急预案,做到安全工作警钟常鸣,确保学校财产安全、师生人身安全。

我校每年邀请派出所、司法所、医院的工作人员到学校上课或者搞讲座,帮助讲安全、查安全,定期进行安全演练(防震、防火演练等)做到从内容到形式都防微杜渐、求真务实、坚持不懈,决不弄虚作假,不自欺欺人,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素质教育及文化建设

1、切实贯彻教育方针,抓好常规工作,认真实施素质教育

抓常规教育,彰显德育功能。严格落实常规管理制度,建立起严格的师生日常行为规范督查制度,并坚持实施管理公示制度,坚持开展“星级”团员、文明教师评比活动。

抓主题活动,深化德育内涵。以班级和团队为活动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以兴趣小组为主要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2、开展丰富多彩课内外活动,为不同学生提供发展平台

学校成立了多个“兴趣小组”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优秀的品质,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如“校园之声”广播的播音、校园小歌手大赛、班级篮球赛、书法绘画比赛、献爱心捐款、社会实践活动等各项活动的开展都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爱育人、以德育人的教

育理念。学生们在活动中既受到了崇高的理想与高尚的道德教育,又锻炼了能力,张扬了个性。学校还充分利用课间操、体育课、音乐课及活动课时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优秀作文大赛,全国中学生英语、数学和物理的大赛。学校还举办防火征文大赛、安全知识竞赛、结合建党90周年举办“祖国好.家乡美”书信征文大赛和演讲比赛,每年定期举办唱红歌卡拉OK大赛,每年定期举办田径体育运动会,力争把学校办成学生的乐园。

3、打造特色文化,建设书香校园

2003年“新星文学社”成立以来,先后有20多位学生在全国各类报刊上发表作品30余篇,同年,创办校刊《新星》,至今已出刊12期;2010年学校又创办了《新中校报》,对外宣传学校,展示师生才华。2004年学校创办“校园之声”广播,至今已出300多期;2008年学校举办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迄今已成功举办四届;自2009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三届“校园小歌手大赛”;另外学校每学期举办师生书画作品展、教室文化主题设计大赛、学生才艺展示活动等已成为学校的特色文化;学校校园橱窗、板报的及2009年10月,新集初级中学开通学校网站,网址是:http://xinjichzh.30edu.com/,网站设立的主要栏目有:校园新闻、校园文化、教研频道、党建专栏、德育社团、校务公开、远程教育、校园图库等。2010年3月,在中国现代教育网举办的“首届全国网校大赛”中,我校网站荣获“全国最佳网校”500强;我校网校管理员陈德俊被评为“网校优秀管理员”,刘治军等3名教师被评为“网校优秀教师”。

结合安定区每年中考、教育教学水平测试、“师德师风培训”和“校本教研”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了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雄厚的师资保障。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重点难点及易错点,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精心点拨、耐心辅导,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三、督导评估自评情况

(一)条件与环境(分值160分,自评150分)

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历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并将教育经费按时足额拨付,保证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分值10分,得10分。

2、学校校舍建设已全面完成标准化建设,保证了教育教学和寄宿制的时更新,大型宣传画版画适时悬挂等,打造特色文化,建设书香校园。

要求。分值20分,得20分。

3、近年来,上级和学校不断投入经费,添臵教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理化生实验室一应俱全,各项实验有效开展,学校图书室现有图书13000册,生均25册达到了学校。分值50分,得40分。

4、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女教师13人),学校本科以上学历43人,专任教师任职资格合格率达到100%,学历合格率达100%,2001年以来新补充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分值40分,得40分。

5、我校不断加强校风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取得了实效,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积极评价。分值40分,得40分。

(二)学校管理(分值210分,自评200分)

1、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校、质量立校战略。制定了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行政班子和各机构运行良好、团结协作、务实高效,制度建设完备、并能付诸实施。分值50分,自评50分。

2、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工作任务量适中,学校通过考评机制,不断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实效。分值50分,自评50分。

3、学校每位教师都有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和课时计划,教育教学秩序井然,成效显著。分值20分,自评20分。

4、学校经费使用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并经校务会通过,在全体教师会议上及时公布。学校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后勤保障较有力。分值70分,自评60分。

(三)教育教学(分值260分,自评245分)

1、学校建立了完备的德育工作机制,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并通过政教处、团总支有计划实施,取得了实效。分值20分,自评20分。

2、教育教学过程的实施管理到位,课堂教学扎实有效,学校教导处督导检查到位,教学成绩优异。分值105分,自评100分。

3、学校重视教育教学研究,每周召开教研组为单位的教学研讨,每学期召开三次全校性的专题教学研讨会,每学年编辑出版一期《教师教育教学案例论文集》。分值45分,自评40分。

4、学校现有微机室一个,电脑35台,能够正常开展信息技术课,学校有标准化理化生实验室各一间,能正常开展教学实验课。分值30分,自评30分。

5、学校有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领导小组,教师普通话合格率达90%,并不断加强培训力度,力争教师全部合格。分值40分,自评35分。

(四)学生发展(分值280分,自评265分)

1、学校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学生养成教育的开展扎实有效。分值60分,自评55分。

2、学校通过班会课、升旗仪式、法制讲座等,不断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能力大大增强。分值110分,自评105分。

3、学校重视体育课教学和学生的体质健康锻炼,积极开展大课间和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使学生体育达标率大大提高。分值60分,自评55分。

4、学校通过音乐美术课及音乐美术兴趣小组的成立,不断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和教育,每年向高中输送一定数量的音美特长生。分值50分,自评50分。

(五)普及程度及社会评价(分值90分,自评90分)

1、学校不断加强教育教学设备和学校用地、硬件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学校教学需求,保证学生的入学率达到99%。分值15分,自评15分。

2、学校不断较强保学控辍工作,使学生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分值15分,自评15分。

3、学校保留率达99%。分值15分,自评15分。

4、学生毕业率达99%。分值15分,自评15分。以上4项A级指标,30项B级指标,合计自评得950分。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学校高度重视、精心筹划、周密安排,部门积极配合、通力协作,各项工作稳步发展,取得可喜成绩,但与条件好的学校相比,还还存在一定差距。

1、教育教学装配滞,体育设施不够齐全。我校部分教学仪器配备已陈旧或,跟不上时代要求和课程改革的步伐。学校可供学生兴趣爱好、特长发展、综合素质提高的音体美器材不足,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2、我校新教师多,教师对素质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对其教育内涵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理论的学习和工作实践结合的不够紧密。

3、学校特色已初步显现,但成为真正的文化特色学校还需继续努力。

4、控辍保学工作有一定难度,由于家长意识淡薄、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导致学生流动性较大。

五、对今后工作的设想:

1、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评价,修订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细则,务求开拓创新,细则要体现教师的水平,要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鼓励教师以导学为中心,以课改为目标,培养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

2、要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而且业务学习要形式多样,有声有色,体现工作的实效性。

3、加大课改力度,倾力打造高效课堂,建立激励机制,结合本校实际,激励教师大胆改革教学法,做到以点带面,促进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总之,学校在生存中谋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我们将认清形式,抓住机遇,变困难为动力,变过程为经验,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动力,以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以超凡的思路、超前的理念和务实的措施,团结一致,开拓创新,整体全面地推进学校各项工作,为把学校办成充满情趣、充满魅力、充满诗意、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学校而不懈努力。

2012年3月1日

安定区新集初级中学

迎接教育督导评估汇报材料

二0一二年三月一日

篇2:安定区新集初中教育督导汇报材料

安定区新集初级中学始建于1968年,位于安定区北部新集乡,与会宁县毗邻。服务范围新集乡10个行政村,覆盖人口10000多人。学校占地面积14000㎡,建筑面积4084㎡,绿化面积1100㎡,学生操场6000㎡。现有教学班11个,在校学生496名(其中女生242人),住宿生367人(其中女生187人)。有专任教师45人,本科以上学历36人,学历合格率100%,有中学高级教师4人,市级优秀教师1人,区级优秀教师5人,区级骨干教师3人,区级青年教学能手2人。

近年来,学校坚持多措并举,巩固“普九”成果,学校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积极争取并实施教育项目,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固定资产与2007年相比净增380万元。2006年,新建教室8栋16间;利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项目”建成寄宿制宿舍楼一幢1679㎡,(其中宿舍56间、管理室2间),并配有184㎡的食堂1间、餐厅2间,解决了全校400多名学生的食宿问题;学校现有教师办公室32间、会议室2间,图书室1间,阅览室1间,现有藏书12300册,生均24册;有音乐、美术教室各1间;多媒体教室2间,计算机教室1间;篮球场4个、运动场1个,场内器械俱全;学校新建实验室2栋,其中理化生实验室各1间,准备室、仪器室各1间;有远程教育资源卫星地面接收站,有电脑50台,整个校园实现网络化。学校开通校园网站,2010年3月,在中国教育网举办的“首届全国网校大赛”中荣获“全国最佳500强”。

学校秉承“规范化、高质量、有特色”的办学目标,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办学”的思路,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为目标,认真开展校本教研,全面提升“两基”水平,逐步形成了四大办学特色:领导班子和谐民主,学校管理科学规范;教师教研风气浓厚,课堂教学优化创新;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特长发展良好;倾力打造特色文化,努力构建书香校园。

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并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2008—2011年,先后四次被新集乡党委、政府评为“先进集体”;2006年被安定区教体局授予“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基地”、“安定区文明示范学校”称号;2009年定西电视台《定西新韵》栏目对我校教育教学成绩作了题为《育全面发展的学生,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专题报道;2010年被安定区教体局授予“教育教学管理先进集体”称号;2011年6月22日、9月6日《定西日报》对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分两次作了专题采访报道,同年学校中考又取得了佳绩。

篇3:安定区新集初中教育督导汇报材料

采访得知, 近年来, 安定区新集初中立足于校园文化建设, 积极构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 用和谐的校园文化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激励学生, 通过多种方式的文化浸润丰富学校教育的内涵。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 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并取得可喜的教育教学成果。

视觉熏陶:建设一面文化的墙

多年来, 安定区新集初中本着“民主管理、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 坚持走“以人为本、德育为首、特色发展”的办学之路, 致力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硬件建设, 用于校园的改造和美化。先后制作宣传版面20 多幅, 形成校园文化长廊, 并在教室外墙等醒目位置悬挂古代圣贤名言警句、诗词歌赋, 让学生随时都可以品读经典诗文, 欣赏名言佳句, 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真正让每一面墙壁都发挥育人作用,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健康成长。还在校园内外栽种了大量的常青树木、四季花草, 置身其中, 给人以生机勃发、意气盎然之感。优美、恬静、整洁的校园, 不仅给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而且给人以艺术的感染和美的享受。

教室是学生们播种梦想和记录成长的殿堂。学校充分发挥教室潜在的教育作用, 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对于教室布置, 要求各班以“一班一品牌、班班有特色”为目标, 积极打造班级特色文化, 提升班级个性形象。每个班级都有个性化的班徽、班级口号, 有学生作品展示栏、公告栏、小组学习评价表等展示学生个性或优点的专栏, 教室布置整洁、新颖。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给学生以精神上的感染和文化的熏陶, 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诵读经典:书香芬芳传承中华魂

在校长陈德俊给学校师生的寄语中, 记者见到了这样一段话:“我们在书香校园里读书、思考, 丰富思想;我们在心灵沟通中对话、感悟, 品味生活;我们在求索之路上实践、发展, 积淀人文精神。读书, 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幸福;读书, 使我们的思想更成熟、更健康!”这是他对校园开展读书活动的独到见解。

2010 年以来, 陈德俊便把建设人文书香校园作为提升学校办学品味的切入点, 积极倡导新的教育理念———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校园生活, 致力于让学生在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中拓宽视野、感悟人生、学会思考、快乐成长, 以此营造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使校园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 让校园成为师生终身留恋的家园。

学校给每个班级配备了流动图书角, 为读书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并要求教师立足课堂, 通过兴趣培养、情境创设、学法指导、典型示范等多种方法, 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方法指导。同时, 学校每天的大课间活动除了韵律操之外, 还有全体学生表演的国学操, 边做操边集体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等国学经典;国学经典诵读已成为学校精心组织开发的校本课程之一, 每周各班级都有固定的课时、由老师指导开展集体诵读经典古诗文、自由阅读名作名著、背诵语文教材中的名段名句等经典诵读活动, 已成为学校的特色与品牌。

“最是书香能致远, 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了进一步推进读书活动, 学校定期开展各类读书竞赛、读书报告会、读书心得交流会, 举办读书演讲和诗文朗诵比赛。“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朗诵会、“责任·感恩”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的开展, 极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朗诵水平。同时, 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市县各级组织的国学经典诵读大赛、征文活动及作文大赛, 先后有60 多名师生在各级诵读及征文比赛中获奖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浓厚的书香氛围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品味,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 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为学校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创设了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

艺术教育:人人参与结出硕果

2012 年以来, 新集初中又开发了《竖笛演奏》校本课程, 每天的大课间活动上, 七八年级200 名学生集体演奏《大海啊故乡》《友谊地久天长》等曲目, 整个校园飞扬着悦耳动听的旋律, 徜徉其中, 有种灵魂涤荡、神思飞扬的感觉, 学生也很有自豪感和成就感。为全面展示学校艺术教育取得的成果, 为学生的才艺展示和全面发展搭建一个平台, 学校坚持每双周星期五下午举行一期“精彩30 分”师生才艺展示活动, 这已成为发掘学生艺术才华的舞台和成就学生艺术梦想的“星光大道”, 每次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七年级学生梁雪倩说:“学校每学期都要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既减轻了我们的学习压力, 带给大家快乐, 又让同学们获得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我喜欢我们的学校!”

近年来, 学校管理者认识到, 教育的真谛是以人为本、发展人的个性, 让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优势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如果学生是块金子, 就应让他们发出耀眼的光芒;如果学生是一块矿石, 我们就要把他们锤炼成坚硬的钢铁;如果学生是一把散乱的泥土, 也同样有责任把他们锻造成建筑的砖瓦!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特长得到开发和培养, 是新集初中的育人目标。为此, 学校提出了“艺术熏陶、特长育人”的育人策略, 在教学管理中展和谐之美、扬学校特色之长, 在学生发展中显个性之美、扬学生艺术之长, 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学校依据学生现状和师资优势, 提出了“低起点、严要求、小梯度、中步走”的艺术课程教学思路, 对文化成绩一般但在艺术方面有潜质和爱好的学生, 让他们在学习文化课之余, 加强艺术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 一大批艺术特长生脱颖而出, 考入各类高中或艺术院校, “艺术熏陶、特长育人”的办学特色已初步形成。学校每年都积极开展师生演讲比赛、歌咏比赛、书画比赛、广播体操比赛、田径运动会等文体活动, 给师生搭建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 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形成了和谐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学校艺术活动已经步入了经常化、规范化、多样化的轨道。

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艺术教育的开展, 已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宝贵资源和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效载体, 同时也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并大大促进和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进一步推动学校的特色办学之路健康长足地发展。近三年来, 学校教学质量一直位于安定区前列, 并逐年提升, 学校已连续两年被安定区委、区政府授予“全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并荣获安定区“2013 年中考质量奖”殊荣。路漫漫其修远兮, 近日, 安定区新集初中也被定西市教育局推荐为2014 年度甘肃省“园丁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篇4:安定区巉口镇扫盲汇报材料

扫 盲 汇 报 材 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莅临我镇对扫盲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并希望你们对我镇的“两基”迎国检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扫除文盲是宪法规定的基本政策,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提高我镇全民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为推进我镇“十二五”期间的扫盲工作,巩固提高扫盲成果,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制订规划,进一步完善措施,继续实行“双线”承包责任制,把扫盲农业技术培训与制止辍学工作结合起来,杜绝新生文盲,扫除现有文盲与使脱盲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巩固和扩大扫盲工作成果。下面,就巉口镇2006年至2010年扫盲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巉口镇以农业为主,全镇辖24个行政村,流域面积320平方公里,生产合作社116个,农户6812户,总人口26486人,其中女12448人,农业人口占了20508人。分布零散,大部分人口居住山区,自然条件差异大,区域性文化也各不相同,文盲呈现“二多三大”的特点。“二多”:一是偏僻山区文盲多,占全镇文盲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二是妇女文盲多,占全镇文盲的一半以上;“三大”:一是文盲数量大;二是文盲年龄偏大;三是分布面大。扫盲工作的形势严峻。

近年来,我镇按照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和教育部等12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7]22号)、甘肃省教育厅等12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实施意见》(甘教基[2008]62号)精神,把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镇有各类学校23所,其中完全中学一所(巉口中学),独立初中1所(景泉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中心小学2所,完小13所,教学点2所(其中张家庄小学为赵家铺学校教学点,西坪小学为上岘小学教学点),幼儿园2所。在职教师37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65人,县内招聘教师10人,工人4人。现有教学班145个,其中高中19个班,初中28个班,小学94个班,学前、幼儿园6个班(包括苗苗幼儿园)。在校学生为3899人,其中学前幼儿197人,小学1170人,初中1462人,高中1070人。全镇4至6周岁适龄幼儿入园率分别达到95%和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达到96%。开展成人教育的学校及培训机构主要有:中小学校16所,有村农科教中心(农民技术学校)15所。

面对扫盲工作的严峻形势,镇政府在充分摸底调查、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的行政职能作用,统筹规划,逐层落实,责任到位,形成了“一堵、二扫、三提高”的扫盲工作思路和方法,展开了一场全民扫盲活动。

二、主要工作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从科教兴国、科教兴镇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扫盲工作,首先在党政领导班子中统一思想认识,把扫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始终把扫盲工作摆在与经济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同安排、同考核、同总结,切实抓实抓好。同时通过加强对广大群众宣传教育,使群众充分认识到扫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扫盲工作中切实做到步调一致,认识统一。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克服扫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切实加强对扫盲工作的领导,形成社会各方参与扫盲的合力,加大扫盲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社会各方面重视、关心和支持扫盲工作的氛围。每年年初,镇党委、政府及时调整和成立扫盲领导小组,成立以镇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教育(学区、学校)、妇联、共青团、派出所、村委会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扫盲工作领导机构,下设扫盲办公室,并制定工作日程、安排及相关的工作制度,同时各村也及时、相应成立了扫盲领导小组,加强对扫盲工作的组织领导。在此基础上,将区政府与我镇签订的目标责任书量化、细化后,镇与村、村与社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制定计划,明确职责。建立相应机构,确立工作职责,实行专人负责,把扫盲工作作为一项正常的、经常性的工作抓紧抓好。实行镇政府和学区扫盲工作“双线”责任制,政府包动员、包入学、包巩固、包筹措扫盲经费;学区包教、包学、包扫盲、包杜绝复盲将文盲人口核对、登记造册工作,列出扫盲人员名单,先进行宣传动员,然后向文盲人员下达《扫盲学习通知书》明确学习时间,学习地点、教学人员、脱盲时间和奖励办法。制定实施扫盲对象的脱盲计划。鼓励中小学教师和在校学生积极投身扫盲工作,把教师参加扫盲工作的成绩作为职称评定、考核晋级、评选先进、绩效考核的依据。两线贯通,双管齐下,扫盲任务落实到村、户、人。并把扫盲任务作为考核工作成效的一项重要任务内容,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扫盲工作机制。做到有一个脱盲一个,杜绝新生文盲。真正做到了工作任务落实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人,使扫盲工作有序开展,扎实推进,保质保量完成。

(四)、深入宣传,广泛动员,营造良好的扫盲氛围。结合广大农民群众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对知识渴盼的心理,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宣传、广泛动员,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治穷先治愚”的道理,在全镇上下营造出了“要摘文盲帽,快上农技校”、“有文化的都来教,没文化的都来学”的浓厚扫盲氛围。各村委会、中小学加强领导,及时调整充实扫盲和成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责任、广泛宣传,激活载体,在辖区显眼处设置一幅固定标语,向群众发放一份扫盲工作宣传资料,营造扫盲工作积极、主动、合作氛围。做到“十个有”:有机构、有队伍、有经费、有计划、有宣传、有培训、有基地、有教学、有考试、有档案,从而保质保量完成扫盲任务做到“十个有”:有机构、有队伍、有经费、有计划、有宣传、有培训、有基地、有教学、有考试、有档案,从而保质保量完成扫盲任务

(五)、深入核查,建立真实可靠档案。根据我镇各学校负责区域的实际情况,以村为单位组织村主干、教师深入各个家庭,对所在施教区内15-50周岁的青壮年,核对户口、核对文盲身份并签字,特别是对其中新生文盲、复盲、迁移性文盲等新增文盲要加强核查,建立真实可靠的文盲人员档案,(填写《安定区青壮年文盲、半文盲摸底调查表》)。进一步完善扫盲工作档案,建立扫盲工作动态管理机制,健全“八表七册一卡”纸质档案,由专人负责收集、整理专柜存放存档,并建立扫盲电子档案,形成完整的文盲基本情况资料,为今后一阶段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开展扫盲工作打好基础。

(六)、严把入口关,杜绝新生文盲。切实提高少年儿童入学率、巩固率,保证不再产生新的文盲。重点在“堵”字上下功夫,学区严格执行省、市、区关于义务教育的规定,建立适龄儿童入学登记制度,鼓励帮助残疾适龄少年儿童入学学习,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辍学失学,把控制辍学工作作为实施全面育人目标的重要措施。实行一年级入学通知书制度及“就近、划片”入学制度,严格学籍管理,保证适龄少年儿童(含残疾少年儿童)按时入学。每学年开学初,全镇各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利用课余和双休日等近一个月的时间,深入每户居民家中调查摸底,并根据实际情况,减免特困生的书本费。特别是党的惠民政策的实施以来,极大的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入学难问题。这些举措彻底杜绝了新文盲的产生。

(七)扫除剩余文盲,认真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自2005年以来,我镇根据剩余青壮年文盲少、居住分散的实际,认真研究扫盲工作,采取了相应的工作措施:一是稳定成教队伍,保证成教工作的连续性,镇村成教专干坚持三年不变更。二是做好宣传工作,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优抚军烈属,推广先进生产技术等活动中,宣传《扫盲工作条例》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三是采取集中上课与分散辅导相结合、自学与包教结合、学文化和学实用技术结合等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因地、因人制宜,努力为文盲学员提供最便利的条件。同时在扫盲工作中注重与扫除法盲、科盲结合起来,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学习了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实用技术,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为保证学员的学习质量和效果,镇上及时将扫盲教材发放到了扫盲对象手中,保证每个学员人手一册教材,并责成各领导小组督导员,合理安排集中学习培训时间、地点,确保学习时间不得少于规定要求。同时认真聘任扫盲教师,由驻队干部、基层干部、退休老教师和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民担任扫盲教师,切实做到了扫盲工作“时间、人员、教材、场地”四落实,确保扫盲工作如期顺利完成。利用农闲时间,在镇所在地的学校集中开办扫盲班,学校教师负责上文化课,农技部门负责讲授农技知识,实行识字、农技“共进餐”,借助学校的教学设施实行“学校代办农技校,一长管两校,一师任两教”的办学方式,学习采用定点集中与上门教学相结合,一般农闲时间每周2次,每次3小时,保证每期学员学有收获。具体落实“一堵、二扫、三提高”的工作措施,使学习文化知识与农科技培训的有机地结合,达到让广大农民学一门技术、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目的。四是积极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我镇根据地域性、季节性和推广优良品种的需要,由农技部门通过集中传授、现场示范、分散指导等多种形式,广泛对农民开展农科技培训,因地制宜地开展了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免耕全膜覆盖栽培技术、玉米增产技术(玉米育苗定向移栽)、农药的配制与使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稻田化学除草技术、沼气利用等多种项目的农科技培训。五年来,全镇参加各种农科技培训达3000多人次。从而涌现出一大批种、养殖能手和示范户、专业户,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八)确保学习质量,全面完成扫盲工作任务。因地制宜,以点带面。我镇每年利用一个月时间组织青壮年文盲参加“扫盲”学习,镇政府领导亲自做动员,安排部署工作,落实责任。在扫盲工作中结合本镇实际,以村民委会为单位,以就近分班、方便群众的原则集中开办扫盲班,对15至50周岁的文盲进行逐个扫除,5年来,共办文化知识学习班157班次,农民技术培训班140班次,执教人员188人次。特别重视了妇女文盲的扫除工作,巉口镇239青壮年文盲中,妇女文盲有146人,占文盲总数的66.1%,镇政府把扫除妇女文盲作为全镇扫盲工作的重点,针对妇女实际,开展妇女“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比自立”活动,并筹措资金,成立妇女脱盲班103班次。在教文化知识的同时,让他们认识自身的价值,通过学文化、学技术,改善经济状况,提高家庭、社会地位。如文盲妇女梁晓玲通过妇女脱盲班学习,她认识了很多字,不但能读懂一些实用技术的书籍,还开了一家小书屋,既帮助了左邻右舍的大姐大嫂,又使使 自个家庭步入了小康,生活越过越红火。

(九)、扫盲成果。“梅花香自苦寒来”。巉口政府全力以赴,在社会各界积极努力,广大干部、教师呕心沥血,自2006年以来,累计扫除青壮年文盲239人(不包括丧失学习能力的41人),其中女146人,非文盲率由2005年的87.4%上升到99.0%,提高了11.6个百分点,文盲率下降到1.0%,其中女非文盲率为98.4%,文盲率下降到1.6%,达到国颁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标准。全镇4至6周岁适龄幼儿入园率分别达到95%和100%,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达到96%,杜绝了新文盲的产生。扫盲工作提高了公民的素质,公民素质的提高,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到目前,巉口镇贫困人口下降到940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13元。

三、落实经费,保证扫盲工作有序开展

镇政府进一步落实政府行为,强化责任意识,想方设法,通过多种渠道增大对扫盲经费的投入,确保了扫盲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加强与各方面的协调与沟通,通过多种渠道争取社会各方面对扫盲教育人员和资金援助,特别是教育、待分大中专毕业生参与到扫盲工作中,弥补了扫盲经费和扫盲教师不足的问题。妥善安排村和学校的扫盲工作经费,保证书本、教学用品、取暖照明和教师超课时补助等扫盲教学工作经费的足额到位,确保了扫盲工作的顺利开展。五年来,扫盲经费总开支58437元,其中财政拨款37277元,自筹21160元,主要用于购买学习用品奖励学员、培训教师。

四、存在的问题

(一)对《义务教育法》和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对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扫盲工作。从调查资料看,当前扫盲工作对象80%是妇女,大多数居住在山岭地区,交通不便;从思想状态看,她们只顾眼前利益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是文盲,不愿参加扫盲学习,困难较大。

(二)我镇学员居住分散,群众外出打工,办事等频繁,集中组织学习难度较大。

五、今后设想和建议

1、完善“以区为主”体制下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财政保障机制,由区政府出面,协调财税部门直接参与,推进扫盲工作有效展开。

2、整合农业、教育、科技部门在农村实施教育培训工作的人力、物力资源,重视教育培训过程,扎实富有成效地完成新的扫盲工作任务。

3、要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必须加强农村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在稳固乡镇成教干部和农技校长的基础上,建议出台相应激励政策,增强农民学习的动力。扫盲工作是迎接“两基”国验之一,通过这次督导检查后,我们坚持从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统揽教育工作,坚持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础这一观念不动摇,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把“保学控辍”工作作为提高全民素质的必然手段,把提高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作为“科教兴镇”的重要举措,把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扫除青壮年文盲和开展农技培训作为富民强镇的基础工程。

经过近五年的艰苦奋斗,我镇扫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新的文盲人员扫盲工作和对已脱盲人员的加强和巩固,力求做到“工作不停、力度不减、人员不散”,以使我镇扫盲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再创新的成绩。我们将努力推进我镇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镇的“两基”迎国检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和意见。

篇5:安定区新集初中教育督导汇报材料

2014年目标责任书考核汇报材料

第一部分 公共部分

1、政治理论学习方面

1.我校要求每位教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学习,几年我学校结合当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法律法规学习,每次学习都有计划安排表、做到计划、内容、时间三落实。具体做法:

2.学习的过程中每位教师撰写政治法律笔记达3万字,政治法律笔记的质量也有提高。具体做法:

3.通过安排表,抓实、抓好了教师、学生法律法规和文件的学习贯彻,进一步加强了教师、学生的知法、学法、懂法、用法的习惯。学习上级文件及本校制定的制度、规范,让教师、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么样做等相关的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执教工作。具体做法:

2、班子自身建设方面

1.学校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团队协作。做到了人人有事做,人人有事管,人人肩上有担子。具体做法:

2.学校建立创先争优活动长效机制,学校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好。引领学校发展 具体做法:

3.班子成员特别是校长坚持深入教学一线,参与教学及教研工作,定位参加各教研组的教研评课活动,并落实了校长任课、听课制度。校长董志斌担任 语文教学,听课达150节。平均每天3节。具体做法:

3、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1.学校认真落实有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制度和规定,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严格考勤,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教师素养,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做法:

2.健全以学习教育、常规管理、监督检查和领导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学习有安排、有内容、有措施、有检查。具体做法:

3.制定教师培训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加强培训监管,注重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全面完成各级各类培训任务,并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备,教师资源中心开展校本培训,切实提高了教师业务素质和科研水平。具体做法:

4.教职工每人至少订阅一报一刊业务学习材料,并纳入考核。具体做法:

4、制度建设方面

1.学校建立和完善了学校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修订了各类规章制度,使其能适应学校管理,增强了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针对性。进而形成了我校的制度汇编。

具体做法:

2.学校有规范的学校章程。今年出台了《定西市安定区福台中学行动纲要》等,文件读本。

具体做法:

5、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

1. 我校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安排意见》、《安定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细则》,健全学校德育工作领导机制、工作机制、考评机制。具体做法:

2. 构建了适合学校和学生特点的德育课程新体系,细化养成教育目标在每周的德育大班会中,完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考评体系。具体做法:

3.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拓展了德育渠道,制定主题实践活动并认

真实施,在每一次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具体做法:

4.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通过家校委员会、社区、派出所的合作,形成管理的合力。具体做法:

5.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

具体做法:

6、安全工作方面 1.自行车管理办法 具体做法:

2.住宿生管理 具体做法:

3.校外寄宿生安全排查 具体做法:

4.交通安全报告 具体做法:

5.特异体质学生排查 具体做法:

6.五方责任书 具体做法:

7.法制报告 具体做法:

8.安全教育月 具体做法:

7、党建工作方面

2014年2月21日,师德师风动员大会;

2014年2月22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立会议; 2014年2月23日,师德师风总结大会; 2014年3月20日,社区共驻共建会议;

2014年3月20日,中华路街道体育公园社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议;

2014年3月24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

2014年3月27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安排会; 2014年3月2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会议; 2014年4月2日,第六督导组督导反馈会;

2014年4月7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听三评”家长评学校会议;

2014年4月10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党课培训; 2014年4月14日,教体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络员会议; 2014年4月15日,第六督导组督导反馈会; 2014年5月8日,第六督导组督导反馈会; 2014年5月24日,“两代表一委员”座谈会; 2014年5月24日,支部会议,支委扩大会议;

2014年6月30日,全区教育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

2014年7月4日,教体局督导组督导检查; 2014年7月7日,第六督导组督导检查;

2014年8月13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 2014年8月21日,暑假师德师风启动会议;

2014年8月26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谈心谈话; 2014年8月27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组织生活会; 2014年10月15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 2014年10月27日,艺术生座谈会;

2014年11月9日,福台中学第二届家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第二部分 业务部分

学生资助工作方面

我校全面落实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责任目标,按照有关政策严格落实普通高中学生助学金,各班主任在班内筛选,上报学校,经学校会议研究决定人选。

第三部分 创新工作

1、德育主题大班会

2、各类座谈会:艺体生座谈会、中年教师座谈会、青年教师座谈会、新分配教师座谈会。

3、法务工作室

4、学生社团

5、校园文化,楼道文化、优秀试卷展评。

6、“三自学风”、“三定”培养学习习惯

7、“定西第一操”

上一篇:七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刘勇下一篇:阜阳市交通局2007年春运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