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预算绩效管理

2024-06-06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通用8篇)

篇1:政府预算绩效管理

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几点思考

随着政府公共支出的逐年增加,如何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已成为中央关切、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就是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就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管理模式,通俗的讲就是政府公共资金投入与支出效果的比较,实际上就是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该不该投入公共财政资金做这项工作,二是花多少钱做这项工作,三是财政的投入是否值得。这三个问题分别对应着预算绩效管理的三个主要内容,即绩效目标、绩效预算和绩效评价。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多次强调要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政府工作效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党的十七届二中、五中全会提出“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财政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积极研究探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如在中央部门预算中选择部分社会关注度高、专业性强、预算金额较大的行政事业类项目开展绩效评价试点等。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公共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和谐社会构建,促进高效、责任、透明政府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一是要牢固树立“用钱必问效、问效必问责、问责效为先”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从为民服务、为国理财的高度出发,花尽量少的资金、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使财政行为更加务实、高效,实现财政支出从注重资金投入到注重支出效果的管理方式转变。

二是科学设定绩效目标。绩效目标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是整个预算绩效管理系统的前提。预算单位在编制下一预算时,要根据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部门职能及事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测算资金需求,编制预算绩效计划,报送绩效目标。财政部门审核并履行法定审批程序后,在单位预算批复中同时批复绩效目标。

三是细化绩效评价指标。现在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种类繁多,如果要对每类财政支农项目建立评价指标,不仅指标设计工作量庞大,而且也难以在实践中操作。可以对财政支农项目进行适当的分类,按照一定的标准建立不同指标体系。分为通用指标和专用指标两大类。通用指标适用于所有财政支农项目绩效的评价。在评价某一项目的绩效时,所有通用指标都要参与评价。如项目资金到位率、财政资金带动率、项目目标实现率、项目社会满意率、项目组织管理水平等。专用指标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有针对地按照项目性质特点设置。

四是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机制。对绩效评价发现问题、未达到绩效目标或评价结果较差的,应当根据情况调整项目或相应调减项目预算,直至取消该项财政支出。

五是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开机制。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将评价结果适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篇2:政府预算绩效管理

我单位属正科级行政单位,现有在册人员105人,其中:在职人员79人(含市委督查局和市委党史研究室)、离休人员1人、退休人员24人,退职人员1人。本单位内设机构13个,具体是:文书(法规)股,秘书一科,秘书二科,综合信息科,常务股,人事股(机关党委办公室),调查研究股,全面深改股,财经股,机要密码股,保密股,档案管理股,机要保密政务服务中心;另下辖事业单位两个,市委办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和仁怀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代做财务账务两个,其中行政单位一个,即市委督查局;事业单位1个,即中共仁怀市委党史研究室。

二、职能概述

我单位主要职能如下:

(一)负责办理市委日常工作事务,确保市委工作正常运转

(二)围绕中央、省和遵义市委及市委总体工作部署收集处理信息、反映动态、综合调研;组织安排市委各种会议、事务工作和市委领导同志参加的重要活动;督促检查中央、省和遵义市委及市委重要工作部署在本市的贯彻落实情况,转达和督办落实省委和市委指示、省委及市委领导同志批示。

(三)承担市委文稿的起草、修改和审核工作;负责市委日常文书处理,承担市委档案资料立卷、归档工作;承担为市委制定有关规章制度的服务工作;联系、指导全市党委办公室系统业务工作和办公自动化的有关工作,组织指导业务培训。

(四)承担厅级以上和市主要领导安排的接待工作,承担大型观摩活动、考察活动及重要会议的后勤保障工作;承担食堂监管、公务用车车辆管理、办公用房和周转房调配、物业管理、会议中心后勤、节能减排工作。负责中央、省委和遵义市委及市委文件和党、政、军领导机关及要害部门机密文电、信件及密码的传递工作。

(五)负责市委办机关行政事务、国有资产、财务管理等工作。

(六)负责市级重要接待任务的协调工作,参与接待部分重要宾客的工作。

(八)协调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和市纪委机关的有关事宜。

(九)完成市委和省委办公厅及市委交办其他任务。

(十)市委党史研究室贯彻执行中央、省、遵义市委有关党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统筹协调全市党史研究工作。

(十一)市委督查局负责督促检查中央、省、遵义市和仁怀市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负责《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市政府工作报告》等全市性重要文件和市党代会、市委全委会、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题会等重要会议议定事项及市委、市政府重大工作安排部署的分解立项和督促检查。

三、资金使用及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一)资金使用情况

我单位20xx年度预算绩效目标共计1748.79万元,项目基本性质属经常性项目,主要用途是保障我办工作正常运转及市委相关平台的正常运行等,主要内容:

1、督查局工作经费5万元;

2、高速公路公益性广告牌对外宣传经费4.76万元;

3、市委重大事项工作经费319.20万元;

4、党研室工作经费17.23万元;

5、政策研究室经费0.78万元;

6、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工作经费1313.88万元。

(二)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我单位年初预算专项资金使用均按照相关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做到年初有计划、实施有方案、追加有依据、日常有监督、结果有审核,资金使用与具体项目实施内容相符,不存在违规违法使用现象。

四、其他需要说明问题

无。

五、项目自评情况

我办绩效管理情况总体较好,对预算专项支出的7个项目进行了自评,自评综合得分98分,其中对车辆综合保障中心费用项目自评情况如下:

(一)该项目资金情况:年中追加预算87.94万元,实际支出87.94万元。

(二)年度总体目标完成情况:提高了我办工作效率,确保了我办工作的高效运转。

(三)具体指标完成情况:

1、数量指标:购置公务用车3台,其中新能源1辆,国产红旗1辆,考斯特1辆。年度指标值3,全年实际值3;

2、质量指标:资金使用是否规范 ,年度指标值:是,全年实际值:是 ;

3、时效指标:购车经费是否及时支付, 年度指标值:是,全年实际值:是;

4、成本指标: 资金是否控制在预算内, 年度指标值:是,全年实际值:是。

5、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车辆使用满意度,年度指标值:≥95%,全年实际值:100%,

篇3:我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最初, 绩效管理来源于企业, 一些企业想要对企业中的相关事宜进行考核来达到提供工作效率的目的。在1949年的时候, 美国政府的相关人员将绩效管理的概念引入到政府的相关工作中, 希望能不断地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其实,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 绩效管理被充分运用在政府工作中是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 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政府预算支出这一方面。政府的相关部门制定预算支出的合理目标, 通过评价预算支出的效果, 从而达到充分利用政府资金, 降低成本, 以及不断提高政府威信力的目标。在2013年的时候, 我国领导人就指出政府要不断地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这也是社会以及老百姓的心声。因此, 对我国预算支出绩效管理进行研究, 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如今我国政府预算支出绩效管理的相关问题

在2000年左右, 我国政府部门就开始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的工作, 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 我国的预算绩效管理也是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 无论是在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理论, 还是实践经验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 从我国政府实际应用预算绩效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 还是有很多不可忽视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政府预算的绩效管理的发展, 尤其是近几年, 我国政府的预算绩效管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以后, 存在着发展的瓶颈, 尤其是相关工作开展的不协调, 存在的矛盾还是十分突出的, 主要的问题如下:

1. 意识不到位。

我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实际应用仅仅有十几年的时间, 大部分的政府人员并没从以往传统的政府财务管理的方式中清醒, 他们十分不适应预算绩效管理的方式, 尤其是较为基层的政府, 这些政府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时间更短, 因此, 有相当一部分的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并没有转变“重视分配、不问管理、重视相关支出、轻视绩效”的传统思想, 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传统的思想已经完全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所以, 部分的地方政府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十分重视相关的投入, 而忽视在投入过后支出所产生的效果, 这就导致部分地方政府的财务管理部门形同虚设。从这一角度就可以看出, 在我国一些较低层次的政府中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的项目的管理人员并没有充分意识到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政府各级工作人员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这是我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2.“财政悖论”情况较为严重。

当政府的财政收入不断升高的同时, 政府的财务收支矛盾却越来越严重,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财政悖论。就我国政府的财务给管理现状而言, 由于我国政府在财政管理方面还是采用“基数法预算”, 就是政府的支出与项目的支出相分开的方法, 虽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人员经费的过分支出, 但是, 这一预算计算方法却无法管理项目支出的不断增长, 这主要是政府在财政拨款后续效果方面不重视造成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政府的相关部门在项目审批较为盲目, 一些地方政府认为只有多进行一些项目的建设, 才能不断地促进地方的发展, 因此在项目审批方面就不甚重视, 导致项目支出在不断的增长;二是相关项目负责人报大项目。相关项目负责人认为项目支出不要白不要导致将一些五花八门的项目进行申报,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致使项目支出不断地增加。虽然, 一些地方政府也在采取一些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 其效果并不是很好。

3. 预算绩效管理评价体系不合理。

在我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预算绩效管理评价体系不合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我国并没有统一的绩效评价体系。众所周知, 各个地方由于实际情况的不同, 因此, 我国中央对统一的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因此, 导致我国并没有相应的预算绩效评价的相关标准, 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 所以导致评级体系较为混乱。二是各个地方的绩效评价体系并不完善, 可以发现在各个地方的绩效评价体系的一些指标并不是十分的完善。主要体现在相关的评价指标并不具体, 相关的评价指标没有进行细化以及相关的评价指标制定得十分的笼统, 并不能用具体的数值进行衡量。三是缺乏相应的权威的评级机构。从我国整固的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来看, 管理的主体还是各级的政府人员。因此, 我国相关评价机构并没有生存的主要环境, 这就使评价结果的公信力受到极大的威胁, 导致人们对政府机构的信心下降。

4. 预算绩效评价的结果公开不彻底。

虽然我国相关政策规定政府的相关工作信息要向社会进行公开, 从而提高人民对政府事务的了解程度, 但是就我国政府预算绩效评级结果的公开情况而言, 政府的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公开的并不是十分的彻底, 这就会导致人民对政府相关部门的不信任以及人民的不满。长此以往, 社会的各界人士就会失去对政府预算评价效果的监督权力, 从而不断地降低人民对于政府的信任。

二、推进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建议

笔者针对我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我国各级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真实情况, 从而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希望这些建议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 具体内容如下。

1.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宣传。

针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宣传, 主要做法如下:一是政府要利用好媒体技术, 例如, 政府的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利用新闻报纸、网络以及电视等途径从而大力地宣传相关内容, 从而加深人民对我国政府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二是组织相应的活动。各级的政府要组织相应的人员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 例如, 政府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的方法以及相关的知识。三是组织相应的竞赛。笔者认为, 各级政府要积极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知识竞赛, 这样就可以不断地带动各级政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将预算绩效管理化作自觉地行为。

2. 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效果。

从现在我国政府的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来说, 预算绩效管理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因此, 必须要不断地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的效果。首先要做的就是将绩效考核的结果充分利用起来。我国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绩效管理结果的应用, 从而将考核的结果转化为实现各级政府战略目标的促进手段, 从而不断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的效果。其次, 各级政府要将预算绩效管理的结果与实际工作相互融合,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预算绩效管理的效果与实际工作脱节的现象, 从而进一步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的效果。

3. 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问责制度。

为了更好地进行预算绩效管理, 各级政府要积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问责制度。首先, 我国中央部门就要根据相关的各级政府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的实际情况, 从而制定处统一的管理标准, 从而规范我国各级政府的预算绩效管理过程, 从而不断地提高我国各级政府的预算利用水平。其次, 由于我国中央部门在进行相关政策制定时间较长, 所以, 各级政府在相应的政策未出台之前要积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问责制度。各级政府可以将预算绩效管理的评价结果作为问责制度的主要依据, 这就可以充分地利用资金。同时, 要对问责制度进行严格的实行, 如果一旦发现没有达到绩效目标的项目就要对其负责人进行谈话, 发现负责人有过失, 就要进行严肃的处理, 这样才能较好地进行预算绩效管理。

4. 完善相应的评价体系及评价机构。

为了更好地进行预算绩效管理以及不断地提高人们对预算绩效管理的信心, 各级政府必须要制定十分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要对每一个评价指标进行细化以及具体, 从而可以让每一个评价指标都能用数值来进行衡量;同时, 各级政府所制定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要有较高的实操性, 这样有利于相应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 还要积极对相应的评价机构进行建设, 这样, 通过第三方的评价机构对政府预算的绩效进行评价, 可以不断地提高评价结果的公信力, 从而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5. 将预算绩效相关信息进行公开, 充分利用社会公众的监督职能。

社会的各级人士对政府的工作都有监督的职能, 老百姓更是关心政府将钱用到何处。因此, 各级政府一定要对将预算绩效相关信息进行公开, 例如, 政府的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对相关信息进行公开。这样, 各级政府就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公众的监督职能, 从而不断地提高公众对政府相关工作的信任度, 从而更有利于政府相关工作的开展。

总结

通过以上对我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可以发现我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也暴露出我国在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 笔者通过结合我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实际情况, 提出以上的建议。笔者认为, 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的政府一定要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 从而将其作为提高政府公信力的手段, 从而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参考文献

[1]徐建中, 夏杰, 吕希琛, 邹浩.基于“4E”原则的我国政府预算绩效评价框架构建[J].社会科学辑刊, 2013, (3) :132-137.

篇4:预算绩效管理转型

加强规则研究

预算绩效管理,既要注重操作,也要注重理论的思考。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认为,当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无论理念还是管理机制,都有了很大进步。预算绩效管理已经从过去的事后变成了事前,这个顺序的变化,意味着一种理念的变化,也意味着一个管理机制的变化。刘尚希形象地谈到,要把预算两个字当作“动词”,要体现计划、统筹、设计、承诺等应有之义,这样才能真正反映预算绩效管理的本质。

刘尚希认为,要在机制上将“要我有绩效”转变为“我要有绩效”。所有用钱部门、单位应该认识到预算的不是钱,而是绩效。首先,要有绩效目标。只有把预算的“钱”和预算的“事”结合起来,才能产出预算绩效。有了这个理念,才可能把“事”和“钱”结合起来。否则,很有可能“事”和“钱”变成两张皮。过去是“要我有绩效”,是被动的、应对式的,当然效果很差。只有转为“我要有绩效”,才是积极主动的、有创造性的。这就是一个机制转换问题。

绩效管理是一种结果导向、风险导向。绩效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正面看,往往是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怎么样。反过来,另一面则是风险。政府做的事情就是降低不确定性、降低风险,这个风险是公共风险。如果我们花的钱,不能落到降低公共风险上,说明这个钱不该花,这些钱就需要交给市场和社会了。政府花的钱,就应该体现在防范或降低公共风险上。

刘尚希说:“预算绩效指标体系设计要体现宏观政策目标。比如农业、教育、医疗等,绩效表现都不一样,设计出来的指标要符合行业特点,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绩效指标怎么衡量,这要作更深层面的探讨,而不是仅局限于项目本身谈绩效。因为不同的量,很难进行比较。例如,把更多钱应该用在农业还是教育上?钱是有限的,钱怎么分配决定了宏观绩效。宏观政策决定宏观绩效,只有完善宏观政策并据此来分配使用财政资金,才谈得上微观绩效。”

他建议,积极探索绩效管理规则或准则,明确行为规范比指标测量更重要。考虑到每一个领域、每一个行业的信息不对称,绩效指标通常存在“测不准”的问题。我们能否比照建立会计准则的思路,中央层面先构建一个预算绩效管理规则或准则,把具体的绩效指标及测量交由预算执行单位自己去做?把握大方向、大框架,各个部门可以发挥创造性、主动性,挖掘绩效潜力,有针对性地制定自己的绩效管理办法,转向“我要有绩效”。

强化绩效目标管理

财政部预算司巡视员褚利明说,从2012年我国推行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实践看,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迫切性从未有过地得以加强。总的看,预算绩效管理职能日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不断完善,项目支出、部门整体支出、地方财政支出绩效指标体系逐步细化,财政支出绩效显著提高。

他指出,当前,预算绩效管理已经从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上升到政府的治理行为,上升到执政党的治理职责,对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刻不容缓。一方面,随着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加大,把钱用好、管好,对从事财政管理工作的人员来讲都是一个挑战。另一方面,随着网络信息社会的发展,更多的人开始直接地关注包括财政资金在内的资金使用效率等。由此就会关联到党和政府的依法行政问题。预算绩效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可谓挑战和机遇并存。

褚利明强调,当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正面临良好的机遇。新《预算法》对预算绩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编制预算时,要把预算评价的结果作为一个因素来考虑;审核预算的时候,必须要有编制预算时的项目绩效目标;审核决算的时候,需要审查项目的绩效评价,并且明确了在预算编制、审核的不同时期的要求。要建立法治国家,作为从事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管理工作的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就要承担和执行法律赋予的职责。

绩效管理是政府依法行政重要举措,无效就要实施责任追究。对预算绩效管理,以往更多强调的是评价,但评价是事后的,管理不仅应该是事前,而且是从理念开始。在实践中,对应到财政管理,就是预算绩效目标的设立。从制度规范来讲,所有预算的制度建设,都要明确从绩效目标的审核到预算执行,实时对绩效目标的行为加以修正。特别是,到最后结果的评价和责任的追究,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一经形成体系,就当进入实施程序,将其落地、做实,没有进入项目库的项目不得编入预算。反之亦然,当年预算中编入的项目必须是出库的项目,因为编入当年预算的所有项目,必须有明确的绩效目标。这一点,在预算审核的时候是重要抓手。

褚利明说,根据深化财税改革总体方案的部署,下一步,对当年预算的审计,同样要延伸到项目库,意味着当年安排的项目,是否在项目库有明确的绩效目标。目前,中央对地方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财政部已经开始对绩效管理目标提出了评价要求。今后,这项工作的范围还会不断扩大。

加快指标体系建设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泽彩指出,在积极探索建立预算绩效管理规则或准则基础上,以项目支出分类改革为契机,有序推进分行业建立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和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部领导的批示,按照预算司统一要求,中国财政学会预算绩效研究专业委员会组成专题课题组,会同农业部、水利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林业局等5个部委财务司同志,正加紧对相关行业预算绩效指标体系设计的研究,期待能打造一把预算绩效指标“量尺”,以规范预算绩效评价工作。

部分专家代表和基层实践部门同志对下一步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出建议:

一是要着眼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理财高度来看待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各级政府、各预算单位要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问责必从严”的理财理念。

二是正在修订的《预算法实施细则》中,要明确预算绩效管理职能、流程、负面问责清单等,注重绩效评价对结果与次年预算安排挂钩,并妥善安排绩效评价经费等。

三是时值谋划“十三五”工作之际,要从国家层面出台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规划或指导意见,推动预算绩效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和公开化。

四是部门预算中绩效目标管理职能,应下放到一级预算单位即主管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要以部门为主,侧重政策性的评价,引导政府职能转化,重塑社会监督机制。

篇5:预算绩效管理自查报告

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体情况

(一)合规编制预算。市供销合作社按照市委、政府整体部署,坚持为“三农”服务宗旨,每年将财政类法律法规纳入党委会、干部职工会议年度学法计划,不断增强理性理财、科学理财、规范理财的责任意识。结合自身工作基本职能,严格按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要求,规范、合理、科学编制了部门预算,20部门年初预算支出总额 370.2万元,其中:人员经费 265.5万元,日常公用经费35.6 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经费 1.4万元,项目经费67.7 万元。

(二)加强资金管理。在预算执行中,加强各项资金管理,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认真学习财经法规制度,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管理,预算资金使用目标明确,做到了专款专用、程序合法、使用得当,并积极主动配合资金项目主管部门和审计部门监督检查,没有发生截留、挪用、改变资金用途等违规事件,资金预算申报与实际支出相符合,合法合规。

(三)严格预算执行。严格按照财经制度安排资金支出,账务核算清晰明了,结转结余资金管理规范,账务核算准确,做到了账账、账表、账实相符。在预算下达后,及时向社会公开预算情况,决算报告经审核通过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社会公开上年度支出决算情况,财务核算规范,各项支出严格遵守相关财经制度,按照资金“类、款、项”要求支出,做到了专款专用、合理合规。

(四)提高预算实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水平,扎实推动供销事业发展。一是“三社”融合试点成效突出。完成了6个村基层供销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三社”融合发展工作。通江县试点工作经验得到省社领导肯定性批示并在全省供销社系统通报表扬。二是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扎实推进。争取省级供销综合改革及发展专项资金344万元,新建基层示范社76个、改造提升薄弱乡镇供销社24个、新改建村级供销社31个、新改造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4个、培育星级综合服务社31个。三是联合社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市、县(区)供销社全面建立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制度,累计发展基层社社员3.8万人,全面推进社有企业转型升级、壮大实力。四是为农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全市供销系统销售肥料25万吨、农药130吨、农用三膜5200吨,销售农资产品13.4万余吨。组织托管土地6.5万余亩,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19场次,培训人员581人次。五是农产品流通体系逐步建立。改造提升乡镇、村农产品购销站点25个,建成农产品销售网店28个,改造农贸市场5个,建成农产品加盟店、专卖店13个。成功筹办“2021中国·平昌云上采茶节”、通江县第五届蓝莓采摘节、巴州区第一届蓝莓采摘节。六是助力乡村振兴卓有成效。与浙江省金华市供销社签订了《金华-巴中两地供销社东西部协作框架协议》。全市种植茶叶、道地药材、蓝莓等扶贫产业2.3万亩,发展南江黄羊、青峪猪、巴山土鸡等扶贫产业养殖基地12个,养殖畜禽4万头(只)。

二、自评得分情况及说明

20市供销合作社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评自评得分为103分,具体为:组织保障体系 4 分、过程管控体系83分、基础支撑体系5分、考核监督体系3分、其他考评事项5分、加分项3分。具体分值及得分依据如下:

(一)组织保障体系(4分)

1.市社成立了预算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任组长,监事会主任任副组长,理事会副主任、监事会副主任、财务审计科负责人为成员,具体工作事务由刘云英、黄飞腾负责,做到有机构管事、有人员做事。得分为4分。

(二)过程管控体系(83分)

1.事前绩效评估(10分)

(1)明确绩效评估范围。根据《巴中市市级预算事前绩效评估管理暂行办法》,我们对2021年预算延续性所有项目全部开展了事前绩效评估,包括9个运转类项目:党建经费、依法治市工作经费、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经费、脱贫攻坚经费、接待费、会议费、干部培训费、物管及水电气费、网络运行维护费、资料印刷费。以及4个发展类其他项目: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和供销综合改革工作经费。得分为5分。

(2)开展重点绩效评估。按照预算绩效评估工作要求,我们抽取4个发展类其他重点项目进行了绩效自评,评分为99分,均达到优秀标准。得分5分。

2.事中绩效监控(15分)

(1)监控范围。我社结合实际,对部门整体支出、项目支出和财政政策、专项支出全部开展了绩效监控。得分6分。

(2)监控报告。按时按质按量形成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运行监控分析表、项目支出绩效运行监控分析表及2021年度事中绩效监控报告。得分2分。

(3)监控质量。建立了绩效运行跟踪监控机制,预算执行阶段性目标全部到位,相关指标正常合理。预计全年的绩效目标任务都能够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和指标全部完成,部门支出绩效和项目支出绩效能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完成。得分4分。

(4)重点绩效监控结果。从抽选的4个发展类其他项目重点绩效监控来看,项目绩效目标任务有序推进,资金分配严格按实际工作需要,依据项目进度和开展情况、合理安排,资金严格按照规范程序申请、管理和使用。得分3分。

3.事后绩效评价(20分)

(1)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均按要求和时间开展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并及时向市财政局提交了自评得分表、自评报告。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严格按程序规范进行,绩效评价客观公正,提出的建议举措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得分5分。

(2)部门项目预算绩效自评。均按要求和时间开展了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并及时向市财政局提交了自评得分表、自评报告。绩效自评工作严格按程序规范进行,绩效评价客观公正,提出的建议举措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得分3分。

(3)财政政策及专项绩效自评。均按要求和时间对部门实施的财政政策、专项支出开展了绩效自评,并形成了自评报告。得分3分。

(4)部门整体支出重点绩效评价结果。抽选了4个发展类其他项目(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和供销综合改革工作经费)开展了年度部门整体支出重点绩效评价,能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完成。得分3分。

(5)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将9个运转类项目和4个发展类其他项目(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和供销综合改革工作经费)开展了年度部门项目支出重点绩效评价,能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完成。得分3分。

(6)财政政策、项目支出重点绩效评价结果。从财政政策、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结果来看,都能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完成。得分3分。

4.绩效目标管理(15分)

(1)绩效目标报送时效。均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报送了部门整体、项目支出及实施的财政政策、专项支出绩效目标自评报告。得分2分。

(2)绩效目标编制质量。绩效目标编制与供销社职能职责紧密结合,与年度工作重点紧密结合,与财政资金支出范围、方向、效益和效果紧密结合,完全符合部门职能及年度计划,绩效目标可衡量、可实现,明确的支出范围合理、可行。得分10分。

(3)绩效目标审核结果。全年的绩效目标任务都能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和指标全部完成,部门支出绩效和项目支出绩效都能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完成。得分3分。

5.绩效结果应用(20分)

(1)事前绩效评估结果应用。坚持以结果应用为导向,不断深化事前评估结果应用,主要用于调整预算项目科目、支出方向等,切实发挥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的根本作用。得分4分。

(2)绩效目标管理结果应用。对于存在预算执行进度缓慢、项目实施与绩效目标偏离或管理漏洞等情况,及时纠偏整改,对绩效目标、项目内容等进行了整改、优化、调整,实现资金使用中的跟踪问效。得分4分。

(3)绩效运行监控结果应用。对预算项目和资金的执行实行全程监控,通过绩效监控对部门项目进行政策优化、改进管理、预算调整、结余处理、项目调整等。得分4分。

(4)事后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根据单位自评情况和财政评价,对部门项目支出的效益性进行了客观公正的分析和评判,并将评价结果充分运用到2022年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中。得分4分。

(5)绩效评价问题整改。本部门无中央、省重点绩效评价发现的问题。针对市财政局聘请第三方对市供销社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反馈的绩效评价宣传培训力度不够、财务会计管理有待加强等问题,市供销社高度重视、立即整改,召开社党委会专题研究问题整改,现部分问题已整改到位、个别问题需要长期整改并持续坚持。得分4分。

6.绩效信息公开(3分)

根据《巴中市市级预算绩效信息公开规程》要求,市供销社及时按程序、按要求、按时间在部门网站公开了部门预算和绩效评价信息。得分3分。

(三)基础支撑体系(5分)

1.制度建设(2分)

十九大以来,本部门出台《巴中市供销社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发展基金使用范围和支付流程规定》、《巴中市供销社内部控制手册》、《巴中市供销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等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业务技术层面的制度办法、方案细则、操作规程。得分2分。

2.培训宣传(3分)

(1)2021年举办了预算绩效管理业务培训会,得分1分。

(2)将2021年预算批复等本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在巴中市供销合作社网站公开,得分2分。

(四)考核监督体系(3分)

建立绩效评价与年度考核挂钩机制。以结果为导向,制定“预算绩效考核”考核评分指标,每年将考核情况纳入部门年度绩效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与部门业务绩效管理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得3分。

(五)其他考评事项(5分)

协同配合(3分)

市供销社积极配合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组圆满完成了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及时提供相关材料。得分3分。

工作时效(2分)

市供销社按规定时间报送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自查报告及相关材料。得分2分。

(六)加分项(3分)

推进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深度融合,在编制2022年部门整体支出预算中进行优化增减,减少“依法治市工作经费”等8个运转类项目,增加“三社融合发展工作经费项目”发展类其他项目。将办公楼拆迁后,解决市供销社正常办公租赁办公地点的“办公租赁费”纳入年初预算(以前年度每年追加预算申报),提高项目预算申报资金金额,储备“生活垃圾可回收物体系建设工作经费”、“消费扶贫工作经费”、“东西部协作工作经费”三个备选项目。得分3分。

(七)减分项(0分)

没有被巡视巡察、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监督部门发现反映有关预算绩效管理方面问题,无扣分。

三、主要做法和存在不足

(一)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市社成立了预算绩效管理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全面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实施全过程,财务审计科组织开展工作,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有效加强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二)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修订和完善了《中共巴中市供销合作社委员会工作规则》、《巴中市直属企业管理办法》、《巴中市供销合作社“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暂行办法》、《巴中市供销社内部控制制度》、《巴中市供销社内部管理制度》、《巴中市供销社财务管理制度》等文件和规章制度,全面加强财务管理。

(三)切实规范财务支出。市供销社机关的重大资金收支实行集体研究决定,由财务科统一办理;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管理印章、票证和现金;经办人员当月费用及时向出纳报账;出纳按月向会计报账,现金余额不得超过有关规定;坚持所有开支项目严格按预算控制。

(四)坚持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召开干部职工会议,对机关公务活动重大开支、“三公经费支出”和资金使用、公务卡使用等情况进行通报,同时在预算下达后20天内向社会公开预算情况,决算报告经审核通过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社会公开上年度支出决算情况。

(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对2021年度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自查,市供销社在预算执行使用中不存在超预算、超项目使用范围等违规行为,资金用于了指导和推进“三农”服务工作开展中,从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入手,根据实际情况和项目资金用途合理分配,统筹安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效益目标。

我们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绩效管理制度创新、工作推进创新、培训宣传和结果应用创新方面做得还不够,特别是推进预算改革等方面,推进绩效与预算深度融合,在预算编制、资金分配、统筹平衡等方面有创新举措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各项管理制度修订和不断完善上还需要更进一步实时提高,项目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还需要加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和改进举措

供销工作面广量大,党政要求高,肩负着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全市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工作重任,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彻底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积极投入乡村振兴工作中去,指导各县区基层社扩大服务领域,积极发展生产合作、供销合作、消费合作、信用合作,强化供销社基层组织属性,按照合作制原则推进全面改革,承担公益性服务工作,实现以专业合作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庄家医院、农村合作经济联合会为载体,推进基层组织体制和服务模式创新,充分发挥供销社在农业社会化、农村流通中重要作用。指导全市抓好农产品收购、运输、销售等为农服务工作,搭建巴中优质农产品走向大市场的桥梁,助力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把供销社建成党委、政府抓得住、用得上、信得过的为农服务骨干力量,真正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在绩效管理制度、工作推进和结果应用上努力创新,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强化财务审计科管理职能,加大考核力度,抓好绩效评价反馈问题整改工作。

(二)完善过程管控体系。加大对新增、延续性的项目支出开展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监控,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确保绩效目标实现。

(三)加强基础体系建设。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制度,多形式举办市供销社系统预算绩效管理业务培训,加大绩效管理公开和宣传。

(四)完善考核监督机制。扩大考核范围,加大考核力度,将财务审计科、综合业务科、社务指导科和综合办公室等职能科室全部纳入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范围。

(五)加强管理工作创新。在做好预算绩效管理基础工作的同时,积极推进绩效与预算深度融合,在预算编制、资金分配、统筹平衡等方面有创新举措。

五、建议意见

篇6: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报告介绍,财政经济委员会听取了财政部《关于中央决算的报告》和审计署《关于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并对中央决算草案和决算报告进行了初步审查。

同时,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中央决算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建议国务院责成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对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并在年底前将纠正、改进情况和处理结果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

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要改进预算编制和执行。要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严格按批准的预算执行。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压缩代编预算规模,提高预算年初到位率。加快完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体系。加强对预算执行的跟踪分析。严格超收收入的`使用。完善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管理制度,对基金筹集和使用作出具体规定,增强规范性。要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树立“用财要问效”的理念,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加强中央本级和对地方转移支付用于教育、“三农”、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重点民生支出预算执行的绩效管理。

进一步扩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范围,开展对重点项目支出绩效的整体评价。加强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编制、执行的有机衔接,实施绩效问责制度。要完善决算编制。各项决算数字应当做到真实、完整。对预算结余结转资金应当强化管理。加强财政基础性工作,规范会计核算,严格会计监督。推进政府会计改革,逐步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要加强财政监督。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健全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

篇7:地方政府绩效管理

摘 要:我国地方政府在行政管理和服务中承担着广泛和重要的职能,地方政府的绩效如何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准确地考核地方政府绩效是促进地方政府改善、提升绩效的基础,有利于引导、促进地方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有利于促进地方政府转变职能,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政府信誉和形象。因此,对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本文选取福建省、甘肃省和青岛市两省一市的绩效评估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对政府绩效评估主体、评估内容和方式进行比较研究,最后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绩效评估;地方政府;对策

政府绩效评估是将政府及其各职能部门的实际工作结果与绩效目标相比较,评估政府组织实际工作的成果,从而对政府组织的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估。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政府部门自我评估、专家评估、公民及舆论评估等多重评估体制,运用科学方法和程序,对政府组织这一行为主体的业绩、实际作为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作尽可能准确的评估,诊断组织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推动政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一、政府绩效评估发展概述

(一)西方国家绩效评估的实践

在当今世界,西方个国家都很重视对政府机构进行绩效估测量。美国政府组织绩效评估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美国地方政府就开始了对好政府的追求并且以效率为核心对政府的运作进行测量与评估。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发展了社会公平的理论,主张“公平至上”,强调公共行政的顾客导向。另外,历任美国总统也都很关注政府部门的绩效管理问题,政府绩效评估甚至成为克林顿政府行政改革的主导思想。1993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政府绩效和结果法》,将政府绩效评估制度化法定化;布什政府于2003年开始推行部门绩效“报告卡”制度,设立绩效基准和等级评估标准制度。总体说来,美国政府绩效研究基于涉及内容广泛、事实与数据而颇具说服力,研究和实践水平相对较高,成为了绩效评估领域的佼佼者。

英国政府绩效评估始于1979年的“雷纳评审”。雷纳评审是对政府部门工作特定方面的调查、研究、审视和评价活动,评审的重点是政府机构的经济和效率水平。后来又发展到由社会进行对政府工作的评估。此后,在英美国家的带动下,政府绩效评估在其他国家也广泛的发展开来,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先后引入类似政府绩效评估体制。

(二)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探索

在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巩固完善,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使现有的经济体制要与国际接轨,这就要求建立起适应全球化、与市场机制相协调的行政体制。近年来,地方政府在变革观念、转变职能、改革行为方式的同时,借鉴和引进国际流行的新的管理技术和方法,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独特的优化与创新。其中比较典型的绩效评估模式有: 1.福建的机关效能建设。切实转变了政府机关工作作风和提高为人民服务质量,建设更加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机关。2.珠海模式——珠海市率先启动“万人评政府”活动。2002年,珠海市向社会发放了民意调查问卷,考核各被测评单位的工作情况以及社会满意程度。3.青岛模式--目标责任制。从2002年开始,青岛就开始实施学习型、创新型、竞争型、服务型政府机关建设,由机关、社会形成多层次的督查体系,利用目标管理考核软件系统对各单位重点工作目标进行监管和调控,并加强社会舆论和媒体的约束力。4.甘肃模式——甘肃省将评价工作委托兰州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心组织实施,开创了我国第三方评价政府绩效的先河。5.哈尔滨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哈尔滨市政府绩效管理条例》是将绩效管理上升到了法制化的高度,成为全国第一个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立法。目前,我国个地方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国目前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模式比较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政府绩效评估工作,在借鉴西方政府绩效评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绩效评估模式。本文选取福建省、甘肃省以及青岛市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几个典型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式。

(一)福建省的效能建设模式 1.评估方法及内容

福建省是2000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效能建设,在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针对福建省行政管理的效率、效能以及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效果、效率、效益等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的“效能建设”活动,同时,着力改变机关作风、提高效率、提升对企业和公民的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勤政建设”活动,还成立了的福建省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评估主要包括三种形式:

(1)指标考核。福建省直机关绩效评估指标紧紧围绕“业务工作实绩”和“行政能力建设”两方面进行设置。其中,业务工作实绩方面根据各机关部门的特点由各单位的职能职责及工作任务自行设定,报省效能办审核。行政能力建设方面基本上确定“科学民主行政、依法行政、高效行

政和廉洁行政”四个指标。

(2)公众评议。公众评议每年开展两次,即中期评议和年终评议,中期评议占评议总分值30%,年终评议占70%。公众评议委托福建省统计局民意调查中心具体实施。参加公众评议的人员为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相关部门和基层单位、管理相对人和服务对象。中心针对不同对象设置不同的测评表和问卷调查表,采用分层配额、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考评。

(3)察访核验。由福建省效能办带头,由效能监督人员及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察访小组具体实施。通过现场察访、单位暗访、现场拍摄、听取报告、核查数据与资料、电话暗访等方法不定期对被评估单位工作作风、办事效率、依法行政的实际状况进行调查。

2.福建模式的特点

福建省的绩效模式是“效能建设”,是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提高工作效率,管理效率和社会效果为目标,以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等为内容,改进机关的运作方式,建设廉政、务实的机关综合活动。其主要有两种方式:

第一,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岗位责任制来明确工作职责;以公开评议来强化民主监督;以公示制来推行政务公开;以承诺制来明确管理和服务要求;以失职追究制来严肃工作纪律。

第二,一体化的推行机制。主要表现是各级政府所建立的效能建设领导部门及其办事机构,其特点是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监察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广泛参与一体化的推行机制,有利于统筹规划,确保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说是效能建设“整合性”的组织保障。

(二)甘肃的“第三方评估”模式 1.评估方法及内容

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改善政府工作作风,为全省发展营造一个规范合理的法制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从2004年起,甘肃省政府委托兰州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心对全省14个市、州政府和所属的39个职能部门进行绩效评估,这是我国首例将政府绩效评估委托给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科学、规范的评价。主要做法包括几个方面:

(1)全权委托第三方独立组织实施绩效评价。从2004年8月起,受甘肃省政府的委托,兰州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心开展了对甘肃省14个市(州)政府及39个所属职能部门的绩效评价活动。作为一家非营利性的学术中介机构,兰大评价中心完全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上公平、公正、科学的开展评价工作,从评价活动方案的设计、调查问卷印制、调查表发放和回收、专家选择、调查分析、以及终评价结果的形成完全独立完成,不受政府影响,较为真实地反映

了评价主体的意见。

(2)评价主体呈现多元化。兰大评价中心从不同领域、不同层面选择评价主体,其中既有企业代表,又有学术界专家学者,以及省政府工作人员组成的政府评价小组,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使得评价更加规范和全面。

(3)运用科学综合的评估指标考察。由于政府绩效评价工作的复杂性和对评估对象掌握的数据信息不够完全和详尽,兰州大学评价中心在评价工作中采取问卷调查、综合绩效指标考核,现场考察相结合,使评价结果更具科学性。

2.甘肃模式的优点

第一,由第三方机构进行政府绩效评估,是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跨出的重要一步。兰州大学绩效评价中心有专业性的评估专家团队运用先进的评估分析方法和工具,进行专业化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更加客观公正。

第二,政府绩效评估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传统的评估强调的是经济和效率,缺乏对效益和顾客满意度的重视。而甘肃评估模式形成系统的经济、效率、效益和公正得指标体系,充分体现了这四者的统一性。

第三,甘肃模式的政府绩效评估打破了传统自上而下的评估方式,让公众参与评估,做到政府与公众互动,使得评估透明化,并且体现以人为本,以公众为中心,公众是政府

服务的对象,因此,必须让公众参与到政府绩效评估中来,让其对政府服务做出及时反馈,同时参与评估也增强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对建设和谐社会也有重要的影响。

(三)青岛的目标责任考核模式 1.评估方法及内容

青岛市也是全国较早实行绩效评估的城市之一。近年来,青岛市政府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战略目标,坚持把政府绩效评估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向标,积极构建和完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绩效评估体系,不断加大评估监督力度,有效促进了青岛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在评估对象和范围上,既有政府部门又有党政部门,既对市直党政部门又对区县乡级党委政府,实现党政评估联动、部门职能评估与区县综合评估联动。在评估内容上,体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体现业务指标与内部管理指标的协调,体现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统一。

青岛市改进了内部评估,加大民意调查和社会评议的力度,逐步实现由“内考内”、“官考官”向“外考内”、“民考官”转变,建立多元化开放性评估主体体系。实行日常评估与评估相结合,抓好目标制定、过程监控、绩效评估等关键环节。综合运用评优、物质奖励、公开通报等手段。实行单位主要领导政绩评估与单位评估结果直接挂钩,公务员

评估与本单位评估结果挂钩的办法,形成了层级评估、层级责任、层级惩罚、覆盖全员的激励链条,保持评估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青岛市政府绩效评估的特点

第一,建立了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评估体系。青岛市政府的绩效评估工作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布局,构建了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为核心的目标绩效考核体系,既评估经济发展速度,更评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突出开放评估和外部评估,提高民意调查权重。

第二,创新了评估方式充分发挥评估组成员一的作用。选派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群众代表、机关人员参加年终评估和日常监督工作,他们到被评估单位全面了解情况,掌握工作进度,加强监督,真正做到有效的外部评估方式。同时,注重民意调查的形式,在采取问卷调查、走访调查的同时,扩大群众参与面,完善了对市直部门尤其是涉及民计民生部门的社会评议。

三、对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发展的建议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尚处于探索阶段,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还不够成熟。虽然部分省市构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在探索中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实践中仍然

存在诸多问题,如评估方法过于单一,缺乏有效地绩效改善手段等。基于上文的分析比较,对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建议如下:

1.借鉴并吸收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经验。吸收优秀研究成果, 有利于我国政府在绩效管理研究领域开辟新的理论视野。把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及管理技术与方法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绩效评估体制。

2.加快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相关立法工作, 使之进入一个受法律约束的程序。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并明确的规定政府绩效管理, 健全法律监督机制以及事后救济制度,只有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 才能使政府绩效管理系统科学有效地运转;用一套规范的法律体制进行指导不同地方政府的绩效管理及评估工作, 以建立政府绩效管理的长期有效机制。

3.完善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机制。(1)完善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设计体系。在设定评估指标时根据政府的职责范围进行设定, 区分主次, 并确定出关键指标以便直观地对政府绩效作出评价。(2)评估主体多元化是民主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当公众能够自觉且广泛地参与政府的绩效评估过程的时候,这将有助于提升公民对政府绩效的认同度,使公众的意愿能够顺利反馈到政府职能部门, 其评估的成效也更具有可信性,建立信息传播渠道,这有利于保证绩效信息的真实性, 增进公众与政府之间有效的双向沟通。

参考文献:

[1]郭济.绩效政府:理论与实践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卓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胡税根.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迎接效能革命的挑战[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蔡立辉.政府绩效评估现状与发展前景[j].中山大学学报,2007,(5).

篇8:政府预算绩效管理

一、绩效预算的涵义

绩效预算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 以项目为衡量标准, 以业绩评价为核心的一种预算管理方法。绩效预算是一种新的预算理念。首先要求在编制预算时要以部门绩效为依据, 即把拨款和要做的事情的结果联系起来;其次绩效预算又是绩效的核算, 要求从资金使用的角度去分别规划政府各部门在一个年度内可能取得的绩效。绩效预算是一种预算模式, 包含着理念和预算过程的重要变化, 其最终目标是工作的“成果”。

二、我国实行绩效预算的必要性

一是当前的预算分配难以摆脱传统的“基数法”。现有的部门预算模式实现了按部门职能需要编制统一、完整的部门预算, 即一个部门一本预算。但是部门预算的编制至今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财政部门与经费申请部门之间的博弈, 预算编制带有较重的经验决策的色彩。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 过于看重部门利益, 讨价还价、争基数的现象难以避免。由于预算指标与部门业绩不挂钩, 无法形成公平的奖惩机制, 全部支出的矛盾集中到财政部门, 容易造成预算支出的非正常膨胀。

二是财政部门难于从源头上真正实现财政资源的高效配置。一方面在政府支出的“权力规则”制约下, 目前的预算模式是典型的“投入型”预算。财政部门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奔命于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支出需求上, 而对于资金绩效、有效配置等问题关注不够。另一方面编制预算时, 部门未能提供事业发展的总体计划, 没有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标准作为财政资金安排的依据。

三是预算支出中的追踪问效不到位。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收入按类别、支出按功能汇总和编制的预算, 在绩效评价方面的实践较少, 对预算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基本没有到位。在现行预算资金分配模式下, 部门和财政主要关注钱要投到哪里, 怎么投入, 预算一经批复即成定局。对于预算支出效果的评价和考核则较为薄弱, 从而造成预算资金浪费和效益较低等问题。

四是资金结转折射出部门预算的后遗症。部门预算一经批复, 即成为部门的“私有”财产, 不管该项目是否已完成, 部门利益神圣不可侵犯, 一年滚一年, 部门结转几乎成为“第二次预算”。另外采用现金收付实现制的预算管理方式, 致使未花完的资金必须结转下年。

这样的预算管理水平显然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成为公共财政框架建立中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 作为部门预算改革的延续和提升, 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确保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有效运行的重要管理措施。

三、推行绩效预算需要关注的几个重要问题

第一、建立有效可行的预算绩效评估体系。如何确定量化指标和定性范围, 这是推行绩效预算的难点。绩效预算与传统预算的不同之处在于, 它关注的不是预算的执行过程, 而是执行的结果, 不是政府的钱够不够花, 怎么花, 而是政府在这些地方花了钱, 老百姓最终得到了什么?因此绩效的衡量是实行绩效预算的基础, 而量化指标是绩效衡量的核心, 必须建立一套合适的绩效指标。政府的工作不像市场上的活动那样有着直接的经济效益, 政府活动的范围往往是那些市场失灵的领域, 政府的投资也往往是那些社会需要、但短期内很难见到经济效益的项目。政府行为的特殊性决定了传统的和单一的成本、效率、产出等指标难以确切反映出复杂的公共支出绩效状况及综合价值。所以必须建立一个具有多重的价值标准、多向的维度以及多元的评估主体的绩效指标体系来对政府支出绩效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另外由于各行政部门的性质、任务不同, 在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时, 一定要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可比性的原则。

首先, 要搜集各行政部门的有关部门基础信息, 包括工作性质、机构职能、财务收支情况, 特别是要结合各部门的五年发展规划, 以及年度工作计划, 在此基础上将年度工作计划进一步细化为年度绩效计划指标, 使各部门的具体工作与政府的总体发展规划联系起来。

其次, 合理选择部门经费预算与工作绩效挂钩的指标, 绩效指标的确定宜采取内、外结合、先易后难、逐步完善的办法, 从项目预算着手, 制定出分项目的绩效指标, 并与其预算相对应, 对于暂时无法制定具体绩效指标的预算部分, 再与经费预算放在一起, 与部门的总体绩效目标挂钩。由于各单位的工作性质、任务各不相同, 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并进行综合评价, 寻找出一套既普遍适用又具有考核价值的指标。

第二、实施有效的预算支出分析。目前, 一些部门根据自身的主观愿望申报预算项目, 没有经过严格的评审和规范的分析, 导致一些预算项目不实不准。这必须通过实施有效的预算分析来予以解决。对预算项目的分析应该贯穿整个预算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主要步骤为:项目立项时进行评审分析, 立项部门提出多种预算方案以供参考, 根据绩效最大化的原则确定预算项目。在预算项目落实过程中, 要进行经费支出的分析。通过计划和已实施的情况对比, 防止资金滥用的现象发生。在项目完成之后, 同样需要对经费的支出进行总结, 看立项阶段发现的主要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收集、分析考评资料;起草、发布考评报告;回顾绩效考评;充分利用考评结论。预算分析的关键在于对预算过程进行控制。根据分析的规模和复杂程度来决定分析的方式, 如组成考评小组并定期召开会议, 分析进展情况, 对经费的使用建立定期检查机制等。

第三、实行部分的权责发生制会计, 全面反映政府绩效。现行的收付实现制会计方法, 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它可以通过提前或延迟支付人为地操纵各年度的支出, 这种方法忽略了投资的机会成本。而权责发生制会计可以更正确、更全面地反映一定时期内提供产品和服务所耗费的总资源成本。为了更全面地反映政府的绩效和成本, 我国可以根据己有的条件和预算管理的需要, 也在政府预算中实行部分权责发生制会计, 并建立政府财务状况报告制度。只有这样, 预算才能全面反映政府各部门的真实绩效。

第四、推进绩效预算配套改革。首先, 绩效预算要真正全面有效地推行必须将其纳入《预算法》中, 使绩效预算的改革有法可依。其次, 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计算, 还要做到实时监控执行情况, 就要依靠专业开发的绩效预算应用软件。再次, 由于绩效目标要落实到完成绩效预算的权限和责任, 故在部门内部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建立内部审计和内控信息报告制度等, 这样部门内部可以实时监控绩效项目的执行, 对外部审计也很有帮助。最后, 绩效预算是长期滚动预算, 彻底解决年度结转问题。

第五、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过去由于预算不考虑绩效, 常常是哪里工作问题比较严重, 就增加预算拨款, 隐含在这种做法背后的是一个令人深思的机制, 它不是在奖励成功, 而是奖励失败。实行绩效预算就是要将各部门的预算与其工作绩效挂起钩来, 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另外, 在绩效预算的改革中, 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增强了各部门执行预算中的灵活性, 一些国家还改变了对节余资金的处理办法, 将它留给部门, 结转下年使用。一是由政府根据内外部考评结果对于绩效好的部门给予奖励, 对于指标完成不好的部门, 则予以公告, 削减直到取消这项预算。

第六、用绩效审计推动绩效预算的实施。目前财政部门虽然还没有实行绩效预算, 但不少地方的审计部门已经开始尝试绩效审计, 不仅进行资金合规性审计, 同时也对支出是否取得应有的效益进行审计, 通过绩效审计可以看出该项支出是否完成了预期的目标。与同类支出相比效率如何。绩效审计不仅可以为政府和人大的财政预算和决算审批提供依据, 而且也为绩效预算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因此, 在推动绩效预算的实施过程中, 可以让绩效审计先行一步, 以绩效审计推动绩效预算的实施。

参考文献

[1]、王进杰《政府绩效预算管理改革研究》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6

[2]、孔志峰《绩效预算论》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2

[3]、马洪范《绩效预算信息论--信息视角下的政府绩效预算管理与改革》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8

[4]、张馨、袁星侯《绩效预算的改革探析》《财政研究》2005年第10期第16页

[5]、余小平《在我国实行绩效预算的几点建议》《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3月30日

上一篇:消防采购合同下一篇:平安银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