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作业本答案

2024-05-17

历史必修二作业本答案(共8篇)

篇1:历史必修二作业本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二作业本答案

小编寄语:马上要进入高一历史必修二的学习了,在学习高一历史必修二的时候,同学们需要有一本历史作业本答案,这样对大家历史的学习非常有裨益。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高一历史必修二作业本答案,供大家参考。

人民版•必修二•教材练习参考答案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节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想一想]

1.为什么“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

答案提示:因为(1)中国自远古时代起,农业就开始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2)中国古代的一切文明成就,都建立在农业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 上。(3)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4)据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教导民众耕作,还进行了农作物 品种的改良实践,这一切对农业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所以,“神农”在中国早期神话传说中有特殊的地位。

2.战国时期,有西门豹开发水利的故事。你知道这一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吗? 答案提示:发生在邺县(今河北临漳县)。

[议一议]

有人认为,地主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造成农民的极端贫苦和落后,是中国社会几千年在经济上和社会生活上停滞不前的基本原因。也有人认为,阶级分析的方法,不是史学研究的惟一方法,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可以从多方面探寻。请发表你的看法。

答案提示:首先,历史研究的方法应该是多样的,阶级分析的方法只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除此以外历史调查的方法、历史比较的方法等都是非常重要 的。其次,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中国自然经济延续的时间达两千多年;(2)中国古代战乱频繁;(3)每个王朝的中后期都会出现大 规模的土地兼并;(4)统治者实行了一套“重农抑商”的政策;(5)统治者对思想和政治的控制极其严厉等。

[自我测评]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案提示:(1)在原始阶段经历了“刀耕火种”的落后耕作方式。(2)中国古代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是小农户的个体经营。长期以来,耕作技术没有 革命性

高三数学总复习—三角函数 的进步。(3)赋税和徭役繁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4)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激化,民众暴动不断 发生。(5)历朝历代的水利兴修防御了自然灾害,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材料阅读与思考]

唐代诗人李绅作《古风二首》(又名《悯农二首》)。其一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其二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读这些诗句后,你会怎样理解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和社会贡献?

答案提示:(1)诗句理解:春天种下种子,到秋天的时候能收很多粮食。四海之内已经没有空闲的土地了,但是依然发生农民因饥饿而死的情形。中午顶着烈日锄禾苗,一滴滴汗水落下来掉在地里。有谁会知道盘子中的每一顿食物,粒粒都是辛苦得来的。

(2)①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人口中,地主和农民是两个基本阶级,地主占有土地剥削农民;农民没有土地,是被剥削阶级,所受压迫非常严重。残酷的 土地兼并会使大量的小农破产。②由于农民是劳动者,进行了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和革新,并且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所以 是中国古代物质文明的创造者。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第二节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想一想] 中国古代宫廷工艺品和民间用品相比有哪些差异?

答案提示:(1)生产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由专门的官办皇家工场生产,而民间用品由普通的民间工场生产;(2)用途不同:宫廷工艺品除供日常使 用外,还供艺术欣赏,而民间用品一般是老百姓日常使用;(3)管理机构不同:宫廷工艺品从生产到使用都由专门的官僚机构管理,而民间用品则不是这样;(4)工艺水平不同:宫廷工艺品的生产水平是全国最高的,而民间用品则没有那么高的水平;(5)生产者的身份不同:宫廷工艺品的生产者几乎没有人身自由,而且服务范围只限于宫廷,技术发明不能服务于社会,而民间用品的生产者则不受人身限制,技术的发明直接服务于社会;(6)价值不同:宫廷工艺品造价昂贵,而民间用品则价格低廉。

高一历史必修二作业本答案下载 相关文章>>

    高一历史必修二作业本答案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试题

高三数学总复习—三角函数

高三数学总复习—三角函数

篇2:历史必修二作业本答案

第一专题 向青春举杯

板块一 吟诵青春

1.(1)ɡě jú è zhēnɡ rong è chàng liáo

2.(1)满江(2)比喻事物的盛衰、消长。(3)奔放(4)激浊扬清(5)把……看做粪土

3.诗余 长短句 宋朝 小令 中调 长调 词牌 词题

4。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5.(1).借代(2).拟人

6.(1)写出了红之广 写出了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2)表现了江水的清澈程度 写出了千帆竟发、争先恐后的壮丽场面(3)形象的表现出雄鹰矫健的身姿 生动的描绘了游鱼在水中自由自在、轻快自如的神态

7.同意。理由略

8.D

9.(1)

10.山、林、江、舸、鹰、鱼。

11.《沁园春 长沙》以设问句为结尾,对上阕“谁主沉浮”的提问做了巧妙地回答,即主宰国家未来命运的将是我们“同学”。

板块二 体悟人生

1.wǎnɡ miǎn nì shā pǐ zhí fǔ kē bàn yì

2.(1)物品燃烧后的灰和烧剩下的东西(2)坚毅而不屈

3.(1)b(2)a(3)a(4)b(5)b

4.(1)《沉沦》(2)《父与子》(3)《再别康桥》(4)《四季随笔》(5)《草叶集》

(6)《静静的顿河》

5.(1)“蓬莱仙岛”原指神话里渤海中神仙居住的小岛,这里喻指在学问中深藏着的精神愉悦的境界。作者用诗化的语言,劝勉自己的孩子要乐于学习,并享受学习带来的精神满足。

(2)一个人在生命的四季里只要认真地、无愧地经历了,那么所有的欢乐和痛苦,所有的成功和失败,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人生的收获,人们是不必用自己的尺度去评判这个人的人生得失的。

6.(1)《我的四季》:四季是生命的过程,是少年时期的播种,青年时期的浇灌,中年时期的收获,晚年时期的品味。(2)《四季谣》:四季是执著的付出,是“我”的奉献与“你”的需求永远无法相交的遗憾。(3)《四季》:四季是守望者孤独的坚持,是一棵被移植的针叶木对故土的思念,是一颗漂泊的心对港湾的渴盼。

篇3:历史必修二作业本答案

一、本册教科书有以下几大特点

1. 凸显了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内容。

教材重视了三个基本问题, 即经济制度、经济参与者、经济效益。我们在学习过程中, 如果了解这三个方面的状况和变化, 就能把握某一历史时期实行经济活动的本质。

2. 注重过程与方法。

加强探究学习活动课。探究活动课类型多样, 有“图说中国经济发展”“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变迁的调查”“为哥伦布领航”“扮演历史角色”“举办历史展览”;等等。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 也增强了新颖感。使学生容易在实践中产生浓厚兴趣。这是学好这门课的先决条件。

3.

注重爱国主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4. 充分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和内容是:艰苦奋斗、辛勤劳动, 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反对民族和国家分裂, 维护国家的统一;在外敌入侵面前, 团结对外, 英勇抵抗, 维护祖国的主权和独立;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反动势力进行斗争, 推动祖国的繁荣和进步。本教材非常注重这一点, 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在社会教化方面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

教材对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给予充分体现, 例如, 全球化、城市化、世界货币制度等, 突出“学以致用, 资政教化”的社会功能。

5. 注重与政治、地理学科的相互兼容于渗透。

现在高考政史地三家合一, 这就决定了文综学习的兼容性和渗透性。比如, 在学习“罗斯福新政”这一重要内容时, 教材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两个概念反复做深刻的说明和剖析。这就与政治经济学密切地联系了在一起。此外, 在讲述刺激就业的措施中, 重点对田纳西综合工程做了详细分析, 这又与地理学科相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三科兼顾, 相互渗透, 就会觉得得心应手。

二、运用新教材的困惑

站在课标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角度看人民版历史教材, 我认为, 新教材体例编排非常新颖, 史学观点密切联系当前史学前沿, 隐含的教学理念中试图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 从感悟中理解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历程。从叙述内容的侧重点来看, “不给结论, 让史实自己说话”是该教材的一大亮点。正是这种开放式的叙史方式, 让相当多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犯难。具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不一定具有新教材预设的基础知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所以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是历史教学能否达到目标的关键。因此, 初中历史教学实际获得的效果必然会成为高中历史教师处理新教材的起点。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更突出高中与初中历史基础的衔接。因而, 从学生对历史时段的把握情况看, 目前如何高效地使初中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接轨, 我们还需要做很多工作。本模块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史实丰富, 概念多, 时空跨度极大。而初中学习几乎不涉及这些内容, 在教学中就经常出现“一头热”的尴尬局面。

2. 学生不一定都能建构起合理的知识结构。

论从史出, 这是基本的学史要求。专题史教学本身就带有较严密的知识结构, 同时在每一个小专题下又含有具体明晰的知识脉络。但是学生能结合“论从史出”原则建构出良好的知识结构吗?历史教师没有信心, 学生更没有决心。

3. 学生没有时间活动。

发挥学生主动性,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新课改追求的目标。新课程主观认为, 学生应在主动学习中学会尊重历史, 陶冶情操。

但是, 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不同的是, 历史学习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 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与教材反映的历史生活百态相去甚远。学生没有兴趣和足够的课外时间进行真正有价值的探究。

三、如何使用高中新教材

1. 把好“三观”是指应用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作为指导思想, 确定各章节教材在“三观”中的位置。

2. 准确理解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方向。

3. 解读课前提示, 确定教学重心。

4. 合理利用教材中的补充资料, 充实深化课堂教学。

5. 把课本知识材料化,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注意初、高中教材的衔接, 体现高中教学的层次性。

篇4:历史必修二作业本答案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核外电子排布子周期律 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C

2.A

3.D

4.A 5.A

6.C 7.C 8.C

9.B

篇5:历史必修二作业本答案

解析与探究

1、王绾主张实行分封制,理由是天下初定而且疆域辽阔,将王室亲族分封到新占领的地区,能够巩固帝国的统治。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理由是分封制容易导致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2、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主张。原因是历史经验证明,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

3、分封制的益处:对于距离秦朝统治中心比较远的地区,分封皇子镇守便于控制。分封制的弊端:①分封诸侯随着时间的流逝,血缘关系疏远,诸侯混战,周天子不能控制,分封失去原来巩固统治的作用。②诸侯容易起异心,造成天下大乱。

郡县制的益处:实行郡县,官吏从朝廷领取丰厚的俸禄,便于控制。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郡县制的弊端:郡、县属于由皇帝控制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听命于中央,地方没有特权,缺少独立性,便利于最高统治者的专制,为秦朝的暴政创造了条件。

自我评测

篇6:历史必修二作业本答案

[基础演练]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饱尝(chánɡ)赏(shǎnɡ)玩 ..领略(lüè)疏疏落落(lào)..B.陪衬(chèn)落蕊(ruǐ)..颓废(tuí)混混沌沌(dùn)..C.譬如(bì)幽远(yōu)..萧索(suò)潭柘寺(zhè)..D.折去(zhé)情趣(qù)..点缀(zhuì)一椽破屋(chuán)..【解析】 A项中“落”应读luò C项中“譬”应读pì “索”应读suǒ D项中“折”应读shé

【答案】 B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领略 策略 掠夺 攻城略地 B.清净 清静 净土 耳根清静 C.缓慢 慢待 曼妙 轻歌慢舞 D.橄榄 悠闲 幽怨 枉废心机

【解析】 B项“耳根清静”应为“耳根清净”。指耳朵旁边很干净,也说“六根清净”。C项“轻歌慢舞”应为“轻歌曼舞”。形容音乐轻快,舞姿柔美,“曼”是柔美,不是缓慢。D项“枉废心机”应为“枉费心机”,指白白花费心思。

【答案】 A 3.选出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A.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B.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C.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D.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解析】 比喻是不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答案】 B 4.下列句子,表述最确切的一项是()A.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少风。

B.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有味,下得奇,下得更像

样。

C.墙头,屋角,灶房门口,茅房边上,它都会一株株的长大起来。

D.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西山的虫唱,钓鱼台的柳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解析】 B先说“奇”,突出自己的总体印象,再说“有味”说明自己的感受。C按空间位置应为: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D按空间位置,西山景物不应分开说。

【答案】 A 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笔下的秋景,有声有色,有人有物,有动有静,色彩缤纷,气氛喧闹。

B.文章开头与结尾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且前后照应,抒写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深爱之情。

C.本文通过描写故都秋景,寄寓了作者在特定的时代里,作为一个文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的落寞之感。

D.秋蝉的残声在文中具有以动衬静的效果,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使故都的秋更显得“清、静、悲凉”。

【解析】 本文总体格调是清、静、悲凉,并非“色彩缤纷,气氛喧闹”。【答案】 A 6.课文中“廿四桥的明月”出自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原诗四句的合理语序是()①二十四桥明月夜 ②秋尽江南草未凋 ③玉人何处教吹箫 ④青山隐隐水迢迢

A.④①②③

B.①③④② C.②④①③

D.④②①③

【解析】 此诗有三个韵脚,不押韵的“二十四桥明月夜”必然处在第三,故AB可以排除。再从句意看,全诗由远及近,由概括到具体(“草未凋”),第④句应放在第一。

【答案】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①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②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③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里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④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⑤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⑥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7.这段文字通过描写清晨在院子里所见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段文字融情于景,可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整体品味,进而体味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案】 表达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落寞之感。

8.这段文字共有6句话,请用“/”把它们分成两个层次。① ② ③ ④ ⑤ ⑥

【解析】 第①②句是提出身“在南方”常常想起北平之秋这一话题。③④⑤⑥句具体描写了北国的秋景。

【答案】 ①②/③④⑤⑥

9.这段文字是现实写真,还是想像中的真实?这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透过这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写景抒情并不是现实的写真,而是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怀念与遐思。

【答案】 想像中的真实。从“能看得到、听得到、能感觉到”等词语可以看出。

10.这段文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段文字没有一个“情”字,但句句含情,字字蕴意,其浓厚的感情全都蕴含在景物描写之中。

【答案】 将故都的秋色与个人的情思巧妙、自然地融为一体(或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1~13题。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1.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方面描绘了清晨在院中的所见所闻。

【答案】 形 音(或声)色

12.文中对牵牛花颜色的评说“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蓝色”或“白色”是冷色,与清晨的“一椽破屋”“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破壁”等意象协调,突出了寂寞、冷落之感。

13.“牵牛花底”为什么还要用“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陪

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一虚笔描绘,让人更加体会到秋的意蕴,更加细腻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悲凉心境。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4~16题。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4.选出能概括南国之秋特点的句子()A.南国之秋没有什么特异的地方。B.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C.南国之秋色彩很浓,同样有它的特异之处。D.南国之秋虽无特异之处,但同样令人回味。【答案】 B 15.概括两节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节: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第二节: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16.模仿第1节最后一个比喻句的形式造一个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提示:①有表示两者相比的事物。②运用博喻。

[创新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

写给秋天 罗兰

尽管这里是亚热带,但我仍从蓝天白云间读到了你的消息。那蓝天的明净高爽,白云的浅淡悠闲,隐约仍有北方那金风乍起、白露初零的神韵。

一向欣赏你的安闲明澈,远胜过春天的浮躁喧腾。自从读小学的童年,我就深爱暑假过后,校园中野草深深的那份宁静。夏的尾声已近,你就在极度成熟蓊郁的林木间,怡然地拥有了万物。由那澄明万里的长空,到穗实累累的秋禾,就都在你那飘逸的衣襟下安详地找到了归宿。接着,你用那黄菊、红叶、征雁、秋虫,一样一样地把宇宙染上含蓄淡雅的秋色;于是木叶由绿而黄而萧萧地飘落,芦花飞白,枫林染赤,小室中枕簟生凉,再加上三日五日潇潇秋雨,那就连疏林野草间都是秋声了!

想你一定还记得你伴我度过的那些复杂多变的岁月。那两年,我在那寂寞的村学里,打发凄苦无望的时刻,是你带着哲学家的明悟,来了解慰问我深藏在内心的悲凉。你让我领略到寂寥中的宁静,无望时的安闲;于是那许多唐人诗句,都在你澄明的智慧导引之下,一一打入我稚弱善感的心扉。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去利用寂寞无聊的时刻,发掘出生命的潜能,寻找到迷失的自我。

你一定也还记得,我们为你唱“红叶为他遮烦恼,白云为他掩悲哀”的那两年苍凉的日子。情感上的折磨使我们觉察到人生中有多少幻灭、多少残忍,有多少不忍卒说的悲哀!但是,红叶白云终于为我们冲淡了那胶着沉重的烦恼和忧郁;如今时已过,境早迁,记忆中倒真的只残留着当时和我共患难的那个女孩落寞的素脸。是“白云如粉黛,红叶如胭脂”,还是“粉黛如白云,胭脂如红叶”?那感伤落寞的心情如今早已消散无存。原来一切的悲愁,如加以诗情和智慧去涂染,将都成为深沉激动的美丽。你曾如此有力启迪了我们,而在我逐渐沉稳的中年,始领悟到你真正的豁达与超然!

你接收了春的绚烂和夏的繁荣,你也接收了春的张狂和夏的任性;你接收了生命们从开始萌生,到稳健成熟,这期间的种种苦恼、挣扎、失望、焦虑、怨愤和哀伤;你也容纳了它们的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颂赞。你告诉我: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彩色喧哗终会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体尝。因为到了这一天,树高千尺,叶落归根,一切终要回返大地,消溶于那一片渺远深沉的棕土。到了这一天,你将携带着丰收的生命的果粒,牢记着它们的苦涩或甘甜,随着那飘坠的落叶消隐,沉埋在秋的泥土中,去安享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的凯歌!

生命不是虚空,它如厚重的大地一般的真实而具体。因此,你应在执著的时候执著,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醒的时候清醒。

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读到你智慧的低语。我不但以爱和礼赞的心情来记住生命的欢乐,也同样以爱和礼赞的心情去记念那几年——生命中难得出现的那几年的刻骨的悲酸与伤痛。

而今后,我更要以较为冲淡的心情去了解,了解那属于你的冷然的清醒、超逸的豁达、不变的安闲和永恒的宁静!

17.第2段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秋天安闲明澈的特点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怡然地拥有了万物;把宇宙染上含蓄淡雅的秋色。

18.“你应在执著的时候执著,沉迷的时候沉迷,清醒的时候清醒”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生活中有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颂赞,也有苦恼、挣扎、失望、焦虑、怨愤和哀伤。都应该以平常心对待。

19.作者说:“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读到你智慧的低语。”“智慧的低语”具体含义有哪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利用寂寞无聊的时刻,发掘出生命的潜能,寻找到迷失的自我。②原来一切的悲哀,如加以诗情和智慧去涂染,都将成为深沉激动的美丽。③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淡。④生命不是空虚,它如厚重的大地一般的真实而具体。

20.试用七八十字的篇幅简要概括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欲表达的是对秋天的爱。爱秋天的宁静,爱秋天的安闲,爱秋天的宽容和博大。文章用拟人手法,视秋天为有情人,用写信的形式和语言,写出了对秋天的一往情深。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21~23题。

《故都的秋》中说:“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阅读欧阳修的《秋声赋》(节选)解答文后问题。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澎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21.“声”乃听觉形象,稍纵即逝,不好捕捉,然而欧阳子却写得真切,读来如身临其境,如闻其“声”。

(1)文中对秋声所作的正面描写,可分为三步,即: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8字)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12字)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10字)(2)为了增加描写的形象性,作者运用了一系列比喻,赋予秋声以动感和立体感,请以三点作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9字)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限4字)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10字)【答案】(1)①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②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澎湃 ③其触于物也,金铁皆鸣。

(2)①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②金铁皆鸣 ③赴敌之兵,人马之行声

22.欧阳子对秋声之“势”,从正面和侧面两个角度刻画得栩栩如生,似呼之欲出。

①对秋声之势所作的正面描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9字)②所作的侧面描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3字)【答案】 ①凄凄切切,呼号奋发 ②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23.文中对“童子”作了两次描写。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两次描写分别是

篇7:历史必修二作业本答案

一、发挥历史数据的强大功能

教学岳麓版《历史》 (必修二) 第21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首先要从为什么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说起, 其次才说对外开放格局的一步步形成及伟大成就。说到对外开放, 在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政策的英明、邓小平的伟大时, 先引用一些真实数据, 对比中西差距, 再导入对外开放政策, 效果更理想。

30年前的中国处于半封闭状态, 与西方国家经济差距巨大。差距到底有多大呢?不妨出示改革开放前1978年中西对比的一组数据:西德年产5000万吨煤, 用工人2000人, 中国年产5000万吨煤, 用工人16万人;日本全国平均每两户有一辆汽车, 95%以上的人家有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 中国家庭的设备是“三转一响一咔嚓” (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照相机) 。

课后有学生说, 没想到改革开放前的中国那么穷。有教师评课说, 用一组数据导入进行对比, 有震撼力, 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调动起来, 这是本课的一个亮点。数据辅助导入, 确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事实上, 当时的中国领导人正是看到了中西差距, 才有了后来的对外开放政策的出台。请看以下数据。

从1976年7月1日到10月1日的四个月中, 中国领导人出访总次数为79次, 平均每月20次。而此后到1977年6月30日的八个月中, 出访总次数为252次, 平均每月32次。与前一年度相比, 1977至1978年度的出访活动增长了27%, 此后两个年度又分别增长了17%和19%。1977年至1978年的各类出访活动中, 科技教育类增长最高;1978至1979年, 副部级以上的高官出访率增高。[1]

有了以上鲜活的数据, 再讲述对外开放成就、赞扬国家领导人的英明决策便水到渠成。在这里, 数据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由于种种原因, 教材的编写省略了很多细节, 不利于学生理解。此时教师合理引用数据, 能弥补教材细节缺失的遗憾, 起到辅助说明的作用。以岳麓版 (必修二) 第8课“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为例, 该课是世界史内容, 教学难度大, 不妨用数据化难为易。如教材说荷兰“16世纪时, 已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17世纪……有‘海上马车夫’之称”。怎么说明荷兰经济的强大呢?请看下面的数据。

从表1、表2可知, 1700年荷兰的人均GDP达2110国际元, 远超当时的英、法、美等国, 人均GDP增长率在1500~1700年间也是世界最快的, 当时的小农中国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同样, 关于英国, 教材说“17世纪, 英国实力逐渐增强……到18世纪下半叶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怎么理解这句话?请看下面的数据。

以上数据均取自安格斯·麦迪斯《世界经济千年史》, 从表3、表4可知, 1820年即将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人均GDP达2121国际元, 已取代荷兰, 超过法、美等国, 小农中国远远落后, 而且英国的人均GDP增长率在1700~1820年仅次于美国, 达34%。

这里, 数据起到了弥补细节、辅助理解教材的作用, 为后面探究荷兰、英国崛起的原因奠定了基础。

在选择真实的历史数据前提下, 运用历史数据创设情境, 引发认知冲突, 还能激活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如在探究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时可提供以下数据材料。

然后适当置疑, 引发学生思考:苏联工业产值为什么1913~1920年间会下降?1925年为何有较大的回升?此后十几年的发展为什么那么快?学生思考、交流后通常对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非常赞赏, 容易导致认识上的片面性, 补充下面这个历史资料。

继续置疑, 苏联当时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但农业发展相对缓慢, 这样的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会产生什么影响?以使学生对斯大林模式得出较全面的认识。

二、用好历史数据的注意事项

以上谈了引用历史数据的诸多好处,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用好历史数据呢?

首先, 应多读些专业书, 增强历史数据意识。

历史专业书很多, 如前文提到的英国著名统计史专家安格斯·麦迪森的专著《世界经济千年史》就很权威, 作者曾担任巴西、希腊、巴基斯坦和加纳等国的“政府经济顾问”, 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经济史数据考证专家”。他的一些考证结果令人震惊, 如他认为中西方的差距早在公元1300年左右就拉开了。中国史学界有一种长期流行的观点认为:大约公元1500年以前, “东方先进, 西方落后”, 中国古代经济水平是高于西欧的, 西欧的发展超越中国主要是“工业革命”以后的事情, 无论如何不会早于公元1500年即西欧开始发生社会转型之际;在西欧中世纪时期, 中国传统农业一直占据着比较大的优势。但是, 从麦迪森的统计数据看来, 这个看法似乎被打破。因为麦氏的统计数据显示:早在公元1500年之前, 西欧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超过了中国。按“1990年的国际元”计算, 在公元1300年, 中国人自诩到了“现代化的门槛”, 其人均GDP也只有600元, 而英国人均GDP在1000元左右。因此, 至少截至公元1300年, 中国人均财富已经位居英国之下。

其次, 除了正确选择数据, 合理创设有效情境, 还要在试题研究和课堂运用中不断提升数据的价值。

随着“论从史出, 史由证来”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一种共识, 数据材料植入历史考试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直接引用数据、采用示意图或统计图———功能各异特色鲜明的二维图、曲线图 (或折线图) 、柱状图、饼状图等———成了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重要形式。

从以上统计表可以看出高考对历史数据定量考查的重视程度。如何应对呢?在日常教学中, 创设数据化教学情境, 如坐标轴、统计图等, 通过典型试题, 巩固知识, 激活思维, 培养方法, 应是明智之举。如二战后美国经济史内容分布在很多节课中, 这些知识, 为了使学生掌握, 可以结合下面的坐标轴进行分析。

上图将二战后美国经济史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5年至20世纪60年代末, 这个阶段美国借鉴罗斯福新政经验, 加强政府干预, 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阶段;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 由于经济危机及政府干预过多, 出现了经济发展的滞胀;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 里根政府减少干预, 使得经济复苏低速增长;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 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经济兴起, 并得到政府大力支持, 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20世纪中后期美国经济发展的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政府要适时调整经济政策;要敢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危机中孕育着未来发展的机遇, 每一次重大的泡沫破裂都会带来改良或剧烈的变革。这样, 借助对经济数据的分析, 使学生既掌握了基础知识, 又提炼了发展规律。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学习, 自主建构知识, 教师除了运用数据帮助学生分析知识、把握规律, 还应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自己动手利用数据编制示意图 (饼状图、坐标图等) , 使学生掌握知识更扎实。如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态势, 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下面一幅示意图。

上图是依据教材知识绘制的示意图, 很多人把它奉为圭臬, 但它与最新研究成果契合吗?可以请学生根据下面的数据, 绘制一幅示意图。

(万元) 产业为:制造业、矿业、交通运输业

(万元, 不包括东北)

———整理自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述略》

两图对比, 学生会感到诧异:不是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峰是一战期间吗?图4却显示193年才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点。这时, 教师可通过一些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解释。例如, 赵德馨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里认为, 1928~1936年中国现代工业发展掀起了第三次浪潮, 1936年工业发展达到近代时期的高峰。该年, 现代工业资本比1920年增长了两倍。同时他认为, 1895~1936年是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是中国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最好的时期, 是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一个好时期。

总之, 历史数据大有文章可做。随着学科的不断综合化, 历史数据在历史教学中越来越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成刚, 沈为慧.遴选核心史料, 搭建有意义的学习支架——以“改革开放”决策的出台为例[J].历史教学 (上半月刊) , 2013 (3) .

篇8:历史必修二作业本答案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一、选择题 2013年题组

1((2013?安徽文综?20)“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图5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

大,反映了()

图5 A(天主教的传播 B(西方人眼中的世界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日不落帝国”形成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B 2((2013?江苏单科?14)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

这里

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 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考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答案】D

3((2013?上海单科?13)以下为15世纪末 16世纪初的航海线路图,其中1497年至 1498 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进行航海探险的目 的地是()A(? B(? C(? 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答案】C 2012年题组

1((2012?上海单科卷?12)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A(美洲 B(非洲

C(亚洲 D(大洋洲 【答案】C 2011年题组

1((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18)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答案】C 2010年题组(备注:无)2009题组

1((2009?江苏历史?14)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答案】C 2008年题组

1((2008?山东文综?24)地圆说的流行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之一。图5是新航路开辟不久一位德国人绘绘制的世界地图,它反映出()

A(世界各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C(人们对世界尚缺乏全面了解 D(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日渐频繁 【答案】C 2((2008?北京文综?17)“价格革命”给16世纪的欧洲带来的变化有()?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 ?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 ?封建主势力加强 ?劳动人民日益贫困

A(??? B(??? C(??? D(??? 【答案】C 2007年题组

1((2007?北京文综?20)新航路开辟以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造成上述对世界认识局限的原因是()A(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 B(世界各地区处于隔绝闭塞状态 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 【答案】B 2((2007?广东单科?17)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答案】D 3((2007?上海文综?12)右图白色部分反映的是某一时期西方人所认识的世界。运用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认识应该出现于()

A(新航路开辟以后 B(英国工业革命后 C(国际联盟成立后 D(冷战格局出现后 【答案】A 4((2007?广东理基?66)16世纪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其主要依据是()A(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大洲的联系日益紧密

B(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在欧美纷纷建立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改变了世界面貌 D(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答案】A

二、主观题

1((2013?广东文综?38)(27分)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1)根据材料,13到18世纪,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居优势地位的是哪个地区,并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处境开始改善的主要原因。(6分)【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1)地区:亚洲

原因: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得到大量的贵金属,并在国家贸易中获得丰厚利润。(6 分)2((2010?山东文综?27)(25分)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问题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围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7分)问题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机遇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0分),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120宇左右。【答案】

(1)答案一:考生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观点:是偶然的。

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若答出其他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答案二:考生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

观点:是必然的。

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

(若能概括地答出“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即可得 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答案三:考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想结合,全面思考问题。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

(应明确答出“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的观点,若不表明观点,只列举理由,本小题最多得 分)(2)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

(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角度回答,也可得分。)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若有不同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10分)评分标准: 等级

主题观点 史论结合 逻辑表述 要求 项目

紧扣主题 史实准确 条理清晰 一

观点合理 史论结合 合乎逻辑 符合主题 只罗列史实 条理较清晰 二

观点基本合理 史实基本正确 基本合乎逻辑 基本符合主题 条理不清 三 史实不够准确

观点不够合理 缺乏逻辑 写作思路示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而明清时期的中国,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

3((2009?宁夏、辽宁文综?39)(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下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

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般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1)纪念碑正面和背面镌刻的文字都包含着对逝者的价值评价,其依据有何不同,这种评价差异反映了价值判断的什么特点,(14分)(2)从这座奇特的纪念碑,说明文明遗址保护的文化意义。(12分)【答案】(1)纪念碑正面的文字是对麦哲伦评价,评价依据是他领导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对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纪念碑背面的文字是对拉普拉普的评价,评价依据是他领导反侵略斗争,对祖国做出了贡献。

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求不同,价值判断也就不同,会对同一事物或行为做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判断;价值判断的相对性并不否定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需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

上一篇:区域协调发展会议记录下一篇:叶圣陶《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