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荷花》

2024-05-17

叶圣陶《荷花》(精选8篇)

篇1:叶圣陶《荷花》

《荷花》

叶圣陶

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朵,很美;看看那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的好梦……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篇2:叶圣陶《荷花》

荷花不但花大色艳,清香四溢,而且能出淤泥而不染,被誉为“花中君子”。教学内容:

本课在三年级语文8-10页,写的是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荷花”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部分,积累优美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见到的荷花,增强对荷花的感情认识。

2、让学生自己分析、记忆、解决基础知识,表达自己对荷花的看法和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

1、欣赏美丽的荷花时,体会自然的神奇美妙

2、我们要善于观察,多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教学重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的美的体验。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教学突破:

教师用多媒体等手段激发学生想象、学习、思考的兴趣,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体会文中精彩部分,把握文中描写荷花的精彩之处,体会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

1、学生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

2、师制作教学课件。教学时间: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话题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师:上两节课,我们学习的都是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这节课我们将走进夏天同学们想一想,夏天有什么美好的事情呢?你见过荷花吗?他是什么样的呢? 师出示课题:荷花。

师:你见过荷花吗?它是什么样的呢? 生说后师大屏幕展示荷花图。生:饶有兴趣的观看。

积极同学生们交流,谈谈自己最喜欢的那朵荷花,并告诉为什么。

一、初读课文,正音。

1、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生自读,正音。

3、指名读,分小组读。

二、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生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文章条理。第一节:“我”去公园看荷花。

第二、三节: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第四、五节:自己观赏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三、学习课文第一节。

1、指名读。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明确:第一节告诉我们赏荷花的时间,人物,地点。

3、提问:这一节看出荷花的什么特点:(花香)从“赶紧”看出“我”想看荷花的急切心情。

4、朗读。

四、学习第二、三节。

1、生自读二三节。

勾画你难以理解的句子。

2、师出示“如果——了不起”。请生谈自己的看法。

3、引导读第三节。

师让生看图,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一池荷花的。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交流:

荷叶:像大圆盘(比喻)

冒:形象写出了荷花突现出来,格外引人注目。(理解后读。)师引读:“有的——有的——有的——” 想象荷花的姿势。

你还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荷花吗?(生各抒已见。)朗读第二节。

4、再读第三节。谈自己的理解。

(荷叶、荷花有各种美妙的姿态,而且,它们在微风的吹拂下,更有一番别样的风韵。)生想象动态荷花图。

5、朗读二三节。

五、自学生字。

师作个别易错字的指导。

七、作业:

1、朗读全文,背诵1、2、3节。

2、听写词语。

3、观察自己喜欢的花。

第二课时

一、朗读1、2、3节。

二、学习4、5节。

1、师大屏幕出示荷花图。

师:多美的荷花呀!看着看着,我们就仿佛变成了那一朵朵美丽的荷花,进入了这精彩的画卷之中。

2、齐读第四节。

3、你就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呢? 生带问题再读第四节。(生各抒已见。)

4、美读第四节,5、读第五节。思考:“我”怎么会忘记自己是在看荷花呢?(被美景所吸引,忘了自己在做什么)从这儿你看出什么:(作者对荷花的赞美,对大自然的赞美。)

三、学习写作特点。

1、生讨论本文在写法上的特点。

2、交流。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请生在文中找出。)抓住荷花的特点进行描写。用词准确。

写实与想象结合,使文章更加生动。

四、小练笔。

1、生再读全文。

2、师;作者把荷花写得如此之美,你们一样能把自己喜欢的花写下来。

3、交流课前所观察的花。

4、师引导分成几个部分写,写出特点。写生动。

5、生动笔写,师巡视指导。

6、交流个别习作,评讲。

7、生继续完成。

五、作业:

1、完成习作。

篇3:对话叶圣陶(四)

要知道现代的学习决不是记诵之学所能了事;记诵之学, 好一些可以造就门门都是甲等的“优等生”, 坏一些就造就品德有亏的“作弊专家”, 可是决不能造就生活充实的国民;而现在这个时期, 正在开始建国大业, 需要生活充实的国民比任何时候都迫切。从事教育的人如果没有这一点认识, 一切劳力都是白费。

受教育的学生也该认识这一点, 记诵不过是开端, 跟着就得把记诵的那些东西融化在生活里, 成为精神上的血肉。否则, 成绩虽好, 只是分数单上好看, 于自己并无实益;成绩不好, 勉强要他好, 至于运用作弊技巧, 更是极度的自暴自弃。 (《“学习”不只是“记诵”》)

朱永新解读:

这是叶圣陶先生1943年写的文章, 写作的背景是当时考试作弊成风。叶圣陶先生说, 其实, 有学校, 就有作弊, 自古如此。作弊虽然与学生有关, 是学生投机取巧的心态在作怪, 但“这不是学生自己的不是, 乃是历来整个教育方法所造成的结果”。如果我们的考试题目就是让学生简单记诵一些死的知识, 学生当然只好去死记硬背, 或者干脆作弊偷看。

叶圣陶先生几十年前的文章仍然没有过时。“上课记笔记, 考试背笔记, 考后全忘记”仍然是许多学校的现状。所以, 仍然需要大声疾呼改革我们的教学方法。

但是, 作为父母, 我们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真正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是把知识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 而不是简单地装进我们的脑袋里。家中衣柜里的衣服再多, 如果不穿, 或者想穿时无法找到, 都是没有意义的。

之二: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我想, 教任何功课, 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 自己去辨析, 自己去历练, 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 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 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

给指点, 给讲说, 却随时准备少指点, 少讲说, 最后做到不指点, 不讲说。这好比牵着孩子的手教他学走路, 却随时准备放手。我想, 在这上头, 教者可以下好多功夫。 (《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朱永新解读:

教, 是为了不教。这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精髓之一。为什么教是为了不教?因为孩子终究是要离开父母、离开老师、离开学校的;因为孩子终究是要自己面对这个世界, 独立地处理许多事务和问题的。所以, 教, 只是用一个例子说话, 用一个问题当靶子。《学记》里讲举一反三, 也是说的这个道理。

所以,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 关键是让孩子自己学会学习, 去探索, 去辨析, 去历练。能让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 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许多父母往往还嫌学校老师的力量不够, 请许多家教老师, 把孩子的时间和空间全部填满, 其实是害了孩子。

之三:教育的目的是做人

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 做社会够格的成员, 做国家够格的公民。想到“做”字, 就可以悟出光记住些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必得把某些精要的东西化为自身的血肉, 养成永久的习惯, 终身以之, 永远实践, 这才对于做人真有用处。 (《读书和受教育》)

朱永新解读:

叶圣陶先生认为, 受教育是上学的全部意义和整个目的, 读书只是受教育的一种手段。所以, 如果简单地把受教育理解为读书, 就太狭隘了。

叶圣陶先生强调的是“做”, 而不是“读”。他提出, 学生读课本并不是目的, “真能懂得事物, 真能明白道理, 真能实践好行为, 才是目的”。所以, 现在的学校, 现在的家庭, 教师和父母, 都是强调后者而忽略了前者。其实, 父母们应该清楚, “读”是为了“做”, “做”不过是在实践“读”的东西。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教育就是为了养成好习惯”等, 也都是为了落实“做”这个字。做人做好了, 做事也就没有大问题了。

之四:自学的人就能够自强不息

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也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不难想象, 这样的人不断增多, 社会和国家将达到何等繁荣昌盛的境界。

因此, 教师特别致力于引导学生善于自学, 绝不是越出了教师的职责, 绝不致贬低了教师的尊严。正相反, 我以为唯有能这样做的教师才够得上称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家。 (《读书和受教育》)

朱永新解读:

平庸的教师与优秀的教育家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平庸的父母与优秀的父母差距在哪里?能不能培养孩子的自学精神与自学能力是一条分水岭。

自学为什么很重要?因为孩子终究是要离开父母、离开学校的。许多所谓优秀的学生, 在学校里似乎是很“优秀”, 各门功课都是满分, 但他们是为了外在的肯定而学的, 是跟着老师、父母的脚步亦步亦趋的。所以, 当没有作业、没有外在的指令的时候, 他们就不知道做什么、不知道怎么办了。

父母们请记住:自强不息, 就是不断学习, 不断挑战自我。这些, 要从自学开始。

之五:办教育与种庄稼相仿

最近听吕叔湘先生说了个比喻, 他说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 而绝对不像工业。工业是把原料按照规定的工序, 制造成为符合设计的产品。农业可不是这样。农业是把种子种到地里, 给它充分的合适的条件, 如水、阳光、空气、肥料等等, 让它自己发芽生长, 自己开花结果, 来满足人们的需要。

吕先生这个比喻说得好极了, 办教育的确跟种庄稼相仿。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 全都是有生命的, 能自己发育自己成长的;给他们充分的合适的条件, 他们就能成为有用之才。所谓办教育, 最主要的就是给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合适条件。

办教育决不类似办工业, 因为受教育的人绝对不是工业原料。唯有没有生命的工业原料可以随你怎么制造, 有生命的可不成。 (《吕叔湘先生说的比喻》)

朱永新解读:

这是叶圣陶先生晚年文章中的一段文字。文章中还用了丰子恺先生题为“教育”的一幅漫画的故事。说丰子恺先生画一个做泥人的师傅, 一本正经地把一个个泥团往模子里按, 模子里脱出来的泥人个个一模一样。做泥人, 用泥团做原料, 往模子里一按, 就成了产品———预先设计好的泥人。“可是受教育的人决非没有生命的泥团, 谁要是像那个师傅一样只管把他们往模子里按, 他的失败是肯定无疑的。”

教育不是工业。教育面对的是有生命的个体, 所以教育更像农业。叶圣陶先生指出, 教育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农业。如果把办教育跟种庄稼相比, 有相同也有不相同。相同的是工作的对象都有生命, 都能自己成长, 都有自己成长的规律。不同的是“办教育比种庄稼复杂得多。种庄稼只要满足庄稼生理上生长的需要就成, 办教育还得给受教育者提供陶冶品德、启迪智慧、锻炼能力的种种条件, 让他们能动地利用这些条件”。

篇4:重读叶圣陶

要知道,近10年来,叶圣陶、吕叔湘和张志公,人们向来敬重的“三老”竟忽然处于被“封杀”的地位。这不是耸人听闻,是实情如此。自从上个世纪1997年下半年那场关于中国语文教育的“讨伐”行动掀翻了“工具论”之后,凡是赞成工具论的都属于逆潮而动的“守旧派”,而“三老”就是一贯强调“语文是工具”的,所以都在讨伐之列。再者,后来的事实又证明,那场“讨伐”原是为了扫清思想障碍,以便推行“新课程”改革的,所以,赞同“工具论”就是赞同“三老”的主张,必然是“新课程”改革的绊脚石。“三老”之被“封杀”,不但是客观的事实,而且是“势”所必然。

现在《中学语文》居然敢于把叶老30年前为她的复刊所作的重要题词拿出来“纪念”,来庆贺,岂不是有点“要走回头路”之嫌?

大概是在今年的9月份吧,听一位同行知己告诉我,说今年春天,全国中语会在哈尔滨组织了一场“高峰论坛”。在这个论坛上,有人竟斗胆发出了这样的呼吁:语文教育必须再来一次“拨乱反正”,来一次“正本清源”。口气不小,却道出了疗救的良策。《中学语文》编辑部一贯坚持的是“守正创新”的办刊方针,此番策划的纪念活动难道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走出的一步棋!

改革开放后的上个世纪70年代末,真可以说是万物复苏,万象更新,“十年浩劫”之后一切都似乎有了勃勃生机。那些劫后余生的老一辈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都精神振奋起来,或在座谈会上发言,或接受邀请作专题报告,或在一些语文报刊上题辞、发文,纷纷坦露心扉,各抒己见。总之是看到“文革”期间语文教育这个“重灾区”存在的思想混乱、效率下降的严重问题,个个心急如焚。吕叔湘1978年3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提出了“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的问题。差不多在同时,叶圣陶老人在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召开的北京地区语言科学规划座谈会上发表了题为《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的长篇发言。圣陶老人用语一向严谨,非常讲究语言的分寸感,这里只是一个标题,“研究”前加个“大力”,强调在“研究”上必须加大力度;“改进”前加个“尽快”,反映这件事万万拖延不得。两位老人,吕老年逾七旬,叶老更是年逾八旬,心情的急切可想而知。

在这个阶段,叶老所关心的大致有三件事:一是语文教学与国家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系,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关系;二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前提——语文教材必须改革;三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又一个前提——正确掌握符合规律的教学方法。

就在发表那篇重要发言的前一年,即1977年,83岁高龄的叶老应《人民教育》的“征稿”,用工整、隽秀的楷书写了“导儿学步”的五言长诗,即著名的“二十二韵”。其中“逐渐去扶翼,终酬放手愿”一句,道出了“导儿学步”的真谛。这首诗,可以看作是他老人家长期以来形成的观点和信念的诗化体现。1977年月,叶老又为《中学语文》的复刊题了词,这是诗化了的“二十二韵”再次用明白如话的“圣陶体”作了表述。前后的一诗一文,把圣陶老人对广大语文老师的殷殷嘱咐和期待充分地表露了出来。

重读叶老的著作可以发现,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他就已经发表过类似这样的观点:“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学生将来经常要阅读,老师能经常跟在他们背后吗?因此,一边教,一边要逐渐为‘不需要教’打基础。”这是1962年4月发表在上海《文汇报》上那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中说的话,重点在“教语文”方面。同年7月23日在给江苏省一位教师写回信时又说:“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指的是“凡为教”并非单指“教语文”。同年11月7日在给友人的回信中又说:“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这是对“善教者”提出的高要求。由此可见,在1962年,这一种信念似乎就一直萦绕在叶老的心头。到“文革”结束,国家迎来了全面复苏的春天,他老人家就把这一番孕育已久的心里话再次诉诸教育界,言辞之恳切,不能不令人感动。

但细读30年前叶老为《中学语文》复刊题的词,似与1962年发表的那些言论又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境界”说,二是“过程”说,三是“功夫”说。

“境界”,是理想的目标,是体现在三个“自己”和一个“获得”因而“不需要教”的最终结果上。这一结果,竟可以提升到“境界”的高度,是以说明叶老对此的高度重视。

“过程”,是由“教”逐渐通向“不需要教”的具体步骤。在叶圣老看来,“结果”固然重要,“过程”可能更重要。所谓“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述,最终做到不指点,不讲述”,也就是“随时准备放手”。可见,在圣陶老人看来,“过程”是动态的,随时可以调控;不同的教学对象,达到理想目标的过程未必相同,善教者在这些不同的过程中会显示出自己因材施教的高度艺术技巧。

“功夫”,则是对教师成功掌握这种教学艺术的期待。不要误认为懂得这番话的意思,并能照着去做就行。要知道,凡事“知”是一回事,“行”又是一回事。叶老叮嘱广大教师,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得“下好多功夫”才是。

凡是研究过语文教学法的人,都知道语文教学法归根结底说的无非是语文教师如何做到“善教”、“善导”的种种原理原则和方法。叶老的题词正深刻揭示了语文教学法的精髓。扩大而言之,它所阐明的是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因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全部教学论的哲学基础。

我想,我们要想找到解决现实中那些困惑的正确道路,恐怕还得“重读叶圣陶”。

篇5:叶圣陶《荷花》读书心得体会

“白荷花……有的才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读到这里,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池荷花,也闻到了阵阵清香。

我真想变成一朵荷花,在春风荡漾的池水中翩翩起舞,和鱼儿在水中嬉戏,和蜻蜓在花瓣上捉迷藏。就如宋诗《小池》 里描写的那样:“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弄轻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篇6:叶圣陶童话

叶圣陶童话到现在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在课文中也时常看到它的身影.

叶圣陶童话《快乐的人》

世界上有快乐的人吗?谁是最快乐的人?

世界上有快乐的人的,他就是最快乐的人。现在告诉你们他的故事。

他很奇怪,讲出来或者不能使你们相信,但是他确实这样奇怪。他周身包围着一层极薄的幕,这是天生的,没有谁给他围上,他自己也不曾围上。这层幕很不容易说明白。假若说象玻璃,透明得跟没有东西一样倒是象了,但是这层幕没有玻璃那么厚。假若说象蛋壳,把他裹得严严的倒是象了,但是蛋壳并不透明。总之,这层幕轻到没有重量,薄到没有质地,密到没有空隙,明到没有障蔽。他被这么一件东西包围着,但是他自己不知道被这么一件东西包围着。

他在这层幕里过他的生活,觉得事事快乐,时时快乐。他隔着这层幕看环绕他的一切,又觉得处处快乐,样样快乐。

有一天,他坐在家里,忽然来了两个客人。这两个客人原来是两个骗子。他们打算弄些钱去喝酒取乐,就扮做募捐的样子,一直跑到他家里。因为他们知道,他自身围着一层幕,看不出他们的破绽。

两个客人开口向他募捐。他们的声音十分慈善,他们的话语十分恳切。他们说:受到旱灾的同胞饿得只剩薄皮包着骨头;受到水灾的同胞全身黄肿,到处都渗出水来;受到兵灾的同胞提着快要折断的手臂在哀哭;抱着快要死去的孩子在狂叫。他们说救济苦难的同胞是大家应当做的事,所以愿意尽一点微力,出来到处捐募。

他听了两个客人的话,心里十分感动:受灾的同胞这样悲惨,这样痛苦,他觉得可怜,两位客人这样热心做人,他又很敬佩。他从口袋里取出一大块黄金交到客人的手里。两个客人诚恳地道了谢,就告别了。出了大门,两个人互相看看,脸上现出狡狯的笑容,一同去喝酒取乐了。

他捐了一大块黄金,觉得非常快乐,他闭着眼睛想:“这两位客人拿了我的黄金,飞一般地跑到受灾的同胞那边,把黄金分给他们。饿瘦了的立刻有得吃了,个个变得丰满而强健;浸肿了的立刻得到医治,个个变得活泼而精壮;快要折断的手臂接上了:快要死去的孩子救活了。这多么快活!”他又想:“我能得到这样的快活,都靠这两位客人。我会遇到这样好的客人,又多么快活!”他快活极了,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只是笑。

他的妻子在里屋,知道他又给骗子骗去了一大块黄金。她一直不满意他这样做,很想阻止他,但是看着他堆满了笑意的脸,不知为什么又没有勇气直说了,只在心里实在气不过的时候,冷讽热嘲地说他几句。他听妻子的话全然辨不出真味,因为他周身围着一层幕。

一大块的黄金无缘无故到了骗子的手里,他的妻子的心里该有多么难过。她想这一回一定要重重实实地骂他一顿,教训他以后不要再上骗子的当。她满脸怒容,从里屋赶出来。但是一看见他堆满笑意的脸,她的怒气就发不出来了,骂他的话也在喉咙口梗住了。她只得脸上露出冷笑,用奚落的口气说:“你做得天大的善事,人家一开口,大块的黄金就从口袋里摸出来。你真是世间唯一的好人!这样好事,以后尽可以多做些!做得越多,就见得你这个人越好!”

他看着妻子的笑脸,这么美丽,这么真诚,已经快乐得没法说了;又听她的话语这么恳切,这么富有同情,更快乐得如醉如痴,不知怎么才好。他的嘴笑得合不拢来,肥胖的脸上都起了皱纹;一连串笑声象是老鹤夜鸣。他好容易忍住了笑,说道:“我遇见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好人,尤其是你,好到使我想不出适当的话来称赞,更觉得含有深浓无比的快活。我当然依你的话,以后要尽量多做好事。”他说着,带了几块更大的金子,向外面走去。

前面是一片田野,矮敦敦绿油油的,尽栽些桑树。他远远望去,看见有好些人在桑林中行动。原来这时候正是初夏天气,蚕快要做茧了,急等着桑叶吃。养蚕的人昼夜不停地采了桑叶去喂蚕。桑林不是那些人自己的,他们得给桑林的主人付了钱,才能动手采。他们又没有钱,只好把破棉衣当了,把缺了腿的桌子凳子卖了,凑成一笔钱来付给桑林的主人。所以每一片桑叶都染着钱的臭气。这种臭气弥漫在田野间,淹没了花的香气,泥上的甘芳。养蚕的人好几夜没有睡了,疲倦的脸上泛着灰色,眼睛网满了红丝。他们几乎要病倒了,还勉强支撑着,两手不停地摘采,不敢懈怠。这样昏倦的人在桑林中行动,减损了阳光的明亮,草树的葱绿。

他走近桑林,一点也觉察不到采桑的人的闲倦,也嗅不出遍布在桑林里的钱的臭气,因为他周身围着一层幕,虽然这幕是透明无质的。他只觉得满心的快乐。他想:“这景象多么悦目,多么叫人心醉呵!那些人真幸福!采桑喂蚕,正是太古时候的淳朴的生活。他们就过着这种淳朴的生活呢。”他一边想,一边停了脚步,看他们把一条一条的桑枝剪下来,盛满一筐,又换过一个空筐子。不可遏止的诗情象泉水一般涌出来了,他的诗道:

满野的绿云,满野的绿云,人在绿云中行。

篇7:叶圣陶简介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尽管文中没有提到任何一个园林的名字,没有描述某一处具体的景色,但读者得到的关于苏州园林的知识,是全面、明确的。同时,读者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苏州园林的特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换句话说,也就是“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苏州有许多名园,如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等是其中最突出者,即以这些园林而论,它们的建筑、山水、花木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这些名园也从而具有了各自的风格与生命力。如何从这些面貌、风格各不相同的园林中概括出共同点来,大非易事。作者巧妙地从游览者的角度,从苏州园林给游人留下的印象着眼,“硬”是从不同中找出同来。中国园林艺术和诗、画艺术相通,中国园林一向被誉为如诗如画,因此,作者的这种作为游览者的感受是精当的、恰切的,这也表明作者深厚的艺术修养。另外,对于“图画”,我们也应该深究一下,才能更好领会苏州园林的特点。一般说来,图画中描绘的景致既来自自然,又高于自然,画家将自然天成的景色进行抽取、提炼、集中,然后创作出既不悖于自然之理又更具有美感的画图来。据此,我们可以领会到,苏州园林的美是经过精心安排而又不损自然的美。“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眼前总是”强调了苏州园林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作者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作比较,以图案画与美术画打比方,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安排桥梁”,讲的是因地制宜,印证了前面所说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两座以上的桥梁,决不雷同,讲的其实也是避免对称,讲究自然之趣。细处也不放过,如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布置几块石头或种上花草。这些安排,使得苏州园林中的假山与池沼虽出自人工,却能宛如天成,这也正是园林中的山水所追求的境界。

(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花草树木的映衬同样“着眼在画意”。作者先介绍花草树木栽种的良苦用心: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又照顾到季节的变化。再介绍花草树木的修剪技巧:取法自然。以“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作比较,以“古老的藤萝”作例子,说明花草树木的栽种与修剪符合中国画的审美观。

(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苏州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游览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

最后,作者又从园林的细部着眼介绍苏州园林的图画般的美,即讲究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雕镂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这是对苏州园林的特征的再次强调。

二、问题研究

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找出几处加以简要说明。

1.“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2.“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3.“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这是不足取的。”

4.“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5.“……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以上语句中所说的“画”“图画”,应该是指中国画。第1、3句的议论,是以中国画的审美观为依据的,而第2、4、5句作者随手摘取的几幅小景,我们觉得很熟悉,因为它们原是在中国画上常见的。

练习说明

一、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设题意图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到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

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文章是先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二、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回答问题。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3.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这是怎样的情形吗?)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理解文中内涵较丰富而作者没有详细解说的词语。

1.“标本”在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

2.“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3.“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致繁复、有层次了。

三、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看看本文以及《中国石拱桥》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结合实例说说其作用。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大致了解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如何运用及其作用都不难理解,在找出具体实例的过程中,学生就能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老师不必过多讲解。

本文和《中国石拱桥》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

(1)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2)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

先介绍一种现象或说明一种道理,然后再用具体例子做例证,这样有点有面,既增加了文章可信度,又使文章血肉丰满。

作比较:

(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2)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通过比较,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打比方: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打比方可以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

列数字:

(1)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2)(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采用列数字的方法,读者可以通过确定的数字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数字的精确,是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引用:

(1)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2)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引用别人的话或有关资料,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四、下面两题中选做一题。

1.你从课文中领会到哪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2.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200字左右。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能够运用从课文中获得的一些欣赏园林方面的知识,提高园林欣赏水平,并初步练习写作说明文。

1.因为正如文中所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所以从文中获得的有关欣赏园林方面的知识可以得到迁移运用。学生能够领会到的方法,概括地说,是要注意园林内各方面的布局是否妥当适宜,具体景物的安置是否自然合理等。

2.也可以介绍村庄、街道或小区等,要注意抓住特点来写,并适当运用一些说明方法。

教学建议

一、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苏州园林的图片或音像资料,也可以准备一些其他地方的园林的图片作对比,如我国“古代的宫殿”,被“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的道旁树”、北京园林的彩绘等,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

二、要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获得更全面的关于园林建筑艺术的知识,可参看《自读课本》第三册里陈从周的《园日涉以成趣》一文。陈从周是著名的园林专家,《园日涉以成趣》中对山水、长廊云墙、树木在园林中运用的原理作了透彻的说明,可以帮助理解本文。

三、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总说、分说相结合,既突出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文章结构又显得清楚,这种写法足资借鉴。可以结合课后第四题,进行一次口头作文或小作文训练。

有关资料

一、假如我教《苏州园林》(叶至善)

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选了我父亲的一篇文章──《苏州园林》。

假如我是语文教师,在教同学们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我要先给他们说明这是一篇“序文”──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这本摄影集就叫做《苏州园林》。

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我父亲写一篇序文。为一本书写序文,总得先看一看这本书的内容,为摄影集写序文当然也应该如此。可是那家出版社还没有把摄影集编好,说是收集到的照片不太满意,准备重拍。内容还没有看到怎么能写序文呢?好在我父亲从小生长在苏州,几处有名的园林他都熟悉。还有,他书架上有一本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是二十多年前同济大学出版的,虽然是学术性的著作,却附了195幅精美的照片,可以作参考。有了这两个条件,写序文就不会凭空乱说了。我父亲写这篇序文,开头就从陈教授的《苏州园林》说起,还说这本书中的照片使他回想起他的童年;而且在最后一段,交代了这篇文章是为将要出版的《苏州园林》作的序文。

序文写好后就交给香港那家出版社了,不知什么缘故,这本新的《苏州园林》迟迟不见出版。《百科知识》杂志编辑部知道了我父亲有这样一篇文章,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就以我父亲赠陈从周教授的词《洞仙歌》中的一句──“拙政诸园寄深眷”为题目,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发表的时候删去了最后的几句话,是得到我父亲的同意的。但是这样一删,读者就不明白这是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了。后来,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文课本,又删去了这篇文章的第一段,也是得到我父亲的同意的。“拙政诸园寄深眷”这句话在第一段里,第一段删去了,题目只好改了,改成了《苏州园林》。编者作了一条注,交代了这篇文章的出处和原来的题目,可惜没有说明这是一本摄影集的序文。如果说明了,让语文教师了解了我父亲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教起课来一定会切合实际得多。

我是知道这段经过的,所以假如我是语文教师,在教这篇课文之前,我先要告诉同学们这是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接着,我要给同学们说明一本书为什么要有序文。序文有由本书的作者自己写的,也有由别人写的。由作者自己写的,大多表明他为什么写这本书、怎样写这本书之类;由别人写的,大多介绍这本书的内容,或者加上一些评论,也有给读者介绍作者的。我说“大多”,等于说并非全都如此。但是不管序文写些什么,对理解这本书都是有帮助的。我父亲的这篇《苏州园林》既然是为一本摄影集写的序文,那么对读者欣赏这本摄影集有没有帮助呢?在布置预习的时候,我就提出这个问题来让同学们考虑和讨论。我应该把摄影集拿出来,供给同学们比照。香港的那一本至今还没有出版,我可以取父亲所藏的陈从周教授的那一本来代替;还有个办法,就是从各种画报上去找苏州园林的照片,找那些跟文章最相配合的,当然越多越好。现在各种画报上苏州园林的照片极多,收集并不困难。

同学们经过这样的预习,就用不着我再说什么了。我只要问:“你们读了文章,再看这些图片,是不是觉得图片上的景物更有意思了?”同学们一定同声说“是”,这是可以预料到的。光这样回答很不够,我要请同学们说一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同学们的回答一定各有不同,有的从文章说到照片,有的从照片说到文章,我只要在一旁随机指点几句就成了。在必要的时候,我可以拿出一些图片来让同学们比较,例如对称的宫殿式建筑、西方园林中的行道树、北京的宫廷园林等等。作这样的比较是为了帮助同学们辨别异同,丝毫不含褒贬的意味。各种建筑设计和园林布置都各有长处,文章中也并没有说世界上的园林惟独苏州的好。经过这样一番讨论,同学们鉴赏造型艺术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是修养方面的事,看不出痕迹,也没有止境,需要的是不断地训练。我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把这个道理贯穿在教学工作中,但是不必向同学们明说。

如果同学问我:“在写作技巧方面,从这篇文章可以学到一些什么?”我就告诉他们:介绍任何一件事物总得抓住这件事物的特点,这篇文章就是抓住了《苏州园林》这本摄影集,其实就是抓住了苏州园林的特点来写的:第一段说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第二段总说苏州园林布置的匠心,以下的四段说容易被人们注意的大处,再往下的两段说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小处,第九段把苏州园林跟北京的宫廷园林作了比较,最后一段说可以说的还有,意思是让读者自己从摄影集中去寻找。文章的结构很平常,没有什么“技巧”可言,但是这样的结构很容易使人接受。

有一点倒可以说一说:这篇文章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课本上是注明了的。“寄”是“寄托”的意思,“眷”是“眷恋”,也就是“深切的怀念”。我要请同学们说一说,他们读了这篇课文有没有体会到这种“深切的怀念”的感情。假如他们回答说体会到了,我就进一步问:“文章中并没有一句动感情的话,你们是从哪儿体会到这种感情的?”对这个问题能谈到多么深就多么深,我不强求他们。

现在还要告诉同学们:读一本书一定要读序文,如果书中有序文的话。最好读两遍:读正文之前读一遍,可以心中有数,知道读正文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地方,应该如何去理解;读完了正文再读一遍,可以回忆一下正文的内容,加深记忆和理解,同时判断序文对这本书的评论有没有说过头和没说够的地方。如果布置作业的话,我就请同学们找一本曾经读过的课外读物,重读它的序文,用实例说一说读序文的好处,写下来也可以,开个讨论会谈谈也可以。

许多语文老师常常采用这样的办法:教过一篇课文就让同学们仿照这篇课文写一篇习作。我以为这个办法不太好,因为有些课文,或者从内容说,或者从形式说,并不适宜于同学们仿作。这篇《苏州园林》,要仿作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从实际出发。我想同学们不论住在哪里,本城本乡总有一两处可供游览的地方。我就挑选同学们常去的一处作题目,让同学们开个会,大家来说说这处地方有什么特点。如果向不曾去过的人作介绍,哪些是非说不可的,哪些是可说可不说的;怎样说才能说得明白,怎样说才能打动人……讨论过后,可以集体合写一篇,也可以每人写一篇。如果同学们负担太重,不写也可以,因为已经讨论过了,他们已经受到了一次训练。

可是我并非语文教师,我没有一点儿实践的经验。我的设想到底行得通行不通,完全没有把握,恐怕只是纸上谈兵,说说罢了。

二、情趣兼备匠心独运──读《苏州园林》(秦兆基、浦伯良)

苏州园林,名闻全国,誉满世界。距今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馆娃宫,便是苏州第一座园林。现存的园林近则四五百年,远则上千年,可谓源远流长。苏州园林究竟有几处,尚无确切的统计,现存园林尚近二百处,无怪乎人们称苏州为“园林城市”。苏州地处江南水乡,湖光山色,旖旎动人。这里文人荟萃,能工巧匠,代代相传。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将大自然优美的景物,根据他们自己的艺术趣味和美好理想进行概括、提炼,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园林,使它成为杰出的艺术品。

历来介绍苏州园林的文章,或从建筑学角度写,或从园林历史写,或从导游角度写,各尽其妙。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以精练的语言、严谨的结构,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条分缕析地作了全面、深刻的介绍。

叶老曾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评改两篇报导》第33页)这是夫子自道。读他的文章自然也可以从抓思路着手。本文的思路很清楚,先说明写作的缘由,指出苏州园林总的特点,然后根据园林的组成部分,分类加以说明,最后推出一道余波,使人感到含意不尽。

全文11节(指未经删改的原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是引子,说明写作动机。(此节在教材中已被删去)

文章从陈从周教授的《苏州园林》写起,娓娓道来,自然亲切。这本著作多照片,叶老工作余闲,常常翻看,这固然带来一次次的“愉快的享受”,更使他想到他的童年。

叶老是苏州人,1894年出生,22岁之前,他一直在苏州生活。“想童年时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语出叶圣陶《洞仙歌》,见《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道出了他对苏州园林的深厚的感情,他和同窗顾颉刚、王伯祥等都是很要好的朋友,课余经常游玩,欣赏园林,所以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尽管已入高龄(写这篇文章时75岁),长期居住北京,但对故乡园林却从未忘怀,而陈从周教授的图册,“多年珍玩”,以此寄托思乡之念,并进而激起写文章的动机。

从陈从周教授的《苏州园林》写起,表面看来似乎起笔太远了,实则对文章的中心扣得很紧。这本图册不仅使作者产生写作要求,而且长期以来,他借助这些图片,经常回味、揣摩苏州园林,从而加深了对苏州园林特点的认识。

第二部分(第2至10节)是主体,着重介绍苏州园林的特色。作者先提出总的看法,然后分类介绍。

第一层,包括第2、3两节,从对我国园林总的印象谈到苏州园林设计的总的原则。先说总的印象:“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这是作者根据自己游了苏州十多处园林的体会,也是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的结果。“标本”一词,很确切地说出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和影响,同时指出鉴赏苏州园林的重要。前人早已说过,“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这话可以和叶老的印象印证。

说明文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特征讲清楚。苏州园林众多,风格不同,比如主要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分别代表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园林风格,要概括它们的特点不容易。叶老有高度的艺术修养,对苏州园林又有过长期的欣赏和研究,所以概括它们的特征并不困难。他认为,苏州大大小小的园林,“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突出这一点,作者用四个“讲究……”,对此作了概括的说明,接着用“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作了归纳,最后再用游客的反应证明自己看法不谬。

第二层,从第4节到第10节。分别从布局,景物处理,花木,乃至墙、廊、门、窗的设色等方面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对园林这样复杂的事物,单凭概括性的说明显然是不够的,还须分类加以说明。分类说明可以使读者对被说明的事物、事理理解得更透彻、具体。下面选几节来说一说。

第5节,介绍假山和池沼。苏州园林离不开山和水。在这两种景物的处理上最能体现苏州园林的特点。作者把它们作为重点加以说明。

先说假山。苏州园林的假山堆叠构思非常巧妙,“使游览者远望的时候仿佛观赏宋元工笔画,或者倪云林的小品,登假山或观赏假山时忘却身在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狮子林的景物以山为主,全用太湖石堆叠而成,有的巍峨雄浑,有的瘦削娟秀,嵌空玲珑,盘旋曲折。沧浪亭有几座堆垒而成的小山,高下升降,极尽委婉之美。叶老用“重峦叠嶂”来概括这些变化多端的假山,决非溢美之辞。元代谭惟则在《狮子林即景》中写道:“鸟啼花落屋西东,柏子烟青芋火红。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这可以作为叶老的说法的佐证。在几座小山上种植少许竹子花木,到了春天,万木葱绿,益显得山石嶙峋;到深秋,万木萧条,就成疏木寒山了。作者指出,这些艺术创造,是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结果,这一见解,非常深刻。

其次说池沼。江南多水,水使园林增色。池水有空阔、明澈的特色,是构成园林幽美景色的重要因素。作者点出苏州池沼之水“大多引用活水”,有一股生气。各个园林的水,情况各异,富有艺术才华和创造能力的能工巧匠,根据池沼的特点,构成一幅幅动人的图画。一种是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网师园便是典型一例。其园甚小,但池沼周围亭台楼阁,倒映水中,分外有趣,吸引很多游客。一种是水面成河道模样,如拙政园,沿着纵长的池面,点缀着少数建筑物,安排灵巧的小桥,再布置一些湖石,或种零星花木,宛然有江南水乡风味。如果沿着池边漫步,“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在池沼中常常种植荷花,养金鱼,这“又是入画的一景”。拙政园荷花种得最多,到了夏天,万柄摇风,香远益清,简直一片莲花世界。怡园的荷花另有一种风味,“叠石疏泉不数旬,水芝开出似车轮。石幢一尺桃花雨,便有红鱼跳绿萍。”(李鸿裔《怡园》)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一幅“鱼戏莲叶图”。

第7节,写花墙和廊子。这两样东西看起来是附件,但也能显示苏州园林的特点。花墙和廊子使整个园子时而幽曲,时而开朗,有分有合,互相穿插,增加风景的层次和深度。所以作者说:“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留园多廊子,长达七百多米,两边无所依傍,上又有各种镂空图案(名漏窗,又名窗花),妙就妙在“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使游者几经转折,目不暇接,时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沧浪亭用的是复廊,把墙外的水和墙内的水联成一片,是借景的佳例。

苏州的漏窗本身便是一幅幅图案画,沧浪亭复廊的漏窗达一百余种。而透过漏窗,浏览那若隐若现的绮丽景色,真如一幅幅出色的山水画,使人有观赏不尽的感觉。

园林中增置花墙、廊子、漏窗,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加观赏点,力求从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更多的优美的意境,让观赏者感到美不胜收。

第8节,说明“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苏州园林整体而言,布置得疏密相间,主次分明,形成完整的艺术整体;就每个局部而言,也装饰得特别精致,很难找到一点破绽。作者运用举例的方法,用阶砌旁边的书带草,墙上的爬山虎、蔷薇、木香,墙下的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做例子,说明都能在极小的范围内景物也能被布置得错落有致,令人吟味无穷,得到美的享受。

第10节,说明建筑物的颜色,也是形成美感的重要因素。梁柱、木窗、栏干是暗红色,墙壁是白色,水磨方砖是淡灰色,屋瓦和檐漏也是淡灰色,周围草木是绿色,这些颜色非常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从而使人有一种“安静闲适”的感觉。到了花开的季节,相映成趣,把花衬托得更加“明艳照眼”。

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尾。说明自己病后“心思体力还差,因而不再多写了”。叶老的文章一向严谨细致,这篇文章尽管写于病后,仍然精心构思,一丝不苟,惜墨如金。而“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写的这些”,文章留有余地,使人不断回味和思索,也想亲自到苏州园林观赏一番,领略其中的美景。

(见《课文分析集》初中第三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三、《苏州园林》教学要点(刘宗德)

本文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艺术的说明文。文章高度概括了苏州园林建筑的成就,详细介绍了园林建筑的布局,分析了园林建筑的原理,写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选读这样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既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又可以丰富关于园林建筑艺术方面的知识,受到一次生动的审美教育。

教学本文,要抓住以下两个重点:

(一)引导学生学习本文作者经过周密观察,准确把握园林特征,按照园林建筑的内在条理组织材料,层次清楚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写说明文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准确把握客观对象本身的特点。本文要介绍的苏州园林是我国最著名的园林建筑,共有一百多个,颇负盛名的也有十来个。这些园林集中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巧夺天工,争奇竞秀,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要在一篇短文内详细介绍苏州园林,一定要经过精细的观察,才能以简驭繁地把握它们的共同特点。

作者叶圣陶,原是苏州人,“想童年时常与窗侣嬉游,踪迹遍山径楼廊汀岸”,对苏州园林十分熟悉,而且有比较深刻的研究。他把各个园林加以比较分析,透过各个园林独出心裁的布局,找准了它们异中之同的特征,以精练、简洁、浅显的语言加以说明。文章指出,“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各个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具有图画的美感,这正是苏州园林建筑最重要的共同特点。接着根据园林景物的种类,分门别类说明园林的“画意”主要表现在“四个讲究”上,即: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文章下文有四节文字,详细阐述每一方面园林景物体现出来的图画的美感,使各种材料博而不杂,均有归属,丝丝入扣,并体现出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后面又以“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发端,领起文章最后三节,分别说明园林的画意还表现在设计者和匠师们注意每一角落景物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和雕镂美、屋内布置的色彩美。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和分析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一条线索贯串全篇,联结园林各类景物的说明,不仅使文章各部分先后有序,联结自然,就是对园林某部分景物的说明也条分缕析,层次分明。如文章写假山、池沼这一节,先写假山堆叠的艺术,或重峦叠嶂,或竹木掩映,游人远望有观赏古代名画的美感,攀登则有如身在山中的实感;次写池沼和其他景物的配合,或河上两桥相望,各呈异彩;或石头花草,随意点缀,无不皆美;再其次又写池沼中还有亭亭玉立的荷花,活泼戏耍的游鱼,充满着生气。举凡有关景物,均循序渐进,一一写来,有条不紊。这节如此,其他各节无不皆然。经过有合有分的反复说明,园林的特点阐述得十分透彻,留给读者的印象也十分深刻。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用心体会精细周密的观察是写说明文最重要的基本功的道理,培养通过观察把握事物特征及其内在规律的习惯和能力;通过对文章组织结构的分析研究,彻底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有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法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写作特点。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主要用解说的方法介绍苏州园林,但它并不排斥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文章熔说明、记叙、议论于一炉,以概括的说明介绍园林,以生动的描述形容景物,以通俗议论来分析原理,使文章既眉目清楚、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启人兴趣。

就记叙景物而言,它的手法与游记有很大的区别。游记描述景物,常在某个特定时间、某个固定的角度观察环境,或者移步换景,境随人迁。本文则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记叙景物如登高鸟瞰无遗,像中国画透视画法那样,一应园内景物,大至假山池沼、亭台廊墙,小至阶边丛草、门窗图案,都可一一摄入镜头;又如守望一年四季,任何时候的景物,如夏秋季节“鱼戏莲叶间”的动人情景,花时不同的花树相继开放,香飘四时的美好印象,都已一一呈现笔端。文章的记叙语言简洁、生动,赏心悦目地表现出景物的形象。如“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写出了万木争荣的情景,古老的藤萝枝干“盘曲嶙峋”,开花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这些地方,稍加点染,便显得生意盎然,沁人耳目。类似例子,俯拾皆是。

文章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又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画龙点睛地发表议论,透过景物表象,找出内在规律,使人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如文章指出,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因为园林不是图案画,而是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这使人想起黑格尔所说的话:“当然也还有一种造园艺术,以复杂和不规则为原则”。作者抓住园林和绘画原理的相通之处进行分析,他的看法是很能给人启示的。有的时候,虽未明点出绘画原理,但作者的分析说明却完全吻合传统的画论。如文章叙述园林中常有花墙隔、廊子界,但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增加了景致的层次和深度,使园林建筑显得波澜层叠,气势纵横。这实际上启示读者认识到,这样的布局同国画采用“以大观小”的画法、尺幅之中具千里之势的道理是一样的。诸如此类的分析说明,大大增加了行文的情趣和魅力,能丰富读者关于园林建筑的知识,启迪读者的智慧,陶冶读者的心灵。

教学本文,要加强写法和语言分析,使学生体会到本文为了准确介绍苏州园林,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借鉴课文写法,提高写作水平。

(见《课文分析集》初中第三册,广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四、苏州园林简介

有人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官宦、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同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的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拙政园

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拙政园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后为明代监察御史王献臣归隐之地,取“拙者之为政”的语意而名,曾为太平天国忠王府的一部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拙政园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

沧浪亭

沧浪亭地处城南三元坊,在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最为悠久。全园布局自然和谐,堪称构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列为苏州宋、元、明、清四大园林。全园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

狮子林

狮子林为苏州四大名园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元代至正二年,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狮子)者”而得名。狮子林既有苏州古典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享誉盛名,素有“假山王国”之美誉。

留园

留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园中分四个景区:中部以山池为中心,风景明净清幽;东部则厅堂宏丽轩敞,重楼叠阁;西部是土山枫林,景色天然清秀;北部是田园风光。全园建筑布局结构严谨,尤以建筑空间处理得当而居苏州园林之冠,亦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网师园

网师园,全园占地约八亩余,还不及拙政园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见大,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又富于变化,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筑虽多,却不见拥塞,山池虽小,却不觉局促,因此被认为是苏州古典园林中以少胜多的典范。

怡园

怡园,在苏州园林中建造最晚,得以博采诸园之长,形成其集锦式的特点,由于其布局紧凑,手法得宜,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全园面积约九亩,东西狭长。园景因地制宜分为东西两部,中以复廊相隔,廊壁花窗,沟通东西景色,得以增加景深,廊东以庭院建筑为主,曲廊环绕亭院,缀以花木石峰,从曲廊空窗望去皆成意蕴丰富的国画。廊西为全园主景区,池水居中,环以假山、花木及建筑。中部水面聚集,东西两端狭长,并建曲桥、水门,以示池水回环、涓涓不尽之意。池北假山,全用优美湖石堆叠,山虽不高而有峰峦洞谷,与树木山亭相掩映。

篇8:对话叶圣陶(五)

请学生的家长们也读一读这篇调查摘要。像这样的出自内心的呼声, 你们过去听见过吗?你们都希望孩子成才, 这是当然的。进大学是成才的一条道路, 可不是唯一的道路。再说, 进了大学还得看自己肯不肯学, 会不会学。从这一点来说, 进不进大学一个样。不进大学, 要是自己肯学, 自己会学, 同样可以成才。所谓成才, 就咱们这个社会的标准来说, 就是成为一个对社会主义建设有用的人, 能进大学固然好, 不进大学, 通过其他种种道路, 同样能够达到这个目标。高中毕业生只有一小部分能进大学, 这个情况在本世纪内大概不会有多大改变。所以孩子进不了大学, 千万不要责备他们, 把孩子逼坏了, 甚至逼死了, 那就成为毕生的遗憾了。 (《我呼吁》)

朱永新解读:

1981年10月31日, 87岁的叶圣陶先生在听了儿子给他读的《中国青年》杂志第20期上刊载的《来自中学生的呼吁》之后, 心急如焚, 当晚就写下了《我呼吁》一文。他描述当时的情况, 是“念的人声音越来越哽咽, 我越听越气闷难受”。

于是, 他把这篇文章推荐给教育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大专院校、中小学领导和教职员工、新闻媒体和出版社的编辑, 也推荐给有关的父母们。这里就是其中关于父母的内容。

30年过去了, 叶圣陶先生的呼吁仍然像针对今天的父母们的。孩子们的课业负担仍然沉重, 父母们仍然那样逼着孩子走考试的独木桥。所以, 再听听叶圣陶的呼吁吧!条条大路通罗马, 上大学只是孩子的一种选择, 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自己问心无愧的人, 成为一个内心宁静的幸福的人, 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 亲爱的父母们, 请不要逼迫孩子。孩子内心不愿走的路, 即使勉强去走, 最后往往也是绝路。走上那样的路, 可能会成为父母与孩子终生的遗憾。

之二:写作就是记录说话

儿童既有说话的练习, 进于写作, 实是自然联络的事, 并不烦难。因为写作的本质是情思, 本质的符号是许多声音, 由本质化为符号, 须遵社会的律令, 差一点人家便不懂, 练习语言的重要意义, 实在模仿这社会的律令。律令既明, 以下不过写录这些声音出来的功夫罢了。昔人往往说, 古文的通不通竟难明其理;熟读书篇, 一旦豁然, 谁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缘故。这个疑问正可以说明我义。古文是古人的语言, 别有一种律令;熟读古文, 犹如练习说话, 在模仿其律令;律令学成, 写古文自然通顺了。

命题作文, 人人知道不对。我以为定期作文, 也很不自然。果真儿童心灵充分发展, 则随时有丰妙的情思, 便随时可以作文。即如阅览书籍, 笔记所得, 也是一种作文的练习。总之, 简单干枯的生活里, 一切不能着手, 趣味的生活里, 才可找到一切的泉源。 (《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

朱永新解读:

我手写我心。写作, 其实就是记录自己的话。当孩子开始说话的时候, 其实就是他开始写作的时候了。河南洛阳一对有心的父母, 将孩子每天说的话记录下来, 编了一本有趣的《宝宝日记》。“新教育实验”的读写绘, 就是用教师讲故事、孩子画故事并再次讲述故事、父母记录孩子的讲述的过程, 作为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想象能力、绘画能力的综合项目。所以, 训练孩子写作, 应该从关心孩子说话开始, 让孩子敢说、会说, 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 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生活的丰富性决定了写作的丰富性。写作, 不是简单地上作文课就能够学会的, 也不是上各种作文培训班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还是应该尽可能让孩子多读书、多游历、多实践。磨刀不误砍柴工, 不会读与玩, 就不会写。

之三:写作要有真情实感

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 果能好好培养, 自会抽芽舒叶, 开出茂美的花, 结得丰实的果。生活永远涵濡于情感之中, 就觉得这生活永远是充实的。

现在回转去论到作文。假如我们的情感是在那里培养着的, 则凡有所写, 都属真情实感;不是要表现于人前, 便是吐其所不得不吐。写出诚实的话不是做到了吗?

我们要记着,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 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 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 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走在这条路上, 再加写作的法度、技术等等, 就能完成作文这件事了。

必须寻到源头, 方有清甘的水喝。 (《作文论》之三《源头》)

朱永新解读: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 犹如烧菜, 没有原料, 即便再好的厨师, 也无法烹饪出精美的大餐。

叶圣陶先生是著名的作家, 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他最清楚, 作家如何写得出好的作品;他也最清楚, 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所以, 他告诉我们, 写作最重要的事情还是生活,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 文字就会充实到什么程度。有了充实的生活, 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倾吐出来, 就是好的文字。那些写作的技巧, 就相当于烹饪的佐料而已。有了它, 可能味道更加鲜美, 没有它, 也可以做出原汁原味的好菜。

所以, 亲爱的父母们, 和孩子一起玩耍、一起旅游、一起看电影, 让孩子的生活丰富多彩, 孩子就能够积累丰富的原材料, 写出缤纷多彩的好文章!

之四:听和说是读和写的基础

学校教育系统中的语言教育开始于幼儿园, 幼儿园训练的是听和说, 这是基本。儿童进了小学才开始识字, 开始读课本, 这才遇到读和写的事。读和写是听和说的发展, 绝不是两码事, 凡是语文教师, 对这一点必须确信不疑, 始终贯彻在教学工作之中。对于语法、修辞和逻辑, 教师必须在语言实践 (就是听、说、读、写) 中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语法、修辞教的详细甚至于繁琐, 徒然使学生厌倦, 还是简要地教一些, 而在他们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随时给他们指点启发的好。假如各级学校精神一贯, 学生所受的语言教育就足够了, 可以适应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了。追究到根源, 却在于幼儿园训练孩子听和说, 基础打得好。从幼儿园的孩子到高中生, 各项程度显然有高低之分。但是幼儿园的教师与高中语文教师共同站在语言教育的阵线上, 并且做的是打基础的工作, 竟可以说责任更为重大, 功能更为重要。只要平心静气想想, 这样看法该是谁都同意的。 (《关于师范教育》)

朱永新解读:

在学校教育中, 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 听、说、读、写是不可分割的四种重要能力。但奇怪的是, 大部分学校和大部分父母、老师, 都把眼睛盯着读和写, 因为考试主要是看读与写的能力。

其实, 这是舍本求末。对于孩子来说, 听和说远远比读和写重要得多。倾听不仅是人际沟通的重要能力, 也是赢得尊重、理解的重要前提。不会听, 就不会交往, 就无法获得关键的信息。言说, 是表达意见、说服别人的重要能力, 也是一个人自信心的重要体现。所以, “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把“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作为重要的内容。

读和写是听和说的基础, 是听和说的发展。特别是在幼儿时期, 更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孩子的听和说的培养上, 这是父母和幼儿教师必须认识的重要问题。语言本身是生动有趣的, 如果一开始就把拼音、语法、修辞、逻辑等横在孩子们的面前, 可能就会扼杀了孩子学习语言文字的积极性。

叶圣陶先生的提醒, 不仅对语文教师, 对于父母也是十分有参考意义的。尤其是父母, 在家庭中更可以随时通过交流, 促进孩子听和说的能力。

之五:学校必须养成阅读能力

国文教师的任务, 一般人不大肯想, 只觉得茫无涯岸;其实也很明白, 只要指导学生, 使他们能够阅读, 能够写作, 就可以俯仰无愧了。这儿单说阅读。学生一辈子要看各种的书, 所以在学校必须养成阅读能力。听老师讲过了才明白, 这不能算有了阅读能力。必须自己看明白, 不含糊, 不误会, 不但字面的意义了悟无疑, 就是言外的意义也体会得出, 这才算有了阅读能力。学生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养成的, 全赖教师给他们引导, 譬如小孩子走路, 期先是牵着手走, 随后是放了手, 可是做着手势跟住他, 最后才让他自个儿向前走去, 教学国文的方法, 细说起来虽然头绪繁多, 若能认定一点, 使学生渐渐能够自己看书, 也就把握住了要领。 (《给教师的信》之四《关于禁止读小说》)

朱永新解读: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无限地相信书籍的力量, 是他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新教育实验”这些年的实践则反复证明, 阅读能力的培养, 不仅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任务, 也是家庭教育最关键的任务。虽然学习不仅是阅读, 但是阅读是一个人认识外部世界最高效的办法, 也是一个人接受知识最主要的路径。自学的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阅读的能力。阅读能力, 不仅是能够认得书上的字, 更重要的是能够理解字外的意义;不仅是能够听得懂教师的讲解, 更重要的是能够不需要讲解就可以自己看懂。

上一篇:历史必修二作业本答案下一篇:在学雷锋演讲比赛上的致辞